一、项目管理:中小企业信息化的路径与策略(论文文献综述)
聂全武[1](2021)在《ZF毛织制造公司信息化管理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当前工业4.0、两化融合和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企业信息化管理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的竞争力。企业信息化管理,为企业的生产和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帮助,也为企业向不同方向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我国中小制造企业信息化管理,由于缺乏统一的规划,使得信息化管理中出现诸如信息孤岛、重复建设、实施成功率低等一系列的问题。因此有必要认真研究中小型企业内的信息化管理合理规划和实施的问题。中国制造2025为中小企业提供了信息化管理的发展方向、有利的政策和技术支持,为中小制造企业信息化管理提供了非常好的发展机遇。抓住这个机会,做好信息化管理建设和优化,制定好信息化管理发展方向,为企业数字化转型做好准备,企业才有可能持续健康的发展下去。否则,可能成为淘汰产能,从此一蹶不振被市场淘汰。本文以ZF公司信息化管理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案例研究法和定性研究法,探究中小型毛织制造行业的信息化管理优化对策。首先,ZF公司具有一定的信息化管理基础,本文采取深度访谈、专题会议等方法,对ZF公司信息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收集和汇总,德尔菲专家判断及头脑风暴和鱼骨图等方法找出问题根本原因,并对ZF公司信息化管理问题进行定性分析、归纳和总结。分析得出ZF公司信息化管理过程中存在的核心问题主要为:信息化基础设施陈旧、信息部技术能力不足、员工有一定抵触情绪、信息化管理流程不规范、没有统一规划和发展、没有实现数据标准化。针对问题的症结,结合ZF公司的实际情况,再结合ZF公司的战略目标、优化方案设计的原则、企业信息化管理内容,通过战略目标集转化法(SST)和诺兰模型,确定ZF公司信息化管理的战略目标和具体目标,进而提出ZF公司的信息化管理优化方案。方案主要包括信息化基础设施优化、信息化组织架构优化、培训优化、系统集成优化、信息化管理流程优化和数据标准化优化策略,逐项分析和确定优化的内容。同时,提出了未来智能制造的设想。最后,为ZF公司信息化管理优化方案制定了实施保障,包括组织保障、ZF公司的制度保障以及和ZF公司的资金保障等。本文希望通过对ZF公司信息化管理现有问题的优化和改进,提升ZF公司的信息化管理水平,进而利用其信息化达到节约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以提升企业竞争力的目的。本文研究对象ZF公司属于传统毛织制造企业,此类企业在珠三角地区数量众多,而且大多数信息化管理相对落后,有些还沿用比较陈旧的管理信息系统的理念。因此,研究织制造行业中小企业信息化管理优化的路径与实施方案具有一定的独特性和代表性。
徐瀚婷[2](2021)在《基于系统动力学的中小型建筑企业BIM技术应用风险分析》文中研究表明建筑业信息化的进程不断加快,我国中小型建筑企业在行业信息化进程中落后于大型企业,以BIM技术为代表的建筑业信息技术在中小型企业中的采纳效果并不明显。BIM技术本身也仍然处于发展完善的状态,在实践中存在风险。BIM技术势必成为建筑行业的主流手段,企业没有信息化战略必将在市场中失去竞争优势,中小企业处于信息化发展不平衡与技术竞争淘汰的两难境地,解决BIM技术在我国中小型建筑企业应用过程中的风险是提高中小型建筑企业应用BIM技术效果的重要问题,也是明确我国中小型建筑企业信息化发展策略的重要依据。本文首先梳理了BIM技术在我国建筑行业的采纳情况、我国中小型建筑企业的发展情况及BIM技术采纳情况,对中小型建筑企业BIM技术应用风险基础理论及分析方法进行了探讨,对中小型建筑企业BIM技术应用风险因素进行了识别、修正和筛选,得到涉及投资、技术、应用环境、需求及组织五个维度,并包含30个因素在内的风险因素体系,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中小型建筑企业BIM技术应用风险因素之间的因果关系,采用BP神经网络MIV算法及曲线估计的方法得到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构建了中小型建筑企业BIM技术应用风险系统动力学模型。最后,以B城市某中型企业A为实际案例对模型进行应用,结合企业的相关数据,对案例企业的BIM技术应用风险进行了仿真,对12个外生变量的敏感性进行了分析,并设计了8种应用情景,对比了不同情境下的风险变化情况,结果发现企业主体的完善能够降低企业BIM技术风险,但对于整体风险的影响不明显;BIM专项补贴、业主的BIM需求对中小型建筑企业BIM技术应用风险敏感度最大,BIM规范标准、建筑市场需求等政策和需求方面的因素敏感度较高;企业在S2高速发展模式、S5政策-需求驱动模式下风险变化效果最理想。以上结果分析得出单凭企业自身的发展无法快速改善现状,BIM政策和提高BIM需求是重要切入点,并据此提出了“少量招聘、重点培训、以少带多”、“企业管理水平与BIM能力同步提升”的中小型建筑企业内部BIM能力提升建议和“完善BIM相关补贴政策,切实解决中小企业顾虑”、“以需求压力形成中小型建筑企业转型动力”的BIM政策—需求提升策略,以此降低中小型建筑企业BIM技术应用的风险。本文有助于中小型建筑企业的BIM参与者预先制定采纳策略,为中小型建筑企业BIM技术采纳需要改进的方向提供参考,解决中小型建筑企业应用BIM技术的难题,带动我国建筑行业信息化均衡发展。
郑旺[3](2021)在《“新基建”发展形势下建筑企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新冠疫情的冲击和国内经济的不断下行,我国开始着力发展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新基建”是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技术创新为驱动,以信息网络为基础,面向高质量发展需要,提供数字转型、智能升级、融合创新等服务的基础设施体系,它的发展将会给建筑企业引入数字化和促进整个建筑行业快速迭代。因此,有必要研究“新基建”带给建筑企业的不同机遇和挑战,以提出建筑企业应对“新基建”的发展策略,这有助于建筑企业适应新形势下的建设要求,指明发展方向,并实现自身的数字化发展。论文以施工为主营业务的国有大型建筑企业为研究对象,对其所面临“新基建”发展形势下的机遇和挑战展开研究。首先,论文对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研究现状进行剖析,先通过梳理“新基建”概念的发展历程给出“新基建”的内涵,并分析“新基建”的组成部分和特点,同时厘清“新基建”的发展形势。接着,阐明了“新基建”与建筑企业的关联性。一方面建筑企业对“新基建”实施具有支撑作用;另一方面,“新基建”对建筑企业发展具有引导作用。其次,明确了“新基建”带给建筑企业的具体机遇。通过分析企业机遇的特征以及性质,从而确定建筑企业机遇存在的范围,并挖掘出寻找机遇的两条路径。在此基础上,确定“新基建”发展形势下建筑企业面临着“‘新基建’扩大建筑企业市场规模”和“‘新基建’为建筑企业提供技术支撑”两类机遇,并通过专家调查法对其中的具体机遇进行修正和补充。最后,明确了“新基建”带给建筑企业的各类挑战。借助扎根理论,并利用NVIVO软件对“新基建”带给建筑企业挑战的相关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和归纳总结,得到“新基建”发展形势下建筑企业主要面临“‘新基建’提高了现有建筑企业市场进入门槛”和“‘新基建’削弱建筑企业传统管理作业技术的主导地位”两类挑战,并具体分析其中的具体挑战是如何作用于建筑企业的。在上述研究基础上,论文针对建筑企业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从适应“新基建”市场、进入“新基建”市场、占领“新基建”市场三个层次提出建筑企业应对“新基建”的发展策略,并从组织、制度两个方面提出策略实施的保障措施,以期建筑企业能够顺利融入“新基建”市场并实现自身数字化转型升级,从而提高建筑企业竞争力和促进自身的发展。
王倩倩[4](2021)在《企业信息化项目范围管理应用研究 ——以TD公司为例》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经济与技术的发展,国家和企业管理人员逐渐意识到企业信息化的重要性,企业信息化成为企业实现战略规划、提升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项目范围管理是项目管理三大约束因素进度、成本、质量的核算基础。科学合理的项目范围管理对促进项目成功具有重大意义。TD公司拥有约300名员工,致力于为企业提供短信场景下的广告服务。在公司逐渐壮大过程中,公司管理层逐渐意识到信息化的重要性及急迫性。该项目具有干系人众多、业务流程复杂、与公司战略规划密切相关等特征。旨在解决线下信息流转效率低、失误率高、权限控制不完善等问题,最终目的是实现与上下游客户深度对接,充分考虑未来业务发展,从而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并为企业战略决策提供数据支持。本论文以TD公司信息化项目为例,在综述相关理论和研究基础上,运用项目范围管理理论和方法,结合中小型互联网公司企业信息化项目特征,以TD公司为例,提出中小互联网公司信息化项目范围管理急待解决的三大问题:如何提高项目团队在项目范围规划时的有效信息获取质量、数量和效率;如何保障项目交付成果与项目干系人预期一致,从而保证项目实施过程中不多做也不少做;如何保障项目经验可复制、可移植到其他项目。接下来,基于案例公司调研结果及项目范围管理方法,提出了针对中小型互联网公司的信息化项目范围管理体系,该体系以项目需求收集和跟踪、项目管理流程控制为核心,由项目范围管理组织规划、项目范围管理系统建设、项目范围管理流程保障构成。该管理体系经过在TD公司实施验证,获得了人效成本降低、客户满意度提升、收入增加及企业过程资产积累等成果。本论文的主要研究结论有以下几点:项目范围管理是项目管理的重要组成元素,是进度、成本、质量核算的基础;项目范围管理体系建设可围绕人、系统、流程进行重点规划;项目范围管理团队建设可根据组织文化,明确项目管理团队和职能团队的职责划分;项目范围管理系统建设有利于项目团队信息沟通,可有效降低沟通成本;针对项目范围管理流程中的各个流程进行精细化管理可有效促进项目成功。此研究成果可延伸应用到其他中小型企业的信息化项目范围管理中。
郑文斌[5](2020)在《中国电信管理支撑系统全国大集中项目的沟通管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电信管理支撑系统全国大集中项目是一个涵盖七大内部管理专业,包含四大模块的信息化建设项目,该项目具有内涵丰富、功能复杂、涉及面广等特点。在中国电信这样的国企实施如此复杂的IT项目,项目管理中的沟通管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以该项目为研究对象,分析项目的特点,结合实例诊断项目初期在立项、需求分析、开发测试和上线四个阶段的沟通管理现状,识别问题和原因,从项目沟通计划、沟通职责与分工、沟通路径与方式、结果输出和沟通管理工具等五个方面设计改进方案,从修订完善项目沟通管理计划、有效监督项目沟通管理过程、保障沟通管理过程三个方面分析该项目沟通管理优化情况,并对优化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经过论文提出的改进方案优化后,该项目取得了公司高层更加重视和支持、项目需求质量更高、项目干系人管理更加有效、项目信息更加公开透明、项目氛围更加和谐、项目工作更加规范等效果。
张溟[6](2020)在《中小型制造企业ERP实施成功关键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冯纪米[7](2020)在《中小型工程技术服务型企业多项目资源配置研究 ——以Y路桥科技公司为例》文中研究说明目前,中小型工程技术服务型企业多项目管理面临诸多问题,管理模式传统和现代化管理技术普及应用水平较低,造成多项目频繁性工期延误和资源浪费现象,严重制约了企业的良性发展,而多项目资源配置管理作为多项目管理的核心,其配置准确性和科学性直接关系到企业多项目管理成败。因此,本文从资源配置角度出发,应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和蚁群算法分别构建了多项目优先级评价模型和资源配置模型,并基于MATLAB平台开发了智能化资源配置集成系统平台,对中小型工程技术服务型企业多项目资源配置问题进行了研究,主要工作如下:(1)为识别影响中小型工程技术服务型企业多项目资源配置低效的影响因素,从企业规模、组织结构、运营模式及资源类型四个维度展开讨论,结果显示:松散的组织体系和粗放的管理模式是制约资源配置效率的关键因素;项目优先级评价体系和智能化配置手段的缺失是导致多项目资源配置混乱、工期延误的根本所在。以Y路桥公司为例,分析该企业组织经营特点及统计其三大主营业务多项目工期延误率,结果显示:因资源配置不到位引起的工期延误率分别在23%,15%和12%以上。故本文主要以工期优化为目标研究了多项目资源配置问题。(2)为解决多项目资源配置无序混乱和配置低效问题,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构建了针对中小型工程技术服务型企业的多项目优先级评价模型,该模型由目标层、准则层、指标层和方案层5个一级指标,20个二级指标构成,涵盖项目战略目标、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建设风险与技术工艺5个维度。该模型计算结果用于指导后期资源优先配置等级。结合ZYLQ-JGx5-2019案例,计算一级评价指标权重记为W0=(0.0570,0.089,0.232,0.483,0.139),二级评价指标权重记为Wij。案例多项目优先顺序为:项目C-项目D-项目A-项目B-项目E。(3)基于蚁群算法特性构建多项目资源配置蚁群模型,为符合工程建设逻辑和资源需求约束,改进定义了模型中资源转移规则、启发函数及可行解结构,并基于MATLAB平台实现了多项目资源智能化配置集成系统开发,通过4组例证仿真结果表明,该模型系统具备多项目资源“零冲突”配置优势,能有效优化多项目资源配置顺序和缩短建设总工期,解决了中小型企业多项目资源配置混乱和工期延误问题。(4)对Y路桥科技公司ZYLQ-JGx5-2019多项目案例进行研究,利用所构建的模型进行多项目建设优先级评价和资源智能化配置,结果显示能够缩短总工期22天,优化幅度为29.3%;减少综合运营成本44万元,优化幅度为5.5%。表明应用资源智能化配置系统平台可有效改善Y路桥科技公司对该多项目资源配置能力。提高了企业对多项目资源的利用率和降低了企业的综合运营管理成本。通过本研究,希望构建的多项目优先级评价模型、多项目资源配置蚁群智能化系统平台能够服务于工程实践,同时对后续研究者提供一定的参考。
王庆[8](2020)在《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各行各业的发展和进步都离不开信息技术。建筑业作为我国的支柱产业之一,也在不断朝大型化、复杂化等方向发展,这就意味着我国以前固有的工程管理系统需要改变和不断进步,才能逐步适应这种发展变化。目前我国的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建设仍存在缺乏对工程项目建设的集成管理、缺乏创新等问题,这些方面成为了我国工程项目信息化建设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文章旨在通过探究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发展过程,以具体的铁路工程项目信息化系统建设为实例,构建了铁路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模糊评价法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铁路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水平进行评价,从管理者的角度为科学评价铁路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水平提供参考依据。其主要内容如下:(1)分析了建筑企业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研究的背景及意义,细致梳理了国内外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的有关概念和发展现状,为文章接下来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2)借助文献资料法掌握了工程管理信息化的各种评价方法,依据该信息化建设固有的特点及指标选取原则,最终确定了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评价的指标体系及模糊综合评价模型。(3)首先介绍了铁路工程项目信息化建设产生的背景,其次详细阐述了铁路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根据该项目的特点,从内容指标、技术管理指标、成效指标三个一级指标展开评价。通过整理分析调查数据得出了内容指标层面的满意度为94.93%。接着使用层次分析法、模糊评价法从技术管理指标和成效指标2个角度构建了模糊综合评价模型,从而对其信息化水平进行评价。由模型计算出,技术管理指标的评估分数为76.33,成效指标的评估分数为71.25。依据最大隶属度原则可以得出其评价结果为良。实证研究表明,本研究构建的指标体系和综合评价模型具有科学性、有效性和实用性,也为其他行业信息化水平评价提供科学依据,具有较好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图4表1 1参77
何赐鑫[9](2020)在《A公司管理信息系统规划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家具行业正在朝向个性化、定制化的方向发展,而家具制造业也在逐步的向智能化方向发展。信息技术正在悄然的改变着家具制造这一传统行业。A公司隶属于厦门某国有房地产集团,成立于2016年底,占地约200亩,累计投资4000万元,是主要从事板式家具、原木家具等家居用品的设计、生产及安装业务的家具制造企业。A公司的目标是成为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具备装配式装修配套、提供“环保,高品质,全生命周期”室内家具产品的企业。A公司所设部门有销售部、采购部、财务部、生管部、研发部、综合部、制造部、品管部等部门。A公司各部门是一个紧密协作的利益共同体,但是本位主义思想严重,部门之间缺乏沟通,导致各部门信息口径不一致、信息不顺畅,形成信息孤岛,导致公司运营的效率低下。本文从管理信息系统的角度来解决这类管理问题。本文结合战略信息管理理论及信息技术与企业业务调配模型对A公司的管理信息系统规划进行了研究,首先识别A公司的战略目标并对支撑A公司战略目标的信息需求进行识别;其次对A公司现有信息化水平进行总结并分析现有管理信息系统对于信息需求的支持情况,同时与同行业领先企业的信息化水平进行横向比较,找出其中差距;再次利用信息系统规划的常用方法对A公司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目标、子系统及其功能进行重新定义,从而设计出A公司管理信息系统的总体规划方案。最后根据对A公司管理信息系统总体规划方案,结合A公司的实际情况,对各子系统进行详细设计,并对规划方案实施路径进行规划,对实施风险进行识别并提出规划方案实施落地的保障措施。本文通过对A公司管理信息系统规划的研究,得出了符合A公司战略规划且与A公司业务相适应的管理信息系统规划方案,并为A公司能够成功实施该方案提供了相应实施路线及保障措施。这有利于A公司管理信息系统的成功建设,进而有利于提高部门之间的协同效率,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提高顾客及员工的满意度,从而有利于提高公司价值。这同时也为其他企业进行管理信息系统规划提供了参考与借鉴。
王维[10](2020)在《YF软件公司的发展战略研究》文中认为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信息产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已经广泛与国民经济的其他各行各业融合。特别是2014年以后,随着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AI人工智能的日渐成熟,促进传统产业的生产、管理、营销等模式产生了深刻的变化,企业级信息化服务和产品的需求进一步增强。对于提供企业管理信息化服务的软件公司,特别是创业型的中小型软件企业,如何找到适合的、有生命力的市场,如何面对具有深厚的技术实力、先进的管理手段、完善的营销机构的大型软件企业的竞争,如何能持续性发展是关键问题。创业型软件企业需要制定明确的发展战略来面对挑战、研发产品、争取客户、寻求发展,者是当今创业型软件企业生存、发展的最重要基础。本文以企业发展战略管理理论为基础,评估了企业的行业水平,宏观环境和外部环境因素,分析了YF软件公司的当前经营状况,内部资源与能力,识别企业外部环境的威胁和机遇,制定出YF软件公司的企业发展战略,指导企业在未来3~5年的发展方向,逐步增强公司的核心竞争力。通过定位公司的使命,确定战略目标,建立战略实施和控制措施,最终实现公司的战略目标,形成公司的可持续性发展。本文以YF软件公司的业务发展实践为基础,探讨了YF软件公司作为创业管理软件公司战略管理的全过程,将战略管理理论与公司管理实践相结合,为创业型软件公司的战略管理提供了思路和方法。
二、项目管理:中小企业信息化的路径与策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项目管理:中小企业信息化的路径与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1)ZF毛织制造公司信息化管理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
1.研究背景 |
2.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二)国内外企业信息化管理研究现状 |
1.国外企业信息化管理研究现状 |
2.国内企业信息化管理研究现状 |
3.研究述评 |
(三)研究的思路及主要内容 |
1.研究思路 |
2.研究内容 |
(四)研究方法 |
1.文献研究法 |
2.调查研究法 |
3.案例研究法 |
4.定性研究法 |
(五)研究路线图 |
二、企业信息化管理的相关理论 |
(一)企业信息化管理 |
1.企业信息化管理的内涵 |
2.企业信息化管理的意义 |
3.制造业信息化管理 |
(二)企业信息化管理优化 |
1.诺兰阶段模型 |
2.战略目标集转化法(SST) |
3.PMBOK与 PDCA循环 |
4.理论总结 |
三、ZF公司信息化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 |
(一)ZF公司简介 |
1.毛织制造行业特点 |
2.ZF公司简介 |
3.ZF公司的面临的困难 |
(二)ZF公司信息化管理现状 |
1.ZF公司信息化管理内容 |
2.ZF公司信息化管理实施成效 |
3.ZF公司信息化管理问题调查 |
(三)ZF公司信息化管理问题归因分析 |
1.信息化管理资金缺乏 |
2.没有进行相应的组织变革 |
3.企业信息化管理认识不足 |
4.信息化管理的机制不健全 |
5.缺乏信息化管理全局规划 |
6.数据标准杂乱造成不统一 |
四、ZF公司信息化管理优化方案 |
(一)ZF公司信息化管理优化必要性和原则 |
1.ZF公司信息化管理优化必要性分析 |
2.ZF公司信息化管理优化的原则 |
(二)企业信息化管理目标 |
1.利用SST规划信息化管理战略目标 |
2.利用诺兰模型制定信息化管理具体目标 |
(三)ZF公司信息化管理优化方案 |
1.基础设施优化 |
2.组织结构优化 |
3.培训制度优化 |
4.PMBOK和 PDCA项目实施流程优化 |
5.管理系统集成优化 |
6.数据标准化治理优化 |
7.智能制造设想 |
五、ZF公司信息化管理优化实施保障 |
(一)组织保障 |
1.实施的流程步骤 |
2.实施的专项小组 |
(二)制度保障 |
(三)资金保障 |
六、研究结论与展望 |
(一)主要研究结论 |
(二)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基于系统动力学的中小型建筑企业BIM技术应用风险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3.1 BIM技术推广影响因素研究 |
1.3.2 BIM技术应用风险研究 |
1.3.3 中小型建筑企业BIM技术研究 |
1.3.4 研究现状评述 |
1.4 研究内容、方法、创新点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创新点 |
1.5 本章小结 |
第2章 中小型建筑企业BIM技术应用风险基础理论及方法分析 |
2.1 中小型建筑企业定义及其特点 |
2.1.1 中小型建筑企业定义 |
2.1.2 中小型建筑企业特点 |
2.2 BIM及风险管理理论分析 |
2.2.1 BIM概念 |
2.2.2 风险管理 |
2.2.3 BIM风险内涵 |
2.3 风险分析方法的选择 |
2.3.1 系统动力学 |
2.3.2 BP神经网络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中小型建筑企业BIM技术应用风险因素分析 |
3.1 风险因素识别的原则及方法 |
3.2 BIM技术应用风险因素识别 |
3.2.1 BIM技术应用风险因素的确定 |
3.2.2 BIM技术应用风险因素修正 |
3.3 BIM技术应用风险关键因素筛选 |
3.3.1 风险因素重要性程度评价 |
3.3.2 基于ABC分类法的风险因素筛选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SD的中小型建筑企业BIM技术应用风险仿真模型 |
4.1 BIM技术应用风险系统的边界 |
4.2 BIM技术应用风险因果关系分析 |
4.2.1 系统动力学分析工具-因果关系图 |
4.2.2 BIM技术应用风险子系统因果关系分析 |
4.2.3 BIM技术应用风险系统因果关系分析 |
4.3 BIM技术应用风险系统动力学仿真模型构建 |
4.3.1 BIM技术应用风险系统流图 |
4.3.2 风险系统变量的名称及含义 |
4.3.3 BIM技术应用风险系统动力方程及模型参数的确定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实证分析及风险应对建议 |
5.1 BIM技术应用风险实证分析 |
5.1.1 中小型建筑企业采纳BIM技术的背景假设 |
5.1.2 模型有效性检验 |
5.1.3 中小型建筑企业BIM技术应用风险仿真分析 |
5.1.4 BIM技术应用风险系统单因素敏感性分析 |
5.2 BIM技术应用风险情景仿真结果对比分析 |
5.2.1 情景设定及对应模参数的模拟 |
5.2.2 BIM技术应用风险情景模拟 |
5.3 中小型建筑企业采纳BIM技术的风险应对建议 |
5.3.1 中小型建筑企业内部BIM能力提升 |
5.3.2 中小型建筑企业BIM政策-需求提升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附录Ⅰ 专家访谈提纲 |
附录Ⅱ 中小型建筑企业BIM技术应用风险因素调查问卷 |
附录Ⅲ 中小型建筑企业BIM技术应用风险数据采集问卷 |
附录Ⅳ 系统动力学方程 |
(3)“新基建”发展形势下建筑企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方面 |
1.2.2 企业机遇和挑战方面 |
1.2.3 企业发展策略方面 |
1.3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1.4 研究内容及论文结构 |
1.4.1 研究内容 |
1.4.2 论文结构 |
第2章 “新基建”发展现状及与建筑企业的关联性分析 |
2.1 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内涵及表现形式 |
2.1.1 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内涵 |
2.1.2 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组成部分 |
2.1.3 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特点 |
2.2 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形势 |
2.2.1 中央顶层设计,政策路线明朗 |
2.2.2 项目引领发展,“新基建”复苏“老基建” |
2.2.3 技术应用加快,数字化趋势明显 |
2.3 “新基建”与建筑企业的关联性分析 |
2.3.1 建筑企业对“新基建”实施的支撑作用 |
2.3.2 “新基建”对建筑企业发展的引导作用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新基建”发展形势下建筑企业面临的机遇分析 |
3.1 建筑企业机遇存在范围和寻找途径确定 |
3.1.1 企业机遇的特征及性质 |
3.1.2 建筑企业机遇存在的范围 |
3.1.3 建筑企业机遇的寻找途径 |
3.2 “新基建”发展形势下建筑企业不同机遇的确定 |
3.2.1 “新基建”扩大建筑企业市场规模 |
3.2.2 “新基建”为建筑企业提供技术支撑 |
3.2.3 基于专家调查法的建筑企业机遇的补充和修正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新基建”发展形势下建筑企业面临的挑战分析 |
4.1 基于扎根理论的建筑企业挑战识别 |
4.1.1 识别建筑企业挑战的逻辑框架构建 |
4.1.2 基于NVIVO的数据扎根编码 |
4.1.3 “新基建”带给建筑企业的不同挑战 |
4.2 “新基建”提高了现有建筑企业市场进入门槛 |
4.2.1 “新基建”提高了建筑市场的竞争程度 |
4.2.2 “新基建”项目增加了建筑企业建设难度 |
4.2.3 “新基建”作为新事物具有风险性 |
4.3 “新基建”削弱建筑企业传统管理作业技术的主导地位 |
4.3.1 “新基建”带来的技术产品冲击建筑企业的传统思维认知 |
4.3.2 “新基建”带来的技术产品具有“高精尖”特性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建筑企业应对“新基建”的发展策略及其保障措施 |
5.1 建筑企业应对“新基建”的发展策略 |
5.1.1 注重企业人才和管理升级,适应“新基建”形势下市场 |
5.1.2 更新企业业务模式与建造方式,进入“新基建”形势下市场 |
5.1.3 加快企业技术研发及创新应用,占领“新基建”形势下市场 |
5.2 策略实施的保障措施 |
5.2.1 组织保障 |
5.2.2 制度保障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论文主要工作及结论 |
6.2 研究局限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新基建”发展形势下建筑企业面临的机遇意见征求调查问卷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4)企业信息化项目范围管理应用研究 ——以TD公司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论文创新点 |
第二章 企业信息化项目范围管理相关研究综述 |
2.1 企业信息化项目范围管理简介 |
2.1.1 国外研究现状 |
2.1.2 国内研究现状 |
2.1.3 比较分析 |
2.2 项目范围管理与其他约束条件的相关影响 |
2.2.1 项目范围与成本、工期的目标定位 |
2.2.2 项目范围与成本、工期的均衡 |
2.3 企业信息化项目范围管理基本方法 |
第三章 TD公司信息化项目管理现状分析 |
3.1 TD公司信息化项目简介 |
3.2 公司信息化项目范围管理现状 |
3.3 存在问题分析 |
3.4 改进的重点及改进方向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企业信息化项目范围管理优化设计 |
4.1 项目范围管理体系优化的必要性 |
4.2 项目范围管理体系优化原则 |
4.3 项目范围管理体系优化方案 |
4.3.1 项目范围管理组织规划 |
4.3.2 项目范围管理支撑系统选择 |
4.3.3 项目范围管理流程规划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方案实施效果分析 |
5.1 案例概况 |
5.2 实施策略和步骤 |
5.2.1 实施策略 |
5.2.2 实施步骤 |
5.2.3 实施过程 |
5.3 重点难点分析 |
5.4 实施效果评估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中国电信管理支撑系统全国大集中项目的沟通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4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
第二章 沟通管理理论概述 |
2.1 项目沟通的概念 |
2.1.1 项目沟通的定义 |
2.1.2 项目沟通的特点 |
2.1.3 项目沟通的要素 |
2.2 项目沟通的形式 |
2.3 项目沟通的作用 |
2.4 项目沟通管理体系 |
第三章 中国电信管理支撑系统全国大集中项目沟通管理问题分析 |
3.1 中国电信管理支撑系统全国大集中项目介绍 |
3.1.1 中国电信介绍 |
3.1.2 中国电信管理支撑系统全国大集中项目介绍 |
3.1.3 项目特点分析 |
3.2 中国电信管理支撑系统全国大集中项目初期沟通管理现状 |
3.2.1 工程建设生命周期 |
3.2.2 立项、可研、概要设计阶段沟通管理现状 |
3.2.3 需求细化与确认阶段沟通管理现状 |
3.2.4 详细设计、开发、测试阶段沟通管理现状 |
3.2.5 上线试运行、运维阶段沟通管理现状 |
3.3 中国电信管理支撑系统全国大集中项目初期沟通管理问题分析 |
3.3.1 项目沟通计划方面的问题 |
3.3.2 项目沟通职责与分工方面的问题 |
3.3.3 项目沟通路径和方式方面的问题 |
3.3.4 项目沟通结果输出方面的问题 |
3.3.5 项目沟通管理工具方面的问题 |
第四章 中国电信管理支撑系统全国大集中项目沟通管理改进方案设计 |
4.1 项目沟通计划的改进方案设计 |
4.1.1 项目干系人识别改进 |
4.1.2 完善干系人需求分析 |
4.1.3 规划干系人沟通策略 |
4.1.4 沟通计划的制定 |
4.2 项目沟通职责与分工的改进方案设计 |
4.2.1 沟通任务分类 |
4.2.2 沟通任务分工委派 |
4.3 项目沟通路径与方式的改进方案设计 |
4.3.1 项目沟通路径的选择 |
4.3.2 项目沟通方式的选择 |
4.4 项目沟通结果输出的改进措施 |
4.4.1 项目沟通管理文档改进措施 |
4.4.2 相关非正式沟通活动的文档改进措施 |
4.5 项目沟通管理工具的改进方案设计 |
第五章 中国电信管理支撑系统全国大集中项目沟通管理改进效果 |
5.1 项目沟通管理的改进 |
5.1.1 修订完善项目沟通管理计划 |
5.1.2 有效监控项目沟通管理过程 |
5.1.3 项目沟通管理过程的保障 |
5.2 项目沟通管理改进后效果分析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6.2 未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中小型工程技术服务型企业多项目资源配置研究 ——以Y路桥科技公司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多项目管理研究现状 |
1.2.2 多项目资源配置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技术路线 |
1.5 技术创新 |
2 中小型工程技术服务型企业多项目资源配置特点研究 |
2.1 中小型工程技术服务型企业特征与多项目资源类型 |
2.1.1 中小型工程技术服务型企业特征 |
2.1.2 中小工程企业多项目资源配置类型 |
2.2 中小工程技术服务型企业多项目资源配置主要问题 |
2.2.1 多项目资源配置组织体系不健全 |
2.2.2 多项目资源配置评估体系不科学 |
2.2.3 多项目资源配置管理模式粗放 |
2.2.4 多项目资源配置工期延误率高 |
2.3 中小型工程技术企业多项目资源配置解决方法 |
2.3.1 多项目资源配置方法 |
2.3.2 多项目资源配置流程 |
2.4 以Y路桥科技公司为例的多项目管理分析 |
2.4.1 Y路桥科技公司多项目组织经营模式 |
2.4.2 Y路桥科技公司多项目资源配置的资源类型 |
2.4.3 Y路桥科技公司多项目资源配置现状 |
2.5 Y路桥科技公司多项目资源配置存在的问题 |
2.5.1 多项目资源配置管理层次混乱 |
2.5.2 缺乏多项目建设优先级评价体系 |
2.5.3 资源配置失效引起工期延误 |
2.6 本章小结 |
3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FAHP)的多项目优先级模型构建 |
3.1 FAHP应用在多项目优先级评价问题的合理性分析 |
3.2 模糊综合评价法在本研究中的应用 |
3.2.1 模糊综合评价法应用步骤 |
3.2.2 指标权重确定与求解方法 |
3.3 中小工程技术企业多项目优先级指标设计原则与依据 |
3.3.1 多项目优先级评价指标设计原则 |
3.3.2 多项目优先级评价指标设计依据 |
3.3.3 多项目优先级评价体系指标确定 |
3.4 Y路桥科技公司多项目评价体系指标权重确定 |
3.4.1 评价指标体系确定 |
3.4.2 评语集合确定 |
3.4.3 模糊矩阵构造与权重确定 |
3.5 Y路桥科技公司多项目优先级排序求解 |
3.5.1 多项目优先级指标模糊评价数据获取 |
3.5.2 隶属度矩阵求解与项目优先级顺序 |
3.6 本章小结 |
4 基于蚁群算法和优先级的多项目资源配置建模与智配系统设计 |
4.1 蚁群算法思想的借鉴与应用 |
4.1.1 蚁群算法对多项目资源配置模型构建启发 |
4.1.2 蚁群算法应用在多项目资源配置中实现步骤 |
4.2 蚁群算法应用于多项目资源配置的先进性分析 |
4.2.1 蚁群算法应用于资源配置算法性能分析 |
4.2.2 蚁群算法应用于多项目资源配置精度分析 |
4.2.3 蚁群寻优系统与多项目资源配置相似性分析 |
4.3 多项目资源配置蚁群模型构建 |
4.3.1 多项目资源配置蚁群算法模型约束 |
4.3.2 多项目资源配置蚁群模型配置流程 |
4.3.3 多项目资源配置蚁群模型资源转移规则 |
4.3.4 基于多项目优先级条件下的资源配置启发函数构造 |
4.3.5 多项目资源配置蚁群模型可行解构造 |
4.4 基于MATLAB2016A平台的多项目资源配置蚁群模型编程 |
4.4.1 多项目资源配置蚁群模型编程实现步骤 |
4.4.2 工序逻辑、资源约束编程框架设计 |
4.4.3 资源再调配编程设计 |
4.5 多项目资源智能化配置系统设计 |
4.5.1 多项目资源智能化配置系统基础框架设计 |
4.5.2 多项目资源智能化配置系统功能设计 |
4.6 本章小结 |
5 Y路桥科技公司多项目蚁群资源优化配置案例分析 |
5.1 工程情况介绍 |
5.1.1 项目简介 |
5.1.2 多项目资源需求数据提取 |
5.2 Y路桥科技公司多项目案例优先级和资源配置模型应用 |
5.2.1 Y路桥科技公司ZYLQ-JGx5-2019 多项目资源要素分析 |
5.2.2 Y路桥科技公司ZYLQ-JGx5-2019 多项目综合优先级 |
5.2.3 案例数值仿真求解 |
5.3 多项目资源配置模型优化结果分析 |
5.3.1 多项目资源配置有效性分析 |
5.3.2 多项目资源配置经济性分析 |
5.4 Y路桥科技公司多项目资源配置管理的建议 |
5.4.1 构建完善的多项目优先级评价系统 |
5.4.2 加强公司多项目资源配置管理系统建设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成果 |
6.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8)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2 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理论研究 |
2.1 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概念 |
2.2 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支撑技术 |
2.2.1 信息数据标准化 |
2.2.2 集成技术 |
2.2.3 数据库技术 |
2.2.4 计算机通信技术 |
2.3 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基本架构 |
2.3.1 工程项目管理的主要内容 |
2.3.2 工程项目管理的主要环节——项目实施阶段的信息管理 |
2.3.3 工程项目管理信息的特点 |
2.3.4 工程项目信息化子系统的体系结构与流程分析 |
3 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建设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3.1 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建设水平评价指标选取的原则 |
3.2 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建设水平评价方法的选择 |
3.3 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建设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3.3.1 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建设水平评价指标的选取 |
3.3.2 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建设水平评价模型的建立 |
4 铁路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建设水平评价研究 |
4.1 铁路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系统背景 |
4.2 铁路工程项目管理信息系统简介 |
4.3 铁路工程项目管理信息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
4.3.1 主要子系统简介 |
4.3.2 投资管理子系统 |
4.4 数据的收集 |
4.5 数据的整理 |
4.5.1 内容指标 |
4.5.2 技术管理指标与成效指标 |
4.5.3 评论结果分析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后记或致谢 |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9)A公司管理信息系统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的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研究评述 |
1.3 研究方法 |
1.4 论文结构安排 |
1.5 创新点 |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 |
2.1 管理信息系统规划相关理论基础 |
2.1.1 管理信息系统及其规划的基本概念 |
2.1.2 基于信息战略的战略信息管理理论 |
2.1.3 信息技术与企业业务的调配模型 |
2.1.4 诺兰模型 |
2.2 管理信息系统规划的方法 |
2.2.1 基于价值链分析的管理信息系统规划 |
2.2.2 关键成功要素法(CSF) |
2.2.3 企业系统规划法(BSP) |
2.2.4 业务流程重组(BPR)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A公司管理信息系统现状及问题 |
3.1 A公司基本情况概述 |
3.1.1 组织架构与基本流程 |
3.1.2 A公司职员情况 |
3.1.3 A公司经营生产情况 |
3.1.4 A公司战略识别 |
3.2 A公司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外部环境 |
3.3 A公司信息化现状 |
3.3.1 A公司信息技术人才现状 |
3.3.2 A公司IT基础设施现状 |
3.3.3 A公司管理信息系统现状 |
3.3.4 信息系统横向对比 |
3.4 A公司管理信息系统现状的问题分析 |
3.4.1 A公司管理信息系统对于战略目标信息需求支持情况分析 |
3.4.1.1 A公司关键成功因素识别 |
3.4.1.2 A公司管理信息系统对于战略目标信息需求的支持情况 |
3.4.2 A公司管理信息系统所存在的问题 |
3.4.2.1 现有信息系统不能支撑经营决策及各业务对于信息的需求 |
3.4.2.2 现有管理体系不能满足信息化工作需要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A公司管理信息系统规划设计 |
4.1 A公司管理信息系统规划的目标 |
4.1.1 A公司战略对于管理信息系统规划的要求 |
4.1.2 A公司管理信息系统规划的目标 |
4.2 A公司管理信息系统设计准则 |
4.3 A公司管理信息系统应用框架分析 |
4.3.1 定义企业过程 |
4.3.2 企业过程分组 |
4.3.3 企业数据类识别 |
4.3.4 管理信息系统的子系统识别 |
4.4 A公司管理信息系统总体规划方案 |
4.4.1 A公司管理信息系统总体规划框架 |
4.4.2 业务运营层重点子系统业务流程及功能设计 |
4.4.2.1 设计管理系统业务流程及功能设计 |
4.4.2.2 计划管理系统业务流程及功能设计 |
4.4.2.3 供应商管理及采购管理业务流程及功能设计 |
4.4.2.4 生产管理系统业务流程及功能设计 |
4.4.2.5 客户关系管理相关业务流程及功能设计 |
4.5 A公司管理信息系统总体规划方案对于信息需求的支持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A公司管理信息系统规划实施路线及其保障措施 |
5.1 A公司管理信息系统规划方案实施 |
5.1.1 A公司管理信息系统规划方案实施原则 |
5.1.2 A公司管理信息系统规划方案实施路径 |
5.2 A公司管理信息系统实施风险分析及防范措施 |
5.3 A公司管理信息系统实施保障措施 |
5.3.1 组织保障 |
5.3.2 人才保障 |
5.3.3 资金保障 |
5.3.4 企业文化保障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 公司管理信息系统子系统识别 |
个人简历 |
(10)YF软件公司的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研究问题 |
第二节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思路 |
第二章 理论基础及文献回顾 |
第一节 企业战略管理相关理论 |
第二节 公司发展战略理论与工具 |
第三章 YF软件公司的外部环境分析 |
第一节 宏观环境的分析 |
第二节 行业趋势的分析 |
第三节 行业竞争的分析 |
第四章 YF软件公司的内部环境分析 |
第一节 YF软件公司的经营现状及存在主要问题 |
第一节 市场营销资源与能力分析 |
第二节 产品技术资源与能力分析 |
第三节 组织管理资源与能力分析 |
第四节 公司的价值链分析 |
第五章 YF软件公司发展战略的制定 |
第一节 YF软件公司的使命和未来愿景 |
第二节 YF软件公司的发展战略定位 |
第三节 YF软件公司的发展战略措施 |
第四节 YF软件公司战略实施的保障措施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项目管理:中小企业信息化的路径与策略(论文参考文献)
- [1]ZF毛织制造公司信息化管理优化研究[D]. 聂全武. 广西师范大学, 2021(02)
- [2]基于系统动力学的中小型建筑企业BIM技术应用风险分析[D]. 徐瀚婷. 北京建筑大学, 2021(02)
- [3]“新基建”发展形势下建筑企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研究[D]. 郑旺. 北京交通大学, 2021(02)
- [4]企业信息化项目范围管理应用研究 ——以TD公司为例[D]. 王倩倩. 北京邮电大学, 2021(02)
- [5]中国电信管理支撑系统全国大集中项目的沟通管理研究[D]. 郑文斌. 北京邮电大学, 2020(04)
- [6]中小型制造企业ERP实施成功关键因素研究[D]. 张溟. 天津大学, 2020
- [7]中小型工程技术服务型企业多项目资源配置研究 ——以Y路桥科技公司为例[D]. 冯纪米. 西安理工大学, 2020(01)
- [8]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评价研究[D]. 王庆. 安徽理工大学, 2020(04)
- [9]A公司管理信息系统规划研究[D]. 何赐鑫. 华侨大学, 2020(01)
- [10]YF软件公司的发展战略研究[D]. 王维. 南京大学, 20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