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不同形态氮素营养对小麦光合特性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吕晓康[1](2021)在《花期不同形态氮素叶面喷施对冬小麦粒重和品质形成的调控效应及机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小麦拥有着相对丰富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其他矿质营养,是中国主要粮食作物之一,播种面积和总产量一直稳居世界前列。然而,由于人民对小麦加工产品的需求日益增长,我国优质小麦的供给,依然有着巨大缺口。为此需要进一步探索通过现代化的管理措施,提高小麦生产潜力,优化小麦产量和品质形成。籽粒灌浆是作物生长的最后一个阶段,是小麦粒重和品质形成的关键时期。在现代小麦丰产作物生产系统中,通过农艺措施改善籽粒灌浆尤为重要。氮肥在作物生产中起着关键作用,显着影响着籽粒的产量和品质。在小麦生长后期,由于根系开始衰老,气候较为干燥,叶面施氮有助于为植株快速补充营养,但不同形态氮素叶面施用对灌浆期小麦粒重和品质形成的调控效应和具体作用机理,尚需深入研究。基于此,本研究通过在花期叶面施用硝态氮(NO3-)、尿素(Urea)和铵态氮(NH4+)三种形态氮素,探究了不同氮源处理对冬小麦籽粒粒重、蛋白质和矿质营养水平以及加工品质的调控效应,并从物质转运、激素平衡、酶和基因表达以及氮素代谢水平等角度阐明其内在机理。本研究可以为促进小麦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小麦生产的经济效益,实现小麦丰产、优质、高效的栽培管理,提供科学理论依据。本研究主要得出了以下结论:(1)叶面施氮有助于在灌浆期提升小麦籽粒总淀粉和支链淀粉积累水平,提高最终粒重。在田间试验下,NO3-、Urea和NH4+处理分别使小麦最终粒重提升了5.1-6.6%、7.0-8.7%和2.4-4.1%。灌浆参数分析表明,NO3-和Urea处理主要通过显着提升最大和平均灌浆速率,使小麦籽粒取得了较高的粒重,而NH4+处理对小麦灌浆的促进作用,主要是通过显着延长了小麦有效灌浆时间。研究发现,NO3-和Urea处理显着提高了籽粒玉米素+玉米素核苷(Z+ZR)、脱落酸(ABA)含量以及脱落酸/乙烯(ABA/ETH)的比值,同时,籽粒中参与淀粉合成的关键基因表达水平得到更加显着地上调。这表明叶面施用NO3-和Urea可以提高籽粒库强并加速碳水化合物向籽粒的转运,使灌浆速率显着提高。另一方面,在NH4+处理下,旗叶抗氧化酶活性更高,这有助于延缓衰老,延长花后光合物质生产持续时间。在干旱胁迫下,籽粒最终粒重损失达到34-36%,植株光合能力遭受到了不可逆的损害。此时,灌浆期粒重的形成,更多地依赖于自身的库强以及花前贮藏物质的再转运。因此,和NH4+处理相比,Urea和NO3-叶面施用可以更加有效地缓解干旱胁迫并提升冬小麦籽粒灌浆水平。(2)叶面施氮促进了冬小麦籽粒中的蛋白质和锌、铁、铜、钙、锰的积累。不同形态氮素处理对西农20和小偃22的作用规律相似。在NO3-和Urea处理下,籽粒中氮素和其他矿质元素的再转运水平较高,但花后吸收量显着低于NH4+处理。对成熟籽粒分析,籽粒蛋白质、锌和铁含量在NO3-处理下达到了最大值,和对照相比分别提升了10.8%、28.7%和31.4%。NH4+处理对籽粒铜、钙含量的提升幅度最高,分别为30.2%和31.2%。Urea、NO3-和NH4+处理对成熟籽粒中不同矿质元素含量的调控规律不同,这可能是由于矿质元素在植株体内的移动性差异。此外,叶面施氮提升了矿质元素的生物有效性。西农20籽粒中的植酸/矿质元素摩尔比总体低于小偃22。NO3-、Urea和NH4+处理下,PA/Zn值分别降低了41.4%、30.7%和17.4%,PA/Fe值分别降低了35.6%、27.2%和14.1%。以上研究结果表明,各矿质元素在籽粒中的积累存在协同性,同时受到了遗传和农艺措施的调控。(3)不同氮素处理均改善了小麦的面筋热特性和面团流变学、机械搅拌特性。和NH4+相比,NO3-和Urea处理对小麦籽粒品质的改善幅度更高。在NO3-处理下,小麦籽粒湿面筋含量、吸水率和面团稳定时间两年间分别平均提升了14.4%、32%和42.3%,提升幅度最大。NO3-、Urea和NH4+处理使籽粒中麦谷蛋白大聚体(GMP)含量平均提升了28.2%、17.8%和7.3%,面粉二硫键含量平均增加了24.6%、17.4%和7.0%。面筋蛋白二级结构分析表明,NO3-和Urea叶面施用时,西农20面筋中分子间β-折叠含量水平分别为29.62和22.81,小偃22中分别为19.49和14.35。微观结构分析显示,叶面施氮使小麦面筋结构的孔洞更加富有层次感,NO3-和Urea施用显着改善了面粉中蛋白质的交联程度,分别使蛋白质交联数提升了52.3%和30.7%,同时显着降低了孔隙度和终端率。以上结果表明,叶面施氮不仅增加了籽粒蛋白质的含量,而且改善了蛋白质的结构特征。NH4+处理对小麦面筋强度和面团加工品质调控效应较弱,主要原因可能是对面团的疏水性、巯基含量、二级结构中的α-螺旋以及蛋白质网络中的终端率和分支率没有显着性影响。同时,在本研究条件下,西农20蛋白质含量更高,对不同氮源处理响应更为积极,表现出了较大的品质提升潜力。(4)和小偃22相比,西农20源库器官中的氮素代谢更为活跃,且在不同形态氮素处理后所表现出的差异更为明显。在NH4+处理下,小麦旗叶的氮素代谢强度最高,硝酸还原酶(NR)和谷氨酰胺合成酶(GS)在花后8日的活力分别提高了17.5%和12.4%,相关编码基因的相对表达水平也显着高于其他处理。在籽粒中,NO3-、Urea和NH4+处理将花后20日GS的活性提高了24.4%、17.4%和9.7%,将谷丙转氨酶(GPT)的活性提高了15.7%、9.7%和5.8%。在NO3-和Urea处理下,籽粒中游离氨基酸(FAA)更加丰富,编码氮素代谢和品质形成的关键基因在灌浆中后期也有着较为高效的表达。这表明NO3-和Urea处理更为显着地提升了籽粒对氮素的需求和氮素的再转运水平,进而改善了籽粒蛋白质含量和面团品质。同时,对籽粒差异表达基因的KEGG富集分析显示,泛素连接酶复合体、内质网退化和蛋白质导向通路中关键基因的表达水平在氮素施用下发生显着改变。不同氮素处理对氮素代谢和蛋白质积累的调控效应,可能与内质网蛋白质加工通路有关。基于此,通过强化植株氮素再转运和籽粒氮素代谢水平来调控源库关系,是优化小麦籽粒蛋白质积累和品质形成的关键。综上所述,NO3-、Urea和NH4+叶面喷施对灌浆期间籽粒粒重形成、营养品质、加工品质和氮素代谢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和NH4+相比,NO3-和Urea处理可以更为有效地提升籽粒的库强,加速营养物质向籽粒的转运,从而对缓解干旱胁迫,促进籽粒灌浆,提升籽粒蛋白质和锌、铁含量,改善冬小麦加工品质,有着更为优良的调控效应。
赵海宏[2](2021)在《土壤施用含碳无机肥料对作物的碳效应及促生作用》文中指出碳素是植物体内的主要营养物质,也是植株代谢的主要能量物质。靠天补碳,不能够满足作物对于碳的需求,早在19世纪已有苏联学者提出碳酸铵可以作为无机碳素肥料对作物进行补碳,但关于含碳素无机肥料对作物的补碳促生仍缺乏广泛深入的研究。本研究在保证氮素供应水平相同的情况下,通过盆栽试验,探索土壤施用含碳无机肥料尿素和碳酸氢铵对作物碳氮及碳产物、光合特性、生长发育的影响,研究含碳无机肥料尿素和碳酸氢铵对作物的碳效应和促生作用。主要结果有:1、土壤施用含碳无机肥料促进作物地上部植株的碳氮代谢能力。对小麦和青梗菜的碳含量均有增加趋势,显着增加全碳累积、全氮含量和全氮累积量,其中对全碳氮累积量的增幅最大达到56.61%、62.64%,碳氮的综合施用促进植株的碳累积能力,并显着提高氮素的吸收利用效率,影响植株的碳氮代谢,改变了碳氮比值。2、土壤施用含碳无机肥料显着促进作物的光合特性。对青梗菜的光合作用中净光合速率、胞间CO2浓度有增加作用较大,其最大增幅为19.1%、9.29%,增加青梗菜和小麦叶片的瞬时水分利用效率和SPAD值,同时降低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促进青梗菜叶片光合关键酶的活性,影响作物的光合碳同化能力。3、土壤施用含碳无机肥料促进作物碳产物的转化和累积。对小麦和青梗菜地上部整株蔗糖含量均有增加趋势,对小麦最大增幅为35.85%,对小麦和青梗菜可溶性糖含量均有显着性增加,其中对小麦的最大增幅为35.55%,提高植株体内碳产物的生成。4、土壤施用含碳无机肥料对作物生长有促生作用。增加小麦株高;显着增长了青梗菜的叶面积,最大增长7.54cm2;对小麦和青梗菜的生物量有显着增加作用,鲜重最大增幅31.47%,干重最大增幅50.19%,影响干物质含量和含水量;提高作物品质,增加小麦含糖量、淀粉含量、降低粗蛋白,提高青梗菜含糖量、维生素C等,影响可溶性蛋白含量,促进作物产量的增长。5、土壤施用含碳无机肥料尿素和碳酸氢铵对作物的影响表现为在相同的氮素水平下,施碳量越大对作物的碳效应及生长发育影响越大,施碳量相同时尿素的作用效果较优于碳酸氢铵,对青梗菜的施肥效果较优于小麦。综上所述,土壤施用含碳无机肥料尿素和碳酸氢铵促进了作物的碳效应及生长发育,可以实现对植株的促生作用;含碳无机肥料的施用对作物产生碳效应,促进碳氮代谢能力,增强作物的光合作用,促进产量提升,改善蔬菜及籽粒的品质。因此,土壤施用的含碳无机肥料是可以对作物的生长提供一定的碳营养,并且促进植株的光合同化能力,进一步了解尿素和碳酸氢铵作为含碳素无机肥料中碳素的作用。且在相同碳氮肥料下,尿素肥料的作用效果较优于碳酸氢铵。
王丽雪[3](2021)在《氮素形态配比对设施基质栽培韭菜生长、品质及产量的影响》文中提出氮在作物生长发育中起着重要作用,是叶绿素、蛋白质、代谢酶的重要组成元素。不同形态的氮素对作物具有不同的生理调控效应,作物对不同形态氮素的同化吸收存在差异,进而影响了作物自身的生长代谢。本试验在等量氮素的前提下,以实际生产中常用的酰胺态氮(尿素)为基础,配施不同比例的铵态氮和硝态氮,以研究三种氮素形态配比对基质栽培韭菜产量、品质、光合特性、根系活性等方面的影响,以期为基质栽培韭菜提供合理的施肥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适宜氮素形态配比的肥料配施能够提高基质栽培韭菜的产量和品质。相较于生产上普遍施用的酰胺态氮(尿素),三种形态氮素配施显着提高了韭菜的产量,其中,春季共收获三茬,以50%酰胺态氮配施10%铵态氮、40%硝态氮处理产量最高,较CK1(不施肥)增产了23.33%,较CK2单一尿素处理增产5.67%,秋季共收获两茬,以50%酰胺态氮配施20%铵态氮、30%硝态氮处理下产量最高,较CK1增产了65.44%,较CK2单一尿素处理增产14.84%。只施用铵态氮,韭菜产量下降。三种形态的氮素配施显着提高了韭菜的品质,在50%酰胺态氮配施30%硝态氮、20%铵态氮的处理下,韭菜叶片中的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游离氨基酸和大蒜素含量最高,50%酰胺态氮配施20%硝态氮、30%铵态氮Vc含量最高。硝酸盐含量是评价蔬菜品质的一项重要指标,随着铵态氮比例增加,硝酸盐含量会降低,单一铵态氮施肥下,硝酸盐含量最低。2.适宜氮素形态配比的肥料配施能够提高基质栽培韭菜的光合性能,促进基质栽培韭菜的根系发育。酰胺态氮、铵态氮和硝态氮配施比例为5:2:3时,韭菜叶片中叶绿素a、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含量增加,且净光合速率最高。单一硝态氮施肥,韭菜根系活力最高,随着铵态氮比例升高,根系活力逐渐下降。酰胺态氮、铵态氮和硝态氮配施比例为5:1:4时根系长度增加,酰胺态氮、铵态氮和硝态氮配施比例为5:2:3时,根系表面积、体积、根尖数显着高于其他处理。3.不同氮素形态配比的肥料配施能够影响基质栽培韭菜植株体内的矿质元素含量。酰胺态氮、铵态氮和硝态氮比例为5:2:3时,韭菜植株体内N、K元素含量最高。单一铵态氮施肥,P含量最高。综上所述,基质栽培韭菜,酰胺态氮、铵态氮和硝态氮配施比例为5:2:3时,产量增加,品质提高,食用安全,综合评价最优。
陈倩[4](2021)在《腐植酸调控苹果生长及氮素吸收利用的生理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苹果生产中氮肥过量施用现象普遍,在果园土壤有机质含量较低的现状下,施入土壤的氮肥极易通过多种途径损失,不但造成资源浪费,还导致了不容忽视的环境问题。因此,减少氮素损失、提高氮肥利用效率,对于苹果产业绿色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本研究以苹果矮化砧木M9T337幼苗、4年生和8年生烟富3/M26/平邑甜茶(Malus pumila Mill.)、15年生嘎啦苹果/平邑甜茶(Malus pumila Mill.)为试材,采用15N同位素示踪技术,研究了腐植酸对苹果生长发育和氮素吸收同化的影响,探讨了氮肥、腐植酸分次施用对苹果氮素高效利用的影响,以及腐植酸在苹果生产中的减氮增效效果。主要结果如下:1、施用腐植酸显着提高了幼苗的根尖数、总根长和根表面积,根系活力也显着升高,且均随着腐植酸用量增加呈先升高而后降低的趋势,最高值均为H3处理。对侧根发育特异转录因子基因ANR1表达的测定结果显示,腐植酸促进了M9T337幼苗ANR1基因的表达。施用腐植酸显着提高了M9T337幼苗各器官的全氮量以及叶片和根系氮同化关键酶(NR、NiR、GS和GOGAT)的活性,促进了氮素在体内的转化。对M9T337幼苗根系硝酸盐转运蛋白基因表达的测定结果显示,施用腐植酸后硝酸盐转运蛋白基因NRT1.1、NRT1.2、NRT2.1、NRT2.2和NRT2.4的相对表达量均有不同程度的上调,有利于根系对氮素的吸收转运。2、腐植酸处理M9T337盆栽幼苗根系生物量、形态指标(总根长、总表面积根尖数)以及根系活力显着升高,且随腐植酸用量的增加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均以HA3处理(6 g·kg-1)最高。M9T337幼苗地上部生物量、叶片叶绿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Pn)均随腐植酸用量的增加而显着升高。施用腐植酸显着提高了M9T337盆栽幼苗各器官对肥料氮的吸收征调能力,促进了植株对肥料氮的吸收和利用。15N利用率表现为HA3>HA4>HA2>HA1>CK,与CK相比,15N利用率分别提高了7.99、6.26、5.11和2.08个百分点。土壤15N残留率随着腐植酸用量的增加而升高,腐植酸处理的15N残留率分别较CK提高了4.37、10.69、14.95和19.34个百分点;15N损失率随着腐植酸用量的增加而显着降低。3、M9T337幼苗的生长对不同形态氮素的响应不同。M9T337幼苗地上部生长发育及净光合速率均以酰胺态氮处理最高,而根系的形态发育和活力均以硝态氮处理最高,无论是地上部还是根系各项指标均以铵态氮处理最低。与单施氮肥相比,配施腐植酸后酰胺态氮、硝态氮和铵态氮处理的Pn和根系活力分别提高了33.75%、33.88%和36.92%和22.31%、20.94%、27.08%,其他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施用腐植酸显着促进了M9T337幼苗各器官对三种形态氮素的吸收征调能力。无论是否施用腐植酸,M9T337幼苗地上部的Ndff均表现为酰胺态氮>硝态氮>铵态氮,而根的Ndff为硝态氮>酰胺态氮>铵态氮。配施腐植酸后各处理植株全氮量显着升高,且M9T337幼苗对酰胺态氮、硝态氮和铵态氮的利用率分别提高了9.22、4.89和7.77个百分点,损失率分别降低了23.44、23.22和18.25个百分点。4、氮肥分次施用显着提高了果实成熟期富士苹果叶片的叶面积、叶绿素含量(SPAD)和净光合速率(Pn),提高了叶片保护酶的活性、延缓了叶片的衰老。氮肥分次施用富士苹果各器官的Ndff值显着高于氮肥一次性施用和氮肥分两次施用,有利于树体对氮素的吸收利用,氮肥分次施用富士苹果的15N利用率为33.6%,显着高于其他两个处理。氮肥分次施用显着提高了富士苹果单果重,改善了果实品质,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和糖酸比均显着升高。5、与不施腐植酸相比,3个施用腐植酸处理的富士苹果单果重分别提高了4.1%,8.8%和13.6%,单株产量提高了5.4%,11.9%和17.8%,果实品质也明显改善,腐植酸分三次施用(HA-3)效果优于腐植酸分两次施用(HA-2)及腐植酸一次性施用(HA-1)。3个施用腐植酸处理均显着提高了富士苹果各器官对氮素的吸收征调能力(Ndff值),各器官的Ndff值均表现为HA-3>HA-2>HA-1>CK。与CK处理相比,3个施用腐植酸处理15N利用率分别提高了5.08~13.34个百分点,而损失率分别降低了10.27~20.17个百分点,均以HA-3处理效果最佳。3个施用腐植酸处理0~60 cm土层15N残留量显着高于CK,而在60~120 cm土层显着低于CK,显着减少了肥料氮向深层土壤的淋溶,并且本试验条件下腐植酸分3次施用效果最佳。6、与不施有机肥相比,有机无机肥配施显着促进了嘎啦苹果的生长,且有机无机肥分次配施的效果要优于有机无机肥一次性配施。有机无机肥配施提高了各器官对氮的吸收征调能力(Ndff值),有利于树体对肥料氮的吸收,植株总氮量和15N肥料利用率均显着高于有机无机肥一次性配施处理和不施有机肥处理。7、与氮肥推荐用量(N100)相比,氮肥减量25%(N75)减缓了M9T337幼苗的生长,氮肥减量25%配施腐植酸(N75+HA)显着促进了M9T337幼苗的生长,但与N100处理的差异性未达显着水平。N75+HA显着提高了M9T337幼苗的叶面积、叶绿素含量和Pn,氮同化关键酶(NR,NiR,GS和GOGAT)活性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N75+HA处理M9T337幼苗各器官Ndff与N75处理相比显着升高,但仍低于N100处理。N75+HA处理植株的全氮量、15N吸收量及15N利用率与N75处理相比分别提高了68.46%,102.53%和102.62%,且差异显着;与N100处理相比有所提高,但差异未达显着水平。与N75、N100处理相比,N75+HA处理显着提高了土壤15N残留率,降低了15N损失率,差异均达到显着水平。8、氮肥减量25%配施腐植酸(N225+HA)显着提高了成熟期富士苹果的叶面积、叶绿素含量(SPAD)、叶片氮含量及Pn,富士苹果单果重和单株产量也显着升高,与氮肥推荐用量处理(N300)、氮肥减量25%处理(N225)的差异均达到显着水平。N225+HA显着提高了果实可溶性糖含量和糖酸比,果实的风味明显改善。N225+HA显着提高了富士苹果对肥料氮的吸收利用,15N利用率分别比N225、N300处理提高了7.18和3.41个百分点。N225+HA显着提高了肥料氮在土壤中的残留,尤其是在0~60 cm土层的残留,降低了肥料氮的损失。
王瑞[5](2021)在《氮素对油茶苗木生长的影响研究》文中指出油茶(Camellia oleifera Abel.)是我国特有的木本食用油料树种,主要分布在红壤区,氮素是限制油茶生长的重要因子之一,氮素形态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至关重要的影响,铵态氮(NH4+-N)和硝态氮(NO3--N)是植物吸收利用最多的两种氮素形态。本文以油茶主推品种‘湘林1号’‘湘林27号’‘湘林210号’1年生实生苗为材料,用分析纯硫酸铵((NH4)2SO4)、硝酸钠(NaNO3)为氮肥进行施肥,设置了不同氮素水平(0 mmol·L-1、8mmol·L-1、16mmol·L-1)和不同氮素形态(NO3-:NH4+=0:0,10:0,7:3,5:5,3:7,0:10),研究了氮素对油茶苗木营养生长、氮素吸收利用、光合特性的影响,揭示了油茶苗木根系对氮素的吸收特征,阐明了氮素促进苗木生长的生理机制、分子机制,其研究结果可以为油茶苗木科学合理施肥、提高氮素利用率提供理论基础。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不同氮素水平及氮素形态对油茶苗木营养生长有显着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氮素总量为8 mmol·L-1时,可以显着促进油茶苗木的营养生长;混合氮源可以显着促进苗高增量、地径增量、生物量的提升,硝态氮与铵态氮比例为5:5时苗高增量和地径增量最大;混合氮源显着促进了油茶苗木根系的生长,全铵处理对油茶苗木根系的生长有抑制作用。2.采用吸收动力学方法研究了油茶苗木根系对氮素的吸收特性,不同处理均表现为Vmax铵>Vmax硝,表明油茶苗木对铵态氮的吸收潜力大于硝态氮;不同处理均表现为Km硝>Km铵,表明油茶对铵态氮的亲和力大于硝态氮,说明油茶偏好铵态氮。采用15N同位素示踪技术研究了铵态氮与硝态氮等比配施时不同氮素形态在不同器官的利用分配特性,结果表明,不同器官(根、茎、叶)对NH4+-15N肥的征调能力均高于NO3--15N肥,根系对肥料的征调能力最强;施肥后不同时期,油茶苗木对NH4+-15N肥的吸收量和利用率均显着高于NO3--15N肥,NH4+-15N肥平均利用率(15.656%)为NO3--15N肥(10.361%)的1.51倍;两种形态的氮肥在根系中分配率最高,其次是叶,茎中的分配率最低。施肥后肥料氮的去向均呈现出氮肥损失量>基质残留量>苗木吸收量的规律。3.混合氮源(NO3-:NH4+=5:5)可使油茶的光合性能大幅提高,并有利于光合产物的积累。NO3-:NH4+=5:5时,叶片可溶性糖含量显着高于其他处理,为5.68%,这与其具有较强的光合能力有关。NO3-:NH4+=5:5时,油茶苗木具有较高的净光合速率(5.62 μmol·m-2·s-1)、蒸腾速率(3.17 mmol·m-2·s-1)、气孔导度(0.36 mol·m-2·s-1)等光合气体交换参数,具有较高的羧化效率(0.0 148)、叶绿素含量(1.763 mg·g-1)、可溶性蛋白含量(14.27 mg·g-1),较高的光合有效面积(叶面积为14.32 cm2)以及具有较高的利用弱光的能力(光补偿点4.41 μmol·m-2·s-1)、抗光胁迫能力(Fv/Fm为0.665)。相关分析表明,净光合速率与可溶性糖含量、蒸腾速率、气孔导度、羧化效率、可溶性蛋白含量、叶绿素b含量、最大净光合速率呈极显着正相关,与叶片全氮含量、叶绿素a含量、总叶绿素含量、叶长、叶宽、叶面积呈显着正相关,与光补偿点呈显着负相关,油茶叶片光合特性、荧光特性、光合生理指标、光合产物积累间均有很大的相关性,各性状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4.利用主成分分析及隶属函数分析得出,硝态氮与铵态氮比例为5:5时最有利于油茶苗木的生长,其次为硝态氮与铵态氮比例为3:7,说明混合氮源(铵硝等比)对油茶苗木的生长更有利。5.以不同氮素形态及配比(NO3-:NH4+=0:10,3:7,5:5,7:3,10:0,以不施氮肥为对照)处理的油茶苗木生长的叶片和根系为材料进行转录组测序分析,分别在叶片和根系中鉴定到3 561和4 024个差异表达基因。经GO功能注释发现,叶片和根中差异基因均显着富集在生物学过程条目中的应激反应过程、分子功能条目中的催化和结合过程以及细胞组分条目中细胞连接和膜过程。KEGG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叶片中差异基因分别位于信号转导、糖代谢、能力代谢和脂质代谢等代谢通路;根中差异基因分别位于糖代谢、脂质代谢、信号转导、内分泌系统和环境适应等代谢通路。初步筛选获得了一些在不同氮素形态条件下差异表达的氮素营养代谢途径关键酶基因,并分析了其表达模式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根系中硝酸还原酶基因NR和亚硝酸还原酶基因NiR在NO3-:NH4+=5:5的比例下的显着上调表达可能与油茶苗木的生长优势有关。此外,适当的氮素营养比例能促进谷氨酰胺合成酶和谷氨酸合酶编码基因的表达,从而提高氮同化和利用效率。
王梦尧[6](2021)在《稻茬过晚播小麦产量形成与稳产栽培调控途径》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稻麦两熟是江苏省的主要种植制度,随着水稻轻简栽培面积的扩大以及晚熟粳稻品种的推广,水稻腾茬迟,加之小麦秋播常遇阴雨天气致小麦播期过迟,造成江苏省适播小麦播种面积大幅度缩减,晚播小麦面积平均达119.36万hm2,占我省小麦种植面积49.7%以上,播期过迟成为制约小麦单产和籽粒品质提升的关键因素,在江苏矛盾尤其突出。为进一步明确小麦播种过晚(较适播期推迟30 d)对产量形成、氮素吸收与利用以及品质的影响,以中筋小麦扬麦25为材料,通过播期、密度及氮肥运筹构建不同群体,研究密度及氮肥运筹对稻茬过晚播小麦产量及其构成、群体形成、光合衰老生理、氮素吸收利用和品质的调控效应,探明稻茬中筋小麦扬麦25过晚播条件下的适宜栽培措施组合,为稻茬过晚播小麦实现稳产优质高效提供理论依据与技术支撑。主要结果如下:1.稻茬过晚播小麦较适播小麦各生育时期相应推迟,播种出苗阶段延长9 d左右,全生育期缩短约20 d,≥0℃积温减少200℃,日照时数减少80 h。过晚播小麦光能利用率孕穗前低于适播小麦,孕穗后高于适播小麦,全生育期光能利用率下降了 17.8%。热量利用率拔节前低于适播小麦,拔节后高于适播小麦,全生育期热量利用率下降了7.5%。2.明确过晚播小麦8000 kg·hm-2以上高产稳产群体质量指标。群体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分别在540~590×104·hm-2、32~37粒/穗和41 g以上。群体建成特点主要表现为:分蘖期茎蘖数为最终成穗数的1.3倍左右,拔节期最高茎蘖数在1300×104·hm-2以上,为最终成穗数的2.3倍左右,茎蘖成穗率高于43%;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达到21000 kg·hm-2以上,花后干物质积累量在7000 kg·hm-2以上,对籽粒的贡献率提高至88%以上;孕穗期叶面积指数高于7.0,乳熟期3.6左右。3.阐明过晚播小麦与适播小麦氮素吸收利用的差异,与适期播种相比,过晚播小麦各生育期氮素积累量较适播小麦下降,密度增加至375×104·hm-2能显着提高了各生育期氮素积累量和出苗至分蘖、分蘖至拔节、开花至成熟期阶段氮素吸收量,花后剑叶中GS酶和GOGAT酶活性提高。与适播低密度处理相比各时期氮素吸收量虽降低,但花后氮素吸收速率与百分比显着提高,因此过晚播小麦氮肥吸收利用能力显着提升,氮肥表观利用率仍能保持在40%左右。4.过晚播密度为375×104·hm-2、施氮量为225 kg·hm-2、氮肥运筹为4:2:0:4的处理显着提高花后剑叶SOD、POD、CAT酶活性,维持剑叶SPAD值和净光合速率在较高水平,有利于延缓花后叶片衰老,花后15~28 d籽粒灌浆速率保持在1.99~2.07 mg·d-1·粒-1高水平上,提高粒重,实现稳产增产。5.提出苏中地区稻茬麦区过晚播小麦实现产量8000 kg·hm-2,品质改善的栽培调控途径。小麦扬麦25晚播30 d高产优质的栽培技术组合为:12月1日播种,密度为375×104·hm-2,施氮量为225 kg·hm-2,,磷、钾肥用量为90kg·hm-2,氮肥运筹为4:2:0:4籽粒加工品质、营养品质及面团流变学特性等指标均能符合国家中筋小麦标准,且氮肥利用率达40%以上,纯收入8000元·hm-2以上。浸种、覆盖以及生育后期喷施生长调节剂等辅助措施有促进种子萌发出苗、分蘖发生和延缓花后叶片衰老的作用,显着促进过晚播小麦产量的增加。
汤小庆[7](2021)在《减氮对弱筋小麦产量、品质、效益和生理特性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氮素是影响小麦产量与品质的主要营养元素。弱筋小麦籽粒以低蛋白质含量为优质目标,为保证其丰产且低蛋白含量,要求严格把控适宜施氮量。施氮量相同时,不同施氮运筹比例会导致弱筋小麦籽粒品质下降,难以实现量质协同。不合理施用氮肥还会降低氮肥利用率,造成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弱筋小麦施氮量的氮肥运筹,前人虽有大量研究,但进一步减氮对产量、品质、经济效益等影响如何,尚待研究明确。本试验于2018-2019和2019-2020年度在弱筋小麦优势产区的盐城市大丰区和仪征市进行,选用弱筋小麦品种扬麦24为材料,研究了不同减氮处理对弱筋小麦籽粒产量、品质、农艺性状、生理特性、氮肥效率、经济效益的影响,分析了减氮条件下叶面肥喷施对籽粒产量和品质的调控效应,以期探明弱筋小麦优质、丰产、增效的减氮技术与途径,为弱筋小麦大面积提质增效生产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主要结果如下:1、施氮量 270 kg hm-2下基本苗由180×104 hm-2(CK1)增加至225×104 hm-2(CK2),未显着影响籽粒产量和蛋白质含量,但显着提高了氮肥农学效率和氮肥表观利用率。基本苗225×104 hm-2条件下,施氮量由270 kg hm-2减少至225 kg hm-2,不同施氮处理M5122、M7120、M5050间籽粒产量无显着差异,且与减氮前无显着差异;籽粒蛋白质含量和湿面筋含量较减氮前或低或相似;氮肥农学效率均有不同程度提高;经济效益较减氮前均未显着减少。在施氮量225 kghm-2基础上拔节期施氮比例减少10%至202.5 kghm-2(M5040),籽粒产量与经济效益较减氮前(CK1和CK2)无显着变化,同时氮肥农学效率提高,籽粒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沉降值、硬度指数显着降低。在施氮量202.5 kg hm-2(M5040)基础上,继续减少施氮量会显着降低籽粒产量和经济效益,尽管测定的籽粒品质指标符合弱筋小麦国家标准,但无法实现优质、丰产、高效的协同。因此,生产中在施氮量270 kghm-2基础上可适当增密减少追氮,可减氮至202.5 kghm-2,采用基本苗225×104株hm-2、基肥施氮112.5 kg hm-2和拔节肥施氮90 kg hm-2的模式,可实现弱筋小麦优质、丰产、高效协同。2、在施氮量225kghm-2、基肥和拔节肥各施50%的基础上,基肥与拔节肥施氮比例各减少10%(M4040)会降低主要生育期群体茎蘖数,显着降低有效穗数;降低主要生育期群体叶面积指数,同时降低花后剑叶净光合速率、SPAD值、抗衰老酶SOD、POD、CAT酶活性,增加MDA含量,抑制了光合同化物的积累与转运,造成籽粒粒重降低,导致减产。在施氮量225 kg hm-2、基肥和拔节肥各施50%的基础上,保持基肥施氮量不变,仅在拔节肥施氮比例减少10%(M5040)可保证群体茎蘖数,对茎蘖成穗率和最终穗数无显着影响;且未导致干物质积累量、叶面积指数显着变化,构建了良好的群体结构。因此,少量减少追氮量在生育前期保证了氮素的供应,稳定群体数量,对干物质积累量和光合生产能力无显着影响,与不减氮处理维持同一水平。但拔节肥施氮比例减少20%以上会显着降低群体质量和叶片光合特性,导致减产。因此,减氮生产中应确保在生育前期有较高的茎蘖数基础上,稳定茎蘖成穗率,以保障足够穗数;同时注重花后叶片的抗衰能力,保障籽粒灌浆光合物质。3、基施氮肥和叶面肥喷施及其互作显着影响弱筋小麦籽粒产量和品质。基肥在0~180kghm-2施氮范围内,随施氮量减少,籽粒产量、穗数、每穗粒数和千粒重、籽粒蛋白质含量和湿面筋含量均呈下降趋势,以180 kg hm-2施氮量下穗数、籽粒产量、蛋白质含量和湿面筋含量显着较高。此外,180kghm-2施氮量下花后剑叶SPAD值、SOD、CAT、POD、NR、GS酶活性均高于其他施氮量处理,MDA含量较低。不同施氮量条件下,开花后喷施1.5%N、0.1%KH2PO4、1.5%N+0.1%KH2PO4等叶面肥可较喷施清水对照显着增加了千粒重和籽粒产量,其中以喷施1.5%N+0.1%KH2PO4和1.5%N增重效果最明显。叶面肥1.5%N、1.5%N+0.1%KH2PO4可提高花后剑叶SPAD值,提高SOD、POD、CAT酶活性,降低MDA含量,延缓叶片的衰老,促进光合产物的积累,加大对籽粒的供应,提高产量。叶面肥对籽粒品质的影响因肥料类型而异,其中喷施叶面肥1.5%N、1.5%N+0.1%KH2PO4可提高籽粒蛋白质含量,但籽粒品质均符合弱筋小麦国家标准。因此,在小麦生育期仅施一次基肥的情况下,施氮量为180 kg hm-2时可保证充足的穗数与每穗粒数,同时花后喷施叶面肥1.5%N或1.5%N+0.1%KH2PO4可延缓叶片衰老,提升碳氮代谢活力,显着提高籽粒重,同时籽粒品质符合优质弱筋小麦标准,有助于优质高效生产。
陈子健[8](2021)在《氮素用量对节水冬小麦生育性状和产量形成特性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针对迄今河北平原区节水减氮小麦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机理研究有待进一步深入的现状,于2018-2020年度,以生产对照品种济麦22、抗旱品种石麦22和优质小麦品种藁优2018为材料,在河北省山前平原区藁城区河北农业大学刘家庄试验站开展节水栽培条件下不同氮素用量、品种复因子试验。研究旨在明确不同供试品种群体性状、光合器官光合色素含量和持续期、养分吸收特性、籽粒灌浆特性和产量性状对节水减氮处理的响应特征,为今后河北平原区小麦节水减氮栽培和水氮高效实践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正常供氮(N240)处理下,供试小麦品种济麦22、石麦22和藁优2018春季各生育时期群体总茎数、叶面积指数和群体干物重依据表现优劣品种排序为济麦22、石麦22和藁优2018;低氮(N180和N120)处理下,春季各生育时期群体上述性状依据表现优劣品种排序为石麦22、济麦22和藁优2018。节水减氮栽培条件下石麦22各生育时期植株具有相对较强的干物质生产能力。2、正常供氮处理下,供试小麦品种植株上位叶的叶绿素含量大体呈济麦22高于石麦22,藁优2018则明显低于上述品种。低氮处理下,依据供试小麦品种各测试时期叶绿素含量和叶片叶绿素含量缓降期数值大小,品种间排序依次为石麦22、济麦22和藁优2018。石麦22光合器官较高叶绿素含量和较长缓降期是其节水减氮处理下较强群体干物质生产能力的重要生理基础。低氮处理下,石麦22春季各生育阶段的光合势也较高。3、高氮处理下,供试小麦品种籽粒灌浆速率以济麦22的最高,其次为石麦22,藁优2018最低。低氮处理下,不同供试品种籽粒灌浆速率依据数值大小依次排序为石麦22、济麦22和藁优2018。减氮处理下石麦22具有较佳的籽粒形成和籽粒干物质积累能力。4、高氮处理下,济麦22抽穗期和成熟期植株氮磷钾积累量高于石麦22和藁优2018;低氮处理下,依据供试小麦品种各测试时期植株氮磷钾累积量多少排序依次为石麦22、济麦22和藁优2018。石麦22低氮处理下较强的氮磷钾吸收积累能力是其节水减氮逆境下植株光合色素含量增加、叶片叶绿素缓降期相对较长及良好群体干物质生产的重要生理基础。5、随着氮素用量增多,供试品种单位面积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以及产量也不断增加。高氮处理下,依据成熟期产量大小品种间排序依次为济麦22、石麦22和藁优2018;低氮处理下,成熟期依据产量高低品种间排序依次为石麦22、济麦22和藁优2018。上述结果表明,节水减氮条件下,石麦22具有相对良好的产量构成因素和产量性状。6、研究表明,济麦22在节水减氮栽培条件下通过维持植株较强的氮素及磷钾等矿质养分吸收能力,改善春季各生育时期植株光合器官的光合色素含量,维持较长的叶片光合功能持续期,进而促进植株群个体发育、植株干物质生产和产量形成能力。低氮(N180和N120)处理下,与对照品种济麦22和抗旱小麦品种石麦22相比,优质小麦品种藁优2018能维持良好植株养分吸收、光合物质生产和产量形成能力。本研究表明,石麦22在河北平原区节水减氮栽培中具有重要应用前景,优质麦品种藁优2018在控水氮栽培中具有潜在推广价值。
杨雪[9](2021)在《节水条件下供钾水平对小麦生长发育和养分吸收利用特性的影响》文中提出为明确节水栽培条件下钾素对冬小麦生长发育、养分吸收利用和产量的影响,指导生产上选用钾高效品种,提高钾肥利用效率,以高产小麦济麦22(JM22)、优质麦藁优2018(GY2018)和抗旱品种石麦22(SM22)为材料,设置K1(90 kg·hm-2)、K2(135 kg·hm-2)和 K3(180 kg·hm-2)3 个钾(K2O)水平,采用裂区试验设计,研究了供钾水平对冬小麦生长发育特性、物质生产特性,氮、磷、钾吸收和利用特性及产量形成能力。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供钾水平K2、K3较K1显着降低茎秆第1节间高度,基部第2节间和穗下节的表皮、厚壁组织、基本薄壁组织和维管束等结构加厚,大维管束的数目和单个维管束的横截面积显着增加。在相同钾水平下,各生育时期JM22的基部3个节间的茎秆直径显着高于GY2018和SM22。2.钾肥能够有效促进小麦叶绿素合成,维持小麦生育后期较高的叶绿素含量,延长小麦旗叶的功能期,花后较高的叶面积指数,增强了花后光合势,提高了粒重/叶面积比。3.不同生育时期群体总茎数、干物质累积量、花前干物质向籽粒转移量和产量均随着施钾量的增加而增加,对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主要是显着增加公顷穗数和千粒重,对穗粒数的影响较小,K2和K3差异不显着。在相同钾水平下,JM22的群体总茎数、干物质累积量、转移量及最终产量均高于GY2018和SM22。4.开花前氮、磷、钾累积量向籽粒转移量均表现为随着施钾量的增加而增加。不同品种之间,氮素花前转移量表现为JM22低于其他两个品种,钾素花前转移量和转移率基本表现为JM22>SM22>GY2018,花前转移磷素对籽粒的贡献率GY2018显着高于JM22和SM22;开花后氮磷钾的累积吸收量及对籽粒的贡献不同供钾水平下差异不显着。5.不同钾水平下氮磷钾利用效率品种间表现不一致,JM22氮和钾素利用效率在K2处理下最高,GY2018和SM22则以K3处理最高。磷素利用效率则以K1处理最高,在同等供钾水平下,JM22氮、钾素利用效率相对较高,即JM22>GY2018>SM22,磷素利用效率 GY2018 最高,且 GY2018>JM22>SM22。综上所述,适量增施钾肥改善了植株茎杆维管组织结构,降低了基部节间长度,改善了植株的氮磷钾吸收能力。钾素有效地促进了小麦叶绿素合成,提高小麦叶面积指数,增强花后光合势。此外,钾素增加了公顷穗数和籽粒库容,保持了后期较高的灌浆速率,提高了粒重/叶面积比和充实指数,这是小麦高产的源、库基础。上述结果表明,增施钾肥可有效调控小麦的源库关系,提高了小麦籽粒产量。在河北省山前平原小麦-玉米两熟高产区节水栽培条件下,JM22在中等钾水平(135 kg·hm-2)、GY2018和SM22在较高的钾水平(180 kg·hm-2)植株群个体发育和产量形成能力较强,上述结果可为河北省山前平原区不同小麦品种和钾肥施用量合理运筹提供理论依据。
连慧达[10](2020)在《陕西省不同年代主栽旱地冬小麦品种对氮肥响应的差异研究》文中指出小麦是世界上重要粮食作物之一,提高小麦产量潜力和氮素吸收利用效率是解决全球粮食安全和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手段。陕西省是冬小麦品种改良和冬小麦良种繁供的传统优势基地之一,该区域为典型的旱作雨养农业区,水分亏缺同样成为限制小麦产量的主要因素。因而,明确品种更替过程中氮肥对旱地冬小麦产量和水氮利用性状变化趋势,为小麦产量提升及育种工作中性状的选择提供理论指导。本研究选用1940s-2010s年间陕西省麦区具有广泛代表性的旱地冬小麦品种,在2017-2019年采用大田试验系统分析了不同施氮条件下旱地冬小麦随着品种育成年代推进的产量及构成因素、主要农艺性状、干物质累积、旗叶及穗部光合特性、氮素吸收利用特性的演变规律;并采用盆栽控水试验,研究不同年代旱地小麦品种在不同水氮交互作用下植株生理、水氮利用率的关系及对产量的影响,得到以下结论:(1)陕西1940s-2010s年代的旱地冬小麦籽粒产量随着氮肥施入水平的提高而显着增加;相同施氮水平下,小麦籽粒产量随着品种改良进程逐步提高,现代品种对氮肥的响应增强;N180处理下籽粒产量变化从4258 kg·ha-1(1940s)到6578 kg·ha-1(2010s)。两年平均数据结果表明,随着品种育成年代推进,千粒重和收获指数增加,千粒重和收获指数是产量增加的直接原因;无论在何种氮素条件下,产量均与千粒重和收获指数呈现极显着正相关关系;在N180条件下,产量与总穗粒数也呈现显着水平,说明在氮充足条件下,促进了穗粒数的增加。品种改良过程中,现代小麦品种接近理想株高,2000s后育成品种的株高逐步趋于稳定;冬小麦各时期分蘖数的变化随着品种改良进程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增加氮素后小麦的株高和分蘖数增加;现代品种表现出较强的干物质累积能力及对氮素的适应性;促进冬小麦开花前营养生长是产量改良的生物学基础之一。(2)小麦氮素利用效率随品种改良进程逐渐提高;2000s和2010s的品种比其他年代的品种,在氮素积累量、氮素利用率、氮偏相关生产力、氮收获指数及籽粒蛋白产量中表现出的能力较高。各品种在返青到开花期间,氮素积累量最多、积累速率最大,与N0处理相比,N120和N180处理小麦氮素积累量分别增加15.38%和21.75%;随着品种改良及氮素施入量的增加,氮积累量同样增多;另外各生育阶段氮素的分配在小麦品种改良中起到重要作用,使花前和花后氮素转运及对籽粒的贡献更加平衡。叶片氮素分配率的提高可能是氮素运转改善的主要原因,选择开花前叶片氮素积累量较高、成熟期氮素积累量较低及花后氮素转运量多的冬小麦品种,可以增加籽粒氮素积累量,提高氮素利用效率;无论哪种氮素水平下,现代品种的籽粒氮氮素分配量总体仍高于过去的早期品种。(3)随着施氮量的提高,冬小麦旗叶SPAD值和光合作用均持续升高。而相同施氮水平下,随着品种改良进程SPAD值表现出波动变化,现代品种于灌浆后期仍保持着较高的叶绿素含量;在开花期,净光合速率并未随着品种更替而升高,早期品种的净光合速率也处于较高的值;而灌浆期冬小麦旗叶净光合速率随年代更替而表现出逐渐升高的趋势,与N0处理相比,N120和N180处理后旗叶的净光合速率分别增加9.11%和18.42%(开花期)、8.78%和14.85%(灌浆期)。各时期穗部净光合速率随年代更替而表现出逐渐升高,现代品种的小麦旗叶和穗部的净光合速率相比早期品种都维持在较高水平,尤其在氮素充足条件下;在穗部农艺性状中,2010s的现代品种尤其是有效小穗数、穗粒数均表现出优良的品种特性;增加氮素后,各小麦品种的穗长,芒长,穗粒数及穗部籽粒重均增加;遮穗后,小麦的穗长生长受到抑制,穗部籽粒重降低,而小穗数和芒长增加。(4)适量的氮肥施用可以减轻水分胁迫下作物的光抑制作用,提高冬小麦产量相关参数和生物量、水分利用效率,并提高旗叶光合能力。在水氮交互各条件下现代品种比早期品种可以产生更高的产量。当氮水平较高时,现代冬小麦品种通过吸收更多的氮素改善旗叶的伸长和光合速率,并获得更多的干物质,而早期品种变化幅度较低;干旱和低氮条件下,均降低了各年代品种干物质及氮素积累量。现代品种在响应水氮运筹过程中的氮素积累量、水分和氮素利用率及偏相关生产力均高于早期品种。冬小麦籽粒蛋白产量也随氮素的增加和品种改良逐渐增加,但在干旱及低氮条件下,由于降低了光合作用及对氮素的吸收转运,各年代冬小麦籽粒蛋白产量降低。上述结果表明,较高的氮肥施用并不能显着提高小麦的氮肥利用效率,然而在过去80年旱地冬小麦品种改良进程中,在适量氮素施入状态下,现代冬小麦品种能够优化组织器官氮素分配,增加旗叶、穗部光合能力,提高光合作用,增加干物质积累,增强小麦水氮利用效率从而达到高产的效果;干旱低氮条件下,与老品种相比现代品种也能够维持较强的光合能力、降低蒸腾速率,最终提高了水分和氮肥利用效率,增加最终的产量。了解冬小麦品种更替过程中对水氮供应的综合响应机制,能够为提高旱地冬小麦水肥资源利用效率、产量潜力及氮高效品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
二、不同形态氮素营养对小麦光合特性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不同形态氮素营养对小麦光合特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花期不同形态氮素叶面喷施对冬小麦粒重和品质形成的调控效应及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小麦籽粒灌浆进程及其调控 |
1.1.1 小麦籽粒灌浆进程 |
1.1.2 小麦籽粒灌浆与淀粉合成 |
1.1.3 激素对小麦籽粒灌浆的调控 |
1.1.4 小麦籽粒灌浆对干旱胁迫的响应 |
1.2 小麦籽粒矿质营养研究进展 |
1.2.1 小麦籽粒矿质营养构成 |
1.2.2 小麦对不同矿质营养元素的吸收和利用 |
1.2.3 植酸和矿质元素生物有效性 |
1.3 小麦籽粒加工品质研究进展 |
1.3.1 小麦籽粒加工品质特性 |
1.3.2 小麦籽粒加工品质与蛋白质 |
1.3.3 小麦籽粒加工品质与微观结构 |
1.4 灌浆期小麦氮素代谢研究进展 |
1.4.1 小麦对氮素的吸收和同化 |
1.4.2 灌浆期小麦氮素吸收和再转运 |
1.5 小麦生产中的氮肥运筹研究进展 |
1.5.1 氮肥在小麦生产中的应用 |
1.5.2 不同形态氮素对小麦生长的影响 |
1.5.3 叶面施肥对小麦生长的影响 |
1.6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7 研究待解决问题 |
1.8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8.1 研究内容 |
1.8.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花期叶面喷施不同形态氮素对小麦粒重形成的影响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地概况 |
2.1.2 试验设计 |
2.1.3 样品采集与处理 |
2.1.4 测定指标和方法 |
2.1.5 数据处理与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产量和灌浆期粒重积累动态 |
2.2.2 籽粒蔗糖、淀粉含量变化 |
2.2.3 激素水平变化 |
2.2.4 籽粒中淀粉合成关键基因的相对表达 |
2.2.5 旗叶抗氧化酶和丙二醛 |
2.3 讨论 |
2.4 小结 |
第三章 叶面施用不同形态氮素对籽粒蛋白质和矿质营养的影响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设计 |
3.1.2 测定指标和方法 |
3.1.3 数据处理与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籽粒蛋白质及各组分含量 |
3.2.2 灌浆期氮素再转运和花后氮素吸收 |
3.2.3 籽粒矿质元素含量 |
3.2.4 灌浆期矿质元素再转运和花后吸收 |
3.2.5 植酸和生物有效性 |
3.2.6 籽粒蛋白质、矿质元素和植酸积累的相关性 |
3.3 讨论 |
3.4 小结 |
第四章 叶面施用不同形态氮素对小麦籽粒加工品质的影响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设计 |
4.1.2 测定指标和方法 |
4.1.3 数据处理与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籽粒品质特征 |
4.2.2 籽粒GMP含量 |
4.2.3 小麦糊化特性和降落值 |
4.2.4 热特性和疏水性 |
4.2.5 巯基和二硫键 |
4.2.6 面筋二级结构 |
4.2.7 小麦面团微观结构 |
4.2.8 小麦品质参数的主成分分析 |
4.3 讨论 |
4.4 小结 |
第五章 叶面施用不同形态氮素对小麦灌浆期氮素代谢的影响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试验设计 |
5.1.2 测定指标和方法 |
5.1.3 数据处理与分析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籽粒蛋白质、GMP和蛋白质组分积累动态 |
5.2.2 灌浆期旗叶氮代谢关键酶活性和游离氨基酸含量的动态变化 |
5.2.3 灌浆期籽粒氮代谢酶活性和游离氨基酸含量的动态变化 |
5.2.4 灌浆期旗叶氮素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 |
5.2.5 灌浆期籽粒氮素代谢和蛋白质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 |
5.2.6 转录组质量控制和差异基因表达 |
5.2.7 GO功能注释分析 |
5.2.8 KEGG富集分析 |
5.3 讨论 |
5.4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研究创新点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历 |
(2)土壤施用含碳无机肥料对作物的碳效应及促生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1.1 植物体内碳营养的来源 |
1.1.2 含碳无机肥料及碳效应 |
1.1.3 补碳对作物碳氮的影响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研究目标、内容、技术路线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技术路线 |
2 材料与方法 |
2.1 供试材料 |
2.2 试验设计 |
2.2.1 小麦盆栽试验 |
2.2.2 青梗菜盆栽试验 |
2.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2.3.1 作物碳氮含量及碳产物的测定 |
2.3.2 光合性能测定 |
2.3.3 作物生长指标测定 |
2.3.4 品质指标的测定 |
2.4 数据处理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含碳无机肥料对作物碳氮的影响 |
3.1.1 含碳无机肥料对作物全碳的影响 |
3.1.2 含碳无机肥料对作物全氮的影响 |
3.1.3 含碳无机肥料对作物碳氮比的影响 |
3.1.4 讨论 |
3.1.5 小结 |
3.2 含碳无机肥料对作物光合特性的影响 |
3.2.1 含碳无机肥料对作物净光合速率的影响 |
3.2.2 含碳无机肥料对作物蒸腾速率的影响 |
3.2.3 含碳无机肥料对作物气孔导度的影响 |
3.2.4 含碳无机肥料对作物胞间CO_2浓度的影响 |
3.2.5 含碳无机肥料对作物瞬时水分利用率的影响 |
3.2.6 含碳无机肥料对作物叶绿素SPAD值的影响 |
3.2.7 含碳无机肥料对青梗菜光合关键酶的影响 |
3.2.8 讨论 |
3.2.9 小结 |
3.3 含碳无机肥料对作物碳产物的影响 |
3.3.1 含碳无机肥料对作物蔗糖含量的影响 |
3.3.2 含碳无机肥料对作物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 |
3.3.3 讨论 |
3.3.4 小结 |
3.4 含碳无机肥料对作物的促生作用 |
3.4.1 含碳无机肥料对作物株高的影响 |
3.4.2 含碳无机肥料对作物叶面积的影响 |
3.4.3 含碳无机肥料对作物地上部生物量的影响 |
3.4.4 含碳无机肥料对作物产量的影响 |
3.4.5 含碳无机肥料对作物品质的影响 |
3.4.6 讨论 |
3.4.7 小结 |
4 总结 |
4.1 主要结论 |
4.2 主要创新点 |
4.3 有待改进的方向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3)氮素形态配比对设施基质栽培韭菜生长、品质及产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符号说明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1 氮肥在我国的施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1.2 氮素形态及植物对其利用的原理 |
1.2.1 氮素形态 |
1.2.2 植物对硝态氮和铵态氮的利用原理 |
1.3 氮素形态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
1.3.1 氮素形态对农艺性状的影响 |
1.3.2 氮素形态对植物光合特性的影响 |
1.3.3 氮素对其它矿质元素吸收的影响 |
1.3.4 氮素形态对植物盐抗性的影响 |
1.4 氮素形态对产品品质的影响 |
1.5 蔬菜基质栽培研究现状 |
1.5.1 蔬菜基质栽培 |
1.5.2 发展蔬菜基质栽培的优势 |
1.5.3 基质配方对蔬菜生产的影响 |
1.6 研究目的和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2 试验设计 |
2.3 测定项目及方法 |
2.3.1 生物量测定 |
2.3.2 根系指标测定 |
2.3.3 光合特性测定 |
2.3.4 品质指标的测定 |
2.3.5 植株全氮磷钾含量的测定 |
2.4 数据处理 |
3 结果与分析 |
3.1 不同氮素形态配比对韭菜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
3.1.1 不同氮素形态配比对韭菜生物产量的影响 |
3.1.2 不同形态氮素配比对韭菜光合特性的影响 |
3.1.3 不同形态氮素配比对韭菜品质的影响 |
3.1.4 不同形态氮素配比对韭菜根系参数的影响 |
3.1.5 不同形态氮素配比对韭菜N、P、K含量的影响 |
3.2 不同形态氮素配比对韭菜氮肥偏生产力和农学效率的影响 |
4 讨论 |
4.1 不同氮素形态配比对韭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
4.2 不同氮素形态配比对韭菜光合性能的影响 |
4.3 不同氮素形态配比对韭菜根系生长发育的影响 |
4.4 不同氮素形态配比对韭菜N、P、K含量的影响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腐植酸调控苹果生长及氮素吸收利用的生理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说明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我国苹果生产现状 |
1.1.1 我国苹果种植面积、产量及分布 |
1.1.2 我国苹果园氮肥投入及利用现状 |
1.1.3 我国苹果生产中氮肥投入过量造成的环境问题 |
1.2 氮素对果树生长发育的影响 |
1.2.1 氮素对果树生理生化的影响 |
1.2.2 氮素对果实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
1.2.3 苹果的需氮特性 |
1.3 植物对NO_3~--N的吸收、利用特性 |
1.3.1 植物对NO_3~--N的吸收 |
1.3.2 植物对NO_3~--N的同化 |
1.4 腐植酸 |
1.4.1 腐植酸的定义及特性 |
1.4.2 腐植酸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 |
1.5 本研究目的与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材与处理 |
2.1.1 腐植酸不同用量对苹果M9T337 幼苗生长和氮素吸收、同化的影响 |
2.1.2 腐植酸不同用量对苹果M9T337 盆栽幼苗氮素吸收利用及损失的影响 |
2.1.3 腐植酸对苹果M9T337 幼苗不同形态氮素吸收利用及损失的影响 |
2.1.4 氮肥分次施用与苹果氮素的高效利用研究 |
2.1.5 腐植酸分次施用与苹果氮素的高效利用研究 |
2.1.6 有机无机肥分次施用与苹果氮素的高效利用研究 |
2.1.7 氮肥减量配施腐植酸对苹果M9T337 幼苗生长、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
2.1.8 氮肥减量配施腐植酸对富士苹果产量品质和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
2.2 测定方法 |
2.2.1 叶片生理特性及光合参数的测定 |
2.2.2 根系形态及活力的测定 |
2.2.3 氮代谢关键酶活性的测定 |
2.2.4 相关基因表达定量分析 |
2.2.5 植株解析样品及土壤样品的测定 |
2.2.6 土壤理化性质的测定 |
2.2.7 果实产量和品质的测定 |
2.3 结果计算与数据处理 |
3 结果与分析 |
3.1 腐植酸不同用量对苹果M9T337 幼苗生长和氮吸收、同化的影响 |
3.1.1 腐植酸不同用量对M9T337 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 |
3.1.2 腐植酸不同用量对M9T337 幼苗氮素吸收、同化的影响 |
3.2 腐植酸不同用量对苹果M9T337 盆栽幼苗氮素吸收利用及损失的影响 |
3.2.1 腐植酸不同用量对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 |
3.2.2 腐植酸不同用量对M9T337 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 |
3.2.3 腐植酸不同用量对M9T337 幼苗氮素吸收利用特性的影响 |
3.3 腐植酸对苹果M9T337 幼苗不同形态氮素吸收利用及损失特性的影响 |
3.3.1 腐植酸与不同形态氮素对M9T337 幼苗生长的影响 |
3.3.2 腐植酸与不同形态氮素对M9T337 幼苗根系形态指标及根系活力的影响 |
3.3.3 腐植酸与不同形态氮素对M9T337 幼苗叶片生理特性及净光合速率的影响 |
3.3.4 腐植酸与不同形态氮素对M9T337 幼苗各器官Ndff的影响 |
3.3.5 腐植酸与不同形态氮素对M9T337 幼苗各器官氮含量的影响 |
3.3.6 腐植酸对不同形态氮素去向的影响 |
3.4 氮肥分次施用对富士苹果生长、氮素吸收利用及损失的影响 |
3.4.1 氮肥分次施用对富士苹果叶面积、叶绿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的影响 |
3.4.2 氮肥分次施用对富士苹果叶片保护酶活性和丙二醛含量的影响 |
3.4.3 氮肥分次施用对富士苹果各器官Ndff值的影响 |
3.4.4 氮肥分次施用对不同土层~(15)N残留量的影响 |
3.4.5 氮肥分次施用对氮素吸收、残留和损失的影响 |
3.4.6 氮肥分次施用对富士果实品质的影响 |
3.5 腐植酸分次施用对富士苹果产量品质、氮素吸收利用及损失的影响 |
3.5.1 腐植酸分次施用对富士苹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
3.5.2 腐植酸分次施用对富士苹果各器官Ndff的影响 |
3.5.3 腐植酸分次施用对不同土层无机氮含量的影响 |
3.5.4 腐植酸分次施用对土壤~(15)N残留及分布的影响 |
3.5.5 腐植酸分次施用对氮素吸收、残留和损失的影响 |
3.6 有机无机肥分次配施对嘎啦苹果生长、~(15)N-尿素吸收利用及损失的影响 |
3.6.1 有机无机肥分次配施对嘎啦苹果根冠比、叶绿素含量和单果质量的影响 |
3.6.2 有机无机肥分次配施对嘎啦苹果各器官Ndff值的影响 |
3.6.3 有机无机肥分次配施对嘎啦苹果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
3.7 氮肥减量配施腐植酸对苹果M9T337 幼苗生长发育、氮素吸收利用及损失的影响 |
3.7.1 氮肥减量配施腐植酸对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 |
3.7.2 氮肥减量配施腐植酸对M9T337 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 |
3.7.3 氮肥减量配施腐植酸对M9T337 幼苗氮素吸收利用特性的影响 |
3.8 氮肥减量配施腐植酸对富士苹果生长、产量品质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
3.8.1 氮肥减量配施腐植酸对富士苹果叶片生理特性和净光合速率的影响 |
3.8.2 氮肥减量配施腐植酸对富士苹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
3.8.3 氮肥减量配施腐植酸对富士苹果各器官Ndff的影响 |
3.8.4 氮肥减量配施腐植酸对富士苹果总氮量、~(15)N吸收量和~(15)N利用率的影响 |
3.8.5 氮肥减量配施腐植酸对不同土层无机氮含量的影响 |
3.8.6 氮肥减量配施腐植酸对不同土层~(15)N残留量的影响 |
3.8.7 氮肥减量配施腐植酸对土壤~(15)N残留和损失的影响 |
4 讨论 |
4.1 腐植酸调控苹果生长及氮素吸收利用的生理机制 |
4.1.1 腐植酸与苹果的生长发育 |
4.1.2 腐植酸与苹果氮素的吸收利用 |
4.2 腐植酸影响苹果对不同形态氮素的吸收利用 |
4.3 氮肥、腐植酸分次施用与苹果氮素高效利用 |
4.3.1 氮肥分次施用与苹果氮素高效利用 |
4.3.2 腐植酸分次施用与苹果氮素高效利用 |
4.3.3 有机无机肥分次配施与苹果氮素高效利用 |
4.4 腐植酸在苹果上的减氮增效效果分析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5)氮素对油茶苗木生长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 |
1. 绪论 |
1.1 氮素形态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
1.1.1 氮肥的形态及特性 |
1.1.2 氮素形态对植物营养生长的影响 |
1.1.3 氮素形态对植物根系发育的影响 |
1.2 氮素形态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 |
1.2.1 氮素形态对植物光合速率的影响 |
1.2.2 氮素形态对植物荧光动力学的影响 |
1.2.3 氮素形态对植物光合产物的影响 |
1.2.4 氮素形态对植物呼吸作用的影响 |
1.3 植物对氮素的吸收、运输和同化 |
1.3.1 植物对硝态氮的吸收、运输和同化 |
1.3.2 植物对铵态氮的吸收和同化 |
1.4 氮素在植物体内的分配 |
1.4.1 氮素利用的评价指标及其影响因子 |
1.4.2 提高氮素利用效率的技术途径 |
1.5 转录组和转录组学在植物氮素研究中的应用 |
1.6 油茶氮素利用研究进展 |
1.6.1 油茶概况 |
1.6.2 油茶氮肥施用研究现状 |
1.7 研究目的与内容 |
1.7.1 研究目的 |
1.7.2 主要研究内容 |
1.7.3 技术路线 |
2. 氮素水平及氮素形态对油茶苗木生长的影响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地概况 |
2.1.2 试验材料 |
2.1.3 试验设计 |
2.1.4 试验方法 |
2.1.5 数据处理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氮素水平对油茶苗木生长的影响 |
2.2.2 氮素形态对油茶苗木营养生长的影响 |
2.3 小结与讨论 |
2.3.1 小结 |
2.3.2 讨论 |
3. 氮素形态对油茶苗木氮素吸收、利用及分配特性的影响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试验设计 |
3.1.3 试验方法 |
3.1.4 数据处理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氮素形态对油茶苗木根系活力的影响 |
3.2.2 氮素形态对油茶苗木根系氮素吸收动力学的影响 |
3.2.3 油茶苗木对不同形态氮素吸收、利用与分配规律研究 |
3.3 小结与讨论 |
3.3.1 小结 |
3.3.2 讨论 |
4. 氮素形态对油茶苗木光合生理指标的影响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材料 |
4.1.2 试验设计 |
4.1.3 试验方法 |
4.1.4 数据处理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氮素形态对油茶苗木光合特性的影响 |
4.2.2 氮素形态对油茶苗木叶片形态及光合生理指标的影响 |
4.2.3 氮素形态对油茶苗木光响应特征的影响 |
4.2.4 氮素形态对油茶苗木荧光特征的影响 |
4.2.5 氮素形态对油茶苗木叶片全氮含量及氮素光合效率的影响 |
4.2.6 氮素形态对油茶苗木光合产物积累的影响 |
4.2.7 油茶叶片光合指标相关性分析 |
4.3 小结与讨论 |
4.3.1 小结 |
4.3.2 讨论 |
5. 氮素对油茶苗木影响的综合评价 |
5.1 数据处理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氮素对油茶苗木生产力的影响 |
5.2.2 氮素对油茶苗木影响的主成分分析 |
5.2.3 氮素对油茶苗木影响的隶属函数分析 |
5.3 小结与讨论 |
5.3.1 小结 |
5.3.2 讨论 |
6. 氮素形态调控油茶苗木生长的转录组分析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试验材料 |
6.1.2 试验设计 |
6.1.3 试验方法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油茶在不同氮素形态下叶片与根系转录组测序数据统计 |
6.2.2 参考序列拼接与注释 |
6.2.3 不同氮素形态下叶片差异表达基因 |
6.2.4 不同氮素形态下根系差异表达基因 |
6.2.5 不同氮素形态对油茶苗木氮代谢关键酶基因表达量的影响 |
6.3 小结与讨论 |
6.3.1 小结 |
6.3.2 讨论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综合讨论 |
7.3 创新点 |
7.4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油茶苗木生长照片 |
附录B.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
致谢 |
(6)稻茬过晚播小麦产量形成与稳产栽培调控途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小麦晚播定义与原因分析 |
1.1 晚播小麦定义 |
1.2 小麦晚播原因 |
1.2.1 全球气候变暖 |
1.2.2 前茬水稻种植制度的改变 |
1.2.3 秋播期间气候异常 |
1.2.4 人为因素 |
2 晚播对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 |
3 晚播对小麦产量及其构成的影响 |
4 晚播对小麦氮素吸收与运转的影响 |
5 晚播对小麦籽粒品质形成的影响 |
6 晚播小麦稳产优质栽培调控途径 |
6.1 密肥调控 |
6.1.1 密度调控 |
6.1.2 氮肥运筹 |
6.2 辅助措施调控 |
6.2.1 药剂拌种与催芽浸种 |
6.2.2 稻草覆盖 |
6.2.3 后期喷施生长调节剂 |
7 目的与意义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密肥组合对稻茬过晚播小麦产量形成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地点与材料 |
1.2 试验设计 |
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1.3.1 生育进程与气象数据记录 |
1.3.2 茎蘖动态、叶面积指数(LAI)、干物质积累量 |
1.3.3 株高及茎秆节间长度 |
1.3.4 剑叶净光合速率与SPAD值 |
1.3.5 籽粒灌浆速率 |
1.3.6 剑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 |
1.3.7 产量及其构成 |
1.4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过晚播小麦生育进程及温光资源利用 |
2.2 对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
2.3 对群体结构的影响 |
2.3.1 茎蘖动态 |
2.3.2 株高及茎秆节间长度 |
2.3.3 干物质积累量 |
2.3.4 叶面积指数 |
2.4 对花后剑叶生理特性和籽粒灌浆的影响 |
2.4.1 花后剑叶SPAD值与净光合速率 |
2.4.2 花后剑叶活性氧清除酶系统与籽粒灌浆动态 |
3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密肥组合对稻茬过晚播小麦氮素积累利用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地点与材料 |
1.2 试验设计 |
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1.3.1 干物质积累量 |
1.3.2 氮素积累量 |
1.4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氮素积累量 |
2.2 不同生育阶段氮素吸收量 |
2.3 不同生育阶段氮素吸收速率 |
2.4 不同生育阶段氮素吸收百分比 |
2.5 氮肥利用效率 |
2.6 花后剑叶氮代谢关键酶活性 |
3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密肥组合对稻茬过晚播小麦扬麦25品质和经济效益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地点与材料 |
1.2 试验设计 |
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1.3.1 容重与硬度 |
1.3.2 出粉率 |
1.3.3 籽粒淀粉含量测定 |
1.3.4 蛋白质及其组分测定 |
1.3.5 湿面筋、沉降值和面团流变学特性指标 |
1.3.6 经济效益 |
1.4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一次加工品质 |
2.2 二次加工品质 |
2.3 营养品质 |
2.4 面团流变学特性 |
2.5 对经济效益的影响 |
3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辅助措施对稻茬过晚播小麦产量、氮效率及品质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地点与材料 |
1.2 试验设计 |
1.2.1 催芽浸种与稻草全量覆盖处理 |
1.2.2 生长调节剂处理 |
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1.3.1 出苗时间与幼苗形态质量 |
1.3.2 花后衰老酶活性与MDA含量 |
1.3.3 产量及其构成 |
1.3.4 氮素积累量 |
1.3.5 籽粒品质 |
1.4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浸种覆盖和拌种剂对出苗时间与幼苗生长的影响 |
2.2 孕穗期喷施生长调节剂对花后剑叶衰老酶活性与MDA含量的影响 |
2.3 辅助措施对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
2.4 辅助措施对氮素吸收利用效率的影响 |
2.5 辅助措施对品质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
2.6 辅助措施对经济效益的影响 |
3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
1 讨论 |
1.1 过晚播小麦群体建成特征与密肥调控机理 |
1.2 过晚播小麦氮素积累转运利用特征与密肥调控 |
1.3 过晚播小麦产量和品质的栽培调控 |
1.3.1 密肥调控 |
1.3.2 辅助措施 |
2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7)减氮对弱筋小麦产量、品质、效益和生理特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氮肥施用对小麦籽粒产量的影响 |
2 氮肥施用对小麦籽粒品质的影响 |
3 氮肥施用对小麦氮效率的影响 |
4 氮肥施用对小麦农艺性状的影响 |
5 氮肥施用对小麦生理特性的影响 |
6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减氮对弱筋小麦籽粒产量、品质和经济效益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设计 |
1.2 测定项目与方法 |
1.3 数据分析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减氮对籽粒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
2.2 减氮对籽粒品质的影响 |
2.3 减氮对氮效率的影响 |
2.4 减氮对经济效益的影响 |
2.5 减氮间籽粒产量、品质和经济效益间关系 |
3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减氮对弱筋小麦农艺性状和生理特性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设计 |
1.2 测定项目与方法 |
1.3 数据分析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减氮对群体茎蘖动态的影响 |
2.2 减氮对干物质积累量的影响 |
2.3 减氮对叶片光合特性的影响 |
2.4 减氮对叶片衰老酶活性的影响 |
3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减氮条件下叶面肥对弱筋小麦花后生理、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设计 |
1.2 测定项目与方法 |
1.3 数据分析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施氮量下叶面肥对籽粒产量的影响 |
2.2 不同施氮量下叶面肥对籽粒品质的影响 |
2.3 不同施氮量下叶面肥对叶片光合衰老生理的影响 |
2.4 不同施氮量下叶面肥对花后剑叶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
2.5 不同施氮量下叶面肥对花后剑叶氮代谢酶活性的影响 |
3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讨论与结论 |
1 讨论 |
1.1 弱筋小麦高产、优质、高效减氮技术 |
1.2 弱筋小麦减氮丰产机理 |
1.3 减氮条件下叶面肥对弱筋小麦的影响效应 |
2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8)氮素用量对节水冬小麦生育性状和产量形成特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氮素对小麦植株生理过程和机能的调控 |
1.2.3 不同氮素形态的吸收和转化 |
1.2.4 小麦植株对不同氮素形态的生理响应 |
1.2.5 供氮水平对小麦细胞保护系统的影响 |
1.2.6 供氮水平对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 |
1.2.7 供氮水平对小麦抗倒伏能力的影响 |
1.2.8 供氮水平对小麦叶片叶绿素含量和光合特性的影响 |
1.2.9 供氮水平对小麦产量及其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
1.3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
2 材料和方法 |
2.1 试验材料和设计 |
2.2 测定项目和方法 |
2.2.1 基本苗数 |
2.2.2 群体总茎数 |
2.2.3 植株叶面积、叶面积指数和光合势 |
2.2.4 群体干物重 |
2.2.5 叶绿素含量 |
2.2.6 叶绿素缓降期 |
2.2.7 小麦株高及小麦基部节间长度和粗度 |
2.2.8 小麦籽粒灌浆参数 |
2.2.9 植株氮磷钾含量及积累量 |
2.3 生育后期植株干物质和养分转运参数 |
2.3.1 小麦植株氮、磷、钾积累吸收量与转移量 |
2.3.2 产量和产量构成因素 |
2.3.3 统计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不同氮素处理对供试小麦品种群个体发育特性的影响 |
3.1.1 不同供氮处理下供试小麦品种株高 |
3.1.2 不同氮素处理下供试小麦品种基部节间性状 |
3.1.3 不同氮素处理下供试小麦品种叶面积指数(LAl) |
3.1.4 不同氮素处理下供试小麦品种光合势(LAD) |
3.1.5 不同氮素处理下供试小麦品种群体总茎数 |
3.1.6 不同氮素处理下供试小麦品种群体干质量 |
3.2 不同氮素处理对供试小麦品种叶片叶绿素含量和持绿特性的影响 |
3.2.1 不同氮素处理下供试小麦品种叶绿素含量(SPAD值) |
3.2.2 不同氮素处理下供试小麦品种叶绿素含量缓降期(RSP) |
3.3 不同氮素处理对供试小麦品种籽粒灌浆特性的影响 |
3.3.1 不同氮素处理下供试品种的籽粒灌浆速率 |
3.3.2 不同氮素处理下供试品种的籽粒库容 |
3.3.3 不同氮素处理下供试品种的籽粒库容和粒叶比特征 |
3.4 不同氮素处理对供试小麦品种氮磷钾吸收和转运特性的影响 |
3.5 不同氮素处理对冬小麦穗部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
3.6 不同氮素处理下供试品种的氮磷钾利用效率 |
4 讨论 |
4.1 节水栽培下不同小麦品种穗部性状和产量对供氮量的响应特征 |
4.2 节水减氮栽培下抗旱小麦品种的养分吸收和积累特性 |
4.3 节水减氮栽培下抗旱小麦品种的光合特性和叶片延衰能力 |
4.4 节水减氮栽培下优质小麦的产量和粒重形成特性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作者简介 |
致谢 |
附件 |
(9)节水条件下供钾水平对小麦生长发育和养分吸收利用特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农田土壤钾素现状 |
1.2.2 小麦对钾素的吸收和利用 |
1.2.3 钾肥与作物的抗逆性 |
1.2.4 钾对冬小麦群个体生长发育的影响 |
1.2.5 钾肥对冬小麦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1.2.6 钾肥对冬小麦籽粒灌浆性能的影响 |
1.2.7 冬小麦茎秆解剖结构对产量的影响 |
1.2.8 钾肥对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
1.3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2 试验田基本概况 |
2.3 试验设计和实施 |
2.4 测定内容及方法 |
2.4.1 植株个体性状 |
2.4.2 植株群体指标 |
2.4.3 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和叶绿素含量缓降期(RSP) |
2.4.4 小麦籽粒灌浆性能 |
2.4.5 小麦茎秆解剖结构 |
2.4.6 植株氮磷钾含量和积累吸收量 |
2.4.7 产量及其构成因素 |
2.5 数据处理 |
3 结果与分析 |
3.1 不同供钾水平对冬小麦群个体发育特性的影响 |
3.1.1 不同供钾水平对冬小麦基部节间发育的影响 |
3.1.2 不同供钾水平对冬小麦株高的影响 |
3.1.3 不同供钾水平对冬小麦叶面积指数(LAI)的影响 |
3.1.4 不同供钾水平对冬小麦光合势(LAD)的影响 |
3.1.5 不同供钾水平对冬小麦群体动态的影响 |
3.1.6 不同供钾水平下小麦群体干物质积累动态 |
3.2 不同供钾水平对冬小麦叶片叶绿素相对含量的影响 |
3.2.1 不同供钾水平下冬小麦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值) |
3.2.2 不同供钾水平下冬小麦叶绿素含量缓降期 |
3.3 不同供钾水平对冬小麦灌浆性能的影响 |
3.3.1 不同供钾水平下冬小麦的灌浆速率 |
3.3.2 不同供钾水平下冬小麦的籽粒库容 |
3.3.3 不同供钾水平下冬小麦的源、库关系 |
3.4 不同供钾水平对不同部位小穗籽粒发育的影响 |
3.5 不同供钾水平对冬小麦茎秆解剖结构的影响 |
3.6 不同供钾水平对冬小麦氮磷钾吸收和利用的影响 |
3.6.1 不同供钾水平对冬小麦成熟期干物质分配和转运的影响 |
3.6.2 不同供钾水平下小麦植株对N、P、K的吸收、转运及其对籽粒贡献 |
3.6.3 冬小麦产量与开花前后氮、磷、钾的相关分析 |
3.6.4 不同供钾水平对冬小麦氮磷钾利用效率的影响 |
3.6.5 不同供钾水平与小麦氮磷钾利用效率的相关分析 |
3.7 不同供钾水平下穗部性状及产量 |
3.7.1 不同供钾水平对冬小麦穗部性状的影响 |
3.7.2 不同供钾水平对冬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
3.7.3 产量与冬小麦叶绿素含量缓降期、光合势和干物质积累量的相关分析 |
4 讨论 |
4.1 不同供钾水平对冬小麦个体发育的影响 |
4.2 不同供钾水平对冬小麦群体发育的影响 |
4.3 不同供钾水平对冬小麦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4.4 不同供钾水平对冬小麦灌浆特性的影响 |
4.5 不同供钾水平对冬小麦氮磷吸收和利用的影响 |
4.6 不同供钾水平对冬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10)陕西省不同年代主栽旱地冬小麦品种对氮肥响应的差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小麦品种更替过程中的变化 |
1.2.1 小麦产量及构成 |
1.2.2 光合特性及干物质累积 |
1.2.3 抗倒伏特性 |
1.3 氮素对小麦生长的影响 |
1.3.1 氮肥利用现状 |
1.3.2 氮素对小麦生长的影响 |
1.4 小麦品种改良对氮素的响应 |
1.5 水氮互作对小麦生产的影响 |
1.6 研究内容 |
1.7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不同年代旱地冬小麦品种产量及干物质累积对氮素的响应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研究区概况 |
2.1.2 气候状况 |
2.1.3 供试材料 |
2.1.4 试验设计 |
2.1.5 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 |
2.1.6 株高、叶面积及分蘖数 |
2.1.7 收获指数和水分利用率 |
2.1.8 干物质积累及花后营养器官干物质量的动态变化 |
2.1.9 数据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氮肥对产量、构成因素及其相关性分析 |
2.2.2 氮肥对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
2.2.3 氮肥对株高和叶面积的影响 |
2.2.4 氮肥对分蘖数及群体变化的影响 |
2.2.5 氮肥对各部位干物质累积分配及差异的影响 |
2.3 讨论 |
2.4 小结 |
第三章 不同年代旱地冬小麦品种氮素积累及运转特性变化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供试材料 |
3.1.2 试验设计 |
3.1.3 氮含量及氮积累量的测定 |
3.1.4 氮效率及氮转运的计算 |
3.1.5 数据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氮肥对不同生育期氮素积累特征的影响 |
3.2.2 氮肥对地上部氮素分配的影响 |
3.2.3 氮肥对花前、花后氮素转运及转运量对籽粒的贡献 |
3.2.4 氮素利用效率变化 |
3.3 讨论 |
3.4 小结 |
第四章 品种更替过程中旗叶及穗部光合对氮素的响应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供试材料 |
4.1.2 试验设计 |
4.1.3 旗叶光合能力及SPAD测定 |
4.1.4 穗部农艺性状及净光合速率的测定 |
4.1.5 数据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氮肥处理下旗叶SPAD的动态变化 |
4.2.2 氮肥对开花期、灌浆期旗叶气体交换参数的影响 |
4.2.3 氮肥对穗部农艺性状的影响 |
4.2.4 氮肥对穗部光合特性的影响 |
4.2.5 氮肥处理下穗重的动态变化 |
4.3 讨论 |
4.4 小结 |
第五章 不同年代旱地小麦品种对水氮互作的响应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植物材料和生长条件 |
5.1.2 样品收获及测定方法 |
5.1.3 数据分析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水氮互作对不同年代旱地小麦的形态和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
5.2.2 水氮互作对不同年代旱地小麦旗叶光合能力的影响 |
5.2.3 水氮互作对不同年代旱地小麦的氮吸收利用特性 |
5.2.4 水氮互作对不同年代旱地小麦产量和与产量相关因素 |
5.2.5 PCA分析 |
5.3 讨论 |
5.3.1 水氮互作对形态和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
5.3.2 水氮互作对旗叶气体交换参数影响 |
5.3.3 水氮互作对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
5.3.4 水氮互作对产量及相关成分的影响 |
5.3.5 PCA分析不同年代旱地小麦品种响应水氮交互的差异 |
5.4 小结 |
第六章 全文结论及创新点 |
6.1 主要结论 |
6.2 研究的创新点 |
6.3 论文的不足与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不同形态氮素营养对小麦光合特性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花期不同形态氮素叶面喷施对冬小麦粒重和品质形成的调控效应及机理研究[D]. 吕晓康.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
- [2]土壤施用含碳无机肥料对作物的碳效应及促生作用[D]. 赵海宏.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1(02)
- [3]氮素形态配比对设施基质栽培韭菜生长、品质及产量的影响[D]. 王丽雪. 山东农业大学, 2021(01)
- [4]腐植酸调控苹果生长及氮素吸收利用的生理机制研究[D]. 陈倩. 山东农业大学, 2021
- [5]氮素对油茶苗木生长的影响研究[D]. 王瑞.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21(01)
- [6]稻茬过晚播小麦产量形成与稳产栽培调控途径[D]. 王梦尧. 扬州大学, 2021
- [7]减氮对弱筋小麦产量、品质、效益和生理特性的影响[D]. 汤小庆. 扬州大学, 2021
- [8]氮素用量对节水冬小麦生育性状和产量形成特性的影响[D]. 陈子健. 河北农业大学, 2021(06)
- [9]节水条件下供钾水平对小麦生长发育和养分吸收利用特性的影响[D]. 杨雪. 河北农业大学, 2021(05)
- [10]陕西省不同年代主栽旱地冬小麦品种对氮肥响应的差异研究[D]. 连慧达.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