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养方式与儿童社会期望的关系研究

教养方式与儿童社会期望的关系研究

一、父母教养方式与儿童社会期望相关性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杜天凤[1](2021)在《父母教养方式与幼儿社会适应行为的关系研究》文中认为

邢敏慧[2](2021)在《农民工子女学校适应研究 ——基于不同家庭流动安排比较》文中研究指明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相继流入城市,形成了一大批农民工群体,其中相当一部分是已婚已育的青壮年劳动力。这些农村父母的外出流动直接影响和决定了有关子女的家庭流动安排,包括流动还是留守的随迁安排,以及与双亲哪方同住的结构安排。父母外出务工所产生的家庭流动安排上的变化,叠加城乡发展的差异效应对农民工子女的适应发展产生种种积极或消极影响。不同的家庭流动安排以多种方式塑造着子女个体内在以及家庭和学校等外在发展情境,反过来又显着影响了他们的适应发展。对于农民工子女而言,儿童时期是其个体适应和能力发展的关键阶段,尤其因义务教育阶段儿童主要活动场域是学校,更应关注农民工子女的学校适应状况。良好的学校适应是农民工子女进一步接受教育和走向社会的重要基础,而适应不良带来诸多消极后果会对其未来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因此,研究家庭流动安排对农民工子女学校适应影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农民工家庭的教育安排决策和农民工子女的适应发展提供重要参考价值。现阶段,学界有关农民工子女学校适应的研究已取得丰富成果,主要集中于留守儿童与农村一般儿童或流动儿童与城市儿童的对比研究,而较少将两类群体置于同一个框架进行直接对比。在既有两者比较研究中,关注焦点也多是流动儿童与留守儿童两大同质群体间的差异,缺乏对群体内部细致分类的具体剖析,且倾向于考察学校适应的某一或某几方面,对多维学校适应的总体把握更是寥寥。总体而言,已有研究多为流动儿童、留守儿童群体内研究,有关两群体及其内部分化的比较研究并不多见。因此,关注不同农民工子女群体之间的多维学校适应差异,尤其是个体心理特征、所处的家庭环境和学校环境对学校适应的影响作用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基于此,本研究利用中国教育追踪调查数据,基于家庭流动安排的比较视角,探究不同类型农民工子女在学业适应、心理适应、行为适应和人际适应维度是否存在差异及具体来源。在此基础上,从个体特征、家庭特征和学校特征等综合因素探究不同家庭流动安排下农民工子女学校适应影响因素的情境差异,以期准确评估农村父母迁移背景下家庭流动安排决策对农民工子女多维学校适应的具体影响。研究结论表明:第一,农民工子女的学校适应受到家庭流动安排的影响,表现出显着的双亲结构优势和母亲角色优势。与其他家庭流动安排类型相比,随双亲流动安排是农民工子女学校适应发展的理想类型,而母亲缺位留守安排不利于农民工子女的适应发展,尤其是与父亲一方留守的家庭流动安排。具体来看,尽管流动子女多维学校适应均显着高于留守子女,但只有随双亲流动子女才有更好的适应水平,随单亲流动子女学业适应、心理适应和人际适应等方面和留守子女有类似的发展劣势,且显着低于与母留守子女,而与父留守子女在学业适应、心理适应和行为适应等方面均表现最差。第二,基于性别和年级的群体差异结果得出,性别差异体现在留守(尤其单亲留守)子女心理适应以及随双亲流动、留守子女行为适应存在男生劣势;同性别父母的存在引导了子女人际适应的发展;对于学业适应而言,无论何种家庭流动安排形式,女生适应水平均优于男生;年级差异体现在随双亲流动、留守子女学业适应以及单亲结构家庭子女心理适应表现出七年级优势,人际适应仅在父母缺位留守子女中表现出九年级优势。第三,家庭流动安排效应存在一定限度,农民工子女的学校适应主要取决于个体能动性、家庭教养环境和学校教育环境的影响。对比家庭流动安排与各组发展情境因素的影响系数得出家庭流动安排影响作用相对有限的结论,而对各类发展情境因素在不同类型子女学校适应中的影响比较发现,这些因素的影响强度因不同类型子女、不同学校适应维度而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农民工子女间学校适应差异以及影响农民工子女学校适应发展的不单纯是家庭流动安排本身,更重要的是不同家庭流动安排下的发展情境差异。因此,考察农民工子女的学校适应,需以不同类型子女所处的发展情境为背景,分析家庭流动安排影响农民工子女多维适应发展的具体影响。上述研究结论提示我们,农民工子女的学校适应问题不应简单化地归因于家庭流动安排的决策。我们不仅要关注家庭流动安排的直接影响,还应更为细致地探究和剖析导致家庭流动安排效应背后的深层原因。只有厘清这些问题,才能为优化农民工子女学校适应发展提供更好的干预方案和更为有效的改善措施。本研究结论对农民工家庭流动安排决策具有直接借鉴意义,对促进农民工子女适应均衡发展具有一定政策启示。第一,鼓励采取合适的家庭流动安排方式。流动父母将子女带往城市,或选择母亲一方与子女留守在家对农民工子女适应发展有相对积极意义。第二,关注农民工子女学校适应的均衡发展。在关注多维学校适应发展的同时更应重点帮扶弱势农民工子女群体。第三,优化农民工子女适应发展情境。一方面优化家庭和学校层面的针对性干预措施,另一方面加强农民工子女个体内在特质的培养。简而言之,父母迁移背景下离散家庭流动安排的负面影响可以通过培养个体人格特质和营造高质量的养育环境得以缓解。

黄元元[3](2020)在《5-6岁留守儿童气质对社会性的影响 ——家庭教养方式的中介作用和性别的调节作用》文中提出为了了解湖南省5-6岁农村留守儿童气质、家庭教养方式、社会性发展的现状,并探究家庭教养方式对儿童气质与社会性的关系是否具有中介效应,以及性别对该中介作用是否具有调节效应。本研究以整群抽样的方法从湖南省D、H、N和Z地区的10所幼儿园中选取394名5-6岁留守儿童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运用陈会昌编制的《4-7岁儿童社会性发展量表》、杨丽珠和杨春卿编制的《家庭教养方式量表》以及刘文和杨丽珠编制的《3-9岁儿童气质教师评定量表》进行研究。研究结果如下:1.5-6岁农村留守儿童的气质的活动性和反应性存在性别差异,男孩的活动性得分显着高于女孩,但是男孩的反应性得分显着低于女孩;家庭教养方式的专制性存在性别差异,女孩在家庭教养方式的专制性上得分显着低于男孩;社会性的性别差异分析表明,女孩在遵守社会规则、无侵犯性、共情和助人方面的得分显着高于男孩,男孩和女孩的社会性发展在其他维度上无显着差异。2.不同留守类型儿童的家庭教养方式在溺爱性、专制性两个维度上存在显着差异;社会性在遵守社会规则、认知、内外向性、生活习惯、依恋家人、情绪稳定性、自我概念、同伴关系、无侵犯性、独立性、诚实公正、共情和助人在留守类型上均存在显着差异。3.儿童的社会性、气质、家庭教养方式两两呈显着正相关。具体到各个维度,儿童气质的专注性、反应性与儿童的社会性发展呈正相关;民主性的家庭教养方式与社会性发展呈正相关,溺爱性、放任性、专制性与社会性发展呈负相关。4.家庭教养方式在气质对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5.性别在气质通过家庭教养方式影响社会性的关系中起调节作用,男生的家庭教养方式显着正向预测儿童的社会性。根据研究结果并结合以往的研究提出六条教育建议。一是落实家庭主体责任,强化父母的监护意识;二是发挥监护人的科学指导作用,提高留守儿童的心理韧性;三是注重儿童气质与家庭教养方式的拟合;四是发挥家园合作的促进作用;五是发挥大众媒体的宣传与导向作用;六是发挥政府的支持与保障作用。

李娜娜[4](2020)在《小班幼儿接受早教机构教育、亲子关系、在园适应的现状及其关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明确指出要提高幼儿适应周围生活环境的能力。因此,幼儿园应把提升幼儿适应幼儿园生活的能力作为全园保教重点。幼儿良好的在园适应不仅能使幼儿积极主动参与园所组织的游戏活动,还能促使幼儿在活动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动作发展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培养良好的情绪情感及行为习惯等。可见,良好的在园适应能促进幼儿知、情、行等方面的发展。研究发现,幼儿在园适应更多受到其早期教育经历、个体因素、家庭环境因素等影响。研究者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调查分析小班幼儿接受早教机构教育、亲子关系及在园适应的现状及关系,并提出相应教育建议。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对340名小班幼儿的父母进行调查,通过描述统计分析、相关分析和阶层回归分析得出如下研究结果:1.接受早教机构教育的幼儿比例偏低,在接受过早教机构教育的幼儿中接受时间为12个月-18个月的最多,接受时间为24个月以上的最少。人口学差异分析显示,不同父母学历及家庭月收入幼儿在接受早教机构教育时间上存在显着差异。2.亲子关系发展较好且存在人口变量差异,即独生和非独生幼儿在亲密性和亲子关系总体水平上差异显着,不同父母学历及家庭月收入幼儿在反应性上差异显着。3.在园适应指标中幼儿焦虑程度总体较低。不同性别及父母学历幼儿的焦虑水平差异显着;独生和非独生幼儿的强迫神经症障碍差异显着;不同家庭月收入幼儿的躯体伤害及广泛性焦虑差异显着。幼儿问题行为发生较少。不同性别幼儿的多动行为差异显着。幼儿同伴关系发展水平偏高。不同性别及父母学历幼儿的语言和非语言交往能力及同伴关系总体水平差异显着;不同家庭月收入幼儿的语言和非语言交往能力、社交障碍及同伴关系总体水平差异显着。4.幼儿接受早教机构教育与亲子关系呈显着正相关。亲子关系要求性、亲密性与幼儿焦虑呈显着正相关,反应性与幼儿焦虑呈显着负相关;亲子关系反应性、亲密性与问题行为中注意力不集中-被动及问题行为总分呈显着正相关;亲子关系反应性、亲密性与同伴关系中社交障碍呈显着负相关。接受早教机构教育与幼儿焦虑呈显着正相关;与幼儿问题行为中的多动呈显着负相关;与幼儿同伴关系呈显着正相关。幼儿接受早教机构教育、亲子关系直接影响幼儿在园适应。基于以上结果,提出如下建议:转变家长育儿观念,促使幼儿适时接受正规早教;发展非独生幼儿的亲子关系,提升亲子关系质量;减轻女孩分离焦虑,促进幼儿情绪健康发展;加强教育,促进男孩语言和非语言能力,减少问题行为。

郑卉桃[5](2020)在《城市学龄期儿童旅游体验及影响因素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公开数据资料显示:2018年,我国在线亲子游的市场规模已达500亿元;国内研学旅行人数也达到了400万人次,市场规模达到125亿元。儿童旅游市场规模的迅猛发展,也引起我国旅游学界的广泛关注。但由于儿童这一消费群体的特殊性,对于他们旅游体验的研究还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儿童旅游体验的现有研究不仅数量少且往往从成年人视角出发,研究结论缺乏一定的可靠性。基于上述背景,本文从儿童视角出发,探讨儿童旅游体验的构成及影响因素;采用定量和定性的混合研究路径,对儿童旅游体验的构成及影响因素进行了探索性研究,以夯实和丰富相关研究领域。在结合国内外学者对儿童及旅游体验的相关研究基础之上,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访谈法、儿童绘画法、观察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分析等研究方法,探索儿童旅游体验的构成及影响因素;试图建立基于儿童视角的旅游体验模型。本文选取了华南理工大学附属实验学校(小学部)与番禺区市桥中心小学两所学校的学龄期儿童为主要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得到345份有效问卷,在数据的统计分析基础上,使用结构方程模型检验,最终形成以下结论:(1)在儿童旅游体验维度方面,本研究通过儿童绘画法的应用,尝试构建了儿童旅游体验的维度模型。该模型主要包含4个体验维度:感官体验、教育体验、情感体验与社交体验,四者构成了学龄期儿童旅游体验的基础维度。(2)在儿童旅游体验影响因素方面,本研究分析了儿童旅游者的人口统计学特征(性别、年级)、父母教养方式,社会适应力、旅游产品服务因素等方面影。研究发现:对于学龄期儿童而言(1)不同性别、年龄下的儿童其旅游体验并无显着差异;(2)父母教养方式对儿童旅游体验具有显着影响;(3)旅游产品服务因素中,旅游基础设施、旅游活动参与性、旅游服务人员态度均会对儿童旅游者的旅游体验有显着影响;(4)儿童的社会适应力在父母教养方式和旅游体验中起到中介作用。最后,根据以上研究结论,本文为旅游企业与旅游景区提供了相关建议,以期为未来儿童旅游市场的发展,从理论和方法两个角度提出借鉴与指导。

宋赟[6](2020)在《父母教养方式与3~5年级小学生心理行为的关联研究 ——自尊的中介作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了解学龄儿童心理行为问题的现况,探索父母教养方式对学龄儿童心理行为的影响,进一步分析自尊在父母教养方式与学龄儿童心理行为中的中介作用,为有效预防学龄儿童心理行为问题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以山东淄博市两所小学中的三年级到五年级的小学生为调查对象,遵循自愿不强迫原则,并由其监护人签署书面知情同意书后纳入本研究。回收有效问卷2001份,有效回收率95.3%。使用简式父母教养方式问卷(s-EMBU)、罗森伯格自尊量表(RSES)和长处与困难问卷(SDQ)分别评价学龄儿童的父母教养方式、自尊及心理行为。采用Epidata3.1建立数据库并进行数据录入,采用SPSS23.0(Statistical Product and Service Solution,SPSS)进行数据分析。对学龄儿童的社会人口学特征进行统计描述;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方差分析比较不同社会人口特征学龄儿童的父母教养方式得分的差异;使用χ2检验比较不同社会人口特征学龄儿童的心理行为问题检出率;采用Person相关分析研究学龄儿童父母教养方式得分、自尊得分和心理行为问题得分之间的相关性;建立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父母教养方式和自尊对学龄儿童心理行为的影响;并通过Bootstrap程序和PROCESS软件检验自尊的中介效应。结果本次调查的2001名学龄儿童平均年龄为10.30±0.89,包含男生1010人(50.5%),女生991人(49.5%)。其中,有184名学龄儿童的情绪因子检出异常,占9.2%;有174名学龄儿童的品行因子检出异常,占8.7%;有57名学龄儿童的多动因子检出异常,占2.8%;有236名学龄儿童的同伴因子检出异常,占11.8%;有111名儿童的亲社会行为因子检出异常,占5.5%;有234名学龄儿童的客观困难因子检出异常,占11.7%。高水平父亲拒绝教养方式是学龄儿童情绪(OR=4.287,95%CI:3.094~5.939)、品行(OR=3.673,95%CI:2.627~5.136)、多动(OR=2.515,95%CI:1.434~4.413)、同伴交往(OR=1.522,95%CI:1.112~2.082)、客观困难(OR=4.562,95%CI:3.380~6.156)异常的危险因素。高水平父亲情感温暖教养方式是学龄儿童情绪(OR=0.624,95%CI:0.395~0.987)、多动(OR=0.340,95%CI:0.120~0.965)、亲社会行为(OR=0.310,95%CI:0.141~0.684)、客观困难(OR=0.555,95%CI:0.357~0.862)异常的保护因素。采用高水平的父亲过度保护教养方式与学龄儿童情绪(OR=2.117,95%CI:1.522~2.945)、品行(OR=2.203,95%CI:1.566~3.099)、同伴交往(OR=1.616,95%CI:1.190~2.194)、客观困难(OR=2.137,95%CI:1.572~2.906)呈正比。采用高水平母亲拒绝教养方式的学龄儿童情绪(OR=4.000,95%CI:2.893~5.530)、品行(OR=3.051,95%CI:2.192~4.246)、多动(OR=2.118,95%CI:1.219~3.680)、同伴交往(OR=1.604,95%CI:1.197~2.149)、客观困难(OR=4.220,95%CI:3.132~5.687)异常的风险更大。采用高水平母亲情感温暖教养方式的学龄儿童更少的经历了情绪(OR=0.531,95%CI:0.337~0.837)、亲社会行为(OR=0.421,95%CI:0.220~0.807)、客观困难(OR=0.654,95%CI:0.439~0.974)异常。高水平母亲过度保护教养方式是学龄儿童的情绪(OR=2.247,95%CI:1.608~3.140)、品行(OR=2.138,95%CI:1.509~3.028)、同伴交往(OR=1.519,95%CI:1.106~2.085)、客观困难(OR=2.235,95%CI:1.635~3.055)异常的危险因素。高自尊学龄儿童比低自尊学龄儿童患有情绪(OR=0.121,95%CI:0.056~0.261)、品行(OR=0.282,95%CI:0.160~0.498)、多动(OR=0.219,95%CI:0.067~0.723)、同伴交往(OR=0.365,95%CI:0.236~0.562)、亲社会行为(OR=0.205,95%CI:0.088~0.477)、客观困难(OR=0.203,95%CI:0.113~0.364)异常的风险更低。自尊在父母教养方式与客观困难的关联中有显着的中介作用,控制混杂因素后,自尊在父亲拒绝与客观困难关联中的中介效应(a×b)具有显着性,95%CI不包含0(0.1610~0.2366),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比例是28.3%;自尊在父亲情感温暖与客观困难关联中的中介效应(a×b)具有显着性,95%CI不包含0(-0.2026~-0.1460),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比例是48.8%;自尊在父亲过度保护与客观困难关联中的中介效应(a×b)具有显着性,95%CI不包含0(0.0474~0.1083),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比例是22.9%;自尊在母亲拒绝与客观困难关联中的中介效应(a×b)具有显着性,95%CI不包含0(0.1759~0.2571),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比例是29.7%;自尊在母亲情感温暖与客观困难关联中的中介效应(a×b)具有显着性,95%CI不包含0(-0.2184~-0.1590),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比例是53.1%;自尊在母亲过度保护与客观困难关联中的中介效应(a×b)具有显着性,95%CI不包含0(0.0484~0.1062),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比例是22.2%。结论本研究发现积极的父母教养方式能够缓解学龄儿童心理行为问题的发生,消极的父母教养方式可能导致学龄儿童心理行为问题的发生;高水平的自尊可以降低儿童心理行为问题发生的风险;进一步分析发现自尊在父母教养方式与学龄儿童心理行为的关联中起到了中介效应。提高父母采取科学的教养方式的意识,树立温暖、理解、权威的父母形象,并且注意儿童自尊的发展,有助于预防和控制学龄儿童心理行为的发生。

杨成洲[7](2019)在《家庭环境对农村少儿人口发展的影响 ——基于四川省金堂县的调查与分析》文中指出2014年5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市海淀区民族小学主持召开座谈会时指出“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是中华民族的希望。这就是《少年中国说》中所说的: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进步则国进步。新陈代谢是不可抗拒的历史规律,未来总是由今天的少年儿童开创的。”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征程中,总书记也指出“实现我们的梦想,靠我们这一代,更靠下一代。”儿童的全面发展是多方面的,既包含了身体健康的发展、认知能力的发展,也包含心理与情感健康的发展和社会道德与行为的发展。而在少年儿童的成长中,家庭扮演着无可替代的抚育角色。在中国社会结构中,家庭是社会生活的核心,也是儿童最重要的社会化场所。“环境”被视为塑造个人发展的外部性力量,家庭则是儿童接触最早、接触时间最长的成长环境。因此,就影响的深度和广度而言,任何环境因素都比不上家庭环境在儿童成长中的作用。正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儿童所接触到的人、事、物都会对其从产生不同的影响。如果所接触大多是正面的环境,则可能对儿童发展产生正向的积极影响。由于家庭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所以家庭环境因素对儿童的影响并不是单一的,而是多维和系统性的。从直接与儿童发生互动的家庭环境来看,最重要的是父母的教养方式。而从不直接与儿童发生互动的家庭环境来看,还包括了家庭的经济状况、家庭成员关系、家庭结构、父母的工作压力等因素。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经济发展、社会转型、制度变迁和人口转变等多重因素交织混杂使农村家庭环境出现了历史性的变化。一是家庭经济状况得到了显着的改善,家庭收入来源逐渐多元化,用于儿童发展的经济基础得到了根本性的保障。二是由于城乡之间的经济社会发展不均衡,加上户籍制度管理逐渐松动,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从土地中游离出来,并前往城镇地区务工,出现了规模空前的人口流动现象。从而衍生出儿童与父母之间的亲子分离的人口现象,产生了大量“留守儿童”与“流动儿童”。三是快速的经济发展和剧烈社会变迁引发了大量女性进入劳动力市场,传统“男主外、女主内”的家庭劳动分工模式面临瓦解的风险。四是夫妻离婚的现象越来越普遍,单亲家庭、重组家庭等特殊家庭形式逐渐兴起,婚姻变动与人口流动引起了儿童与父母居住安排形式的变化。五是现代社会的父母越来越重视儿童的个人发展,父母对于儿童的抚养越来越精细化,对子女发展的投入也越来越高,家庭经济压力明显上升。家庭作为社会变迁和观念变革最灵敏的感应器之一,不仅仅是观察和评判儿童在社会变迁中的一个窗口,同时自身也成变迁过程中的鲜活样本。家庭环境的变化也成为了我们反观儿童成长与发展和儿童政策效应的微型镜像。因此,研究农村儿童在新的历史时期的成长和变化中的家庭环境,以及这些家庭环境通过何种途径和机制影响儿童这一命题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在数据的选择上,国内大多数调查数据在研究家庭环境对儿童发展的影响时,常常将儿童的父母作为调查访问对象,从而忽略了儿童自身的自我表达机会,很大程度上会造成调查的失真现象。本研究的调查数据,同时以儿童和父母为中心,从父母的“他者”的角度和儿童“自我”的角度进行双重审视,为研究家庭环境与儿童发展提供了详实而可靠的背景信息。在研究的切入上,摈弃了已有研究中更加关注家庭背景信息对于儿童发展的直接效应的缺陷。更加注重家庭环境对于儿童发展的综合性影响,以及影响的作用机制。在研究的思路上,通过扎实的文献梳理和理论回溯,构建了家庭环境与儿童发展的各类指标。然后,利用科学的统计分析方法分析调查地的家庭环境与儿童发展的现状。进而再考察不同的家庭环境(家庭结构、家庭资本、家庭教养方式等等)对于儿童的学业成就、身心健康、社会行为方面的影响,不同类型的家庭环境之间的关系,以及影响机制的综合性分析与讨论。最后,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公共政策的讨论,并提出具体的政策建议。调查数据表明,调查地儿童的家庭生活条件比较理想。家庭住房自有率高,居住条件明显改善。家庭基础设施齐全,通电率、独立厨房拥有率、燃气开通率、自来水通水率较高。电视机、洗衣机、手机、热水器等重要生活用品得到了全面普及。家庭之外的生活设施,如超市、邮局、银行、医院、交通工具等配置也较为齐全。儿童的身体发育大多处于健康状态,儿童的BMI平均指数为17.27。大多数儿童拥有健康的营养进食状况,非健康食品的进食量较低。儿童的学业成绩与城镇地区还有较大差距,不同学科之间的成绩不均衡,英语学科的整体成绩并不理想。儿童心理健康状况良好,抑郁、孤独问题并不严重,自我认同感处于较高水平。一方面,儿童利他行为并不频繁。另一方面,儿童越轨行为并不严重。而儿童的自主行为较为突出,积极的健康交友行为较为普遍。值得注意的是,分析表明,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对儿童学业成就具有较大影响,但是对心理健康和社会行为的影响不明显。家庭结构对于儿童发展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第一,家庭结构在不同的性别、健康程度、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中的分布差异很大。社会经济地位越低的儿童,生活在父母与子女双方亲子分离的家庭中的可能性越高。另外,双亲完整家庭中父母的教育参与程度明显高于其他家庭结构类型。第二,家庭结构对于儿童的学业成就具有重要影响。单亲父亲家庭、单亲母亲家庭和双亲缺位三类非双亲家庭中的儿童,在学业成绩方面显着落后于双亲完整家庭。在影响机制上,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和父母的教育参与机制均可解释单亲母亲家庭与双亲完整家庭之间儿童学业的差距。第三,家庭结构对于儿童的心理健康具有重要的影响。但是,这种影响主要表现在儿童抑郁感和孤独感两个方面。父母教育参与的机制能够解释双亲缺位家庭与双亲完整家庭之间儿童孤独感的差异。第四,家庭结构对儿童的社会行为具有重要影响。这种影响主要表现在儿童利他行为与交友行为方面。父母的教育参与机制能够解释双亲缺位家庭与双亲完整家庭之间儿童利他行为与交友行为的差异。家庭资本对儿童发展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第一,学业成就方面。不同类型的家庭资本对儿童学业成就均有显着的影响。其中,家庭社会资本对儿童的学业成就具有最大的解释力,而且家庭内部社会资本的影响明显高于家庭外部社会资本。此外,家庭资本对学业成就的影响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第二,心理健康方面。不同类型的家庭资本对于儿童的心理健康具有不同的影响效应。其中,家庭社会资本对于儿童的抑郁感、孤独感和自我认同感均具有最强的解释力,这种影响力主要是通过家庭内部社会资本中父母对于子女的鼓励行为或父母对于子女的教育参与实现的。家庭经济资本的影响较小,且可以通过提高社会资本来消除其影响。第三,社会行为方面。不同类型的家庭资本对儿童的心理健康具有不同的影响效应。其中,家庭社会资本对于儿童的利他行为、越轨行为、自主行为和交友行为均具有显着的解释力。家庭文化资本对于儿童的越轨行为和交友行为具有显着的影响。家庭经济资本对儿童的社会行为不具有解释力。家庭教养方式对儿童发展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第一,学业成就方面。在“行为要求”和“情感回应”两个维度中,父母对子女的较高行为要求和情感回应均对子女学业具有正面的影响,但“情感回应”的影响最为明显。在四种不同家庭教养方式中,开明权威型和宽松放任型教养方式下的儿童学业成绩表现最好,专制权威型和忽视冷漠型教养方式下的儿童学业成绩表现最差。在分性别样本的中,忽视冷漠型和权威民主型家庭教养方式下女性儿童的学业表现略好于男性。第二,心理健康方面。“行为要求”和“情感回应”都是影响儿童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父母对于子女高行为要求有助于缓解儿童的孤独感。而更高的“情感回应”则能够有效地抑制儿童的抑郁感和孤独感,显着提升儿童的自我认同感。宽松放任型和开明权威型家庭教养方式能够显着地抑制儿童的抑郁感和孤独感,显着地提升儿童自我认同感。专制权威型家庭教养方式对于儿童的孤独感具有显着的负面影响效应。第三,社会行为方面。相较于忽视冷漠型家庭教养方式,专制权威型、宽松放任型与开明权威型三种家庭教养方式能够显着抑制儿童的越轨行为,显着地增强儿童的自主行为。而宽松放任型和开明权威型家庭教养方式对儿童的利他行为和交友行为具有显着的正面效应。父母的行为要求和情感回应在儿童的越轨行为和自主行为方面具有重要的影响,但在利他行为和交友行为方面不具有显着影响。基于上述研究结果,本研究建议在传统男性家庭生计承担者模式走向瓦解,而基于公共物品理念、社会投资理念的新家庭抚育模式兴起的历史当口,应该构建以“家庭为中心”的儿童抚育环境。具体来说,一是加强儿童福利制度的顶层设计,保障儿童发展权益。从立法层面制定专门针对儿童群体的基本法规,让儿童的基本需求和权利得到应有的保障。搭建保障儿童健康发展的行政管理体系,以及其他相关运行和配套机制。二是从“社会救助”转向“社会投资”,为儿童发展保驾护航。探索建立一个独立的“以家庭为中心,国家、社会、家庭共担”的混合照顾体系。从而明确家庭与国家在儿童照顾中的责任分担界限,体现儿童照顾的社会性。三是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减少父母外出导致的亲子分离。通过出台相关政策,从源头上减少父母外出造成的亲子分离。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合理引导农民工市民化,为农民家庭提供帮扶。合理引导和支持农民工返乡就业和创业。四是完善单亲家庭社会救助制度,提升风险抵御能力。对需要救助的单亲家庭做出明确的界定,考虑不同单亲家庭的困难和需求,实施分类、分级管理,对不同类型的家庭实施专项救助方案。在有条件的地区适当提高标准,进行差别化和人性化的救助,让单亲家庭根据自身需求选择救助项目和内容。五是重视家庭家教家风建设,促进家庭和睦与亲人相亲相爱。将家庭、家教与家风有机统一起来。在儿童的成长与发展中,要打破传统封建宗法观念下的家本位思想,树立新时代的新家庭观念,将家庭置于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的历史时空中,实现爱家与爱国的内在统一。六是建立以家庭为中心,多方联动协同的育人机制。在家庭和学校层面,可以探索建立家长委员会、家长学校等特殊的组织,充分发挥家庭教育在儿童抚养中的特殊作用。各级政府层面,则要从政策层面保障教育经费投入,优化城乡基础教育的布局,积极推进城乡之间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与发展。对于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群体,要实行建档立卡,提高救助的精准度。

李恋[8](2019)在《幼儿社会生活能力与家庭环境的关系研究》文中指出社会生活能力作为幼儿身心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随着学前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大部分教育工作者已经开始把培养幼儿社会生活能力作为研究的重点。社会生活能力是指个人独自料理日常生活琐事与承担社会责任达到他的年龄和所处社会文化条件所期望的程度,也就是个体适应自然和社会环境需要的有效性。学前期是幼儿社会能力形成的关键时期,幼儿园和家长要注重在这一阶段培养幼儿具备一定的社会生活能力,进而全面提高幼儿的综合素养。幼儿从小学习社会生活技能,有利于养成独立自主的好习惯,另外,早期的日常生活训练也可以促进其社会适应能力获得快速提升。幼儿从“自然人”成长为“社会人”的过程当中,各方面的发展都离不开家庭因素的影响。家庭作为幼儿最早接触的生活环境,幼儿每天在家庭中生活的时间约占其全部生活时间的2/3,家庭环境对幼儿的成长十分重要。为了幼儿的长远发展,家长应该有意识地为幼儿营造宽松温馨的家庭氛围,不断优化家庭环境,真正发挥家庭环境的积极教育功能。同时,家庭教育要与幼儿园教育保持一致,形成教育合力,共同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本研究通过抽样调查深圳市南山区幼儿社会生活能力的总体发展水平,探讨幼儿社会生活能力与家庭环境的关系,以及影响幼儿社会生活能力的因素,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与对策。在本研究中,幼儿社会生活能力包括独立生活、运动、作业操作、交往、集体活动、自我管理6个方面的内容。家庭环境包括亲密度、情感表达、矛盾性、独立性、成功性、知识性、娱乐性、道德宗教观、组织性、控制性10个维度。为了研究幼儿社会生活能力与家庭环境的关系,笔者首先从各个方面分别调查幼儿社会生活能力和家庭环境的发展现状,再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通过运用文献法、问卷法、观察法等方式,以深圳市南山区为例,随机抽取三所具有代表性的幼儿园,分别为省级幼儿园、市级幼儿园和规范园,并得到有效问卷412份。本研究的结论如下:第一,幼儿社会生活能力总体处于中等水平;第二,幼儿社会生活能力总分不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男女幼儿除了在运动维度上的得分具有显着差异,在其他维度上的得分均不存在显着差异;第三,幼儿社会生活能力总分及各个维度的得分均存在极其显着的年龄差异,并随幼儿年龄的增长而增长;第四,独生与非独生幼儿社会生活能力总分及各个维度的得分均不存在显着差异;第五,幼儿社会生活能力与家庭环境具有显着相关关系,通过回归分析发现家庭环境对幼儿社会生活能力具有明显预测作用。

黄莞成[9](2019)在《教育政策对流动儿童社会融合影响的实证研究 ——以心理资本为中介》文中认为改革开放以来,国家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大量经济落后地区和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入城市寻求就业机会,以谋得更高水平的物质与精神生活。虽说劳动力的跨省市转移是世界各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的普遍阶段,转移劳动人口其子女的生存发展问题则是这一阶段的伴生现象。但流动儿童作为未来城市发展中的重要人力资源之一,其受教育程度的高低和与流入地城市相融合的状况不仅对我国社会稳定和社会发展有重要的影响,而且与我国工业化、城市化以及未来劳动力市场的发展都是息息相关的。为此在研究流动儿童社会融合的进程时突出对其受教育状况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国家的政策制定走向是随着社会发展的更替而变动的,政府作为公共教育服务的提供者,在统筹规划学龄流动儿童的受教育过程中所出台的各项教育政策对流动儿童的社会融合必然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学者们对流动儿童社会融合问题关注由来已久,但大部分是从流动儿童家庭环境或社区层面的参与着手,在谈及流动儿童教育问题时,多以学校适应状况及教育政策执行为角度进行研究,以教育政策为影响因素对流动儿童社会融合加以分析的并不多见,因此,本文将深入探析教育起点相关政策、教育过程相关政策、教育结果相关政策和心理资本对流动儿童社会融合的影响作用,为改善流动儿童融入社会状况及保障流动儿童受教育权利给出相应的研究结论并提出有益的政策建议。首先,本文基于教育公平理论将教育政策划分为教育起点相关政策、教育过程相关政策以及教育结果相关政策三个维度,分别研究其对流动儿童身份融合、文化融合及交互融合的影响作用。教育政策制定的完备与否与流动儿童社会融合的进程有很大的关系,主要体现在:教育起点相关政策中关于流动儿童入学时的要求以及教育收费是否合乎规范等决定了流动儿童能否够享有受教育机会,进而对流动儿童身份认知及交往对象产生影响;教育过程相关政策中学校办学水平的高低、学校对师资团队的建设以及学校师生对学生安全的保护等规定在保证流动儿童公平接受教育的同时,影响了流动儿童的文化适应及心理发展;教育结果相关政策中对流动儿童异地升学的相关说明,反应了流动儿童在完成义务教育阶段学习之后的受教育问题,直接影响流动儿童对流入地城市生活体验。其次,本文研究了心理资本在教育政策与流动儿童社会融合之间的中介作用。心理资本的概念最早是1997年由Goldsmith等人首次提出,认为心理资本是指能够推动个体生产效率提高的心理品质。学者们在研究一类群体社会融合的影响因素时跳脱不开对群体个人心理层面的分析,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心理资本与社会融合的概念是紧密的联系在一起的。本文将宏观层面的教育政策对个体心理自我效能、乐观、希望、韧性微观层面的作用,进而对社会融合各维度之间影响进行探索,研究心理资本在教育政策与流动儿童社会融合之间的中介作用。经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与回顾,并通过对学校的实地调研、对流动儿童家长深度访谈和小样本预测试的方法,形成了本研究的调查问卷,然后以上海市松江区一所一贯制公办学校与一所以招收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为主的民办学校的非沪籍流动儿童为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对收集得到的数据进行基本的描述性统计分析,信度和效度检验,因子分析以及多层次回归分析等多种方法的分析和检验,以验证本研究的理论框架和研究假设。通过实证分析,研究发现,第一,除教育结果相关政策对流动儿童社会融合无显着影响之外,教育起点相关政策与教育过程相关政策都对流动儿童社会融合有影响作用。第二,心理资本在教育过程相关政策与流动儿童社会融合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而教育结果相关政策对流动儿童社会融合影响是通过心理资本实现的,心理资本在教育起点相关政策与流动儿童社会融合之间的中介作用不显着。依据本文的研究结论,提出促进我国流动儿童社会融合进程的建议,并期望能够达到全面提升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未来劳动力市场上的人力资本素质的目标。

程青青[10](2019)在《家庭社会经济地位、教养方式对高中生学业成绩的影响研究》文中提出我国目前的教育体制,仍然将学业成绩作为衡量学生能力的主要标准。影响学生学业成绩的因素一直以来都是教育学研究的基本议题。学术界一般从学生自身(认知特征、努力程度等)、家庭背景(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父母教养方式等)和学校特征(学校环境、教师素养等)方面进行相关研究。在众多影响学生学业成绩的因素中,家庭作为儿童接触最早的环境,对其发展起着重要的奠基作用。因此本研究主要探讨家庭背景变量对学生学业成绩的影响。选择石河子市某高中为基础调研地点,选取一定数量的高中生作为研究对象,开展家庭社会经济地位、教养方式对学生学业成绩影响的调查研究。研究方法上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和定量分析法。通过相关分析、交叉分析等方法分析数据,得出以下结论:父母受教育水平与子女学业成绩总分相关不显着。单科上,父亲受教育水平与子女英语成绩相关显着。调研学校多数学生自我教育期望与父母期望一致或接近,但当两者不同时,自我教育期望对学业成绩起到主要的影响作用。基于调研学校生源背景和学习生活背景可知:在学习氛围不够浓厚的环境中,学生自我教育期望是影响学业成绩的主要因素。父母职业与子女学业成绩相关显着。父母从事密集型职业的家庭,子女学业成绩显着高于其他职业;父母从事粗放型职业的家庭,子女学业成绩显着低于其他职业。同时,职业对个体思维品质有一定的影响,从事企业管理的母亲,对子女的拒绝与否定过多,使子女成绩低于其他职业。家庭经济收入与学业成绩相关不显着。但投入到教育中的经费,对子女学业成绩影响显着:拥有自己独立的空间,对学生的成长与学业成绩提升有重要意义;玩具过多有分散注意力的风险,拥有益智玩具的数量与学业成绩呈现负相关。父母教养方式与语言类学科成绩相关显着。语文和英语成绩受父母教养方式的影响显着,数学成绩与父母教养方式没有显着相关性。过度干涉和保护,对调研学校学生成绩的负面影响最大。另外,是否单亲与学业成绩相关不显着。综上所述,在同一或相近阶层,父母受教育程度、家庭收入水平等静态变量对学业成绩影响有限。对学业成绩影响最大的是学生自我教育期望、学习环境、父母教养方式等动态变量。对调研学校学生来说,“自我”是对学生学业成绩影响最大的因素。因此本文建议通过以下途径提高学业成绩:首先,使教育期望达成一致。在家庭教育中,要尊重子女的自我期待,如果父母对子女有更高的教育期望,应通过沟通提升子女自我教育期望,从而更有效地提升学业成绩;其次,提供独立思考、学习和休息的空间,减少过度干涉和过度保护,给高中生更多信任;再次,减少学习环境中的分心刺激,合理购买并妥善安置益智玩具,提升高中生专注力。

二、父母教养方式与儿童社会期望相关性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父母教养方式与儿童社会期望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2)农民工子女学校适应研究 ——基于不同家庭流动安排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结构安排
    第四节 研究创新与不足之处
第二章 文献回顾
    第一节 学校适应概述
    第二节 留守安排与子女学校适应
    第三节 流动安排与子女学校适应
    第四节 留守-流动安排与子女学校适应
    第五节 已有研究评价
第三章 研究设计与方法
    第一节 理论基础与研究假设
    第二节 数据来源与样本特征
    第三节 变量选取与研究模型
第四章 农民工子女学校适应的发展情境与水平
    第一节 农民工子女适应发展的环境状况
    第二节 农民工子女学校适应水平与差异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家庭流动安排对农民工子女学校适应的影响
    第一节 家庭流动安排对农民工子女学业适应的影响
    第二节 家庭流动安排对农民工子女心理适应的影响
    第三节 家庭流动安排对农民工子女行为适应的影响
    第四节 家庭流动安排对农民工子女人际适应的影响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不同类型农民工子女学校适应的影响因素
    第一节 个体特征对不同类型农民工子女学校适应的影响
    第二节 家庭环境对不同类型农民工子女学校适应的影响
    第三节 学校环境对不同类型农民工子女学校适应的影响
    第四节 农民工子女学校适应影响因素的综合分析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启示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研究启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3)5-6岁留守儿童气质对社会性的影响 ——家庭教养方式的中介作用和性别的调节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问题提出
        1.1.1 对农村学前留守儿童生存现状的认识与担忧
        1.1.2 社会性对儿童发展的重要作用
        1.1.3 学前儿童气质、家庭教养方式对社会性发展的影响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2.国内外相关研究
    2.1 概念界定
        2.1.1 留守儿童
        2.1.2 社会性
        2.1.3 气质
        2.1.4 家庭教养方式
    2.2 理论基础
        2.2.1 人类发展生态学理论
        2.2.2 需要层次理论
    2.3 留守儿童的成长问题及对策研究
        2.3.1 留守儿童的成长问题
        2.3.1.1 生理问题
        2.3.1.2 心理问题
        2.3.1.3 情绪行为问题
        2.3.1.4 教养问题
        2.3.2 留守儿童成长问题的对策研究
    2.4 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因素
        2.4.1 影响儿童社会性的内部因素
        2.4.2 影响儿童社会性的外部因素
    2.5 学前儿童气质、家庭教养方式、社会性的关系
        2.5.1 儿童气质与家庭教养方式的关系
        2.5.2 儿童气质与社会性的关系
        2.5.3 家庭教养方式与社会性的关系
        2.5.4 学前儿童气质、家庭教养方式与社会性三者的关系
    2.6 对已有研究的评述
3.研究设计
    3.1 研究目的
    3.2 研究假设
    3.3 研究对象
    3.4 研究工具
        3.4.1 《4-7岁儿童社会性发展量表》
        3.4.2 《家庭教养方式量表》
        3.4.3 《3-9岁儿童气质教师评定量表》
    3.5 施测程序
    3.6 数据统计
4.研究结果
    4.1 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4.2 留守儿童气质发展的总体状况
        4.2.1 留守儿童气质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4.2.2 留守儿童气质的性别差异
    4.3 留守儿童家庭教养方式的总体状况
        4.3.1 留守儿童家庭教养方式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4.3.2 留守儿童家庭教养方式的性别差异
        4.3.3 不同留守类型儿童的家庭教养方式差异
    4.4 留守儿童社会性发展的总体状况
        4.4.1 留守儿童社会性发展描述性统计分析
        4.4.2 留守儿童的社会性发展的性别差异
        4.4.3 不同留守类型儿童的社会性发展差异
    4.5 留守儿童气质、家庭教养方式与社会性发展的相关分析
    4.6 留守儿童家庭教养方式在气质与社会性之间的中介作用分析
        4.6.1 家庭教养方式中介作用的模型拟合
        4.6.2 家庭教养方式的中介作用检验
        4.6.3 性别对家庭教养方式和社会性关系的调节作用分析
5.讨论
    5.1 留守儿童的气质、家庭教养方式与社会性的性别差异
        5.1.1 留守儿童气质的性别差异
        5.1.2 留守儿童家庭教养方式的性别差异
        5.1.3 留守儿童社会性发展的性别差异
    5.2 不同留守类型儿童家庭教养方式与社会性发展的差异
        5.2.1 不同留守类型儿童的家庭教养方式差异
        5.2.2 不同留守类型儿童的社会性发展差异
    5.3 留守儿童气质、家庭教养方式与社会性发展的关系
    5.4 留守儿童家庭教养方式在儿童气质与社会性发展之间的中介作用
    5.5 性别对家庭教养方式与社会性关系的调节作用
6.研究结论与教育建议
    6.1 研究结论
    6.2 教育建议
        6.2.1 落实家庭主体责任,强化父母的监护意识
        6.2.2 发挥监护人的科学指导作用,提高留守儿童的心理韧性
        6.2.3 注重家庭教养方式与儿童气质的契合
        6.2.4 发挥家园合作的促进作用
        6.2.5 发挥大众媒体的宣传与导向作用
        6.2.6 发挥政府的支持与保障作用
参考文献
致谢

(4)小班幼儿接受早教机构教育、亲子关系、在园适应的现状及其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一)幼儿在园适应关乎其身心健康
        (二)0-3岁早期教育能够促进幼儿在园适应
        (三)亲子关系对儿童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二、选题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三、概念界定
        (一)早教机构教育
        (二)亲子关系
        (三)在园适应
    四、文献综述
        (一)早教机构教育的相关研究
        (二)亲子关系的相关研究
        (三)幼儿在园适应的相关研究
        (四)接受早教机构教育、亲子关系与在园适应的关系研究
    五、研究内容
        (一)小班幼儿接受早教机构教育的现状调查
        (二)小班幼儿亲子关系状况调查
        (三)小班幼儿在园适应状况调查
        (四)小班幼儿接受早教机构教育、亲子关系状况与其在园适应的关系
第二章 研究设计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假设
    三、研究对象
    四、研究工具
        (一)亲子关系调查问卷
        (二)Spence学前儿童焦虑量表(父母报告)(中文版)
        (三)Conners儿童行为教师评定量表(TRS)
        (四)幼儿同伴交往能力量表
    五、数据处理与分析
第三章 研究结果
    一、小班幼儿接受早教机构教育的现状调查
        (一)小班幼儿接受早教机构教育的描述性统计结果
        (二)小班幼儿接受早教机构教育的人口学差异分析检验结果
    二、小班幼儿亲子关系现状调查
        (一)小班幼儿亲子关系的描述性统计结果
        (二)小班幼儿亲子关系的人口学变量差异分析检验结果
    三、小班幼儿在园适应现状调查结果
        (一)小班幼儿在园适应各指标的描述性统计结果
        (二)小班幼儿在园适应的人口变量差异分析检验结果
    四、小班幼儿接受早教机构教育、亲子关系与其在园适应的关系
        (一)小班幼儿接受早教机构教育、亲子关系与其在园适应的相关分析
        (二)小班幼儿接受早教机构教育、亲子关系与其在园适应的多阶层回归分析
第四章 讨论与分析
    一、小班幼儿接受早教机构教育的现状分析
        (一)小班幼儿接受早教机构教育的总体状况分析
        (二)小班幼儿接受早教机构教育的人口学差异分析
    二、小班幼儿亲子关系的现状分析
        (一)小班幼儿亲子关系的总体状况分析
        (二)小班幼儿亲子关系的人口学差异分析
    三、小班幼儿在园适应各指标的现状分析
        (一)小班幼儿在园适应各指标的一般状况分析
        (二)小班幼儿在园适应各指标的人口差异分析
    四、小班幼儿接受早教机构教育、亲子关系、在园适应的关系
        (一)小班幼儿接受早教机构教育、亲子关系及其焦虑的关系分析
        (二)小班幼儿接受早教机构教育、亲子关系及其问题行为的关系分析
        (三)小班幼儿接受早教机构教育、亲子关系及其同伴关系的关系分析
        (四)亲子关系在小班幼儿接受早教机构教育和在园适应间的调节效应分析
第五章 结论、建议与不足
    一、研究结论
    二、教育建议
        (一)转变家长育儿观念,促使幼儿适时接受正规早教
        (二)发展非独生幼儿的亲子关系,提升亲子关系质量
        (三)减轻女孩分离焦虑,促进幼儿情绪健康发展
        (四)加强教育,促进男孩语言和非语言能力,减少问题行为
    三、研究创新与不足
        (一)研究创新
        (二)研究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家长问卷
    附录二 :教师问卷
致谢
个人简介

(5)城市学龄期儿童旅游体验及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现实背景
        1.1.2 理论背景
    1.2 研究问题
        1.2.1 儿童旅游体验的构成
        1.2.2 儿童旅游体验的影响因素
        1.2.3 儿童旅游体验影响因素的作用机制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实践意义
    1.4 研究方法
        1.4.1 文献研究法
        1.4.2 访谈法
        1.4.3 儿童绘画法
        1.4.4 观察法
        1.4.5 问卷调查法
        1.4.6 数理统计分析法
    1.5 研究框架与思路
        1.5.1 研究框架
        1.5.2 技术路线图
    1.6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体验和旅游体验概念起源与演化
    2.2 旅游体验的构成研究
        2.2.1 旅游体验“硬核”学术地位
        2.2.2 旅游体验分类及构成
    2.3 基于不同对象化的旅游体验研究
        2.3.1 基于不同类型旅游者的旅游体验研究
        2.3.2 基于特定旅游目的地的旅游体验研究
    2.4 儿童旅游研究
        2.4.1 概念辨析
        2.4.2 国内研究现状
        2.4.3 国外研究现状
    2.5 文献述评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学龄期儿童旅游体验构成及影响因素研究设计
    3.1 学龄期儿童心理与行为特点
        3.1.1 学龄期儿童心理特点
        3.1.2 儿童行为特征
    3.2 学龄期儿童的旅游体验构成要素
        3.2.1 研究对象及过程
        3.2.2 研究方法
        3.2.3 基于儿童绘画法与访谈法的儿童旅游体验模型
        3.2.4 儿童旅游体验构成模型
    3.3 学龄期儿童旅游体验的影响因素
        3.3.1 研究假设
        3.3.2 学龄期儿童旅游体验影响因素的作用机制模型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问卷调查与数据分析
    4.1 调查问卷设计
        4.1.1 问卷设计
        4.1.2 问卷前测
    4.2 正式调查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4.3 样本基本统计分析
        4.3.1 样本描述性统计
        4.3.2 样本数据正态分布检验
    4.4 信度与效度分析
        4.4.1 信度检验
        4.4.2 探索性因子分析
        4.4.3 验证性因子分析
        4.4.4 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4.5 相关分析
        4.5.1 个体差异与旅游体验的相关性分析
        4.5.2 父母教养方式与旅游体验的相关性分析
        4.5.3 社会适应力与旅游体验的相关性分析
        4.5.4 旅游产品服务与旅游体验的相关性分析
    4.6 假设检验
        4.6.1 基准结构方程模型构建
        4.6.2 结构方程模型拟合结果
        4.6.3 中介效应的检验
        4.6.4 假设检验结果汇总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研究结论
        5.1.1 儿童旅游体验构成
        5.1.2 儿童个体差异对儿童旅游体验的影响
        5.1.3 父母教养方式对儿童旅游体验的影响
        5.1.4 儿童社会适应力在儿童旅游体验中的中介作用
        5.1.5 旅游产品服务因素对儿童旅游体验的影响
    5.2 管理启示
    5.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访谈大纲
附录2 儿童旅游体验调研问卷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6)父母教养方式与3~5年级小学生心理行为的关联研究 ——自尊的中介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前言
    1.1 学龄儿童的心理行为问题是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
    1.2 父母教养方式对学龄儿童心理行为有影响
    1.3 父母教养方式对学龄儿童自尊的影响
    1.4 自尊对学龄儿童心理行为的影响
    1.5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2 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3 质量控制
    2.4 数据管理与统计分析
3 结果
    3.1 一般信息
    3.2 不同社会人口特征学龄儿童的父母教养方式得分的差异
    3.3 不同社会人口特征学龄儿童的心理行为问题检出状况
    3.4 不同父母教养方式和自尊的学龄儿童心理行为问题检出情况
    3.5 父母教养方式、自尊与学龄儿童心理行为各维度的相关分析
    3.6 父母教养方式、自尊和心理行为问题的单因素Logistic回归
    3.7 父母教养方式、自尊和心理行为问题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
    3.8 自尊在父母教养方式与学龄儿童心理行为关联中的中介效应
4 讨论
    4.1 学龄儿童心理行为问题的流行状况
    4.2 不同社会人口特征与学龄儿童父母教养方式的关联
    4.3 父母教养方式与学龄儿童心理行为的关联
    4.4 自尊在父母教养方式和学龄儿童心理行为关联中的中介作用
    4.5 本研究的优点
    4.6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5 结论
6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历和科研实践
致谢
综述 学龄儿童心理健康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1 学龄儿童心理健康研究现状
    2 影响学龄儿童心理健康的因素
    3 小结
    参考文献

(7)家庭环境对农村少儿人口发展的影响 ——基于四川省金堂县的调查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1.3.1 研究思路与研究框架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数据与方法
        1.4.1 研究数据
        1.4.2 研究方法
    1.5 创新与不足
        1.5.1 创新之处
        1.5.2 不足之处
2.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2.1 主要概念界定
        2.1.1 家庭与家庭环境
        2.1.2 少儿(人口)与少儿(人口)发展
    2.2 家庭环境的内涵与分类
        2.2.1 家庭环境的内涵及其界定
        2.2.2 家庭环境的综合性衡量
    2.3 少儿人口发展的主要领域
        2.3.1 身体方面的发展
        2.3.2 认知方面的发展
        2.3.3 心理与情感健康的发展
        2.3.4 自我发展与社会行为发展
    2.4 家庭环境对少儿人口发展的影响研究
        2.4.1 家庭环境与少儿人口发展的焦点议题
        2.4.2 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对少儿人口发展的影响
        2.4.3 家庭资本对少儿人口发展的影响
        2.4.4 家庭结构对少儿人口发展的影响
        2.4.5 家庭教养方式对少儿人口发展的影响
    2.5 家庭环境与少儿人口发展的理论基础
        2.5.1 家庭作为多层环境中的一环——生态系统理论
        2.5.2 家庭作为一个整体系统——家庭系统理论
        2.5.3 双亲作为少儿抚育的中心——“双系抚育”观点
        2.5.4 家庭作为少儿社会化的场所——结构功能理论
        2.5.5 少儿作为家庭投资品——人力资本与社会资本理论
        2.5.6 家庭与少儿的共变——家庭生命历程发展理论
        2.5.7 总结与文献评述
3.理论分析与研究体系构建
    3.1 家庭环境的理论分析与构建
        3.1.1 家庭环境的综合性构建
        3.1.2 家庭结构的指标构建
        3.1.3 家庭资本的指标构建
        3.1.4 家庭教养方式的指标构建
    3.2 少儿人口发展的理论分析与构建
        3.2.1 少儿的学业成就
        3.2.2 少儿的心理健康
        3.2.3 少儿的社会行为
4.家庭环境与少儿人口发展现状分析
    4.1 少儿的基本情况
        4.1.1 少儿的个体特征
        4.1.2 少儿的监护人特征
        4.1.3 少儿的家庭生活状况
        4.1.4 少儿的社区与邻里关系
    4.2 少儿的身体健康状况
        4.2.1 少儿的身高与体重
        4.2.2 少儿的营养进食状况
        4.2.3 少儿的疾病与住院状况
        4.2.4 身体健康状况的基本指标
    4.3 少儿的学业发展状况
        4.3.1 少儿的学业成绩
        4.3.2 少儿的学业经历
        4.3.3 少儿的上学条件
        4.3.4 少儿的日常时间安排
    4.4 少儿的心理健康状况
    4.5 少儿的社会行为状况
    4.6 本章总结
5.家庭结构对少儿人口发展的影响
    5.1 变量选取与模型选择
        5.1.1 变量选取
        5.1.2 模型选择
    5.2 家庭结构的分布与特征
        5.2.1 在不同少儿人口属性间的分布
        5.2.2 不同家庭社会经济地位间的分布
    5.3 家庭结构与父母的教育参与
    5.4 实证分析
        5.4.1 家庭结构对少儿学业成就的影响
        5.4.2 家庭结构对少儿心理健康的影响
        5.4.3 家庭结构对少儿社会行为的影响
    5.5 本章总结
6.家庭资本对少儿人口发展的影响
    6.1 变量选取与模型选择
        6.1.1 变量选取
        6.1.2 模型选择
    6.2 实证分析
        6.2.1 家庭资本对少儿学业成就的影响
        6.2.2 家庭资本对少儿心理健康的影响
        6.2.3 家庭资本对少儿社会行为的影响
    6.3 本章总结
7.家庭教养方式对少儿人口发展的影响
    7.1 变量选取与模型选择
        7.1.1 变量选取
        7.1.2 模型选择
    7.2 家庭教养方式的分布与特征
        7.2.1 在不同少儿人口属性间的分布
        7.2.2 不同家庭社会经济地位间的分布
    7.3 实证分析
        7.3.1 家庭教养方式对少儿学业成就的影响
        7.3.2 家庭教养方式对少儿心理健康的影响
        7.3.3 家庭教养方式对少儿社会行为的影响
    7.4 本章总结
8.综合性分析与讨论
    8.1 不同家庭环境之间的关系与讨论
        8.1.1 家庭结构与家庭资本
        8.1.2 家庭结构与家庭教养方式
        8.1.3 家庭资本与家庭教养方式
    8.2 家庭环境对少儿人口影响的总结与讨论
        8.2.1 家庭居住安排(家庭结构)的影响
        8.2.2 家庭社会经济环境(家庭资本)的影响
        8.2.3 家庭教养环境(家庭教养方式)的影响
    8.3 本章总结
9.家庭环境与少儿人口发展的政策性建构
    9.1 家庭分工抚育模式转向
        9.1.1 传统家庭少儿抚育模式走向多元化
        9.1.2 .新家庭少儿抚育模式的启示
    9.2 以“家庭为中心”的农村少儿抚育环境
        9.2.1 以“家庭为中心”的单一化育儿环境
        9.2.2 以“家庭为中心”的多元化育儿环境
    9.3 政策实践与具体建议
        9.3.1 加强少儿福利制度的顶层设计,保障少儿人口发展权益
        9.3.2 从“社会救助”转向“社会投资”,为少儿发展保驾护航
        9.3.3 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减少父母外出导致的亲子分离
        9.3.4 完善单亲家庭社会救助制度,提升风险抵御能力
        9.3.5 重视家庭家教家风建设,促进家庭和睦与亲人相亲相爱
        9.3.6 建立以家庭为中心,多方联动协同的育人机制
    9.4 本章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8)幼儿社会生活能力与家庭环境的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起
        一、研究者实践感悟
        二、社会生活能力的重要性
        三、家庭环境与幼儿发展
    第二节 理论基础
        一、生态系统理论
        二、社会学习理论
        三、蒙特梭利理论
    第三节 核心概念界定
        一、社会生活能力
        二、家庭环境
第二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国外研究
        一、对特殊儿童社会生活能力的研究
        二、幼儿社会生活能力与家庭环境的关系研究
        三、幼儿社会生活能力的对策研究
    第二节 国内研究
        一、关于幼儿社会生活能力的研究
        二、幼儿社会生活能力与家庭因素的相关研究
        三、幼儿社会生活能力的跨国研究
        四、幼儿自身因素对社会生活能力的影响
第三章 研究设计
    第一节 研究思路与对象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对象
    第二节 研究方法
        一、文献法
        二、问卷法
        三、观察法
    第三节 研究工具
        一、《婴儿—初中生社会生活能力量表》
        二、《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
第四章 研究结果
    第一节 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
        一、幼儿基本信息
        二、家长基本信息
        三、家庭背景
    第二节 幼儿社会生活能力研究结果
        一、幼儿社会生活能力的总体发展水平
        二、不同性别幼儿社会生活能力的比较
        三、不同班级幼儿社会生活能力的比较
        四、独生与非独生幼儿社会生活能力的比较
    第三节 家庭环境的研究结果
        一、家庭环境的总体特征
        二、不同性别幼儿家庭环境的比较
        三、独生与非独生幼儿家庭环境的比较
        四、父亲学历与家庭环境的关系
    第四节 幼儿社会生活能力与家庭环境的关系分析
        一、幼儿社会生活能力与家庭环境的总相关
        二、幼儿社会生活能力与家庭环境各维度之间的相关分析
    第五节 家庭环境与幼儿社会生活能力的回归分析
        一、家庭环境各个维度对幼儿独立生活的回归分析
        二、家庭环境各个维度对幼儿运动的回归分析
        三、家庭环境各个维度对幼儿作业操作的回归分析
        四、家庭环境各个维度对幼儿交往的回归分析
        五、家庭环境各个维度对幼儿集体活动的回归分析
        六、家庭环境各个维度对幼儿自我管理的回归分析
        七、家庭环境各个维度对幼儿社会生活能力的回归分析
第五章 分析与讨论
    第一节 幼儿社会生活能力的发展特点
        一、幼儿社会生活能力总体处于中等水平
        二、性别对幼儿社会生活能力的影响
        三、幼儿社会生活能力存在极其显着的年龄差异
        四、独生与非独生幼儿社会生活能力不存在显着的差异
    第二节 关于幼儿家庭环境的讨论
        一、家庭环境各维度之间的差异
        二、男女幼儿的家庭环境
        三、父亲学历对家庭环境的影响
    第三节 关于家庭环境与幼儿社会生活能力关系的讨论
第六章 对策与建议
    第一节 家庭
        一、优化家庭环境
        二、形成民主的教养方式
        三、注重亲子陪伴,加强情感交流
        四、在家庭中开展劳动教育
    第二节 幼儿园
        一、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
        二、设立班级值日生
        三、为幼儿创造生活练习的机会
        四、培养幼儿交往能力
    第三节 家园共育
        一、家园合作的正式途径
        二、家园合作的非正式途径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9)教育政策对流动儿童社会融合影响的实证研究 ——以心理资本为中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流动儿童社会融合相关研究
        二、流动儿童教育政策研究的内容
        三、心理资本相关研究
        四、文献评述
    第三节 研究目的及方法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方法
    第四节 研究创新与不足
        一、研究创新
        二、研究不足
    第五节 论文结构安排
第二章 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第一节 概念界定
        一、流动儿童
        二、社会融合
        三、教育政策
        四、心理资本
    第二节 教育公平理论
    第三节 生态系统理论
第三章 理论模型的建立与研究假设的提出
    第一节 研究模型的建立
        一、教育政策与流动儿童社会融合的关系
        二、教育政策与心理资本的关系
        三、心理资本与流动儿童社会融合的关系
    第二节 教育政策与流动儿童社会融合
        一、教育起点相关政策与流动儿童的社会融合
        二、教育过程相关政策与流动儿童的社会融合
        三、教育结果相关政策与流动儿童的社会融合
    第三节 心理资本在教育政策与流动儿童社会融合影响的中介作用
        一、心理资本在教育起点相关政策与流动儿童社会融合间的中介作用
        二、心理资本在教育过程相关政策与流动儿童社会融合间的中介作用
        三、心理资本在教育结果相关政策与流动儿童社会融合间的中介作用
第四章 教育政策对流动儿童社会融合影响的实证分析
    第一节 调查问卷设计及样本描述
        一、研究样本的选取
        二、调查问卷设计及数据的收集整理
    第二节 描述性统计及信度效度检验
        一、数据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二、量表的信度与效度分析
    第三节 假设的检验
        一、教育政策对流动儿童身份融合的回归模型
        二、教育政策对流动儿童交互融合的回归模型
        三、教育政策对流动儿童文化融合的回归模型
        四、心理资本中介效应的检验
        五、结果分析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第一节 、假设检验结果讨论
        一、教育起点相关政策流动儿童社会融合的影响
        二、教育过程相关政策流动儿童社会融合的影响
        三、教育结果相关政策流动儿童社会融合的影响
        四、心理资本对教育政策与流动儿童社会融合间的中介作用
    第二节 优化流动儿童社会融合的建议
        一、加快教育制度改革——实现无差别入学
        二、把控教学质量——提升学校办学水平
        三、保障义务阶段后教育——完善异地升学制度
        四、加强家校合作——关注流动儿童心理健康
附录一:访谈提纲
附录二:调查问卷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后记

(10)家庭社会经济地位、教养方式对高中生学业成绩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概念界定
        (一)家庭社会经济地位
        (二)父母教养方式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述评
        (一)家庭社会经济地位
        (二)父母教养方式
        (三)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父母教养方式与学业成绩的关系
        (四)对已有研究的述评
第二章 研究设计与数据处理
    一、研究设计
        (一)研究内容与目标
        (二)研究假设
        (三)研究方法
        (四)研究对象
        (五)研究工具
    二、数据处理
        (一)调研样本基本情况
        (二)学生成绩分布概况
第三章 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对学业成绩的影响
    一、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和学业成绩现状分析
        (一)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现状分析
        (二)学生学业成绩现状分析
    二、父母受教育水平对学业成绩的影响
        (一)父母受教育水平与学业成绩相关分析
        (二)家庭文化资本与学业成绩的相关性分析
        (三)父母受教育水平与教育期望的相关性分析
    三、父母职业对学业成绩的影响分析
        (一)父母职业特征分析
        (二)不同父母职业下的学业成绩对比
        (三)父母职业与学生学业成绩的相关分析
    四、家庭经济收入对学业成绩的影响
        (一)家庭经济收入概况
        (二)家庭资源与学业成绩的关系
第四章 父母教养方式对学业成绩的影响
    一、父母教养方式现状分析
        (一)父亲教养方式现状
        (二)母亲教养方式现状
        (三)单亲家庭的父母教养方式
        (四)父母教养方式各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二、父母教养方式与学业成绩的相关性分析
        (一)父母教养方式与学生学业成绩的相关分析
        (二)是否单亲对学生学业成绩的影响分析
第五章 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对父母教养方式的影响
    一、父母受教育水平与教养方式的相关分析
    二、父母职业与教养方式的相关分析
    三、家庭经济收入水平与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分析
第六章 研究结论、反思与展望
    一、研究结论
        (一)父亲受教育水平对语言类学科成绩影响显着
        (二)学生自我教育期望对学业成绩影响显着
        (三)学业成绩与父母职业相关显着
        (四)学业成绩与家庭经济水平相关不显着
        (五)语言类学科成绩与父母教养方式相关显着
        (六)是否单亲与学业成绩相关不显着
    二、反思
    三、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和父母教养方式对学业成绩影响调查问卷
致谢
作者简介
石河子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导师评阅表

四、父母教养方式与儿童社会期望相关性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父母教养方式与幼儿社会适应行为的关系研究[D]. 杜天凤. 西华师范大学, 2021
  • [2]农民工子女学校适应研究 ——基于不同家庭流动安排比较[D]. 邢敏慧. 武汉大学, 2021(02)
  • [3]5-6岁留守儿童气质对社会性的影响 ——家庭教养方式的中介作用和性别的调节作用[D]. 黄元元.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4)
  • [4]小班幼儿接受早教机构教育、亲子关系、在园适应的现状及其关系研究[D]. 李娜娜. 沈阳师范大学, 2020(12)
  • [5]城市学龄期儿童旅游体验及影响因素研究[D]. 郑卉桃.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6]父母教养方式与3~5年级小学生心理行为的关联研究 ——自尊的中介作用[D]. 宋赟. 安徽医科大学, 2020(02)
  • [7]家庭环境对农村少儿人口发展的影响 ——基于四川省金堂县的调查与分析[D]. 杨成洲. 西南财经大学, 2019(12)
  • [8]幼儿社会生活能力与家庭环境的关系研究[D]. 李恋. 深圳大学, 2019(09)
  • [9]教育政策对流动儿童社会融合影响的实证研究 ——以心理资本为中介[D]. 黄莞成. 华东政法大学, 2019(02)
  • [10]家庭社会经济地位、教养方式对高中生学业成绩的影响研究[D]. 程青青. 石河子大学, 2019(01)

标签:;  ;  ;  ;  ;  

教养方式与儿童社会期望的关系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