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技术劳力和企业发展模型(论文文献综述)
穆希琳[1](2021)在《国企工会互助制度的生成与变迁研究 ——基于YZ厂的实证分析》文中研究表明在我国各级工会组织实施的正式制度中,工会互助制度属于工会保障职能中兼具职工集体福利和困难职工帮扶双重主题的制度形式。该制度的生成是结构互构与个体需求的复合体。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内制度的表现样态呈现区别化,本文对工会互助制度发展阶段的划分将厘清制度的发展脉络,对各阶段制度内容和运行实际效果的分析是归纳制度阶段特征的依据。而在工会互助制度变迁的逻辑体系中,原有的制度生成结构发生变化,作为工会组织“自我赋能”的中层力量崛起发挥着创新工会互助制度组织形态的作用。对工会互助制度的研究将原本呈现为割裂状态的工会互助制度典型阶段融汇为一脉相承的制度发展过程,并且将静态的制度呈现以动态演进的方式开展研究。通过构建“结构—需求—制度”的分析框架,将工会互助制度的生成和变迁的动力要素划分为“宏观制度—单位组织”的多重制度逻辑结构,又将个体需求的满足程度使用“认同—行动”双重维度进行类型划分。通过分析强化了“中层组织”在制度变迁中不可忽视的关键力量,中层组织呈现单位组织“退场”、上级工会组织“入场”。工会组织通过市场化机制的尝试达到“自我赋能”,这一外在突生的力量为工会互助制度变迁提供了全新的组织形态。本研究选择东北地区国有大型企业YZ厂作为田野调查点开展实证研究。YZ厂建厂历史悠久,工会互助制度发展历程完善,并且当下YZ厂仍保留单位内外多种互助制度并行,在参与上级工会职工互助保障的主流互助制度之外,在单位内部按年度职工仍开展向厂内互助基金会捐款。本研究采用社会学定性分析方法中的实地研究法和文献研究法。将该厂1955年建厂初期至1995年间在工会会员之间实行的以“互助储金会”为代表的经济互助制度,结合“生活服务小组”、“思想互助小组”等为代表的劳力互助制度和思想互助制度,统称为工会互助制度的“初样态”。将1995年后参与中国职工保险互助会C市办事处组织的以职工医疗互助为主要内容的“职工互助保障”称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工会互助制度的“新样态”。在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处于低位时期,收入分配制度遵循平均主义基础上的按劳分配,职工收入长期处于较低水平成为客观现实。社会管理领域国家以单位体制将个体纳入单位组织中便于管理及整合,单位组织也成为国家向个体提供福利待遇的中间组织。本论文所研究的国有企业在单位体制时期是典型的能够为单位成员提供近乎全覆盖福利、单位成员对单位组织依附黏性较强的单位组织。从自上而下的结构角度而言,国家经济社会的宏观制度要求单位组织承担国家意志的传达者、国家资源的提供者角色,纳入代表着“国家”的单位组织中的个体依靠单位解决自身的困境成为该历史阶段下理所当然的选择。这是国家制度对单位组织内部成员互助行为的社会建构。从自下而上的结构角度而言,在企业与国家“同构”之下的国有企业工会,听从党委领导并为行政部门分忧是其重要的政治任务,在国家总体资源供给量不足的局限下,动员群众力量展开互助互济活动成为工会的理性选择。把单位成员的问题在单位组织的场域内解决,这是单位组织“向上负责”的反馈表现。在国家宏观制度与中层单位组织的互构结构之外,大量职工存在临时性经济借贷需求这样微观个体的实际需求也是工会互助制度的生成要素。笔者通过对YZ厂工会互助制度发展过程的研究认为互助制度的变迁是对原有互助制度中呈现正反馈递增的设置予以保留,在此基础上采取渐进式变迁的方式,符合职工对工会互助制度发展的预期惯性,也符合制度制定的主体工会组织的功能定位。由于工会在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的功能侧重有所区别,工会互助制度也随之呈现了从“解群众之困”到“筑风险补充保障”的功能偏重转向。在单位体制之下,工会是生产性行政单位的企业同盟者或建设伙伴。因此工会组织为单位行政减轻负担的同时还要为职工群体缓解压力,正确地认识和处理工人的生活福利工作,将出现临时经济困难的职工“揽”到工会职责份内,采取广泛依靠群众力量、解决群众自身问题的方式设立“互助储金会”,这是工会对稳定单位体制的有效的助益方式之一。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职工互助保障的群体边界相较单位体制时期工会互助制度范围扩大。职工互助保障将一事一时的工会“送温暖活动”转变为覆盖全年的帮扶救助长效机制,将工会单向“施惠”转变为职工双向多元互助参与。笔者通过对YZ厂工会互助制度的研究认为互助制度的当代价值不仅在于为职工提供风险补充保障,更在于“重塑”单位内部职工间相互关爱的凝聚力。“在内”有单位组织对“单位人”的关怀,“单位人”以尽心完成职业目标作为对单位组织的回馈;“在外”利用大数法则的职工互助保障,是低投入的非营利性的风险补充补充保障。笔者认为工会互助制度的发展进路应在维护职工保障权益的原则上拓展多层次多元化的互助保障体系,配合“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过程中的下岗职工、人数日渐增加的离退休职工、互联网平台灵活就业职工等群体设置有工会特色的互助保障制度,这也将是工会迎合职工民意需求增强持续创新能力持续“赋能”的表现。
邓宏图,赵燕,杨芸[2](2020)在《从合作社转向合作联社:市场扩展下龙头企业和农户契约选择的经济逻辑——以山西省太谷县某龙头企业和土地合作社为例》文中指出盈利预期驱动企业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扩张经营规模,但企业规模扩张会受到土地、劳动力、资金等要素制约。为解决土地和劳动力的供给约束,突破信贷制约,企业在规模扩张的过程中会引入合作社的缔约结构,形成企业领办合作社的混合治理机制。调查发现,一方面,当企业规模扩张到信贷约束的临界值时,企业为了在继续扩张规模时减少交易成本,即当企业达到一定规模时,可以通过治理机制和缔约结构创新来扩张企业的边界。另一方面,在农户和龙头企业共同拥有股权的合作社缔约结构中,如何确定分成比例以达到该缔约结构激励相容的效果是构建合作经济组织的关键。同时,在对山西太谷县某专业合作社的实地调研中发现,市场规模的扩张和产品种类的增加对合作社内部专业化分工要求更高,相应专业化分工的成本也在增加,而由合作社向合作联社的转化可以对冲专业化分工导致的成本增加,实现土地和劳动力配置效率的最大化。研究发现,有效实现土地与资本结合,构建合作经济组织,保护农户权益需要重构三权分置框架下新型的包容性的农户与龙头企业之间的经济关系,这也是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重要一环。
周晓雪[3](2020)在《农产品贸易开放对中国农业碳排放绩效的影响研究》文中提出农业是最易遭受气候变化负面影响的产业,也是全球人为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来源之一,发展低碳农业是实现农业温室气体减排和适应气候变化的重要战略举措。发展低碳农业经济,关键在于促进农业碳排放绩效的全面提升。农产品国际贸易对农业经济增长有举足轻重的重要性,在全球化背景下,外贸政策变动对农业碳排放绩效的影响日趋凸显。当前,“逆全球化”思潮在部分发达国家不断涌现,农业发展及其碳排放治理面临的外部环境正在发生显着改变。在此背景下,探讨农产品贸易开放对我国农业碳排放绩效的影响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本文在对农业碳排放绩效进行测度和评价的基础上,对农产品贸易开放对我国农业碳排放绩效的影响进行了理论分析、实证检验和政策模拟。(1)为揭示我国农业碳排放绩效的总体变化特征,论文采用SBM模型和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模型相结合的方法,对农业碳排放绩效进行测度并将农业碳排放绩效指数分解为技术进步、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分别从时序动态变化和区域差异两个方面探究农业碳排放绩效的结构特征。研究表明,中国农业碳排放绩效整体改善速度呈下降趋势,具有阶段性特征,区域差异明显。全国总体及区域的农业碳排放绩效的提升主要依赖于广义的技术进步,部分地区农业碳排放绩效下滑的主要原因是规模效率的恶化。(2)为研究农产品贸易开放对农业碳排放绩效的总体影响,本文构建了贸易环境变化、技术进步与农业碳排放绩效的内生增长模型,发现农业碳排放绩效受到贸易环境变化、农户生产规模和减排技术三种因素的共同影响。通过使用VAR模型的脉冲响应函数模型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农产品进出口贸易与农业碳排放绩效在长期和短期都存在一定的均衡关系和动态影响。农产品进出口贸易有利于维持农业碳排放绩效的长期均衡,短期内,农产品出口对农业碳排放绩效是负向抑制作用,农产品进口对农业碳排放绩效是正向促进作用。(3)为进一步探究农产品贸易开放对农业碳排放绩效影响的区域异质性,本文构建门槛模型对农产品贸易开放对农业碳排放绩效影响的区域差异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农产品贸易开放对农业碳排放绩效的影响存在基于环境规制、人力投入、基础设施投入的单门槛效应,各区域不同的环境规制、人力投入、基础设施投入水平是导致农产品贸易开放对农业碳排放绩效影响产生区域差异的重要原因,各区域的适度规制及投入有助于农产品贸易开放对农业碳排放绩效发挥正向作用。(4)鉴于近年来中美贸易冲突问题日渐复杂,为探究贸易政策改变对我国不同地区农业碳排放绩效的影响,本文利用动态GTAP-E模型进行模拟分析,采用降维技术探究了农产品贸易对各省(市、区)农业发展及其碳排放的影响,预期各区域农业碳排放绩效的变动趋势。研究结果表明中美两国农业互征25%关税的情景下,2020—2030年中美两国累计GDP相比基准情景分别下降0.023%和0.001%,累计农业出口分别下降0.096%和0.331%,中美累计碳排放分别下降0.010%和0.024%,北部沿海、东部沿海、南部沿海经济区的农业碳排放绩效的提升压力较大,大西南、黄河中游经济区的农业碳排放绩效具有较高的提升潜力,长江中游、大西北、东北经济区的农业碳排放绩效比较稳定。农业碳排放绩效提升是农业绿色经济增长的动力源泉,农产品贸易对农业碳排放绩效具有短期和长期的影响且具有区域差异,中美贸易冲突会对各区域农业碳排放绩效产生一定的影响。本文建议建立科学合理的农业碳排放绩效评价体系,制定绿色农产品贸易发展战略,各区域通过适度规制、差异化投入以及改进农业低碳生产技术来提高农业碳排放绩效,实现农业绿色经济增长。
张瑜[4](2020)在《塑造“社会主义新人” ——集体化时代一个晋东南村庄的个体与群体》文中研究表明中共对于人的塑造和培养的重视程度是一以贯之的。本研究关注的是集体化时代中共对于社会主义新人的塑造和培养问题,通过考察乡村社会中的“问题人物”、各类模范、干部、妇女、儿童、民兵六类不同身份的人物群体或具体的人物代表,集中探讨了集体化时代国家在基层乡村社会中塑造社会主义新人的实践方式和过程,以及在这个过程中,形成并不断完善的培养机制和治理技术。从国家的角度来讲,通过政治学习、日常劳动、军事训练、树立典型等方式向“新人”们传输中共的价值观,将不同的人纳入到不同的组织进行针对性的教育和培养,就成为国家为塑造社会主义新人在乡村具体的实践方法。从民众的角度来讲,他们主动或者被动地去适应社会主义新人的标准,通过具体的行动实践着国家在不同阶段对于新人的要求,体现了国家意志,使得国家不再是事不关己的遥远存在,而是化身为一个熟悉的邻人,他可能是一名干部、模范,又或是五类分子。在塑造新人的过程中,国家的权力不仅触及到乡村的每个角落,也触及到了生活在这里的人,将个人与国家紧密地联合在一起。不同群体和个人在中共的领导下,共同缔造了集体化时代。论文的主要内容分为六章。第一章:乡村“问题人物”的思想改造与人生际遇。本章是对四个乡村社会中“问题人物”个人生活史的研究,主要运用个人档案,还原这些曾经生活在村庄五类分子的平凡人生,试图揭示出他们在那个政治挂帅的时代环境下,那些隐藏在不合时宜言行中的复杂内心世界与性情。第二章:“公”“私”之间:集体化时代的乡村干部。乡村干部作为村庄里的领导人,他们是沟通国家与基层社会的桥梁。因此,他们的自身素质、作风问题、与村民的关系问题则成为影响基层社会正常运转的重要因素。教育、培养好各种类型的乡村干部,也成为国家控制、动员广大的农民的前提和基础。本章主要从组织架构、干部正面和负面的形象等方面,尽可能全面揭示集体化时代真实的干部面向,探讨国家是通过怎样的方式将乡村干部塑造成为符合中共价值观的社会主义新人。第三章:榜样的力量:集体化时代对模范的塑造。集体化时代是模范辈出和“模范引领”的时代,国家重视模范的引领作用,不遗余力地评选模范。本章既关注模范作为一种精神的存在,也关注模范作为具体个人的存在。将以村级档案为核心史料,尝试揭示集体化时代基层普通模范的形象和模范评比制度在基层的运作及不同时期对劳模标准的变化,以求尽可能真实、立体、动态地展示各类模范被塑造的过程。以此呈现新中国通过树立模范典型来塑造社会主义新人的过程,进一步阐释中共在群众动员方面的成功之道。第四章:家庭·劳动·革命:妇女形象的嬗变。本章将依照集体化时代不同“表征”的顺序,探讨中共期望新妇女在新社会中扮演怎样的角色。通过分析集体化时代妇女参加劳动的基层实践,揭示国家对妇女角色和形象如何在劳动的过程中得以塑造,妇女劳力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如何被一步步开发以及开发的程度,又如何从家庭逐步走向社会的过程,进而考察妇女参加劳动生产的成绩和问题;同时,也尽量从妇女的角度出发,分析其自身体验,从而尽可能全面地、连续地呈现国家如何培养、塑造新时期女性的努力,进一步回答社会主义新妇女何以产生的问题。第五章:“新人”的启蒙:集体化时代的儿童教养。中共对儿童的“共产主义接班人”式塑造和培养赋予了儿童新的角色、定位、属性和“儿童—国家”关系。通过梳理集体化时代儿童教育(包括学前教育和小学教育)的发展与变化,可以追寻特殊历史背景下童年经历的蛛丝马迹,不失为理解集体化时代和集体化时代的人们提供一个新的角度和途径。因此,本章以集体化时代幼儿教育的发展、变化以及国家学前教育和小学教育阶段如何去塑造社会主义新人为线索,尝试从儿童的角度出发,探讨儿童观念在这一时期的变迁和国家在塑造“共产主义接班人”过程中与儿童的互动,试图为理解集体化时代提供一个新的角度和途径。第六章:从拿镐到拿枪:建国以来山西乡村的民兵。民兵制度作为集体化时代的一项重要制度,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民兵是中共把老百姓组织起来的一种方式,是集体主义的重要表现形式。本章主要突出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揭示民兵制度如何嵌入到农村并逐步完善起来;二是将农民置于特定的历史环境中,考察他们在民兵制度下的心态与行为以及与国家的互动,进一步探讨国家借助民兵形象为塑造社会主义新人的努力。本研究将采用传统史学中重资料重描述的方式,注重村庄一手档案的整理与利用,并以此为主,结合地方文献、官方档案和口述资料,试图运用社会学、人类学、心理学的多学科交叉的研究方法来阐释集体化时代国家与个人互动的场景及其背后的微妙关系,再现权力与利益博弈的历史图像。力争把宏观的理论构想和微观的个案分析相结合,更全面系统地研究集体化时代和集体化时代的人们,试图诠释集体化时代社会与文化的深层内涵,思考集体化时代的留给后人的经验和教训。在具体研究中,既关注人物群体也关注具体个人,既关注历史进程也关注具体事件,既关注制度层面也关注执行效果,既关注成绩又考察问题与矛盾,希望以“社会主义新人”为线索,体现出集体化时代不同时期国家对社会主义新人要求的动态的变化过程,以揭示共产主义革命对现代中国人的思想改造和重塑历程,进而去解读集体化时代在乡村的运行逻辑和历史进程。回答“集体化时代基层民众的真实生活是怎样的”、“国家与个人是怎样互动”、“国家如何塑造社会主义新人”的问题。研究表明,劳动是集体化时代塑造新人的重要途径,是理解集体化时代的一条重要线索。劳动成为了中共塑造社会主义新人的主要方式和重要载体,在劳动的过程中,集体化时代的人们无论从思想上还是身体上,都得到了塑造和锻炼。集体化时代所塑造的各类新人形象是符合时代要求的,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与时代的命运休戚相关,但是也夹杂着问题与矛盾,其中问题的根本还应回到对人的关照上来。因此,对待集体化时代的认识,也应当放到动态地、连续的情境中,将历史的解读更为人性化。集体化时代的乡村社会研究应当在重视档案史料的基础上,终究回归以人为中心,以历史学为本位的研究,这样才能实现整体史的研究。
王钰[5](2020)在《陕西省中部地区循环农业典型模式分析与评价》文中研究说明循环农业的生产实践与理论研究是中国农业领域的研究热点。目前,陕西省中部地区正全力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积极开展种养结合、农牧循环的生产实践,形成了复杂多样的循环农业生产模式,但理论基础研究薄弱,对循环农业生产过程中的物质循环特征、能量流动特征、资金流动特征、生态环境效益等掌握有限,缺乏与生产实践相同步的认知和综合评价。本文选取了陕西省中部地区以农村庭院为主体的“猪-沼-粮”循环农业生产模式(农村庭院模式Ⅰ)、“猪-沼-果”循环农业生产模式(农村庭院模式Ⅱ)、以丰润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生态示范园为主体的循环农业生产模式(农业园区模式Ⅰ)、以宜君多层复合种养生态示范园为主体的循环农业生产模式(农业园区模式Ⅱ)和以恒盛养殖有限公司为主体的循环农业生产模式(龙头企业模式)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各模式的跟踪调查和相关资料的收集整理,应用物质流分析、能流分析、资金流分析、生命周期评价、能值分析方法对该区域不同生产规模、不同经营主体的循环农业生产模式的物质转化效率、能量产投比、经济产投比、减排效益值、可持续发展能力等特征指标进行对比分析和综合评价,得到如下结论:(1)循环农业生产模式能够将系统产生的部分废弃物进行资源化利用,实现物质和氮在模式内部的再循环、再利用,但是模式中物质和氮的主要来源仍是市场,主要包括水、饲料和化肥。在农业园区模式Ⅱ和龙头企业模式中沼肥完全替代了化肥,有利于农业的无害化生产,但两种模式中的种植子系统均出现了氮亏损的情况。龙头企业模式的物质转化效率是农村庭院模式Ⅱ的2.6倍、农业园区模式Ⅱ的25.6倍,但氮转化效率仅为农业园区模式Ⅱ的41.5%和农村庭院模式Ⅱ的65.0%。农业园区模式Ⅰ中种植子系统的氮肥投入量过大,使氮盈余量较大,全模式氮转化效率最低。(2)循环农业生产模式是以有机能投入为主的农业生产方式。龙头企业模式有机能/无机能达到188.9,是农业园区模式Ⅱ的4.3倍,能流循环指数0.99,能流密度3.47 MJ/(m2·a),显示出较强的系统自我维持能力和稳定性。农村庭院模式Ⅰ和农业园区模式Ⅱ通过饲料自给和肥料自给,表现出较高的系统内依存度,是农业园区模式Ⅰ的6.0倍和4.1倍。农业园区模式Ⅰ各子系统均表现出良好的能量转化效率,全模式能量产投比最高,为0.99,分别是农村庭院模式Ⅰ、农村庭院模式Ⅱ、农业园区模式Ⅱ和龙头企业模式能量产投比的1.4倍、2.1倍、2.4倍和2.3倍。(3)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循环农业生产模式的资金流动量大幅提升,模式的投资回收期和投资风险程度随之增长。龙头企业模式的总收入水平较高,模拟30年的累计净现值为4720万元,是农业园区模式Ⅰ的3.5倍。龙头企业模式通过大型沼气工程产出的沼气和电力,年节支44.5万元。购买饲料投入是农业生产过程中的主要现金流出项目,在龙头企业模式中模拟30年的饲料总投入占总现金流出量的90%。农业园区模式Ⅱ充分利用了种植子系统产出的废弃物作为畜禽饲料,减少了饲料成本,使模式表现出较好的成本利润率、经济产投比、年均收益率和资本金利润率。(4)同评价单元下,龙头企业模式中的大型沼气工程的沼气产出量约是农村庭院模式中户用沼气工程的2倍。大型沼气工程每处理1000 t猪粪便产出的沼气、电力和沼肥,可替代煤炭66 t、热力发电15.7万k Wh、化肥22 t,减缓能源耗竭4.60E+6MJ、温室效应4.22E+5 kg CO2-eq/FU、环境酸化2281 kg SO2-eq/FU、富营养化151 kg NO3--eq/FU、光化学氧化88 kg C2H4-eq/FU、人体毒性378 kg 1,4-DCB/FU。沼气生产过程中的污染排放,集中在沼气燃烧阶段、沼肥产出和使用阶段。综合考虑沼气工程环境污染排放和减排,沼气工程对能源耗竭、温室效应、环境酸化、富营养化和人体毒性环境影响类型有减缓作用,但增加了光化学氧化潜在影响。农业园区模式Ⅰ的沼肥产出量较低,沼肥产出和使用阶段产生的环境酸化和富营养化低于其他模式,使其环境效益综合值最大,为186.57,其次是龙头企业模式,为132.95。(5)农业园区模式和龙头企业模式中不可更新资源能值占较大比例,系统面临不可更新资源耗竭的风险和模式建设过程中对环境的压力高于农村庭院模式。种植子系统废弃物饲料化使农村庭院模式Ⅰ和农业园区模式Ⅱ表现出较好的能值自给能力,其产出能值反馈率是龙头企业模式的4.4倍和2.4倍。综合考虑环境负载、能值产出率和市场能值交易,农村庭院模式具有良好的生态可持续性。本研究完成了对陕西省中部地区以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为中心的典型循环农业生产模式的物质循环特征、能量流动特征、预期经济效益、节能减排效益和生态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综合评价,可以为区域循环农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王仁祥,吴光俊[6](2019)在《金融深化、劳力资本扭曲与产业结构升级优化》文中研究指明通过搜集中国2000—2017年省域面板数据,采用面板OLS和差分GMM模型分析金融深化、劳力资本扭曲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优化的本地效应影响,结果表明,金融深化显着促进产业结构高度化和产业结构合理化,劳力资本扭曲抑制产业结构高度化和合理化。金融深化与劳力资本扭曲交互项结果表明,劳力资本扭曲对金融深化影响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效果是非线性的,即在劳力资本扭曲严重的地区,金融深化反而不利于产业结构升级优化,而在劳力资本扭曲较轻的地区,金融深化促进产业升级效果更显着。进一步构建空间计量模型,发现不考虑空间因素会低估金融深化和劳力资本扭曲对产业结构的影响。
李泽昀[7](2019)在《中国情境下奢侈品母品牌价值感知对延伸品购买意愿的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世界经济持续复苏、各国政策积极调整的影响下,全球奢侈品市场开始整体回暖。在可预见的未来,中国消费者仍将是全球奢侈品消费当仁不让的主力军。另一方面,品牌延伸作为奢侈品公司一种基本的商业模式,可以帮助奢侈品品牌更快的成长。但奢侈品品牌延伸策略在中国情境下的适用性需要得到足够的关注。在界定了研究的核心概念基础上,论文从服务主导逻辑视角阐述了顾客价值感知的来源,概述了顾客对品牌延伸评价过程的相关理论,论述了中国情境化研究的内涵以及中国情境下奢侈品的消费状况,为中国情境下奢侈品母品牌价值感知对延伸品购买意愿影响的深入探讨奠定了理论基础。采用半结构式访谈的调查方法和“扎根理论”的质化研究范式,构建了中国情境下奢侈品母品牌价值感知的概念模型。应用结构方程模型的方法对概念模型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结果证明该模型由5个维度构成,二阶因子分别为功能价值感知、财务价值感知、个人价值感知、社会价值感知和品牌关系价值感知。该项工作不仅从理论上丰富了奢侈品顾客价值感知的研究,也是后续进一步探讨中国情境下奢侈品品牌延伸问题的研究前提。将前文所提出的奢侈品母品牌价值感知概念模型运用到奢侈品品牌延伸研究中,基于情感迁移和联想需求理论、强化理论、类比学习理论和分类理论,深入分析了顾客母品牌价值感知各维度对延伸品购买意愿的影响,并运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发现顾客母品牌价值感知各维度都积极影响延伸品的购买意愿,其中财务价值感知对延伸品购买意愿的影响最大。该发现为奢侈品企业拓展市场所选择的策略提供了重要的启示。进一步地,结合了期望失验理论、齐美尔信任理论,研究对顾客奢侈品母品牌价值感知和延伸品购买意愿间关系的内在机理进行了理论重构,分析并实证检验了顾客满意和品牌信任在顾客母品牌价值感知与延伸品购买意愿之间的链式中介作用。研究结果显示,母品牌的顾客满意和品牌信任在母品牌功能价值感知、财务价值感知、品牌关系价值感知与延伸品购买意愿之间起到部分链式中介作用;母品牌的顾客满意和品牌信任在母品牌个人价值感知、社会价值感知与延伸品购买意愿之间起到完全链式中介作用。该项研究内容进一步扩展了奢侈品品牌延伸模型的理论广度和深度。为了深入考察中国情境对奢侈品营销所带来的影响,详细阐述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处于支柱地位的儒家思想、道家思想和佛家思想三大学说,同时确认了儒家文化思想在中华民族思想文化中占据的主导性影响地位。通过分组线性结构方程模型的方法,在不同儒家文化价值观认同度的样本中检验顾客社会价值感知对顾客满意影响的理论模型。研究结果发现,对儒家文化价值观认同度不同的群体中,奢侈品炫耀价值感知对顾客满意的影响是有差异的;奢侈品地位象征价值感知对顾客满意的影响也是有差异的。最后,注意到奢侈品品牌和非奢侈品品牌在文化内涵、历史传承等方面的差异,引入品牌延伸本真性作为品牌延伸策略中母品牌和延伸品关系的衡量方式。对品牌延伸本真性多层面的、复杂的概念进行了深入分析,并与品牌延伸契合度进行了对比。分析并检验了品牌延伸本真性在顾客对母品牌的品牌信任和延伸品购买意愿之间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品牌延伸本真性保持度不同策略下,顾客母品牌的品牌信任对延伸品购买意愿的影响是有差异的。论文采取质化研究与量化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旨在丰富奢侈品品牌延伸的研究,为奢侈品商家对于中国消费者营销策略的制定提供了指导。
王春[8](2019)在《基于能值理论的秸秆收储运体系评价研究》文中提出秸秆资源的高效利用在于其现代化健全的农作物秸秆收储运体系,但是由于秸秆密度小,季节性强等问题导致秸秆收储运工作存在困难,进而影响秸秆的规模化利用,因此对秸秆收储运体系的能值投入和产出进行系统的研究,研究对系统的环境压力、可持续性等进行科学的评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应用能值分析理论,对来发秸秆回收利用公司的人工离散型和机械集中型秸秆收储运体系进行分析和评价,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来发秸秆回收利用公司在年收购20万吨秸秆时,采用人工离散型收储运模式需要投入172.87×1018sej太阳能值,其中投入的可更新环境资源(太阳能,雨水势能等)占28%,不可更新环境资源(表土层损失能)占3%,购买可更新资源(劳力等)占64%,购买不可更新资源(燃油)占5%;采用机械集中型收储运模式需要投入148.97×1018sej太阳能值,其中投入的可更新环境资源占33%,不可更新环境资源占3%,购买可更新资源占58%,购买不可更新资源占6%。(2)两种秸秆收储运模式能值投入结构中存在不合理的地方,购买能值中,购买不可更新资源能值和购买可更新资源能值的匹配不合理,人工离散型模式购买不可更新资源能值只占购买能值的8%,购买可更新资源能值占购买能值的98%,机械集中型模式购买不可更新资源能值占购买能值的10%,购买可更新资源能值占购买能值90%。意味着该公司秸秆收储运系统科学技术投入较少,系统内的环境资源得不到很好利用,该公司采用的秸秆收储运模式发展程度不高。(3)两种秸秆收储运模式的购买可更新资源(劳力等)能值投入比重最大,环境负载率均低于2008年的农业生态系统,投入的可更新能值较多,对环境的压力较小。具有很高的可持续发展系数和较低的环境负荷率。(4)机械集中型模式秸秆收储运系统对内部的资源环境开发程度高,生产率高、购买的可更新资源能值投入比重比人工离散型秸秆收储运模式低。机械集中型模式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明显高于人工离散型秸秆收储运模型的可持续发展能力。(5)收集每千克秸秆需要投入0.74485× 1012sej~0.86435× 1012sej的能值,每千克秸秆产品的市场价格能值0.2502604× 1012sej严重小于收集每千克秸秆所投入的太阳能值,表明秸秆产品的市场定价严重偏低。玉米、小麦的市场价格能值在1.030484× 1012sej~1.177696× 1012sej,和收集每千克秸秆投入的能值对比,粮食作物的市场价格能值稍微高于收集其副产品秸秆的能值投入,但高出的程度并不大。政府应该积极扶持秸秆回收利用企业,弥补秸秆回收过程中入不敷出的处境,否则秸秆回收利用企业将很难健康运营下去。
刘可欣[9](2019)在《农村妇女地位及其对家庭减贫的影响研究 ——基于家庭性别红利视角》文中研究说明在劳动力外流和非农转移呈现男性化特征的背景下,家庭劳动的主要责任落在妇女的肩上,进行农业生产的同时还要照顾家庭子女和老人,妇女成为家庭发展最主要的贡献力量,在家庭减贫中具有不容忽视的作用。然而家务和农业的拖累也阻碍妇女在非农就业上拥有同男性平等的选择机会,性别歧视严重,刻板的性别角色观念使妇女的自身发展能力和地位长期与男性处于不平等状态,并且性别之间在人力资本和劳动价值受认可程度方面都存在明显差异,因此要在反贫困研究中充分发挥妇女的力量,就要重视应用性别红利,促进就业机会性别平等,调整改善劳动力市场性别结构。性别平等是打开性别红利大门的重要钥匙,因此将妇女发展需求以及性别平等作为扶贫工作的关注焦点,对实现精准扶贫、缓解贫困、提高扶贫绩效具有现实意义。本文利用甘肃省贫困村调查数据,将性别红利以家庭的视角分析农户妇女地位的家庭减贫效用。依据国内外文献综述和相关理论基础,推导出妇女各项地位相互之间的作用关系,非农就业性别歧视对妇女地位与贫困的影响,并基于此分析妇女地位对家庭贫困的影响机理。然后对贫困地区妇女地位状况进行探究,使用均值比较t检验的方法和Logit模型研究非农就业性别差异的水平及其影响因素,通过非线性Oaxaca-Blinder模型进行分解以探究贫困地区非农就业性别歧视程度,然后通过建立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分别对地区层面的妇女地位和农户层面的妇女地位进行综合评价。在此基础上进行妇女地位对农户贫困影响的描述性统计分析,以比较贫困和非贫困户的妇女地位之间的差异。并通过OLS、分位数回归方法分别分析农户妇女地位对家庭收入增长和收入差距的影响,利用二元Logit模型探究农户妇女地位对农户贫困发生概率的影响,以综合实证考察妇女地位对家庭贫困的影响。最终得出结论,性别歧视是造成非农就业性别差异的主要因素,农村贫困地区具有较为严重的性别歧视问题;农户内部妇女地位高于地区妇女地位,即家庭内部性别禀赋差异小于地区的性别禀赋差异;妇女各项地位越高,越有利于降低农户贫困程度,妇女地位对农户减贫具有正向影响,其中妇女职业地位的减贫作用最强。根据上述结论提出改善妇女地位,促进两性平等,消除性别歧视的政策建议。
陆诗苇[10](2019)在《农业生态系统能值投入产出模型构建及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农业提供人类基本的生存保证,支撑着整个国民经济不断发展与进步。近几十年来,随着经济和需求的不断增长,农业发展正面临着生态环境问题的威胁和危害,水土流失、土壤硬化、农业污染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农业系统的生产功能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这也是国家提出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之一,乡村生态振兴迫在眉睫。乡村生态问题,究其原因主要还是由于不合理的农业要素投入结构和生产方式引起的。基于此,本文以双峰县走马街镇农业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以乡村生态问题为研究视角,利用生态经济学分析方法,将实物型投入产出模型和能值理论方法相结合,构建农业能值投入产出模型,在充分收集资料及数据的基础上,对双峰县走马街镇农业生态系统的投入产出进行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走马街镇农业生态系统的农业能值直接消耗系数和农业能值完全消耗系数表明,其种植业主产品,畜牧业产品,渔业产品,农副产品之间存在经济能值的依存关系。但种植业主产品,畜牧业产品,渔业产品,农副产品对于林业产品的能值投入较少,其中种植业主产品,畜牧业和渔业产品对于农副产品的依赖最大,可见各部门能值的产出主要依靠农副产品秸秆的投入。(2)走马街镇农业生态系统的工业辅助能能值直接消耗系数和能值完全消耗系数表明:对各农产品能值产出影响最大是化肥的投入和精饲料的投入,其主要作用是促进各产品的总产出。各产品对于农业机械的消耗很小,可见在各产品在生产的过程中都较少投入农业机械,表明走马街镇农业系统中每一类产品的生产都处在高投入、高污染的状态。(3)走马街镇农业生态系统中的有机能能值直接消耗系数和能值完全消耗系数表明:种植业,畜牧业,林业,渔业对劳力有极大的依赖性,对于有机肥,畜力,草这类有机能的消耗非常小。可见走马街镇农业生态系统每一类产品的生产都处于粗放式发展模式,生产主要依靠人力。(4)走马街镇乡村生态发展的对策:合理利用秸秆,提高秸秆的利用率;调整化肥、精饲料和劳力的投入比例,提高农业生态系统运行效率;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推动休闲,观光,体验式农业发展。
二、技术劳力和企业发展模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技术劳力和企业发展模型(论文提纲范文)
(1)国企工会互助制度的生成与变迁研究 ——基于YZ厂的实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缘起与问题提出 |
1.1.1 选题缘起 |
1.1.2 问题提出 |
1.2 核心概念界定 |
1.2.1 工会 |
1.2.2 工会会员与单位成员 |
1.2.3 互助互济 |
1.2.4 工会互助制度 |
1.3 理论基础与解释框架 |
1.3.1 理论基础:制度生成与变迁理论 |
1.3.2 解释框架:“结构—需求—制度”分析框架 |
1.3.3 论文篇章结构 |
1.4 研究对象情况介绍 |
1.5 研究方法 |
1.6 研究意义 |
1.6.1 理论意义 |
1.6.2 现实意义 |
第2章 相关文献回顾与述评 |
2.1 国内文献回顾 |
2.1.1 工会角色与组织运行研究 |
2.1.2 工会功能与改革研究 |
2.1.3 互助价值传统与互助实践研究 |
2.1.4 工会互助保障研究 |
2.2 国外文献回顾 |
2.2.1 工会角色与组织运行研究 |
2.2.2 工会功能与改革研究 |
2.2.3 互助思想与互助组织研究 |
2.3 既有学术贡献与局限 |
2.3.1 学术贡献 |
2.3.2 研究局限 |
第3章 工会互助制度生成的背景分析 |
3.1 制度下沉: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催生互助“刚性需求” |
3.1.1 计划经济时期经济水平与收入分配制度的局限 |
3.1.2 单位制初期国有企业“纵横交错”管理体系下的工会组织 |
3.1.3 单位制初期的工会保障职能 |
3.2 组织反馈:单位成员团结模式的有机形塑 |
3.2.1 发挥工会“政治动员”组织者的作用 |
3.2.2 互助行为优化单位成员社会互动结构 |
3.2.3 集体主义思想成为单位体制时期价值取向 |
3.3 个体需求:满足计划经济时期单位成员基本生活保障需求 |
3.3.1 脱离剥削性质的旧时民间借贷组织的需求 |
3.3.2 大量单位成员存在应急借款的需求 |
3.3.3 缓解单位成员家属“后顾之忧”的需求 |
第4章 计划经济时期工会互助制度的“初样态” |
4.1 工会互助制度“初样态”的运行和功能 |
4.1.1 建国初期工人阶级互助实践 |
4.1.2 工会互助制度的运行过程 |
4.1.3 工会互助制度“初样态”的功能 |
4.2 YZ厂工会互助制度“初样态”的内容和特点 |
4.2.1 “互助储金会”——经济互助制度 |
4.2.2 “生活服务小组”——劳力互助制度 |
4.2.3 “思想互助小组”——思想互助制度 |
4.2.4 由“输血”到“造血”的互助基金会 |
4.3 单位成员对工会互助制度“初样态”的行动回应 |
4.3.1 单位成员“支持型”行动 |
4.3.2 单位成员“妥协型”行动 |
4.3.3 单位成员“观望型”行动 |
4.3.4 单位成员“排斥型”行动 |
第5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工会互助制度的“新样态” |
5.1 工会互助制度“新样态”的特点和功能 |
5.1.1 从路径依赖视角解析工会互助制度“新样态” |
5.1.2 职工互助保障区别于商业保险的独特价值 |
5.1.3 互助制度助力工会打造全方位保障“品牌” |
5.2 YZ厂工会互助制度“新样态”的表现形式 |
5.2.1 YZ厂参与职工互助保障的必要性 |
5.2.2 双轨互助制度并行的YZ厂特色 |
5.2.3 对制度目标和成效的认同激发参与动力 |
5.3 单位成员对工会互助制度“新样态”的行动回应 |
5.3.1 单位成员“支持型”行动 |
5.3.2 单位成员“妥协型”行动 |
5.3.3 单位成员“观望型”行动 |
5.3.4 单位成员“排斥型”行动 |
第6章 工会互助制度的变迁逻辑分析 |
6.1 宏观制度对中层赋能和个体需求的决定作用 |
6.1.1 国家宏观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作用 |
6.1.2 单位由行政性整合转向利益性整合 |
6.1.3 “国家—单位保障”进阶“国家—社会保障” |
6.2 中层赋能的“强化”促生互助组织新形态 |
6.2.1 向上贯彻:上级工会“在场”重塑互助边界 |
6.2.2 向下回应:发挥工会组织联系职工的“桥梁纽带” |
6.2.3 自我赋能:工会组织市场化“跨界” |
6.3 微观个体为宏观结构和中层赋能提供经验建构 |
6.3.1 “搭便车”的群体惰性助推互助行为制度化 |
6.3.2 “由借到挣”的行为逻辑嵌入互助基金会的运营理念 |
6.3.3 “风险自担”的制度常态激发工会互助保障的转型 |
第7章 结论与讨论 |
7.1 主要结论 |
7.1.1 工会互助制度生成的复合因素 |
7.1.2 工会互助制度变迁不可忽视的“中层力量” |
7.1.3 工会互助制度的现实意义 |
7.2 研究不足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访谈提纲 |
附录2:受访者基本信息表(以访谈时间先后排序) |
附录3:《互助储金会组织通则》 |
附录4:《中国职工保险互助会章程》 |
附录5:中国职工保险互助会C市办事处开展的职工互助保障类型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学术成果 |
致谢 |
(3)农产品贸易开放对中国农业碳排放绩效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问题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问题 |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思路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 |
1.4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数据来源 |
1.5 主要创新点 |
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概念界定与测度 |
2.1.1 农产品贸易开放 |
2.1.2 农业碳排放 |
2.1.3 农业碳排放绩效 |
2.2 理论基础 |
2.2.1 低碳农业理论 |
2.2.2 全要素生产率理论 |
2.2.3 国际贸易的相关理论与假说 |
2.2.4 外部性理论 |
2.3 文献综述 |
2.3.1 农业碳排放绩效的测度与影响因素 |
2.3.2 国际贸易对碳排放绩效的影响 |
2.3.3 文献述评 |
2.4 贸易开放对农业碳排放绩效的影响机理 |
2.4.1 贸易开放的劳动力效应 |
2.4.2 贸易开放的基础设施效应 |
2.4.3 贸易开放的环境效应 |
2.5 本章小结 |
3 中国农业碳排放绩效的测度与时空异质性分析 |
3.1 中国农业碳排放绩效的测度 |
3.1.1 农业碳排放的测算 |
3.1.2 农业碳排放绩效的测度 |
3.2 中国四大板块八大经济区农业碳排放绩效的时空异质性分析 |
3.2.1 中国四大板块农业碳排放绩效的时空异质性分析 |
3.2.2 中国八大经济区农业碳排放绩效的时空异质性分析 |
3.3 中国省(市、区)农业碳排放绩效时空异质性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农产品贸易开放对中国农业碳排放绩效影响的总体时序分析 |
4.1 农产品贸易开放对中国农业碳排放绩效影响的理论分析 |
4.2 农产品国际贸易的发展历程与问题分析 |
4.2.1 世界农产品国际贸易发展进程及现状分析 |
4.2.2 中国农产品国际贸易发展历程及现状分析 |
4.2.3 中美农产品贸易摩擦发展历程 |
4.3 农产品贸易开放对农业碳排放绩效影响的时间序列分析 |
4.3.1 单位根检验 |
4.3.2 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
4.3.3 协整分析 |
4.3.4 脉冲响应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农产品贸易开放对中国农业碳排放绩效影响的区域差异分析 |
5.1 基准回归与稳健性检验 |
5.2 四大板块八大经济区农产品贸易对农业碳排放绩效的影响分析 |
5.2.1 四大板块农产品贸易开放对农业碳排放绩效的影响分析 |
5.2.2 八大经济区农产品贸易开放对农业碳排放绩效的影响分析 |
5.3 门槛效应检验 |
5.3.1 门槛模型构建 |
5.3.2 门槛模型结果与分析 |
5.3.3 四大板块门槛效应的结果比较 |
5.3.4 八大经济区门槛效应的结果比较 |
5.4 本章小结 |
6 中美贸易冲突对中国农业碳排放绩效的影响分析 |
6.1 农产品宏观经济贸易模型建模 |
6.1.1 动态全球贸易能源-环境分析模型 |
6.1.2 全球贸易的区域影响降维方法 |
6.1.3 农产品出口贸易碳排放测算方法 |
6.1.4 GTAP-E数据库集成 |
6.1.5 政策情景设置 |
6.2 国别尺度模型结果及分析 |
6.2.1 各国及地区实际GDP的变动 |
6.2.2 各国及地区进出口贸易的变动 |
6.2.3 中国进出口去向变动 |
6.2.4 各国及地区碳排放及农业碳排放的变动 |
6.2.5 中美两国分行业产出变动对比 |
6.3 中国省(市、区)级尺度模型结果及分析 |
6.3.1 中国各省(市、区)经济总产出变化 |
6.3.2 中国各省(市、区)出口贸易总额变动 |
6.3.3 中国各省(市、区)农产品出口贸易及其碳排放变动 |
6.4 本章小结 |
7 研究结论、政策建议与研究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政策建议 |
7.2.1 制定科学合理的农业碳排放绩效评价体系 |
7.2.2 制定绿色农产品贸易发展战略 |
7.2.3 适度规制促进农业绿色转型 |
7.2.4 差异化投入促进农业绿色发展 |
7.2.5 引进农业低碳生产的成功经验与先进技术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
致谢 |
(4)塑造“社会主义新人” ——集体化时代一个晋东南村庄的个体与群体(论文提纲范文)
附图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理论反思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和主要内容 |
四.研究区域及史料特点 |
第一章 “问题人物”的思想改造与人生际遇 |
一.精诚所至:董心诚的重归“群众”之路 |
(一)学生时代 |
(二)军旅生涯 |
(三)成为“反革命” |
(四)接受改造 |
(五)成为“群众” |
二.我行我素:石逢生难以被改造的本性 |
(一)成长过程一波三折 |
(二)青年时期因言获罪 |
(三)政治渗透下的家庭关系 |
(四)本性难改:回村后的表现 |
(五)学会使用政治话语保护自己 |
(六)人生悲剧的心理分析 |
三.大起大落:一个皮革手工业者人生的“高潮”与“低谷” |
(一)坎坷波折的前半生 |
(二)改造生活 |
(三)个人与国家的关系 |
四.“学而优则仕”:宁家成士绅梦想的破灭 |
(一)求学 |
(二)工作 |
(三)管制 |
(四)改造 |
五.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公”“私”之间:集体化时代的乡村干部 |
一.集体化时代蔚村权力结构的变迁 |
二.大队的核心干部 |
(一)大队书记 |
(二)大队长 |
(三)其他干部 |
三.小队干部 |
(一)小队干部的基本设置 |
(二)大队干部与小队干部之间的关系 |
四.“三通四化”的干部形象 |
(一)党课制度 |
(二)干部参加劳动制度 |
五.“人无完人”:干部的另一面 |
(一)违反国家政策问题 |
(二)“四清”与整风运动中的干部问题 |
(三)作风问题 |
六.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榜样的力量:集体化时期对模范的塑造 |
一.制造模范 |
(一)制造模范的标准及变化 |
(二)制造模范的困难与问题 |
二.解读模范 |
(一)模范贴近生活 |
(二)模范无处不在 |
(三)模范的奖励 |
三.典型模范 |
(一)水利专业队队长赵世喜 |
(二)第七生产队长卫胜利 |
(三)“保险会计”杨家星 |
四.事件中的模范 |
五.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家庭·劳动·革命:妇女形象的嬗变 |
一.互助组时期:妇女走向生产的准备 |
(一)“互助”的早期理解 |
(二)妇女参与生产的背景 |
(三)效果和经验 |
(四)理想的妇女形象 |
二.初级社、高级社时期:从家庭妇女到劳动妇女 |
(一)以妇女参加劳动生产为中心 |
(二)妇女参加劳动生产的成绩 |
三.人民公社时期:“劳动妇女”和“革命妇女”的双重身份 |
(一)新的要求 |
(二)新的举措 |
(三)新的变化 |
四.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新人”的启蒙:集体化时代的儿童教养 |
一.幼托事业的发展及幼儿教养 |
(一)合作化时期“保育为主、教育为辅”的方针 |
(二)人民公社化时期对“共产主义接班人”的培养 |
(三)集体化时代后期:“儿童本位”的回归 |
二.儿童的小学教养 |
(一)集体化时代农村小学教育普及概况 |
(二)“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 |
(三)“教育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 |
三.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从拿镐到拿枪:建国以来乡村社会中的民兵 |
一.民兵制度的数据分析 |
(一)人数统计 |
(二)组织、干部结构 |
(三)年龄分析 |
(四)基本情况 |
二.民兵的日常管理 |
(一)军事训练制度 |
(二)宣传、学习制度 |
(三)武器管理制度 |
(四)评优制度 |
(五)问题及对策 |
三.民兵的模范带头作用 |
(一)改造种子山 |
(二)抗旱蓄水 |
(三)抗洪抢险 |
(四)科学种田 |
四.民兵营中的女民兵 |
五.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5)陕西省中部地区循环农业典型模式分析与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发展循环农业是建设我国农业生态文明的必然选择 |
1.1.2 循环农业的基本理论 |
1.2 循环农业的研究现状 |
1.2.1 我国循环农业发展实践 |
1.2.2 国内外循环农业评价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研究内容与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研究内容 |
2.2.1 循环农业典型模式的物质流分析 |
2.2.2 循环农业典型模式的能流分析 |
2.2.3 循环农业典型模式的资金流分析 |
2.2.4 循环农业典型模式的生命周期评价 |
2.2.5 循环农业典型模式的能值分析 |
2.2.6 循环农业典型模式的综合评价 |
2.3 研究模式 |
2.3.1 以农村庭院为主体的循环农业生产模式 |
2.3.2 以农业示范园区为主体的循环农业生产模式 |
2.3.3 以龙头企业为主体的循环农业生产模式 |
2.4 研究方法 |
2.4.1 数据获取与收集 |
2.4.2 具体的评价方法 |
2.5 技术路线 |
第三章 陕西省中部地区循环农业典型模式的构成特征 |
3.1 中国循环农业模式发展现状 |
3.2 陕西省中部地区循环农业典型模式 |
3.2.1 农村庭院模式 |
3.2.2 农业园区模式 |
3.2.3 龙头企业模式 |
第四章 循环农业典型模式的物质流分析 |
4.1 农村庭院模式的物质流特征分析 |
4.1.1 农村庭院模式Ⅰ的物质产投结构分析 |
4.1.2 农村庭院模式Ⅱ的物质产投结构分析 |
4.1.3 农村庭院模式的物质流评价指标计算及分析 |
4.2 农业园区模式的物质流特征分析 |
4.2.1 农业园区模式Ⅰ的物质产投结构分析 |
4.2.2 农业园区模式Ⅱ的物质产投结构分析 |
4.2.3 农业园区模式的物质流评价指标计算及分析 |
4.3 龙头企业模式物质流特征分析 |
4.3.1 龙头企业模式的物质产投结构分析 |
4.3.2 龙头企业模式的物质流评价指标计算及分析 |
4.4 小结 |
第五章 循环农业典型模式的能流分析 |
5.1 农村庭院模式的能流特征分析 |
5.1.1 农村庭院模式Ⅰ的能量产投结构分析 |
5.1.2 农村庭院模式Ⅱ的能量产投结构分析 |
5.1.3 农村庭院模式的能流评价指标计算及分析 |
5.2 农业园区模式的能流特征分析 |
5.2.1 农业园区模式Ⅰ的能量产投结构分析 |
5.2.2 农业园区模式Ⅱ的能量产投结构分析 |
5.2.3 农业园区模式的能流评价指标计算及分析 |
5.3 龙头企业模式的能流特征分析 |
5.3.1 龙头企业模式的能量产投结构分析 |
5.3.2 龙头企业模式的能流评价指标计算及分析 |
5.4 小结 |
第六章 循环农业典型模式的资金流分析 |
6.1 农村庭院模式的资金流分析 |
6.1.1 农村庭院模式Ⅰ的现金流量分析 |
6.1.2 农村庭院模式Ⅱ的现金流量分析 |
6.1.3 农村庭院模式的资金流指标计算及分析 |
6.2 农业园区模式的资金流分析 |
6.2.1 农业园区模式Ⅰ的现金流量分析 |
6.2.2 农业园区模式Ⅱ的现金流量分析 |
6.2.3 农业园区模式的资金流指标计算及分析 |
6.3 龙头企业模式的资金流分析 |
6.3.1 龙头企业模式的现金流量分析 |
6.3.2 龙头企业模式的资金流指标计算及分析 |
6.4 小结 |
第七章 循环农业典型模式的生命周期评价 |
7.1 对不同沼气生产子系统的清单汇总 |
7.2 对不同沼气生产子系统生命周期环境影响的特征化评价 |
7.2.1 户用沼气工程环境影响特征化 |
7.2.2 大型沼气工程环境影响特征化 |
7.3 不同沼气生产子系统生命周期环境影响标准化分析 |
7.4 对不同沼气生产子系统生命周期环境影响的加权评估 |
7.5 小结 |
第八章 循环农业典型模式的能值特征分析 |
8.1 农村庭院模式的能值特征分析 |
8.1.1 农村庭院模式Ⅰ的能值投入结构分析 |
8.1.2 农村庭院模式Ⅱ的能值投入结构分析 |
8.1.3 农村庭院模式的能值评价指标汇总及分析 |
8.2 农业园区模式的能值特征分析 |
8.2.1 农业园区模式Ⅰ的能值投入结构分析 |
8.2.2 农业园区模式Ⅱ的能值投入结构分析 |
8.2.3 农业园区模式的能值评价指标汇总及分析 |
8.3 龙头企业模式的能值特征分析 |
8.3.1 龙头企业模式的能值投入结构分析 |
8.3.2 龙头企业模式的能值评价指标汇总及分析 |
8.4 小结 |
第九章 循环农业典型模式的综合评价 |
9.1 循环农业生产模式评价指标汇总及综合评价 |
9.1.1 循环农业生产模式评价指标汇总 |
9.1.2 农村庭院模式的综合评价 |
9.1.3 农业园区模式的综合评价 |
9.1.4 龙头企业模式的综合评价 |
9.2 对陕西省中部地区循环农业进一步发展的建议 |
第十章 结论与展望 |
10.1 结论 |
10.2 研究创新点 |
10.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历 |
(6)金融深化、劳力资本扭曲与产业结构升级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文献回顾 |
(一)金融深化与产业升级 |
(二)劳力资本扭曲与产业升级 |
三、模型选择与变量说明 |
(一)动态面板模型 |
(二)空间计量模型 |
(三)指标选取与数据来源 |
1. 被解释变量 |
2. 核心解释变量 |
3. 控制变量 |
四、结果分析 |
(一)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时空分布 |
(二)本地效应检验结果 |
(三)金融深化、劳力资本扭曲影响产业结构升级优化的空间效应 |
(四)稳健性检验 |
五、结论与建议 |
(7)中国情境下奢侈品母品牌价值感知对延伸品购买意愿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
1.2.1 奢侈品的相关研究 |
1.2.2 顾客价值感知的研究现状 |
1.2.3 品牌延伸的研究现状 |
1.2.4 购买意愿的相关研究 |
1.2.5 国内外研究成果评述 |
1.3 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思路 |
1.3.4 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2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框架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2.1.1 奢侈品 |
2.1.2 奢侈品顾客价值感知 |
2.1.3 品牌延伸 |
2.1.4 购买意愿 |
2.2 顾客价值感知的来源 |
2.2.1 价值与营销的主导逻辑 |
2.2.2 企业与顾客在价值产生过程中的关系 |
2.3 顾客对品牌延伸过程的评价 |
2.3.1 情感迁移和联想需求 |
2.3.2 晕轮效应和强化理论 |
2.3.3 分类的观点 |
2.3.4 类比学习 |
2.4 中国情境下的奢侈品消费分析 |
2.4.1 中国情境化研究的内涵 |
2.4.2 中国情境下的奢侈品消费状况 |
2.5 理论框架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中国情境下奢侈品母品牌价值感知模型的建构 |
3.1 研究取向与方法 |
3.1.1 质化研究取向的选择 |
3.1.2 扎根理论研究方法的确定 |
3.2 研究设计 |
3.3 研究对象的选取 |
3.4 研究资料的收集 |
3.4.1 访谈备忘录 |
3.4.2 访谈资料收集过程 |
3.5 研究资料的分析 |
3.5.1 开放性译码 |
3.5.2 主轴性译码 |
3.5.3 选择性译码 |
3.6 研究启示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中国情境下奢侈品母品牌价值感知概念模型的验证 |
4.1 研究设计 |
4.2 变量的定义与测量 |
4.2.1 功能价值感知 |
4.2.2 财务价值感知 |
4.2.3 个人价值感知 |
4.2.4 社会价值感知 |
4.2.5 品牌关系价值感知 |
4.3 样本与数据收集 |
4.4 数据分析 |
4.4.1 信度和效度分析 |
4.4.2 同源偏差控制与检验 |
4.4.3 一阶验证性因子分析 |
4.4.4 二阶验证性因子分析 |
4.5 结果分析与讨论 |
4.6 研究启示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母品牌价值感知对延伸品购买意愿的直接作用检验 |
5.1 理论模型框架与研究假设提出 |
5.1.1 母品牌功能价值感知对延伸品购买意愿的影响 |
5.1.2 母品牌财务价值感知对延伸品购买意愿的影响 |
5.1.3 母品牌个人价值感知对延伸品购买意愿的影响 |
5.1.4 母品牌社会价值感知对延伸品购买意愿的影响 |
5.1.5 母品牌品牌关系价值感知对延伸品购买意愿的影响 |
5.2 直接作用的实证研究设计 |
5.2.1 问卷设计 |
5.2.2 变量定义与测量 |
5.3 样本选取与收集 |
5.4 直接作用的数据分析 |
5.4.1 信度和效度分析 |
5.4.2 同源偏差控制与检验 |
5.4.3 验证性因子分析 |
5.4.4 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
5.5 直接作用的研究结果分析与讨论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顾客满意与品牌信任的中介作用检验 |
6.1 顾客满意与品牌信任 |
6.1.1 期望失验理论与顾客满意 |
6.1.2 齐美尔信任理论与品牌信任 |
6.2 顾客满意和品牌信任的链式中介作用 |
6.3 理论模型框架 |
6.4 中介作用的实证研究设计 |
6.4.1 问卷设计 |
6.4.2 变量定义与测量 |
6.4.3 问卷发放与数据收集 |
6.5 中介作用的数据分析与讨论 |
6.5.1 数据质量分析 |
6.5.2 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
6.5.3 中介作用检验 |
6.6 研究结果分析与讨论 |
6.7 本章小结 |
第7章 儒家文化价值观和品牌延伸本真性的调节作用检验 |
7.1 儒家文化价值观与中国情境下的奢侈品消费 |
7.1.1 西方文化价值观 |
7.1.2 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 |
7.1.3 儒家文化价值观对奢侈品消费的调节作用 |
7.2 品牌延伸本真性和奢侈品品牌延伸的关系 |
7.2.1 品牌延伸本真性的概念 |
7.2.2 品牌延伸本真性的调节作用 |
7.3 儒家文化价值观调节作用检验的实证研究 |
7.3.1 研究方法 |
7.3.2 量表的信度和效度分析 |
7.3.3 调节作用检验结果 |
7.4 品牌延伸本真性调节作用检验的实证研究 |
7.4.1 研究方法 |
7.4.2 量表的信度和效度检查 |
7.4.3 调节作用检验结果 |
7.5 研究结果分析与讨论 |
7.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8)基于能值理论的秸秆收储运体系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秸秆收储运发展现状 |
1.2.1 国外秸秆收储运发展现状 |
1.2.2 国内秸秆收储运发展现状 |
1.3 国内外能值分析研究现状 |
1.3.1 国外能值分析发展现状 |
1.3.2 国内能值分析发展现状 |
1.4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2 基于能值分析的秸秆收储运相关理论介绍 |
2.1 能值理论的基本概念 |
2.1.1 能值 |
2.1.2 能值转换率 |
2.1.3 能值分析 |
2.2 能值分析的基本步骤 |
2.3 主要能值指标及综合水平能值指标体系 |
2.3.1 主要能值指标 |
2.3.2 能值指标计算方法 |
3 社旗县来发秸秆回收利用公司收储运体系 |
3.1 社旗县来发秸秆回收利用公司收储运物流系统 |
3.1.1 秸秆收储运系统数学模型的建立与计算 |
3.2 社旗县来发秸秆回收利用公司收储运系统能值投入产出 |
4 社旗县来发秸秆收储运公司两种收储运模式能值分析 |
4.1 研究区域概况 |
4.2 两种收储运模式的边界确定 |
4.3 绘制两种收储运模式的能量系统图 |
4.4 能值计算的具体方法 |
4.4.1 能量折算系数 |
4.4.2 能值转换率 |
4.4.3 秸秆收储运系统原始数据的处理 |
4.5 编制两种收储运模式能值分析表 |
4.6 结果与分析 |
4.6.1 建立两种收储运模式的能值综合指标体系 |
4.6.2 秸秆产品能值讨论 |
4.6.3 两种收储运模式的能值投入与农作物能值对比分析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英文摘要 |
(9)农村妇女地位及其对家庭减贫的影响研究 ——基于家庭性别红利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二节 研究目的和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第三节 文献综述 |
一、性别红利相关研究 |
二、妇女地位概念与衡量指标研究 |
三、妇女地位的影响因素研究 |
四、妇女对家庭收入和贫困的影响研究 |
五、评述 |
第四节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三、技术路线 |
第五节 论文的难点与创新点 |
一、论文难点 |
二、论文创新点 |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
一、家庭性别红利 |
二、妇女地位 |
三、收入贫困与地位贫困 |
四、就业性别歧视 |
第二节 相关理论基础 |
一、社会性别理论 |
二、家庭经济学理论 |
三、人力资本理论和社会资本理论 |
四、二元劳动力市场理论 |
五、妇女地位和作用研究理论 |
六、阿马蒂亚·森的贫困理论 |
第三节 农村妇女地位对家庭贫困的影响机理分析 |
一、农村妇女各项地位之间相互作用关系分析 |
二、非农就业性别歧视对妇女地位与贫困的影响分析 |
三、农村妇女地位对农户减贫的影响机理分析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样本贫困地区妇女地位状况分析 |
第一节 农村非农就业性别歧视实证分析 |
一、模型构建 |
二、变量选取和统计描述 |
三、回归结果分析 |
第二节 地区和家庭层面妇女地位综合评价实证分析 |
一、综合评价方法 |
二、评价指标的选取 |
三、指标无量纲化处理 |
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五、指标权重的确定 |
六、综合评价结果与分析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农村妇女地位对家庭减贫影响的实证分析 |
第一节 妇女地位对农户贫困影响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二节 模型构建与变量选择 |
一、模型构建 |
二、变量选择与描述 |
第三节 妇女地位对家庭收入增长和收入差距影响实证分析 |
一、农村妇女地位对家庭收入增长的影响 |
二、农村妇女地位对家庭收入差距的影响 |
第四节 农村妇女地位对家庭贫困发生概率影响的实证分析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研究结论和对策建议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对策建议 |
第三节 局限与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硕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目录 |
致谢 |
(10)农业生态系统能值投入产出模型构建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农业生态系统研究 |
1.2.2 能值理论方法研究 |
1.2.3 投入产出模型研究 |
1.2.4 能值投入产出模型研究 |
1.2.5 述评与思考 |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框架 |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5 研究的创新点 |
2 理论基础和研究对象 |
2.1 农业生态系统 |
2.2 能值理论基础 |
2.2.1 能值 |
2.2.2 能值转换率 |
2.2.3 能量流 |
2.2.4 自由能和熵 |
2.3 投入产出分析理论基础 |
2.3.1 投入产出分析基本概念 |
2.3.2 投入产出模型基本假定 |
2.4 乡村振兴战略 |
2.5 研究的对象 |
2.5.1 走马街镇自然条件与资源概况 |
2.5.2 走马街镇社会经济概况 |
2.5.3 走马街镇农业概况 |
3 农业能值投入产出模型构建 |
3.1 农业能值投入产出模型的可行性分析 |
3.2 农业能值投入产出表编制 |
3.3 农业能值投入产出表的部门设置 |
3.3.1 部门设置原则 |
3.3.2 部门设置 |
3.4 农业能值投入产出表的数据处理方法 |
3.4.1 数据处理的步骤 |
3.4.2 走马街镇农业生态系统能量系统图 |
3.4.3 数据处理的计算方法 |
3.5 农业能值投入产出模型中行模型研究 |
3.5.1 农业能值投入产出模型行平衡关系式 |
3.5.2 农业能值直接消耗系数表达式 |
3.5.3 农业能值完全消耗系数表达式 |
3.6 农业能值投入产出模型中列模型研究 |
3.6.1 农业能值投入产出模型列平衡关系式 |
3.6.2 工业辅助能能值直接消耗系数和有机能能值直接消耗系数表达式 |
3.6.3 工业辅助能能值完全消耗系数和有机能能值完全消耗系数 |
4 数据来源及整理 |
4.1 数据来源 |
4.2 走马街镇基本数据 |
4.2.1 走马街镇全镇职业特征 |
4.2.2 走马街全镇受教育情况 |
4.2.3 走马街镇农业生产经营人员概况 |
4.2.4 走马街镇农业机械量和耕地情况 |
4.3 走马街镇投入产出项目能值数据表 |
5 实证分析 |
5.1 走马街镇农业能值投入产出表 |
5.2 走马街镇农业能值投入产出模型的直接消耗系数 |
5.2.1 农业能值直接消耗系数 |
5.2.2 工业辅助能能值直接消耗系数 |
5.2.3 有机能能值直接消耗系数 |
5.3 走马街镇农业能值投入产出模型的完全消耗系数 |
5.3.1 农业能值完全消耗系数 |
5.3.2 工业辅助能能值完全消耗系数 |
5.3.3 有机能能值完全消耗系数 |
6 结论与对策 |
6.1 结论 |
6.2 对策 |
6.2.1 提高秸秆的利用率,合理利用秸秆 |
6.2.2 调整化肥、精饲料和劳力的投入比例,提高农业生态系统运行效率 |
6.2.3 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 |
6.2.4 推动休闲,观光,体验式农业发展 |
7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能量折算系数和太阳能值转换率 |
附录2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
致谢 |
四、技术劳力和企业发展模型(论文参考文献)
- [1]国企工会互助制度的生成与变迁研究 ——基于YZ厂的实证分析[D]. 穆希琳. 吉林大学, 2021(01)
- [2]从合作社转向合作联社:市场扩展下龙头企业和农户契约选择的经济逻辑——以山西省太谷县某龙头企业和土地合作社为例[J]. 邓宏图,赵燕,杨芸. 管理世界, 2020(09)
- [3]农产品贸易开放对中国农业碳排放绩效的影响研究[D]. 周晓雪.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1)
- [4]塑造“社会主义新人” ——集体化时代一个晋东南村庄的个体与群体[D]. 张瑜. 山西大学, 2020(01)
- [5]陕西省中部地区循环农业典型模式分析与评价[D]. 王钰.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02)
- [6]金融深化、劳力资本扭曲与产业结构升级优化[J]. 王仁祥,吴光俊. 金融理论与实践, 2019(09)
- [7]中国情境下奢侈品母品牌价值感知对延伸品购买意愿的影响研究[D]. 李泽昀.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9(01)
- [8]基于能值理论的秸秆收储运体系评价研究[D]. 王春. 河南农业大学, 2019(04)
- [9]农村妇女地位及其对家庭减贫的影响研究 ——基于家庭性别红利视角[D]. 刘可欣. 西北师范大学, 2019(06)
- [10]农业生态系统能值投入产出模型构建及应用研究[D]. 陆诗苇.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