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汉魏晋南北朝宫廷乐局的演变

简论汉魏晋南北朝宫廷乐局的演变

一、略论汉魏两晋南北朝宫廷音乐官署的沿革(论文文献综述)

孔令通[1](2021)在《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职官材料整理与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汉书·百官公卿表》《续汉书·百官志》等传世文献中比较系统地记载了汉代职官的设置情况,同时,在玺印、封泥、简牍等出土文献中亦存在着大量的汉代职官材料,这些内容对於研究汉代职官具有极其重要的学术价值。本文广泛搜1整理出土文献所见西汉职官材料,与《百官表》进行比照,并讨论相关问题。论文分爲上下编:上编爲研究篇。绪论介绍了出土文献中所见西汉时期职官研究史、已有研究的不足、本文的研究思路与方法、本文的创新与不足。第一章是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中央职官考述,分爲五节,将出土文献中所见高祖至吕后时期、文景时期、西汉中期、西汉晚期的职官与《百官表》进行了对比,并总结了未见於《百官表》且无法判断归属之中央职官。经过对比发现《百官表》所述职官体系至文景时才开始颇具雏形,至西汉中期方形成,而西汉晚期是“省减”期,注重机构的裁撤与省并。第二章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王国及侯国职官考述,分爲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王国、侯国及未见於《百官表》且无法判断归属的王国职官三节。汉承秦制,但其实刘邦称帝前後都部分继承了楚制,因此这一部分着重追溯职官至战国时期,并对其职能进行概括总结。通过梳理发现,西汉早期侯国即已存在侯家吏和上属於中央的两套行政系统。第三章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郡县职官考述,分二节:第一节爲郡职官,第二节爲县职官。重点梳理了西汉早期和西汉中晚期的郡县属吏,通过梳理发现,西汉早期郡守以军事职能爲主,属吏设置相对简单。西汉中晚期,郡属吏设置增多。且少数民族地区可能亦存在汉廷所辖职官与少数民族职官两套行政系统。第四章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特种官署考述,本章分爲工矿商业类、军事类、农林水利类、畜牧类、仓储类五节,对西汉时期的盐铁官、都水官、工官等秩比县令长的职官进行了考察。下编是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职官汇编,将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职官汇集成五个表格,分别是: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中央、王国、郡、县、侯国职官表,其中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中央职官分爲出土文献中见於《百官表》和未见於《百官表》职官两个表格。

辛颖[2](2021)在《汉代乐舞戏剧形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为了探讨中国古代戏剧从上古祭祀歌舞逐渐演进到“歌舞演故事”的戏剧形态的根源,前辈先贤从“戏”的文字训诂考证寻求答案,然而“戏”只是中国古代戏剧早期形态之一。“戏”的演化路径只能代表中国古代戏剧早期形态演进方向。上古祭祀乐舞涵养了中国古代戏剧的萌芽,而汉代乐舞则是中国古代戏剧从乐舞向“歌舞演故事”的戏剧形态演进的过渡环节。本文拟用五章展开论述。第一章讨论秦汉时期“戏”的具体含义及其表演形态。通过对“戏”字的训诂考源,发现“戏”从“戈”有演武传统;从“虍”有军事活动的性质;从“豆”袭得祭祀功能。通过近古期两周系和六国系“戏”字用例证明,“戏”是具有演武传统和祭祀功能的角抵表演。在秦汉时期,“戏”在角抵的表演形态之外,又受到上古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的影响,形成诸如《蚩尤戏》《东海黄公》等角抵演故事的戏剧形态。“戏”并不是中国古代戏剧的统称,而是指具体的表演形态。在汉代,不仅角抵呈现出戏剧形态特征,汉代歌舞百戏中的一些节目也呈现出“演故事”的戏剧形态特征,中国古代戏剧早期形态是多种“戏”的集合。第二章讨论汉代的司乐机构。“戏”只是中国古代戏剧由乐舞向戏剧演进的个案,汉代乐舞管理机构及职能调整深刻影响了汉代乐舞向戏剧形态演进的进程。汉代的司乐机构由执掌郊庙雅乐的太乐、参与制作郊祀乐舞的乐府以及执掌皇家卤簿的黄门鼓吹三部分组成。相较周秦时期的司乐机构,汉王朝一方面承袭了周秦太乐,继续由太乐执掌郊庙雅乐;另一方面扩大乐府职权,增设黄门鼓吹。具体说来,通过为乐府设置协律都尉,扩大乐府司乐的职权。乐府有采诗入乐的职能,拓展了汉代乐舞的来源和渠道。同时,汉代将边地鼓吹纳入到皇家法驾卤簿,作为仪式乐,也用于赏赐军功。汉代司乐机构及职能调整,不仅拓展了乐舞的来源渠道,汲取民间和西域歌舞;也使得汉代乐舞从礼乐阐释向娱乐观赏转变,形成乐舞的演述形态。第三章讨论汉代乐舞的演述形态。在周代礼乐制度下,诗是天子“听政”的渠道之一。沿续先秦采诗入乐的传统,在叙事参与下,汉代乐舞实现了由先秦“听政”向汉代“观政”的演述形态转变。歌、舞甚至伎艺表演构成了汉代乐舞“演”的形态,而歌辞、舞辞中的叙事内核则构成了乐舞“述”的内容。在“观政”的诉求下,“观”与“演述”形成了二维互动。汉代乐舞演述形态在留存时“演”与“述”的分离,乐舞形态留存于汉代乐舞画像石(砖)、乐舞人俑等乐舞文物中;而乐舞的歌辞、舞辞则留存于传世文献,形成后世所见的乐府诗。汉代乐舞的演述形态极具开放性和创新性,主要体现在:通过改题创作和模仿乐府古题两种方式生成新的乐舞。第四章讨论汉代乐舞的节目组织形态。东汉时期对歌舞、角抵、总会仙倡、幻术、戏车等表演概称之为“百戏”。通过传世文献与乐舞文物的双重印证,汉代乐舞中的“百戏”在节目组织形态上呈现出节目团块结构,“百戏”实则是各类节目的集合。乐舞节目的团块结构按照同类归属的原则形成次级“类目”,最终呈现出“百戏——类目——节目”团块结构。乐舞节目的团块结构极具灵活性,可以根据表演时长和表演场地等具体要求做出相应的调整,既可以在大规模广场使用几个类目联演,也可以择取几个类目中的经典节目用于达官贵人府邸的厅堂娱乐。在乐舞、百戏中个别节目高度发达,形成经典剧目。第五章汉代经典剧目属性考辨。由于百戏节目之间以及类目团块之间的松散性,使得这个以节目为基础的团块结构不仅可以随着时间推移增减节目,还可以依据广场、园林、厅堂表演过程中随主客喜好任意配搭,经典节目反复搬演,推动汉代乐舞生成诸如《蚩尤戏》《东海黄公》《公莫舞》《优孟衣冠》等经典剧目。经典剧目的出现使得节目在命名上,摆脱以歌、舞或伎艺等以属性命名,而是以叙事内容命名。这就使后世学者误认为中国古代戏剧在秦汉时期已经出现用于搬演的成熟戏剧。客观地说,汉代经典剧目只是乐舞反复搬演的结果,剧目是汉代乐舞向戏剧形态演进的一个阶段特征。

徐慧极[3](2020)在《中国古代艺术体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体式”是中国古代艺术理论家对艺术门类、类型、体裁、风格等涉及体制与样式问题的总体概括。本文以史为线索,研究中国古代艺术的体式问题。中国古代艺术体式有其独特的形式构成与理论表达方式。本文针对艺术体式理论的论述是以四个结构层次为划分依据,从五个理论维度进行阐述。四个结构层次分别是艺术门类、艺术类型、艺术体裁以及从体基础上延伸出来的风格;五个阐释维度分别是物质媒介与艺术语言、形制规范、名家样式、地域风格、时代风格。艺术体式是一个历史的、动态的范畴,它在门类、类型、体裁三个层级上经历了从混融综合之“艺”到独立之“体”,再到具体体式细化、整合的演化过程。先秦、秦汉是艺术体式的混融期,体式在礼乐制度的规约下发展,该时期着重讨论的是体式与礼乐制度、百工技艺的生成及规范关系。魏晋南北朝是体式的确立期,各艺术门类作为独立个体的艺术批评意识日渐强烈,门类属性及其相互之间的界限渐趋明朗,体式理论侧重于强调艺术家的主导作用及名家样式的典范地位,体式形构、样貌的形式认识逐渐深化,二者在体的生成、确立中互为因果。唐宋是体式的系统整合期,也是体式形制规范的重构期,艺术门类、艺术类型、艺术体裁的样式标准逐渐建立,书、画、乐门类艺术的样式类型论逐渐形成,奠定了后世艺术体式阐述的理论基础。元明清时期,艺术体式在整合前代的基础上继续发展,艺术体式理论通过拓展体式阐述的本体向度,整合前代艺术体式,再释体式活力。从种类形式层面延伸至风格,时代风格、名家样式风格、地域风格、流派风格成为体式阐述的主要方面。历史阐述维度进一步推进,既有体式的样式形态获得了系统的梳理,体式的形式构成因素获得了更深层次的凝练,部分原有艺术样式的体式价值得以彰显。把握中国古代艺术体式理论,是重审古代艺术样式形态、样式谱系、艺术风格、艺术流派等论题的一个窗口,也是认识古代艺术整体样式构成的一架梯子,对之进行系统整理,有助于推进中国古典艺术理论的现代阐释。

黄金龙[4](2020)在《崑曲曲牌源流研究》文中提出“崑曲曲牌源流研究”课题的展开,是基於目前对崑曲曲牌源流演变中存在的问题,所做的系统回顾和整理研究,是对戏剧本体的深入探索和考证。曲牌研究是曲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到对南北曲曲谱的整理与研究、对自上古时期到近代相关音乐文学文献的整理与研究、对各体音乐文学体裁文学的整理与研究等等,进而从整个中国“音乐文学“和“腔词关系”的宏观与微观视域考察崑曲曲牌的演进逻辑。本课题以通代研究角度切入,具体考察各代音乐文学与崑曲曲牌之间的源流互渗情况。第一章为“唐前古曲曲牌与崑曲曲牌之关系”。本课题对於崑曲曲牌源流的考察不仅仅把曲牌产生和发展限定为唐以後,而是力图在“前曲学时代”勾勒出一个曲牌音乐的酝酿和准备阶段,探索《诗经》、乐府等音乐文学在格律和音乐形式方面,对曲牌的产生所起到的重要推动作用,这也初步奠定了曲牌的文学和音乐基础。第二章为“大曲与崑曲曲牌关系论”。该章以大曲为主要考察对象,具体整理大曲源出崑曲曲牌的大致数量和基本演进方式,从而认为大曲的音乐管理方式和音乐体式,为崑曲曲牌提供了规范性和变异性的基本理念,同时也为崑曲曲牌的音乐文学来源提供了雅俗两方面的积累和雅俗融合的基本理念。第三章为“词牌与崑曲关系论”。作为崑曲曲牌的重要来源,该章主要考察“词曲递变”的文学逻辑和音乐逻辑,从而得见词与曲在宫调和格律的转化上,均有不同;其次,词法为度曲之法提供了丰富的经验和基础,为崑曲曲牌提供了丰富的文学和音乐素材。第四章为“北曲崑化论”。北曲和南曲始终存在着诸多文学与音乐特质上的差异,这种差异在宋元明清以来,以交通和地域转移流变,在东西南北之间进行了多次深入的学习、交流和渗透,构成了南北曲共同发展和共同繁荣的文化景观。该章也在意图证明南北曲的交流互渗,是南北曲自我曲学规范建立的基础。第五章为“南戏曲牌与崑曲曲牌关系论”。本章以南戏与崑曲内部声腔的转化入手,探讨南戏与崑曲的源流问题。南戏为崑曲初步奠定了“腔格理论”和“曲牌声情论”,课题通过对南曲谱谱系的重新梳理和反思,确立了南戏和崑曲在音乐和文学倾向的雅俗倾向和曲律转变,这也进一步揭示了崑曲曲牌风格的独立发展与演变过程。第六章为“崑曲曲牌中的民间俗曲”。该章是基於曲牌源流多样性所作出的考察,具体从民间音乐、宗教音乐、边地音乐、琴曲、琴歌等角度,来全面考察崑曲与其他音乐品类之间的交流互渗状况。总体来说,本课题通过对崑曲曲牌源流的梳理可以看到:曲牌是曲牌体戏曲的重要特质,曲牌提供了戏曲的“诗、乐、演”的重要维度,具有重要的规约性和适应性。本课题对崑曲曲牌源流的考察,不仅仅是对崑曲曲牌的演唱和理论的揭櫫和指导,更重要的是力图发掘曲牌这一具体音乐形式其背後所蕴含的音乐演变逻辑,曲牌是整个中国音乐文学发展的一个缩影,充分展现了中国戏曲的独特魅力。

张建华,余虹[5](2019)在《中国古代音乐制度百年研究回顾》文中指出中国古代音乐制度是中国古代音乐史研究的一个分支领域,近年来已成为音乐界一个重要的学术增长点,受到普遍地关注和重视。文章回顾过去百年音乐制度研究的成绩与不足,将之分为四个阶段:20世纪上半叶是音乐制度研究的萌发期;20世纪50至70年代是音乐制度研究的自觉期;20世纪80年代至20世纪末期是音乐制度研究的发展期;21世纪初期约20年间是音乐制度研究的繁荣期。文章还对音乐制度的研究予以展望,对其研究的范围、路径、方法、目标、意义等均作出简要构想。

孔庆蓉[6](2019)在《汉代诗歌研究史论(汉-清)》文中认为在中国诗歌史上,汉代诗歌的产生具有特殊意义。关于汉代诗歌的研究经历了两千多年的历程。从汉代起,每一个时代都有对汉代诗歌的整理、考辨、集释,其研究内容十分广泛,这为我们今天的研究提供了不可或缺的研究资料。历来对汉代诗歌的考察,依据研究者不同的研究趣味,或分门别类地对汉诗进行专题研究,或对汉诗的时代背景、结构内容、名物称谓等方面进行详细的辨伪考证。随着对汉代诗歌研究的不断深入,渐渐积累起比较全面、完整、细致入微的研究成果。本文力图对汉代诗歌研究史进行考镜源流的历史追索,作一番动态、定向的考察,凸显历代研究面貌,辨明研究流变的历史轨迹和承递关系。全文共分六章,主要内容概括如下:第一章,主要对汉代诗歌进行了分类描述,具体阐述了乐府产生的机制和演唱、表演及其相关情况。《史记》和《汉书》是这一时期记载汉代诗歌相关情况的两部史书,其中对汉诗片段式的理论评述开启了汉代诗歌研究的酝酿阶段。第二章,魏晋南北朝时期,对汉鼓吹曲进行改造并将其雅化为纪颂功德的朝廷音乐。随着宫廷雅乐和俗乐双向互动交流过程的不断深化,汉代所侧重的雅乐传统被颠覆了。《宋书·乐志》将汉乐府相和曲、杂曲,纳入了官修乐志的范畴,并且首次记录了《汉铙歌十八曲》和《陌上桑》,其开创之功不可没。南朝时期,正式拉开了汉诗研究的序幕,刘勰、钟嵘对汉代诗歌的品评,语言虽然稍嫌简略,但已涉及五言诗的起源、诗歌风格及作品真伪问题。《文选》和《玉台新咏》对汉代诗歌的整理和收录作出了贡献。第三章,隋唐时期的复古思潮,开启了对六朝文风的批判。陈子昂将批判的锋芒直指齐梁,鲜明地表示了自己推崇风雅和汉魏古诗的态度。面对南朝以来古题乐府诗歌创作的娱情化潮流,以吴兢为代表的乐府学家对古题作出了正本清源的梳理,为古题乐府创作开辟了理论上的支撑点。李白更加重视乐府古题的规定性,通过创作实践表达了自己对古题题义的深刻体认。汉代诗歌在这一时期有赖于《文选》而得以广泛传播。皎然将汉代诗歌纳入审美批评视野,表明此时期对汉代诗歌的研究开始深化和细化。唐代的类书对汉代诗歌按性质归类,虽然和南朝不尽相同,但对苏、李诗的态度和《文选》《诗品》的观点是一致的。第四章,宋代严羽确立了汉魏诗歌在其诗学体系中的“第一义”地位。郑樵的《通志·乐略》将汉魏以来至唐代的音乐典籍进行梳理,试图力挽崔豹、吴兢以“义”解诗之弊。左克明对汉乐府独特的解题方式成为乐府研究的重要转折。诗话在宋元时期就已成为诗歌理论批评的一种主要形式,严羽、刘克庄、杨载等人均在诗话着作中表达了自己对汉代诗歌的理解和看法。第五章,明代对汉代诗歌进行全面的选、编、注、考、点、评、论等多种形态的研究,其卷帙之繁富,体系之完整,理论之精确,超过以往任何一个时代,体现了多样化的诗学批评模式。明前后七子以“古体宗汉魏”为创作纲领,将汉代诗歌推到仅次于《诗经》的亚经典地位。第六章,清代的汉诗研究在历代研究的基础上,有了更深入的发展和更全面的展开。清代是“经学复盛时代”,儒家诗学的传统政教精神复兴,学者们在汉代诗歌研究中多继承汉儒比兴解诗的传统,探求诗外之旨,在汉代诗歌研究中形成了注重史科、耽于考据的研究特色。研究方法的更新最为显着的是打破传统的评点方法,将时文的创作与批评方法运用到对汉诗的评点诠释中。

赵贠[7](2019)在《隋唐清乐乐部考》文中提出清乐是前朝民间俗乐在隋唐时期的遗存,唐时称之为“九代之遗声”。清乐一词最早见于隋朝,据《乐府诗集》记载可知,自曹魏设立清商署有了“清乐”之实以后,至隋,方有“清乐”之名,且为隋大业中创立的“九部伎”之第一部。(1)唐传习隋代旧制,清乐在初唐发展的范围更加广泛,前朝历代相传的“华夏正声”被冠以清乐之名,除前朝遗存的俗乐以外,唐人所谓的清乐还应包括与之品性格调相近的,用以传统乐器伴奏的歌舞音乐。清乐为汉魏旧曲的传承,清乐部则是民间俗乐雅化的产物,清乐部实则是一种有组织规范,有系统的器物制度的乐舞制度,它对乐队编排,使用乐器,乐工人数,包括乐工舞伎表演时的衣着服饰都有严苛的规定。全文由绪论、三个章节和结语,共三个部分组成。绪论部分涉及课题的来源、研究目的与意义、研究现状与存在的问题,以及研究方法等四个方面。第一章首先对清乐进行了概念释义,其次对清乐的源流发展进行梳理,并汇集整理了古今中外的研究学者对清商乐源流问题的不同观点,通过史料的分析,认为清商乐最早可追溯到曹魏时期。第二章为本文的核心章节,首先笔者梳理了隋唐时期多部乐的立部发展史;之后对隋唐多部乐设演文献进行分析整理,绘制成了多部乐的设演年表;其次分四个小节:清乐乐部的乐队编制、乐曲、歌舞伎服饰、清商官署,分析考证了清乐在隋唐时期的转型发展至衰微的整个过程。本文是以时间为论述展开的线索,第三章论述的是唐代中晚期清乐乐部的发展形态,首先从三个方面分析了清乐乐部日趋衰亡的原因,其次对晚唐时期(766年以后)宫廷设演多部乐的文献材料进行分析,认为清乐乐部在晚唐时期并没有消亡,仍用于宫廷宴享,之后又以《乐府杂录》中的材料作为依据,分析了晚唐时期清乐乐部的乐队编制,最后笔者从音乐史宏观角度分析了传统音乐流传发展的规律:民间-宫廷-民间,故而清乐在宫廷失宠后转而回归民间实为历史必然的结果。

岳洋峰[8](2019)在《汉乐府歌诗的形成机制与文本生成》文中提出本文将汉乐府歌诗的形成机制和文本生成作为研究的切入点,分析汉乐府歌辞文本在产生和流传过程中所发生的变化,并进一步讨论其文本形成过程中的诸多因素。本文从六个章节展开了论述。第一章讨论礼乐形态与汉乐府歌诗的创作。在论述汉初礼乐建制的基础上,着重分析各类乐府歌辞文本与汉代的礼制形态。《安世房中歌》是在汉初对各项宗庙仪法进行建制的基础而创制的,目的为维护刘氏宗亲世系继承帝位的正统性。《郊祀歌》则是在辞家兼取楚风以及郊祀祥瑞见事的基础上而创制的歌辞,目的为愉悦天地神灵。汉成帝时期以丞相匡衡为首的一批儒生在“贵诚尚质”的原则下,对《郊祀歌》的歌辞进行改定,使歌辞本身变得更为质朴。《汉铙歌》的产生在军事用乐之外,帝王大驾卤簿以及食举用乐的需求也对歌辞文本的创作产生了影响。第二章讨论文本流传与汉乐府歌诗的历时形成。《相和歌辞》的形成与音乐变换、歌辞叙事模式有着紧密的关系,并以“弹筝酒歌”“相和”甚至是“歌呼”的形式进行演唱。在乐府文本的演进为视角进行研究的基础上,重点讨论《武德舞歌诗》的文本形成概况。汉代杂舞文献虽出自方俗之间,却被用于帝王殿庭之中。雅舞文献也在随着时间的推移,文本创作发生着新的变化,但却基本遵循着《诗经》之“颂”体的创作模式。《苲都夷歌》三章以西南夷钦慕大汉之德为宗旨,以进一步加强西南夷各民族与汉王朝之间的联系为目的。第三章讨论“行风俗”与汉代杂歌文本的生成。从风俗使者行使“风俗”的地域以及汉代杂歌产生的地域关系展开,论述两汉时期杂歌与“行风俗”之间存在着地域的重合性因素。儒生成为参与“行风俗”的主体,也对杂歌和部分谣辞进行了一些加工和润色的工作。在“行风俗”的影响下,汉代杂歌所产生的初貌可以被大致的确定下来。“行风俗”与“举谣言”同为杂歌以及谣辞产生的制度动因,两者在体系确定、循环周期上也存在着较多相同的因素。第四章讨论“举谣言”制与汉代谣辞文本的生成。当汉代官吏的考绩模式与“谣言”有所关涉之时,这些被进举的“谣言”也就体现出了自身存在的价值。结合考绩模式的演进,分析出“举谣言”制是经历了百姓臧否、掾属进举以及三公听采等几个动态的形成过程。在此过程中,“举谣言”者也和风俗使者一样,对谣辞的文本进行了加工和润色,使之具有了一些特定历史叙事性质的含义。第五章讨论歌辞指向与乐府倡乐活动的兴盛。在分析汉乐府歌辞文本中存在娱乐指向的基础上,着重分析其所体现的娱乐功能。乐府机关也以其倡乐活动的精彩表演,缓和并化解了胡汉之间存在的民族矛盾。乐府倡乐活动的繁荣和兴盛,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着乐府艺人、乐府歌辞文本的发展。汉代“撞末”伎人的表演活动,也为汉代乐府机关的俗乐表演增添了更多的娱乐色彩。以歌辞指向为探究问题的重点,进一步梳理乐府歌辞文本与倡乐活动之间的关系。第六章关注汉乐府歌诗的文学形态及佚诗补辑。以汉乐府文本的内部建构和文本的整理注释等为视角,对歌辞文本生成的经学语境、着录形态、注释情况进行考察,而这则要以《郊庙歌辞》《杂歌谣辞》等为主要的考察对象。在此基础上,对两汉《杂歌谣辞》文本进行了一些补辑和注释的工作,力求对汉乐府文本的面貌尽可能的进行整理和还原。

林宗毛[9](2018)在《潘岳、潘尼年谱汇考》文中指出中古士人“寡头政治”的形成很大程度上决定于“文化基因”的传承,“学在家族”的现象几乎成为了中古士族的一种普遍倾向。潘氏家族在魏晋虽未跻身于高等士族之列,但由于辈出名宦,尤其是汉末着名文士潘勖的出现,开启了潘氏家族以文立世的家风,这就为潘氏家族在此后涌现出两潘等文采之士预示了先兆。潘岳(247-301),字安仁,西晋本土着名文人,与陆机并称“潘陆”。官至黄门侍郎,后亦称为“潘黄门”。潘尼(246-311),字正叔,汉末着名文人潘勖之孙,位终于太常,故亦称“潘太常”。潘尼是潘岳从子,与潘岳并以文章见重当时,因之而获誉“两潘”。两潘皆出于荥阳中牟潘氏家族,先天接续着家族文化的优良基因,成为了西晋诗坛的着名文人,与来自南土的“二陆”双峰并峙,形成了西晋文坛上稀见的一道亮丽景观。对于两潘的研究,多集中于二人文学现象的阐发,这些阐释性的着作对于两潘作品内容的探讨固然功不可没,但其中鲜有从两潘基本生平着眼,脱离了“知人论世”的常轨,便难免显得“高谈阔论”。虽然间有谱牒类研究着作的产生,但亦不能给我们呈现出两潘各自完整的人生,有很多地方值得我们再去补苴罅隙。故笔者拟着两潘年谱汇考,在广泛集材的同时,兼择前贤的成果,且不忘于纵横捭阖中提出自己的肤见,期冀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去完善两潘的人生图景,我想这不仅为我们全面认识两潘构建了丰富、直接和可靠的材料库,也进而为我们讨论两潘文学等各方面提供了坚实的依据。基于此,本年谱立足于各类文献与前人成果,将相关材料尽可能搜集完备,采用“文本细读”和“竭泽而渔”的方法以考其详,力图完成以下几个层面的研究:一、弄清历史真相,对谱主的生平、仕历、创作与交游做出详尽切实的考证;二、解决争议问题,对史料中互相龃龉、前人研究中尚有争议之处做出进一步的考释与论述本谱分为四个部分:一、绪论:选题说明、研究综述、研究方法与本谱创新点;二、前言分为二章:第一章为两潘家世考证,涉及两潘先世及父祖辈、同辈、后辈等相关情况的考证;第二章为两潘评传,以史料为基加之自己对两潘的理解以叙述两潘各自的人生道路与仕宦经历;三、年谱:采用编年体编纂谱主的生平事迹并加以考证论述;四、附录四种,第一为两潘着录辑要;第二为各家评论辑要;第三为新见两方隋唐时期潘岳后嗣墓志;第四为两潘杂考,考述正谱中不便纳入但实与两潘忧戚相关的一些史事或逸闻。

吕净植[10](2016)在《北魏音乐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北魏音乐是中国古代音乐发展史中的重要环节。论文中不仅涉及鲜卑民族音乐,还包括宫廷音乐、佛教音乐、贵族音乐以及四夷音乐等问题的研究。这些内容构成有别于以往中原王朝的北魏音乐特色。在吸收四夷音乐的过程中,将不同地域音乐及乐器带入宫廷,为中国古代第二次音乐文化交流的出现奠定基础。本文共分为绪论、正文、结语三个部分。本文的主要内容和论点概述如下。第一部分绪论。首先阐述北魏音乐研究的选题意义;其次对本选题研究的现状进行系统梳理,在查找目前研究的不足的基础上,为本文的创新寻找突破点,最后阐述本论文的研究方法以及创新点。第二部分,正文,共分五章。第一章,北魏宫廷音乐的确立。首先从两个阶段梳理宫廷音乐机构的设置情况,对鼓吹署、乐府、太乐署的职掌以及所涉及乐官的职掌进行分析。其次论述有关北魏宫廷音乐的来源及演变问题,主要从鲜卑民族音乐、北魏继承中原宫廷、南朝宫廷音乐、以及方乐和四夷乐舞等方面论述。第二章,北魏宫廷音乐及舞蹈。本文通过与汉代宗庙、郊庙祭祀音乐进行比照,本文对北魏宫廷郊庙祭祀中雅乐的乐曲内容及曲式类型进行分析。宫廷使用的雅舞包括天兴元年(398年)太祖自创的《皇始舞》和永熙二年(533年)孝武帝改编的《大成》。北魏宫廷吸收的中原旧曲包括《公莫》、《白鸠》、《明君》和《圣主》,文中对这四个作品在各朝流传情况进行梳理。除此之外,分别对宫廷中殿庭飨宴、卤簿仪式、后宫用乐问题进行研究。有关宫廷音乐的乐器问题,文中结合本朝信都芳所撰《乐书》中史料,对宫廷中源于中原、西亚、南亚、龟兹地区的乐器进行归类分析。第三章北魏贵族音乐。北魏鼓吹赐乐是礼乐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此时出现鼓吹和羽葆鼓吹两种赏赐乐队形式,本文根据赏赐时间、赏赐缘由进行分类分析。通过对羽葆、鼓吹、羽葆鼓吹概念的解析,得出羽葆鼓是晋朝开始普遍使用,直至流传于宋朝的手执革类乐器。北魏时期,墓葬出土的鼓吹乐器按乐俑演奏姿势分为骑马鼓吹和步行鼓吹,同时包含多种乐器组合形式,这些有助于对北魏鼓吹乐的研究。北魏沿袭前朝传统开展民歌采集及工作,其中很多通晓音乐的贵族对民歌进行改编,贵族家伎对民歌的保留与传播起到重要作用。第四章北魏民间音乐。前朝民间音乐在北魏的流传重点突出鲜卑民间音乐在北魏音乐发展中的作用。这一时期的百戏用乐问题侧重于百戏表演中所使用的乐器及乐队组合,以及墓葬壁画中出现的百戏乐器研究。最后对流传至今的北魏经典民间歌曲进行分析。第五章北魏四夷音乐与宗教音乐。首先对四夷音乐中属于西戎乐的龟兹乐、疏勒乐、般悦国乐舞、西凉乐以及东夷乐中的高丽乐进行研究。在西戎乐的研究方面着重对传入北魏的乐器进行研究,在东夷乐的研究方面着重挖掘北魏前中原音乐对高句丽的影响,以及北魏时期两次吸收高句丽音乐将其纳入宫中的过程。其次对佛教音乐表演种类及所用乐器、道教音乐改革等问题进行研究。第三部分结语。文中总结了北魏宫廷音乐的特征,以及民间歌曲的分类等问题。阐述了北魏音乐对后世音乐的影响,从而分析出北魏音乐文化交流中所产生的规律。

二、略论汉魏两晋南北朝宫廷音乐官署的沿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略论汉魏两晋南北朝宫廷音乐官署的沿革(论文提纲范文)

(1)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职官材料整理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凡例
绪论
    一、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职官研究史
    二、已有研究的不足
    三、本文的研究思路与方法
    四、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中央职官考述
    第一节 高祖至吕后时期中央职官对比
    第二节 文景时期中央职官对比
    第三节 西汉中期中央职官对比
    第四节 西汉晚期中央职官对比
    第五节 未见於传世文献且无法判断归属的中央职官
第二章 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王国及侯国职官考述
    第一节 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王国职官考述
        一、楚汉之际王国职官
        二、汉初之异姓诸侯王王国职官
        三、汉初之同姓诸侯王王国职官
        四、西汉中晚期之王国职官
    第二节 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侯国职官考述
        一、楚汉之际侯国职官
        二、自刘邦称帝至武帝时侯国职官
        三、自武帝时至西汉末侯国职官
    第三节 未见於《百官表》且无法判断归属的王国职官
第三章 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郡县职官考述
    第一节 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郡职官考述
        一、边郡管理系统
        二、内郡管理系统
    第二节 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县职官考述
        一、西汉早期县职官设置
        二、西汉中晚期县职官设置
第四章 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特种官署考述
    第一节 工矿、商业类
        一、工类
        二、矿业类
        三、商业类
    第二节 军事类
    第三节 农林、水利类
        一、农林类
        二、水利类
    第四节 畜牧类
    第五节 仓储类
下编
    一、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中央职官表
        出土文献中见於《百官表》的西汉中央职官表
        出土文献中未见於《百官表》的西汉中央职官表
    二、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王国职官表
    三、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郡职官表
    四、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侯国职官表
    五、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县道邑职官表
引用谱录简称
参考文献
职官索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

(2)汉代乐舞戏剧形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1 研究目的
    1.2 研究现状述评
        1.2.1 汉代人对“乐”和“百戏”的认知与反思
        1.2.2 汉代乐舞研究史钩沉
        1.2.3 汉代乐府的相关研究述评
        1.2.4 从乐舞文物出发的汉代乐舞研究
        1.2.5 汉代乐舞与中国古代戏剧早期形态
    1.3 研究对象
        1.3.1 考辨“戏”的具体含义及其表演形态
        1.3.2 考察汉代乐舞的管理机构
        1.3.3 论证汉代乐舞的演述形态
        1.3.4 分析汉代乐舞的节目组织结构
    1.4 研究方法
第一章 “戏”字与中国古代戏剧早期形态
    1.1 “戏”字训诂释义
        1.1.1 例证释“戏”字
        1.1.2 部首拆分释“戏”字
    1.2 “戏”字源流释义
        1.2.1 近古期两周系“戏”字
        1.2.2 近古期六国系“戏”字
    1.3 “戏”的演武传统和祭祀功能
        1.3.1 “戏”从“戈”形成的演武传统
        1.3.2 “戏”从“虍”附加的军事含义
        1.3.3 “戏”从“豆”袭得的祭祀功能
    1.4 角抵戏与中国戏剧的早期形态
        1.4.1 商周时期的角抵演武和角抵祭祀
        1.4.2 秦汉时期的角抵娱乐
        1.4.3 从礼乐到娱乐的中国戏剧的早期形态嬗递
第二章 汉代乐舞的司乐机构
    2.1 汉代太乐及职能
        2.1.1 汉代太常职官溯源
        2.1.2 汉代太乐及职能
    2.2 汉代乐府及职能
        2.2.1 乐府建置考源
        2.2.2 乐府司乐职能的衍生
        2.2.3 汉代乐府司乐职能改革
    2.3 汉代黄门署及职能
        2.3.1 黄门职官溯源
        2.3.2 汉代黄门鼓吹及职能
第三章 汉代乐舞的演述形态
    3.1 汉代乐舞的“演述”形态
        3.1.1 “演述”形态的历史钩沉
        3.1.2 汉代乐舞的演述形态
        3.1.3 汉代乐舞演述形态的形成机制
    3.2 汉代乐舞“观”与“演”的二维互动
        3.2.1 从“听政”到“观政”的功能嬗递
        3.2.2 “观”对“演”的“述”求
        3.2.3 “观”与“演述”的制约与影响
    3.3 汉代乐舞“演述”形态与中国古代戏剧早期形态
        3.3.1 演述形态下新乐舞的生成方式
        3.3.2 “演”、“述”分离的留存方式
        3.3.3 汉代乐舞演述形态与中国古代戏剧
第四章 汉代乐舞的节目组织形态
    4.1 汉代百戏的认知钩沉
        4.1.1 学界对“百戏”的界定
        4.1.2 学界对汉代百戏的误读
    4.2 汉代百戏源流考辨
        4.2.1 汉代百戏的源流考辨
        4.2.2 汉代百戏的属性辨析
    4.3 汉代百戏的节目团块组织
        4.3.1 汉代百戏与中国古代戏剧
        4.3.2 汉代百戏的节目组织形态
第五章 汉代典型剧目属性考辨
    5.1 汉代角抵《蚩尤戏》溯源及功能考辨
        5.1.1 关于“蚩尤”的研究现状
        5.1.2 以“蚩尤”为主神的各类祭祀传统
        5.1.3 《蚩尤戏》角抵娱乐功能演进轨迹
    5.2 《公莫舞》属性考释
        5.2.1 前辈先贤对《公莫舞》属性的认识
        5.2.2 《公莫舞》的戏剧属性辨析
        5.2.3 《公莫舞》歌舞属性考释
    5.3 再论《优孟衣冠》的戏剧属性
        5.3.1 关于《优孟衣冠》性质问题的讨论
        5.3.2 《优孟衣冠》戏剧性的来源
        5.3.3 《优孟衣冠》的戏剧属性斟疑
    5.4 《东海黄公》从表演到剧目的逻辑进程及理论意义
        5.4.1 《东海黄公》剧目的属性讨论
        5.4.2 《东海黄公》从表演到剧目的逻辑进程
        5.4.3 《东海黄公》剧目形态的价值和意义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成果
致谢

(3)中国古代艺术体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价值
    二、体式
    三、研究思路
    四、研究现状
        (一)艺术形态分类相关成果
        (二)古代文体研究相关成果
        (三)古代艺术史研究兼及成果
    五、研究方法
        (一)文献学方法
        (二)比较法
        (三)历史阐述学方法
    六、创新之处
第一章 礼乐制度和百工技艺规范下的先秦、秦汉艺术体式
    第一节 礼乐制度与艺术体式
        一、礼乐为主导的音乐体式
        二、典仪仪制下礼乐体式的分化
        三、礼制规约与音乐体式的样态
        四、发展至性情、模仿的音乐起源论
    第二节 诗乐舞由一而分
        一、上古到先秦:诗乐舞一体,乐舞为主导
        二、秦汉:歌舞音乐形成,歌、舞为主导
    第三节 隶变与书体书势的衍生
        一、经典书学势体文
        二、势体文文献剖析
        三、《四体书势》的体式意义
        四、势体文与书法体势
        五、势体文综合艺术语言、形制规范、样式风格阐述维度为一体
        六、势体文对唐代书体论的影响
    第四节 百工技艺、礼乐观念下的工艺和绘画体式
        一、工艺技艺与百工艺术体式的分化
        二、宇宙观念与百工艺术体式的统合
        三、礼乐观念与绘画体式的存在价值
第二章 主体和样式典范主导的“体”:魏晋南北朝艺术体式
    第一节 形构、样貌与魏晋南北朝艺术体式
        一、《文心雕龙》之“体势”
        二、形构、样貌与书法体式
    第二节 阮籍、嵇康以琴体言乐体
        一、阮籍音乐体式论
        二、嵇康琴体论
    第三节 魏晋南北朝音乐体式分化
    第四节 二王典范与书家体式
        一、魏晋南朝二王体式典范
        二、钟张二王与古今二体
        三、书家、书体的体式建构
    第五节 人物画、山水画体式
        一、传神论与人物画体式
        二、山水画体式论形成
        三、六法与画体
第三章 形制规范的建立:承前启后的唐宋艺术体式
    第一节 唐宋乐舞、戏剧体式整合
        一、诗、词的音乐体式衍变
        二、宋音乐体裁文献转折期
        三、从唐歌舞燕乐至宋杂剧
        四、乐部制与乐部样式标志
    第二节 体法与唐宋书法体式
        一、书体为纲与书体体式
        二、书体体式与书家体式
        三、书法体式的融合与分化
    第三节 类型与唐宋绘画体式
        一、体式风格类型
        二、门类与绘画体式
        三、门类间体式融合
第四章 本体向度的拓展:元明清整合再释的艺术体式
    第一节 风格阐释维度的延伸
        一、时代风格与名家样式
        二、地域风格与流派风格
    第二节 形构阐释维度的延续
        一、戏剧体式与戏曲体制
        二、书体体式的系统整合
    第三节 历史阐述维度的推进
        一、时代、艺术家体式的历史概括
        二、钩沉体式传衍的流脉意识显着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学术成果

(4)崑曲曲牌源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标号说明
绪论
    一、研究对象的界定
    二、曲牌的历史演变与分期
    三、研究缘起与意义
    四、研究史回顾
    五、研究创新点、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 唐前古曲与崑曲曲牌之关系
    第一节 古曲崑化曲牌之考索
        一、古曲曲牌崑化之数量统计与演变考
        二、古曲曲牌演变略论
    第二节 古曲与崑曲曲牌关系论
        一、《诗经》篇章结构与曲牌音乐体制
        二、“乐府”与曲牌音乐
        三、南、北民歌交流与曲牌音乐
第二章 大曲与崑曲曲牌
    第一节 大曲—曲牌崑化之考索
        一、大曲-曲牌转化之总体统计
        二、大曲曲名-崑化曲牌分类考
    第二节 大曲与崑曲曲牌关系辨正
        一、大曲节拍与崑曲曲牌节拍之演变
        二、大曲“遍数”与崑曲曲牌
        三、唐宋大曲与崑曲曲牌之关系
第三章 词牌与崑曲关系论
    第一节 词牌崑化曲牌之考索
        一、词牌崑化之数量统计
        二、词牌崑化曲牌分类考
    第二节 词牌格律与崑曲曲牌关系辨正
        一、词牌与崑曲曲牌格律、结构
        二、词牌与崑曲曲牌音乐体制论
        三、宋词与崑曲曲牌关系反思
第四章 北曲崑化论
    第一节 北曲曲牌崑化之考索
        一、北曲曲牌崑化之概括
        二、南北曲曲牌分类考
    第二节北曲崑化逻辑论
        一、北曲与崑曲曲牌音乐体制
        二、北曲曲牌、崑曲曲牌格律关系论
        三、南、北曲牌界说
第五章 南戏曲牌与崑曲曲牌关系论
    第一节 南戏崑化曲牌之考索
        一、南戏崑化之数量统计
        二、南戏崑化分类考
    第二节 南戏曲牌与崑曲曲牌关系辨正
        一、南戏与崑曲演唱方式之差异
        二、南戏与崑曲曲牌格律之分歧
        三、南戏与崑曲曲牌关系反思
第六章 崑曲曲牌中的民间俗曲与其他源流
    第一节 民间俗曲与其他曲目崑化曲牌之考索
        一、民间俗曲崑化之数量统计
        二、民间俗曲崑化之主要方式——[节节高]源流个案研究
    第二节民间俗曲与崑曲曲牌关系
        一、民间小调与崑曲
        二、民间宗教音乐与崑曲
        三、边地音乐与崑曲
        四、“琴曲”“琴歌”与崑曲曲牌
余论:曲牌论
    一、将文体学概念的“曲”迁移到音乐文学领域
    二、音乐文学的角度要坚决摒弃“乐文优劣论”
    三、曲谱的刊刻为曲学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材料
    四、地域流动是曲牌演变的重要因素
    五、曲牌研究的构型和拓展——叠压
参考文献
附录编制说明
附录A: 《集成曲谱》曲牌检索
附录B: 《六十种曲》曲牌检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後记

(6)汉代诗歌研究史论(汉-清)(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现状
    二、研究价值和意义
    三、基本思路和方法
第一章 两汉时期关于汉诗的着录
    第一节 两汉时期的诗歌创作
        一、有关乐府活动的记录
        二、乐府曲目创制
        三、歌辞记录
        四、乐舞表演
        五、《琴操》——汉代的琴曲歌辞
    第二节 《史记》《汉书》对汉诗的收录
    小结
第二章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汉诗研究
    第一节 《汉铙歌十八曲》的改造
    第二节 《宋书·乐志》对汉诗研究的贡献
        一、相和歌辞的收录
        二、首次记录《鼓吹铙歌十八曲》
        三、记录汉、魏所传15大曲
        四、《陌上桑》首次见载于《宋书》
        五、对燕乐歌辞的记录
    第三节 南朝时期对汉代诗歌的批评
        一、关于五言诗起源的争论
        二、南朝批评家对汉诗的态度
        三、南朝诗文选集选录汉诗的分歧
    小结
第三章 隋唐时期的汉诗研究
    第一节 隋代对雅乐的重视
    第二节 陈子昂力倡汉魏风骨
    第三节 唐代的乐府观
    第四节 唐代乐府创作中对汉乐府古题的关注
        一、李白的乐府古题诗——对乐府古题规定性的继承与革新
        二、唐代新乐府——对汉乐府古题的突破
    第五节 吴兢《乐府古题要解》
        一、吴兢对乐府创作“本事”的维护
        二、《乐府古题要解》称“《琴操》纪事好与本传相违”
    第六节 皎然《诗式》对汉诗的品评
    第七节 汉诗研究的多样化趋势
        一、对汉诗的注释
        二、唐代类书对汉诗的摘引
    小结
第四章 宋元时期的汉诗研究
    第一节 郑樵《通志》中关于汉诗研究的问题
        一、郑樵对乐府创作“声失义起”现象的批判
        二、关于相和歌和清商三调的归属问题
    第二节 宋诗话对汉诗的考辨和品评
        一、对苏、李诗的关注
        二、对杜甫诗承汉乐府的讨论
        三、刘克庄《后村诗话》关于《孔雀东南飞》创作时间的论争
        四、严羽《沧浪诗话》高标汉魏古诗“第一义”
    第三节 《乐府诗集》对研究汉乐府的贡献
        一、乐府分类研究
        二、乐府诗的解题方式
        三、郭茂倩对“鼓吹”曲概念的明确
        四、对《董逃行》和《董逃歌》的态度
    第四节 元代的汉诗研究
        一、吴莱对汉魏遗音的肯定
        二、左克明对乐府本事的勾勒
        三、刘履《选诗补注》对《古诗十九首》的笺注
    小结
第五章 明代的汉诗研究
    第一节 明代复古思潮与汉诗研究概说
    第二节 明代编选汉诗选集概况
        一、明代和汉代诗歌相关的古诗选本
        二、古诗选本繁荣的原因
    第三节 明前期的汉诗研究
        一、“古体宗汉魏”之先声
        二、李东阳古、律之辨
        三、陈沂标举“汉魏古诗”
    第四节 明中期的汉诗研究
        一、前七子“古体宗汉魏”理论纲领的确立
        二、前七子对汉乐府本义辞旨的拟习
        三、后七子对“古体宗汉魏”古诗观的拓展
        四、汉、魏诗之辨
        五、胡应麟对汉诗批评的深化
        六、前后七子对汉代诗歌审美特质的挖掘
    第四节 明后期的汉诗研究
        一、许学夷《诗源辨体》—汉魏之辨的理论总结
        二、竟陵派以“真”“厚”“情”“韵”诠释汉诗
    小结
第六章 清代的汉诗研究
    第一节 清代汉代诗歌研究概说
    第二节 清前期的汉诗研究
        一、清初云间、西泠派对汉诗的态度
        二、王夫之对汉诗“主情”与“求真”的体认
        三、清代选学对汉诗的研究——以《六朝选诗定论》为例
        四、费锡璜《汉诗总说》对汉诗的评点
        五、陈祚明对汉诗的“言情”考量
    第三节 清中期的汉诗研究
        一、沈德潜以“格调”论汉诗
        二、方东树对传统评点方式的突破——以“义法”论汉诗
        三、张玉谷:以“以意逆志”之法解析汉诗
        四、独具特色的汉诗评析——“音注”“诗评”相结合
    第四节 晚清时期的汉诗研究
    第五节 清代关于《古诗十九首》的笺注
    第六节 《古谣谚》对汉代谣谚的辑录
    第七节 清代汉诗诗学批评模式的多样化
        一、清代和汉诗相关的古诗选本
        二、清代对汉乐府的笺注阐释
        三、清诗话对汉诗的品评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7)隋唐清乐乐部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清乐的“源”与“流”
    1.1 清乐释义
    1.2 清乐的源与流
        1.2.1 清商乐肇始学说分辨
        1.2.2 汉魏时期——清商乐的酝酿期
        1.2.3 东晋南北朝时期——清商乐的发展时期
        1.2.4 隋唐时期——清乐转型时期
    1.3 清乐部的厘定
        1.3.1 何为乐部?
        1.3.2 何为清乐部?
第二章 隋唐时期清乐部的发展
    2.1 隋唐多部乐的设立
        2.1.1 隋代多部乐的设立
        2.1.2 唐代多部乐的设立
    2.2 隋唐多部乐设演年表
        2.2.1 《情况考》误考辨析
        2.2.2 唐多部乐设演年表
    2.3 隋唐清乐部乐队编制
        2.3.1 清乐伎的乐器使用
        2.3.2 隋代清乐部乐队编制
        2.3.3 唐代清乐部乐队编制
    2.4 清乐乐部的乐曲考订
        2.4.1 唐传清乐部歌曲考订
        2.4.2 唐传清乐部舞曲考订
        2.4.3 唐传清乐部歌舞曲考订
    2.5 清乐伎的演出服饰
        2.5.1 舞伎服饰
        2.5.2 乐伎服饰
    2.6 隋唐清商官署的变迁
        2.6.1 隋朝之前清商官署溯源
        2.6.2 隋唐时期清商官署的变革考
第三章 唐代中晚期清乐的发展
    3.1 清乐乐部日趋衰亡的原因
        3.1.1 杨坚清乐艺术特征的削弱
        3.1.2 唐代统治者不再重视古曲
        3.1.3 同风格的艺术形式的竞争
    3.2 唐代中晚期清乐乐部的演出记述
    3.3 史料中晚唐时期清乐部的记载
    3.4 晚唐时期清乐乐部的乐队编制
    3.5 清乐归回民间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8)汉乐府歌诗的形成机制与文本生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汉乐府歌诗文本问题的意义
    二、汉乐府歌诗的形成机制与文本生成研究现状
        (一) 汉乐府歌诗文本及其形成机制研究
        (二) 两汉乐府歌诗与社会制度研究
    三、论题的研究视角与研究方法
        (一) 研究视角
        (二) 研究思路
        (三) 研究方法
第一章 礼乐形态与汉乐府歌诗的创作
    第一节 条次宗庙仪法与《安世房中歌》的创作
        一、宗庙仪法建制《房中祠乐》之初成
        二、“三世而后安”与《安世房中歌》的命名
        三、作乐崇德与《安世房中歌》的运作
    第二节 礼乐建构与《郊祀歌》十九章的创作
        一、《郊祀歌》兼采楚歌体制
        二、《郊祀歌》吟咏祭祀见事及其生成主题
        三、汉成帝时罢复郊祀与《郊祀歌》修订
        四、天人相应与《郊祀歌》的运作
    第三节 卤簿、食举用乐与《汉铙歌》的创作
        一、大驾卤簿用乐与《朱鹭》《上之回》等曲的创作
        二、《汉铙歌》与汉代食举用乐之关系
        三、《汉铙歌》的使用功能及其“音声”特征
第二章 文本流传与汉乐府歌诗的历时形成
    第一节 《相和歌辞》的形成与流传模式
        一、叙事方式与《相和歌辞》的形成
        二、“弹筝酒歌”与《相和歌辞》的演唱机制
        三、《睢阳曲》的产生和流传
    第二节 乐舞演进与《舞曲歌辞》的形成
        一、汉代杂舞文献的形成
        二、《武德舞》的演进模式
        三、东平王刘苍《武德舞歌诗》的形成
    第三节 《莋都夷歌》文本产生及语境文化
        一、《莋都夷歌》产生的历史动因
        二、《莋都夷歌》文本写定状况
        三、《莋都夷歌》相关问题考察
        四、《莋都夷歌》产生的语境文化
第三章 “行风俗”与汉代杂歌文本的生成
    第一节 汉代“行风俗”与杂歌诗的产生
        一、“行风俗”与定制作之关系
        二、两汉时期“行风俗”及其地域范围
        三、“行风俗”与汉乐府歌诗地域分布之关系
    第二节 “行风俗”群体与杂歌的产生
        一、儒生成为“行风俗”的主体
        二、“行风俗”主体与杂歌的润色模式
        三、附着于帝王引语以及文人作品而产生的歌谣
    第三节 “行风俗”体系的确立
        一、“行风俗”与“举谣言”的趋同与分野
        二、“行风俗”的周期
        三、“行风俗”体系的形成
    第四节 “行风俗”体制下的杂歌创作
        一、“行部”与“行县”与杂歌的产生
        二、以郡守类为主体的杂歌及谣辞的产生
        三、汉乐府杂歌诗的产生路径
第四章 “举谣言”制与汉代谣辞文本的生成
    第一节 “举谣言”制与两时期的吏治模式
        一、两汉时期官吏考绩模式的演进
        二、吏治之道下的“妖言”
        三、“举谣言”制关涉功课等级的认定
    第二节 “举谣言”的制度形态
        一、“舆人之诵”与“举谣言”初貌
        二、“举谣言”制的生成过程
        三、“举谣言”制的评骘功能
    第三节 “举谣言”制体系的确立
        一、“举谣言”与“行风俗”的制度关联
        二、“举谣言”的周期
        三、“举谣言”制体系的形成
    第四节 “举谣言”制影响下的谣辞文本
        一、“举谣言”者对谣辞的加工、润色模式
        二、谣辞的文本建构及其历史叙事
第五章 歌辞指向与乐府倡乐活动的兴盛
    第一节 歌辞的娱乐指向与汉乐府倡乐活动
        一、汉乐府歌辞的娱乐指向
        二、倡乐活动所反映的汉代社会
        三、女乐艺人所用乐器及其表演形式
    第二节 汉代乐府倡乐活动与“倡乐晏胡”的运作机制
        一、西汉时期倡乐活动的兴盛
        二、“倡乐晏胡”的运作机制
        三、“倡乐晏胡”的文化认知
    第三节 汉代“橦末伎”及其表演方式
        一、“都卢”之义与“橦末伎”之关系
        二、“橦末伎”的表演模式
        三、“橦末伎”的施用功能
第六章 汉乐府歌诗的文学形态及佚诗补辑
    第一节 《杂歌谣辞》与《郊庙歌辞》的文学形态
        一、《杂歌谣辞》《郊庙歌辞》中的经学类目
        二、《杂歌谣辞》《郊庙歌辞》中的经学观念
        三、《杂歌谣辞》《郊庙歌辞》所见的社会形态
    第二节 《郊庙歌辞》等汉乐府歌诗文本的整理及注释
        一、《郊庙歌辞》的着录形态
        二、《郊庙歌辞》等歌诗文本的注释体式
        三、《郊庙歌辞》等歌诗文本的注释价值
    第三节 两汉谣辞的文学形态及异文
        一、两汉谣辞的文学形态
        二、两汉谣辞的补辑及异文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9)潘岳、潘尼年谱汇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起及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第三节 研究方法
第一章 两潘家世考
    第一节 两潘家世考证
    第二节 两潘父祖、同辈及后辈考
第二章 两潘评传
    第一节 潘岳评传
        一、早秀乡里
        二、弱冠沉沦
        三、晚景悲凉
    第二节 潘尼评传
        一、少闻乡里
        二、弱冠而辟
        三、晚至显贵
凡例
潘岳、潘尼年谱汇考
附录一:两潘着录辑要
附录二:各家评论辑要
附录三:新发现隋唐时期潘岳后嗣墓志
附录四:两潘杂考
    一、两潘迁居考
    二、两潘非兄弟考
    三、“潘安”衍化考
    四、潘岳“栖迟十年”考
    五、中牟潘氏阶层属性考
参考文献
致谢

(10)北魏音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
    四、论文创新点
第一章 北魏宫廷音乐的建立
    第一节 北魏音乐管理机构及职掌
    第二节 宫廷音乐的来源与演变
第二章 北魏宫廷音乐及乐舞
    第一节 宫廷音乐中的雅乐与雅舞
    第二节 宫廷音乐中的中原旧曲
    第三节 宫廷音乐的其他应用
    第四节 宫廷音乐所用的乐器
第三章 北魏贵族音乐
    第一节 贵族的鼓吹赐乐
    第二节 贵族创作及改编的民歌
第四章 北魏民间音乐
    第一节 前朝音乐在北魏的流传
    第二节 民间百戏音乐
    第三节 民间歌曲的代表解析
第五章 北魏四夷之乐与宗教音乐
    第一节 西戎音乐
    第二节 东夷音乐
    第三节 佛教与道教音乐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四、略论汉魏两晋南北朝宫廷音乐官署的沿革(论文参考文献)

  • [1]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职官材料整理与研究[D]. 孔令通. 吉林大学, 2021(01)
  • [2]汉代乐舞戏剧形态研究[D]. 辛颖. 西北大学, 2021(11)
  • [3]中国古代艺术体式研究[D]. 徐慧极. 东南大学, 2020(02)
  • [4]崑曲曲牌源流研究[D]. 黄金龙. 苏州大学, 2020(06)
  • [5]中国古代音乐制度百年研究回顾[J]. 张建华,余虹.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2019(03)
  • [6]汉代诗歌研究史论(汉-清)[D]. 孔庆蓉.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8)
  • [7]隋唐清乐乐部考[D]. 赵贠. 河南师范大学, 2019(08)
  • [8]汉乐府歌诗的形成机制与文本生成[D]. 岳洋峰.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8)
  • [9]潘岳、潘尼年谱汇考[D]. 林宗毛. 上海师范大学, 2018(08)
  • [10]北魏音乐研究[D]. 吕净植. 吉林大学, 2016(08)

标签:;  ;  ;  ;  ;  

简论汉魏晋南北朝宫廷乐局的演变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