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际建协“北京宪章”(国际建协第20届大会,北京,1999年6月通过)(论文文献综述)
金磊[1](2019)在《纪念UIA《北京宪章》20年的思考与联想》文中指出致力于历史、思想、文化的深层次挖掘是专业媒体人的使命,也是城市与建筑学刊关注建筑师与设计管理者、关怀民生设计问题、坚守理性与真诚的关键所在。把握历史事件、坚持人民立场、在确立新锐主张时不忘独立之精神,对省思新中国70年大事要事时意义重大。本文以1999年第20届世界建筑师北京会议为引,通过对《北京宪章》的再学习,特别靠2019年城市与建筑的重要的相关记忆,展开有价值的建筑传承与创新之思。
王红茹[2](2019)在《专访吴良镛:毕生矢志不移完成“中国人居梦”》文中认为儒雅摆、架待子,人这和是善、接谦触过抑,吴毫良不镛院士的人对他的评价。虽满头白发,但思路清晰,对周边环境和现实社会一直保持着敏锐的关注。尽管已97岁高龄,但他多年来的日常生活极有规律,依然每天早晨起床后会把当天的安排写下来,上午读书看报,下午坚持做康复运动、练习书法,其间也会处理科研和教学事务。作为新中国建筑教育的奠基人之一,吴良镛院士自1950年应梁思成、
孙凌波[3](2019)在《纪念《北京宪章》与国际建协第20届世界建筑师大会20周年座谈会综述》文中研究说明1999年,世纪之交,以"21世纪建筑学"为主题的国际建协第20届世界建筑师大会在北京举办。这是国际建协(UIA)自1948年成立以来首次在亚洲召开会员代表大会。在本次大会上,由吴良镛先生起草的《北京宪章》
吴良镛[4](2019)在《国际建协《北京宪章》问世20年之际的随想》文中研究指明《北京宪章》问世至今已经20年了,弹指一挥间,20多年前夙夜起草文稿的情形仿佛还在昨天。当时是"临时任务",又是"重大任务",我自己动手,请我的研究生、地理学专业出身的武廷海同志协助我执笔。每日清早我将前一晚拟好的草稿交给他,傍晚他将加工之后的稿子交给我,夜晚我继续凿磨,这样直到定稿交结。初撰写时本为"宣言",成稿之后,得到马来西亚建筑师杨经文、国际建协主席萨拉、秘书
江婷婷[5](2018)在《城市滨水景观中的地域性设计初探 ——以德阳旌湖为例》文中提出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有关于“地区特色”和“民族特色”的滨水景观问题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一定时期内成为业内人士最为关注的课题,在此背景下,本文尝试以德阳市旌湖滨水景观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分析国内外城市滨水景观地域性设计的实践经验和研究。针对其中景观规划和设计过程突出城市地域性的问题,以德阳城市规划为指导,探讨德阳旌湖开发的一些具体原则和方法;构建德阳地域性特色景观,传承文脉,寓情于景,体现德阳旌湖滨河特色,形成连续整体风格,营造亲民和谐的滨水景观。提出策略即丰富滨水空间形态,形成不同功能的主题空间序列,强化滨水景观的可达性,综合应用现代美学法则,延续历史文脉,体现场所地域性特色。希望论文对今后其他城市滨水区的地域性景观设计和研究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刘亦师[6](2015)在《中国建筑学会60年史略——从机构史视角看中国现代建筑的发展》文中提出成立至今已60年的中国建筑学会,在新中国建设的不同历史时期均发挥了重要作用,是我国建筑界重要的学术机构。从机构史角度,研究其设置的背景及其性质、宗旨、组织结构等方面的演变历史,揭示其在新中国城乡建设进程中的作用和地位。在文献梳理的基础上,结合对13名健在的学会重要成员和历届领导班子成员的口述访谈,将建筑学会60年的发展分为5个阶段。建筑学会的机构演变不但反映了新中国不同时期政策的变化,而且影响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不同阶段,对其研究利于拓宽中国现代建筑史研究的视角。
张帆[7](2010)在《整体与协同 ——探索平衡的风景园林规划》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风景园林是一个综合的整体,它是在一定的经济条件下实现的,必须满足社会的功能,也要符合自然的规律,遵循生态原则,同时还属于艺术的范畴。风景园林作品如要有持久的生命力,必定需要在总体上达到了这些因素的互相平衡。本文研究的目的是运用平衡理论的核心思想,以平衡理论中的整体性的观点和协同性的观点来解析当前风景园林中存在的一些复杂性问题及其处理方法。首先,本文在研究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总结出平衡理论的核心实质与应用价值,并结合风景园林及风景园林规划的理论与现状,一方面运用哲学思辨的方法从理论上论证了系统平衡对于风景园林的重要性;另一方面采用论证分析的方法从实例中证明探讨了系统平衡对于风景园林规划的必要性。因而获得了“风景园林需要平衡理论”的结论。其次,本文以平衡理论中的系统思想为指导,对风景园林系统的属性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并对其特征进行了归纳与说明,构建了风景园林属性系统。通过对现实中的正、反面的实际案例进行分析,提出依托风景园林属性系统建立以平衡理论为指导的风景园林批评学,以此为平衡理念的风景园林规划创造一个良好的支撑环境;本文还通过理论交叉创新的方法,综合研究系统要素之间的关系与价值取向,提出要以“整体、协同为原则,有机统一风景园林属性系统各要素,最终达到和谐共荣的目的”。最后,本文在以上分析和论证的成果上,尝试将平衡理论强调的整体、协同理念引入风景园林规划工作流程中,并采用实践检验的方法,探索出一条具有平衡理论特色的风景园林规划途径。此外,本文还针对研究中的不足,在结语部分提出了后续研究工作的6个主要方面。
张祖刚[8](2009)在《走向自然 节能环保 传承文化 服务大众——纪念新中国成立60周年》文中认为中国年历以甲子年开始计算,60年为一轮回。今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正好是一个轮回的年数,我们回顾新中国城市与建筑发展的60年历程,展望未来,具有特殊的意义。60年来,新中国城市与建筑的建设,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的变化上都取得了长足的进展,特别是在建筑科学理念方面,经过曲折变化,不断
武廷海[9](2008)在《吴良镛先生人居环境学术思想》文中指出本文论述吴良镛人居环境研究的学术思想,尤其注重人居环境思想的生成、特征以及人居环境科学研究方法论。吴良镛人居环境思想的生成经过了萌芽(1985年以前)、形成(1985~2002)和发展(2003年以来)三个时期;人居环境思想具有经世济用、环境设计、人本关怀、文化浸润等特征;人居环境科学方法论的核心是整体论,通过融贯的综合研究、整体设计,探讨走向整体的途径。
阎凤祥[10](2007)在《建筑学学习思考札记》文中研究说明通过对建筑学的危机及其归位、建筑美和生活美、建筑的艺术性、建筑艺术和实用艺术、建筑理论的贫困及其解脱这几个方面的论述,对建筑学的有关问题作了深入的分析思考,有助于人们深入地了解建筑学的过去、现在及未来。
二、国际建协“北京宪章”(国际建协第20届大会,北京,1999年6月通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国际建协“北京宪章”(国际建协第20届大会,北京,1999年6月通过)(论文提纲范文)
(1)纪念UIA《北京宪章》20年的思考与联想(论文提纲范文)
一、《北京宪章》给中外建筑界留下什么 |
二、20年后审视《北京宪章》的遗产价值与当代意义 |
(2)专访吴良镛:毕生矢志不移完成“中国人居梦”(论文提纲范文)
立志学习建筑 |
中国特色的人居环境科学应运而生 |
起草“北京宪章” |
一生中的“黄金时代” |
(5)城市滨水景观中的地域性设计初探 ——以德阳旌湖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s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创新点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1.4.1 国外研究现状 |
1.4.2 国内研究现状 |
1.5 理论研究目标 |
1.6 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 |
1.6.1 研究方法 |
1.6.2 研究框架 |
第2章 城市滨水景观和地域性概念 |
2.1 城市滨水景观的概念 |
2.2 城市滨水景观的划分范围 |
2.3 “地域”和“地域性”的概念 |
2.4 地域性理念的兴起 |
2.5 地域性的基本属性 |
2.5.1 内在的趋同性 |
2.5.2 外在的多元差异性 |
2.5.3 复杂系统性 |
2.6 地域性特征的成因分析 |
2.6.1 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 |
2.6.2 人文社会因素的影响 |
2.7 景观的地域性和意义 |
2.7.1 景观的地域性 |
2.7.2 地域性的意义 |
2.7.3 滨水景观的地域性意义 |
第3章 德阳旌湖地域性滨水景观建设满意度分析 |
3.1 调查方法 |
3.2 满意度调查的人群构成 |
3.3 居民满意度调查内容 |
3.4 居民满意度调查现状 |
3.4.1 地域性滨水景观了解程度 |
3.4.2 地域性滨水景观建造分析 |
第4章 德阳市旌湖地域性滨水景观现状和存在问题 |
4.1 地域性滨水景观现状 |
4.1.1 景观项目背景 |
4.1.2 绿地系统布局 |
4.1.3 沿岸交通现状 |
4.1.4 规划构思与总体布局 |
4.1.5 地域性景观分区设计 |
4.2 地域性景观存在的问题 |
4.2.1 地域自然环境问题 |
4.2.2 景观缺乏地方文化 |
4.2.3 景观缺乏亲水性 |
4.2.4 地方文化表现形式单一 |
4.2.5 交通等对环境的影响 |
4.2.6 休闲活动的功能不足 |
第5章 德阳旌湖地域性滨水景观的构建 |
5.1 地域性景观设计原则 |
5.1.1 因地制宜原则 |
5.1.2 人性化设计原则 |
5.1.3 保留和再现原则 |
5.1.4 保护和开发相结合原则 |
5.2 地域性景观发展形式和空间特点 |
5.2.1 地域性景观的发展形式 |
5.2.2 地域性景观的空间特点 |
5.3 景观地域性构建及设计方法 |
5.3.1 景观地域性构建 |
5.3.2 景观地域性设计方法 |
第6章 德阳旌湖地域性景观发展建议 |
6.1 因地制宜,改善地域自然环境 |
6.2 融合周边文化资源,展现地域文化 |
6.3 突显地域文化特点,留存花木之灵 |
6.4 梳理交通路线,重现清幽之美 |
6.5 应用多样元素,丰富文化景观形式 |
6.6 打破传统方式,发展多种文创产业 |
第7章 结论 |
7.1 内容总结 |
7.1.1 改善地域自然环境 |
7.1.2 增加地域文化影响 |
7.1.3 重塑旌湖地域精神 |
7.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6)中国建筑学会60年史略——从机构史视角看中国现代建筑的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一“学会”的起源与中国建筑学会的成立 |
1我国“学会”的起源与功能 |
2中国建筑学会的成立及其历史背景 |
二中国建筑学会的性质、宗旨与组织机构及其演替 |
1中国建筑学会的性质和宗旨 |
2中国建筑学会的组织关系及构成 |
三中国建筑学会60年发展分期 |
1初创期(1953年—1955年) |
2经始期(1956年—1966年) |
3停滞期(1966年—1976年) |
4全面恢复及发展时期(1977年—1999年) |
5拓展及深化时期(1999年至今) |
(1)在国际上影响力持续提升,承办第12届亚洲建筑师大会。 |
(2)紧密配合政府和国家建设,抗震重建设计工作与上海世博会筹备。 |
(3)引导我国高等建筑教育的发展方向,推进建筑教育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
四中国建筑学会的作用及历史经验 |
第一,中国建筑学会担负了国家现代化建设与建筑科技界的桥梁作用。 |
第二,中国建筑学会审时度势,把握契机,组织重要学术活动,推动建筑职业化的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 |
第三,中国建筑学会一直以来都是联系中外建筑界的纽带和展现中国建筑事业发展的窗口。 |
第四,设置奖项,吸纳人才,中国建筑学会推动了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 |
(7)整体与协同 ——探索平衡的风景园林规划(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意义及价值目标 |
1.2.1 研究范围 |
1.2.2 研究意义 |
1.2.3 研究目的与价值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状况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资料收集法 |
1.4.2 哲学思辩和论证分析的方法 |
1.4.3 系统科学的方法 |
1.4.4 实证归纳法 |
1.4.5 实践检验的方法 |
1.5 研究框架 |
2 走近平衡理论 |
2.1 初识平衡理论 |
2.1.1 何谓平衡 |
2.1.2 何谓平衡理论 |
2.2 中西方历史上的平衡观 |
2.2.1 中国古代蕴含的平衡思想 |
2.2.2 西方哲学与科学中蕴含的平衡思想 |
2.3 平衡理论主要研究成果与方向 |
2.3.1 布哈林平衡论 |
2.3.2 贝塔朗菲的一般系统论 |
2.3.3 哈肯的协同论 |
2.3.4 应用哲学平衡论 |
2.3.5 其他重要的平衡思想 |
2.4 探索平衡理论的核心内容 |
2.4.1 平衡理论的实质 |
2.4.2 平衡理论的原则与目标 |
2.4.3 平衡的方法与手段 |
2.5 平衡理论的价值与意义 |
2.5.1 科学逻辑与哲学思辨的统一 |
2.5.2 平衡理论的应用价值 |
2.5.3 平衡理论的对实践的指导意义 |
2.5.4 系统平衡对和谐与发展的启示 |
3 风景园林与风景园林规划 |
3.1 风景园林学科与风景园林规划 |
3.1.1 风景园林学 |
3.1.2 风景园林规划 |
3.2 中国风景园林行业生存现状与背景 |
3.2.1 中国风景园林面对社会与环境双重压力 |
3.2.2 中国风景园林行业生存现状 |
3.2.3 中国风景园林建设中的不和谐现象 |
3.3 影响风景园林规划的主要理论思潮 |
3.3.1 功能主义(The Functionalist Stance) |
3.3.2 形式主义(The Formalist Stance) |
3.3.3 生态主义(The Ecologism Stance) |
3.3.4 实用主义(The Pragmatism Stance) |
3.4 风景园林需要平衡理论 |
3.4.1 当代风景园林需要科学的方法论 |
3.4.2 风景园林规划需要系统平衡的思维 |
3.4.3 和谐理念下的风景园林建设强调协同 |
4 当代风景园林发展过程中对系统平衡的渐进认知 |
4.1 从经典专着中认知风景园林系统平衡的重要性 |
4.1.1 简·雅各布斯的《美国大城市的生与死》(1961) |
4.1.2 约翰·西蒙兹的《景观设计学——场地规划与设计手册(1961) |
4.1.3 凯文·林奇的《总体设计》(1962) |
4.1.4 伊安·麦克哈格的《设计结合自然》(1969) |
4.2 从《雅典宪章》到《北京宪章》——三个国际纲领性文件对系统平衡思维的渐进认知 |
4.2.1 《雅典宪章》 |
4.2.2 《马丘比丘宪章》 |
4.2.3 《北京宪章》 |
4.3 从奥姆斯特德到彼得·拉茨——从西方风景园林规划历程认识的系统平衡思维 |
4.3.1 奥姆斯特德(F.L.Olmsted) |
4.3.2 盖迪斯(Patrick Geddes) |
4.3.3 埃里奥特(Charles Eliot)和曼宁(Warren Henry Manning) |
4.3.4 佐佐木英夫(Shodo Sasaki) |
4.3.5 哈格里夫斯(George Hargreaves) |
4.3.6 彼得·拉茨(Peter Latz) |
4.4 小结 |
5 平衡理论与风景园林系统属性特征 |
5.1 探索风景园林的系统属性 |
5.1.1 从学科类别探索 |
5.1.2 从构成特性探索 |
5.2 风景园林系统具有复杂的属性特征 |
5.2.1 主导属性要素 |
5.2.2 条件属性要素 |
5.3 风景园林系统属性要素之间的价值取向 |
5.3.1 多元共存,追求平衡 |
5.3.2 自然为源,艺术为媒 |
5.3.3 物质精神,双重功能 |
5.3.4 继承传统,体现时代 |
5.3.5 重视科技,协融发展 |
5.3.6 地域文脉,时空传承 |
5.4 风景园林系统属性的整体与协同 |
5.4.1 基础的属性系统 |
5.4.2 完整的属性系统 |
5.4.3 高复合的属性系统 |
6 平衡理论与风景园林作品 |
6.1 经典案例分析 |
6.1.1 纽约中央公园(New York Central Park) |
6.1.2 拉·维莱特公园(Parc de la Villette) |
6.1.3 北杜伊斯堡风景公园(Landschaftspark Duisburg Nord) |
6.2 忽视系统平衡性原则的规划案例 |
6.2.1 内蒙古某市民公园 |
6.2.2 山东泉城广场 |
6.2.3 华夏第一祖龙 |
6.3 呼吁建立以平衡理论为指导的风景园林批评学 |
6.3.1 建立目的与意义 |
6.3.2 批评的对象与目标 |
6.3.3 属性系统平衡评价模型 |
6.4 回顾国内几个以系统平衡为思维的规划案例 |
6.4.1 杭州湘湖规划 |
6.4.2 绍兴镜湖概念性规划 |
6.4.3 厦门园博园概念性规划 |
6.5 小结 |
7 平衡理论与风景园林规划工作流程 |
7.1 以系统平衡思维作为风景园林规划逻辑的探索 |
7.1.1 系统平衡下的风景园林规划理念 |
7.1.2 系统平衡下的风景园林规划视野 |
7.1.3 系统平衡下的风景园林规划目标 |
7.1.4 系统平衡下的风景园林规划应当关注的问题 |
7.2 以整体、协同为理念的风景园林规划工作流程 |
7.2.1 委托调查阶段 |
7.2.2 ATTE可行性研究阶段 |
7.2.3 规划方案形成阶段 |
7.3 在实际工作中推演理论——以河北柏乡汉牡丹农业观光园总体规划为例 |
7.3.1 案例ATTE可行性研究 |
7.3.2 案例总体规划成果 |
7.4 小结 |
8 结语与展望 |
8.1 结语:风景园林规划——在整体与协同中前行 |
8.2 展望:不断发展中的风景园林平衡理论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攻读博士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8)走向自然 节能环保 传承文化 服务大众——纪念新中国成立60周年(论文提纲范文)
1 前30年——勤俭建设,路线干扰 |
1.1 小有波折,稳步发展 |
1.2 提出基本建筑理论 |
1.3 路线错误,阻碍发展 |
2 后30年——改革开放,迅速发展 |
2.1 改革开放,多元发展 |
2.2《北京宪章》,引导发展 |
2.3 生态环境,持续发展 |
3 展望未来——走向自然,节能环保,传承文化,服务大众 |
3.1 走向自然 |
3.2 节能环保 |
3.3 传承文化 |
3.4 服务大众 |
(10)建筑学学习思考札记(论文提纲范文)
1 建筑学的危机及其归位 |
2 建筑美和生活美 |
3 建筑的艺术性(上) |
3.1 分析与综合 |
4 建筑的艺术性(中) |
4.1 抽象与形象 |
5 建筑的艺术性(下) |
5.1—致与多样 |
6 建筑的艺术性在于综合性、形象性和多样性 |
7 建筑艺术和实用艺术 |
8 建筑理论的贫困及其解脱 |
四、国际建协“北京宪章”(国际建协第20届大会,北京,1999年6月通过)(论文参考文献)
- [1]纪念UIA《北京宪章》20年的思考与联想[J]. 金磊. 建筑设计管理, 2019(12)
- [2]专访吴良镛:毕生矢志不移完成“中国人居梦”[J]. 王红茹. 中国经济周刊, 2019(23)
- [3]纪念《北京宪章》与国际建协第20届世界建筑师大会20周年座谈会综述[J]. 孙凌波. 建筑学报, 2019(10)
- [4]国际建协《北京宪章》问世20年之际的随想[J]. 吴良镛. 建筑学报, 2019(10)
- [5]城市滨水景观中的地域性设计初探 ——以德阳旌湖为例[D]. 江婷婷. 天津大学, 2018(07)
- [6]中国建筑学会60年史略——从机构史视角看中国现代建筑的发展[J]. 刘亦师. 新建筑, 2015(02)
- [7]整体与协同 ——探索平衡的风景园林规划[D]. 张帆. 北京林业大学, 2010(09)
- [8]走向自然 节能环保 传承文化 服务大众——纪念新中国成立60周年[J]. 张祖刚. 建筑学报, 2009(10)
- [9]吴良镛先生人居环境学术思想[J]. 武廷海. 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 2008(02)
- [10]建筑学学习思考札记[J]. 阎凤祥. 华中建筑, 20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