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三硫化锑在氩气中的挥发(论文文献综述)
徐玉昆[1](2021)在《采用白钨资源短流程制备碳化钨新技术探索》文中研究表明工业上钨冶炼流程长、能耗高,任何能缩短从钨矿到WC的制备流程的方法都将是一项技术进步。本文以钨矿浸出过程的中间产物白钨(CaWO4)为实验原料,尝试省去氨溶制备APT的步骤,缩短碳化钨的制备流程。第一部分实验通过硝酸分解白钨(CaWO4),并在该过程中加入少量有机表面活性剂,然后直接碳化制备碳化钨,研究分离和保留Ca及添加有机表面活性剂对制备出碳化钨的形貌和粒度等特性的影响;第二部分实验通过机械化学法浸出白钨(CaWO4),然后分别以先氢还原再碳化和直接碳化的方式制备碳化钨,研究其形貌、粒度等特点,并添加钇制备含钇WC粉,研究钇对碳化钨制备过程影响。研究所得主要结论如下:(1)白钨(CaWO4)经硝酸分解,过滤分离Ca后碳化制备的WC颗粒较为粗大,其平均粒径约为0.94μm;保留Ca后碳化、酸洗得到的碳化钨颗粒相对细小,其平均粒径约为0.31μm。在硝酸分解过程中添加适量有机表面活性剂后,有机表面活性剂的包裹作用使钨酸的长大受到了一定的阻碍,煅烧后制得的WO3一次颗粒尺寸明显小于未添加有机物的样品,碳化后得到更均匀、细小的WC。添加有机表面活性剂b的效果最好,添加有机表面活性剂b后,过滤分离Ca碳化制备的WC颗粒平均粒径约为0.67μm,粒径分布范围在0.45-1.0μm;保留Ca碳化、酸洗后制备的WC颗粒平均粒径约为0.19μm,粒径分布范围在0.10-0.30μm。(2)草酸浸出白钨(CaWO4)后,直接碳化制备出的WC颗粒尺寸平均颗粒尺寸约为0.36μm,比氢还原再碳化制备出的WC平均颗粒尺寸(0.79μm)小。在浸出得到的钨络合物溶液中加入适量的Y(NO3)3·6H2O,制备出的WC颗粒尺寸更细小。当Y的添加量为0.1wt%时,氢还原再碳化制备出的WC平均颗粒尺寸约为0.31μm,直接碳化制备出的WC平均颗粒尺寸约为0.18μm。
陈王伟[2](2021)在《CuInS2基无机异质结薄膜的制备及其太阳电池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将可再生的太阳能转换为电能可以实现可持续性能源产出,这需要高效、稳定且低价的太阳电池来实现。无机材料化学稳定性好,许多无机半导体具有很好的太阳光吸收能力,同时材料的载流子扩散长度也比较长,在太阳电池中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发展无机异质结薄膜的溶液法加工技术,对于获得低成本太阳电池十分关键。三元化合物铜铟硫(CuInS2)具有成分毒性小、化学稳定性好、带隙(1.5-1.6 eV)与太阳光谱匹配和吸收系数大等优点,已经成为十分重要的太阳电池光吸收材料。在本论文中,采用分子型前驱体溶液法制备原位生长出高质量的CuInS2纳米颗粒薄膜,并且组装了 CuInS2基无机平板和体型异质结太阳电池,研究了电池性能与制备条件和器件结构的相关性及电池中存在的光电转换机理。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建立了一种重复旋涂新型分子型前驱溶液结合热处理来制备CuInS2纳米颗粒薄膜的方法,在TiO2/CdS复合薄膜上原位生长了 CuInS2纳米颗粒薄膜,获得了 TiO2/CdS/CuInS2三元无机异质结薄膜;在该异质结薄膜上沉积有机物Spiro-OMeTAD作为空穴传输层,制备了新型无机平板异质结薄膜太阳电池。系统的器件性能与了 CuInS2薄膜厚度和热处理温度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270℃热处理得到的厚度为200 nm的CuInS2薄膜性能最佳,且有机空穴传输层的使用可将电池的开路电压提高到0.78V;在AM 1.5光照(100 mW/cm2)条件下电池的最好光电转换效率达到了 6.31%,为同类电池中最高效率。通过飞秒瞬态吸收光谱的系统研究,揭示了纳米颗粒尺寸分布较宽导致CuInS2薄膜中存在激子型和非激子型两种电荷产生方式,并提出了耗尽区电场辅助同质结界面电荷转移的模型。此外,还揭示了电池结构中CdS薄膜层的作用原理,为作为一个有效的空间分离层阻止CuInS2薄膜的光生电荷在传输过程中的界面复合。(2)在TiO2/CdS/CuInS2三元无机异质结薄膜表面,利用化学浴法原位生长出Sb2S3薄膜界面层,获得了 CuInS2基全无机的平板异质结薄膜太阳电池。研究了 Sb2S3薄膜的厚度以及其表面硫代乙酰胺处理抑制Sb2S3薄膜中的氧化锑复合中心对电池性能的影响,揭示了优化的Sb2S3界面层厚度为50 nm和优化的硫代乙酰胺溶液为10 mg/mL;在AM 1.5光照条件下,优化结构的电池光电转换效率达到了 4.85%,并在50℃温度下展示出良好热稳定性。通过对光生电荷产生和提取机理的研究,发现CuInS2薄膜和金电极之间的Sb2S3界面层补充吸光性能和选择性提取空穴的双功能。(3)三硫化二铟(In2S3)不含有毒元素,具有较宽的带隙(2.5-3.0eV),已经成为重要的无毒电子传输/缓冲层材料。发展了一种分子型前驱体溶液法来制备In2S3纳米片阵列的方法,在TiO2纳米颗粒薄膜上原位生长了In2S3纳米片阵列薄膜,并进一步在In2S3纳米片阵列中填充原位生长的CuInS2纳米颗粒,获得In2S3/CuInS2无机体异质结薄膜;在该异质结薄膜上沉积Spiro-OMeTAD作为空穴传输层,制备了新型无机体异质结薄膜太阳电池。发现In2S3纳米阵列的高度对电池性能有显着影响,在AM1.5光照条件下优化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达到了 2.58%,表明了In2S3纳米片阵列是一种有效的CuInS2基薄膜太阳电池的电子受体材料。
冯静[3](2019)在《含硫化合物对锂硫电池硫碳复合正极材料的改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由于3C产品和电动汽车的崛起,市场对于具有高能量密度、低成本的充电电池需求日益增加。相较于传统锂离子电池而言,锂硫电池具有理论容量高且活性材料成本低的优点而成为新一代储能系统之一。目前,锂硫电池的实用化过程仍存在下列问题。主要包括:(1)单质硫以及放电终产物Li2S的电子、离子绝缘性使电池的电阻比较大;(2)在充放电过程中产生的多硫化物在正负极之间的穿梭效应,使得正极的活性物质不断地流失,是锂硫电池性能较差的主要原因;(3)硫及Li2S的密度不同导致的体积膨胀(~80%)也是导致电池容量衰减甚至失效的原因之一。本文旨在通过对硫碳复合正极材料进行金属硫化物Mo S3和导电聚合物PEDOT包覆改性来改善锂硫电池的电化学性能,所得结论如下:(1)通过四硫代钼酸盐溶液酸化的方法将Mo S3原位生长在硫碳复合材料上(S/Super P-Mo S3)。通过多孔碳材料Super P和极性物质Mo S3的协同作用,有效吸附多硫化物,抑制穿梭效应。其中10 wt.%Mo S3包覆量的硫碳复合材料表现出最佳的电化学性能,在0.2C下进行100次循环后,放电比容量仍有582.1m A h g-1,容量保持率为59.0%。但Mo S3含量过多会导致电池电阻增加,从而影响电池性能。(2)利用EDOT单体在酸化环境下的氧化聚合,将高导电性PEDOT包覆在硫碳复合材料表面。PEDOT包覆使硫碳复合材料更加稳定,其次PEDOT中的氧、硫原子具有孤对电子,可以化学吸附多硫化锂,协同碳材料的物理吸附,较好地抑制穿梭效应。最终PEDOT包覆的硫碳复合材料的循环性能和倍率性能均有改善,其中PEDOT含量为20 wt.%时硫碳复合材料的电化学性能最佳,当电流密度为1C时,其初始放电容量为1018.0 m A h g-1,500次循环后放电容量保持率为47.0%。
周正恩[4](2019)在《真空蒸馏从脆硫铅锑矿分离硫化铅和硫化锑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针对脆硫铅锑矿火法冶炼得到铅锑合金后,铅锑的物理化学性质相近,难以彻底分离,且现行工艺复杂,成本高,污染严重等问题,昆明理工大学真空国家工程实验室提出了真空分解-分级冷凝法处理脆硫铅锑矿,该工艺直接以PbS和Sb2S3的形式分离了铅与锑,以期得到硫化铅、硫化锑产品,给脆硫铅锑矿的高效利用提供了一种参考。但该方法还存在反应温度过高(1473K)、分离出的硫化铅硫化锑纯度不够等问题。为此,本文提出了真空热分解-真空蒸馏的方法从脆硫铅锑矿分离硫化铅和硫化锑,以期降低处理温度,提高分离产物纯度。具体研究内容及进展如下:(1)TG-DSC热分析表明,FePb4Sb6S14的热分解温度为859K。常压热分解实验表明,常压下,FePb4Sb6S14直到1273K都不能彻底分解,Pb2Sb2S5为主要的中间物相。真空热分解实验表明,10Pa下,FePb4Sb6S14在823K开始分解,973K彻底分解为PbS、Sb2S3、FeS。(2)对Sb2S3、FeS、ZnS进行了热力学理论计算,对PbS的热分解进行了理论计算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10Pa下,在8231123K下,Sb2S3化锑只会发生挥发,ZnS在低于1273K不会发生反应,FeS低于1809K不会发生反应;PbS温度高于996K后升华,气态硫化铅可发生分解。实验研究证明了气态硫化铅可发生分解,但通过扩大挥发面积可使其快速冷却而抑制分解。(3)以脆硫铅锑精矿为原料,开展真空蒸馏研究,结果发现:10Pa下,通过973K保温60min和1123K保温60min两步蒸馏处理,锑的直收率为99%,残留的锑含量少于1%,硫化锑纯度达96%,铅的直收率达99.5%,残留的铅低于0.6%,硫化铅纯度达98%。研究结果表明,真空热分解-二步蒸馏处理脆硫铅锑矿比真空热分解-分级冷凝法温度降低了350K,且硫化铅、硫化锑纯度也由93%,94%提升至98%、96%。
范苏晓[5](2019)在《二硫化钨电极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改进》文中研究指明二维层状WS2材料因具有较为独特的结构和优异的光电性能,在润滑、储能、催化等多个方面都具有广泛应用。为探究其在锂离子电池储能方面的应用,本文围绕制备和电化学性能改进两个方面对二硫化钨进行了研究。利用XRD、SEM、TEM、Raman、EDS和充放电性能检测等手段对材料的结构、形貌、成分、性能进行表征。本文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通过改变原料种类、原料配比、热处理温度、保温时间等多个因素,探究高温固相法制备二硫化钨的最佳工艺。结果表明:以偏钨酸铵与硫脲为原料,配比选用n W:n S=1:20,热处理工艺采用900°C保温3 h条件下制备得到的WS2颗粒较小,纯度较高且电化学性能最为优异。2)采用三氧化钨与硫代乙酰胺为原料制备出(NH4)2WS4前驱体,将前驱体进行热处理后获得WS2负极材料。结果表明:采用此方法获得的WS2颗粒团聚十分严重,氧缺陷较多,材料的循环和倍率性能较差,但在300°C进行硫化处理后材料的电化学性能得到较大提升。3)采用掺杂不同金属离子的方法对二硫化钨材料进行电化学性能改进。当向二硫化钨中掺入5%钒时,材料的结构和电化学性能达到最优。首次放电比容量为1087 mAh/g,在不同电流密度下循环130次后容量仍然可以达到610 mAh/g。向二硫化钨中掺1%的铁后,材料的低倍率电化学性能得到改进而高倍率电化学性能降低。在100 mA/g的电流密度下,首次放电比容量为946.3 mAh/g,30次循环后比容量较为810 mAh/g,但当电流密度达到800 mA/g时,材料的比容量只能达到460mAh/g。当向二硫化钨中掺入10%的钼时,材料的电化学性能最优,循环性能和倍率性能较掺杂前得到较大提升。首次放电比容量可以达到984.6 mAh/g,在不同电流密度下循环130次后的容量仍可以达到584.6 mAh/g。5)采用碳与二硫化钨复合的方法对材料进行性能改进,当碳的质量占比为10%时,材料的电化学性能最优。复合后材料的首次放电比容量可以达到1108 mAh/g,在100 mA/g电流密度下循环30次后,放电比容量可以高达876 mAh/g,在不同倍率下循环130次后,放电比容量仍可以达到584.5 mAh/g,可知材料的循环和倍率性能都得到较大改善。
陈聪睿[6](2019)在《双碳保护的金属硫化物的合成及其电化学储钠性能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过去30年里,锂离子电池作为储能装置在便携式设备和电动汽车中占据了主导地位。钠离子电池与锂离子电池相似的“摇椅式”储能机理,且钠元素的地壳丰度(2.3%)千倍于锂(0.0017%),其在可再生能源消纳、分布式储能电站等大规模储能领域的应用价值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然而,钠离子不能与商品化的储锂负极材料(如石墨和硅)进行有效的插层或合金反应。因此,开发具有低成本、高容量、长循环寿命且倍率性能良好的负极材料是构建实用化钠离子电池的关键。基于转化反应机理的金属硫化物具有容量高、可逆性好且来源丰富的优点,是极具应用前景的新型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之一。但金属硫化物本征导电率低、充放电过程中体积变化大,且多硫化物生成引起“穿梭效应”,严重制约了其性能的发挥。本论文通过适宜的方法将纳米金属硫化物限域在由无定型碳和低维导电碳构筑的双保护结构中,提高其结构稳定性和界面传荷,从而改善其电化学储钠性能。主要的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发展了一种通过含硫金属配合物原位转化制备氮掺杂碳包覆Fe1-xS纳米相/碳纳米管复合材料(Fe1-xS@NC/CNT)的方法。该材料仅需将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铁(III)与碳纳米管进行简单球磨混合并焙烧后制得,过程简单、适于批量合成。电化学储钠性能测试表明,在0.2 A g-1的电流密度下其初始可逆比容量为415 mAh g-1,100圈循环后比容量为408 mAh g-1,容量保持率达98.3%。同时,电流密度增大到20 A g-1时仍能维持233 mAh g-1的可逆容量,表现出良好的倍率性能。将该负极材料与正极材料Na3(VO0.5PO4)2F2@GO组装成钠离子全电池后,在1.0-4.5 V的电压窗口下循环80圈后容量保持率为96.5%。这种双碳相保护的Fe1-xS复合材料所具有的良好循环稳定性和倍率特性,可能归因于氮掺杂碳壳与碳纳米管构筑的三维导电网络,提供了良好的电子/离子传输通道,同时有效地缓冲了活性物质在电化学过程中的体积效应。另外,由于大部分金属离子都可以与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配体作用形成稳定的配合物,因此该方法也适用于其它许多金属硫化物基复合材料的制备。2、发展了一种基于“水热-吸附-硫化”三步转化过程制备碳包覆Ni3S2/还原氧化石墨烯(rGO)复合材料的方法。该方法利用葡萄糖的水热碳化(HTC),首先在氧化石墨烯表面沉积富含氧官能基团的碳纳米层,再通过配位作用吸附镍离子,最后经硫化处理制得三明治结构的Ni3S2@HTC/rGO复合材料。电化学储钠性能测试表明,在0.2 A g-1的电流密度下其初始可逆比容量为387 mAh g-1,循环400圈后比容量为281 mAh g-1,每圈容量衰减率仅为0.08%。由于HTC/rGO前驱体对各种金属离子均具有强吸附性,因此该方法是一种制备双碳保护金属硫化物复合负极材料的普适方法。
徐宏凯,张少广[7](2017)在《Sb2S3在惰性气氛中挥发行为研究》文中认为对惰性气氛条件下硫化锑的挥发过程进行了研究。利用经典热力学计算方法对硫化锑挥发过程中可能发生的3个反应进行讨论,得到反应的关系图,并对试验样品进行了差热差重分析研究。热力学计算结果表明:在8731 023 K温度范围内,硫化锑主要以液相气化为气相为主。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此条件下硫化锑挥发符合液态挥发模型,表观挥发活化能为192 kJ/mol。
闫华龙,董朝望,熊恒,杨斌,陈秀敏,邓勇,王威[8](2015)在《硫化锑真空挥发动力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系统压力较低的条件下,以分析纯硫化锑为原料,利用自制真空失重设备,采用恒温失重法研究了硫化锑挥发动力学。理论分析表明,硫化锑较易挥发,其过程符合液态挥发模型,真空挥发的控制步骤为液面蒸发;试验结果表明,在试验条件范围内,随着蒸馏温度的升高,其挥发速率呈逐渐增大趋势,而随着系统压力的升高,其挥发速率呈逐渐减小趋势;且系统压力一定时,温度恒定则挥发速率常数为一定值,挥发规律遵循零级反应动力学特征;通过分析失重数据,拟合出硫化锑在系统压力为20 Pa条件下的挥发速率方程,计算了表观挥发活化能值为57.6 kJ/mol,获得了实验温度范围内的蒸发系数,其值均较小,且随着蒸馏温度的升高,其值更小。
吴壮志[9](2012)在《纳米结构二硫化钼(钨)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文中指出纳米结构二硫化钼(钨)除了在润滑和催化领域具有广泛应用之外,在锂电池、储氢、光电学、机械、化工等领域也有巨大的应用前景。由于其结构的各向异性,不同形貌结构对性能的影响十分显着,因此,通过改进现有方法与工艺,同时不断开发新方法和新工艺,进一步拓展纳米结构二硫化钼(钨)的制备技术,实现微结构的调控制备,可大幅提升其应用性能,使之在更广泛的领域得到应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主要致力于纳米结构二硫化钼(钨)新技术的开发,并围绕所得产物的形貌结构,研究其形成机理,同时拓展其潜在的应用价值。采用表面活性剂促助法,分别选用不同类型的表面活性剂,包括阴离子型的SDBS,非离子型的PEG和阳离子型的CTAC,用于制备各种不同形貌的二硫化钼纳米结构,同时研究了各种活性剂对最终产物形貌的影响;采用液相还原法,阴离子型的SDBS可以促助生成粒度约100nm的二硫化钼六方颗粒,而非离子型的PEG通过构建脚手架,促助形成二硫化钼空心微球,阳离子型的CTAC则直接参与化学反应,得到具有中空结构的二硫化钼纳米球,而阴离子型的SDBS和非离子型的PEG作为复配活性剂时,产物为长约200-400nm的二硫化钼纳米杆;采用高浓度的PEG作为包覆剂,借助“空间位阻效应”,得到前驱体三硫化钼纳米球,再经后续高温氢还原,可以制备出直径约为100nm的实心纳米球。首次采用机械化学法,基于机械球磨过程中的瞬时高温高压效应,以三硫化钼为前驱体,成功制备出二硫化钼纳米颗粒,并研究了转速和球磨时间的影响;同时,研究了机械球磨预处理对普通微米颗粒及其加氢脱氧催化性能的影响。转速为400rpm以上,且球磨时间超过24h才能使前驱体完全分解;机械球磨预处理会碾碎原先的大块微米颗粒,创造大量多空配位键,使之具有很高的反应频率因子,从而极大提高催化活性,但球磨预处理并未改变其反应路径选择性。首次采用固相微区反应法,借助机械球磨实现微米粒子的超细匀态分布,成功制备出二硫化钼纳米片,系统研究了硫化温度,硫化时间和机械球磨预处理对产物的影响,讨论其形成机制,并探讨其在高温煅烧下的固相自组装过程。在600℃下硫化时间超过10min即可完成反应,而硫化温度则在400-700℃为宜;机械预处理实现了超细粒子的匀态分布,创造出大量“反应微区”,有利于最终纳米片的形成;二硫化钼纳米片通过粘结和堆垛,在高温煅烧下可以形成尺寸更大的规则六方纳米板结构。采用四球摩擦实验机,综合对比了二硫化钼纳米片与商用二硫化钼超细颗粒的润滑性能,同时研究了添加剂含量和分散剂对摩擦性能的影响。二硫化钼纳米片由于表面活性较高,能形成牢固的润滑膜,表现出较低的摩擦系数,更好的减磨和抗负荷能力,其最佳添加量为1.5wt%,而分散剂Span-80能有效改善添加剂在基础油中的分散,增强抗磨能力。通过改变硫化温度获得具有不同堆垛层数的纳米片结构,然后研究硫化温度对二硫化钼纳米片催化剂的影响及其堆垛结构随加氢脱硫反应性能之间的变化关系。随着硫化温度的升高,无助剂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和金属分散性均不断下降;而其堆垛结构-催化性能变化关系,则遵循"Rim-Edge"模型,但是在临界值(7.7nm),其变化趋势发生逆转。系统研究了镍和钻助剂的添加对二硫化钼纳米片催化剂的影响,包括结构及其催化性能。镍和钴助剂的添加都会明显减小孔径,但会提高金属分散性;镍助剂会促进二硫化钼的晶体生长,而钴助剂则会在较低温度下抑制其生长;镍和钴的添加,都会提高活性,且倾向于DDS反应路径,但随着硫化温度的升高,两者对催化活性和选择性的影响却大不一样;NiMo催化剂的活性不断下降而其HYD选择性则不断升高;CoMo催化剂的活性先是不断增加,直到700℃达到最大值,而后才会因烧结相的形成而急剧下降,其HYD选择性则呈现与之相反的变化趋势;首次采用固相微区反应法,成功制备出单分散二硫化钨纳米片和无机富勒烯结构,考察了硫化温度,硫化时间及机械球磨对产物形成的影响,并测试了其制氢反应催化性能。只有在600-700℃下硫化,才能制得二硫化钨纳米片,而在800℃硫化,可以制得二硫化钨无机富勒烯结构;在600℃下硫化,反应时间必须持续30min以上,才能保证反应完全;机械球磨预处理的机械活化效应不仅使整个反应过程更加直接快速,没有任何中间反应产物,还促使氧化钨外层迅速硫化,起到模板导向作用,引导纳米片和富勒烯结构的形成;基于纳米片结构较为疏松的堆垛结构,其制氢催化活性是二硫化钼催化剂的8.6倍,其制氢反应遵循Volmer-Heyrovsky机制,速控步为电化学脱附过程。
刘庆华[10](2011)在《锑金矿中锑和硫在不同气氛中的挥发特性及机理》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金锑共生矿资源在我国的湖南、江西、西藏、甘肃、青海、广西等地均有分布,尤其近年来,在我国西部地区新发现了不少此类矿床,这类矿石伴生有毒砂和黄铁矿。矿石中的金主要与金属硫化物关系密切,多数呈微粒状嵌布于辉锑矿、黄铁矿和毒砂中。经过选矿后,其中的金和锑仍不能彻底的分离,一般是采用选冶联合工艺加以分离。为了更有效地的利用这种资源,并优化现行的处理工艺,研究锑金精矿挥发行为显得尤为重要。本论文以湘西金矿的锑金精矿为研究对象,运用热力学方面的知识,借助先进的X射线衍射法、电镜扫描和电子探针等方法对焙砂和挥发物特性进行了分析。研究了不同形态的锑金矿在氧化性气氛、还原性气氛和中性气氛下的挥发特性及其机理。通过研究三种气氛下锑金矿的挥发特性,发现中性和还原性气氛下的挥发在低温时不如氧化气氛下的挥发剧烈,但高温时中性和还原性气氛下的挥发又强于氧化气氛下的挥发。中性和还原性气氛下的挥发率比较接近。通过分析三种气氛下挥发物和焙砂的特性,发现在氧化气氛下容易形成锑的复杂化合物层,这层复杂的锑化物,化学性质稳定,在高温下不易分解,不易挥发,阻碍了锑的挥发和硫的氧化。在还原性气氛下,一氧化碳与硫化锑反应生成了挥发性较差的金属锑和气态的COS,这就造成了在相同的温度下,还原气氛下锑在焙砂中的残留高于在中性气氛下焙砂中的残留,而还原性气氛下硫在焙砂中的残留低于在中性气氛下焙砂中的残留。硫在中性和还原性气氛下的焙砂中残留较多,主要是由于其他不易挥发硫化物的存在造成的。在氧化气氛下,硫在焙砂中的残留比中性和还原性气氛下的低,且800~900‘C时有一个峰值,是由于锑的复杂化合物层的快速形成造成的。粉料和压团在相同条件下的挥发形式是一样的,特性也基本是一致的,但由于空隙率的差异,粉料的挥发强于压团的挥发。
二、三硫化锑在氩气中的挥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三硫化锑在氩气中的挥发(论文提纲范文)
(1)采用白钨资源短流程制备碳化钨新技术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白钨的浸出工艺 |
1.2.1 酸法浸出工艺 |
1.2.2 碱法浸出工艺 |
1.2.3 其他方法 |
1.3 超细碳化钨的制备方法 |
1.4 元素对钨制品的影响 |
1.5 本课题研究的内容及目的 |
第2章 实验方案与方法 |
2.1 研究方案与技术路线 |
2.11 研究方案 |
2.12 技术路线 |
2.2 实验原料及设备 |
2.3 分析及检测方法 |
第3章 硝酸分解白钨后制备碳化钨 |
3.1 分离钙后制备碳化钨 |
3.1.1 碳化钨粉末的制备 |
3.1.2 添加有机表面活性剂对碳化钨粉末制备的影响 |
3.2 保留钙后制备碳化钨 |
3.2.1 碳化钨粉末的制备 |
3.2.2 添加有机表面活性剂对碳化钨粉末制备的影响 |
3.3 钙及有机表面活性剂的作用机理 |
3.3.1 钙的作用机理 |
3.3.2 有机表面活性剂的作用机理 |
3.4 小结 |
第4章 机械化学法浸出白钨后制备碳化钨 |
4.1 碳化钨的制备过程 |
4.1.1 三氧化钨的制备 |
4.1.2 碳化钨的制备 |
4.2 钇对碳化钨制备过程的影响 |
4.2.1 钇对三氧化钨的影响 |
4.2.2 钇对碳化钨的影响 |
4.3 钇致碳化钨粉的细化机理 |
4.4 小结 |
第5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2)CuInS2基无机异质结薄膜的制备及其太阳电池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太阳电池器件原理 |
1.2.1 光电子学 |
1.2.2 光伏效应 |
1.2.3 伏安特性曲线及各性能参数 |
1.2.4 外量子效率 |
1.3 太阳电池的发展 |
1.3.1 第一代太阳电池 |
1.3.2 第二代太阳电池 |
1.3.3 第三代太阳电池 |
1.4 化合物薄膜材料及太阳电池 |
1.4.1 CuInS_2薄膜的制备及电池研究现状 |
1.4.2 Sb_2S_3薄膜的制备及电池研究现状 |
1.4.3 In2S_3薄膜制备及应用研究现状 |
1.5 本文研究思路及主要内容 |
第2章 CuInS_2薄膜制备及其平板结构太阳电池性能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药品 |
2.2.2 TiO_2/CdS/CuInS_2三元异质结薄膜的制备 |
2.2.3 TiO_2/CdS/CuInS_2三元平板异质结薄膜太阳电池的制备 |
2.2.4 样品的表征及实验仪器 |
2.3 结果和讨论 |
2.3.1 TiO_2/CdS/CuInS_2薄膜的形成 |
2.3.2 太阳电池性能 |
2.3.3 双重电荷产生机理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CuInS_2基全无机平板结构太阳电池制备与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Sb_2S_3薄膜的制备 |
3.2.2 太阳电池制备 |
3.2.3 样品表征和实验仪器 |
3.3 结果和讨论 |
3.3.1 Sb_2S_3薄膜表征 |
3.3.2 太阳电池性能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CuInS_2基体型结构太阳电池制备与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药品 |
4.2.2 薄膜及电池制备 |
4.2.3 样品表征及实验仪器 |
4.3 结果和讨论 |
4.3.1 In2S_3纳米片阵列薄膜 |
4.3.2 In2S_3/CuInS_2无机体异质结薄膜 |
4.3.3 太阳电池性能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
(3)含硫化合物对锂硫电池硫碳复合正极材料的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锂硫电池简介 |
1.2.1 锂硫电池的工作原理 |
1.2.2 锂硫电池的优势 |
1.2.3 锂硫电池存在的问题 |
1.3 锂硫电池研究进展 |
1.3.1 硫正极 |
1.3.2 功能化隔膜/中间层 |
1.3.3 负极 |
1.4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2章 实验方法 |
2.1 实验试剂 |
2.2 实验仪器 |
2.3 材料的制备与电池组装 |
2.3.1 材料的制备 |
2.3.2 电池组装 |
2.4 材料的物理性能表征 |
2.4.1 热重分析(TGA) |
2.4.2 X射线衍射仪(XRD) |
2.4.3 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
2.4.4 场发射透射电子显微镜(TEM) |
2.4.5 能谱仪(EDS) |
2.4.6 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 |
2.4.7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 |
2.5 材料的电化学性能表征 |
2.5.1 充放电测试 |
2.5.2 循环伏安测试(CV) |
2.5.3 交流阻抗测试(EIS) |
第3章 MoS_3改性硫碳复合材料 |
3.1 引言 |
3.2 材料的制备 |
3.2.1 硫碳复合材料的制备 |
3.2.2 MoS_3改性硫碳复合材料的制备 |
3.2.3 MoS_3空白材料的制备 |
3.3 材料的物理性能分析 |
3.3.1 XRD分析 |
3.3.2 热重分析 |
3.3.3 XPS分析 |
3.3.4 SEM分析 |
3.3.5 EDS分析 |
3.4 材料的电化学性能分析 |
3.4.1 循环性能分析 |
3.4.2 充放电曲线分析 |
3.4.3 倍率性能分析 |
3.4.4 循环伏安测试分析 |
3.4.5 交流阻抗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PEDOT包覆对硫碳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材料的制备 |
4.2.1 硫碳复合材料的制备 |
4.2.2 聚3,4-乙烯二氧噻吩包覆硫碳复合材料的制备 |
4.2.3 PEDOT空白样制备 |
4.3 材料的物理性能表征 |
4.3.1 PEDOT空白样的表征 |
4.3.2 S/Super P-PEDOT材料的物理性能分析 |
4.4 材料的电化学性能分析 |
4.4.1 循环性能分析 |
4.4.2 充放电曲线 |
4.4.3 倍率性能分析 |
4.4.4 循环伏安测试分析 |
4.4.5 交流阻抗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总结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4)真空蒸馏从脆硫铅锑矿分离硫化铅和硫化锑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硫化铅、硫化锑的性质,用途 |
1.1.1 硫化锑的性质、用途 |
1.1.2 硫化铅的性质、用途 |
1.2 脆硫铅锑矿性质,资源 |
1.3 脆硫铅锑矿的处理工艺 |
1.3.1 脆硫铅锑矿的火法处理 |
1.3.2 脆硫铅锑矿的湿法处理 |
1.3.3 其它冶炼方法 |
1.4 铅锑分离技术现状 |
1.5 真空冶金的特点 |
1.6 选题意义及课题研究内容 |
第二章 FePb_4Sb_6S_(14)热分解实验研究 |
2.1 实验原料、设备、方法 |
2.2 脆硫铅锑矿的TG-DSC分析 |
2.3脆硫铅锑矿热分解实验 |
2.3.1脆硫铅锑矿常压热分解实验 |
2.3.2脆硫铅锑矿真空热分解实验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简单金属硫化物热力学研究 |
3.1 理论依据 |
3.2 硫化铅的热力学计算 |
3.3 硫化铅真空热分解实验研究 |
3.4 硫化锑、硫化锌、硫化亚铁热力学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真空蒸馏从脆硫铅锑矿分离硫化锑和硫化铅的实验研究 |
4.1 金属硫化物饱和蒸气压 |
4.2 实验原料、设备、步骤 |
4.3 真空蒸馏从脆硫铅锑矿分离硫化锑 |
4.3.1 温度、保温时间对分离硫化锑的影响 |
4.3.2 蒸馏温度对硫化锑的纯度影响 |
4.4 真空蒸馏从脆硫铅锑矿分离硫化铅 |
4.4.1 蒸馏温度、保温时间对分离硫化铅的影响 |
4.4.2 蒸馏温度对硫化铅的纯度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5)二硫化钨电极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改进(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锂离子电池概述 |
1.3 锂电池结构及工作原理 |
1.4 锂离子电池的优势和不足 |
1.5 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 |
1.5.1 正极材料 |
1.5.2 负极材料 |
1.6 二硫化钨概述 |
1.6.1 二硫化钨基本特性 |
1.6.2 二硫化钨的制备方法 |
1.6.3 二硫化钨的主要应用 |
1.7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选题意义 |
第二章 实验 |
2.1 实验药品及仪器设备 |
2.1.1 主要实验药品 |
2.1.2 主要实验仪器设备 |
2.2 材料的表征方法 |
2.2.1 X射线衍射(XRD)表征 |
2.2.2 拉曼光谱(Raman)表征 |
2.2.3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表征 |
2.2.4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表征 |
2.3 材料电化学性能测试 |
2.3.1 极片制备及电池组装 |
2.3.2 电化学测试 |
2.3.3 高温电化学性能测试 |
第三章 WS_2负极材料的制备及其结构和性能表征 |
3.1 高温固相法制备二硫化钨 |
3.1.1 原料中钨硫比例对材料合成的影响 |
3.1.2 钨源选择对材料结构及性能影响 |
3.1.3 热处理工艺对材料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
3.1.4 最佳工艺条件下制备的WS_2 形貌及其电化学性能 |
3.2 前驱体法制备硫化钨负极材料 |
3.2.1 不同热处理温度对材料结构以及性能的影响 |
3.2.2 前驱体法所制得二硫化钨的微观形貌及结构表征 |
3.2.3 硫化处理对二硫化钨材料性能的影响 |
3.3 前驱体法与固相法制备所得产物的结构和成分对比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离子掺杂对二硫化钨性能改进研究 |
4.1 钒离子掺杂对二硫化钨性能改进研究 |
4.1.1 掺钒二硫化钨材料的制备 |
4.1.2 掺钒量对二硫化钨材料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
4.1.3 最佳掺钒量二硫化钨材料的微观结构形貌和电化学性能 |
4.2 铁离子掺杂对二硫化钨性能改进研究 |
4.2.1 掺铁二硫化钨材料的制备 |
4.2.2 掺铁量对二硫化钨材料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
4.2.3 最佳掺铁量二硫化钨材料的微观结构形貌和电化学性能 |
4.2.4 掺铁对二硫化钨材料高温性能影响 |
4.3 钼离子掺杂对二硫化钨性能改进研究 |
4.3.1 掺钼二硫化钨材料的制备 |
4.3.2 掺钼量对二硫化钨材料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
4.3.3 最佳掺钼量二硫化钨材料的微观结构形貌和电化学性能 |
4.4 掺杂后二硫化钨材料的成分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WS_2/C复合材料制备及性能研究 |
5.1 WS_2/C复合材料的制备 |
5.2 碳含量对二硫化钨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
5.3 最优碳含量WS_2/C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形貌和电化学性能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和专利 |
附录B 参与项目 |
(6)双碳保护的金属硫化物的合成及其电化学储钠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钠离子电池概述 |
1.2.1 钠离子电池的工作原理 |
1.2.2 钠离子电池的优势与存在的问题 |
1.3 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研究现状 |
1.3.1 嵌入类材料 |
1.3.2 合金类材料 |
1.3.3 转换类材料 |
1.4 金属硫化物的研究进展 |
1.4.1 材料纳米化 |
1.4.2 设计限域结构 |
1.4.3 复合导电材料 |
1.5 选题依据及研究内容 |
第2章 氮掺杂碳包覆金属硫化物/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的合成及其电化学储钠性能的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药品 |
2.2.2 氮掺杂碳包覆金属硫化物/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的合成 |
2.2.3 正极材料氧化石墨烯包覆氟化磷酸钒钠的合成 |
2.2.4 材料表征 |
2.2.5 工作极片的制备与电池的组装 |
2.2.6 电化学测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合成与表征 |
2.3.2 电化学性能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水热碳包覆金属硫化物/还原氧化石墨稀的合成及其电化学储钠性能的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药品 |
3.2.2 氧化石墨烯的合成 |
3.2.3 水热碳包覆金属硫化物/还原氧化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合成 |
3.2.4 材料表征 |
3.2.5 工作极片的制备与电池的组装 |
3.2.6 电化学测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合成 |
3.3.2 材料表征 |
3.3.3 电化学性能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总结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硕士期间已发表的研究论文 |
(9)纳米结构二硫化钼(钨)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二硫化钼概述 |
1.2 二硫化钼的主要应用 |
1.2.1 润滑剂 |
1.2.2 催化剂 |
1.2.3 超级吸波材料 |
1.2.4 电子探针 |
1.2.5 储氢材料 |
1.2.6 电极材料 |
1.2.7 光电化学制氢材料 |
1.3 二硫化钼的制备方法 |
1.3.1 高温硫化法 |
1.3.2 前驱体分解法 |
1.3.3 水热法 |
1.3.4 热液法 |
1.3.5 表面活性剂促助法 |
1.3.6 其他方法 |
1.4 二硫化钼的发展趋势 |
1.4.1 制备方法 |
1.4.2 结构与性能优化设计 |
1.5 本文研究思路和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实验方案与方法 |
2.1 实验试剂 |
2.2 实验仪器 |
2.3 制备方法 |
2.3.1 表面活性剂促助法 |
2.3.2 机械化学法 |
2.3.3 固相微区反应法 |
2.4 样品表征 |
2.4.1 形貌结构表征 |
2.4.2 性能表征 |
第三章 表面活性剂促助法制备二硫化钼纳米结构 |
3.1 引言 |
3.2 实验方法 |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3.1 二硫化钼六方纳米颗粒 |
3.3.2 二硫化钼空心微球 |
3.3.3 二硫化钼纳米实心球 |
3.3.4 二硫化钼纳米空心球 |
3.3.5 二硫化钼纳米杆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机械化学法制备纳米二硫化钼及其加氢脱氧催化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方法 |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3.1 机械球磨活化二硫化钼微米颗粒 |
4.3.2 机械化学法制备二硫化钼纳米颗粒 |
4.3.3 加氢脱氧催化性能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固相微区反应法制备二硫化钼纳米片及其固相自组装和润滑性能 |
5.1 引言 |
5.2 实验方法 |
5.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5.3.1 二硫化钼纳米片的形貌结构 |
5.3.2 工艺参数对二硫化钼纳米片形成的影响 |
5.3.3 二硫化钼纳米片的固相自组装 |
5.3.4 二硫化钼纳米片的摩擦润滑性能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非负载型二硫化铝纳米催化剂的加氢脱硫催化性能 |
6.1 引言 |
6.2 实验方法 |
6.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6.3.1 催化剂表征 |
6.3.2 催化性能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二硫化钨纳米片的制备及其制氢催化性能 |
7.1 引言 |
7.2 实验方法 |
7.2.1 二硫化钨纳米片的制备 |
7.2.2 催化剂电极的制备 |
7.2.3 催化活性的测试 |
7.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7.3.1 样品表征 |
7.3.2 工艺参数对二硫化钨纳米片形成的影响 |
7.3.3 二硫化钨纳米片的形成机制 |
7.3.4 制氢反应(HER)催化性能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主要创新点 |
8.3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致谢 |
(10)锑金矿中锑和硫在不同气氛中的挥发特性及机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锑的主要用途 |
1.1.1 锑合金的用途 |
1.1.2 锑化合物的用途 |
1.1.3 锑新合成材料的用途 |
1.2 锑矿资源状况 |
1.2.1 世界的锑矿资源 |
1.2.2 我国的锑矿资源 |
1.2.3 我国的锑金矿资源 |
1.3 锑冶炼技术 |
1.3.1 锑的主要冶炼工艺 |
1.3.2 我国炼锑技术的特点 |
1.4 锑金矿的处理工艺 |
1.4.1 湘西金锑矿处理工艺 |
1.4.2 鹿儿坝金锑矿处理工艺 |
1.4.3 龙山金锑矿处理工艺 |
1.5 本文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原料特性及研究方法 |
2.1 原料特性 |
2.1.1 锑金精矿物理性质 |
2.1.2 锑金矿的化学成分及物相组成 |
2.2 研究方法 |
2.2.1 试验装置 |
2.2.2 锑和硫的分析方法 |
2.2.3 试验数据的分析方法 |
2.2.4 产物微观形态及成分的分析方法 |
第三章 锑金矿挥发的热力学 |
3.1 锑金矿焙烧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反应 |
3.2 锑金矿在氧化气氛下挥发的热力学 |
3.3 锑金矿在还原气氛下挥发的热力学 |
3.4 锑金矿在中性气氛下挥发的热力学 |
第四章 锑金精矿粉料在三种气氛下的挥发特性 |
4.1 锑金精矿在氧化气氛下的挥发特性 |
4.1.1 氧气含量对锑金精矿挥发的影响 |
4.1.2 锑金精矿在高温和强氧化性气氛下的挥发特性 |
4.2 锑金精矿在还原气氛下的挥发特性 |
4.3 气体流量对锑金精矿挥发的影响 |
4.4 锑金精矿在三种气体中的挥发特性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锑金精矿压团的挥发特性 |
5.1 压团在氧气中的挥发特性 |
5.2 压团在氮气中的挥发特性 |
5.3 压团在一氧化碳中的挥发特性 |
5.4 压团在不同一氧化碳含量下的挥发特性 |
5.5 压团在不同氧气含量下的挥发特性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锑金矿挥发机理的研究 |
6.1 氧化气氛下的挥发机理 |
6.2 还原气氛下的挥发机理 |
6.3 不同温度下的挥发机理 |
6.4 压团的挥发机理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项目 |
四、三硫化锑在氩气中的挥发(论文参考文献)
- [1]采用白钨资源短流程制备碳化钨新技术探索[D]. 徐玉昆. 南昌大学, 2021
- [2]CuInS2基无机异质结薄膜的制备及其太阳电池性能研究[D]. 陈王伟.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09)
- [3]含硫化合物对锂硫电池硫碳复合正极材料的改性研究[D]. 冯静. 天津大学, 2019(06)
- [4]真空蒸馏从脆硫铅锑矿分离硫化铅和硫化锑的实验研究[D]. 周正恩. 昆明理工大学, 2019(04)
- [5]二硫化钨电极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改进[D]. 范苏晓. 昆明理工大学, 2019(04)
- [6]双碳保护的金属硫化物的合成及其电化学储钠性能的研究[D]. 陈聪睿. 武汉理工大学, 2019(07)
- [7]Sb2S3在惰性气氛中挥发行为研究[J]. 徐宏凯,张少广. 中国有色冶金, 2017(02)
- [8]硫化锑真空挥发动力学研究[J]. 闫华龙,董朝望,熊恒,杨斌,陈秀敏,邓勇,王威.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2015(11)
- [9]纳米结构二硫化钼(钨)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 吴壮志. 中南大学, 2012(12)
- [10]锑金矿中锑和硫在不同气氛中的挥发特性及机理[D]. 刘庆华. 中南大学, 20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