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窦默针灸学术思想考释(论文文献综述)
张诗敏,刘志梅,时洪运,李玉清[1](2022)在《张善忱先生学术思想探原》文中研究说明总结张善忱先生在针灸领域主要临床经验与治学思想。先生注重理论探究,着有《针灸甲乙经腧穴重辑》一书,并发表系列文章考证和阐释腧穴之命名;认为临床之参悟须以理论为指导,强调整体综合辨证,树立人体为一有机整体以及与自然相适应等整体观念,加以综合诊断方能有效施治;主张从简取穴,辨虚实而定补泻,针法精炼而合法度,注重加强针下辨气以应之;同时,亦特别重视灸法在临床中的研究与应用,使之与针法相辅相成,两者相宜以成佳效。
鞠静[2](2021)在《中医外治法治疗眩晕取穴用药规律研究与系统评价》文中提出目的:梳理中医外治法治疗眩晕的发展源流,分析中医外治法治疗眩晕的取穴用药规律,探讨中医外治法治疗眩晕的理论依据。对中医外治法治疗眩晕的有效性与安全性进行系统评价与荟萃分析,为中医外治法治疗眩晕提供循证医学证据。方法:(1)第一部分以计算机检索结合手工检索《中华医典》《中医方剂大辞典》《中国近代中医药期刊汇编》,以“眩晕”为主题词展开检索,按照既定检索策略查找中医外治法治疗眩晕的文献,文献时间为先秦两汉时期至1949年9月30日。建立眩晕外治法文献数据库,通过对新中国建国前各个时期中医外治法治疗眩晕的文献进行深入剖析,完善眩晕中医外治法发展源流。(2)第二部分以新中国建国时间为界,建国前文献参照第一部分检索结果,文献时间为先秦两汉时期至1949年9月30日,建国后文献检索中国知网(CNKI)、维普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Wanfang Data)、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美国国立医学图书管生物医学信息数据库(Pubmed)、Cocharane Library数据库和Embase数据库,按照既定检索策略及筛选策略,纳入自1949年10月1日至2020年9月30日符合要求的中医外治法治疗眩晕的文献。建立眩晕外治法文献数据库、腧穴数据库、外用药物数据库。采用古今医案云平台软件、IBM SPSS Modeler18.0软件进行腧穴、外用药物频数分析、聚类分析、关联规则分析。(3)第三部分以第二部分研究新中国建国后文献为基础,检索中医外治法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按照既定策略对文献进行筛选与数据提取,对中医外治法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进行系统评价。结果:(1)《中华医典》《中医方剂大辞典》《中国近代中医药期刊汇编》检索出68487条文献,纳入2214条文献,涉及取穴用药的中医外治方法有针刺、艾灸、刮痧、药枕等25种。(2)新中国建国前中医外治法治疗眩晕的核心腧穴为风池、脑空、头临泣、后顶、解溪、天柱,外用核心药物为醋、川芎、细辛、防风、韭叶、黄连、薄荷、芒硝、麝香等。新中国建国后中医外治法治疗眩晕核心腧穴为风池、百会、颈夹脊、天柱、大椎、风府、太阳、印堂。外用核心药物为川芎、红花、当归、葛根、天麻、羌活、丹参、威灵仙、乳香、桂枝、透骨草、没药、白芷、菊花、冰片、细辛、赤芍。(3)系统评价研究初步检出文献202篇,最终纳入53篇RCT文献,全部为中文文献。对53篇文献进行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中医外治法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在改善眩晕症状,提高临床有效率方面优于单纯西药治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1)中医外治法治疗眩晕的记载可追溯至先秦两汉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全面发展,宋金元至明清时期中医外治法诊治眩晕的理论与临床应用皆趋于成熟,民国至新中国建国前主要以整理文献为主,建国后中医外治法治疗眩晕得到迅速地应用与发展,并出现了新的治疗手段。(2)治法方面,腧穴外治以针灸为主,取穴方面,以督脉、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阳胆经、足阳明胃经等阳经头项部腧穴与四肢远端腧穴、躯干部腧穴配伍治疗眩晕。中药外治以五官用药、药枕为主,药枕多采用植物的茎、叶、花等疏散风热、清肝明目的药物,熏洗、涂敷、鼻疗药多采用气味俱厚,通经走络、开窍透骨的辛温燥烈药物,经眼、口用药多采用甘寒质润生津的药物。(3)中医外治法或外治法结合西医常规治疗较单纯西医治疗在改善眩晕症状,提高临床有效率方面有显着优势。在安全性方面,中医外治法在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治疗中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在眩晕临床诊治方案中应当推荐中医外治疗法。
鞠芳凝[3](2021)在《金元时期医者与士人的交游及其影响》文中提出金元时期,医者与士人的交游可谓极为热络,最为突出的表现就是在金元士人的文集中有着大量为医者书籍写序作跋、立传撰铭的文字。本研究即以医者与士人的交游为切入点,将其纳入金元时期的历史环境中进行考量,通过梳理相关医学着作、史部典籍、文学作品、碑刻墓志等方面的文献资料,展现一些典型医者与士人交往的活动,进而探寻金元时期医者与士人交游为中医学带来的影响。首先,选取张子和、李杲、罗天益、窦默、朱震亨等几位具有代表性的医家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对其与相关士人交游活动进行详尽爬梳和深度解析,力图梳理出前人未曾涉及的医士关系,并理清和更正之前或模糊、混乱甚至错误的认知。其次,通过对部分个案的深入研究,结合其他医者与士人的交往记录,全面分析金元时期医士交游过从密切的时代背景、思想基础以及现实因素,从而为本时期中医学发展过程中所呈现出的鲜明时代特点寻找较为合理的答案。最后,探讨金元时期医者与士人广泛而深入的交游背后所透射出的试图建立医学统绪的政治诉求,以及对医者地位与中医学发展所产生的影响。金元时期,医者与士人往来密切,一些具有儒学背景的医者开始积极向儒士阶层靠拢,医者的素质有了显着提高,并越来越迎合士人为之打造的标准,“儒医”逐渐成为主流;医者与士人既相互影响又相互促进,为医者社会地位与政治地位的进一步提高提供了可能性,甚至在掌握一定话语权的医官的操作下,影响了一个朝代的医疗祭祀。三皇庙祭祀医者,或是元代涉政医官与儒臣试图为新王朝的合法性和正统性寻找依据,客观上也为医者奢望攀附儒学以抬高自己声誉和社会地位提供了契机与可能,并最终为明清时期医学统绪的构建奠定了基础。
鞠芳凝,王振国[4](2020)在《蒙元初期内丘的扁鹊祭祀文化考探》文中认为蒙元初期,河北内丘的扁鹊祭祀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这一时期内丘扁鹊庙中涌现了大量的碑刻,扁鹊祭祀亦因忽必烈两次遣使代祀得以与"岳镇海渎"祭祀联系起来,甚至比同时期的三皇祭祀更受重视。宋代对扁鹊文化的推崇,加之蒙元初期涉政医者和儒臣的共同推动,使得蒙古族统治者顺利接受了这一汉地民间信仰,并利用其产生的良好社会舆论巩固了"邢州大治"的成果,使内丘的扁鹊祭祀成为国家统治策略与民间信仰的一次成功结合。
李宝金[5](2019)在《窦汉卿针灸学术思想研究概况》文中研究表明窦汉卿针灸学术具有较高的临床实用价值和理论研究价值,受到针灸学界的广泛关注。本研究借助电子数据库及图书馆,检索、筛选建国以来窦氏针灸文献和理论研究资料,进行分析、归纳,以了解当前的研究概况。结果发现,目前对窦氏针灸的文献理论研究主要依据《针经指南》,对其中的《标幽赋》和"交经八穴"内容尤为关注,而对其后发现的《窦太师针经》《针灸集成》《盘石金直刺秘传》三种文本缺少相应的关注,在窦氏针灸学术理论研究的系统性和深度上有待提高。建议在中国针灸学术史的整体背景下,对窦氏针灸的多个文本及其生平进行综合研究,以对窦氏针灸学术形成客观、完整而清晰的认识。
唐国昌[6](2019)在《元代司法中经学适用问题研究》文中认为自汉后,经学作为中国古代文化及思想价值的主体,往往因时代而异,其的影响及于包括司法在内社会的方方面面。整体而言,经学在宋元之际虽历经空前严峻的考验,却能浴火重生,而得以重新复兴,且并未偏离原有的发展主线,与宋、金等经学实质上是一脉相承的。以现在的眼光审视,经学在宋、明之间的延续性大于中断性。这在司法实践中有着较为清晰而具体的体现。元代司法实践中对经学适用的实质是对经学官方正统地位的承认与巩固,经学也借助权力的威势渗透到司法之中,并逐渐占据主导地位。从而使得元代司法仍然是以经学为载体的传统中国的法律思想价值为指导进行的;“反汉化”的政治势力贯穿于有元一代,却并未能动摇经学在司法中的地位。这从侧面反映着以经学为核心的汉文明的巨大包容性和生命力,也反映着历史发展趋势的不可逆性。具体言之,有元一代,司法中一般并不直接适用经学内容原文,而是间接地引用经学思想原则、精神,或者通过具体的案例引入唐、宋、金等前朝已被高度经义化的法典中的相关条文,通过先例将相关经学内容或义理、经义化的法律条文转化为先例,在后案中直接引用该先例,而不再引用前朝的法律条文或经文(有时也可在司法裁决中直接引用)。经学在元代司法中,不仅作为立法及司法的逻辑起点、法理基础、推理依据和价值支撑,而且在裁判具体司法案例、创造先例、统一法律体系时具有重要的“宪法”性作用。其本身虽不是法律规定,却具有社会一致公认的、至高的法律效力,影响着整个司法适用的过程,并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规范性和政策性功能,即“提供原则性指引或裁判功能”、“扩充语义射程功能”、“解释功能”、“纠正失范的法律规则功能”、“政策性功能”5大功能。从经学在司法中的适用来看,元代经学与唐、宋等前朝一脉相承的,尤其以南宋以来的经学(理学为其表现形式)影响为深。在元代没有制定统一成文法典的情况下,又在此大背景下建立起迥乎前代、异于近代西方的独具特色的判例法体系,经学内容或原则客观上成为了法律适用的基本依据。元代继承了唐宋以来的“德主刑辅”、“明德慎罚”等经学法治思想并有所发展,中国传统儒家经学伦理道德由此便深深植根于元代司法中,即经学深深影响着从受理、审判,到裁决、量刑等整个司法过程,具体司法适用类型包括“作为前提假设”、“构造法律事实”、“作为裁判规范依据”、“法律论证的起点”、“权衡量刑”5种。总体而言,经学对元代司法实践有着重要的影响,这表现为司法机关及其司法官员对具体案件裁决的说理事由须符合经学所确立的伦理道德、并要受到伦理道德实质性评价和约束。同时,介于案件事实和判决结果之间的整个逻辑推理过程,也必须以经学的内容、思想或原则作为依据;再者,要求裁决结果并不仅仅是针对具体案件当事人,更在于以此教化民众弃恶从善、弃旧从新,发明民众仁义礼智信美好品行的伦理道德教化功能。另外,在裁判具体司法案件没有“先例”或法律依据时,便要借助经学之力填补该漏洞;最后,在涉及宗教、民族因素等领域,经学的巨大包容性在此时便发挥了效用,有助元代司法体系的有机统一。然而,因在“唐宋变革”以后,社会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元统治者为维护其统治在司法领域中对经学(理学)进行极度强化和形式化,使得经学难以适应新时期司法发展的需要,同时某些经学内容或思想的原则性指导造成了司法秩序的混乱,如:“矜老”与“恤幼”的对立、“好生之德”与“伦理纲常”的冲突、“赦”与公平正义法律秩序的冲突、“复仇”与“禁止复仇”的冲突等问题的产生;再加上权力凌驾于法律之上,经学被视为实现特定统治目标的工具,并在理学化之后,其价值便更加被漠视,变得僵化而缺乏活力。从以上经学在元代司法中的适用来看,经学因具有博大精深且统一思想、伦理道德、价值等体系,再加上其强大的包容性和生命力,可以为之提供明确而统一、并能很容易被官民共同认可和接受的思想价值基础,便顺应了元代司法机关及其司法官员在司法实践中的需要。元代继承了前朝一以贯之的“经义决狱”的精神,“附会汉法”,“酌古准今”以求“情理法相协”为经学在司法中发挥作用的核心指导原则,构建起了一整套独具特色的非成文法下的判例法体系。在司法中,经学具有衡量定罪量刑限度、统一和稳定法律秩序、明刑弼教、教化百姓等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因被形式化也产生了一系列的问题。
赵文麟,黄洪伟,赵文树[7](2018)在《古代毫针针刺技术文献回顾与标准化的探讨》文中研究表明通过对古今中外医籍针刺技术相关文献进行整理挖掘,提炼精华,分析理念,阐述观点。以期通过此次梳理,为制定毫针针刺技术奠定理论基础,促进毫针针刺技术标准化、规范化的进程。
李宝金[8](2018)在《窦汉卿腧穴、刺灸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窦汉卿在针灸腧穴和刺灸法方面均有浓厚的临床特色,在中国针灸学术史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他的《标幽赋》蕴含经络、腧穴、刺灸法理论等内容,是历代医家最为重视的一篇针灸歌赋,《交经八穴》后世应用广泛;“手指补泻”十四字手法是对针刺手法具体操作的首次详细阐明,是明清复式针刺手法的发展基础;窦氏首创的“寒热补泻”是后世“烧山火”“透天凉”的直接来源,其透穴法、刺血法独具特色。《窦太师针经》是国家标准经穴主治研究的四大源头文献之一。故对窦汉卿的腧穴和刺灸法理论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临床价值。·选题依据鉴于窦汉卿在中国针灸学术史上的重要作用,及其对后世针灸医家产生的巨大影响,对其具有浓厚临床特色的针灸腧穴、刺灸法理论进行深入研究很有必要。但目前对窦氏针灸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针经指南》一个文本上,对《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及后发现的《窦太师针经》《盘石金直刺秘传》《针灸集成》等文本关注较少。对《标幽赋》和《交经八穴》关注较多,对窦氏刺法、穴法多为单独专题性研究,论刺法者多,言灸法者少。对《窦太师针经》等文本蕴含的窦氏腧穴理论、刺灸法理论关注较少,对窦氏多个文本的综合性理论研究较少。本题的立意在于填补此缺漏,对窦汉卿多个文本进行综合研究,以探讨窦汉卿腧穴、刺灸法理论的全貌。·研究目的①探寻窦氏生平文化背景,使窦氏针灸理论形成的思想因素得以显现;整理窦氏着述篇目,分析明代吴嘉言《针灸原枢·窦太师秘传密话针经琼瑶宝鉴》文本,考证其与窦汉卿的关系。②使《窦太师针经》的经穴、奇穴等腧穴理论,得到较为深入、系统的分析。③对窦汉卿刺灸法理论,尤其是针刺补泻法、透穴法、刺血法、灸法等内容进行综合分析,以获得较全面的认识。·研究材料基于横向、纵向维度的研究基线,以《窦太师针经》《针经指南》《卫生宝鉴》《济生拔粹·洁古云岐针法窦太师针法》《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盘石金直刺秘传》《针灸集成》《针方六集·玉龙歌》等为窦氏主要文本,以《内经》《难经》《黄帝明堂经》《素问》王冰注文、《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太平圣惠方》《素问亡篇·刺法论》《素问六气玄珠密语》《铜人腧穴针灸图经》《针灸资生经》《子午流注针经》《医学纲目》等文献为比对文本。对《针灸原枢·窦太师秘传密话针经琼瑶宝鉴》的研究,又有元明时期十余本书籍文献。·研究方法本课题所用方法以文献学方法、医学史方法为主,参以目录学方法、文本发生学方法对窦汉卿多个针灸文本及其针灸理论进行分析,从科技哲学视野分析窦氏针灸部分内容以及窦氏文化背景。·研究内容本研究主要从两个维度展开。一是纵向维度,即窦氏文本与《内经》《难经》《黄帝明堂经》《铜人腧穴针灸图经》等经典文献的比较研究;一是横向维度,即窦氏文本之间的相互比对研究。主要分为以下三个部分。①窦汉卿及其着述。对窦氏的主要文化背景从儒家理学和道家两个方面,分析其与窦氏针灸理论可能存在的关系;确定承载窦氏针灸理论的主要文本及相关的着述篇目。对日本回归的《针灸原枢·窦太师秘传密话针经琼瑶宝鉴》进行文本基本构成的整体研究。②窦汉卿腧穴理论。以《窦太师针经》为主要文本,研究经穴穴名、定位、主治、刺灸法等内容,分析经外奇穴的来源、整理方法与体例、价值与影响,总结窦氏腧穴理论特色。③窦汉卿刺灸法理论。以《针经指南》《卫生宝鉴》《窦太师针经》为主要文本,分析窦氏治神得气、补泻法、透穴法、刺血法、针刺禁忌、灸法等内容,分析窦氏诸文本的先后顺序,探讨窦氏刺灸法形成、发展过程及其理论特色。·研究结果研究结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第一,展现窦汉卿的程朱理学和道家文化背景。提出程朱理学是窦氏的文化主体,分析程朱理学对窦氏针灸可能存在的影响。发现窦氏与全真教道士樊志应交往的历史文献,有助于解释为什么窦氏对针刺补泻中医者的手指操作技术给予专门关注,从而撰写“手指补泻”。还发现元·陈基《种德堂记》记述窦汉卿与王开的师承关系。第二,将窦氏着述篇目归集成表,全面分析《针灸原枢》及《窦太师秘传密话针经琼瑶宝鉴》。发现《窦太师秘传密话针经琼瑶宝鉴》为道医在窦氏《玉龙歌》基础上加以改编,借窦汉卿之名推广具有道家特色的针灸医术,并不是“窦桂芳校证”。提出此文本对分析《针灸神书》具有重要文献价值。总结了《针灸原枢》的文本构成和引用文献情况。第三,窦汉卿经穴理论。①《窦太师针经》的经穴正名大多依从《铜人》,亦有部分依从《千金要方》等文献;经穴别名在《黄帝明堂经》《铜人腧穴针灸图经》等序列上,根据当时情况进行补充和扩展,用“又名”和“即”的体例与既往的“一名”体例加以区分。②《窦太师针经》对经穴的定位,基本以《铜人》作为依据,同时参照《千金要方》等文献和临床实际进行考订增减、修正,可概括为7个特色,如增加大量体位姿势取穴法和以相邻穴取穴定位法等等。③《窦太师针经》的腧穴治症较为精炼,以临床经验为主,以《铜人》为底本,参以《千金》等文本,形成7个特色和独特体例。④《窦太师针经》经穴刺灸法的治疗原则明确,与《铜人》以前文献相比,有10个刺法特色、5个灸法特色,真实反映了当时临床经穴刺灸法的发展变化。《窦太师针经》经穴别名、定位、主治症、刺灸法较《铜人》以前文献有很多新增和修订内容,部分内容散见于宋金元时期医书中,说明《窦太师针经》是一次比较集中而系统的整理,反映了宋金元时期经穴理论的实际发展变化情况。第四,窦汉卿奇穴理论。①《窦太师针经》所载33个奇穴,多半源于《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尚有源于《素问》等文献者,还有为窦氏首次记载者。②《窦太师针经》对奇穴的整理方法,可以归纳为4个方面。③《窦太师针经》对奇穴的系统整理具有5个方面的价值,为后世奇穴整理提供了标准范例,对元以后奇穴类专集的出现起到了积极影响。窦氏使奇穴在形式和内容上,均成为和经穴并列存在的一类腧穴形式,成为与经穴同级的理论知识概念体系。第五,窦汉卿刺法理论。①治神得气,窦汉卿对治神、得气的论述,基本承袭自《内经》《难经》等经典,但运用更加纯熟。②补泻法。窦氏从《素问》《难经》和唐宋金元等医家文献中,学习领会迎随、呼吸等针刺补泻法要素,加以综合运用;总结针刺“补法泻法”的具体操作,具有早期、后期的理论发展过程,具有很强的临床指导性;综合深浅、方员、使令呼吸法、生成数法、针头转向、手指补泻等要素,在宋金时期针法基础上发展出“寒热补泻”法,充分反映了宋金元时期的针法特色;对“手指补泻”技术,以统一体例集中论述,使之从历代文献中提炼出来、独立出来,成为一类专门的针刺补泻概念要素,与迎随、呼吸、深浅、方员等经典针刺补泻要素并列而立。③透穴法。为窦氏在前人透刺法基础上的发展再创新,几乎全身均有应用,以四肢部、头面部和背部为主。透穴针刺分寸从3分-2.5寸不等,具有3种针刺角度和6个针刺方向,还可分为双向、单向透穴刺。依据透穴过程中时间性、空间性的不同,可分别命名为“起点穴”(施透穴)、“途中穴”(透经穴)和“终点穴”(被透穴),在一个透穴刺法操作中的这些穴,大部分具有相同或相似的主治病症,基本以局部病症为主。透刺法的概念范畴涵盖了透穴法,透穴法则是透刺法中的一种特殊应用,二者不可混同。透穴法的产生因素,可能包括宋代以来人体解剖学的迅速发展和藏医穿刺法的影响两个方面。④刺血法。《窦太师针经》刺血腧穴较《铜人》明显增多,以治疗局部病症为主。除应用三棱针(锋针)出血法外,还应用弹针出血法,所用针具可能为藏医斧刃形放血刀。⑤针刺禁忌。窦氏针刺禁忌内容主要源于《素问》《铜人》《子午流注针经》,但未盲从,而是依据“气血调匀”之理灵活运用。第六,窦汉卿灸法理论。主要可归纳为灸须气至、灸分补泻、有常有变、针灸不同用4个观点。综观上述结果,可以发现窦汉卿腧穴、刺灸法理论文本所用的材料,既包括经典文献,也有宋金元时期的医家着作,窦氏对这两类文献均有独到理解、系统梳理、准确把握,并能综合运用。窦氏的程朱理学和道家文化背景应为此提供了许多帮助,同时,窦氏从他的老师们那里学到的临床经验和他自己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亦为此提供了一把钥匙,或者说,解剖文献、验证文献进而重新编集文献的利器。或许,正是因为临床实证的真实经验和切实有效性,窦氏敢于突破《铜人》等经典文献,订正、新增大量内容,体现了窦氏极其丰富的临床经验,以及对经穴全面立体的把握,虽不是窦氏首次运用(宋代许希、窦材、陈自明等亦有部分记述),但由窦氏首次系统整理、集中记载成为腧穴专书,真实反映了当时针灸临床发展变化的大趋势。窦氏最为重要的两个贡献,一是系统整理奇穴,一是系统整理针刺补泻中的手指技术操作方法,使奇穴、手指技术与经穴、呼吸开阖等经典概念并驾齐驱,将奇穴从有实无名的临床经验,提炼、上升为有实有名的理论知识,将手指补泻从理论知识中的隐而不显,去蔽、还原为实践操作中的具体技术,可以说是为针灸经典理论框架补充了两个极其重要的概念单元,打上了两个大补丁。窦氏一手临床,一手文献。他既能从临床实践经验中归纳、提炼医理、义理,亦能解读、爬梳文理、医理,继承经典的框架,又能发现、补充经典的不足,突破藩篱,补充发展新的概念单元,最终形成临床与文献一体、古义与新知一体的针灸理论体系。考其形成条件,时代环境应是重要的外部因素,他的思想文化背景和精神追求,应是重要的内部因素,或者说核心驱动力。窦氏的思想文化主体是程朱理学,“格物致知,穷理至极”的为学功夫,尤其是集宋儒大成的朱子理学,应对窦氏有很大影响;道家对手的独妙运用,或许对窦氏重视手指技术有所影响,这些都需要进一步研究探讨。·研究意义本研究的理论意义在于,使窦汉卿经穴、奇穴等腧穴理论得到较为全面地研究,可为当前的奇穴文献研究、理论研究提供参考,使窦氏刺灸法理论得到较为系统的认识,补充目前采用单一文本研究窦汉卿针灸理论而导致的认识不足与缺失,使《玉龙经》《窦太师针经》等窦氏针灸文本获得更广泛的关注。本研究的实践意义在于,可以使窦汉卿针灸理论的临床特色进一步呈现出来,对于当前临床中腧穴定位、主治病症和刺灸法的应用等均有切实的借鉴意义,有助于临床实践的临证选穴,对于当前的针灸教学实践亦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创新点①综合运用目录学、文献学、医学史学、文本发生学等多种研究方法,研究窦汉卿多个针灸文本的内容,既有窦氏文本与经典文本的纵向比对、诠释,也有窦氏文本之间的相互参照、阐释和比对,突破以往单一文本、单一维度、静态研究的模式,通过多文本、双向维度、动态的研究方式,梳理窦氏针灸学术来源、文本构成及先后顺序,深入探讨窦氏腧穴、刺灸法特色及其形成过程。②首次对窦氏经穴理论从穴名、定位、主治病症、刺灸法等方面进行系统梳理,考察其在针灸史中的演变,首次系统分析窦氏整理奇穴的方法与体例,借此观察奇穴形成、发展及其演变为经穴的过程,为腧穴的发生、形成研究提供参考。③首次从科学技术哲学的视野,观察、分析窦氏整理“手指补泻”、发展透穴刺法的意义,突出针灸理论中隐含的技术层面意义,认识窦氏针灸理论产生的文化背景和因素,为当前针灸基础理论研究提供新思路。·研究局限与展望本研究的局限在于,尚未对窦氏临证针灸配穴处方理论进行探讨研究,这对认识窦氏腧穴、刺灸法、配穴处方的整体性有一定影响;对宋金元时期的针灸学术环境尚缺乏系统研究,这对评价窦氏与其他医家针灸理论之间的不同,进而提取窦氏针灸理论特色有一定影响;对窦氏针灸的传承情况尚缺乏系统分析,这对评价窦氏针灸理论的价值和作用具有一定影响;对窦氏文化背景的深入探讨,应是研究窦氏针灸理论形成因素的重要一环,而本人对于传统文化功底的缺失则会影响这种探讨的深入,需要花时间和精力补上这一课;以科学技术哲学的视角,可以对窦氏针灸理论有更深入的解读和新角度的呈现,本人仍比较缺乏科技哲学的思考,需要在这方面多下功夫。这些都是将来需要解决的问题。
张晶[9](2018)在《光绪《畿辅通志·金石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清代既是金石学的复兴时期,也是地方志发展的高潮时期,大量金石学者参与到地方志的编修工作中,因此地方志的编修开始融入金石学与考据学的研究方法。由于金石学的影响,方志载录金石也日益常规化与专业化,出现了许多代表性的方志金石篇章,如道光《广东通志·金石略》、光绪《山西通志·金石记》等,光绪《畿辅通志·金石略》(简称为《畿辅金石略》,下同)即为其中之一。《畿辅金石略》作为《畿辅通志》的金石一略,专门整理、总结了畿辅地域金石文献,将方志学、金石学与目录学结合在一,是一部专门着录与系统整理畿辅地方金石文献的资料书。研究《畿辅金石略》,对于研究畿辅地域金石文献的总体情况具有重要意义。论文以光绪《畿辅通志·金石略》作为研究对象,其内容包括金石条目、引用之文献材料与编者按语三部分。笔者对此采取文本细读、图表统计、比较分析、归纳整理的方法进行研究,在定量统计的基础上进行定性分析。共分四章进行论述。第一章分析总结《畿辅金石略》的编者按语部分,这是最能体现《畿辅金石略》学术价值的部分,是编者对畿辅地域金石材料与所引用之文献内容的考证、纠谬、补充与总结。本章首先概述了光绪《畿辅通志》、《畿辅金石略》与编者按语的总体情况。再结合实例对按语进行分类研究,将《畿辅金石略》的按语分为考证、辨伪、补充、评述、综合五类,以期全面细致地展现《畿辅金石略》按语的内容,透视《畿辅金石略》的价值。第二章分析研究《畿辅金石略》的引书状况,在对按语与引书的总体把握上总结《畿辅金石略》的编纂体例。本章先分析引书,概括了《畿辅金石略》的引书现象,对《畿辅金石略》的引书进行分类总结梳理,兼及具体问题的分析考证,总结出《畿辅金石略》的引书特点、引书方式与引书价值。再在按语与引书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总纂黄彭年、分纂赵烈文的方志学和金石学思想与方志载录金石的体例演变,最后归纳出《畿辅金石略》的编纂体例。第三章探讨畿辅金石文献的时空分布规律。本章通过表格、列举与折线图的方式分别统计畿辅各府州县收录的金、石数量,得出其空间分布情况。再分别统计畿辅地域各朝代收录之金、石数量,得出其时间分布情况。最后根据畿辅金石文献的时空分布状况总结出规律,分析畿辅地域金石源流的历史情况,明确畿辅地域金石分布受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与自然影响而产生的不均衡性特点。第四章总结《畿辅金石略》的特点与价值。本章通过比较来揭示其价值。以地域为纲,横向比较了与《畿辅金石略》渊源甚深的光绪《顺天金石志》和同为金石学大家编纂的光绪《山西金石记》;虽为同一时期编纂,由于性质与编纂者不同,在体例上有一定差异,各有优劣。再以时间为序,纵向比较了《畿辅金石略》与其他方志金石部;明确《畿辅金石略》对之前方志金石部的吸收,对康熙、雍正《畿辅通志》的超越与对民国《河北通志稿》的影响。最终阐明《畿辅金石略》的价值与不足,并补录了一些《畿辅金石略》所没能收录的金石条目。
刘卓[10](2018)在《元代族群涵化与戏曲考论 ——以元曲三家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主要采用文献考辨和文学阐释的方法,通过对元曲发展前期、中期和后期三位不同族别曲家的生平、交游、创作的考辨,论析元代族群与戏曲发展的相关问题。围绕这一论旨,本文主要分为四章进行考证与论述:第一章为《元代族群与戏曲新论》。首先对与本研究紧密相关的“元代”“元曲”“族群”和“涵化”四个概念进行说明和辨析;然后依据元代戏曲发展在族群涵化过程中所呈现出的多种阶段性特征,以中统元年(1260)和延佑元年(1314)为界,将元曲发展分为三期;最后,在对所有现存姓名之元曲家的社会地位信息进行统计的基础上,分达官显贵、沉僚下吏和白衣平民三类对元曲家生存状态进行新的探讨。第二章为《元前期汉人曲家杨果新考》。首先对元代前期汉人戏曲家杨果的名号、生卒年、籍贯和生平行迹等进行系统性的考证梳理;其次,依杨果交游之群体特征,分蒙古族群、色目族群和汉人族群三类,对存世文献所载其交游情况进行梳理,并结合相关史料和诗文探考其详情和特点;然后,分诗、文、词、曲四类全面蒐辑杨果的文学作品,并结合相关史料对其进行考辨和系年;最后,在系统深入地了解杨果生平事迹及其文学创作的基础上,自政事、文学和品性三个方面考察自元至今对其接受情况。第三章为《元中期女真曲家奥屯希鲁新考》。首先对元代中期女真戏曲家奥屯希鲁的姓名字号、家世、生卒年、籍贯、生平行迹及生平中的显要疑点等进行系统性的考辨;其次,分蒙古族群、色目族群、汉人族群和南人族群四类,对现存文献所载奥屯希鲁的交游情况进行梳理,并结合相关史料和诗文探考其详情和特点;然后,分诗、词、曲、书画四类对奥屯希鲁的文学艺术创作情况进行考证,并对其存世作品进行考辨和系年;最后,在系统深入地了解奥屯希鲁生平事迹及其创作的基础上,从政事、文学和品性三个视角对其接受情况进行历时性考察。第四章为《元后期蒙古曲家童童新考》。首先对元代后期蒙古戏曲家童童的姓名字号、生卒年、家世家风、籍贯、生平行迹及生平中的显要疑点等进行系统性的考辨梳理;其次,分蒙古族群、色目族群、汉人族群和南人族群四类,对存世文献所载童童的交游情况进行梳理,并结合相关史料和诗文探考其详情和特点;然后,分诗、词、文、曲、画、书六类对童童丰富的文学艺术创作情况进行考证,并对其存世作品进行考辨和系年;最后,在系统深入地梳理童童生平事迹及其创作的基础上,从政事、文学和品性三个方面对其接受情况进行考察和论析。此外,《附录》部分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元曲家统计表》是对所有现存姓名之元曲家的族群归属、主要生活时期、社会地位和作品存佚等情况进行综合统计。《元曲三家年谱简编》是依据本研究成果对杨果、奥屯希鲁和童童三位元曲家年谱的简编。《金元人佚作辑存》则是笔者乘本研究之便,对五十余位金元人作品辑佚成果的汇总和简要考证。
二、窦默针灸学术思想考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窦默针灸学术思想考释(论文提纲范文)
(1)张善忱先生学术思想探原(论文提纲范文)
1 注重理论研究与阐发 |
2 强调整体综合辨证 |
3 强化理念与技法 |
3.1 力求从简取穴 |
3.2 追求精炼针法 |
3.3 重视针下辨气 |
3.4 注重灸辅相成 |
结语 |
(2)中医外治法治疗眩晕取穴用药规律研究与系统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中医外治法治疗眩晕源流探析 |
1.眩晕的病名沿革 |
2.眩晕的病因病机沿革 |
3.中医外治法治疗眩晕发展源流 |
3.1 针刺 |
3.2 灸法 |
3.3 放血疗法 |
3.4 刮痧疗法 |
3.5 烙法 |
3.6 经鼻疗法 |
3.7 中药熏洗法 |
3.8 中药外敷法 |
3.9 膏摩疗法 |
3.10 点药法 |
3.11 药枕疗法 |
3.12 涂法 |
3.13 含漱法 |
4.小结 |
第二部分 中医外治法治疗眩晕取穴用药规律研究 |
1.资料与方法 |
1.1 新中国建国前文献研究 |
1.2 新中国建国后文献研究 |
2.结果 |
2.1 新中国建国前文献研究结果 |
2.2 新中国建国后文献研究结果 |
3.讨论 |
3.1 新中国建国前文献取穴用药规律 |
3.2 新中国建国后文献取穴用药规律 |
4.中医外治法治疗眩晕取穴用药的理论依据 |
4.1 经络理论 |
4.2 脏腑官窍理论 |
4.3 全息理论 |
4.4 中药气味归经理论 |
5.小结 |
第三部分 中医外治法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 |
1.材料与方法 |
1.1 文献来源 |
1.2 文献纳入标准 |
1.3 文献排除标准 |
1.4 文献筛选与数据提取 |
1.5 偏倚风险评估 |
1.6 数据分析 |
2.结果 |
2.1 文献检索结果 |
2.2 纳入研究的基本情况 |
2.3 质量评价 |
2.4 疗效评价 |
2.5 安全性评价 |
3.讨论 |
3.1 有效性 |
3.2 安全性 |
3.3 局限性 |
3.4 异质性 |
3.5 盲法 |
3.6 偏倚 |
3.7 声明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中英文缩写 |
检索策略 |
参考书目 |
致谢 |
查新报告 |
论文着作 |
(3)金元时期医者与士人的交游及其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概述 |
一、相关概念概说 |
(一)金元时期 |
(二)医者 |
(三)士人 |
(四)交游 |
二、动态评述 |
(一)金元时期医学史研究 |
(二)医者与士人交游研究 |
三、研究思路、史料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史料与方法 |
四、突破与创新 |
第二章 金元时期医者与士人交游的个案研究 |
一、张子和与金代文人 |
二、李杲与元好问 |
三、罗天益与侍其轴、砚坚、刘因 |
四、郑景贤、高善长与耶律楚材 |
五、韩公麟与焦养直 |
六、窦默与姚枢、许衡 |
七、朱震亨与婺州士人 |
(一)朱震亨与婺州士人 |
(二)朱震亨与浦江郑氏 |
第三章 金元时期医者与士人交游原因探析 |
一、时代背景 |
(一)社会动荡,瘟疫频发 |
(二)统治者对医学的重视 |
(三)外族对儒士的打压 |
二、交游基础 |
(一)士人对医学的崇尚 |
(二)共同的儒学背景 |
(三)共同的兴趣爱好 |
三、现实因素 |
(一)医者借与士人交游提高声望 |
(二)士人借与医者交游获得医疗保障 |
(三)士人主动向医者靠拢——以朱震亨与婺州士人为例 |
第四章 金元时期医者与士人交游对中医学的影响 |
一、儒医成为主流 |
(一)金代医官的医学背景 |
(二)张子和及元代医官的转变 |
二、医学知识传授途径的转变 |
三、医者地位的提升 |
(一)医者社会地位的提升 |
(二)医者政治地位的提升 |
四、对元代医药神祭祀的影响 |
(一)蒙元初期内丘扁鹊祭祀 |
(二)元代的三皇祭祀 |
五、对构建医学统绪的影响 |
(一)关于“道统”与“治统” |
(二)儒臣与涉政医官对构建医学统绪的影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查新报告 |
发表论文 |
(4)蒙元初期内丘的扁鹊祭祀文化考探(论文提纲范文)
一 蒙元初期内丘扁鹊祭祀兴起的表现 |
(一)元代内丘扁鹊庙碑刻涌现 |
(二)内丘扁鹊祭祀与蒙元初期的国家祭祀息息相关 |
(三)内丘扁鹊祭祀比同时期的三皇祭祀更受重视 |
二 蒙元初期内丘扁鹊祭祀兴起的原因 |
(一)内丘扁鹊祭祀由来已久 |
(二)涉政医者对内丘扁鹊祭祀的推动 |
(三)内丘的地理位置与蒙元的政治策略 |
三 蒙元初期内丘扁鹊祭祀的影响 |
(一)巩固了少数民族政权对中原地区的统治 |
(二)提高了扁鹊在传统医药信仰中的影响力 |
四 结语 |
(5)窦汉卿针灸学术思想研究概况(论文提纲范文)
1 窦汉卿生平研究 |
2 窦汉卿针灸学术研究 |
2.1《针经指南》 |
2.2《针经标幽赋》 |
2.3《流注通玄指要赋》 |
2.4 交经八穴 |
2.5《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 |
2.6《窦太师针经》 |
3 讨论 |
3.1 避免单一,系统研究 |
3.2 考察流变,明故知新 |
3.3 穴法临床,思想背景 |
(6)元代司法中经学适用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 研究缘起及目的、意义 |
(二) 文献综述 |
1. 元代法律史研究动态 |
2. 元代经学在司法中适用问题研究情况 |
(三) 本文使用主要史料说明 |
1. 《枕碧楼丛书·刑统赋疏》简述 |
2. 《通制条格》简述 |
3. 《至正条格》简述 |
4. 《元典章》简述 |
5. 《永乐大典》中元代司法案例简述 |
6. 《元史·刑法志》简述 |
(四)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
1. 研究思路 |
2. 研究方法 |
二、经学在元代司法适用中的功能 |
(一) 提供原则性指引或裁判功能 |
(二) 扩充语义射程功能 |
(三) 解释功能 |
(四) 纠正失范的法律规则功能 |
(五) 政策性功能 |
三、经学在元代司法适用中的类型 |
(一) 作为前提假设 |
(二) 构造法律事实 |
(三) 作为裁判规范依据 |
(四) 法律论证的起点 |
(五) 权衡量刑 |
四、经学对元代司法的影响 |
(一) 经学打破宗教与世俗间司法界限 |
(二) 经学消融民族间的法律壁垒 |
(三) 填补漏洞 |
(四) 有助司法体系的有机统一 |
五、经学在元代司法适用中存在的问题 |
(一) 难以适应新时期司法发展的需要 |
(二) 原则性指导易造成司法秩序的混乱 |
1. “矜老”与“恤幼”的对立 |
2. “好生之德”与“伦理纲常”的冲突 |
3. “赦”与公平正义法律秩序的冲突 |
4. “复仇”与“禁止复仇”的冲突 |
(三) 经学工具功能凸显,漠视价值 |
(四) 经学僵化而缺乏活力 |
六、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古代毫针针刺技术文献回顾与标准化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历代针刺技术的研究 |
2《内经》针刺技术的研究 |
2.1《内经》的针刺技术 |
2.2《内经》针刺手法中的“气”与“神” |
2.3《内经》《难经》针刺技术比较 |
3 古代医籍针刺技术的研究 |
3.1《针灸大成》的针刺技术 |
3.2《神应经》《针灸神书》的针刺技术 |
4 中、日、美等国的针刺技术比较 |
5 总结和展望 |
(8)窦汉卿腧穴、刺灸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研究背景 |
1.1 研究现状 |
1.1.1 窦汉卿生平 |
1.1.2 《针经指南》 |
1.1.3 《针经标幽赋》 |
1.1.4《流注通玄指要赋》 |
1.1.5 《交经八穴》 |
1.1.6 针刺法和穴法 |
1.1.7 窦汉卿着作文本 |
1.1.8 小结 |
1.2 研究选题 |
1.2.1 选题依据 |
1.2.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2.3 研究内容 |
1.2.4 研究方法 |
2 窦汉卿及其着述 |
2.1 生平 |
2.1.1 儒家理学 |
2.1.2 道家背景 |
2.2 着述篇目 |
3 窦汉卿腧穴理论 |
3.1 经穴 |
3.1.1 命名 |
3.1.1.1 正名确定及依据 |
3.1.1.2 别名确定及依据 |
3.1.2 定位 |
3.1.2.1 五输穴及原穴 |
3.1.2.2 头面部经穴 |
3.1.2.3 肩背部经穴 |
3.1.2.4 颈项胸部经穴 |
3.1.2.5 腹部中行和侧行经穴 |
3.1.2.6 上肢部经穴 |
3.1.2.7 下肢部经穴 |
3.1.2.8 讨论 |
3.1.3 主治 |
3.1.3.1 五输穴及原穴 |
3.1.3.2 头面部经穴 |
3.1.3.3 肩背部经穴 |
3.1.3.4 颈项胸部经穴 |
3.1.3.5 腹部中行和侧行经穴 |
3.1.3.6 上肢部经穴 |
3.1.3.7 下肢部经穴 |
3.1.3.8 讨论 |
3.1.4 刺灸法 |
3.1.4.1 五腧穴及原穴 |
3.1.4.2 头面部经穴 |
3.1.4.3 肩背部经穴 |
3.1.4.4 颈项胸部经穴 |
3.1.4.5 腹部中行和侧行部经穴 |
3.1.4.6 上肢部经穴 |
3.1.4.7 下肢部经穴 |
3.1.4.8 讨论 |
3.2 经外奇穴 |
3.2.1 来源 |
3.2.1.1 源于《千金方》 |
3.2.1.2 源于其他文献 |
3.2.1.3 窦氏首载 |
3.2.2 整理方法与体例 |
3.2.2.1 整理方法 |
3.2.2.2 体例 |
3.2.3 价值与影响 |
3.2.3.1 价值 |
3.2.3.2 影响 |
4 窦汉卿刺灸法理论 |
4.1 刺法 |
4.1.1 治神得气 |
4.1.2 补泻法 |
4.1.2.1 源于《素问》《难经》 |
4.1.2.2 源于《素问》王冰注文 |
4.1.2.3 源于《太平圣惠方·针经序》 |
4.1.2.4 源于《素问亡篇?刺法论》 |
4.1.2.5 源于《子午流注针经》 |
4.1.2.6 源于《素问六气玄珠密语》 |
4.1.2.7 讨论 |
4.1.3 透穴法 |
4.1.3.1 应用腧穴 |
4.1.3.2 针刺分寸、角度、方向 |
4.1.3.3 起点穴、终点穴、途中穴 |
4.1.3.4 主治病症 |
4.1.3.5 透穴法与透刺法 |
4.1.3.6 产生因素 |
4.1.4 刺血法 |
4.1.4.1 刺血腧穴增多 |
4.1.4.2 局部病症为主 |
4.1.4.3 弹针出血 |
4.1.5 针刺禁忌 |
4.2 灸法 |
4.2.1 灸须气至 |
4.2.2 灸分补泻 |
4.2.3 有常有变 |
4.2.4 针、灸不同用 |
5 结语 |
参考文献 |
古代文献 |
学术专着 |
学术论文 |
附录《窦太师秘传密话针经琼瑶宝鉴》文本研究 |
1 吴嘉言及《医经会元》 |
2 《针灸原枢》概况 |
3 《针灸原枢》卷九分析 |
4 《针灸原枢》卷十分析 |
5 小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查新报告 |
(9)光绪《畿辅通志·金石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光绪《畿辅通志·金石略》按语研究 |
第一节 《畿辅金石略》按语概述 |
一、光绪《畿辅通志》及“金石略”概况 |
二、《畿辅金石略》按语概况 |
第二节 《畿辅金石略》按语分类(上) |
一、考证类按语 |
二、辨伪类按语 |
第三节 《畿辅金石略》按语分类(下) |
三、补充类按语 |
四、评述类按语 |
五、综合类按语 |
第二章 光绪《畿辅通志·金石略》引书分析 |
第一节 《畿辅金石略》引书现象 |
一、引书研究与《畿辅金石略》引书概述 |
二、直接引书与按语引书 |
第二节 《畿辅金石略》引书分类 |
一、府州县志 |
二、金石书籍 |
三、文集文章 |
四、其他书籍 |
第三节 《畿辅金石略》引书特点与价值 |
第三章 光绪《畿辅通志·金石略》编纂体例探析 |
第一节 总纂黄彭年与分纂赵烈文对《畿辅金石略》体例之影响 |
第二节 《畿辅金石略》体例之总结 |
一、方志载录金石情况概述 |
二、《畿辅金石略》编纂体例总结 |
第四章 畿辅金石文献分布状况及原因分析 |
第一节 畿辅金石文献的空间分布概况 |
一、《畿辅金石略》所录金类文献空间分布概况 |
二、《畿辅金石略》所录石刻文献空间分布概况 |
第二节 畿辅金石文献的时间分布概况 |
一、《畿辅金石略》所收金类文献时间分布概况 |
二、《畿辅金石略》所收石刻文献时间分布概况 |
第三节 畿辅金石文献的时空分布规律及原因分析 |
一、金类文献的时空分布规律与原因分析 |
二、石刻文献的时空分布规律与原因分析 |
第五章 光绪《畿辅通志·金石略》的特点与价值 |
第一节 横向比较—《畿辅金石略》与其他方志金石部 |
一、《畿辅金石略》与光绪《顺天金石志》 |
二、《畿辅金石略》与光绪《山西金石记》 |
第二节 纵向比较—《畿辅金石略》与其他方志金石部 |
一、对之前方志金石部的吸收 |
二、对康熙、雍正《畿辅通志》的超越 |
三、对民国《河北通志稿》的影响 |
第三节 《畿辅金石略》的价值与不足 |
一、《畿辅金石略》的价值 |
二、《畿辅金石略》的不足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表1光绪《畿辅通志·金石略》所录金类文献时空分布表 |
表2光绪《畿辅通志·金石略》所录石刻文献时空分布表 |
后记 |
(10)元代族群涵化与戏曲考论 ——以元曲三家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回顾与反思 |
三、研究方法及思路 |
四、研究的创新处及意义 |
第一章 元代族群与戏曲新论 |
第一节 相关概念辨析和界定 |
一、元代 |
二、元曲 |
三、族群 |
四、涵化 |
第二节 族群涵化视域下的元曲分期刍议 |
一、元曲分期研究回顾与反思 |
二、族群涵化视域下的元曲三期论 |
第三节 族群涵化中的元曲家生态新探 |
一、元曲家生态统计 |
二、元曲家之达官显贵 |
三、元曲家之沉僚下吏 |
四、元曲家之白衣平民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元前期汉人曲家杨果新考 |
第一节 杨果行年考 |
一、杨果名号考 |
二、杨果生卒年考实 |
三、杨果籍贯考 |
四、杨果入仕前行迹考 |
五、杨果仕金考 |
六、杨果仕元考 |
七、杨果卒事考 |
第二节 杨果交游考 |
一、蒙古族群 |
二、色目族群 |
三、汉人族群 |
第三节 杨果着述考论 |
一、诗 |
二、文 |
三、词 |
四、曲 |
第四节 “文章政事,一代典型”——杨果接受考论 |
一、政事 |
二、文学 |
三、品性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元中期女真曲家奥屯希鲁新考 |
第一节 奥屯希鲁行年考 |
一、奥屯希鲁姓名字号考 |
二、奥屯希鲁家族世系考 |
三、奥屯希鲁生卒年考 |
四、奥屯希鲁籍贯考 |
五、奥屯希鲁仕宦考 |
第二节 奥屯希鲁交游考 |
一、蒙古族群 |
二、色目族群 |
三、汉人族群 |
四、南人族群 |
第三节 奥屯希鲁着述考论 |
一、诗 |
二、词 |
三、曲 |
四、书画 |
第四节 “共传笔正如心正,独爱诗声似政声”——奥屯希鲁接受考论 |
一、品性 |
二、政事 |
三、文艺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元后期蒙古曲家童童新考 |
第一节 童童行年考 |
一、童童姓名字号考 |
二、童童生卒年考 |
三、童童家世家风考论 |
四、童童籍贯考 |
五、童童入仕前行迹考 |
六、童童仕宦考 |
七、童童生平事迹辨误一则 |
第二节 童童交游考 |
一、蒙古族群 |
二、汉人族群 |
三、南人族群 |
第三节 童童着述考论 |
一、诗 |
二、文 |
三、曲 |
四、画 |
五、书 |
第四节 “河南王孙谪仙人,骑鹤来玩人间春”——童童接受考论 |
一、政事 |
二、文艺 |
三、品性 |
本章小结 |
结语 |
附录 |
一、元曲家统计表 |
二、元曲三家年谱简编 |
三、金元人佚作辑存 |
主要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窦默针灸学术思想考释(论文参考文献)
- [1]张善忱先生学术思想探原[J]. 张诗敏,刘志梅,时洪运,李玉清. 中国针灸, 2022(03)
- [2]中医外治法治疗眩晕取穴用药规律研究与系统评价[D]. 鞠静.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21
- [3]金元时期医者与士人的交游及其影响[D]. 鞠芳凝.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21
- [4]蒙元初期内丘的扁鹊祭祀文化考探[J]. 鞠芳凝,王振国.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0(04)
- [5]窦汉卿针灸学术思想研究概况[J]. 李宝金. 针刺研究, 2019(07)
- [6]元代司法中经学适用问题研究[D]. 唐国昌. 云南大学, 2019(03)
- [7]古代毫针针刺技术文献回顾与标准化的探讨[J]. 赵文麟,黄洪伟,赵文树. 现代中医临床, 2018(03)
- [8]窦汉卿腧穴、刺灸法研究[D]. 李宝金.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18(01)
- [9]光绪《畿辅通志·金石略》研究[D]. 张晶. 河北师范大学, 2018(07)
- [10]元代族群涵化与戏曲考论 ——以元曲三家为例[D]. 刘卓. 华中师范大学,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