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氧化苦参碱抗丙型肝炎病毒的体外实验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杨扬[1](2020)在《兽用苦豆子总碱颗粒制剂的安全性评价》文中提出苦豆子广泛分布于我国西北地区,价廉易得,其活性成分苦豆子生物碱具有抗菌、抗寄生虫的作用。基于此宁夏职业技术学院开发了苦豆子总碱颗粒制剂,以期用于兽医临床。本文评价了苦豆子总碱及其制剂苦豆子总碱颗粒的安全性,具体结果如下:苦豆子总碱原料对大、小鼠的经口急性毒性试验表明,大、小鼠苦豆子总碱经口给药后的急性中毒症状主要包括:精神沉郁、被毛粗乱无光、反应迟钝、不食,排黑褐色稀便,小鼠死亡前出现全身抖动的神经症状。剖解主要表现肝、脾、小肠颜色变深。通过寇氏法测得对小鼠的半数致死量(LD50)为216.52 mg/kgb.w.。对大鼠的LD50为496.53 mg/kgb.w.。说明苦豆子总碱原料具有中等毒。苦豆子总碱颗粒的大鼠30 d喂养试验发现在10~100 mg/kgb.w.剂量范围内,各给药组动物的生理状态及血常规、血生化指标均在正常范围,且与阴性对照组相比无显着差异。苦豆子总碱颗粒在10~100mg/kgb.w.剂量范围内未发现亚急性毒性。其最大无作用剂量(NOEL)为 100mg/kgb.w.。对苦豆子总碱原料进行鼠伤寒沙门氏菌回复突变试验(Ames试验),发现在0.008~5mg剂量内,苦豆子总碱与鼠伤寒沙门氏菌接触后,回变菌落数均在正常范围,说明在该剂量范围内,苦豆子总碱对鼠伤寒沙门氏菌无致突变性。对苦豆子总碱颗粒剂进行小鼠骨髓红细胞微核试验,给药组剂量分别为400、200、100mg/kgb.w.。结果未发现各苦豆子总碱颗粒试验组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PCE)含微核率与阴性对照差异显着,即未发现苦豆子总碱具有致突变作用。苦豆子总碱颗粒的小鼠精子畸形试验分组同小鼠骨髓红细胞微核试验。结果表明,阴性对照组小鼠精子畸变率在该品系小鼠的正常数值范围内,阳性对照组小鼠精子畸形率显着高于与受试物三个剂量组及阴性对照组,苦豆子总碱颗粒三个剂量组精子畸形率与阴性对照组比较无显着性差异,表明该苦豆子总碱颗粒剂不具有生殖遗传毒性。苦豆子总碱颗粒的致畸试验设200mg/kgb.w.、50mg/kgb.w.、12.5 mg/kgb.w.三个剂量组,及阴性对照组。结果表明:在设定剂量范围内,苦豆子总碱颗粒各剂量组的孕鼠未发现异常;亦未发现给药组动物产生生殖机能降低或存在胚胎毒性。说明在12.5-200mg/kgb.w.范围内未发现苦豆子总碱颗粒对大鼠具有母体毒性、胚胎毒性和致畸作用。
杨兰[2](2020)在《抗病毒三九膏方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疗效回顾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本研究通过回顾性收集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感染科门诊上治疗的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病例资料,对接受不同治疗方法的患者资料进行整理分析,以研究抗病毒三九膏方在临床应用中的实际疗效,综合评价抗病毒三九膏方在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在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感染科门诊上治疗的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资料,观察单个患者的治疗处方,分别记录每个患者开始疗程到观察结束时各项指标数据,并记录该患者对应疗程长短,按治疗组(抗病毒三九膏方+恩替卡韦分散片治疗组)、对照组(恩替卡韦分散片治疗组)分类,筛选出符合纳入标准的88例病人,其中治疗组46例,对照组纳入42例。评估各组在接受不同治疗前后HBV-DNA载量、e抗原、e抗体、ALT与AST、临床症状等指标的变化。结果(1)肝功能指标:两组病例治疗前肝功能指标比较,未见显着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病例ALT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治疗3月,两组ALT指标比较,治疗组疗效更好(P<0.05)。治疗6月和9月,两组病例ALT比较,P>0.05,不具有统计学差异。治疗后两组病例AST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治疗后两组AST组间比较,P>0.05,不具有统计学差异。治疗后两组TBIL指标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治疗3月,两组患者TBIL比较,治疗组疗效更好(p<0.05)。(2)HBV-DNA:两组患者治疗HBV-DNA有效率比较,P>0.05,无统计学差异;两组患者治疗后HBV-DNA阴转率比较,P>0.05,无统计学差异。(3)中医症候积分: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症候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6月、9月后的中医症候积分比较,治疗组疗效更好(P<0.05)。(4)e抗原血清学转换率:治疗后两组e抗原血清学转换率比较,P>0.05,不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抗病毒三九膏方联合恩替卡韦分散片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加快肝功能的恢复,有效抑制HBV-DNA复制,且药物安全性高,服用方便,经济成本低廉,值得临床上进一步研究及推广应用。
张明发,沈雅琴[3](2018)在《苦参碱类生物碱抗乙型肝炎病毒的临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文中认为苦参碱类生物碱具有抗肝炎病毒的作用,与其他抗病毒药联用可增强其抗病毒的效果。苦参碱类生物碱通过促进肝细胞表达微小RNA-122和干扰素-α,降低植物鞘氨醇含量和抑制p38磷酸化以及下调钠离子-牛磺胆酸转运蛋白的基因及其蛋白表达,抑制肝炎病毒对肝细胞的伤害;通过阻滞肝炎病毒的吸附、进入细胞和抑制肝细胞表达和分泌HBsAg、HBeAg和HBV-DNA,产生抗HBV作用。综述苦参碱类生物碱抗乙型肝炎病毒的临床药理作用文献,并对其研究进展做了分析,为临床合理使用苦参碱类生物碱的提供参考。
程钱,王金凤,王宝丽,代一航,徐柯心,贾子尧,李鹏,马志强,林瑞超[4](2017)在《山豆根化学成分、生物活性及质量控制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山豆根既是一种传统中药材又是濒危药用植物,其丰富的药用功能和毒性作用受到广泛的关注。该文主要就山豆根的化学成分、药理活性、毒理作用和质量控制进行综述,以期为该药材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并促进化学成分、生物活性及质量控制等现代研究和临床应用的有机结合,供深入利用研究开发山豆根资源作参考。山豆根既是一种传统中药材又是濒危药用植物,其丰富的药用功能和毒性作用受到广泛的关注。
陈佳欣[5](2016)在《苦参碱类生物碱抗乙型肝炎病毒作用及其机制研究》文中认为目的:研究比较氧化苦参碱、苦参碱、槐果碱、槐定碱四种苦参碱类成分抗HBV作用,以及其联合恩替卡韦抗耐药HBV作用,并进一步探讨氧化苦参碱与恩替卡韦联用抗耐药HBV作用机制,为苦参碱类生物碱抗HBV及抗耐药HBV临床应用提供药理学依据。方法:(1)氧化苦参碱、苦参碱、槐果碱、槐定碱抗HBV作用:采用HepG2.2.15乙肝病毒细胞模型,考察氧化苦参碱、苦参碱、槐果碱、槐定碱的细胞毒性;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给药24h、72h细胞上清中乙肝表面抗原(HBsAg)、抗原(HBeAg)的分泌量:采用实时定量PCR检测细胞上清和胞内乙型肝炎病毒拷贝数;(2)槐定碱抗HBV代谢组学研究:采用HepG2.2.15乙肝病毒细胞模型,运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仪与四极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仪联用技术(UHPLC-Q-TOF MS/MS)检测给药后(槐定碱、拉米夫定)细胞内的内源性代谢产物,采用主成分分析、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LS-DA)多元统计分析和单因素方差分析法,通过分析与抗病毒作用密切相关的内源性代谢产物特征性变化,从中筛选特异性的生物标志物;(3)氧化苦参碱、苦参碱、槐果碱、槐定碱联合恩替卡韦抗耐药HBV作用:采用解放军三零二医院自行构建的恩替卡韦耐药乙型肝炎病毒复制细胞株HepG2.A64作为模型,采用CPE观察法、CCK-8分别考察苦参碱类生物碱氧化苦参碱、苦参碱、槐果碱、槐定碱和核苷类药物恩替卡韦单独用药及两者联用的细胞毒性;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实时定量PCR法分别观察联合用药对HepG2.A64细胞HBsAg分泌、HBV DNA复制的作用;(4)氧化苦参碱联合恩替卡韦抗耐药HBV作用机制研究:采用HepG2.A64作为细胞模型,采用实时定量PCR法观察联合用药对HepG2.A64细胞P38和Na+-牛磺胆酸共转运多肽(NTCP) mRNA表达的影响,采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观察联合用药对HepG2.A64细胞中P38、p-P38和NTCP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1)氧化苦参碱、苦参碱、槐果碱、槐定碱抗HBV作用:根据细胞毒性实验结果,苦参碱类生物碱(100μg·mL-1,200μg·mL-1,400μg·mL-1)和拉米夫定(100μg·mL-1,200μg·mL-1)对HepG2.2.15细胞系不具有细胞毒性。给药72h,槐定碱(100μg·mL-1,200nμg·mL-1)对HBsAg和胞内HBV DNA的抑制效果优于拉米夫定(P<0.05)。槐定碱抗HBV作用优于氧化苦参碱、苦参碱、槐果碱;(2)槐定碱抗HBV代谢组学研究:通过分析给药后HepG2.2.15细胞内代谢产物的变化,筛选出C16 Sphinganine(C16鞘氨醇)、Phytosphingosine(植物鞘氨醇)、Jervine(蒜藜芦碱)、Cycloleucine(环亮氨酸)等34个特异性的生物标志物,其中12种特异性生物标志物含量降低,22种含量升高。与对照组相比,槐定碱组的植物鞘氨醇含量降低,且植物鞘氨醇可诱导P38的磷酸化,推测P38磷酸化蛋白的降低和抗HBV作用相关;(3)氧化苦参碱、苦参碱、槐果碱、槐定碱联合恩替卡韦抗耐药HBV作用:氧化苦参碱(100μg·mL-1,200nμg·mL-1)联合恩替卡韦给药组对HBsAg的抑制率分别可以达到27.58%和57.23%,显着优于两种药物单独效果;氧化苦参碱联合恩替卡韦对HBV DNA的抑制率最高达到76.35%(P<0.05);(4)氧化苦参碱联合恩替卡韦作用抗耐药HBV作用机制研究:与对照组和单独给药组相比,联合给药组的P38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升高,同时p-P38蛋白表达水平显着下降,NTCP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下降(P<0.01),进一步验证代谢组学结果。结论:四种苦参碱类生物碱相互比较,槐定碱具有良好的抗HBV作用;氧化苦参碱与恩替卡韦联用后显着改善恩替卡韦抗耐药HBV的效果,其作用机理与其降低NTCP的mRNA和蛋白表达以及降低P38蛋白磷酸化有关。
刘舒凌[6](2015)在《饿蚂蝗总黄酮抗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饿蚂蝗(Desmodium multiflorum DC.),又名山蚂蝗、粘身草、红掌草、胃痛草等,为豆科山蚂蝗属植物饿蚂蝗的全株,分布于广西、广东、江西、福建、云南等地,具有清热解毒,健胃消食,止痛之功效。现代药理和中药化学研究表明,饿蚂蝗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其化学成分主要为有机酸、甾体、萜类、黄酮类及酚类。在广西民间,饿蚂蝗用于治疗肝炎和肝腹水,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本研究的前期工作采用系统溶剂提取法对饿蚂蝗进行提取分离,同时进行了抗HBV的药效筛选工作。前期的研究表明饿蚂蝗乙醇提取物体外抗HBV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乙酸乙酯部位;化学成分预试显示,乙酸乙酯部位可能含有较多的黄酮类成分。目前关于饿蚂蝗总黄酮的实验研究资料不多,对其抗HBV作用研究尚无文献报道。因此本文拟对饿蚂蝗总黄酮进行提取纯化,对其体内外抗HBV作用和保肝作用进行研究。本研究将为广西民间药材饿蚂蝗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科学的理论基础,为新型抗HBV药物的研究和开发提供实验依据。第一章饿蚂蝗总黄酮的提取纯化及抗HBV活性确认实验一 饿蚂蝗总黄酮的提取纯化目的:采用乙醇提取法和AB-8大孔树脂吸附法,研究饿蚂蝗总黄酮的提取和纯化工艺。方法:以芦丁为对照品,乙醇为浸提溶剂,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对饿蚂蝗总黄酮的提取率进行测定,通过对乙醇浓度、液料比、提取时间、提取次数进行正交试验,优选饿蚂蝗总黄酮的提取工艺。采用AB-8大孔树脂为吸附材料,以洗脱液中总黄酮量和总黄酮纯度为指标,考察上样液质量浓度、上样体积、洗脱剂浓度、洗脱流速和洗脱液用量,优化饿蚂蝗总黄酮的纯化工艺。结果:最佳提取纯化工艺为:60%乙醇提取,液料比12:1,提取3次,每次1h;提取后经AB-8大孔吸附树脂进一步纯化,上柱药液浓度以生药计为0.4g/mL,上样量为1.5倍柱床体积,以4倍柱床体积的70%乙醇洗脱,洗脱流速为2mL/min;纯化后总黄酮纯度为61.47%。结论:该工艺操作简单、稳定可行,适合饿蚂蝗总黄酮的提取纯化。关键词总黄酮,饿蚂蝗,大孔树脂,纯化实验二 饿蚂蝗体外抑制HBV的活性部位确认目的:比较饿蚂蝗醇提物(AEDM)和饿蚂蝗总黄酮(TFDM)体外对HBV的抑制作用。方法:通过CCK-8法观察AEDM和TFDM对HepG2.2.15细胞的影响,采用ELISA法检测分析AEDM和TFDM对HBsAg和HBeAg分泌的抑制作用。结果:AEDM和TFDM的半数中毒浓度(TC50)分别为621.83μg/mL和310.91μg/mL,对细胞的毒性均较小。AEDM对HBsAg和HBeAg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179.60μg/mL和168.59μg/mL,治疗指数(TI)分别为3.46和3.69;TFDM对HBsAg和HBeAg的IC50分别为56.25μg/mL和39.70μg/mL,TI分别为5.53和7.83。结论:饿蚂蝗总黄酮在体外具有抗HBV抗原的作用;饿蚂蝗体外抗HBV的作用与总黄酮含量呈正相关。第二章饿蚂蝗总黄酮体外抑制HBV DNA和cccDNA的作用研究目的:研究饿蚂蝗总黄酮(TFDM)对HepG2.2.15细胞HBVDNA复制及HBV cccDNA水平的影响。方法:将HepG2.2.15分为空白对照组、拉米夫定组(100μg/mL)、不同浓度 TFDM 组(1 00μg/mL、50μg/mL、25μg/mL),分别给予相应的培养液,每2天换液一次,在6天时,收集上清液及细胞,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细胞内、外HBV DNA以及细胞内HBV cccDNA的拷贝数。结果:TFDM各剂量组能明显抑制细胞内、外HBV DNA的含量(P<0.01)以及细胞内HBV cccDNA的水平(P<0.05或P<0.01),且抑制作用呈现明显的量效关系。结论:TFDM能够明显抑制HepG2.2.15细胞HBV DNA复制水平,对HBV cccDNA也具有抑制作用。第三章饿蚂蝗总黄酮对鸭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作用研究目的:研究饿蚂蝗总黄酮(TFDM)对鸭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作用。方法:采用鸭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感染1日龄广西麻鸭。感染7d后采用PCR法筛选出DHBV DNA强阳性鸭,随机分为5组:模型组、3TC 阳性对照组(50mg/kg)、TFDM高、中、低剂量组(300、150、75mg/kg),每组10只。另设正常对照组(经PCR筛选出的未造模DHBV阴性鸭)10只。各组从造模后第14d开始给药,每天灌胃给药1次,持续给药14d。每组动物分别于给药前0天(T0)、给药后7天(T7)、给药后14天(T14)、停药后3天(P3)自颈静脉采血,检测血清中DHBVDNA、DHBsAg和DHBeAg的水平、转氨酶(ALT,AST)的活性以及细胞因子IL-2和IFN-γ的含量变化。结果:TFDM能够降低T14和P3时鸭血清DHBV DNA载量以及DHBsAg、DHBeAg含量,停药后未见病毒反弹;降低T7、T14、P3时血清ALT和AST含量;升高T14时血清IL-2和IFN-γ水平。结论:TFDM具有抗鸭乙型病毒性肝炎作用,其作用机制与抑制DHBV病毒复制、保肝降酶、调节免疫功能有关。第四章饿蚂蝗总黄酮对刀豆蛋白A(ConA)所致小鼠免疫肝损伤的作用研究实验一饿蚂蝗总黄酮对ConA诱导的小鼠免疫肝损伤的影响目的:研究饿蚂蝗总黄酮(TFDM)对小鼠免疫性肝损伤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72只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阳性药联苯双酯组(200mg/kg)、TFDM 高、中、低剂量组(800、400、200mg/kg),各组预防性灌胃给药10 d。第10 d,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小鼠尾静脉注射刀豆蛋白A(Con A)20 mg/kg诱导免疫性肝损伤,8 h后测定小鼠肝、脾、胸腺指数(mg/g),检测小鼠肝匀浆中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的活性变化,流式细胞术测定全血中CD4+、CD8+T细胞亚群比率,ELISA法测定血清白介素-2(IL-2)、Y干扰素(IFN-γ)、白介素-4(IL-4)、白介素-10(IL-4)的水平。结果:与模型组相比,TFDM能明显降低肝、脾指数,增大胸腺指数,显着降低小鼠肝匀浆中ALT、AST、MDA、NO含量和升高SOD活性,显着提高外周血CD4+、CD8+比率,降低血清中炎性细胞因子IL-2、IFN-γ、IL-4、IL-10的水平。结论:TFDM对免疫性肝损伤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抗氧化损伤、调整T细胞亚群的活性和减少炎性细胞因子的释放有关。实验二急性毒性试验目的:评价TFDM的安全性,测定最大给药量。方法:SPF级小鼠20只随机分成2组:空白对照组和TFDM组。TFDM组以最大浓度和最大体积灌胃给药,空白对照组给予等容量蒸馏水。给药后连续14天观察动物的行为、外观、体重、进食、排泄等情况,以及主要脏器的大体改变及死亡情况。计算小鼠经口的最大给药量。结果:小鼠灌胃给药后,其饮食、活动、精神状态等体征均无异常变化,未见毒性反应及死亡发生。给药后小鼠体重增长正常。TFDM小鼠经口的最大给药量为12.5g/kg,相当于饿蚂蝗原生药578.0g/(kg·d),是临床人用量(成人60kg体重,日用量30g药材)的1157倍。结论:TFDM经口给药的毒性很低。第五章饿蚂蝗总黄酮对HepG2.2.15细胞内部分抗病毒蛋白的基因表达和蛋白表达的影响目的:研究TFDM对HepG2.2.15细胞内部分抗病毒蛋白的基因表达和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TFDM抑制HBV在细胞内复制的可能机制。方法:HepG2.2.15分为空白对照组、不同浓度TFDM组(100μg/mL、50μg/mL、25μg/mL),分别给予相应的培养液,每2天换液一次,第6天收集细胞。选取JAK-STAT信号通路中的部分抗病毒蛋白如:信号转导与转录活化因子1(STAT1)、信号转导与转录活化因子2(STAT2)、2’,5’-寡腺苷酸合成酶1(OAS1)、RAN依赖蛋白激酶(PKR)和粘病毒抗性蛋白A(MxA)。采用RT-PCR法检测TFDM作用后细胞内STAT1、STAT2、OAS1、PKR和MxA转录产物mRNA水平的变化,免疫组化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STAT1、STAT2、OAS1、PKR和MxA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TFDM可以明显上调细胞内STAT2、PKR和MxA的mRNA水平(P<0.05),明显增强PKR和MxA的蛋白表达水平(P<0.01)。结论:TFDM可以诱导HepG2.2.15细胞内JAK-STAT信号通路中PKR和MxA的基因转录和蛋白表达。提示此通路可能是TFDM抑制HBV在肝细胞内复制的机制之一。
阎龙[7](2015)在《苦参碱衍生物WM-108抑制肝癌细胞系Hep3B增殖及侵袭能力的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研究背景和目的慢性乙型肝炎是广泛在我国流行的一种疾病,由此引起肝脏慢性疾病在中国的发病率非常高,很大程度上损害了居民的生活质量和生命健康。其中,最严重也是特别引起人们重视的是肝细胞癌。随着根治性切除手术、肝移植及局部射频消融等技术的发展,肝细胞癌患者5年生存率已有了很大提高,但扩散转移及术后复发仍是制约预后的重要因素,所以全身药物的辅助治疗作用也逐渐凸显其价值,比如多靶向抗肿瘤药物索拉非尼在肝细胞癌临床实际治疗中的应用。苦参碱(MT)和氧化苦参碱(OMT)是临床中常见的两种来源自中草药的药物,他们是存在于中药材苦参中的主要生物碱,也是该味中药的主要药理成分,目前,除广泛应用于肠炎、妇科疾病外,在肝脏疾病方面已应用于抗肝炎、抗肝纤维化等治疗,临床研究和基础实验均发现,其具有治疗慢性肝炎,并预防肝脏纤维化发生等作用。同时,体外细胞及动物实验已经证实其对多种肿瘤疾病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如肺癌,黑色素瘤,白血病,淋巴瘤,胃肠道癌,胰腺癌,肝细胞癌,胆囊癌等。在体外及动物实验中发现,二者可以采取调节肝细胞癌细胞内信号通路,调控细胞内相关蛋白转录表达水平的方式,发挥抑制肝癌细胞增殖、侵袭及转移,促进其凋亡等作用。但是,MT和OMT抗肿瘤的药理作用不强,所以为了提高药效,研究人员进行了结构设计和改造,得到了13-甲氨基-18-硫代苦参碱(M19),并以此为蓝本,经历多步骤的加成化合等反应,合成了WM-1系列苦参碱衍生物。前期研究已经发现,M19可以显着抑制小鼠巨噬细胞内Akt磷酸化的水平,在细胞和动物实验中初步发现其在预防肝纤维化发生等方面的效果比MT和OMT这两个原型明显,同时在也发现了它可能具有抑制肿瘤增殖的作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EGFR)是存在于胞膜上的一种分子量为170kD的跨膜糖蛋白,胞内成分具有酪氨酸激酶活性,是常见的几种生长因子配体的主要结合受体,包括EGF, HB-EGF, TGF-β等。EGFR表达升高或者活性增强通常对肿瘤的发生、恶性细胞的失控性增殖、肿瘤细胞分化不良等事件发生有促进作用。研究已发现多种恶性肿瘤组织中EGFR高表达或者活性增强,譬如乳腺癌,肺癌等等,多项研究对肝细胞癌行病理分析时也发现了其可高表达EGFR,而且人们发现它的表达量和肝细胞癌的临床分期和预后情况相关程度较高。EGFR可以通过对下游信号通路的调节,主要是MAPK/ERK信号通路,发挥调节细胞内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的转录和表达的作用。现在,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在多种恶性肿瘤发生转移和侵袭行为中的重要作用已经得到了一致认同,在众多MMPs中人们最关注的莫过于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有报道在包括肺癌、乳腺癌、胃癌、肝癌等多种肿瘤实验模型和人体病理组织标本中发现二者表达水平升高。在肿瘤组织细胞中,细胞内合成的是MMPs的前体蛋白,所以分泌到细胞外后,MMPs还需要特定的酶原激活物质来将它激活,才会具有水解细胞外基质和协助肿瘤细胞穿透和转移的能力,所以机体可以通过调控转录表达水平和调节胞外MMPs活化两种手段来调节MMPs的功能。本研究拟通过体外细胞实验及动物实验,探寻新型苦参碱衍生物对肝细胞癌(HCC)细胞增殖和侵袭能力等细胞行为方面的影响,并通过研究其对肝癌细胞内相关信号通路及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该类型苦参碱衍生物抗肝细胞癌(HCC)的作用及其可能的分子机制。研究方法1.通过细胞增殖实验MTT方法筛选出WM-1系列苦参碱衍生物中对肝癌细胞作用较强及作用稳定者,在较敏感的细胞系中进行下一步实验;2.将不同浓度梯度苦参碱衍生物WM-108作用于不同肝癌细胞系,检测其抑制肝癌细胞增殖能力,及增殖抑制作用与浓度和时间的关系;3.Annexin V/PI双染色流式细胞术检测经苦参碱衍生物WM-108干预后,Hep3B细胞凋亡的变化情况;4.采用细胞划痕实验和Transwell侵袭实验检测WM-108的干预对侵袭和转移能力不同的两种肝癌细胞(LM3和Hep3B)侵袭转移能力的影响;5. Western blot和荧光定量RT-PCR方法检测各浓度WM-108作用下Hep3B细胞内与增殖和侵袭转移密切相关的蛋白转录和表达水平的变化;6.用明胶酶谱方法检测经干预后Hep3B分泌至细胞培养上清液中MMPs的活性变化;7.建立Hep3B皮下成瘤和肝脏原位裸鼠肝癌模型,并给予药物干预,观察WM-108对肿瘤的生长和裸鼠模型一般情况的影响,干预结束后取肿瘤标本行病理组织HE染色检测等病理检查。结果(一)苦参碱衍生物WM-108能明显的抑制肝细胞癌细胞的增殖能力1.WM-1系列苦参碱衍生物对人肝癌细胞系SMMC-7721、HepG2、Hep3B、 HCCC-9810等细胞增殖都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中WM-108作用比较显着且稳定;2.苦参碱衍生物WM-108对Hep3B的增殖有抑制作用,且强于同浓度苦参碱衍生物,其24h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127.3+18.49mg/L;3.在低浓度(150mg/L浓度)下,WM-108对人肝细胞系干预24h后未表现出显着的增殖抑制作用,药物浓度过高时(>150mg/L),可以表现出一定增殖抑制作用(约20%);(二)苦参碱衍生物WM-108对肝癌细胞凋亡和迁移侵袭能力的影响1.给予一系列浓度梯度的WM-108干预后,明显地促进了Hep3B细胞凋亡率的升高,但随着药物浓度的增高,其导致细胞坏死的作用表现越明显,200mg/L时可导致约30%以上细胞坏死;2.WM-108在低浓度(10mg/L,20mg/L,30mg/L)就可表现出降低肝癌细胞系Hep3B和LM3迁移能力的作用;3. Transwell证实Hep3B和LM3在WM-108作用下穿透Transwell小室基质胶能力下降。(三)苦参碱衍生物WM108可以调节Hep3B细胞信号通路和相关蛋白表达,发挥抑制细胞增殖和侵袭能力的作用1.经苦参碱衍生物作用后,Hep3B细胞内EGFR磷酸化水平下降,其下游信号通路中的AKT和ERK磷酸化水平随之下降;2. RT-PCR和Western Blot方法证实药物干预后,Hep3B细胞内MMP-2和MMP-9转录和表达水平下降,且其抑制剂TIMP-1和TIMP-2表达量并未有明显的变化;3.明胶酶谱实验检测发现,在WM-108的作用下,肝细胞癌Hep3B培养24h后的细胞培养上清液中MMP-2和MMP-9的活性下降。(四)皮下和原位成瘤的肝癌裸鼠模型证实了苦参碱衍生物WM-108在活体动物模型中也表现出一定的抗肿瘤作用1.与对照组比较,WM-108在50mg/kg剂量下能延缓裸鼠皮下和肝脏原位肿瘤的生长速度,但抑瘤作用不如30mg/kg剂量下的5-氟尿嘧啶明显;2.WM-108腹腔注射对裸鼠模型一般情况影响比5-Fu小,特别是对体重影响与空白对照组无明显差别,5-Fu影响裸鼠模型体重明显;3.病理组织切片的HE染色发现,和对照组肝癌瘤体组织相比,使用WM-108后肝癌肿瘤组织中心坏死区域扩大,周围出现小的坏死灶,和5-Fu作用后肿瘤组织的病理表现类似。结论本课题在细胞和动物水平上研究了苦参碱衍生物WM-108对肝细胞癌的作用,并结合药物对细胞内相关信号通路传导和蛋白表达的影响研究讨论了其作用机制。实验发现,较之普通苦参碱,苦参碱衍生物WM-108具有明显抑制肝癌细胞增殖的能力,在合适的浓度下,药物还能促进细胞凋亡的发生,浓度过高时,其直接导致肿瘤细胞坏死的作用明显。WM-108药物能引起肝癌细胞Hep3B内EGFR磷酸化水平下降,进而导致下游与细胞增殖生存密切相关的信号通路中的某些蛋白(AKT和ERK)磷酸化水平降低,起到抑制细胞增殖和促进其凋亡的作用。WM-108还可引起肝癌细胞侵袭能力下降,其原理可能是药物下调下游信号通路PI3K/AKT, MAPK/ERK中相关蛋白磷酸化,导致基质金属蛋白酶2和9(MMP-2, MMP-9)表达下调,水解细胞外基质(ECM)功能降低。裸鼠皮下及肝脏原位成瘤肝癌模型在腹腔给予WM-108一定剂量和一定时间后(50mg/kg,5次,2天1次),与对照组相比能延缓肿瘤的生长,且对裸鼠体重等一般情况的影响比5-氟尿嘧啶小。
崔晓燕[8](2015)在《苦参碱与18α-甘草次酸衍生物的合成及其药理活性研究》文中认为1、研究目的苦参碱类生物碱包括苦参碱、槐果碱、槐定碱等,主要存在于豆科植物苦参、苦豆子等中草药中。苦参碱属喹诺里西啶类生物碱,整个分子由4个六元环组成,具有抗肝损伤、抗肝纤维化、抗肿瘤等重要的药理活性。甘草次酸是植物活性成分甘草酸的苷元,结构中包含五环三萜类的基本骨架,有18α-甘草次酸和18β-甘草次酸两种光学异构体。甘草次酸对人体多种肿瘤均有抑制作用,近年来,它显着的肝靶向作用也成为医药界研究的热点。氮芥类药物是一类重要的生物烷化剂,对肿瘤细胞的杀伤力强,在临床上应用广泛。同时,氮芥类药物也存在着选择性差,毒副作用大等缺点。本课题的目的是选择氮芥类抗肿瘤药物中几种具有代表性的药物作为药效基团,设计以苦参碱及甘草次酸为载体,以期在增强中药活性成分的抗肿瘤作用的同时,增加氮芥类抗肿瘤药物的靶向性,从而减小其毒性,得到具有更好抗肿瘤活性的目标化合物,并进行体外及体内抗肿瘤活性的研究。2、研究方法在参考国内外大量关于药物分子设计的基础上,本文利用氮芥类抗肿瘤药物分别对苦参碱和甘草次酸进行结构修饰,得到一系列新型的目标化合物。第一部分是对苦参碱的结构修饰,其构效关系的研究表明苦参碱类生物碱保肝护肝的活性结构基团是其六元内酯环。所以在我们进行结构修饰时,尽量保留其活性结构,并选择与苦参碱结构相似的槐果碱作为原料,所不同的是槐果碱结构中的α、β-不饱和内酰胺结构可以方便对其进行结构改造。将槐果碱与乙二醇或乙醇胺通过迈克尔加成反应合成中间体(化合物1、5),再进行化合物的结构修饰,并对衍生物进行结构表征和体外抗肿瘤活性测试,选出体外抗肿瘤活性强的化合物进行体内抗肿瘤活性的筛选。第二部分是对甘草次酸的结构修饰,甘草次酸具有较好的肝靶向潜能,肝细胞膜上存在大量的甘草次酸的特异性结合位点,其中据报道18α-甘草次酸的肝靶向性更强,因此可以作为肝靶向载体,与苦参碱和美法仑形成复合物。并对衍生物进行结构表征和体外抗肿瘤活性测试,选出体外抗肿瘤活性强的化合物进行体内抗肿瘤活性的筛选。3、研究结论本课题成功合成了四个苦参碱-氮芥复合物,系统地研究了苦参碱衍生物的合成方法和工艺,通过优化条件,获得了最佳反应条件,对所得到的产物都经过元素分析、1H-NMR和MS,证实确为目标化合物。MTT法测试这4个苦参碱衍生物的体外抗肿瘤活性,结果显示,衍生物的抗癌活性普遍高于槐果碱,化合物2、3、6的癌细胞抑制作用呈明显的剂量依赖性。且筛选出活性最高的化合物2进行体内抗肿瘤活性的研究,发现新合成的苦参碱-氮芥复合物与美法仑比较具有低毒高效的优点。本课题成功合成了六个18α-甘草次酸的衍生物,且系统的研究了18α-甘草次酸衍生物的合成方法和工艺,通过方法间的比较,及选用不同缚酸剂间的比较,得出了一些具有参考意义的结论。对所得到的产物都经过元素分析、1H-NMR和MS,证实确为目标化合物。MTT法测试这6个苦参碱衍生物的体外抗肿瘤活性,结果显示,衍生物的抗癌活性普遍高于原料,甘草次酸载体的引入使复合物的肝细胞选择性更明显。并选择化合物9进行体内抗肿瘤活性的研究,发现复合物的合成能够使药物之间产生协同抗肿瘤的作用,且该抗肿瘤活性研究结果受分子性质及代谢途径的影响。
史丽娟,石磊,宋光耀[9](2014)在《氧化苦参碱肝脏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文中认为氧化苦参碱属于喹喏里西啶类生物碱,为中药苦参、山豆根和苦豆子等植物中的主要化学成分,临床可用于多种肝炎的治疗。氧化苦参碱具有抗乙肝、丙肝病毒及抗肝纤维化,改善肝脂沉积的作用,本文着重阐述氧化苦参碱的肝脏药理作用,同时总结其潜在的毒理作用。氧化苦参碱为含有多种肝脏药理活性的单体药物,具有较大的开发价值。
王丽佳,杨志云,王宪波[10](2013)在《中药单体成分对慢性乙型肝炎免疫调节机制的研究策略及进展》文中提出对慢性乙型肝炎具有免疫调节作用的中药单体研究近况进行综述。应用计算机检索CNKI和PubMed数据库中2000-01/2012-9关于中药单体对慢性乙型肝炎免疫调节作用研究的文章,以"慢性乙型肝炎;中药单体;免疫调节机制"为检索词检索到126篇文章,进行归纳综述。应用体内体外实验已筛选出如白背叶根、黄芪甲苷、高三尖杉酯碱等多种中药单体成分,其作用机制与抑制乙型肝炎病毒(HBV)DNA复制、调节T细胞亚群、促进树突状细胞(DC)成熟、调节Toll-like受体表达、调节肝细胞凋亡信号等密切相关。中药单体在慢性乙型肝炎免疫调节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目前研究还存在如:药源和制剂质控问题、缺乏大规模循证医学研究、以及缺乏较长期疗效研究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仍任重而道远。
二、氧化苦参碱抗丙型肝炎病毒的体外实验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氧化苦参碱抗丙型肝炎病毒的体外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兽用苦豆子总碱颗粒制剂的安全性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苦豆子的化学组分 |
2 苦豆子提取物的药理作用 |
3 苦豆子的毒理 |
4 苦豆子生物碱已有应用 |
5 兽用抗菌药应用现状 |
6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苦豆子总碱的经口急性毒性及亚急性毒性试验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第三章 苦豆子总碱的致突变毒性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药物及试剂 |
1.2 试剂配制 |
1.3 仪器设备 |
1.4 试验菌株 |
1.5 试验动物 |
1.6 Ames试验 |
1.6.1 药液配制 |
1.6.2 试验分组 |
1.6.3 试验步骤 |
1.7 苦豆子总碱颗粒的小鼠骨髓细胞微核试验 |
1.7.1 试验分组 |
1.7.2 动物试验 |
1.7.3 标本制备 |
1.7.4 阅片 |
1.7.5 数据整理与分析 |
2. 结果 |
2.1 Ames试验结果 |
2.2 小鼠骨髓细胞微核试验 |
3 讨论 |
第四章 苦豆子总碱颗粒的生殖毒性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动物 |
1.2 试剂 |
1.3 试剂配制 |
1.4 仪器 |
1.5 小鼠精子畸形试验 |
1.5.1 剂量分组 |
1.5.2 给药 |
1.5.4 阅片 |
1.5.5 数据整理与分析 |
1.6 大鼠致畸试验 |
1.6.1 动物试验 |
1.6.3 标本制作与检查 |
1.6.4 数据分析 |
2 结果 |
2.1 小鼠精子畸形试验结果 |
2.2 大鼠致畸试验结果 |
3 讨论 |
全文总结 |
致谢 |
参考文献 |
(2)抗病毒三九膏方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疗效回顾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对照表 |
引言 |
临床研究方案 |
1.技术路线图 |
2.病例来源 |
3.病例选择 |
3.1 西医诊断标准 |
3.2 中医辨证标准 |
3.3 纳入标准 |
3.4 排除标准 |
4.研究方法 |
4.1 资料收集 |
4.2 观察期限 |
4.3 治疗方法 |
4.4 观察指标及疗效评价 |
4.5 统计分析方法 |
5.研究结果 |
5.1 治疗前各项资料比较 |
5.2 各组观察期间内治疗前后各时间点疗效比较 |
6.讨论 |
6.1 慢乙肝的中医病因病机探讨及辨证论治 |
6.2 抗病毒三九膏方的用药特点及现代药理学研究 |
6.3 抗病毒三九膏方的疗效分析 |
结论 |
问题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中医治疗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件一: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
(3)苦参碱类生物碱抗乙型肝炎病毒的临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苦参碱 |
1.1 体外肝细胞中抗HBV的作用 |
1.2 体内肝细胞中抗HBV的作用 |
2 氧化苦参碱 |
2.1 体外肝细胞中抗HBV的作用 |
2.2 体内肝细胞中抗HBV的作用 |
2.3 体内肝细胞中抗丙型肝炎病毒 (HCV) 的作用 |
3 槐果碱和槐定碱对HBV-DNA的作用 |
(4)山豆根化学成分、生物活性及质量控制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化学成分研究 |
1.1 生物碱 |
1.2 黄酮 |
1.3 三萜及三萜皂苷 |
1.4 其他成分 |
2 药理作用研究 |
2.1 抗炎作用 |
2.2 抗菌、抗病毒作用 |
2.3 保肝作用 |
2.4 免疫调节作用 |
2.5 抗肿瘤作用 |
2.6 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
2.7 其他作用 |
2.7.1 抗氧化作用 |
2.7.2 镇痛作用 |
2.7.3 抗凝血作用 |
2.7.4 抗疲劳作用 |
2.7.5 平喘作用 |
2.7.6 抗胃溃疡作用 |
3 毒理作用研究 |
3.1 肝毒性 |
3.2 神经毒性 |
3.3 对胃肠道的影响 |
3.4 其他不良反应 |
4 山豆根及其制剂的质量控制研究 |
5 小结与讨论 |
(5)苦参碱类生物碱抗乙型肝炎病毒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Abbreviation Index)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技术路线图 |
1.实验材料 |
1.1 细胞株 |
1.2 实验药物及阳性对照 |
1.3 实验试剂 |
1.4 主要仪器设备 |
1.5 主要溶液配制 |
1.6 统计学方法 |
2.实验方法与结果 |
2.1 基于HepG2.2.15细胞模型苦参碱类生物碱抗HBV作用 |
2.1.1 实验方法 |
2.1.1.1 细胞复苏及培养 |
2.1.1.2 药物细胞毒性实验 |
2.1.1.3 药物抗HBV药效学实验 |
2.1.2 实验结果 |
2.1.2.1 细胞毒性实验结果 |
2.1.2.2 苦参碱类生物碱对HBsAg的影响 |
2.1.2.3 苦参碱类生物碱对HBeAg的影响 |
2.1.2.4 苦参碱类生物碱对上清HBV DNA的影响 |
2.1.2.5 苦参碱类生物碱对胞内HBV DNA的影响 |
2.1.3 小结 |
2.2 基于HepG2.2.15细胞模型槐定碱抗HBV代谢组学研究 |
2.2.1 实验方法 |
2.2.1.1 样本制备 |
2.2.1.2 上机条件设置 |
2.2.1.3 数据处理 |
2.2.1.4 差异化合物筛选 |
2.2.2 实验结果 |
2.2.2.1 PCA建模分析 |
2.2.2.2 PLS-DA建模分析 |
2.2.2.3 标志物筛选结果 |
2.2.3 小结 |
2.3 基于HepG2.A64细胞模型苦参碱类生物碱联合恩替卡韦抗耐药HBV作用 |
2.3.1 实验方法 |
2.3.1.1 细胞复苏及培养 |
2.3.1.2 药物细胞毒性实验 |
2.3.1.3 药物抗HBV药效学实验 |
2.3.2 实验结果 |
2.3.2.1 对HepG2.A64细胞单独用药的TI指数比较 |
2.3.2.2 联合用药细胞毒性实验结果 |
2.3.2.3 联合用药对HepG2.A64细胞分泌HBsAg的抑制作用 |
2.3.2.4 联合用药对耐药HBV DNA的抑制作用 |
2.3.3 小结 |
2.4 基于HepG2.A64细胞模型氧化苦参碱联合恩替卡韦抗耐药HBV作用机制研究 |
2.4.1 实验方法 |
2.4.1.1 细胞复苏及培养 |
2.4.1.2 引物设计与合成 |
2.4.1.3 细胞总RNA提取 |
2.4.1.4 逆转录 |
2.4.1.5 荧光定量PCR检测 |
2.4.1.6 蛋白质免疫印迹法 |
2.4.2 实验结果 |
2.4.2.1 P38 mRNA的表达 |
2.4.2.2 NTCP mRNA的表达 |
2.4.2.3 P38、p-P38的蛋白表达 |
2.4.2.4 NTCP的蛋白表达 |
2.4.3 小结 |
3.讨论 |
3.1 实验模型的选择 |
3.1.1 HepG2.2.15细胞模型 |
3.1.2 HepG2.A64细胞模型 |
3.2 给药剂量选择 |
3.3 实验结果讨论 |
3.3.1 四种苦参碱类成分抗HBV作用及槐定碱抗乙肝病毒HBV作用特点 |
3.3.2 四种苦参碱类成分联合恩替卡韦抗耐药HBV作用及氧化苦参碱联合恩替卡韦抗耐药HBV作用特点 |
3.3.3 氧化苦参碱联合恩替卡韦抗耐药HBV作用机制研究 |
4.结论与展望 |
4.1 结论 |
4.2 展望 |
文献综述 慢性乙型肝炎治疗药物现状 |
1.慢性乙型肝炎研究现状 |
2.乙型肝炎临床用药药理研究现状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
(6)饿蚂蝗总黄酮抗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个人简历 |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英文缩略语表 |
前言 |
参考文献 |
第一章 饿蚂蝗总黄酮的提取纯化及抗HBV活性确认 |
实验一 饿蚂蝗总黄酮的提取纯化 |
1. 材料 |
2. 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参考文献 |
实验二 饿蚂蝗体外抑制HBV的活性部位确认 |
1. 材料 |
2. 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饿蚂蝗总黄酮体外抑制HBV DNA和cccDNA的作用研究 |
1. 材料 |
2. 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饿蚂蝗总黄酮对鸭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作用研究 |
1. 材料 |
2. 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饿蚂蝗总黄酮对刀豆蛋白A所致小鼠免疫肝损伤的作用研究 |
实验一 饿蚂蝗总黄酮对刀豆蛋白A诱导的小鼠免疫肝损伤的影响 |
1. 材料 |
2. 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参考文献 |
实验二 急性毒性试验 |
1. 材料 |
2. 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饿蚂蝗总黄酮对HepG2.2.15细胞内部分抗病毒蛋白的基因表达和蛋白表达的影响 |
1. 材料 |
2. 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参考文献 |
结语 |
综述 中草药及其提取物抑制HBV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7)苦参碱衍生物WM-108抑制肝癌细胞系Hep3B增殖及侵袭能力的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缩略词表 |
第一部分 苦参碱衍生物WM-108抑制肝癌细胞增殖能力的作用 |
前言 |
材料和方法 |
实验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苦参碱衍生物WM-108诱导Hep3B凋亡及抑制其侵袭能力的作用 |
前言 |
材料和方法 |
实验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苦参碱衍生物WM-108抑制肝癌细胞增殖及侵袭能力机制的研究 |
前言 |
材料和方法 |
实验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四部分 WM-108对Hep3B裸鼠肝癌模型肿瘤生长和转移的作用 |
前言 |
材料和方法 |
实验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结论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8)苦参碱与18α-甘草次酸衍生物的合成及其药理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符号说明 |
前言 |
研究现状、成果 |
研究目的、方法 |
一、苦参碱-氮芥复合物的合成 |
1.1 课题的提出 |
1.2 合成路线设计 |
1.3 实验部分 |
1.3.1 主要仪器及试剂 |
1.3.2 化合物的合成方法与结果 |
1.4 讨论 |
1.4.1 化合物1的合成工艺 |
1.4.2 化合物3的合成路线摸索及改进 |
1.4.3 化合物4合成路线摸索及改进 |
1.4.4 化合物6的合成路线摸索及改进 |
1.5 小结 |
二、18α-甘草次酸衍生物的合成 |
2.1 课题提出 |
2.2 合成路线设计 |
2.3 实验部分 |
2.3.1 主要仪器与试剂 |
2.3.2 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及结果 |
2.4 讨论 |
2.5 小结 |
三、药理活性实验研究 |
3.1 体外抗肿瘤活性筛选 |
3.1.1 材料 |
3.1.2 实验方法 |
3.1.3 数据分析及讨论 |
3.2 体内抗肿瘤活性筛选 |
3.2.1 材料 |
3.2.2 实验方法 |
3.2.3 数据分析与讨论 |
3.3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附录 |
综述 天然抗肿瘤药物研究进展 |
综述参考文献 |
致谢 |
(9)氧化苦参碱肝脏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OMT来源和理化性质 |
2OMT对肝脏的药理作用 |
2.1抗肝炎病毒作用 |
2.2保肝与抗肝纤维化作用 |
2.3抗肝脂沉积作用 |
3OMT的毒理作用 |
4结语 |
(10)中药单体成分对慢性乙型肝炎免疫调节机制的研究策略及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中医对慢乙肝的认识 |
2 中药单体对慢乙肝的免疫调节机制 |
2.1 中药单体抑制乙型肝炎病毒复制作用 |
2.1.1 抑制HBV-DNA复制, 抑制乙肝病毒表面抗原 (HBsAg) , 乙型肝炎e抗原 (HBeAg) 分泌 |
2.1.2 抑制cccDNA复制 |
2.2 中药单体调节T细胞亚群 |
2.2.1 调节Thl/Th2类细胞因子比例平衡 |
2.2.2 提高CD8+CTL水平 |
2.3 促进树突状细胞 (DC) 成熟 |
2.4 调节Toll-like受体表达 |
2.5 调节肝细胞凋亡信号 |
3 小结 |
四、氧化苦参碱抗丙型肝炎病毒的体外实验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兽用苦豆子总碱颗粒制剂的安全性评价[D]. 杨扬. 扬州大学, 2020(01)
- [2]抗病毒三九膏方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疗效回顾性研究[D]. 杨兰.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20(02)
- [3]苦参碱类生物碱抗乙型肝炎病毒的临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 张明发,沈雅琴. 抗感染药学, 2018(01)
- [4]山豆根化学成分、生物活性及质量控制研究进展[J]. 程钱,王金凤,王宝丽,代一航,徐柯心,贾子尧,李鹏,马志强,林瑞超.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7(07)
- [5]苦参碱类生物碱抗乙型肝炎病毒作用及其机制研究[D]. 陈佳欣.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6(05)
- [6]饿蚂蝗总黄酮抗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D]. 刘舒凌. 广西医科大学, 2015(08)
- [7]苦参碱衍生物WM-108抑制肝癌细胞系Hep3B增殖及侵袭能力的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D]. 阎龙. 第二军医大学, 2015(07)
- [8]苦参碱与18α-甘草次酸衍生物的合成及其药理活性研究[D]. 崔晓燕. 天津医科大学, 2015(05)
- [9]氧化苦参碱肝脏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J]. 史丽娟,石磊,宋光耀.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4(02)
- [10]中药单体成分对慢性乙型肝炎免疫调节机制的研究策略及进展[J]. 王丽佳,杨志云,王宪波.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1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