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批准发布的国家消防工程技术规范及相关规范清单

已批准发布的国家消防工程技术规范及相关规范清单

一、已经批准、发布的国家消防工程技术规范及相关规范一览表(论文文献综述)

雷雪[1](2020)在《政府投资项目的造价咨询服务评价研究 ——以广州市C项目为例》文中认为近年来,我国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逐年升高。政府部门作为国有资产的投资主体,一旦出现投资失控,将面临巨大的财产损失,并产生严重的政治影响。在实际工程中,政府投资项目的参与单位较多、责权不明、缺乏协调制衡,投资监控管理缺乏完善的体系与方法,这些问题导致投资失控的问题屡见不鲜。为工程项目专门成立成本管理部门、长期聘用专业造价工程师的成本过高,可以选择采购专业的造价咨询服务,协助政府单位完成诸多成本控制的工作。为了更准确的选择服务单位,本文研究建立了专门对工作于政府投资项目的造价咨询服务进行评价的体系。本文首先分析了政府投资项目成本管理的问题和目前造价咨询企业的发展情况,发现造价咨询单位具有专业的成本管理知识及能力,可协助政府单位进行项目投资管理,但不同企业的服务能力参差不齐,希望建立针对服务于政府投资项目的造价咨询企业的服务的评价体系。然后,将造价咨询企业的服务体系进行分解,主要分为企业实力、服务流程、服务成果三个维度进行研究,为造价咨询服务的评价体系的建立打下基础。最后,结合研究服务体系、学习文献和发放问卷的方式,筛选出评价造价咨询服务质量的评价指标,通过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模糊综合评价法,确定影响因素的权重值,建立对造价咨询工作进行评价的评价体系。通过本文的研究,建立了一个评价体系,对造价咨询企业在具体项目中的服务过程及效果进行评价,以评价结果作为政府单位选择此类型建设项目的造价咨询服务单位的重要参考,并为政府单位确定对此造价咨询企业在服务过程中的监督重点提供方向。

杨临书[2](2020)在《综合医院重症监护单元(ICU)布局设计研究》文中指出重症医学和重症监护单元伴随现代医学不断发展,直接反映医院的整体抢救治疗水平,是医院现代化的具体体现,已经成为医院的重点专科。我国重症监护单元建设起步较晚,现状重症床位缺口较大,医疗资源相对匮乏,重症监护单元还有较大建设发展空间。分析国内建设实际情况,有利于评估现阶段重症监护单元建设的科学性、差异性,反思现存问题,有助于推动我国重症监护单元建设的进步与发展。重症监护单元布局设计与医院建筑分级系统、感控隔离要求密切相关,是综合医院中特殊的护理单元。回顾我国重症监护单元建设相关指引,通过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对相关设计条文进行统计分析,并与国外的相关设计指引对比,提出我国设计指引主要关注功能联系与感控隔离的设计原则,对用房面积指标提出下限,对布局设计的约束具有一定的调整余地,有利于重症监护单元快速建设,但对指导高品质医疗单元建设方面存在不足。选取广东省内9家医院12个重症监护单元,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分析平面布局形式与面积配比关系,提出我国重症监护单元随着设计理念和实际需求的不断发展,经历了单廊式、环廊式、复廊式等布局形式的转变;面积配比关系反映相关设计指标的弹性要求特点,多根据实际需求配置。最后总结前文研究成果,结合实际建设情况,总结新的布局设计要求,并提出未来重症监护单元还将继续向人性化设计、弹性设计发展。

王腾[3](2020)在《高校建设项目全寿命周期造价影响因素及对策 ——以W高校体育馆项目为例》文中研究表明科学合理的工程造价管理是实现高校建设目标、提升投资效益的重要保障,工程造价影响因素的确定与控制是工程造价管理的重要手段。全寿命周期造价管理(LCCM—Life Cycle Cost Management)是基于建设项目各个阶段造价管理,包含了决策阶段、设计阶段、招标与施工阶段、竣工阶段以及运营维护阶段的造价管理。高校建设项目除具有一般建设项目特点之外,往往还具有需要自主负责运营维护阶段管理的特点,运营维护阶段费用对全寿命周期内的造价的影响不可忽视,因此从全寿命周期造价管理理论的角度探讨高校建设项目的造价影响因素及对策非常契合。全寿命周期内影响造价的因素繁多,近年来出现的高校建设项目造价失控现象屡见不鲜,加之不断提高的节能要求、消防标准、“营改增”政策、BIM技术应用、过程结算等新技术新要求对高校建设项目造价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因此,建立一套针对于高校建设项目特点的造价影响因素指标体系模型,明确造价管理的重点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本文首先通过查阅和分析相关文献资料,回顾了工程造价管理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成果,进一步明晰了工程造价管理的含义、特征、内容及流程,系统分析了全寿命周期造价管理理论的含义及目标,为深入研究高校建设项目全寿命周期内的造价影响因素奠定了理论基础;其次,对高校建设项目造价管理面临的新问题及现状进行了梳理和分析,确定了全寿命周期内影响高校建设项目造价管理的16个主要因素,并针对性提出相应对策;再次,介绍了利用层次分析法(AHP)建立影响因素指标体系模型的意义和具体步骤;最后,结合W高校体育馆建设项目的实例,邀请专家对该项目各层级因素进行两两对比打分,确定各因素的影响权重并进行了一致性检验,进一步明确了“初步设计概算”阶段是影响高校建设项目全寿命周期内造价控制最重要的阶段,“初步设计概算及编制”是其中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利用所建立模型对该项目全寿命周期内各个阶段的造价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得出一致性结论,验证了所建立模型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本文所研究内容对高校建设项目全寿命周期造价影响因素控制提供了较为实用的研究成果和研究方法,对类似高校建设项目造价管理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对我国高校建设项目科学合理进行造价管理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周瑶[4](2020)在《基于时政分析和聚类分析的武汉市节能环保产业政策工具选择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节能环保产业作为武汉市重点培育的五大千亿产业的一部分,在武汉市经济中的比例逐步提高,但离其成为支柱产业的目标仍然有一定距离。目前,武汉市节能环保产业存在顶层设计不足、行业工作机制不完善、产业竞争力不够强等诸多问题。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有赖于产业政策的实施,而选择合适的产业政策工具,是保证产业政策有效发挥作用的重要途径,而国内关于节能环保产业政策工具的研究大多缺乏系统性,并且各地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的基础条件存在差异,不能简单照搬,故而开展本研究具有现实需求。本文以节能环保产业政策工具为研究对象,采用时政分析法、聚类分析法、对比分析法、经验借鉴法等研究方法,通过分析产业政策的基础理论,梳理国内外节能环保产业政策现状,构建节能环保产业政策工具箱,深入研究我国及国内典型城市对节能环保产业政策工具的选择,结合武汉市节能环保产业政策现状、产业发展现状及发展需求分析,对现阶段武汉市节能环保产业发展适用政策工具进行选择。1.详细阐述了公共政策和政策工具的定义及分类,总结归纳了产业生命周期各阶段特征;并依据节能环保产业特点,明确了从政府这一政策实施主体角度出发,将节能环保产业政策划分为产业扶持政策和产业规范政策这两类。2.为提高产业政策工具的运用效率,运用时政分析法,梳理了国内外节能环保产业政策现状、产业政策工具运用情况和产业发展周期,整合出了一个内容丰富、齐备的节能环保产业政策工具箱;进一步的研究了政策工具特性和产业生命周期对节能环保产业政策工具选择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出了我国节能环保产业各领域对发展适应性政策工具的差异化选择。3.为提供促进武汉市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的可借鉴政策工具运用经验,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运用时政分析、共词频次统计、系统聚类分析法,分析了盐城、湖州、宜兴3地节能环保产业政策工具的选择特点,总结出了4条先进经验。4.为确保下一步提出的促进武汉市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的政策工具选择建议切实可行,采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方法,分析了武汉市节能环保产业政策现状、产业发展现状、企业发展目标和需求,从五个方面总结出了现阶段武汉市节能环保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5.结合以上研究成果,从优化顶层设计、完善运行机制、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强化产业集聚、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对武汉市现阶段节能环保产业发展适用性政策工具进行了选择,并对具体的政策工具运用方式进行了分析。

郭晖[5](2020)在《基于水沙置换的水土保持生态补偿研究 ——以西柳沟流域为例》文中指出水沙置换是为统筹解决内蒙古十大孔兑水土流失治理与鄂尔多斯新增工业用水需求而提出的全新思路,其基本思想是由有新增用水需求的工业企业出资,在十大孔兑修建拦沙坝,以此取得部分黄河下游节约的输沙水量作为生产用水。实施水沙置换,对促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现实意义。本文以水土保持学、生态学、制度经济学和水文水资源学等学科的相关理论和研究为基础,采用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从技术和经济两个方面开展研究,提出通过生态补偿实施水沙置换的路径和方法,并通过实例进行验证。(1)将拦沙工程建设与水权交易相结合,从理论上构建了基于水沙置换的水土保持生态补偿模式,其关键环节是设计和实施水土保持拦沙置换水量交易。(2)利用SWAT模型定量模拟拦沙工程对流域水沙过程的影响,并以模拟结果为基础计算拦沙工程实现的减水减沙量。(3)通过流域水沙模拟分析,采用经验公式法计算水土保持工程拦沙可置换水量。(4)采用工程费用法核算基于水沙置换的水土保持生态补偿标准。(5)针对水沙置换特点,引入水权交易机制,设计土保持拦沙置换水量交易,提出相应的交易机制和保障措施。(6)以西柳沟流域为例,对基于水沙置换的水土保持生态补偿的合理性和可行性进行验证。计算得出,在设定的最可能出现的25a系列黄河干支流水沙方案组合下,新建79座拦沙坝,年均可减少入黄河的径流量和输沙量分别为288.22万m3和138.53万t,工程平均拦沙年限为28a,年均可节约输沙水量1173.51万m3,以工程建设投资为依据核算的水土保持生态补偿标准为22934.93万元。设定年均可交易的拦沙置换水量为1000万m3/a,交易年限为25a,采用成本定价法和影子价格法计算,水土保持拦沙置换水量交易的基准价格范围在0.92元/m3·a至1.52元/m3·a之间。研究表明,在黄河流域多沙粗沙区,特别是粗泥沙集中来源区建设拦沙工程,可以减少黄河干流河道淤积,进而节约下游输沙水量,虽然在拦沙的同时也拦蓄了部分进入干流的径流量,但其节约的输沙水量远大于工程拦截的水量,可以认为是相对增加了黄河流域的可利用水资源量,这是实施基于水沙置换的水土保持生态补偿的基础。实施基于水沙置换的水土保持生态补偿,有利于实现区域生态保护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双重目标和相关利益方的共赢。

赖世贤[6](2020)在《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营建过程关键性技术问题研究(1840-1949)》文中提出工业建筑作为中国近代新兴建筑类型及西方先进技术引进中国的最初载体之一,承载着当时中国较为先进的建筑理念,充当中国近代建筑追赶世界建筑潮流的不自觉历史工具。本文研究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营建过程中关键性技术问题,含括规划选址、大跨技术、标准化、结构发展等内容,分类探讨木材、砖、水泥等材料技术,同时关注工业建筑设计师。研究以调研过程中大量实物例证结合图纸资料、近现代建筑期刊文献及厂史资料进行,比对同时期西方先进技术,重视技术来源与技术真实性问题。研究对中国近代城市工业发展分期进行讨论,并提出相应分期方案。第二章以工厂的选址与布局入手,关注中国近代城市工业萌芽阶段工业建筑营建前期技术性问题,选址和布局贯穿工业建筑建设全过程,涉及宏观地区选择、中观地点选择、微观厂址选择及具体厂区布置等层面。第三章关注中国近代城市工业发展起步阶段,由于生产方式和动力技术改变引起对于大空间厂房即大跨度技术的迫切需求,重点关注西式木屋架。西式木屋架技术在材料和施工技术基本不变的情况下,展现出对于力学等结构概念的理解,意味着中国建筑近代转型开始。第四章则关注中国近代城市工业加速增长阶段,工业建筑由于大量快速建设带来对于高质量、标准化建材需求等问题。以砖的工业化生产及工业建筑用砖变化,探讨工业化时代下中国传统建筑材料在引进西方建筑材料后的各方面技术发展。第五章则聚焦中国近代工业稳速增长阶段如何解决工业建筑营建所要求的安全舒适、结构持久等问题,关注钢筋混凝土结构技术及与之紧密相关的水泥生产技术引入与发展。第六章将专业人才视为技术实施保障予以讨论,关注中国近代工业发展放缓期对工业建筑营建规范化、经验化起关键作用的设计师及代表作品、设计师群体组成等问题。研究发现在中国近代城市工业发展各时期不同阶段,基于建设目标需求及技术水平不同,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营建过程中关键性技术问题亦不相同。对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而言,部分营建关键技术与当时世界先进技术相比并不逊色,但技术推广和实现受社会环境及观念意识影响甚大;技术要与当地资源、经济及社会体制相适应,社会需求会强有力改变技术的运用及传播;由于材料观念缺失,其在营建过程中重外观轻建造,重模仿轻创造;技术属于文明范畴,由初级走向高级是趋势,中西方建筑技术融合也是趋势。

陈圆月[7](2020)在《基于WSR的重庆市中小型地产公司工程变更管理研究》文中认为在中央政府大力宏观调控房地产行业的背景下,一些重庆的中小型房地产开发企业在经历了供不应求的房地产红利时代后,迎来了巨大的生存挑战。为了降低项目工程变更给技术和管理都不够成熟的重庆市中小型地产公司带来的生存风险,本文基于WSR理论对重庆市中小型地产公司的工程变更物理维因素进行了分析,搭建了重庆市中小型地产公司工程变更的事理维控制系统,完成了重庆市中小型地产公司工程变更的人理维协同管理系统的研究。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通过对重庆市中小型地产公司1506项已发生工程变更的因素识别,完成了重庆市中小型地产公司的工程变更物理维因素模型分析。得到了重庆市中小型地产公司工程变更的十大关键因素以及因素之间的逻辑层级关系。重庆市中小型地产公司工程变更的十大关键因素是:项目赶工、合同内容遗漏、施工方案优化、保证人员安全需要、业主方管理问题、新增工作内容、施工质量不满足要求、验收要求、局部功能更改、设计遗漏。根据关键因素关系矩阵计算出了ISM结构模型,重庆市中小型地产公司的根源性因素是“项目赶工”和“业主方管理问题”,工程变更关键因素第二层级因素是“合同内容遗漏”、“新增工作内容”以及“施工质量不满足要求”。工程变更关键因素第三层级因素是“施工方案优化”和“验收要求”。工程变更关键因素第四层级因素是“保证人员安全需要”、“局部功能更改”以及“设计遗漏”。(2)通过对工程变更的根源性因素分析,搭建重庆市中小型地产公司工程变更的事理维控制系统。得到项目的经济(方案预估金额、合同金额变动率、成本容纳风险程度及投资变化率)、工期(工序工期影响、相邻工序影响、总工期影响)、安全(结构安全、施工安全及人员安全)和风险(索赔风险、技术风险)四项主要指标,实现了业主视角的中小型地产公司工程变更价值工程评价。从工程变更的初审、工程变更的因素识别及技术评审、工程变更的风险管控、工程变更的实施与总结进行层级权限的分解,完成了业主方工程变更过程审批的有效控制。(3)从重庆市中小型地产公司实际管理问题出发,完成了人理维协同管理的研究。分别从内部和外部分别进行协同管理分析,打破专业不同、阶段不同导致的项目工程变更管理的分离,整合管理思维和行为方式。业主方内部主要是从组织结构优化和设立奖惩机制来实现协调管理。而培养外部良性竞争关系以及增设交流沟通平台有助于外部协同管理。

杨建辉[8](2020)在《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晋陕黄土高原水资源缺乏、地貌复杂、生态脆弱,季节性雨洪灾害、水土流失及场地安全问题突出。在城镇化过程中,由于用地紧张导致建设范围由平坦河谷阶地向沟壑谷地及其沟坡上发展蔓延,引发沟壑型场地大开大挖、水土流失加剧、环境生态破坏、地域风貌缺失等系列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论文基于海绵城市及BMPs、LID等雨洪管理的基本方法与技术,通过对聚落场地水文过程与地表产流机制的分析,借鉴传统地域性雨洪管理实践经验与智慧,建构了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适地性雨洪管控体系;提出了雨洪管控的适地性规划策略、场地规划设计方法与模式;在规划实践中实现了城乡一体化的水土保持、雨水利用、生态恢复、场地安全、地域海绵、风貌保持等多维雨洪管控目标。论文的主体内容如下。一是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的理论基础与基本方法研究,核心内容是从理论与方法上研判雨洪管控的可行思路;二是黄土高原雨洪管控的地域实践与民间智慧总结和凝练,一方面总结和继承传统,另一方面与当前的海绵城市技术体系进行对比研究,彰显传统技术措施的地域性优点并发现其不足,改进后融入现代体系;三是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特征与产流机制分析,包含场地的地貌特征、产流机制、雨洪管控的尺度效应、雨洪管控的影响因子等内容,分析皆围绕地表水文过程这一主线展开;四是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适地性雨洪管控体系建构,包含技术途径和总体框架以及目标、措施、评价、法规4大体系和规划步骤等内容;五是聚落场地尺度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方法研究,主要内容包括规划策略与措施的融合改造、场地空间要素布局方法以及适宜场地模式,核心是解决适地性目标、策略与措施以及多学科方法如何在场地层面落地的问题。研究的特色及创新点如下。(1)以雨洪管控目标导向下的类型化场地空间要素布局方法为核心,整合传统与低影响开发技术措施,建构了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的雨洪管控规划设计理论方法,归纳形成了雨洪管控适宜场地建设模式和适地化策略;(2)引入适宜性评价方法,融合多学科技术体系,构建了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的适地性技术途径和规划技术体系;(3)从水观念、雨水利用与管控技术、场地建设模式三个层面总结凝炼了黄土高原传统雨洪管控的经验智慧与建设规律。研究首次将BMPs理念、LID技术方法、传统水土保持规划方法与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的地域特点相结合,从理念、方法及措施三方面为我国海绵城市规划设计方法提供了地域性的补充和完善及实践上的现实指导,进一步从方法论上回应了当前和未来本地域城乡一体化规划中的相关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跨学科、跨领域的规划方法创新。

陆鑫[9](2020)在《基于过程控制的全过程工程咨询业务管控研究》文中认为现阶段我国政府为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提倡培育和推广全过程工程咨询模式。但是我国对于全过程工程咨询模式的实践探索处于初始阶段,开展全过程工程咨询业务的管理者因缺乏相关专业知识和经验,对建设过程缺乏及时的控制、监督及评价。而目前项目管理的评价应用较多的是“后评价”模式,对于全过程工程咨询业务的阶段性评价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围绕上述问题,本文以全过程工程咨询业务为研究对象,引入过程控制评价以期提高全过程工程咨询业务过程绩效。首先,依据我国项目基本建设程序,将全过程工程咨询业务划分成前期阶段、实施阶段、竣工验收三个阶段,分析每个阶段全过程工程咨询业务的运作流程,并且设立评价目标;然后,按照过程控制评价模型,完成了全过程工程咨询业务过程控制评价指标的构建;最后,通过对每一阶段子过程的评价客体的分析研究,建立了三个阶段初始指标集,经过筛选形成了全过程工程咨询业务过程控制评价体系,并给出了各个指标的详细说明及参考评分标准。以高星级酒店项目为例,论证了全过程工程咨询业务过程控制评价体系的实践运用。综上,本文基于过程控制理论,利用文献综述、工作分解、层次分析等方法,探讨了全过程工程咨询业务管控的问题,提出全过程工程咨询业务过程控制评价体系模型,完成对全过程工程咨询业务过程控制评价指标一览表的构建,同时分析论证过程评价的实践应用,为全过程工程咨询业务的落地实施提供理论支持与实践指导。

李美[10](2020)在《基于生态网联盟的海绵城市项目全过程工程咨询方案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海绵城市建设项目涉及广泛,项目体量大并且技术性强,是一项复杂的建设工程系统。项目的一次性合作和建造过程中参与主体与工程产品的时空分离导致的系统不稳定和无法实现参与主体协同演化是目前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的瓶颈。在具体项目运作层面,传统模式下碎片化、阶段性的咨询服务缺少对建设项目的宏观把控,导致建设管理过程中出现投资难以控制,安全、质量责任不清晰等问题。鉴于此,通过生态网联盟组织的构建,将松散的、缺乏长期合作的企业按生态网联盟组织的形式进行整合,从而改变海绵城市建设生态系统中各主体之间的关系,形成长期稳定的网络组织。而在具体项目的实施层面上,基于生态网联盟的组织架构,全过程工程咨询团队的引入可以实现各个专业咨询信息的集成和资源整合,提高海绵城市项目的管理水平。借鉴生态学理念,本文首先对海绵城市项目生态网联盟的组织架构和运行平台进行构建,然后研究生态网联盟下具体海绵城市项目的运作,采用TOPSIS方法对项目合作伙伴进行选择,构建项目运作系统模型,最后分别从决策阶段、设计阶段、建设施工阶段和运营阶段四个阶段的具体运作阐述在海绵城市项目组织生态系统内的一个具体项目运作管理流程,采用文献综述、文本分析、归纳总结等方法着重研究整个联盟内全过程工程咨询单位在每个阶段的咨询内容。研究成果可以为提高海绵城市项目的管理效益提供帮助,助力海绵城市项目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的推广实施。

二、已经批准、发布的国家消防工程技术规范及相关规范一览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已经批准、发布的国家消防工程技术规范及相关规范一览表(论文提纲范文)

(1)政府投资项目的造价咨询服务评价研究 ——以广州市C项目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现状研究综述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3.3 文献研究总结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内容
        1.4.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政府投资项目相关概念
        2.1.1 政府投资项目概念
        2.1.2 政府投资项目投资的组成
        2.1.3 政府投资项目的特点
    2.2 造价咨询相关概念
        2.2.1 造价咨询的概念
        2.2.2 造价咨询的特点
        2.2.3 造价咨询的服务范围
    2.3 相关理论基础
        2.3.1 层次分析法
        2.3.2 模糊综合评价法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造价咨询服务政府投资项目的现状分析
    3.1 政府投资项目投资管理存在的问题
        3.1.1 政府投资项目现状
        3.1.2 政府投资项目投资控制存在的问题
    3.2 造价咨询企业服务政府投资项目的现状
        3.2.1 造价咨询企业现状
        3.2.2 引进造价咨询企业的必要性
        3.2.3 造价咨询企业的问题
    3.3 造价咨询服务评价体系现状
        3.3.1 评价体系的研究现状
        3.3.2 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造价咨询企业在政府投资项目中的服务体系研究
    4.1 企业实力
        4.1.1 企业的运营实力
        4.1.2 企业人员水平
        4.1.3 企业的管理体系
        4.1.4 企业的能力建设
    4.2 服务流程
        4.2.1 准备阶段
        4.2.2 实施阶段
        4.2.3 完成阶段
        4.2.4 归档阶段
    4.3 服务成果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层次分析法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服务评价体系的构建
    5.1 评价指标体系的选取
        5.1.1 评价指标的初选
        5.1.2 评价指标的确定
    5.2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5.2.1 评价体系的层次和内容
        5.2.2 评价等级标准
    5.3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指标权重分析
    5.4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评价体系建立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广州市C项目案例分析
    6.1 项目概况
        6.1.1 项目背景和意义
        6.1.2 项目概况
    6.2 咨询企业G概况
        6.2.1 G公司的企业实力
        6.2.2 G公司的能力建设
    6.3 服务流程
        6.3.1 准备阶段
        6.3.2 实施阶段及完成阶段
        6.3.3 归档阶段
    6.4 服务工作评价
        6.4.1 本项目咨询工作情况总结
        6.4.2 项目评价
    6.5 总结及建议
        6.5.1 结论
        6.5.2 问题原因分析
        6.5.3 建议
    6.6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结论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造价咨询服务评价指标重要程度调查问卷
附录2 影响咨询企业服务质量的因素的重要程度调查问卷
附录3 广州市C项目造价咨询服务工作评价调查问卷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2)综合医院重症监护单元(ICU)布局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对象
    1.3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国内外研究综述
        1.4.1 国外研究综述
        1.4.2 国内研究综述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6 研究框架
第2章 重症监护单元研究基础
    2.1 重症监护单元溯源、发展与现状
        2.1.1 重症监护单元溯源
        2.1.2 我国重症监护单元发展
        2.1.3 我国重症监护单元现状
    2.2 重症监护单元布局设计相关理论研究
        2.2.1 医院建筑分级系统
        2.2.2 医院感控隔离要求
第3章 重症监护单元相关设计指引研究
    3.1 国内外建筑技术法规和标准体系
    3.2 医院建筑设计指引
        3.2.1 我国医院建筑设计指引
        3.2.2 国外医院建筑设计指引
    3.3 重症监护单元相关设计指引比较分析
        3.3.1 纵向比较:国内相关设计指引的历史演变
        3.3.2 纵向比较:国内相关设计指引统计分析
        3.3.3 纵向比较:国内设计指引布局设计要求比较
        3.3.4 横向比较:国内外相关设计指引比较分析
        3.3.5 横向比较:国内外设计指引布局设计要求比较
    3.4 设计指引研究总结
第4章 重症监护单元实例分析
    4.1 实例概述与分类
        4.1.1 实例概述
        4.1.2 按年代分类
        4.1.3 按建设类型分类
        4.1.4 按病房类型分类
    4.2 建筑布局分析
        4.2.1 外部联系
        4.2.2 平面分区
        4.2.3 流线组织
        4.2.4 用房布置
        4.2.5 用房配置
        4.2.6 建筑布局分析总结
    4.3 面积指标分析
        4.3.1 分析对象与分析方法
        4.3.2 床位数与总规模
        4.3.3 毛净比与组织方式
        4.3.4 床位数与病房面积规模
        4.3.5 辅房与病房面积配比关系
        4.3.6 各类用房面积配比关系
        4.3.7 面积指标分析总结
    4.4 实例分析总结
第5章 重症监护单元布局设计研究
    5.1 总体规划与空间组织
        5.1.1 总体规划
        5.1.2 平面分区
        5.1.3 功能流线
        5.1.4 布局形式
    5.2 用房配置与空间规模
        5.2.1 用房配置
        5.2.2 空间规模
        5.2.3 主要用房设计
    5.3 发展趋势与策略研究
        5.3.1 关注健康舒适的人性化布局设计
        5.3.2 关注可续发展的弹性化布局设计
    5.4 本章小结
结论
    主要结论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实例A~L布局及相关信息
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3)高校建设项目全寿命周期造价影响因素及对策 ——以W高校体育馆项目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1.5 技术路线
2 基本概念及相关基础理论
    2.1 高校建设项目
    2.2 工程造价管理
    2.3 全寿命周期造价管理理论概述
    2.4 本章小结
3 高校建设项目全寿命周期造价管理问题及影响因素的确定
    3.1 高校建设项目全寿命周期造价管理问题分析
    3.2 高校建设项目造价管理面临的新挑战
    3.3 高校建设项目全寿命周期造价影响因素的确定
    3.4 本章小结
4 高校建设项目全寿命周期造价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研究
    4.1 高校建设项目全寿命周期造价影响因素分析
    4.2 构建全寿命周期造价影响因素指标分析模型
    4.3 合理控制高校建设项目全寿命周期造价影响因素的对策
    4.4 本章小结
5 W高校体育馆项目全寿命周期造价影响因素实例分析
    5.1 W高校体育馆项目介绍
    5.2 构建W高校体育馆项目全寿命周期造价影响因素指标模型
    5.3 W高校体育馆项目决策阶段造价影响因素分析
    5.4 W高校体育馆项目设计阶段造价影响因素分析
    5.5 W高校体育馆项目招标与施工阶段造价影响因素分析
    5.6 W高校体育馆项目竣工阶段造价影响因素分析
    5.7 W高校体育馆项目运营维护阶段造价影响因素分析
    5.8 本章小结
6 总结和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致谢
学位论文数据集

(4)基于时政分析和聚类分析的武汉市节能环保产业政策工具选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介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研究方法及思路
        1.2.1 研究方法
        1.2.2 研究思路
    1.3 研究的难点和创新点
        1.3.1 研究难点
        1.3.2 研究创新点
第二章 产业政策基础理论
    2.1 公共政策及政策工具的分类
        2.1.1 公共政策的定义
        2.1.2 政策工具的内涵与定义
        2.1.3 政策工具的分类
    2.2 产业政策理论
        2.2.1 产业政策的定义
        2.2.2 产业政策的分类
    2.3 产业生命周期理论
        2.3.1 产业生命周期的内涵
        2.3.2 产业生命周期的特征
    2.4 小结
第三章 国内外节能环保产业现状及政策工具选择时政分析
    3.1 节能环保产业的定义及分类
    3.2 国内外节能环保产业政策现状
        3.2.1 美国节能环保产业政策
        3.2.2 德国节能环保产业政策
        3.2.3 日本节能环保产业政策
        3.2.4 国外节能环保产业政策特征
        3.2.5 我国节能环保产业政策
    3.3 我国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现状
        3.3.1 我国节能环保产业发展概况
        3.3.2 我国节能环保产业各领域发展现状及发展重点
    3.4 我国节能环保产业政策工具箱的构建及政策工具选择分析
        3.4.1 节能环保产业政策工具箱构建
        3.4.2 我国节能环保产业政策工具选择——基于政策工具特性
        3.4.3 我国节能环保产业政策工具选择——基于产业生命周期
    3.5 小结
第四章 国内典型城市节能环保产业政策工具选择聚类分析
    4.1 数据来源、预处理与聚类分析
        4.1.1 数据来源
        4.1.2 数据预处理
        4.1.3 聚类分析
    4.2 盐城市节能环保产业政策工具选择分析
        4.2.1 政策关键词聚类分析
        4.2.2 产业政策工具选择
    4.3 湖州市节能环保产业政策工具选择分析
        4.3.1 政策关键词聚类分析
        4.3.2 产业政策工具选择
    4.4 宜兴市节能环保产业政策工具选择分析
        4.4.1 政策关键词聚类分析
        4.4.2 产业政策工具选择
    4.5 小结
第五章 武汉市节能环保产业政策工具选择研究
    5.1 武汉市节能环保产业政策现状
        5.1.1 政策概况
        5.1.2 推进机制
        5.1.3 政策导向作用分析
    5.2 武汉市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现状
        5.2.1 产业概况
        5.2.2 发展特点
    5.3 武汉市节能环保企业发展目标及需求分析
        5.3.1 武汉市节能环保企业发展目标分析
        5.3.2 武汉市节能环保企业发展需求分析
    5.4 武汉市节能环保产业发展问题分析
    5.5 武汉市节能环保产业政策工具选择与运用分析
        5.5.1 武汉市节能环保产业政策工具选择
        5.5.2 武汉市节能环保产业政策工具运用分析
    5.6 小结
第六章 结论及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节能环保产业相关政策一览表
附录2 我国节能环保产业各领域具体范畴及发展重点汇总
附录3 节能环保企业调查问卷
附录4 武汉市节能环保企业分类认定标准

(5)基于水沙置换的水土保持生态补偿研究 ——以西柳沟流域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1.2.1 国外研究进展
        1.2.2 国内研究进展
        1.2.3 存在的不足与发展趋势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技术路线
2 相关理论综述
    2.1 水土保持生态补偿的理论基础
        2.1.1 复合生态系统理论
        2.1.2 生态环境价值理论
        2.1.3 公共产品理论
        2.1.4 经济外部性理论
        2.1.5 博弈论理论
    2.2 水土保持生态补偿相关理论
        2.2.1 水土保持生态服务功能及其价值理论
        2.2.2 水土保持生态补偿理论
    2.3 水权交易相关理论
        2.3.1 水权与可交易水权的法律界定
        2.3.2 水权交易基础理论
        2.3.3 水权交易定价理论
3 基于水沙置换的水土保持生态补偿模式构建
    3.1 水土保持水沙置换的基本思路
        3.1.1 思路提出的背景
        3.1.2 思路的阐释
    3.2 相关实践与研究的启示和借鉴
        3.2.1 内蒙古黄河干流取水权交易的实践
        3.2.2 水权交易参与合同节水管理的研究
        3.2.3 水权交易参与流域生态补偿的研究
    3.3 基于水沙置换的水土保持生态补偿模式设计
        3.3.1 基于水沙置换的水土保持生态补偿可行性分析
        3.3.2 基于水沙置换的水土保持生态补偿机制
        3.3.3 基于水沙置换的水土保持生态补偿框架
    3.4 本章小结
4 基于水沙置换的水土保持生态服务功能模拟
    4.1 模型概述
        4.1.1 水文模型
        4.1.2 土壤侵蚀产沙模型
    4.2 模型选择
        4.2.1 SWAT模型结构
        4.2.2 SWAT模型原理
        4.2.3 SWAT模型适用性
    4.3 模型建立
        4.3.1 研究区域概况
        4.3.2 研究区域土地利用分析
        4.3.3 研究区域淤地坝概况
        4.3.4 拦沙工程对流域水沙影响的计算方法
        4.3.5 淤地坝模块设置
        4.3.6 模型输入
        4.3.7 模型参数率定与验证
    4.4 模型应用
        4.4.1 情景设置
        4.4.2 结果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基于水沙置换的水土保持生态服务价值评估
    5.1 水土保持拦沙置换水量计算
        5.1.1 水土保持拦沙置换水量计算方法
        5.1.2 水土保持拦沙置换水量计算结果
    5.2 基于水沙置换的水土保持生态补偿标准核算
        5.2.1 基于水沙置换的水土保持生态补偿标准核算方法
        5.2.2 基于水沙置换的水土保持生态补偿标准核算结果
    5.3 本章小结
6 水土保持拦沙置换水量交易研究
    6.1 水土保持拦沙置换水量交易的基础条件
        6.1.1 交易需求条件
        6.1.2 经济可行条件
        6.1.3 工程技术条件
        6.1.4 政策引导条件
    6.2 水土保持拦沙置换水量交易机制设计
        6.2.1 水土保持拦沙置换水量交易的主要原则
        6.2.2 水土保持拦沙置换水量交易的市场要素
        6.2.3 水土保持拦沙置换水量交易的基本策略
        6.2.4 水土保持拦沙置换水量交易的运作流程
    6.3 水土保持拦沙置换水量交易保障措施
        6.3.1 水土保持拦沙置换水量交易风险防范
        6.3.2 水土保持拦沙置换水量交易政策保障
    6.4 水土保持拦沙置换水量交易模拟
        6.4.1 交易方案
        6.4.2 交易定价
        6.4.3 交易流程
        6.4.4 效益分析
        6.4.5 综合评价
    6.5 本章小结
7 讨论与结论
    7.1 讨论
    7.2 创新点
    7.3 结论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致谢

(6)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营建过程关键性技术问题研究(1840-194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对象与概念界定
        1.2.1 研究对象界定
        1.2.2 时间概念界定
        1.2.3 空间范围说明
    1.3 文献综述及前期分析
        1.3.1 中国近代建筑的相关研究
        1.3.2 中国近代工业建筑的相关研究
        1.3.3 中国近代建筑技术的相关研究
        1.3.4 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营建技术相关研究小结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目标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目标
    1.5 研究方法与研究难点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难点
    1.6 论文研究整体框架
第2章 近代工业萌芽起步期工厂选址规划与厂区布局的探索
    2.1 技术载体:萌芽起步期军事工厂的典型性
    2.2 宏观布局:地区选择——初期规划缺位与后期调整乏力
    2.3 中观布局:地点选择——初期运输依赖与后期全面平衡
    2.4 微观布局:厂址选择——初期因地制宜与后期逐步合理
        2.4.1 江南制造局——两次选址失误
        2.4.2 金陵制造局——邻护城河建厂
        2.4.3 福州船政局——风水择地典型
        2.4.4 天津机器局
        2.4.5 广东机器局——近海到近铁路
        2.4.6 北洋水师大沽船坞——结合祭祀文化
        2.4.7 吉林机器局——资源优于运输
        2.4.8 湖北枪炮厂(汉阳铁厂)——多个方案比较
    2.5 厂区布局:总平面设计——“幼稚时代”的想象与探索
        2.5.1 江南制造局——功能重叠引起流线混乱
        2.5.2 金陵制造局——自由布局适应生产流程
        2.5.3 福州船政局——分区明确兼顾礼制秩序
        2.5.4 天津机器局
        2.5.5 广东机器局——传统合院影响厂区布局
        2.5.6 北洋水师大沽船坞——缺乏规划下一事一建设
        2.5.7 吉林机器局——完全独立自主设计
        2.5.8 汉阳铁厂(汉阳兵工厂)——比邻建设带来资源共享
    2.6 近代工业萌芽起步期军事工厂选址布局及建设特点
        2.6.1 结合传统风俗观念择地因地制宜利用旧有建筑
        2.6.2 有目的规划设计偏少与有控制的建设过程缺乏
        2.6.3 自由生产流线与传统等级秩序制约的平面布局
        2.6.4 功能复合下空间布局及建筑形式的本土化改良
    2.7 国内外工业发展早期工厂规划设计及理论的发展
        2.7.1 国外早期工厂建筑规划选址及设计
        2.7.2 国内近代工厂选址设计理论的发展
    2.8 本章小结
第3章 近代工业萌芽起步期西式木屋架技术发展与中西互鉴
    3.1 中西木屋架技术之别及西式木屋架体系传入
        3.1.1 中西技术差异——基于力学原理的形式差异
        3.1.2 知识引介普及——《建筑新法》及书中所载木屋架类型
        3.1.3 名称反应认知——西式木屋架及各构件名称演变
        3.1.4 需求引发变革——工厂建筑西式木屋架应用概况
    3.2 近代工业萌芽起步期工业建筑木屋架技术应用
        3.2.1 洋务运动中的机器局兵工厂
        3.2.2 民族工业发展下的工业建筑
    3.3 构造技术发展与木材使用
        3.3.1 整体性补强与抗震技术构件增加
        3.3.2 木构架之间结合方式与位置选择
        3.3.3 木屋架与墙体及柱子间结合方式
        3.3.4 进口木料与国产木材的使用偏好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近代工业快速发展期制砖工业化与工业建筑用砖技术
    4.1 建材生产方式的改变——近代制砖工业技术发展
        4.1.1 传统制砖技术延续
        4.1.2 制砖技术的机械化
        4.1.3 制砖工厂规划建设
    4.2 建材生产变革的深入——产品类型变化与质量标准推行
        4.2.1 产品及原料的多样化
        4.2.2 规格与质量的标准化
    4.3 建材生产变革的影响——制砖技术传播与砖瓦产业勃兴
        4.3.1 制砖技术传播
        4.3.2 制砖工业分布
    4.4 工业建筑用砖技术的改变
        4.4.1 “青”“红”之变——观念改变与技术改变之辩
        4.4.2 砌筑方式——规格统一带来的改变
        4.4.3 粘合材料——对应砌体改变的变化
        4.4.4 特殊构造——回应工业生产的处理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近代工业快速发展期水泥引进与工业建筑混凝土应用
    5.1 从落后到超越——中国近代水泥工业发展
        5.1.1 大量建设保障——中国近代水泥产量提升
        5.1.2 窑体技术变革——国际水泥生产技术提升
        5.1.3 后发外生优势——中国近代水泥技术提升
        5.1.4 多样企业类型——中国近代着名水泥企业
        5.1.5 曲折前进及多样技术来源
    5.2 营建技术提升——近代混凝土工业建筑技术应用
        5.2.1 西方近代钢筋混凝土技术发展及其在工业建筑的应用
        5.2.2 “过渡型”的结构——钢骨混凝土结构的引入与应用
        5.2.3 中国近代钢筋混凝土结构工业建筑的技术应用
        5.2.4 近代工业快速发展期钢筋混凝土工业建筑营建技术特征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近代工业发展放缓期工业建筑设计专业化
    6.1 西方近代工业建筑设计发展与专业化
    6.2 从“工匠”到“建筑师”——身份认同与地位转变
        6.2.1 主业之外兼营副业——洋行发展与设计类洋行(机构)产生
        6.2.2 华洋混合来源复杂——中国近代建筑设计师产生
        6.2.3 工业建筑审批制度——《建筑工厂审核法》颁布
    6.3 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设计机构与设计师
        6.3.1 经验建设与跨界参与——非建筑专业人员的设计
        6.3.2 以施工带入建筑设计——营造厂(施工方)的设计
        6.3.3 执业特点与专业设计——专业建筑设计师设计
    6.4 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设计发展与专业化过程特征
        6.4.1 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设计特点
        6.4.2 近代工业发展放缓期建筑设计专业化加速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
    7.1 研究主要成果及结论
        7.1.1 中国近代城市工业发展分期方案
        7.1.2 中国近代工业发展中工业建筑营建过程关键性技术问题探讨
        7.1.3 技术的适应性及技术选择
        7.1.4 营建技术观念及文化抗争
        7.1.5 技术真实性及其重要意义
    7.2 研究创新
        7.2.1 系统梳理中国近代工业建筑建造技术史
        7.2.2 分类研究建筑材料及其生产流程和技术应用
        7.2.3 尝试对技术实现保障的制度和建筑师的研究
    7.3 未竟之处
        7.3.1 和海外的技术关联性需要进一步深入探索
        7.3.2 和遗产物证的相关性需要进一步延伸拓展
        7.3.3 研究营建技术发展尚未深入结构力学分析
参考文献
附录A:随文附表
附录B:随文附图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7)基于WSR的重庆市中小型地产公司工程变更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研究背景
    1.2 国外工程变更研究现状
    1.3 国内工程变更研究现状
    1.4 国内中小型地产公司研究现状
    1.5 研究现状分析
第2章 绪论
    2.1 研究意义
    2.2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2.3 技术路线
第3章 工程变更概论及WSR方法论
    3.1 工程变更概述
    3.2 WSR方法论
    3.3 重庆市中小型地产公司工程变更
    3.4 WSR方法论指导中小型地产公司工程变更管理的适用性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WSR理论的重庆市中小型地产公司工程变更物理维因素分析
    4.1 工程变更因素识别
    4.2 工程变更关键因素分析
    4.3 工程变更关键因素相互关系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WSR理论的重庆市中小型地产公司事理维工程变更评价控制系统
    5.1 工程变更产生因素识别分析及构建因素信息库
    5.2 工程变更评价体系
    5.3 构建业主方为主导的工程变更控制流程
    5.4 事理维的工程变更评价控制系统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基于WSR理论的重庆市中小型地产公司工程变更人理维协同管理
    6.1 协同管理介绍
    6.2 重庆市中小型地产公司工程变更管理问题
    6.3 基于WSR理论的人理维工程变更协同管理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和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重庆市中小型地产公司工程变更数据
附录2 ISM结构模型调查问卷
致谢
发表论文及参与课题一览表

(8)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1.1 地域现实问题
        1.1.2 地域问题衍生的学科问题
        1.1.3 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1.1.4 研究范围
        1.1.5 研究目的
    1.2 研究综述
        1.2.1 国内研究
        1.2.2 国外研究
        1.2.3 总结评述
    1.3 核心概念界定
        1.3.1 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及相关概念
        1.3.2 小流域及相关概念
        1.3.3 雨洪管控及相关概念
        1.3.4 适地性及相关概念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框架
2 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的理论基础与基本方法
    2.1 雨洪管控的水文学基础理论
        2.1.1 水循环与水平衡理论
        2.1.2 流域蒸散发理论
        2.1.3 土壤下渗理论
        2.1.4 流域产流与汇流理论
    2.2 雨洪管控的基本方法与技术体系
        2.2.1 最佳管理措施(BMPs)
        2.2.2 低影响开发(LID)
        2.2.3 其它西方技术体系
        2.2.4 海绵城市技术体系
        2.2.5 黄土高原水土保持技术体系
        2.2.6 分析总结
    2.3 适地性规划的理论基础
        2.3.1 适宜性评价相关理论
        2.3.2 地域性相关理论
    2.4 雨洪管控的适地性探索与经验
        2.4.1 西安沣西新城的海绵城市建设实践
        2.4.2 重庆山地海绵城市建设实践
        2.4.3 上海临港新城的海绵城市建设实践
        2.4.4 历史上的适地性雨洪与内涝管控经验
    2.5 相关理论方法与实践经验对本研究的启示
        2.5.1 水文学基础理论对本研究的启示
        2.5.2 现有方法与技术体系对本研究的启示
        2.5.3 雨洪管控的适地性探索与经验对本研究的启示
    2.6 本章小结
3 晋陕黄土高原雨洪管控的地域实践与民间智慧
    3.1 雨洪管控的地域实践
        3.1.1 小流域雨洪管控与雨水利用实践
        3.1.2 聚落场地中的雨洪管控与雨水利用实践
    3.2 雨洪管控的地域传统经验与措施
        3.2.1 流域尺度下的雨洪管控与雨水利用地域经验
        3.2.2 场地尺度下雨洪管控与雨水利用的地域经验
    3.3 雨洪管控的民间智慧与地域方法总结
        3.3.1 基于地貌类型的系统性策略
        3.3.2 朴素的空间审美和工程建造原则
    3.4 传统雨洪管控方法的价值与不足
        3.4.1 传统经验与技术措施的意义与价值
        3.4.2 传统经验与技术措施的不足
        3.4.3 产生原因与解决策略
    3.5 本章小结
4 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特征与产流机制分析
    4.1 地貌特征
        4.1.1 沟壑密度
        4.1.2 沟壑长度及深度
        4.1.3 坡度与坡长
    4.2 雨洪特征
        4.2.1 雨洪灾害的空间分布
        4.2.2 雨洪的季节性特征
        4.2.3 雨洪的过程特征
    4.3 产流机制
        4.3.1 雨洪过程与产流机制
        4.3.2 产流机制的相互转化
    4.4 尺度效应
        4.4.1 雨洪管控中的尺度效应
        4.4.2 黄土高原沟壑型场地雨洪过程的特征尺度
        4.4.3 黄土高原沟壑型场地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的尺度选择
    4.5 雨洪管控的影响因素
        4.5.1 自然与社会环境
        4.5.2 地域人居场地雨洪管控及雨水利用方式
        4.5.3 雨洪管控、雨水资源利用与场地的关系
        4.5.4 雨洪管控与场地建设中的景观因素
    4.6 基于产流机制的地域现状问题分析
        4.6.1 尺度选择问题
        4.6.2 部门统筹问题
        4.6.3 技术融合问题
    4.7 本章小结
5 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适地性雨洪管控体系建构
    5.1 适地性雨洪管控技术途径
        5.1.1 基于水土保持与雨水利用思想的传统技术途径
        5.1.2 基于LID技术的“海绵城市”类技术途径
        5.1.3 雨洪管控适地性技术途径
    5.2 总体框架与方法
        5.2.1 总体技术框架
        5.2.2 基于适地性评价的核心规划设计步骤
        5.2.3 雨洪管控的空间规划层级
        5.2.4 雨洪管控方法的体系构成
    5.3 雨洪管控的多维目标体系
        5.3.1 雨洪管控目标
        5.3.2 水土保持目标
        5.3.3 场地安全目标
        5.3.4 雨水资源化目标
        5.3.5 景观视效目标
        5.3.6 场地生境目标
        5.3.7 成本与效益目标
        5.3.8 年径流总量控制目标分解
    5.4 雨洪管控的综合措施体系
        5.4.1 传统雨水利用及水土保持的技术措施体系
        5.4.2 低影响开发(LID)技术类措施体系
    5.5 雨洪管控目标与措施的适地性评价体系
        5.5.1 适地性评价因子的提取与量化
        5.5.2 雨洪管控目标与措施适地性评价方法建构
        5.5.3 雨洪管控目标适地性评价
        5.5.4 雨洪管控措施适地性评价
    5.6 政策法规与技术规范体系
        5.6.1 政策法规
        5.6.2 技术规范
    5.7 本章小结
6 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规划策略与模式
    6.1 针对场地类型的适地性雨洪管控目标
        6.1.1 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的类型
        6.1.2 生活型聚落场地的适地性雨洪管控目标
        6.1.3 生产型聚落场地的适地性雨洪管控目标
        6.1.4 生态型聚落场地的适地性雨洪管控目标
    6.2 基于水文过程的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策略
        6.2.1 基于BMPs的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规划策略
        6.2.2 源于地域经验的小流域雨洪管控策略与方法
        6.2.3 BMPs策略与地域性雨洪管控策略的比较与融合
    6.3 融合改造后的雨洪管控适地性场地技术措施
        6.3.1 传统技术措施的分析与评价
        6.3.1.1 传统技术措施的主要特征
        6.3.1.2 传统技术措施的局限性
        6.3.2 低影响开发(LID)技术措施的分析与评价
        6.3.3 场地雨洪管控技术措施的融合改造
        6.3.4 分析总结
    6.4 雨洪管控目标导向下的场地空间要素布局要点
        6.4.1 雨洪管控目标导向下的场地空间要素类型
        6.4.2 雨洪管控目标导向下的场地空间要素布局原则
        6.4.3 生活型聚落场地的空间要素选择与布局要点
        6.4.4 生产型聚落场地的空间要素选择与布局要点
        6.4.5 生态型聚落场地的空间要素选择与布局要点
        6.4.6 空间要素选择与布局的核心思路
    6.5 雨洪管控的适宜场地模式
        6.5.1 场地尺度的适宜建设模式
        6.5.2 小流域尺度场地的适宜建设模式
        6.5.3 分析总结
    6.6 本章小结
7 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实践
    7.1 陕北杨家沟红色旅游景区小流域海绵建设专项规划研究
        7.1.1 杨家沟红色旅游区总体规划目标与景区小流域海绵建设目标
        7.1.2 杨家沟景区小流域雨洪管控措施评价与选择
        7.1.3 杨家沟景区小流域年径流总量控制目标分解
        7.1.4 杨家沟景区小流域雨洪管控措施规划布局
        7.1.5 案例总结
    7.2 晋中市百草坡森林植物园海绵系统适地性规划实践
        7.2.1 现实条件
        7.2.2 现状问题
        7.2.3 场地地貌与水文分析
        7.2.4 适地性评价
        7.2.5 场地规划设计与方案生成
        7.2.6 案例总结
    7.3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研究创新点
        8.2.1 规划理论方法创新
        8.2.2 技术体系创新
        8.2.3 研究方法与结果创新
    8.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图目录
附录B 表目录
附录C 附表
附录D 附图
附录E 博士研究生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9)基于过程控制的全过程工程咨询业务管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全过程工程咨询模式实现工程咨询服务产业链的集成化
        1.1.2 建设项目全过程集成管理将是建筑业变革的关键推动力
        1.1.3 全过程工程咨询业务过程管理亟需过程控制作为支撑技术
    1.2 问题提出
        1.2.1 研究对象的界定
        1.2.2 现实问题的提出
        1.2.3 科学问题的凝练
        1.2.4 关键问题的解构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安排
        1.4.2 研究技术路线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全过程工程咨询业务的文献研究
        2.1.1 全过程工程咨询业务的研究现状
        2.1.2 全过程工程咨询业务内容
        2.1.3 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模式
    2.2 过程管理的文献研究
        2.2.1 过程定义及内容
        2.2.2 过程管理的定义
        2.2.3 过程管理的研究现状
    2.3 过程控制的文献研究
        2.3.1 过程控制定义
        2.3.2 过程控制研究现状
        2.3.3 过程评价系统研究
    2.4 文献评述及对本研究启示
        2.4.1 全过程工程咨询模式的培育推动建筑业发展
        2.4.2 全过程工程咨询业务的研究缺乏过程管控
        2.4.3 过程管理及过程控制理论奠定本文的研究基石
        2.4.4 过程控制评价是过程管理的有效管控措施
第三章 研究设计
    3.1 基于WBS方法的全过程工程咨询业务过程划分的研究
        3.1.1 研究逻辑
        3.1.2 研究方法
    3.2 全过程工程咨询业务过程控制评价指标设计的研究
        3.2.1 研究逻辑
        3.2.2 研究方法
    3.3 基于AHP方法的全过程工程咨询业务过程控制评价研究
        3.3.1 研究逻辑
        3.3.2 研究方法
第四章 基于WBS方法的全过程工程咨询业务过程划分的研究
    4.1 全过程工程咨询项目的业务流程梳理
        4.1.1 全过程工程咨询业务阶段划分
        4.1.2 全过程工程咨询业务运作流程
    4.2 全过程工程咨询业务过程的评价目标
        4.2.1 前期阶段的评价目标
        4.2.2 实施阶段的评价目标
        4.2.3 竣工验收阶段的评价目标
第五章 全过程工程咨询业务过程控制评价指标设计的研究
    5.1 全过程工程咨询业务的过程评价体系
        5.1.1 过程评价体系构成分析
        5.1.2 过程控制评价体系的建立
    5.2 全过程工程咨询业务过程评价指标体系的总体规划
        5.2.1 指标构建的目标
        5.2.2 指标建立的基本原则
        5.2.3 评价指标的获取与层次设计
第六章 基于AHP方法的全过程工程咨询业务过程控制评价研究
    6.1 前期阶段过程控制评价的研究
        6.1.1 前期阶段的过程评价客体
        6.1.2 前期阶段评价指标的初始指标集
        6.1.3 前期阶段过程控制评价体系
        6.1.4 高星级酒店项目前期阶段过程控制方案
    6.2 实施阶段过程控制评价的研究
        6.2.1 实施阶段的过程评价客体
        6.2.2 实施阶段评价指标的初始指标集
        6.2.3 实施阶段过程控制评价体系
        6.2.4 高星级酒店项目实施阶段过程控制方案
    6.3 竣工验收阶段过程控制评价的研究
        6.3.1 竣工验收阶段过程评价客体
        6.3.2 竣工验收阶段过程控制评价体系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与创新
    7.2 研究局限与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和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10)基于生态网联盟的海绵城市项目全过程工程咨询方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海绵城市理念是有效解决城市水环境问题的可靠托底方式
        1.1.2 传统项目管理很难满足海绵城市项目的复杂组织系统研究
        1.1.3 全过程工程咨询釆用一支团队管到底有利于激发共享活力
    1.2 问题提出
        1.2.1 现实问题的提出
        1.2.2 科学问题的凝练
        1.2.3 关键问题的解构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及框架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框架
第二章 文献研究
    2.1 海绵城市文献研究
        2.1.1 低影响开发理念的提出与发展
        2.1.2 低影响开发在我国的应用——海绵城市
        2.1.3 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手段研究
        2.1.4 海绵城市建设管理手段研究
    2.2 生态网联盟文献研究
        2.2.1 组织生态研究
        2.2.2 生态学视角下建设项目生态系统的结构
        2.2.3 基于生态网联盟的建设项目生态系统改进
    2.3 全过程工程咨询文献研究
        2.3.1 全过程工程咨询的概念研究
        2.3.2 全过程工程咨询的服务模式
        2.3.3 全过程工程咨询的服务范围
        2.3.4 实行全过程工程咨询的必要性
    2.4 研究评述及启示
        2.4.1 海绵城市建设应更加注重软实力的提升
        2.4.2 生态网联盟是对工程组织进行的集成管理
        2.4.3 全过程工程咨询有利于海绵城市建设的高度整合
第三章 海绵城市项目生态网联盟的构建
    3.1 海绵城市项目生态网联盟的构建思想与原则
        3.1.1 生态网联盟的目标集成原则
        3.1.2 资源和风险共担原则
        3.1.3 平等和互信原则
        3.1.4 组织系统开放性原则
    3.2 海绵城市项目生态网联盟的组织架构
        3.2.1 管理层的组成
        3.2.2 参与组织层的组成
        3.2.3 项目层的组成
    3.3 海绵城市项目生态网联盟的运行平台
        3.3.1 协同工作平台
        3.3.2 实时监控平台
        3.3.3 知识共享平台
        3.3.4 联盟信息发布平台
第四章 生态网联盟下海绵城市项目运作研究
    4.1 生态网联盟下海绵城市的运作理念
        4.1.1 Partnering模式的基本概念
        4.1.2 项目集成化管理思想
    4.2 海绵城市项目团队组织群落的构建
        4.2.1 项目盟主组建
        4.2.2 全过程工程咨询单位组建
        4.2.3 团队成员选择
        4.2.4 管理团队组建
        4.2.5 Partnering联合组成立
    4.3 海绵城市项目团队群落合作伙伴的选择
        4.3.1 项目团队群落合作伙伴的选择过程
        4.3.2 项目团队群落合作伙伴选择的评价指标体系
        4.3.3 团队群落合作伙伴选择的方法
    4.4 海绵城市项目生态网联盟运作系统模型构建
        4.4.1 海绵城市项目生态网联盟运作系统构建思想
        4.4.2 海绵城市项目生态网联盟运作系统模型构建与分析
第五章 基于联盟的海绵城市项目全过程工程咨询内容研究
    5.1 海绵城市项目决策阶段咨询内容研究
        5.1.1 海绵城市项目决策阶段运作管理
        5.1.2 海绵城市项目专项规划方案审查
        5.1.3 海绵城市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评审
    5.2 海绵城市项目设计阶段咨询内容研究
        5.2.1 海绵城市项目设计阶段的运作管理
        5.2.2 海绵城市项目方案设计审查
        5.2.3 海绵城市项目施工图设计审查
    5.3 海绵城市项目施工阶段咨询内容研究
        5.3.1 海绵城市项目施工阶段的运作管理
        5.3.2 海绵城市项目施工方案审查
        5.3.3 海绵城市项目竣工验收标准制定
    5.4 海绵城市项目运营阶段咨询内容研究
        5.4.1 海绵城市项目运营阶段的运作管理
        5.4.2 海绵城市项目运行标准评审
        5.4.3 海绵城市项目维护管理方案评审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与创新
    6.2 研究局限与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和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四、已经批准、发布的国家消防工程技术规范及相关规范一览表(论文参考文献)

  • [1]政府投资项目的造价咨询服务评价研究 ——以广州市C项目为例[D]. 雷雪.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5)
  • [2]综合医院重症监护单元(ICU)布局设计研究[D]. 杨临书.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3]高校建设项目全寿命周期造价影响因素及对策 ——以W高校体育馆项目为例[D]. 王腾. 山东科技大学, 2020(06)
  • [4]基于时政分析和聚类分析的武汉市节能环保产业政策工具选择研究[D]. 周瑶. 中钢集团武汉安全环保研究院, 2020(04)
  • [5]基于水沙置换的水土保持生态补偿研究 ——以西柳沟流域为例[D]. 郭晖.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1)
  • [6]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营建过程关键性技术问题研究(1840-1949)[D]. 赖世贤. 天津大学, 2020
  • [7]基于WSR的重庆市中小型地产公司工程变更管理研究[D]. 陈圆月. 西南大学, 2020(01)
  • [8]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方法研究[D]. 杨建辉.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9]基于过程控制的全过程工程咨询业务管控研究[D]. 陆鑫. 天津理工大学, 2020(05)
  • [10]基于生态网联盟的海绵城市项目全过程工程咨询方案研究[D]. 李美. 天津理工大学, 2020(05)

标签:;  ;  ;  ;  ;  

已批准发布的国家消防工程技术规范及相关规范清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