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背后的丰富(三年级)

简单背后的丰富(三年级)

一、简单背后的丰富(初三)(论文文献综述)

王冠祎[1](2021)在《初高中文言文教学衔接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吴佩欣[2](2021)在《农村中学高效能积极学校文化建设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学校文化是一个学校发展的关键,在相对落后地区的农村中学建设学校文化,是一个有价值的实践,同时是符合国家乡村振兴的要求的体现。建设高效能积极学校文化不仅能引导中学生建立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念和心态,有效促进中学生全面发展,还能通过辐射作用影响整个优秀乡村文化的形成。本研究采用文献法、问卷调查法和实地访谈法,借鉴了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管理学院编制的《中学文化量表》测量量表,量表通过七个维度的研究对学校文化进行测量;分别为学校符号和办学宗旨的一致性程度、领导的民主程度、学校的对外开放程度、教职工合作程度、教师的应激行为和学校的办学目标。依据高效能积极行为特点和中学生行为特点,自编了《高效能积极学校文化测量问卷》,问卷由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行为文化四个维度构成,包括39个题项,信效度良好。本文对于农村中学高效能学校文化建设的研究围绕上述四个维度展开,归纳出农村中学高效能积极学校文化建设中的问题,通过文献梳理、问卷调查和访谈的分析发现,学校文化建设缺乏对学生高效能积极人格的教育,在物质文化方面,学校设施建设做不到以人为本、学校标语陈旧,缺乏积极作用、学校物质文化建设缺乏独特性,对学生影响力低;制度文化方面,学校制度建设过于注重约束性,缺乏激励功能、班级制度文化建设缺乏积极高效的探索;精神文化方面,学校校风缺乏学生认同感、学校精神文化中缺少核心价值观的建设、缺乏积极价值观和积极心态、缺乏合作精神、高效行动力和坚韧意志;行为文化上缺乏参与活动的主动性和合作学习的参与愿望,不能做到时间分配的有效性和科学性,同时学习积极性会受到各种因素影响,面对困难时缺乏独自利用现有资源解决问题的能力。基于此本研究提出六条农村中学高效能积极学校文化建设策略。教育主管部门应大力推广高效能积极学校文化建设;学校应该充分利用教育信息化技术提高教与学的效率,打造高效能积极课堂;农村中学应调动师生积极性进行高效能学校物质文化建设;运用高效能积极的学校制度优势引领农村中学学校文化建设;以积极价值观为引领,建设高效能积极农村中学精神文化;通过培养农村中学生形成高效能积极人格,推进学校行为文化建设。

祝金鑫[3](2020)在《《道德与法治》中考试题命制与完善策略研究 ——以江苏省淮安市近五年中考题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考是初中生升学高中的评价环节,是检测初中生毕业水平和升学水平的重要节点。试题命制既体现了教师对教育教学内容的把握,又体现了教师对高中阶段人才选拔水平的把握,直接影响着中考测试的效果。自2011版课程标准实施以来,中考《道德与法治》试题命制已平稳走过了九个春秋。如何进一步提升中考道法试题的命制质量,更好地检测学生的真实水平,是摆在命题者面前的一道难题。本文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和思考,通过文献查阅、调查研究、实地访谈方法,对2015—2019年的淮安市《道德与法治》中考试题进行了系统分析,提出了完善《道德与法治》中考试题命制的一些具体建议。本文从中考试题命制的相关概念入手,阐述了衡量中考试卷质量好坏的四个指标:信度、效度、难度和区分度,指出《道德与法治》中考试题命制应该坚持的基本原则:科学性原则、人文性原则、思想性原则和开放性原则。其次,文章分析了中考政治学科的常见题型及其技巧,介绍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试题编制的相关内容,具体且详实地提出了中考试题的命制技术,为中考命题人员命题以及一线教师平常教学评价时命题提供参考。再次在概述淮安市《道德与法治》中考考试概况的基础上,具体分析了 2015—2019年的淮安市《道德与法治》中考试题,阐述了这五年淮安市《道德与法治》中考试题的命题特点、试题命制的亮点与不足,探析了试题存在不足的原因。最后阐述了完善淮安市《道德与法治》中考试题的对策。先从如何为中考试题的编制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着手,提出了建立科学合理的中考命题人员选拔机制和资格制度、重视和加强对中考命题人员的理论和技术培训以及打造一套行之有效的命题准则等命题建议;后从抓好试卷命制这一内在因素开展探讨,就如何打造一份高质量的淮安市《道德与法治》中考试卷,提出了通过完善选择题的编制、主观题的编制以及对试卷艺术化地布局的方法来提升试卷的品质。

侯彦[4](2019)在《历史教学中考总复习研究 ——基于山西省长治市屯留第五中学的调查》文中研究指明历史教学中考总复习是历史教师帮助初中生在学习三年历史的基础上,集中复习,归纳学习成果,是打赢中考的关键一役。因此历史教师在历史教学中考总复习过程中一定要做好掌舵人。论文从中考历史考试要求着手,研究当前山西历史教学中考总复习的现状,找出历史教学中考总复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通过对现状的调查论证,寻找更优的解决方法。论文采用了文献分析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案例研究法,结合国内历史教师、历史学者等人的研究成果,对历史教学中考总复习进行调查研究。通过对中考学子做关于历史教学中考总复习针对性的调查,发现了历史教学中考中复习过程中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部分教师越俎代庖,导致学生过于依赖教师、部分历史教师没有引导学生形成课下复习习惯、以题海战术代替总复习策略归纳、部分历史教师缺乏指导备考经验、复习时间短,内容多等;分析了出现问题的原因,即:部分教师教学观念未更新、历史学科教学考试不被重视、学校注重分数,忽略过程、部分历史教师自身综合能力不足、部分历史教师忽视总复习方法的总结归纳等;对此,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作为专业的历史教师必须提高对总复习的整体设计与指导、历史教师要多维度指导学生进行历史知识总复习、采用灵活多样的复习方法、教师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培养学生形成养成性学习习惯等。教师要认清楚中考历史总复习的课堂主体是学生,而不是教师。教师站在专业的角度帮助学生进行历史教学中考总复习。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学生才是历史教学中考总复习课堂的主体,希望历史教师在历史教学中考总复习过程中给予学生充分的思索空间,充足的复习时间,使学生在历史中考总复习过程中坚持唯物史观,通过对史料实证的学习,增强历史理解的能力,达到时空观念和家国情怀的培养。

郑学宁[5](2019)在《初三语文阅读教学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文中认为阅读教学是学生语文素养提升的主要手段。在初三阶段,语文阅读教学从知识,能力和心理三个方面影响学生的升学考试复习以及初高中语文课程的衔接,是初三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然而,由于受传统的教学观念的影响,初三教师过分重视语文阅读的应试教学,忽略了对学生的阅读的启发诱导;初三学生陷入复习压力,从阅读心理和方法上都存在一定的问题;家长和学校方面迷信成绩,更关注学生的成绩高低而非阅读能力高低。这些问题导致了初三语文阅读教学效率低下。本文旨在以《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为基础探讨初三语文阅读教学的意义,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和问卷调查,分析当下初三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并从问题的成因入手,试着提出相应的对策。本文第一章,笔者首先对课标中的阅读教学目标做进一步的解读,再通过分析苏州市近十年的中考题得出初三阅读教学的主要类型,最后结合笔者在实习中观察的初三学生的学习的心理特点,分析初三语文阅读教学应当达到怎样的要求,以及达到这些要求的阅读教学对于初三学生有哪些意义。本文第二章,笔者通过问卷调查以及实习中的访谈调查,探究初三年的学生、教师和家校三个方面在阅读教学方面存在的问题,并以这些问题为切入点探究问题的成因,结合笔者在实习中的见闻分析这些问题会给初三阅读教学乃至初三的教学实践带来哪些消极影响。本文第三章,笔者根据上一章中存在问题的对象的划分,继续从初三学生、教师和家校三个方面论述对初三阅读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对策。在本章的论述中,笔者从知识,心理和方法三个维度论述初三师生在阅读教学方面应该采取怎样的对策,通过这些策略来提高初三语文阅读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王艺润[6](2016)在《初中历史学科活动课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以锦州市为例》文中指出历史学科活动课是新课改之后出现的一种新的历史教学课型,在初中历史教材中独立构成一课。它注重以合作探究等新型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探究能力,着眼于学生整体素质的提升。历史学科活动课的设置是新课改的亮点,是初中历史课程标准的集中体现。如何有效开展历史学科活动课也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论文主要运用了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文献研究法及实验法等写作方法,研究初中历史学科活动课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对策。首先,通过概念界定、课程类型等方面阐述历史学科活动课的基本内涵。通过对不同版本初中历史教材活动课的比较,分析历史学科活动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价值和意义。其次,深入锦州市初中历史教学实际,通过发放问卷及对初中历史教师和学生进行访谈,调查教学实践中初中历史学科活动课的开展现状及存在问题。结合自己的实践研究,对初中历史学科活动课在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遇到的困难进行反思,找到行之有效的解决对策,即发挥学校组织教学的基础作用;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帮助学生养成自主探究能力;加强教育部门对历史学科活动课的引导作用。要提高历史学科活动课的教学水平和学生学习质量,必须全面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及历史教学的研究能力,提升初中生联系实际、动手操作、探究合作等学习能力,提高对历史学习的兴趣,初步形成历史思维能力。

孙洋[7](2015)在《让竖笛走进拜泉县富强镇中学音乐课堂》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基础音乐教育的发展取得很大成绩。而我国农村学校音乐教育还与新课程的要求相差很多,本文以拜泉县富强镇中学为例,从教学的实际问题出发,以音乐新课程标准为宗旨,通过对齐齐哈尔市拜泉县富强镇中学音乐课堂竖笛教学的现状调查与分析,了解农村音乐课堂的农村孩子从小接触音乐少,音乐课基本没上过,幼小的童年对音乐的认识就是白纸一张。初中课程出现的音乐课,让学生们难以理解音乐的美妙世界。笔者根据落后原因进行研究教学,将竖笛教学带入农村音乐课堂。对国内外音乐相关教学方法的文献和研究成果进行规划梳理,并借鉴相关对音乐课堂教学的方法深入探究富强中学初中音乐课堂中竖笛的教学策略和原则。从教师、教材、管理等几个角度来考虑对初中课堂器乐有效教学的保障,寻求竖笛对于提高这类学生音乐表现力和音乐创造力的核心价值。通过竖笛演奏教学的开展,深入工作学习中,细心总结研究结果,提高农村音乐素养零基础的学生对音乐产生浓厚的兴趣,对引导学生们学习音乐基本知识起到辅助作用,为学生营造广阔的音乐活动空间,培养农村学生的音乐感受能力、音乐记忆能力、音乐领悟能力、音乐审美与表达能力,成功将竖笛教学带进富强镇中学的音乐课堂中。

崔尽妍[8](2013)在《基于熟手教师“课堂提问”功能分布情况的个案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些年来,随着国内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有关课堂提问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关注,研究成果也如雨后春笋般的涌现出来,但涉及到有关提问功能的研究但还是处于表层。因此笔者选择从课堂提问功能角度对实然的课堂教学过程进行行动研究,希望达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本文采取了文献法,课堂观察法,文本分析法和统计分析法对中学化学课堂提问的实然情况进行了研究。根据已有研究成果,笔者对“课堂提问的功能”重新进行归类、重组、概括、提炼,并完成了从课堂提问功能角度对课堂提问进行分类。本文把中学教师课堂提问功能分为六类:激发学习动机;检测原有认知基础;考查理解、应用程度;引起创造性思维发展;调控、管理功能;建构学习任务。通过对K教师的10节新授课中出现的469次教师提问进行类型划分、数据统计,可以得到如下结论:第一,从熟手教师“课堂提问”功能分布数量分析的结果来看,平均每堂课的提问46.9次,平均每个“提问行为”耗时12.7秒。可以看出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熟手教师善于运用课堂提问行为来驱动整个课堂教学的进程,并且熟手教师陈述问题时用语简洁、表述清楚。第二,从熟手教师各功能“课堂提问”时间分布情况来看,“引起创造性思维发展”类型的课堂提问平均耗时24.4秒,而具有其他功能的课堂提问耗时6-20秒之间不等。第三,从熟手教师各板块“课堂提问”功能分布情况分析来看,在“引入板块”中教师提问的主要目的是“检测原有认知基础”,采用“复习式”发问的方法。在“主体知识构建板块”中,在“构建新知识”时常见的提问组合模式:“D—C”组合模式、“F—C”组合模式、“B—C”组合模式;在进行“知识检测与反馈”时常见的提问组合模式:“C—E—C—E”组合模式、“C—C—E—E”组合模式。在“课堂总结板块”中,提问的主要目的是考查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程度以及对核心知识点的应用能力等方面。

韩桐[9](2010)在《关于初三班主任职业压力的调查分析及改善对策的研究 ——以辽宁省鞍山市立山区中学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国家课程改革的逐渐深入,班主任的职业压力日趋显着,本文以初三班主任为研究对象,对初三班主任职业压力水平的构成特征作初步探讨,同时初三班主任的职业压力影响着他们的教育行为,而他们的教育行为又影响着学生的发展。尤其是在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价值观还不成熟、道德观也不确定、社会性能力也比较弱,在高职业压力状态下的初三班主任其教育行为就可能影响着学生的智力发展、学业成就、自我成长和性格发展。本文以10所学校的初三班主任作为研究对象,运用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和实地观察等方法,研究初三班主任职业压力水平的构成特征及其对教育行为的影响,得出了如下结论:1、通过对不同性别、不同学校背景、不同年龄和不同教龄的初三班主任职业压力在升学考试、经济收入、课程改革、家庭支持、人际关系、学生管理等方面进行比较得出,初三年级班主任的职业压力较大。2、通过问卷调查从学生因素、家庭因素、升学因素、课改因素、人际因素、生存因素等方面对初三班主任职业水平压力的构成特征进行了分析得出,当前初三班主任的职业压力是来自多方面的,这些压力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对于不同学校、不同年龄、不同资历的老师来说影响是不同的,但也是相互关联和相互作用的。3、通过对教师教育行为进行研究,确定了初三班主任职业压力影响其教育行为的两个方面并进行分析显示,初三班主任的职业压力越大其在教育行为的表现形式越极端,就会产生诸如:体罚、变相体罚等恶性事件发生,从而造成学生的逆反、不满等厌学情绪,直接影响到学生对教师的满意度和对理想信念的追求,严重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4、通过研究旨在找到造成初三班主任职业压力的原因,从而提出改善对策更好的关注这一群体的心理健康水平,通过缓解职业压力、改善教学行为,达到调节心理健康水平,以积极健康的心态面对工作、面对学生,从而以有效的教学行为交付给社会、家庭、学生本人满意的答卷。

孙安同[10](2004)在《简单背后的丰富(初三)》文中研究指明 题如图1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当S闭合时,灯L的功率为100W;当S断开时,电阻R的功率为9W.求S断开时灯L的实际功率为多大? 分析该题常以不同形式出现在各类考试中,它情景简单,但已知

二、简单背后的丰富(初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简单背后的丰富(初三)(论文提纲范文)

(2)农村中学高效能积极学校文化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三、核心概念界定
        (一)学校文化
        (二)效能
        (三)高效能积极学校文化
    四、文献综述
        (一)学校文化的概念
        (二)学校文化的作用
        (三)学校文化的构成
        (四)学校文化建设相关研究
        (五)农村学校文化建设相关研究
        (六)已有研究现状的不足
    五、研究方法
        (一)文献研究法
        (二)问卷调查法
        (三)访谈法
    六、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第一章 理论基础
    一、组织文化理论
    二、高效能积极人格教育理论
    三、学校文化理论
第二章 高效能积极学校文化调查设计与过程
    一、高效能积极学校文化调查问卷研究过程
        (一)调查目的
        (二)问卷的施测与调查对象
        (三)调查工具
        (四)统计分析与数据处理
        (五)问卷题项的编制
        (六)问卷题项质量分析与信效度检验过程
第三章 农村中学高效能积极学校文化建设的现状调查及存在问题
    一、农村中学高效能积极学校文化建设的现状调查
        (一)农村中学高效能积极学校文化的总体现状
        (二)农村中学高效能积极学校文化的差异性分析
        (三)农村中学高效能积极学校文化的现状调查分析
    二、农村中学在高效能积极学校文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农村中学在物质文化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
        (二)农村中学在制度文化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
        (三)农村中学在精神文化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
        (四)农村中学在行为文化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
第四章 农村中学高效能积极学校文化建设中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一、农村中学物质文化建设问题成因分析
    二、农村中学制度文化建设问题成因分析
    三、农村中学精神文化建设问题成因分析
    四、农村中学行为文化建设问题成因分析
第五章 农村中学高效能积极学校文化建设策略
    一、教育主管部门应大力推广高效能积极学校文化建设
    二、学校应该充分利用教育信息化技术提高教与学的效率,打造高效能积极课堂。
    三、农村中学应调动师生积极性进行高效能学校物质文化建设
    四、运用高效能积极的学校制度优势引领农村中学学校文化建设
    五、以积极价值观为引领,建设高效能积极农村中学精神文化
    六、通过培养农村中学生形成高效能积极人格,推进学校行为文化建设
结论
参考文献
    一、中文文献
        (一)着作类
        (二)学位论文类
        (三)期刊类
        (四)其他类
    二、英文文献
附录
    附录1:农村中学生学校文化访谈提纲
    附录2:农村教师学校文化访谈提纲
    附录3:农村中学高效能积极学校文化预测问卷
    附录4:农村中学高效能积极学校文化正式问卷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3)《道德与法治》中考试题命制与完善策略研究 ——以江苏省淮安市近五年中考题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言
    一、研究缘由与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
    四、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道德与法治》中考试题命制概述
    一、中考试题命制的内涵和质量标准
        (一) 试题命制
        (二) 中考试题命制
        (三) 试题命制的质量标准
    二、中考政治学科试题命制的基本原则
        (一) 科学性原则
        (二) 人文性原则
        (三) 思想性原则
        (四) 开放性原则
第二章 中考政治学科的常见题型及其技巧
    一、选择题及其命制
        (一) 选择题的内涵和特征
        (二) 选择题的题型
        (三) 选择题的命制技巧
        (四) 选择题的优缺点
    二、非选择题及其命制
        (一) 非选择题的内涵和特征
        (二) 非选择题的题型
        (三) 非选择题的命制技巧
        (四) 非选择题的优缺点
第三章 淮安市《道德与法治》中考试题命题现状
    一、淮安市《道德与法治》中考命题基本要求
        (一) 命题指导思想
        (二) 考试范围
        (三) 试卷结构
    二、近五年淮安市《道德与法治》中考试题命题的状况
        (一) 近五年淮安市《道德与法治》学科中考试题的总体情况
        (二) 近五年淮安市《道德与法治》中考试题命制的亮点
        (三) 近五年淮安市《道德与法治》中考试题命制的不足
    三、近五年淮安市《道德与法治》中考试题命制存在不足的原因分析
        (一) 高水平命题专家相对不足
        (二) 因袭传统,经验不足,创新不够
        (三) 命题人员选拨制度仍存在不足
        (四) 对命题人员的培训不够
第四章 完善淮安市《道德与法治》中考试题命题的对策
    一、科学规划,完善《道德与法治》中考试题命制的顶层设计
        (一) 建立科学合理的中考命题人员选拔机制和资格制度
        (二) 重视和加强对中考命题人员的理论和技术的培训
        (三) 打造一套行之有效的命题准则
    二、转变观念,提升《道德与法治》教师对命题工作的重视
        (一) 转变观念,科学认识命题工作
        (二) 有效引导,提升教师命题意识
    三、注重技巧,强化《道德与法治》课程的试题命制能力
        (一) 选择题命制的原则和技巧
        (二) 非选择题命制的要求和方法
        (三) 试卷版式的艺术与策略
    四、淮安市《道德与法治》中考试卷样例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教研员(教师)访谈提纲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4)历史教学中考总复习研究 ——基于山西省长治市屯留第五中学的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依据
    (二)文献综述
        1.历史教学中考总复习的文献综述
        2.对历史教学中考总复习实践的研究
        3.对历史教学中考总复习理论与实践融合的研究
    (三)研究方法
        1.文献分析法
        2.问卷调查法
        3.访谈法
        4.案例研究法
    (四)研究价值
        1.理论价值
        2.实践价值
一、历史教学中考总复习的概述
    (一)中考历史总复习简介
        1.中考历史复习时间
        2.中考历史总复习范围
    (二)初中历史总复习的依据
        1.依据课标要求
        2.依据命题与核心素养要求
二、历史教学中考总复习的现状调查
    (一)学生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1.总复习进行几轮的调查
        2.学生重视程度的调查
        3.历史教学具体实践的调查
        4.历史教师针对备考心态辅导的调查
    (二)教师访谈结果分析
        1.时间划分明确
        2.复习任务、方法明确
三、历史教学中考总复习中存在的问题
    (一)部分历史教师越俎代庖,学生过于依赖教师
    (二)部分教师没有引导学生形成课下复习习惯
    (三)以题海战术代替总复习策略归纳
    (四)部分教师缺乏指导备考经验
    (五)复习时间短,内容多
四、历史教学中考总复习中出现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部分教师教育教学观念未更新
    (二)历史学科考试不被重视
    (三)学校注重分数,忽略过程
    (四)部分历史教师自身综合能力不足
    (五)部分历史教师忽视总复习方法的总结归纳
五、历史教学中考总复习的改进方法
    (一)教师提高对总复习的整体设计与指导
        1.教师准确把握历史课程标准
        2.教师准确把握中考历史命题方向
        3.教师整体把握历史知识
        4.教师整体把握学情
    (二)教师多维度指导学生进行历史知识总复习
        1.多视角认识与复习历史知识
        2.多视角指导分析理解历史问题
        3.指导多元化感悟历史核心素养
    (三)采用灵活多样的复习方法
        1.知识点总结复习是基础
        2.“线性”规律复习是重难点
        3.试题冲刺复习抓重点
    (四)教师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1.教师外出学习
        2.部分教师需更新教育观念
        3.总结总复习方法策略
    (五)培养学生形成自主学习习惯
        1.改变学生集中总复习观念
        2.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与探究学习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5)初三语文阅读教学的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理论依据
    三、研究方法
    四、文献综述
第一章 初三语文阅读教学概述
    第一节 初三语文阅读的相关概念
        一、《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关于初中语文阅读目标的相关描述
        二、初三语文主要阅读类型:
        三、初三学生的学习心理特征及其与语文阅读教学的关系
    第二节 初三年级师生阅读教学的要求
        一、掌握基础知识方面的要求
        二、培养阅读习惯的要求
    第三节 语文阅读教学对于初三学生语文学习的重要意义
        一、语文阅读教学有助于初三学生写作训练
        二、语文阅读教学有助于语文升学考试复习
        三、语文阅读教学有助于衔接初高中语文教学
        四、语文阅读教学有助于调节初三学生的心理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初三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分析
    第一节 初三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初三教师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二、初三学生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三、学校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第二节 初三语文阅读教学问题的成因
        一、教师方面的原因
        二、学生自身的原因
        三、学校和家长方面的原因
    第三节 初三语文阅读教学问题的负面影响
        一、教师教学方面的负面影响
        二、学生学习方面的负面影响
        三、学校家长方面的负面影响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针对初三语文阅读教学问题的对策
    第一节 教师教学上应采取的措施
        一、理性看待升学率,学会排解自身的职业压力
        二、运用多种形式进行阅读教学
        三、优选阅读教学素材
        四、针对不同文体采取不同的教学对策
    第二节 学生自身应采取的措施
        一、平衡各个学科的升学复习压力
        二、思想上正确对待语文阅读
        三、改进阅读学习方式习惯
        四、增加自己的知识积累并灵活迁移
    第三节 学校和家长应采取的措施
        一、学校应合理减轻师生负担
        二、家长应当为初三学生阅读营造良好的条件
        三、增加家校互动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6)初中历史学科活动课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以锦州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综述
        1. 国内研究综述
        2. 国外研究综述
    (三)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1. 研究思路
        2. 研究方法
    (四)研究意义
一、历史学科活动课的基本内涵及理论基础
    (一)历史学科活动课的基本概念及内涵
        1. 历史学科活动课的概念界定
        2. 历史学科活动课的类型
        3. 历史学科活动课与历史学科常规课的关系
        4. 不同版本初中历史教材活动课比较
    (二)历史学科活动课的价值
        1.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3. 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
        4. 提升教师的综合能力
        5. 丰富历史常规课的理解
    (三)历史学科活动课的理论基础
        1. 教育学理论基础
        (1)默会知识理论
        (2)主体教育理论
        (3)杜威“做中学”理论
        2. 心理学理论基础
        (1)布鲁纳发现学习法
        (2)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3)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二、初中历史学科活动课存在的问题
    (一)学校方面
        1. 认识不够充分
        2. 资金投入不足
        3. 考核制度不健全
    (二)教师方面
        1. 对活动课的理解仍存在偏差
        2. 自身专业素养仍然有待加强
        3. 对活动课内容缺乏整体把握
    (三)学生方面
        1. 参与活动课积极性不高
        2. 更关注数语外中考科目
        3. 缺乏相关的拓展性知识
        4. 没有养成探究学习习惯
    (四)社会方面
        1. 重知识学习,轻实践探究能力培养
        2. 中考命题不涉及活动课内容
        3. 家长不重视历史学科活动课
三、初中历史学科活动课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学校以中考为核心
        1. 传统升学理念束缚
        2. 教育经费有限
        3. 学生安全问题
    (二)教师忽视活动课指导
        1. 缺少主动权
        2. 缺少时间和精力
        3. 历史学科活动课标准不统一
    (三)学生自身条件有限
        1. 课业负担过重
        2. 个体差异性大
    (四)社会缺少对历史学科活动课的引导
        1. 社会不能积极配合历史学科活动课开展
        2. 忽视探究性、研究性学习
四、初中历史学科活动课的改进对策
    (一)发挥学校组织教学的基础作用
        1. 积极开发课程资源
        2. 提供课程实施保障
        3. 完善学校硬件设施
    (二)加快传统历史教师向新型历史教师的转型
        1. 转变自身角色
        2. 增强知识储备
        3. 改进教学方法
        4. 根据活动课类型,选择授课方式
        (1)研究交流类
        (2)编辑撰写类
        (3)访谈调研类
        (4)制作展示类
        (5)演讲表演类
        (6)竞赛辩论类
        (7)参观鉴赏类
        5. 和谐师生关系
    (三)帮助学生养成探究学习习惯
        1. 扩大学生的课外阅读量
        2. 引导学生自觉进行反思
        3. 传授学生探究学习方法
        4. 锻炼学生联系实际能力
    (四)加强教育部门对历史学科活动课的引导作用
        1. 平衡理工与文史的关系
        2. 转变家长对活动课的态度
        3. 教育部门健全相应政策
五、教学案例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7)让竖笛走进拜泉县富强镇中学音乐课堂(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三、文献综述
        (一)关于农村学校在音乐教育教学方面的现状分析
        (二)竖笛教学在音乐课堂中的应用
        (三)国内外优秀的教学方法与竖笛教学的结合与实践研究
    四、研究方法
        (一)问卷调查法
        (二)访谈调查法
        (三)内容分析法
        (四)教育实验法
第二章 齐齐哈尔市拜泉县富强镇中学音乐课堂竖笛教学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一、拜泉县农村初中音乐课程开展情况
    二、富强中学学生对音乐课程的兴趣及音乐课教学情况
        (一)调查对象与方法
        (二)调查内容与结果
    三、拜泉县富强镇中学音乐课堂竖笛教学的现状分析
        (一)农村地区音乐教育理念的落后
        (二)富强镇中学师资建设的缺陷
        (三)音乐教材中竖笛教学运用的不当
        (四)教师参与新课程的能力问题
        (五)升学考试压力
        (六)教育经费不足
第三章 在齐齐哈尔市拜泉县富强镇中学开展竖笛教学的意义
    一、竖笛教学的非智力因素
        (一)竖笛教学中培养富强中学学生的自信心
        (二)竖笛教学中培养富强中学学生团队合作精神
        (三)新生事物走进课堂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我表现意识
        (四)竖笛教学对富强镇中学活跃音乐课堂注入了新的活力
    二、竖笛教学的智力因素
        (一)将竖笛吹奏与音乐节拍、节奏、旋律、视唱、音高感知等技能相结合
        (二)将竖笛吹奏与富强中学的音乐生活相结合
第四章 竖笛教学进齐齐哈尔市拜泉县富强镇中学音乐课堂的对策研究
    一、坚定教学信心,端正教学态度,提升竖笛的教学水平
        (一)转变教学观念,正确建立教学信心
        (二)提高竖笛教学的专业素质
    二、丰富竖笛教材种类及教学方法
        (一)综合小学和初中的音乐教材,并合理增减相关教学内容
        (二)借鉴国外音乐教学方法
        (三)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和柯达伊音乐教学法指导富强中学学生对音乐节奏、节拍进行教学实践
        (四)加强学生竖笛指法练习和基本功的训练
        (五)通过组建竖笛小型乐队进行演奏、排练,引导学生学习竖笛
第五章 总结
    一、通过竖笛教学取得的成绩总结
    二、竖笛教学的不足之处及改进措施
        (一)学生差异大教学难度高
        (二)教师教学水平有待提高
        (三)教学环境条件有限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8)基于熟手教师“课堂提问”功能分布情况的个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现状及意义
2 研究对象、思路、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思路
    2.3 研究方法
3 理论基础
    3.1 概念界定
        3.1.1 提问
    3.2 有关课堂提问功能研究综述
        3.2.1 国外提问功能研究成果
        3.2.2 国内课堂提问功能研究成果
        3.2.3 基于国内、外课堂提问研究成果反思
    3.3 教师课堂提问功能的界定
        3.3.1 调控、管理功能(A)
        3.3.2 激发学习动机(B)
        3.3.3 建构学习任务(C)
        3.3.4 检测原有认知基础( D )
        3.3.5 考查新知识理解、应用程度(E)
        3.3.6 引起创造性思维发展(F)
4 熟手教师“课堂提问”的统计与分析
    4.1 熟手教师“课堂提问”功能划分
    4.2 熟手教师“课堂提问”功能与教学时间关系分析
    4.3 熟手教师“课堂提问”功能分布情况分析
        4.3.1 熟手教师“课堂提问”功能分布的数量分析
        4.3.2 熟手教师各功能“课堂提问”时间分布情况分析
        4.3.3 熟手教师各板块“课堂提问”功能分布情况分析
5 结论与反思
    5.1 结论及建议
    5.2 反思及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9)关于初三班主任职业压力的调查分析及改善对策的研究 ——以辽宁省鞍山市立山区中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一、问题的提出
二、相关概念的界定
    (一) 压力
    (二) 教师职业压力的界定
三、国内外对教师职业压力的相关研究
    (一) 关于教师职业压力现状
    (二) 教师职业压力的来源
四、总体研究设计
    (一) 研究目的
    (二) 研究对象
    (三) 研究方法
五、初三班主任职业压力构成统计
    (一) 参与调查的初三班主任基本情况汇总
    (二) 初三班主任总体职业压力状况及其分布
    (三) 初三班主任职业压力的影响状况及其分布状况
    (四) 初三班主任职业压力的调查与分析
    (五) 不同背景因素的初三班主任职业压力状况及其差异
六、综合讨论初三班主任职业水平压力的构成特征
    (一) 初三班主任职业压力的现状
    (二) 初三班主任职业压力水平的构成特征分析
七、初三班主任职业压力对教学行为的影响
八、研究结论与建议对策
九、小结
注释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四、简单背后的丰富(初三)(论文参考文献)

  • [1]初高中文言文教学衔接策略研究[D]. 王冠祎. 长春师范大学, 2021
  • [2]农村中学高效能积极学校文化建设研究[D]. 吴佩欣.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9)
  • [3]《道德与法治》中考试题命制与完善策略研究 ——以江苏省淮安市近五年中考题为例[D]. 祝金鑫. 扬州大学, 2020(05)
  • [4]历史教学中考总复习研究 ——基于山西省长治市屯留第五中学的调查[D]. 侯彦. 渤海大学, 2019(12)
  • [5]初三语文阅读教学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 郑学宁. 苏州大学, 2019(04)
  • [6]初中历史学科活动课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以锦州市为例[D]. 王艺润. 渤海大学, 2016(08)
  • [7]让竖笛走进拜泉县富强镇中学音乐课堂[D]. 孙洋.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5(03)
  • [8]基于熟手教师“课堂提问”功能分布情况的个案研究[D]. 崔尽妍. 东北师范大学, 2013(02)
  • [9]关于初三班主任职业压力的调查分析及改善对策的研究 ——以辽宁省鞍山市立山区中学为例[D]. 韩桐. 辽宁师范大学, 2010(06)
  • [10]简单背后的丰富(初三)[J]. 孙安同. 数理天地(初中版), 2004(01)

标签:;  ;  ;  ;  

简单背后的丰富(三年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