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传统与现代图书馆流通工作的比较(论文文献综述)
姬广凯[1](2021)在《清代藏书开放思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清代是中国古代藏书事业发展的全盛时期,也是古代藏书开放与流通程度最高的时期,无论是开放思想的发展,还是开放实践的贯彻,均取得卓越成就。研究清代藏书开放思想,对于揭示了解清代的藏书开放理念与行为、获取藏书开放的现代启示有着重要价值和意义。本文研究以官府、私人、书院、寺观四大藏书类型为横轴,以图书的刊刻流布、藏书楼的开放管理、藏书家的致用思想为纵轴,大体上以时间为线索,梳理并总结出清代藏书在刊刻流传方面的实践活动,在官私领域创立的各类藏书开放借阅、流通利用的规约制度,涌现出具有藏书开放思想的代表,并从中获得清代藏书开放思想在重藏重传、仁者爱人、以用为传三方面的现代启示。
卢艺丰[2](2020)在《明至清中期私家藏书理论研究》文中提出私家藏书理论是中国古代私人藏书家在丰富的聚书、校书、整书、藏书经验基础上融入自身的思考,提炼出的关于图书访求、书目编制、藏书管理等多个方面的理论成果,是探寻中国古代图书馆学、古典目录学发展的窗口。在中国漫长的古代藏书史上,明朝到清中叶的私家藏书历史无疑是“高光时刻”。藏书事业取得长足的进步,藏书家们提出的各种藏书理论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古代图书馆学理论体系,促进了中国古代图书馆学走向臻熟,是古代先贤为后世图书馆学留下的宝贵精神遗产。在当下,研究明清时期的私家藏书理论,有着充分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研究遂着眼于明清时期私人藏书家的藏书理论展开研究并探讨它们对中国图书馆学的发展所作出的贡献。研究采用文献法和逻辑方法,对六位从明代到鸦片战争前的藏书家或藏书理论家所提出的理论进行研究。本研究在考察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开创性、影响力和可借鉴性三个维度设定了一套选择标准,从明清两代众多藏书家中选取出六位有代表性的藏书家,分别是黄虞稷、胡应麟、祁承?、孙从添、周永年和章学诚。通过研究他们的理论着作,探究他们提出的藏书理论的不同方面的内容和为图书馆学带来的发展以及对于当下中国图书馆事业和图书馆学发展的时代意义。文章首先从整体上阐述了明至清中期私家藏书发展的情况,包括明清两代私家藏书活动各自所处的时代背景,和明代与清前中期中国私家藏书活动与私家藏书理论的发展成果。然后分别介绍了明代三位藏书家和清代三位藏书家的各项具体的藏书理论对图书馆学对应内容的贡献。最后,探讨从学术内容和时代精神两个维度上的批判性继承问题,着重分析了章学诚学术思想的不足和古代藏书家藏书理论所蕴含的文化旨趣与人文精神在当代的价值所在。本研究最终得出以下结论:中国古代藏书家在鸦片战争前已经独立自主发展出了一套涵盖图书馆全业务流程的图书馆学理论体系。
高毅[3](2019)在《夏热冬冷地区图书馆被动式设计策略研究》文中提出工业革命以来,技术的进步极大的推进了人类物质文明的发展,同时引发了严重的能源与生态危机。科技的发展带来了极大建筑创作自由,导致建筑能耗总占比不断加大,在我国建筑能耗占全国能源消费总量的20.6%,且未来将会持续增加。在可持续理念影响下,绿色建筑、生态建筑、低碳建筑等成为建筑界关注的热点。被动式设计正是实现绿色建筑的重要途径,对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巨大的意义。应用被动式建筑设计原理与图解分析、thsware软件模拟等方法,探索生态图书馆设计原则与策略。首先通过对绿色建筑脉络与现状的整理,确定夏热冬冷地区图书馆被动式设计的研究方向。对国内外被动式理论实践与图书馆发展概述进行分析归纳,奠定图书馆被动式设计理论基础。然后针对夏热冬冷地区图书馆进行调研分析,依据其现状不足得出论文现实基础。在历史研究与现实意义的基础上,研究该气候区图书馆被动式设计原则与策略,并指导相应的设计实践。夏热冬冷地区图书馆被动式设计原则主要为综合遮阳、舒适性采光、通风与防风以及隔热与得热设计原则。被动式设计策略主要包括了规划、单体、细部构造以及软件模拟。规划布局需考虑选址与环境、总平面布局、建筑朝向以及景观设计。选址要考虑可达性、良好生态景观,总平面采用小进深布局,大进深图书馆宜采用中庭、庭院等优化策略,景观设计绿植、水体、生态地面等优化室外微气候;单体设计主要包括了形体与空间设计,形体可通过形体切割扩大采光面,通过出挑、错动实现形体自遮阳,通过错动、倾斜屋面、形体高耸等加强通风;空间设计通过中庭、立体庭院、外围缓冲空间等策略。细部设计从生态表皮、采光、遮阳以及通风构件等入手,结合气候与功能属性优化被动式设计,同时利用斯维尔软件对上述策略进行模拟验证,检验策略科学性。图书馆被动式设计需从全方位建构系统化策略,趋利避害,采取被动式优先主动式辅助原则,满足健康、舒适室内环境需求。
黄直[4](2019)在《多原型复合下的图书馆空间进化研究》文中指出作为知识信息的储存库和传播体,拥有厚重历史的图书馆直至今日仍然在飞速发展的城市之中拥有一席之地。一直以来关于图书馆设计的讨论从未停歇,如何塑造满足公众需求、适应城市发展的图书馆空间是建筑界的永恒话题。本文将原型与进化的思想引入图书馆空间研究的语境之中,为图书馆建筑设计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通过研究历史上图书馆建筑的空间原型,以及当代图书馆空间原型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而表现出的复合化构成关系,本文旨在发掘图书馆这一类型建筑所隐含的空间构成方式,及其随着时代、地域、环境等的变化所展现出的空间原型的进化,希望有助于建筑师们利用空间原型的操作来实现对图书馆空间的设计和把控。具体说来,文章的主体部分共分五个章节:第一章绪论部分简单介绍论文的研究背景与意义、研究对象与内容、国内外与本论文相关的研究现状、以及研究的方法与框架,让读者从宏观角度对本文的主旨、框架、写作方法有大致的认识;第二章阐述论文中的关键概念、简述图书馆的发展历程以及相关的设计理论,从“空间原型”的概念、“进化”的概念、图书馆的发展及衍生,相关理论支撑等四个方面建立对图书馆空间的宏观认知;第三章按照历史线索对图书馆建筑案例进行分析研究,以图解的方式解析图书馆的空间操作手法并归纳图书馆中存在的十种空间原型,即古典时期的穿插原型和包含原型、文艺复兴前后时期的并置原型和切削原型、近代时期的串联原型和环绕原型以及现代时期的邻接原型、聚焦原型、堆叠原型和嵌合原型;第四章在前文的基础上以当代优秀图书馆作为对象深入研究空间原型的进化表现,并按照结构创新、功能应用、地域文化、自然环境和空间意境五种影响因素进行归纳分类,分析图书馆空间原型在进化的历程中展现出的复合化关系;第五章借助对优秀、前卫的图书馆作品的剖析,阐释图书馆“解体”与重塑的理念并展望未来图书馆形态标志化、空间城市化、环境共生化三种设计趋向,同时在前文研究的基础上进行复合化未来城市图书馆的试设计。综合上述研究成果,笔者希望本文可以弥补当代建筑学界关于图书馆空间原型研究的缺陷和不足,并对未来图书馆的项目实践起到借鉴和提升的作用。
林珏含[5](2019)在《图书馆功能的社会记忆属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社会记忆是人类自身成为具有连续性整体的重要媒介,图书馆自其产生以来就具有保存人类历史文化遗产的功能。社会记忆具有不稳定性,在时代的发展和技术的不断推进的影响下,部分社会记忆已经走向衰落与消亡。人类的社会记忆在产生直至成为一个延续的体系始终需要相应的载体进行保存于传播,文献的出现正是缘由于此。图书馆学界在提出了图书馆具有记忆功能这一论点时就逐渐将图书馆功能具备的社会记忆属性展示在众人面前。研究图书馆功能的社会记忆属性就是将图书馆定义为人类大脑记忆功能的外部机构,而将图书馆功能与社会记忆进行交互的主要元素就是文献,文献是图书馆开展基本工作、发挥基本功能的物质主体,也是承载社会记忆的物质载体。通过对文献学、社会学、符号学等的相关资料研究,通过对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活动与历史文化的记载形式与传递方式,对社会记忆的物质呈现形式追本溯源,得出文献是社会记忆的物化形式之一的结论,此结论对图书馆功能中的社会记忆属性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和理论支持。从图书馆的文献管理工作入手,探讨在图书馆发挥职能的同时与社会记忆的同构性关系。以图书馆发挥其基本功能的三个工作环节为切入点,对图书馆功能具体具有记忆属性的方式从文献收藏、文献整理、文献传播三个环节上予以微观上的深入。
谢宛余[6](2019)在《网络环境下图书流通管理与服务》文中研究表明信息技术飞速发展,互联网应用逐渐进入各行各业。数字图书馆取代传统图书馆,成为现代图书馆的主要类型。计算机技术显着降低了图书管理工作的难度,缩短了工作流程,提高了图书流通管理系统的运作效率。由于新技术应用尚未成熟,现代图书馆开始出现流通管理问题和服务问题。为了解决现代图书馆的突出问题,提高图书馆运作效率,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优势,创新图书馆流通服务工作模式,本文论述了网络环境下图书流通服务的特点,探究了图书流通管理的突出问题,提出了一些改进措施。
李明勇[7](2018)在《晚清贵州图书传播研究(1840-1911)》文中研究指明传播活动作为人类最为基本的社会活动之一,它使社会获得了自身的基础,同时也助推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在人类传播活动中,必然要借助于一定的传播媒介。传播活动效率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媒介技术的发展。晚清时期,图书成为了贵州社会主要的大众传播媒介,它的传播活动在贵州社会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本课题以文化传播学的视角,从传播环境、刻书机构、刻书内容、流通方式、传播受众以及传播效果等方面,探讨晚清时期贵州的图书传播活动在近代贵州社会文化发展中的历史作用。图书传播活动作为人类的现实活动,它不是孤立的、封闭的社会活动,必然要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在诸多的传播环境中,图书传播活动与当时以政治、经济、文化所构成的社会环境和以印刷技术、造纸工业、驿传系统构成的媒介技术环境以及所处的地理环境密切相关。本文认为,晚清时期的传播环境对当时图书传播活动的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从历时性视角来看,晚清时期贵州在经济文化方面的快速发展、宽松的出版制度、媒介技术的改进、驿传系统的建立、以及“改土归流”政策的进一步施行等方面都为当时图书传播活动提供良好的传播环境,有利于图书出版事业的发展和文化市场的形成。但从共时性视角来看,贵州无论是经济文化,还是媒介技术方面都极其落后,又民族成分极其复杂,苗多汉少,语言不通,这样的传播环境又严重制约着图书传播活动的开展。晚清贵州图书传播活动在复杂的传播环境的影响和制约下,整个图书传播活动呈现出自身的特点,本文第二、三章就是对这些特色进行全面的深入的归纳和分析。晚清时期,贵州的图书出版机构有官刻、私刻和坊刻三大刻书系统。在官刻系统中,主要刊刻经典文献、地方志书以及一些管理制度相关的书籍,由于具有一定的经济支持,刻本质量较高;在私家刻书系统中,主要是一些文人和官宦个人出资,要么刊刻自己作品和经典文献,要么刊刻乡贤着作,所刊刻之书一般校勘精细,用纸用墨较为讲究,有不少精刻本;而坊刻则是以盈利为目的,它们主要刊刻文化市场需求较大的、实用性和通俗性书籍,而在用纸用墨方面不讲究,常采用低劣纸张,因此质量普遍不高。纵观晚清时期贵州刊印之图书,与贵州以往的刻本来看,呈现出图书内容丰富、刻本质量参差不齐以及丛书刊刻等方面的特征;而与同时期周边省份的刻书来看,呈现出刻本篇幅普遍较小以及字体圆润、质地柔软而颜色偏暗的特点。晚清时期贵州图书的流通方式涉及到图书交易、藏书、文人传播以及传抄借阅这四个方面。晚清时期贵州的图书交易主要有刊售合一的坊刻、专门售书的书铺以及贵州文人的省外购运这几种形式;而藏书包括学宫藏书、私家藏书和书院藏书,这些藏书很好的起到了文献传承的作用,成为了书籍流通的特殊方式。在交通不便的贵州社会里,文人传播也成为了图书流通的一种方式,既有文人之间的相互赠予,也有客籍文人的输入和本地文人的输出。由于贵州书少价昂的现实,传统的抄书形式依然大量存在,而随着印本书的增多,藏书思想变得开放,图书的借阅活动开始频繁,并出现了现代的图书流通形式。图书传播活动经过生产和流通环节之后,便进入到图书的消费环节阶段而被受众所接受。本文第四章则是对晚清时期图书传播的受众(包括受众类型、受众接受动机以及受众特点)的研究。晚清时期贵州图书的受众类型主要有文人雅士、科举士子和普通识字家庭,但他们各自在消费图书时的动机是不一样的,文人雅士更多是出于文化继承和文化再生产的接受动机,科举士子则更多表现为对仕途的追求而读书,而普通识字家庭却更多以实用性为其目的。这些众多的图书受众,从地域分布来看,他们主要集中在交通要道附近的府州县;从受众的成员构成来看,具有多民族的特点;从受众籍贯来看,主要是以移民为主的家族、师友群体。本文第五章总结分析了晚清时期贵州图书的广泛传播对贵州近代社会文化发展所起到的积极作用。晚清贵州图书传播活动对受众产生的传播效果一方面是通过受众的评价体现出来。受众评价包含了图书内容的及时性评价和延时性评价,以及对图书版本的评价;而另一方面则是图书对受众在感知、情感、行为三个层面所产生的作用呈现出来,主要体现在知识群体的崛起、经世致用思想观念的自觉以及救亡图存活动践行诸多方面。晚清时期,贵州图书的广泛传播加快了知识的社会化程度,同时也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重塑着贵州的文化生态,并提倡科学与民主,成立各种学会,创办各种报刊,进而助推着贵州社会文化的变革。在结语中,本文提出晚清时期贵州的图书传播活动不仅实现了贵州的文化继承和文化再生产,促进了贵州社会的文明进程,而且还通过对受众思想、行为产生重大影响,进而助推着贵州近代社会文化的重大变革,为当下贵州的社会文化发展提供一些宝贵的历史经验。
姚红[8](2014)在《谈现代图书馆与传统图书馆之间的差异》文中认为给出了传统图书馆和现代图书馆的定义描述,分别从馆藏、读者、馆员、业务、建筑和设备等六个方面分析研究了两者之间的差异,结果表明:两者之间差异很大,无论是资源的构成,人员的素质、服务的质量还是管理的水平,现代图书馆都要远远优于传统图书馆。
叶静[9](2013)在《现代图书馆服务中的信息异化及其控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现代图书馆在利用现代科技手段为读者提供信息服务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干扰以及图书馆系统各要素的不平衡发展,导致图书馆与读者在信息面前丧失了主体性,而信息反过来成为支配图书馆与读者的异己力量,出现了信息鸿沟、信息超载、信息不公、信息焦虑和信息安全威胁等日益严重的信息异化问题。这些信息异化问题不仅破坏图书馆信息环境、降低图书馆服务效率,还会引起很多“信息疾病”,导致用户无法获取所需信息。本文首先简单地阐述了异化理论的发展,在明确信息异化概念的基础上,把信息异化理论与图书馆实践活动联系起来,对现代图书馆服务中的信息异化作了定义,并总结出信息异化在图书馆服务中的主要表现形式。然后借鉴生态学的均衡与失衡现象,从图书馆系统的外部环境因素和内部管理因素两个方面分析信息异化的产生原因,阐述了现代图书馆服务中信息异化控制的意义,并从制度、服务、技术、馆员素质等这四个方面提出控制信息异化的策略,以期对现代图书馆服务健康有序的发展起到一定的启示和参考作用。
张玮[10](2012)在《祁承(?)澹生堂藏书及文献学思想研究》文中指出祁承(?)是明代中后期“有名的藏书家,优秀的目录学家,卓越的图书馆学先驱者”,其思想和行为既展现出明代社会的特性,又折射出时代与历史的作用;既具有明代私家藏书家的共性,又具有自身的个性魅力。祁承(?)的藏书思想上承汉宋,下启有清,对今天的文献收藏、整理、利用都有很大的启示作用。祁承(?)、祁氏家族、明末藏书家群体,乃至整个明代知识分子的活动体现了明代在中国传统社会中鲜明的个性特征。祁承(?)所处的时代正是印刷术成熟的时代,图书出版蔚然成风,成为标榜尚文之举;其所居的地区也是刻书繁盛之地。祁承(?)的家族充分传承了江南私家藏书的传统,家有聚书渊源,他的祖父、父亲都有不少藏书留传。受家风影响,祁承(?)从小就喜爱读书,十岁时就沉醉书海,乐而忘返。随着年龄增长,祁承(?)开始主动地搜求图书。在文献采访方面,祁承(?)有成熟而独立的思考,形成了系统的理论与方法,这成为澹生堂藏书品质的保证。在采访手段上,祁承(?)采取了自行采购、合作采购、交换、赠送等多种方法。澹生堂藏书丰富且绝不盲目。与古代藏书家注重版本收藏不同,祁承煤的藏书有其自己明确的采访方针,以经世致用为目的,而不是单纯的追求藏书数量的增长。在文献着录方面,祁承(?)从文献的性质出发,采用“分析着录”和“互见着录”的方法,使《澹生堂藏书目》不是单纯的藏书登记簿,而是能够体现编者编目思想的目录学着作。万历四十八年(1602年),祁承(?)对澹生堂藏书进行了一次全面的整理,为规范藏书整理撰写了《庚申整书略例》四则,提出了在传统编目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因”、“益”、“通”“互”四字着录原则,有意识地以互见着录、分析着录的方法来揭示文献的内容。在文献分类方面,祁承(?)对四部分类法进行了修正和改良,提出了四部四十六类二百四十四目的分类法,四部之下多有创新,其中在分类学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是确定了“丛书”的独立地位。在文献管理方面,澹生堂藏书十万册,为了管理如此庞大的藏书,祁承(?)细致地思考了与馆藏管理有关的各方面内容,他在与子孙规约中明确了藏书的利用、阅览与出借问题,对图书保存、文献整理、古籍修补等问题都提出来自己的观点和主张。此外,祁承(?)在藏书楼的设计与建造方面也颇费心思,巧妙设计,防火防潮,兼顾有江南知识分子的园林情怀。在澹生堂藏书的继承与递守方面,祁承(?)的儿孙坚守规约,不仅在时事动荡中竭尽全力保存澹生堂藏书,还在目录学等理论方面有所成就。祁承煤及其澹生堂藏书的命运折射出学术发展脉络与社会变迁的趋势。总之,祁承(?)对于图书,不论在聚书、读书、鉴别、购求上,还是在分类、编目、典藏、借阅上,都有精辟的言论、独到的见解、新颖的方法和可行的规约。他不仅继承发扬我国先哲有关图书馆工作中和目录学上的优良传统,而且通过自己多年的实践,创造了不少可贵的经验。特别可贵的是,他的一切活动,能以经世致用为鹄的;所有的工作,能以理论联系实际为准则,不尚空谈,对今天的图书馆工作也多有裨益。祁承(?)对文献内在特性的掌握及其对有关图书事业多层次、多方面的考察,从现代图书馆学的观点来看,已初步建立起一套系统的私人图书馆采、编、阅、藏的完整格局,奠定了其在书史上的首创地位;同时,在文献学的大视野下,对目录学、辨伪学、辑佚学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突破性的观点,并积极应用于文献利用的实践之中。
二、传统与现代图书馆流通工作的比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传统与现代图书馆流通工作的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1)清代藏书开放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目的及意义 |
一、研究的目的 |
二、研究的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一、学术论文 |
二、学术着作 |
三、研究综述 |
四、研究评述 |
第三节 研究内容和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清代藏书概况 |
一、官府藏书概况 |
二、书院藏书概况 |
三、私人藏书概况 |
四、寺观藏书概况 |
第五节 本文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以刊为传”的图书流通思想 |
第一节 编纂源流思想 |
一、分类编目 |
二、校勘注释 |
三、辨伪辑佚 |
第二节 刊刻流布思想 |
一、官府刻书 |
二、书院刻书 |
三、私家刻书 |
四、寺观刻书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以藏为用”的藏书管理思想 |
第一节 官府藏书楼开放管理制度 |
一、内廷四阁 |
二、江浙三阁 |
三、其他宫廷藏书 |
第二节 书院藏书楼开放管理制度 |
一、征集制度 |
二、编目制度 |
三、借阅制度 |
四、保管制度 |
第三节 私人藏书楼开放管理制度 |
一、藉书园书目 |
二、守先阁藏书 |
三、共读楼条规 |
四、古越藏书楼章程 |
五、玉海楼藏书规约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以予为达”的藏书致用思想 |
第一节 互抄互借的交互思想 |
一、曹溶古书流通说 |
二、丁雄飞、黄虞稷《古欢社约》 |
三、藏书四友借书交谊 |
第二节 书贵与共的公读思想 |
一、卓天寅:遗书万卷为讲席 |
二、广仁义学:聚书以资学者 |
三、鲍廷博:散书为聚 |
四、吴翌凤:书传善读者 |
五、黄遵宪:开书藏启民智 |
六、缪荃荪:编目刊刻、流传私藏 |
七、梁鼎芬:兴贤育才、开放共读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清代藏书开放思想的现代启示 |
第一节 重藏重传:中国古代藏书文化的主流 |
第二节 仁者爱人:藏书开放的伦理学基础 |
第三节 以用为传:古今图书馆的共同文化使命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参考着作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2)明至清中期私家藏书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本研究所涉及领域的研究现状 |
1.2.1 关键概念 |
1.2.2 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创新点 |
2 明至清中期私家藏书的发展 |
2.1 明代私家藏书活动的高度繁荣 |
2.1.1 时代背景与有利条件 |
2.1.2 黄金时代私家藏书的整体风貌与特点 |
2.2 鸦片战争前私家藏书的鼎盛 |
2.2.1 时代背景 |
2.2.2 清前中期私家藏书的总体水平与特点 |
2.3 明至清前中期私家藏书理论总体发展概况 |
3 明朝的代表性私家藏书理论 |
3.1 黄虞稷的藏书理论 |
3.1.1 藏书流通理论 |
3.1.2 编目理论 |
3.2 胡应麟的藏书理论 |
3.2.1 藏书楼建造与辨伪理论 |
3.2.2 会通思想 |
3.3 祁承?的藏书理论 |
3.3.1 图书采访理论 |
3.3.2 分类法和文献着录理论 |
4 清前中期的代表性私家藏书理论 |
4.1 孙从添的藏书理论 |
4.1.1 图书采访理论 |
4.1.2 书目编制理论 |
4.1.3 藏书维护管理理论 |
4.2 周永年的儒藏理论 |
4.3 章学诚的目录义理理论 |
4.3.1 目录价值理论 |
4.3.2 目录编制理论 |
4.3.3 《校雠通义》的思想局限性 |
5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夏热冬冷地区图书馆被动式设计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生态危机 |
1.1.2 绿色建筑盲目化 |
1.1.3 地域气候差异化 |
1.2 概念界定 |
1.2.1 夏热冬冷地区 |
1.2.2 图书馆 |
1.2.3 被动式设计策略 |
1.3 研究来源、目的和意义 |
1.3.1 研究来源 |
1.3.2 研究目的 |
1.3.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方法 |
1.4.1 案例剖析 |
1.4.2 软件模拟 |
1.4.3 语义差异法 |
1.5 研究现状 |
1.5.1 国外研究现状 |
1.5.2 国内研究现状 |
1.6 研究框架 |
第2章 被动式设计理念发展与图书馆设计概述 |
2.1 被动式设计概述 |
2.1.1 被动式设计发展脉络 |
2.1.2 被动式设计原理 |
2.1.3 被动式设计目标 |
2.2 国外被动式设计相关理论与实践 |
2.2.1 早期朴素被动式设计探索 |
2.2.2 生物气候地方主义理论 |
2.2.3 生态高技派的被动式设计 |
2.3 国内被动式设计相关理论 |
2.3.1 早期建筑风水理论 |
2.3.2 结合气候的被动式设计 |
2.4 图书馆概述 |
2.4.1 图书馆发展脉络 |
2.4.2 生态图书馆设计 |
2.4.3 图书馆室内环境特性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夏热冬冷地区被动式设计以及图书馆调研分析 |
3.1 夏热冬冷地区气候特点 |
3.2 夏热冬冷地区传统建筑被动式设计分析 |
3.2.1 选址布局 |
3.2.2 单体建筑 |
3.2.3 细部构造 |
3.3 夏热冬冷地区图书馆现状调研 |
3.3.1 南京图书馆 |
3.3.2 安徽大学磬苑校区文典阁 |
3.3.3 上海嘉定图书馆 |
3.3.4 上海浦东图书馆 |
3.3.5 武汉理工大学南湖校区图书馆 |
3.3.6 南昌大学前湖校区图书馆 |
3.4 夏热冬冷地区图书馆现状分析 |
3.4.1 图书馆被动式策略使用现状 |
3.4.2 图书馆室内环境现状分析 |
3.4.3 图书馆现状问题反思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夏热冬冷地区图书馆被动式设计原则 |
4.1 综合遮阳原则 |
4.1.1 遮阳设计 |
4.1.2 遮阳与采光动态平衡原则 |
4.1.3 兼顾通风的遮阳原则 |
4.1.4 结合形式美的遮阳原则 |
4.2 舒适性采光原则 |
4.2.1 自然采光特点 |
4.2.2 采光设计 |
4.2.3 遮光设计 |
4.3 通风与防风对立统一原则 |
4.4 隔热与得热统筹兼顾原则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夏热冬冷地区图书馆被动式设计策略 |
5.1 夏热冬冷地区图书馆规划布局被动式设计策略 |
5.1.1 建筑选址与环境 |
5.1.2 总平面布局 |
5.1.3 建筑朝向 |
5.1.4 景观设计 |
5.2 夏热冬冷地区图书馆单体设计被动式策略 |
5.2.1 建筑体形设计策略 |
5.2.2 建筑空间设计策略 |
5.3 夏热冬冷地区图书馆细部构造被动式设计策略 |
5.3.1 被动式生态表皮 |
5.3.2 采光构件 |
5.3.3 遮阳构件 |
5.3.4 通风构件 |
5.4 基于斯维尔软件模拟验证策略 |
5.4.1 采光模拟验证 |
5.4.2 通风模拟验证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湘潭两馆三中心图书馆被动式设计实践 |
6.1 项目背景 |
6.1.1 湘潭市气候概述 |
6.1.2 项目简介 |
6.1.3 方案简介 |
6.2 项目被动式策略 |
6.3 项目被动式策略软件模拟 |
6.3.1 光环境 |
6.3.2 风环境 |
6.3.3 热环境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附件 |
(4)多原型复合下的图书馆空间进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对象及内容 |
1.2.1 研究对象及概念界定 |
1.2.2 研究内容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概述 |
1.3.1 国内相关研究概述 |
1.3.2 国外相关研究概述 |
1.4 研究方法及研究框架 |
1.4.1 研究方法 |
1.4.2 论文框架 |
2 相关概念及图书馆发展历程 |
2.1 “空间原型”的概念 |
2.1.1 空间原型的起源 |
2.1.2 空间原型理论的分支和发展 |
2.2 “进化”的概念 |
2.2.1 建筑的进化 |
2.2.2 原型的进化 |
2.3 图书馆的发展与衍生 |
2.3.1 古典时期 |
2.3.2 中世纪与文艺复兴时期 |
2.3.3 我国古代时期 |
2.3.4 近代时期 |
2.3.5 现代时期 |
2.3.6 多媒体信息化时期 |
2.4 相关理论支撑 |
2.4.1 立体几何学 |
2.4.2 类型学理论 |
2.4.3 知觉现象学 |
2.4.4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
2.5 本章小结 |
3 时间线索下的图书馆空间原型解析 |
3.1 古典时期的图书馆空间原型 |
3.1.1 穿插原型 |
3.1.2 包含原型 |
3.2 文艺复兴前后的图书馆空间原型 |
3.2.1 并置原型 |
3.2.2 切削原型 |
3.3 近代时期的图书馆空间原型 |
3.3.1 串联原型 |
3.3.2 环绕原型 |
3.4 现代时期的图书馆空间原型 |
3.4.1 邻接原型 |
3.4.2 聚焦原型 |
3.4.3 堆叠原型 |
3.4.4 嵌合原型 |
3.5 本章小结 |
4 当代图书馆空间原型的进化表现 |
4.1 结构创新影响下的空间原型复合操作 |
4.1.1 结构构件创新化 |
4.1.2 结构系统一体化 |
4.2 功能应用影响下的空间原型复合操作 |
4.2.1 城市功能植入化 |
4.2.2 功能混合均质化 |
4.3 地域文化影响下的空间原型复合操作 |
4.3.1 地域环境融入化 |
4.3.2 传统文化继承化 |
4.4 自然环境影响下的空间原型复合操作 |
4.4.1 自然环境共生化 |
4.4.2 地形地貌契合化 |
4.5 空间意境影响下的空间原型复合操作 |
4.5.1 神圣性空间营造 |
4.5.2 探索性空间营造 |
4.6 本章小结 |
5 未来图书馆的进化趋势展望 |
5.1 图书馆的“解体”与重塑 |
5.2 未来图书馆的设计趋向 |
5.2.1 建筑形态标志化趋向 |
5.2.2 建筑空间城市化趋向 |
5.2.3 建筑环境共生化趋向 |
5.3 复合化未来城市图书馆试设计 |
5.3.1 区位概述 |
5.3.2 概念生成 |
5.3.3 技术图纸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图片目录 |
附录B 表格目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5)图书馆功能的社会记忆属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一、国内相关研究概述 |
二、国外相关研究概述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一、历史分析法 |
二、功能分析法 |
第四节 主要创新点 |
一、思想内容创新 |
二、学术观点创新 |
第二章 社会记忆概述 |
第一节 记忆与社会 |
第二节 社会记忆概念 |
第三节 社会记忆研究的核心内容 |
一、关于社会记忆与个体记忆、集体记忆的关系 |
二、关于社会记忆与历史记忆、文化记忆的关系 |
三、社会记忆是立足现在对过去的建构 |
第三章 图书馆功能与社会记忆的同构性 |
第一节 图书馆是人类社会记忆需要的产物 |
一、文献是社会记忆的重要物化形式 |
二、图书馆是为保存人类典籍而产生的机构 |
第二节 图书馆的文献保存功能:社会记忆的输入过程 |
第三节 图书馆的整理文献功能:社会记忆的加工过程 |
第四节 图书馆的文献利用功能:社会记忆的提取过程 |
第四章 图书馆社会记忆功能的价值 |
第一节 文献收藏:保证社会记忆的长久性 |
一、历史文献收藏对社会记忆的保存功能 |
二、现代文献收藏对社会记忆的传承功能 |
第二节 文献整理:保证社会记忆的有序性 |
一、文献校雠对社会记忆的辩正功能 |
二、文献编目对社会记忆的序化功能 |
第三节 文献传播:保证社会记忆的功效化 |
一、古代文献传播是社会记忆的重构与灌输 |
二、现代文献传播是社会记忆的继承与发展 |
第五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6)网络环境下图书流通管理与服务(论文提纲范文)
一、网络环境下图书流通服务特点 |
(一) 图书资源更加丰富 |
(二) 操作系统更加便捷 |
(三) 借阅方式更加个性 |
二、网络环境下图书流通服务的问题 |
(一) 图书资源无法满足读者的需求 |
(二) 图书管理员和读者的交流不足 |
三、网络环境下图书流通管理工做出现问题的原因 |
(一) 客观原因 |
1. 条形码破损老化 |
2. 图书流通系统设备陈旧 |
(二) 主观原因 |
1. 工作人员责任心不足 |
2. 操作不熟练 |
3. 图书加工错误 |
四、网络环境下图书流通管理服务的改进措施 |
(一) 建立数据库, 满足读者需求 |
(二) 改变服务方式, 提高服务质量 |
(三) 工作人员和读者建立良性沟通 |
(7)晚清贵州图书传播研究(1840-1911)(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意义及研究范围 |
(一) 选题意义 |
(二) 研究范围 |
二、研究现状 |
(一) 国内研究现状 |
(二) 国外的相关研究 |
三、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四、本文的创新点 |
第一章 晚清贵州图书的传播环境 |
第一节 社会环境 |
一、“改土归流”对图书传播的推动 |
二、落后经济对图书传播的制约 |
三、文化转型对图书传播的影响 |
第二节 媒介技术环境 |
一、以雕版印刷为主的印刷技术 |
二、以小作坊为主的造纸工业 |
三、以驿道为主的驿传系统 |
第三节 地理环境 |
一、“开门见山”的自然地理 |
二、多民族文化并存的人文地理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晚清时期贵州的刻书机构及其刻书内容 |
第一节 官刻机构及其刻书 |
一、府、州、县署刻书 |
二、官书局 |
三、教育机构及其他官刻书 |
第二节 私家刻书 |
一、郑珍家刻本 |
二、独山莫氏家刻本 |
三、遵义黎氏家刻本 |
四、遵义唐氏刻本 |
五、贵阳高氏刻本 |
六、贵阳陈氏刻书 |
七、贵阳颜嗣徽家刻本 |
八、遵义华氏刻本 |
第三节 坊刻书 |
一、家荫堂刻本 |
二、熊大盛堂 |
三、黔省大文堂刻本 |
四、贵阳文通书局 |
五、遵义坊刻 |
六、安顺坊刻 |
第四节 晚清时期贵州刻本的特征 |
一、历时性视角下的晚清贵州刻本特征 |
二、共时性视角下的晚清贵州刻本特征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晚清贵州图书的流通方式 |
第一节 图书交易 |
一、刊售合一的书坊、书局 |
二、专门售书书铺 |
三、贵州文人的省外购书 |
四、图书价格 |
第二节 藏书 |
一、学宫藏书 |
二、私家藏书 |
三、书院藏书 |
第三节 文人传播 |
一、文人互赠 |
二、本地文人的输出 |
三、客籍文人的输入 |
第四节 传抄借阅 |
一、抄书:传统流通方式的延续 |
二、借阅:现代图书流通形式的开启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晚清贵州图书传播的受众分析 |
第一节 受众类型 |
一、文人雅士 |
二、科举士子 |
三、普通识字家庭成员 |
第二节 受众动机分析 |
一、实用性动机 |
二、仕途晋升动机 |
三、文化传承和文化再生产动机 |
第三节 受众特点分析 |
一、受众分布:主要集中于交通要道一线 |
二、受众构成:具有多民族性 |
三、受众籍贯:主要以移民为主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晚清贵州图书的传播效果 |
第一节 受众评价 |
一、受众的及时性评价 |
二、受众的延时性评价 |
三、版本评价 |
第二节 受众效果 |
一、知识阶层的崛起 |
二、经世致用意识的觉醒 |
三、救亡图存活动的践行 |
第三节 社会效果 |
一、加深了知识的社会化程度 |
二、促进了贵州各族人民的文化交流 |
三、推动了贵州社会文化的重大变革 |
本章小结 |
结语 |
一、晚清图书传播研究总结 |
二、晚清贵州图书传播研究的现代启示 |
三、晚清贵州图书传播研究有待进一步深入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附录: 晚清贵州图书出版大事记 |
攻读博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8)谈现代图书馆与传统图书馆之间的差异(论文提纲范文)
1 馆藏建设 |
2 读者 |
3 馆员 |
4 业务 |
4.1 文献采访 |
4.2 文献编目 |
4.3 文献流通 |
4.4 文献检索 |
4.5 参考咨询 |
5 建筑 |
6 设备 |
7 结束语 |
(9)现代图书馆服务中的信息异化及其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目录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缘由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信息异化研究论文的时间分布 |
1.2.2 信息异化研究论文的期刊分布 |
1.2.3 信息异化研究论文的作者分布 |
1.2.4 信息异化研究论文主题分析 |
1.2.5 当前信息异化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5 本文的创新之处 |
第2章 现代图书馆服务信息异化的内涵及其表现 |
2.1 异化理论的发展 |
2.2 现代图书馆服务信息异化的内涵 |
2.3 现代图书馆服务中信息异化的表现 |
2.3.1 信息鸿沟 |
2.3.2 信息超载 |
2.3.3 信息不公 |
2.3.4 信息焦虑 |
2.3.5 信息安全威胁 |
第3章 现代图书馆服务中信息异化的成因分析 |
3.1 外部环境因素 |
3.1.1 信息环境的变化 |
3.1.2 文化法律环境的失衡 |
3.1.3 数字网络技术的挑战 |
3.1.4 建设经费不足 |
3.2 内部管理因素 |
3.2.1 图书馆服务模式和服务对象的变化 |
3.2.2 图书馆服务中藏与用的失衡 |
3.2.3 信息用户与信息资源利用失调问题 |
3.2.4 图书馆馆员素质危机 |
第4章 现代图书馆服务信息异化的控制 |
4.1 现代图书馆服务中信息异化控制的意义 |
4.1.1 提升图书馆的服务效率 |
4.1.2 强化读者的信息选择能力 |
4.1.3 保障图书馆信息质量 |
4.2 通过制度建设控制信息异化 |
4.2.1 完善图书馆法律保障体系 |
4.2.2 合理建立图书馆管理制度 |
4.2.3 加强对弱势群体的制度保障 |
4.3 通过完善服务控制信息异化 |
4.3.1 加强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 |
4.3.2 拓展公益性服务空间 |
4.3.3 建立科学的信息更新机制 |
4.3.4 提供个性化信息服务 |
4.3.5 提高读者的信息素养 |
4.4 利用技术手段控制信息异化 |
4.4.1 建立健全图书馆服务网络 |
4.4.2 构建图书馆信息安全保障体系 |
4.5 通过提高馆员素质控制信息异化 |
4.5.1 增强馆员的服务意识 |
4.5.2 建立图书馆职业资格认证制度 |
4.5.3 培养馆员专业技术能力 |
第5章 结论 |
附录1 |
附录2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10)祁承(?)澹生堂藏书及文献学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 历代对祁承(?)藏书及文献学思想的研究 |
1.1 清代学者对祁承(?)藏书及文献学思想的研究 |
1.2 近现代学者对祁承(?)藏书及文献学思想的研究 |
1.3 上世纪80年代至今对祁承(?)藏书及文献学思想的研究 |
1.4 港台及海外学者对祁承(?)藏书及文献学思想的研究 |
2. 选题缘由及意义 |
2.1 选题缘由 |
2.2 选题意义 |
3. 主要研究方法和路径 |
4. 本文研究的基础与存在困难 |
4.1 研究基础 |
4.2 研究难点 |
5. 本文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澹生堂藏书的社会背景 |
1. 明代中后期图书的刻印与出版 |
2. 明代中后期图书的流通与收藏 |
3. 明代学术发展繁荣 |
4. 明代社会风尚转变 |
5. 外来文化对明末思想文化的影响 |
第三章 祁承煤生平及其文化背景 |
1. 祁承(?)生平与思想 |
1.1. 政治抱负 |
1.2. 经济状况 |
1.3. 治学成果 |
1.4. 藏书精神 |
1.5. 人生态度 |
1.6. 处世哲学 |
2. 家族传承 |
3. 学术网络 |
3.1. 师承渊源 |
3.2. 与藏书家之交游 |
3.3. 与学者之交游 |
3.4. 与释道名人之交游 |
3.5. 与社会名人之结社 |
第四章 祁承(?)的采访理论与实践 |
1. 祁承(?)采访思想的渊源 |
2. 访书人员的基本素质 |
3. 祁承(?)论选书标准 |
4. 祁承(?)的图书采访实践 |
第五章 祁承(?)的目录学理论与实践 |
1. 祁承(?)的编目理论 |
1.1 “通”:流通于四部之内 |
1.2 “互”:互见于四部之中 |
1.3 “通”、“互”二法在目录学史中的地位 |
2. 编目实践与着录方法 |
2.1 表格式着录 |
2.2 《澹生堂藏书目》的着录体例 |
3. 祁承(?)的分类理论 |
3.1 祁承(?)分类理论与郑樵的关系 |
3.2 “因”:因循四部之成例 |
3.3 “益”:增补四部分类法 |
4. 《澹生堂藏书目》的分类实践 |
5. 祁承(?)分类理论的评价 |
5.1 祁承(?)分类理论的恰当之处 |
5.2 祁承(?)分类理论的失当之处 |
5.3 祁承(?)分类思想对学术史的影响 |
第六章 澹生堂藏书管理 |
1. 藏书情况及特色 |
2. 藏书的版本情况 |
3. 藏书利用与借阅 |
4. 藏书的保存、修补与整理 |
5. 祁抄的制作与价值 |
6. 藏书楼的设计与功能 |
7. 藏书章的鉴别与明志 |
第七章 祁承(?)藏书的继承与递守 |
1. 祁彪佳与八求楼 |
1.1 祁彪佳其人 |
1.2 祁彪佳的采访实践与藏书整理 |
1.3 戏曲类特色馆藏专目 |
2. 祁理孙与奕庆楼 |
2.1 祁理孙其人 |
2.2 奕庆藏书楼藏书 |
2.3 祁理孙在目录学方面的创新与承继 |
3. 祁氏藏书流散情况 |
3.1 明末澹生堂藏书散佚的开端 |
3.2 黄吕对澹生堂藏书的争夺 |
3.3 赵氏对澹生堂藏书在收集 |
3.4 二十世纪上半叶祁氏藏书的散出 |
3.5 现存澹生堂藏书情况 |
第八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祁氏着作 |
专着 |
学术论文 |
附录1:澹生堂藏书现存书目 |
附录2:祁承(?)大事年表 |
致谢 |
四、传统与现代图书馆流通工作的比较(论文参考文献)
- [1]清代藏书开放思想研究[D]. 姬广凯. 黑龙江大学, 2021(09)
- [2]明至清中期私家藏书理论研究[D]. 卢艺丰.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3]夏热冬冷地区图书馆被动式设计策略研究[D]. 高毅.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1)
- [4]多原型复合下的图书馆空间进化研究[D]. 黄直. 大连理工大学, 2019(03)
- [5]图书馆功能的社会记忆属性研究[D]. 林珏含. 黑龙江大学, 2019(03)
- [6]网络环境下图书流通管理与服务[J]. 谢宛余. 现代营销(信息版), 2019(02)
- [7]晚清贵州图书传播研究(1840-1911)[D]. 李明勇. 华中师范大学, 2018(01)
- [8]谈现代图书馆与传统图书馆之间的差异[J]. 姚红. 甘肃科技纵横, 2014(10)
- [9]现代图书馆服务中的信息异化及其控制研究[D]. 叶静. 福建师范大学, 2013(02)
- [10]祁承(?)澹生堂藏书及文献学思想研究[D]. 张玮. 南京大学, 20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