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鞭毛藻是植物,还是动物(论文文献综述)
潘绘竹[1](2020)在《黄渤海海域几种典型双壳贝类对浮游植物的摄食规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贝类的摄食选择性直接影响着天然水体中浮游植物的生物量和群落结构。研究双壳贝类对浮游植物的选择性摄食规律,对于评估双壳贝类对近岸浮游植物群落以及水域的食物网结构和功能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还可以为贝类养殖的规划和管理提供基本数据和科学指导。在以往研究中,科研工作者利用天然水体研究了贝类对颗粒物的选择性特点,但相关结果差异很大,而且具有地理特异性。本研究采用贝类滤水实验和现场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利用显微镜镜检和高效液相色谱(HPLC)色素分析法联合技术,从多个角度来探讨双壳贝类对不同浮游植物的摄食规律。整个实验分为三个阶段:(1)于2018年9月,在桑沟湾海域(黄海海域)进行贻贝滤水实验,研究厚壳贻贝(Mytilus coruscus)对水体中浮游植物的选择性滤除效应,并对胃含物与水体中的浮游植物种群结构进行比较分析;(2)于2018年11月至2019年10月,在青岛近岸礁石区(黄海海域)每月采集一次海水以及野生长牡蛎(Crassostrea gigas)和紫贻贝(Mytilus edulis)样品,研究天然海域贝类胃含物和海水中浮游植物的组成差异;(3)于2019年5月,在秦皇岛贝类养殖区(渤海海域)采集海水和多种养殖贝类样品(紫贻贝,长牡蛎,海湾扇贝Argopecten irradians,栉孔扇贝Azumapecten farreri和虾夷扇贝Mizuhopecten yessoensis),并对贝类胃含物和海水中浮游植物的组成进行分析。本文的主要研究结果发现:一、桑沟湾贻贝滤水实验:(1)通过比较天然海水和过滤海水中浮游植物的组成,发现厚壳贻贝对隐藻和甲藻具有优先滤食作用,而对微微型藻类(青绿藻和蓝藻)的滤食较低。对于不同的硅藻种类贻贝表现出不同的滤食选择性,贻贝对角毛藻(Chaetoceros spp.)和骨条藻(Skeletonema spp.)的选择性普遍较低。(2)胃含物分析结果表明,镜检胃含物未发现隐藻,而其诊断色素Allo(alloxanthin,别藻黄素)存在,这表明隐藻被摄入并易于消化。胃含物中角毛藻和骨条藻所占比例明显低于水体,但贻贝对卵形藻(Cocconeis spp.)和羽纹藻(Pinnularia spp.)的选择性则较高,表明不同硅藻进入贝类消化腺存在较大差异。二、青岛近岸礁石区野生贝类食性调查:(1)显微镜检结果显示,牡蛎和贻贝的饵料主要由硅藻和甲藻组成,贝类对甲藻和金藻的摄食选择性都高于硅藻。在特定藻类中,两种贝类都选择性避食骨条藻、角毛藻、细柱藻(Leptocylindrus spp.)、拟星杆藻(Asterionella spp.)、几内亚藻(Guinardia spp.)和伪菱形藻(Pseudo-nitzschia spp.)。贝类选择性摄食的藻类有:圆筛藻(Coscinodiscus spp.)、帕拉藻(Paralia spp.)、原甲藻(Prorocentrum spp.)、鳍藻(Dinophysis spp.)、原多甲藻(Protoperidinium spp.)和硅鞭藻(Dictyocha spp.)。(2)HPLC色素分析显示,贻贝和牡蛎胃含物中主要累积的色素都为Fuco(fucoxanthin,岩藻黄素)和Peri(peridinin,多甲藻素),证明两种贝类主要摄食硅藻和甲藻,但是对甲藻的选择性高于硅藻。而Pras和Zea在胃含物中的检出量很低,说明青绿藻和蓝藻(微微型,<2μm)不易被两种野生贝类滤食。三、秦皇岛养殖贝类食性调查:(1)显微镜检结果显示,5种贝类的饵料均主要由硅藻和甲藻组成,贝类对甲藻的摄食选择性较高。5种贝类均避食骨条藻,对角毛藻和菱形藻(Nitzschia spp.)的选择性较低。贝类都倾向于摄食硅藻中的楔形藻(Licmophora spp.)、曲舟藻(Pleurosigma spp.)、羽纹藻、圆筛藻和帕拉藻以及甲藻中的斯克里普藻(Scrippsiella spp.)、鳍藻和原多甲藻。不同的贝类对不同浮游植物均表现出相似的摄食选择性。(2)HPLC色素分析显示,5种贝类胃含物中主要累积的色素均为Fuco和Peri,说明5种贝类主要摄食硅藻和甲藻,但是对甲藻的选择性均较高。Pras在贝类胃含物中的检出很少,说明在秦皇岛海域青绿藻对5种贝类的饵料贡献率较低。综合以上三部分实验的研究结果,本文发现:(1)不同生境中的双壳贝类都倾向于摄食甲藻,而对于硅藻中呈长链状的骨条藻和角毛藻的选择性均较低;(2)圆筛藻、帕拉藻、鳍藻、原甲藻和原多甲藻容易在贝类胃含物中富集;(3)生活在不同生境中的贝类选择性摄食的藻种有一定差异,这种差异可能与贝类的生理特性、营养需求以及水体中浮游植物群落的组成情况有关;(4)贝类胃含物中主要累积的色素均为Fuco和Peri,Pras的检出量都很少,说明硅藻和甲藻是贝类的主要饵料,而青绿藻对贝类的饵料贡献率很低。
娄亚迪[2](2020)在《海洋赤潮藻生长过程中碳源的作用机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随着海洋经济的快速发展,沿海地区的赤潮灾害日益突出,给海洋环境带来许多不利影响。:基于现状,为了有效地预防和治理赤潮,本研究在实验室培养赤潮藻类,首次尝试模拟赤潮发生时无机碳源限制的生长环境,进一步探究赤潮发生的机理。本研究以赤潮藻新月菱形藻(Nitzschia closterium)、纤细角毛藻(Chaetoceros gracilis)、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塔玛亚历山大藻(Alexandrium tamarense)和赤潮异弯藻(Heterosigma akashiwo)作为实验藻种,其中硅藻3种、甲藻1种和着色鞭毛藻1种。实验在无机碳源充足(开放培养)与限制(密闭培养)的环境下分别培养赤潮藻种,CO2是本研究赤潮藻利用的唯一碳源。实验同时又设置正常组、缺氮组和缺磷组3组营养条件进行赤潮藻培养。本研究测定赤潮藻的细胞数量、叶绿素浓度、碳、氮稳定同位素组成、脂肪酸含量组成以及单分子脂肪酸碳稳定同位素组成,并对赤潮藻培养液的5种营养盐浓度、碳酸盐体系浓度、pH及盐度等指标进行测定,探究无机碳源及营养条件对赤潮藻生长状况的影响。相同营养条件培养下,开放培养新月菱形藻、塔玛亚历山大藻和赤潮异弯藻的细胞数量高于密闭培养的细胞数量,同时缺氮组的细胞数量是3组实验组中最低的。密闭培养赤潮藻培养液的pH明显高于开放培养的培养液pH,并且密闭培养的培养液pH变化程度可以达到2个pH单位以上,其变化程度远远大于开放培养的培养液pH变化程度。说明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赤潮藻周围可利用的无机碳浓度逐渐下降,CO32-浓度逐渐上升,尤其是密闭培养,导致培养液pH急剧上升。密闭培养的新月菱形藻、塔玛亚历山大藻和赤潮异弯藻的叶绿素a和叶绿素c浓度低于开放培养赤潮藻的叶绿素浓度,并且缺氮组的赤潮藻叶绿素a和叶绿素c浓度最低。由于无机碳源是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氮元素是构成叶绿素分子基本元素之一,叶绿素浓度降低说明无机碳源和氮源的缺乏明显影响了叶绿素的合成。密闭培养新月菱形藻、塔玛亚历山大藻和赤潮异弯藻的δ13C值明显高于开放培养3种赤潮藻的δ13C值。说明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赤潮藻周围可利用的无机碳浓度逐渐下降,赤潮藻对13C的吸收增加,δ13C值逐渐升高。新月菱形藻、纤细角毛藻、中肋骨条藻和赤潮异弯藻的δ15N值随着时间逐渐升高,并且缺氮组的δ15N值明显高于正常组和缺磷组的δ15N值。说明氮元素的缺乏迫使赤潮藻增加对15N的吸收,造成δ15N值逐渐升高。本研究新月菱形藻、纤细角毛藻和中肋骨条藻检测出的主要脂肪酸有脂肪酸16:0、16:1n-7、20:5n-3和22:6n-3。塔玛亚历山大藻检测出的主要脂肪酸有脂肪酸16:0、18:1n-9和22:6n-3。赤潮异弯藻检测出的主要脂肪酸有脂肪酸12:0、16:0、16:1n-7和22:6n-3。相同营养条件下,开放培养和密闭培养的赤潮藻脂肪酸组成不同。开放培养新月菱形藻脂肪酸δ13CFAs值于第4天附近出现峰值;开放培养塔玛亚历山大藻脂肪酸δ13CFAs值于第6天附近出现最低值。密闭培养新月菱形藻、纤细角毛藻和赤潮异弯藻脂肪酸δ13CFAs值在指数生长期急剧抬升,δ13CFAs值出现峰值。密闭培养塔玛亚历山大藻脂肪酸δ13CFAs值出现最低值,这可能与塔玛亚历山大藻含有酶的类型不同有关。密闭培养新月菱形藻、塔玛亚历山大藻和赤潮异弯藻的脂肪酸δ13CFAs值明显高于开放培养的脂肪酸δ13CFAs值。说明碳源限制时,赤潮藻细胞周围环境中可利用的无机碳源较少,藻细胞对13C的吸收逐渐增加,并参与到脂肪酸的合成过程中。本研究的创新性成果:(1)无机碳源限制环境培养的赤潮藻种的全样δ13C以及δ13CFAs值相对于无机碳源充足培养的更偏正,并且δ13C以及δ13CFAs值在指数生长期急剧升高,并出现峰值。(2)赤潮藻脂肪酸△13CFAs值比全样△13C值的变化程度更明显、更灵敏,脂肪酸δ13CFAs对无机碳源的响应更敏感、更迅速。赤潮藻脂肪酸δ13CFAs值迅速升高预示着周围环境水体中可利用的无机碳源浓度下降,赤潮藻密度增加,有爆发赤潮的可能。(3)赤潮藻脂肪酸δ13CFAs峰值的出现时间可能会早于细胞数量峰值出现时间,以此时间差可以对赤潮的发生进行预测。
邓博[3](2020)在《基于脂肪酸标记物的斯科舍海南极磷虾食性季节和年际变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南极大部分海域终年被海冰覆盖,气候极其寒冷。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特征,这里形成了一个酷寒、高盐、低光照、强辐射的自然环境。即便如此,南极仍然存在着丰富的海洋生物资源,包括企鹅、海豹和南极鱼类和浮游动植物等,其中南极磷虾(Euphausia superba)是生物量最大的物种之一,南极大西洋扇区,特别是南设得兰群岛、利文斯顿岛、南奥克尼群岛以及南乔治亚群岛水域是其主要的分布地,布兰斯菲尔德海峡和威德尔海区的丰度也比较高。鉴于其分布广泛和生物量众多等特性,在整个南大洋食物网中的地位举足轻重,是链接初级生产者与较高级营养者的关键环节,也是非常重要的渔业资源,目前已有众多国家正在展开南极磷虾的商业捕捞活动。许多国家的科学家们曾对南极磷虾多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其中包括对南极磷虾的摄食研究,但对于其摄食季节性和年际研究仍然处于起步阶段。本研究利用2018年2~9月以及2015~2019年4-5月(秋季)收集到的共计319尾样本分别对南极磷虾进行了基础生物学特性研究、基于脂肪酸分析法的季节性研究以及基于脂肪酸分析法的年际研究,探究南极磷虾在不同时间尺度下的摄食及差异性,为南极磷虾在摄食生态学的进一步研究提供科学思路,并为南大洋生态系统食物网的相关研究提供基础数据。本次实验的所有样本由海上观察员在海上采集,置于单管中并保存在超低温环境下运回实验室,在实验室中测定南极磷虾的体长、体重、性别等基础数据,然后以此为依据分析南极磷虾的体长、体重分布以及体长-体重关系、性比等基础生物学特性,以便在后续的摄食研究中提供基础数据支持,并获得基础信息。以下是基础生物学部分的主要结论:(1)本研究的南极磷虾总体长范围为30.03~56.81mm,平均体长为43.49±4.62mm,雄性磷虾和雌性磷虾的体长分布与整体分布趋势相似,都呈中间高两边低。总体重范围为0.16~1.43g,平均体重是0.66±0.24g,雄性磷虾体重分布与整体分布比较一致,而雌性磷虾的分布则更多的集中在体重较小的部分。(2)体长与体重之间的总关系式为W=5.2×10-6L3.1051(R2=0.8390),雄性磷虾体长-体重的关系式为W=1.1×10-5L2.9042(R2=0.7577),雌性磷虾体长-体重关系式为W=2.8×10-6L3.2605(R2=0.9056),雌雄磷虾之间的体长-体重关系差异显着。(3)雄性磷虾与雌性磷虾性别比为1.66:1。体长组之间的性比不存在显着性差异。(4)四个季节中春、秋和冬三个季节均检测到脂肪酸30种,夏季检测到脂肪酸26种。其中以饱和脂肪酸C14:0和C16:0、单不饱和脂肪酸C16:1n7和C18:1n9c和多不饱和脂肪酸C22:2n6、C20:5n3(EPA)和C22:6n3(DHA)为主要脂肪酸。并且在季节上都表现出一定的周期性变化,C16:1n7和C22:2n6在秋季含量最高,最低含量出现在夏季,其他五种脂肪酸则与总脂肪酸含量季节性变化一致,均在秋季含量最高,春季时最低。说明磷虾在食物丰富的春夏秋季摄食并在秋季时脂质积累达到最高,在冬季和初春由于生物资源量降低而减少其摄食。此外,C20:1+C22:1、C18:1n9和ΣC15+ΣC17的季节性变化,揭示了磷虾在夏季主要为植食性,秋冬季时具有更多的肉食性和细菌性摄食,表现得更为杂食。(5)五个年份中2015年检测出28种脂肪酸,2016年检测出29种,2017年和2018年检测出30种,2019年仅检测出26种。其中C14:0、C16:0、C16:1n7、C18:1n9c、C20:5n3(EPA)和C22:6n3(DHA)是各年份中主要的六种脂肪酸。C20:5n3(EPA)和C22:6n3(DHA)在2015年和2016年脂肪酸中占比较高,均在2018年骤降至最低,而C20:1+C22:1和Σ15+Σ17的百分比含量峰值均出现在2018年,说明其他年份更多的以浮游植物为食,而2018年则较多的转为杂食,但2018年体长与C16:1n7、C20:5n3具有较强的正相关关系,而与C20:1+C22:1和Σ15+Σ17呈现负相关关系,进一步说明了2018年磷虾随着个体的增长从杂食变得更具有植食性。本研究通过对南极磷虾的季节性摄食和年际摄食进行了初步研究。季节性研究可以反映磷虾因季节变化产生的摄食差异,有助于更好的了解磷虾的生活史以及为探究其越冬机制提供数据信息。比较年际间磷虾食物来源的脂肪酸组成模式有助于探究磷虾在大时间尺度下的摄食趋势。
周晔平[4](2020)在《轮虫培育池浮游生物的种群动态》文中提出为掌握轮虫池不同空间浮游生物的种群动态,对厦门市3个轮虫池浮游植物及浮游动物的种类、数量及分布情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浮游植物以绿藻门、隐藻门、硅藻门、裸藻门、金藻门、甲藻门、蓝藻门为主,共7门15属17种,其中,绿藻门4属4种,隐藻门2属2种,硅藻门3属4种,裸藻门1属1种,金藻门2属2种,甲藻门2属3种,蓝藻门1属1种;轮虫发生高峰前期浮游植物平均生物量为147.64mg·L-1,轮虫发生高峰期浮游植物生物量为99.41mg·L-1。浮游植物多样性指数轮虫高峰前期为2.94,高峰期为3.12。浮游动物共8种,其中原生动物4种,轮虫2种,桡足类2种;浮游动物平均生物量为83.10mg·L-1,其中以褶皱臂尾轮虫为主,平均生物量为73.13mg·L-1,浮游动物多样性指数为0.73。所测轮虫培育池浮游植物垂直分布大多是鞭毛藻(如金藻),表层大于底层,其差异主要由鞭毛藻的运动造成,轮虫的空间分布与风浪、溶氧关系密切。
陈振帆[5](2019)在《秦皇岛近海“褐潮区”微型和微微型浮游植物种类组成与动态变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自2009年起,渤海秦皇岛近岸海域每年夏季都会暴发大规模褐潮(Brown tide),养殖贝类的摄食受到强烈抑制,出现大规模滞长和死亡等现象,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褐潮暴发时,微型和微微型浮游植物占主要优势,但目前对其组成和变化规律的认识仍有不足,不利于阐明褐潮发生机制,亟待开展研究。随着DNA测序技术的进步,扩增子高通量测序法在解析微型和微微型浮游植物多样性方面表现出明显优势。本研究对扩增子高通量测序方法进行了优化,并利用该方法,对秦皇岛近岸海域“褐潮区”前后近3年的浮游植物样品进行了分析,较为系统地研究了秦皇岛近海微型和微微型浮游植物的种类组成与动态变化情况,得到如下结果和科学认识:1.通过对美国国立生物技术信息中心(National Center for Biotechnology Information,NCBI)数据库中三个高通量测序目标靶区已有序列的生物信息分析和野外浮游植物样品的DNA提取和测序分析,对海洋浮游植物样品的高通量测序方法进行了优化,明确了扩增子高通量测序的靶序列,确定了浮游植物样品中基因组DNA的提取方法。基于NCBI数据库中的序列信息,以及对同一浮游植物样品的核糖体18S rDNA V1V2、V4和V9三个靶区高通量测序结果的对比,分析了三个靶区对不同浮游植物种类的分辨能力。结果表明,V1V2、V4和V9区对不同种类浮游植物的分辨能力存在差别。V1V2区和V4区进化速率适中,对有害藻华原因种分辨能力较强,但V1V2区无法准确分辨褐潮原因种抑食金球藻。V9区与V4区相比过于高变,许多物种的序列信息互相交错,无法准确区分,在种水平上鉴别浮游植物的能力较低。考虑NCBI数据库18S rDNA V4区参考序列数量较多,且对常见有害藻华原因种具有较强的区分能力,因此,本研究选用18S rDNA V4区作为浮游植物样品高通量测序的目标靶区。同时,针对室内构建的模拟浮游植物样品和自胶州湾采集的野外浮游植物样品,从提取基因组DNA的浓度、纯度和完整性三方面,对比分析了CTAB法、SDS法和Sucrose法三种基因组DNA提取方法的优劣,结果表明CTAB法更适用于海洋浮游植物样品基因组DNA的提取。2.通过对20132014年度秦皇岛近海“褐潮区”浮游植物样品的高通量测序分析,揭示了褐潮区浮游植物群落的种类组成与动态变化特征,进一步确认了抑食金球藻是秦皇岛近海褐潮的主要原因种。本研究分别于2013年和2014年褐潮暴发期间,在褐潮区采集微型和微微型浮游植物样品22个,采用高深度的扩增子高通量测序方法对18S rDNA V4区进行了测序分析。平均每个样品获得有效数据超过20万条,发现了超过2,000个微型和微微型浮游植物的OTU(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分属硅藻、甲藻、海金藻和绿藻等17个浮游植物类群。2013年和2014年褐潮暴发前后浮游植物优势类群的演替过程相似,褐潮暴发前的优势类群为甲藻、青绿藻、隐藻和硅藻,至褐潮暴发时海金藻成为第一优势类群,褐潮暴发后优势类群趋于多样化,主要包括甲藻、海金藻、金藻、隐藻和青绿藻等。褐潮发生时,抑食金球藻的OTU相对丰度均超过50%,进一步确认了抑食金球藻是秦皇岛近海褐潮的主要原因种。对比两年度的调查结果,发现2014年褐潮暴发时间比2013年提前了约一个月,而且2014年甲藻类在物种数和相对丰度上比2013年都更具优势。通过计算抑食金球藻与其他浮游植物之间的皮尔森相关系数,发现了许多与抑食金球藻具有相关性的OTU,其中一些属于稀有OTU(相对丰度<0.01%),为进一步揭示褐潮成因提供了新的视角。3.自秦皇岛近海成功分离培养了一株抑食金球藻,通过多种手段进行了藻种鉴定确认,基于对中、美两国分离培养的多株抑食金球藻DNA序列分析和野外浮游植物样品的高通量测序结果,发现抑食金球藻存在遗传多态性。使用梯度稀释法,于2015年在秦皇岛近岸海域成功分离得到一株抑食金球藻藻株(MEL50),并通过挑取单细胞方法分离得到了一株单克隆培养株MEL51,基于形态学特征、色素组成和DNA序列等证据进行了藻种的鉴定确认。针对MEL50、MEL 51以及美国抑食金球藻CCMP 1984和CCMP 1850四个藻株,构建了克隆文库,获得了核糖体18S rDNA V4区、28S rDNA D1D2区和ITS区的序列信息,分析结果表明抑食金球藻核糖体基因存在多态性,V4区更适合作为靶区进行抑食金球藻遗传多态性分析。针对18S rDNA V4区进行的浮游植物样品高通量测序结果表明,秦皇岛近岸海域的抑食金球藻在V4区存在多个基因型,中国株系MEL50和美国株系CCMP1984和CCMP1850都属于基因型I。综上,本研究采用扩增子高通量测序方法,分析了2013年和2014年秦皇岛褐潮区微型和微微型浮游植物组成及其动态变化情况,进一步确认了抑食金球藻是秦皇岛近岸海域褐潮的主要原因种,挖掘并分析了与抑食金球藻相关的藻种。通过比对中、美两国抑食金球藻藻株的核糖体rDNA部分序列信息,以及对秦皇岛近海浮游植物样品的高通量测序结果,揭示了抑食金球藻的遗传多态性,为深入探索秦皇岛近海褐潮成因提供了基础依据。
廖姿蓉[6](2019)在《三种典型海洋硅藻与海洋卡盾藻及锥状斯氏藻的种间竞争研究》文中指出本研究以海洋卡盾藻、锥状斯氏藻和三种典型硅藻旋链角毛藻、三角褐指藻、中肋骨条藻作为研究对象,设定不同营养条件和不同初始密度,进行单独培养和混合培养实验,揭示了典型硅藻与甲藻锥状斯氏藻以及针胞藻海洋卡盾藻的生长及其种间竞争关系;研究了三种硅藻的无细胞滤液及细胞破碎液对锥状斯氏藻生长的影响,探讨了硅藻与甲藻之间的化感竞争作用;同时利用GC-MS对三种硅藻细胞破碎液中的挥发性代谢物质进行了定性半定量分析,探讨了硅藻次生代谢产物中不饱和醛类物质的组成,以揭示硅藻化感物质成分;此外还研究了典型不饱和醛癸二烯醛对锥状斯氏藻和三种硅藻生长的影响和毒性。本研究结果揭示了典型海洋浮游植物的生长规律和种间竞争效应,阐明了硅藻次生代谢产物不饱和醛对甲藻和硅藻的毒性,研究结果可为赤潮灾害的防治以及海洋环境的保护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单独培养下,海洋卡盾藻、锥状斯氏藻、旋链角毛藻、三角褐指藻、中肋骨条藻的生长均随着起始接种细胞密度的增加出现延滞期缩短,进入对数生长期和稳定期的时间提前,但不影响微藻种群的最大密度。然而微藻的生长明显受到营养盐的影响,低营养盐限制下微藻生长缓慢,最大细胞密度仅不到f/2加富培养基下的一半,结果表明低营养条件不利于海洋微藻的生长,营养盐条件决定着海洋微藻的最大种群密度。(2)三种典型硅藻在与海洋卡盾藻和锥状斯氏藻混合培养时,在f/2培养基营养条件下均能显着抑制甲藻和针胞藻等鞭毛藻类生长,在共培养后期海洋卡盾藻和锥状斯氏藻细胞密度逐渐下降直至细胞全部死亡。在低营养限制条件下混合培养,海洋卡盾藻和锥状斯氏藻的生长均被这三种硅藻明显抑制,但仍可保持一定的细胞密度;虽然三种硅藻的生长也受到明显影响,但仍能保持较高的细胞密度。结果表明硅藻在富营养化和营养盐限制条件下与海洋微藻共存时均具有极大的种间竞争优势。(3)三种硅藻的细胞滤液以及细胞破碎液培养锥状斯氏藻均能抑制锥状斯氏藻的生长,且旋链角毛藻和三角褐指藻处理组的抑制效果强于中肋骨条藻处理组;相比硅藻的无细胞滤液,硅藻细胞破碎液处理组对锥状斯氏藻的抑制作用更为显着。结果说明硅藻可通过化感作用来抑制锥状斯氏藻的生长。(4)利用GC-MS检测了三种硅藻细胞破碎液的挥发性代谢产物成分,其中旋链角毛藻共鉴定出46种物质,以醛类物质相对含量较高,占其总挥发性代谢物质的43.22%;中肋骨条藻共117种挥发性成分,以烃类物质种类和相对含量最为丰富;三角褐指藻鉴定出66种挥发性物质。总体来看每种硅藻的挥发性代谢产物成分组成和含量都不尽相同。(5)三种硅藻代谢过程产生的挥发性醛类物质共有14种,其中旋链角毛藻共鉴定出7种醛类物质,相对含量占其总挥发性物质的43.22%;中肋骨条藻鉴定出9种醛类物质,相对含量为8.82%;三角褐指藻共鉴定出6种醛类物质,相对含量仅为6.48%。旋链角毛藻以苯甲酰甲醛占据优势,三角褐指藻的优势醛则为癸二烯醛和甲基环戊烯醛;中肋骨条藻的醛物质以乙醛、辛二烯醛和庚二烯醛为主。而乙醛、2,6-二甲基-5-庚烯醛、β-环柠檬醛和癸二烯醛这4种醛类物质均在三种硅藻中被检测到,癸二烯醛和庚烯醛在旋链角毛藻中含量相对较高。(6)癸二烯醛能影响锥状斯氏藻、旋链角毛藻、三角褐指藻和中肋骨条藻的生长、叶绿素含量以及光合活性参数Fv/Fm值。锥状斯氏藻对癸二烯醛的敏感性较强,1 mg/L的癸二烯醛即可对锥状斯氏藻的生长具有明显抑制作用,而三种硅藻受到显着抑制的浓度为>2 mg/L。癸二烯醛对锥状斯氏藻、旋链角毛藻、三角褐指藻、中肋骨条藻的96 h的EC50分别为:2.46 mg/L、3.27 mg/L、2.67 mg/L、3.78 mg/L,均属于高毒性等级。暴露在不同浓度癸二烯醛下,四种微藻细胞光合活性Fv/Fm值均受到胁迫下降,且随着浓度剂量和暴露时间抑制作用逐渐增强,结果说明癸二烯醛可通过影响藻类光合作用进而抑制藻细胞生长。
王提峰[7](2019)在《海洋初级和次级生产过程对多重环境变化的生理生态学响应》文中研究表明海洋初级和次级生产过程如何响应海洋全球变化的问题,关系到海洋物质生产、海洋储碳以及海洋生态系统服务。临近人类生活圈的近海水域,生物生产力高,且易受人类活动影响,其物化环境变化较大,因此,该水域浮游初级和次生产者受海洋酸化、升温以及UV辐射等影响的问题,需要研究与认知。本文,以优势浮游生物以及原位浮游生物群落为研究对象,通过室内单种培养实验、室外群落的微生态系统实验、原位群落的中尺度生态系统实验及航次研究,从生理、生化、生态多角度,探讨了初级和次级生产过程对海洋全球变化因子的响应,并分析其影响机制。主要结果如下:1.海洋酸化对近海硅藻类的影响存在明显种间差异。通过研究厦门五缘湾分离的三种硅藻(布氏双尾藻Ditylum brihtwellii、圆海链藻Thalassiosira rotula及柔弱角毛藻Chaetocerosdebilis)对CO2浓度升高及pH降低(酸化)的响应,发现酸化抑制布氏双尾藻的生长,对圆海链藻无影响,却促进了柔弱角毛藻的生长。混合培养发现,三种硅藻在竞争中的优劣地位不受酸化的影响,圆海链藻在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2.海洋酸化改变布氏双尾藻对温度变化的响应模式。在适应酸化条件(pCO2 1000 μatm,pH7.85)20代后,测定布氏双尾藻的温度响应曲线,发现其最适温度和最大生长速率,受酸化的影响,均明显下降。PSII有效光化学效率和最大电子传递速率随温度升高而降低,酸化时进一步下降。3.桡足类太平洋纺锤水蚤通过提高摄食率与呼吸速率应对酸化与升温等胁迫;UV辐射影响其对酸化的感应能力。厦门近海分离的太平洋纺锤水蚤摄食速率不受阳光UVB辐射影响。其在应对酸化(pCO2 1000 μatm)、升温(+4℃)、饵料品质降低(碳氮比升高)时,提高摄食率及呼吸速率。太平洋纺锤水蚤具有感知海水pH变化的能力,显示其选择性偏好;而较高水平的UV辐射可以使其丧失该感知能力。4.厦门五缘湾初级与次级生产过程,在原位震荡环境条件下,对未来海洋环境变化响应不显着。通过微生态系统以及中尺度生态系统研究,发现酸化和UV辐射对五缘湾浮游植物群落初级生产过程影响不明显,而温度变化的影响显着。浮游植物脂肪酸含量和组成在不同生长阶段有显着差异,而酸化对其的影响不显着。浮游动物在应对酸化胁迫时可调节其摄食速率,以维持其生理状态的稳定。5.南海表层光合固碳或受UV辐射的抑制或受UV辐射的促进,依赖于浮游植物接受阳光辐射的变化。在珠江口水域,UV辐射抑制表层浮游植物群落固碳量,其抑制率与UV辐射强度成正比。在包含UVR效应的甲板培养实验中,发现台湾海峡、南海中部盆地、南海西部及北部陆架水域表层初级生产力,对酸化响应的时空变化与海水营养盐水平有密切关系;在外海低营养盐条件下,酸化降低光合固碳量;在营养盐输入较多的河口冲淡水水域、上升流水域,酸化对表层初级生产力或有促进作用或无影响。综上所述,不同种类的硅藻,对海洋酸化的响应,呈现种间差别;而酸化对浮游植物与浮游动物的影响,受温度、营养盐及UV辐射的调控,表现在如下几点:1)酸化影响硅藻类对温度的响应模式;2)酸化、升温、藻类饵料品质降低协同提高浮游动物摄食率及呼吸速率;3)酸化对浮游植物和动物脂肪酸组分没有显着影响。然而,这些初级与次级生产过程对环境变化的生理生态学响应,在不同海域或气候状况下,有可能展现不同的变化趋势。为此,未来需要通过开展不同规模的实验,进一步探讨多重环境压力下初级与次级生产力的变化,以期进一步认知浮游生物及其群落对环境变化的响应规律与机制。
汤恒星[8](2018)在《棕鞭毛藻关键组分分析及对中华拟同形溞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有害藻类水华的频繁暴发引起了人们对水体中有害藻类的关注,而有害藻类对各类水生生物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常见的有害藻类大多属于蓝藻门、金藻门、甲藻门,分别会在富营养化的内陆水体和海洋中产生有害藻华。棕鞭毛藻属于金藻门,在各类水体中都有存在,对水生生物有一定的毒性。为了评估棕鞭毛藻对枝角类造成的危害,本研究以棕鞭毛藻作为中华拟同形溞的食物,来阐明棕鞭毛藻会对中华拟同形溞产生的影响。实验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棕鞭毛藻关键组分的分析、棕鞭毛藻以及棕鞭毛藻滤液对中华拟同形溞生活史的影响和棕鞭毛藻胁迫下中华拟同形溞几种抗胁迫蛋白的变化。主要实验结果归纳如下:1、棕鞭毛藻关键组分的分析。采用化学萃取和真空干燥相结合的方法提取了棕鞭毛藻毒素,棕鞭毛藻毒素呈白色,晶体颗粒状。将中华拟同形溞幼体、牛血球溶液和孔雀花鳉暴露于提取出的藻毒素,结果显示:棕鞭毛藻的粗毒素对中华拟同形溞有较强的致死效应,棕鞭毛藻的粗毒素和小定鞭藻的毒素一样,具有溶血毒性和鱼毒性。多种氨基酸和脂肪酸的测定结果表明:棕鞭毛藻在氨基酸组成上和斜生栅藻无显着差异,但其各类氨基酸的含量都明显低于斜生栅藻,且棕鞭毛藻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也远低于斜生栅藻,棕鞭毛藻并不是一种高质量的食物。2、棕鞭毛藻对中华拟同形溞生活史的影响。在生活史实验部分,设置了棕鞭毛藻和斜生栅藻的不同浓度组合,投喂中华拟同形溞,观察并记录其生活史参数。结果表明棕鞭毛藻的存在会显着降低中华拟同形溞的存活率,并影响其繁殖后代的能力,仅在斜生栅藻单独投喂和棕鞭毛藻占食物比例较低时(25%),中华拟同形溞能繁殖后代,且移除食物中的棕鞭毛藻,并不能消除棕鞭毛藻对中华拟同形溞产生的不良影响,说明棕鞭毛藻对中华拟同形溞的影响不仅体现在营养限制上,棕鞭毛藻中的毒素更会对中华拟同形溞产生严重危害。在滤食率实验部分,我们设置了两种不同的处理,中华拟同形溞中添加单一的棕鞭毛藻以及添加棕鞭毛藻和斜生栅藻的混合食物,结果显示在棕鞭毛藻中添加额外的斜生栅藻后,有助于提高中华拟同形溞的滤食率,使得中华拟同形溞能在短时间内一定程度上抵御棕鞭毛藻的毒性作用。3、棕鞭毛藻滤液对中华拟同形溞生活史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衰退期的棕鞭毛藻的滤液对中华拟同形溞有较强的毒性,主要体现为延长发育成熟的时间,降低繁殖能力,减少寿命,且这种毒性效应并不能被斜生栅藻所缓解,实验通过设置滤液移除的处理组还证明了棕鞭毛藻滤液中的毒性物质对中华拟同形潘的损伤是积累性的,中华拟同形潘自身并无能力修复这种损伤。4、棕鞭毛藻对中华拟同形潘几种抗胁迫蛋白的影响。设置了三个不同密度的棕鞭毛藻:4×105、1×105、5×104cellsmL-1。棕鞭毛藻和中华拟同形溞共同培养48h后,测定中华拟同形潘体内几种抗胁迫蛋白含量的变化。实验结果显示中华拟同形潘体内的抗胁迫蛋白对不同密度的棕鞭毛藻胁迫的响应不同,中低密度的棕鞭毛藻会促进中华拟同形潘SOD、CAT、GST等活性的升高,中华拟同形潘通过体内相关酶和热休克蛋白的上调来抵御棕鞭毛藻对机体的损伤,而棕鞭毛藻密度较高时,中华拟同形潘相关抗胁迫蛋白的表达则会受到抑制,中华拟同形潘不能通过酶和热休克蛋白的修复作用来应对自由基氧化损伤。综上所述,棕鞭毛藻自身营养成分的缺失和产生的毒素都会对中华拟同形溞产生不良影响,且这种影响是积累性的,不能通过后期提高食物质量所缓解,棕鞭毛藻也会对中华拟同形潘体多种抗胁迫蛋白产生影响,破坏中华拟同形溞正常生理机能。
张旭峰[9](2017)在《海洋底栖动物稳定同位素和脂肪酸组成的地域性差异研究》文中提出本文通过研究中国沿海地区(辽宁、河北、山东、江苏和福建)海洋底栖动物刺参和扇贝(虾夷扇贝和栉孔扇贝)的稳定同位素和脂肪酸组成特征,包括碳、氮稳定同位素组成、脂肪酸含量组成及单分子脂肪酸碳同位素组成,分析和比较不同地区刺参和扇贝的稳定同位素和脂肪酸组成的差异,并结合统计学分析方法,如主成分分析和判别分析,区分不同产地来源的刺参和扇贝。同时,通过研究刺参和扇贝潜在食源的贡献、食物来源组成以及脂肪酸碳稳定同位素的分馏,评价食物来源和脂肪酸代谢对刺参和扇贝稳定同位素和脂肪酸组成的影响,为深入分析和研究海洋底栖动物稳定同位素和脂肪酸组成的地域性差异提供理论依据。不同地区刺参和扇贝的碳、氮稳定同位素组成存在显着性差异,不同产地来源的刺参和扇贝能通过碳、氮稳定同位素组成得到有效区分;不同季节刺参和扇贝的碳、氮稳定同位素组成存在显着性差异,秋季刺参的δ13C、δ15N值相对于春季均偏正(δ13C: 0.066~2.310%。; δ15N: 0.527~1.246%。),而秋季虾夷扇贝和栉孔扇贝的δ13C值相比于春季偏负(分别为0.081~1.861%。和0.201~1.566‰)。海洋底栖动物的脂肪酸组成存在明显的物种特异性,不同食性海洋底栖动物的脂肪酸组成差异较大;不同地区刺参和扇贝的脂肪酸组成存在显着性差异,结合统计学分析方法能有效对不同地区的刺参和扇贝进行区分;不同季节刺参和扇贝的脂肪酸组成存在显着性差异,同时不同养殖方式也能导致刺参脂肪酸组成的差异。刺参和扇贝饱和脂肪酸的δ13C值普遍高于不饱和脂肪酸;不同地区刺参和扇贝的脂肪酸碳稳定同位素组成存在显着性差异,结合统计学分析方法能有效对不同地区的刺参和扇贝进行区分;刺参和扇贝的脂肪酸碳稳定同位素组成存在显着的季节性差异,秋季刺参单分子脂肪酸的δ13C值高于春季,而秋季虾夷扇贝和栉孔扇贝单分子脂肪酸的δ13C值低于春季,与全样δ13C值的季节性变化规律一致;不同养殖方式刺参的脂肪酸碳稳定同位素组成也存在明显差异,圈养刺参单分子脂肪酸的δ13C值高于底播刺参。不同地区刺参潜在食源的碳、氮稳定同位素组成存在显着性差异,同时,4种潜在食源对刺参生长的贡献存在显着性差异,莱州地区贡献率大小依次为大型藻类、紫贻贝、浮游生物和SOM,担子岛地区为SOM、浮游生物、大型藻类和紫贻贝,獐子岛地区为SOM、大型藻类、紫贻贝和浮游生物。潜在食源碳、氮稳定同位素组成的差异及对海洋底栖动物生长贡献的差异是导致海洋底栖动物碳、氮稳定同位素组成存在地域性差异的主要原因。不同食性海洋底栖动物食物来源组成不同,沉积食性刺参食物来源主要为硅藻,而滤食性扇贝食物来源主要为硅藻和鞭毛藻,2种扇贝之间也存在略微差异,虾夷扇贝的食物来源以硅藻为主,而栉孔扇贝的食物来源以鞭毛藻为主。不同地区刺参和扇贝的食物来源组成不同,导致刺参和扇贝的脂肪酸组成存在显着的地域性差异。刺参脂肪酸碳稳定同位素的分馏为-1.588~7.403%。,其中,饱和脂肪酸碳稳定同位素的分馏为1.098~7.403%。,单不饱和脂肪酸碳稳定同位素的分馏为-1.588~2.7780‰,多不饱和脂肪酸碳稳定同位素的分馏为-1.559~5.6140‰。,饱和脂肪酸碳稳定同位素的分馏程度大于不饱和脂肪酸。刺参不同脂肪酸的来源及代谢不同,饱和脂肪酸主要来源于食物,刺参能利用20碳以下偶数碳饱和脂肪酸通过去饱和、碳链延长合成其他脂肪酸;20碳以下单不饱和脂肪酸主要来源于食物,20碳以上单不饱和脂肪酸主要来源于其他脂肪酸的转化合成;多不饱和脂肪酸18:3n-3、20:5n-3和20:3n-6主要来源于食物,其中18:3n-3和20:5n-3参与了代谢反应,用于合成其他脂肪酸或激素,20:4n-6主要来源于18:2n-6的转化合成,22:6n-3同时来源于食物和18:3n-3的转化合成。海洋底栖动物食物来源的稳定同位素组成及脂肪酸的代谢过程都受到环境因子的影响,因此,环境因子是海洋底栖动物稳定同位素和脂肪酸组成呈现地域性差异的最终决定因素。
王路[10](2017)在《利用DNA条形码与形态相结合的方法对亚历山大塔玛复合种和夜光藻的内共生绿藻进行系统分类学研究》文中提出DNA条形码(DNAbarcode)是指在生物体内能够代表该物种的、标准的、有足够变异的、易扩增且相对较短的DNA片段。自2003年Hebert提出条形码概念后,此技术在动物和植物界取得了巨大进展,仅COI基因就已拥有10万多条序列的相关信息。海洋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远比陆地或淡水中都要高,尤其是隐存种的存在较为普遍,DNA条形码技术可以有效地检测和评估海洋生物的物种多样性。相对于海洋鱼类和无脊椎动物的研究,海洋藻类的条形码研究较为复杂,至今尚未发现类似于动物COI序列那样单一高效且适用于所有藻类的条形码基因。因此,目前藻类条形码的研究仍集中在针对不同类群的条形码评测上,对物种的准确鉴定需要2-3个该类群较为适用的条形码基因相互比较和辅助。本研究使用了 DNA条形码技术,结合形态学数据,对与海洋有害赤潮相关的两种藻类:(1)甲藻中的亚历山大塔玛复合种(Alexandriumtamarense species complex,Atama complex);(2)夜光藻(Noctilucascintillaans)体内的共生绿藻PedinnmonasctilucaeSweeney;分别进行了不同条形码基因的比较与评估,并通过系统进化分析对它们进行了准确的鉴定,重新归类与命名。甲藻亚历山大藻是典型的有害赤潮藻类,由于缺乏有效的诊断性形态特征,此类群在物种的分类鉴定上常遇到问题,尤其是由三个传统形态种(A.catenella,A.tamarense和A.fundyense)组成的亚历山大塔玛复合种,至今没有准确地系统分类结论。此研究中我们利用已研究的LSU和SSU为分类框架,选取了全球不同地理位置包括中国沿海的、代表三个形态种的27个株系,检测了 ITS区作为塔玛复合种条形码基因的有效性。同时对ITS、SSU和LSU中存在的多态性以及多态性对划分不同生物类群的干扰性进行了评估。结果主要包括:(1)ITS与SSU和LSU的进化结果一致,将塔玛复合种分成了五个簇;(2)ITS片段长度适中(510-520 bp),扩增和测序效率极高,进化树中簇内与簇间的遗传差异明显,适合作为区分塔玛复合种的条形码基因;(3)此类群中普遍存在的基因组内多态性并不会影响塔玛复合种的分类鉴定;(4)根据进化意义上的物种划分概念,这五个不同簇应分别定义为五个不同物种。阿拉伯北部海域近十年来的严重夜光藻赤潮,引起了当地极大的生态学危害。共生于大型夜光藻中的绿色鞭毛藻P.noctiluca 能在低氧环境下高效地光合固碳,被认为是引起赤潮的主要原因。然而,此共生藻的系统分类仅局限于形态学依据,且被研究者认为存在问题。本研究采用了 18SrDNA,rbcL和16S rDNA作为DNA条形码,结合先前报道的形态学特征,对其进行了系统分类学上的重新定位。三个基因的进化分析结果一致显示P.与Pedinomonas中的典型种在进化关系上相距甚远,作为一个独立的属被归类到另一个目Marsupiomonadales中。考虑到P.noctilucae的形态特征、进化结果、生态习性和国际物种命名的优先性原则,我们恢复了原始的属名,将其重新定名为Protoeuglena noctilucae。本研究首次全面系统地评估了 ITS作为DNA条形码在塔玛复合种中的应用,解决了存在几十年的亚历山大塔玛复合种的鉴定难题,将原来的3个形态种重新组合划分为5个种,并深入研究了基因多态性对物种分类鉴定所产生的影响,为进一步准确研究相关藻华形成和毒素产生机制铲除了分类上的严重障碍。另外,本研究首次提供了共生于夜光藻体内的绿藻P.noctilucae的分子数据,将其在目的级别上重新划分并定名,为之后对此共生藻在生理和转录组方面的研究铺平了道路。
二、鞭毛藻是植物,还是动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鞭毛藻是植物,还是动物(论文提纲范文)
(1)黄渤海海域几种典型双壳贝类对浮游植物的摄食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分析方法 |
1.1.1 显微镜检法 |
1.1.2 光合色素化学分类法 |
1.1.3 其他分析方法 |
1.2 贝类选择性摄食研究 |
1.3 影响贝类对浮游植物摄食的因素 |
1.3.1 不同贝类物种的选择摄食 |
1.3.2 浮游植物浓度对贝类摄食的影响 |
1.3.3 浮游植物粒径对贝类摄食的影响 |
1.3.4 浮游植物种类和性质对贝类摄食的影响 |
1.4 贝类摄食活动对浮游植物种群的影响 |
1.5 本文的研究内容,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桑沟湾天然海水中厚壳贻贝对浮游植物群落的选择性摄食及其环境影响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实验设计 |
2.1.2 样品采集 |
2.1.3 光学显微镜检 |
2.1.4 HPLC法分析光合色素 |
2.1.5 滤除率和滤除率比值 |
2.1.6 滤水指数 |
2.1.7 数据分析 |
2.2 结果 |
2.2.1 天然海水中浮游植物的群落组成 |
2.2.2 厚壳贻贝过滤前后海水中浮游植物群落组成的比较分析 |
2.2.3 厚壳贻贝对不同浮游植物的滤食选择性 |
2.2.4 厚壳贻贝对不同光合色素的滤除效应 |
2.2.5 海水与厚壳贻贝胃含物中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比较 |
2.3 讨论 |
2.3.1 厚壳贻贝对天然海水中不同浮游植物的滤除率 |
2.3.2 天然海水与厚壳贻贝胃内容物中浮游植物组成的比较 |
2.3.3 贝类选择性摄食对环境的潜在影响 |
2.4 小结 |
第三章 青岛近岸野生贝类的选择性摄食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采样海域与样品采集 |
3.1.2 样品处理 |
3.1.3 光学显微镜检 |
3.1.4 HPLC法分析光合色素 |
3.1.5 数据分析 |
3.2 结果 |
3.2.1 青岛近岸海水的水文参数以及野生贝类的生物学特性 |
3.2.2 青岛近岸水体中浮游植物的物种组成和丰度变化 |
3.2.3 青岛近岸水体中浮游植物的优势种 |
3.2.4 长牡蛎和紫贻贝胃含物中浮游植物的物种组成和丰度变化 |
3.2.5 长牡蛎和紫贻贝胃含物与水体中浮游植物种属组成的比较 |
3.2.6 长牡蛎和紫贻贝对青岛近岸浮游植物的选择性分析 |
3.2.7 青岛近岸水体中浮游植物的诊断色素组成 |
3.2.8 长牡蛎和紫贻贝胃含物中浮游植物的诊断色素组成 |
3.3 讨论 |
3.3.1 青岛野生贝类对不同浮游植物门类的摄食选择性分析 |
3.3.2 青岛野生贝类对不同浮游植物种属的摄食选择性分析 |
3.3.3 基于光合诊断色素来分析青岛野生贝类对海水中浮游植物的摄食选择性 |
3.4 小结 |
第四章 秦皇岛多种养殖贝类的选择性摄食比较研究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采样海域与样品采集 |
4.1.2 样品处理 |
4.1.3 光学显微镜检 |
4.1.4 HPLC法分析光合色素 |
4.1.5 数据分析 |
4.2 结果 |
4.2.1 秦皇岛贝类养殖区海水的水文参数以及养殖贝类的生物学特性 |
4.2.2 秦皇岛贝类养殖区水体中浮游植物的物种组成及丰度情况 |
4.2.3 秦皇岛贝类养殖区水体中浮游植物的优势种 |
4.2.4 5种养殖贝类胃含物中浮游植物的物种组成及丰度情况 |
4.2.5 5种养殖贝类胃含物与水体中浮游植物种属组成的比较 |
4.2.6 5种养殖贝类对秦皇岛养殖区浮游植物的选择性分析 |
4.2.7 水体和养殖贝类胃含物中浮游植诊断色素组成的比较 |
4.3 讨论 |
4.3.1 养殖贝类对不同浮游植物的摄食选择性分析 |
4.3.2 基于光合诊断色素来分析养殖贝类对海水中浮游植物的摄食选择性 |
4.4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成果 |
致谢 |
(2)海洋赤潮藻生长过程中碳源的作用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创新点摘要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赤潮污染现状及危害 |
1.1.1 赤潮形成机理 |
1.1.2 赤潮藻门类 |
1.1.3 国内外赤潮研究现状 |
1.1.4 赤潮的危害 |
1.1.5 赤潮治理方法 |
1.2 碳源 |
1.2.1 碳酸盐体系、pH |
1.2.2 无机碳浓缩机制 |
1.2.3 营养盐吸收 |
1.2.4 赤潮藻类光合作用 |
1.2.5 赤潮藻类光呼吸作用 |
1.3 赤潮藻类脂肪酸组成 |
1.3.1 脂肪酸生物合成路径 |
1.3.2 脂肪酸转化路径 |
1.4 稳定同位素理论、分布及应用 |
1.4.1 基本理论 |
1.4.2 基本概念 |
1.4.3 基本技术 |
1.4.4 国际标准 |
1.4.5 碳氮稳定同位素分馏 |
1.4.6 应用 |
1.5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意义及路线 |
1.5.1 研究的意义 |
1.5.2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5.3 研究的技术路线 |
2 碳源对赤潮藻类营养盐吸收的影响 |
引言 |
2.1 实验料材与方法 |
2.1.1 赤潮藻种来源及培养 |
2.1.2 营养盐及维生素 |
2.1.3 藻种计数方法 |
2.1.4 营养盐的测定 |
2.1.5 叶绿素的测定 |
2.1.6 碳酸盐体系的测定 |
2.1.7 数据统计和分析 |
2.2 实验结果 |
2.2.1 赤潮藻生长状况 |
2.2.2 赤潮微藻对营养盐的吸收情况 |
2.2.3 赤潮微藻培养液碳酸盐体系及pH的变化情况 |
2.2.4 赤潮微藻叶绿素的变化情况 |
2.3 讨论 |
2.3.1 营养物质对赤潮藻生长的影响 |
2.3.2 赤潮藻类对营养盐吸收利用的机理分析 |
2.3.3 赤潮微藻培养液碳酸盐体系变化规律 |
2.3.4 赤潮藻类叶绿素浓度的变化规律 |
2.4 小结 |
3 碳源对赤潮藻类碳、氮稳定同位素组成的影响 |
引言 |
3.1 实验料与材方法 |
3.1.1 赤潮藻种来源及培养 |
3.1.2 样品处理 |
3.1.3 样品稳定同位素组成测定 |
3.1.4 数据统计和分析 |
3.2 实验结果 |
3.2.1 新月菱形藻碳、氮稳定同位素组成 |
3.2.2 纤细角毛藻碳、氮稳定同位素组成 |
3.2.3 中肋骨条藻碳、氮稳定同位素组成 |
3.2.4 塔玛亚历山大藻碳、氮稳定同位素组成 |
3.2.5 赤潮异弯藻碳、氮稳定同位素组成 |
3.2.6 新月菱形藻对照与充气实验碳、氮稳定同位素组成 |
3.2.7 赤潮异弯藻对照与充气实验碳、氮稳定同位素组成 |
3.3 讨论 |
3.3.1 营养盐对赤潮藻类碳、氮稳定同位素组成的影响 |
3.3.2 赤潮藻类生长速率对碳、氮稳定同位素组成的影响 |
3.3.3 碳源对赤潮藻类碳、氮稳定同位素组成的影响 |
3.3.4 赤潮藻类稳定同位素组成与赤潮的联系 |
3.4 小结 |
4 碳源对赤潮藻类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
引言 |
4.1 实验料与材方法 |
4.1.1 赤潮藻种来源及培养 |
4.1.2 样品处理 |
4.1.3 样品脂肪酸甲酯化 |
4.1.4 样品脂肪酸组成分析 |
4.1.5 数据统计和分析 |
4.2 实验结果 |
4.2.1 新月菱形藻脂肪酸组成 |
4.2.2 纤细角毛藻脂肪酸组成 |
4.2.3 中肋骨条藻脂肪酸组成 |
4.2.4 塔玛亚历山大藻脂肪酸组成 |
4.2.5 赤潮异弯藻脂肪酸组成 |
4.2.6 新月菱形藻对照与充气实验脂肪酸组成 |
4.2.7 赤潮异弯藻对照与充气实验脂肪酸组成 |
4.3 讨论 |
4.3.1 营养盐对赤潮藻脂肪酸含量的影响 |
4.3.2 碳源对赤潮藻脂肪酸含量的影响 |
4.4 小结 |
5 碳源对赤潮藻类脂肪酸碳稳定同位素组成的影响 |
引言 |
5.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5.1.1 赤潮藻种来源及培养 |
5.1.2 样品处理 |
5.1.3 样品脂肪酸甲酯化 |
5.1.4 样品脂肪酸碳稳定同位素测定 |
5.1.5 数据统计和分析 |
5.2 实验结果 |
5.2.1 新月菱形藻脂肪酸碳稳定同位素组成 |
5.2.2 纤细角毛藻脂肪酸碳稳定同位素组成 |
5.2.3 中肋骨条藻脂肪酸碳稳定同位素组成 |
5.2.4 塔玛亚历山大藻脂肪酸碳稳定同位素组成 |
5.2.5 赤潮异弯藻脂肪酸碳稳定同位素组成 |
5.2.6 新月菱形藻对照与充气实验脂肪酸碳稳定同位素组成 |
5.2.7 赤潮异弯藻对照与充气实验脂肪酸碳稳定同位素组成 |
5.3 讨论 |
5.3.1 生长速率对赤潮藻脂肪酸碳稳定同位素组成的影响 |
5.3.2 营养盐对赤潮藻脂肪酸碳稳定同位素组成的影响 |
5.3.3 碳源对赤潮藻脂肪酸碳稳定同位素组成的影响 |
5.3.4 赤潮藻类脂肪酸稳定同位素组成与赤潮的联系 |
5.4 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3)基于脂肪酸标记物的斯科舍海南极磷虾食性季节和年际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南极磷虾简介 |
1.2 研究现状 |
1.2.1 磷虾的摄食特性 |
1.2.2 磷虾食物组成和差异 |
1.2.3 食性的研究方法和进展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4 研究内容 |
1.4.1 磷虾基础生物学研究 |
1.4.2 基于脂肪酸标记法的磷虾季节摄食研究 |
1.4.3 基于脂肪酸标记法的磷虾年际摄食研究 |
第二章 基础生物学特性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调查海域与时间 |
2.1.2 生物学测量 |
2.1.3 数据处理 |
2.2 结果分析 |
2.2.1 体长分布 |
2.2.2 体重分布 |
2.2.3 体长-体重之间的关系 |
2.2.4 性比 |
2.3 讨论 |
第三章 基于脂肪酸标记法的磷虾摄食季节性变化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样本的采集 |
3.1.2 主要实验仪器与试剂 |
3.1.3 样本的前处理与分析 |
3.1.4 指标的测定与计算 |
3.2 结果 |
3.2.1 磷虾脂肪酸组成 |
3.2.2 脂肪酸组成(%)的主成分分析 |
3.2.3 特征脂肪酸 |
3.3 讨论 |
3.3.1 脂肪酸组成和含量 |
3.3.2 脂肪酸组成的主成分分析 |
3.3.3 特征脂肪酸 |
第四章 基于脂肪酸标记法的磷虾秋季摄食年际变化研究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样本的采集 |
4.1.2 实验部分及数据处理 |
4.2 结果 |
4.2.1 磷虾脂肪酸组成 |
4.2.2 体长与特征脂肪酸含量(%)之间的关系 |
4.2.3 主成分分析 |
4.2.4 特征脂肪酸 |
4.3 讨论 |
4.3.1 磷虾脂肪酸组成和含量 |
4.3.2 体长与脂肪酸之间的关系 |
4.3.3 主成分分析 |
4.3.4 特征脂肪酸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轮虫培育池浮游生物的种群动态(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池塘条件 |
1.2 试验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浮游植物种类组成和生物量 |
2.2 浮游动物种类组成和生物量 |
2.3 浮游植物与浮游动物的空间分布 |
2.3.1 浮游植物的空间分布 |
2.3.2 轮虫的空间分布 |
3 讨论 |
(5)秦皇岛近海“褐潮区”微型和微微型浮游植物种类组成与动态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褐潮概述 |
1.2 研究概况 |
1.2.1 褐潮形成原因 |
1.2.2 褐潮原因种的检测与分析方法 |
1.2.3 褐潮的危害 |
1.3 国内研究现状 |
1.3.1 秦皇岛褐潮原因种的确认 |
1.3.2 抑食金球藻的遗传多态性 |
1.4 浮游植物及其研究方法 |
1.4.1 海洋浮游植物的划分 |
1.4.2 海洋微型和微微型浮游植物 |
1.4.2.1 微型和微微型原核浮游植物 |
1.4.2.2 微型和微微型真核浮游植物 |
1.4.3 浮游植物研究方法 |
1.4.3.1 分离纯化法 |
1.4.3.2 形态观察法 |
1.4.3.3 流式分析法 |
1.4.3.4 色素分析法 |
1.4.3.5 抗体标记法 |
1.4.3.6 高通量测序法 |
1.5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高通量测序方法的优化 |
2.1 前言 |
2.2 实验材料 |
2.2.1 实验试剂与耗材 |
2.2.2 实验仪器 |
2.2.3 藻类培养 |
2.2.4 样品获取 |
2.2.4.1 室内模拟浮游植物群落样品的制备 |
2.2.4.2 野外浮游植物样品采集 |
2.2.5 基因组DNA提取 |
2.2.5.1 CTAB法 |
2.2.5.2 SDS法 |
2.2.5.3 Sucrose法 |
2.2.6 基因组DNA质量检验 |
2.2.7 目标片段PCR扩增 |
2.2.7.1 目标区域的选择 |
2.2.7.2 PCR扩增条件 |
2.2.8 Illumina HiSeq2500平台测序 |
2.2.9 数据分析 |
2.3 结果 |
2.3.1 基因组DNA提取方法比较 |
2.3.2 高通量测序目标区域比较 |
2.3.2.1 NCBI核酸数据库调研 |
2.3.2.2 野外样品高通量测序结果的比较 |
2.4 讨论 |
2.4.1 基因组DNA提取方法的比较 |
2.4.2 高通量测序目标区域的比较 |
2.4.2.1 NCBI数据库18S rDNA三个高变区序列信息分析 |
2.4.2.2 野外样品18S rDNA三个高变区测序结果的比较分析 |
2.5 小结 |
第三章 秦皇岛近海褐潮区微型和微微型浮游植物种类组成与动态变化研究 |
3.1 前言 |
3.2 实验材料 |
3.2.1 实验试剂与耗材 |
3.2.2 实验仪器 |
3.2.3 样品采集 |
3.2.4 基因组DNA提取 |
3.2.5 18SrDNAV4区目标片段扩增 |
3.2.6 IlluminaHiSeq2500平台测序 |
3.2.7 数据分析 |
3.3 结果 |
3.3.1 2013年褐潮期间秦皇岛近岸海域浮游植物组成及其变化 |
3.3.1.1 测序结果 |
3.3.1.2 微型和微微型浮游植物种类组成 |
3.3.1.3 微型和微微型浮游植物动态变化 |
3.3.1.4 浮游植物样品聚类分析 |
3.3.1.5 微型和微微型浮游植物多样性指数 |
3.3.1.6 稀有OTUs |
3.3.1.7 物种相关性分析 |
3.3.2 2014年秦皇岛近岸海域浮游植物组成及其变化 |
3.3.2.1 测序结果 |
3.3.2.2 微型和微微型浮游植物种类组成 |
3.3.2.3 微型和微微型浮游植物种类变化 |
3.3.2.4 浮游植物样品聚类分析 |
3.3.2.5 微型和微微型浮游植物多样性指数 |
3.3.2.6 稀有OTUs |
3.3.2.7 物种相关性分析 |
3.3.3 2016年春季渤海断面调查微型和微微型浮游植物组成 |
3.3.3.1 测序结果 |
3.3.3.2 微型和微微型浮游植物类群组成及其比较 |
3.3.3.3 物种相关性分析 |
3.4 讨论 |
3.4.1 秦皇岛褐潮的原因种 |
3.4.2 秦皇岛近海微型和微微型浮游植物种类组成和变化情况 |
3.4.3 物种相关性分析 |
3.4.4 高通量测序方法在浮游植物群落研究中的优势和不足 |
3.5 小结 |
第四章 抑食金球藻的遗传多态性 |
4.1 前言 |
4.2 实验材料 |
4.2.1 实验试剂与耗材 |
4.2.2 实验仪器 |
4.2.3 样品采集 |
4.2.4 藻种分离和鉴定 |
4.2.4.1 分离培养 |
4.2.4.2 目标藻鉴定 |
4.2.5 克隆文库构建 |
4.2.6 高通量测序 |
4.2.7 数据处理 |
4.3 结果 |
4.3.1 抑食金球藻的分离鉴定 |
4.3.1.1 电子显微镜观察 |
4.3.1.2 色素分析 |
4.3.1.3 分子鉴定 |
4.3.2 抑食金球藻藻株的克隆文库分析 |
4.3.3 渤海海域抑食金球藻的高通量测序结果 |
4.3.3.1 褐潮区浮游植物样品高通量测序结果 |
4.3.3.2 抑食金球藻的遗传多态性 |
4.4 讨论 |
4.4.1 渤海抑食金球藻藻株的鉴定 |
4.4.2 抑食金球藻核糖体序列多态性比较(28S,18S和 ITS) |
4.4.3 抑食金球藻的遗传多态性 |
4.5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创新性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缩写词中英文对照表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6)三种典型海洋硅藻与海洋卡盾藻及锥状斯氏藻的种间竞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海洋浮游植物概述 |
1.1.1 海洋浮游植物及生态意义 |
1.1.2 近岸海域浮游植物群落结构 |
1.1.3 浮游植物爆发性增长与赤潮 |
1.2 浮游植物的种间竞争 |
1.2.1 营养竞争 |
1.2.2 化感作用 |
1.3 海洋浮游硅藻 |
1.3.1 硅藻及其生态意义 |
1.3.2 硅藻的种间竞争优势 |
1.4 硅藻代谢产物不饱和醛及其影响 |
1.4.1 硅藻代谢产物不饱和醛(PUAs) |
1.4.2 不饱和醛对浮游植物的影响 |
1.5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2 三种典型海洋硅藻与海洋卡盾藻及锥状斯氏藻的种间竞争生长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实验藻种来源 |
2.2.2 藻种培养 |
2.2.3 实验设计 |
2.2.4 实验观察与计数 |
2.2.5 数据处理 |
2.2.6 统计与分析 |
2.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2.3.1 三种典型海洋硅藻与海洋卡盾藻的种间竞争生长 |
2.3.2 三种典型海洋硅藻与海锥状斯氏藻的种间竞争生长 |
2.4 讨论 |
2.5 小结 |
3 三种典型硅藻对锥状斯氏藻的化感作用及其挥发性代谢物质初步检测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实验藻种来源及培养 |
3.2.2 三种海洋硅藻的细胞破碎液和去藻细胞滤液对锥状斯氏藻的生长影响 |
3.2.3 三种海洋硅藻的挥发性代谢物质检测分析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硅藻细胞滤液以及硅藻细胞破碎液对锥状斯氏藻的生长影响 |
3.3.2 三种硅藻的挥发性代谢物质分析 |
3.3.3 三种硅藻细胞破碎液挥发性代谢产物醛类物质比较 |
3.4 讨论 |
3.4.1 硅藻与甲藻间的化感作用 |
3.4.2 硅藻产生挥发性代谢产物不饱和醛 |
3.5 小结 |
4 癸二烯醛对锥状斯氏藻和三种典型硅藻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藻种的来源与培养 |
4.2.2 实验设计 |
4.2.3 观察取样与计数测定 |
4.2.4 数据处理 |
4.2.5 统计与分析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癸二烯醛对四种微藻生长的影响 |
4.3.2 癸二烯醛对四种微藻的叶绿素a含量的影响 |
4.3.3 癸二烯醛对四种微藻的光合活性参数Fv/Fm的影响 |
4.3.4 癸二烯醛对四种微藻的毒性效应 |
4.4 讨论 |
4.5 小结 |
5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论文发表情况 |
致谢 |
(7)海洋初级和次级生产过程对多重环境变化的生理生态学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Abbreviations) |
第一章 文献综述与研究意义 |
1 全球变化与海洋环境变化 |
1.1 海洋酸化 |
1.2 全球变暖 |
1.3 阳光紫外辐射增强 |
2 全球变化对海洋生物生产的影响 |
2.1 对初级生产的影响 |
2.1.1 酸化的影响 |
2.1.2 升温的影响 |
2.1.3 紫外辐射的影响 |
2.2 对次级生产的影响 |
2.2.1 酸化的影响 |
2.2.2 升温的影响 |
2.2.3 紫外辐射的影响 |
3 研究目的意义与方法 |
3.1 海洋浮游初级生产者和次级生产者 |
3.2 研究目的意义 |
3.3 研究方法及方案 |
3.3.1 酸化效应研究 |
3.3.2 升温效应研究 |
3.3.3 紫外辐射效应研究 |
3.3.4 研究方案 |
第二章 近海初级生产对酸化和升温的响应 |
第一节 三种优势硅藻单种和竞争对酸化的响应 |
1 前言 |
2 材料方法 |
2.1 藻种分离与培养 |
2.2 实验设计 |
2.3 细胞计数 |
2.4 色素含量测定 |
2.5 比生长速率 |
2.6 诱导曲线和快速光响应曲线 |
2.7 光合固碳速率 |
2.8 碳酸盐系统 |
2.9 数据分析与处理 |
3 结果 |
3.1 碳酸盐系统 |
3.2 生长 |
3.3 光系统Ⅱ光化学效率 |
3.4 快速光响应曲线 |
3.5 光合固碳 |
3.6 混合培养 |
4 讨论 |
5 小结 |
第二节 酸化对布氏双尾藻温度响应模式的影响 |
1 前言 |
2 材料方法 |
2.1 藻种分离与培养 |
2.2 实验设计 |
2.3 细胞计数 |
2.4 色素含量测定 |
2.5 比生长速率 |
2.6 生长-光强曲线 |
2.7 诱导曲线和快速光响应曲线 |
2.8 光合固碳 |
2.9 碳酸盐系统 |
2.10 数据分析与处理 |
3 结果 |
3.1 生长-光强曲线 |
3.2 碳酸盐系统 |
3.3 生长 |
3.4 光系统n光化学效率 |
3.5 快速光响应曲线 |
3.6 光合固碳 |
4 讨论 |
5 小结 |
第三节 近海浮游植物群落对酸化的季节性响应 |
1 前言 |
2 材料方法 |
2.1 实验设计 |
2.2 理化参数 |
2.3 生长和群落结构 |
2.4 光系统Ⅱ光化学效率 |
2.5 光合固碳 |
2.6 碳酸盐系统 |
2.7 数据分析与处理 |
3 结果 |
3.1 环境参数 |
3.2 浮游植物生长 |
3.3 初级生产和群落呼吸 |
3.4 群落结构变化 |
4 讨论 |
5 小结 |
第三章 浮游动物对环境变化的响应 |
第一节 环境变化对太平洋纺锤水蚤的影响 |
1 前言 |
2 材料方法 |
2.1 太平洋纺锤水蚤的采集 |
2.2 摄食速率的计算 |
2.3 藻种和UV辐射对摄食速率的影响 |
2.4 饵料品质对摄食速率的影响 |
2.5 酸化下摄食速率的温度响应曲线 |
2.6 对酸化和升温的响应 |
2.7 数据分析与处理 |
3 结果 |
3.1 藻种和UV辐射对摄食速率的影响 |
3.2 饵料品质对摄食速率的影响 |
3.3 酸化下摄食速率的温度响应曲线 |
3.4 对酸化和升温的响应 |
4 讨论 |
5 小结 |
第二节 UV辐射对太平洋纺锤水蚤酸化敏感性的影响 |
1 前言 |
2 材料方法 |
2.1 太平洋纺锤水蚤的采集 |
2.2 实验设计 |
2.3 pH敏感性实验装置 |
2.4 不同pH海水制备 |
2.5 数据分析与处理 |
3 结果 |
3.1 pH敏感性测试 |
3.2 UV辐射对pH敏感性的影响 |
4 讨论 |
5 小结 |
第四章 近海浮游生物群落对酸化的响应 |
第一节 浮游植物与浮游动物群落对酸化的响应 |
1 前言 |
2 材料方法 |
2.1 厦门大学海洋酸化试验平台 |
2.2 实验设计 |
2.3 浮游植物生物量 |
2.4 浮游动物鉴定与计数 |
2.5 浮游动物摄食速率 |
2.6 脂肪酸测定 |
2.7 数据分析与处理 |
3 结果 |
3.1 Mesocosm理化参数 |
3.2 浮游植物群落 |
3.3 浮游植物脂肪酸 |
3.4 浮游动物脂肪酸 |
4 讨论 |
5 小结 |
第二节 近海浮游群落食物链传递对酸化的响应 |
1 前言 |
2 材料方法 |
2.1 实验设计 |
2.2 Microcosm理化参数 |
2.3 浮游植物生物量及生长 |
2.4 净初级生产 |
2.5 微型浮游动物摄食 |
2.6 中型浮游动物摄食 |
2.7 营养级传递 |
2.8 脂肪酸测定 |
2.9 数据分析与处理 |
3 结果 |
3.1 Microcosm理化参数 |
3.2 浮游植物生长及净初级生产 |
3.3 浮游植物群落结构 |
3.4 浮游动物摄食以及对初级生产的消耗 |
3.5 浮游植物群落脂肪酸 |
3.6 中型浮游动物脂肪酸 |
4 讨论 |
5 小结 |
第五章 中国南海表层浮游植物群落固碳与环境变化的关系 |
第一节 多重环境压力下浮游植物固碳对UV辐射的响应 |
1 前言 |
2 材料方法 |
2.1 实验设计 |
2.2 环境参数测定 |
2.3 初级生产 |
2.4 UV辐射抑制率计算 |
2.5 数据分析与处理 |
3 结果 |
3.1 理化参数 |
3.2 初级生产 |
3.3 UV辐射抑制率 |
4 讨论 |
5 小结 |
第二节 多重环境压力下初级生产力对酸化的响应 |
1 前言 |
2 材料方法 |
2.1 研究水域 |
2.2 实验设计 |
2.3 环境参数测定 |
2.4 初级生产 |
2.5 P-I曲线侧定 |
2.6 碳酸盐系统 |
2.7 数据分析与处理 |
3 结果 |
3.1 理化参数 |
3.2 初级生产 |
3.3 酸化效应 |
4 讨论 |
5 小结 |
研究总结与创新 |
参考文献 |
论文发表情况 |
参加会议 |
出海情况 |
致谢 |
(8)棕鞭毛藻关键组分分析及对中华拟同形溞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棕鞭毛藻的研究现状 |
1.1.1 棕鞭毛藻的生物学特征 |
1.1.2 棕鞭毛藻的生态作用 |
1.1.3 棕鞭毛藻的毒性 |
1.2 金藻水华 |
1.3 金藻的毒性 |
1.3.1 光的影响 |
1.3.2 盐度的影响 |
1.3.3 水体中氮磷等营养盐的影响 |
1.3.4 添加有机物的影响 |
1.3.5 水体pH值和阳离子的影响 |
1.4 金藻毒素的化学结构 |
1.5 金藻水华暴发时的水体特征及对鱼类的危害 |
1.6 本论文研究目的、意义、内容及技术路线 |
1.6.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6.2 研究的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2章 棕鞭毛藻关键组分的提取与分析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两种藻类和枝角类的培养 |
2.2.2 棕鞭毛藻粗毒素的提取 |
2.2.3 棕鞭毛藻粗毒素的测定 |
2.2.4 棕鞭毛藻氨基酸和脂肪酸成分的检测 |
2.2.5 实验所用试剂、仪器 |
2.2.6 数据分析 |
2.3 实验结果 |
2.3.1 棕鞭毛藻粗毒素对中华拟同形溞的急性毒性实验 |
2.3.2 棕鞭毛藻粗毒素溶血活性的测定 |
2.3.3 棕鞭毛藻粗毒素的鱼毒性的测定 |
2.3.4 棕鞭毛藻的元素分析 |
2.3.5 棕鞭毛藻的氨基酸成分分析 |
2.3.6 棕鞭毛藻的脂肪酸分析 |
2.4 讨论 |
2.4.1 棕鞭毛藻粗毒素对中华拟同形溞的急性毒性实验 |
2.4.2 棕鞭毛藻的溶血活性测定 |
2.4.3 棕鞭毛藻的鱼毒性测定 |
2.4.4 棕鞭毛藻和斜生栅藻氨基酸和脂肪酸组成的比较 |
2.5 结论 |
第3章 棕鞭毛藻对中华拟同形溞生活史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两种藻类的培养 |
3.2.2 中华拟同形溞的培养 |
3.2.3 生活史实验 |
3.2.4 滤食率实验 |
3.2.5 数据分析 |
3.3 实验结果 |
3.3.1 中华拟同形溞生活史参数的变化 |
3.3.2 中华拟同形溞滤食率的变化 |
3.4 讨论 |
3.5 结论 |
第4章 棕鞭毛藻滤液对中华拟同形溞生活史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两种藻类的培养 |
4.2.2 棕鞭毛藻滤液的制备 |
4.2.3 中华拟同形溞的培养 |
4.2.4 实验设计 |
4.2.5 取样与观察 |
4.2.6 数据分析 |
4.3 实验结果 |
4.3.1 中华拟同形溞的存活率与蜕皮次数的变化 |
4.3.2 中华拟同形溞首次生殖时间和体长的变化 |
4.3.3 中华拟同形溞繁殖量的变化 |
4.4 讨论 |
4.5 结论 |
第5章 棕鞭毛藻对中华拟同形溞几种抗胁迫蛋白的影响 |
5.1 引言 |
5.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5.2.1 藻类的培养 |
5.2.2 中华拟同形溞的培养 |
5.2.3 棕鞭毛藻对中华拟同形溞抗胁迫蛋白的影响 |
5.2.4 数据分析 |
5.3 实验结果 |
5.3.1 棕鞭毛藻胁迫对中华拟同形溞酶活性的影响 |
5.3.2 棕鞭毛藻胁迫对中华拟同形溞HSP-70活性的影响 |
5.4 讨论 |
5.4.1 棕鞭毛藻对中华拟同形溞抗氧化酶活力的影响 |
5.4.2 棕鞭毛藻对中华拟同形溞非抗氧化酶活力的影响 |
5.4.3 棕鞭毛藻对中华拟同形溞热休克蛋白的影响 |
5.5 结论 |
第6章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加的学术会议 |
致谢 |
(9)海洋底栖动物稳定同位素和脂肪酸组成的地域性差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创新点摘要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稳定同位素和脂肪酸组成在海洋生态系统研究中的应用 |
1.1 海洋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
1.2 海洋食物网的研究方法 |
1.2.1 胃含物分析法 |
1.2.2 稳定同位素分析法 |
1.2.3 脂肪酸生物标志物法 |
1.2.4 单分子同位素分析法 |
1.3 稳定同位素技术在海洋食物网研究中的应用 |
1.3.1 稳定同位素技术应用的基本原理 |
1.3.2 碳、氮稳定同位素对不同来源有机质的物源示踪 |
1.3.3 碳、氮稳定同位素在海洋食物网物质传递过程中的变化特征 |
1.3.4 碳、氮稳定同位素应用于海洋食物网的食物来源和营养级分析 |
1.4 脂肪酸组成在海洋食物网研究中的应用 |
1.4.1 脂肪酸组成应用的基本原理 |
1.4.2 海洋食物网特征脂肪酸及其来源 |
1.4.3 脂肪酸组成应用于海洋食物网的食性和营养关系研究 |
1.5 脂肪酸特定化合物同位素分析技术在海洋食物网研究中的应用 |
1.6 海洋食物网稳定同位素和脂肪酸组成特征及影响因素 |
1.6.1 稳定同位素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 |
1.6.2 脂肪酸组成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 |
1.7 本文的研究目的、意义及主要内容 |
1.7.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7.2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海洋底栖动物碳、氮稳定同位素组成的地域性差异 |
2.1 材料和方法 |
2.1.1 样品采集 |
2.1.2 样品处理 |
2.1.3 样品测定 |
2.1.4 数据分析 |
2.2 结果 |
2.2.1 刺参碳、氮稳定同位素组成 |
2.2.2 虾夷扇贝碳、氮稳定同位素组成 |
2.2.3 栉孔扇贝碳、氮稳定同位素组成 |
2.3 讨论 |
2.3.1 刺参和扇贝碳、氮稳定同位素组成的地域性差异及影响因素 |
2.3.2 刺参和扇贝碳、氮稳定同位素组成的季节性变化特征 |
2.3.3 稳定同位素技术在水产品产地鉴定中的应用 |
2.4 小结 |
第三章 海洋底栖动物脂肪酸组成的地域性差异 |
3.1 材料和方法 |
3.1.1 样品采集 |
3.1.2 样品处理 |
3.1.3 总脂提取 |
3.1.4 脂肪酸甲酯化 |
3.1.5 脂肪酸组成分析 |
3.1.6 数据分析 |
3.2 结果 |
3.2.1 不同地区刺参的脂肪酸组成 |
3.2.2 不同地区虾夷扇贝的脂肪酸组成 |
3.2.3 不同地区栉孔扇贝的脂肪酸组成 |
3.3 讨论 |
3.3.1 海洋底栖动物脂肪酸组成特征及物种特异性 |
3.3.2 不同地区刺参和扇贝脂肪酸组成的差异性及影响因素 |
3.3.3 刺参和扇贝脂肪酸组成的季节性差异 |
3.4 小结 |
第四章 海洋底栖动物脂肪酸碳稳定同位素组成的地域性差异 |
4.1 材料和方法 |
4.1.1 样品采集 |
4.1.2 样品处理 |
4.1.3 总脂提取 |
4.1.4 脂肪酸甲酯化 |
4.1.5 脂肪酸碳稳定同位素测定 |
4.1.6 数据分析 |
4.2 结果 |
4.2.1 不同地区刺参脂肪酸碳稳定同位素组成 |
4.2.2 不同地区虾夷扇贝脂肪酸碳稳定同位素组成 |
4.2.3 不同地区栉孔扇贝脂肪酸碳稳定同位素组成 |
4.3 讨论 |
4.3.1 不同地区刺参和扇贝脂肪酸碳稳定同位素组成特征及影响因素 |
4.3.2 刺参和扇贝脂肪酸碳稳定同位素组成的季节性差异 |
4.4 小结 |
第五章 形成地域性差异的环境因子 |
5.1 材料和方法 |
5.1.1 食物来源贡献分析 |
5.1.2 食物来源及食性分析 |
5.1.3 脂肪酸碳稳定同位素的分馏 |
5.1.4 数据分析 |
5.2 结果 |
5.2.1 潜在食源对刺参生长的贡献 |
5.2.2 刺参和扇贝的食物来源组成 |
5.2.3 刺参脂肪酸碳稳定同位素的分馏 |
5.3 讨论 |
5.3.1 潜在食源对刺参生长的贡献 |
5.3.2 海洋底栖动物的食物来源组成 |
5.3.3 刺参脂肪酸的代谢过程及碳稳定同位素分馏 |
5.4 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论文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0)利用DNA条形码与形态相结合的方法对亚历山大塔玛复合种和夜光藻的内共生绿藻进行系统分类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DNA条形码技术的简述 |
1.1.1 DNA条形码的起源 |
1.1.2 DNA条形码的基本概念 |
1.1.3 DNA条形码技术的应用 |
1.1.4 DNA条形码技术的方法流程 |
1.1.5 DNA条形码的发展现状 |
1.2 海洋生物DNA条形码的研究 |
1.2.1 海洋生物DNA条形码的重要作用 |
1.2.2 海洋主要生物类群的条形码研究 |
1.2.3 海洋生物DNA条形码研究的欠缺与展望 |
1.3 海洋藻类DNA条形码的研究 |
1.3.1 红藻和褐藻DNA条形码的研究进展 |
1.3.2 绿藻DNA条形码的研究进展 |
1.3.3 硅藻DNA条形码的研究进展 |
1.3.4 甲藻DNA条形码的研究进展 |
1.4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和内容 |
第1章 参考文献 |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 |
2.1.1 实验藻种和培养条件 |
2.1.2 克隆菌株 |
2.1.3 实验试剂 |
2.1.4 引物合成 |
2.1.5 培养基和缓冲液的配制 |
2.2 实验仪器 |
2.3 生物信息学分析 |
2.3.1 应用软件与生物信息学网站 |
2.3.2 进化树的构建方法 |
2.4 实验方法 |
2.4.1 样品收集及前处理 |
2.4.2 DNA提取 |
2.4.3 PCR反应体系 |
2.4.4 PCR产物的纯化与回收 |
2.4.5 制备DH5a感受态细胞 |
2.4.6 基因克隆 |
2.4.7 质粒提取 |
2.4.8 质粒酶切及送测 |
第3章 利用ITS基因将亚历山大塔玛复合种(Alexandriumtamarense species complex)重新划规为五个种 |
3.1 摘要 |
3.2 引言 |
3.3 材料与方法 |
3.3.1 藻种来源,藻种培养和样品的收集 |
3.3.2 显微镜观察 |
3.3.3 DNA提取 |
3.3.4 单细胞分离 |
3.3.5 PCR,克隆,测序和序列的检测 |
3.3.6 多态性分析 |
3.3.7 遗传距离计算 |
3.3.8 系统发育学分析 |
3.4 结果 |
3.4.1 形态 |
3.4.2 ITS序列和株系内多态性 |
3.4.3 系统发育分析评估ITS区分塔玛复合种的有效性 |
3.4.4 类群内(Intra-clade/subclade)和类群间(inter-clade/subclade)遗传距离和ITS作为塔玛复合种条形码基因的适用性 |
3.5 讨论 |
3.5.1 塔玛复合种中用于区分不同物种的形态学特征具有不稳定性 |
3.5.2 ITS作为DNA条形码在塔玛复合种中的有效性 |
3.5.3 提议将塔玛复合种重新定义为五个种 |
3.6 总结 |
第3章 参考文献 |
第4章 通过三个基因将夜光藻(Noctiluca scintillans)体内的共生绿藻(Pedinomonas noctilucae)划归到Marsupiomonadales目下并重新命名为Protoeuglena noctilucae |
4.1 摘要 |
4.2 引言 |
4.3 材料与方法 |
4.3.1 藻种来源和原始样品的收集 |
4.3.2 DNA提取 |
4.3.3 PCR,克隆,限制性酶切与测序 |
4.3.4 序列比对与进化分析 |
4.4 结果 |
4.4.1 显微镜观察与赤潮生理参数 |
4.4.2 直接测序与克隆测序结果 |
4.4.3 进化树分析 |
4.4.4 共生绿藻在Pedinophyceae纲中的进化分类位置 |
4.5 讨论 |
4.5.1 重新划分P.noctilucae的形态学依据 |
4.5.2 将P.noctilucae定义为Marsupiomonas姐妹属的分子依据 |
4.5.3 召回Protoeuglena作为新的共生绿藻的属名 |
第4章 参考文献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结果 |
5.2 创新 |
5.3 不足与展望 |
附件 |
博士在读期间科研收获 |
致谢 |
四、鞭毛藻是植物,还是动物(论文参考文献)
- [1]黄渤海海域几种典型双壳贝类对浮游植物的摄食规律研究[D]. 潘绘竹. 暨南大学, 2020
- [2]海洋赤潮藻生长过程中碳源的作用机制[D]. 娄亚迪. 大连海事大学, 2020(01)
- [3]基于脂肪酸标记物的斯科舍海南极磷虾食性季节和年际变化研究[D]. 邓博. 上海海洋大学, 2020
- [4]轮虫培育池浮游生物的种群动态[J]. 周晔平. 福建农业科技, 2020(04)
- [5]秦皇岛近海“褐潮区”微型和微微型浮游植物种类组成与动态变化研究[D]. 陈振帆.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2019(01)
- [6]三种典型海洋硅藻与海洋卡盾藻及锥状斯氏藻的种间竞争研究[D]. 廖姿蓉. 暨南大学, 2019(02)
- [7]海洋初级和次级生产过程对多重环境变化的生理生态学响应[D]. 王提峰. 厦门大学, 2019(08)
- [8]棕鞭毛藻关键组分分析及对中华拟同形溞的影响[D]. 汤恒星. 南京师范大学, 2018(01)
- [9]海洋底栖动物稳定同位素和脂肪酸组成的地域性差异研究[D]. 张旭峰. 大连海事大学, 2017(02)
- [10]利用DNA条形码与形态相结合的方法对亚历山大塔玛复合种和夜光藻的内共生绿藻进行系统分类学研究[D]. 王路. 厦门大学, 201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