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析剂量标准争议

透析剂量标准争议

一、关于透析剂量标准的争论(论文文献综述)

刘懿[1](2021)在《可降解高分子纳米药物递送系统用于抗肿瘤效应的研究》文中提出可降解高分子作为药物载体用于肿瘤治疗有巨大的研究价值和应用前景。高分子药物载体通过改善化疗药物的溶解度,能够显着提高化疗药物在体内的循环时间,增加靶向性,减少非特异的系统毒性,从而改善治疗效果。然而,如何根据肿瘤微环境有效设计及可控合成可降解高分子依然面临巨大挑战。本论文主要集中在多种可降解高分子药物递送系统设计及构建,并将其作为纳米药物载体在肿瘤治疗过程中的应用。本论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分为三个部分:1、发展了一种新型硫代磷酸酯聚合的单体和聚合体系。利用三氯硫磷和乙二醇成环的反应得到能够官能化五元环硫代磷酰氯(CTP),进而与不同碳链长度的烷基醇在三乙胺的作用下反应生成硫代磷酸酯单体:甲基乙撑硫代磷酸酯(MTP),乙基乙撑硫代磷酸酯(ETP),正丙基乙撑硫代磷酸酯(PTP),正丁基乙撑硫代磷酸酯(BTP)。使用完全干燥的苯甲醇作为有机碱催化下开环聚合的引发剂,通过一系列催化剂,催化条件的筛选,最终得到了使这类硫代磷酸酯可控聚合的条件。对得到的不同均聚物进行差示扫描量热(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DSC)和热重分析(Thermogravimetric Analysis,TGA)的检测,得到了其玻璃化转变温度和热分解温度。与传统的聚磷酸酯相比,这种硫代磷酸酯有更低的玻璃化温度和更高的热分解温度。后续将单甲基聚乙二醇(mPEG-OH)和羟基封端的聚己内酯(PCL-OH)作为引发剂,引发硫代磷酸酯单体聚合,得到两嵌段的共聚物。其中,聚乙二醇-b-聚乙基乙撑硫代磷酸酯(mPEG-b-PETP)能够在水溶液中自组装形成纳米颗粒,通过光散射(DLS)和临界胶束浓度(CMC)实验发现聚硫代磷酸酯有更强的疏水性。后续通过体积排除色谱(SEC)检测了载体的降解能力,在不同酸碱度pH的溶液中,硫代聚磷酸酯均展现出了非常好的抗水解能力。但是在过氧化氢存在下,硫代聚硫酸酯能够快速的降解,这种特异性的降解模式给响应性的药物释放提供了新的思路。2、建立了一种以天然高分子透明质酸(HA)为骨架基于肿瘤乏氧微环境响应的纳米药物载体(NPHPaPN)。这种药物载体通过键合顺铂前药实现肿瘤细胞的杀伤,同时利用肿瘤乏氧响应导致的聚乙二醇脱壳,增加透明质酸和肿瘤细胞表面CD44受体作用,进而增加药物载体进入乏氧区域化疗耐受细胞内的能力,包载的核苷剪切修复抑制剂能够明显抑制肿瘤细胞的核苷剪切修复通路,从而促进肿瘤细胞的死亡。顺铂前药(Pt-C12)和乏氧响应的聚乙二醇(PEG-azo)通过与HA骨架上的羧基进行酯化反应得到聚合物HPaP,利用超声分散的方法将DNA修复抑制剂NERi包载至纳米颗粒中。这种药物载体在体外模拟的乏氧条件下有着很好的细胞摄取能力和细胞毒性。体内实验中,该载体利用肿瘤本身增强渗透和滞留(EPR)效应的特点富集到肿瘤组织,并在乏氧条件下脱去PEG壳层,增加HA-CD44的作用,利于其在肿瘤乏氧部位的渗透。在治疗实验中,NPHPaPN与顺铂相比,显着抑制了肿瘤生长。这种用于克服肿瘤异质性导致的耐药问题的载体设计,为纳米药物用于肿瘤化疗提供了思路。3、铜离子在肿瘤生长中起到维持肿瘤细胞氧化磷酸化的作用,氧化磷酸化会提供细胞生长所必要的能量,和必要生物质的合成。基于此概念,我们建立了一种一锅合成树枝状大分子的方法,并对其表面进行特定基团官能化,使其能够吸附血液循环中的铜离子,从而限制肿瘤的铜离子供应。利用三羟甲基丙烷为树枝状大分子的生长核心,在合适的催化剂和催化条件下,依次与甲基丙烯酸异氰基乙酯(IEMA)和1-硫代甘油(1-TG)交替反应,最终得到树枝状大分子TMP-G4-OH。后续用铜离子配位基团(CDM-COOH)和聚乙二醇羧基(mPEG-COOH)通过酯化反应接枝在其表面,从而得到铜离子吸附的药物载体TMP-G4-CDM-PEG。我们分别在纳米颗粒水平,细胞水平,动物水平检测了 TMP-G4-CDM-PEG吸附环境中Cu的能力,通过一价和二价Cu探针的荧光变化和金属元素的直接检测,均证明了环境中Cu的减少。最后,我们对TMP-G4-CDM-PEG进行抗肿瘤效果的评估,结果发现,Cu的限制能够明显减慢肿瘤生长速率,且TMP-G4-CDM-PEG比临床上使用的铜螯合剂四硫代钼酸胺(TM)的抗肿瘤效果更加显着。

顾鸣佳[2](2021)在《参乌黄雪汤治疗终末期肾病合并认知功能障碍肾虚痰瘀证的疗效及机制研究》文中认为临床研究一、腹膜透析患者认知功能状况及中医辨证分型研究目的:1)系统评价南京中医药大学常熟附属医院肾病科腹透中心腹膜透析(PD)患者认知功能障碍(CI)的发病状况;2)全面统计出现CI的PD患者的证型分布,为终末期肾病合并认知功能障碍(ESRD-CI)中医诊疗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1)对腹透中心的PD患者运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 v7.3)进行认知功能测定;2)对测定结果为CI的患者进行中医四诊信息采集,并据此行中医辨证,统计各证型分布情况。结果:1)本研究共纳入133位PD患者,结果MoCA得分小于26分(CI)的患者达96位,占总人数的72.2%。其中受损比例最高的三个认知版块分别是:延时回忆、注意力、执行力。2)对上述诊断为ESRD-CI的96位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各主要证型分布如下:肾精亏虚、痰浊瘀阻证61例(63.5%)、肾精亏虚兼夹痰浊证2例(2.1%)、气血两虚、痰浊瘀阻证19例(19.8%)、气血两虚兼夹血瘀证5例(5.2%)、气血两虚证6例(6.3%)、肝肾阴虚证3例(3.1%)。结论:本院腹透中心PD患者出现CI的人数达96例,占总人数的72.2%;这部分患者中最常见的证型为肾精亏虚、痰浊瘀阻证,占比63.5%。二、参乌黄雪汤治疗腹膜透析伴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评价目的:评价参乌黄雪汤对辨证属肾精亏虚、痰瘀阻滞的腹膜透析伴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疗效。方法:招募本腹透中心辨证属肾精亏虚、痰瘀阻滞证的CI患者60例,进行前瞻性队列研究,阳性对照,患者自愿入组,非随机,不设盲。对照组予规律腹膜透析及西医常规治疗,如控制血压、纠正贫血等;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参乌黄雪汤治疗,疗程为三个月。结果:总共57位患者完成实验,对照组28人,治疗组29人;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的执行功能(P<0.05)及总得分(P<0.05)均明显改善。两组间其他单项无统计学差异;与对照组相比,治疗患者血清IS显着下降(P<0.01);两组患者治疗后BUN、SCr改变无明显差异。结论:参乌黄雪汤治疗肾精亏虚,痰瘀阻滞型并发CI的腹膜透析患者具有良好的疗效,且能有效降低患者血清IS的水平。实验研究一、参乌黄雪汤治疗终末期肾病并发认知功能障碍小鼠的药效研究目的:研究参乌黄雪汤(SHD)对终末期肾病并发认知功能障碍(ESRD-CI)小鼠的治疗作用,为SHD临床治疗该病提供基础理论依据。方法:用5/6肾切除法建立慢性肾衰竭小鼠模型,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阳性药组、SHD高剂量组以及SHD低剂量组。各组继续喂养,进行水迷宫实验(Morris),检测各组小鼠的认知功能,建立ESRD-CI小鼠模型。SHD高剂量组和SHD低剂量组分别以24 g/kgd·和12 g/kg·d浓度的SHD灌胃,假手术组和模型组以等量的生理盐水灌胃,阳性药组给予多奈哌齐10mg/kg。持续灌胃4周,再次行Morris水迷宫实验,记录各组小鼠认知功能;检测各组小鼠血生化指标及大脑病理。结果:与模型组比较,SHD高剂量组和SHD低剂量组的逃逸潜伏期显着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原平台象限停留时间和穿越平台次数显着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相比,SHD组的血清和脑组织IS均显着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呈浓度依赖性(P<0.01);SHD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脑中MDA、IL-1β、TNF-α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SOD活性显着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HD高剂量组和SHD低剂量组治疗后,小鼠脑海马组织病理形态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其中以高剂量组更为显着。结论:SHD可能通过降低IS的浓度而抑制炎症反应和脂质过氧化物的产生,提高自由基的清除作用,从而改善ESRD-CI小鼠的认知功能二、参乌黄雪汤治疗终末期肾病合并认知功能障碍的机制研究目的:通过免疫组化、免疫荧光、RT-qPCR以及蛋白免疫印迹技术,深入探讨SHD治疗ESRD-CI的作用机制。方法:取各组小鼠海马脑组织和肾脏组织石蜡切片,运用免疫组化、免疫荧光、Western-Blot(WB)和 RT-qPCR 技术分别测定脑组织中 NF-κB、MAPK、JNK、OAT1、BDNF、TrKB和AhR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以及肾脏中NF-κB、MAPK、JNK、OAT1和AhR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结果:与模型组相比,SHD高剂量组和SHD低剂量组小鼠脑组织和肾脏中NF-κB、MAPK、JNK和AhR的阳性细胞数量明显减少,而脑组织和肾脏中的OAT1阳性细胞以及海马组织中的BDNF、TrkB阳性反应细胞明显增多。并且,SHD高剂量增加小鼠脑组织和肾脏中OAT1以及海马组织中BDNF、TrkB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减少小鼠脑组织和肾脏中NF-κB、MAPK、JNK和AhR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效果最佳。结论:SHD通过抑制IS介导的AhR/NF-κB/JNK信号通路对神经细胞的保护作用,可能是以增加BDNF/TrkB通路活性的方式得以实现三、参乌黄雪汤的物质基础研究目的:采用LC-MS技术对SHD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并鉴定,为SHD治疗ESRD-CI的研究奠定基础;方法:通过对图谱中各成分的保留时间、相对分子质量等信息的综合解析,与对照品或文献报道进行对比,确定其有效成分。结果:一共确定82种主要化学成分,包括人参皂苷、大黄素、芦荟大黄素、β-细辛醚等。结论:初步明确了 SHD的物质基础。

杨兵[3](2020)在《拐枣多糖的分离纯化和结构解析及其降血糖活性研究》文中提出糖尿病是一种慢性内分泌代谢疾病,是由于机体胰岛素分泌相对不足或绝对不足而引起机体糖、脂肪、蛋白质代谢紊乱,并以持续高血糖为典型特征的一种综合症。世界卫生组织将糖尿病分为以下四类:1型糖尿病(Type 1 Diabetes mellitue,T1DM)、2型糖尿病(Type 2Diabetes mellitue,T2DM)、妊娠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和其他糖尿病。根据国际糖尿病联盟最新统计,2019年全球约有4.63亿糖尿病患者,而我国糖尿病患者约为1.16亿,居全球首位。以目前趋势推测,到2045年全球糖尿病患者将达到7亿。目前,糖尿病最有效的治疗途径为注射胰岛素和口服降血糖药,但大多数口服降糖药具有一定的副作用。因此,寻找方便易行、疗效确切、无副作用或副作用很小的预防和治疗糖尿病的天然药物显得十分重要。拐枣(Hovenia dulcis)是一种鼠李科枳椇属植物,其可食部分为拐枣果梗。拐枣中富含植物多糖、黄酮类、三萜皂苷类和生物碱等活性成分。近年来,拐枣在营养和保健功效方面的功效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目前有关拐枣资源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拐枣种子(枳椇子)方面,对其可食部分(拐枣果梗)的研究较少,一般为利用拐枣果梗开发拐枣果醋、果酒和果汁等产品。同时,也有少量研究报道了拐枣果梗中小分子活性物质(如黄酮类物质)的提取、分离纯化和功能方面的研究。可见,由于对拐枣果梗活性成分研究的不深入,造成其工业化产品附加值低,进而导致资源浪费等问题依然存在。因此,提高拐枣资源开发的附加值,减少资源浪费已成为拐枣产业的重中之重。基于此,本实验以拐枣(果梗)为研究对象,瞄准其活性成分拐枣多糖,采用三种提取工艺提取拐枣多糖,筛选出体外降血糖活性最高的拐枣多糖样品;并对拐枣多糖样品进行分离纯化和结构解析;以及探讨拐枣多糖纯化组分对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的降糖效果及机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三种提取工艺对拐枣多糖的理化性质和结构特性及生物活性的影响采用热水提取(Hot water extraction,HWE)、快速溶剂萃取(Accelerated solvent extraction,ASE)和超声辅助提取(Ultrasonic-assisted extraction,UAE)三种提取工艺提取拐枣多糖,分别命名为:HWE-HDPs、ASE-HDPs和UAE-HDPs,探讨三种提取工艺对拐枣多糖的理化性质和结构特性以及生物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三种提取工艺的拐枣多糖基本化学组成成分具有显着性差异;拐枣多糖HWE-HDPs的平均分子量显着高于拐枣多糖ASE-HDPs和UAE-HDPs;拐枣多糖HWE-HDPs的单糖组成以鼠李糖、半乳糖醛酸、半乳糖和阿拉伯糖为主,拐枣多糖ASE-HDPs和UAE-HDPs的单糖组成以鼠李糖、葡萄糖、半乳糖和阿拉伯糖为主;三种提取工艺的拐枣多糖均具有一定的潜在降血糖活性,其中拐枣多糖HWE-HDPs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能力和Hep-G2细胞胰岛素抵抗的改善效果均显着高于拐枣多糖ASE-HDPs和UAE-HDPs。(2)拐枣多糖的分离纯化和结构解析采用DEAE-52阴离子交换柱层析法和Sephadex G-100柱层析法对拐枣多糖进行分离纯化,得到拐枣多糖的纯化组分,对其进行纯度鉴定并测定其分子量分布,最后结合化学分析法和现代仪器分析法对多糖的纯化组分进行结构解析。结果显示:采用DEAE-52阴离子交换柱层析法分离纯化得到三个拐枣多糖组分(HDPs-1,HDPs-2和HDPs-3),其中HDPs-2的纯化得率和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能力最高;进而对HDPs-2进行Sephadex G-100柱层析,得到单一多糖组分HDPs-2A,其得率为粗多糖HDPs的19.63%;HDPs-2A平均分子量为372.91 k Da,其总糖含量为84.22%,糖醛酸含量为5.35%,不含蛋白质;HDPs-2A的单糖组成主要包括甘露糖、鼠李糖、葡萄糖醛酸、半乳糖醛酸、葡萄糖、半乳糖和阿拉伯糖等,摩尔百分比分别为:3.64%、1.41%、4.67%、5.16%、3.01%、60.02%和22.09%;高碘酸氧化、Smith降解、甲基化和核磁共振分析结果表明,HDPs-2A是由α-L-Araf-(1→、→3,5)-α-L-Araf-(1→、→3)-α-L-Araf-(1→、→3,6)-β-D-Manp-(1→、→3)-β-D-Galp A-(1→、→6)-β-D-Galp-(1→、α-D-Glcp A-(1→和→6)-α-D-Glcp-(1→等8种糖苷键组成;原子力显微镜结果表明,HDPs-2A在水中呈不规则的聚合物颗粒形态;X-RD结果表明,HDPs-2A呈单晶体结构存在。(3)拐枣多糖HDPs-2A对1型糖尿病的降糖效果及机制研究以拐枣多糖HDPs-2A为研究材料,采用链脲佐菌素(STZ)诱导构建T1DM大鼠模型,将实验大鼠随机分为6组(每组8只):空白对照组(NG)、模型组(DM)、阳性对照组(MET)、拐枣多糖HDPs-2A低(L-PA)、中(M-PA)、高(H-PA)剂量组,分别灌胃干预4周。结果显示:中、高剂量的拐枣多糖HDPs-2A可提高T1DM大鼠的体重、血清胰岛素水平和肝糖原水平,降低T1DM大鼠的空腹血糖水平,并改善其口服葡萄糖耐量能力;此外,中、高剂量的拐枣多糖HDPs-2A还能部分修复胰岛β-细胞损伤,减轻胰腺氧化应激反应,降低血清促炎因子水平;高剂量的拐枣多糖HDPs-2A对T1DM大鼠的降糖效果与MET组无显着性差异;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ting结果表明,1)中、高剂量的拐枣多糖HDPs-2A可显着上调胰腺中PDX-1的表达,激活并上调IRS2的表达,以调控胰岛β-细胞的凋亡和再生,达到恢复胰岛β-细胞功能损伤的作用,此外,中、高剂量的拐枣多糖HDPs-2A也可上调胰腺GK和GLUT2的表达,以提高胰岛β-细胞的胰岛素分泌能力,最终改善T1DM大鼠的糖代谢紊乱;2)中、高剂量的拐枣多糖HDPs-2A可显着上调肝脏中GK的表达,显着下调G6Pase的表达,以提高肝糖原合成能力,抑制肝脏糖异生作用,最终改善T1DM大鼠的肝脏糖代谢紊乱。综上,拐枣多糖HDPs-2A对T1DM的降糖机制可能为:通过上调胰腺PDX-1、IRS2、GK和GLUT2等信号分子的表达,以调控胰岛β-细胞的凋亡和再生,促进胰岛素分泌,同时也可通过上调肝脏GK的表达和下调G6Pase的表达,来改善肝脏糖代谢紊乱,最终达到改善T1DM的作用。(4)拐枣多糖HDPs-2A对2型糖尿病的降糖效果及机制研究以拐枣多糖HDPs-2A为研究材料,采用高脂高糖结合小剂量STZ诱导构建T2DM大鼠模型,分组与T1DM的降血糖实验一致,灌胃干预4周。结果显示:中、高剂量的拐枣多糖HDPs-2A可提高T2DM大鼠的体重和肝糖原水平,降低T2DM大鼠的空腹血糖水平,并改善其口服葡萄糖耐量能力,提高胰岛素的利用和降低胰岛素抵抗,此外,中、高剂量的拐枣多糖HDPs-2A还可部分修复肝脏组织损伤,减轻肝脏氧化应激反应,并提高T1DM大鼠粪便中的短链脂肪酸(SCFAs)水平;高剂量的拐枣多糖HDPs-2A对T2DM大鼠的降糖效果与MET组无显着性差异;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ting结果表明,1)中、高剂量的拐枣多糖HDPs-2A可显着上调T2DM大鼠肝脏中Ins R和IRS2的表达,激活PI3K,进一步激活并上调PI3K下游关键信号分子Akt的表达,从而上调肝脏中GLUT4的表达,以促进T2DM大鼠肝脏对葡萄糖的吸收和利用,同时提高肝脏的胰岛素敏感性,最终降低肝脏胰岛素抵抗;2)中、高剂量的拐枣多糖HDPs-2A可显着上调T2DM大鼠肝脏p-AMPK的表达,激活AMPK途径,进而下调AMPK途径介导的糖异生关键酶G6Pase与PEPCK的表达,以抑制肝脏糖异生作用,最终改善肝脏糖代谢紊乱;3)中、高剂量的拐枣多糖HDPs-2A可显着下调T2DM大鼠肝脏中糖原合成酶激酶GSK-3β的表达,并上调糖原合成酶GS的表达,以促进肝糖原合成,还可显着下调肝脏糖异生关键调控因子Fox O1的表达,以抑制肝脏糖异生作用,减少肝糖输出,最终改善肝脏糖代谢紊乱并降低肝脏胰岛素抵抗;4)中、高剂量的拐枣多糖HDPs-2A可显着上调T2DM大鼠肝脏中PPARγ和PGC-1α的表达,激活PPARγ/PGC-1α信号通路,进而上调PI3K-p85和GLUT4的表达,以及激活AMPK途径和调控与糖代谢相关激酶的表达,以提高葡萄糖的转运,促进肝糖原合成,最终改善肝脏糖代谢紊乱并降低肝脏胰岛素抵抗。综上,拐枣多糖HDPs-2A对T2DM的降糖机制可能为:通过激活胰岛素PI3K/Akt信号转导通路的上下游相关信号分子,降低肝脏胰岛素抵抗;另外,通过激活AMPK途径和糖代谢相关酶,改善肝脏糖代谢紊乱;同时,也可通过调控GS/SGK-3β信号通路和下调Fox O1的表达,改善肝脏糖代谢紊乱并降低胰岛素抵抗;还可通过调控PPARγ/PGC-1α信号通路,进而调控其他相关信号分子的表达,改善肝脏糖代谢紊乱并降低胰岛素抵抗。因此,拐枣多糖HDPs-2A可改善肝脏糖代谢紊乱并降低肝脏胰岛素抵抗,且两种机制相互调节,共同改善T2DM。结论:本实验以拐枣多糖的降血糖活性为出发点,首先对拐枣多糖进行提取、分离纯化和结构解析,然后探讨拐枣多糖HDPs-2A对1型/2型糖尿病的降糖效果及机制。实验结论为:采用三种提取工艺提取拐枣多糖,其中HWE-HDPs具有较强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和Hep-G2胰岛素抵抗细胞改善作用;以HWE-HDPs为研究材料,经分离纯化得到拐枣多糖纯化组分HDPs-2A,其主要含α-L-Araf-(1→、→3,5)-α-L-Araf-(1→、→3)-α-L-Araf-(1→、→3,6)-β-D-Manp-(1→、→3)-β-D-Galp A-(1→、→6)-β-D-Galp-(1→、α-D-Glcp A-(1→和→6)-α-D-Glcp-(1→等8种糖苷键;然后以拐枣多糖HDPs-2A为研究材料,发现拐枣多糖HDPs-2A对T1DM的降糖机制可能为:通过调控T1DM大鼠胰腺相关基因的表达,来调控胰岛β-细胞的凋亡和再生以及促进胰岛素分泌,还可通过调控肝脏糖代谢相关酶的表达,以改善T1DM大鼠肝脏糖代谢紊乱,最终达到改善T1DM的作用;拐枣多糖HDPs-2A对T2DM的降糖机制可能为:通过激活胰岛素PI3K/Akt信号转导通路以及肝脏糖代谢相关的通路和信号分子的表达,以改善肝脏糖代谢紊乱并降低肝脏胰岛素抵抗,最终改善T2DM。

张勇[4](2020)在《持续性肾脏替代治疗的临床过程安全管理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是危重症患者的常见并发症,通常与预后不良、死亡率升高及医疗费用增加有关。持续性肾替代治疗(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CRRT)凭借血流动力学稳定、溶质清除率高和液体平衡易于控制等优点,被公认为危重症患者AKI的首选治疗方法。CRRT虽已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应用,但关于其适应症、治疗时机、剂量、抗凝等问题的争议延续多年,实际应用模式在不同国家和医疗机构之间存在普遍差异,这种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成为患者的安全隐患。与此同时,CRRT相关不良事件和并发症频繁发生,给患者生命安全造成直接威胁。国内CRRT应用近年来快速增长,但关于CRRT医疗安全相关问题的研究却鲜有报道,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也尚不清楚。本研究旨在通过描述CRRT临床应用及不良事件特征,探索影响CRRT患者安全的临床因素,应用失效模式及效应分析(Failure Mode and Effects Analysis,FMEA)确定CRRT过程中威胁患者安全的高危失效模式,进而制定改进措施并对干预效果加以验证,为改善CRRT质量控制和患者安全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经验。研究方法:本研究共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研究采用横断面研究设计,使用依据国外相关研究改编的调查表,以辽宁省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和肾脏病学分会会员单位为现场,调查重症监护病房(Intenve Care Unit,ICU)和肾内科CRRT临床应用特征和患者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第二阶段研究以第一阶段调查结果为基础,结合文献报道的CRRT患者安全影响因素,针对CRRT实施过程开展FMEA分析。通过制定工作流程图、构建风险评分矩阵对潜在安全影响因素进行量化评估,确定CRRT实施过程中的高危失效模式及相应的失效原因,并制定针对性改进措施。第三阶段是应用CRRT实施核查表的前后对照研究,比较核查表实施前后CRRT相关风险和不良事件发生情况,验证干预措施的应用效果。结果:CRRT应用情况调查共回收问卷72份,反馈率为92.3%。在返回的问卷中,66份填写完整并纳入数据分析(91.7%,35份来自ICU,31份来自肾内科)。调查结果显示,最常用的CRRT技术模式是持续性静脉血液滤过(Continuous Venovenous Hemofiltration,CVVH),共63个科室(95.5%)报告使用。绝大多数科室(50,75.8%)采用L/h作为治疗剂量开具方式。前后联合的稀释方式无论在CVVH还是持续性静脉血液透析滤过(Continuous Venovenous Hemodiafiltration,CVVHDF)中都是使用最多的。如果CVVH以L/h方式开具,剂量≦2L/h使用频率最高(30,47.6%);如果以m L/kg/h方式开具,剂量>25m L/kg/h最为常见(10,15.9%)。总体上CRRT每日治疗时长7-8小时(22,33.3%)最多见。报告经常和总是进行持续24小时治疗的科室均为ICU(16,24.2%)。此外,颈内静脉是最常用置管部位(45,68.2%),普通肝素是最常用的抗凝剂(43,65.1%)。CRRT不良事件调查共发放问卷3006份,回收2262份,反馈率为75.2%。其中412份问卷报告了430例CRRT相关不良事件,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4.3%。在报告的不良事件中,占比较高的是体外循环凝血和血流下降(89,20.7%)、代谢性碱中毒(46,10.7%)、代谢性酸中毒(38,8.8%)、高血压(28,6.5%)、低钙血症(26,6.0%)、心率失常(24,5.6%)、高钙血症(23,5.3%)和置管穿刺部位出血(22,5.1%)。共131份问卷(4.4%)报告了CRRT病历相关缺陷,涉及159例处方和监测记录信息缺失。在失效模式及效应分析过程中,FMEA团队绘制了CRRT实施流程图,列出CRRT实施流程潜在失效模式22项,讨论分析得出失效模式对应的失效原因98项。通过计算RPN值进行危害分析,最终确定12项潜在失效模式及对应的25项失效原因。通过对失效原因的讨论分析,制定了14项改进措施,依据改进措施开展专项培训并制定了CRRT实施核查表。在应用CRRT实施核查表的前后对照研究中,改进措施实施前后分别有96例和89例CRRT患者纳入分析,干预实施后严重的凝血病、有证据的出血、低体温、处方记录缺失和肾功监测缺没有再出现,滤器凝结和管路凝血等不良事件数量也明显较少。结论:本研究发现辽宁省CRRT应用在机构间和专业间存在服务能力与治疗实践的差异,缺乏统一规范。CRRT实施过程中不良事件发生率很高,最常见的是体外循环凝血和血流下降。通过FMEA分析制定的CRRT实施核查表,在临床应用中可以减少CRRT相关风险和不良事件,提升治疗的安全性和规范性。

孙亚东[5](2020)在《猫慢性肾病(CKD)临床治疗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慢性肾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是猫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的一种疾病。针对猫CKD的高发病率和死亡率,以及目前治疗方法单一、有效率不高等问题,本研究对猫CKD临床发病情况进行调查,并研究、比较中药等不同方法的治疗效果,试图找到更有效的治疗猫CKD方法,为临床治疗猫CKD提供新思路。辽宁地区猫慢性肾病临床发病情况调查统计2009-2018年辽宁地区60家动物医院就诊病例24125例,CKD 1173例。统计各年CKD病例占就诊总病例数,发现CKD患病率逐年上升;统计品种分布,英国短毛猫、家猫和美国短毛猫发病率最高,分别占CKD患病数的30%(320/1173),18%(215/1173)和17%(200/1173);统计发病年龄,0-4年发病率8.8%(104/1173),大于14年发病率37%(441/1173),CKD发病率跟年龄联系紧密,年龄大发病率高;统计病因,肾后梗阻性和不明原因占比最高,分别达到26.4%(310/1173)和24.6%(289/1173);统计临床症状,其中体重下降及多尿两个症状比例高,分别是86.7%(1016/1173)和60.1%(706/1173)。中药肾衰1号治疗猫慢性肾病研究分析32例猫CKD证型与血肌酐等指标的关系,同时研究中药肾衰1号(CK1)对中早期CKD患猫的治疗效果。结果表明肾阳虚证Scr,P及收缩压上升水平最高,贫血程度最严重;肾气虚证Scr,P升高水平最低,贫血程度最轻,收缩压升高幅度最小。检测指标与各中医证型之间存在相关性,可作为临床辨证分型的客观根据。中医辨证治疗可降低患猫血液指标,改善高血压、贫血状态及临床症状积分,提高生存质量。肾衰1号对肾气虚和脾肾气虚型有效率分别达到100%(11/11)和88.8%(7/9),效果好于其它证型。治疗的总有效率达到84.3%。本研究证明肾衰1号能改善中期CKD肾脏功能和临床症状。中药肾衰1号与针灸治疗猫慢性肾病研究研究中药肾衰1号和针灸分别治疗CKD患猫30例的治疗效果。结果表明A组(中药组)Scr与肾小球滤过率治疗前比较极显着下降(P<0.01),HCT和UPC显着下降(P<0.05),中药组在改善肾功能及贫血方面作用明显;B组(针灸组)在治疗后Scr,肾小球滤过率下降极显着(P<0.01),HCT显着升高(P<0.05)。B组在改善肾功能及贫血方面作用明显。A组治疗后的GFR值下降幅度极显着于B组(P<0.01)。两组治疗后的总积分都下降,A组治疗后的总积分改善程度显着优于B组(P<0.05)。A、B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6.6%和73.3%,A组的治疗效果好于B组。结果证明A、B组均能改善早期CKD肾脏功能和临床症状。中药肾衰1号与腹膜透析治疗猫慢性肾病研究筛选符合标准患猫20只,随机分成C、D两组。C组中药结合PD治疗,D组单纯PD治疗。研究腹膜透析方法、并发症及中药结合腹膜透析治疗猫慢性肾病的疗效。结果表明PD并发症主要包括水潴留20%(4/20),低蛋白血症35%(7/20)等;C、D两组治疗后肾功能指标、营养状况及贫血改善良好;C组治疗后的BUN浓度下降幅度显着优于D组(P<0.05),C组治疗后的GFR值,Alb,Hb浓度升高幅度显着大于D组(P<0.05);C、D组有效率分别为70%和50%。证明中药肾衰1号结合PD及PD均能改善中后期CKD肾脏功能和临床症状,中药肾衰1号对CKD后期的残存肾功能具有较好的保护作用。综上所述,调查发现猫CKD发病和多种因素有关,辽宁地区猫CKD发病率逐年升高;生化指标有利于CKD的中兽医辩证分型,中药肾衰1号治疗猫CKD具有降低生化指标,改善症状的明显功效;针灸治疗猫CKD具有一定的降低生化指标,改善症状的功效,中药肾衰1号结合治疗效果优于针灸治疗;腹膜透析治疗猫CKD具有较明显的降低生化指标,改善症状的功效,中药肾衰1号结合腹膜透析治疗效果优于腹膜透析。

李佳霖[6](2020)在《慢性肾脏病危险因素分析及中药糖肾方治疗肾间质纤维化的作用》文中认为研究背景: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是全球性的公共健康问题,根据流行病学资料显示,CKD全球患病率大约是8%~16%。中国约有10.8%的成年人患有CKD,其中部分患者得不到有效治疗进展为终末期肾病(end-stage renal disease,ESRD),给社会和家庭造成了沉重的经济负担。CKD作为心血管事件和脑血管疾病的重要的潜在危险因素,受到医务工作者广泛的关注,影响CKD发生发展的危险因素研究亦引起肾脏病学界的高度重视。蛋白尿、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作为CKD疾病进展的常见危险因素已经在业内达成共识,然而甲状腺激素水平对于CKD疾病进展的影响仍然关注不够。肾间质纤维化是CKD进展为ESRD的重要病理过程,目前临床上尚缺乏理想的治疗药物,中医药防治肾间质纤维化具有显着优势。糖肾方是本研究组在继承名老中医临证经验基础上,研制的治疗糖尿病肾脏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的中药复方制剂。临床试验表明糖肾方可以改善肾功能,提高肾小球滤过率,但缺乏动物实验证实其有抗纤维化作用。研究目的:(1)通过临床回顾性研究,揭示影响CKD进展的危险因素;(2)甲状腺激素作为CKD进展的危险因素,进一步建立甲状腺激素与CKD发生发展的疾病预测模型;(3)评价糖肾方通过改善肾间质纤维化对CKD的治疗作用,筛选其最佳治疗剂量;并初步探讨糖肾方治疗肾间质纤维化的作用机制。研究方法:(1)研究一:采用回顾性研究,收集2010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于我院至少住院治疗2次,年龄在18至80岁之间的CKD患者。分析CKD患者首次住院治疗时的一般情况、原发病、临床生化指标特点,并从临床相关参数变化的角度,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Logistic单因素及多因素回归分析探讨影响CKD疾病进展的危险因素。(2)研究二:从研究一的研究对象中选取有甲状腺激素水平数据的CKD患者,并收集未患CKD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利用x 2检验、Wilcoxon秩和检验、Spearman相关分析以及Logistic回归分析等方法建立甲状腺激素与CKD发生发展的疾病预测模型,采用重分类改善指标和综合判别改善指数等多种方法结合来评估疾病预测模型的拟合度和特异度。采用一般线性回归分析法在校正其他混杂因素后,探索甲状腺激素变化对首次和末次入院之间eGFR变化的影响。(3)研究三:利用UUO模型小鼠,评价糖肾方治疗肾间质纤维化的疗效,筛选最佳治疗剂量;并初步探讨糖肾方最佳剂量治疗肾间质纤维化的作用机制。选取90只6-8周龄的雄性C57BL/6小鼠,适应性喂养3天后,按体重随机分为6组:假手术组,UUO模型组,UUO模型+糖肾方低剂量组,UUO模型+糖肾方中剂量组,UUO模型+糖肾方高剂量组,UUO模型+福辛普利组,每组15只;其中,以假手术组作为正常对照组。灌胃给药7天后进行单侧输尿管结扎手术,假手术组只游离不接扎,手术后继续灌胃给药7天。假手术组和UUO模型组给予等体积蒸馏水。取材后,利用HE染色、Masson染色等观察各组小鼠肾脏组织病理损伤,评估肾间质纤维化程度,明确糖肾方治疗UUO模型小鼠的最佳剂量。通过免疫组化染色和Western Blot等方法分析各组小鼠肾间质纤维化发生相关因子TGF-β 1、E-cadherin和Vimentin等分子变化以及肾脏ColⅠ和Col Ⅲ等胶原蛋白表达水平。研究结果:(1)研究一:本研究共纳入5603名CKD患者,以男性多见(64.9%),年龄以61~80岁期间者为主(65.9%);有原发病诊断患者1372例(占24.5%),其中高发前3位依次为继发性肾小球疾病828例(60.3%),原发性肾小球疾病291例(21.2%),肾血管疾病96例(7.0%)。通过Spearman相关性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CKD进展有关的危险因素包括FT3、FT4、T4、T3、Ca、HGB、LDL-C的下降,和TSH、Hs-CRP、UA、Hcy、血 β 2-MG、24 小时 Pro、IP、K、TG 的升高。(2)研究二:本研究纳入3274例CKD患者和289例对照组。通过对其甲状腺激素与CKD发生发展风险疾病预测模型的建立,我们发现FT3每增加0.2 pg/mL,CKD 1~4期发生风险降低35%~38%,而FT4每增加0.3 ng/dL,发生CKD 5期的风险降低21%(OR,0.79,95%CI:0.69~0.89),TSH 每增加 0.5 μ IU/mL,发生 CKD 5 期的风险将增加8%(OR,1.08,95%CI:1.02~1.14)。FT3和FT4之间的具有交互作用,可用于CKD 5期的进展预测(高FT3 ×低FT4:OR,1.81 95%CI;1.35~2.55;低FT3×高FT4:OR,17.72;95%CI,7.18-43.74;低 FT3 × 低 FT4:OR,22.28;95%CI,9.68~51.30)。亚组分析校正混杂因素后显示,TSH没有预测作用。进一步以620例规律接受常规治疗的CKD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首末次甲状腺激素变化和eGFR变化之间相关性,发现FT3、FT4和TSH首次和末次就诊变化值均与eGFR的变化值具有显着相关性(P<0.001)。在校正首末次入院时间间隔、首次入院时年龄、性别、糖尿病和高血压的情况后,FT3和FT4的变化值与eGFR呈正相关(P<0.05);并且FT3、FT4减少的越多,eGFR下降越快,FT3和FT4可以对CKD进展起到预测作用。(3)研究三:发现了糖肾方中剂量是治疗UUO模型小鼠肾间质纤维化的最佳剂量,其机制可能与抑制肾组织TGF-β 1表达、减少肾小管上皮细胞向间质转分化及细胞外基质过度沉积有关。与假手术组比较,UUO模型组小鼠肾间质损伤严重、纤维化面积显着增多,糖肾方中、高剂量组及福辛普利组均能显着改善肾间质损伤和肾脏胶原沉积;且糖肾方中剂量和高剂量治疗效果相当,因此我们选择药物浓度较低的糖肾方中剂量探索其改善肾间质纤维化的作用机理。免疫组织化学和Western blot等结果显示,与假手术组比,UUO模型组小鼠肾组织TGF-β 1及细胞外基质相关蛋白 ColⅠ、ColⅢ表达水平显着升高;肾小管上皮细胞间质转分化的标志性分子α-SMA表达水平和vimentin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E-cadherin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而糖肾方可显着逆转UUO模型小鼠肾脏中上述蛋白表达。结论:(1)CKD疾病进展除了与尿蛋白、血脂异常、高尿酸、贫血、电解质紊乱等公认的危险因素有关外,也与游离甲状腺素、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甲状腺素、三碘甲状腺原氨酸的降低,和促甲状腺激素、高敏C反应蛋白、同型半胱氨酸的升高等因素相关;(2)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和游离甲状腺素的水平变化可以预测CKD进展风险;两者水平降低与eGFR下降速度相关;(3)中药糖肾方能够通过改善肾间质纤维化来治疗CKD,其中以中剂量为最佳治疗剂量,其机制可能与抑制肾组织TGF-β1表达、减少肾小管上皮细胞向间质转分化有关。

雷雨[7](2020)在《重症伴急性肾损伤患者肾脏替代治疗时机对预后的影响》文中认为目的: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是危重症患者常见合并症,而肾脏替代治疗(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RRT)是此类患者最常见的器官支持治疗手段之一。重症伴AKI的患者RRT启动时机仍存在较多争议。本研究采用回顾性分析,目的旨在探讨不同RRT启动时机对重症合并AKI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四川省人民医院2017年6月-2019年6月入住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且诊断为AKI 2期及以上的170名患者,排除年龄小于18岁,基础有慢性肾脏疾病,肾移植,入1CU前已接受规律肾脏替代治疗以及入住ICU后24小时内死亡的患者,最终纳入114名患者。早期组定义为诊断AKI 2期12小时内开始RRT,晚期组定义为诊断AKI 2期及以上12小时后至少出现严重高钾血症、代谢性酸中毒、急性心功能衰竭、尿素氮>100mg/dl(35.7mmol/L)中的一项才开始RRT,所有患者随访至入ICU后28天。根据透析时机分为早期组、晚期组及未透析组。分别采集基线指标,包括年龄、性别、主要诊断、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II(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 score,APACHE II),RRT前序贯器官功能衰竭评分(sequentialorgan failure score,SOFA)、平均动脉压及升压药使用情况、RRT前24小时尿量、RRT前24h累积液体平衡、RRT时间及模式;临床指标,包括RRT前24小时肌酐、尿素氮、动脉血气分析、动脉血乳酸、电解质、胆红素、血清白蛋白、脑钠肽、白细胞、血小板及红细胞压积;预后指标,包括ICU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RRT并发症、RRT总时间、是否住院死亡、是否28天死亡。比较不同透析时机对预后的影响。结果:114名患者中,55例为AKI 2期,其中37例接受RRT治疗,18例未接受RRT治疗。59例为AKI 3期,其中49例接受RRT治疗,10例没有进行RRT治疗。脓毒症或脓毒性休克患者43例(37.7%),心脏外科术后患者31例(27.2%),重症急性胰腺炎15例(13.2%),肝衰竭患者11例(9.6%),其余14例包括心肺复苏术后、创伤及外科大手术后患者。早透析组46例(40.4%),晚透析组40例(35.1%),未透析组28例(24.6%)。早期组、晚期组、未透析组患者SOFA评分(11.04±3.18,10.80±3.20,10.11±3.02,P=0.458)无明显差异。三组APACHEⅡ评分(18.00±7.42,18.55±6.21,14.68±2.86,P=0.029),晚透析组患者更高。机械通气时间在接受透析治疗组明显延长,晚期组最长(5.93±3.91,8.80±14.19,2.54±2.08天,P=0.017)。平均动脉压在接受透析的两组患者中更高(81.32±16.23,77.60±17.92,68.11±6.03mmHg,P=0.002)。透析前尿素氮(16.16±11.06,27.56±22.55,8.67±2.82mmol/L,P<0.001)和血清肌酐水平(235.5±191.3,327.8±217.5,181.5±72.4μmol/L,P=0.004)在接受透析的两组患者中明显升高,晚期透析组更高。从短期预后指标来看,三组28天病死率没有显着差异(P=0.149)。平均动脉压(P=0.01,OR 1.045,95%CI:1.011,1.080)及RRT前24小时尿量(P=0.000,OR 17.631,95%CI:6.322,49.171)可能是影响28天病死率的危险因素。进一步分层分析发现年龄、乳酸水平及SOFA评分可能是影响早透析患者预后的因素。平均动脉压是影响晚透析组患者预后的因素。年龄及机械通气时间是影响未透析患者预后的因素。按病种来分析,三组28天病死率无显着差异。脓毒症患者晚透析组住ICU时间最长,未透析组住ICU时间最短(18±17.4,23.2±13.7,17.2±14.7天,P=0.025)。生存率分析提示三组28天生存率无差异(P=0.559),RRT前24h尿量及SOFA评分影响患者28天生存时间(P=0.0001)。结论:重症合并AKI患者的病因仍然以脓毒症居首,其次是心脏外科术后。早期或晚期启动RRT不影响28天病死率。平均动脉压、RRT前24h尿量可能与28天死亡相关。年龄、乳酸水平及SOFA评分与早透析患者28天死亡相关,平均动脉压可能与晚透析患者28天死亡相关。

梁华般[8](2019)在《急性肾损伤血液净化治疗优化模式的相关临床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第一章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剂量对心脏手术相关急性肾损伤预后的影响(CRITERIA研究)研究背景:心脏手术相关急性肾损伤(CSA-AKI)是心脏手术常见的并发症,明显增加死亡率风险,增加ICU住院时间以及医疗费用。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目前广泛用于CSA-AKI患者,但是如何确定最佳治疗剂量目前没有定论。目的:本研究以AKI的RIFLE分级标准为参考,在CSA-AKI患者达到I级或F级就开始给予CRRT治疗,给予随机分配设定的治疗剂量(35ml/(kg·h)或25ml/(kg·h)),然后观察各自的预后差别。观察指标包括14天、28天、90天、365天时的死亡率以及14天、28天、90天、365天时肾脏的恢复情况。方法:从2012年3月20日至2015年8月9日,我们随机分配211例在广东省人民医院就诊的心脏手术相关急性肾损伤(CSA-AKI)需要连续肾脏替代治疗(CRRT)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高剂量组35ml/(kg.h)112例,低剂量组25ml/(kg.h)99例,观察终点为随机分组后14天、28天、90天、365天的全因死亡率及肾脏的恢复情况。结果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进行分析。结果:高、低剂量组14天生存率分别为71/112(63.39%)和65/99(65.66%),p=0.576;28天生存率分别为61/112(54.46%)和55/99(55.56%),p=0.690;90天生存率分别为51/112(45.54%)和47(47.47%),p=0.674;365天生存率分别为46/112(41.07%)和42/99(42.42%),p=0.108。在14天、28天、90天或365天时,两组之间的肾脏结局也没有差异。结论:在心脏手术相关的急性肾损伤患者中,肾替代治疗的剂量为25和35 ml/(kg.h)对14,28,90天或365天的存活无影响。研究表明,对于心脏手术相关急性肾损伤(CSA-AKI)患者予以25ml/ml/h的CRRT剂量(目标剂量)即可。第二章多效全血吸附器的研发及在脓毒血症急性肾损伤的临床应用背景:脓毒血症(sepsis)是急性肾损伤的主要原因,可导致促/抗炎介质的释放,导致死亡率增加和肾功能恢复不良。血液吸附技术是公认清除大分子毒素的手段,但目前仍缺乏吸附器能改善脓毒血症预后强有力的临床证据,且目前的吸附器需要血浆分离后进行治疗,操作复杂,费用昂贵,不适合在国内推广。感染一旦发展至脓毒血症,己经触发了炎症瀑布效应,单独清除内毒素并不能阻止病情进展;而只清除炎症因子,却不清除炎症因子的源头—内毒素,也很难改善预后。目的:本研究拟研发一种新型的脓毒血症多效全血吸附器,不需全血分离,以期同时清除内毒素及炎症介质,从而在炎症瀑布的源头改善脓毒血症预后。方法:Cytosorb是目前研究最多的炎症因子特异性吸附器,而Cytosorb是由聚苯乙烯-二乙烯多聚体(PS-DVB)构成的微颗粒所组成。多粘菌素B(PMB)可以与内毒素的重要结构一脂质A结合,破坏细菌细胞壁,目前可以用于治疗革兰氏阴性杆菌感染。本项目拟构建聚苯乙烯-二乙烯多聚体与多粘菌素B结合的改良吸附器,观察该改良吸附器对清除炎症因子及内毒素的有效性以及安全性。结果:构建聚苯乙烯-二乙烯多聚体(PS-DVB)与多粘菌素B(PMB)结合的微球(P-PMB),与聚苯乙烯-二乙烯多聚体(PS-DVB)相比,结果显示经改性的微球在2小时内对内毒素的吸附率高达94.3%,溶血率为2.9%,且无明显细胞毒性作用。结论:聚苯乙烯-二乙烯多聚体(PS-DVB)与多粘菌素B(PMB)结合的微球(P-PMB)可以明显提高内毒素的吸附能力,有良好的血液相容性,无明显细胞毒性作用,为脓毒血症的血液净化治疗提供新的策略。

王小龙[9](2019)在《老年重症急性肾损伤接受肾脏替代治疗患者的预后影响因素分析》文中指出背景及目的:急性肾损伤(AKI)是住院患者常见、具有高死亡风险的危重症。由于人口老龄化,住院急性肾损伤老年患者较前明显增加。在以往关于急性肾损伤的研究中,高龄往往认为跟患者不良预后相关。但老年患者相较于年轻患者来说合并症更多,病情往往比中青年患者重,单纯以年龄评价患者的预后有失偏颇,这一点在大多数研究中被忽略。本研究旨在了解疾病严重程度相似的急性肾损伤肾脏替代治疗(RRT)的老年和中青年患者的短期预后是否存在差异,对影响老年和中青年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调查解放军总医院2013年1月1日-2017年8月31日的住院行肾脏替代治疗的老年患者,根据2012年改善全球肾脏疾病预后组织(Kidney Disease:Improving Global Outcomes,KDIGO)发布的AKI诊断标准及本研究的入选排除标准,筛选出老年重症AKI患者。并以同期18岁≤年龄<60岁的中青年重症急性肾损伤患者作为对照组;收集患者的人口学资料、伴随疾病、RRT启动时的生命体征、实验室检查、APACHE II 评分(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 Ⅱ 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SOFA评分(Sequential Organ Failure Assessment序贯器官衰竭评分)、AKI病因、RRT方式及时间。对比老年组与中青年组RRT后28天存活率以及肾脏预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全部以及两组的死亡危险因素。为了排除其他共患疾病及合并症的影响,通过两组间存在差异的变量及可能影响预后的变量进行倾向性评分匹配后,再对比两个年龄组间存活率以及肾脏预后有无差异。结果:共入选患者317例,其中老年组154例,中位数年龄71(65,78),中青年组163例,中位数年龄42(29,52)。以男性为主(61.2%),60岁以上的老年占比48.6%。总体患者28天死亡率34.4%,其中中青年组死亡率23.9%,老年组死亡率45.5%,两组之间有显着性差异(P<0.001)。倾向性评分匹配后,中青年组死亡率32.3%,老年组死亡率38.5%,两组之间无显着性差异(P=0.463)。无论是否进行倾向性评分匹配来纠正两组间的病情轻重,中青年组的短期肾脏预后与老年组无显着性差异(P=0.206)。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影响全部患者死亡的因素是年龄、肿瘤、APACHEⅡ评分、机械通气;影响老年患者死亡的因素是年龄及肿瘤,影响中青年组患者死亡的因素是APACHE Ⅱ评分。结论:老年急性肾损伤行肾脏替代治疗的患者,28天短期死亡率明显高于中青年患者。在倾向性评分匹配纠正两组病情轻重程度后,老年组和中青年组死亡率无显着性差异。不论是否进行倾向性评分匹配,中青年组的短期肾脏预后与老年组无显着性差异。影响老年患者死亡的因素是年龄及肿瘤,而影响中青年组患者死亡的因素是APACHE II 评分。

成金俊[10](2019)在《血余炭“止血,疗痫”的物质基础及其作用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血余炭的止血作用确切且显着,早在先秦两汉之前《五十二病方》的简帛时代开始延续应用至今,仍收录于2015版《中国药典》中,其疗效为国家法典和众多医家学者所认可。但是,血余炭止血的科学性至今未被阐明,止血物质基础的研究也没有实质性进展。为打破这一“僵局”,本论文进行了如下系列研究。目的:(1)以止血活性为指标,筛选血余炭的止血有效部位(Hemostatic fraction,HF),并利用高效液相和纳米技术鉴定并分析该有效部位。(2)以古法炮制工艺为基础,改良血余炭的制备工艺并对不同条件下获取的血余炭止血有效部位进行表征,包括形貌、光学以及官能团等,继而以止血时间为优化指标,筛选出血余炭HF活性最高的制备工艺条件。(3)以最佳条件制备的血余炭HF为对象,进一步表征,并对体内外的安全性进行研究。(4)研究HF止血作用的量效和时效关系,并初步探讨其发挥止血活性的作用机制,以阐明血余炭“炒炭止血”的科学性所在,揭开其止血物质基础的“神秘面纱”,为其他炭药的物质基础研究提供全新的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5)围绕该有效部位,为了验证血余炭“疗痫”作用的科学性,开展相关的镇静、抗焦虑、镇痛、神经保护活性以及对应作用机制的研究。方法:(1)将市售血余炭煎煮透析纯化成血余炭溶液、透析袋内及袋外溶液3种溶液,利用经典的小鼠断尾出血模型,筛选HF;通过HPLC分析方法对这3种溶液以及头发煎煮原液的指纹图谱的差异比较;利用TEM、UV-Vis、FL、FTIR四种现代纳米技术鉴定并分析该有效部位。(2)以马弗炉烧制替代传统的“扣锅焖煅”,改良血余炭的炮制工艺,并探讨炭化的温度和时间对其止血有效部位的形貌、光学、官能团分布、成分差异等特征的影响;以小鼠止血时间为评价指标,优化血余炭HF的最佳炭化温度和时间条件。(3)对最佳条件下马弗炉炭化制备的3批血余炭的炭化产率和有效部位含量进行分析,探讨该制备方法的稳定性;利用电镜技术(高、低分辨电镜)、光学技术(紫外光谱、荧光光谱、红外光谱)、HPLC技术、X射线衍射技术(XRD)以及X射线光电能谱技术(XPS)进一步分析血余炭HF的形貌特征、粒径分布特征、晶格间距、光学特征、表面官能团分布特征、化学成分等信息。(4)利用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的CCK-8实验,研究血余炭止血有效部位在12h、24 h、48 h和72 h的体外细胞毒性;通过3天连续给予不同剂量的HF研究其体内急毒性。(5)以小鼠的出血时间为评价指标,利用小鼠断尾出血模型和肝脏出血模型,考察血余炭HF发挥止血活性的量-效关系;以凝血丝出现时间为评价指标,利用小鼠毛细管凝血实验,考察该有效部位发挥止血活性的时-效关系;通过对大鼠血浆中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进行检测,初步评价HF可能作用的凝血通路;通过对大鼠全血中血小板(PLT)浓度以血浆中PLT活化因子6-酮前列腺素F1?(6-keto-PGF1?)和血栓素B2(TXB2)含量的检测,评价HF对血小板系统的影响;通过对大鼠血浆中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和D-二聚体(D2D)含量的检测,初步评价HF对纤溶系统的影响。(6)利用戊巴比妥钠诱导小鼠睡眠实验、测量肛温变化,探讨血余炭HF的镇静作用。(7)利用矿场实验、高架迷宫实验研究HF的抗焦虑作用;并通过检测脑组织中5-羟色胺(5-HT)、去甲肾上腺素(NE)、多巴胺(DA)和γ-氨基丁酸(GABA)的含量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8)以痛阈变化量为评价指标,利用热刺激致痛的两个经典实验即小鼠热板实验和热浴甩尾实验,考察血余炭HF的镇痛活性及量效关系;并通过腹腔注射阿片受体拮抗剂纳洛酮和胆碱能受体拮抗剂阿托品,探索HF可能的作用机制。(9)建立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MACO),考察血余炭HF对MACO损伤大鼠的神经保护功能、血脑屏障通透性以及脑梗死体积比的影响;并检测大鼠血清中的TNF-?和IL-1?水平,初步评价HF神经保护活性的可能作用机制。结果:(1)利用小鼠断尾出血模型筛选出血余炭的止血活性物质为分子量大于1000的部位;采用HPLC分析头发提取液及该部位的指纹图谱,结果显示血余炭水煎液透析袋内部位没有色谱吸收峰,与头发的指纹图谱形成鲜明对比;另外,电子透射显微镜扫描和光学分析结果表明血余炭止血有效部位为近球形颗粒、分散度良好,粒径大小分布于2055 nm之间,并且表面含有羟基、醚基以及羰基等官能团,最大激发(λEX)和发射波长(λEM)分别为382 nm和451 nm,由此可以确定该止血有效部位为纳米类成分(CC-NCs)。(2)经改良的血余炭制备工艺获取的CC-NCs具有止血活性,并且止血活性最强的炮制工艺条件为350℃加热1 h。制备时间相同时,不同温度获取的CC-NCs的粒径大小有差异;温度不同可以影响所制备的CC-NCs的红外吸收光谱的峰强,对其峰位影响不大。制备温度相同时,不同时间获取的CC-NCs的粒径大小差异很大;红外光谱差异不大。另外,不同条件制备的CC-NCs的HPLC指纹图谱都没有小分子化合物的吸收峰。(3)利用最优条件制备的CC-NCs的稳定性良好。进一步利用多种表征手段分析CC-NCs的性质,结果表明350℃、1 h炭化获取的CC-NCs主要含有C、O、N三种元素,含量达到98.69%,粒径分布在1.55.0 nm之间,外形为近球形,在水中具有良好的分散度,晶格间距为0.186 nm,与XRD分析结果相一致;其λEM为435 nm,λEM为361nm;主要含有的官能团有羟基、羧基等。(4)CC-NCs在细胞水平上的安全剂量为1160?g/mL,小鼠急毒实验的LD50至少在100 mg/kg。(5)小鼠断尾出血和肝脏出血实验的实验结果皆可以看出高、中、低剂量的CC-NCs具有显着的止血活性;其止血活性的起效自10 min之前开始一直持续到6 h。另外,止血机制研究结果表明CC-NCs可以降低APTT时间、升高血浆中FIB和全血中PLT浓度,显着降低血浆中6-keto-PGF1α浓度,升高TXB2浓度,并且可以降低tPA水平、升高PAI-1和D2D的水平。(6)戊巴比妥钠诱导小鼠睡眠实验表明,高、中剂量CC-NCs能够显着延长小鼠睡眠时间和缩短降低其肛温的时间,但是对睡眠潜伏期影响不大。(7)旷场实验结果表明,CC-NCs可以显着延长小鼠在中心区的活动距离,缩减活动总距离和降低在中心区的运动速度;高架迷宫实验表明,CC-NCs可以延长小鼠在开放臂中滞留的时间和开臂区中运动时间与总时间的百分比。另外,对小鼠脑组织中神经递质水平检测结果显示CC-NCs能够升高GABA含量,并降低5-HT、NE和DA含量。(8)两种热刺激疼痛模型结果显示,各剂量的CC-NCs皆可以提高热板及甩尾实验小鼠的痛阈。另外,该纳米类成分的镇痛作用可以被纳洛酮拮抗,但是不能被阿托品所拮抗。(9)CC-NCs能提高MACO大鼠模型的神经功能评分,并且降低血脑屏障通透性,改善脑梗死体积;另外,MACO模型的IL-6和TNF-α水平升高的现象也可以被CC-NCs所改善。结论:作为“炒炭止血”的代表药物之一,血余炭确切并显着的止血活性已经被大量的临床实践和药理实验所证实,但是其止血物质基础研究却一直没有进展。本文以高温炭化工艺为切入点,创新性地应用纳米技术,分析并证明了血余炭的止血物质基础为CC-NCs,并改善和优化出其最佳制备工艺条件为350℃、1h。本研究首次证明CC-NCs通过激活内源性凝血途径和共同途径、血小板计数升高、提高其活化因子TXB2浓度和降低6-keto-PGF1α浓度以及抑制纤溶系统来发挥止血活性。另外,本研究首次通过探讨CC-NCs的镇静、抗焦虑、镇痛和神经保护活性,对血余炭“疗痫”作用的科学性进行了阐释。该有效成分抗焦虑活性的发挥与升高小鼠脑组织中GABA水平、降低5-HT、NE和DA水平相关;镇痛活性与激活阿片受体系统相关;神经保护作用与降低大鼠皮层中的炎性因子水平相关。本研究以全新的研究视角首次证明了血余炭的止血和“疗痫”物质基础和相关机制,为其制备工艺提供了明确的质控参数,并拓宽了其临床应用范围,这将为血余炭的临床应用提供扎实的实验证据及理论指导,并且为其他炭药的基础研究和制备工艺等提供新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二、关于透析剂量标准的争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于透析剂量标准的争论(论文提纲范文)

(1)可降解高分子纳米药物递送系统用于抗肿瘤效应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生物可降解高分子概述
        1.1.1 可降解聚酯的合成
        1.1.2 天然高分子的修饰
        1.1.3 树枝状大分子的合成及应用
    1.2 纳米药物
        1.2.1 纳米药物定义
        1.2.2 高渗透长滞留效应
        1.2.3 纳米药物载体的分类
    1.3 纳米载药面临的问题
        1.3.1 纳米颗粒发挥作用面临多重屏障
    1.4 不同特性影响纳米药物体内命运
        1.4.1 尺寸影响纳米药物体内生物学效应
        1.4.2 表面电势影响纳米药物体内生物学效应
        1.4.3 其他因素影响纳米药物体内命运
    1.5 响应性纳米药物输送体系克服多重障碍
    1.6 本课题的选题目的及主要研究内容
    参考文献
第二章 硫代聚磷酸酯的可控合成
    2.1 引言
    2.2 实验材料及方法
        2.2.1 实验材料
        2.2.2 合成不同取代基的硫代磷酸酯单体
        2.2.3 硫代聚磷酸酯合适催化条件的筛选
        2.2.4 嵌段共聚物PEG-b-PETP和PCL-b-PETP的合成
        2.2.5 制备mPEG-b-PETP胶束
        2.2.6 荧光共振能量转移实验
        2.2.7 聚合物在不同pH值下的降解实验
        2.2.8 聚合物在过氧化氢条件下的降解实验
        2.2.9 细胞来源及培养
        2.2.10 硫代聚硫酸酯的生物相容性实验
    2.3 结果与讨论
        2.3.1 硫代磷酸酯单体的合成及表征
        2.3.2 硫代聚硫酸酯聚合条件筛选
        2.3.3 硫代磷酸酯聚合机理探究
        2.3.4 硫代聚磷酸酯的热学性能
        2.3.5 两嵌段聚合物的可控合成
        2.3.6 嵌段聚合物在水溶液中的自组装
        2.3.7 硫代聚硫酸酯在不同pH缓冲溶液下的降解
        2.3.8 硫代聚硫酸酯在过氧化氢条件下的降解
        2.3.9 聚硫代磷酸酯的生物相容性
    2.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透明质酸载体克服肿瘤乏氧异质性导致的化疗耐受
    3.1 引言
    3.2 实验材料及方法
        3.2.1 实验材料
        3.2.2 聚乙二醇-对甲苯磺酸酯的合成
        3.2.3 4-N-叔丁氧羰基氨基苯酚合成
        3.2.4 聚乙二醇-4-苯基氨基甲酸叔丁酯合成
        3.2.5 对羟甲基亚硝基苯的合成
        3.2.6 聚乙二醇-偶氮苯-羟甲基(PEG-azo-OH)的合成
        3.2.7 顺铂前药Pt-C12的合成
        3.2.8 核苷酸剪切修复抑制剂(NERi)合成
        3.2.9 聚乙二醇azo-透明质酸-Pt聚合物(HPaP)的合成
        3.2.10 乏氧响应的透明质酸纳米颗粒的制备
        3.2.11 NP_(HPaP)在还原条件下的脱壳实验
        3.2.12 透明质酸纳米颗粒在谷胱甘肽和酶条件下的铂前药释放实验
        3.2.13 细胞来源及培养
        3.2.14 检测纳米颗粒颗粒在不同氧条件下的摄取
        3.2.15 细胞内的铂浓度检测及细胞杀伤
        3.2.16 动物和肿瘤模型构建
        3.2.17 药代动力学研究
        3.2.18 NP_(HPaP)的肿瘤富集
        3.2.19 纳米颗粒的肿瘤内部的具体分布
        3.2.20 抗肿瘤研究
        3.2.21 免疫组化
        3.2.22 统计学差异分析
    3.3 结果与讨论
        3.3.1 基于肿瘤乏氧响应的聚合物HPaP的合成与表征
        3.3.2 具有乏氧响应性透明质酸载体的构建及性质表征
        3.3.3 HPaP和NP_(HPaP)的乏氧响应性探究
        3.3.4 纳米颗粒的药物释放研究
        3.3.5 NP_(HPaP)稳定性研究
        3.3.6 NP_(HPaP)在乏氧条件下进入细胞的能力
        3.3.7 透明质酸载体联合DNA修复抑制剂的作用
        3.3.8 不同透明质酸载体的细胞毒性
        3.3.9 透明质酸载体药代动力学分析
        3.3.10 透明质酸载体在生物分布与肿瘤富集能力评价
        3.3.11 NP_(HPaP)在肿瘤组织中的具体分布
        3.3.12 NP_(HPaPN)体内水平抑制肿瘤生长
    3.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一锅法合成树枝状大分子用于肿瘤铜限制治疗
    4.1 引言
    4.2 实验材料及方法
        4.2.1 实验材料
        4.2.2 一锅法合成以季戊四醇为核心的树枝状大分子
        4.2.3 一锅法合成以三羟甲基丙烷为核心的树枝状大分子
        4.2.4 铜离子螯合基团CDM-COOH的合成
        4.2.5 聚乙二醇羧基的合成
        4.2.6 具有铜离子吸附能力的树枝状大分子合成
        4.2.7 一价铜离子探针的合成
        4.2.8 二价铜离子探针的合成
        4.2.9 纳米颗粒水平验证TMP-G4-CDM-PEG清除Cu
        4.2.10 细胞来源及培养
        4.2.11 细胞水平验证TMP-G4-CDM-PEG清除Cu
        4.2.12 细胞毒性实验
        4.2.13 动物来源及肿瘤模型构建
        4.2.14 小鼠血清中Cu的检测
        4.2.15 TMP-G4-CDM-PEG在肿瘤部位富集及对肿瘤部位Cu的清除
        4.2.16 TMP-G4-CDM-PEG的抗肿瘤效应评估
        4.2.17 数据统计
    4.3 结果与讨论
        4.3.1 不同条件下以PER为核心的树枝状大分子合成
        4.3.2 不同条件下以TMP为核心的树枝状大分子合成
        4.3.3 铜离子螯合分子CDM-COOH的合成
        4.3.4 羧基化聚乙二醇的合成
        4.3.5 具有铜离子螯合能力的树枝状大分子TMP-G4-CDM-PEG合成
        4.3.6 铜离子探针的合成
        4.3.7 纳米颗粒水平验证TMP-G4-CDM-PEG结合铜离子的能力
        4.3.8 细胞水平水平验证TMP-G4-CDM-PEG清除铜离子的能力
        4.3.9 TMP-G4-CDM-PEG在肿瘤部位富集的能力
        4.3.10 体内水平验证TMP-G4-CDM-PEG清除铜离子的能力
        4.3.11 TMP-G4-CDM-PEG抗肿瘤作用探究
    4.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附录一 主要仪器设备
附录二 常规试剂
附录三 主要溶液配制
附录四 常规实验方法及检测条件
附录五 论文涉及的缩略词表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研究成果

(2)参乌黄雪汤治疗终末期肾病合并认知功能障碍肾虚痰瘀证的疗效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缩略语表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一、硫酸吲哚酚与终末期肾病合并认知功能障碍相关性研究进展
    二、终末期肾病合并认知功能障碍的中医研究进展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一、腹膜透析患者认知功能状况及中医辨证分型研究
        1.材料及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二、参乌黄雪汤治疗腹膜透析伴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评价
        1. 临床资料
        2. 结果
        3. 讨论
第三部分 基础研究
    一、参乌黄雪汤治疗终末期肾病并发认知功能障碍小鼠药效研究
        1. 仪器与材料
        2. 实验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二、参乌黄雪汤治疗终末期肾病合并认知功能障碍的机制研究
        1. 仪器与材料
        2. 实验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三、参乌黄雪汤的物质基础研究
        1. 仪器与试剂
        2. 实验方法与结果
        3. 讨论
总结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介

(3)拐枣多糖的分离纯化和结构解析及其降血糖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拐枣概述
        1.1.1 拐枣资源概况
        1.1.2 拐枣的营养与药用价值
        1.1.3 拐枣资源的利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2 拐枣多糖研究进展
        1.2.1 拐枣多糖的提取与分离纯化
        1.2.2 拐枣多糖的结构解析
        1.2.3 拐枣多糖的生物活性
    1.3 植物多糖研究进展
        1.3.1 植物多糖简介
        1.3.2 植物多糖的提取与分离纯化
        1.3.3 植物多糖的结构解析
    1.4 糖尿病概述
        1.4.1 糖尿病的分类
        1.4.2 糖尿病并发症
        1.4.3 糖尿病的治疗现状
        1.4.4 植物多糖在糖尿病治疗中的作用
    1.5 糖尿病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1.5.1 糖尿病的研究模型
        1.5.2 1型糖尿病的发病机制
        1.5.3 2型糖尿病的发病机制
    1.6 立题背景和意义
    1.7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7.1 研究内容
        1.7.2 技术路线
    参考文献
第2章 三种提取工艺对拐枣多糖的理化性质和结构特性及生物活性的影响
    2.1 材料与方法
        2.1.1 实验材料
        2.1.2 实验试剂
        2.1.3 实验仪器与设备
        2.1.4 实验方法
    2.2 分析方法
        2.2.1 拐枣多糖样品总糖含量的测定
        2.2.2 拐枣多糖样品蛋白质含量的测定
        2.2.3 拐枣多糖样品糖醛酸含量的测定
        2.2.4 拐枣多糖样品结构性质的测定
        2.2.5 拐枣多糖样品对α-葡萄糖苷酶抑制率测定
        2.2.6 拐枣多糖样品对Hep-G2胰岛素抵抗细胞葡萄糖摄取的测定
        2.2.7 数据处理
    2.3 结果与分析
        2.3.1 三种提取工艺对拐枣多糖提取得率的影响
        2.3.2 三种提取工艺对拐枣多糖化学成分组成的影响
        2.3.3 三种提取工艺对拐枣多糖的单糖组成的影响
        2.3.4 三种提取工艺对拐枣多糖分子量分布的影响
        2.3.5 三种提取工艺对拐枣多糖红外光谱的影响
        2.3.6 三种提取工艺对拐枣多糖热稳定性的影响
        2.3.7 三种提取工艺对拐枣多糖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的影响
        2.3.8 三种提取工艺对拐枣多糖的Hep-G2细胞胰岛素抵抗模型葡萄糖摄取的影响
    2.4 讨论
    2.5 本章小节
    参考文献
第3章 拐枣多糖的分离纯化和结构解析
    3.1 材料与方法
        3.1.1 实验材料
        3.1.2 实验试剂
        3.1.3 实验仪器与设备
        3.1.4 实验方法
    3.2 分析方法
        3.2.1 拐枣多糖纯化组分的纯度鉴定及分子量测定
        3.2.2 理化性质分析
        3.2.3 单糖组成分析
        3.2.4 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分析
        3.2.5 紫外光谱分析
        3.2.6 高碘酸氧化和Smith降解
        3.2.7 甲基化分析
        3.2.8 核磁共振波谱(NMR)分析
        3.2.9 原子力显微镜(AFM)分析
        3.2.10 X衍射(XRD)分析
        3.2.11 数据处理
    3.3 结果与分析
        3.3.1 拐枣多糖的分离纯化
        3.3.2 拐枣多糖纯化组分HDPs-2A的纯度鉴定及其分子量测定
        3.3.3 拐枣多糖纯化组分HDPs-2A的化学组成分析
        3.3.4 拐枣多糖纯化组分HDPs-2A的溶解性分析
        3.3.5 拐枣多糖纯化组分HDPs-2A的单糖组成分析
        3.3.6 拐枣多糖纯化组分HDPs-2A的红外光谱分析
        3.3.7 拐枣多糖纯化组分HDPs-2A的紫外光谱分析
        3.3.8 拐枣多糖纯化组分HDPs-2A的高碘酸氧化
        3.3.9 拐枣多糖纯化组分HDPs-2A的 Smith降解
        3.3.10 拐枣多糖纯化组分HDPs-2A的甲基化分析
        3.3.11 拐枣多糖纯化组分HDPs-2A的核磁共振分析
        3.3.12 拐枣多糖纯化组分HDPs-2A的原子力显微镜分析
        3.3.13 拐枣多糖纯化组分HDPs-2A的 X衍射分析
    3.4 讨论
    3.5 本章小节
    参考文献
第4章 拐枣多糖HDPs-2A对1型糖尿病的降糖效果及机制研究
    4.1 材料与方法
        4.1.1 实验材料与动物
        4.1.2 实验试剂
        4.1.3 实验设备与仪器
        4.1.4 实验方法
    4.2 分析方法
        4.2.1 糖尿病大鼠血清指标测定
        4.2.2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ral glucose tolerance test,OGTT)
        4.2.3 肝糖原水平的测定
        4.2.4 胰腺组织相关指标的测定
        4.2.5 RNA提取和实时荧光定量分析
        4.2.6 Western blotting实验
        4.2.7 数据处理
    4.3 结果与分析
        4.3.1 拐枣多糖HDPs-2A对1型糖尿病大鼠体重的影响
        4.3.2 拐枣多糖HDPs-2A对1型糖尿病大鼠血糖的调节作用
        4.3.3 拐枣多糖HDPs-2A对1型糖尿病大鼠血清血脂水平的影响
        4.3.4 拐枣多糖HDPs-2A对1型糖尿病大鼠胰腺相关指标的影响
        4.3.5 拐枣多糖HDPs-2A对1型糖尿病大鼠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
        4.3.6 拐枣多糖HDPs-2A对1型糖尿病大鼠胰腺相关基因及蛋白的影响
        4.3.7 拐枣多糖HDPs-2A对1型糖尿病大鼠肝脏糖代谢相关基因及蛋白的影响
    4.4 讨论
    4.5 本章小节
    参考文献
第5章 拐枣多糖HDPs-2A对2型糖尿病的降糖效果及机制研究
    5.1 材料与方法
        5.1.1 实验材料与动物
        5.1.2 实验试剂
        5.1.3 实验设备与仪器
        5.1.4 实验方法
    5.2 分析方法
        5.2.1 糖尿病大鼠血清指标测定
        5.2.2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ral glucose tolerance test,OGTT)
        5.2.3 肝脏相关指标的测定
        5.2.4 粪便短链脂肪酸(Short chain fatty acid,SCFA)水平的测定
        5.2.5 RNA提取和实时荧光定量分析
        5.2.6 Western blotting实验
        5.2.7 数据处理
    5.3 结果与分析
        5.3.1 拐枣多糖HDPs-2A对2型糖尿病大鼠体重的影响
        5.3.2 拐枣多糖HDPs-2A对2型糖尿病大鼠血糖的调节作用
        5.3.3 拐枣多糖HDPs-2A对2型糖尿病大鼠血清血脂水平的调节
        5.3.4 拐枣多糖HDPs-2A对2 型糖尿病大鼠血清胰岛素和相关指数及血清GLP-1 的影响
        5.3.5 拐枣多糖HDPs-2A对2型糖尿病大鼠肝脏相关指标的影响
        5.3.6 拐枣多糖HDPs-2A对2 型糖尿病大鼠粪便短链脂肪酸(SCFAs)的影响
        5.3.7 拐枣多糖HDPs-2A对2 型糖尿病大鼠肝脏PI3K/Akt胰岛素信号通路的影响
        5.3.8 拐枣多糖HDPs-2A对2 型糖尿病大鼠肝脏AMPK介导相关信号通路的影响
        5.3.9 拐枣多糖HDPs-2A对2 型糖尿病大鼠肝脏GS/GSK-3β信号通路的影响
        5.3.10 拐枣多糖HDPs-2A对2 型糖尿病大鼠肝脏Fox O1 基因和蛋白表达的影响
        5.3.11 拐枣多糖HDPs-2A对2 型糖尿病大鼠肝脏PPARγ/PGC-1α信号通路的影响
    5.4 讨论
    5.5 本章小节
    参考文献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论文创新点
    6.3 展望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退修文章

(4)持续性肾脏替代治疗的临床过程安全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
第一部分:辽宁省持续性肾替代治疗的应用与不良事件调查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1.1 CRRT应用情况调查
        2.1.2 CRRT不良事件调查
        2.2 研究内容
        2.2.1 CRRT应用情况调查
        2.2.2 CRRT不良事件调查
        2.3 研究方法
        2.3.1 研究工具
        2.3.2 相关定义
        2.3.3 检测和判断标准
        2.3.4 统计分析
        2.3.5 质量控制
    3 结果
        3.1 研究对象情况
        3.1.1 一般资料
        3.1.2 调查医院和科室基本特征
        3.1.3 医护人员特征
        3.2 CRRT服务能力
        3.2.1 CRRT服务时间可及性
        3.2.2 CRRT治疗模式可及性
        3.2.3 CRRT设备
        3.2.4 年治疗患者量
        3.3 CRRT技术操作特征
        3.3.1 CRRT技术模式和治疗剂量
        3.3.2 治疗时长
        3.3.3 静脉穿刺部位
        3.3.4 滤器膜材料
        3.3.5 抗凝剂使用
        3.4 CRRT相关不良事件
        3.4.1 CRRT治疗适应症
        3.4.2 CRRT相关不良事件
        3.4.3 不良事件促成因素
        3.4.4 处方和监测缺陷
    4 讨论
    5 结论
第二部分:基于失效模式及效应分析的CRRT患者安全管理研究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资料来源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法
        2.2.2 头脑风暴法
        2.2.3 FMEA分析
        2.2.4 RPN指标计算标准
        2.2.5 数据整理
        2.2.6 质量控制
    3 结果
        3.1 CRRT实施流程图
        3.2 CRRT患者安全失效模式
        3.2.1 CRRT失效模式和潜在原因
        3.2.2 CRRT失效模式危害分析
        3.3 制定CRRT患者安全改进措施
        3.3.1 改进措施制定
        3.3.2 CRRT专题培训
        3.3.3 CRRT实施核查表
    4 讨论
    5 结论
第三部分:核查表在CRRT患者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1 前言
    2 材料和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内容
    2.3 研究方法
        2.3.1 研究工具
        2.3.2 相关变量
        2.3.3 监测和判断标准
        2.3.4 统计分析
        2.3.5 质量控制
    3 结果
        3.1 研究对象情况
        3.1.1 一般资料
        3.1.2 干预前后CRRT处方与治疗特征
        3.2 CRRT相关风险和不良事件
        3.2.1 干预实施前后失效模式RPN值比较
        3.2.2 干预实施前后CRRT不良事件比较
    4 讨论
    5 结论
附录
本研究的创新性和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
综述 持续性肾脏替代治疗的质量与安全管理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5)猫慢性肾病(CKD)临床治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猫慢性肾病研究概况
    1.2 肾脏解剖生理
        1.2.1 肾脏的解剖结构
        1.2.2 肾脏的生理功能
    1.3 慢性肾病病因和病理生理
        1.3.1 慢性肾病的风险因子及病因
        1.3.2 慢性肾病生理病理
    1.4 慢性肾病临床症状
    1.5 慢性肾病的诊断方法
        1.5.1 慢性肾病的常规诊断方法
        1.5.2 慢性肾病的实验室诊断方法
    1.6 慢性肾病的治疗方法
        1.6.1 慢性肾病的西医治疗方法
        1.6.2 慢性肾病的中医治疗方法
        1.6.3 慢性肾病的腹膜透析治疗方法
    1.7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 材料方法
    2.1 材料
        2.1.1 病例信息
        2.1.2 仪器设备
        2.1.3 药品及试剂
    2.2 方法
        2.2.1 中药治疗方法
        2.2.2 血压测定方法
        2.2.3 肾小球滤过率测定方法
        2.2.4 慢性肾病穴位选择及治疗方法
        2.2.5 慢性肾病患猫腹膜透析治疗
    2.3 统计学方法
    2.4 病例诊断标准
        2.4.1 西医诊断标准
        2.4.2 中医诊断标准
        2.4.3 病例选择及排除标准
        2.4.4 慢性肾病的疗效判定标准
        2.4.5 慢性肾病的监测指标
3 结果与分析
    3.1 辽宁地区猫慢性肾病临床调查结果
        3.1.1 慢性肾病发病率
        3.1.2 慢性肾病品种分布
        3.1.3 慢性肾病性别分布
        3.1.4 慢性肾病年龄分布
        3.1.5 慢性肾病病因
        3.1.6 慢性肾病临床症状
        3.1.7 慢性肾病分级系统
        3.1.8 慢性肾病的实验室指标
    3.2 中药肾衰1号治疗猫慢性肾病结果
        3.2.1 猫慢性肾病的中医证型
        3.2.2 猫慢性肾病各证型的观察指标
        3.2.3 中药肾衰1号治疗后的肾功能指标
        3.2.4 中药肾衰1号治疗后尿液分析结果
        3.2.5 中药肾衰1号治疗后血压值
        3.2.6 中药肾衰1号治疗后贫血改善情况
        3.2.7 中药肾衰1号治疗效果
    3.3 中药肾衰1号与针灸治疗猫慢性肾病治疗结果
        3.3.1 中药肾衰1号与针灸治疗后患猫肾功能指标
        3.3.2 中药肾衰1号与针灸治疗后患猫尿液分析结果
        3.3.3 中药肾衰1号与针灸治疗后患猫肾小球滤过率
        3.3.4 中药肾衰1号与针灸治疗后患猫贫血改善
        3.3.5 中药肾衰1号与针灸治疗效果
    3.4 中药肾衰1号与腹膜透析治疗猫慢性肾病治疗结果
        3.4.1 腹膜透析并发症
        3.4.2 中药肾衰1号与腹膜透析治疗后患猫肾功指标
        3.4.3 中药肾衰1号与腹膜透析治疗后患猫贫血改善
        3.4.4 中药肾衰1号与腹膜透析治疗后血气和血细胞计数结果
        3.4.5 中药肾衰1号与腹膜透析治疗后患猫尿液分析结果
        3.4.6 中药肾衰1号与腹膜透析治疗后患猫基础生理指标
        3.4.7 中药肾衰1号与腹膜透析治疗后总积分及症状积分
        3.4.8 中药肾衰1号与腹膜透析治疗后总疗效及分级疗效
4 讨论
    4.1 辽宁地区猫慢性肾病临床调查结果分析
        4.1.1 慢性肾病的发病率
        4.1.2 慢性肾病的品种性别分布
        4.1.3 慢性肾病的临床症状
    4.2 中药肾衰1号治疗猫慢性肾病治疗结果分析
        4.2.1 慢性肾病中医证型及疗效
        4.2.2 中药肾衰1号对慢性肾病贫血影响
        4.2.3 中药肾衰1号对慢性肾病肾功能影响
        4.2.4 中药肾衰1号对慢性肾病血磷影响
        4.2.5 中药肾衰1号对慢性肾病血压影响
    4.3 中药肾衰1号与针灸治疗猫慢性肾病治疗结果分析
        4.3.1 针灸穴位选择及针法
        4.3.2 中医证型选择
        4.3.3 中药肾衰1号与针灸对实验室指标的影响
    4.4 中药肾衰1号与腹膜透析治疗猫慢性肾病结果分析
        4.4.1 腹膜透析方法
        4.4.2 腹膜透析并发症
        4.4.3 中药肾衰1号与腹膜透析治疗效果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6)慢性肾脏病危险因素分析及中药糖肾方治疗肾间质纤维化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综述一 慢性肾脏病临床危险因素研究
    1. CKD诊断与分期
    2. 影响CKD进展的主要危险因素
    3. 生物标志物对CKD的早期预测和病情评估
    4. CKD危险因素模型建立方法
    5. 模型诊断方法
    6. 小结
    参考文献
综述二 慢性肾脏病与甲状腺功能研究进展
    1. 甲状腺激素相关知识
    2. 慢性肾脏病对甲状腺功能的影响
    3. 甲状腺疾病和肾功能
    4. 中医“从肾论治”调节CKD患者的甲状腺功能
    5. 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三 单侧输尿管梗阻导致肾间质纤维化的机制及中医药治疗研究进展
    1. UUO动物模型发生肾间质纤维化机制
    2. 中医药治疗UUO动物模型肾间质纤维化的研究进展
    3. 结语与展望
    参考文献
前言
研究一 住院患者慢性肾脏病危险因素分析
    一、研究资料与方法
    二、结果
    三、讨论
    参考文献
研究二 甲状腺激素与慢性肾脏病发生发展预测模型的建立
    一、研究资料与方法
    二、结果
    三、讨论
    参考文献
研究三 糖肾方改善单侧输尿管梗阻小鼠肾间质纤维化的作用研究
    一、材料与方法
    二、结果
    三、讨论
    参考文献
结语
    结论
    创新点
    不足与展望
致谢
个人简历

(7)重症伴急性肾损伤患者肾脏替代治疗时机对预后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研究对象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重症急性肾损伤患者的肾脏替代治疗 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

(8)急性肾损伤血液净化治疗优化模式的相关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剂量对心脏手术相关急性肾损伤预后的影响(CRITERIA研究)
    第一节 前言
    第二节 资料及方法
    第三节 结果
    第四节 讨论
    第五节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多效全血吸附器的研发及在脓毒血症急性肾损伤中的临床应用
    第一节 前言
    第二节 方法及技术路线
    第三节 研究结果
    第四节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9)老年重症急性肾损伤接受肾脏替代治疗患者的预后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老年急性肾损伤诊断及治疗进展
    参考文献
英文缩略词
在读期间完成和发表的论文
参与课题研究
致谢

(10)血余炭“止血,疗痫”的物质基础及其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表
文献综述
    综述一 血余炭古代文献考证
        1.血余炭名考
        2.血余炭临床功效考
        2.1 止血
        2.2 消瘀通经
        2.3 利尿退黄
        2.4 自还神化
        2.5 疗痫解痓
        2.6 镇惊解热
        2.7 通产下胎
        2.8 止咳解哽
        2.9 解毒燥湿
        2.10 通便止痢
        3.血余炭材质考
        3.1 人发来源不同
        3.2 人发的采集不同
        3.3 人发的净垢不同
        3.4 人发的新陈不同
        3.5 人发及其成炭的质地
        4.血余炭炮制方法考
        4.1 燔法
        4.2 烧法
        4.3 炒法
        4.4 煎法
        4.5 煅法
        4.6 熬法
        4.7 焙法
        4.8 炮法
        5.小结
        参考文献
    综述二 血余炭现代研究
        1.炮制方法
        1.1 烧炭法
        1.2 炒炭法
        1.3 煅炭法
        2.药理作用
        2.1 止血作用
        2.2 抗菌作用
        2.3 血管栓塞作用
        3.临床应用
        3.1 治疗出血性疾病
        3.2 治疗带状疱疹
        3.3 治疗新生儿脐炎
        3.4 治疗皮肤创伤
        3.5 治疗尿潴留
        4.小结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一章 血余炭纳米类成分的发现与确认
    1.引言
    2.实验材料
        2.1 实验试剂与耗材
        2.2 实验仪器
        2.3 实验动物
    3.实验内容
        3.1 CC、CC-O及 CC-I的制备
        3.2 利用小鼠断尾出血模型筛选CC的止血活性部位
        3.3 CC及 CC-I的 HPLC指纹图谱比较分析
        3.4 CC止血有效部位的鉴定
    4.实验结果
        4.1 CC、CC-O及 CC-I的制备
        4.2 CC止血活性部位的筛选结果
        4.3 HPLC指纹图谱比较分析结果
        4.4 CC止血有效部位的鉴定与表征结果
    5.讨论
    6.小结
第二章 血余炭纳米类成分制备条件的优化
    1.引言
    2.实验材料
        2.1 实验试剂和耗材
        2.2 实验仪器
        2.3 实验动物
    3.实验内容
        3.1 CC-NCs的制备工艺条件研究
        3.2 不同炭化条件制备的CC-NCs的表征比较
        3.3 利用HPLC比较不同条件制备的CC-NCs的指纹图谱
        3.4 利用小鼠断尾出血模型比较不同条件制备的CC-NCs的止血药效
    4.实验结果
        4.1 炭化温度对CC-NCs的影响
        4.2 炭化时间对CC-NCs的影响
    5.讨论
    6.小结
第三章 血余炭纳米类成分的表征
    1.引言
    2.实验材料
        2.1 实验试剂
        2.2 实验仪器
    3.实验内容
        3.1 CC-NCs的稳定性研究
        3.2 CC-NCs的细致表征研究
    4.实验结果
        4.1 CC-NCs的工艺稳定性研究
        4.2 CC-NCs的外貌形态分析
        4.3 CC-NCs的光学性质分析
        4.4 CC-NCs表面官能团分布特征分析
    5.讨论
    6.小结
第四章 血余炭纳米类成分的安全性研究
    1.引言
    2.实验材料
        2.1 实验试剂与耗材
        2.2 实验仪器
        2.3 实验动物
    3.实验内容
        3.1 CC-NCs的细胞毒性研究
        3.2 CC-NCs的小鼠急毒实验
    4.实验结果
        4.1 CC-NCs的细胞毒性分析
        4.2 CC-NCs的小鼠急毒实验分析
    5.讨论
    6.小结
第五章 血余炭纳米类成分的止血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1.引言
    2.实验材料
        2.1 实验试剂与耗材
        2.2 实验仪器
        2.3 实验动物
    3.实验内容
        3.1 CC-NCs止血作用的量效关系研究
        3.2 CC-NCs止血作用的时效关系研究
        3.3 CC-NCs止血机制研究
    4.实验结果
        4.1 小鼠断尾出血实验结果
        4.2 小鼠肝脏出血实验结果
        4.3 小鼠毛细管凝血实验结果
        4.4 CC-NCs对大鼠凝血四项参数的影响
        4.5 CC-NCs对大鼠血小板系统的影响
        4.6 CC-NCs对大鼠纤溶系统的影响
    5.讨论
    6.小结
第六章 血余炭“疗痫”的物质基础及其机制研究
    实验一 血余炭纳米类成分的镇静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1.引言
        2.实验材料
        2.1 实验试剂与耗材
        2.2 实验仪器
        2.3 实验动物
        3.实验内容
        3.1 CC-NCs对戊巴比妥钠诱导小鼠睡眠的影响
        3.2 CC-NCs对戊巴比妥钠诱导小鼠肛温的影响
        4.实验结果
        4.1 CC-NCs对戊巴比妥钠诱导睡眠的影响
        4.2 CC-NCs对小鼠肛温的影响
        5.讨论
        6.小结
    实验二 血余炭纳米类成分的抗焦虑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1.引言
        2.实验材料
        2.1 实验试剂及耗材
        2.2 实验仪器
        2.3 实验动物
        3.实验内容
        3.1 利用小鼠旷场实验研究CC-NCs对焦虑小鼠的行为学影响
        3.2 利用小鼠高架十字迷宫实验研究CC-NCs对焦虑小鼠的行为学影响
        3.3 CC-NCs对小鼠脑组织中神经递质含量的影响
        4.实验结果
        4.1 旷场实验结果
        4.2 高架十字迷宫实验结果
        4.3 CC-NCs对小鼠脑组织中神经递质水平的影响
        5.讨论
        6.小结
    实验三 血余炭纳米类成分的镇痛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1.引言
        2.实验材料
        2.1 实验材料和仪器
        2.2 实验动物
        3.实验内容
        3.1 利用小鼠热板实验研究CC-NCs的镇痛作用
        3.2 利用小鼠热浴甩尾实验研究CC-NCs的镇痛作用
        3.3 利用纳洛酮拮抗实验研究CC-NCs对阿片系统的作用
        3.4 利用阿托品拮抗实验研究CC-NCs对胆碱能系统的作用
        4.实验结果
        4.1 小鼠热板实验结果
        4.2 小鼠热浴甩尾实验结果
        4.3 CC-NCs拮抗纳洛酮作用实验结果
        4.4 CC-NCs拮抗阿托品作用实验结果
        5.讨论
        6.小结
    实验四 血余炭纳米类成分的神经保护作用研究
        1.引言
        2.实验材料
        2.1 实验试剂与耗材
        2.2 实验仪器
        2.3 实验动物
        3.实验内容
        3.1 利用MACO模型研究CC-NCs的神经保护作用
        4.实验结果
        4.1 CC-NCs对 MACO损伤大鼠神经功能评分的影响
        4.2 CC-NCs对 MACO损伤BBB通透性的抑制作用
        4.3 CC-NCs对 MACO损伤大鼠脑梗死体积比的抑制作用
        4.4 CC-NCs对 MACO损伤大鼠皮层中TNF-α和 IL-6 水平的抑制作用
        5.讨论
        6.小结
参考文献
结语
创新点
致谢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四、关于透析剂量标准的争论(论文参考文献)

  • [1]可降解高分子纳米药物递送系统用于抗肿瘤效应的研究[D]. 刘懿.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
  • [2]参乌黄雪汤治疗终末期肾病合并认知功能障碍肾虚痰瘀证的疗效及机制研究[D]. 顾鸣佳.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2)
  • [3]拐枣多糖的分离纯化和结构解析及其降血糖活性研究[D]. 杨兵. 西南大学, 2020(04)
  • [4]持续性肾脏替代治疗的临床过程安全管理研究[D]. 张勇. 中国医科大学, 2020(02)
  • [5]猫慢性肾病(CKD)临床治疗研究[D]. 孙亚东. 东北农业大学, 2020(07)
  • [6]慢性肾脏病危险因素分析及中药糖肾方治疗肾间质纤维化的作用[D]. 李佳霖.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7]重症伴急性肾损伤患者肾脏替代治疗时机对预后的影响[D]. 雷雨. 西南医科大学, 2020(09)
  • [8]急性肾损伤血液净化治疗优化模式的相关临床研究[D]. 梁华般.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6)
  • [9]老年重症急性肾损伤接受肾脏替代治疗患者的预后影响因素分析[D]. 王小龙. 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院, 2019(02)
  • [10]血余炭“止血,疗痫”的物质基础及其作用机制研究[D]. 成金俊.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9(04)

标签:;  ;  ;  ;  ;  

透析剂量标准争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