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进境鱼苗消毒药物的比较试验(论文文献综述)
朱玲[1](2018)在《虹鳟源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M蛋白克隆表达及其对免疫相关基因的影响》文中指出2016年四川省某养殖场虹鳟幼鱼疑似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Infectious Hematopoietic Necrosis Virus,IHNV)感染,本研究通过RT-PCR、细胞培养、序列分析以及人工感染试验初步判定该病毒为IHNV。在此基础上,克隆表达了IHNV的基质蛋白基因(Matrix protein,M),并对其进行了Western blot检测和生物信息学分析,以表达出来的M蛋白刺激虹鳟头肾单核/巨噬细胞并注射入健康虹鳟体内,以探讨M蛋白对免疫相关基因的影响。具体研究结果如下:1一株虹鳟源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的分离鉴定2016年四川省成都市大邑某虹鳟养殖场暴发以体色发黑,眼球突出等为特征的急性传染病,稚鱼死亡率高达80%。针对常见的鲑鳟鱼病毒性传染病,对送检病鱼进行RT-PCR检测,检测后测序结果同GenBank进行Blast比对。取待检病鱼的肾脏和脾脏组织研磨,反复冻融三次以后取上清接种于胖头鱥肌肉细胞(Fathead monnow cell line,FHM),观察细胞变化。待细胞病变后,收集细胞病毒液,腹腔注射健康虹鳟稚鱼,观察死亡率情况。设计IHNV G蛋白基因,克隆到T载体上,测序后构建系统发育树分析其基因型。结果显示病鱼PCR结果呈现阳性,测序后同GenBank进行Blast比对,扩增序列同IHNV核蛋白基因具有99%的同源性。病鱼组织上清接种细胞盲传三代均出现典型的细胞病变效应(CPE)。人工感染试验注射病毒液组14天内表现出86.67%的死亡率,且死亡虹鳟与自然发病的虹鳟症状一致,均表现出体色发黑,眼球突出等症状,而对照组虹鳟则无异常。本节成功从患病虹鳟中分离到了致病性病原—IHNV,并通过人工感染实验和RT-PCR进一步确定了该病原为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2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M蛋白的克隆和表达及生物信息分析以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基因组为模板,克隆基质蛋白基因序列。使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M蛋白核苷酸序列,结果表明M蛋白大小为585bp,编码195个氨基酸,包含一个完整的开发阅读框,蛋白大小为21.9 kDa。此外,M蛋白有一个名为Rhabdomatrix的保守结构域,同狂犬病毒M蛋白基因类似,且M蛋白不含信号肽和跨膜区,疏水性大于亲水性。系统发育分析表明M蛋白同我国IHNV HLJ-09株聚为一簇,均为JRt基因型。通过原核表达获得的纯化M蛋白,并对其特异性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诱导温度为37℃,异丙基硫代半乳糖苷(Isopropylβ-D-1-Thiogalactopyranoside,IPTG)浓度0.1 mM,诱导时间为4 h时重组M蛋白表达在沉淀中,蛋白大小约为38 kDa,Western-blotting结果表明重组M蛋白具有较好的特异性。3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M蛋白对免疫相关基因的影响为了研究M蛋白的对免疫相关基因的影响,我们将上述表达的蛋白刺激虹鳟原代头肾单核/巨噬细胞4 h、8 h、12 h和24 h后,各个时间点分别收集细胞提取核糖核酸(Ribonucleic acid,RNA),qPCR分别检测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II(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 II,MHC IIβ),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I(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 I,MHC I),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 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干扰素(Interferon I,IFN-I),干扰素调节因子I(IFN regulatory factor 1,IRF1),CD4和CD8的表达量。结果显示基质蛋白可以抑制上述八个基因表达量的上升。此外,将表达基质蛋白免疫健康的虹鳟8h、1 d、3 d、1 w和2 w后,各个时间点摘取其头肾组织提取RNA,qPCR分别检测MHCII,MHCI,IFN-I,IRF1,CD4,CD8,IL-1β和TNFα的表达量。结果显示M蛋白也可以抑制上述八个基因的表达水平。
周启良[2](2017)在《一种新型聚维酮碘制剂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聚维酮碘(Povidone iodine,PVP-I)又名聚乙烯吡咯烷酮碘,是碘元素与聚乙烯吡咯烷酮(Poly Vinyl Pyrrolidone,PVP)的络合物,是一种高效的广谱杀菌剂,具有刺激性小、作用时间长、无污染无残留等特点,是水产上理想的水体和养殖动物消毒剂,可代替抗生素,减少环境污染。聚维酮碘自产生之日起,就因其优秀的杀菌能力而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并且随着加工工艺的提高,聚维酮碘制剂的安全性大大提高。聚维酮碘在水产养殖中也有广泛的应用,由于其优良的杀菌能力,主要用于水体消毒和动物的短暂浸泡消毒,最常见的用法是在水体恶化时全池泼洒,可快速的抑制病原菌的生长。聚维酮碘对水产动物的安全性受其加工质量的影响极大,诸多研究表明水产用聚维酮碘溶液的安全性不如人用聚维酮碘,由于不同的研究者所使用的聚维酮碘质量不一,导致其安全性不同,因此迫切需要提高水产用聚维酮碘制剂的质量。为了研究一种新型聚维酮碘制剂“渔多福”在水产上的应用价值,本文通过体外杀菌实验研究该聚维酮碘制剂对无乳链球菌、拟态弧菌和副溶血弧菌的杀灭浓度,通过饲喂实验研究其对罗非鱼、斑点叉尾鮰和凡纳滨对虾的安全性以及对三种细菌病的防治效果,通过全池泼洒研究其对凡纳滨对虾偷死综合征的治疗效果以及对养殖水体理化性质的影响,通过浸泡研究其对卤虫卵孵化率的影响和对无节幼体的毒性,并分离鉴定了卤虫卵携带的优势细菌和聚维酮碘对这些优势细菌的杀灭效果。实验取得的主要结果如下:1.以不同浓度的“渔多福”处理浓度为103 CFU/ml的3种病原菌20 min,可见20 ppm的“渔多福”即可将拟态弧菌全部杀死,30 ppm的“渔多福”即可将副溶血弧菌和无乳链球菌全部杀死,杀菌效果显着。2.以5000 ppm的剂量饲喂罗非鱼、斑点叉尾鮰和凡纳滨对虾5天,实验动物均未出现应激和死亡,5天后抢食和活力均正常,取罗非鱼和斑点叉尾鮰的脑、肝、脾和中肠,取凡纳滨对虾的肝胰腺组织进行石蜡切片,所有的组织均未发现损伤和坏死,证明其对这些鱼类的口服安全性极好。将“渔多福”添加进配合饲料中饲喂三种动物,并未出现较好的保护率,攻毒后对照组和实验组的累计死亡率无差异,表明饲喂“渔多福”并不能很好的防治三种细菌病。3.全池泼洒“渔多福”2-3天即可明显改善对虾偷死的状况,以每667m3泼洒0.75ppm的量泼洒效果略微好于每667m3泼洒0.37 ppm,未泼洒聚维酮碘的塘死亡情况不变。土池和水泥池全池泼洒“渔多福”后,土池的亚硝酸盐、藻类和浮游动物含量比较稳定,基本不受聚维酮碘的影响,水泥池中藻类数量有所增加,提示其可能对藻类的生长有促进作用,水泥池中浮游动物的数量没有明显变化,提示其对浮游动物的安全性。4.以20000 ppm的“渔多福”浸泡卤虫卵60 min对其孵化率无影响;以25600ppm的“渔多福”浸泡卤虫无节幼体30 min没有引起无节幼体死亡;表明“渔多福”对卤虫卵和无节幼体几乎无毒性。从市售卤虫卵中分离出4种优势细菌,分别为Vibrio tubiashii,Vibrio sinaloensis,Vibrio anguillarum和Uncultured Vibrio sp.;以500 ppm的“渔多福”处理孵化水30 min后孵化水中的细菌存活率仅剩1.67%,杀菌效果显着。在2000 ppm范围内,其对渤海湾盐田卵和巴里坤盐湖卵的孵化率无影响,在大于等于500 ppm时俄罗斯进口卵的孵化率显着降低。
吴岗,王海青,郭秀玲,周海林,季晨,但学明[3](2017)在《一种新型聚维酮碘制剂对卤虫卵及无节幼体的活体消毒试验》文中研究说明为了解一种新型的聚维酮碘制剂对卤虫卵及无节幼体的消毒杀菌效果,研究了该聚维酮碘制剂对卤虫卵和无节幼体的毒性以及对3种不同产地卤虫卵孵化率的影响,并进行了卤虫活体和孵化水的灭菌试验。结果显示,该聚维酮碘制剂在极高浓度(20000 mg/L)下,长时间(60 min)浸泡对市售卤虫卵孵化率无影响,并且未引起卤虫无节幼体死亡,毒性极低;试验分离到市售卤虫携带的4种优势细菌,分别为Vibrio tubiashii、V.sinaloensis、V.anguillarum和Uncultured V.sp.,以浓度500 mg/L的该聚维酮碘制剂处理30min后,可将孵化水中的细菌几近全部杀死(细菌存活率为1.67%);在试验浓度(2 000 mg/L)下,聚维酮碘对渤海湾盐田卤虫卵和巴里坤盐湖卤虫卵的孵化率无影响,但浓度在500 mg/L及以上时,俄罗斯进口卤虫卵的孵化率显着下降。试验结果表明,该聚维酮碘制剂可以作为优良的卤虫消毒剂,建议生产上使用浓度为200500 mg/L。
高欣[4](2017)在《虹鳟鱼IHNV甘肃分离株全基因图谱的绘制及灭活苗的研制》文中指出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病毒(Infectious haematopoietic necrosis virus,IHNV)属于弹状病毒科(Rhabdoviridae),诺拉弹状病毒属(Novirhabdovirus),是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Infectious haematopoietic necrosis,IHN)的病原;该病毒所引起的IHN是以野生或人工养殖的少年鲑鱼造血组织和其他内脏器官的出血坏死为主要特征的急性、全身性、致死性的疾病;并且IHN是危害水产养殖鲑鱼类的一种非常重要的病毒性疾病,具有较强的致病性和高度传染性,该病依据鱼的种类和大小,毒株和环境因素的不同,致死率也有所不同,严重时可达100%,在世界范围内的水产养殖行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我国甘肃省也是IHNV的流行之地;在甘肃省兰州市永登县某虹鳟鱼(Oncorhynchus mykiss)养殖场采疑似IHNV的病鱼数条,做以下试验:(1)将所采病料进行IHNV的分离培养、RT-PCR鉴定、同源性和遗传进化分析。结果显示,病料经研磨过滤除菌的悬液接种鲤鱼上皮瘤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EPC)出现典型的细胞病变效应(Cytopathic effect,CPE),对该病毒的N基因进行特异性的扩增,扩增出了预期的1,408bp大小的片段;对扩增出的片段测序后进行同源性比较和系统进化树的分析,分离株与Ch2010008、HLJ-09、CJ-13、IHNV-PRT株的核苷酸同源性分别为99.7%、99.7%、99.2%和93.7%;分离株与Ch2010008、HLJ-09、CJ-13、IHNV-PRT株的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100%、100%、99.0%和89.3%;系统进化树分析显示,分离株与中国毒株Ch2010008、HLJ-09、CJ-13,韩国毒株IHNV-PRT在同一分支上,遗传关系较近。将分离的毒株暂时命名为GS1。结果表明造成虹鳟鱼死亡的病原是IHNV GS1。(2)为了进一步了解IHNV GS1的生物学特性、来源及传播路径,设计了10对特异性引物对该病毒全基因进行RT-PCR扩增,设计3条特异性引物进行该病毒3’端和5’端的快速扩增;并对IHNV GS1的6个结构蛋白分别进行氨基酸序列和核苷酸序列的同源性比对及系统进化树分析。结果显示:IHNV GS1序列全长为11,134bp;系统进化树分析得出,IHNV GS1的N、P和M基因与韩国毒株IHNV-PRT关系最近,G基因与韩国毒株RtGu01、RtUi02、ChYa07和日本毒株RtNag96的关系最近。结果表明,IHNV GS1属于JRt基因型,该毒株可能源于韩国或日本,该病毒可能是由于受IHNV污染的鱼卵、鱼苗及幼鱼的贸易所传播。(3)由于迄今为止,还没有任何一种疫苗被国际通用来预防IHNV,仅有加拿大本国的一种DNA疫苗获得了疫苗生产许可证,且仅在加拿大使用,所以本实验使用甲醛和β-丙内酯(β-propiolactone,BPL)两种灭活剂初步研制IHNV GS1灭活苗,通过对灭活苗物理性状的检验、病毒残余量的检测、无菌检验、安全性检验、保存期试验和效力试验等实验,得出灭活苗颜色为淡粉色或乳白色,用1 m L内径为1.2 mm的吸管,室温吸取1 mL的备用疫苗,垂直放置吸管,使两种灭活剂灭活的疫苗自然流出0.4 mL所用的时间均为0.4 s,吸取两种灭活剂灭活的备用疫苗,呈滴状滴入冷的蒸馏水表面,观察到两种疫苗均没有扩散,则判定为油包水剂型;两种灭活剂灭活的抗原接种鲤鱼上皮瘤细胞(EPC),盲传2次后,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无细胞病变出现;灭活的抗原注射虹鳟鱼,没有虹鳟鱼死亡现象;灭活的抗原接种普通肉汤培养基、厌氧肉肝汤培养基、普通琼脂培养基及鲜血琼脂培养基,经过培养,均未出现培养基浑浊和培养板上有菌落出现等现象;两种灭活剂灭活的疫苗,接种虹鳟鱼观察30天后,接种疫苗的虹鳟鱼,无局部肿胀,无全身反应,均健康,疫苗判为合格;疫苗进行效力实验得出,两种灭活剂灭活的疫苗均有较好的防止感染IHNV的作用;初步研制的疫苗4℃保存12个月后接种虹鳟鱼,免疫鱼的成活率和效力试验的数据基本接近,所以保存期暂定为12个月。两种灭活剂灭活的疫苗对虹鳟鱼均有较好的保护性,这些研究结果为开发IHNV的灭活苗提供了研究基础。
刘鸿艳[5](2017)在《无乳链球菌三个表面蛋白的重组截短表达及对罗非鱼和大菱鲆的免疫效果》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曾被认为是牛乳腺炎和新生儿重要病原菌的无乳链球菌(Stepatococcus agalactiae),近年来却引起了世界各地多种鱼类的爆发性感染和死亡,且无乳链球菌存在种间交叉传播和人-兽-鱼共患的危险;而人类对鱼类的消费,也显着增加了人类受Ia和Ib血清型无乳链球菌感染的风险。自2004年起,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罗非鱼养殖国家,其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1/3。然而链球菌病严重影响我国罗非鱼产业发展,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自2009年起,无乳链球菌已替代海豚链球菌(S.iniae)成为我国以罗非鱼为代表的鱼类链球菌病的首要致病菌,罗非鱼发病规格更呈小型化趋势,传播区域日渐扩散。近年来,新增的受感染种类亦时有报道,一些冷水性鱼类、海水鱼类均有发病,防控不当将累及我国大部分鱼类生产企业。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是重要的商业海水养殖鱼类,山东半岛为中国大菱鲆主产区,近年来也有多起无乳链球菌感染致突眼病的现象,危害大菱鲆养殖业,但目前尚无大菱鲆抗无乳链球菌的疫苗研究报道。疫苗是预防链球菌病的有效手段。然而,无乳链球菌共有10种血清型,灭活疫苗特异性强,针对某一血清型制备的灭活疫苗对异种血清型菌株无交叉免疫作用,故使用范围受到极大限制;减毒活疫苗也存在安全性和免疫效力等问题,因此寻求安全、稳定、高效的无乳链球菌疫苗已成为人类医学、畜牧业和水产养殖业共同关注的焦点,对人类健康、经济发展和公共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已有学者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比对分析人、牛和鱼源无乳链球菌基因组,预测出了一些高度保守、可作为疫苗靶标的抗原蛋白,多是未进行功能分析和命名的新蛋白。相对于其它种类蛋白,细菌表面蛋白,具有暴露充分、数量众多、与抗体接近更容易、能够诱导更高水平免疫反应等特点,是研发预防该疾病的最佳疫苗候选目标之一。本研究选取了3个被预测为具有免疫功能的无乳链球菌细胞表面蛋白,对其基因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克隆罗非鱼源无乳链球菌3个蛋白的抗原表位区域,利用基因工程技术进行表达和纯化,分别建立以3个重组蛋白为包被抗原的间接ELISA检测方法,并用3个重组蛋白制成的亚单位疫苗对奥利亚罗非鱼(Oreochromis aureus)和大菱鲆进行免疫保护性的研究。具体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1.利用生物信息学原理分别分析、预测了Gen Bank公布的人源无乳链球菌2个细胞壁表面锚定蛋白(cell wall surface anchored protein)基因序列(Gen Bank序列号:CP000114.1,SAK1503、SAK0896)和1个脂蛋白(lipoprotein)基因序列(Gen Bank序列号:CP000114.1,SAK0321)的Bepipred线性表位、抗原性、β-Turn、表面可及性、柔韧性和亲水性区域,综合以上参数确定3个细胞表面蛋白的B细胞抗原表位区域分别为29-183 aa、113-457 aa和31-144 aa区间,以此设计特异性引物,克隆罗非鱼源无乳链球菌BX2012分离株3个细胞表面蛋白的目的片段,成功构建的p ET-32a-CWSAP465、p ET-32a-CWSAP1035和p ET-32a-LIP342原核表达载体(Gen Bank序列号:KU759322、KU759323和KU759324),经IPTG诱导后,在BL21(DE3)感受态细胞中实现了可溶性表达,分别获得了分子量约为36、54和30 k Da的蛋白。蛋白经His-Trap FF亲和层析柱纯化,得到的CWSAP465、CWSAP1035和LIP342蛋白纯度分别由52.89%、36.40%和41.75%提高到94.25%、58.61%和87.23%。Western blotting结果表明,上述3个蛋白可被兔抗无乳链球菌高免血清特异性识别,具有较好的免疫反应原性。2.与Gen Bank中相似序列分析比对结果显示,CWSAP465、CWSAP1035和LIP342蛋白序列在目前所有已知的不同物种(人、牛、骆驼和罗非鱼)或不同血清型(Ia、II、III、IV和V)无乳链球菌分离株中的同源性分别为96.13%-100%、99.13%-100%和90.35%-100%;在罗非鱼源无乳链球菌分离株中,CWSAP465同源性为98.06%-100%,CWSAP1035为99.71%-100%,LIP342则为100%,证明3个蛋白都是高度保守的。推测除罗非鱼以外,这3个蛋白对其他易感染无乳链球菌的鱼类和牛等哺乳动物甚至是人类也可能具有相似或相同的免疫保护功能。3.分别建立了以CWSAP465、CWSAP1035和LIP342蛋白为包被抗原的间接ELISA检测方法,经反应条件优化,确定CWSAP465和LIP342最适包被浓度为10 ng/μL,CWSAP1035的最适包被浓度为15 ng/μL,血清最佳稀释倍数均为1:40;CWSAP465和CWSAP1035最佳封闭液为10%牛血清,LIP342最佳封闭液为5%BSA;最佳封闭时间均为0.5 h;最佳抗体孵育时间均为0.5 h;CWSAP465和CWSAP1035最佳底物作用时间为10 min,LIP342最佳底物作用时间为5min。CWSAP465-ELISA、CWSAP1035-ELISA和LIP342-ELISA方法的临界值分别为0.243、0.309和0.288。特异性检验结果显示所建立的ELISA方法对迟钝爱德华氏菌(Edwardsiella tarda)罗非鱼阳性血清、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罗非鱼阳性血清、温和气单胞菌(A.sobria)罗非鱼阳性血清以及猪链球菌2型(S.suis type 2)阳性血清呈阴性反应。重复性试验结果显示,3个ELISA方法板内变异系数介于0.29%-5.33%之间,板间变异系数介于0.96%-7.13%之间,批间变异系数介于0.35%-8.91%之间。建立的CWSAP465-ELISA、CWSAP1035-ELISA和LIP342-ELISA方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和重复性,可为Ia血清型无乳链球菌疫苗抗体水平的检验和Ia血清型无乳链球菌流行病学的调查提供参考。4.纯化后的CWSAP465、CWSAP1035和LIP342蛋白分别以弗氏不完全佐剂制备成亚单位疫苗以检验对奥利亚罗非鱼和大菱鲆的免疫保护效果,设5个试验组和3个对照组,试验组分别为CWSAP465免疫组、CWSAP1035免疫组、LIP342免疫组、CWSAP465+CWSAP1035免疫组(2个CWSAP重组蛋白等比混合免疫组)、CWSAP465+CWSAP1035+LIP342免疫组(3个重组蛋白等比混合免疫组),对照组分别为灭活疫苗对照组、PBS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免疫方式为一次性胸腔注射,注射剂量均为4μL/g鱼体重,即重组蛋白免疫剂量为2μg/g鱼体重。分别在奥利亚罗非鱼和大菱鲆免疫后第0、7、14、21、28、35、42 d采集血清,用所建立的ELISA方法检测抗体水平。结果表明,接受免疫的奥利亚罗非鱼(42±8.52 g)和大菱鲆(64±10.38 g)均能显着提高抗体水平(P<0.05),并显着高于灭活疫苗对照组(P<0.05),抗体水平在免疫后第四周达到峰值,随后因攻毒而下降。5.免疫后的第28 d进行无乳链球菌攻毒试验,结果显示,接受CWSAP465、CWSAP1035和LIP342蛋白5个试验组和灭活疫苗免疫后的奥利亚罗非鱼和大菱鲆可有效抵御1×109 cfu/m L的无乳链球菌强毒攻击(P<0.05)。Kaplan-Meier生存检验结果显示,CWSAP465+CWSAP1035+LIP342免疫组和CWSAP465+CWSAP1035免疫组奥利亚罗非鱼累积生存率显着高于灭活疫苗对照组(P<0.05),CWSAP465+CWSAP1035+LIP342免疫组大菱鲆的累积生存率显着高于灭活疫苗对照组(P<0.05)。CWSAP465+CWSAP1035+LIP342免疫组对奥利亚罗非鱼和大菱鲆的相对保护率(Relative percentage survival,RPS)均显着高于灭活疫苗对照组(P<0.05),CWSAP465免疫组、CWSAP1035免疫组、LIP342免疫组和CWSAP465+CWSAP1035免疫组虽与灭活疫苗对照组RPS差异不显着(P>0.05),但亦高于灭活疫苗。因此,由3个重组蛋白等比混合制备的疫苗免疫保护效果最为出色。综上所述,本研究在原核表达系统截短表达了罗非鱼源无乳链球菌3个细胞表面蛋白,分别建立了以CWSAP465、CWSAP1035和LIP342蛋白为包被抗原的间接ELISA检测方法,并评估了CWSAP465、CWSAP1035和LIP342作为候选疫苗的免疫保护能力。以上述3个重组蛋白制备的亚单位疫苗均可比灭活疫苗更为显着地提高被接种的奥利亚罗非鱼和大菱鲆的抗体水平,并可抵抗高毒力的无乳链球菌攻击,证明3个细胞表面蛋白可作为无乳链球菌全菌灭活疫苗的替代品候选因子。本研究填补了大菱鲆无乳链球菌疫苗研究的空白,首次证明无乳链球菌亚单位疫苗和全菌灭活疫苗对大菱鲆具有免疫保护作用;更填补了这3个细胞表面蛋白在免疫保护方面的研究空白,为今后结构与功能研究奠定了基础,并证明了CWSAP465、CWSAP1035和LIP342是十分具有潜力的预防无乳链球菌病的候选因子,可尝试作为疫苗广泛应用于鱼类无乳链球菌病的预防。
江育林,陈信忠[6](2016)在《从台湾地区进口甲鱼蛋传入疫病的风险评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随着海峡两岸贸易的增长,来自台湾地区的甲鱼蛋输入量猛增。为了在促进两岸贸易的同时,防止有害生物传入,保护大陆地区养殖业安全和人民健康,根据世界贸易组织SPS协定的有关原则,对从台湾地区输入的甲鱼蛋携带的霍乱弧菌等10种细菌和甲鱼虹彩病毒等8种病毒进行了风险分析。评估结果表明:从台湾地区输入甲鱼蛋的主要风险是蛋表面在自然条件下可能被病原性微生物,如细菌和病毒等污染。这些病原可能会随着甲鱼蛋传播到大陆地区,造成疾病流行,或者危害人类健康。虽然其风险不高,但一旦传入,会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其中有些病原也会引起严重后果,因而必须进行适当监管。监管重点是控制蛋表面污染的微生物。基于风险评估,本研究提出了3个风险管理备选方案。
贾鹏[7](2016)在《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中国株遗传进化分析及检测方法研究和应用》文中研究表明2014年,中国已有25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发展鲑鳟养殖业,全年总产量达39,164吨。然而,不断出现的疾病对中国迅速成长的鲑鳟养殖业造成极大危害,特别是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Infectious haematopoietic necrosis,IHN)。IHN是一种主要感染鲑鳟的病毒性传染病,感染后死亡率达90%以上,其病原为隶属于弹状病毒科(Rhabdoviridae)粒弹状病毒属(Novirhabdovirus)的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Infectious heamotopoietic necrosis virus,IHNV)。自1985年中国黑龙江省首次报道IHN以来,该病已传播至中国北京、河北、辽宁、山东、甘肃、四川、吉林、新疆等省(直辖市、自治区)。据2014年中国水生动物卫生状况报告显示,北京、河北、辽宁、山东和甘肃5省(直辖市)冷水鱼养殖场点IHN平均阳性率为36.7%,且局部发生IHN疫情。其中,河北IHN平均阳性率更是高达84.6%。更值得注意的是,部分地区的鲑鳟原良种场和重点苗种场被检出IHN,成为中国鲑鳟养殖业发展的重大安全隐患。因此,明确IHNV在中国分布和遗传进化特征,为其风险分析和防治具有重要意义。另外,中国每年从国外引进大量鲑鳟发眼卵,而国外不断发生的IHN疫情,需要我们不断提高检疫技术水平,以防致病力强和新基因型IHNV毒株传入。本研究旨在明确IHNV在中国的分布、遗传进化、传播路径和变异情况,解析IHNV中国株全基因组特征及基因突变情况,并建立相应的检测方法,以期用于IHNV的检疫和防控。本研究从中国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四川、云南、甘肃7省采集鲑鳟样品428份,50个样品IHNV检测结果为阳性,平均阳性率为11.68%。基于IHNV mid G序列的遗传进化分析表明,49株(49/50)IHNV属于J基因型J Nagano基因亚型,1株(1/50)属于M基因型MN基因亚型。另外,Bj LL中国株属于M基因型MA基因亚型,而非之前报道的U基因型。这是首次在中国监测到M基因型MN基因亚型IHNV。针对新基因型的传入,本研究对输华鲑鳟的检疫工作提出相应风险管理措施建议。遗传进化分析推断MN基因亚型IHNV株于1994年前由美国传入中国,并在中国辽宁地区流行,而MA基因亚型IHNV株于2003年由美国传入中国,并在北京地区流行。50株IHNV可分为11个序列类型,即m G801Jm G8010J和m G811M。其中,39株IHNV(39/50)属于m G801J序列类型,1株属于m G802J序列类型,2株属于m G803J序列类型,2株属于m G804J序列类型,m G805Jm G810J和m G811M序列类型各1株。综合分析IHNV中国株序列类型、遗传进化和流行病学信息,推测m G801J序列类型(39株IHNV)IHNV毒株可能由同一毒株进化而来,且由黑龙江通过发眼卵传播至甘肃、辽宁、吉林和河北地区。2株IHNV云南株属于m G804J序列类型,推断云南地区IHNV的传染源来自黑龙江。甘肃地区监测到m G801J和m G805J 2种序列类型,并推断传染源来源于黑龙江和河北地区。四川IHNV株属于m G810J序列类型,推测IHNV传入四川后,在当地养殖场交叉传播,且与当地环境相互作用下,可能其毒力发生变化。本研究报道IHNV感染七彩鲑(Salvelinus fontinalis)并导致其出现低水平死亡率,为IHNV易感动物研究提供参考。从发病的七彩鲑中分离到一株IHNV,将其命名为Ch20101008株,并成功克隆其全基因组。该毒株基因组大小为11,129bp,含有N、P、M、G、NV和L 6结构基因,整个基因组有198个碱基位点发生基因突变,其中53个碱基突变导致氨基酸改变,在L基因5’UTR 4959位点缺失1个碱基A。相对于U基因型IHNV毒株,中国株全长G基因共15个碱基位点出现突变,且7个导致氨基酸突变,为IHNV中国株疫苗研制和致病机理研究提供参考。为实现快速、准确、定量检测IHNV,本研究建立了微滴式数字RT-PCR方法(Reverse transcriptase digital droplet PCR,RT-dd PCR)、RT-LAMP荧光方法(Reverse transcriptase 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RT-LAMP)和特异性的单克隆抗体,并对其进行初步验证和应用。与实时荧光RT-q PCR相比,RT-dd PCR方法表现出与之相近的特异性、灵敏性和重复性,最低检测限为0.6copies/μL,且RT-dd PCR方法实现了对IHNV的绝对定量检测。实际应用过程中,RT-dd PCR方法的检出率高于RT-q PCR方法。所建立的RT-LAMP荧光检测方法具有较好的灵敏性和特异性,且较大幅度缩短了检测时间,避免了由于开盖加染料而导致的假阳性问题。RT-LAMP荧光检测方法的检测限为3.64×10-7μg/μL,比常规RT-PCR高1,000倍,和实时荧光RT-q PCR相同。将RT-LAMP荧光检测方法进行初步应该,结果表明该方法与RT-q PCR方法、RT-PCR的诊断特异性相同,但诊断灵敏性低于RT-q PCR方法。本研究以IHNV全长G基因的表达产物为抗原,通过常规技术筛选出2株抗IHNV的单克隆抗体(5H3和6G7),其效价分别为1:18,000和1:20,000,两株抗体均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并成功申请国家发明专利。应用制备的抗体,初步尝试建立了检测IHNV的荧光纳米微球检测卡,并进行了初步应用。与RT-PCR方法相比,该检测卡的阳性检出率为41.67%,说明其灵敏性低于RT-PCR方法,有待进一步优化改进。以本研究获得的成果和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水生动物疾病诊断手册》规定的检测技术为基础,我们修订了出入境检验检疫行业标准《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检疫技术规范》(标准号:SN/T1474-2014)。另外,将建立的RT-LAMP方法转化成农业部水产行业标准《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检测方法》(已提交送审稿)。将本研究建立的三种分子生物学方法(RT-dd PCR方法、RT-LAMP荧光方法和荧光纳米微球检测卡)与《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检疫技术规范》规定的病毒分离、RT-PCR方法、RT-q PCR方法(文献报道)进行比较应用。结果表明,检出率由高到低依次为RT-dd PCR方法(44%)、RT-q PCR方法(43%)、RT-LAMP方法(42%)、病毒分离(23%)和荧光纳米微球检测卡(15%),样品新鲜度和采样形式等因素对每种方法的检出率影响明显。
孙秀丽[8](2016)在《江苏省出口水生动物风险分析》文中指出从出口水生动物注册养殖场/中转场情况、出口品种、出口国家、出口量等方面,对江苏省出口水生动物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和对比。从农兽药残留、重金属等污染物、毒素、禁用物质、我国和主要贸易国家技术法规和标准要求、疫情疫病监测情况、安全风险监控情况、国外通报情况、企业自检自控情况等方面,识别出了出口水生动物存在的主要有毒有害物质风险。对识别出的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严重性进行了评价,应用矩阵法确定了不同风险项目的风险级别。识别出了各类出口水生动物可能存在的疫病风险。通过风险释放评估、风险暴露评估、后果评估,综合评价出各种疫病的风险等级。综合有毒有害物质和疫病的风险评估结果,确定各类出口水生动物的风险等级。项目风险和产品风险情况如下:海水贝类有毒有害物质风险为极高,疫病风险为中,为I级风险产品;淡水贝类(河蚬)有毒有害物质风险为极高,疫病风险为中,为I级风险产品;甲壳类(河蟹)有毒有害物质风险为高,未识别出疫病风险,为II级风险产品;淡水养殖鱼类有毒有害物质风险为极高,疫病风险为中,为I级风险产品;海水养殖鱼类有毒有害物质风险为低,疫病风险为中,为III级风险产品。最后依据风险评估结果,提出风险管理措施。一方面,建议企业在捕捞、养殖区域的选择、苗种管理、监测计划的制订、捕捞、包装、运输、产品追溯等环节采取一系列自检自控措施;另一方面,提出了官方监控工作方案。各类产品的风险监控措施如下:海水贝类共监控14个风险项目。包括疫病监控项目2项。安全风险监控项目12项,其中4项(镉、诺如病毒、扑草净、腹泻性贝毒)为重点监控项目,其余为一般监控项目。淡水贝类(河蚬)共监控38个风险项目。安全风险监控项目38项,其中3项(呋喃唑酮、呋喃西林、砷)为重点监控项目,其余为一般监控项目。甲壳类(河蟹)共监控8个风险项目,全部为安全风险监控的一般监控项目。淡水养殖鱼类共监控67个风险项目,包括疫病监控项目3项,均为重点监控项目(锦鲤疱疹病毒病、金鱼造血器官坏死、鲤春病毒血症)。安全风险监控项目64项,其中9项(恩诺沙星、环丙沙星、诺氟沙星、氧氟沙星、培氟沙星、萘啶酸、硫丹、孔雀石绿、隐性孔雀石绿)为重点监控项目,其余为一般监控项目。海水养殖鱼类共监控66个风险项目。包括疫病监控项目2项,其中真鲷虹彩病毒病为重点监控项目,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为一般监控项目。安全风险监控项目64项,其中5项(呋喃唑酮、呋喃西林、恩诺沙星、结晶紫、隐性结晶紫)为重点监控项目,其余为一般监控项目。
姜再胜[9](2014)在《虹鳟生长和IHN抗病力的遗传参数估计及生长性状相关分子标记开发及应用》文中研究表明虹鳟(Oncorhynchus mykiss)属鲑形目(Salmoniformes),鲑科(Salmonidae),鲑亚科(Salmoninae),大麻哈鱼属(Oncorhynchus),是世界性养殖鱼类。其肉质鲜美,高蛋白、高不饱和脂肪酸、无肌间刺、易加工,是水产遗传育种领域的重要研究对象。但在近年来的虹鳟养殖生产中,种质退化、产品质量下降和病害频发等现象变得越来越严重,因此,实现虹鳟养殖业的稳定发展,选择快速生长及抗病性强的虹鳟品种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分子生物技术手段的应用能提高育种效率,促进虹鳟优化种质和品种的培育。本研究探讨关于筛选抗病性强的虹鳟育种的工作、虹鳟选育群体体尺性状的表型与遗传相关分析的工作及选用微卫星标记分析虹鳟的遗传多样性及生长性状。以虹鳟优良品系G2世代为基础群体,在避免全同胞或半同胞交配基础上随机交配,建立了60个全同胞家系,对上述家系进行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Infectious hematopoietic necrosis virus, IHNV)人工感染试验,构建贝叶斯动物阈模型估计IHN抗病力的遗传参数,采用吉布斯抽样(Gibbs sampling)的方法估计虹鳟IHN抗病力的方差组分并计算其遗传力,结果显示虹鳟IHN抗病力的遗传力为0.34。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抗病家系筛选研究,获得8个感染IHNV病毒90日存活率超过50%的家系,其中一个家系(编号K23)的存活率超过了90%。本研究结果表明,虹鳟IHN抗病力具有中等遗传力,在技术上采用选择育种的手段对虹鳟IHN抗病性能进行遗传改良是可行的。另外,采用单性状动物模型估计此虹鳟群体(G2)的头长、体长、体高、体厚、尾柄长、尾柄高、背吻距、背鳍基长等8个主要体尺性状的遗传力。结果显示,上述8个性状的遗传力在0.131~0.313之间,多为中等或偏低遗传力,其中背鳍基长遗传力最低,为0.131±0.039,体高遗传力最高,为0.131~0.086。采用皮尔逊相关法估计上述性状之间的表型相关,结果显示,上述性状间表型相关变化范围在0.016~0.1815之间。采用两性状动物模型估计了上述性状间的遗传相关,结果表明,上述性状间遗传相关变化范围在0.065~0.866之间。在本研究中,比较分析表型和遗传相关结果发现,虽然体厚与尾柄长的表型相关最低,仅为0.016,相关性不显着(P>0.05);但是遗传相关为0.247,似然比检验(likelihood ratio test, LRT)统计分析达到显着水平(P<0.05)。体厚与背鳍基长的表型相关为0.647,t检验达到显着水平(P<0.05);但遗传相关仅为0.305,LRT统计分析未达到显着水平(P>0.05)。上述结果说明,在该群体中各体尺性状的表型相关和遗传相关水平不完全相同,在设计育种方案时应综合考虑各个性状间的表型相关及遗传相关。免费从EST数据中开发获得EST-SSR分子标记,用于种间的遗传多样性与遗传分化的研究。从NCBI公共数据库中共获得287565条虹鳟的EST序列,通过前处理得到全长为55236.33kb的无冗余EST181668条。在这些序列中搜索出990余个SSR,分布于860条EST中,出现频率是1.32%。这些序列共设计出129对EST-SSR引物。经过对虹鳟样本基因组DNA的扩增检验,最终挑选出17个多态性好的引物,利用这些引物分析虹鳟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及生长性状。实验用17个多态性微卫星标记对虹鳟养殖群体进行遗传多样性的分析,在随机采样360尾个体中,平均等位基因数为5.8823个,各标记等位基因数为3~10个,片段大小为90~348bp,有效等位基因数(Ne)为1.9316~8.8220,观测杂合度(Ho)为0.2083~0.7222,期望杂合度(He)为0.4830~0.8879,标记的多态信息含量(PIC)为0.4470~0.8716,平均为0.6533。统计结果显示,虹鳟养殖群体处于高度多态水平,经卡方检验显示其中有13个位点显着偏离了平衡(P<0.01)。为了进一步研究上述的微卫星标记与虹鳟生长性状的相关性,利用SPSS19.0的GLM模型分析17个微卫星标记与体重、体长、体高和体厚的相关性,结果表明,HLJRTHRB846和HLJRTHRB779与4项生长性状均具有极显着相关性,HLJRTHRB281、HLJRTHRB373、HLJRTHRB418、HLJRTHRB260、HLJRTHRB436与体长、体高和体重均具有极显着相关性, HLJRTHRB468与体重和体宽均具有极显着相关性,HLJRTHRB513与体重和体高具有极显着相关性,HLJRTHRB291和HLJRTHRB809与体高具有极显着相关性,HLJRTHRB131与体宽具有极显着相关性,HLJRTHRB241与体长具有显着相关性。将Duncan多重比较用于基因型与生长性状之间,寻找微卫星标记具有生长性状优势的基因,为虹鳟QTL定位结果进行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胡潜,李强,张显昱[10](2014)在《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IHNV)研究进展》文中认为对IHNV的特点、发病症状及流行特点进行了简单的概述,详细归纳总结了IHNV的检测技术、宿主对IHNV的防御机制以及具体防治措施,同时对IHNV未来的防治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更好地控制IHNV引起的鱼类流行病的发生。
二、进境鱼苗消毒药物的比较试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进境鱼苗消毒药物的比较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1)虹鳟源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M蛋白克隆表达及其对免疫相关基因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虹鳟的养殖现状 |
2 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的研究进展 |
2.1 IHN的临床特征与病理变化 |
2.2 IHN的流行特点 |
2.3 IHNV的生物学特征 |
2.4 IHNV的结构 |
2.5 IHNV的防治 |
3 M蛋白研究进展 |
3.1 调控病毒的复制与转录 |
3.2 参与病毒的出芽和组装 |
3.3 抑制宿主基因的表达以及调节信号通路 |
3.4 诱导细胞凋亡 |
3.5 决定病毒致病力 |
4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虹鳟源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的分离鉴定 |
1 实验材料 |
1.1 实验动物 |
1.2 实验材料和仪器 |
1.3 主要试剂配制方法 |
2 试验方法 |
2.1 引物设计 |
2.2 细胞培养 |
2.3 病毒分离 |
2.4 病毒的毒力测定 |
2.5 RNA提取 |
2.6 RT-PCR鉴定 |
2.7 人工感染实验 |
2.8 系统进化分析 |
3 结果 |
3.1 病毒分离 |
3.2 病毒毒力滴度测定 |
3.3 RT-PCR鉴定 |
3.4 人工感染实验 |
3.5 G基因的克隆 |
3.6 系统发育分析 |
4 讨论 |
第三章 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M蛋白基因的原核表达 |
1 实验材料 |
1.1 实验病毒株、质粒以及生长条件 |
1.2 本实验所使用的主要仪器 |
1.3 主要试剂 |
1.4 主要培养基及溶液的配置 |
2 试验方法 |
2.1 特异性引物的设计 |
2.2 IHNV基质蛋白基因的PCR扩增 |
2.3 M基因与T载体连接 |
2.4 M基因的T载体克隆质粒的鉴定 |
2.5 生物信息学分析 |
2.6 M蛋白的原核表达 |
2.7 原核表达载体pET-32a(+)-M的表达 |
2.8 M蛋白的表达纯化 |
2.9 Western-blotting检测M蛋白的特异性 |
3 实验结果 |
3.1 M基因的扩增、T克隆和鉴定 |
3.2 M基因核酸序列理化特性分析 |
3.3 M基因编码的氨基酸序列及其结构域情况分析 |
3.4 M基因信号肽以及跨膜区预测 |
3.5 M蛋白基因的疏水性和抗原表位分析 |
3.6 M蛋白基因系统发育分析 |
3.7 M蛋白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
3.8 M蛋白基因的表达、纯化与特异性鉴定分析 |
4 讨论 |
第四章 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M蛋白对免疫相关基因的影响 |
1 实验材料 |
1.1 实验重组蛋白 |
1.2 实验动物 |
1.3 主要的实验仪器设备 |
1.4 主要试剂 |
1.5 主要培养基及溶液配制 |
2 试验方法 |
2.1 虹鳟头肾单核/巨噬细胞的分离 |
2.2 M蛋白对虹鳟头肾单核/巨噬细胞免疫相关基因的影响 |
2.3 M蛋白对虹鳟头肾免疫相关基因的影响 |
2.4 RNA的提取 |
2.5 cDNA合成 |
2.6 荧光定量PCR检测免疫相关基因的转录水平 |
2.7 统计学分析 |
3 实验结果 |
3.1 重组基质蛋白对虹鳟头肾单核/巨噬细胞的免疫相关基因的影响 |
3.2 重组基质蛋白对虹鳟头肾免疫相关基因的影响 |
4 讨论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2)一种新型聚维酮碘制剂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聚维酮碘的基本性质 |
1.2 聚维酮碘在人类医学中的应用现状 |
1.3 聚维酮碘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现状 |
1.4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动物和菌种 |
2.2 实验材料 |
2.3 实验方法 |
2.3.1 “渔多福”的体外杀菌效果 |
2.3.1.1 病原菌的复苏和计数 |
2.3.1.2 “渔多福”的体外杀菌效果 |
2.3.2 “渔多福”对3种细菌病的防治效果 |
2.3.2.1 “渔多福”的投喂安全性评价 |
2.3.2.2 三种病原菌半数致死量的测定 |
2.3.2.3 “渔多福”的饲喂保护试验 |
2.3.3 “渔多福”对凡纳滨对虾偷死综合症的治疗效果 |
2.3.3.1 “渔多福”对凡纳滨对虾偷死综合症的治疗效果 |
2.3.3.2 “渔多福”对虾塘理化性质的影响 |
2.3.4 “渔多福”对卤虫卵携带细菌的杀灭效果 |
2.3.4.1 “渔多福”对卤虫卵和无节幼体的安全性评价 |
2.3.4.2 卤虫卵携带的优势细菌的分离鉴定 |
2.3.4.3 “渔多福”对卤虫卵携带的优势细菌的杀菌效果 |
2.3.4.4 “渔多福”对不同产地卤虫卵孵化的影响 |
2.3.5 数据分析 |
3 结果 |
3.1 “渔多福”的体外杀菌效果 |
3.2 “渔多福”对实验动物的安全性评价 |
3.2.1 “渔多福”对罗非鱼的安全性评价 |
3.2.2 “渔多福”对斑点叉尾鮰的安全性评价 |
3.2.3 “渔多福”对南美白对虾的安全性评价 |
3.3 “渔多福”的饲喂保护试验 |
3.4 “渔多福”对凡纳滨对虾偷死综合征的治疗效果 |
3.4.1 “渔多福”对凡纳滨对虾偷死综合征的治疗效果 |
3.4.2 “渔多福”对虾塘理化性质的影响 |
3.5 “渔多福”对卤虫卵和无节幼体的安全性评价 |
3.6 “渔多福”对卤虫卵携带的优势细菌的杀菌效果 |
3.6.1 卤虫卵携带的优势细菌的分离鉴定 |
3.6.2 “渔多福”对卤虫卵携带的优势细菌的杀菌效果 |
3.7 “渔多福”对不同产地卤虫卵孵化的影响 |
4.讨论 |
5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3)一种新型聚维酮碘制剂对卤虫卵及无节幼体的活体消毒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和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1.2.1 聚维酮碘对卤虫卵和无节幼体的毒性试验 |
1.2.2 卤虫所携带的优势细菌的分离鉴定 |
1.2.3 聚维酮碘对卤虫孵化水中优势细菌的杀菌试验 |
1.2.4 聚维酮碘对不同产地卤虫卵孵化的影响 |
1.2.5 统计分析 |
2 结果 |
2.1 聚维酮碘对卤虫卵和无节幼体的毒性试验 |
2.2 卤虫所携带优势细菌的分离鉴定 |
2.3 聚维酮碘对卤虫孵化水中优势细菌的杀灭试验 |
2.4 聚维酮碘对不同产地卤虫卵孵化的影响 |
3 讨论 |
(4)虹鳟鱼IHNV甘肃分离株全基因图谱的绘制及灭活苗的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Summary |
英文缩略词表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概述 |
1.1 病原学概况 |
1.2 流行病学特征 |
1.3 IHN的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 |
1.4 IHNV的诊断方法 |
1.5 IHN的防制措施 |
2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IHNV的分离鉴定 |
1 材料 |
1.1 细胞、病料 |
1.2 主要仪器设备 |
1.3 试剂 |
1.3.1 主要试剂 |
1.3.2 试剂及培养基配方 |
2 方法 |
2.1 病毒的分离 |
2.2 病毒毒的力测定 |
2.3 RT-PCR鉴定 |
2.3.1 引物设计 |
2.3.2 RNA的提取 |
2.3.3 第一链cDNA的合成 |
2.3.4 PCR扩增 |
2.3.5 PCR产物纯化回收 |
2.3.6 PCR凝胶回收产物连接转化 |
2.3.7 质粒提取 |
2.4 序列比对分析 |
3 结果 |
3.1 病毒的分离培养 |
3.2 病毒的毒价测定 |
3.3 RT-PCR检测结果 |
3.4 序列分析结果 |
4 讨论 |
第三章 IHNV全基因序列的测定分析 |
1 材料 |
1.1 细胞、病毒 |
1.2 主要仪器设备 |
1.3 试剂 |
2 方法 |
2.1 全基因引物设计 |
2.2 RNA的提取 |
2.3 3’端RNA的制备 |
2.4 第一链cDNA的合成 |
2.5 全基因组PCR扩增 |
2.6 PCR产物的纯化回收 |
2.7 PCR凝胶回收产物的连接转化 |
2.8 质粒提取 |
2.9 序列对比分析及遗传进化树的建立 |
3 结果 |
3.1 RT-PCR扩增结果 |
3.2 同源性对比及遗传进化树 |
3.2.1 全基因组序列分析 |
3.2.2 N基因序列分析 |
3.2.3 P基因序列分析 |
3.2.4 M基因序列分析 |
3.2.5 G基因序列分析 |
3.2.6 NV基因序列分析 |
3.2.7 L基因序列分析 |
4 讨论 |
第四章 IHN灭活疫苗的初步研制 |
1 材料 |
1.1 病毒、细胞及实验动物 |
1.2 主要器材和试剂 |
2 方法 |
2.1 抗原的制备 |
2.2 抗原的灭活 |
2.3 油佐剂灭活苗的制备 |
2.4 灭活苗的检验 |
2.4.1 物理性状 |
2.4.2 病毒残余量的检测 |
2.4.3 无菌检验 |
2.4.4 安全性检验 |
2.4.5 效力试验 |
2.4.6 保存期试验 |
3 结果 |
3.1 物理性状 |
3.2 病毒残余量的检测 |
3.3 无菌检验 |
3.4 安全性检验 |
3.5 效力实验 |
3.6 保存期实验 |
4 讨论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导师简介 |
(5)无乳链球菌三个表面蛋白的重组截短表达及对罗非鱼和大菱鲆的免疫效果(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无乳链球菌研究进展 |
1.1.1 无乳链球菌的生物学特性 |
1.1.2 无乳链球菌的流行病学研究 |
1.1.3 无乳链球菌毒力因子研究进展 |
1.1.4 鱼类无乳链球菌病的防控手段 |
1.2 水产疫苗应用及研究进展 |
1.2.1 水产疫苗的发展历程 |
1.2.2 疫苗的种类 |
1.2.3 免疫方式 |
1.2.4 我国水产疫苗发展现状 |
1.2.5 水产疫苗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展望 |
1.3 本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2章 三个细胞表面蛋白的重组截短表达与序列分析 |
2.1 材料和方法 |
2.1.1 菌株、质粒和血清 |
2.1.2 主要试剂和仪器 |
2.1.3 主要溶液和试剂配制方法 |
2.1.4 基因组DNA的制备 |
2.1.5 B细胞抗原表位区的预测 |
2.1.6 PCR的引物设计 |
2.1.7 目的基因扩增 |
2.1.8 扩增产物的回收与重组表达载体的构建 |
2.1.9 重组载体的提取与鉴定 |
2.1.10 序列分析与比对 |
2.1.11 蛋白的表达与检测 |
2.2 结果 |
2.2.1 抗原表位区的预测 |
2.2.2 目的基因克隆 |
2.2.3 重组载体的构建与鉴定 |
2.2.4 蛋白序列分析 |
2.2.5 重组载体表达及其产物在大肠杆菌中存在形式分析 |
2.2.6 蛋白的纯化 |
2.2.7 蛋白的Western blotting检测 |
2.3 讨论 |
2.3.1 基因表达片段的选取 |
2.3.2 目的片段的表达与检测 |
2.3.3 蛋白的序列分析 |
2.3.4 蛋白序列在不同种属中的变异 |
2.4 小结 |
第3章 鱼源无乳链球菌CWSAP465、CWSAP1035和LIP342间接ELISA方法的建立 |
3.1 材料和方法 |
3.1.1 抗体和血清 |
3.1.2 工具酶及试剂盒 |
3.1.3 主要试剂及溶液配制方法 |
3.1.4 最适抗原包被浓度及最适血清稀释倍数 |
3.1.5 ELISA反应条件的优化 |
3.1.6 临界值的确定 |
3.1.7 特异性检验 |
3.1.8 重复性试验 |
3.2 结果 |
3.2.1 最适抗原包被浓度及最适血清稀释倍数 |
3.2.2 反应条件的优化 |
3.2.3 临界值的确定 |
3.2.4 特异性检验 |
3.2.5 重复性试验 |
3.3 讨论 |
3.3.1 鱼类抗体水平的评价 |
3.3.2 三个表面蛋白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 |
3.4 小结 |
第4章 三个重组蛋白对奥利亚罗非鱼和大菱鲆的免疫保护研究 |
4.1 材料和方法 |
4.1.1 菌株和抗体和主要试剂 |
4.1.2 实验动物 |
4.1.3 疫苗制备 |
4.1.4 疫苗无菌性及安全性检验 |
4.1.5 免疫与血清收集 |
4.1.6 攻毒保护试验 |
4.1.7 抗体检测 |
4.1.8 数据分析 |
4.2 结果 |
4.2.1 疫苗无菌性和安全性评价 |
4.2.2 抗体水平检测 |
4.2.3 攻毒保护试验 |
4.3 讨论 |
4.3.1 无乳链球菌表面蛋白及其免疫研究 |
4.3.2 三个蛋白的交叉保护能力 |
4.3.3 三个蛋白免疫效果的评价 |
4.4 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1 结论 |
2 展望 |
主要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发表论文及参加项目一览表 |
(6)从台湾地区进口甲鱼蛋传入疫病的风险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1 风险分析 |
1.1 风险分析的范围 |
1.2 危害因素的确定——风险识别 |
1.3 风险评估 |
1.3.1 霍乱弧菌(Vibrio cholerae) |
1.3.1. 1 传入评估(包括病原简介)。 |
1.3.1. 2 发生评估。 |
1.3.1. 3 后果评估。 |
1.3.1. 4 风险预测。 |
1.3.2 沙门氏菌(Salmonella) |
1.3.2. 1 传入评估(包括病原简介)。 |
1.3.2. 2 发生评估。 |
1.3.2. 3 后果评估。 |
1.3.2. 4 风险预测。 |
1.3.3 嗜水气单胞菌——甲鱼的细菌性病原 |
1.3.3. 1 传入评估(包括病原简介)。 |
1.3.3. 2 发生评估。 |
1.3.3. 3 后果评估。 |
1.3.3. 4 风险预测。 |
1.3.4 其它几种对甲鱼是非病原的细菌。 |
1.3.4. 1 传入评估(包括病原简介) |
1.3.4. 1. 1 副溶血弧菌。 |
1.3.4. 1. 2 杀鲑气单胞菌。 |
1.3.4. 1. 3 迟缓爱德华氏菌和鮰鱼鱼爱德华氏菌。 |
1.3.4. 1. 4 链球菌。 |
1.3.4.1.5蛙脑膜炎败血金黄杆菌。 |
1.3.4. 2 发生评估。 |
1.3.4. 3 后果评估。 |
1.3.4. 4 风险预测。 |
1.3.5 几种鱼类和虾类病毒。 |
1.3.5. 1 传入评估(包括病原简介)。 |
1.3.5.2发生评估。 |
1.3.5. 3 后果评估。 |
1.3.5. 4 风险预测。 |
1.3.6 甲鱼虹彩病毒(包括蛙病毒)——甲鱼腮腺炎的病毒性病原 |
1.3.6. 1 传入评估(包括病原简介)。 |
1.3.6. 2 发生评估。 |
1.3.6.3后果评估。 |
1.3.6. 4 风险预测。 |
1.4 风险评估小结 |
2 风险管理 |
2.1 备选方案 |
2.1.1 备选方案1。 |
2.1.2 备选方案2。 |
2.1.3 备选方案3。 |
2.2 备选方案的效率及影响评估 |
2.2.1 备选方案1(必须来自非疫区)。 |
2.2.2 备选方案2(进行病原检疫)。 |
2.2.3 备选方案3(采取强制消毒)。 |
2.3 小结 |
3 结论 |
(7)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中国株遗传进化分析及检测方法研究和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s |
英文缩略词表 |
绪论 |
第一篇 文献综述 |
第1章 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及其检测技术 |
1.1 IHN流行病学特征 |
1.2 病原IHNV |
1.3 IHNV基因型 |
1.4 IHN检测技术 |
第2章 IHN中国流行病史概要 |
2.1 20 世纪80年代中国IHN流行状况 |
2.2 20 世纪90年代中国IHN流行状况 |
2.3 21 世纪初中国主要IHN疫情 |
2.4 IPN和IHN共感染现象普遍 |
2.5 IHN和IPN对中国土着鱼易感性 |
2.6 中国IHN防治 |
第二篇 研究内容 |
第1章 IHNV中国株遗传进化分析 |
1.1 材料 |
1.2 方法 |
1.3 结果 |
1.4 讨论 |
1.5 小结 |
第2章 IHNV CH20101008中国株分离和鉴定 |
2.1 材料 |
2.2 方法 |
2.3 结果 |
2.4 讨论 |
2.5 小结 |
第3章 IHNV CH20101008中国分离株全基因组克隆及分析 |
3.1 材料 |
3.2 方法 |
3.3 结果 |
3.4 讨论 |
3.5 小结 |
第4章 IHNV微滴式数字RT-PCR定量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
4.1 材料 |
4.2 方法 |
4.3 结果 |
4.4 讨论 |
4.5 小结 |
第5章 IHNV逆转录环介导等温扩增(RT-LAMP)荧光检测方法的建立 |
5.1 材料 |
5.2 方法 |
5.3 结果 |
5.4 讨论 |
5.5 小结 |
第6章 IHNV单克隆抗体制备及初步应用 |
6.1 材料 |
6.2 方法 |
6.3 结果 |
6.4 讨论 |
6.5 小结 |
第7章 IHNV检测方法的比较应用 |
7.1 材料 |
7.2 方法 |
7.3 结果 |
7.4 讨论 |
7.5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
附录 |
致谢 |
(8)江苏省出口水生动物风险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文献综述 |
第一章 江苏省水生动物出口基本情况 |
1 江苏省出口水生动物养殖场基本情况 |
2 江苏省水生动物出口基本情况 |
第二章 出口水生动物风险分析原则及方法 |
1 出口水生动物风险分级原则 |
2 出口水生动物风险分析方法 |
3 出口水生动物风险等级综合评定 |
第三章 江苏省出口水生动物风险评估 |
1 海水贝类风险评估 |
2 淡水贝类(河蚬)风险评估 |
3 甲壳类(河蟹)风险评估 |
4 养殖鱼类风险评估 |
第四章 江苏省出口水生动物风险管理措施 |
1 海水贝类风险管理措施 |
2 淡水贝类(河蚬)风险管理措施 |
3 甲壳类(河蟹)风险管理措施 |
4 养殖鱼类风险管理措施 |
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公开发表的论着、论文 |
致谢 |
(9)虹鳟生长和IHN抗病力的遗传参数估计及生长性状相关分子标记开发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引言 |
1 虹鳟及其养殖状况说明 |
1.1 虹鳟的分类及其研究概况 |
1.2 虹鳟的生物学特性 |
1.2.1 形态特征 |
1.2.2 生活习性 |
1.2.3 食性 |
1.2.4 繁殖习性 |
1.3 经济价值 |
1.4 遗传育种研究现状 |
2 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IHN)及其特点 |
2.1 IHNV 的形态结构 |
2.2 IHNV 的基因组特征 |
2.3 患 IHNV 病鱼的症状及该疾病的特点 |
2.3.1 临床症状 |
2.3.2 疾病的流行特点 |
2.4 IHNV 防治方法 |
3 遗传参数估计方法 |
3.1 方差分析法(ANOVA)和类方差分析法(Henderson 法) |
3.2 最小范数二次无偏估计 (MINQUE) 和最小方差二次无偏估计法(MIVQUE) |
3.3 最大似然法(ML)和约束最大似然法(REML) |
3.4 贝叶斯法(Bayesian) |
4 微卫星标记在水产动物中的应用 |
4.1 检测种群间的遗传多样性 |
4.2 分析群体遗传结构 |
4.3 对重要经济性状相关基因的定位分析和研究(QTL) |
第二章 虹鳟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IHN)抗病力的遗传参数估计及其抗病家系筛选 |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动物 |
1.2 病原体检测确认 |
1.2.1 病毒分离培养检测 |
1.2.2 RT-PCR 及测序鉴定 |
1.3 感染试验 |
1.4 IHN 抗病力的遗传参数估计 |
1.5 IHN 抗病家系的筛选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病原体检测确认 |
2.2 试验的重复性与平行性 |
2.3 虹鳟 IHNV 抗性的遗传参数估计 |
2.4 抗病家系筛选 |
3 讨论 |
第三章 虹鳟选育群体主要体尺性状表型和遗传相关分析 |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群体 |
1.2 饲养管理 |
1.3 性状测定 |
1.4 数据统计分析 |
1.4.1 遗传方差与遗传力 |
1.4.2 遗传相关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虹鳟主要体尺性状的描述性统计 |
2.2 虹鳟选育群体主要体尺性状的方差组分及遗传力 |
2.3 虹鳟主要体尺性状间的表型相关与遗传相关 |
3 讨论 |
第四章 虹鳟 EST-SSR 引物开发及其应用 |
前言 |
1 材料和方法 |
1.1 材料 |
1.2 基因组 DNA 提取 |
1.3 SSR 位点的获取 |
1.4 EST-SSR 引物设计 |
1.5 PCR 扩增 |
1.6 表型性状的测量 |
1.7 数据统计与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虹鳟 EST-SSR 的发生频率与特点 |
2.2 EST-SSR 引物多态性检测 |
2.3 表型性状分析 |
2.4 扩增结果 |
2.5 虹鳟养殖群体遗传多样性分析 |
2.6 微卫星标记与性状相关性分析 |
3 讨论 |
3.1 虹鳟 EST-SSR 分布特点及频率 |
3.2 遗传多样性与生长性状的相关分析 |
小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10)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IHNV)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IHNV的生物学特性 |
2 IHN的临床症状及流行特点 |
2.1 IHN的症状 |
2.2 流行特点 |
2.2.1 IHNV的宿主。 |
2.2.2 IHNV的传播途径。 |
2.2.3 影响IHNV感染的因素。 |
3 IHNV的检测 |
3.1 细胞培养技术 |
3.2 免疫学方法 |
3.3 分子生物学方法 |
4 宿主对IHNV的免疫机制 |
5 IHNV的防治 |
5.1 抗病育种 |
5.2 疫苗 |
5.3 其他措施 |
6 展望 |
四、进境鱼苗消毒药物的比较试验(论文参考文献)
- [1]虹鳟源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M蛋白克隆表达及其对免疫相关基因的影响[D]. 朱玲. 四川农业大学, 2018(02)
- [2]一种新型聚维酮碘制剂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D]. 周启良. 华南农业大学, 2017(08)
- [3]一种新型聚维酮碘制剂对卤虫卵及无节幼体的活体消毒试验[J]. 吴岗,王海青,郭秀玲,周海林,季晨,但学明. 水产科技情报, 2017(04)
- [4]虹鳟鱼IHNV甘肃分离株全基因图谱的绘制及灭活苗的研制[D]. 高欣. 甘肃农业大学, 2017(02)
- [5]无乳链球菌三个表面蛋白的重组截短表达及对罗非鱼和大菱鲆的免疫效果[D]. 刘鸿艳. 西南大学, 2017(12)
- [6]从台湾地区进口甲鱼蛋传入疫病的风险评估[J]. 江育林,陈信忠. 中国动物检疫, 2016(09)
- [7]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中国株遗传进化分析及检测方法研究和应用[D]. 贾鹏. 吉林大学, 2016(08)
- [8]江苏省出口水生动物风险分析[D]. 孙秀丽. 苏州大学, 2016(02)
- [9]虹鳟生长和IHN抗病力的遗传参数估计及生长性状相关分子标记开发及应用[D]. 姜再胜. 上海海洋大学, 2014(03)
- [10]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IHNV)研究进展[J]. 胡潜,李强,张显昱. 现代农业科技, 201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