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缺血性心肌病左室重构变化的超声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茅焕豪,叶剑飞,郑伟峰,杨莹[1](2021)在《左西孟旦联合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对缺血性心肌病患者心室重构改善作用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观察左西孟旦联合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缺血性心肌病的临床疗效及对心功能损伤和心室重构的改善作用。方法选择2018年6月—2021年2月宁波市第四医院心内科收治的240例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120例)和研究组(12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治疗,研究组患者增加左西孟旦联合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检测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核因子-κB(NF-κB)、成纤维细胞生长因23(FGF23)、胱抑素C(CysC)、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N末端原脑利钠肽(NT-proBNP)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等血清生化指标水平,统计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DV)、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等心脏超声指标变化,评价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进行6分钟步行试验,观察治疗期间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血清NF-κB、CysC、CK-MB、NT-proBNP和hs-CRP含量均显着低于对照组(均P<0.05);研究组LVEDV和LVESV均显着低于对照组(均P<0.05),而LVEF[(54.18±4.94)%]显着高于对照组[(49.62±4.61)%,P<0.05];研究组治疗总体有效率为90.83%,显着高于对照组(76.67%,P<0.05);研究组治疗后6分钟步行试验结果为(436.51±33.82)m,对照组为(392.74±28.61)m, 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未出现药物不良反应。结论给予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左西孟旦及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联合用药治疗,可有效减轻心室重构和心肌损伤程度,增强心肌功能,提高疗效水平,安全性高。
李晓文[2](2021)在《基于PI3K/AKT信号通路探讨糖心平胶囊治疗糖尿病心肌病药效及机制》文中研究指明研究背景糖尿病心肌病(Diabetic cardiomyopathy,DCM)是指在高糖状态下出现的以心脏结构和功能异常为主要特征的病理改变,是糖尿病相关心脏并发症之一。糖心平胶囊(tangxinping capsule,TXPC)是用于治疗和改善糖尿病心脏病的中药制剂,但其机制仍不十分明确。本研究基于北京市科委课题“十病十药研发-治疗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新药糖心平胶囊成药性研究”,整合网络药理学和动物实验验证的研究方法,挖掘和验证TXPC药效及机制。研究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分析结合动物实验验证的研究方法挖掘并评价TXPC对DCM的治疗作用及机制探究。研究方法1、方法一:本研究通过TCMSP、ETCM、TCMID、BATMAN中药材化学信息数据库挖掘TXPC组方中的活性成分化合物;通过Pubchem及Swiss Target Prediction平台预测筛选出组方作用靶点;通过Cytoscape软件构建TXPC药物-成分-靶点网络,利用Network Analyze插件分析筛选出TXPC组方中的核心成分;通过OMIM、Disgenet和Genecards疾病靶点数据库构建DCM靶点合集;通过R Studio软件映射出TXPC靶点及DCM靶点交集;利用String在线蛋白功能分析网站构建TXPC-DCM-靶点网络,并导入Cytoscape软件进行可视化,构建PPI网络,通过Network Analyze分析筛选出PPI网络的核心靶点;通过MCODE插件对PPI网络进行模块分析;最后通过Matescape在线富集分析平台对PPI网络进行GO及KEGG分析,得到核心靶点的生物过程(BP)、分子功能(MF)、细胞组成(CC)及富集通路分析结果。2、方法二:本实验采用高脂饮食喂养联合小剂量STZ腹腔注射的方法制备DCM大鼠模型。在高脂饮食喂养4周后一次性予35mg/kg STZ腹腔注射,STZ注射6周后,采用随机数字法将高脂喂养大鼠分为模型组(Model)、糖心平高(TXPG)、中(TXPZ)、低剂量(TXPD)组及二甲双胍组(Met),正常饮食组为正常对照组(Control)。分组后连续给药6周,正常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采用0.9%NaCl溶液1ml/100g灌胃;糖心平低、中、高剂量组分别使用0.21g/kg、0.42g/kg、0.84g/kg TXPC药粉水溶液1ml/100g灌胃;二甲双胍组采用每日0.15g/kg二甲双胍药粉水溶液1ml/100g灌胃。给药时于第2、4、6周测大鼠空腹血糖;给药结束后,生化测大鼠TC、TG、LDL-C、HDL-C、INs水平,计算HOMA-IR 值;ELISA 检测大鼠血清 CKMB、CRP、BNP、6-KPG、ET-1、TXB2、MDA水平,并通过心脏病理切片观察心肌组织损伤情况,以明确TXPC对DCM的治疗作用;通过心脏超声检查评估心脏功能,利用舌下注射垂体后叶加压素制备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模型,观察TXPC治疗后大鼠心电图ST-T段位移;进一步组织学检测DCM大鼠心肌组织 TNF-α、IL-1β、SOD、ATP、ADP、ATP/ADP 水平,蛋白印迹法检测大鼠心肌 NF-κBp65、GLUT4、TGF-β1、PI3KP85、P-AKT、P-GSK3 β 蛋白及 PI3KP85mRNA、P-AKT mRNA、P-GSK3βmRNA、NF-κBp65 mRNA、GLUT4 mRNA转录水平,以探究TXPC药效机制。研究结果1、方法一结果:糖心平组方中活性有效成分共107个;核心成分包括:槲皮素、山奈酚、木犀草素等;共得到对应靶点192个,关键靶点主要包括:AKT1、EGFR、SRC等;通过模块分析共聚类出4个功能模块,其中模块1和模块2所包含靶点数目较多,对糖心平胶囊对糖尿病心肌病的整体治疗效果具有较强的代表性;共富集到生物过程961个;分子功能75个;细胞组成60个;信号通路218条,能通过PI3K/Akt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内分泌抵抗等途径发挥对DCM的治疗作用。2、方法二结果:①TXPC能够改善DCM大鼠的FPG,降低大鼠TG、TC、LDL-C水平,同时升高HDL-C水平,减轻心肌组织中的脂质沉积,发挥调节糖脂代谢得作用;②TXPC能够降低心肌损伤指标CRP、BNP、CKMB水平,改善心肌纤维断裂、损伤等,可能通过降低炎症水平,发挥心肌保护效应;③TXPC能够降低血清ET-I及TXB2,同时升高6-KPG水平,调节血管内皮细胞功能,预防心肌微血管病变;④TXPC能够降低血清MDA水平,缓解氧化应激损伤;⑤TXPC能降低DCM大鼠LVIDs水平,升高LVIDD、SV、FS及EF水平,维持心脏结构及形态的稳定,从而发挥心肌保护的作用;⑥TXPC能抵抗加压素所引起的ST-T抬高,提高心肌对急性心肌缺血的抵抗能力,从而发挥心脏保护的作用。⑦TXPC能提高DCM大鼠的ATP及ATP/ADP水平,促进GLUT4蛋白及GLUT4 mRNA转录水平的表达,通过激活PI3K/AKT/GLUT4信号通路,调节DCM大鼠能量代谢;⑧TXPC能降低DCM大鼠TNF-α水平,同时降低促炎因子IL-1β水平,抑制NF-κB蛋白表达及NF-κBmRNA转录,通过激活PI3K/AKT/NF-κB信号通路,发挥抑制炎症的作用;⑨TXPC能降低DCM大鼠GSK3β蛋白表达水平,同时降低大鼠大TGF-β1及SOD水平,通过激活PI3K/AKT/GSK-3β信号途径抑制GSK-3β蛋白及GSK-3βmRNA转录表达,发挥抗心肌细胞损伤的作用;TXPC能促进PI3K/AKT通路上靶蛋白PI3K、AKT的磷酸化及表达,同时能促进PI3KP85mRNA、p-AKT mRNA的转录水平的提高,提示TXPC对DCM治疗效应的发挥,与PI3K/AKT通路有关。研究结论1、网络药理学分析结果显示,TXPC能通过PI3K/AKT信号通路,发挥对DCM的治疗作用;2、TXPC能调节糖脂代谢,改善炎症,降低氧化应激水平,发挥血管内皮细胞保护的作用;保护心功能、抗心肌缺血,具有心脏保护的作用;3、TXPC药效的发挥与PI3K/AKT信号通路有关,通过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从PI3K/AKT/GLUT4、PI3K/AKT/GSK-3β及PI3K/AKT/NF-κB途径发挥对DCM的治疗作用。
王琛[3](2021)在《沙库巴曲缬沙坦在慢性心衰患者中应用的回顾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研究背景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血管疾病的严重表现或终末阶段,5年死亡率堪比恶性肿瘤,是心血管疾病防控的最后战场。心衰是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和健康负担。全球共有6430万人患有心衰;2019年最新发布的我国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心衰患者约达1370万人。慢性心衰的治疗发生了重大改变,自20世纪90年代的“强心、利尿、扩血管”改善血流动力学状态向“抑制神经内分泌系统、改善心脏重构”的治疗模式转变。“金三角”方案作为心衰治疗的基石药物,能在减轻症状的基础上延缓心衰进展、改善预后。新型的心衰治疗药物,沙库巴曲缬沙坦,是首个血管紧张素脑啡肽酶抑制剂(Angiotensin Receptor Neprilysin Inhibitor,ARNI),可同时作用于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enin-Angiotensin-Aldosterone System,RAAS)和利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系统,作用优于单独的RAAS抑制剂治疗。PARADIGM-HF研究显示,与依那普利相比,沙库巴曲缬沙坦能够进一步降低射血分数减低的心衰(Heart failure with reduced ejection fraction,HFrEF)患者的心血管死亡风险20%,降低全因死亡率16%并减少因心衰住院风险21%。因此,ESC和AHA心衰指南将沙库巴曲缬沙坦在HFrEF患者中替代RAAS抑制剂治疗作为I类证据、B级推荐。研究证实,沙库巴曲缬沙坦在心衰治疗中显示出了明显的剂量依赖性获益。高剂量的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较低剂量治疗能进一步改善心脏重构和患者预后。因此,心衰指南推荐使用靶剂量的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以取得最大的临床和预后获益。大型随机临床试验(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RCT)中沙库巴曲缬沙坦12周的达靶剂量率可达76%。然而国内外真实世界研究中沙库巴曲缬沙坦的使用剂量大多数远低于靶剂量。一项纳入12082例患者的德国真实世界研究中只有21%患者接受靶剂量的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国内一项纳入135例心衰患者的单中心研究中仅5.9%患者达靶剂量。只有极少数真实世界研究报道对超过50%的心衰患者滴定成功。鉴于沙库巴曲缬沙坦的高剂量治疗与心衰患者的预后紧密相关,需要更全面地探究沙库巴曲缬沙坦在真实世界中成功滴定的经验。因此,我们通过分析纳入心衰慢病随访管理体系中的200多例心衰患者,重点关注其临床特征、耐受性、达靶剂量比例、随访一年的的转归和预后情况,以此提供沙库巴曲缬沙坦的滴定经验。目的1.总结真实世界中沙库巴曲缬沙坦滴定的经验和方法;2.验证真实世界中大多数心衰患者沙库巴曲缬沙坦的使用能够达到指南推荐的靶剂量,并且能够得到更好的心衰预后改善;3.探究心衰慢病随访管理体系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1.研究对象对纳入心衰慢病随访管理体系并于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心内科门诊随访、处方沙库巴曲缬沙坦的心衰患者进行回顾性队列研究,对符合入组要求的心衰患者进行门诊及电话随访。2.资料收集采集入选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人口学信息、心衰病因及伴随疾病、症状、生命体征、纽约心脏病学会(New York Heart Association,NYHA)分级、药物治疗方案、家庭自测血压、心率、超声心动图指标及实验室指标等。3.心衰慢性病随访体系的建立通过分批次建立山东省内心衰医疗圈、线下管理和随访、线上随访和宣教、选择合适的复诊模式等建立心衰慢病随访体系。4.分组4.1根据开始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前患者收缩压水平,将患者分为3组:①收缩压<100mmHg为低血压组;②100≤收缩压<140mmHg为正常血压组;③收缩压≥140mmHg为高血压组4.2根据心衰病因分组,将患者分为2组:①缺血性心肌病组②非缺血性心肌病组5.剂量标准5.1沙库巴缬沙坦:靶剂量:400mg/d;最大耐受剂量:患者因症状性低血压或血压低于90/60mmHg、非螺内酯作用的高钾血症、肾功恶化等原因沙库巴曲缬沙坦无法进一步加量,患者所能耐受并维持使用的沙库巴曲缬沙坦剂量即为最大耐受剂量。5.2 β受体阻滞剂:靶剂量:琥珀酸美托洛尔为190mg/d,比索洛尔为10mg/d,卡维地洛为50mg/d;最大耐受剂量:患者静息心率达55-60次/分时应用的β受体阻滞剂剂量。6.统计学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定量资料表示为均数±标准差((?)),使用中位数及四分位间距表示不符合正态分布的定量变量,使用t检验或Wilcoxon检验进行定量资料的比较;以百分比(%)表示分类变量资料,并用卡方检验或Fisher精确检验进行比较。对于主要研究终点使用前向选择的多变量COX风险回归进行分析。以P<0.05作为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标准。使用SPSS 19.0对收集的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基线特征:本研究共入组226例患者,平均年龄为(49.36±14.42)岁,男性患者167例(73.9%)。扩张型心肌病(38.5%)、缺血性心肌病(27.4%)分别为第1、2位心衰病因。患者的NYHAⅠ、Ⅱ、Ⅲ、Ⅳ级比例分别为0、43.4%、41.2%和15.5%;既往β受体阻滞剂、ACEI/ARB、螺内酯、袢利尿剂的处方率分别为52.2%、38.5%、36.7%、25.7%。2.血压分组的基线特征:低血压组患者的平均年龄小于正常血压组[(43.75±14.59)岁vs(51.37±13.86)岁,P=0.009],高血压组患者的年龄与其他两组相比未见统计学差异。低血压组、正常血压组和高血压组患者中男性所占比例分别为53.1%、87.5%和74.7%(P=0.006)。高血压组患者合并糖尿病比例高于血压正常组(40.6%vs 23.4%,P<0.05)和低血压组的患者(40.6%vs 3.1%,P<0.05)(P=0.002)。高血压组、正常血压组和低血压组患者的基线收缩压[(150.53±11.52)mmHg vs(118.49±10.54)mmHg vs(91.22±5.08)mmHg(P<0.001)]和舒张压[(95.19±14.31)mmHg vs(74.12±11.18)mmHg vs(61.22±6.73)mmHg(P<0.001)]均有统计学差异。三组患者在心脏结构、NT-proBNP、合并用药等方面均无明显差异。3.病因分组的基线特征:与非缺血性心肌病组相比,缺血性心肌病组的患者平均年龄更大[(60.53±10.78)岁vs(45.42± 12.147)岁,P<0.001]、合并糖尿病(40.3%vs 16.5%,P<0.001)和高血压(56.5%vs 28.5%,P<0.001)比例更高、基线LA[(42.94±6.10)mm vs(46.64±8.47)mm,P=0.001]更小、LVEDD[(58.80±7.06)mm vs(66.10±9.18)mm,P<0.001]更小、LVEF[(34.81±7.60%)vs(28.22±9.46%),P<0.001,P<0.001]更高。两组患者的基线NT-proBNP浓度、生命体征、既往用药等方面均未见明显统计学差异。4.沙库巴曲缬沙坦的应用情况:43.8%的患者以100mg/d起始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24.1%患者以200mg/d起始,22.3%患者以50mg/d起始,3.6%患者以25mg/d起始,2.7%患者以150mg/d起始,1.8%患者以300mg/d起始,1.3%患者以400mg/d起始,0.4%患者以250mg/d起始;至本研究访视结束时,74.3%患者达靶剂量,达靶剂量中位时间为3(Q1-Q2,2-5)个月,78.5%患者达最大耐受剂量。5.沙库巴曲缬沙坦的药物滴定模式:治疗3个月时,滴定期的146例患者中共93.2%(136/146)加量,1.4%(2/146)患者减量,5.5%(8/146)维持原用量;治疗第6、9、12个月滴定期患者明显减少,至第12个月滴定期25例患者的加量、减量、维持原用量占比分别为40%(10/25)、28%(7/25)、32%(8/25)。6.沙库巴曲缬沙坦的剂量比例变化:46.4%的患者以100mg/d≤剂量<200mg/d起始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24.6%的患者以200mg/d≤剂量<3 00mg/d起始;治疗第3、6、9、12个月患者达靶剂量的比例分别为48.7%、65.0%、73.7%和 69.7%。7.治疗前后LVEF的变化:基线时心衰患者的LVEF的中位值为30%,治疗第3、6、9、12个月时患者LVEF中位值分别为40%、42%、43%、44%(P<0.001),较基线中位值分别增加10%、12%、13%、14%。3个月时LVEF完全恢复、部分恢复、维持、恶化的比例分别为20.4%、52.4%、18.4%、9.2%,6个月时分别为29.6%、45.9%、1 1.2%和13.3%;治疗9个月时分别为33.3%、45.8%、12.5%、8.3%;治疗 12个月时分别为40%、41.5%、10.8%和7.7%。8.治疗前后LA的变化:基线时心衰患者的LA的中位值为45mm,治疗3、6、9、12个月时中位值LA分别为42mm、41mm、42mm、41mm,均较基线显着减低(P<0.05)。9.治疗前后LVEDD的变化:基线时心衰患者的LVEDD的中位值为63mm,治疗3、6、9、12个月时LVEDD分别为60mm、57.5mm、58.5mm、55mm(P<0.05),较基线中位值分别减少3mm、5.5mm、4.5mm、8m。10.NYHA分级情况:患者基线NYHA分级Ⅰ-Ⅳ级分别为0、43.4%、41.2%、15.5%;3个月时分别为7.0%、81.6%、11.8%和0;6个月时分别为18.2、74.4%、7.4%和0;9个月时分别为24.1%、65.5%、10.3%和0;12个月时分别为32.9%、63.2%、3.9%和0。第3、6、9、12个月NYHA分级改善的比例分别为54.6%、64.5%、58.6%和68.4%。11.治疗前后血压变化:治疗12个月,入组患者的收缩压[(108.97±15.47mmHg)vs(119.30±18.97mmHg),P<0.001]和舒张压[(66.05±9.90mmHg)vs(75.35±14.54mmHg),P=0.001]均较治疗前显着减低。12.治疗前后肌酐变化:入组心衰患者的基线血清肌酐值为85(69.50,98.50)umol/L,治疗第3个月[84(72.00,95.00)umol/L]、6个月[83(70.00,98.50)umol/L]、9个月[81.5(71.00,97.00)umol/L]、12个月[81(74.00,105.00)umol/L]后血清肌酐与基线相比呈降低趋势,但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13.入组心衰患者的基线NT-proBNP为 1509.00(437.88,3272.75)pg/ml,治疗第 3个月[367.90(149.50,829.70)pg/ml]、6个月[399.90(106.93,822.13)pg/ml]、9个月[459.65(178.00,742.50)pg/ml]、12个月[200.05(65.21,601.95)pg/ml]后NT-proBNP与基线相比均显着减低,且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1)。14.安全性:访视期间未观察到沙库巴曲缬沙坦所致严重不良事件的发生。观察到症状性低血压的患者共11例(4.9%),2例(0.9%)患者症状性低血压不耐受。1例(0.4%)患者咳嗽不耐受,4例(1.8%)患者出现了一过性的高钾血症。5例患者出现肌酐一过性轻度升高。未观察到血管性水肿、肾功能恶化的病例。15.合并用药情况:治疗期间袢利尿剂、螺内酯和地高辛使用率呈减低趋势。基线和治疗3、6、9、12个月袢利尿剂的处方率为58.0%、22.2%、26.1%、14.3%和 15.1%;螺内酯处方率分别为90.6%、75.2%、67.6%、57.1%和60.3%。地高辛处方率分别为16.7%、4.6%、4.5%、4.5%和1.8%。16.β受体阻滞剂使用情况:第3个月时,37.6%的患者使用靶剂量,40.9%患者使用1/2靶剂量≤用量<靶剂量,12.1%的患者使用1/4靶剂量≤用量<1/2靶剂量,9.4%使用低于1/4靶剂量的β受体阻滞剂治疗;第6个月时上述剂量比例的使用患者分别为54.2%、28.8%、9.3%和8.5%;第9个月时分别为60.6%、26.2%、7.7%和6.2%;至第 12个月时分别为52.1%、28.8%、11.0%和 12.3%。17.终点事件分析:随访期间,226例入组患者中3例患者因心衰加重死亡,1例患者心脏移植,25名患者因心衰加重住院治疗,共发生非计划心衰再住院事件32例。相对于低血压组,正常血压组患者的主要终点事件发生率进一步减少65%(HR:0.346,95%CI,0.146-0.818;p=0.016);相对于低血压组,高血压组主要终点事件发生率进一步降低84%(HR:0.158,95%CI,0.038-0.665;p=0.012)。相对于非缺血性心肌病组,缺血性心肌病组主要终点事件发生率较高,但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HR:0.649,95%CI,0.21 8-1.934;p=0.438)。结论1.截至访视结束时,本研究中78.5%患者接受沙库巴曲缬沙坦最大耐受量治疗,74.3%患者达到靶剂量治疗,真实世界的心衰患者大多数可耐受靶剂量的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2.治疗12个月,40%患者的心功能完全恢复,41.5%的患者心功能部分恢复,高剂量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可显着改善患者的心脏重构和功能;3.中国真实世界的心衰患者使用靶剂量的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安全性良好;4.心衰慢病随访管理体系有助于患者滴定沙库巴曲缬沙坦药物剂量到最大耐受量或靶剂量。
董娜[4](2021)在《影响慢性HFrEF及HFmrEF患者射血分数恢复的因素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研究背景]心力衰竭(heartfailure)简称心衰,是指由于心脏的收缩功能和(或)舒张功能发生障碍,不能将静脉回心血量充分排出心脏,导致静脉系统血液淤积,动脉系统血液灌注不足,从而引起心脏循环障碍症候群,此种障碍症候群集中表现为肺淤血、腔静脉淤血。其中绝大多数的心力衰竭都是以左心衰竭开始的,因为左心室泵血能力不足,导致左室血液淤积,肺内的血液无法经过左室顺利泵出,即首先表现为肺循环淤血。心衰是各种心脏疾病的严重表现或晚期阶段,死亡率和再住院率居高不下。2003年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35~74岁人群慢性心衰患病率为0.9%。心衰患者死亡的首要原因是心血管死亡,包括猝死和泵衰竭。China-HF研究显示,住院心衰患者的病死率为4.1%。[研究目的]心衰患者心脏结构和功能存在较大差异,从左心室大小和左心室射血分数正常至重度心室扩张和(或)左心射血分数(LVEF)显着降低。血流动力学障碍表现为心排血量减少和肺循环或体循环淤血,其严重程度常与心衰的症状和体征相一致。慢性LVEF降低的心衰(HFrEF)和LVEF中间范围的心衰(HFmrEF)患者LVEF下降越明显,预后越差。因此临床上关注患者LVEF对判断患者预后具有重大意义。我国心力衰竭合理用药指南指出12项临床参数与心衰患者的不良预后相关,其中LVEF占据首位。国外某研究提示心力衰竭患者在30天之内死亡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增加,吸烟,红细胞分布宽度增加,CTn1增加,N末端脑钠肽升高,左心室射血分数降低并伴有肾功能不全,室性心律不齐,2型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CHD)和支气管炎。其中,LVEF、纽约心脏功能分类,年龄,NT-proBNP,β受体阻滞剂,室性心律失常和高血压是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可造成患者死亡率明显升高。LVEF的增加以及螺内酯和β受体阻滞剂的使用可保护患者终点事件的发生。LVEF的恢复与患者预后息息相关,而目前的临床研究缺乏针对LVEF这一单一指标是否改善的因素分析,为了进一步探索能够影响LVEF恢复的因素,扩大临床可以干预的方向,现针对HFrEF及HFmrEF患者,分析该人群射血分数是否恢复的相关因素及相应的影响程度。[研究方法]1.收集患者:2010年8月至2021年2月期间就诊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心内科门诊慢性HFrEF及HFmrEF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相应标准进行入组及排除。纳入标准:既往或随访过程中确诊慢性HFrEF及HFmrEF的心力衰竭,年龄介于10岁至90岁之间的患者,性别不限;初次门诊就诊至最近随访时间至少满1月或遵医嘱规律门诊复诊时长至少满1月的患者;初次门诊就诊或开始规律复诊日期前后1月内有心超结果及相应观测指标的患者;随诊开始后,除去初诊时的心超结果,至少复查过1次心脏彩超的患者;门诊复诊过程中已接受符合中国心衰治疗指南(2014)推荐用药4周的患者。排除标准:既往接受过重大手术或器官移植的患者;随访期间新发或未经规律治疗的严重造血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等严重原发疾病、肿瘤患者、精神病患者及重大精神创伤患者;随访期间发生妊娠或在哺乳期的患者;患者擅自更改药物剂量或停药等未能接受符合中国心衰治疗指南(2014)推荐用药4周的患者。2.随访观察及数据收集:收集患者已知的门诊病历。化验及检查结果建立患者信息库。在给予患者标准心衰治疗方案的同时,对患者进行长期的、规律的电话结合门诊随访,收集以上临床资料。3.建立数据库及统计分析:根据患者治疗后射血分数是否恢复正常为标准将患者分为两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中可能影响射血分数恢复的因素,如同性别、年龄、合并症、生活方式、既往史、血压心率、NT-proBNP、肝肾功、血糖血脂、电解质、PT-INR、心超各项指标以及用药方案等。运用统计学手段分析可能影响LVEF恢复的因素。4.根据患者射血分数是否较前增长分为恢复组及未恢复组,筛选出造成LVEF恢复比例显着差异的因素;针对以上因素运用Logistic回归方程进行二次计算确定该因素对LVEF恢复是否影响及影响程度。[结果]根据排除及入组标准筛选后,符合入组标准患者人数为236人。假设△LVEF=(最新LVEF-初诊LVEF)/初诊LVEF×100%。将△LVEF>0定义为射血分数恢复组,△LVEF≤0定义为射血分数未恢复组。经门诊随访,恢复组患者有169例(76.27%),未恢复组患者有67例(23.73%)。经过门诊诊治,恢复的患者比例远远高于未恢复的患者,提示门诊诊疗的重要性及必要性。1.人口流行病学特征及基线特征:入组的236名患者中,男性为174例(73.7%),占女性为62例(26.3%)。男性患者中的恢复人数比例为69.0%,女性患者中的恢复人数比例为79.0%,(P值=0.131>0.05),即男性与女性之间不存在LVEF恢复的差距,男性与女性在日后LVEF恢复的可能性相同,性别对LVEF的恢复并无影响。年龄<30岁的入组患者有6例(2.5%),30岁≤且<50岁有29例(12.3%),50岁≤且<70岁有83例(35.2%),≥70岁有30例(12.7%)。收缩压(SBP)在恢复组 126.5(113~143.25)mmHg,未恢复组 122(109.75~139.25)mmHg(P值=0.250>0.05);舒张压(DBP)在恢复组中76(69~88)mmHg,未恢复组中77(65.75~90.25)mmHg(P值=0.800>0.05);心率(HR)在恢复组中为75(66~87)bpm,未恢复组中为74(65~89)bpm(P值=0.931>0.05)。入组的236例患者中,可明确初诊时心力衰竭分级(NYHA分级)的人数为150例。NYHA分级为Ⅰ级的患者有15例(6.3%),NYHA分级为Ⅱ级的患者为57例(24.0%),NYHA分级为Ⅲ级的患者有50例(21.0%);NYHA分级为Ⅳ级的患者为28例(11.7%)。将患者的初诊时NYHA分级分为≥Ⅲ级和<Ⅲ级。可明确NYHA分级的患者恢复组中,NYHA分级≥Ⅲ级的患者有55例(52.4%);NYHA分级<Ⅲ级的患者有50例(47.6%)。未恢复组中,NYHA分级≥Ⅲ级的患者有23例(51.1%),NYHA分级<Ⅲ级的患者有22例(48.9%)。为进一步验证初诊时患者NYHA分级状态是否影响LVEF的恢复,经过卡方检验,P值0.887>0.05,即初诊时NYHA分级状态之间不存在LVEF恢复的差距,初诊时NYHA分级对LVEF的恢复并无影响。2.心衰病因及伴随疾病:入组患者中了明确病因的患者共有231例,缺血性心肌为106例,占45.9%,非缺血性心肌病为125例,占54.1%。缺血性心肌病中患者中的恢复人数比例为60.4%,非缺血性心肌病的患者中的恢复人数比例为80.8%。经卡方检验,缺血性心肌病与非缺血性心肌病的LVEF的恢复有显着差距(P值=0.001<0.05),缺血性心肌病患者中LVEF恢复的比例为60.4%,非缺血性心肌病患者中LVEF恢复的比例为80.8%,即非缺血性心肌病的患者后期LVEF恢复的可能性高于缺血性心肌病的患者,该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首诊时,排除首诊时LVEF>50%并在后期出现LVEF下降的患者17例,其余患者共219例,其中可确诊为HFrEF 147例(67.1%),确诊为HFmrEF 72例(32.9%)((P=0.529>0.05)(见附表 1.3)。计算HFrEF与HFmrEF可得出P值=0.529>0.05,可知心衰类型的不同无法造成该人群LVEF恢复的差异。入组患者中明确了是否具有高血压病情的患者共有198例,其中非高血压的患者为103例(52.0%),高血压患者为95例(48.0%)。高血压患者中的恢复人数比例为76.8%,非高血压患者中的恢复人数比例为68.9%(P值=0.212>0.05)。入组患者中明确了糖尿病病情的患者共有200例,非糖尿病的患者为15 8例(79.0%),糖尿病患者为42例(21.0%)。糖尿病患者中的恢复人数比例为64.6%,非糖尿病患者中的恢复人数比例为71.5%(P值=0.359>0.05)。入组患者中明确了房颤病情的患者共有200例,非房颤的患者为163例(81.5%),房颤患者为37例(18.5%)。房颤患者中的恢复人数比例为73.0%,非房颤患者中的恢复人数比例为72.4%(P值=0.943>0.05)。入组患者中了明确既往心脏冠状动脉内支架(PCI)或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病情的患者共有194例,未经PCI及CABG治疗的患者为145例(74.7%),经过PCI或CABG患者为49例(25.3%)。经治疗患者中的恢复人数比例为69.4%,未经治疗患者中的恢复人数比例为72.4%(P值=0.685>0.05)。在是否伴随高血压、糖尿病、房颤以及PCI/CABG治疗史的两组间,均因P值>0.05,LVEF恢复比例不具备显着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3.既往烟酒史:若患者既往具有吸烟史,且平均吸烟超过每天1根*1年,被认定患者具备吸烟史;若患者既往具有饮酒史,且平均饮酒超过每天1两*1年,度数>18度,被认定患者具备饮酒史。入组的236例患者中,可明确是否有吸烟史的人数为129例,其中既往有吸烟史的人数为59例(45.74%),既往无吸烟史的人数为70例(54.26%),未吸烟患者较吸烟患者例数多。在吸烟组患者中,恢复患者41例(46.1%);在不吸烟患者中,恢复患者48例(53.9%)(见附表8)。为进一步验证吸烟史是否影响LVEF的恢复,将有吸烟史设定为‘1’,无吸烟史设定为‘2’,恢复设定为‘1’,未恢复设定为‘0’,经过卡方检验,P值=0.910>0.05,即是否有吸烟史之间不存在LVEF恢复的差距,吸烟史对LVEF的恢复并无影响。入组的236例患者中,可明确是否有饮酒史的人数为132例,其中既往有饮酒史的人数为48例(36.36%),既往无饮酒史的人数为84例(63.64%),未饮酒患者较饮酒患者例数多。在饮酒患者中,恢复患者35例(38.0%);在不饮酒患者中,恢复患者57例(62.0%)(见附表9)。为进一步验证饮酒史是否影响LVEF的恢复,将有饮酒史设定为‘1’,无饮酒史设定为‘2’,恢复设定为‘1’,未恢复设定为‘0’,(表3),经过卡方检验,P值=0.543>0.05,即是否有饮酒史之间不存在LVEF恢复的差距,饮酒史对LVEF的恢复并无影响。4.首诊时化验指标: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在恢复组中为647.9(209.85~2205.75)pg/mL,未恢复组中为944(412.1~2893)pg/mL,P值=0.056>0.05;ALT在恢复组中22(15~36)U/L,未恢复组中为22.35(14~30)U/L,P值=0.370>0.05;谷草转氨酶(AST)在恢复组中23(17~29)U/L,未恢复组为22(17.75~27.85)U/L,P值=0.597>0.05;血肌酐(Cr)在恢复组中为79(69.825~92.25)μmol/L,在未恢复组中76.5(67~90)μmol/L,P值=0.513>0.05;血糖在恢复组中为5.49(4.655~6.16)mmol/L,未恢复组中为5.29(4.74~6.365)mmol/L,P值=0.741>0.05;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在恢复组中为2.185(1.715~2.665)mmol/L,未恢复组患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为2.15(1.75~2.7525)mmol/L(P值=0.699>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在恢复组患者为1.04(0.87~1.22)mmol/L,在未恢复组为1.06(0.965~1.2775)mmol/L,P值=0.554>0.05;胆固醇在恢复组中为3.75(3.18~4.43)mmol/L,在未恢复组中为3.735(3.2025~4.4725)mmol/L,P值=0.971>0.05;甘油三酯在恢复组中为1.23(0.93~1.9)mmol/L,未恢复组中1.45(0.89~1.7)mmol/L,P值=0.751>0.05;血钠恢复组中为 141(139.7~143)mmol/L,未恢复组 141(137.75~143)mmol/L,P值=0.292>0.05;PT-INR在恢复组为 1.12(1.06~1.87)mmol/L,在未恢复组 1.17(1.04~1.8725)mmol/L,P值=0.905>0.05;恢复组平均血钾4.3076±0.40971 mmol/L,未恢复组血钾4.3368±0.46944 mmol/L,P值=0.670>0.05;以上结果P值均>0.05,LVEF恢复与未恢复两组间,各项化验指标并无显着差异。5.首诊时心超指标:经过独立样本t检验计算,患者恢复组平均LV 59.855±8.4720 mm VS 未恢复组平均61.802±9.1625 mm(P值=0.125>0.05);恢复组平均升主动脉31.287±4.6321 mm VS未恢复组平均升主动脉32.164±4.5897 mm(P值=0.242>0.05);左室内径(LA)在恢复组中为42(39~49)mm VS在未恢复组中43(40~49)mm(P值=0.437>0.05);右心房横截面积(RA横截面积)在恢复组 1974(1599~2439)mm^2 VS 在未恢复组为 1932(1558~2188.5)mm^2(P值=0.531>0.05);右室内径(RV)在恢复组为24(21~27)mm VS在未恢复组为24(21~27)mm(P值=0.871>0.05);室间隔厚度(IVS)在恢复组中10(9~11)mm VS未恢复组中10(9~12)mm(P值=0.983>0.05);左室后壁(LVPW)在恢复组中10(8~10)mm VS未恢复组中为9.4(9~10)mm((P值=0.967>0.05);主肺动脉在恢复组为24(22~27)mm VS在未恢复组为25(23~28.25)mm(P值=0.219>0.05);E/e’在恢复组中为 12.09(9.4~22.15)VS 未恢复组中 15(11.65~20.2)(P值=0.299>0.05),以上心超指标均因P值>0.05,该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初诊时收缩期右房探及三尖瓣最大反流压差在恢复组为27(22~33)mmHg,未恢复组为33(25~46)mmHg,P值=0.021<0.05,该压差在恢复组中显着低于未恢复组,此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肺动脉收缩压在恢复组中为32(27~42)mmHg,在未恢复组中为38(30.5~54.5)mmHg,P值=0.018<0.05,肺动脉收缩压在恢复组中要显着低于未恢复组,该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恢复组平均初诊LVEF 35.008±9.1238%,未恢复组的平均初诊LVEF 39.104±9.9790%,P值=0.003<0.05,恢复组的平均初诊射血分数低于未恢复组,二者间有显着差异,该结果具备统计学意义。6.心衰药物的使用:BB类药物使用在入组患者中的使用人数达233例(98.3%),其中分别为倍他乐克缓释片204例(86.4%),康忻24例(10.1%),金络4例(1.6%),博苏1例(0.4%)。在BB类药物使用者中,剂量达标141例(60.8%),未达标92例(39.5%)。在未恢复患者中,BB类药物使用者64例(95.6%),达标者39例(57.8%);在恢复组患者中,BB类药物使用者169例(100%),达标者104例(61.5%),故未恢复组中的BB类药物使用率及达标率均低于恢复组。将BB类药物是否达标与LVEF是否恢复进行卡方检验,P值=0.605>0.05,故不论BB类药物是否达标,LVEF恢复的可能性都无明显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在入组患者中的使用人数达89例(37.7%),分别为雅施达54例(22.6%),洛汀新32例(13.6%),依苏2例(0.8%),达爽1例(0.4%)。在ACEI使用者中,剂量已达标者为86例(96.6%),未达标3例(3.4%)。在未恢复患者中,ACEI类药物使用者31例(46.3%),达标者29例(43.3%);在恢复组患者中,ACEI类药物使用者58例(34.3%),达标者57例(33.7%),故未恢复组中的ACEI类药物使用率及达标率均高于恢复组。将ACEI是否达标与LVEF是否恢复进行卡方检验,P值=0.575>0.05,故不论ACEI剂量是否达标,LVEF恢复的可能性无明显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ARB)在入组患者中的使用人数达73例(30.9%),分别为科素亚27例(11.4%),代文23例(9.7%),必洛斯18例(7.6%),安博维3例(1.2%),安博诺1例(0.4%),复代文1例(0.4%)。在ARB使用者中,剂量已达标者为35例(47.9%),未达标38例(52.1%)。在未恢复患者中,ARB类药物使用者18例(26.9%),达标者11例(16.4%);在恢复组患者中,ARB类药物使用者55例(32.5%),达标者24例(14.2%)。P值=0.309>0.05,故无论ARB剂量达标与否,LVEF恢复的可能性都无明显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ARB血管紧张素受体-NEP脑啡肽酶的联合抑制剂(ARNI)在入组患者中的使用人数达71例(30.1%),剂量达标者即每日总剂量达400 mg者42例(17.7%),每日总剂量300 mg者6例(2.5%),每日总剂量250 mg者4例(1.6),每日总剂量200 mg者6例(2.5%),每日总剂量175 mg者1例,(0.4%),每日总剂量150 mg者3例(1.2%),每日总剂量100 mg者6例(2.5%),每日总剂量达到50 mg的患者有3例(1.2%)。在使用ARNI的患者中,达标率为59.2%。在未恢复患者中,ARNI类药物使用者17例(25.4%),达标者10例(14.9%);在恢复组患者中,ARNI类药物使用者54例(32.0%),达标者32例(18.9%)。P值=0.975>0.05,故不论ARNI剂量达标与否,LVEF恢复的可能性都无明显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螺内酯在入组患者中的使用人数达120例(50.8%)。在未恢复患者中,螺内酯使用者41例(61.2%);在恢复组患者中,螺内酯使用者79例(46.7%),故未恢复组中的螺内酯使用率高于恢复组。螺内酯的使用与否可使LUEF的恢复产生显着差距。服用螺内酯组中,患者恢复的比例为65.8%;不服用螺内酯治疗组中,患者恢复的比例为77.6%,(P值=0.045<0.05)。不服用螺内酯的患者,LVEF恢复的可能高于服用螺内酯的患者,该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利尿剂(包括呋塞米、伊迈格及纳催离)入组患者中的使用人数达61例(25.8%)。在未恢复患者中,利尿剂使用者25例(37.3%);在恢复组患者中,利尿剂使用者36例(21.3%),在未恢复组中,利尿剂使用率高于恢复组。将是否使用利尿剂与LVEF是否恢复进行卡方检验,服用利尿剂组中,患者恢复的比例为59.0%;不服用利尿剂治疗组中,患者恢复的比例为76.0%,(P值=0.011<0.05)。不服用利尿剂的患者,LVEF恢复的可能高于服用利尿剂的患者,该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入组患者中,伊伐布雷定的使用人数达19例(8.1%)。在未恢复患者中,伊伐布雷定使用者6例(9.0%);在恢复组患者中,伊伐布雷定使用者13例(7.7%),未恢复组中的伊伐布雷定的使用率稍高于恢复组。P值=0.301>0.05,未见明显统计学差异。入组患者中,抗凝剂的使用人数达41例(17.3%)。在未恢复患者中,抗凝剂使用者13例(19.4%);在恢复组患者中,抗凝剂使用者28例(16.6%),未恢复组中的抗凝剂的使用率稍高于恢复组。P值=0.604>0.05,未见明显统计学差异。以上BB类药物、ACEI类、ARB类、ARNI类是否达标、伊伐布雷定及抗凝剂是否使用,通过卡方检验与LVEF恢复的组间差异,计算结果P值均>0.05,故不具备统计学意义;螺内酯、利尿剂的使用,通过卡方检验与LVEF恢复的组间差异,计算结果P值<0.05,不服用螺内酯或利尿剂的患者,LVEF恢复的可能性高于服用该药,结果具备统计学意义。(见附表1)经过Logistic回归方程对以上6个因素进行二次计算,发现均不是影响LVFE恢复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本文通过随访统计发现患者慢性HFrEF及HFmrEF中:1.非缺血性心肌病的患者后期LVEF恢复的可能性高于缺血性心肌病的患者。2.初诊时收缩期右房探及三尖瓣最大反流压差水平较低的患者后期LVEF恢复的可能性,高于该值较高的患者。27(22~33)VS 33(25~46)mmHg。3.初诊时及肺动脉收缩压水平较低的患者,后期LVEF恢复的可能性高于该值较高的患者患者。32(27~42)VS 38(30.5~54.5)mmHg4.初诊时LUEF较低(35.008±9.1238%)的患者,后期LVEF恢复的可能性高于LVEF较高(39.104±9.9790%)的患者。5.不服用螺内酯的患者相较服用该药的患者而言,LVEF恢复的可能性较高。6.不服用利尿剂的患者相较服用该药的患者而言,LVEF恢复的可能性较高。7.上述6各因素虽然可显着造成射血分数恢复的差异,但并非其独立影响因素。8.门诊治疗前后患者射血分数可见明显提高,首诊LVEF 36(30~42)%VS经治疗44.5(35.25~55)%(P=0.000<0.05)。证实了规律门诊及随访管理对LVEF的改善作用。
苏健楠[5](2021)在《芪参益气滴丸对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血清和肽素、半乳糖凝集素3、可溶性基质裂解素2影响的实验研究》文中指出目的:通过观察芪参益气滴丸对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血清和肽素、半乳糖凝集素3、可溶性基质裂解素2的影响,探究其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机制。方法:在通辽市医院心血管内科选择2019年11月—2020年11月期间收治的88例缺血性心肌病心衰患者,并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前者按照常规西药进行治疗,后者则在此基础上联合中成药芪参益气滴丸(05g tid po)治疗。入院当日对两组患者进行6min步行试验以及用化学发光法检测N末端B型钠尿肽(NTproBNP)评价心功能,入院第二天采集晨起空腹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等,用酶联免疫法(ELISA法)检测血清和肽素(CPP)、半乳糖凝集素3(Gal-3)、可溶性基质裂解素2(sST2)的表达水平。将运用普通多普勒超声心动仪器测得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以及运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2D-STI)分析计算得出的左心室整体纵向应变(GLS)作为评估心功能的检测指标。经过4周药物治疗后,复查上述评估心功能及血清学相关指标,并对所得指标进行评价。运用SPSS 200(SPSS Inc,Chicago,USA)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来表示,应用t检验,治疗效果比较采用秩和检验,计数资料的组间对比采取x2检验,当P<005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比较两组患者相关基础资料,其性别、年龄、病程、体重指数、心功能分级等差异无显着性(P>005);2、通过对最终综合治疗效果的评价得出,经药物治疗后实验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通过6min步行实验,多普勒超声心动图,二维斑点追踪技术以及检测NT-pro BNP表达水平对心功能的评价得出,两组患者经治疗后6min步行距离,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整体纵向应变(GLS)较治疗前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NT-pro BNP跟治疗前相比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经治疗后,实验组6min步行距离,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整体纵向应变(GLS)较对照组增加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NT-pro BNP较对照组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药物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血清CPP、Gal-3、sST2表达水平较入院时相比均下降且差异有显着性(P<005);6、经治疗后,实验组血清Gal-3、sST2表达水平与对照组相比降低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血清CPP表达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着性(P>005)。结论:1、常规治疗联合芪参益气滴丸可明显提升缺血性心肌病心衰患者心功能,改善心衰临床症状;2、芪参益气滴丸可能通过影响血清Gal-3、sST2来进一步抑制心肌纤维化,延缓心室重组重构。
马裴裴[6](2021)在《希浦系统起搏治疗预防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文中认为背景:长期的右室起搏(right ventricular pacing,RVP)可导致心脏收缩的不同步,最终可导致起搏介导的心肌病(pacemaker-induced cardiomyopathy,PICM)的发生,严重降低人们的生活质量、使心衰再住院率甚至死亡率明显增加。因此明确起搏介导的心肌病(PICM)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以避免或减少PICM发生,这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及预后有着深远的影响。希浦系统起搏(his-purkinje system pacing,HPSP)包括希氏束起搏(his-bundle pacing,HBP)和左束支区域起搏(left bundle branch pacing,LBBP)作为生理性起搏方式,近年来逐渐得到重视。对于已发生PICM患者的升级替代治疗,以及心室起搏依赖(心室起搏比≥40%)的慢心室率房颤合并射血分数下降心衰(heart failure with reduced ejection fraction,HFr EF)的患者,希浦系统起搏(HPSP)是否获益,目前临床相关课题研究相对较少。目的:本研究通过三个方面揭示希浦系统起搏在预防和治疗心衰中的地位与价值。第一,通过对照分析研究PICM以及非PICM人群的临床基线资料及随访资料,明确发生PICM的独立预测因子、并长期随访两组人群的预后情况,了解PICM影响因素及预后以指导下一步临床治疗。第二,通过对希浦系统起搏(HPSP)升级治疗前后起搏器心肌病患者临床指标的对照分析,明确希浦系统起搏升级治疗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明确希浦系统升级治疗对PICM伴(或不伴)房颤患者的治疗价值是否存在差异。第三,明确希氏束起搏(HBP)与传统起搏(traditional pacing,TP)治疗对心室起搏依赖的永久性房颤伴射血分数降低的心衰(HFr EF)患者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以及差异性,指导临床进一步治疗方案,选择更优的起搏方式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患者的心衰再入院率及死亡率。材料与方法第一部分中连续入选2010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就诊于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律失常科,因房室传导阻滞(atrioventricular block,AVB)行单或双腔永久起搏器的患者782例,右心室起搏比例≥40%,排除术前LVEF<50%的心衰患者,排除因其他如瓣膜病、缺血性、酒精性/化学性、病毒性、扩张型、心律失常等基础病因已经存在的心肌病患者,排除临床指标参数无规律随访的患者。入组571例患者随访,按照是否发生PICM分成PICM组和非PICM组,收集患者的临床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伴随疾病、心律失常类型),起搏器植入前超声心动图检查参数:测量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房前后径(LAD),并以Simpson双平面法测量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收集植入前心电图检查参数(QRS时限、QTC时限)及起搏模式、起搏比(RVP%)以及随访指标:起搏器植入后超声心动图检查参数:测量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房前后径(LAD),并以Simpson双平面法测量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植入后心电图检查参数(QRS时限、QTC时限),分析PICM的独立预测因素、对入组患者进行随访,比较PICM和非PICM两组患者的预后情况。第二部分中连续入选2018年1月至2020年3月期间就诊于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律失常科的PICM并且同意行希浦系统起搏升级治疗的患者,入组36例行希浦系统起搏治疗患者,分析包括植入前超声心动图检查参数:测量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房前后径(LAD),并以Simpson双平面法测量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心电图测量(QRS时限)和纽约心脏协会(NYHA)分级,分析升级前后各项指标变化,以评价希浦系统升级替代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第三部分中连续入组2017年1月至2019年7月于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律失常科心室起搏依赖(VP≥40%)的慢心室率永久性房颤伴HFr EF患者61例,对其进行术前及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18个月定期随访(至少随访12个月)。比较希氏束起搏治疗(HBP)37例和传统起搏治疗(TP)24例两组患者的一般基线资料、治疗前后QRS时限、NYHA心功能分级等指标的变化,比较两组患者标准超声心动图检查,以美国超声心动图学会指南为根据,测量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房前后径(LAD),并以Simpson双平面法测量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于心尖四腔心切面测量最大程度的二尖瓣反流(MR)程度、三尖瓣反流(TR)程度的指标参数。随访起搏导线移位和术后并发症、起搏器参数如阈值、感知及阻抗等。记录患者感染,血栓,脑卒中,导线脱位,穿孔,起搏器更换及心衰再住院,死亡等事件。此外,根据基线治疗决策,将传统起搏组(TP)再分为双室起搏治疗组(BVP)和右室起搏组(RVP),分别比较希氏束起搏组与两个亚组对上述指标的影响,并得出结论。结果第一部分1.研究人群的基线特征在接受永久起搏器植入的782例房室传导阻滞的患者中,排除术前LVEF<50%以及术后(除PICM外)其他因素导致LVEF下降共78例,排除术前已存在或术后新发的如(瓣膜病、缺血性心肌病、酒精性心肌病、扩张型心肌病、肥厚型心肌病、心律失常性心肌病等)导致的心肌病53例,排除术后无长期规律心电图及超声随访指标的患者80例,571例患者被纳入本研究。本研究入组患者术前基线LVEF≥50%,术后随访超声心动图LVEF≤40%,即考虑PICM发生。并根据是否发生起搏介导的心肌病,将571例患者分为PICM(n=53,9.28%)组和非PICM(n=518,90.72%)组。非PICM组随访时间5.53(3.54-7.30)年,LVEF从(57.79±2.87)%下降至(54.38±5.11)%;PICM组随访时间6.08(4.69-8.05)年,LVEF从(55.87±3.03)%下降至(33.81±5.39)%,两组的随访时间无差异。非PICM组与PICM组一般资料特征比较:在性别,年龄,合并基础疾病:糖尿病(diabetes)、高血压(hypertension)、慢性肾脏病(CKD)、冠心病(coronary disease)、卒中(stroke)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ICM组患者术前合并房颤比例较非PICM组明显升高(41.51%vs.22.01%,P=0.002)。非PICM组与PICM组基线指标比较:基线LBBB(6.95%vs.15.09%,P=0.034)、RV起搏比(67.07±38.42%vs.92.20±18.66%,P<0.001)、基线LVEDD(47.57±5.25mm vs.51.19±5.15mm,P<0.001)、基线LVEF(57.79±2.87%vs.55.87±3.03%,P<0.001)均有统计学差异。非PICM组与PICM组随访指标比较:起搏后QRS时限(143.47±33.14ms vs.172.91±33.49ms,P<0.001)、起搏后QTC间期时限(477.02±50.83ms vs.507.17±44.83ms,P<0.001)、随访LVEDD(48.10±5.19vs.56.57±6.58,P<0.001)、随访LVEF(54.38±5.11%vs.33.81±5.39%,P<0.001)两组存在明显统计学差异。2.PICM的发病率及独立预测因子从ROC曲线分析来看,预测PICM的发生风险的截点值分别基线LVEDD(49mm)、基线LVEF(52%)、PQRSD(165ms)和RVP%(90%)。房室传导阻滞合并房颤、PQRS≥165ms、LVEDD≥49mm、基线LVEF≤52%、RVP%≥90%则显着提高了PICM的发生率。并且,随着合并预测因子的数量增加,PICM发生率亦增高,两者呈正相关。整个随访时间间隔5.56(3.66-7.35)年,心衰再入院分别为11.58%和67.92%。与非PICM组比较,PICM组心衰再入院发生率明显升高(HR2.86;95%CI 1.71,4.78,P<0.001)。第二部分1.希浦系统升级治疗前后的对照比较对于已发生的PICM进行希浦系统起搏升级替代治疗,入组36例,成功希浦系统升级治疗34例(成功率94%),其中(行希氏束起搏29例、左束支区域起搏5例),34例患者在希浦希统起搏升级后随访12.52(5.4-17.3)个月,术后无感染,无导线脱位、穿孔、心包填塞等并发症,平均年龄69.7±13.8岁,其中21例(61.8%)合并永久性房颤,房颤患者心室起搏比例为87.30±16.67%,术中若无自身心律出现(<30次/分),则采用起搏标测的方法寻找希氏束区域,若阻滞部位较低,或希氏束起搏阈值较高,则采用左束支区域起搏。结果显示:希浦系统升级术后QRS时限较升级前明显缩小(184.22±23.76ms至120.52±16.67ms,P<0.001),超声心动图指标:LVEDD较升级前明显缩短(59.29±7.74mm至53.91±5.92mm,P<0.001),LAD较升级前有所缩小(47.44±7.14mm至45.56±7.78mm,P=0.01),LVEF较升级前明显升高(33.76±7.54%至40.41±9.06%,P<0.001),NYHA较升级前明显改善(2.55±0.51至2.05±0.45,P<0.001)。2.PICM伴或不伴房颤随访指标及临床参数比较PICM合并AF组患者21/34例(61.76%),LVEF从基线34.71±6.38%显着增加到40.57±9.38%(P<0.001);QRS时限从185.35±21.79ms显着缩小到119.35±16.26ms(P<0.001);LVEDD从59.67±7.74mm显着缩小到54.05±5.88mm(P<0.001)。非AF组13/34例,LVEF从基线32.23±9.18%显着增加到40.15±8.90%(P<0.001);QRS时限从182.08±28.98ms显着缩小到122.83±18.95ms(P<0.001);LVEDD从58.96±8.03mm显着降低到53.69±6.22mm(P<0.001)。两组指标改善程度的比较:LVEF改善的程度(5.86±8.30%vs.7.92±9.04%,P=0.501)、LVEDD改善的程度(5.62±7.43%vs.5.27±7.30%,P=0.890)、QRS持续时间的改善程度(66.00±19.17msvs.59.25±25.49ms,P=0.386),NYHA分级改善(0.63±0.84 vs.0.56±0.65,P=0.799)无显着性差异。第三部分1.希氏束起搏(HBP)与传统起搏(TP)两组患者起搏器植入结果及并发症情况比较成功HBP治疗37例,HBP成功率(88.10%),选择性希氏束起搏(S-HBP)24例,余为非选择性希氏束起搏(NS-HBP),2例术后3个月随访希氏束导线阈值增高,调整导线位置后恢复正常。共有5例HBP治疗未成功转入TP组(其中1例为CLBBB),进行了传统CRT-P治疗。TP组共24例,其中传统CRT15例包括(CRT-P7例,CRT-D8例),其余9例因经济原因行心室单腔起搏治疗。所有61例患者均完成随访,随访15.28(4.45-18.12)个月,随访过程中无起搏导线移位、感染、血栓、穿孔及急性左心衰、猝死等事件。HBP组术后心衰再住院5例,其中2例为肺部感染诱发心衰加重入院,TP组心衰再住院4例。两组间性别、年龄、合并疾病、心电图特征、药物治疗情况、B型利钠肽水平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HBP与TP两组植入结果、参数及并发症比较分别记录两组患者植入时及末次随访起搏器参数如阈值、感知及阻抗,HBP组末次随访阈值较植入时略有升高(1.69±0.97V至1.84±0.66V,P=0.059);组间比较发现起搏器植入时HBP组阈值较TP组高(1.69±0.97V vs.0.85±0.12V,P=0.001);组间比较发现起搏器植入时及末次随访HBP组感知均低于TP组(4.85±2.08 MV vs.9.63±5.49 MV,P=0.001;4.56±1.94MV vs.9.93±5.76MV,P=0.001);HBP组手术时间相对较长(61.10±32.03min vs 48.94±21.75min,P=0.025)。3.HBP与TP两组术前术后QRS时限、心脏结构及心功能的比较61例患者中,TP组24例,HBP起搏组37例。与TP组比,HBP组QRS时限缩短(P<0.001),NYHA改善更显着(P<0.001),LVEDD减小更明显(P<0.001),三尖瓣反流(TR)改善更明显(p<0.001),二尖瓣反流(MR)改善更显着(P=0.017),LVEF升高更为显着(P<0.001)。其中11例(29.73%)患者术后恢复正常值(LVEF≥50%),而传统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患者中,仅有1例(6.67%)心功能恢复正常。HBP组心功能恢复正常的中位时间为术后6±3.5个月。4.HBP与传统双室起搏(BVP)起搏对QRS时限、心脏结构及心功能的比较HBP组37例,传统BVP组15例,两组相比较,在术前QRSD、NYHA分级、LAD、LVEDD、LVEF、TR、MR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术前术后LAD改善不明显(P>0.05),术后HBP组较BVP组LVEDD显着缩小(10.13±4.80mmvs.6.00±3.00mm,P=0.003),两组术后MR均有改善(P<0.001,P=0.024),且之间无统计学差异。HBP组手术后TR较BVP组明显改善(P<0.001),BVP组轻度改善(P=0.171);HBP组较BVP组LVEF升高更明显(12.25±4.59%vs.8.07±6.83%,P=0.013)。5.HBP与传统右室起搏(RVP)对QRS时限、心脏结构及心功能的比较HBP组37例,RVP组9例。RVP组植入后QRS时限明显增宽(114.44±21.11ms至151.78±15.85ms,P<0.001),NYHA分级较术前恶化(2.78±0.97至3.56±0.73,P=0.043);HBP组NYHA分级术后较术前明显改善(3.27±0.43至2.28±0.70,P<0.001);从超声心动图指标来看,RVP组植入后LVEDD明显较前增大(58.00±9.11mm至65.78±8.60mm,P<0.001),而HBP组LVEDD较前缩小(61.86±6.68mm至51.73±7.65mm,P<0.001);HBP组LVEF末次随访较术前显着升高(30.86±5.59%至43.11±6.78%,P<0.001),而RVP组LVEF末次随访较术前降低(32.56±6.25%至26.78±5.38%,P=0.006);HBP组MR、TR较术前明显改善(2.28±1.54至1.05±0.97,P<0.001,1.46±0.96至0.68±0.77,P<0.001),而RVP组术后无改善,甚至有恶化趋势(1.44±0.88至2.11±0.78,P=0.051;1.44±1.13至2.0±1.00,P=0.247)。结论第一部分1.长期RVP可导致PICM发生,即使在术前LVEF保留(≥50%)无基础心脏疾病的人群中发病率亦较高,与非PCIM患者相比,PICM患者的长期预后较差,具有较高的心衰再入院率。2.多因素分析:合并房颤、基线LVEF、基线LVEDD、起搏后QRS时限(PQRSD)、右室起搏百分比(RVP%)提示PICM的独立预测因子。术前房颤的存在、基线LVEF≤52%、基线LVEDD≥49mm、PQRSD≥165ms、RVP%≥90%显着提高了PICM的发生率。并且,随着合并预测因子的数量增加,PICM发生率增高,PICM发病初期症状不明显,术后应尽早规律检测相关指标参数变化,以避免PICM的发生。第二部分1.对PICM患者而言,应积极考虑行希浦系统(希氏束起搏或左束支区域起搏)升级治疗,可有效避免长期RVP带来的危害,成功逆转PICM患者的心功能,改善其生活质量。2.合并持续性房颤的PICM进行希浦系统起搏升级后,可能产生与窦性心律相类似的临床获益。第三部分1.对于心室起搏依赖的慢心室率房颤伴射血分数下降的心衰患者,HBP治疗是安全和有效的。作为生理性心脏起搏方法,通过降低左心室机电异步性,产生良好的血流动力学特性,更有助于对心衰患者的心率管理。2.HBP相对RVP治疗,可明显改善术后的NYHA、QRS时限、LVEDD、LVEF、MR、TR,甚至与传统BVP治疗相比,HBP对于上述指标改善也有着更明显的治疗效果。3.此外,HBP可以使部分患者的LVEF恢复到正常指标,所占比例较传统BVP组明显升高,这是传统起搏治疗无法媲美的。
赵苗[7](2021)在《三维超声心动图评价二尖瓣反流患者瓣环结构功能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三维超声结合斑点追踪技术评价二尖瓣反流患者瓣环立体结构及动态变化[目 的]二尖瓣(mitral valve,MV)组成成分复杂,任一成分的病变均可导致二尖瓣功能不全,发生二尖瓣反流(mitral regurgitation,MR),MR根据病因和发生机制可分为原发性二尖瓣反流(primary mitral regurgitation,PMR),继发性二尖瓣反流/功能性二尖瓣反流(Functional mitral regurgitation,FMR)和继发于房性心律失常的房性二尖瓣反流(atrial mitral regurgitation,AMR)。二尖瓣环(mitral annulus,MA)为MV主要成分之一,为“马鞍形”立体结构,在心动周期内会发生复杂的构像变化,包括平移,折叠和鞍形深化多种运动形式。MA特殊的非平面鞍形结构及其在心动周期内的动态变化对维持二尖瓣功能,防止二尖瓣反流非常重要,但MA由脂肪及纤维组织构成,本身无收缩属性,其动态变化与左心力学相关。随三维超声心动图的长足发展,目前可对二尖瓣环的几何结构及动态变化进行详尽的定量评估,还可通过斑点追踪技术获得左室和左房功能的定量评估参数,分别为左室长轴应变(global longaxis strain,GLS)和左房峰值储器应变(Left Atrial strain Reservoir,LAsr)。目前关于不同病因MR瓣环动态变化的研究有限,MA动态变化与MR以及左房、左室力学的相关关系也存在争议。本研究旨在探索不同病因MR的MA静态几何结构改变及其动态变化,并探索MA动态变化与MR及左室和左房功能的相关关系。[方 法]本研究前瞻性纳入2020年3月至2021年2月期间于云南省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就诊的MR患者100例,排除图像质量欠佳无法分析的患者28例,最终纳入研究72例,其中男性43例(59.7%),平均年龄(59.2±12.4)岁。MR患者据病因分为PMR组(24例),FMR组(29例)和AMR组(19例)。对照组来源于同期于云南省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和中国科学院阜外医院体检的健康者50例,排除图像质量差的8例,最终对照组共纳入42例,其中男性16例(38.1%),平均年龄(40.4±8.1)岁。据MR程度将本研究共114例研究对象分为MR-组(不伴有MR或仅伴轻度MR)和MR+组(伴有中重度以上MR),MR程度以反流面积-左房面积比(regurgitant area/Left atrial area,RA/LAA)结合有效反流口面积和缩流颈宽度多参数综合评定。收集MR患者血压、身高体重、心率等基本生命体征信息,记录临床合并症情况,包括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陈旧心梗、卒中、外周血管疾病、房颤、其他心律失常和肺高压。常规二维超声测量包括体表面积标化后的左室收缩末容积指数(left ventricular end-systolic volume index,LVESVI)、左室舒张末容积指数(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volume index,LVEDVI)、左房容积指数(left atrial volume index,LAVI)和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MA三维超声测量参数包括在舒张晚期、收缩早期、收缩中期和收缩晚期共四个时间点测量的二尖瓣环面积(mitral annular area,MAA)、二尖瓣环周长(mitral annular perimeter,MAP)、二尖瓣环前外后内侧直径(Antero lateral posteromedial diameter,DALPM)、二尖瓣环前后径(anteroposterior diameter,DAP)、二尖瓣非平面角(nonplanarity angle,NPA)、二尖瓣环高度(annularheigh,AH)以及瓣环高度与联合间径的比值(annularheigh combined width ratio,AHCWR)。并计算以上各参数的收缩期变化分数作为直观反映MA功能的动态变化参数,包括MAA变化分数、MAP变化分数、DALPM变化分数、DAP变化分数、NPA变化分数、AH变化分数及AHCWR变化分数。分别通过三维和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获得LAsr和左室GLS。PMR组、FMR组、AMR组和对照组的一般临床资料、常规超声二维参数及MA参数收缩期变化分数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或秩检验,四组间MA在整个心动周期内的动态变化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比较。MA动态变化参数与RA/LAA及LAsr和GLS的相关关系采用Person相关分析。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与中重度以上MR相关的因素。[结 果]一般资料比较:与正常对照组相比,PMR组和FMR组LVEDVI、LVESVI均增大,AMR组无差异,PMR、FMR及AMR组LAVI均显着增大,LAsr和GLS均减低,以FMR组最为显着,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FMR组出现症状性心衰(NYHA≥Ⅲ)的比例显着高于PMR和AMR组。MA静态结构:与对照组相比,PMR、FMR组MAA、MAP、DAP和DALPM均增大,AMR组MAA和DAP也明显增大,其中PMR组增大最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FMR组瓣环“马鞍”形结构明显扁平化,表现为AH在收缩早期和收缩晚期较对照组明显减低,NPA在全收缩期均较对照组增大,AHCWR在全心动周期均较对照组减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MR组与对照组相比收缩中期和晚期鞍形结构较扁平,其余时相鞍形结构相对保留,表现为收缩晚期NPA较对照组增大(P<0.05),收缩早期和中期则无差异。收缩中期和收缩晚期AHCWR较对照组减低(P<0.05),收缩早期无差异。AH全收缩期与对照组相比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AMR组鞍形结构在收缩晚期较对照组扁平,其余时相鞍形结构相对保留,表现为NPA在收缩晚期较对照组增大,AHCWR在收缩晚期较对照组减小(P均<0.05),NPA和AHCWR在收缩早中期与对照组相比均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AH在全收缩期与对照组相比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MA动态变化:对照组出现收缩前MA收缩,鞍形加深,表现为舒张晚期至收缩早期DALPM和NPA减小,AH和AHCWR增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PMR、FMR和AMR三组收缩前MA鞍形加深均消失,表现为三组舒张晚期与收缩早期DALPM、AH、NPA及AHCWR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在收缩期DALPM持续减小(P<0.05),AH、NPA无明显变化(P>0.05),但AHCWR在收缩中期至收缩晚期增大(P<0.05),总体表现为收缩中期至晚期鞍形加深。与对照组相比,PMR、FMR和AMR三组在收缩中期至收缩晚期DALPM、AH、NPA及AHCWR均无明显变化(P>0.05),且三组DALPM和NPA收缩期变化变化分数均小于对照组,三组均表现为收缩期动态变化受损。MR与瓣环动态变化及GLS、LAsr相关性:RA/LAA与DALPM收缩期变化分数、NPA收缩期变化分数存在中度相关(r=0.262,P=0.0113和r=0.425,P<0.0001)。LAsr与NPA收缩期变化分数呈中度相关(r=-0.324,p=0.001),NPA收缩期变化分数还与GLS存在中度相关(r=0.270,p=0.006)。中重度MR独立影响因素: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LAsr、和NPA收缩期变化分数为MR+的独立影响因素,且ROC分析表明NPA收缩期变化分数对MR+的预测效能较好,AUC为0.637。[结 论]不同病因MR的瓣环结构功能改变存在差异,不同病因的MR患者MA均较对照组扩张,以PMR组瓣环扩张最为显着。不同MR组别鞍形结构均不同程度受损,出现扁平化,以FMR瓣环鞍形结构受损最显着,PMR和AMR鞍形立体结构在收缩早期相对保留。不同病因MR患者均出现动态变化受损,瓣环收缩前收缩均消失,收缩期动态变化亦受损。左房功能通过介导瓣环动态变化改变而在MR中起主导作用。经食道三维超声心动图在经导管二尖瓣置换术中的应用价值研究[目 的]二尖瓣反流(mitral rugugitation,MR)是最常见的瓣膜疾病之一,目前二尖瓣反流的主要治疗手段是外科瓣膜置换或修复,但部分患者因年龄和合并症等原因往往存在手术高风险,对这类患者新进发展的经导管二尖瓣置换(Transcatheter mitral valve replacement,TMVR)是可选的治疗手段。TMVR 也是近年结构心脏介入领域的重要热点话题,虽然TMVR发展趋势向好,但依然面临诸多挑战,其中患者术前评估和筛选要求极高为最突出的问题之一。目前关于TMVR筛选的数据很少,但发表的数据表明TMVR在筛选阶段的不合适率高达60-90%,其中最主要的筛选不合适因素是二尖瓣解剖不合适(包括瓣环大小和左室流出道(Left ventricular outflow tract,LVOT)梗阻高风险)。此前云南省阜外心血管病医院使用国产TMVR瓣膜MitralFix为两位外科手术高风险的MR患者成功实施了 TMVR手术,且半年随访效果好,但在患者筛选中也存在不合适比率高(90%)的现象。目前心脏CT是TMVR术前二尖瓣环(mitral annulus,MA)尺寸测量和术后流出道梗阻风险评估的金标准,但CT存在造影剂暴露、运动伪影以及价格昂贵不易重复检查的缺点。三维经食道超声心动图(Three-dimensional transesophageal echocardiography,3DTEE)的发展为 TMVR 术前评估提供了新的成像手段,相比于CT具有价廉、无创和便捷易行的优点。本研究旨在以MitralFix人工瓣膜为模拟瓣膜,评估在TMVR患者筛选中,3DTEE与CT对MA测量的相关性和一致性,并评估TEE参数对MA过大和LVOT梗阻高风险导致的筛选不合适的预测价值,探索有利于TMVR患者筛选的TEE参数。[方 法]本研究前瞻性纳入23例2019年6月至2020年12月期间因中重度MR转至我院行TMVR术前筛选的患者。采集患者基本特征及合并症等信息,采集患者2DTEE、3DTEE及回顾性全期像CT图像,测量患者2DTEE图像得到室间隔厚度(Interventricular septal,IVS)、二尖瓣对合点-室间隔距离(C-IVS),采用Qlap10.0对3DTEE图像脱机测量得到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左室收缩末容积(Left ventricular end systolic volume,LVESV)及二尖瓣环参数,包括二尖瓣环二维投影面积(mitral annulus area,MAA)、二尖瓣二维投影周长(mitral annulus perimeter,MAP)、二尖瓣环前后径(anteroposterior,AP)径、二尖瓣前外-后内侧(anterolateral-Posteromedial,AL-PM)径、二尖瓣主动脉瓣夹角(Mitro-aortic,M-A)等参数。采用Mimics脱机重建及测量CT图像,得到与3DTEE对应的上述参数,同时以MitralFix目前具有的两个尺寸(内径29mm,高15mm,内径34mm,高17mm)为标准,模拟人工瓣膜植入后新流出道面积,判定LVOT梗阻高风险的标准为新LVOT≤1.75cm2。最终据CT测量结果判定患者是否瓣环过大和患者是否存在LVOT梗阻高风险。运用线性回归及Bland-Altman散点图分析3DTEE与CT瓣环测量参数的相关性及一致性。接收者工作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分析 2DTEE 及3DTEE参数对CT判定的瓣环过大和LVOT梗阻高风险这两类筛选结局的预测效能。[结 果]纳入研究的23例患者,3例因CT图像质量差而被排除研究,最终纳入研究20例,男性14例(66.7%),平均年龄(69.1±7.8)岁。3DTEE测量的MAA、MAP、AL-PM 径与 CT 具有显着相关性(r=0.86、r=0.89、r=0.83,P 均<.0001)),且无系统偏差,3DTEE与CT测量值差值的平均值及其标准差分别为-0.23±1.51 cm 2[P=0.52],-2.89±6.86 mm[P=0.08],-1.56±3.69 mm[P=0.05]),3DTEE 与 CT AP径测量值(r=0.69,P=.001)存在中度相关。ROC结果表明3DTEE MA测量参数均对瓣环过大具有良好预测价值,其中MAA、MAP和AL-PM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均为 0.97,P 均=0.002。DAP 径 AUC=0.75。对应截止值分别为 MAA=11.6 cm2,MAP=122 mm,AL-PM径=37 mm,AP 径=36 mm。C-IVS和LVESV对LVOT梗阻高风险有较好预测效能。C-IVS距离AUC=0.96,截止值=1.7mm,LVESV AUC=0.94,截止值=33ml。[结 论]3DTEE MA测量值与CT MA测量值具有显着相关性和良好的一致性。在针对人工瓣MitralFix的TMVR患者筛选中,3DTEE测量的MAA、MAP、AL-PM径和AP径能较好预测瓣环过大导致的筛选不合适,C-IVS和LVESV则对左室流出道梗阻高风险导致的筛选不合适具有良好预测价值。3DTEE作为TMVR患者初步筛选工具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王惠[8](2021)在《基于TXNIP/NLRP3途径研究益气活血药对心梗后内质网应激诱发细胞焦亡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研究背景:受饮食习惯、生活方式和社会压力等因素影响,心肌缺血和心肌梗死及其导致的心衰仍严重影响居民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其中涉及的中青年患者也在不断增多。研究发现,当心肌受损后可导致内质网、线粒体功能障碍,触发包括细胞焦亡在内的多种细胞死亡途径,导致心脏功能受损。临床使用益气活血中药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症状和心脏功能。而益气活血药主要包括黄芪50g,生晒参10g,当归15g,川芎15g,三七6g,是以中医气血理论(气虚血瘀、气滞血瘀)为理论基础而创立,为导师临床治疗心肌缺血缺氧、心肌损伤以及心肌梗死后各种遗留症状的经验效方,其作用主要是有益心气,促进血液运行和疏通脉络,本课题组在前期研究中已经证明益气活血药能够改善心肌梗死患者疼痛、胸闷、气短等的症状,明显改善心脏射血功能和心脏形态,可以改善大鼠心肌梗死后炎症反应对心肌的损伤,减轻血清中炎症细胞因子分泌水平。研究目的和意义:探究心肌梗死后内质网应激与细胞焦亡的相互作用和调控机制,详细研究心肌梗死的病理生理过程,揭示益气活血药防治心肌缺血、心肌梗死的作用机制和靶点,对于心梗的临床治疗和新药的研发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研究方法:本课题内容分为动物实验和细胞实验两部分。动物实验:购买雄性SD大鼠(200±20g),适应性喂养三天后,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构建急性心梗动物模型。术后根据心电图情况,选取符合要求(5个及5个以上病理Q波)的成模大鼠并随机分为4组:模型组(Model,M),益气活血组(YQHX,Y),培哚普利组(Perindopril,P)和只穿线不结扎的假手术组(Sham,S),于术后第二天给予相应药物和蒸馏水灌胃。前期研究结果表明益气活血药改善心肌缺血、减轻心肌梗死的作用以益气药和活血药2:1时作用最为显着,且服用28天疗效更佳显着。28天时间点还是心梗后心衰的时间窗,模拟临床急性心梗导致心衰的病理情况。因此本实验观察灌胃28天后,各组大鼠的心脏超声情况,HE染色观察各组大鼠心肌细胞状态,评价各组大鼠心脏功能;透射电镜观察心肌组织超微结构,免疫荧光染色观察TXNIP、GSDMD分布及表达情况;免疫蛋白印记法观察各组大鼠梗死边缘区心肌组织中GRP78、(p)IRE1a、(p)PERK、TXNIP、NLRP3、GSDMD、IL-1β、Caspase-1、cleaved Caspase-1/11蛋白表达情况,揭示心肌梗死后梗死边缘区组织内质网应激和细胞焦亡变化情况及益气活血药的调节作用。细胞实验:采用H9c2心肌细胞系复制缺糖缺氧模型,根据课题组前期研究结果,并考虑益气活血药冻干粉的存放时间,选用冻干粉200μg/ml、300μg/ml和400μg/ml浓度进行观察。将心肌细胞分为:对照组(C);缺糖缺氧模型组(M);200μg/ml益气活血药组(Y2);30μg/ml益气活血药组(Y3);400μg/ml益气活血药组(Y4)。根据课题组的前期研究成果,选用造模12h时的时间点观察益气活血药对中轻度心肌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采用CCK-8试剂盒观察各组心肌细胞的活力,测定各组细胞中LDH和ROS水平,筛选出益气活血药调节氧化应激水平的最佳浓度为300μg/ml。为进一步观察内质网应激和细胞焦亡间的关系,使用内质网应激抑制剂4-PBA,并将心肌细胞以40×104密度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C),缺糖缺氧模型组(M),益气活血药组(Y),4-PBA抑制剂组(4-PBA),益气活血药组+4-PBA抑制剂组(Y+4-PBA)。通过Hoechst 33342/PI双染检测各组心肌细胞细胞焦亡率,免疫蛋白印记法观察各组心肌组织中GRP78、(p)IRE1a、(p)PERK、TXNIP、NLRP3、GSDMD、IL-1β、Caspase-1、cleaved Caspase-1/11蛋白表达情况。实验结果:1.超声结果评价各组大鼠左室心功能情况。各组大鼠相应干预28天后,与假手术组相比,M组大鼠的左室射血分数(EF)和左室短轴率(FS)显着降低(p<0.01),LVAWd、LVIDd、LVIDs 也都显着升高(p<0.01),LVPWs 也有升高(p<0.05),而、LVAWs降低(p<0.01)。益气活血药干预后可显着改善各组大鼠心功能,促进各组超声相应指标向正常范围恢复。2.各组大鼠梗死边缘区组织HE染色的心肌细胞情况。可见S组心肌细胞排列整齐,结构完整,细胞核位于细胞中央,无炎性细胞浸润;M组心肌细胞形态受损,细胞肿胀,细胞核散乱,形态位置都发生变化,心肌纤维断裂,结构破坏,胞浆着色不均,排列紊乱,细胞间隙显着增大,有大量炎性细胞浸润;Y组和P组边缘区组织可见心肌细胞肿胀,但整体结构完整,炎性细胞较M组减少,可见少量心肌纤维断裂,心肌细胞间隙略有增宽。3.透射电镜观察各组超微结构的变化。S组大鼠心肌Z线、M线清晰,粗细肌丝清晰排列整齐,线粒体结构完整,双层膜清晰可见,线粒体内基质颗粒和线粒体嵴排列清楚,内质网结构正常。心梗28天后,M组心肌细胞内超微结构紊乱,线粒体肿胀破裂,线粒体嵴模糊甚至消失,细肌丝断裂,粗肌丝堆积,肌原纤维断裂,内质网肿胀,多处可见空泡样结构。而药物干预组粗细肌丝融合分界不清,内质网、线粒体肿胀,线粒体嵴模糊,结构尚完整。5.免疫组化染色TXNIP、GSDMD的情况。TXNIP在假手术组少有表达,模型组显着增加,阳性细胞率大幅度提高。益气活血药和培哚普利组可减少TXNIP的阳性率表达。GSDMD在模型组广泛表达,强阳性染色细胞率较假手术组显着增多,用药组干预后GSDMD的蛋白阳性率可明显降低6.各组大鼠梗死边缘区组织内质网应激和细胞焦亡相关蛋白表达情况。蛋白免疫印迹法结果显示:与 S 组相比,M 组 GRP78、(p)IRE1a、(p)PERK、TXNIP、NLRP3、GSDMD、IL-1β、Caspase-1、cleaved Caspase-1/11 蛋白表达水平都显着增高(p<0.01),而益气活血药和培哚普利可不同程度的降低各组蛋白表达,发挥相应调节作用(p<0.05)。7.益气活血药对缺糖缺氧H9c2心肌细胞的保护作用。与C组相比,缺糖缺氧12h后心肌细胞活力显着降低(p<0.01),而Y2、Y3、Y4可不同程度的提高心肌细胞活力,保护其免受或少受缺糖缺氧的损伤,其中Y3的效果最佳。又继续探索了不同浓度益气活血药对各组细胞LDH和ROS的影响,结果显示益气活血药可降低缺糖缺氧心肌细胞LDH、ROS水平,其中Y3显示出更好的效果,故在本课题接下来的实验中,选用300μg/ml的益气活血药浓度进行机制探究。我们继续观察了 C、M、Y(300μg/ml)、4-PBA和Y(300μg/ml)+4-PBA五组心肌细胞的细胞存活率和LDH表达水平。结果显示,与C组相比,M组细胞存活率显着降低(p<0.01),平均降至40%左右。在药物和抑制剂的干预下细胞存活率都明显增加(p<0.05)。虽然Y、4-PBA和Y+4-PBA三个组的细胞存活率程增加趋势,但三者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模型组细胞上清中LDH量显着增高(p<0.01),平均可达400U/L左右。Y、4-PBA和Y+4-PBA干预后都可明显减少LDH的释放(p<0.01),Y组与Y+4-PBA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Y+4-PBA组LDH的减少程度更佳显着。8.心肌细胞细胞焦亡率的情况。采用Hoechst 33342/PI双染后可见C组细胞淡蓝染,细胞密度高,细胞大小正常,基本没有红染细胞。M组细胞核蓝染高亮,细胞密度降低,细胞体积增大,大量红染细胞。而使用抑制剂和中药干预后,都可以降低焦亡细胞比率,细胞密度也较M组增加。9.益气活血药对缺糖缺氧心肌细胞内质网应激和细胞焦亡相关蛋白的影响。与S组相比,M 组 GRP78、(p)IRE1a、(p)PERK、TXNIP、NLRP3、GSDMD、IL-1β、Caspase-1、cleaved Caspase-1/11蛋白表达水平都显着增高(p<0.01),益气活血药和抑制剂干预都可降低相关指标的表达,而抑制剂作用更佳显着。当益气活血药与抑制剂联用时,可进一步降低其表达水平(p<001)。研究结论:1.益气活血药可通过改善缺血心肌细胞超微结构损伤而提高心梗后心功能,改善心梗后的收缩功能,减小梗死面积。2.益气活血药通过调节内质网应激和细胞焦亡相关蛋白,减少心肌细胞死亡,挽救缺血心肌。3.内质网应激抑制剂4-PBA可显着抑制心肌细胞焦亡相关指标表达,表明细胞焦亡可以由内质网应激途径触发并加重细胞焦亡的损伤作用,该作用可能与TXNIP/NLRP3途径有关。而益气活血药可通过抑制内质网应激TXNIP/NLRP3途径,缓解内质网应激抑制细胞焦亡,减轻心肌细胞损伤,且从研究结果显示,益气活血药的作用机制与IRE1 α诱导的相关途径密切相关,这将是进一步研究该课题的重点方向。4.益气活血药减轻内质网损伤,改善了“气虚”的状态,提高了受损心脏功能运行的动力,为从现代科学角度阐释中医“气血”理论提供了研究基础。
赵雪梅[9](2021)在《继发性瓣膜反流在心力衰竭患者中的临床特点和预后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继发性二尖瓣反流在心力衰竭患者中的临床特点和预后分析背景:继发性二尖瓣反流(SMR)在心力衰竭患者中很常见,大约三分之一的心力衰竭患者存在中重度SMR。SMR可引起前负荷、室壁应力增加,从而导致心力衰竭症状和体征进展,是心力衰竭预后不良的重要因素。既往研究主要纳入HFrEF患者,SMR在HFmrEF和HFpEF患者中的临床特点和预后影响尚不明确。本研究的旨在评估SMR在不同类型住院心力衰竭患者中的临床特点和超声心动图特点,并评估不同程度SMR对不同类型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连续入选我院2009年5月至2017年10月期间以心力衰竭为主要诊断的住院患者,根据入排标准将2654例患者纳入分析。主要终点是出院后全因死亡和/或心力衰竭再住院组成的复合终点。根据SMR反流程度,将患者分为以下四组:无/微量SMR组(N=799),轻度SMR组(N=875),中度SMR组(N=735),重度SMR组(N=309)。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逐步回归法)评估SMR的存在和反流程度(轻度反流、中度反流、重度反流)对主要复合终点的影响。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估计终点事件发生累积概率,通过log-rank检验进行生存率比较。亚组分析评估了SMR程度对HFrEF、HFmrEF、HFpEF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中位随访5.8年(IQR 2.8-9.6),共有949例(35.0%)患者发生主要复合终点事件。随着SMR程度加重,患者发生主要终点事件的比例逐渐升高[无/微量SMR、轻度SMR、中度SMR及重度SMR患者分别为26.3%(358/1359)、37.6%(284/756)、50.7%(218/430)、54.9%(89/162),P<0.001]。与无/微量 SMR 患者相比,轻度SMR、中度SMR及重度SMR患者的风险比(hazard ratio,HR)分别为1.86[95%可信区间(CI)1.54-2.25]、2.74(95%CI 2.27-3.30)、3.30(95%CI 2.64-3.84),P均<0.001。根据性别、年龄、SBP、NYHA、LVEF、eGFR、NT-proBNP调整后,所有SMR仍与终点事件相关(P均<0.01)。Kaplan-Meier生存曲线显示不同程度SMR患者的预后有统计学差异。与无/微量SMR患者相比,轻度SMR、中度SMR及重度SMR患者发生全因死亡/心衰再住院的主要终点事件的风险显着升高(log-rank P<0.0001)。亚组分析显示,在HFrEF和HFpEF患者中,与无/微量SMR的患者相比,中、重度SMR患者发生主要终点事件的风险显着升高(log-rank P<0.0001)。在HFmrEF患者中,分层分析显示,轻度SMR与中度SMR及重度SMR患者发生主要终点事件的风险无显着差别(log-rankP=0.947,log-rank P=0.394)。结论:SMR在心力衰竭患者中很常见。尽管有指南指导的药物治疗,心力衰竭患者中SMR的不良预后影响仍然存在。随着SMR程度加重,心力衰竭患者全因死亡率和/或心力衰竭再住院率明显升高。继发性三尖瓣反流在心力衰竭患者中的临床特点和预后分析背景:继发性三尖瓣反流(STR)在心力衰竭患者中是一种常被忽视的瓣膜病变。即使是中度STR,在诊断时也与严重的心力衰竭表现相关,长期以及程度较重的STR可降低患者生活质量,导致患者反复入院,并与较差的预后相关。目前关于心力衰竭合并STR的临床试验中,研究对象主要为HFrEF患者,且主要为小规模研究,缺乏STR在其他两种心衰类型中临床特点和预后特点研究。本研究旨在评估STR在不同类型住院心力衰竭患者中的临床特点和超声心动图特点,并评估不同程度STR对不同类型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连续入选我院2009年5月至2017年10月期间以心力衰竭为主要诊断的住院患者,根据入排标准将2654例患者纳入分析。主要终点是出院后全因死亡和/或心力衰竭再住院组成的复合终点。根据STR反流程度,将患者分为以下四组:无/微量 STR 组(N=1399),轻度 STR 组(N=643),中度 STR 组(N=417),重度STR组(N=155)。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逐步回归法)评估STR的存在和反流程度(轻度反流、中度反流、重度反流)对主要复合终点的影响。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估计终点事件发生累积概率,通过log-rank检验进行生存率比较。亚组分析评估了 STR程度对HFrEF、HFmrEF、HFpEF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中位随访5.8年(IQR 2.8-9.6),共有936例(35.0%)患者发生主要终点事件。与无/微量STR患者的相比,轻度STR、中度STR、重度STR的患者主要终点事件 HR分别为 1.42(95%1.34-1.51)、1.95(95%1.82-2.10)、2.67(95%2.42-2.95),P均<0.001。Kaplan-Meier曲线显示,与无/微量STR患者相比,轻度STR、中度STR、重度STR患者发生主要终点事件的风险显着升高,log-rank P<0.0001。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根据性别、年龄、SBP、NYHA、LVEF、eGFR、NT-proBNP调整后,STR是主要终点的独立预测因素(HR 1.311,95%CI 1.205-1.428,P<0.001)。亚组分析显示,在HFrEF患者中,与无/微量STR患者相比,轻度STR、中度STR及重度STR患者发生主要终点事件的风险显着升高(log-rank P<0.0001)。在HFmrEF患者中,与无/微量STR患者相比,轻度STR、中度STR及重度STR患者发生主要终点事件的风险显着升高(log-rank P<0.001)。但轻度STR与中度STR及重度STR主要终点事件的风险无显着差别(分别为log-rank P=0.135,log-rank P=0.123)。在HFpEF患者中,与无/微量STR患者相比,轻度STR、中度STR及重度STR患者发生主要终点事件的风险显着升高(log-rank P<0.001)。结论:STR在心力衰竭患者中很常见,尽管有指南指导的药物治疗,心力衰竭患者中STR的不良预后影响仍然存在。STR是全因死亡率和/或心力衰竭再住院的独立预测因素。随着STR程度加重,心力衰竭患者全因死亡率和/或心力衰竭再住院率明显升高。继发性双瓣膜反流在心力衰竭患者中的临床特点和预后分析背景:双瓣膜功能性反流(bivalvular functional regurgitation,BVFR)在心力衰竭患者中很常见。然而既往研究仅局限于探究单一继发性瓣膜反流在心力衰竭患者中的临床特点和预后情况,没有探究BVFR容量负荷的潜在叠加效应。在BVFR合并不同类型的心力衰竭患者中进行临床特点评估、病理生理机制探索和临床预后研究,可以为患者风险分层和后续治疗的综合管理提供相应参考。本研究旨在评估BVFR在不同类型住院心力衰竭患者中的临床特点和超声心动图特点,并评估BVFR对不同类型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连续入选我院2009年5月至2017年10月期间以心力衰竭为主要诊断的住院患者,根据入排标准将中2654例患者纳入分析。主要终点是出院后全因死亡和/或心力衰竭再住院组成的复合终点。根据瓣膜反流情况,将患者分为以下三组:无反流组(N=631),单个瓣膜反流组(N=854),BVFR组(N=1169)。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无瓣膜反流、单个瓣膜反流、BVFR对主要复合终点的影响。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估计事件发生累积概率,并用log-rank检验进行比较。此外还进行了亚组分析,评估瓣膜反流情况对HFrEF、HFmrEF、HFpEF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中位随访5.8年(IQR 2.8-9.6)期间,共有936(35.3%)例患者发生主要终点事件。与无反流组患者相比,单个瓣膜反流组、BVFR组患者主要终点事件的风险比(hazard ratio,HR)分别为 2.00[95%可信区间(CI):1.61-2.48]、3.43(95%CI 2.81-4.18),P均<0.001。根据性别、年龄、SBP、NYHA、LVEF、eGFR、NT-proBNP调整后,与无反流组患者相比,单个瓣膜反流组患者主要终点事件HR 1.61(95%CI 1.18-2.22),P=0.003,BVFR 组患者主要终点事件 HR 1.98(95%CI 1.42-2.71),P<0.001。Kaplan-Meier生存曲线显示,与无反流组患者相比,单个瓣膜反流组、BVFR组患者发生主要终点事件风险显着升高(log-rank P<0.0001)。在HFrEF患者中,与无反流患者相比,单个瓣膜反流、BVFR患者发生主要终点事件的风险显着升高(log-rank P<0.0001)。分层分析显示,三组患者主要终点事件风险有显着差别(log-rank P<0.001)。在HFmrEF患者中,与无反流患者相比,单个瓣膜反流、BVFR患者主要终点事件风险显着升高(log-rank P<0.001)。分层分析显示,无反流组与单个瓣膜反流组主要终点事件的风险无显着差别(log-rank P=0.079)。在HFpEF患者中,与无反流患者相比,单个瓣膜反流、BVFR组患者发生主要终点事件的风险显着升高(log-rank P<0.0001)。分层分析显示,三组患者主要终点事件的风险有显着差别(log-rank P<0.001)。结论:这是第一项关于BVFR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特点和预后研究。心衰合并BVFR的患者发生终点事件的风险显着升高,且对HFrEF患者的预后影响最大。对于心衰合并BVFR的患者,我们建议对瓣膜反流的容量负荷进行整体评估,而不仅局限于单个瓣膜进行风险评估。
熊卓超[10](2021)在《功能性二尖瓣反流对急性失代偿性射血分数减低心力衰竭患者短期预后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功能性二尖瓣反流(FMR)对急性失代偿性射血分数减低的心力衰竭(HFrEF)患者短期预后的影响。方法入选2015年3月至2018年10月期间在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心内科首次接受住院治疗的急性失代偿性HFrEF患者,根据FMR严重程度,分为无或轻度组、中度组和重度组,比较三组患者的临床特点及90天随访时主要复合终点(全因死亡和/或心力衰竭再入院)的发生情况。结果有784例HFrEF患者纳入分析,其中无或轻度FMR组338例(43.1%),中度FMR组416例(53.1%),重度FMR组30例(3.8%)。90天随访结果表明,中度和重度FMR患者与无或轻度FMR患者相比主要复合终点事件的发生率明显增高,分别为12.4%(42/338)、20.9%(87/416)和30.0%(9/30)。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三组患者无心衰住院存活率有差异(P<0.01)。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中度FMR和重度FMR均是HFrEF患者短期随访发生主要复合终点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HR及95%CI分别为1.779(1.225-2.584,P<0.01)和2.330(1.123-4.835,P<0.05)。结论在急性失代偿性HFrEF住院患者中,中、重度FMR的发生率较高,是短期不良预后的独立预测因素。
二、缺血性心肌病左室重构变化的超声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缺血性心肌病左室重构变化的超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左西孟旦联合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对缺血性心肌病患者心室重构改善作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临床资料 |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
1.3 治疗方法 |
1.4 观察指标 |
1.5 统计学方法 |
2 结 果 |
2.1 血清生化指标比较 |
2.2 心脏超声指标比较 |
2.3 临床总有效率比较 |
2.4 6分钟步行试验结果比较 |
2.5 不良反应情况比较 |
3 讨 论 |
(2)基于PI3K/AKT信号通路探讨糖心平胶囊治疗糖尿病心肌病药效及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第一部分 综述 |
综述一 糖尿病心肌病的中医认识 |
1 糖尿病心肌病中医病名 |
2 糖尿病心肌病中医病因 |
3 糖尿病心肌病中医病机 |
4 糖尿病心肌病治则 |
5 糖尿病心肌病论治 |
6 小结与展望 |
综述二 糖尿病心肌病现代研究进展 |
1 糖尿病心肌病流行现状 |
2 糖尿病心肌病病程特征 |
3 糖尿病心肌病病理机制 |
4 糖尿病心肌病诊断策略 |
5 糖尿病性心肌病的干预策略 |
6 小结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糖心平胶囊网络药理学研究 |
1 资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实验研究 |
前言 |
实验一 糖心平胶囊对DCM的保护作用探究 |
1 材料 |
2 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小结 |
实验二 糖心平干预后大鼠心功能及对抗急性心肌缺血能力评价 |
1 材料 |
2 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小结 |
实验三 基于PI3K/AKT信号通路糖心平胶囊药效机制探究 |
1 材料 |
2 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小结 |
结论 |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附件 |
(3)沙库巴曲缬沙坦在慢性心衰患者中应用的回顾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符号说明 |
前言 |
研究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附表 |
附图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4)影响慢性HFrEF及HFmrEF患者射血分数恢复的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第二章 资料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1.1 纳入标准 |
2.1.2 排除标准 |
2.1.3 观察指标 |
2.1.4 诊断标准 |
2.2 研究方法 |
2.2.1 调查内容及指标 |
2.2.2 分组标准 |
2.2.3 统计学方法 |
第三章 结果 |
3.1 射血分数降低及中间值的心力衰竭患者的基本临床特征 |
3.1.1 射血分数降低及中间值的心力衰竭患者人口学特征 |
3.1.2 射血分数降低及中间值的心力衰竭患者病因特点比较 |
3.1.3 射血分数降低及中间值的心力衰竭患者伴随疾病特点比较 |
3.1.4 射血分数降低及中间值的心力衰竭患者烟酒史情况比较 |
3.1.5 射血分数降低及中间值的心力衰竭患者NYHA分级情况比较 |
3.2 射血分数降低及中间值的心力衰竭患者化验结果比较 |
3.3 射血分数降低及中间值的心力衰竭患者心脏超声情况比较 |
3.4 射血分数降低及中间值的心力衰竭患者药物使用情况比较 |
3.4.1 射血分数降低及中间值的心力衰竭患者BB类药物使用情况比较 |
3.4.2 射血分数降低及中间值的心力衰竭患者ACEI类药物使用情况比较 |
3.4.3 射血分数降低及中间值的心力衰竭患者ARB类药物使用情况比较 |
3.4.4 射血分数降低及中间值的心力衰竭患者ARNI类药物使用情况比较 |
3.4.5 射血分数降低及中间值的心力衰竭患者MRA类药物使用情况比较 |
3.4.6 射血分数降低及中间值的心力衰竭患者利尿类药物使用情况比较 |
3.4.7 射血分数降低及中间值的心力衰竭患者伊伐布雷定药物使用情况比较 |
3.4.8 射血分数降低及中间值的心力衰竭患者抗凝剂药物使用情况比较 |
3.5 射血分数降低及中间值的心力衰竭患者影响因素回归分析 |
第四章 讨论 |
附录 |
正文参考文献 |
结论 |
综述 射血分数中间范围的心力衰竭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5)芪参益气滴丸对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血清和肽素、半乳糖凝集素3、可溶性基质裂解素2影响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2 实验结果 |
3 讨论 |
4.结论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慢性心力衰竭诊断与治疗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缩略语表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
个人简历 |
致谢 |
(6)希浦系统起搏治疗预防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起搏介导的心肌病的临床特征、危险因素分析及随访 |
材料与方法 |
1.一般资料 |
1.1 研究人群 |
1.2 入选标准 |
1.3 排除标准 |
1.4 诊断标准及相关定义 |
1.5 起搏器植入过程 |
1.6 术后随访和程控 |
1.7 常规经胸超声心动图 |
1.8 生存预后 |
1.9 研究和病人入选流程 |
2.统计分析 |
结果 |
1.研究人群的一般资料特征 |
2.PICM的独立危险因素 |
3.长期的预后及临床随访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希浦系统起搏升级治疗对起搏介导的心肌病的治疗价值 |
材料与方法 |
1.一般资料 |
1.1 研究人群 |
1.2 入选标准 |
1.3 排除标准 |
1.4 希氏束起搏操作过程 |
2.资料收集及研究方法 |
3.统计方法 |
结果 |
1.一般资料及基线特征 |
2.起搏器升级前后的对比 |
3.房颤组与非房颤组比较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希氏束起搏对心室起搏依赖的永久性房颤伴射血分数降低患者的临床治疗价值和安全性分析 |
材料与方法 |
1.一般资料 |
1.1 研究人群 |
1.2 入选标准 |
1.3 排除标准 |
2.资料收集及研究方法 |
3.起搏器连接及HBP阈值可接受的标准 |
4.相关定义 |
5.统计学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希氏束起搏治疗进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7)三维超声心动图评价二尖瓣反流患者瓣环结构功能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部分 经胸三维超声结合斑点追踪技术评价二尖瓣反流患者二尖瓣环结构及功能的研究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经食道三维超声心动图在经导管二尖瓣置换术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8)基于TXNIP/NLRP3途径研究益气活血药对心梗后内质网应激诱发细胞焦亡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益气活血类中药保护缺血性心肌病的作用机制及在内质网应激方面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心肌细胞死亡形式及其在心血管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前言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
实验一 益气活血药对心梗大鼠心脏功能的影响 |
1 材料 |
2 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参考文献 |
实验二 益气活血药对心肌梗死大鼠内质网应激和细胞焦亡的影响 |
1 材料 |
2 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参考文献 |
实验三 益气活血药对缺血缺氧诱导的H9c2心肌细胞活力的影响 |
1 材料 |
2 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参考文献 |
实验四 益气活血药对缺糖缺氧诱导的H9c2心肌细胞内质网应激和细胞焦亡的影响 |
1 材料 |
2 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参考文献 |
结语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9)继发性瓣膜反流在心力衰竭患者中的临床特点和预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语词表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参考文献 |
第一部分 继发性二尖瓣反流在心力衰竭患者中的临床特点和预后分析 |
前言 |
资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图表 |
第二部分 继发性三尖瓣反流在心力衰竭患者中的临床特点和预后分析 |
前言 |
资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图表 |
第三部分 继发性双瓣膜反流在心力衰竭患者中的临床特点和预后分析 |
前言 |
资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图表 |
综述 继发性瓣膜反流在心力衰竭患者中的特点和评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功能性二尖瓣反流对急性失代偿性射血分数减低心力衰竭患者短期预后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前言 |
2、资料与方法 |
3、结果 |
4、讨论 |
5、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简历 |
致谢 |
综述 功能性二尖瓣反流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四、缺血性心肌病左室重构变化的超声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左西孟旦联合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对缺血性心肌病患者心室重构改善作用的研究[J]. 茅焕豪,叶剑飞,郑伟峰,杨莹. 中华全科医学, 2021(11)
- [2]基于PI3K/AKT信号通路探讨糖心平胶囊治疗糖尿病心肌病药效及机制[D]. 李晓文.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21(02)
- [3]沙库巴曲缬沙坦在慢性心衰患者中应用的回顾性研究[D]. 王琛. 山东大学, 2021(12)
- [4]影响慢性HFrEF及HFmrEF患者射血分数恢复的因素分析[D]. 董娜. 山东大学, 2021(12)
- [5]芪参益气滴丸对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血清和肽素、半乳糖凝集素3、可溶性基质裂解素2影响的实验研究[D]. 苏健楠. 内蒙古医科大学, 2021(02)
- [6]希浦系统起搏治疗预防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D]. 马裴裴. 大连医科大学, 2021(01)
- [7]三维超声心动图评价二尖瓣反流患者瓣环结构功能的应用研究[D]. 赵苗. 昆明医科大学, 2021(01)
- [8]基于TXNIP/NLRP3途径研究益气活血药对心梗后内质网应激诱发细胞焦亡的影响[D]. 王惠.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2)
- [9]继发性瓣膜反流在心力衰竭患者中的临床特点和预后分析[D]. 赵雪梅.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21(02)
- [10]功能性二尖瓣反流对急性失代偿性射血分数减低心力衰竭患者短期预后的影响[D]. 熊卓超. 安徽医科大学, 202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