卤虫幼虫发育过程中消化酶活性的研究

卤虫幼虫发育过程中消化酶活性的研究

一、卤虫幼体发育过程中消化酶的活性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逯云召,于燕光,马超,贾磊,薄其康,孙晓旺,陈春秀[1](2021)在《不同生物饵料对口虾蛄幼体发育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为研究不同生物饵料对口虾蛄幼体发育的影响,将口虾蛄幼体期分为11期(Z1~Z11),其中Z1、Z2不摄食,Z3以后开口摄食。根据试验设计,将苗种投喂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为Z3~Z6,第二阶段Z7~Z8,第三阶段Z9~Z11。在各阶段分别投喂小球藻、轮虫、卤虫无节幼体、卤虫和桡足类以筛选适宜饵料并在此基础上开展第一饵料养殖试验。结果表明,在口虾蛄幼体发育过程中,单一饵料无法满足口虾蛄幼体发育需求。随着幼体发育,需要及时更换、添加新的饵料,从规格、营养上满足幼体摄食需求,保证幼体的能量供应,促进发育。本研究中,各阶段分别投喂不同饵料,Z3~Z6投喂卤虫无节幼体,Z7~Z8投喂卤虫无节幼体+桡足类,Z9~Z11投喂卤虫均是可行的。

陈姝含,邓高威,江海仪,高焕,赖晓芳,阎斌伦,张庆起[2](2021)在《不同饵料对卤虫生长性能以及消化酶和非特异性免疫酶活性的影响》文中认为为了探究不同饵料对卤虫生长的影响,以虾片、微拟球藻和小球藻为饵料饲养卤虫14d,测定各组卤虫生长性能以及消化酶和非特异性免疫酶活性。结果显示:投喂小球藻的试验组卤虫生长效果最好,存活率和特定增长率均最高,与其他两组差异显着(P<0.05)。消化酶活性方面,小球藻组糜蛋白酶(chymotrypsi)、脂肪酶(lipase)活性最高,且与其他两组差异显着(P<0.05);小球藻组淀粉酶(amylase)活性最高,但与微拟球藻组差异不显着(P>0.05)。非特异性免疫酶活性方面,过氧化氢酶(catalase)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活性在小球藻组最高,但与微拟球藻组差异不显着(P>0.05);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活性在微拟球藻组最高;小球藻组溶菌酶(lysozyme)、酸性磷酸酶(acid phosphatase)活性显着高于虾片组和微拟球藻组(P<0.05);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在小球藻组最高,但与微拟球藻组差异不显着。结果表明,小球藻在卤虫生长和非特异性免疫方面的效果均显着优于其他两种,是3种受试饵料中最好的饲养卤虫的生物饵料。通过对不同饵料营养强化卤虫进行较为全面的分析与评价,可为卤虫营养强化以及微藻饵料研究积累资料。

张哲[3](2021)在《绿鳍马面鲀仔稚幼鱼生长发育与摄食特性及消化和内分泌生理研究》文中指出了解绿鳍马面鲀仔、稚、幼鱼生长与摄食特性变化规律,以及主要消化酶的活力和激素含量变化规律,可有效指导人工育苗过程中鱼苗的水环境和投饵管理,为促进鱼苗生长、摄食和提高育苗成活率提供参考。在人工培育条件下,采用实验生态学方法,对绿鳍马面鲀(Thamnaconus modestus)仔、稚、幼鱼生长、发育与摄食特性的变化以及各期鱼苗相关酶类(酸性蛋白酶、碱性蛋白酶、脂肪酶、淀粉酶、酸性磷酸酶、碱性磷酸酶)的活力和激素(甲状腺激素(T3、T4)、生长激素(GH)、类胰岛素生长因子-I(IGF-I))含量的变化进行了研究。此外,针对30日龄形态和习性异常的鱼苗同时进行取样,分析其主要消化酶活力和激素含量的变化情况,以比较30日龄正常鱼苗和变态异常鱼苗主要消化酶活力和激素含量的差别。研究表明:1绿鳍马面鲀仔、稚、幼鱼生长特性在生长特性方面,绿鳍马面鲀仔、稚、幼鱼的各生长指标可拟合为具有1-2个生长转折点的2~3段直线,其中全长、体长、体质量、肛前长、头长、吻长和体高可拟合为3段直线,眼径可拟合为2段直线。头长在第一转折点后的生长速率显着高于其他指标,除头长和体高在第二个生长转折点后生长速率减慢外,其余各项生长指标生长速度均逐渐加快。2绿鳍马面鲀仔、稚、幼鱼摄食特性在摄食特性方面,3~4日龄“开口期”前后的仔鱼,摄食发生率和饱食率均较低,随后逐渐升高。摄食发生率在12日龄后达到100%,饱食率在25日龄后达到100%(消化道充塞度为3~4级)。绿鳍马面鲀仔、稚、幼鱼均为白天摄食类型,白天摄食量占全天摄食量的71.6%以上。随日龄增长,鱼苗饱食时间呈下降趋势,消化时间则呈上升趋势。3绿鳍马面鲀仔、稚、幼鱼消化生理各种消化酶在仔、稚、幼鱼各个阶段均能被检出。初孵仔鱼体内酸性蛋白酶、碱性蛋白酶、碱性磷酸酶和淀粉酶活力较低,酸性磷酸酶和脂肪酶活力较高,随后不同消化酶活力随着鱼苗的发育呈现不同的变化模式。其中酸性磷酸酶活力呈现总体下降的趋势,淀粉酶活力呈现总体上升的趋势,其余4种消化酶活力均呈波动变化模式。4绿鳍马面鲀仔、稚、幼鱼内分泌生理初孵仔鱼体内4种激素含量均较低,为最小值。其中T3和T4含量变化趋势相似,均呈上升趋势,且在35日龄时出现最大值。GH和IGF-I含量均呈现上升→下降→上升的变化趋势,但IGF-I含量在20日龄时到达峰值后显着下降(P<0.05),而GH含量在25日龄出现短暂下降后继续上升并于35日龄时达到最大值。5绿鳍马面鲀正常鱼与变态异常鱼主要消化酶活力及激素含量比较通过比较30日龄正常鱼与变态异常鱼的主要消化酶活力和激素含量变化情况发现,变态异常鱼苗体内各消化酶活力和激素含量均低于变态正常鱼苗,其中T4和IGF-I的含量具有显着差异(P<0.05)。

洪居恳[4](2020)在《凡纳滨对虾幼体肠道菌群演替及几种益生菌的育苗效果》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首先分析了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育苗期幼体肠道菌群变化,然后研究了3种芽孢杆菌(Bacillus)益生菌对对虾幼体荧光弧菌病的预防效果,进而研究了蜡样芽孢杆菌(B.cereus)对育苗水体菌群、幼体和幼虾肠道菌群的影响,最后对4种微生物制剂对育苗水质及仔虾存活率的影响进行评价。本文为了解凡纳滨对虾幼体肠道菌群特征提供了依据,并为对虾健康育苗与病害防控中合理应用益生菌提供了参考。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1.应用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了工厂化育苗和试验性育苗期间,凡纳滨对虾幼体8个阶段肠道菌群多样性与结构组成变化。结果表明,幼体肠道菌群随发育阶段呈现阶段性演替,尤其在无节幼体末期至糠虾幼体初期表现明显;不同育苗方式下幼体肠道菌群多样性和结构组成差异明显,但仔虾期趋于一致;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及其红杆菌科(Rhodobacteraceae)、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及其黄杆菌科(Flavobacteriaceae)普遍或较普遍存在于健康凡纳滨对虾幼体肠道,红杆菌科下的鲁杰氏菌属(Ruegeria)和一个分类未定属(OTU1)可作为健康幼体肠道指示菌群。2.通过育苗试验比较了枯草芽孢杆菌(B.subtilis)GD1、地衣芽孢杆菌(B.licheniformis)SD2和蜡样芽孢杆菌zou8对凡纳滨对虾幼体荧光弧菌病的防控效果。结果表明,在自发感染荧光弧菌条件下,与对照组相比,zou8能明显抑制对虾幼体荧光弧菌病的发病速度,并显着提高幼体存活率(P<0.05),GD1作用效果次之,而SD2在预防荧光弧菌病上则无显着作用。3.研究了蜡样芽孢杆菌zou8连续10 d投放凡纳滨对虾育苗水体后,对主要水质指标、幼体和养殖期幼虾生长存活影响,通过高通量测序分析zou8对育苗水体、幼体及幼虾肠道菌群影响。结果显示,zou8对育苗水体氨氮、亚硝酸氮、磷酸盐和化学需氧量均无显着影响。zou8处理组幼体活力明显高于对照组,且仔虾存活率高于对照组,但后续养殖23 d和44 d时对虾体长增长率在两组间无显着差异,44 d时的存活率也无显着差异(P>0.05)。zou8对幼体肠道菌群有较明显调控作用,主要表现在处理组芽孢杆菌科(Bacillaceae)、假交替单胞菌科(Pseudoalteromonadaceae)和假单胞菌科(Pseudomonadaceae)相对丰度明显增加。此外,养殖44 d时处理组幼虾肠道弧菌科丰度显着下降。4.在检测两种芽孢杆菌(KC和DY)和两种乳酸菌(FC和ZW)制剂基础上,比较了4种微生物制剂对凡纳滨对虾育苗期水质和仔虾存活影响。结果表明,4种制剂均由含量高的单一菌种构成;DY试验组水体氨氮、磷酸盐和化学需氧量(COD)含量均显着高于对照组,而在育苗早期FC和ZW组亚硝酸氮含量显着降低(P<0.05);除DY组仔虾3期存活率显着低于KC组外,各组存活率间无显着差异(P>0.05),但KC组仔虾存活率和活力均表现最佳,而DY组仔虾活力最差。

唐亚鹏[5](2019)在《两种微藻对斑节对虾育苗微生物群落结构和水环境因子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对虾产业是全国水产养殖的重要产业,优质苗种是对虾养殖成功的关键因素。尽管过去围绕对虾人工育苗的生物饵料、水质、细菌有关的研究报道较多,但受限于传统的研究方法,对育苗水环境及微生物多样性及其与幼体发育与健康关系的认识非常有限。本研究采用对虾繁育生物学,藻类学、水化学、免疫生理学、微生物学及分子生物学等学科的研究方法,研究牟氏角毛藻(Chaetoceros muelleri)与威氏海链藻(Thalassiosira weissflogii)两种饵料微藻培育过程中生长及水质因子变化规律,以及两种微藻对斑节对虾(Penaeus monodon)育苗水环境微生物群落、对虾幼体体内微生物群落和对幼体发育变态的影响,从分子水平上了解对虾育苗水环境、幼体和微生物群落间的相互关系,以期为斑节对虾人工育苗技术提供科学依据。本文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牟氏角毛藻与威氏海链藻指数增长周期分别为第0-5天与第0-3天,可达到最大培养密度分别为3×106个·m L-1和1.16×106个·m L-1。两种微藻在指数增长期细菌数量都明显下降,第3-6天牟氏角毛藻藻液中弧菌数量几乎为零,而在第2-4天威氏海链藻藻液中弧菌数量下降到0.13-0.29×103cfu·m L-1。在微藻生长过程中,氨氮与亚硝酸氮质量浓度也随之增高,最终牟氏角毛藻与威氏海链藻藻液中氨氮与亚硝酸氮质量浓度分别达到0.04mg·L-1、0.04mg·L-1和0.06mg·L-1、0.10mg·L-1。因此,在对虾育苗生产中,建议牟氏角毛藻可在培养的第4-6天后进行投喂,威氏海链藻可在培养第3-5天进行投喂。2.投喂两种微藻后能降低育苗水体的弧菌数量,在糠虾1期(M1)期,牟氏角毛藻与威氏海链藻育苗组水体中弧菌的数量最低,分别为0.1×102cfu·m L-1和0.5×102cfu·m L-1。在整个育苗过程中,两种微藻育苗水体的总异养菌数量、氨氮与亚硝酸氮质量浓度呈不断上升的趋势,特别是在M1~P5期,两组总异养菌数量均达到3.0×105cfu·m L-1左右,牟氏角毛藻组的氨氮与亚硝酸氮质量浓度分别为0.08mg·L-1和0.06mg·L-1,低于威氏海链藻育苗组(0.10mg·L-1和0.08mg·L-1),且在P5期,威氏海链藻育苗组中亚硝酸氮浓度显着高于牟氏角毛藻组育苗水体(p<0.05)。幼体发育各期消化酶活性均呈现出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在Z1期幼体脂肪酶达到最高,在M1期幼体淀粉酶与胃蛋白酶活力最高,脂肪酶在幼体内活力最低,胃蛋白酶活力最高。投喂牟氏角毛藻的幼体在溞状期脂肪酶活力及成活率显着高于威氏海链藻组幼体(p<0.05),P5期幼体在牟氏角毛藻组和威氏海链藻组中成活率分别为18%和11%;投喂威氏海链藻组的幼体蛋白酶活力较高,且在糠虾期幼体淀粉酶活性及变态率显着高于牟氏角毛藻组(p<0.05)。两组斑节对虾幼体免疫酶碱性磷酸酶(AKP)与酸性磷酸酶(ACP)存在相同的变化趋势,即在M1期达到最高,在仔虾期下降,除糠虾期幼体外,牟氏角毛藻组幼体免疫酶活性均高于威氏海链藻组。3.使用Illumina Mi Seq测序平台对育苗水体、幼体以及投喂藻液的微生物群落进行16Sr DNA可变区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所有样品OTU数总和为13559,幼体内菌群OTU数表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在Z 1期含有的OTU数最多,对菌群多样性进行分析,幼体内菌群在Z1期多样性与丰富度最高,在M1期与P5期达到多样性和丰富度达到最低,而且投喂威氏海链藻组幼体内菌群多样性要低于投喂牟氏角毛藻组。育苗水体与幼体中细菌群落主要由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和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组成,牟氏角毛藻藻液中优势菌为蓝细菌门(Cyanobacteria,68.93%),威氏海链藻藻液中优势菌为Patescibacteria(52.54%)。Z1期幼体内主要以变形杆菌为主,在牟氏角毛藻与威氏海链藻育苗组中所占比例分别为85%和82%;M1期牟氏角毛藻育苗组中幼体内放线菌门细菌较多(35.4%),而威氏海链藻组中拟杆菌门所占比例较高(52.64%)。在科水平上,育苗水体与幼体内主要优势细菌为红杆菌科(Rhodobacteraceae)和黄杆菌科(Flavobacteriaceae),牟氏角毛藻中含有大量的Virgulinella fragilis(68.8%),而威氏海链藻中含有大部分未分类细菌和微杆菌科细菌(Microbacteriaceae)(13.3%),溞状期幼体内主要优势菌为红杆菌科细菌,在牟氏角毛藻与威氏海链藻育苗组糠虾幼体内分别以微杆菌科(35.2%)及腐螺旋菌科(47.4%)为优势菌。投喂的藻液中微生物菌群结构与育苗水环境中菌群结构差异较大。在育苗过程中,饵料转换可以暂时性的影响育苗水体与幼体内菌群,但幼体对外界细菌具有选择性,不会受育苗水体优势细菌影响。

谢尚端[6](2019)在《线纹海马幼体的摄食行为与异速发育的特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海马是极其短缺的珍贵药源性海洋动物,在我国素有“南方人参”之美称,市场供求矛盾尖锐导致野生资源匮乏,而人工养殖面临核心问题是育苗阶段成活率低下。本实验通过行为学研究,观察并记录1-30日龄(全长9.2243.16 mm)线纹海马(Hippocampus erectus)幼体的摄食功能完善,通过分析摄食行为参数研究线纹海马幼体阶段的摄食能力变化,对幼体阶段异速发育情况进行研究,结合口吻部骨骼、视觉和消化系统发育探讨摄食功能完善程度。结果如下:1.线纹海马幼体摄食行为分为攻击和摄食两个部分,而攻击又主要分为4个阶段:搜寻、定位、调整和袭击,摄食只有一个吞咽的过程。摄食状态下攻击距离(AD)、攻击速度(AS)、摄食口径(FC)、日摄食量(DTFA)和摄食成功率(SFR)随发育不断增大,摄食效率(FE)在14日龄后迅速增强,30日龄时摄食效率达到0.0856 mg/s。2.口吻部骨骼发育观察,线纹海马幼体管状吻由上颌骨、外翼骨、方骨、续骨和舌角骨等组成。摄食过程中,饵料由扩张的上颌骨进入管状鼻,17日龄吻骨未完全硬化,摄食过程吻管能发生扩张,14日龄后口吻部骨骼基本发育完全,骨骼硬化,摄食能力开始增强。3.眼球结构发育观察,线纹海马在出生时,眼球结构发育较为完善,视网膜色素沉积完全,色素层和外界膜之间存在视锥细胞和视杆细胞,视网膜具有10层结构,随着发育,只有视网膜厚度和眼径不断增大。4.消化系统发育观察,幼海马离开育儿袋时,口腔和肛门处于开放状态,肠道周围还有少量的卵黄,消化道根据形态可分为4个部分:口咽腔、前肠、中肠和后肠。前肠粘膜细胞丰富,分泌中性黏液物质。线纹海马没有胃,瓣膜将前肠和中肠隔开。随着发育,结构和功能不断完善,10日龄以后,肠道开始出现弯曲,内脏周围脂肪组织开始形成,肠道在腹腔内完成弯曲回转,形成多个回环,消化道进一步增长,30日龄消化道基本发育完全。5.异速发育结果,线纹海马幼体在10日龄出现生长拐点,10日龄后长速为1.42mm/d。各功能器官都出现了异速发育的特点,与运动、摄食、感觉等存在联系的器官得到了优先发育,有利于早期阶段在不利的自然环境下躲避敌害和提高摄食成功率。

徐大凤[7](2019)在《真蛸幼体生长发育及环境胁迫对幼体的影响》文中认为真蛸(Octopus vulgaris)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大洋的热带和温带海域,味道鲜美,营养丰富,食用价值极高,受到消费者广泛青睐,国内需求旺盛。同时由于其生活史短,生长迅速等特点,已成为头足类中最受关注的养殖对象和研究热点。但是由于环境恶化和过度捕捞,渔获量日益下降,而市场消费对于蛸类的需求上升,使得供需关系失衡,无形中推动了蛸类人工养殖的发展。目前,真蛸的人工繁育和养殖刚刚起步,尤其在真蛸早期发育阶段研究较少。本论文主要针对研究了真蛸幼体发育特征、生长规律和环境胁迫对幼体的影响,为真蛸渔业资源保护提供技术支持,补充和完善了真蛸早期生长发育研究资料,为真蛸规模化培养和改善苗种培育提供科学管理依据。主要结果如下:为了探究真蛸早期幼体生长发育特征,在室内水泥池育苗条件下,观察研究了孵化后1100日龄真蛸的形态变化特征,并对149日龄真蛸的全长、腕长、胴长、胴宽、体质量及最长腕的吸盘个数进行了测量。结果显示,在盐度为3032,水温为18.626.0℃条件下,初孵仔蛸平均全长3.05±0.11mm,大部分初孵仔蛸外卵黄囊在出膜前已吸收完毕,1日龄仔蛸开始摄食,17日龄稚蛸开始摄食糠虾(Opossum Shrimp),35日龄稚蛸开始营底栖生活,60日龄体色由透明发育为乳白色,80日龄体色已与成体相同,100日龄除性腺外,各器官发育成熟,形态特征与成体基本一致。研究表明,真蛸早期(149日龄)发育过程中,体重(g)与全长(mm)呈立方函数关系,为y=5E-05x3-0.0009x2+0.0072x-0.0132;全长(mm)与腕长(mm)呈立方函数关系,为y=-0.0012x3+0.0492x2+0.0243x+0.2179;全长(mm)、体重(g)、腕长(mm)、胴长(mm)、胴宽(mm)分别与日龄呈立方函数关系,为y=-0.0001x3+0.0105x2-0.0122x+3.0562、y=-2E-07x3+4E-05x2-0.0004x+0.0034、y=-0.0004x3+0.0247x2-0.1037x+0.8214、y=-0.0004x3+0.0124x2+0.0749x+1.4757、y=-3E-05x3+0.0025x2+0.0354x+1.4026。依据营养类型、形态和生物学特征等参数,将真蛸早期发育分为仔蛸期、稚蛸浮游期、稚蛸底栖期和幼蛸期4个阶段。为了探究盐度和温度对真蛸幼体存活和生长的影响,采用突变和渐变单因子实验方法研究了不同盐度(1245)和不同温度(933℃)条件对其存活率、瞬时生长率和增重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突变试验中,环境变化48h后,温度18至27℃的仔蛸存活率较高,均大于50%,盐度27至39范围内仔蛸存活率较高,均大于75%;在渐变实验中,1828℃温度下存活率均高于50%,盐度27至39的仔蛸存活率均大于75%,其中在盐度30时,存活率最高。在不同盐度(24、27、30、33、36、39)与温度(19℃、21℃、23℃、25℃、27℃)条件下,经10d培养,幼体在盐度2736、3033的成活率分别高于40%、60%,幼体在1925℃、2123℃的成活率分别高于30%、50%。30和33盐度下瞬时增重率和瞬时增长率最高,25℃和27℃有较高瞬时总重率和瞬时增长率,但27℃存活率较低(12%)。本实验以真蛸初孵幼体为材料,分析了饥饿胁迫对幼体存活率、生长、行为变化以及饥饿后恢复投喂对幼体生长及成活率的影响。在室内控制条件下开展了初孵幼体(全长3.06±0.01mm)的饥饿(0、1、2、3、4、5d)和恢复投喂(10 d)试验。结果表明:饥饿对真蛸初孵幼体存活、体态和游动行为的影响显着,其中饥饿至第4天,存活率开始明显下降,幼体出现体色发白、反应迟钝等异常现象,至第6天全部死亡。饥饿结束后,经10d恢复投喂,饥饿12d幼体瞬时增重率与瞬时增长率与对照组差异不显着,但存活率差异显着。饥饿3d后幼体存活率、瞬时增长率和瞬时增重率均显着低于对照组。真蛸幼体饥饿不可逆点(PNR)为第3天,实验结果有助于在真蛸幼体育苗期间制定合理饵料投喂策略。

赵捷杰[8](2019)在《短蛸早期生长发育及环境胁迫效应研究》文中指出本研究以短蛸为研究对象,探究其早期生长发育、消化系统的组织学、对生物饵料的利用以及环境胁迫对短蛸的影响。具体研究结果如下:试验一对孵化后150日龄短蛸(Octopus ocellatus)幼体的体重、全长、腕长及胴长进行测量,观察并分析其早期生长变化特征。在水温为22℃24℃的养殖条件下,初孵短蛸平均全长为10.03 mm。11日龄幼体开始营底栖生活,以此为分界线划分为浮游期和底栖期。结果显示,111日龄浮游短蛸体重增长为立方函数增长类型,y=0.0001x3–0.0019x2+0.0098x+0.0409;1150日龄的底栖短蛸体重增长为指数函数增长类型,y=0.0284e0.092x。在150日龄短蛸幼体的生长过程中,体重(g)与全长(mm)呈立方函数关系,y=–8e–07x3+0.001x2–0.011x+0.099;全长(mm)与腕长(mm)呈线性关系,y=1.314x+4.952;体重、全长及腕长分别与日龄呈立方函数关系,y=6e–05x3-0.003x2+0.036x–0.03、y=0.0004x3+0.002x2+0.307x+10.604、y=0.0004x3–0.007x2+0.364x+4.205。通过研究短蛸幼体的生长发育特征,从而加深了对幼体生长的了解,并为短蛸人工繁育的研究提供参考依据。试验二为了更好地了解短蛸的消化生理学,观察了短蛸消化器官的结构和组织学。结果表明:短蛸消化道为U形,背侧为“降支”,包括口、食道和嗉囊;腹侧为“升支”,包括肠、直肠和肛门;在U形曲线“降支”和“升支”之间为胃和胃盲囊。短蛸胃较食道肌层发达,嗉囊肌层较薄。胃盲囊和肠内壁突起许多褶皱,纤毛密集分布,肌层较薄。直肠粘膜上皮分布大量的粘液细胞和杯状细胞。试验三为比较短蛸对不同生物饵料的利用效果,以南美白对虾、肉球近方蟹、菲律宾蛤仔和玉筋鱼四种饵料进行了饲喂实验。结果表明:1)肉球近方蟹组短蛸增重率显着高于其他各组(P<0.05),南美白对虾组脏体比显着高于玉筋鱼组(P<0.05),各饵料组肝体比无显着差异;2)南美白对虾组和肉球近方蟹组短蛸肌肉的蛋白质含量显着高于菲律宾蛤仔组和玉筋鱼组(P<0.05),肉球近方蟹组脂肪含量显着高于其余各组(P<0.05),玉筋鱼组灰分含量显着低于其他各组(P<0.05);3)南美白对虾组短蛸肝胰腺谷丙转氨酶活性显着高于其余各组(P<0.05),肉球近方蟹组谷草转氨酶活性显着高于其余各组(P<0.05),玉筋鱼组谷氨酸脱氢酶活性显着低于其余各组(P<0.05),菲律宾蛤仔组酸性磷酸酶活性显着高于其余各组(P<0.05),玉筋鱼组胃蛋白酶活性显着高于其他各组(P<0.05)。综上,投喂肉球近方蟹可以显着提高短蛸的增重率;不同饵料对短蛸肌肉的蛋白质、脂肪和灰分含量有影响,对其肝胰腺功能和胃蛋白酶活性也有显着影响。试验四为了探讨干露和盐度胁迫对短蛸的影响,实验以充氧干露(G1组)和空气干露(G2组)两种方式研究了干露时间(2、5、8、11h)胁迫对短蛸抗氧化能力和应激能力的影响;以不同盐度(22、24、26、28、30盐度)研究了短时(2、6、12、24h)胁迫下短蛸吸水率的变化;以盐度梯度(22、24、26、28盐度组)研究了不同胁迫时间(24、36、48h)下鳃组织SOD、CAT、Na+/K+-ATP酶活力和肌肉乳酸含量的变化。结果显示:1)干露初期,G1、G2组SOD、CAT及T-AOC活性均显着升高(P<0.05),达到峰值。之后,G2组SOD活力和G1、G2组T-AOC活性均降低;G1、G2组CAT活力降低后又升高。G1组乳酸含量先降低后升高;G2组乳酸含量先升高后降低。2)短蛸吸水率随盐度升高而降低;随时间延长先升高后降低,12h时达到峰值。胁迫24、36h下Na+/K+-ATP酶活力均随盐度升高呈先升高后降低再升高趋势,胁迫48h下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3)盐度胁迫初期,SOD、CAT活力具有协同性,均呈升高趋势。4)随胁迫时间延长,22、26盐度组乳酸含量先升高后降低;24盐度组先降低后升高;28盐度组变化不显着(P>0.05)。综上所述,干露及盐度胁迫均对短蛸的生理状态产生显着影响,且在胁迫初期机体的抗氧化水平显着提高。

张正荣[9](2019)在《黄条鰤早期发育形态和消化道组织学、消化酶活力变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1.为了解黄条鰤胚后发育的特点,对其黄条鰤仔稚幼鱼进行形态学观察,对各发育时期的时序和形态特征进行描述。在温度为(21.5±1)℃,盐度为29±1的条件下,黄条鰤受精卵在授精72h30min后完成孵化,初孵仔鱼全长(4.26±0.15)mm,具有长椭圆形卵黄囊;3日龄仔鱼全长(4.65±0.11)mm开口;4日龄仔鱼全长(4.67±0.15)mm,此时肛门与外界相通,仔鱼开始摄食轮虫,进入混合营养期;5日龄仔鱼全长(4.69±0.14)mm卵黄囊被完全消耗吸收,进入后期仔鱼阶段;9日龄仔鱼全长(5.13±0.25)mm油球被消耗完毕,仔鱼进入外源性营养阶段;25日龄全长(8.22±1.24)mm,个体生长速度出现差异,鳍膜消失,各鳍条发育基本完成,体表开始出现鳞片,进入稚鱼期;45日龄幼鱼全长(22.51±2.34)mm鱼体全身基本覆盖鳞片,变态完成,外部形态与成鱼相似,进入幼鱼期。根据卵黄囊和油球的吸收,鳍的发育以及鳞片等发育特征将黄条鰤早期发育阶段划分为仔鱼期、稚鱼期、幼鱼期。2.为研究黄条鰤仔稚幼鱼消化系统的组织结构特征,运用连续组织切片技术,观察孵化后0-50天仔稚幼鱼消化系统的结构变化,结果表明,在水温20-22℃条件下,受精卵72h孵化,初孵仔鱼消化系统仅为简单的管状。孵化后4天仔鱼开口,卵黄囊和油球体积减小,孵化后5天,卵黄囊被吸收,仔鱼初步分化为口咽腔、食道、胃、肠及肝,仔鱼由内源性营养向外源性摄食过渡。孵化后9天,仔鱼肠道形成肠圈,并发现杯状细胞。孵化后16天胃腺出现,孵化后18天幽门盲囊形成,消化道上皮细胞增厚,肌肉增厚,仔鱼开始酸性消化蛋白,消化和吸收效率提高,随着发育消化系统的功能和结构逐渐完善成熟。结果表明,黄条鰤消化系统的发育与仔稚幼鱼的生长、形态发育和消化系统功能的完善相一致。3.为了认知黄条鰤早期发育阶段的消化生理特性,测定了黄条鰤胚胎、仔稚幼鱼阶段脂肪酶、淀粉酶、胰蛋白酶、碱性磷酸酶活性变化。结果表明,在黄条鰤仔鱼出膜前胚胎阶段即能检测到脂肪酶、淀粉酶、碱性磷酸酶活性;初孵仔鱼体内初次检测出胰蛋白酶的活性。脂肪酶和碱性磷酸酶比活力在仔鱼孵化后迅速增强(P<0.05),在4DAH开口时两种酶比活力达最高值;淀粉酶比活力在7DAH时达最大值;胰蛋白酶比活力在仔鱼阶段缓慢上升,15DAH时比活力最大。稚鱼阶段内脏团中脂肪酶、碱性磷酸酶和胰蛋白酶基本维持稳定,幼鱼阶段内脏团脂肪酶、碱性磷酸酶和胰蛋白酶都呈现上升趋势;稚鱼和幼鱼阶段内脏团中淀粉酶下降并基本稳定于较低比活力水平。分析其结果表明,黄条鰤仔稚幼鱼发育过程中,各种消化酶活性变化明显,消化酶活性与其发育阶段和食性密切相关。在尚未摄食饵料的早期仔鱼体内已存在消化酶,认为其是母源传递而来,不是由外源性饵料所致;幼鱼阶段内脏团脂肪酶、碱性磷酸酶和胰蛋白酶比活力明显提高,这反映出随苗种生长发育,其肠道结构和消化机能逐渐完善,并且对脂肪、蛋白质的需求逐渐增强。

亓守冰[10](2018)在《微藻和大型藻饵料对中间球海胆生长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中间球海胆是我国北方最具经济价值的海胆种类之一,其人工养殖已经初具规模。但在人工育苗及养殖过程中,饵料的选择以及人工饵料的研发仍存在诸多问题。浮游期对浮游微藻要求较高,并且浮游微藻的培养易受环境条件制约;匍匐期阶段的饵料底栖硅藻,常用的优势种并不稳定,且每年海胆繁育期都要重新采集培养,耗时耗力;养成期海胆多以鲜活大型藻类为食,但海带、裙带菜等成本较高,且受季节限制。所以各阶段最适饵料的选择以及人工饵料的研发是海胆繁育过程中的一项重要课题。本实验针对中间球海胆生活史三个不同阶段饵料的特点,在改良开放式培养浮游微藻饵料和分离、鉴定底栖硅藻的基础上,分别利用不同浮游微藻、底栖硅藻和大型藻类饵料对浮游期、匍匐期以及养成期的海胆进行生长对比实验,探究了不同藻类饵料对各时期海胆生长、脂肪酸组成及主卵黄蛋白(MYP)基因和相关脂肪酸转化基因表达的影响。主要结果如下:1、人工造流培养牟氏角毛藻(Chaetoceros muelleri)和小新月菱形藻(Nitzschia closteriumf minutis-sima),造流与人工搅池相比,可以显着提高藻细胞的繁殖速度,在200L水体的实验槽内,12W(5000 L/H)的造流流量相比于3W和6W,两种藻类有着较好的生长效果,生长密度在6天内可达140万/cell/mL,而人工搅池组仍不足100万/cell/mL。并且研究发现,藻细胞密度与培养基盐度、pH存在显着的相关性,可以通过pH和盐度粗略预测藻细胞的密度。2、在海胆浮游期投喂的四种微藻中:投喂牟氏角毛藻(C.muelleri)和混合微藻的幼体发育速度最快,并且比投喂杜氏藻(Dunaliella tetriolecta)和球等鞭金藻(Isochrysis galbana)的幼体具有更好的胃长、胃宽和变态率,是本研究中浮游期最适饵料。结果还表明幼体可以通过从α-亚麻酸(18:3n-3)和亚油酸(18:2n-6)合成或者从饵料脂肪酸同化并积累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LC-PUFA),如二十二碳六烯酸(DHA;22:6n-3),二十碳五烯酸(EPA;20:5n-3)和花生四烯酸(ARA;20:4n-6)。此外,n-6和n-3 LC-PUFA在幼体内的积累以及较高的ARA/EPA可以改善幼体的状态。3、本研究从海区采集并分离、纯化并鉴定了 8种底栖硅藻,分别为:双面曲壳藻(Achnanthes biasolettiana(Kutz.)Grun)、简单双眉藻(Amphora exigua Gregory)、盾卵形藻小形变种(Cocconeis scutellum var.parva)Grunow)、沼泽茧形藻透明变种(Amphiprora hyalina)、幼小双壁藻(Diploneispuella(Schumarm)Cleve)、舟形藻(Navicula sp)、菱形藻 a(Nitzschia sp a)、菱形藻b(Nitzschia sp b)。并利用其中的三种和采集混合藻对浮游期的海胆进行了变态诱导及变态后海胆的生长影响实验,四种硅藻对海胆变态诱导效果,沼泽茧形藻透明变种>菱形藻a>双面曲壳藻>采集混合藻,但四个实验组不存在显着差异,且变态率都在70%以上;生长上,双面曲壳藻的匍匐期海胆具有显着高于其他三种硅藻饵料生长速度,所以可以认为双面曲壳藻是本实验中最佳饵料。实验发现,饵料中n-3 PUFA和EPA/ARA的高含量可以促进匍匐期海胆的生长。同时匍匐期海胆中n-6和n-3 LC-PUFA在积累以及较高的ARA/EPA可以改善海胆的状态。匍匐期海胆与浮游期海胆相同,可以通过从α-亚麻酸(18:3n-3)和亚油酸(18:2n-6)合成或者从饵料脂肪酸的同化并积累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LC-PUFA),并且,n-6和n-3 LC-PUFA在幼体内的积累以及较高的ARA/EPA可以改善幼体的状态。4、实验发现,在养成期三个年龄的海胆中,投喂海带(Laminaria japonica)和裙带菜(Undaria pinnatifida)的海胆在壳径、壳高、体重、特定增长率、性腺湿重、性腺指数及性腺颜色等要显着优于石莼(Ulva pertusa),但在投喂海带和裙带菜的海胆之间没有差异,可以认为本实验中养成期最佳的饵料为海带和裙带菜。不同饵料对海胆的SOD、T-AOC、CAT和MDA不存在显着影响。饵料中高的ARA、EPA和n-3PUFA含量可以促进海胆的生长,同时海胆性腺中C18.2N6、C18.3N6、ARA、n-6 PUFA和Total PUFA的积累有助于海胆的生长,研究还发现养成期海胆也可以通过从α-亚麻酸(18:3n-3)和亚油酸(18:2n-6)合成或者从饵料脂肪酸的同化并积累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LC-PUFA)。5、浮游期:喂食牟氏角毛藻和混合藻的幼体中的MYP基因表达水平显着高于杜氏藻和球等鞭金藻。此外,不同阶段MYP基因表达的趋势为6腕阶段>8腕阶段>4腕阶段>受腕卵>棱柱阶段。匍匐期:双面曲壳藻组>以菱形藻a>混合藻饵料>沼泽茧形藻透明变种。养成期:三种年龄海胆的肠道中,裙带菜组和海带组的MYP基因表达量要显着高于石莼组;在性腺中投喂裙带菜的海胆性腺中都具有显着高于海带组的MYP基因表达量,而在石莼组中的表达量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除了养成期性腺之外,其他阶段MYP基因的表达与生长状态密切相关。MYP的表达存在于中间球海胆的整个生活史中,并且在雌性和雄性个体中都有表达,同时浮游期和匍匐期并没有受到饮食蛋白的影响,而养成期肠道中MYP基因表达与饮食中蛋白含量趋势相同。6、从浮游期和养成期来看,可以认为在△Fad6是中间球海胆的浮游期和养成期长链不饱和脂肪酸合成的限速酶。底栖硅藻中虽然缺乏必须脂肪酸,但匍匐幼体仍能正常和成C20及更长C链的不饱和脂肪酸,这表明除了 18:2n-6和18:3n-3转化为脂肪酸转化为18:3n-6和18:4n-3的基本路径外,中间球海胆这种棘皮动物有着其他合成的路径。养成期幼胆和匍匐期海胆中,Elov14、Elovl5的表达量规律与△Fad6基本相同,说明饮食中低的DHA、EPA和n-3PUFA,在促进△6Fad的表达的同时,也促进了 Elov14、Elovl5,去不饱和酶和延长酶有着协同作用。从养成期可以看出富含C18不饱和脂肪酸(C18:1n-9/C18:2n-6/C18:3n-3)的饮食可以促进△Fad6、Elov14、Elovl5基因的表达,而富含HUFA的饮食会抑制其基因表达。

二、卤虫幼体发育过程中消化酶的活性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卤虫幼体发育过程中消化酶的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不同生物饵料对口虾蛄幼体发育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方法
        1.2.1 第一阶段Z3~Z6饵料投喂及养殖试验
        1.2.2 第二阶段Z7~Z8饵料投喂及养殖试验
        1.2.3 第三阶段Z9~Z11饵料投喂及养殖试验
    1.3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饵料对各主要发育期苗种存活影响
    2.2 口虾蛄幼体养殖试验
3 讨论
    3.1 开口饵料对口虾蛄存活的影响
    3.2 饵料对口虾蛄幼体不同时期发育变态及存活的影响
4 结论

(2)不同饵料对卤虫生长性能以及消化酶和非特异性免疫酶活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实验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1.2 实验方法
        1.2.1 微藻培养
        1.2.2 卤虫孵化
        1.2.3 强化投喂
    1.3 测定指标及方法
        1.3.1 生长指标测定
        1.3.2 消化酶、抗氧化酶、免疫酶指标测定
    1.4 实验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饵料对卤虫生长性能的影响
    2.2 不同饵料对卤虫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2.3 不同饵料对卤虫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2.4 不同饵料对卤虫非特异性免疫酶活性的影响
3 讨论
    3.1 不同饵料对卤虫生长性能的影响
    3.2 不同饵料对卤虫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3.3 不同饵料对卤虫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3.4 不同饵料对卤虫免疫酶活性的影响

(3)绿鳍马面鲀仔稚幼鱼生长发育与摄食特性及消化和内分泌生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文献综述
    1.1 绿鳍马面鲀形态及分布特征
    1.2 绿鳍马面鲀胚胎学
    1.3 绿鳍马面鲀早期生长发育
    1.4 绿鳍马面鲀摄食习性
    1.5 绿鳍马面鲀繁殖习性
    1.6 绿鳍马面鲀消化、内分泌系统生理
    1.7 绿鳍马面鲀资源利用状况
    1.8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2 绿鳍马面鲀仔稚幼鱼形态与习性特征及生长指标
    2.1 实验材料与方法
        2.1.1 实验材料
        2.1.2 实验方法
        2.1.3 数据处理与分析
    2.2 结果
        2.2.1 绿鳍马面鲀仔稚幼鱼发育与习性
        2.2.2 绿鳍马面鲀仔稚幼鱼生长指标
    2.3 讨论
3 绿鳍马面鲀仔稚幼鱼摄食特性
    3.1 材料与方法
        3.1.1 实验材料
        3.1.2 实验方法
        3.1.2.1 摄食发生率、饱食量、饱食率及消化道充塞度
        3.1.2.2 日摄食节律与日摄食量、日摄食率
        3.1.2.3 饱食时间和消化时间
        3.1.3 摄食生态指标的计算
    3.2 结果
        3.2.1 摄食发生率、饱食量、饱食率与消化道充塞度
        3.2.2 日摄食节律
        3.2.3 日摄食量、日摄食率、饱食时间及消化时间
    3.3 讨论
        3.3.1 绿鳍马面鲀仔稚幼鱼摄食特性
        3.3.2 绿鳍马面鲀的“临界期”和早期饵料系列
4 绿鳍马面鲀仔稚幼鱼消化酶活力
    4.1 材料与方法
        4.1.1 实验材料
        4.1.2 实验方法
        4.1.2.1 鱼苗的取样
        4.1.2.2 酶活力的测定
        4.1.3 数据处理与分析
    4.2 结果
        4.2.1 绿鳍马面鲀仔稚幼鱼消化酶活力
        4.2.2 正常鱼与变态异常鱼主要消化酶活力比较
    4.3 讨论
        4.3.1 绿鳍马面鲀仔稚幼鱼消化酶活力
        4.3.2 正常鱼与变态异常鱼主要消化酶活力比较
5 绿鳍马面鲀仔稚幼鱼内分泌激素
    5.1 材料与方法
        5.1.1 实验材料
        5.1.2 实验方法
        5.1.2.1 鱼苗的取样
        5.1.2.2 激素含量的测定
        5.1.3 数据处理与分析
    5.2 结果
        5.2.1 绿鳍马面鲀仔稚幼鱼激素含量
        5.2.2 正常鱼与变态异常鱼主要激素含量比较
    5.3 讨论
        5.3.1 绿鳍马面鲀仔稚幼鱼激素含量
        5.3.2 正常鱼与变态异常鱼主要激素含量比较
6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发表论文及参与科研情况

(4)凡纳滨对虾幼体肠道菌群演替及几种益生菌的育苗效果(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凡纳滨对虾养殖现状
    1.2 凡纳滨对虾育苗现状
        1.2.1 对虾种苗现状
        1.2.2 对虾育苗期病害
    1.3 益生菌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
        1.3.1 水产益生菌概况
        1.3.2 水产养殖常用益生菌
    1.4 凡纳滨对虾肠道菌群研究
        1.4.1 对虾肠道菌群研究进展
        1.4.2 对虾肠道菌群结构和功能
        1.4.3 对虾肠道菌群研究方法
    1.5 本研究目的和意义
2 凡纳滨对虾幼体肠道菌群特征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工厂化育苗与样品采集
        2.2.2 试验性育苗与样品采集
        2.2.3 幼体肠道菌群DNA提取
        2.2.4 16SrRNA基因扩增和高通量测序
        2.2.5 高通量测序数据分析
        2.2.6 统计分析
    2.3 结果和分析
        2.3.1 幼体肠道菌群多样性
        2.3.2 幼体肠道菌群优势门
        2.3.3 幼体肠道菌群优势科
        2.3.4 幼体肠道菌群优势OTU聚类分析
    2.4 讨论
        2.4.1 对虾幼体肠道菌群多样性及演替
        2.4.2 对虾幼体肠道优势菌群结构
    2.5 小结
3 芽孢杆菌对凡纳滨对虾幼体荧光弧菌病的防控效果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菌株和培养基
        3.2.2 细菌培养和细胞制备
        3.2.3 对虾幼体、海水与饵料
        3.2.4 细菌培养和细胞制备
        3.2.5 水质分析
        3.2.6 幼体分析
        3.2.7 统计分析
    3.3 结果和分析
        3.3.1 芽孢杆菌对幼体荧光病发病程度影响
        3.3.2 芽孢杆菌对幼体存活影响
        3.3.3 芽孢杆菌对水质影响
    3.4 讨论
    3.5 小结
4 蜡样芽孢杆菌对凡纳滨对虾育苗效果及对水体与虾肠菌群影响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菌株、培养基与细菌培养制备
        4.2.2 对虾育苗与后续养殖试验
        4.2.3 样品采集
        4.2.4 样品处理与水质分析
        4.2.5 水体菌群与肠道菌群DNA提取
        4.2.6 16S rRNA基因PCR扩增与高通量测序
        4.2.7 高通量测序数据分析
        4.2.8 统计分析
    4.3 结果和分析
        4.3.1 zou8对育苗水化因子影响
        4.3.2 zou8对幼体和幼虾生长存活影响
        4.3.3 对虾育苗水体菌群多样性
        4.3.4 对虾肠道菌群多样性
    4.4 讨论
        4.4.1 蜡样芽孢杆菌对育苗水化因子影响
        4.4.2 蜡样芽孢杆菌对幼体及后续养殖幼虾影响
        4.4.3 蜡样芽孢杆菌对育苗水体菌群影响
        4.4.4 蜡样芽孢杆菌对对虾肠道菌群影响
    4.5 小结
5 四种微生物制剂对凡纳滨对虾育苗水质及仔虾存活影响
    5.1 引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微生物制剂
        5.2.2 菌含量检测
        5.2.3 菌种鉴定
        5.2.4 育苗试验和水化分析
        5.2.5 数据处理
    5.3 结果和分析
        5.3.1 微生物制剂活菌含量
        5.3.2 菌种鉴定结果
        5.3.3 微生物制剂对育苗水质影响
        5.3.4 微生物制剂对仔虾生长和存活影响
    5.4 讨论
        5.4.1 水产微生物制剂质量
        5.4.2 芽孢杆菌和乳酸菌对对虾育苗水质影响
        5.4.3 芽孢杆菌和乳酸菌对幼体和仔虾生长影响
    5.5 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导师简介

(5)两种微藻对斑节对虾育苗微生物群落结构和水环境因子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引言
    1.1 斑节对虾人工育苗
    1.2 微藻在水产上的应用
        1.2.1 微藻简介
        1.2.2 微藻作为生物饵料在水产动物人工育苗中的应用
        1.2.3 微藻对水质的调节作用
        1.2.4 水环境中微藻与细菌的关系
    1.3 分子生物学技术在养殖水环境微生物研究的应用
    1.4 虾类肠道菌群研究进展
    1.5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威氏海链藻和牟氏角毛藻培养中藻细胞、细菌数量及水质指标变化规律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藻种和培养基
        2.1.2 实验方案及管理
        2.1.3 藻细胞数目测定
        2.1.4 微藻的比生长速率测定
        2.1.5 细菌测定方法
        2.1.6 亚硝酸氮与氨氮的测定
        2.1.7 统计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两种微藻培养过程中藻密度及比生长率变化
        2.2.2 两种微藻培养过程中弧菌及异养菌数量变化
        2.2.3 两种微藻培养过程中氨氮与亚硝酸氮质量浓度变化
    2.3 讨论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微藻对斑节对虾育苗水体异养细菌、水质因子以及幼体发育、免疫指标的影响
    3.1 材料与方法
        3.1.1 实验虾及饲养管理
        3.1.2 实验方案
        3.1.3 细菌测定方法
        3.1.4 亚硝酸氮与氨氮的测定
        3.1.5 幼体酶活测定
        3.1.6 幼体变态、成活率测定
        3.1.7 统计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水体异养菌与弧菌数量变化
        3.2.2 水体氨氮与亚硝酸氮质量浓度变化
        3.2.3 幼体消化酶变化
        3.2.4 幼体免疫酶变化
        3.2.5 幼体变态、成活率变化
    3.3 讨论
        3.3.1 微藻对育苗水体细菌数量的影响
        3.3.2 微藻对育苗水体水质指标的影响
        3.3.3 微藻对幼体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3.3.4 微藻对幼体免疫酶活性的影响
        3.3.5 微藻对幼体变态及成活率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微藻对育苗水体及幼体内菌群结构的影响
    4.1 材料与方法
        4.1.1 实验虾及饲养管理
        4.1.2 样品采集
        4.1.3 细菌总DNA提取及多样性分析
        4.1.4 数据处理及分析
    4.2 结果与分析
        4.2.1 质检结果分析
        4.2.2 菌群多样性分析
        4.2.3 菌群结构变化
        4.2.4 菌群相似性和差异性分析
    4.3 讨论
        4.3.1 幼体发育各期体内菌群变化
        4.3.2 影响菌群变化的因素
        4.3.3 优势细菌在育苗中发挥的作用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参加会议

(6)线纹海马幼体的摄食行为与异速发育的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海马的概述
    1.2 行为学研究进展
        1.2.1 行为学
        1.2.2 摄食行为研究
    1.3 组织结构发育与摄食行为关系研究
        1.3.1 头骨与摄食行为发育研究
        1.3.2 视觉系统与摄食行为发育研究
        1.3.3 消化系统与摄食行为发育研究
    1.4 鱼类早期的异速发育模式
        1.4.1 异速发育的定义
        1.4.2 异速发育研究现状及生态学意义
    1.5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线纹海马幼体的摄食行为
    2.1 材料与方法
        2.1.1 实验材料
        2.1.2 实验方法
        2.1.3 数据分析
    2.2 结果
        2.2.1 摄食行为描述
        2.2.2 摄食行为参数
    2.3 讨论
        2.3.1 线纹海马幼体摄食行为描述
        2.3.2 线纹海马幼体摄食行为参数
        2.3.3 线纹海马幼体摄食能力
    2.4 结论
第三章 线纹海马幼体组织结构发育与摄食行为关系
    3.1 材料与方法
        3.1.1 实验材料
        3.1.2 实验方法
    3.2 实验结果
        3.2.1 口吻部骨骼发育
        3.2.2 视觉系统发育
        3.2.3 消化系统发育
    3.3 讨论
        3.3.1 口吻部骨骼发育与摄食关系
        3.3.2 视觉系统发育与摄食关系
        3.3.3 消化系统发育与摄食的关系
    3.4 结论
第四章 线纹海马幼体的异速发育与摄食行为关系
    4.1 材料与方法
        4.1.1 实验材料
        4.1.2 实验方法
        4.1.3 数据处理
    4.2 结果与分析
        4.2.1 线纹海马全长和体重的变化关系
        4.2.2 各功能器官的异速发育
    4.3 讨论
        4.3.1 全长与体重的生长变化
        4.3.2 头部各部分及器官与全长的异速发育关系
        4.3.3 身体各部与全长的异速发育关系
        4.3.4 运动器官与全长的异速发育关系
    4.4 结论
第五章 结论与创新
    5.1 主要结论
    5.2 创新点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论文期间成果

(7)真蛸幼体生长发育及环境胁迫对幼体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世界头足类与蛸类产量现状
        1.1 头足类分类学地位
        1.2 世界头足类产量
        1.3 蛸类产量现状
    2 蛸类生物学特征
        2.1 形态学特征
        2.2 生态习性
        2.3 繁殖习性
        2.4 对温度、盐度等理化因子的适应
    3 蛸类养殖技术研究
        3.1 真蛸繁殖技术
        3.2 短蛸繁殖技术
        3.3 长蛸繁殖技术
    4 环境因子对头足类早期发育的影响
        4.1 温度、盐度对幼体耐受力研究进展
        4.2 饥饿胁迫对幼体耐受力研究进展
    5 研究路线
第二章 真蛸早期发育形态特征及生长规律研究
    2.1 材料与方法
        2.1.1 材料
        2.1.2 方法
        2.1.3 数据分析
    2.2 结果
        2.2.1 仔稚蛸形态发育特征
        2.2.2 早期生长指标
        2.2.3 真蛸幼体全长、体重的生长变化
        2.2.4 真蛸幼体各器官与日龄关系变化
        2.2.5 早期吸盘个数变化
    2.3 讨论
        2.3.1 真蛸早期发育不同阶段的划分
        2.3.2 真蛸生长与摄食
        2.3.3 浮游阶段的两个危险期
第三章 温度和盐度对真蛸幼体耐受力及生长的影响
    3.1 材料与方法
        3.1.1 实验材料
        3.1.2 方法
        3.1.3 数据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盐度突变实验
        3.2.2 盐度渐变实验
        3.2.3 温度突变实验
        3.2.4 温度渐变实验
        3.2.5 盐度对真蛸幼体生长的影响
        3.2.6 温度对真蛸幼体生长的影响
    3.3 讨论
        3.3.1 真蛸幼体适宜盐度
        3.3.2 真蛸幼体适宜温度
第四章 饥饿胁迫对真蛸幼体生长及存活的影响
    4.1 材料与方法
        4.1.1 材料
        4.1.2 实验条件
        4.1.3 饥饿状态下幼体生长、形态观察及饥饿后恢复投喂
        4.1.4 初次摄食率及不可逆点(PNR)确定
        4.1.5 数据分析
    4.2 结果与分析
        4.2.1 饥饿条件下幼体的存活及行为观察
        4.2.2 恢复投喂对幼体全长、体重和成活率的影响
        4.2.4 幼体的初次摄食率和不可逆点(PNR)
    4.3 讨论
        4.3.1 饥饿胁迫对幼体的存活和体态的影响
        4.3.2 恢复投喂对幼体的影响
        4.3.3 真蛸幼体的不可逆点(PNR)确定
    4.4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8)短蛸早期生长发育及环境胁迫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蛸类消化生理与饲料的研究进展
    1 蛸类的人工培育
        1.1 基本特征
        1.2 幼体的培育及生长
        1.3 蛸类的养成
    2 蛸类消化生理研究概况
        2.1 蛸类消化系统结构与功能
        2.2 蛸类消化系统的发育
    3 蛸类天然饵料与配合饲料的发展
        3.1 幼体阶段的饵料供给
        3.2 天然饵料与配合饲料的发展
第二章:短蛸的早期生长特征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动物与养殖条件
        1.2 实验方法
        1.3 数据分析
    2 结果
        2.1 短蛸幼体的阶段划分
        2.2 短蛸幼体的生长规律
        2.3 短蛸幼体体色和吸盘数量的变化
    3 讨论
        3.1 短蛸幼体在不同阶段的生长规律
        3.2 短蛸幼体的形态结构与捕食之间的关系
    4 小结
第三章:短蛸消化器官的组织学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2.1 短蛸消化系统描述
        2.2 短蛸消化器官的组织学结构
    3 讨论
    4 小结
第四章:短蛸对不同生物饵料利用的比较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1.2 实验方法
        1.3 样品收集与分析
        1.4 数据分析
    2 结果
        2.1 不同饵料对短蛸生长指标的影响
        2.2 不同饵料对短蛸肌肉营养组成的影响
        2.3 不同饵料对短蛸酶活性的影响
    3 讨论
        3.1 不同饵料对短蛸生长性能的影响
        3.2 不同饵料对短蛸肌肉营养组成的影响
        3.3 不同饵料对短蛸酶活性的影响
    4 小结
第五章:干露及盐度胁迫对短蛸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1.2 实验方法
        1.3 数据分析
    2 结果
        2.1 干露胁迫对短蛸肝胰腺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2.2 干露胁迫对短蛸肌肉乳酸含量的影响
        2.3 不同盐度胁迫下短蛸吸水率及鳃组织 Na~+/K~+-ATP 酶活力的变化
        2.4 盐度胁迫对短蛸鳃组织 SOD、CAT 活力的影响
        2.5 盐度胁迫对短蛸肌肉乳酸含量的影响
    3 讨论
        3.1 干露胁迫对短蛸肝胰腺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3.2 干露胁迫对短蛸肌肉乳酸含量的影响
        3.3 不同盐度胁迫下短蛸吸水率及鳃组织Na~+/K~+-ATP活力的变化
        3.4 盐度胁迫对短蛸鳃组织SOD、CAT活力的影响
        3.5 盐度胁迫短蛸肌肉乳酸含量的影响
    4 小结
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9)黄条鰤早期发育形态和消化道组织学、消化酶活力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黄条鰤生物学特征
    1.2 鱼类早期发育的阶段
        1.2.1 胚胎发育
        1.2.2 仔鱼期
        1.2.3 稚鱼期
    1.3 鱼类消化系统的发育
    1.4 鱼类消化酶的发生
    1.5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黄条鰤胚胎及仔稚鱼观察
    2.1 材料与方法
        2.1.1 亲鱼培育
        2.1.2 受精卵收集及观察
        2.1.3 仔稚鱼培育、取样及观察
        2.1.4 数据处理
    2.2 结果
        2.2.1 胚胎发育
        2.2.2 内源性营养的吸收
        2.2.3 仔稚鱼形态发育特征
        2.2.4 仔稚幼鱼生长特征
    2.3 讨论
        2.3.1 黄条鰤胚胎发育
        2.3.2 内源性营养的吸收
        2.3.3 早期发育的特征
        2.3.4 黄条鰤早期发育的危险期
第三章 黄条鰤仔稚鱼消化系统组织学
    3.1 材料与方法
        3.1.1 仔稚鱼培育
        3.1.2 仔稚鱼取样与固定
        3.1.3 实验方法
    3.2 结果
        3.2.1 口咽腔
        3.2.2 食道
        3.2.3 胃
        3.2.4 肠
        3.2.5 肝脏
        3.2.6 胰脏
    3.3 讨论
        3.3.1 黄条鰤早期发育结构特点与营养方式的关系
        3.3.2 黄条鰤消化系统发育的特点
        3.3.3 黄条鰤消化道发育规律对鱼苗生产的意义
第四章 黄条鰤仔稚幼鱼消化酶活性变化
    4.1 材料与方法
        4.1.1 仔稚鱼培育
        4.1.2 样品采集和预处理
        4.1.4 数据处理
    4.2 结果
        4.2.1 黄条鰤胚胎、仔鱼消化酶比活力变化
        4.2.2 黄条鰤稚幼鱼消化酶比活力变化
        4.2.3 不同发育阶段4 种消化酶比活力值的特征
    4.3 讨论
        4.3.1 早期阶段消化酶的出现
        4.3.2 黄条鰤仔稚幼鱼4 种消化酶活力的变化
        4.3.3 不同发育阶段4 种消化酶比活力值特征分析
小结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10)微藻和大型藻饵料对中间球海胆生长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
第一章 综述
    1.1 海胆
        1.1.1 海胆的生活史
    1.2 微藻
        1.2.1 浮游微藻
        1.2.2 底栖硅藻
    1.3 大型藻类
        1.3.1 常见大型藻类的生物学特征
        1.3.2 大型藻类在水产中的应用
    1.4 脂肪酸
        1.4.1 多不饱和脂肪酸功能
        1.4.2 多不饱和脂肪酸在水产动物中的研究进展
        1.4.3 多不饱和脂肪酸合成途径
        1.4.4 多不饱和脂肪酸合成相关基因研究进展
    1.5 主卵黄蛋白(MYP)
        1.5.1 MYP的作用
        1.5.2 MYP在海胆中的研究进展
    1.6 中间球海胆及其研究进展
    1.7 本研究的内容及目的意义
        1.7.1 研究内容
        1.7.2 技术路线
        1.7.3 研究的目的意义
第二章 浮游微藻培养的方式研究
    2.1 材料与方法
        2.1.1 实验材料
        2.1.2 实验方法
        2.1.3 数据测量
        2.1.4 数据分析
    2.2 结果
        2.2.1 不同造流泵程度对小新月菱形藻培养密度的影响
        2.2.2 造流泵功率对小新月菱形藻培养水体理化性质的影响
        2.2.3 藻培养密度与培养水体盐度、pH的相关分析
    2.3 讨论
        2.3.1 不同程度的造流对藻细胞密度的影响
        2.3.2 造流泵对培养水体状态及温度、盐度、pH等水质因子的影响
        2.3.3 影响藻类生长的主要因素
        2.3.4 培养水体pH、盐度与藻细胞密度的相关关系
    2.4 小结
第三章 微藻对中间球海胆幼体生长、发育、变态及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3.1 方法与材料
        3.1.1 海胆幼体的培育
        3.1.2 微藻饵料的培养
        3.1.3 脂质和脂肪酸分析
        3.1.4 数据处理
    3.2 实验结果
        3.2.1 不同微藻饵料对海胆幼体生长的影响
        3.2.2 不同微藻饵料对海胆发育速度和变态率的影响
        3.2.3 微藻饵料及不同饵料饵料投喂下海胆幼体的脂肪酸组成
    3.3 讨论
        3.3.1 不同微藻饵料对海胆幼体生长的影响
        3.3.2 不同微藻饵料对海胆幼体发育速度和变态的影响
        3.3.3 微藻和幼体中主要脂肪酸的组成
    3.4 小结
第四章 底栖硅藻的分离鉴定及其对中间球海胆幼体变态、匍匐期生长、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4.1 实验方法
        4.1.1 底栖硅藻的采集、分离鉴定
        4.1.2 硅藻的鉴定
        4.1.3 硅藻诱导对海胆幼体变态的影响
        4.1.4 数据分析
    4.2 结果
        4.2.1 底栖硅藻生物学特征观察
        4.2.2 不同底栖硅藻对中间球海胆变态及生长的影响
        4.2.3 不同底栖硅藻对匍匐期海胆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4.3 讨论
        4.3.1 硅藻的分离和鉴别
        4.3.2 硅藻对中间球海胆变态及生长的影响
        4.3.3 硅藻对中间球海胆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4.4 小结
第五章 大型藻类对养成期中间球海胆生长、性腺发育、酶活及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5.1 材料与方法
        5.1.1 实验材料
        5.1.2 实验方法
        5.1.3 消化酶活及抗氧化相关酶测定
        5.1.4 数据分析
    5.2 实验结果
        5.2.1 不同藻类饵料对海胆生长、性腺等的影响
        5.2.2 不同藻类饵料对三种规格海胆性腺重量、颜色及营养组分的影响
        5.2.3 不同藻类饵料对中间球海胆消化酶活性和相关抗养化酶活的影响
        5.2.4 不同藻类对中间球海胆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5.3 讨论
        5.3.1 不同藻类饵料对中间球海胆生长及摄食的影响
        5.3.2 不同藻类饵料对中间球海胆性腺指标及营养组成的影响
        5.3.3 不同藻类饵料对海胆消化酶和抗氧化酶等的影响
        5.3.4 不同饵料对海胆脂肪酸转化的影响
    5.4 小结
第六章 不同藻类对不同阶段海胆MYP基因表达的影响
    6.1 材料与方法
        6.1.1 实验材料
        6.1.2 主要试剂
        6.1.3 定量引物的设计
        6.1.4 RNA的提取及质量检测
        6.1.5 MYP基因cDNA的合成
        6.1.6 MYP基因荧光定量分析
        6.1.7 蛋白质含量检测
        6.1.8 数据处理
    6.2 结果
        6.2.1 不同微藻对浮游期中间球海胆MYP基因表达的影响
        6.2.2 不同底栖硅藻对匍匐期中间球海胆MYP基因表达的影响
        6.2.3 不同大型藻类对养成期中间球海胆肠道、性腺中MYP基因表达的影响
    6.3 讨论
        6.3.1 不同微藻对浮游期中间球海胆MYP基因表达的影响
        6.3.2 不同底栖硅藻对匍匐期中间球海胆MYP基因表达的影响
        6.3.3 不同大型藻类对养成期中间球海胆肠道、性腺中MYP基因表达的影响
    6.4 小结
第七章 不同藻类对中间球海胆不同阶段△6Fad、Elovl4、Elovl5基因表达的影响
    7.1 材料与方法
        7.1.1 实验材料
        7.1.2 主要试剂
        7.1.3 定量引物的设计
        7.1.4 △6Fad、Elovl4、Elovl5基因cDNA的合成
        7.1.5 △6Fad、Elovl4、Elovl5基因荧光定量分析
    7.2 结果
        7.2.1 浮游期中间球海胆△Fad6、Elovl4和Elovl5基因的相对表达量
        7.2.2 匍匐期中间球海胆△Fad6、Elovl4和Elovl5基因的相对表达量
        7.2.3 养成期中间球海胆△Fad6、Elovl4和Elovl5基因的相对表达量
    7.3 讨论
        7.3.1 中间球海胆△Fad6、Elovl4和Elovl5基因的相对表达量
        7.3.2 中间球海胆△Fad6、Elovl4和Elovl5基因的相对表达量
    7.4 小结
全文总结
创新点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四、卤虫幼体发育过程中消化酶的活性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不同生物饵料对口虾蛄幼体发育的影响[J]. 逯云召,于燕光,马超,贾磊,薄其康,孙晓旺,陈春秀. 江苏农业科学, 2021
  • [2]不同饵料对卤虫生长性能以及消化酶和非特异性免疫酶活性的影响[J]. 陈姝含,邓高威,江海仪,高焕,赖晓芳,阎斌伦,张庆起. 江苏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02)
  • [3]绿鳍马面鲀仔稚幼鱼生长发育与摄食特性及消化和内分泌生理研究[D]. 张哲. 烟台大学, 2021(11)
  • [4]凡纳滨对虾幼体肠道菌群演替及几种益生菌的育苗效果[D]. 洪居恳. 广东海洋大学, 2020(02)
  • [5]两种微藻对斑节对虾育苗微生物群落结构和水环境因子的影响[D]. 唐亚鹏. 天津农学院, 2019(08)
  • [6]线纹海马幼体的摄食行为与异速发育的特征研究[D]. 谢尚端. 天津农学院, 2019(08)
  • [7]真蛸幼体生长发育及环境胁迫对幼体的影响[D]. 徐大凤. 上海海洋大学, 2019
  • [8]短蛸早期生长发育及环境胁迫效应研究[D]. 赵捷杰. 上海海洋大学, 2019(03)
  • [9]黄条鰤早期发育形态和消化道组织学、消化酶活力变化研究[D]. 张正荣. 上海海洋大学, 2019(03)
  • [10]微藻和大型藻饵料对中间球海胆生长的影响[D]. 亓守冰. 南京农业大学, 2018(02)

标签:;  ;  ;  ;  

卤虫幼虫发育过程中消化酶活性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