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KS-100控制系统的研究与开发(论文文献综述)
黄晓龙[1](2021)在《基于隧道磁阻效应的高频电磁感应电流检测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电火工品作为一种含能引爆装置,在武器系统以及爆破装置中应用十分广泛,当电磁能量在电火工品上进一步积聚,随时会造成电火工品的误引爆,造成不可估量的人员财产损失。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电磁技术也搭上发展的快车高歌猛进,电磁空间中充斥着各种频率段的电磁波信号,对火工品的稳定工作造成巨大的威胁,在如今的无人作战体系当中,应用通信、导航、火力打击等各个方面的武器装备系统,都会源源不断的发出电磁波,因此为了使电火工品安全存储,稳定工作,保障其各项性能指标满足要求,必须要探明威胁电火工品的直接原因,减少走火误爆造成的损失。首先,本文对电火工品所处的恶劣工作环境进行简单分析,并对威胁电火工品的各项因素简要概括。对比常用电火工品检测方法,并分析各种电火工品感应电流检测方法的优势与不足。创新性的将锁相放大检测技术应用于电火工品的感应电流检测研究工作中,可以有效的减小噪声的干扰,采用隧道磁阻探头进行检测,避免产生引入误差,增大检测结果的准确度。然后,采用双脊形波导进行电磁辐射环境模拟并进行标定,通过设计混频电路、低通滤波电路、差分放大电路以及锁相放大电路等对隧道磁阻探头的输出数据进行检测,同时,对隧道磁阻探头进行标定,对感应电流的检测精度、感应电流与辐射场强的关系进行分析。最后,通过系统联调,对电火工品的安全感应电流进行预测,建立基于双脊形波导的感应电流数学模型,最终成功在辐射频率为10KHz-18GHz范围内检测,感应电流检测精度0.2mA,实现对电火工品的安全性能评估。通过本文的研究,提供了一种基于锁相放大技术与隧道磁阻效应的非接触式电火工品安全性能评估方法,可以有效为军事武器的电磁安全性能进行预测与评估,从而能够及时发现系统装置的缺陷与不足,为人员与装备的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汪晓雪[2](2021)在《界面热阻对填充型复合材料导热性能的影响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填充型导热高分子复合材料由聚合物和高导热填料制备而成,在许多领域具有广阔应用前景。影响复合材料导热性能的因素很多,其中界面热阻是核心因素之一。界面热阻常用于表征材料界面处的传热状态,在电子封装领域具有重要的影响。本文首先对界面热阻的形成和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然后再采用数值计算与理论相结合的方法,重点研究了界面热阻对填充核-壳形、大-小球形和核-壳大小球形填料复合材料导热性能的影响,又研究了填料接触、导热系数和含量对填充型复合材料导热性能的影响;此外,还研究了填充不同形状(工形、T形、斜四棱柱形、圆锥形、球形、椭球形、正方体形和四棱柱形)填料时界面热阻对填充型复合材料导热性能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填充大-小球形填料:大球和小球填料界面热阻之和一定,两填料界面热阻的比值在区间(10-2,10)时,复合材料导热系数与两填料界面热阻的竞争效应有关;大球和小球填料界面热阻一定时,当大球填料和小球填料导热系数比大于临界值(98)时,改变填料导热系数比对复合材料导热性能的影响较大。2.填充核-壳形填料:核与壳的导热系数和单个填料体积一定时,核与壳的体积比越大,界面热阻对热流的阻碍越大。界面热阻较大(大于10 s3Kkg-1)时,相对于核与壳的体积比和核与壳的导热系数比对复合材料导热性能的影响,界面热阻对复合材料的导热性能影响较大。填充大小不一的填料比大小相同的填料复合材料的导热性能更好。3.填充接触型比孤立型填料复合材料的导热系数高1.15倍左右。接触型比孤立型更容易形成有效的搭建,进而形成较多的有效导热通路,热量更容易在复合材料中传递,复合材料的导热性能更好。4.填充不同形状的填料时,不同形状的填料对界面热阻的敏感性不同。当填料界面热阻较小(小于10 s3Kkg-1)时,分别填充八种不同形状填料的复合材料,它们的导热性能依次为:椭球形>四棱柱形>斜四棱柱形>T形>工形>正方体形>圆锥形>球形。当填料界面热阻较大(大于75 s3Kkg-1)时,复合材料导热性能依次为:椭球形>四棱柱形>斜四棱柱形>正方体形>T形>圆锥形>球形>工形。椭球形填料填充的复合材料具有更长的导热通路,导热性能更好。填料含量越大越容易形成导热通路,复合材料的导热性能越好。
李瑜[3](2021)在《Ag@C核壳结构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其在电化学传感器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多巴胺(DA)是哺乳动物中枢神经系统中重要的神经递质,缺乏DA会导致精神分裂症和帕金森病等神经系统疾病。甲硝唑(MNZ)是一种常用的抗生素药物,但过度使用会导致视神经病变以及遗传毒性从而危及健康。鉴于DA和MNZ的含量会对健康产生影响,建立一种操作简单、反应灵敏且分析可靠的检测方法至关重要。迄今为止,原子吸收法、高效液相色谱法、荧光法等各种分析方法已用于检测DA和MNZ,上述检测方法应用范围广泛,检测结果精准,但同时也存在成本较高、耗费时间较长等局限性。电化学传感器能够克服上述不足,具有成本低、易操作、灵敏度高等优点。还原氧化石墨烯(RGO)具有电导率高、比表面积大等优点,氮掺杂还原氧化石墨烯(N-RGO)可以有效提高碳骨架的反应活性和表面能。多壁碳纳米管(MWCNTs)电导率较高,机械性较强。Ag@C拥有两种单一材料的优点,在电化学信号的放大与检测方面有较大优势。本文通过制备Ag@C/MWCNTs和Ag@C/N-RGO-MWCNTs,将其应用于玻碳电极表面,构建DA和MNZ的电化学传感器并对其电化学性能进行研究讨论。方法通过水热反应制备Ag@C核壳结构纳米粒子和N-RGO-MWCNTs纳米材料,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衍射仪(XRD)对Ag@C进行表征;应用能谱仪(EDS)对N-RGO-MWCNTs的元素进行分析。分别采用循环伏安法(CV)和线性扫描伏安法(LSV)研究了以Ag@C/MWCNTs构建的多巴胺电化学传感器和以Ag@C/N-RGO-MWCNTs构建的甲硝唑电化学传感器。结果Ag@C/MWCNTs/GCE对多巴胺表现出较好的电化学活性,Ag@C/MWCNTs/GCE检测多巴胺含量的线性范围为0.5~80μmol/L,在该检测范围内,多巴胺浓度与氧化峰电流之间呈现较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S/N=3)为1.45×10-8mol/L。Ag@C/N-RGO-MWCNTs/GCE对甲硝唑含量测定的线性范围为0.1~150μmol/L,检出限(S/N=3)为4.41×10-8mol/L,Ag@C/N-RGO-MWCNTs修饰的甲硝唑电化学传感器具有较好的稳定性与重现性,可用于实际药品中甲硝唑的检测。结论通过水热法成功制备Ag@C和N-RGO-MWCNTs,利用超声混合制备Ag@C/N-RGO-MWCNTs。将Ag@C与MWCNTs超声混合后修饰于玻碳电极表面,对多巴胺进行电化学检测,Ag@C/MWCNTs/GCE在一定范围内表现出较好的电化学活性,具有较优异的稳定性与重现性,为制备多巴胺电化学传感器提供了较理想的应用前景。Ag@C/N-RGO-MWCNTs/GCE对甲硝唑表现出较好的电催化活性,可用于实际样品的检测。
雷波[4](2020)在《热塑化改性剑麻纤维的制备加工及其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利用植物纤维制备可热塑化加工且环境友好的生物基材料以实现对石油基高分子材料的部分替代,可有效缓解当前严重的资源和环境问题,而寻求环保、高效的植物纤维热塑化改性技术则是热塑性植物纤维材料大规模发展的关键所在。本文采用连续闪爆技术对剑麻纤维进行预处理,破坏剑麻纤维束状结构,实现剑麻纤维细胞的高效分离,并提高其比表面积和反应活性。随后在水相中利用温和的高碘酸钠氧化和硼氢化钠还原反应实现材料的热塑化改性,探究闪爆预处理对于剑麻纤维氧化还原反应及热塑化改性材料性能的影响,评估全组分植物纤维热塑化改性的可行性。为拓展改性材料热成型加工方法,通过增塑剂复配,调控改性材料流变性能,实现其挤出加工,为其大规模制备及应用奠定研究基础。本文首先基于不同的氧化剂与剑麻纤维的用量比n实现对材料反应程度的调控,探究剑麻纤维(Sisal fibers,SF)与闪爆剑麻纤维(Steam exploded sisal fibers,SESF)的氧化还原反应及改性产物的性能差异。结果发现由于SESF具备更高的比表面积和反应活性,SESF氧化产物(OSESF)的醛基含量比OSF提高17%;而SESF还原产物(RSESF)得率在n=1.5时可达68.4%,相对于SF氧化还原产物(RSF)可提高16%。进一步结合SEM微观形貌、XPS表面化学特性以及热重残炭数据可揭示SF虽然改性程度低,但由于内外层反应程度差异大使得高反应程度的分子含量更多,因而SF外层物质溶解损失更大且过程更为复杂。而SESF则由于比表面积大,固相改性程度差异性小,所以虽然总体改性程度高,但水溶性物质损失却较小。同时RSESF在热压时能形成更加均匀的纤维结合网络,所制得片材的拉伸强度可达42.2 MPa,相对于存在明显内部缺陷的RSF热压片材提高了175%以上。氧化还原改性产物出现明显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RSF和RSESF改性材料的Tg分别为142.1°C和132.5°C,且随反应程度的增加RSESF的Tg逐渐降低,而RSF改性产物的Tg基本不变,证明了闪爆预处理使木质素部分降解有利于减弱对无定形区分子链段运动的约束,进一步改善改性材料的热塑化加工性能。调节剑麻纤维中半纤维素、木质素组分的含量,并进行氧化还原反应,探究木质素和半纤维素对氧化还原反应及改性产物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去除木质素或者半纤维素使得剑麻纤维的醛基含量增加,单一组分纤维素的醛基含量最高。然而在所有不同组分体系的SESF氧化还原改性产物中,当n相同时全组分的RSESF得率最高(RSESF1.5为68.4%),远高于单一组分纤维素的得率(RSESF1.5-HL为26.4%%),对比不同组分体系改性剑麻纤维的得率结果说明木质素的存在有利于抑制水溶性产物的损失。热重结果证明未经过化学去组分处理的SESF改性产物热稳定性更好,且变温FTIR和变温XRD结果表明保留木质素和半纤维素的全组分改性材料在热加工窗口内的化学结构和聚集态结构基本不会发生变化,而在这两种组分的共同作用下,全组分SESF改性产物的Tg也相对较低,RSESF2.0的Tg为132.5°C,低于RSESF2.0-H的151.8°C,具备良好的热塑化加工窗口。此外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的存在有利于改善纤维间的界面结合,使得RSESF热压材料的拉伸性能相对于其他组分体系依然比较优异。将16%的木糖醇(XYL)增塑剂和8%的PVA与RSESF共混复配,实现改性剑麻纤维复合体系的挤出加工,并对比不同反应程度和不同挤出次数对复合体系结构及性能的影响。动态热机械分析结果表明加入增塑剂后复合体系的Tg下降比较明显,且损耗因子随改性程度的增加而增加,表明复配拓宽了热加工窗口并改善了其黏性。动态流变测试结果表明复合体系呈现“剪切变稀”的流变特性,但由于复合体系拥有较高的结晶度(>60%)且结晶区不能受热熔融,使得熔体的储能模量G’大于损耗模量G’。此外,挤出加工容易造成纤维的碎片化,且偏光显微镜证明了聚集态结构中结晶区的尺度会逐渐减小,结晶区与无定形区形成更多的界面结合,使得两相的热分解温度靠近,热稳定性有所改善。同时挤出过程也能提升复合体系的力学性能,n=1.5时复合体系的拉伸强度从19.4 MPa增加至25.3 MPa。通过复合体系的重复挤出加工说明了其进行多次热塑化加工是可行的,增加挤出加工次数对聚集态结构的影响比较明显,进而造成拉伸强度呈逐渐下降而断裂应变逐渐上升的趋势,但结构和性能最终会趋于较为稳定的状态。综上所述,通过对剑麻纤维进行闪爆预处理并进行氧化还原改性可以获得具有热塑化加工性能的剑麻纤维改性材料,闪爆预处理以及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组分对于材料的热塑化加工性能有着重要的积极作用。改性纤维通过与适量的XYL和PVA复配,可进行挤出加工,且可通过调节改性程度实现对材料性能的调控,从而为热塑性植物纤维的制备与应用奠定研究基础。
杨晓东[5](2020)在《三七粉品质的红外光谱快速检测算法及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实现中药材品质的快速检测,提高中药粉末混合物中次品和伪品的检测能力,在药品安全抽检监测,以及保障消费者的生命安全和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等方面都有较大的研究价值。三七作为一种名贵中药资源,实现三七粉品质的快速和无损检测有重要的理论和应用意义。由于三七的药用价值高、种植难度大、价格昂贵,导致市场上出现大量三七粉的假冒伪劣产品,损害消费者的利益,危害消费者的健康。本文利用红外光谱测量三七粉及其常见次品和伪品的分子光谱信息,结合机器学习方法建立三七粉品质的快速检测模型,提出共现特征学习方法,增强模型的泛化能力。开发光谱数据自动分析平台,加快数据分析的效率。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及成果如下:(1)实现不同等级三七粉混合物的快速鉴别,并结合数据融合和优化算法提高混合物的鉴别精度。以20头和140头三七粉作为研究对象,按12种(最小混合比为5%)不同比例,混合不同等级的三七粉。测量样品的傅里叶变换中红外(Fourier transform mid-infrared,FT-MIR)光谱,结合机器学习模型实现不同等级三七粉混合物的快速鉴别。首先,依次使用区间偏最小二乘(Interval partial least squares,iPLS)算法和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选择特征变量。然后,根据线性判别分析(Linear discriminant analysis,LDA)和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模型的校正准确率随主成分数的变化,确定使用11个主成分建模。最终,得到PCA-LDA的校正准确率和测试准确率分别为:99.72%和100%,PCA-SVM的校正准确率和测试准确率分别为:98.61%和100%。为了进一步提高检测精度,融合FT-MIR和近红外(Near infrared,NIR)光谱数据,基于粒子群优化(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PSO)算法优化SVM模型。实验设计14种(L14,最小混合比为1%)和15种(L15,最小混合比为0.5%)混合比进行对比实验。使用9个主成分建模时,SVM在L14和L15上的预测准确率分别为:92.46%和91.97%,PSO-SVM在L14和L15上的预测准确率分别为:96.65%和96.97%。实验结果表明,FT-MIR光谱结合机器学习能有效鉴别两种不同等级三七粉混合物,通过数据融合和优化算法能提高模型的鉴别能力。三七按头数分级,等级较多,该研究为鉴别其它不同等级三七粉混合物提供了研究基础。(2)基于衰减全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Attenuated total reflection-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ATR-FTIR)光谱实现感染根结线虫病三七及其产地的多标签鉴别,同时实现健康和不健康三七粉混合物的快速无损鉴别。采集3个不同产地的健康三七和感染根结线虫病三七,测量三七粉的ATR-FTIR光谱。多元散射校正(Multiplicative scatter correction,MSC)作为数据预处理方法,竞争性自适应重加权采样(Competitive adaptive reweighted sampling,CARS)和连续投影算法(Successive projection algorithm,SPA)选择17个特征变量。具有噪声应用的基于密度的空间聚类(Density-based spatial clustering of application with noise,DBSCAN)观测样本的子集,每个子集为一个簇,共得到6个簇。基于二元关联法(Binary relevance method,BR)、分类器链(Classifier chain,CC)、集成分类器链(Ensembles of classifier chains,ECC)和多层感知分类器(Multilayer perceptron classifier,MLPC)建立健康和不健康三七粉的多标签分类模型,测试集的精度、召回率、F分数和准确率作为评价指标。实验结果表明,使用集成分类器链考虑标签顺序的影响,能显着改善多标签分类的结果。在健康三七粉中按8种不同的比例掺入感染根结线虫病三七的粉末,测量混合物的ATR-FTIR光谱。使用一阶导数结合7点Savitzky-Golay平滑作为数据预处理方法,使用iPLS和CARS选择特征变量。最后使用反向传播神经网络(Back-propagation neural network,BPNN)和nu-SVM建立健康和不健康三七粉混合物的快速鉴别模型。nu-SVM模型基于125个特征变量的建模效果较好,校正准确率和预测准确率分别为:91.97%和98.67%。(3)提出共现特征学习方法以提高模型的泛化能力,并对不同产地三七根茎部不同部位进行定性和皂苷的定量鉴别研究。测量三七主根、剪口和须根的ATR-FTIR光谱,使用共现特征学习方法结合SVM、BPNN、长短时记忆(Long short-term memory,LSTM)和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CNNs)鉴别三七根茎部不同部位的粉末。采集21个不同产地的三七样品,测量得到3065条红外光谱。使用7种不同预处理方法处理原始光谱数据,人工选择1662.366-941.5894 cm-1作为特征波段。极端随机树(Extremely randomized trees,Extra-trees)算法结合基尼系数(Gini index)计算预处理后的光谱数据和原始光谱数据变量的Gini重要性并排序,然后从中选择19个共现特征变量。比较共现特征学习方法选择的19个共现特征变量与传统方法选择的前19个特征变量的建模结果。实验结果表明,SVM和BPNN基于共现特征学习方法在独立测试集上有更好的泛化能力,LSTM和CNNs基于共现特征变量得到的分类结果最佳,测试集的准确率分别为:96.00%和95.20%。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共现特征学习方法能有效提高模型分类准确率和泛化能力。此外,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分别测量20个不同产地的三七主根、剪口和须根中的人参皂苷Rg1、Rb1和三七皂苷R1的含量,结合ATR-FTIR光谱,建立偏最小二乘(Partial least squares,PLS)回归模型实现三七根茎部不同部位皂苷含量的快速预测。(4)研究开发光谱数据自动分析平台,实现自动筛选最佳预处理方法和多种常用机器学习模型,加快光谱数据分析的效率。同时基于光谱数据自动分析平台和共现特征学习方法,建立了三七粉与七种常见伪品混合物的快速鉴别模型。光谱数据自动分析平台主要基于光谱数据求导、Savitzky-Golay平滑、MSC和标准正态变量变换(Standard normal variate transformation,SNV)算法,设计了41种常用的不同组合方式的预处理方法。使用PLS建立每种预处理方法的评价模型,设计模型结果的评价规则,自动筛选出最佳预处理方法。为了增强计算平台的易用性,基于J2EE开发计算平台的客户端,实现数据提交功能和建模结果展示。Python语言实现服务端的计算模型,使用远程过程调用框架Thrift实现客户端与服务器端跨语言的参数传递。基于该平台实现三七粉与七种伪品混合物的快速鉴别。首先,将三七粉与七种常见伪品按不同比例混合,测量得到3550条ATR-FTIR光谱数据。然后,使用光谱数据自动分析平台选择最佳预处理方法,共现特征学习方法选择特征变量。最后,基于计算平台快速建立LDA、BPNN和SVM模型。实验结果显示,SVM的建模效果最好,交叉验证准确率和预测准确率为:97.33%和97.41%。结果表明,该计算平台能有效的自动筛选最佳预处理方法,结合分析平台中的机器学习模型,能极大的提高光谱数据分析建模的效率。
付涛[6](2019)在《复合夹层筋板结构声振特性分析及抑制研究》文中认为板类结构是高速列车、飞机和舰船等运载设备的主要组成部分,由于运载设备应用背景的多样性,其在运行过程中常处于复杂的高低温交变、结构振动和流致噪声环境中,当热载荷引起的热应力达到一定值时会使得结构发生热屈曲,强烈的振动会加剧舱内的声源直达噪声,外部流动流体的作用会与结构产生气动弹性耦合效应,这些都将对运载设备的安全性和舱内振动噪声抑制造成不利的影响。因此对板类结构在复杂外部环境作用下的声振特性进行研究,实现结构宽频声振抑制,使其具有轻质、隔热、低振动和高隔声性能对提升运载设备的安全性和舒适性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针对这一问题对复合夹层筋板结构在外部流场和热载荷作用下的声振耦合特性进行了研究,分别从夹层板理论模型、热源环境、外部均匀流体、材料分布类型和宽频被动抑振控制等方面对结构的声辐射响应和隔声特性影响进行理论和实验分析。具体研究内容为:基于经典夹层板理论,将热应力引入到夹层结构的热弹性本构方程中,考虑了有热源和无热源两种情况下的线性温度场,使用双三角级数解的形式求解了热载荷作用下夹层板的横向振动位移,基于辐射单元法并考虑了耦合辐射阻抗的影响,通过对Rayleigh积分方程的求解给出了夹层板在热载荷作用下的辐射声功率,推导了平面声波激励下夹层板结构的传声损失计算公式。通过与现有文献理论模型及实验结果的对比来验证所建模型的有效性。同时基于建立的理论模型,着重分析了不同温度场载荷参数对夹层板固有频率、声辐射和隔声特性的影响。针对夹芯为三维轻质点阵周期分布的情况,建立了三维点阵夹层筋板结构的振动模型,在模型中考虑了表层面板抗弯刚度和双参数基础模型的影响,平板和加强筋的耦合作用通过位移相容条件求解,并且忽略热力矩的影响,推导了均匀温度场中夹层板的临界屈曲温度计算公式。分析了双参数弹性地基与夹芯结构参数对夹层板固有频率及临界屈曲温度的影响,给出了结构声辐射和隔声特性随不同夹芯类型、材料损耗因子、夹芯参数、弹性地基及温度载荷的变化规律。研究发现相比较于Winkle刚度的影响,改变剪切刚度对结构声辐射和隔声特性的影响更为显着。基于Reddy型高阶剪切变形理论和哈密顿变分原理推导了热环境和双参数基础模型联合作用下的层合功能梯度复合材料板的振动控制方程,采用微分求积法对不同边界条件下的控制方程进行数值求解,探究分析了无量纲情况下温度载荷、边界条件、弹性地基参数、材料铺设角度和方式、铺设层数、材料分布类型和厚边比对层合功能梯度板弯曲扰度和自振频率的影响,其可为后续热环境下复合夹层筋板的声辐射和隔声特性分析研究奠定基础。针对表层面板为复合材料的三维点阵夹层筋板结构,基于建立的层合功能梯度复合材料板振动方程,采用微分求积法获得了复合板的等效结构阻抗,利用双三角级数解的形式求解了热载荷作用下的结构横向振动位移,基于流体-结构界面的速度连续性条件求解了结构与流体介质间的流固耦合作用,利用瑞利积分分别推导了结构在外部均匀流体作用下的辐射声功率和传声损失。基于所建理论模型分析了不同体积分数、材料铺设角度和方式、铺设层数、材料分布类型对结构声辐射和隔声特性的影响。基于建立的复合夹层筋板结构的振动方程,采用附加多个单自由度动力吸振器的方式,理论推导求解了附加分布式动力吸振器的复合夹层筋板结构的横向振动位移,分析了阻尼比、固有频率比、质量比和安装位置对结构调谐频率处的隔声幅值影响,确定了动力吸振器阻尼比、固有频率比、质量比和安装位置参数的最优值。实验设计了一种梁式动力吸振器,通过与实验结果的对比来验证所建模型的有效性。实验对比分析了附加分布式动力吸振器前后对复合夹层筋板结构隔声特性的影响,结果显示本文所设计的梁式分布式动力吸振器对复合夹层筋板结构的隔声曲线幅值有较大提高,其最大增幅在20 dB以上,相比于原结构实现了结构隔声特性在宽频范围的改善。本文的研究可为板类隔声结构在材料组成和结构形式设计上提供理论依据,建立的声振抑制理论模型可用于指导板类隔声结构的宽频声振抑制设计。
张海宽[7](2019)在《干热岩水力压裂诱发能量释放的数值模拟研究》文中认为随着全球经济发展,能源消耗量持续增加,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发展可再生清洁能源以及提高其利用效率日益成为全球各个国家的能源战略部署。自上世纪七十年代,美国、欧洲以及日本就已对地热能利用的可行性进行了研究。近些年来,随着技术的进步,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地热开发的浪潮,地热能的装机量逐年增长。根据地热能的产出方式,可以将其主要划分为水热型和干热岩型。然而,能够有效开发的水热型地热能仅占已探明储量的10%左右,大量地热能蕴含在干热型地热中(Hot Dry Rock,HDR)。由于干热型地热能埋藏于深部,且大都是致密的变质岩和花岗岩,具有低孔、低渗的特性。为了实现经济开采,必须对其进行改造。因此,在干热岩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了增强型地热系统(Enhanced Geothermal System,EGH)。干热岩水力压裂是一个涉及裂隙、孔隙和岩体多种媒介且极其复杂的(多相)流固热耦合过程。然而,水力压裂过程中往往会诱发地震。为了揭示诱发地震的机理以及减少诱发地震的频率以及大小,必须借助数学计算模型进行分析研究。文中结合美国、日本以及欧盟等国家在干热型地热方面的研究,建立了考虑流固耦合的含天然裂缝压裂模型以及水力压裂诱发断层活化的能量释放模型;并将所建立的模型应用于法国Soultz-Sous-Forêts地热工程中,反演了GPK2井在改造过程中随时间变化的测井压力以及诱发地震累积能量释放值。随后,又进一步探究了施工参数(流体黏度、注水速率、注水方式)以及地质力学参数(渗透率、裂缝与主应力方向等)对GPK2井改造过程中储层诱发能量释放大小的影响。从以上研究中得到结论如下:(1)通过对Soultz-Sous-Forêts地区GPK2井地热储层改造的数值模拟和反演,发现:含裂缝单元会发生“二次破坏”现象,即单元的破坏并不仅仅发生在前端单元,已破坏单元后续仍旧会发生破坏;停水后裂缝前端流体压力大于停水前的压力,以此可以推测前端流体压力是引起停水后仍诱发微震的一个原因;应力向前传递是引起单元破坏的一种主要方式,发生破坏的裂缝单元向远端传递应力使得单元继续发生破坏,并以此推测应力传递是引起停水后仍诱发微震的另一原因。(2)累积能量释放值随着注水速率、流体粘度和法向刚度的增加而增加,随着基质渗透率的减少而增加;间歇式1和2注水方式起到了降能的效果,且能量释放速率具有一种“惯性”,即:能量释放速率仍保持上一次注水时的能量释放速率,且每改变一次,“惯性”时间越长,随后能量释放速率较之前大幅度增大;累积能量释放值随最大主应力与裂缝间夹角的不同,呈现类正太分布的特点,裂缝与最大主应力方向夹角为30?左右时,累积释放能量值最高,且裂缝与最大主应力夹角在20?40?左右时,裂缝急剧破坏,瞬间释放大量能量。经过对以上各参数的分析可知,注水方式、注水速率以及裂缝与主应力夹角对诱发地震的影响较大。
陈亚兰[8](2019)在《二硒化铁基纳米材料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全球工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能耗资源的需求越来越高。传统化石燃料等资源逐渐枯竭,社会对环境问题的关注也在升温,风能、潮汐能等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的开发与利用正成为全世界广泛研究的热点。然而受现有能量存储与转换技术的限制,绿色能源应用效率较低,远不能满足传统供能设备的要求。以钠离子电池为代表的二次电池因其具有资源丰富、价格低廉、绿色安全等优点,可以克服上述能源存储的障碍。同时电催化制氢作为一种典型的能量转换技术,具有成本低,无污染等优点,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新能源发展的主要方向。无论是新能源存储还是电催化制氢,电极材料的选取与制备尤为重要。以过渡金属硒化物为典型,它们具有光电性能优异、氧化还原状态丰富、价格低廉等优点,是一类重要的电极材料。本论文中,采用溶剂热法制备了FeSe2纳米片及FeSe2/MoSe2复合纳米材料,分别研究了钠离子存储和电催化制氢性能。FeSe2纳米材料具有二维片状结构,可缩短离子迁移路径提高电导率;同时乙醚基电解液也可优化钠离子电池的充放电稳定性。采用一步水热方法,通过调控反应温度、时间、铁前驱体的用量等参数,总结出FeSe2纳米片的合成条件。将其应用于钠离子电池,使用NaClO4溶到碳酸丙烯酯(PC)/氟代碳酸乙烯酯(FEC)中的电解液与使用NaCF3SO3溶到二乙二醇二甲醚(DEGDME)中的电解液进行对比,FeSe2纳米片表现了不同的性能。在0.5 A g-1的电流密度下,两种电解液在稳态阶段的放电比容量分别为470 mAh g-1和535 mAh g-1。乙醚基电解液在容量和稳定性方面都具有良好的性能,在充放电过程中不会影响过渡金属硒化物的中间体,这些特点保证了优异的钠离子电池性能。异质结构的存在可提高电子-空穴分离效率得到高性能的催化材料。基于前述FeSe2材料的制备,进一步在水热过程中加入Na2MoO4,合成FeSe2/MoSe2并原位生长在碳纸上,最终得到FeSe2/MoSe2@CP纳米材料。通过调节铁、钼前驱体的投料比,制备出不同组成的催化剂,详细考察了其析氢活性。优化后的FeSe2/MoSe2催化剂在酸性溶液中10 mA g-1的电流密度下的过电势为86.9 mV,塔菲尔斜率为57.7 mV dec-1。复合材料中除了不同组分之间的协同作用外,异质结构的存在加速了电子转移速率,这使得复合材料表现了比纯相FeSe2或者MoSe2更突出的析氢性能。
邱峰[9](2019)在《聚酯复合体系体积脉动共混机理及其结构性能研究》文中认为聚合物采用不同的加工和成型方式会形成不同的微观形貌结构,这直接影响产品最终结构和性质,这表明加工和成型的方式对聚合物产品的优劣有着决定性的作用。传统的螺杆挤出机加工成型装备都是基于剪切流场主导的塑化输运过程,拥有较长的机械历程和较大的剪切力场,对聚合物分子链有一定的破坏作用。然而,自主研发的新型偏心转子挤出机是基于拉伸流场主导的塑化输运成型加工设备,具有更短的机械历程,更低的加工能耗,更好的混合分散分布效果,同时由于拉伸流场主导的塑化输运的加工过程对聚合物分子链破坏较小,能够更好的保持聚合物原本的性能。因此,结合基于拉伸流场主导的偏心转子挤出机的结构特征和聚合物材料的本身特性,对比传统螺杆挤出机加工方式,全面深入的研究基于体积脉动塑化输运过程中聚酯复合体系混合分散分布特点以及拉伸形变作用下对聚酯复合体系材料结构性能的影响规律,对制备高性能聚酯复合材料和推进聚合物成型加工设备创新发展都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本文介绍了基于体积拉伸流场主导的偏心转子挤出机的结构特点,重点介绍了偏心转子挤出机的核心是由偏心转子和定子组成的挤压系统,其中转子和定子都具有拓扑性质的几何结构,当转子转动时,在转子与定子之间的物料腔体沿着定子的轴向和径向发生周期性变化,使得物料在周期性的压缩和膨胀过程中受到体积拉伸形变作用力场,这种拉伸力场贯穿了物料的固体输送区,熔融区和熔体输送区整个熔融塑化过程。通过对在体积脉动塑化输运加工过程中的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热塑性聚氨酯共混物骤冷拆机后各段分别取样,深入探究聚酯复合体系在拉伸形变作用下共混形态演变过程及机理,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广角X-射线衍射仪和差示扫描量热仪测试表征仪器分别对熔融塑化输运各段的混合分散分布形态特征和晶体形态结构进行表征,发现在体积拉伸形变作用下,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较快的完成了熔融塑化过程,同时热塑性聚氨酯作为分散相的粒径最终达到0.6μm。研究基于体积拉伸流场主导的偏心转子挤出机通过“熔融挤出-淬冷”的成型加工方法制备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热塑性聚氨酯原位成纤共混物,拉伸形变作用诱导热塑性聚氨酯在基体中的成纤现象,结果表明:调控拉伸形变作用可以形成分布均一和大长径比的热塑性聚氨酯微纤,通过提高转速增强拉伸流场作用后,热塑性聚氨酯微纤化程度更加显着,形成的聚氨酯微纤分布更加致密,长径比更高,从而显着的提高了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热塑性聚氨酯共混物的拉伸强度和冲击强度。保持热塑性聚氨酯含量为25%,将转速从30rpm提高到60rpm后,拉伸强度从35.7MPa增加到了44.5MPa,冲击强度从16.6kJ/m2提高到了88.5kJ/m2。与此同时高度纤维化的热塑性聚氨酯限制了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的分子链段运动,降低了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的结晶温度和结晶度。采用基于剪切流场主导的双螺杆挤出机和基于拉伸流场主导的偏心转子挤出机制备了不同蒙脱土含量的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蒙脱土复合材料,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蒙脱土复合材料中蒙脱土在分散形态,广角X-射线衍射仪和差示扫描量热仪表征结晶行为和晶体结构,热重分析仪表征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能,运用力学拉伸,弯曲和冲击测试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通过基于拉伸流场主导的偏心转子挤出机制备的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蒙脱土复合材料剥离插层效果更好,另外由于拉伸形变作用对高分子链段的破坏小,具有更高的起始分解温度和最大失重速率温度,同时当蒙脱土含量为5%和9%时,发现有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β晶型形成,整体的机械性能也更好。通过基于剪切流场主导的双螺杆挤出机和基于拉伸流场主导的偏心转子挤出机制备了不同热塑性聚氨酯含量的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热塑性聚氨酯共混物,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两相形态,广角X-射线衍射仪和差示扫描量热仪表征结晶行为和晶体结构,热重分析仪表征共混物的热稳定性能,运用力学拉伸,弯曲和冲击测试共混物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通过基于拉伸流场主导的偏心转子挤出机制备的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热塑性聚氨酯共混物两相相容性好,刻蚀后发现热塑性聚氨酯分散相的分布和尺寸比双螺杆挤出机制备的共混物中热塑性聚氨酯分散相的分布更加均一、尺寸更小,同时热稳定性和力学性能也优于双螺杆挤出机制备的共混物,另外当热塑性聚氨酯含量为25%时,共混物的冲击强度达到了7.8kJ/m2,相比于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提高了39.3%。利用基于剪切流场主导的双螺杆挤出机和基于拉伸流场主导的偏心转子挤出机制备了不同热塑性聚氨酯含量的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热塑性聚氨酯/蒙脱土多相体系复合材料,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热塑性聚氨酯/蒙脱土多相体系的分散形貌和相态结构,广角X-射线衍射仪和差示扫描量热仪表征结晶行为和晶体结构,热重分析仪表征多相复合体系的热稳定性能,运用力学拉伸,弯曲和冲击测试多相复合体系材料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通过基于拉伸流场主导的偏心转子挤出机制备的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热塑性聚氨酯/蒙脱土多相复合体系中,蒙脱土都是以更小的尺寸和更少的层数分散于基体中,插层剥离的现象更为明显,同时有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β晶型的形成,另外也具有更高的初始分解温度和最大分解速率温度。通过以上基于体积拉伸形变主导的偏心转子挤出机实验结果,发现了拉伸形变作用下共混过程中形态演变规律,证明了体积拉伸形变作用对聚酯复合体系良好的混合分散分布效果;通过调控拉伸力场作用可以诱导热塑性聚氨酯微纤化,制备高强度高韧性的原位成纤复合材料;总结了基于拉伸流场主导的偏心转子挤出机比基于剪切流场主导的双螺杆挤出机制备的复合材料体系,蒙脱土有更好的剥离分散效果,热塑性聚氨酯分散相尺寸更小分布更均匀,同时较大的拉伸应力可以使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形成β晶型,最终复合材料的机械力学性能更好。突出了体积拉伸形变对加工聚酯复合体系有显着的优势,为推进和发展拉伸形变加工技术提供有效的依据。
张远博[10](2018)在《建筑垃圾路基变形特性数值模拟及其填筑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建筑垃圾的产生量快速增长,成为了城市发展过程中的一大困扰。如果将建筑垃圾用作道路路基填料,不仅可以节约土地资源,还可以变废为宝,具有显着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意义。本文以建筑垃圾用于路基填筑为研究对象,开展离散元数值模拟和试验段工程现场测试。系统研究了建筑垃圾路基填筑技术和填筑质量控制措施,取得了以下主要研究成果:(1)利用PFC2D软件,模拟了建筑垃圾在一维情况下的压缩变形过程。揭示了压缩变形和颗粒破碎的关系,分析了材料压缩变形过程的细观变化机理,从微观角度上分析了颗粒破碎的受力模式和破碎形态,并研究了材料参数对压缩变形的影响。(2)利用离散单元模型模拟了建筑垃圾在振动荷载作用下的路基压实过程,分析了建筑垃圾在振动荷载作用下的运动规律、路基压实机理和压实效果,得到了碾压过程中的沉降规律,对压实稳定后的颗粒进行颗粒粒径分析,粒径分布符合分形模型。(3)基于建筑垃圾路基试验段,分析了建筑垃圾材料的成分,根据现场施工状态和材料特点,确定了建筑垃圾路基填筑的施工工艺和施工质量控制方法,对路基施工完成后的沉降和粒径分布进行了统计分析。
二、KS-100控制系统的研究与开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KS-100控制系统的研究与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隧道磁阻效应的高频电磁感应电流检测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电火工品电磁感应电流检测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锁相放大检测应用现状分析 |
1.2.3 电磁辐射系统现状分析 |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论文组织架构 |
2.基于隧道磁阻效应的电磁感应电流检测技术 |
2.1 传统电火工品检测原理 |
2.2 基于隧道磁阻效应非接触式检测技术 |
2.2.1 TMR技术在电流检测领域的优势 |
2.2.2 基于隧道磁阻效应的桥丝式电火工品感应电流检测技术剖析 |
2.2.3 隧道磁阻探头回路设计分析 |
2.2.4 隧道磁阻探头的位置设计 |
2.3 锁相放大在火工品检测中的应用 |
2.4 本章小结 |
3.测试系统方案设计 |
3.1 锁相放大系统设计 |
3.1.1 整体方案设计 |
3.1.2 锁相放大系统仿真 |
3.2 功能模块设计 |
3.2.1 混频电路设计 |
3.2.2 模拟锁相电路设计 |
3.2.3 滤波电路设计 |
3.2.4 检测放大电路设计 |
3.2.5 供电方案设计 |
3.3 电磁屏蔽设计 |
3.4 本章小结 |
4.测试环境搭建 |
4.1 电磁辐射系统设计 |
4.2 电磁辐射系统仿真优化 |
4.3 电磁辐射系统测试 |
4.4 本章小结 |
5.系统调试与试验 |
5.1 感应电流测试精度 |
5.2 电磁辐射频率对感应电流的影响分析 |
5.4 电火工品安全性能评估 |
5.5 本章小结 |
6.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2)界面热阻对填充型复合材料导热性能的影响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填充型复合材料和界面热阻的研究 |
1.2.1 填充型复合材料的研究 |
1.2.2 界面热阻的研究 |
1.3 界面热阻的形成及影响因素 |
1.3.1 界面热阻的形成 |
1.3.2 界面热阻的影响因素 |
1.3.2.1 物理因素 |
1.3.2.2 化学因素 |
1.4 界面热阻的模型研究 |
1.4.1 ILM模型 |
1.4.2 AMM模型 |
1.4.3 DMM模型 |
1.5 填充型复合材料的模型建立与条件设定 |
1.5.1 物理模型的建立 |
1.5.2 模型的网格划分 |
1.5.3 导热方程 |
1.6 本课题研究意义和内容 |
1.6.1 课题的研究意义 |
1.6.2 课题的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界面热阻对填充大-小球形填料复合材料导热性能的影响 |
2.1 物理模型的建立和边界条件设定 |
2.2 接触型大-小球形填料 |
2.2.1 界面热阻竞争效应的影响 |
2.2.2 填料导热系数的影响 |
2.3 孤立型大-小球形填料 |
2.3.1 界面热阻竞争效应的影响 |
2.3.2 填料导热系数的影响 |
2.4 结果验证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界面热阻对填充核-壳形填料复合材料导热性能的影响 |
3.1 物理模型的建立和边界条件的设定 |
3.2 接触型核-壳形填料 |
3.2.1 核与壳体积比的影响 |
3.2.2 核与壳导热系数比的影响 |
3.3 孤立型核-壳形填料 |
3.3.1 核与壳体积比的影响 |
3.3.2 核与壳导热系数比的影响 |
3.4 结果验证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界面热阻对填充核-壳大小球形填料复合材料导热性能的影响 |
4.1 物理模型的建立和边界条件设定 |
4.2 接触型核-壳大小球形填料 |
4.2.1 核与壳体积比的影响 |
4.2.2 核与壳导热系数比的影响 |
4.3 孤立型核-壳大小球形填料 |
4.3.1 核与壳体积比的影响 |
4.3.2 核与壳导热系数比的影响 |
4.4 结果验证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界面热阻对填充不同形状填料复合材料导热性能的影响 |
5.1 物理模型的建立与边界条件设定 |
5.2 数值分析 |
5.3 温度场分析 |
5.4 结果验证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主要符号表 |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3)Ag@C核壳结构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其在电化学传感器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论着摘要 |
英文论着摘要 |
英文缩略语 |
第一章 前言 |
一、研究背景 |
二、石墨烯 |
三、核壳材料 |
四、电化学传感器 |
五、本文研究内容与意义 |
第二章 Ag@C/N-RGO-MWCNTs的制备与表征 |
一、实验仪器与试剂 |
二、实验方法 |
三、实验结果 |
四、讨论 |
第三章 基于Ag@C/MWCNTs纳米材料的多巴胺电化学传感器 |
一、实验仪器与试剂 |
二、实验方法 |
三、实验结果 |
四、讨论 |
第四章 基于Ag@C/N-RGO-MWCNTs纳米材料的甲硝唑电化学传感器 |
一、实验仪器与试剂 |
二、实验方法 |
三、实验结果 |
四、讨论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一、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
二、致谢 |
三、个人简介 |
(4)热塑化改性剑麻纤维的制备加工及其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植物纤维简介 |
1.2.1 植物纤维的结构和组成 |
1.2.2 植物纤维物化特性 |
1.2.3 植物纤维预处理方法 |
1.3 植物纤维热塑性材料的研究进展 |
1.3.1 植物纤维的热塑化改性机理 |
1.3.2 植物纤维的热塑化改性策略 |
1.3.3 植物纤维的热塑化改性进展 |
1.4 植物纤维氧化开环热塑化改性研究进展 |
1.4.1 高碘酸盐氧化反应 |
1.4.2 硼氢化钠还原反应 |
1.4.3 发展趋势及存在的问题 |
1.5 选题的目的意义、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
1.5.1 目的与意义 |
1.5.2 主要研究内容 |
1.5.3 创新点 |
第二章 闪爆前后及不同组分体系剑麻纤维高碘酸盐氧化反应研究 |
2.1 实验部分 |
2.1.1 主要原料及试剂 |
2.1.2 主要仪器及设备 |
2.1.3 样品制备 |
2.1.4 测试表征 |
2.2 结果与讨论 |
2.2.1 闪爆前后剑麻纤维形态结构和组分变化 |
2.2.2 不同组分体系剑麻红外光谱分析 |
2.2.3 产物得率分析 |
2.2.4 醛基含量分析 |
2.2.5 红外光谱分析 |
2.2.6 热稳定性分析 |
2.2.7 结晶度分析 |
2.2.8 微观形貌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闪爆前后热塑化改性剑麻纤维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3.1 实验部分 |
3.1.1 主要原料及试剂 |
3.1.2 主要仪器及设备 |
3.1.3 样品制备 |
3.1.4 测试表征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产物得率分析 |
3.2.2 红外谱图分析 |
3.2.3 纤维微观形貌分析 |
3.2.4 表面化学结构分析 |
3.2.5 热稳定性分析 |
3.2.6 结晶度分析 |
3.2.7 热压片材微观形貌分析 |
3.2.8 力学性能分析 |
3.2.9 动态热机械性能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不同组分体系热塑化改性剑麻纤维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4.1 实验部分 |
4.1.1 主要原料及试剂 |
4.1.2 主要仪器及设备 |
4.1.3 样品制备 |
4.1.4 测试表征 |
4.2 结果与讨论 |
4.2.1 产物得率分析 |
4.2.2 变温红外光谱图分析 |
4.2.3 热稳定性分析 |
4.2.4 结晶度及变温XRD分析 |
4.2.5 微观形貌分析 |
4.2.6 力学性能分析 |
4.2.7 动态热机械性能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热塑性剑麻纤维复合体系的挤出加工及性能研究 |
5.1 实验部分 |
5.1.1 主要原料及试剂 |
5.1.2 主要仪器及设备 |
5.1.3 样品制备 |
5.1.4 测试表征 |
5.2 结果与讨论 |
5.2.1 挤出成型实验研究 |
5.2.2 动态热机械性能分析 |
5.2.3 流变特性分析 |
5.2.4 热稳定性分析 |
5.2.5 结晶度分析 |
5.2.6 微观形貌分析 |
5.2.7 力学性能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重复挤出加工对热塑性剑麻纤维复合体系性能的影响 |
6.1 实验部分 |
6.1.1 主要原料及试剂 |
6.1.2 主要仪器及设备 |
6.1.3 样品制备 |
6.1.4 测试表征 |
6.2 结果与讨论 |
6.2.1 动态热机械性能分析 |
6.2.2 流变特性分析 |
6.2.3 热稳定性分析 |
6.2.4 结晶度分析 |
6.2.5 微观形貌分析 |
6.2.6 力学性能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5)三七粉品质的红外光谱快速检测算法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本章小结 |
第2章 红外光谱技术和分析方法 |
2.1 红外光谱技术 |
2.2 数据预处理方法 |
2.3 特征选择和提取 |
2.3.1 区间偏最小二乘 |
2.3.2 竞争性自适应重加权采样 |
2.3.3 连续投影算法 |
2.3.4 主成分分析 |
2.4 机器学习模型 |
2.4.1 线性判别分析 |
2.4.2 支持向量机 |
2.4.3 神经网络 |
2.4.4 卷积神经网络 |
2.4.5 长短时记忆网络 |
2.4.6 粒子群优化算法 |
2.5 模型评价指标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不同等级三七粉及其混合物的鉴别与鉴别算法优化方法研究 |
3.1 引言 |
3.2 FT-MIR光谱鉴别不同等级三七粉混合物的研究 |
3.2.1 样品准备与光谱采集 |
3.2.2 数据预处理 |
3.2.3 特征选择和提取 |
3.2.4 混合物鉴别结果 |
3.3 PSO算法与数据融合技术提高不同等级三七粉混合物的鉴别精度 |
3.3.1 样品准备与光谱采集 |
3.3.2 特征选择和提取 |
3.3.3 混合物鉴别算法优化结果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感染根结线虫病三七的多标签鉴别及其与健康三七混合物的鉴别研究 |
4.1 引言 |
4.2 ATR-FTIR光谱对感染根结线虫病三七粉的多标签鉴别研究 |
4.2.1 样品准备与光谱采集 |
4.2.2 数据预处理和异常值检测 |
4.2.3 ATR-FTIR光谱特征峰 |
4.2.4 特征选择 |
4.2.5 DBSCAN聚类 |
4.2.6 多标签分类结果 |
4.3 健康三七粉和感染根结线虫病三七粉混合物的鉴别研究 |
4.3.1 样品准备与光谱采集 |
4.3.2 数据预处理 |
4.3.3 特征选择 |
4.3.4 混合物鉴别结果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共现特征学习方法及三七根茎部不同部位的定性定量鉴别研究 |
5.1 引言 |
5.2 共现特征学习方法对三七根茎部不同部位的鉴别研究 |
5.2.1 共现特征学习方法描述 |
5.2.2 样品准备与光谱采集 |
5.2.3 数据预处理 |
5.2.4 共现特征选择 |
5.2.5 三七不同部位鉴别结果 |
5.2.6 特征选择方法比较 |
5.2.7 LSTM和 CNNs分类结果 |
5.3 三七根茎部不同部位皂苷含量的定量预测研究 |
5.3.1 仪器和试剂 |
5.3.2 样品采集与准备 |
5.3.3 高效液相色谱检测 |
5.3.4 HPLC结果分析 |
5.3.5 不同部位与药用成分含量相关性分析 |
5.3.6 皂苷含量快速预测模型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光谱数据自动分析平台开发和三七粉伪品的快速鉴别研究 |
6.1 引言 |
6.2 光谱数据自动分析平台开发 |
6.2.1 开发目的和平台功能介绍 |
6.2.2 设计排序规则 |
6.2.3 系统设计与功能实现 |
6.2.4 光谱数据自动分析流程 |
6.3 基于光谱自动分析平台的三七及其七种伪品的快速鉴别研究 |
6.3.1 样品准备与光谱采集 |
6.3.2 共现特征选择 |
6.3.3 混合物鉴别结果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7.1 论文工作总结 |
7.2 主要创新点 |
7.3 论文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博士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6)复合夹层筋板结构声振特性分析及抑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1.1 课题来源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加筋板壳结构声振特性研究现状 |
1.3 夹层板壳结构声振特性研究现状 |
1.4 复合材料结构声振特性研究现状 |
1.5 板类结构声振抑制研究现状 |
1.6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章 热源环境下夹层板结构声振特性分析 |
2.1 引言 |
2.2 夹层板的几何构形和材料特性 |
2.3 热源环境下夹层板的振动控制方程 |
2.4 夹层板结构的振动声学响应 |
2.5 模型验证 |
2.5.1 热载荷下夹层板固有频率验证 |
2.5.2 夹层板声学模型验证 |
2.6 夹层板结构声振数值计算与讨论 |
2.6.1 结构参数对声学响应的影响 |
2.6.2 材料参数对声学响应的影响 |
2.6.3 均布载荷对声学响应的影响 |
2.6.4 温度载荷对声学响应的影响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弹性地基下夹层筋板声振特性分析 |
3.1 引言 |
3.2 弹性地基下夹层板的振动控制方程 |
3.3 夹层筋板的振动控制方程 |
3.4 夹层筋板的振动声学响应 |
3.5 模型验证 |
3.5.1 点阵夹层板固有频率验证 |
3.5.2 点阵夹层筋板声学模型验证 |
3.6 夹层筋板结构声振数值计算与讨论 |
3.6.1 不同结构类型对声学响应的影响 |
3.6.2 材料损耗因子对声学响应的影响 |
3.6.3 不同夹芯类型对声学响应的影响 |
3.6.4 结构参数对热屈曲的影响 |
3.6.5 不同结构参数对声学响应的影响 |
3.6.6 不同弹性地基参数对声学响应的影响 |
3.6.7 不同温度载荷对声学响应的影响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复合功能梯度板结构振动特性分析 |
4.1 引言 |
4.2 复合功能梯度板的几何构形和材料特性 |
4.3 复合功能梯度板的动力学方程 |
4.4 复合功能梯度板固有频率验证 |
4.5 复合功能梯度板数值结果与分析 |
4.5.1 结构参数和材料分布类型对弯曲特性的影响 |
4.5.2 铺设方式和层数对弯曲特性的影响 |
4.5.3 温度载荷和弹性地基参数对弯曲特性的影响 |
4.5.4 结构参数和材料分布类型对固有频率的影响 |
4.5.5 铺设方式和弹性地基参数对固有频率的影响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外部流场作用下复合夹层筋板结构声振特性分析 |
5.1 引言 |
5.2 复合功能梯度板的振动声学响应 |
5.3 复合夹层筋板声学模型验证 |
5.4 复合夹层筋板结构声振数值计算与讨论 |
5.4.1 不同结构类型对声学响应的影响 |
5.4.2 不同材料分布类型对声学响应的影响 |
5.4.3 不同体积分数对声学响应的影响 |
5.4.4 不同铺设层数对声学响应的影响 |
5.4.5 不同铺设方式和角度对声学响应的影响 |
5.4.6 外部均匀流体对声学响应的影响 |
5.4.7 不同温度载荷对声学响应的影响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复合夹层筋板结构声振抑制研究 |
6.1 引言 |
6.2 附加动力吸振器复合加筋板振动控制方程 |
6.3 复合夹层筋板结构声振抑制计算与讨论 |
6.3.1 动力吸振器参数对声学响应的影响 |
6.3.2 分布式动力吸振器对声学响应的影响 |
6.4 分布式动力吸振器声振抑制实验验证 |
6.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7)干热岩水力压裂诱发能量释放的数值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地热开发水力压裂数值模型研究 |
1.2.2 水力压裂诱发断层活化的能量释放模型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2 数值模型 |
2.1 多场耦合数值模型 |
2.1.1 力学模型 |
2.1.2 含有单裂缝岩石的本构模型 |
2.1.3 裂缝流体流动模型 |
2.1.4 裂缝扩展模型 |
2.2 能量释放模型 |
2.2.1 弹簧-阻尼模型 |
2.2.2 剪切应力降动态传递模型 |
2.2.3 能量计算 |
3 数值模型求解与验证 |
3.1 数值模型求解 |
3.2 数值模型验证 |
3.2.1 含有单一裂缝单元体的直剪模拟 |
3.2.2 接触裂缝在流固耦合效应下的非稳定流 |
3.2.3 非接触状态下二维KGD水力压裂裂缝扩展模拟 |
4 诱发能量释放的数值仿真应用 |
4.1 地质模型、初始和边界条件 |
4.2 模拟结果 |
4.3 讨论 |
4.4 参数分析 |
4.4.1 施工参数 |
4.4.2 地质力学参数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8)二硒化铁基纳米材料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钠离子电池研究状况 |
1.2.1 钠离子电池工作机理 |
1.2.2 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 |
1.2.3 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 |
1.3 电解水产氢的研究状况 |
1.3.1 电解水产氢机理 |
1.3.2 电解水产氢测试 |
1.3.3 电解水产氢催化剂 |
1.4 FeSe_2基纳米材料的能量转换与存储研究现状 |
1.4.1 FeSe_2基纳米材料在钠离子电池方面的应用 |
1.4.2 FeSe_2基纳米材料在电催化产氢方面的应用 |
1.5 选题意义及研究内容 |
1.5.1 选题意义 |
1.5.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FeSe_2纳米片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药品及仪器 |
2.2.2 FeSe_2纳米片的制备 |
2.2.3 表征 |
2.2.4 钠离子电池测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形貌与组成分析 |
2.3.2 钠离子电池性能的研究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FeSe_2/MoSe_2@CP复合材料的合成及其电催化产氢性能的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药品及仪器 |
3.2.2 材料制备 |
3.2.3 表征 |
3.2.4 电催化性能测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结构与形貌分析 |
3.3.2 电催化产氢性能研究 |
3.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致谢 |
(9)聚酯复合体系体积脉动共混机理及其结构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物理量名称及符号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聚酯复合体系材料概述 |
1.2.1 聚酯的定义和特点 |
1.2.2 聚酯复合材料进展 |
1.3 体积拉伸流场在成型加工中的概述 |
1.3.1 拉伸流场的定义 |
1.3.2 拉伸流场的优势 |
1.4 本文研究意义和研究内容 |
1.4.1 研究意义 |
1.4.2 研究内容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体积脉动塑化输运中PBT/TPU共混形态 |
2.1 实验材料 |
2.2 实验设备 |
2.2.1 偏心转子挤出机结构与原理 |
2.2.2 偏心转子挤压系统工作原理 |
2.2.3 偏心转子拉伸形变作用机理 |
2.3 实验方案 |
2.4 表征仪器 |
2.4.1 广角X射线衍射仪 |
2.4.2 差示扫描量热法 |
2.4.3 扫描电子显微镜 |
2.4.4 图像处理与分析 |
2.5 相形态演化过程分析 |
2.6 广角X-射线衍射分析 |
2.7 差示扫描量热法分析 |
2.8 体积拉伸形变塑化输运相形态演化机理 |
2.9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拉伸流场中PBT/TPU原位成纤机理 |
3.1 实验材料 |
3.2 实验设备 |
3.3 实验方案 |
3.4 表征仪器 |
3.4.1 差示扫描量热法 |
3.4.2 扫描电子显微镜 |
3.4.3 图像处理与分析 |
3.4.4 力学性能测试 |
3.5 PBT/TPU原位成纤相形态分析 |
3.5.1 PBT/TPU共混物中TPU含量影响 |
3.5.2 PBT/TPU共混物中拉伸流场影响 |
3.6 结晶行为分析 |
3.6.1 PBT/TPU共混物中TPU含量影响 |
3.6.2 PBT/TPU共混物中拉伸流场影响 |
3.7 力学性能分析 |
3.7.1 PBT/TPU共混物中TPU含量影响 |
3.7.2 PBT/TPU共混物中拉伸流场影响 |
3.8 拉伸形变诱导PBT/TPU原位成纤机理 |
3.9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MMT填充PBT复合体系结构与性能 |
4.1 实验材料 |
4.2 实验设备 |
4.3 实验方案 |
4.4 表征仪器 |
4.4.1 广角X射线衍射仪 |
4.4.2 差示扫描量热法 |
4.4.3 扫描电子显微镜 |
4.4.4 透射电子显微镜 |
4.4.5 图像处理与分析 |
4.4.6 热失重测试分析 |
4.4.7 力学性能测试 |
4.5 不同加工流场下复合材料分散形态 |
4.6 不同加工流场下复合材料热稳定性 |
4.7 不同加工流场下复合材料结晶性能 |
4.7.1 差示扫描量热法分析 |
4.7.2 广角X射线衍射分析 |
4.8 不同加工流场下复合材料力学性能 |
4.8.1 拉伸性能 |
4.8.2 弯曲性能 |
4.8.3 冲击性能 |
4.9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PBT/TPU两相共混微结构与性能 |
5.1 实验材料 |
5.2 实验设备 |
5.3 实验方案 |
5.4 表征仪器 |
5.4.1 广角X射线衍射仪 |
5.4.2 差示扫描量热法 |
5.4.3 扫描电子显微镜 |
5.4.4 图像处理与分析 |
5.4.5 热失重测试分析 |
5.4.6 力学性能测试 |
5.5 不同加工流场下共混物两相形态 |
5.6 不同加工流场下共混物热稳定性 |
5.7 不同加工流场下共混物结晶性能 |
5.7.1 差示扫描量热法分析 |
5.7.2 广角X射线衍射分析 |
5.8 不同加工流场下共混物力学性能 |
5.8.1 拉伸性能 |
5.8.2 弯曲性能 |
5.8.3 冲击性能 |
5.9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PBT/TPU/MMT多相体系相态结构 |
6.1 实验材料 |
6.2 实验设备 |
6.3 实验方案 |
6.4 表征仪器 |
6.4.1 广角X射线衍射仪 |
6.4.2 差示扫描量热法 |
6.4.3 扫描电子显微镜 |
6.4.4 透射电子显微镜 |
6.4.5 图像处理与分析 |
6.4.6 热失重测试分析 |
6.4.7 力学性能测试 |
6.5 不同加工流场下多相体系形态结构 |
6.6 不同加工流场下多相体系热稳定性 |
6.7 不同加工流场下多相体系结晶性能 |
6.7.1 差示扫描量热法分析 |
6.7.2 广角X射线衍射分析 |
6.8 不同加工流场下多相体系力学性能 |
6.8.1 拉伸性能 |
6.8.2 弯曲性能 |
6.8.3 冲击性能 |
6.9 本章小结 |
结论 |
创新点 |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10)建筑垃圾路基变形特性数值模拟及其填筑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建筑垃圾工程应用研究现状 |
1.2.2 材料压实特性的研究现状 |
1.2.3 离散元法的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内容 |
第二章 粗粒料压缩破碎的数值模拟 |
2.1 数值模拟方法 |
2.1.1 离散单元法和PFC软件 |
2.1.2 基本理论 |
2.1.3 本构模型和基本参数 |
2.2 压缩破碎的模拟过程 |
2.2.1 模型建立 |
2.2.2 模拟过程演变 |
2.2.3 模拟结果分析 |
2.2.4 颗粒数量依赖性分析 |
2.3 参数分析 |
2.3.1 内部孔隙率的影响 |
2.3.2 表观孔隙率的影响 |
2.3.3 刚度参数的影响 |
2.3.4 强度参数的影响 |
2.3.5 刚度比的影响 |
2.3.6 摩擦系数的影响 |
2.4 小结 |
第三章 路基压实的数值模拟分析 |
3.1 数值模拟方法 |
3.1.1 数值模型的建立 |
3.1.2 碾压的模拟 |
3.1.3 细观参数的选取 |
3.1.4 测量系统的布置 |
3.1.5 孔隙率和表观干密度 |
3.2 模拟结果分析 |
3.2.1 路基压实过程 |
3.2.2 压实效果分析 |
3.2.3 粒径分布统计 |
3.3 细观参数对路基压实的影响 |
3.3.1 碾压速度的影响 |
3.3.2 材料刚度的影响 |
3.3.3 材料强度的影响 |
3.3.4 摩擦系数的影响 |
3.3.5 阻尼系数的影响 |
3.4 小结 |
第四章 建筑垃圾的路基填筑技术研究 |
4.1 材料特点 |
4.2 路基填料的技术要求 |
4.3 填筑施工流程 |
4.3.1 施工准备阶段 |
4.3.2 摊铺和初平 |
4.3.3 碾压 |
4.4 施工质量控制和检测 |
4.5 路基碾压的粒径分析 |
4.6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研究结论 |
5.2 进一步研究工作的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四、KS-100控制系统的研究与开发(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隧道磁阻效应的高频电磁感应电流检测技术研究[D]. 黄晓龙. 中北大学, 2021(09)
- [2]界面热阻对填充型复合材料导热性能的影响机制研究[D]. 汪晓雪. 兰州交通大学, 2021
- [3]Ag@C核壳结构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其在电化学传感器中的应用[D]. 李瑜. 锦州医科大学, 2021(01)
- [4]热塑化改性剑麻纤维的制备加工及其性能研究[D]. 雷波.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5)
- [5]三七粉品质的红外光谱快速检测算法及应用研究[D]. 杨晓东. 西南大学, 2020(01)
- [6]复合夹层筋板结构声振特性分析及抑制研究[D]. 付涛.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9(01)
- [7]干热岩水力压裂诱发能量释放的数值模拟研究[D]. 张海宽. 重庆大学, 2019(01)
- [8]二硒化铁基纳米材料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能研究[D]. 陈亚兰.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9(09)
- [9]聚酯复合体系体积脉动共混机理及其结构性能研究[D]. 邱峰.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1)
- [10]建筑垃圾路基变形特性数值模拟及其填筑技术研究[D]. 张远博. 上海交通大学, 201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