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企业六度地震区多层砖房钢筋混凝土结构柱设置探讨

石油企业六度地震区多层砖房钢筋混凝土结构柱设置探讨

一、石油企业六度地震区多层砖房钢筋混凝土构造柱设置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赵文哲[1](2018)在《砌体结构地震易损性研究》文中认为结构地震易损性分析是地震灾害损失预测及地震灾害风险评估的核心内容,也是基于性能的地震工程的关键环节,开展结构地震易损性研究对地震灾害防御具有意义。砌体结构是我国城镇房屋建筑最常见的结构形式,在历次破坏性地震中均遭遇了严重的破坏,其破坏程度常与地震动特性及结构本身的振动特性密切相关。本文以典型三层和六层砌体结构为对象,采用层间剪切结构分析模型,借助非线性动力时程分析,开展了基于地震动参数的易损性分析研究。首先,分析比较了采用不同地震动参数揭示地震动对砌体结构破坏作用的充分有效性。第二,定量研究了多个结构模型参数的不确定性对结构易损性的影响。第三,研究了侧向刚度突变对结构易损性的影响。最后,开展了设防水准对结构易损性的影响分析。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开展了砌体结构地震易损性分析中地震动参数的充分有效性研究。选取90条实际地震记录作为输入开展结构非线性动力分析,基于结构最大层间位移角与地震动参数之间的回归拟合及残差分析,对30个地震动强度参数的“充分性”和“有效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以峰值加速度PGA、结构基本周期对应的加速度反应谱值Sa(T1,5%)和有效峰值加速度EPA作为地震动参数输入时可以更合理的揭示地震动对砌体结构的破坏作用。2)开展了结构不确定性对砌体结构地震易损性的影响分析。基于平均值一次二阶矩与IDA相结合的方法,采用灵敏度分析定量分析了各参数的不确定性(砌块容重、活荷载、初始刚度、硬化刚度、砂浆剪切强度以及倒塌破坏状态限值)对砌体结构倒塌地震易损性的影响。研究表明:倒塌破坏状态限值、初始刚度对结构倒塌地震易损性曲线影响较大;砌块容重、活荷载和硬化刚度对结构地震易损性曲线影响较小,可以视为确定性因素。3)开展了楼层侧向刚度变化对砌体结构易损性的影响分析。通过改变楼层的侧向刚度值来模拟薄弱层,通过改变底层与二层的侧向刚度比,分析了底部刚度突变对结构不同破坏状态超越概率分布的影响。研究表明:与规则结构相比,当刚度突变位于结构底层时,在地震作用下结构易损性相对较高;随着底层与二层的侧向刚度比从0.5增大至1.2,结构易损性逐渐降低。当刚度比为1.5时,结构薄弱层由底层转移至二层,结构整体易损性增加;当底层与二层侧向刚度比小于1时,结构倒塌易损性要显着高于规则结构。4)开展了不同设防水准砌体结构的易损性分析。针对不同设防水准的砌体结构,采用拉丁超立方抽样技术对结构的不确定参数进行抽样,并与地震记录随机组合形成地震-结构模型系统。通过非线性时程分析,建立了考虑结构模型参数不确定性的各设防水准砌体结构地震易损性曲线。分析表明:随着设防水准的提高,给定地震动强度水平下,结构不同破坏状态的超越概率逐渐降低;设防烈度提高一度,结构倒塌易损性最多降低12%。

谢莉[2](2018)在《基于基准墙率的砌体结构抗震快速鉴定方法》文中研究指明中国是一个地震多发的国家,地震强度大,分布广。百年来的地震震害资料表明中国平均5年左右就会发生一次7.5级以上地震,平均10年就会发生一次8级以上地震,每一次地震对于我国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由于砌体结构房屋易取材、成本低、施工周期短等优点,因此广泛存在于村镇和中小城市,但发生地震时往往砌体结构破坏数量远大于其它结构类型。2016年6月1日我国正式实施《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 18306-2015),新一代区划图对全国抗震设防要求有所提高,全国再无非抗震区。这意味着在颁布以前大量非抗震或规范所要求提高设防烈度地区的房屋已不再满足现有抗震鉴定规范,亟待需要对这类大面积群体建筑逐一进行抗震鉴定,但是工作量太大,不能短时间内对在新设防烈度房屋的破坏程度进行快速预判。所以,为了利于解决此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对于砌体结构房屋相对便捷可靠的抗震鉴定方法。因此,为了能够达到快速鉴定砌体结构抗震性能的目的,本文主要进行了以下工作:(1)概述了我国抗震鉴定的发展史,归纳国内外对于评估砌体结构抗震性能指标的分析研究。(2)对比了中国、欧洲和美国三国抗震鉴定标准的评估方法、相关参数取值和评估流程,研究了中国与美国、中国与欧洲之间的抗震鉴定标准的区别。(3)对砌体结构的破坏程度进行了等级划分。通过对搜集到的震害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归纳了砌体结构房屋震害特征和规律,并分析了抗震性能的影响因素。(4)提出了一种基于基准墙率的砌体结构抗震鉴定方法。利用30例砌体结构房屋的震害数据,研究基准墙率与砌体结构破坏程度的影响关系,提出在不同地震烈度下基于基准没墙率的破坏等级判别指标,对该指标进行修正后给出了其与结构破坏等级之间的定量关系。(5)选取遭遇7、8、9度烈度的3个算例,用本文给出的基准墙率作为破坏等级判别指标和我国现行抗震鉴定标准提供的鉴定方法进行分析对比。通过对其结果与实例实际震害进行比较分析,验证了本文提出的判别指标用于砌体结构评估是可靠且有效的。

马天恩[3](2016)在《中小城市建筑地震风险管理及防震减灾设计 ——以河北省衡水市为例》文中指出到目前为止,人类仍无法准确预报地震,但是我们通过切实可行的地震风险管理分析方法,可以评估该地区的地震风险指数、计算建筑物的地震抵抗力、预测某场地在未来出现各种强度地震的可能性。对于不同结构形式的建筑物,其防震减灾设计的基本原则与设计思想也是不尽相同的。怎样做好风险管理,如何有效提高广大中小城市的建筑物对地震灾害的防御能力,对今后城市的安全稳定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本文在总结国内外建筑抗震新技术及防灾减灾设计的基础上,针对衡水市的城市建设和建筑特点,对中小城市抗震建筑设计要点、抗震设计、经济等方面提出建议,同时还对中小城市地震风险管理进行了分析,从中小城市地震风险管理的内容、步骤等方面对城市所面临的风险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最后,以衡水市为例,针对其抗震建筑进行简单分析并提出一些想法和建议。

姚新强[4](2016)在《天津农居易损性与抗震能力分布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国农村民居量大面广,从规划选址到设计施工没有正规的监督和管理。农村民居抗震能力要远远低于城市,大量的抗震能力研究和实际震害已经证明了这一点。农村民居抗震能力的强弱和农民自身经济、防震减灾意识、当地的传统做法、政府的重视程度等息息相关。我国农村民居抗震能力呈现出东强西弱的总体特点,应该说经济越发达的地区,农村民居抗震能力越强,经济越落后的地区,农民民居抗震能力越弱。而西部大部分地区和东部强震危险区往往是中强地震发生区。农村民居尤其是老旧民居材料老化、腐蚀严重,基本无任何抗震措施。在当前形势下对农村民居进行抗震能力评价和研究应该是迫在眉睫的一项工作。天津地区属于东部强震危险区,农村地区民居占比较大,尤其是第五代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2016年将要实施,天津市一些地区的抗震设防烈度有了提高,虽然有法不溯往的原则,但是目前大多数农村民居抗震能力无法达到2020年天津市抵御6级地震的防震减灾目标已经是不争的事实,然而目前对天津地区开展农居抗震能力的研究却较少。因此开展天津地区农居地震易损性分析和抗震能力分布研究,可以为现有农居的抗震加固和未来农村民居的选址和规划提供技术支持和科学依据,为地震灾害评估,救援等工作提供基础数据。本文在国内外农村民居抗震能力评价、研究和地震安全工程分析背景的基础上,对全国典型地震农居震害和易损性进行了分析,给出了农居破坏等级的划分标准和地震易损性指数的定义;然后以天津地区有代表性的3个区县农居结构为研究对象,提出了农居抗震性能三级调查方法,对天津农居的抗震性能开展了调查与分析工作;然后对天津农居中主要的材料、构件进行了力学试验,给出了材料、构件的力学性能和墙片破坏等级的双参数划分方法和标准;然后在农居抗震性能调查和试验的基础上,对天津农居的地震易损性进行了分析,并和全国农居震害中给出的易损性指数进行了对比分析;然后对天津农居抗震能力分布进行了研究,给出了抗震能力分布和抗震能力分布指数的定义,通过人口、破坏比和结构类型及比例因素分析了天津农居抗震能力分布的特征;最后对本文的工作进行看了展望和总结。本论文主要完成了以下工作:首先,分析了国内外农居抗震能力的研究现状和背景资料,分析了全国典型地震农居震害特点、破坏特征和破坏机理,给出了易损性指数的一种定义,分析了全国典型地震农居的易损性,并对不同结构类型的易损性指数进行了对比分析。其次,对天津农居进行了抗震性能调查,给出了天津3个典型区县农居不同结构类型的抗震现状,形成了典型单体农居抗震性能调查表、结构图和自然村农居整体抗震性能调查表,为天津农居抗震能力评估和易损性分析提供基础资料;对天津农居典型中的典型材料和构件进行了力学性能试验,分别开展了泥浆、炉渣砂浆和水泥砂浆标准试块的抗压强度试验,进行了3种砂浆的砌体轴心抗压强度试验,以及12个墙片构件的拟静力试验。明确了天津典型农居墙体的抗压强度和抗剪强度,并给出了墙片破坏等级的双参数划分方法和标准。然后,在大量典型农居调查的基础上,进行了天津农居的抗震能力鉴定和易损性分析,给出了抽样自然村单栋农居的抗震能力指数、不同结构类型房屋数量分布和易损性矩阵,给出了天津农居易损性指数并和全国农居易损性指数进行了对比分析。最后,给出了抗震能力分布和抗震能力分布指数的一种定义,以及抗震能力分布指数的一种划分标准。在不同结构类型房屋数量分布和易损性矩阵的基础上,通过人口密度分布推算得到目标区房屋的总量,利用标准差法得到天津目标区农居地震抗震能力分布。

李龙[5](2015)在《砌体与HPFL组合圈梁构造柱房屋结构抗震试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的地震灾害统计表明,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的砌体房屋有一大部分抗震能力不足,这也导致了砌体结构在地震作用下受损比其他结构严重的多。针对传统砌体结构所采用混凝土圈梁、构造柱繁琐的施工工序,本文提出了用砌体与HPFL组合圈梁构造柱,抗震性能好且施工简单。多层砌体结构所受的水平地震作用主要由墙体及高性能水泥复合砂浆钢筋网薄层(HPFL)条带与砖砌体组合而成的圈梁构造柱弱框架体系两部分承担,当地震作用足够大时,中间的墙体会产生交叉斜裂缝甚至倒塌,剩下周边的HPFL条带与砖砌体组合成的圈梁构造柱结构体系单独来承担地震作用。本文通过足尺寸模型的砌体与HPFL组合圈梁构造柱的振动台试验,来分析组合结构的抗震能力。试验结果表明,当荷载取为一层荷载,砌体与HPFL组合圈梁构造柱结构加固条带宽度为240mm时,抵抗变形能力比加固宽度为180mm宽提高了将近三成,以此相同条件下加固条带的抗震效果与宽度成正比。与单面加固相比,双面加固的抗震效果更好,其抗震承载能力有大幅提高,最高可以提高将近六成。砌体与HPFL组合圈梁构造柱有着良好的抗震性能,既可以对已有砌体房屋进行加固也适合新建砌体房屋,砌体与HPFL组合圈梁构造柱可以代替传统的砖混结构。根据试验结果和理论分析,本文提出了HPFL窄条带抗震计算公式,可供工程结构设计时参考使用。对本次试验,当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时,HPFL条带宽度宜取180mm,并当为一种构造措施;当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时,HPFL条带宽度宜取240mm;当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时,HPFL条带宽度宜取360mm。

陈邦[6](2015)在《建筑结构震害预测及灾害模拟研究》文中提出随着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的修订完善,设计标准、构造措施等因素得到一定程度加强,使得建筑抗震能力大大提高,在近年来发生的地震中,设防房屋抗震效果显着。而目前使用的大多数震害预测方法是基于通海地震、唐山地震等时期未进行抗震设防以及抗震加固的建筑物和工程设施的震害资料,并通过归纳、总结而得出的,具有一定的时代局限性。对经过抗震设防以及抗震加固的建筑物来说,震害预测的结果会出现较大偏差。本文选取在我国广泛分布的砌体结构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震害实例研究发现问题,运用有限元数值模拟的方法进行验证,最后利用数值模拟结果对研究中出现的问题提出改进方案,并得到相对应的结果。首先,本文对目前已有的震害预测方法进行归纳总结,针对研究对象砌体结构选取尹之潜结构易损性分析的确定方法为蓝本,通过实际震例进行验证发现其修正系数选项可进一步细化补充与完善。通过对12栋不同建造年代、设防烈度等典型设防砌体结构归纳分析,初步确定构造柱根数与实际震害等级之间存在一种函数关系,并试图将该函数关系量化成修正系数选项,为后续的有限元数值模拟工作打下基础。然后,以漩口中学学生宿舍为原型,通过对比分析1989、2001、2010三版抗震规范对构造柱的布置要求,设计不同工况,进行有限元建模。利用最大层间位移角与震害等级之间关系,对各工况提取参数与结果分析。结合尹之潜方法所得到的易损性结果,计算出不同数目构造柱下的修正系数,最后通过震害实例对新增构造柱修正系数进行验证。最后,本文对比分析地震震灾害场景快速预测和模拟现有技术后,采用MultiGen Creator和SuperMap平台,通过对映秀地形和工力所园区的实时模拟,初步探讨了三维地震灾害场景的可行性。

陈小飞[7](2013)在《村镇建筑基于性态的抗震设防标准、易损性分析及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前,在村镇建筑的抗震设防标准方面,我国传统的做法是将村镇与城市统一考虑来规定其抗震设防目标、原则和方法,没有考虑发达城市地区和村镇地区在地震危险性特征、实际结构类型及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方面的差异,没有考虑城乡地区和阶层之间收入差距日益严重的实际情况,从而导致对城市和农村要求具有相同的抗震设防标准,这对经济相对落后地区或发达地区经济相对贫困的农户来说是不现实的,几乎很难采用规范规定的设防标准进行抗震设防。特别是对一些远离大都市圈而地震烈度又比较高的农村地区,其抗震防灾工作面临着更大的挑战。此外,在全国范围内给出了统计意义的结构抗震设防标准,也不能完全符合村镇地区的实际发展水平。为此,需要研究符合农村实际特点的、合理的村镇建筑抗震设防标准,为农村民房抗震措施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为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的实施提供决策依据。基于性态的抗震设计理论的诞生,为该项研究提供科学手段,本文对村镇建筑引入了基于性态抗震设防思想,从抗震设防标准的制定、易损性分析及地震保险费率的厘定三个方面开展了一系列研究,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村镇建筑基于性态的抗震设防标准研究。针对不同地域村镇建筑的特点、抗震能力现状、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将村镇地区分为农村、乡镇和县城三个层次,研究适合村镇建筑的多水准抗震设防标准;对村镇建筑单纯按照使用功能进行了分类;考虑到村镇地区村、乡、县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以及结构类型的不同,提出了不同使用功能、不同层次地区村镇建筑在各级设防地震动水平下的最低抗震性态目标和抗震设计类别。(2)基于不同性态标准的典型村镇建筑地震易损性分析。选择典型村镇结构类型——砌体结构为主要研究对象,进行地震易损性分析。将村镇地区分为农村、乡镇和县城三个层次,选取了不同性态标准(不同层数、不同构造措施、不同砖砌体强度和砂浆强度)的十八种典型砌体结构模型。运用蒙特卡洛法考虑地震动和砌体结构模型的随机性,共生成1080种结构—地震动样本,对每一个结构—地震动样本,以位移延性比作为破坏等级的判别指标,运用MATLAB程序进行非线性计算,通过对大量数据的回归分析,得出不同性态标准的砌体结构模型的地震易损性曲线。根据对每种模型的易损性曲线以及对同等破坏状态下不同性态标准的砌体模型易损性曲线的对比分析,验证了将村镇地区分三个层次研究其抗震设防的合理性和可行性。(3)典型村镇建筑地震保险费率厘定。基于典型村镇建筑地震易损性分析结果,估计该类结构的可能地震损失,进而可以确定其地震保险费率。考虑不同地区地震危险性特征的差异,对不同地区取不同的形状参数k(6、10和20),得出不同地震危险性特征区基本烈度为7度的地震危险性曲线,进而得出相应于不同遭遇烈度的年发生概率。运用地震损失估计及地震保险理论知识,得出村镇建筑的地震保险费率。通过对不同设防标准的典型村镇建筑地震费率的比对,验证按不同危险性特征分区及将村镇地区分三个层次来研究地震保险费率的合理性。

苏启旺[8](2012)在《砌体结构抗震能力评估研究》文中提出减轻既有建筑物的地震灾害的有效途径是对其进行合理的抗震评估且对不满足抗震要求的建筑物采取相应的加固措施。然而,对于既有砌体结构抗震表征指标的研究还比较少见,汶川地震中,大量砌体结构房屋建筑遭受了不同程度的破坏,这为检验砌体结构房屋抗震能力提供了大量的第一手实际震害资料。本文围绕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特大地震下建筑工程抗倒塌关键技术研究》之子课题“特大地震下砖混学校建筑抗倒塌关键技术研究”,结合汶川地震中调查取得的实际震害资料,对砌体结构抗震能力的评估指标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主要研究工作和成果如下:(1)通过对日本多层钢筋混凝土房屋三阶段抗震能力评估方法、中国砌体结构房屋抗震能力评估方法以及相应参数的取值等进行深入的分析,并对两者进行比较,研究了两者间的主要异同。(2)对汶川地震中所调查的砌体结构房屋遭遇烈度和破坏程度进行界定。通过对震害数据的统计分析,并对砖砌体结构震害特征及规律进行归纳总结,分析了影响抗震能力的相关因素。(3)通过分析了砌体结构与混凝土结构两者实现抗震能力途径的不同,针对砌体结构延性低、抗震能力主要取决于其承载力的特点,本文提出了以墙体数量即墙率等为主要参数的砌体结构抗震能力表征指标,它具有计算简单的特点,便于快评估。基于汶川地震砌体结构震害的数据,给出了所提出的抗震能力表征指标与震害之间的定量关系,分析了表征指标的优缺点。(4)通过分析构造柱、圈梁和楼板对砌体结构抗震能力的影响,构造出了圈梁、构造柱和楼板对砌体结构抗震能力影响的参数,该参数能够较好地描述圈梁、构造柱和楼板类型对砌体结构抗震能力的贡献。基于汶川地震砌体结构震害的数据,建立了相应的结构抗震能力表征指标,并给出了表征指标与震害之间的定量关系,且分析了表征指标的优缺点。最后,从各个表征指标与震害之间的定量关系入手,对砌体结构在高烈度区的应用进行了探讨。(5)提出了依据表征指标评估结构抗震能力的方法。结合实例,通过采用现行抗震鉴定标准评估方法、本文提出的表征指标评估方法对实例进行抗震能力评估结果的比较分析,以及评估结果与现场实际震害结果的对比分析,阐述了本文所提出的表征指标用于评估的有效性和合理性:表征指标评估的结果与规范方法评估的结果基本上是一致的,且与实际震害结果相吻合。(6)介绍了我国历版抗震鉴定标准中关于抗震墙基准面积率取值的规定,对现行抗震鉴定标准中抗震墙基准面积率的取值进行了改进:综合考虑了墙体中构造柱数量和楼板类型对结构抗震能力的影响,依据构造柱数量和楼板类型的不同,给出了不同的修正系数,弥补了规范中由工程经验等得到的单一取值的不足。(7)介绍了我国历版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中关于高度、层数限值和构造柱设置的规定,分析其中的不足。对现行抗震设计规范中关于砌体结构层数限值和构造柱设置的规定提出了改进建议:综合考虑了单位楼层内墙体数量和楼板类型对结构抗震能力的影响,依据单位楼层内墙体数量和楼板类型的不同,给出了不同的取值,弥补了规范中单一取值的不足。

蔡其彪[9](2011)在《汶川地震中陇南地区房屋震害调查与分析》文中提出2008年5月12日,我国四川省汶川县发生里氏8.0级特大地震。此次大地震造成了陇南地区大量的房屋建筑的破坏,本文基于汶川地震中陇南地区建筑结构的地震灾害调查资料,对砖混结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破坏特征进行了归纳、总结,对陇南地区典型房屋的震害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阐述和分析,总结了两种类型结构的抗震经验。得出如下结论:1)砖混结构房屋纵墙、横墙、楼梯间墙体开裂普遍,主要原因是房屋结构基础薄弱,结构整体性不好。裂缝产生后,修复比较困难,应开展砖混结构墙体抗震防裂措施研究。如发展轻质高强的砌体材料,提高砂浆强度,加强其连接构造措施,严格保证施工质量等。2)通过分析、总结发现结构的整体性和整体强度是控制砖混结构地震损害大小的关键;为了进一步提高砖混结构的整体性及抗倒塌能力,在经济允许的情况下应限制预制板的使用范围,特别是纵墙承重、大开间的建筑;坚持现有的抗震理念和原则,严格执行抗震规范,特别是落实圈梁和构造柱抗震措施,且保证施工质量。3)框架结构的损害主要是填充墙的大量开裂和破坏。原因是:框架填充墙平面布置不对称,造成结构刚心与质心不重合,产生剧烈扭转位移;填充墙沿房屋竖向布置不均匀,导致竖向刚度不连续形成薄弱层,产生过大相对侧移。因此,嵌砌于框架中的填充墙,平面布置应均匀对称,竖向应连续贯通。4)框架填充墙大多采用红砖砌体材料,块体较多,砂浆饱满度难以得到保证,同时其与主体结构连结不牢靠,在强震下变形不能与主体结构相协调,而普遍破坏严重,所以应着重考虑框架结构中墙体材料和连接措施的问题。最后,本文选取了陇南地区一幢典型的框架结构,利用Perform-3D简化建模,对结构进行非线性反应分析,分析了填充墙对结构地震反应和动力时程的影响。研究表明在布置填充墙以后,由于侧向刚度变大,结构自振周期减小。在罕遇地震下,相比输入相同地震动情况下,填充墙框架的最大水平位移、最大层间位移角都有明显的减小作用。

王静[10](2009)在《学校多层砌体房屋抗震鉴定问题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砌体结构在我国是一种使用颇广的结构形式。在今年的汶川地震中,中小学校舍破坏严重,学生伤亡人数较多。而现有中小学校舍相当一部分未考虑抗震设防,有些虽然考虑了抗震设防,但不能满足重点设防类设防要求。由于汶川大地震造成建筑物的严重倒塌,引发对建筑结构抗震鉴定的再思考。因此对现有中小学校舍进行抗震鉴定和加固是必要的。本文首先介绍了有关抗震鉴定的基本概念和现行《建筑抗震鉴定标准》(GB50023-2009)要求基本规定,就中小学校舍常见的结构类型多层砌体的抗震鉴定方法作了详细的说明,重点阐述了A类和B类砌体的抗震鉴定流程及计算方法。其次本着实用、可靠、经济的原则,本文介绍了PKPM软件关于砌体结构抗震验算的基本原理和计算过程,如何利用PKPM2005版结构设计辅助软件进行抗震鉴定工作提出了一些简化方法,可以作为其他同类结构抗震鉴定的参考。文章最后结合两幢实际校舍工程,对A类多层砌体结构与B类多层砌体结构分别进行了第一级和第二级抗震构造措施的鉴定以及抗震承载力验算,对两类结构的抗震鉴定过程作出较详细的对比,给出详细的鉴定过程,评定了其抗震能力。

二、石油企业六度地震区多层砖房钢筋混凝土构造柱设置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石油企业六度地震区多层砖房钢筋混凝土构造柱设置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砌体结构地震易损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2 砌体结构地震易损性研究进展
    1.3 砌体结构地震易损性分析的主要问题
        1.3.1 易损性分析输入参数的选择
        1.3.2 地震易损性的不确定性分析
        1.3.3 竖向刚度不规则对砌体结构地震易损性的影响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第二章 砌体结构易损性分析方法
    2.1 易损性函数模型
    2.2 砌体结构破坏准则
    2.3 砌体结构动力分析模型
        2.3.1 结构分析模型
        2.3.2 结构的恢复力模型
        2.3.3 动力平衡方程的数值计算方法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考虑参数不确定的砌体结构地震易损性研究
    3.1 地震动参数的充分有效性研究
        3.1.1 地震动参数充分有效性的评价方法
        3.1.2 建筑概况
        3.1.3 地震记录的选择
        3.1.4 地震动参数的选择
        3.1.5 地震动参数合理性的比较
    3.2 结构参数不确定性对砌体结构倒塌地震易损性的影响
        3.2.1 考虑结构不确定性的地震倒塌易损性分析
        3.2.2 算例分析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楼层侧向刚度比对砌体结构地震易损性的影响分析
    4.1 规则砌体结构地震易损性分析结果
    4.2 楼层侧向刚度比对砌体结构的地震易损性影响
        4.2.1 楼层侧向刚度突变对砌体结构易损性的影响
        4.2.2 不同楼层刚度比对砌体结构易损性影响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不同设防水准砌体结构地震易损性分析
    5.1 砌体结构一般构造要求
    5.2 建筑概况
    5.3 考虑不确定性联动效应的砌体结构地震易损性分析过程
        5.3.1 拉丁超立方抽样技术
        5.3.2 地震-结构样本的建立
        5.3.3 生成易损性曲线
        5.3.4 不同设防水平对砌体结构地震易损性的影响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存在问题和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文章
攻读硕士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2)基于基准墙率的砌体结构抗震快速鉴定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建筑结构抗震性能的评估方法及研究发展
        1.2.1 我国建筑结构抗震鉴定标准的发展历史
        1.2.2 我国建筑结构抗震性能的评估方法
    1.3 砌体结构抗震鉴定指标的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砌体结构抗震鉴定指标的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砌体结构抗震鉴定指标的研究现状
    1.4 本文的主要工作
        1.4.1 研究方法
        1.4.2 各章主要内容
第2章 中欧美抗震鉴定规范的对比研究
    2.1 概述
    2.2 中国砌体结构抗震鉴定方法
        2.2.1 基本规定
        2.2.2 鉴定方法
    2.3 欧洲砌体结构抗震评估方法
        2.3.1 适用范围
        2.3.2 抗震设防目标
        2.3.3 认知水平
        2.3.4 评估方法
    2.4 美国砌体结构的抗震评估方法
        2.4.1 快速评估方法
        2.4.2 详细评估方法
    2.5 中美欧鉴定方法的对比分析
        2.5.1 中美鉴定方法的对比
        2.5.2 中欧鉴定方法对比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砌体结构的震害分析及影响因素
    3.1 砌体结构墙体布置特点
    3.2 破坏程度的界定
    3.3 砌体结构震害分析及影响因素
        3.3.1 震害类型
        3.3.2 影响砌体结构震害的主要因素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砌体结构破坏指标的研究
    4.1 抗震基准墙率
        4.1.1 抗震墙率计算方法
        4.1.2 不同楼(屋)盖类型的计算方法
    4.2 基准墙率与砌体结构破坏等级的关系
        4.2.1 构造柱的修正系数β_1的确定
        4.2.2 圈梁的修正系数β_2的确定
        4.2.3 楼板的修正系数β_3的确定
        4.2.4 楼梯、屋面突出物的修正系数β_4、β_5的确定
        4.2.5 基准墙率指标和修正系数与震害的关系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砌体结构破坏指标验证
    5.1 遭遇烈度为7度的算例
        5.1.1 本文基准墙率指标的评估结果
        5.1.2 规范方法的鉴定结果
        5.1.3 鉴定结果对比
    5.2 遭遇烈度为8度的算例
        5.2.1 本文基准墙率指标的评估结果
        5.2.2 规范方法的鉴定结果
        5.2.3 鉴定结果对比
    5.3 遭遇烈度为9度
        5.3.1 本文基准墙率指标的评估结果
        5.3.2 规范方法的鉴定结果
        5.3.3 鉴定结果对比
    5.4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附录 B (30例汶川地震检测报告)

(3)中小城市建筑地震风险管理及防震减灾设计 ——以河北省衡水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国内外抗震建筑的研究现状
        1.2.1 国外抗震建筑的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4 研究的内容框架和方法
第2章 地震风险管理
    2.1 风险与灾害风险管理
    2.2 地震风险和地震风险管理的基本概念
        2.2.1 地震风险的基本特点
        2.2.2 地震风险的类别
        2.2.3 地震风险管理的主要内容
    2.3 地震风险管理的分析方法
        2.3.1 地震危险性分析
        2.3.2 地震危害性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各种建筑结构的防震减灾设计
    3.1 砌体结构房屋的防震减灾设计
        3.1.1 砌体结构房屋震害分析
        3.1.2 砌体结构房屋防震减灾的一般设计
        3.1.3 砌体结构房屋的抗震计算
        3.1.4 砌体结构房屋防震减灾的构造措施
    3.2 单层厂房的防震减灾设计
        3.2.1 单层厂房结构房屋震害分析
        3.2.2 单层厂房结构房屋防震减灾的一般设计
        3.2.3 单层厂房结构房屋的抗震计算
        3.2.4 单层厂房结构房屋防震减灾的构造措施
    3.3 钢筋混凝土房屋的防震减灾设计
        3.3.1 钢筋混凝土房屋震害分析
        3.3.2 钢筋混凝土房屋防震减灾的一般设计
        3.3.3 钢筋混凝土房屋的抗震计算
        3.3.4 钢筋混凝土房屋防震减灾的构造措施
    3.4 土、木、石结构房屋的防震减灾设计
        3.4.1 土、木、石结构房屋震害分析
        3.4.2 土、木、石结构房屋防震减灾的一般设计
        3.4.3 土、木、石结构房屋防震减灾的构造措施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中小城市的防震减灾设计
    4.1 衡水市自然地理概况
        4.1.1 地理位置
        4.1.2 地形地貌及海拔
    4.2 衡水市行政区划
    4.3 衡水市防震减灾的特点
        4.3.1 城市特点
        4.3.2 建筑特点
        4.3.3 灾情特点
    4.4 地震风险管理在衡水市的应用
        4.4.1 13层及以上的钢筋混凝土房屋震害预测及分析
        4.4.2 9-13层的钢筋混凝土框架填充墙房屋震害预测及分析
        4.4.3 9层及以下房屋震害预测及分析
        4.4.4 地震风险管理在衡水市的应用实例
    4.5 抗震建筑在衡水市的应用
        4.5.1 鑫坤家园
        4.5.2 衡水市地质大队办公楼
        4.5.3 深州某民宅
    4.6 本章小结
结论
附录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致谢
个人简历

(4)天津农居易损性与抗震能力分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我国农村地震灾害背景
        1.1.2 农村整体抗震能力背景
        1.1.3 农村地震灾害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4 本文研究内容
第二章 我国农居震害及地震易损性分析
    2.1 我国农居结构类型及构造特征
    2.2 我国农居震害分析
        2.2.1 我国典型地震农居震害分析
        2.2.2 我国农居震害特点及破坏机理
    2.3 我国农居易损性分析
        2.3.1 农居地震破坏等级划分
        2.3.2 农居易损性分析方法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天津农居抗震性能调查与分析
    3.1 农居抗震情况调查方法
    3.2 农居抗震现状分析
        3.2.1 天津农村地区抗震设防要求
        3.2.2 农居构造特征及抗震现状
        3.2.3 农居抗震现状分析启示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试块力学性能试验与墙片拟静试验分析
    4.1 标准砂浆试块抗压强度试验分析
        4.1.1 标准砂浆试块抗压强度试验方法
        4.1.2 标准砂浆试块抗压强度试验分析
    4.2 标准砌体轴心抗压强度试验分析
        4.2.1 标准砌体轴心抗压强度试验
        4.2.2 标准砌体轴心抗压强度试验分析
    4.3 砖砌体墙片拟静力试验分析
        4.3.1 砖砌体墙片拟静力试验方法
        4.3.2 砖砌体墙片拟静力试验计算
        4.3.3 砖砌体墙片拟静力试验分析
    4.4 墙片破坏等级双参数定量划分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天津农居地震易损性分析
    5.1 天津农居抗震能力分析
        5.1.1 农居抗震鉴定
        5.1.2 农居抗震能力指数分析
    5.2 农居地震易损性分析
        5.2.1 静海区农居地震易损性
        5.2.2 宁河区农居地震易损性
        5.2.3 蓟县农居地震易损性
        5.2.4 天津市农居地震易损性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天津农居抗震能力分布研究
    6.1 农村房屋抗震能力分布的划分
        6.1.1 天津农居抗震能力分布的划分
    6.2 天津地区农居抗震能力分布成因和类型
        6.2.1 农居结构类型对抗震能力分布的影响分析
        6.2.2 地震烈度对抗震能力分布的影响分析
        6.2.3 人口密度对抗震能力分布的影响分析
    6.3 提高农居抗震能力的技术措施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文章
攻读博士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5)砌体与HPFL组合圈梁构造柱房屋结构抗震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砌体结构抗震加固概况
        1.2.1 既有砌体结构抗震加固的重要性、紧迫性
        1.2.2 砌体结构抗震加固技术
        1.2.3 砌体结构加固成果
    1.3 高性能水泥复合砂浆钢筋网加固技术
        1.3.1 高性能水泥复合砂浆钢筋网加固的发展及研究现状
        1.3.2 HPFL加固特点
    1.4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1.5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试验方案设计
    2.1 引言
    2.2 试验目的
    2.3 起振台设计
        2.3.1 隔震墩设计
        2.3.2 起振台板设计
    2.4 试验模型设计
        2.4.1 砖构造柱、砖圈梁砌筑
        2.4.2 HPFL条带加固砖柱、砖圈梁
        2.4.3 楼层模拟荷载
    2.5 试验设备及连接
    2.6 加载方案
    2.7 试验内容与试验系统
第3章 材料基本力学试验
    3.1 砖砌块
    3.2 砌筑砂浆
    3.3 高性能水泥复合砂浆
    3.4 钢筋
第4章 试验、结果及分析
    4.1 第一次加固试验过程、试验现象
        4.1.1 ZK1-180模型试验
        4.1.2 ZK2-180模型试验
    4.2 第二次加固试验过程、试验现象
        4.2.1 ZK1-240模型试验
        4.2.2 ZK2-240模型试验
    4.3 第三次加固试验过程、试验现象
        4.3.1 ZK2-360模型试验
    4.4 砌体与HPFL组合圈梁构造柱房屋抗震试验效果分析
第5章 设计计算
    5.1 框架的简化计算
        5.1.1 框架的简化计算模型
        5.1.2 配筋计算公式
    5.2 结果及分析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6)建筑结构震害预测及灾害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震害预测的研究目的及意义
        1.2.2 三维地震灾场模拟的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本文研究内容及安排
第2章 建筑结构震害预测方法总结
    2.1 概述
    2.2 已有震害预测方法总结
        2.1.1 历史震害统计法
        2.1.2 专家评估法
        2.1.3 模糊类比法
        2.1.4 半理论半经验方法
        2.1.5 理论方法
        2.1.6 动态分析法
    2.3 震害预测方法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分析
        2.3.1 震害预测方法的选取
        2.3.2 针对设防结构的震害预测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考虑设防因素的砌体结构易损性研究
    3.1 概述
    3.2 尹之潜结构易损性分析的确定性方法介绍
        3.2.1 尹之潜结构易损性分析的确定性方法简介
        3.2.2 震例验证
    3.3 构造柱对砌体抗震性能的影响
    3.4 初步探讨构造柱根数与砌体结构破坏状态的关系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设防砖砌体有限元数值模拟
    4.1 原型选取及工况设置
        4.1.1 漩口中学学生宿舍简介
        4.1.2 工况设置说明
    4.2 砖砌体有限元建模
        4.2.1 有限元建模
        4.2.2 本构关系
        4.2.3 砌体结构地震破坏状态指标
    4.3 有限元数值仿真结果分析
        4.3.1 改变构造柱根数的结构反应
        4.3.2 同一烈度下不同工况震害比较
        4.3.3 构造柱修正系数的计算
    4.4 震例验证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MultigenCreator和SuperMap的地震灾害场景模拟
    5.1 概述
    5.2 三维地震灾场的总体设计与实现
        5.2.1 三维地形的建立
        5.2.2 三维模型库的实现
        5.2.3 三维破坏模型库的实现
        5.2.4 三维工力所园区虚拟漫游展示
    5.3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7)村镇建筑基于性态的抗震设防标准、易损性分析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目的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村镇建筑的结构类型
        1.3.1 木构架承重房屋[30]
        1.3.2 生土墙体承重房屋
        1.3.3 砌体承重房屋
        1.3.4 石墙体承重房屋
        1.3.5 混合承重房屋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1.4.1 村镇建筑震害特征及地震破坏机理研究
        1.4.2 村镇建筑基于性态的抗震设防标准研究
        1.4.3 基于不同性态标准的典型村镇建筑的地震易损性分析
        1.4.4 村镇建筑地震保险费率的厘定
第二章 村镇建筑的地震破坏机理及基于性态的抗震设防标准研究
    2.1 引言
    2.2 村镇建筑的震害特点和致灾机理分析
        2.2.1 木构架承重房屋
        2.2.2 生土墙承重房屋
        2.2.3 砌体承重房屋
        2.2.4 石墙体承重房屋
        2.2.5 混合承重房屋
    2.3 村镇建筑基于性态的抗震设防标准研究
        2.3.1 我国抗震设防标准的发展阶段和基于性态的设防标准的提出
        2.3.2 村镇建筑的使用功能类别
        2.3.3 村镇建筑性态目标的确定
        2.3.4 村镇建筑的抗震设计类别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不同性态标准的典型村镇建筑地震易损性分析
    3.1 引言
    3.2 砌体结构非线性地震反应分析
        3.2.1 砌体结构的滞变恢复力模型
        3.2.2 结构动力反应分析
    3.3 结构—地震动样本的生成
        3.3.1 蒙特卡洛法
        3.3.2 人造地震动的生成
        3.3.3 地震动随机样本的生成
        3.3.4 砌体结构的随机样本生成
        3.3.5 典型砌体结构分析模型设计
    3.4 结构—地震动样本的地震易损性分析
        3.4.1 结构的极限状态和承载力
        3.4.2 砌体结构的地震易损性分析
        3.4.3 算例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村镇建筑地震保险费率厘定
    4.1 引言
    4.2 村镇建筑的震害矩阵
    4.3 村镇建筑的经济损失计算
        4.3.1 建筑物自身破坏的经济损失
        4.3.2 室内财产的经济损失
    4.4 村镇建筑的地震危险性分析
        4.4.1 村镇建筑的地震危险性特征分区
        4.4.2 不同地震危险性分区的地震烈度危险性曲线
        4.4.3 地震烈度年超越概率及年发生概率的计算
    4.5 地震保险费率确定
        4.5.1 地震保险费率的研究现状
        4.5.2 目前常用的保险费率确定基本原则[73,78]
        4.5.3 地震平均损失率的确定
        4.5.4 地震保险费率的计算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项目
致谢

(8)砌体结构抗震能力评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建筑结构抗震性能评估方法及研究发展
        1.2.1 国内建筑结构抗震性能评估方法及研究发展
        1.2.2 建筑结构抗震性能评估方法的分类
        1.2.3 国外建筑结构抗震性能评估方法及研究发展
    1.3 砌体结构抗震分析及鉴定方法研究现状
        1.3.1 砌体结构房屋抗震性能试验研究现状
        1.3.2 砌体结构动力有限元分析研究现状
        1.3.3 砌体结构抗震鉴定指标研究现状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
第2章 中日两国抗震鉴定方法的比较研究
    2.1 日本钢筋混凝土抗震鉴定方法
        2.1.1 概述
        2.1.2 评估方法
        2.1.3 评估流程
        2.1.4 算例
        2.1.5 日本抗震评估方法的主要特征
    2.2 中国现行规范抗震鉴定方法
        2.2.1 概述
        2.2.2 评估方法
        2.2.3 评估流程
        2.2.4 中国抗震鉴定方法的主要特征
    2.3 中日两国抗震鉴定方法的对比分析及启示
        2.3.1 两国抗震鉴定方法的相同点
        2.3.2 两国抗震鉴定方法的不同点
        2.3.3 启示
第3章 砌体结构震害调查与分析
    3.1 汶川地震烈度分布情况
        3.1.1 各烈度区面积及范围
        3.1.2 烈度说明
    3.2 震害调查
        3.2.1 调查地区
        3.2.2 破坏程度的界定
    3.3 砖砌体震害总结
        3.3.1 砌体结构震害特征及规律
        3.3.2 砌体结构调查数据分析
第4章 基于承载力的结构抗震能力表征指标研究
    4.1 砌体结构与混凝土结构实现抗震能力途径的差异
        4.1.1 建筑设计的内容
        4.1.2 影响砌体结构楼层内墙体数量的因素
        4.1.3 砌体结构的结构设计
        4.1.4 砌体结构与混凝土结构实现抗震能力途径的差异
    4.2 表征指标I_w
        4.2.1 定义
        4.2.2 表征指标I_w与震害的关系
        4.2.3 表征指标I_w的分析
    4.3 表征指标I_(sq)
        4.3.1 定义
        4.3.2 表征指标I_(sq)与震害的关系
        4.3.3 表征指标I_(sq)的分析
第5章 考虑构造柱等影响的结构抗震能力表征指标研究
    5.1 构造柱和圈梁等对砌体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分析
        5.1.1 构造柱和圈梁等对砌体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
        5.1.2 构造柱等对砌体结构抗震性能影响参数的定义
    5.2 考虑构造柱等因素影响的表征指标ψ的建立
        5.2.1 承载力指标
        5.2.2 影响系数
        5.2.3 承载力指标和影响系数与震害的关系
    5.3 影响系数与延性指标间关系的分析
    5.4 表征指标ψ的分析
        5.4.1 不同破坏程度间指标ψ的分布的差异性分析
        5.4.2 表征指标ψ的优缺点
    5.5 砌体结构在高烈度区应用的分析
第6章 表征指标评估与现行规范方法评估的比较研究
    6.1 表征指标评估方法
    6.2 遭遇烈度9度区工程
        6.2.1 工程概况
        6.2.2 规范方法的评估结果
        6.2.3 本文建议表征指标的评估结果
        6.2.4 现场实际破坏结果
        6.2.5 对比分析
    6.3 遭遇烈度10度区工程
        6.3.1 工程概况
        6.3.2 规范方法的评估结果
        6.3.3 本文建议表征指标的评估结果
        6.3.4 现场实际破坏结果
        6.3.5 对比分析
    6.4 遭遇烈度8度区工程
        6.4.1 工程概况
        6.4.2 规范方法的评估结果
        6.4.3 本文建议表征指标的评估结果
        6.4.4 现场实际破坏结果
        6.4.5 对比分析
    6.5 结论
第7章 现行抗震鉴定标准中相关问题的研究和改进
    7.1 历版抗震鉴定标准对抗震墙基准面积率的规定
        7.1.1 抗震墙基准面积率的确定(GB50023-95、GB50023-2009)
        7.1.2 抗震墙的基准面积率的确定(TJ23-77)
    7.2 不同版本抗震鉴定标准对抗震墙基准面积率取值的比较
        7.2.1 抗震墙基准面积率取值的比较
        7.2.2 影响因素分析及存在的不足
    7.3 抗震墙基准面积率的修正
    7.4 改进前后的对比分析
    7.5 结论
第8章 现行抗震设计规范中相关问题的研究和改进
    8.1 历版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对层数、总高度限值及构造柱设置的规定
        8.1.1 历版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对层数和高度限值的规定
        8.1.2 历版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对构造柱设置的规定
    8.2 历版抗震设计规范对层数限值和构造柱设置规定的差异
        8.2.1 规范对层数和总高度限值规定的差异
        8.2.2 规范对构造柱设置规定的差异
        8.2.3 存在的不足
    8.3 现行抗震设计规范中相关问题的改进
        8.3.1 高度和层数限值的改进
        8.3.2 构造柱设置规定的改进
    8.4 结论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附录

(9)汶川地震中陇南地区房屋震害调查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CONTENTS
第一章 绪论
    1.1 汶川大地震概况
        1.1.1 各烈度区面积和范围
        1.1.2 余震的分布与统计
        1.1.3 震害概况
    1.2 研究背景与意义
    1.3 震害调查与分析的研究现状
    1.4 本文的内容安排
第二章 砖混结构的震害
    2.1 震害概况
    2.2 砖混结构的破坏特征
    2.3 典型砖混结构的震害
        2.3.1 文县城关镇第一小学教学楼
        2.3.2 文县江南街李姓住宅楼
        2.3.3 文县公路段职工住宅楼
        2.3.4 文县第一人民医院3号家属楼
        2.3.5 文县第一人民医院传染病房
        2.3.6 中国人寿保险公司家属楼
        2.3.7 北山邮电局住宅3#楼
        2.3.8 西关小学教学楼
    2.4 影响砖混结构震害的因素
    2.5 砖混结构的抗震经验
        2.5.1 抗震概念设计
        2.5.2 抗震构造措施
    2.6 小结
第三章 框架结构的震害
    3.1 震害概况
    3.2 框架结构的破坏特征
    3.3 典型框架结构的震害
        3.3.1 文县公路管理段综合楼
        3.3.2 文县第一人民医院门诊楼
        3.3.3 甘肃文县公路段职工住宅楼
        3.3.4 陇南地区盐业公司综合楼
        3.3.5 陇南第一人民医院门诊医技楼
    3.4 影响框架结构震害的因素
    3.5 框架结构房屋的抗震经验
        3.5.1 抗震概念设计
        3.5.2 抗震构造措施
    3.6 小结
第四章 典型房屋的非线性分析
    4.1 分析对象的介绍
    4.2 分析软件的介绍
        4.2.1 建模的功能
        4.2.2 分析与性能评价功能
    4.3 分析模型的建立
        4.3.1 梁、柱单元的模拟
        4.3.2 填充墙的模拟
    4.4 材料的本构关系
        4.4.1 混凝土的本构
        4.4.2 钢筋的本构
        4.4.3 填充墙的本构
    4.5 填充墙的布置形式
    4.6 质量的选取和模型的检验
    4.7 模态分析
    4.8 输入地震波
    4.9 非线性分析结果对比
    4.11 小结
第五章 总结和展望
    5.1 研究总结
    5.2 课题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10)学校多层砌体房屋抗震鉴定问题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我国抗震鉴定的简介与应用
    1.2 我国现行抗震鉴定工作与方法
        1.2.1 现行抗震鉴定的目标
        1.2.2 现行抗震鉴定的主要方法
        1.2.3 现行标准对现有房屋的分类
        1.2.4 现行各类房屋抗震的不同要求
    1.3 现行抗震鉴定方面的主要程序
        1.3.1 结构安全性鉴定
        1.3.2 结构抗震性能的检测鉴定
    1.4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2章 A类多层砖砌体房屋抗震鉴定
    2.1 A类砌体抗震鉴定的要求与步骤
    2.2 第一级鉴定
        2.2.1 房屋结构体系鉴定
        2.2.2 材料强度的鉴定
        2.2.3 结构整体性连接构造的鉴定
        2.2.4 局部尺寸及非结构构件的鉴定
        2.2.5 砌体结构的简化与计算
    2.3 第二级鉴定
        2.3.1 平均楼层抗震(指数)方法
        2.3.2 综合楼层抗震(指数)方法
        2.3.3 墙段抗震(指数)方法
    2.4 PKPM计算复核方法
    2.5 工程实例
        2.5.1 工程概况
        2.5.2 工程相关计算参数
        2.5.3 荷载取值
        2.5.4 抗震一级鉴定
        2.5.5 第二级抗震鉴定(综合指数法)
        2.5.6 第二级抗震鉴定(规范验算法)
        2.5.7 鉴定结论
    2.6 小结
第3章 B类多层砖房抗震鉴定
    3.1 抗震鉴定的一般原则
    3.2 抗震措施鉴定
        3.2.1 结构体系鉴定
        3.2.2 材料强度等级
        3.2.3 整体性连接构造
        3.2.4 局部尺寸及非结构要求
    3.3 抗震承载力验算
        3.3.1 验算方法
        3.3.2 截面抗震承载力
    3.4 PKPM辅助抗震承载力验算鉴定的方法
        3.4.1 砌体抗震抗剪强度设计值调整
        3.4.2 墙体剪力设计值调整
        3.4.3 抗震承载力调整系数
        3.4.4 评定标准
    3.5 工程实例
        3.5.1 工程概况
        3.5.2 基本鉴定参数
        3.5.3 荷载标准值
        3.5.4 抗震措施鉴定
        3.5.5 抗震承载力验算
        3.5.6 鉴定结论
    3.6 小结
第4章 结论与展望
    4.1 结论
    4.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四、石油企业六度地震区多层砖房钢筋混凝土构造柱设置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砌体结构地震易损性研究[D]. 赵文哲.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2018(01)
  • [2]基于基准墙率的砌体结构抗震快速鉴定方法[D]. 谢莉. 湖南大学, 2018(01)
  • [3]中小城市建筑地震风险管理及防震减灾设计 ——以河北省衡水市为例[D]. 马天恩. 河北科技大学, 2016(04)
  • [4]天津农居易损性与抗震能力分布研究[D]. 姚新强.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 2016(02)
  • [5]砌体与HPFL组合圈梁构造柱房屋结构抗震试验研究[D]. 李龙. 湖南大学, 2015(03)
  • [6]建筑结构震害预测及灾害模拟研究[D]. 陈邦.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5(06)
  • [7]村镇建筑基于性态的抗震设防标准、易损性分析及应用[D]. 陈小飞. 广州大学, 2013(04)
  • [8]砌体结构抗震能力评估研究[D]. 苏启旺. 西南交通大学, 2012(10)
  • [9]汶川地震中陇南地区房屋震害调查与分析[D]. 蔡其彪. 广州大学, 2011(05)
  • [10]学校多层砌体房屋抗震鉴定问题的研究[D]. 王静. 南昌大学, 2009(S1)

标签:;  ;  ;  ;  ;  

石油企业六度地震区多层砖房钢筋混凝土结构柱设置探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