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薪酬制度思想述评

晚清薪酬制度思想述评

一、晚清俸制思想述评(论文文献综述)

崔嘉欣[1](2019)在《清末民国时期北京监狱研究(1907-1937)》文中指出北京监狱是中国近代第一座隶属中央的新式监狱,于清末筹备创建,设计理念先进、建筑规划合理,代表了清末新式监狱建筑水平的最高水准。尽管清政府在北京监狱筹建过程中具有被动性、滞后性和强烈政治功利性等特点,该监狱在不少设施未完成情况下而草草竣工并在建筑上存在种种问题,但该监狱对推动近代中国监狱转型起到重要作用。北京监狱筹办时期构建的“三科两所”管理体制及人事管理制度,经过北洋政府时期和南京政府时期的发展演变,逐渐趋于合理与完善,在北京监狱乃至中国监狱史上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北京监狱不同时期监狱官设置、委任与招考、薪俸与奖惩和监狱官群体状况的简要考察,说明制定合理机制选任合格监狱管理人员,并养成其适应近代教育刑的素养,是能否发挥近代监狱教化功能的重要前提。受近代教育刑理念的影响,教化处于近代监狱职能的中心位置。北京监狱作为新式监狱的典型代表,十分重视对罪犯的教育教诲。该监狱在教育教诲的对象、内容、形式、时间方面制定了详细的规则并付诸实践,以期达到理想的教化效果,但是,由于教育教诲理念的矛盾,以及外在条件的限制,教育教诲没有产生理想的效果甚至发生异变。监狱罪犯作业是近代教育刑的一项重要制度,有经济与社会双重功能。北京监狱成立初期,监狱作业得到较快发展,经济和社会功能得以初步发挥。自1923年1月至1928年底,两种功能双双衰退。此后至1937年抗战前该监狱作业规模得到扩展,但其功能逐步异变为南京政府榨取罪犯劳动价值的工具。总之,通过对北京监狱建立与发展的纵向考察,对该监狱管理机构与人员、教育教诲、罪犯作业、罪犯状况等专题的横向研究,以及对民国时期各项监狱制度在北京监狱实际运行状况的分析,说明北京监狱对民国时期狱制的转型与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同时,也透过北京监狱在近代化转型过程中出现的诸多问题,揭示出民国时期监狱法律制度与司法实践之间存在较大差距。

钟月[2](2017)在《晚清“经世文编”中的吏治思想》文中研究表明1827年,贺长龄编写了第一部经世文编,之后,何良栋、麦仲华等人相继编写了十余部经世文编。经历了80年,在晚清文化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清代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外交等文章是文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今天研究清朝的统治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资料,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文编的编写过程中始终秉持着“经世致用”的指导思想,经世观念最早源于《庄子.齐物篇》中“春秋经世,先王之志”的论述,其后演变为儒家道义的根本。嘉道时期,经世思想开始萌动,有社会批判与倡导改革的主张,士人阶层开始关注社会现实,萌生了一些经世思想。到鸦片战争前夕,以贺长龄、魏源为代表的思想家,倡导以土地、赋税、盐政、河工、吏治等实政为主要内容,开创了近代经世致用的新风气。经世文编的编写为统治者的统治提供了参考,以研究和解决现实问题为中心,改革弊政,谋求自强。晚清以来,封建统治出现危机,面对内忧外侮,社会动荡不安。而吏治中出现的问题也是晚清政局岌岌可危的一个表现,经世文编中也记录了晚清以来的吏治思想,是晚清政治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有必要对晚清各个时期的经世文编中的吏治思想进行研究。文编中对于吏治思想的讨论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个是从整体上整顿吏治,包括培养廉洁的官场风气,考核官员要名实相符和裁减冗员、创新体制改革的思想,这既体现出晚清存在吏治腐败、机构臃肿的问题,也反映出先进的知识分子已经懂得官吏作为连接统治阶级和下层百姓的桥梁作用,希望从整顿官场开始,谋求社会的稳定。第二个方面是对居官者的要求,包括官宜久居、人地相宜及勤学的思想,有提高行政效率的目的,同时对官员自身的行为修养也有要求,为官者要勤学慎思、实事求是。第三个方面是针对清朝选官途径繁杂,存在官员滥竽充数的现象进行讨论,首先探讨了捐官的利弊,作者们大都持禁止捐纳的思想,有人提出解决国用不足的问题可以通过国债,民间集资的方法,表现出国人已经不再拘束于传统的小农经济、重农抑商的生产方式。还有知人善任、严格考察的选官思想,严格选拔牧令则体现出了执政为民和长治久安的思想。已经认识到民众是国家的根本,是国家存在的前提,治理好人民,才能治理好国家。

王安[3](2015)在《民国时期残疾军人社会保障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残疾军人社会保障的源头可以追溯至先秦时期。明朝之前,残疾军人保障的标准不明晰,残疾没有轻重之分,待遇没有高下之别。明代的残疾军人保障有了初步的分类,体现出一定的差别。清朝前期对残疾军人的保障,主要依据其自身的残疾轻重程度和是否立有战功来给予相应的待遇;晚清时期,虽然新旧规章共存并行,但是军人的残疾等级有了较为明晰的划分,残疾鉴定更加科学,残疾军人的长期生活也受到了重视。中国传统社会原本就存在针对残疾人的积极救助措施,晚清国门开放,这些积极救助措施也开始转型,由单纯地学习技艺,转向以特殊教育为手段,激发残疾人的潜能,提高其能力。这些都可以在民国时期的残疾军人社会保障的制度和实践中寻找到踪迹。同时代的欧美各国通过物质补偿、康复就业、权利保障来保障残疾军人的生活和合法权益。这些国家保障残疾军人的实践向民国政府和国人展示了新的保障理念和保障措施。政府和国人均表现出了仿效的愿望。优抚和安置是民国时期残疾军人社会保障的主要内容。优抚既包括物质层面的抚恤,又包括精神层面的优待。抚恤方面,管理机关分层设科,各有职掌;评残范围逐步扩大,待遇标准的制定主要依据军衔,残疾程度居于次要地位,虽然恤金标准多次提高,但与日渐高涨的物价相比,依旧是杯水车薪,士兵靠抚恤金,根本无法维持生存;在实际的抚恤过程中,虽然相关手续逐渐规范,但是微薄的抚恤金常常被拖欠、克扣。优待方面,残疾军人的功绩获得了表彰,政府与社会团体经常对残疾军人进行慰问、犒劳,残疾军人及其家属还可以获得费用减免等优惠待遇。这些措施虽然起到了一定精神慰藉、激励士气的作用,却并没有在实质上提升残疾军人的社会地位。收容教养与就业安置同为国民政府安置残疾军人的重要举措。国民政府设立教养院为残疾军人提供衣食住所,对他们开展教育,灌输政治理念,传授文化知识,培养劳动技能,并管束其行为。国民政府安置残疾军人就业主要有两方面的内容:第一,组织残疾军人集体进行生产活动;第二,鼓励残疾军人分散就业。安置残疾军人就业的活动,开始于全面抗战之前,全面抗战爆发之后,国民政府设立机构,出台法规,建构了残疾军人就业安置制度。残疾军人安置工作在抗战期间于国统区内全面推行开来,由于各种原因,抗战胜利之后,国统区的残疾军人安置工作逐渐陷入困境之中。国民政府安置残疾军人的过程中,存在着不少问题,产生了严重的后果。国统区的残疾军人安置工作得到了社会力量的支持,社会舆论给予残疾军人安置工作高度关注,当时的社会舆论认为,安置残疾军人,不仅是满足残疾军人的个人需要,也是政府的责任和社会的义务,更是坚持抗战乃至建设国家的必然要求;并探讨了安置的具体途径,如提升素质、集体安置等。全面抗战之前,社会团体对残疾军人的救助活动就已经存在。全面抗战期间,社会团体中出现了以残疾军人为服务对象的专业团体。这些社会团体开展职业培训,介绍工作岗位,设立安置社区,为安置残疾军人做出了重要贡献。残疾军人也自发组建了互助团体,为群体谋福利。中国共产党以革命根据地为依托,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对人民军队中的残疾军人实行社会保障。土地革命时期,军队系统与政府部门,明确分工,密切配合,形成了一个集抚恤、优待、疗养、安置为一体的残疾军人社会保障体系。抗日战争时期,共产党将优抚与安置紧密结合,引导残疾军人发展生产,实现自给自足。解放战争时期,共产党将残疾军人社会保障工作与革命斗争的需要相结合,号召残疾军人继续为革命服务。各解放区开办荣誉军人学校,提高残疾军人的政治觉悟,组织他们学习文化知识。对于有工作能力的残疾军人,军政部门则量才使用,分配适当工作。对于身处后方的残疾军人,各解放区则鼓励他们努力发展生产,在改善生活的同时厉行节约,尽力支援前线。民国时期的残疾军人社会保障在性质上已由皇权恩赐转变为政府责任和社会义务。政府、社会团体、民众均参与其中。保障的目标由满足基本生存需要提升为实现自我价值。保障措施也由单一向多元转化。与同时代的欧美国家相比,民国时期的残疾军人社会保障在保障水平和保障标准方面还存在着差距。革命根据地的残疾军人社会保障的成效明显优于国统区。这与两党的动员能力、组织能量、政治风气及政策执行力有密切关系。民国时期残疾军人社会保障的历史轨迹为今天的残疾军人社会保障的推行和残疾人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

曹顺仙[4](2013)在《中国传统环境政治研究》文中指出在诸多不可持续的重大现实问题面前,人类文明何以可持续发展,这是作者多年来始终不渝地关注、思考和探讨的基本问题。同时,资源短缺、能源有限和人口众多等问题是我国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时代课题。因此,本选题的研究旨趣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在学理上,通过“根源式”的研究,拓展环境政治学的研究领域,为环境政治学兴盛于中国、服务于中国生态环境问题的政治解决提供理论支撑;二是提出并论证中华文明永续发展的环境政治传统,揭示环境与政治互动的内在关系,指出传统环境政治对谋求中华文明可持续发展的当代价值。本文以环境政治学和现代政治学的理论知识和方法论原则为基础,以夏商至清末民初中国传统社会环境政治的产生、发展和演变为研究对象,重点提出并论证了传统环境政治的产生和发展、传统环境政治的主要思想基础、传统环境政治运行的原则和机制、传统社会的环境保护法规、传统环境政治的历史意义与当代价值等内容。形成的主要成果和结论如下:第一,对“环境政治(学)”等基本概念进行了新的概括,对“传统环境政治”进行了初步界定。(1)环境政治是在特定环境和社会经济关系及其所表现的利益关系基础上,社会成员通过社会公共权力确认和保障其环境政治权利,实现其生态环境利益的一种生态、社会关系。环境政治的发展将以绿色科技为先导,以生态经济、可持续经济为中心,以环境政治权利的获得和生态利益的实现及满足为目的,以变革政治体制、政治思维和政治价值观为途径,实现政治文明和生态文明协同共荣。(2)“环境政治学”则是以环境政治为研究对象,揭示其产生、发展和演变的规律与趋势的学问。其学科性质属于政治学。(3)本文所谓“传统环境政治”是指我国1912年前在政治领域中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关系而形成的一种社会关系。它以研究环境与政治关系的相关性为重点,以分析环境变迁和环境问题引发的政治响应为基本点,揭示环境政治权力分配的本质,以及环境政治行为、环境政治思想的基本内容和变化规律。第二,尝试以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研究方法为宗,以环境政治学的交叉研究法为主,对我国传统环境政治进行比较系统的梳理和探究,初步构建了一个包括传统环境政治思想、原则、环境政治体系、环境政治行为以及环境政治发展的基本分析框架,归纳了传统环境政治的特点,掲示了其发展的规律和趋势,客观地肯定了其积极意义和当代价值,指出了其存在的历史局限。第三,重点分析和归纳了儒、道、佛、法等四大思想流派关于环境政治的基本思想,分析了它们彼此互动、交流、交锋和交融的规律,以及以不同性质、内容和方式共同作用于传统环境政治的特点,指出了传统环境政治指导思想的多元性和融通性。各家思想发展的基本规律和趋势是自主融通,创新发展。第四,结合不同的社会政治形态,对传统环境政治运行的原则和机制进行剖析,这是本文的重要创新之一。中国传统的社会政治形态与西方大相径庭。从公元前21世纪的夏王朝建立开始直至1912年新的民主政体诞生,传统社会长期处于不同质的王朝统治时期,王朝政治持续时间之长是世界罕见的。基于王朝政治统治的事实,我们认为,传统环境政治的首要原则是“王权至上”,同时,基于实际生态场域条件、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和究天人之际的认知,提出并施行了体国经野、山川形便、务时寄政、以时禁发、公平公正、均平节用等独特的治国原则,创造了保护生态环境的制度文明,推动了环境政治体系的建构和环境政治行为的实施。第五,自然灾患的多发、群发,特别是大江大河带来的大灾,激发了先人响应环境问题的政治智慧。虞衡机制的设立和长期坚持,政府对兴修水利的高度重视和持续开展,因地制宜,植树造林,爱护生物,节约资源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的施行,不仅缓解了人与自然矛盾,也提高了人们的环保意识,滋养了生态美德。对人地矛盾和人水矛盾等“千年之疡”的制度回应,则为我们认识和把握重大环境问题演变的规律及其制度变革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任何时代合理的、与时俱进的思想原则和制度等都是一种巨大的政治资源。这种资源如果得到恰当的开发,就能适当兼顾不同阶级、阶层、集团、群体的基本利益,化解社会矛盾,宣泄对立情绪,起到转化消极因素,增进社会文明,实现价值进化,保护社会生产力的作用。当今,中国社会发展的成就是举世瞩目的,面临的环境挑战也史无前例。为了使融入了世界的中国和包容了中国的世界都能和谐、可持续地发展,我们在把握传统与现代的价值时,需要一种自主融通、创新发展的智慧,需要一种谋求多元价值兼容、进化、平衡的心态。平衡既是自然生态系统演替的顶级状态和自然界变化的基本规律之一,也是人类社会发展和价值进化的基本规律之一。在不同的价值之间实现平衡,是为了推动它们的融合与转化。这种平衡,本质上是要确定一个更恰当的标准。这也是本文立足于研究中国传统,拓展环境政治学术研究领域的真正价值追求。

许家伟[5](2013)在《乡村聚落空间结构的演变与驱动机理 ——基于长时段视角对河南省巩义市的考察》文中认为地理事象的空间格局过程与机理研究一直是地理学的研究重点。任何事物的历史并不单纯是自身的历史,必须将它置于由那些围绕着支撑着它的其他历史所构成的背景之中。对待长时段的问题,如果仅仅采用静态的理论,可能得到缺失历史视野的武断结论。缺失历史视野,所关注的问题和所得出的结论就显得非常单薄,所使用的论据有时也欠妥,所隐含的假设有时根本不符合历史事实。理论研究必须在“论域”中进行。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理论是在严格的假设条件下进行的规范分析,其核心假设是均质平原。这是在地理学独特性研究中不具有现实性的一个前提。更为脱离现实的事实是其演化过程并未给出,主导等级体系的影响因素也不能改变,在不同等级中心地之间似乎存在着固化的假定,等级的上升或下降好似不能进行。从长时段来看,这明显地是一个致命的缺陷。对于人类实践绩效的验证未必一时一地即可完成,它往往需要长时段的时间延伸才能最终清晰。结构本身就是一种长时段的历史现象,它们规定和制约着历史,人们也只有在历史进程的深层因素——各种结构中,才能把握和解释一切历史现象。借助历史学法国年鉴学派长时段理论、GIS空间分析以及景观指数分析方法,从历史演进的角度论证乡村聚落空间结构的时空演变及驱动机理,所关心的既是对研究对象长时段变迁之逻辑的理解,也是对形成当前空间格局的历史基础及路径线索的发掘,更是试图找出乡村聚落空间结构演变的趋势以及现时对其调整的必要性和合理性,为国家相关政策的制定立据。从历史视角中求真,以使其有可能超越传统思考,重新确立历史、现实与未来之间的内在联系。论文强调了长时段因素(地貌、气候等)对中时段、短时段因素的隐蔽性制约作用,发挥了年鉴学派重视地理环境、气候变化等具有长时段意义的变量,而把战争、偶然事件等作为一个长时段下的迸发的瞬间,终究会被历史演进所淹没,揭示乡村聚落空间结构的历史面貌和演化趋势。论文主要解决如下问题:(1)人类如何选择聚落位置,在何处能形成核心聚落以及形成何种的空间结构?(2)人类自然选择下,乡村聚落空间结构的演变及演化过程的主导因素?(3)人类自然选择下,乡村聚落空间结构演变是否具有自我提升的能力?(4)在中国现时情况下(结合规划因素),乡村聚落空间结构的走向。研究结果表明:(1)地理环境约束。聚落是人地关系最显着也是最重要的表征。只有了解了历史时期的地理环境,才能正确解释历史或历史时期的聚落所受到的影响。地理环境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是一个“可变量”,人类社会每前进一步,其与人类之间的关系就变化一次。在人类循环往复利用地理环境不同要素的过程中,人类社会越是向前发展,地理环境对于人类的作用或影响就会越复杂。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地理环境将日益扩大化(由于人类利用空间的不断拓展),并被越来越多地赋于新的内容,许多新的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将纳入地理环境的范畴,从而使地理环境的内涵与外延发生变化,随之而来的就是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且越来越复杂,地理环境约束是贯穿于乡村聚落空间结构演变的力量。(2)结构长期稳定。漫长的历史时段既具有相继性,也具有相似性。通过空间和时间可以展示一种演变缓慢而又能揭示永恒价值的历史过程。短时间的事件的影响很容易被夸大,但只有在长时段的视角下其作用才会显现。也只有在更大的命运中,事件才能得到真正的理解和解释。以若干世纪为周期的这种变化,乡村聚落的缓慢的繁荣和衰退,在历史的长河中无一不呈现出令人难以察觉的进程。政治变动、朝代更替,大规模战争和自然灾害都足以破坏聚落空间结构的演进,但只要影响演进的方式不变,就会在原有的废墟上重建。这些漫长的、连绵不绝的周期必定包含着相当严密的结构。从总体上来看,中国长达几千年的农业社会带来的乡村聚落空间结构周而复始的兴衰即是例证。聚落具有适应社会环境变动的能力,形成的空间结构具有持久的生命力,仅从县治长期驻扎在站街镇老城就可以明了。从史前时期到现在,回郭镇就一直位于巩义乡村聚落空间结构的顶端,山区聚落中高等级的镇集也仅在清末民初的农村工业化之后才得以出现。即使现在,在城镇和村庄之间仍然维系着一张很久以来的联系网络,这个大网的中心枢纽仍然是县治所在地和镇集。(3)等级自我提升。乡村聚落空间结构经历了萌芽期、奠定期、调整期、推进期、转变期和延续期,分别对应于沿河线状结构的萌生、稳固、强化、解体以及对称结构的产生和网状结构的形成。史前时期,聚落主要用于躲避自然灾害,根据微地形星点分布,无所谓的聚落空间结构;文明时期出现联盟或统治关系,出现了聚落分异,围绕某个聚落形成聚落空间结构;农业时期,聚落主要是用于农业生产,聚落空间结构以土地肥力为依据;集市与专业化城镇兴起,形成了以市场原则的等级结构;高产作物的引进,推动了山区的开发,聚落空间结构向山区扩展,在山区形成新的中心聚落;乡村工业化的推进促使聚落功能产生巨大变革,工业与农业分离并向城镇集中,加剧了聚落之间的分化,从而彻底改变了数千年来的乡村聚落空间结构。聚落成长为村落进而分化出集、镇、城等,聚落等级得以提升,聚落空间结构依据不同的规模、等级、职能得以产生。乡村聚落空间结构从无到有,从史前的“孤立点”,发展到农业社会的“结构点”,进而部分“结构点”升级成为“面”,而今聚落空间结构已不是以点而形成等级结构,而是已通过“点”与“线”的衔接而成为一个“点-线-面聚合体”——即网状的乡村聚落空间结构,走过了“点-线-面-网”的整个历程,实现了聚落空间结构的自我提升。(4)驱动机理转换。不同时期乡村聚落空间结构和核心城镇的演变,总是建立在人类利用改造地理环境的基础上。不同时期地形因子、区位因子和社会经济因子可能会有不同的耦合方式。地形因子是聚落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区位因子对聚落空间结构的作用体现在更为微观的时间与空间尺度上,改变聚落空间结构与形态。社会经济因子既能为农村聚落提供内生动力(人口居住需求),又能提供现实基础(经济实力的提升),还能直接作用于聚落本身(政策指导)。从地形因子、区位因子和社会经济因子对聚落的影响来看,区位因子已起到主导作用,特别是新的区位因子(距高速距离、距国道距离和距省道距离),其作用显着增强。对于地形复杂且具有悠久历史的小尺度区域,乡村聚落空间结构长期形成的“路径依赖”很难短时间内得到改变,自我演化较为迟缓,而社会经济因子作用可能并不明显。在规划先行的目标下,形成以工业生产和居住为主要特征的聚落职能,聚落规模更加分异,将改变自由选择下乡村聚落空间结构的“路径依赖”。历史无非是人在一定的时间、空间内的活动,空间、时间和人三者构成一个有机体。就人与空间的关系来说,布罗代尔的长时段理论,一方面强调地理、气候环境对人类活动的极大限制作用;另一方面,也承认人类塑造和利用环境的能力。乡村聚落空间结构将会受到越来越多外界的冲击。全球化趋势下任何地方与世界都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在网络空间的基础上,已经进入了“流”的空间。在此时期,中国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的独特的乡村聚落发展模式将达到它的极限。在新的局势下,乡村聚落空间结构将会做何调整将是需要跟踪研究的课题。同时,政府力量主导下和规划指导下的乡村聚落空间重构中农民的意愿是一个难以回避的问题,其中社会关系的重构对于稳定聚落空间结构重构的成果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鲍伟[6](2013)在《晚清文官俸禄研究》文中指出俸禄制度作为政治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既规定了官员们所享受有的社会经济待遇,也规定了相应的社会经济处罚。晚清七十余年的时间里,俸禄制度历经了曲折的变化。总体上看,传统的俸禄制度虽仍占据主导地位,但已在不断的走向瓦解。1840——1900年间,传统的俸禄支付已不能按成文制度的规定实行。一方面,浩繁的战争费用和赔款支出累及传统俸禄的支付,而俸禄的缩减又造成了官员生活和办公拮据;另一方面,新设职官的俸禄则抛弃了传统的由正俸、恩俸、养廉构成俸禄体系,海关官员与外交官员的俸禄和福利待遇已经基本引入了西方的工资制度。然而,遗憾的是在长达六十年的时间中,清政府并没能在制度层面认识到旧有俸禄体制已经腐朽坏死,以至于系统的文官俸禄制度改革迟迟未能展开。在庚子事变以后,清政府表示要振刷精神,励精图治,文官俸禄制度改革成为清末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俸禄改革的精神是趋现代化的,反映出向近代公务员工资制度转变的迹象。从改革的主导权以及进程来看,表面上改革是由清政府主导的自上而下的开展,实际上由于中央已失去了对全国财权的掌控,改革的具体方案就由各地方督抚大员、各中央部院各自筹划。由于政权的合法性危机日益加深,俸禄改革和新政一起流产了。

李精华[7](2012)在《抗战时期国共两党农村基层政权建设比较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以国家政权建设理论为研究框架,分析了抗战时期国共两党农村基层政权建设的发生背景、生成原因及其政权渗透于乡村社会的过程,比较了二者的相似性与差异性,提出了对当今农村基层政权建设的启示意义。本文分为五章。第一章为国共两党农村基层政权建设的社会历史背景。在本章中,主要从国共两党农村基层政权建设的思想源流、历史逻辑、现实逻辑三个层面分析了国共两党农村基层政权建设的社会历史背景和生成原因。第二章分析了“新县制”下国民党政府的农村基层政权建设。“新县制”是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为适应抗战政治军事形势发展变化的需要而在全国推行的一种地方制度。在本章中,主要围绕农村基层政权的制度建构、农村基层政权组织的建立、农村基层队伍建设和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等方面展开,论述了国民党政府的农村基层政权建设过程和内容。第三章为抗日根据地的农村基层政权建设。在本章中,主要从指导思想、农村基层政权的基本架构、农村基层民主选举运动的开展、农村干部队伍建设等方面论述了抗日根据地农村基层政权建设的过程和内容。第四章对国共两党的农村基层政权建设进行了比较与评判。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政权和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政权是既统一又独立的两种政权,决定着国共两党农村基层建设的相似性与差异性。抗战时期国共两党的农村基层政权建设是我国现代国家政权建设的一个重要历史阶段,是国家不断加强自我建设需要的必然趋势;都具有现代民主政治的特征;均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由于其阶级本质不同,在国共两党农村基层政权建设中,存在着基层选举的真实性与形式化、“帮忙政府”和“刮民政府”两个质的方面的差别,形成了完全不同的结果,展示了国共两党在群众中的不同形象。第五章为国共两党农村基层政权建设的启示。主要表现在加强民主政治建设、建立乡村党政工作的正确关系、注重基层政府职能建设、全心全意解决农民的利益。

杨兵杰[8](2002)在《晚清俸制思想述评》文中研究说明

刘丽,胡槿,杜华[9](2001)在《2000年中国近代史论着目录》文中研究说明

杨世宁[10](1999)在《近代港人何启吏治思想述评》文中研究指明19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民族危机日益深重。爱国港人何启虽远离祖国的政治中心,仍以救国救民为出发点,参照西方资本主义民主制度,提出以改革近代人事制度为整饬吏治重点的新政思想,期望从根本上解决吏治败坏、国家贫弱的问题

二、晚清俸制思想述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晚清俸制思想述评(论文提纲范文)

(1)清末民国时期北京监狱研究(1907-1937)(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及研究意义
    二、学术史回顾
    三、研究方法、研究思路与创新点
    四、基本概念与研究时段界定
第一章 北京监狱的创建(1907—1911)
    1.1 北京监狱创建的背景
        1.1.1 中国传统狱制的基本特征
        1.1.2 西方近代监狱理念的传播
        1.1.3 清末监狱改良运动的推动
    1.2 北京监狱的创建
        1.2.1 允准设立
        1.2.2 选址、设计与建造
        1.2.3 创建北京监狱的评价
    小结
第二章 北京监狱的历史变迁(1912-1937)
    2.1 北洋政府时期的北京监狱
        2.1.1 北洋政府的接收
        2.1.2 北洋政府初期的筹办
        2.1.3 北京监狱初期发展与波折
        2.1.4 北洋政府时期北京监狱的特点
    2.2 南京政府时期的北京监狱
        2.2.1 南京政府的接收
        2.2.2 南京国民政府初期状况
        2.2.3 北京监狱制度演变与走向
        2.2.4 监狱状况恢复与作业回升
        2.2.5 南京政府时期北京监狱的特点
    小结
第三章 北京监狱管理机构与管理人员分析
    3.1 北京监狱管理机构创设与演变
        3.1.1 清代狱官体制与清末改良
        3.1.2 北京监狱管理机构创立与职能初设
        3.1.3 北洋政府时期职能完善与调整
        3.1.4 南京政府时期机构重组
        3.1.5 北京监狱管理机构与职能演化评价
    3.2 北京监狱管理人员分析
        3.2.1 清代监狱官状况与清末改良
        3.2.2 北京监狱监狱官设置
        3.2.3 监狱管理人员的选任
        3.2.4 监狱管理人员薪俸与奖惩
    小结
第四章 北京监狱的教育与教诲
    4.1 教育教诲在教育刑中的地位与功能
        4.1.1 近代教育刑内涵
        4.1.2 教育教诲在近代教育刑中的功能
    4.2 清代刑制改革
        4.2.1 中国古代“明刑弼教”刑制辨析
        4.2.2 清末狱制状况
        4.2.3 清末教育刑引入
    4.3 北京监狱教育教诲实践演化
        4.3.1 教育教诲的早期探索
        4.3.2 教育教诲的初步发展
        4.3.3 教育教诲的衰败
        4.3.4 教育教诲的回升及其分析
    4.4 北京监狱教育教诲演化特点
        4.4.1 内容不断扩展与多重转化
        4.4.2 形式由简单到复杂
        4.4.3 态势由上升、引领转为下降与平庸
        4.4.4 始终存在制度、实践、效果之间的距离
    小结
第五章 北京监狱罪犯作业发展及其功能演变
    5.1 近代监狱作业制度建立
        5.1.1 中国古代劳役制度
        5.1.2 近代西方监狱作业制度
        5.1.3 清末监狱作业制度建立
    5.2 北洋政府罪犯作业法律法规
        5.2.1 罪犯作业法律的草创
        5.2.2 罪犯作业法律的逐步完善
        5.2.3 北洋政府罪犯作业法律法规的主要内容
    5.3 罪犯作业早期发展与功能初显
        5.3.1 罪犯作业的早期发展
        5.3.2 罪犯作业双重功能初显
    5.4 罪犯作业功能的衰退
        5.4.1 罪犯作业经济功能衰退
        5.4.2 罪犯作业社会功能衰退
        5.4.3 罪犯作业功能衰退的原因
    5.5 罪犯作业扩展与功能异变
        5.5.1 南京政府监狱作业法律法规
        5.5.2 监狱作业回升与扩展
        5.5.3 监狱作业功能异变
        5.5.4 监狱作业功能异变原因
    5.6 罪犯作业发展及其功能演化评价
        5.6.1 罪犯作业发展与功能演化经历了曲折过程
        5.6.2 不同阶段作业发展对中国狱制转型有不同作用
        5.6.3 作业功能衰退与异变具有历史必然性
    小结
第六章 北京监狱罪犯分析
    6.1 北京监狱罪犯特点
        6.1.1 罪犯数量庞大
        6.1.2 罪犯类型由相对简单到复杂
        6.1.3 具备某些独有服刑条件
    6.2 北京监狱罪犯服刑生活
        6.2.1 衣
        6.2.2 食
        6.2.3 住
        6.2.4 卫生及医疗
        6.2.5 评价
    6.3 北京监狱罪犯服刑终结
        6.3.1 罪犯服刑终结内涵阐释
        6.3.2 北京监狱罪犯服刑终结
        6.3.3 北京监狱罪犯服刑终结状况评价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2)晚清“经世文编”中的吏治思想(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缘起及意义
    (二)概念界定
    (三)研究现状
    (四)研究方法与论文结构
    (五)创新与不足
一、经世文编概述
    (一)经世文编的编纂概况
        1.第一部经世文编及其补编
        2.洋务时期的三部经世文续编
        3.维新时期的各部经世文编
        4.新政时期的经世文编
    (二) 经世文编中有关吏治思想的文本介绍
        1.第一部经世文编及其补编的吏治思想概况
        2.洋务时期三部续编的吏治思想概况
        3.维新和新政时期经世文编的吏治思想概况
        4.各部文编吏治思想综述
二、经世文编中的治吏说
    (一)养廉论
        1.严惩贪墨、培养廉洁的官员
        2.厚养廉议
    (二)名实说
        1.官员处理政事要讲求实际效果
        2.重视名器
    (三)裁减冗员
        1.清本政源
        2.裁减冗官冗吏
        3.分职重禄
三、经世文编中的居官说
    (一) 官宜久居论
        1.官宜久居的重要性
        2.节约用度
    (二) 人地相宜说
        1.原因分析
        2.适宜原则
    (三) 称职在于勤学说
        1.州县官员要躬亲政事
        2.同僚、上下属之间要友好相处
        3.剔除奸邪
四、经世文编中的选吏原则
    (一) 捐官说
        1.捐官的危害
        2.禁止捐官
        3.变通捐例
    (二)课吏论
        1.官员应分部学习
        2.实试观政
    (三) 慎用牧令说
        1.牧令的重要性:牧令乃是亲民之官
        2.谨慎选择贤能的牧令
        3.牧令应该躬亲实践、以身作则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3)民国时期残疾军人社会保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
    二、概念说明
        (一)军人社会保障
        (二)残疾
        (三)残疾军人社会保障
    三、研究综述
        (一)特殊教育
        (二)社会保障
        (三)残疾人事业
        (四)残疾人的贡献与影响
        (五)职业群体
    四、研究方法与写作框架
    五、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残疾军人社会保障的起点和参照
    第一节 历史起点:帝制时代的保障措施
        一、明清以前:代有诏令 标准同一
        二、明清时期:官兵有别 赏依伤定
        三、晚清时期:多规并行 新旧共存
    第二节 历史参照:残疾人的积极救助
        一、传统遗产
        二、晚清变化
    第三节 时代参照:欧美国家的保障措施
        一、物质补偿
        二、康复就业
        三、权利保障
    小结
第二章 残疾军人的优抚
    第一节 抚恤:经济补偿
        一、管理机关
        二、待遇标准
        三、实际推行
    第二节 优待:精神慰藉
        一、优待方式
        二、实际效果
    小结
第三章 残疾军人的安置:政府举措
    第一节 收容教养
        一、机构沿革
        二、收容转院
        三、教养管束
    第二节 就业安置
        一、制度建构
        二、实施情况
    第三节 成绩与问题
        一、主要成绩
        二、存在的问题
    小结
第四章 残疾军人的安置:社会支持
    第一节 社会舆论的关注
        一、关于安置意义的阐发
        二、关于安置途径的探讨
    第二节 社会团体的协助
        一、推动职业重建
        二、建立安置社区
        三、组建互助团体
    小结
第五章 革命根据地的残疾军人社会保障
    第一节 土地革命时期: 分工明确形成体系
        一、机构设置
        二、内容构成
        三、实际运作
    第二节 抗日战争时期: 优抚安置保障生活
        一、抚恤
        二、优待
        三、安置
    第三节 解放战争时期:量才使用 继续革命
        一、提高觉悟 培养能力
        二、分配工作 量才使用
        三、生产节约 支援前线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附录
致谢

(4)中国传统环境政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研究背景和选题意义
    二、 国内外研究概况
    三、 研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四、 研究的工作基础
第一章 传统环境政治的产生和发展
    第一节 传统环境政治的基本内涵和类型
        一、 环境政治和环境政治学
        二、 传统环境政治的基本内涵
        三、 传统环境政治的两大类型
    第二节 传统环境政治的形成和发展
        一、 传统环境政治产生的生态基础
        二、 传统环境政治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
        三、 传统环境政治的萌芽
        四、 奴隶制君侯分治型环境政治的形成
        五、 奴隶制君侯分治型环境政治的转型
        六、 封建专制型环境政治的形成和发展
第二章 传统环境政治的思想基础
    第一节 儒家尊天道重人道、有为而治的生态政治思想
        一、 先秦:使民以时、仁治天下
        二、 两汉:天人合策、王者法天意
        三、 理学:天人一体、圣王专制
    第二节 道家君道自然、无为而治的自然主义政治观
        一、 老子:法自然、无为而治
        二、 庄子:反理法而任自然
        三、 “黄老”:顺天从人、循理用当
        四、 玄学:君道自然、有无统合
    第三节 法家法天重刑、缘法而治的环境法治主义理论
        一、 法天合德,事断于法
        二、 言轨于法,一断于君
        三、 法天重刑,定分止争
    第四节 佛教利乐有情、庄严佛土的生态政治取向
        一、 心性本净,心净则佛土净
        二、 利乐有情,戒杀放生
第三章 传统环境政治运行的原则和机制
    第一节 传统环境政治的主要原则
        一、 王权至上,政在中央
        二、 体国经野,山川形便
        三、 务时寄政,以时禁发
        四、 公平公正,均平节用
    第二节 传统环境政治的运行机制
        一、 皇帝的决策地位及环保职责
        二、 中央与地方的环保权职
        三、 虞衡机构的设官分职
        四、 林政管理和植树造林
        五、 生物资源保护的诏令和政策
        六、 水资源综合管理的措施
    第三节 重大环境问题的制度响应
        一、 人地矛盾的制度化调节
        二、 人水冲突与水权制创新
        三、 回应自然灾荒的赈恤制
        四、 防止生态恶化的四禁制和密折制
第四章 传统社会的环境保护法规
    第一节 传统环境保护法规的形成和发展
        一、 传统环保法规的产生
        二、 传统环保法规的基本法理
        三、 传统环保法规的基本形式
    第二节 传统环境法规的主要内容
        一、 动物保护法规
        二、 山林保护法规
        三、 农田水利保护法规
        四、 城市绿化和环境保护法规
    第三节 传统环境保护法规的特点和作用
        一、 坚持立法和执法的一贯性与长期性
        二、 在礼、法、制的融通中实现法制创新
        三、 传统环境保护法规的地位和作用
第五章 对传统环境政治的的评价
    第一节 传统环境政治的特点
        一、 基于自然经济的独特环境政治关系
        二、 高度集权的全能型环境管理
        三、 环境政治发展:与王朝政治同命不同步
        四、 环境政治思想:以儒为主、多元并流
    第二节 传统环境政治的积极意义和历史局限
        一、 传统环境政治的积极意义
        1.维护了王朝统治的生态安全
        2.适应了自然经济发展的生态需求
        3.发挥了环境法律的强制性调控功效
        4.利用佛教强化了生态保护意识
        5.弘扬生态美德,彰显了环境政治的正当与合理
        二、 传统环境政治的历史局限
        1.唯王唯心:环境政治思想缺乏科学认识基础
        2.扞格脱节:环境政治难以完全匹配生态要求
        3.两种性质:生态关系与政治关系异质混同
        三、 传统环境政治对后世的持久影响
        四、 传统环境政治的当代启示
结语:传统环境政治的传承与发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概况

(5)乡村聚落空间结构的演变与驱动机理 ——基于长时段视角对河南省巩义市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
    1.2 研究背景
    1.3 研究意义
        1.3.1 选题的理论意义
        1.3.2 选题的现实意义
    1.4 研究方法
        1.4.1 长时段理论
        1.4.2 方志学分析
        1.4.3 GIS 空间分析
        1.4.4 景观指数分析
    1.5 研究框架
    1.6 研究思路
    1.7 主要目的
第2章 文献述评
    2.1 概念辨析
        2.1.1 乡村及乡村聚落
        2.1.2 空间及空间结构
    2.2 乡村聚落研究
        2.2.1 聚落区位影响因素
        2.2.2 聚落区位演变研究
        2.2.3 聚落空间结构研究
        2.2.4 聚落空间规划研究
    2.3 聚落空间结构理论
        2.3.1 中心地理论
        2.3.2 点-轴理论
        2.3.3 双核理论
    2.4 现有成果的述评
第3章 研究区域及数据
    3.1 地质
    3.2 地貌
        3.2.1 南部中低山区
        3.2.2 东部侵蚀浅山丘陵区
        3.2.3 中部山前黄土岭区
        3.2.4 伊洛河冲积河谷平原
        3.2.5 西北邙岭黄土丘陵区
    3.3 山脉
        3.3.1 嵩山系列
        3.3.2 邙岭系列
    3.4 河流
        3.4.1 黄河
        3.4.2 伊洛河
        3.4.3 伊洛河支流
        3.4.4 米河支流
        3.4.5 淮河水系
    3.5 土壤
    3.6 矿产
    3.7 选取的科学依据
    3.8 数据来源及处理
第4章 长时段视角下的乡村聚落空间结构的演变
    4.1 乡村聚落空间结构的萌芽——史前时期
        4.1.1 旧石器时代(距今约 250 万年—公元前 1 万年)
        4.1.2 新石器时代(公元前 10000—公元前 2000)
        小结:沿河线状结构的萌生
    4.2 乡村聚落空间结构的奠定——夏、商、周
        4.2.1 夏(约公元前 2070 年—公元前 1600 年)
        4.2.2 商(公元前 1600 年—公元前 1046 年)
        4.2.3 周(约公元前 11 世纪—公元前 256 年)
        小结:沿河线状结构的稳固
    4.3 乡村聚落空间结构的调整——明朝(1368—1644 年)
        4.3.1 人口的增加
        4.3.2 环境的限制
        4.3.3 镇集的起步
        小结:沿河线状结构的强化
    4.4 乡村聚落空间结构的推进——清朝(1644—1911 年)
        4.4.1 作物的引进
        4.4.2 河运的兴起
        4.4.3 人口的膨胀
        4.4.4 山区的开发
        4.4.5 集市的繁荣
        小结:沿河线状结构的解体
    4.5 乡村聚落空间结构的转变——民国(1912—1948 年)
        4.5.1 交通运输的改进
        4.5.2 新式教育的建立
        4.5.3 现代工业的推进
        4.5.4 人地关系的紧张
        4.5.5 镇集地位的替代
        小结:对称结构的产生
    4.6 乡村聚落空间结构的延续——现代(1949—2010 年)
        4.6.1 传统农业的改造
        4.6.2 集市贸易的转变
        4.6.3 乡镇工业的崛起
        4.6.4 县治位置的迁移
        小结:网状结构的形成
第5章 乡村聚落空间结构演变的影响因素及驱动机理
    5.1 乡村聚落空间结构演变的影响因素
        5.1.1 地形因素
        5.1.2 区位因素
        5.1.3 社会经济因素
    5.2 乡村聚落空间结构演变的驱动机理
    小结:点-线-面-网综合体的形成及驱动力的转换
    特记 1:乡村聚落空间结构的选择——县治及古城的迁移
    特记 2:明季以来乡村聚落空间结构演变的另一个视角——康百万家族的兴衰
    特记 3:近现代乡村聚落空间结构转变的诱因——巩县兵工厂
第6章 结论及讨论
    6.1 结论
        6.1.1 地理环境约束
        6.1.2 结构长期稳定
        6.1.3 等级自我提升
        6.1.4 驱动机理转换
    6.2 讨论
    6.3 进一步的研究计划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6)晚清文官俸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选题意义
    学术综述
第一章 行至同光朝的俸禄定制
    一、 俸禄的构成
        (一) 银米兼支与按季发放
        (二) 文职官员的俸银和禄米
        (三) 文职官员的养廉银
        (四) 文职官员的公费
    二、 罚俸、降俸
    三、 官员丁忧期间和休致后的待遇
        (一) 官员丁忧期间的待遇
        (二) 休致官员待遇
第二章 1840—1900 年间的俸禄变化
    一、 变化的原因
        (一) 军费和赔款累及俸禄的支付
        (二) 西方工资制度的移植
        (三) 整顿吏治、革新政治的实际需要
    二、 变化的表现
        (一) 新设职官的俸禄
        (二) 从权宜到长久的俸廉减成
    三、 变化的特点
        (一) 破坏与建设共生
        (二) 合情却不合理
第三章 清末新政中的文官俸制改革
    一、 俸制改革的内容
        (一) 部院京官的俸制改革
        (二) 直省文官的俸制改革
        (三) 修订海关及外交官员的俸制
    二、 俸制改革的特点
        (一) 缺乏统筹规划
        (二) 改革趋向近代化
        (三) 制度设计的根本缺陷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本人读研期间科研论文及获奖情况一览表

(7)抗战时期国共两党农村基层政权建设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引言
    一、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其评述
    三、 基本概念
    四、 资料来源
    五、 主要思路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抗战时期国共两党农村基层政权建设的社会历史背景
    一、 抗战时期国共两党农村基层政权建设的思想源流
        (一) 孙中山的地方自治思想
        (二) 列宁关于农村基层政权建设的思想
    二、 抗战时期国共两党农村基层政权建设的历史逻辑
        (一) 《县组织法》框架下的农村基层政权建设实践
        (二) 中国共产党乡苏维埃政权建设的实践
    三、 抗战时期国共两党农村基层政权建设的现实逻辑
        (一) 强化农村基层政权,适应战时和实现抗战建国的需要
        (二) 巩固抗日根据地民主政权,实现全面抗战路线和争取抗战胜利的需要
第二章 国民党“新县制”下的农村基层政权建设
    一、 “新县制”对农村基层政权的制度建构
        (一) 地方自治制度
        (二) 乡(镇)及乡(镇)公所制度
        (三) 保甲制度
    二、 “新县制”下农村基层政权组织的建立
        (一) 农村基层政权行政组织的调整与重建
        (二) 农村基层民意机构的组建
    三、 国民党农村基层政权建设过程中的队伍建设
        (一) 乡镇保长的遴选与训练
        (二) 乡镇保长的待遇
    四、 国民党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
        (一) 国民党对党务工作的高度重视
        (二) 县以下基层党部的设置
        (三) 基层党政关系
        (四) 国民党党员的吸收
第三章 抗日根据地的农村基层政权建设
    一、 抗日根据地政权建设的基本指导思想
        (一) 一切赞成并拥护抗日的人们是抗日根据地政权建设的广泛群众基础
        (二) 政权建设中的“三三制”原则
        (三) 抗日根据地政权建设的基本组织原则是民主集中制
        (四) 党的领导是抗日根据地政权建设有效开展的根本保证
    二、 抗日根据地农村基层政权的基本架构
        (一) 农村基层政权的行政结构与建制
        (二) 抗日根据地农村基层党支部建设
        (三) 抗日根据地乡村民众团体的建设
    三、 抗日根据地农村基层民主选举运动的开展
        (一) 中国共产党对农民的选举动员
        (二) 灵活多样的选举办法
        (三) 落实“三三制”原则
    四、 抗日根据地乡村干部队伍建设
        (一) 干部教育是全部教育工作的第一位工作
        (二) 制定了一系列干部管理法规
        (三) 在实际工作中帮助指导
        (四) 开展廉政建设
第四章 抗战时期国共两党农村基层政权建设的比较与评判
    一、 抗战时期国共两党农村基层政权建设的相似性与差异性
        (一) 抗战时期国共两党农村基层政权建设的相似性
        (二) 抗战时期国共两党农村基层政权建设的差异性
    二、 抗战时期国共两党农村基层政权建设的基本评判
        (一) 国民党农村基层政权建设的基本评判
        (二) 抗日根据地农村基层政权建设的基本评判
第五章 抗战时期国共两党农村基层政权建设的启示
    一、 必须加强民主政治建设
    二、 建立乡村党政工作的正确关系,提高工作效率
    三、 注重基层政府职能建设
    四、 全心全意解决农民的利益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四、晚清俸制思想述评(论文参考文献)

  • [1]清末民国时期北京监狱研究(1907-1937)[D]. 崔嘉欣. 河北大学, 2019(09)
  • [2]晚清“经世文编”中的吏治思想[D]. 钟月. 贵州师范大学, 2017(02)
  • [3]民国时期残疾军人社会保障研究[D]. 王安. 苏州大学, 2015(07)
  • [4]中国传统环境政治研究[D]. 曹顺仙. 南京林业大学, 2013(02)
  • [5]乡村聚落空间结构的演变与驱动机理 ——基于长时段视角对河南省巩义市的考察[D]. 许家伟. 河南大学, 2013(01)
  • [6]晚清文官俸禄研究[D]. 鲍伟. 安徽师范大学, 2013(03)
  • [7]抗战时期国共两党农村基层政权建设比较研究[D]. 李精华. 东北师范大学, 2012(05)
  • [8]晚清俸制思想述评[J]. 杨兵杰.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02(04)
  • [9]2000年中国近代史论着目录[J]. 刘丽,胡槿,杜华. 近代史研究, 2001(05)
  • [10]近代港人何启吏治思想述评[J]. 杨世宁.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9(02)

标签:;  ;  ;  ;  

晚清薪酬制度思想述评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