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四大举措推动出版业服务“三农”(论文文献综述)
段艳文,范珈硕,高存玲[1](2022)在《中国期刊与新冠肺炎防疫抗疫专题报道》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20年2月6日,国家新闻出版署向出版界发出号召,要求出版界加强出版服务,助力疫情防控阻击战。国内期刊快速应对、主动作为,加强选题策划,积极组织抗击疫情的专题、专栏、专刊,对我国全面复产复工的过程进行报道。借助龙源期刊网,本研究对时政新闻、财政经济、文化艺术、科技科普、医学学术五类期刊的疫情相关报道进行概述,以此探讨中国期刊新冠肺炎防疫抗疫专题的报道情况。
黄海林[2](2020)在《新时期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历史与经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前,中国已经进入新时代。受国内外复杂形势的影响,中国如何加快推进文化产业发展,提升其国际竞争力,满足国内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应对西方强势文化入侵等,已成为党和国家面临的紧迫课题。文章基于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等理论视角,系统梳理新时期中国的文化产业发展的历程阶段与实践经验,并吸收借鉴国外文化强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有益经验,回答了以下四个基本问题:一是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在指导中国文化产业发展中的必要性及优越性;二是新时期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历程与实践状况;三是公益性文化事业与经营性文化产业、文化产业发展与主流意识形态安全、文化产业发展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之间的辩证关系;四是如何借鉴学习国外文化产业发展的有益经验,以及构建未来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路径机制。新时期中国的文化产业发展深深植根于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同时又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文化产业是为了满足社会公共文化需求,以公益性事业为基础,强调市场调节方式配置社会文化资源,从事文化产品生产、流通及提供文化服务的经济性活动的行业总称。马克思主义文化观是社会主义文化产业发展的系统理论思想,是在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实事求是的实践基础上总结出来的适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产业发展的理论价值体系。马克思恩格斯文化观理论思想阐明了文化实践与文化创造的动力来源及其终极目标,即文化来自社会劳动生产,是统治阶级意识形态的表现,其终极理想是实现人自由而全面地发展。毛泽东的文化建设观、邓小平的精神文明建设观、江泽民的先进文化发展观、胡锦涛的文化软实力发展观、习近平文化自信观等指导思想,是发展了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对认识中国文化产业发展实践具有重要意义。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从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文化消费与文化生产的特殊价值出发,让人们意识到了中国的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必须坚持文化自信,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增强国家软实力,坚持公益性文化事业与经营性文化产业并举,牢固地掌握主流意识形态阵地,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提供条件。改革开放以来新时期中国的文化产业发展划分为萌芽准备(1978~1991)、形成兴起(1992~2005)、调整深化(2006~2017)三个阶段,同时建国以来至改革开放前(1949~1977)的发展历程也非常重要。新时期中国的文化产业发源于新民主主义文化,经历了精神文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正逐步进入数字文化产业发展新时代。从历程演变来看,新时期中国的文化产业发展逐渐形成了历史文化传承、文化体制改革、文化科技创新与文化功能延伸的发展逻辑。从治理模式来看,新时期中国的文化产业先后经历了政治主导、政府直接办文化、政府直接办文化与间接办文化相结合、到政府监管与市场主导相结合的文化治理模式,逐渐形成了政府监督管理、市场资源配置的现代文化治理体系。从文化发展形式来看,新时期中国的文化产业先后经历了公益事业型发展、经营产业型发展到事业型与产业型并举发展的格局。而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这一时期中国文化从被动输入到主动创造也非常重要,整个历程演进有着内在逻辑。当然,新时期中国的文化产业发展取得了突出成就,也遭遇了一些挫折,旧问题与新挑战并存。如政策支持体系不完善、文化服务供需矛盾加剧、文化产业从业人员规模结构偏低、文化产业竞争力相对较弱、文化政策法规滞后等。新时期中国的文化产业发展具有突出的实践特征,包括文化产业的规模化与文化经济的增长,文化事业投入与文化服务能力稳步提升,新形势、新业态下的文化产业融合发展,文化产业体制改革逐渐深化。从区域发展看,中国东部、中部、西部及各省份之间公益性文化事业综合发展的绝对差距与相对差距都呈现出持续缩小的趋势,经营性文化产业发展也具有相似的趋势规律,无论是规模还是结构都将走向良性发展与稳健增长。同时,中国的文化产业竞争格局日渐呈现出“东走强、西保持、中渐弱”的趋势。随着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转型,中国过去的文化产业格局已经发生了重要变化。中国既要重视文化产业的直接价值效益,也要重视文化产业集群创新的持续投入,保证中国的文化产业竞争力能够可持续发展,这将有利于推进中国文化自信道路的建设与文化强国战略的实现,对增强新时代中国文化产业的整体国际竞争力有着重要意义。新时期中国的文化产业发展具有文化性、经济性、意识形态性和创新扩散性等基本属性。中国的文化产业发展应当以公益性文化事业为基础,以服务主流意识形态安全为中心,在兼顾经济效益的同时更加注重社会效益的有效供给与分配正义。公益性文化事业与经营性文化产业构成了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一体两翼,两者既需要基础建设,也需要创新发展,相辅相成。同时,集群创新文化产业竞争力与价值效益文化产业竞争力之间存在一种因果循环的辩证关系,二者相互促进、相互发展。辩证看待中国文化产业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实际上就是要明确文化产品或服务的意识形态性这一本质要求,综合运用政府工具、市场手段与社会力量来协调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文化产业。在新常态新形势下,中国的文化产业发展需要坚持围绕服务主流意识形态这一中心点,在确保主流意识形态安全与掌握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中国的文化产业发展,不断创造符合大众的、科学的、民族特性的文化产品与服务。从国外文化产业发展理论与实践经验来看,法兰克福学派首次提出了文化产业的概念,揭示了文化产业兼具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辩证关系,并坚决否定和批判文化工业所造成的人的异化状态,但缺少对文化自我调节、文化与政治经济的依赖关系、大众主观能动性等方面的系统批判。而英美文化学派并不认为文化消费者仅仅是一个同质化群体,而是主动的、积极的、能动的,同时文化不再以“艺术作品”为核心,而是兼具文化属性与产业属性,文化产业的外延也扩展到了文化休闲、旅游遗产、网络娱乐、文化信息传输等新兴领域。这是文化产业发展理论的重大转向,对中国的文化产业理论与实践的发展也具有重要启发意义。而从美英日韩等主要国家的文化产业发展经验来看,其发展路径有重视文化产业强国与主流意识形态安全的―战略联动‖、健全文化产业发展的多元融资渠道、推进文化产业发展的法律规制、优化调整文化事业体制结构与管理激励机制等,这对中国未来的文化产业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为此,政府部门应当基于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并参考国外有益经验启示,来构建未来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路径机制。包括优化主流意识形态合法性的顶层设计,进一步推进中国的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体制改革,构建中国文化产业发展人才培养与储备机制,并增进文化产业发展竞争力与文化服务均等化。文章提出了一种实现辩证认识新时期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中观解释框架与改革路径,这对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决文化产业发展难题、实现文化法治强国梦想、推动主流意识形态文化创新等,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不过,文章也存在一些不足,如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政策法规的文本分析不够系统深入,在实证研究指标体系设计、研究数据及方法上也有改进之处,对国外经验数据的比较分析存在缺位等等,这有待于未来相关研究进一步推进与探索。
张莞[3](2019)在《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的国民经济也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旅游业作为影响民生的五大幸福产业之首,正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优质发展阶段,品质化和个性化成为发展重点,必然要求创新旅游发展动力,优化旅游产业结构,促进旅游产业的转型发展和提档升级。实施全域旅游正是转变旅游发展方式、推进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而产业融合则是推进全域旅游发展战略的核心内容和重要途径。如今文旅融合大势所趋,已经从国家和地方层面得到体现。5·12汶川地震对于羌族来说是一场巨大灾难,影响深远。灾后重建后的羌族地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迈入了全力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关键时期,也迎来了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实施。作为支柱产业的旅游业的规模虽有所扩大,但却显现出增长缓慢、产业层次较低、发展后劲不足、区域发展不平衡等问题,旅游产业融合现象虽出现较早,但存在融合形态较为单一、融合深度不够、产品特色不鲜明、融合效应不显着等问题,迫切需要旅游业进一步寻求资源整合、转型升级与创新发展。因此加强旅游内涵和服务品质建设,加快推进和深化提升跨领域的产业融合和联动发展具有必要性和紧迫性。本文从阐述产业融合的理论基础出发,探讨了旅游产业融合的内涵、机制及形态,并且分析了民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特点和典型案例。在此基础之上,分析了羌族地区旅游业的发展现状、旅游产业融合基础、融合形态、内在机理和动力机制,以及利用系统理论和层次分析法构建了羌族地区的农文旅融合评价指标体系、文商旅融合评价指标体系和文体旅融合评价指标体系,由此搭建了一套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理论分析框架。本文采取文献研究法、田野调查法、对比分析法等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分别从县域、村镇和景区层面对羌族地区的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现状进行了个案分析和实证研究。在县域层面,采取灰色关联分析法计算了羌区四县——汶川县、理县、茂县和北川县的旅游业与三次产业的关联程度,结合文献研究和田野调查,对四县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程度和水平进行了整体评价;在村镇和景区层面,对应五个田野调查点不同的融合形态,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对茂县坪头羌寨、理县桃坪羌寨和北川县石椅羌寨进行了农文旅融合程度的评价,对汶川县水磨古镇进行了文商旅融合程度的评价,对茂县中国古羌城分别进行了文商旅融合程度和文体旅融合程度的评价。同时,本文构建了羌族地区农文旅融合和文商旅融合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并对羌区四县分别进行了2013年至2023年的农文旅融合系统和文商旅融合系统的动态仿真模拟分析,以预测未来的总体发展趋势。本文的得出的结论如下:第一,羌族地区推进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具有必然性和紧迫性;第二;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体现出了一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文化效益和生态效益,综合效益初步显现;第三,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三种主要形态为农文旅、文商旅和文体旅,其中农文旅和文商旅最为广泛,文商旅融合发展态势和融合效应优于农文旅融合;第四,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进程缓慢,融合形态较为单一,融合程度不够深入,旅游业与三次产业的融合还处于起步阶段和低浅表层次,融合规模较小,融合效应较为有限,综合效益尚不显着;第五,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配套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尚未建设成熟;第六,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区域水平不协调、不均衡,融合的广度、深度、速度和程度存在较大的空间差异。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制约因素包括产业基础较为薄弱、市场机制发育欠成熟、融合主体的组织障碍、融合客体的创新障碍、政府部门的体制障碍、区位交通不便的先天劣势和自然灾害的突发障碍等等。针对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本文从县域、村镇和景区两个层面提出了优化路径,从政府、企业、村委会和居民四个方面提出了对策和建议。希望通过探索羌族地区旅游产业的业态创新和融合发展,以及产业融合的融合路径和发展方向,能够对羌族地区旅游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全域旅游发展、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形成有益的参考。
张楠[4](2019)在《新型出版模式下的D出版社图书营销策略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文化体制改革步伐的不断迈进,我国出版业进入到了持续发展的稳定阶段。尽管通过文化体制改革释放了出版业的市场活力,但是也让行业竞争变得日益激烈。在越来越多的出版社通过图书营销的转变成功抢占了市场份额、有利宣传了出版社的品牌、有效提升了出版社口碑后,各大出版社开始重视图书营销,并不断通过各种营销策略,探寻可行的出版业转型之路。。本文以图书出版业市场营销为研究背景,以4P、4C、整合营销等市场营销理论为基础,以在新型出版模式下,更新后的图书产品构成理论、图书定价理论、元数据价值理论、知识服务价值理论等为依据,对D出版社发展面临的环境及条件进行分析,指出了出版业面临增长缓慢、环保政策要求逐级提升、市场竞争加剧的困难,也指出了因持续向好的新政策带来的新机遇和新挑战。本文针对上述背景,首先提出了在新型出版模式下,产品的融合发展,必然带来营销渠道的融合创新,以及结合D出版社的实际情况,介绍其营销策略的发展目标及具体的改进举措;通过D出版社在传统地面书店和网络书店中采取的创新营销政策,以及在电子书、有声书、社群、音频内容、知识付费节目等领域采取的有效营销策略,探讨融合出版的无限可能;以D出版社在深度加工资源(“E知元”App)、数字融合出版(“悦读·悦学”产品)方面的探索为例,通过挖掘元数据、知识服务的巨大价值,探寻出版业的全新营销模式、盈利模式,从而在推动“互联网+”的进程中找到出版业的位置——成为内容服务商,蜕变为内容互联网企业,并不断提供知识服务。本文提及的知识服务并不是出版业在升级过程中唯一的转型路径,出版机构应结合自身的资源优势,不断探索,从而摸索出更多走向新出版的路径。希望本文能够为D出版社及整个出版业的图书营销提供些许借鉴意义。
张惠洁[5](2019)在《国家出版基金发展战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文化产业已成为全球现代经济体系中最活跃、增长最快、最具发展潜力产业。近年来,国家越来越重视文化产业发展,政策不断向文化产业倾斜。出版业作为文化产业的基础和支撑,也呈现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但是受到人们阅读方式改变、新媒体崛起等因素的影响,传统出版业和纸媒的发展之路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特别是一些有着意义重大的出版项目因为投入与收益不成正比,使得出版面临着重重困难。为了改变这种局面,同时也为了使我国由出版大国迈向出版强国,增强出版业在国际出版大环境中的竞争实力,推动我国文化产业进一步发展,2007年国家出版基金成立。作为三大国家设立的基金之一,国家出版基金由国家出版基金管理委员会负责管理,有着科学的管理模式和运作模式,这种模式对其他行业具有借鉴意义。同时国家出版基金在代表现阶段思想政治、文学艺术、科学文化最高研究水平、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少数民族文字出版、其他优秀公益性出版项目等方面已有显着的成果。但是,另一方面国家出版基金也面临着影响力和知名度不足、资金来源单一、导向性不够等问题。在此背景下,通过全面分析国家出版基金发展现状,进而探寻未来发展战略,对于推动国家出版基金发展及整个出版行业、文化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分析国家出版基金的基本情况及设立背景,从资助项目、资助规模、管理机制等方面对我国出版基金发展现状进行了梳理,并以此为基础指出我国国家出版基金仍存在影响力和知名度不够、成果转化性不强等问题。随后综合利用PEST与SWOT战略分析工具对国家出版基金的外部环境与内部条件进行了研究,并以SWOT-PEST战略矩阵为基础,对国家出版基金发展战略方向进行研究。最后,明确国家出版基金的发展愿景及战略目标,并综合对比SO增长型发展战略、WO扭转型发展战略、ST多领域发展战略、WT防守型发展战略,得出具体发展战略及实施路径。
李建红[6](2017)在《中国主题出版研究(2003-2016年)》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主题出版”的正式提法源于2003年新闻出版总署的主题出版工程。此后的十四年间,主题出版围绕着党和国家工作不同时期的工作主线,出版了一系列主题出版物,既不乏精品力作,又打造了诸多畅销图书。主题出版影响力与日俱增,双效益也在力求最大发挥,目前业界已经出现相关研究,但缺乏一定的历史性和理论性、系统性和完整性。本文系统考察了主题出版的内涵、特征与意义,认为体现国家意志是主题出版的内涵;主题出版活动由来已久,几乎与整个人类文明史相同步,与人类出版史相伴随,存在于每一个比较完整的社会形态之中,并在每个历史阶段担负着重要使命,尤其在中国共产党作为革命党和执政党的过程中,发挥了思想上层建筑对于政治上层建筑的重要作用,体现了其在党的事业发展中的不可或缺性,实现了其肩负的党的理论创新和理论传播的重要使命。本文创新性地把2003年以来的主题出版分为初始期(2003-2006年)、成长期(2007-2012年)、快速发展期(2013-2016年)三个阶段,总结了政府管理层面、行业层面、企业层面、市场层面的主题出版经验,并尝试总结出主题出版的规律性,认为主题出版具有“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互动发展规律,“有为”在前、“无为”在后的发展规律,与精品出版的融合发展规律。本文分析了主题出版面临的挑战,认为主题出版要长期发展必须解决好以下矛盾:一是数量规模与质量的矛盾,二是学术性与大众化的矛盾,三是时效性与长期性的矛盾,四是服务政治与服务大局的矛盾。最后,文章预测了中国主题出版的七个发展趋势,认为未来政府管理部门对主题出版的引导方向更加精准;主题出版的作用指向更加清晰;泛主题出版对出版机构的驱动作用更强;主题出版将与数字出版更加紧密结合;主题出版的需求侧更加稳定;主题出版的供给侧更加丰富;主题出版影响更加持久、广泛。由此给出中国主题出版的对策建议,即国家管理层面要对主题出版做好“顶层设计”;出版企业层面要主动对接国家战略,结合地方特色;出版科研层面要密切关注主题出版实践,成立专门研究机构。
沈柳[7](2015)在《韩国图书出版管理体制研究》文中提出随着图书出版业的迅猛发展,图书载体形式的多样化,图书品种的日益增多,相关从业人员数量剧增,对于图书出版从业者及其行为的控制和规范显得越来越不容忽视,因此,构建一个系统、完善的图书出版管理体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韩国的图书出版业发展得比较成熟,对于如何管理图书出版业有着丰富的经验,已经建立起了运转良好的图书出版管理体制。对韩国图书出版管理体制进行探讨,可以反思我国图书出版管理体制当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帮助我国出版业理清思路,确定前行的方向。出版业的发展必然需要科学有效的出版管理来进行规范和引导。韩国在图书出版管理方面做出了很好的表率,虽然韩国的国土面积较小,资源和人口都相对有限,但是它却可以跻身于世界十个出版大国之列,“图书韩流”在全球迅速蔓延。韩国图书出版业发达繁荣的原因就在于其完善的图书出版管理体制,探寻韩国图书出版管理体制的规律可以帮助我国的图书出版业更好地进行自我完善。加之笔者曾经在韩国留学,这段经历可以帮助笔者开展此课题的研究,这便是本文的选题背景及意义所在。接下来笔者对目前的研究情况进行总结,对管理体制、出版管理、韩国出版这三个方面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梳理和归纳。为了界定后文需要用到的核心概念,笔者对出版管理、图书出版管理体制等核心概念进行了说明。最后论述本文所采用的研究思路、理论、方法以及研究内容。文章的核心内容由三章构成,分别是韩国图书出版管理体制的主体、客体以及运行模式。在主体部分,韩国图书出版管理体制的主体包括政府和出版行业协会,两者之间形成了“小政府,大协会”的分工合作关系,共同管理韩国的图书出版业。在这部分,笔者着重对作为政府主要管理部门的文化体育观光部以及主要的出版行业协会——大韩出版文化协会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在客体部分,韩国图书出版管理体制的客体主要有出版社、印刷企业和书店,它们是政府和出版行业协会的主要管理对象。笔者通过从文化体育观光部以及韩国书店组合联合会的官网上获取数据,对韩国的出版社、印刷企业和书店近年来的发展状况以及未来的走势进行总结和分析。最后,在运行模式部分,主体需要通过一定的运行机制对客体施加影响,即韩国图书出版管理体制的运行模式。该运行模式主要由政府的宏观管理、协会的中观管理、企业的微观管理三部分组成。最后文章进入分析与总结阶段,笔者对韩国图书出版管理体制的不足进行了探讨,主要体现在韩国政府主导出版管理所带来的弊端、协会运转中出现的问题、人才培养的缺陷、垄断化趋势明显这四个方面。然后笔者结合韩国图书出版管理体制中的经验和不足,得出对中国的启示。我国要完善图书出版管理体制,需要从加强我国的出版法治建设、完善相关的经济制度、政府职能的外部转移、充分发挥协会的作用和大力推广国民阅读这五个方面着手。在本文的结语部分,笔者对全文进行了整体回顾,归纳了本文的研究结论与贡献,并指出了研究局限,对未来的韩国图书出版管理体制进行展望。
吴静[8](2015)在《新疆数字音像出版发展模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伴随着信息技术、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数字出版、数字阅读已成为我国新闻出版业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数字技术对社会资源的整合和信息传递的途径和方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不光是传统的纸质出版业(图书、报纸、期刊杂志),电子音像业也在经历一场信息技术的巨大变革。在这种数字环境下,新疆音像出版业同样也站在新的历史的起点上,发展数字出版是时代的选择和要求。数字出版的快速崛起,为新疆音像出版发展带来了全新的局面,也同时带来了深刻的变革和挑战。新疆地域辽阔、资源丰富。由于拥有美丽的自然景观、丰富的人文底蕴,多彩的民族文化被人们所熟知。可是自从2013年北京“金水桥”事件以来,新疆逐渐与暴力、恐怖、分裂、独立等代名词联系起来。目前针对于暴恐活动分析指出,随着网络技术与应用的不断发展,全球信息化浪潮冲击着现代化社会的每一个角落,而音像制品相对于书籍有着生动、直观、互动性强,更易理解等传播特点因此逐渐成为暴恐分子的目标。除了原有的书籍传播途径以外,通过利用互联网网站下载暴恐音视频或者通过物理介质的音像光盘进行传播成为暴恐分子的主要传播手段。在国家加大对数字出版物的监察力度和对非法出版物的打击力度的大环境下,新疆数字音像出版健康有序的发展不仅为新疆稳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而且还担负着宣传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民族团结、传播先进文化和科学思想的重要政治任务。因此面对维护社会稳定的需要和自身数字化趋势的需要,新疆数字音像出版如何去发展便是我论文研究的目的所在。本论文对数字环境下新疆音像出版的发展进行了比较全面系统的研究,全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章主要阐述了研究问题的提出、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研究方法,并将与数字音像发展相关的论文研究进行了梳理,为本文研究打下基础。第二章主要对传统出版环境下新疆音像出版业发展现状、特点、主要成就以及面临的问题进行了详细论述。第三章对政治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和技术环境下的新疆数字音像出版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作出了分述。同时也对新疆音像出版向数字化转型必要性作出分析为下文论述的展开做好铺垫。第四章从数字音像出版产品的发展、产业链的发展模式、平台的建设、运营模式以及提升国际文化传播力等五方面对新疆数字音像出版发展与运营作出策略性探索评析。第五章站在数字音像出版企业和政府两个视角上对数字环境下新疆音像出版业发展提出对策和建议。
胡昌支[9](2014)在《中央部委出版社转企改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央部委出版社是我国计划经济时代、政府组成部门按专业化分工而设立的出版机构,是区别于地方出版社和高校出版社而独立存在的一个出版群体。其历史悠久、行业特色鲜明、专业分工明确、业务遍及全国,是党和政府营造舆论的骨干和核心,也是培育、开发、传播先进文化的主力军和行业科技文化进步的智力支撑。当今社会发展、国家经济腾飞要求出版社实施体制改革,而中央部委出版社转企改制是我国出版改革的核心部分。全文除导论外,共分四章。第一章,中央部委出版社的发展历程及其特点与作用,该章分别叙述了中央部委出版社初创期、发展期和繁盛期的历史状况,并阐释了其基本特点、作用与功能。第二章,中央部委出版社转企改制的现状与问题。该章分析、论述中央部委出版社转企改制的背景与动因、进程与现状,并具体探讨了其转企改制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第三章,西方出版业企业运作及其启示。该章简述了美国、英国、法国、德国、荷兰、意大利、西班牙、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等10国出版业的发展历程,归纳、总结了贝塔斯曼、培生集团、汤姆森集团、励德·爱思唯尔集团、维旺迪环球等五家大型国际出版集团在运作制度、运作理念、运作模式上的成功经验,并具体分析了西方出版业企业化运作带给我们的借鉴与启示。第四章,中央部委出版社转企改制路径探讨。该章具体呈现了当前国际通行的出版管理体制,剖析了我国出版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及改革方向,并系统探讨了出版社体制机制创新的内容,提出了转企改制可行的三种模式:即以既有中央部委出版社为龙头,组建行业出版集团;先转换机制,再转换身份,适时完成体制与机制的全面转变:组建中央大型国际出版集团等。
郝彬彬[10](2013)在《地方出版集团竞争战略研究 ——以中原出版传媒集团为例》文中指出随着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转型期的中国出版业必然面临着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战略选择。本文以地方出版集团的竞争战略问题展开系统研究,并辅以中原出版传媒集团为个案进行解读,就是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对我国地方出版企业竞争战略问题的探索。2003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中共中央宣传部、文化部、国家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关于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确定了 9个地区35个宣传文化单位作为试点,就此启动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在此背景下,地方出版集团先后经历了集团成立、转企改制、上市融资的集团化发展之路。由于与国外大型出版传媒集团的市场竞争自然整合之路不同,中国的出版集团更多是一种行政化的撮合,并带有强烈的行政区划特征,这不免使得地方出版企业的集团化过程有其先天不足。并且,随着中国政府履行加入WTO的承诺,逐步向外资和民营资本开放文化产业领域,以及来自以数字出版技术为代表的新兴势力的冲击,国内出版产业的竞争程度不断加剧,并将愈演愈烈。所以,要推进出版集团的市场化发展,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得一席之地,各集团就需要利用有利的宏观环境和内部条件,挖掘自身优势,强势应对外部的竞争与威胁,因此,采取符合市场竞争需要的集团市场竞争战略势在必行。在此背景和基础上,本文通过对地方出版集团市场竞争态势的解析,展现了我国地方出版集团竞争战略的现状及问题,为我国地方出版集团市场竞争战略的选择与执行提供了重要参考。具体而言,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对地方出版集团的形成及演变进行了梳理。本文回顾了中国出版业集团化以及中原出版传媒集团的形成演变过程,通过对其发展的梳理,大致概括了我国地方出版集团的发展轨迹。总体上,我国出版集团经历了初步发展及探索时期(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2002年)和体制改革及深化转企时期(2003年至今)。第二,对地方出版集团展开了 SWOT分析。通过SWOT分析法总结地方出版集团内部的优势与劣势以及外部的机遇与挑战,从集团内外部环境条件及其相互作用中做出比较客观深入的分析评价,从而为后续的集团竞争战略研究提供决策基础。就内部而言,地方出版集团在其出版资金、出版资源等层面显现出一定优势,在集团公司化管理、出版市场开拓等领域存在一些劣势。从外部来看,国家对于文化产业发展的大力支持以及对区域文化产业经济的扶持,为地方出版集团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机遇,同时,区域外传统出版集团的跑马圈地以及民营出版势力的冲击构成地方出版集团的外部威胁。第三,运用总成本领先战略理论对地方出版集团的集团化运营进行分析。研究指出,出版集团要制定和实施正确的成本领先战略,从而奠定未来市场竞争的经济基础。具体要求包括,对影响出版企业成本行为的因素进行分析,识别成本驱动因素,同时,通过控制成本驱动因素或者重构企业价值链来获取成本优势。在分析出版企业实施总成本领先战略的误区后,本文对地方出版集团的总成本领先战略实施现状进行了总结并提出笔者的建议。第四,对地方出版集团的差异化战略选择与实施做出了全面分析。本文运用差异化竞争理论,结合地方出版集团的实际情况与市场特征,明确出版企业实施差异化战略的意义,指出差异化战略在企业战略运营中的实施路径,并分析差异化战略在企业运营管理中的驱动因素,总结了地方出版集团在选题策划、媒介品牌塑造、发行渠道变革和服务专业化方面的差异化竞争策略,根据差异化理论找出竞争中的不足并提出相应的建议。第五,对地方出版集团的目标聚集战略做出了分析和总结。在前文论述的基础上,结合地方出版集团的产业实践,分析了目标聚集战略实施的风险与条件,并结合地方出版集团的实施现状提出了具体建议。最后,本文以中原出版传媒集团为例,从总成本领先、差异化竞争、目标聚集三个维度,对中原出版传媒集团竞争战略选择与实施问题展开了深度分析,从而作为我国地方出版集团竞争战略的个案借鉴。
二、四大举措推动出版业服务“三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四大举措推动出版业服务“三农”(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期刊与新冠肺炎防疫抗疫专题报道(论文提纲范文)
一、时政新闻类期刊关于新冠肺炎防疫抗疫的报道 |
1.基本情况 |
2.基本特点 |
(1)新闻性强 |
(2)报道力度大 |
(3)深刻的思想性 |
二、财政经济类期刊关于新冠肺炎防疫抗疫的报道 |
1.基本情况 |
2.基本特点 |
(1)关注数字化技术 |
(2)较强的针对性 |
(3)突出的说理性 |
三、文化艺术类期刊关于新冠肺炎防疫抗疫的报道 |
1.基本情况 |
2.基本特点 |
(1)关注抗疫行动 |
(2)刊发大量文艺作品 |
(3)面向国际宣传 |
四、科技科普类期刊关于新冠肺炎防疫抗疫的报道 |
1.基本情况 |
2.基本特点 |
(1)从科技角度分析疫情成因、防治方法与影响 |
(2)深度呈现疫情中的科技人物 |
(3)专业性和科普性相结合 |
五、医学学术类期刊关于新冠肺炎防疫抗疫的报道 |
1.基本情况 |
2.基本特点 |
(1)积极反映抗击疫情的科学进展 |
(2)为抗击新冠肺炎提供科学支撑 |
六、结语 |
(2)新时期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历史与经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0.1.1 研究背景 |
0.1.2 研究意义 |
0.2 相关核心概念界定 |
0.2.1 文化 |
0.2.2 文化产业 |
0.2.3 文化产业发展 |
0.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0.3.1 文化建设与意识形态安全研究 |
0.3.2 文化产业发展基础理论和发展历程研究 |
0.3.3 文化产业竞争融合发展研究 |
0.3.4 文化产业创新效率与政策规制研究 |
0.3.5 区域文化产业发展研究 |
0.3.6 国内外研究状况总结 |
0.4 研究内容及框架 |
0.4.1 研究内容 |
0.4.2 研究框架 |
0.5 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
0.5.1 研究方法 |
0.5.2 创新之处 |
第1章 新时期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理论分析 |
1.1 马克思恩格斯的文化观 |
1.1.1 马克思恩格斯文化观的立论之基:现实人的劳动实践 |
1.1.2 马克思恩格斯文化观的核心内容 |
1.2 列宁、斯大林的文化建设思想 |
1.2.1 列宁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思想 |
1.2.2 斯大林的文化建设思想 |
1.3 建国以来我国领导人关于文化发展的重要论述 |
1.3.1 毛泽东的文化建设观 |
1.3.2 邓小平的精神文明建设文化观 |
1.3.3 江泽民的先进文化建设观 |
1.3.4 胡锦涛的文化软实力文化观 |
1.3.5 习近平文化自信观 |
1.4 他山之石:西方文化产业发展的理论与经验 |
1.4.1 法兰克福学派文化产业批判理论 |
1.4.2 英国的文化学派理论 |
1.4.3 美国的文化产业发展理论 |
第2章 新时期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历程 |
2.1 新中国成立以来至改革开放前中国的文化建设期(1949~1977) |
2.1.1 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国的文化发展格局 |
2.1.2 新中国成立以来到1956年三大改造的完成 |
2.1.3 从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到改革开放前 |
2.2 新时期文化产业发展的萌芽准备期(1978~1991) |
2.2.1 1978 年改革开放至1983年:文化事业逐步恢复 |
2.2.2 1984 年至1991年:文化产业开放发展 |
2.3 新时期文化产业发展的形成兴起期(1992~2005) |
2.3.1 1992 年至1999年:文化产业逐步形成 |
2.3.2 2000 年至2005年:文化产业繁荣兴起 |
2.4 新时期文化产业发展的调整深化期(2006~2017) |
2.4.1 2006 年至2012年:调整管理体制,探索新兴文化 |
2.4.2 2013 年至2017年:文化产业的全面深化与创新改革 |
第3章 当前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 |
3.1 当前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实践特点 |
3.1.1 文化产业的规模化与文化经济的增长 |
3.1.2 文化服务事业投入与文化服务能力稳步提升 |
3.1.3 新形势、新业态下文化产业融合发展 |
3.1.4 文化产业体制改革逐渐深化 |
3.1.5 主流意识形态面临文化认同危机 |
3.2 当前中国不同地区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的比较分析 |
3.2.1 公益性文化事业财政投入 |
3.2.2 公益性文化事业基建投资 |
3.2.3 公益性文化事业机构设施 |
3.2.4 公益性文化事业队伍建设 |
3.2.5 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水平 |
3.3 当前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综合竞争力评价 |
3.3.1 评价模型及指标体系构建 |
3.3.2 中国文化产业竞争力评价结果 |
3.3.3 省际文化产业竞争力比较 |
第4章 新时期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经验 |
4.1 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基本规律 |
4.1.1 文化性是中国文化产业良性发展的根本 |
4.1.2 经济性是中国文化产业持续发展的动力 |
4.1.3 意识形态性是中国文化产业稳定发展的保障 |
4.1.4 创新扩散性是中国文化产业高效、优质发展的抓手 |
4.2 以主流意识形态安全建设为中心的文化产业发展 |
4.2.1 主流意识形态安全与文化产业发展的辨证关系 |
4.2.2 主流意识形态与新闻出版业 |
4.2.3 主流意识形态与广播电视业 |
4.2.4 主流意识形态与网络传播业 |
4.3 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与文化产业竞争力的辩证统一 |
4.3.1 数据来源及模型设定 |
4.3.2 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水平对文化产业竞争力的影响 |
4.3.3 文化产业集群创新竞争力与价值效益竞争力的辩证关系 |
4.4 文化产业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协调发展 |
4.4.1 社会效益作为文化产业生产内容的核心价值 |
4.4.2 文化消费需求作为文化产业发展的主要动力 |
4.4.3 基于社会效益促进文化产品及服务的效率供给 |
第5章 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未来展望 |
5.1 加强主流意识形态合法性的顶层设计 |
5.1.1 塑造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先进意识形态文化 |
5.1.2 务实党内建设文化领导权的认同基础 |
5.1.3 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载体作用 |
5.1.4 正确处理“一元主导+多元并存”的文化发展关系 |
5.2 推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体制改革 |
5.2.1 健全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建设法制 |
5.2.2 加快推进文化机构改革与文化治理职能转变 |
5.2.3 对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实行“分类指导” |
5.2.4 推动市场配置、政府扶持与社会参与的协同机制建设 |
5.3 增进文化产业发展竞争力与文化服务均等化 |
5.3.1 优化财政保障均衡制度 |
5.3.2 强化落后地区文化产业政策的扶持力度 |
5.3.3 健全区域文化产业发展投资竞争机制 |
5.3.4 完善文化资源的保护开发与创新发展机制 |
5.4 构建中国文化产业发展人才培养机制 |
5.4.1 实行“产学研”一体化的高层次文化专门人才合作培养模式 |
5.4.2 加快建设文化产业发展创新人才的职业生涯规划与保护激励机制 |
5.4.3 完善文化人才队伍建设的法律规范与监管长效机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博士阶段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
(3)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一) 选题背景 |
(二) 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进展述评 |
(一) 国外研究进展 |
(二) 国内研究进展 |
(三) 国内外研究进展评价 |
三、研究视角、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一) 研究视角 |
(二) 研究方法 |
(三) 技术路线 |
四、田野调查选点说明 |
(一) 羌区四县 |
(二) 羌族村寨 |
(三) 旅游景区 |
五、研究内容和重点难点 |
(一) 研究内容 |
(二) 研究重点 |
(三) 研究难点 |
六、创新点与不足 |
(一) 创新点 |
(二) 不足之处 |
第一章 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内涵、机制及形态 |
第一节 理论基础 |
一、产业融合理论 |
二、产业链理论 |
三、系统动力学理论 |
四、全域旅游发展观 |
第二节 旅游产业融合的内涵 |
一、旅游产业的内涵与外延 |
二、旅游产业融合的内涵 |
第三节 旅游产业融合的动力机制 |
一、机制及动力机制 |
二、旅游产业融合的系统结构 |
三、旅游产业融合的动力机制 |
第四节 旅游产业融合的形态 |
一、旅游业与第一产业的融合 |
二、旅游业与第二产业的融合 |
三、旅游业与其他第三产业的融合 |
第五节 民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形态 |
一、民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基础 |
二、民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主要形态 |
三、民族地区的旅游产业综合性融合 |
四、民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典型案例 |
五、民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普遍问题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基础、形态及机制 |
第一节 羌族地区基本情况 |
一、羌族与羌族地区 |
二、自然地理状况 |
三、历史文化状况 |
四、经济社会发展状况 |
第二节 羌族地区旅游业发展现状 |
一、旅游资源 |
二、旅游业发展现状 |
三、旅游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
第三节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基础 |
一、产业发展水平 |
二、市场发育程度 |
三、灾后重建 |
四、资源条件 |
第四节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形态 |
一、羌族地区的农文旅融合 |
二、羌族地区的文商旅融合 |
三、羌族地区的文体旅融合 |
第五节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内在机理 |
一、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主体 |
二、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客体 |
三、政府部门在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中的作用 |
四、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过程 |
第六节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动力机制 |
一、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系统的结构分析 |
二、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系统的动力机制 |
三、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系统的制约因素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评价体系 |
第一节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评价方法 |
一、产业融合评价方法 |
二、旅游产业融合评价方法 |
三、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评价方法的选择 |
第二节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评价指标体系 |
一、评价指标选取依据 |
二、农文旅融合评价指标体系 |
三、文商旅融合评价指标体系 |
四、文体旅融合评价指标体系 |
第三节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权重赋值 |
一、农文旅融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权重赋值 |
二、文商旅融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权重赋值 |
三、文体旅融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权重赋值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羌族地区县域旅游产业融合评价与预测分析 |
第一节 汶川县旅游产业融合整体评价 |
一、汶川县旅游业发展情况 |
二、汶川县旅游产业融合现状 |
三、汶川县旅游产业融合评价 |
第二节 理县旅游产业融合整体评价 |
一、理县旅游业发展情况 |
二、理县旅游产业融合现状 |
三、理县旅游产业融合评价 |
第三节 茂县旅游产业融合整体评价 |
一、茂县旅游业发展情况 |
二、茂县旅游产业融合现状 |
第四节 北川县旅游产业融合整体评价 |
一、北川县旅游业发展情况 |
二、北川县旅游产业融合现状 |
三、北川县旅游产业融合评价 |
第五节 羌区四县旅游产业融合的预测分析 |
一、农文旅融合的系统动力学模型 |
二、文商旅融合的系统动力学模型 |
三、动态仿真模拟分析 |
第六节 羌区四县旅游产业融合的整体评价与对比分析 |
一、整体评价 |
二、对比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羌族地区村镇与景区旅游产业融合评价与个案研究 |
第一节 茂县坪头羌寨农文旅融合现状评价与个案分析 |
一、坪头羌寨基本情况 |
二、农文旅融合现状 |
三、农文旅融合评价 |
四、坪头羌寨农文旅融合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
第二节 理县桃坪羌寨农文旅融合现状评价与个案分析 |
一、桃坪羌寨基本情况 |
二、农文旅融合现状 |
三、农文旅融合评价 |
四、桃坪羌寨农文旅融合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
第三节 北川县石椅羌寨农文旅融合现状评价与个案分析 |
一、石椅羌寨基本情况 |
二、农文旅融合现状 |
三、农文旅融合评价 |
四、石椅羌寨农文旅融合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
第四节 汶川县水磨古镇文商旅融合现状评价与个案分析 |
一、水磨古镇基本情况 |
二、文商旅融合现状 |
三、文商旅融合评价 |
四、水磨古镇文商旅融合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
第五节 茂县中国古羌城文商旅和文体旅融合现状评价与个案分析 |
一、中国古羌城基本情况 |
二、文商旅和文体旅融合现状 |
三、文商旅和文体旅融合评价 |
四、中国古羌城文商旅和文体旅融合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
第六节 五个田野调查点的对比分析 |
一、旅游产业融合基础的对比分析 |
二、旅游产业融合形态的对比分析 |
三、旅游产业融合路径的对比分析 |
四、旅游产业融合水平和效应的对比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问题探析、制约因素与对策建议 |
第一节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问题探析 |
一、旅游产业融合形态单一 |
二、旅游产业融合深度不够 |
三、旅游产业融合水平不高 |
四、旅游产业融合效应不足 |
五、旅游产业融合的配套支撑和公共服务不成熟 |
六、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区域水平不协调 |
第二节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制约因素 |
一、原生动力不足—产业基础较为薄弱 |
二、拉力不足—市场机制发育欠成熟 |
三、推力不足—区域经济发展整体滞后 |
四、阻力重重—融合主体、融合客体和政府部门的障碍因素 |
五、斥力较大—区位交通不便的先天劣势和自然灾害的突发障碍 |
第三节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优化思考 |
一、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优化目标 |
二、羌族地区县域旅游产业融合的优化路径 |
三、羌族地区村镇和景区旅游产业融合的优化路径 |
第四节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对策建议 |
一、政府方面 |
二、企业方面 |
三、村委会方面 |
四、居民方面 |
本章小结 |
结论及展望 |
主要结论 |
一、羌族地区推进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具有必然性和紧迫性 |
二、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取得的成效 |
三、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特点 |
四、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制约因素 |
五、进一步优化和推进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思考 |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附录四 |
附录五 |
附录六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及科研项目 |
(4)新型出版模式下的D出版社图书营销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分析 |
1.2.1 国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分析 |
1.2.2 国内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分析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1.4 本文的难点和主要创新点 |
1.4.1 本文的难点 |
1.4.2 主要创新点 |
第2章 新型出版模式下市场营销创新理论分析 |
2.1 营销策略的4P理论 |
2.1.1 产品策略(Product) |
2.1.2 价格策略(Price) |
2.1.3 渠道策略(Place) |
2.1.4 宣传策略(Promotion) |
2.2 营销策略的4C理论 |
2.2.1 消费者策略(Customer) |
2.2.2 成本策略(Cost) |
2.2.3 便捷策略(Convenience) |
2.2.4 沟通策略(Communication) |
2.3 营销策略的整合营销理论 |
2.4 新型出版模式下创新理论分析 |
2.4.1 新型出版模式下图书产品构成理论分析 |
2.4.2 新型出版模式下图书定价理论分析 |
2.4.3 新型出版模式下元数据理论分析 |
2.4.4 新型出版模式下知识服务理论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D出版社发展面临的环境及条件分析 |
3.1 出版业面临的宏观环境 |
3.1.1 经济转型刻不容缓 |
3.1.2 环保政策要求逐级提升 |
3.1.3 科技变革不断加剧 |
3.1.4 文化产业发展势头强劲 |
3.1.5 出版业政策持续向好 |
3.2 出版业的市场竞争环境 |
3.3 D出版社的发展成就 |
3.3.1 主营业务跨越式发展 |
3.3.2 图书出版赢得新突破 |
3.3.3 数字出版进行创新探索 |
3.3.4 研究咨询业务实现新拓展 |
3.3.5 品牌知名度不断提升 |
3.4 D出版社存在的主要问题 |
3.4.1 精品出版仍显不足 |
3.4.2 数字出版的赢利模式不够清晰 |
3.4.3 创新营销力度不够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新型出版模式下D出版社的营销布局 |
4.1 消费者策略(Customer)在机构职能优化中的应用 |
4.2 成本策略(Cost)在产业布局中的应用 |
4.2.1 提升数字出版和研究咨询业务的比重 |
4.2.2 大力推进按需印刷 |
4.3 便捷策略(Convenience)在数据库营销中的应用 |
4.3.1 建立以用户为导向的数据库 |
4.3.2 加大资源库的开发 |
4.4 沟通策略(Communication)在营销渠道中的应用 |
4.4.1 直接营销渠道 |
4.4.2 间接营销渠道 |
4.4.3 新媒体营销渠道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新型出版模式下D出版社的营销策略分析 |
5.1 D出版社在传统出版方面的营销策略分析 |
5.1.1 图书与传统书店的营销方式分析 |
5.1.2 图书与电商的营销方式分析 |
5.1.3 传统出版营销渠道的提升目标 |
5.2 D出版社在跨界融合方面的营销策略分析 |
5.2.1 图书与电子书相结合的营销策略 |
5.2.2 图书与有声书相结合的营销策略 |
5.2.3 图书与社群相结合的营销策略 |
5.2.4 图书与知识付费产品相结合的营销策略 |
5.3 D出版社在元数据方面的营销策略分析 |
5.4 D出版社在知识服务方面的营销策略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研究成果与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5)国家出版基金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3 研究思路及内容 |
1.4 研究方法及路线 |
2 相关概念和理论 |
2.1 相关概念 |
2.1.1 基金 |
2.1.2 公益基金会 |
2.1.3 国家出版基金 |
2.2 相关理论 |
2.2.1 发展战略理论 |
2.2.2 SWOT分析法 |
2.2.3 PEST分析法 |
3 国家出版基金现状及问题分析 |
3.1 国家出版基金基本情况及设立背景 |
3.1.1 国家出版基金基本情况 |
3.1.2 国家出版基金设立背景及过程 |
3.2 国家出版基金发展现状 |
3.2.1 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情况 |
3.2.2 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额度与规模情况 |
3.2.3 国家出版基金管理机制情况 |
3.3 国家出版基金面临的问题与不足 |
3.3.1 影响力和知名度不够 |
3.3.2 成果的转化性不强 |
3.3.3 资金来源单一 |
3.3.4 导向性有待提升 |
3.4 本章小结 |
4 基于SWOT-PEST模型的发展战略分析 |
4.1 基于PEST的国家出版基金外部环境分析 |
4.1.1 政治环境分析 |
4.1.2 经济环境分析 |
4.1.3 社会环境分析 |
4.1.4 技术环境分析 |
4.2 基于SWOT的国家出版基金战略方向分析 |
4.2.1 国家出版基金优势分析 |
4.2.2 国家出版基金劣势分析 |
4.2.3 国家出版基金机会分析 |
4.2.4 国家出版基金挑战分析 |
4.3 SWOT-PEST战略矩阵建立及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国家出版基金发展战略确定及战略实施 |
5.1 国家出版基金发展愿景及战略目标 |
5.1.1 国家出版基金战略定位及发展愿景 |
5.1.2 国家出版基金发展战略目标 |
5.2 国家出版基金发展战略选择及确定 |
5.2.1 SO增长型发展战略 |
5.2.2 WO扭转型发展战略 |
5.2.3 ST多领域发展战略 |
5.2.4 WT防守型发展战略 |
5.2.5 战略对比与国家出版基金发展战略确定 |
5.3 国家出版基金发展战略实施 |
5.3.1 加强国家出版基金社会责任担当 |
5.3.2 提升服务设计能力与内部管理能力 |
5.3.3 注重基金内部人力资源搭建与文化建设 |
5.3.4 加强战略实施的推进与监管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 |
6.1 研究结论 |
6.2 其他建议 |
6.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6)中国主题出版研究(2003-2016年)(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3 本研究创新点 |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2 主题出版:内涵、特征及意义 |
2.1 主题出版的内涵与特征 |
2.1.1 主题出版的内涵与外延 |
2.1.2 主题出版的特征 |
2.1.3 主题出版的类型 |
2.1.4 主题出版与专业出版、大众出版、教育出版的关系 |
2.2 主题出版活动的历史 |
2.2.1 人类文明史中的主题出版活动 |
2.2.2 中国历史中的主题出版活动 |
2.3 主题出版的功能和意义 |
2.3.1 主题出版体现了思想上层建筑对于政治上层建筑的重要作用 |
2.3.2 主题出版对党的事业发展不可或缺 |
2.3.3 主题出版肩负着党的理论创新的重要使命 |
3 中国主题出版的现状、经验与规律 |
3.1 中国主题出版的发展现状 |
3.1.1 中国主题出版的初始期(2003-2006年) |
3.1.2 中国主题出版的成长期(2007-2012年) |
3.1.3 中国主题出版的快速发展期(2013-2016年) |
3.2 中国主题出版的经验 |
3.2.1 政府管理层面的主题出版经验 |
3.2.2 行业层面的主题出版经验 |
3.2.3 企业层面的主题出版经验 |
3.2.4 市场层面的主题出版经验 |
3.3 主题出版的规律 |
3.3.1 “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互动发展规律 |
3.3.2 “有为”在前、“无为”在后的发展规律 |
3.3.3 与精品出版的融合发展规律 |
4 中国主题出版面临的挑战 |
4.1 主题出版面临的挑战 |
4.1.1 挑战之一:面临数量规模与质量的矛盾 |
4.1.2 挑战之二:面临严肃性与大众化的矛盾 |
4.1.3 挑战之三:面临时效性与长期性的矛盾 |
4.1.4 挑战之四:面临服务政治与服务大局的矛盾 |
4.2 主题出版面临挑战的原因分析 |
4.2.1 对主题出版的认识不到位 |
4.2.2 出版行业管理缺乏引导力 |
4.2.3 出版企业缺少发展规划 |
4.2.4 主题出版推广工作不当 |
4.2.5 读者有效需求严重不足 |
5 中国主题出版的发展趋势及对策建议 |
5.1 中国主题出版的发展趋势 |
5.1.1 政府管理部门的引导方向更加精准 |
5.1.2 主题出版的作用指向更加清晰 |
5.1.3 泛主题出版对出版机构的驱动作用更明显 |
5.1.4 主题出版将与数字出版更加紧密结合 |
5.1.5 主题出版的需求侧更加稳定 |
5.1.6 主题出版的供给侧更加丰富 |
5.1.7 主题出版的影响更加持久广泛 |
5.2 中国主题出版的对策建议 |
5.2.1 国家管理层面:做好“顶层设计” |
5.2.2 出版企业层面:对接国家战略,结合地方特色 |
5.2.3 出版科研层面:成立专门研究机构 |
6 结论 |
7 参考文献 |
8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
致谢 |
(7)韩国图书出版管理体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关于管理体制的研究 |
1.2.2 关于出版管理的研究 |
1.2.3 关于韩国出版的研究 |
1.3 核心概念 |
1.3.1 出版管理 |
1.3.2 图书出版管理体制 |
1.4 研究方法和内容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内容 |
1.5 创新点 |
2 韩国图书出版管理体制的主体 |
2.1 政府管理部门 |
2.1.1 机构设置 |
2.1.2 管理职能 |
2.2 出版行业协会 |
2.2.1 现状分析 |
2.2.2 机构设置 |
2.2.3 管理职能 |
3 韩国图书出版管理体制的客体 |
3.1 出版社 |
3.1.1 数量庞大 |
3.1.2 地域、实力分布不均 |
3.2 印刷企业 |
3.2.1 数量增长缓慢 |
3.2.2 数字印刷兴起 |
3.3 书店 |
3.3.1 传统书店两极化 |
3.3.2 网上书店成为潮流 |
4 韩国图书出版管理体制的运行模式 |
4.1 政府宏观管理 |
4.1.1 制定完善的法律体系 |
4.1.2 灵活运用经济手段 |
4.1.3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
4.1.4 科学的人才培养机制 |
4.1.5 大力推广国民阅读 |
4.2 协会中观管理 |
4.2.1 监管出版市场 |
4.2.2 连接企业和政府的纽带 |
4.2.3 设置专业奖项 |
4.2.4 提供教育、培训等服务 |
4.2.5 维护会员权益 |
4.3 企业微观管理 |
4.3.1 成熟的组织制度 |
4.3.2 严格的人事制度 |
4.3.3 注重公益 |
4.3.4 传统书店的转型 |
5 韩国图书出版管理体制的不足与启示 |
5.1 韩国图书出版管理体制的不足 |
5.1.1 政府主导所带来的风险 |
5.1.2 协会运转中的问题 |
5.1.3 人才培养的缺陷 |
5.1.4 垄断化趋势明显 |
5.2 对中国图书出版管理体制的启示 |
5.2.1 加强我国的出版法制建设 |
5.2.2 完善相关的经济制度 |
5.2.3 政府职能的外部转移 |
5.2.4 充分发挥协会的作用 |
5.2.5 提倡国民阅读 |
6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8)新疆数字音像出版发展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言 |
1.1 研究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4 研究方法 |
1.5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新疆电子音像出版的发展现状与困境 |
2.1 传统出版企业电子音像出版发展现状 |
2.1.1 录音制品发展状况 |
2.1.2 录像制品发展状况 |
2.1.3 电子出版物发展状况 |
2.1.4 录音、录像制品及电子出版物发展比较分析 |
2.1.5 音像电子出版物零售发展状况 |
2.2 新媒体企业数字音像出版发展现状 |
2.2.1 互联网发展情况 |
2.2.2 出版产业发展情况 |
2.3 新疆音像出版业主要成就 |
2.4 新疆音像出版存在的问题 |
第三章 新疆数字音像出版发展的宏观环境分析 |
3.1 政治环境对新疆数字音像出版发展的影响 |
3.2 新疆经济环境对数字音像出版发展的影响 |
3.3 新疆社会环境对数字音像出版发展的影响 |
3.3.1 新疆网民规模、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及移动互联网的发展 |
3.3.2 文化传播方面的扶持政策 |
3.4 技术环境对新疆数字音像出版发展的影响 |
3.4.1 大数据时代挑战和机遇并存 |
3.4.2 “三网融合”带来的媒介融合 |
3.4.3 移动互联网技术应用带来的阅读变革 |
第四章 新疆数字音像出版的发展与运营 |
4.1 新疆数字音像出版的发展 |
4.1.1 数字音像业的发展是新疆经济繁荣与社会稳定的需要 |
4.1.2 新疆音像的数字化 |
4.2 内容资源开发与产品创新 |
4.2.1 内容资源的开发 |
4.2.2 数字音像出版产品创新 |
4.3 数字音像出版产业链发展模式 |
4.3.1 数字音像产业链的问题 |
4.3.2 数字音像出版产业链发展模式 |
4.3.3 数字音像产业链的完善措施 |
4.4 数字音像出版平台发展模式 |
4.4.1 新疆数字音像出版平台搭建的背景 |
4.4.2 数字音像出版平台的建设 |
4.4.3 数字影音资源库平台的建设 |
4.4.4 建设开放的数字音像内容投送平台 |
4.4.5 移动出版业务平台的建设 |
4.5 数字音像出版产品营销模式和盈利渠道 |
4.5.1 构建多元化的营销体系 |
4.5.2 数字音像出版盈利渠道 |
4.6 新疆音像出版“走出去”战略 |
4.6.1 “走出去”基本情况及发展趋势 |
4.6.2 新疆数字音像出版“走出去”的对策 |
第五章 新疆数字音像出版的发展问题与建议 |
5.1 新疆数字音像出版的发展问题 |
5.2 新疆数字音像出版发展对策与建议 |
5.2.1 政府层面 |
5.2.2 出版企业层面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9)中央部委出版社转企改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的缘由与意义 |
1.1.1 研究缘由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文献综述 |
1.2.1 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
1.2.2 国外文献综述 |
1.3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与框架 |
1.3.2 研究方法 |
2 中央部委出版社的发展历程及其特点与作用 |
2.1 历史沿革 |
2.1.1 初创期 |
2.1.2 发展期 |
2.1.3 繁盛期 |
2.2 特点与优势 |
2.2.1 基本特点 |
2.2.2 主要优势 |
2.3 作用与功能 |
2.3.1 党和政府营造舆论的骨干和核心 |
2.3.2 培育、开发、传播先进文化的主力军 |
2.3.3 行业科技文化进步的智力支撑 |
3 中央部委出版社转企改制的现状与问题 |
3.1 转企改制的背景与动因 |
3.1.1 转企改制的背景 |
3.1.2 转企改制的动因 |
3.2 转企改制的进程与现状 |
3.2.1 转企改制的进程 |
3.2.2 转企改制的现状 |
3.3 转企改制存在的问题与原因 |
3.3.1 转企改制中的问题 |
3.3.2 转企改制存在问题的原因 |
4 西方国家出版业企业运作及其启示 |
4.1 西方出版业企业化概述 |
4.1.1 产业成熟的英国、美国、西班牙、德国出版业 |
4.1.2 正在成长的意大利、荷兰出版业 |
4.1.3 备受保护的法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出版业 |
4.1.4 独树一帜的日本出版业 |
4.2 西方出版业企业化案例分析 |
4.2.1 贝塔斯曼 |
4.2.2 培生集团 |
4.2.3 汤姆森集团 |
4.2.4 励德·爱思威尔集团 |
4.2.5 维旺迪环球 |
4.3 西方出版业发展带来的启示 |
4.3.1 兼并收购 壮大规模 |
4.3.2 培育核心 多元经营 |
4.3.3 重视信息技术 大力发展电子信息业务 |
4.3.4 政府大力扶持 民间自律发展 |
5 中央部委出版社转企改制的路径探讨 |
5.1 国家出版管理体制的变革 |
5.1.1 当前国际通行的出版管理体制 |
5.1.2 目前我国出版管理体制的问题 |
5.1.3 创建中国特色的出版管理体制 |
5.2 出版社的体制机制创新 |
5.2.1 出版社的体制创新 |
5.2.2 出版社的机制创新 |
5.3 转企改制的基本原则与模式 |
5.3.1 转企改制的基本原则 |
5.3.2 转企改制的三种模式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转制工作方案 |
附录二:中央各部门各单位出版社出资人名单 |
附录三: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后记 |
(10)地方出版集团竞争战略研究 ——以中原出版传媒集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外关于出版集团竞争战略的研究 |
1.2.2 国内关于出版集团竞争战略的研究 |
1.3 研究对象 |
1.3.1 基本概念 |
1.3.2 主要内容 |
1.4 理论基础 |
1.4.1 总成本领先战略 |
1.4.2 差异化战略 |
1.4.3 目标聚集战略 |
1.5 研究思路及方法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研究方法 |
1.6 创新之处 |
第2章 地方出版集团的形成及演变 |
2.1 我国出版集团的形成与发展 |
2.1.1 初步发展及探索时期(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2002年) |
2.1.2 体制改革及深化转企时期(2003年至今) |
2.2 地方出版集团的形成与演变——以中原出版传媒集团为例 |
2.2.1 集团初创阶段——从河南人民出版社到河南出版集团(1953~2004年) |
2.2.2 深入转企阶段——从河南出版集团到中原出版传媒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2004~2007年) |
2.2.3 上市融资阶段——从中原出版传媒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到“大地传媒”(2008年至今) |
2.3 小结 |
第3章 地方出版集团的SWOT分析 |
3.1 地方出版集团的内部优势(STRENGTH) |
3.1.1 出版资金相对充裕 |
3.1.2 出版资源较为丰富 |
3.2 地方出版集团的内部劣势(WEAK) |
3.2.1 出版集团公司化管理有待规范 |
3.2.2 出版市场有待开拓 |
3.3 地方出版集团的外部机遇(OPPORTUNITY) |
3.3.1 文化兴国战略提供产业政策支持 |
3.3.2 地方建设规划提供区域助推 |
3.4 地方出版集团的外部威胁(THREATEN) |
3.4.1 区域外出版企业的跑马圈地 |
3.4.2 民营出版势力的咄咄逼人 |
3.5 地方出版集团的竞争环境评价 |
3.5.1 宏观政策环境和出版业经营环境相对有利 |
3.5.2 内部管理和应对外部竞争能力存在不足 |
3.5.3 地方出版集团形成竞争优势的战略取向 |
3.6 小结 |
第4章 地方出版集团的总成本领先战略 |
4.1 地方出版集团获得成本优势的途径 |
4.1.1 控制出版成本驱动因素 |
4.1.2 重构出版价值链 |
4.2 地方出版集团实施总成本领先战略的误区 |
4.2.1 盲目发动出版价格战 |
4.2.2 出版业务整合不力 |
4.2.3 忽视出版管理成本 |
4.3 地方出版集团总成本领先战略的实施建议 |
4.3.1 优化配置出版内部资源节约出版成本 |
4.3.2 充分整合出版外部资源追求规模效应 |
4.4 小结 |
第5章 地方出版集团的差异化战略 |
5.1 地方出版集团差异化战略的实施路径 |
5.1.1 出版物属性的差异化 |
5.1.2 出版物服务的差异化 |
5.1.3 出版物销售渠道的差异化 |
5.1.4 出版品牌差异化 |
5.2 地方出版集团差异化战略的驱动因素 |
5.2.1 出版环境驱动因素 |
5.2.2 出版政策驱动因素 |
5.2.3 出版组织管理驱动因素 |
5.3 地方出版集团差异化战略的实施建议 |
5.3.1 强化差异化战略的全局思维 |
5.3.2 追求立于本土的出版品牌差异化 |
5.4 小结 |
第6章 地方出版集团的目标聚集战略 |
6.1 地方出版集团实施目标聚集战略的意义 |
6.1.1 有利于地方出版集团获得竞争优势 |
6.1.2 有利于提高地方出版集团的资源利用率 |
6.2 地方出版集团目标聚集战略的实施途径 |
6.2.1 对出版物进行集中化定位 |
6.2.2 出版业务着重于核心领域 |
6.2.3 持续提升出版创新水平 |
6.3 地方出版集团实施目标聚集战略的风险 |
6.3.1 出版技术进步风险 |
6.3.2 出版物替代风险 |
6.3.3 出版市场变化风险 |
6.3.4 出版竞争趋同风险 |
6.4 地方出版集团目标聚集战略的实施建议 |
6.4.1 出版市场定位专业化 |
6.4.2 出版产品生产专业化 |
6.4.3 出版产品经营专业化 |
6.5 小结 |
第7章 中原出版传媒集团的竞争战略分析 |
7.1 中原出版传媒集团的总成本领先战略 |
7.1.1 中原出版传媒集团总成本领先战略的实施现状 |
7.1.2 中原出版传媒集团总成本领先战略的实施建议 |
7.2 中原出版传媒集团的差异化战略 |
7.2.1 中原出版传媒集团差异化战略的实施现状 |
7.2.2 中原出版传媒集团差异化战略的实施建议 |
7.3 中原出版传媒集团的目标聚集战略 |
7.3.1 中原出版传媒集团目标聚集战略的实施现状 |
7.3.2 中原出版传媒集团目标聚集战略的实施建议 |
7.4 小结 |
第8章 结语 |
8.1 研究贡献 |
8.1.1 系统分析了地方出版集团的竞争战略 |
8.1.2 对中原出版传媒集团进行了个案解剖 |
8.2 研究不足 |
8.2.1 地方出版集团一些资料相对欠缺 |
8.2.2 国外出版集团的经验借鉴相对较少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四、四大举措推动出版业服务“三农”(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期刊与新冠肺炎防疫抗疫专题报道[J]. 段艳文,范珈硕,高存玲. 出版广角, 2022(01)
- [2]新时期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历史与经验研究[D]. 黄海林. 湘潭大学, 2020(12)
- [3]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研究[D]. 张莞. 西南民族大学, 2019(03)
- [4]新型出版模式下的D出版社图书营销策略研究[D]. 张楠.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19(01)
- [5]国家出版基金发展战略研究[D]. 张惠洁. 北京交通大学, 2019(01)
- [6]中国主题出版研究(2003-2016年)[D]. 李建红. 武汉大学, 2017(01)
- [7]韩国图书出版管理体制研究[D]. 沈柳. 南京大学, 2015(05)
- [8]新疆数字音像出版发展模式研究[D]. 吴静. 北京印刷学院, 2015(03)
- [9]中央部委出版社转企改制研究[D]. 胡昌支. 武汉大学, 2014(06)
- [10]地方出版集团竞争战略研究 ——以中原出版传媒集团为例[D]. 郝彬彬. 南京大学, 201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