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安乡天然牧场保护利用对策

大安乡天然牧场保护利用对策

一、大安乡自然草场保护利用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伍幸妮[1](2018)在《喀斯特地区生态用地生态敏感性评价指标组合赋权研究 ——以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喀斯特地区是由碳酸盐类等可溶性岩石发育而形成的特殊地区,该地区生态环境比较脆弱,并且在人口压力和不合理的经济活动作用下日益恶化,出现了许多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严重影响了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对生态用地进行生态敏感性评价能辨识生态用地出现生态环境问题的可能性大小,并将其落实到具体空间区域,为区域生态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尝试在生态敏感性评价指标确权方法中引入组合赋权法,以典型喀斯特地区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为研究区域,通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以GIS为技术支持手段,评价环江县生态用地生态敏感性等级。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在生态敏感性评价领域针对指标权重确定方法的研究较少,现有生态敏感性指标赋权方法是以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和变异系数法为主的单一赋权法,且单一赋权方法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组合赋权法可以将主观赋权法和客观赋权法进行有机结合,能较为全面地反映主观和客观两方面信息。(2)通过分析研究区域生态环境状况,针对特定地理背景建立以自然因素为主的评价指标体系,选取地形起伏度、年降雨量、土壤类型、土壤质地、植被类型、岩性、地质灾害作为环江县生态用地生态敏感性评价指标。使用传统生态敏感性评价指标确权方法: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变异系数法分别计算生态用地生态敏感性评价指标权重值。通过组合赋权法的事前检验和事后检验,选择将层次分析法和变异系数法进行组合赋权,并采用距离函数确定线性加权组合规则中的分配系数值。以组合赋权法确定的评价指标权重值排序为:岩性>地形起伏度>地质灾害>土壤类型>土壤质地>植被类型>年降雨量。(3)运用加权叠加模型进行生态用地生态敏感性综合评价,得到环江县生态用地生态敏感性综合评价结果。并将组合赋权法与单一赋权法评价结果进行对比分析,验证了将组合赋权法运用于生态用地生态敏感性评价的合理性。

熊明珍[2](2017)在《改变传统养殖方式 促进山羊产业发展》文中提出概述永胜县山羊产业发展现状,分析传统山羊养殖的不利因素,提出农业、林业部门要依照国家的有关法规,结合山区实际情况,科学界定可放牧、半放牧、禁放牧山羊区域;积极引导、推广山羊圈舍养殖技术;发展林下种草、撂荒地种草、部分旱地种草;推广波尔山羊养殖;建立山羊良种培育示范基地等对策措施。为促进永胜县山羊产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提供参考。

李凤英[3](2017)在《市级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 ——以丽江市为例》文中研究说明资源环境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物质基础、空间载体和构成要素,正确认识和评价地区资源环境承载力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首要任务。我国“十三五”战略部署及土地规划、城市规划等要求把资源环境承载力作为科学编制规划的前置条件。本论文采取单因子和多因子相结合的评价方法,构建评价模型,借助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对选定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力进行研究,得出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结果,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生态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划定和土地利用布局调整提供支持。本论文结合丽江市资源环境禀赋、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和基础资料收集情况,选择耕地资源、城镇建设空间、水环境、大气环境、地质环境、生态环境7个因子进行单因子评价,选择土地资源、水资源、社会资源、地质环境、大气环境、水环境、生态环境共7个要素类19个评价因子进行多因子评价,采用单因子和多因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得出丽江市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基本情况以及各区域承载力分异结果,为丽江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谭明交[4](2016)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理论与实证研究》文中指出改革开放30多年来,农业农村不断发展、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农村基础设施、社会保障等条件大幅改善,总体形势平稳向好,到2015年,我国粮食总产量达到6.21亿吨,实现了“十二连增”,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1422元,农民正齐力向全面小康迈进。但是,我国“三农”仍存在不少问题,农业资源约束加强,耕地质量退化,环境污染、生态破坏明显加剧。财政支农负担越来越大,农业生产成本高、比较效益下降。农产品国际竞争力弱,农产品价格稳定与提高难度增大,农业产业链、价值链、利益链协调机制不全,农民卖难消费者买贵。“小而全”的农业生产方式受成本上升和价格“天花板”的双重限制,加之农民外出务工工资性收入增速趋缓,农民增收难、增收慢。农业劳动力大规模迁移到城市导致农村人口衰落,农村空心化、老龄化,留守妇女、儿童等多重社会问题越来越严重。究其根本原因,在资源有限甚至稀缺的情况下,分离发展的农村产业生产成本不断增加,导致农村产品附加值低。分离的农村产业价值链使得内留于农村、农业的利润低,从事农村产业的农民收入增长幅度小、增长缓慢,导致大批农村劳动力被迫转向城市、进入二三产业,留给农村的是“993861”部队,并扩大循环。四化同步的实施,农业仍是短板。那么,如何才能降低农村产业生产成本?如何才能提高农村产业经济效益?如何破解农民从农村产业链中获利低的困局?如何才能激活农村要素资源?围绕上述现象与问题,本研究以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为基本切入点,运用农业多功能性理论、交易成本理论、产业链理论和产业融合理论等基础理论系统研究农业发展中的相关问题。首先,依据经济学原理,分析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与破解“三农”现实问题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构建了破解上述农村产业中的系列问题的分析框架。其次推理论证了交易成本降低、经济效益提升是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根本动力;对影响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相关因素进行科学分析,构建融合评价体系,对我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质量进行综合评价;对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典型模式进行归类,从融合内涵、融合机理和融合质量等方面对典型模型进行论证分析;结合基础理论和分析框架进行案例分析;最后提出研究结论和政策建议。以期通过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农业产业链延伸、农业多功能拓展、农业产业新形态形成、利益联结紧密、产城融合协调,农业产业交易成本降低、农业产业价值提升,农业就业岗位增加。使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成为破解我国“三农”问题的新引擎,成为强化农业基础地位、拓宽农业增收渠道、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繁荣稳定、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新模式。本文共分为九章。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结合我国农业产业的现实与现状,从现实出发,指出存在的现实问题,分析现实问题背后的理论问题,挖掘隐藏在理论问题中的科学问题,提出值得研究的问题。对研究范围和相关概念进行界定。(2)厘清目前产业融合研究所处位置,本文所应用到的经济理论与典型方法。对产业融合特别是农村产业融合的国内外研究进行回顾与述评。分析了各理论与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联系。紧扣国家方针政策导向,并结合日韩的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成果提出在我国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可行性,就当前我国学者对这一提法研究所处阶段进行了分析与综述。(3)分析框架构建:虽然导致我国当前农业困境的原因有多方面,但传统农业产业发展模式与结构是主要原因。随后分析了农民收入增长、农村经济繁荣与农业产业的关系,得出农民要富裕、农业要强盛,必须推进农村产业转方式、调结构,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并构建了一个以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动力、融合发展的质量、融合发展的模式等为主体内容,内在逻辑一致的分析框架。(4)融合动力分析:首先分析了融合发展是趋同理论的延伸与发展,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表现为农村范围内的一、二、三产业之间的趋同。其次通过分析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本质,对融合动力、融合条件进行推理证明,得出交易成本不断减少、融合收益不断递增是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内在动力。(5)融合质量分析: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本质上是通过农村地区的第一产业与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相互融合、协调发展来实现农村产业外部环节不断减少,交易成本不断降低,附加值不断增加的过程。通过对融合路径进行推理证明,构建模型,对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按照融合质量和融合程度分为不同等级,从东中西不同区域,对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融合质量进行综合分析评价。通过实证分析得出,当前我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还处于较低水平,且各地区、各省(市)的融合水平也有明显的差异。(6)融合模式分析:根据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相互关系,分析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存在的三种典型模式,在对三种典型模式的分析过程中又分别从融合的内涵、融合机理、融合质量等三方面予以论证分析。总体来看,我国目前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程度低,层次浅,农村产业形形态发育迟缓,先进技术要素对农村产业渗透融合力不强。与前述对我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融合质量整体分析所得出结论相一致。(7)国外经验与启示:对比分析国外农村产业特别是日韩等国的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进经验与模式,做法与成效。结合前述研究,分析了日本、韩国以及欧美等农业发达国家推进农业产业融合先进经验对我国的启示,进一步借鉴到我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中。(8)案例分析:结合基础理论和分析框架进行案例分析。选择处于武陵山区的龙山县作为案例分析的对象,为典型的“八分山水一分田,半分道路加宅院”的土地构成,耕地面积仅占8%,人均不到一亩,但也有其独特的资源优势,素有“万宝山”之称。分析了龙山“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正在推行的典型经验与模式,产业发展势头良好。典型做法是:以农产品加工为引领,选优势突特色,延伸农业产业链。围绕“农业+”,拓展农业新功能,助力精准扶贫。以先进技术要素渗透为契机,适应新常态,开拓融合新模式。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创新融合发展模式,提高融合质量。(9)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对整个研究进行总结和综合评价,结合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近年来,国家针对三农提出的一系列扶持、奖励政策,结合国家精准扶贫、“一带一路”等战略,“互联网+”等平台,对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提出建议与展望。本文的可能创新之处有以下三点:(1)研究领域的递进。本文基于现实与现状,拟解决如何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如何让农村产业中的利润内留而不是外溢、如何让农民从农村产业中获得更多利润、如何激活农村要素资源,最终实现农民富,农业强。对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进行研究,研究领域是一个与时俱进的课题,具有开创性的意义。从国内外现有文献来看,对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虽有众多简述,但多停留在综述与建议上,未有系统研究。(2)理论体系的拓展。本文结合交易成本理论、趋同理论、融合理论,对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动力进行了系统科学的推理论证,证实了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动因,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对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路径进行演绎论证,并对融合质量进行了实证研究。对产业融合特别是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在理论上具有重要参考价值,为在实践中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提供科学支撑。(3)研究方法的改进。在吸收借鉴前人研究方法的同时,结合本研究对象和目的,将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按照融合质量和融合程度分为不同等级,从东中西不同区域分析研究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动力、融合质量。本文建立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非参数随机前沿模型,将省(市)效应、时间效应以非参数形式纳入融合方程中,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研究方法的创新与跟进。

杨萍萍[5](2016)在《永胜县金沙江中游干热河谷地区生态农业发展模式与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的农业生产方式正处于转型期,各地区的农业基础建设,自然资源不同,生态环境、人力资源等差别很大,怎样开展、以什么样的生态农业模式发展农业生产,值得研究探讨。开展金沙江中游干热河谷地区生态农业研究,是推进中国生态农业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是滇西地区粮食供给与长江中上游生态环境安全的坚强支撑。金沙江中游干热河谷地区生态农业发展是西南地区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提高国家综合竞争力的基础,是民族自立与人民健康的保障,尤其是对云南这样总体经济落后、农业基础薄弱的西部大省来讲,更具有特殊的意义。本文以生态农业相关理论为依据,包括生态农业开发的基本原则,生态农业发展的具体模式的理论研究,同时借鉴了西方生态系统理论,分析了金沙江中游干热河谷地区地区生态农业发展的原理依据。在生态农业的国际经验部分,分别从欧美发达国家、菲律宾及以色列的生态农业发展状况,国际有关生态农业组织的经验,国外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和效益等方面进行阐述,指出金沙江中游干热河谷地区的生态农业发展要借鉴和学习的地方,利用这些先进的经验来更好的促进生态农业发展。在充分的理论依据和国际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本文从生态环境因素,自然资源因素和农村农业资源因素分析了金沙江中游干热河谷地区生态农业的发展面临的挑战。金沙江河谷脆弱生态系统具有:干旱程度加剧,使许多植物无法生长;水热矛盾突出;水土流失严重;人为破坏频繁;植物群落破坏容易,恢复难;土壤肥力低下等不利于作物生长等特点。其中水分短缺是脆弱生态系统中最严重的问题。随着社会不断的变迁,干热河谷地区农业生态环境更加脆弱。生态环境抵御自然灾害的调节能力在减弱,农药、化肥等等污染现象十分严重,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加剧,生态恶化的程度和范围在扩大,给干热河谷地区的农业持续发展带来的负面效应不容忽视。另外滇西北地区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人力资源受教育程度相对来说比较低,农业技能水平落后,同时还要面对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尤其是青年劳动力。农村人力资源的逐步匮乏,这对生态农业发展十分不利。本文分析了金沙江中游干热河谷地区生态农业发展的综合效益,包括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金沙江中游干热河谷地区的生态农业的发展对策与发展模式,按照农业生产的水分条件将金沙江生态系统分为4种小系统,即:雨养生态系统、集水补灌(坡地旱地)系统、引水灌溉(水田)系统,湿地生态农业系统,通过比较各系统间的水分情况、海拔高度,选择适宜栽种的植被及动物养殖类型,提出适宜各系统生态农业发展的具体模式。同时,针对水资源利用效率不足、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农村劳动力外流、农产品经济效益低下、农业农村基础设施落后等问题提出相应对策。

姚佳[6](2015)在《生态保护红线三维制度体系研究 ——以宁德市为例》文中研究指明生态保护红线是维护国土生态安全和人类健康的最低保障线,是国家为建设生态文明提出的一种底限思维,用创新的思路解决中国环境危机,处理保护资源和经济发展的关系。作为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生态保护红线的提出符合时代特征,通过构筑生态保护红线,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掠夺式开发、破坏式发展,促进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本研究基于国内外生态保护红线相关案例和实践应用,剖析了生态保护红线的概念内涵和科学本质,构建了涵盖生态空间、资源开发及环境保护三个方面的生态保护红线多维制度体系,建立了相应的划定技术方法及实施保障机制,并以此理论方法指导开展了福建宁德市案例研究。主要研究结论如下:红线的概念逐步应用于生态保护领域,其思想理论的形成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孕育探索期、产生发展期和确立完善期,从严格管控事物的空间界限,逐渐拓展成为保障区域生态安全的一项制度安排,从自然科学领域延伸到了社会科学、人文科学领域,可以认为生态红线的科学本质是为了避免对区域生态系统造成过度激烈扰动的一种约束人类开发活动的行为,是维护区域生态安全和人类健康的最低保障线。全球生态环境问题的实质是由人类活动行为失范导致,形成了以资源耗竭、环境污染和生态胁迫为特征的生态安全问题,从生态风险控制机制上,对区域生态系统结构、功能和过程产生胁迫作用的生态风险,其暴露途径可以归纳为空间占用、资源消耗和污染累积三种人类开发行为。因此,落实到具体的管理制度上,生态保护红线应当是涵盖空间、资源、环境三个维度,体现结构优化、规模控制、效率提升、质量保障等多方面管理要求,实现底线保有、中线调控和上线警示的多目标管控的一套综合性生态管理制度体系。根据以上理论体系和方法研究,本文选取福建省宁德市作为研究对象,构建生态保护红线制度体系。结果显示,宁德市的主导生态服务功能为土壤保持、水源涵养及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环境敏感性以水土流失和海洋生态敏感性为主。生态空间红线总面积约为4258.03平方公里,占宁德市陆域总面积的31.65%;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方面,除满足相关污染排放标准及环境功能区标准外,根据当地自然地理、资源禀赋和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围绕能源消耗、资源产出、资源底线、污染排放等方面研究提出了生态红线控制指标体系。最后,从法律法规、管理模式、考核评估及激励政策方面建立其配套的保障机制,促进生态保护红线制度有效落地。

王军[7](2014)在《渭源县生态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文中指出生态建设是西部大开发战略中的重点项目,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有助于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本文对西部国家级贫困县渭源县生态存在的问题以及原因进行了分析,该县生态比较差的根本原因是人类不合理的活动和自然的变化破坏了生态的良性发展,破坏了土地、水源、生物和环境的平衡,导致地区生态失衡。面对以上问题,对渭源的生态建设提出了一些对策措施。

江升[8](2014)在《国家矿山公园综合产业模式及经济发展研究 ——以北京百花山国家矿山公园为例》文中认为煤炭和蒸汽机开辟了工业文明,在给人类赐予巨额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带来了环境污染问题;第三次产业革命一方面把人类引领到一个信息产业为主导的新时代,另一方面又向人类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严峻挑战。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人类对矿产资源的开发和索取程度大大超出了自然资源的承载负荷和环境的自我修复能力。如今人们开始反思并寻求新的发展模式,寻找新型“系统治理”模式。生态工业园、矿山公园等产业聚合形式正产生出积极的经济效应。位于京城最西部的百花山蕴藏着丰富的优质煤炭资源。其资源利用早在千年以前就有“取煤于穴”的记载。百花山煤炭资源分布集中,生产优势明显。但本世纪初为了北京的碧水蓝天,政府果断关闭了以百花山为代表的京西所有煤矿。德国鲁尔区的成功改造向全世界宣告了工业遗迹的历史、文化价值,工业遗迹旅游作为企业资源再生的新模式具备了角逐新时代产业舞台的新活力。百花山矿区是北京煤炭工业的缩影,其历史人文价值已是北京世界城市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百花山国家矿山公园的重要性和文化价值,远远超出了一般传统工业基地的影响力。本文通过分析建立百花山国家矿山公园的背景、意义及经济社会作用,阐述了项目设立的历史必然性。通过对国内外国家矿山公园的发展比较,明确了公园总体规划和产业设计所必须遵循的原则和法规。提出“以园养园”经营观念。以公园内传统资源和新兴资源为基础制订出合理的总体规划和产业布局方案。通过建立五个专业产业园的效益化经营,反哺公园管理、维护和发展,实现公园健康、永续发展目标。建立圣莲山百草园中草药种植、饮片加工、鲜药临床体验产业基地,打造百花山药业和疗养产业基地;建立百花山百果园休闲产业基地,打造百花山产业核心价值链。对百花山国家矿山公园产业基础进行了钻石模型分析,并在升级传统产业的基础上,建立了新兴产业体系;利用百花山优质、洁净的土壤和山泉、气候资源,建立百花山绿色农业产业休闲体验基地;首次提出在百花山国家矿山公园布局一个12MW煤炭地下气化联合循环发电(UCG-IGCC)项目,作为公园五大支柱产业之一,实现公园整体经营目标。

曹斌[9](2011)在《两型农业发展状况及其生产效率的评价》文中认为本研究以两型农业的评价研究为主线,初步回答了如何对两型农业发展状况和生产效率进行评价的问题。为此,本研究主要解决了两大问题:一是建立了评价两型农业发展状况的指导性指标体系,以之作为普遍适用的评价指标,可以对我国两型农业发展状况进行评价;二是对省市县村四级行政区域的两型农业生产效率进行了评价,其评价经验有较好的借鉴意义。具体研究内容如下:一是对我国两型农业发展的方向性思路进行了研究。在对国外的循环农业、生态农业、集约农业、精确农业、有机农业等两型农业的近似形态进行分析、对比与综合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辨析了我国农业的概念内涵、本质、特征、功能、发展原则等问题,廓清了两型农业范畴的分歧所在,梳理了两型农业理论的研究进展,使国内两型农业的理论源流呈现出清晰的状况。初步勾勒了我国两型农业的理论框架,得出了我国两型农业发展的方向性思路,即:要创造性地继承和发展欧美国家近似的两型农业建设经验,要立足于具有我国特色、结合区域特点和各地农业传统,在此前提和背景下发展我国两型农业。二是建立了评价两型农业发展状况的指导性指标体系。分析了两型农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在考虑两型农业评价指标体系复杂性基础上,构建了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框架,对指导性评价指标的三大来源,即生态农业综合效益子系统评价指标、循环农业发展水平子系统评价指标、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子系统评价指标进行了详细分析,得出两型农业评价指标系统由3大目标层、10个准则层和80个评价指标组成的评价指标体系。这个指导性的评价指标框架和指导性评价指标体系,为全国各地不同资源不同条件的两型农业发展状况的评价,发挥框架性的指导作用。三是评价了我国31个省市两型农业发展水平。在两型农业的指导性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对我国31个省市两型农业发展水平进行了比较研究。在收集了全国31个省市2007年度的相关80个指标值数据后,选择了熵值法与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因子分析法两种评价方法,进行评价。评价结果表明,我国两型农业综合发展指数呈现出明显的3个阶梯分布,第一阶梯由上海、北京、江苏等前11名的省市组成,第二阶梯由河南、内蒙古等16个省市组成,贵州、青海等4个省市为第三阶梯。两型农业综合发展指数依据地理位置,由东向西逐级递减;处于第三阶梯的省市与东南沿海省份发展差异较大,同一阶梯内各省市发展程度也存在显着差异。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既有各省市先天的资源环境因素,也有生态农业发展过程中的后天影响。四是评定了我国省市县村四级区域的两型农业生产效率。运用DEA评价模型,结合实际事例,对省市县村四级区域的两型农业生产效率进行了评价。在对我国31个省市的评价中,为了单独测算内部管理效率这一内生因素对生产效率的具体作用,通过构建DEA三阶段模型,消除了外部环境效应和随机误差这两个外生因素对技术效率值的影响,从而有效测算了两型农业生产的综合效率。在对湖南省各市州两型农业生产效率进行评价后,得出长沙等4个地区的农业生产效率相对有效,农业产出已达到最优水平,衡阳等10地区农业生产效率较低,处于规模效益递减状态等评价结果。,提出湖南省发展两型社会的地区区域对策。在对衡阳县的县域两型农业生产效率评价时,更多地考虑到衡阳县农业生产的资源环境条件等要素,在指导性评价指标的整体框架内,为了贴近评价对象而取舍了一些指标,评价结果符合现实。在两型农业建设的村级基层单位中,因为村与村之间情况变化较大,评价指标的选取就相差甚大,本文选取的我国农村较为普遍的粮猪型村为评价实例。按照粮猪型村的特点,根据粮猪型村发展两型农业的生产条件,从发展两型农业的角度出发,建立了一套适合于粮猪型村两型农业评价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并以此对衡阳县高炉村进行两型农业的评价,得出该村两型农业发展处于初级两型农业发展阶段的结论。五是对现行的传统农业与两型农业的桥接及其对策进行了探讨。首先分析了两型农业发展的抗阻因素,这些因素包括:落后生产方式的内源缺匮,传统经营观念的生态缺乏,科技体系的匹配缺失,政策制度政府失灵的先天不足等。然后提出通过发展循环农业、提高农民经营素质、构建两型农业科技支撑体系和政策支持体系等措施,来实现现行的传统农业向两型农业的跃迁。紧接着阐释了跃迁机理与路径,得出湖南省域内存在率先促就两型农业生产跃迁情势的结论,在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实验区背景下擘划了桥接进路。最后提出了建设两型农业生产的关键是推动情势触发的政策建议。

贾玉超[10](2010)在《永胜县散杂居普米族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人口较少散杂居民族的经社会发展是党和国家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有着关键性的意义。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由56个民族组成,其中少数民族55个。少数民族人口有1亿多人,居住地域广,仅民族自治地方面积就占国土总面积的64﹪,散杂居少数民族3000多万,人口较少民族22个,分布在祖国的各个角落,尤其是边疆地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大家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人口较少散杂居民族的发展是党和国家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的重要内容,党和国家民族理论与政策贯彻落实的具体体现。可见,只有人口较少散杂居民族也发展了,才有整个人口较少民族的发展。否则,党和国家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的美好愿望就难以早日实现。目前,我国人口较少散杂居民族的经济社会发展还十分滞后,在经济发展、民族政治、生态环境和各项社会事业的科学可持续发展中困难重重,存在着明显的缺陷和不足。积极推动和促进普米族散杂居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已成为维护、巩固各民族团结奋斗、繁荣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促进普米族散杂居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必须从普米族散杂居地区的实际出发,从源头抓起,完善民族理论与政策、民族法制建设及行政规范性文件的制定、实施、监督,合理评估并作阶段性调整,建立长效扶持发展机制。本文通过对永胜县普米族散杂居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研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促进永胜县散杂居普米族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这些研究对解决永胜县散杂居普米族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实现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繁荣发展,走社会主义和谐小康之路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二、大安乡自然草场保护利用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大安乡自然草场保护利用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喀斯特地区生态用地生态敏感性评价指标组合赋权研究 ——以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际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1 生态用地
        1.3.2 生态敏感性评价
        1.3.3 组合赋权法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2 概念界定
    2.1 生态用地
        2.1.1 生态用地内涵
        2.1.2 生态用地分类
    2.2 生态敏感性
3 现有生态敏感性评价指标赋权方法及局限性
    3.1 德尔菲法
    3.2 层次分析法
    3.3 变异系数法
4 组合赋权法方法设计
    4.1 组合赋权法原理
    4.2 组合赋权法设计思路
        4.2.1 单一赋权法
        4.2.1.1 德尔菲法
        4.2.1.2 层次分析法
        4.2.1.3 变异系数法
        4.2.2 组合赋权法事前检验
        4.2.3 组合赋权法事后检验
        4.2.4 组合赋权法赋权规则
        4.2.4.1 现有组合赋权规则
        4.2.4.2 引入距离函数的组合赋权规则
5 喀斯特地区生态用地生态敏感性评价
    5.1 研究区域概况
        5.1.1自然条件
        5.1.2 社会经济概况
        5.1.3 生态环境状况
    5.2 生态用地分布
    5.3 数据来源及预处理
        5.3.1 数据来源
        5.3.2 数据预处理
    5.4 评价单元划定
    5.5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5.5.1 评价指标选取原则
        5.5.2 评价指标选择
        5.5.3 评价指标分级赋值
        5.5.4 生态用地单一要素敏感性评价结果
    5.6 评价指标权重值计算
        5.6.1 单一赋权法权重值计算
        5.6.1.1 德尔菲法
        5.6.1.2 层次分析法
        5.6.1.3 变异系数法
        5.6.2 组合赋权法权重值计算
        5.6.2.1 组合赋权法的事前检验
        5.6.2.2 组合赋权法的事后检验
        5.6.2.3 组合赋权法权重值
    5.7 生态用地生态敏感性综合评价结果
6 组合赋权法与单一赋权法评价结果对比分析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2)改变传统养殖方式 促进山羊产业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基本情况
2 山羊养殖前景
3 传统山羊养殖对山区植被的影响及成因
4 发展建议

(3)市级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 ——以丽江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资源环境承载力概述
        1.3.1 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定义与内涵
        1.3.2 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特点
        1.3.3 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的理论基础
        1.3.4 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方法概述
    1.4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概述
    1.5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5.1 研究内容
        1.5.2 技术路线
2 研究区域概况
    2.1 自然概况
    2.2 社会与经济概况
    2.3 资源概况
        2.3.1 土地资源
        2.3.2 矿产资源
        2.3.3 水资源
        2.3.4 旅游资源
        2.3.5 生物多样性资源
    2.4 环境概况
        2.4.1 水环境质量现状
        2.4.2 大气环境现状
        2.4.3 生态环境现状
        2.4.4 地质环境现状
3 评价因子选取
    3.1 资源环境承载力衡量指标
    3.2 评价因子筛选原则
    3.3 单因子选取
    3.4 多因子选取
        3.4.1 评价因子选取
        3.4.2 标准化处理
        3.4.3 各因子权重
4 评价过程
    4.1 承载力衡量指标测算
        4.1.1 人口规模预测
        4.1.2 经济规模预测
        4.1.3 国土开发规模测算
        4.1.4 预测结果
    4.2 单因子评价
        4.2.1 耕地资源承载力评价
        4.2.2 城镇建设空间承载力评价
        4.2.3 水资源承载力评价
        4.2.4 大气环境承载力评价
        4.2.5 水环境承载力评价
        4.2.6 地质环境承载力评价
        4.2.7 生态环境承载力
    4.3 多因子综合评价
        4.3.1 耕地资源承载潜力系数
        4.3.2 人均耕地资源量
        4.3.3 城镇建设空间潜力系数
        4.3.4 人均农村建设用地面积
        4.3.5 人均水资源量
        4.3.6 水资源承载潜力系数
        4.3.7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
        4.3.8 人均财政支出
        4.3.9 环保支出总额
        4.3.10 环保支出占财政支出比例
        4.3.11 地质环境承载潜力系数
        4.3.12 地质灾害易发性分级
        4.3.13 地形坡度分级
        4.3.14 废气治理潜力系数
        4.3.15 水环境承载力分级
        4.3.16 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
        4.3.17 林地覆盖率
        4.3.18 人均绿当量
        4.3.19 工业固体废物处置率
        4.3.20 评价分值计算结果
        4.3.21 资源环境承载力分级
5 评价结论
    5.1 丽江市资源环境承载力及其主要制约因素
    5.2 资源环境承载力空间分异及其主要制约因素
    5.3 承载力评价结果的应用——资源环境承载力约束下的规划响应
        5.3.1 建立资源环境承载力响应制度
        5.3.2 适当调整全市土地利用战略
        5.3.3 合理调整各类用地控制指标
        5.3.4 科学制定国土空间开发布局
        5.3.5 改变传统经济发展模式
        5.3.6 加大环保投入
6 GIS在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中的应用
    6.1 GIS应用的现状
    6.2 GIS在本研究中的应用
        6.2.1 数据管理
        6.2.2 数据格式转换
        6.2.3 空间定位信息转换
        6.2.4 空间分析
        6.2.5 制图功能应用
7 展望
    7.1 工作进展
    7.2 论文的不足与下一步研究方向
致谢
参考文献

(4)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理论与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相关概念及研究范围的界定
        1.2.1 产业分工
        1.2.2 产业边界
        1.2.3 产业融合
        1.2.4 产业集群
        1.2.5 农业“六次产业化”
        1.2.6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1.2.7 研究范围的界定
    1.3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目标
        1.3.1 问题的提出
        1.3.2 研究目标
    1.4 研究思路与结构框架
        1.4.1 研究思路
        1.4.2 结构框架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1.6 可能的创新、研究不足与展望
        1.6.1 可能的创新
        1.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第2章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 理论基础
        2.1.1 农业多功能性理论
        2.1.2 交易成本理论
        2.1.3 产业链理论
        2.1.4 经营一体化理论
        2.1.5 产业集群理论
        2.1.6 产业融合理论
        2.1.7 趋同理论
    2.2 文献综述
        2.2.1 产业融合发展的研究起始
        2.2.2 产业融合发展的动力机制
        2.2.3 产业融合发展的质量效应
        2.2.4 产业融合发展的类型模式
        2.2.5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2.2.6 文献述评
    2.3 本章研究结论
第3章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一个分析框架
    3.1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现实背景
    3.2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远景目标
    3.3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动力
    3.4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质量
    3.5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模式
    3.6 一个分析框架
    3.7 本章研究结论
第4章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融合动力分析
    4.1 引言
    4.2 文献回顾及评析
    4.3 研究假设
    4.4 融合动力分析
        4.4.1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动力——交易成本
        4.4.2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动力——融合收益
    4.5 本章研究结论
第5章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融合质量分析
    5.1 引言
    5.2 文献回顾与评析
    5.3 研究假设
    5.4 模型构建与研究方法
        5.4.1 完全竞争条件下的融合路径
        5.4.2 不完全竞争条件下的融合路径
        5.4.3 融合质量的测度方法
    5.5 结果分析
        5.5.1 数据来源及测度结果
        5.5.2 融合路径与过程质量分析
    5.6 本章研究结论与讨论
        5.6.1 研究结论
        5.6.2 讨论
第6章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融合模式分析
    6.1 引言
    6.2 农业产业链延伸型融合
        6.2.1 农业产业链延伸型融合的内涵
        6.2.2 农业产业链延伸型融合形成的机理
        6.2.3 农业产业链延伸型融合的实例分析
    6.3 农业产业与其他产业交叉型融合
        6.3.1 农业产业与其他产业交叉型融合的内涵
        6.3.2 农业产业与其他相关产业交叉型融合形成的机理
        6.3.3 农业产业与旅游产业交叉型融合的实证分析
    6.4 先进技术要素对农业产业的渗透型融合
        6.4.1 先进技术要素对农业产业渗透型融合的内涵
        6.4.2 先进技术要素对农业产业渗透型融合形成的机理
        6.4.3 先进技术要素对农业产业渗透型融合的实证分析
    6.5 本章研究结论
第7章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国际经验与启示
    7.1 引言
    7.2 我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存在的局限
    7.3 日韩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做法与经验
        7.3.1 日本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7.3.2 韩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7.4 其他农业发达国家做法及经验
        7.4.1 美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7.4.2 法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7.4.3 荷兰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7.5 对我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启示
        7.5.1 高度重视、加大投入,夯实融合发展的基础
        7.5.2 区分异同、挖掘资源,谋划融合发展的远景
        7.5.3 岗位增加、收入增长,共享融合发展的红利
    7.6 本章研究结论
第8章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案例分析
    8.1 引言
    8.2 案例简介
    8.3 融合模式
    8.4 案例启示
        8.4.1 以农产品加工为引领,选优势突特色,延伸农业产业链
        8.4.2 围绕“农业+”,推行农业交叉融合发展,拓展农业多功能
        8.4.3 以先进要素渗透为契机,适应新常态,开拓融合新模式
    8.5 本章研究结论
第9章 研究结论及政策建议
    9.1 主要研究结论
    9.2 政策建议
参考 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5)永胜县金沙江中游干热河谷地区生态农业发展模式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研究内容
    1.3 研究方法与思路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国内生态农业研究现状
        1.4.2 国外生态农业研究现状
    1.5 生态农业与相关理论研究
        1.5.1 生态农业的相关概述
        1.5.2 生态农业的界定
        1.5.3 生态农业的原则及生产经营模式
    1.6 相关理论支撑
        1.6.1 农业产业化理论
        1.6.2 可持续农业理论
        1.6.3 中国传统农业文化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2.1 地理位置
    2.2 干热河谷概况
        2.2.1 干热河谷特点
        2.2.2 干热河谷成因
    2.3 自然条件
        2.3.1 地形地貌条件
        2.3.2 气候条件
        2.3.3 水文条件
        2.3.4 植被类型与现状
        2.3.5 土壤特征
        2.3.6 生态环境特点
    2.4 社会经济发展情况
第3章 研究区农业现状分析
    3.1 农业发展现状
        3.1.1 种植业
        3.1.2 林业
        3.1.3 畜牧业
        3.1.4 水产业
        3.1.5 种植方式
        3.1.6 优势农产品分析
        3.1.7 生态农业发展现状
    3.2 农业资源特点与利用问题
        3.2.1 光热资源优势
        3.2.2 水库与水利工程
        3.2.3 耕地资源
    3.3 生态农业建设的必要性分析
        3.3.1 传统农业带来的生态失衡
        3.3.2 干热河谷农业资源匮乏及低效利用问题
        3.3.3 干热河谷生态环境的恶化
        3.3.4 生态环境脆弱性与发展艰难性
        3.3.5 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3.3.6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带来的问题
    3.4 生态农业发展的综合效益
        3.4.1 生态效益
        3.4.2 经济效益
        3.4.3 社会效益
第4章 金沙江中游干热河谷生态农业建设
    4.1 干热河谷生态农业发展具体模式
        4.1.1 坡地植被恢复与土壤肥力改善
        4.1.2 坡地生态恢复与可持续利用模式
        4.1.3 农林牧复合生态模式
        4.1.4 林果—粮经立体生态模式
        4.1.5 观光生态农业模式
    4.2 干热河谷生态农业发展的对策
        4.2.1 大力推进干热河谷区高效节水农业建设
        4.2.2 加强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
        4.2.3 加强对农用小型机械的使用推广
        4.2.4 加强粮经作物“生态品牌”建设
        4.2.5 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的科技培训
        4.2.6 健全农业农村基础设施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6)生态保护红线三维制度体系研究 ——以宁德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目的及意义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生态保护红线的理论基础研究
    2.1 生态保护红线基本概念
    2.2 生态保护红线发展演变
        2.2.1 孕育探索期
        2.2.2 产生发展期
        2.2.3 确立完善期
    2.3 生态保护红线的内涵扩展
第三章 生态保护红线多维制度体系构建
    3.1 多维制度体系框架构建
    3.2 生态空间红线
    3.3 资源开发红线
    3.4 环境保护红线
第四章 生态保护红线多维制度体系构建技术方法研究
    4.1 构建生态保护红线多维制度体系的基本原则
    4.2 构建生态保护红线多维制度体系的技术方法
        4.2.1 生态空间红线划定方法
        4.2.2 资源开发红线制定方法
        4.2.3 环境保护红线制定方法
    4.3 生态保护红线多维制度体系的实施保障机制
        4.3.1 法规制度保障机制
        4.3.2 政府管理保障机制
        4.3.3 市场调控保障机制
        4.3.4 社会参与保障机制
第五章 宁德市生态保护红线案例研究
    5.1 宁德生态保护红线建设背景
    5.2 宁德生态空间红线体系构建
        5.2.1 重要生态功能区红线
        5.2.2 生态环境敏感区、脆弱区红线
        5.2.3 禁止开发区红线
        5.2.4 生态空间红线综合评价
    5.3 宁德资源开发红线体系构建
        5.3.1 资源消耗
        5.3.2 资源效率
        5.3.3 资源储量
        5.3.4 资源开发红线指标体系
    5.4 宁德环境保护红线体系构建
        5.4.1 污染排放总量
        5.4.2 污染排放浓度
        5.4.3 环境质量水平
        5.4.4 环境保护红线指标体系
第六章 宁德市生态红线配套保障机制建议
    6.1 健全地方法规保障,纳入政策规划体系
        6.1.1 红线保护规章建议
        6.1.2 政策规划编制建议
    6.2 完善环保管理制度,加强监测监控措施
        6.2.1 红线分级管控建议
        6.2.2 红线监测评估建议
    6.3 推进红线考核评估,强化社会公众监督
        6.3.1 红线监管考核建议
        6.3.2 社会公众监督建议
    6.4 建立红线激励制度,引导生态产业发展
        6.4.1 红线生态补偿建议
        6.4.2 生态产业扶持建议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主要研究成果
    7.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附录
致谢

(7)渭源县生态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一、渭源县基本情况
二、渭源县主要的生态问题及其分析
三、实现渭源生态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8)国家矿山公园综合产业模式及经济发展研究 ——以北京百花山国家矿山公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际研究现状
        1.2.3 目前存在问题
    1.3 主要研究目地和内容
        1.3.1 主要研究目地和意义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第2章 国内外矿山公园的产生与发展
    2.1 开发园区的发展途径
        2.1.1 开发园区发展背景
        2.1.2 开发园区发展历程
        2.1.3 开发园区发展的作用
        2.1.4 开发园区发展的主要问题
        2.1.5 开发园区发展的前景展望
    2.2 国家公园与国家矿山公园
        2.2.1 国家公园的特征和功能
        2.2.2 国家公园设立的意义和标准
        2.2.3 国外国家公园的实践
    2.3 中国的国家公园实践
        2.3.1 中国“第一个”国家公园
        2.3.2 中国国家公园的发展
    2.4 中国矿山公园的发展路径
第3章 矿山公园产业聚集与规划建设的相关理论
    3.1 可持续发展理论
        3.1.1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起源
        3.1.2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内涵
        3.1.3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原则基础
    3.2 总体规划理论
        3.2.1 矿山公园整体规划理论
        3.2.2 生态学理论
        3.2.3 LAC 理论
        3.2.4 科学管理理论
        3.2.5 矿山公园产业设计与布局
    3.3 循环经济理论
        3.3.1 循环经济理论的产生和内涵
        3.3.2 国内外循环经济理论的实践与发展
    3.4 生态工业园区理论
        3.4.1 生态工业园区理论的内涵
    3.5 交易费用和工业共生理论
        3.5.1 交易费用理论
        3.5.2 共生系统中的企业交易成本
        3.5.3 共生系统的交易费用理论分析
    3.6 产业集群理论
    3.7 矿山公园和开发园区的其它应用理论
        3.7.1 非平衡发展理论
        3.7.2 增长极理论
        3.7.3 核心—外围理论
        3.7.4 空间扩散理论
        3.7.5 企业家能力理论、地区创造性理论
        3.7.6 苗床理论
第4章 矿山公园的功能分类及产业发展
    4.1 矿山公园的内涵
    4.2 矿山公园的功能
        4.2.1 推动矿山生态恢复与环境治理
        4.2.2 实现矿业遗迹保护与永续
        4.2.3 促进科学研究和教育
        4.2.4 推进矿业城镇经济转型
    4.3 矿山公园的分类
        4.3.1 矿山公园的分类依据
        4.3.2 国家矿山公园的特征分析
    4.4 矿山公园的产业发展
        4.4.1 国外矿山公园的发展
        4.4.2 国内矿山公园的发展
        4.4.3 矿山公园产业发展的主要难题
第5章 百花山国家矿山公园资源特征与市场分析
    5.1 百花山国家矿山公园资源、环境和经济状况
        5.1.1 自然环境与地理地貌
        5.1.2 百花山社会经济概况
        5.1.3 百花山产业转型之路
    5.2 百花山国家矿山公园基础规划条件
        5.2.1 北京市生态涵养区规划
        5.2.2 北京市房山区规划
        5.2.3 房山区史家营乡规划
    5.3 百花山国家矿山公园资源评价
        5.3.1 百花山自然景观资源条件
        5.3.2 百花山人文景观资源条件
        5.3.3 百花山矿业遗迹资源等级划分及评价
    5.4 百花山国家矿山公园环境评价
        5.4.1 百花山公园区域地质环境
        5.4.2 百花山公园区域生态环境
        5.4.3 百花山公园基础设施条件
        5.4.4 百花山公园旅游市场条件
        5.4.5 百花山公园开发建设条件评价
第6章 百花山国家矿山公园产业布局
    6.1 百花山国家矿山公园总体规划
        6.1.1 总体规划依据
        6.1.2 指导思想及规划原则
        6.1.3 规划与价值理念
        6.1.4 百花山国家矿山公园总体发展目标
    6.2 百花山国家矿山公园总体产业布局
        6.2.1 总体产业布局的规划原则
        6.2.2 矿山公园结构布局和功能分区
        6.2.3 公园典型景观规划
    6.3 矿山公园旅游产业规划
        6.3.1 百花山矿山博物馆规划
        6.3.2 矿山公园旅游产业结构规划
        6.3.3 矿山公园综合服务产业
    6.4 百花山国家矿山公园核心竞争力钻石模型分析
        6.4.1 生产要素分析
        6.4.2 需求条件
        6.4.3 相关及支持性产业
        6.4.4 企业战略、组织结构与竞争状况
        6.4.5 机会因素
        6.4.6 政府因素
第7章 建立百花山生态旅游、绿色农业和气化煤电新兴产业体系
    7.1 建立百花山、百草园、百果园生态旅游产业基地
        7.1.1 漫山遍野百花山观光圣地
        7.1.2 西游神农百草园康复疗养仙境
        7.1.3 极乐须弥百果园休闲体验世界
    7.2 建立绿色农业休闲体验产业基地
    7.3 建立煤炭地下气化联合循环发电(UCG-IGCC)产业基地
第8章 结论与建议
    8.1 主要研究成果与结论
    8.2 主要创新点
    8.3 进一步研究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9)两型农业发展状况及其生产效率的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问题的提出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研究意义
    1.5 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本章小结
第2章 两型农业和近似的两型农业形态
    2.1 两型农业的有关理论
        2.1.1 两型农业的概念与内涵
        2.1.2 两型农业的基本特征
    2.2 近似两型农业的表现形态
        2.2.1 循环农业
        2.2.2 生态农业
        2.2.3 集约农业和精准农业
        2.2.4 有机农业
        2.2.5 我国的两型农业
    本章小结
第3章 两型农业发展状况评价的指导性指标体系
    3.1 两型农业发展状况评价指标体系的复杂性
    3.2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背景
    3.3 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的意义、目的与原则
        3.3.1 意义
        3.3.2 目的
        3.3.3 基本原则
    3.4 指导性评价指标体系的组成
        3.4.1 指导性评价指标的三个来源
        3.4.2 生态农业综合效益子系统评价指标
        3.4.3 循环农业发展水平子系统评价指标
        3.4.4 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子系统评价指标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指导性评价指标的我国两型农业发展状况评价
    4.1 对两型农业指导性评价指标的预处理
    4.2 对我国31个省市的两型农业发展状况的评价
        4.2.1 熵值法、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和因子分析法
        4.2.2 基于熵值法和灰色关联度分析法的评价
        4.2.3 基于因子分析法的评价
    4.3 结论分析
        4.3.1 两型农业评价综合发展指数结论分析
        4.3.2 两型农业评价体系各子系统发展指数结论分析
        4.3.3 政策建议
    本章小结
第5章 两型农业的生产效率评价:省市县村四级区域的实例
    5.1 DEA评价模型
        5.1.1 DEA在农业生产效率评价中的应用情况
        5.1.2 DEA一般模型的构建
        5.1.3 按照农业生产效率评价而设计的DEA三阶段模型
    5.2 省域两型农业生产效率的评价——以我国31个省市为例
        5.2.1 指标选取
        5.2.2 实证结果及分析
        5.2.3 政策建议
    5.3 市域两型农业生产效率的评价——以湖南省14个市州为例
        5.3.1 问题的提出
        5.3.2 指标选取
        5.3.3 评价过程
        5.3.4 建议与措施
    5.4 县域两型农业生产效率的评价——以衡阳县为例
        5.4.1 县域县情与农情
        5.4.2 评价指标遴选
        5.4.3 评价过程
        5.4.4 结论分析与对策建议
    5.5 村域两型农业发展状况的评价——以高炉村为例
        5.5.1 基于粮猪型村特点的两型农业发展状况评价体系的构建
        5.5.2 高炉村两型农业发展状况的评价
        5.5.3 结论
    本章小结
第6章 从传统农业转向两型农业——以湖南省为例
    6.1 从现行的传统农业桥接到两型农业
    6.2 两型农业跃迁机理
    6.3 两型农业跃迁情势
    6.4 湖南两型农业生产的桥接擘划
    6.5 结论与政策建议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及有关建议
    7.2 主要创新点
    7.3 进一步研究的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主要研究成果

(10)永胜县散杂居普米族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的背景及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动态
    三、论文的基本思路和框架
    四、论文的创新和不足
    五、研究理论和方法
第一章 60 年来永胜县散杂居普米族发展概述
    一、新中国建立以前永胜县散杂居普米族的社会状况
    二、新中国建立以来永胜县散杂居普米族的发展
    三、新世纪以来永胜县散杂居普米族发展现状
    四、永胜县散杂居普米族发展中的成绩及经验
        (一) 主要成绩
        (二) 有益经验
第二章 永胜县散杂居普米族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永胜县散杂居普米族自身发展面临的问题
        (一) 贫困程度深、发展难度大
        (二) 人力资源匮乏、观念闭守
        (三) 科学技术运用、推广困难,产业结构单一、品种老化
        (四) 生态破坏严重、自然资源锐减
    二、永胜县扶持散杂居普米族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 认识不够统一、发展观念滞后
        (二) 扶持政策不健全、措施不具体
        (三) 地方财政困难、扶持力度不足
第三章 影响永胜县散杂居普米族发展的因素探析
    一、永胜县散杂居普米族自身发展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一) 社会形态发育程度低
        (二) 生存生活的自然条件差
        (三) 发展基础不足
        (四) 综合素质偏低
        (五) 居住分散、帮扶困难
    二、永胜县扶持散杂居普米族发展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一) 对扶持人口较少散杂居民族发展的重要性认识不够,相关政策宣传不足
        (二) 各级政府对人口较少散杂居民族发展尚未统筹规划与形成具体措施
第四章 促进永胜县散杂居普米族发展的对策思考
    一、充分认识人口较少散杂居民族发展的意义
        (一) 有利于边疆稳固、国家统一
        (二) 有利于社会和谐稳定、进步发展
        (三) 有利于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繁荣发展
        (四) 促进人口较少民族自身的全面发展
    二、加强对人口较少散杂居民族发展的政策研究
        (一) 国家法律法规是人口较少散杂民族发展的重要保障
        (二) 国家政策是人口较少散杂居民族发展的重要依据
    三、促进永胜县散杂居普米族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一) 指导思想
        (二) 发展原则
    四、促进永胜县散杂居普米族经济社会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 完善政策、健全机制
        (二) 明确目标、制定措施
        (三) 创新开拓、促进发展
结束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及获奖情况
后记

四、大安乡自然草场保护利用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喀斯特地区生态用地生态敏感性评价指标组合赋权研究 ——以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为例[D]. 伍幸妮. 湖南师范大学, 2018(01)
  • [2]改变传统养殖方式 促进山羊产业发展[J]. 熊明珍. 云南农业, 2017(05)
  • [3]市级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 ——以丽江市为例[D]. 李凤英.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7(02)
  • [4]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理论与实证研究[D]. 谭明交. 华中农业大学, 2016(12)
  • [5]永胜县金沙江中游干热河谷地区生态农业发展模式与对策研究[D]. 杨萍萍. 成都理工大学, 2016(03)
  • [6]生态保护红线三维制度体系研究 ——以宁德市为例[D]. 姚佳. 东华大学, 2015(07)
  • [7]渭源县生态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王军. 甘肃农业, 2014(15)
  • [8]国家矿山公园综合产业模式及经济发展研究 ——以北京百花山国家矿山公园为例[D]. 江升.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4(09)
  • [9]两型农业发展状况及其生产效率的评价[D]. 曹斌. 中南大学, 2011(12)
  • [10]永胜县散杂居普米族发展研究[D]. 贾玉超. 云南民族大学, 2010(02)

标签:;  ;  ;  ;  ;  

大安乡天然牧场保护利用对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