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农党刊发展概论——在“前进论坛”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工农党刊发展概论——在“前进论坛”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一、关于农工党党刊发展情况的介绍——在《前进论坛》创刊四十周年纪念会上的发言(论文文献综述)

马镇[1](2020)在《回忆宋金升副主席关于新世纪党刊办刊方针的谈话》文中研究说明惊闻农工党德高望重的优秀领导人原中央副主席宋金升去世,不胜悲痛,禁不住回想起在他领导下工作的情景。最让我难以忘怀的是他为农工党的发展大计,指导制定党刊《前进论坛》办刊方针的日日夜夜。这虽然早已成为历史的定格,但在这个时刻重提历史,更让我们从老一辈农工党人身上学习到胸怀大局、克己奉公、联系群众、从善如流的优良品质。宋老是1998年正式接任退休的田光涛副主席分管农工党中央意识形态工作的,我所任职的党刊《前进论坛》便成为他重要的工作之一。第二

何辰波[2](2019)在《王枕心的乡村建设思想与实践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民国时期,中国的历史舞台上涌现出一批乡村建设人物,他们所开展的乡村建设活动,对于缓解民国严峻的乡村问题起到了一定的作用。1933年7月13日,江西农村改进社万家埠实验区在安义县万家埠成立,以王枕心为首的乡村建设人员试图通过改良的方式解决当时江西农村贫、愚、弱、乱等问题。1937年8月20日因为抗日战争的爆发,王枕心辞职投身抗战,被迫停止他的乡村建设活动。本文以民国时期江西的乡村建设运动为背景,以王枕心为研究对象,对王枕心的生平进行梳理,并提炼王枕心的乡村建设思想,总结王枕心的乡村建设实践,评析其乡村建设思想与实践的成就与不足,探讨王枕心乡村建设思想与实践的意义,从而获取王枕心的乡村建设思想与实践活动对当下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启示。首先为绪论,介绍了笔者的选题缘由、学术界的研究现状以及文章的基本思路和研究方法。接着将王枕心的生平分为研修农学、上下求索,五年乡建、躬身实践,抗战救国、迎接解放三部分,本文利用档案等材料对王枕心的生平经历进行介绍。随后提炼了王枕心的乡村建设思想。王枕心在借鉴他省经验的基础上,以恢复农村经济为中心,以完善农村组织、发展农村教育为两翼,针对当时中国农村普遍贫、愚、乱、弱的基本问题,以惠农、智农、聚农、强农为法宝结合自身乡村建设实践,逐渐形成了减税惠农,促进生产;办学智农,改进教育;培干聚农,推进自治;联众强农,增进合作的乡村建设思想。而后总结了王枕心的乡村建设实践。王枕心从乡村经济、乡村政治、乡村文化教育卫生三个方面推进他的乡村建设实践,采取了推广信用合作、成立群众组织、完善农村医疗等措施,改善了万家埠地区的乡村面貌。然后对王枕心乡村建设思想与实践进行评析。本文分析了王枕心的乡村建设思想与实践活动所具有的四大成就,也指出了其所存在的两大不足。最后为结语,探讨了王枕心乡村建设思想与实践活动的意义以及对当下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启示,对于20世纪30年代的江西,王枕心的乡村建设思想与实践活动改善了万家埠地区乡村的面貌,培养了一批乡村建设人才,并在江西开创了一套乡村建设理论,为日后江西的乡村建设活动提供了参考和借鉴。同时,王枕心所主张的从供给侧调整农村的生产;大力推行智识教育;完善保障措施,吸引人才主动下乡;经验与信息共享,放眼全国统一布局等策略可以为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带来启示。

杜黎明,刘焕[3](2019)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农工民主党的“行动特质”及其历史价值》文中研究说明中国农工民主党是具有爱国、革命优良传统的民主党派,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做出了重要历史贡献。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邓演达为首的中国农工民主党人在探索中国革命道路的实践中表现出鲜明的"行动特质"。这种以行动为导向、强调付诸实践的"行动特质"是中国农工民主党的固有基因和内在品格,本质上反映出中国农工民主党的革命实践观。中国农工民主党的"行动特质"萌发于对国民大革命失败教训的深刻总结,产生于对中国社会和中国革命的深刻认识,根源于对革命动力和武装斗争的深刻领悟。中国农工民主党的"行动特质"在思想上表现为注重思想建设和理论研究,在军事上表现为强调武装斗争和军事行动,在组织上表现为组织机构的屡次复建与重生,在宣传上表现为重视办刊办报和公开表达政见。"行动特质"对中国农工民主党产生了深刻影响,塑造出鲜明的政党品格,演进出特有的历史脉络,铸就出优良的党派传统,也为研究其党派特性和发展轨迹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考视角。

孙士庆[4](2017)在《战后舆论与国民党在大陆失败的研究(1945-1949)》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抗战胜利后,中国面临着光明还是黑暗、进步还是倒退两种命运、两种前途的抉择。面对中国向何处去,代表不同阶级利益的国民党和共产党作出了完全相反的选择。重庆谈判、军事调处和中间势力的斡旋未能改变各自的政治立场,最终导致战场上的兵戎相见。在国共政争的过程中,两党在军事战场的较量之外还进行着激烈的宣传战较量,并对战后政局产生了深远影响。舆论宣传是国共两党对外宣示本党理念、方针和政策,打击对手和争取民心的重要手段。善用舆论宣传能争取民心,增加政权的合法性基础,并在一定程度上配合和推动军事斗争的进程。否则,便会向相反的方向发展。在战后国共舆论斗争中,中共主动调整宣传体制,始终坚持党对舆论宣传的领导,实事求是,密切联系群众,根据不同阶段的战略目标制定相应的宣传内容和策略。中共正是通过灵活的宣传战术和对国民党舆论的反击,一方面赢得了民心,获得广大民众的一致支持,有力地配合了军事斗争的开展,取得解放战争的胜利;另一方面也分化了国民党的军心和民心,使其最终不敌中共的政治和军事攻势,输掉了战争和大陆政权。反观国民党,面对中共凌厉的宣传攻势,国民党党营新闻体系无法做出有力的反击。“以党治报”的新闻统制政策和国民党高层的过多干预,使舆论宣传呆板保守,严重影响到宣传的效果;对中共的诋毁和军事上的虚假宣传,使国民党丧失公信力;未能有效地动员和发动群众,又失去民众的支持。国民党就在政治、军事和舆论宣传都难以与中共抗衡的情况下,颓势无力挽回,最终丢掉大陆政权。而以“中立”自居,幻想走“中间道路”的中间势力,战后主张和平民主,反对内战。但随着国民党执意发动全面内战,在国统区实施恐怖统治,特别是变本加厉地对其实施政治迫害后,中间势力审时度势,最终集体转向共产党,成为历史的必然。当然,我们必须认识到,舆论宣传对战后国共政争的影响只是间接被动的,中共最后取代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主要还是“枪杆子”起的作用。同样,国民党的舆论宣传在其大陆败亡的过程中也并不起决定作用,军事上的失败才是最主要原因,舆论宣传的失利只是反映、并加速了这个败亡的进程而已。

田甜[5](2012)在《谭平山与中国共产党》文中指出在中国近代史上,谭平山是一位颇具影响力的政治活动家、革命家,也是一位比较复杂的历史人物。他不仅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创始人,同时也曾在国民党中担任重要职务,具有重要研究价值。谭平山在辛亥革命时期,曾追随孙中山加入同盟会,在北京大学求学期间,积极投身“五四”运动,后来又在陈独秀的帮助下,建立了中共广东支部。谭平山在纷乱复杂的新式思潮中,最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终身信仰,表现出极大的政治勇气。谭平山在第一次国共合作中,在轰轰烈烈的农民运动中,在南昌起义中,都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就是这样一位身兼国共两党要职的风云人物,却先后被国共两党开除党籍,不得不另谋出路。谭平山的政治生涯中充满了曲折,但是他并没有放弃自己的政治追求,先后组建了中华革命党、参与创建了三民主义同志联合会和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并最终走上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尽管谭平山的一生坎坷,经历了很多挫折,但是他的反帝反封建的政治立场却未曾动摇过。他一心一意为人民谋利益,始终坚持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的决心,时刻保持着一种积极向上不断进步的革命精神。这是应该给予充分肯定的。

宋喜坤[6](2011)在《萧军和《文化报》》文中研究指明萧军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着名作家,他以传奇性的经历、游侠般的姿态闯入中国现代文坛,在带给中国文坛一个全新场面的同时,也成为东北作家群的领军人物。1930至1940年代的萧军以其独特的文学贡献、正直孤傲的独立品性,在国内外文学界享有较高声誉。鲁迅先生曾当面向埃德加·斯诺郑重推荐,将萧军纳入自1917年的新文学运动以来中国涌现出的最优秀的作家行列;1937年日本文学评论界将萧军比作中国的“萧洛霍夫”,称其为“二十世纪文艺复兴者”;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曾给予他“鲁迅死后唯一旗手”的地位。虽然萧军在文艺界有较大的影响,但其独特的个性也让他成为集毁誉于一身具有争议性的作家。“延安文艺座谈会”后,萧军从毛泽东的“座上宾”向文学的边缘游走。哈尔滨“《文化报》事件”的发生,使萧军成了真正意义上的“精神流亡者”和“文学边缘人”。“《文化报》事件”发生在1948年,是指《文化报》和《生活报》的论争及中共中央东北局和“东北文协”对“萧军问题”的处理和批判。为同《文化报》争夺文艺领导权,受宗派主义严重影响的《生活报》诬陷萧军“反党、反苏、反人民”。在政治因素的作用下,中共中央东北局公布了《关于萧军问题的决定》,停止对萧军及《文化报》的一切资助,《文化报》被迫停刊。此后,东北开展了数月之久的对萧军思想的批判活动。1981年4月1日,中共北京市委为萧军做出了正式的结论,推翻当年强加在他身上的一切诬陷不实之词,称其是“具有民族气节的革命作家”。“《文化报》事件”是萧军文学和生活的重要转折点,事件发生后萧军被迫离开文坛32年,除经毛泽东批示得以发表的长篇小说《第三代》和《五月的矿山》等作品外,萧军几乎与文学界绝缘。“《文化报》事件”可以看成是解放区主流话语和民间话语的一场交锋,是党在东北解放区的试验场,是对建构新的文艺体制的一场实验。研究《文化报》,回归历史现场,还原历史真实,对萧军研究、东北地域文学思想研究、中国现代文学史研究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论文试图从思想史的角度入手,运用传播学、社会学、政治文化学、革命心理学等理论,结合丰富的萧军研究和现代文学史料,以《文化报》为文本进行系统研究。文中论证了萧军新英雄主义精神对其恪守五四知识分子独立品性和精神立场的作用和影响;点明《文化报》上新文化运动的实质是一场“新启蒙实践”;分析了《文化报》的文学创作和美学贡献;探讨了两报论争的主客观原因。最后得出结论,对萧军和《文化报》的批判既是党对知识分子的进一步改造,又是延安文学对东北地域文学的改造。根据研究需要,全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以《萧军日记》和萧军作品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萧军新英雄主义的含义、表现、成因及特征,得出新英雄主义的定义,并比较了新英雄主义与原英雄主义的异同。通过对新英雄主义的理论构建和行为构建过程的考察,提出新英雄主义的“双核心思想”和“半步主义”观点,进而分析了萧军“双核心思想”的新英雄主义价值观和文艺观对其文学创作和社会生活的影响。第二章:萧军是东北新启蒙运动的急先锋,他在《文化报》上开展的新文化运动实际是一场新启蒙思想的实践运动。本章系统阐述五四启蒙、30年代新启蒙、延安革命启蒙、东北新启蒙的涵义,探究他们之间的内在联系。通过分析东北新启蒙存在的历史、文化语境,来考察萧军的启蒙表现,并明确萧军在《文化报》上的启蒙方式是受新英雄主义影响的“双轨道启蒙”。最后,从文化哲学思辨的角度来探讨新启蒙和五四启蒙的关系,指出东北新启蒙的本质是五四启蒙,是对五四启蒙思想继承和扬弃后的隔代传承。第三章:以《文化报》为文本,运用文本细读的方法再现原生态的“《文化报》启蒙文学”,分析了它的生成和传播过程,指出在“双核心思想”指导下的“双轨道启蒙”构成——文化内核是五四启蒙,重要组成是革命启蒙,必要补充是社会启蒙。“双轨道启蒙”是将三种启蒙思想完美而和谐的融合为一体的成功尝试,为启蒙运动史积累了经验。关于萧军在《文化报》上的文学创作,本文从作家和报纸的文体选择和杂文创作两方面予以了探讨。最后,对“文化报启蒙文学”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美学诠释和贡献评说。第四章:本章重点是还原和再现了两报论争,阐述论争的起因、过程、结局和发展。通过解放区文艺界文学论争的不和谐前奏,可以看出在对《夏红秋》、《一个农民的真实故事》、《网和地和鱼》的论争和批判中,政治标准代替文艺标准,宗派主义行帮作风的苗头已经出现,《生活报》对《文化报》的批判不是偶然而是必然。由“王通”引发的萁荳之争,开启了边缘与主流、民间与正统之间的对话,为两报论争正式拉开了大幕。经过对论争双方文章的辨析,可以得出萧军“反党、反苏、反人民”罪名不成立的结论。中共中央东北局的介入加速了论争的进程,影响了论争的结果,萧军最终被迫离开哈尔滨文坛。《文化报》被停刊导致萧军东北新启蒙实践的流产和东北地域乡土文学的终结,东北作家群在继上海分离、延安失和之后终于解体。在后来的运动中,“《文化报》事件”被一遍遍“朝花夕拾”、旧事重提,萧军也因之被一次次批判。第五章:“《文化报》事件”所引发的思考是多方面的,既有党为建立东北解放区新的文化秩序而刻意对东北知识分子的改造,又有延安文学对东北地域文学的改造,这其中又掺杂了以封建行帮意识为中心的宗派主义思想因素。对知识分子的改造部分,着重分析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定义的不确切性和模糊性,来探讨中国知识分子独立自主的精神立场,指出将知识分子纳入到大一统的政治文化体制之内,是对知识分子本真状态下的独立、自由、自主精神和知识分子尊严的打击和摧毁。对地域文学的改造,重点突出了对“伪满文学”和乡土文学的改造。对于宗派主义,则是以历史的眼光考察、分析它对革命对文学的巨大危害。《文化报》和《生活报》的论争,是建国前解放区文艺界最后一次重要思想论争,是从“前文革”到“文化大革命”过渡进程中的第一个阶段,是这一系列思想批判运动链条中的关键环节。“《文化报》事件”,显示了主流政治话语对文艺的霸权,见证了东北新文化秩序建构的全过程,为后来的政治文化批判斗争提供了样本。它所引发的反思和启示,对研究萧军文艺思想、党在哈尔滨的文艺政策以及东北解放区现代文学史的书写都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杨瑛[7](2011)在《郑太朴科学活动及其科学思想探究》文中研究表明郑太朴,作为20世纪以来我国的翻译家、数学家和革命家,他的革命事迹和数学着作是最为人知的,与此同时,他也是20世纪20年代中国翻译出版界(商务印书馆)最活跃的人物之一。郑太朴通过翻译西学着作、学习其中的科学理论,形成自己的学术思想体系,创作出了非常具有科学价值和教育意义的优秀作品。他的译着和编着工作,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科学文化遗产;他刚毅正直、爱憎分明的不屈性格和高风亮节,也被学生和后人歌颂至今。作为教育家和革命烈士的郑太朴鞠躬尽瘁,奋斗一生的革命气节也是令后人千古传诵的。郑太朴翻译的牛顿的《自然哲学之数学原理》对我国的基础学科的发展和科学思想的构建都有着一定的影响。虽然郑太朴为了革命事业英年早逝,但他思想的火花至今还闪烁着耀眼的光辉,研究他的科学译着、科学着作及教育思想对于我们今天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除引言结语外,共分为五个主题及基本结构。首先,文章概述郑太朴的生平和成就,从他的家庭环境,以及中国当时的社会背景内外两方面来探究郑太朴科学思想产生的内部原因和外部因素;同时论述郑太朴的成就与贡献来展现郑太朴短暂的一生,使得大家对郑太朴有比较全面、清晰的了解。其次重点论述郑太朴的科学活动,这部分内容从郑太朴的科学翻译活动和科技救国实践两方面展开。然后作者对郑太朴的科学思想属性进行了系统的论述。本章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分析郑太朴科学思想的基础和来源;第二部分阐述郑太朴科学思想的具体内容。第四章的内容主要是介绍郑太朴在物理、数学和其他方面的着作情况,并简要论述了其译着和着作对中国科学技术发展史所起到的作用和贡献。最后系统分析郑太朴在西学传入近代中国中所起到的作用以及他对近代中国科学发展的作用和贡献。

宋金升[8](2001)在《关于农工党党刊发展情况的介绍——在《前进论坛》创刊四十周年纪念会上的发言》文中认为

二、关于农工党党刊发展情况的介绍——在《前进论坛》创刊四十周年纪念会上的发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于农工党党刊发展情况的介绍——在《前进论坛》创刊四十周年纪念会上的发言(论文提纲范文)

(2)王枕心的乡村建设思想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缘由与意义
    1.2 研究综述
        1.2.1 文献资料
        1.2.2 学术史回顾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基本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与不足
第2章 王枕心的生平
    2.1 研修农学上下求索(1897-1932 年)
    2.2 五年乡建躬身实践(1932-1937 年)
    2.3 抗战救国迎接解放(1937-1967 年)
第3章 王枕心的乡村建设思想
    3.1 减税惠农,促进生产——缓解农村之贫
    3.2 办学智农,改进教育——化解农村之愚
    3.3 培干聚农,推进自治——疏解农村之乱
    3.4 联众强农,增进合作——破解农村之弱
第4章 王枕心的乡村建设实践
    4.1 乡村经济建设
        4.1.1 进行农事实验
        4.1.2 推广信用合作
    4.2 乡村政治与社会建设
        4.2.1 提升公共服务
        4.2.2 恢复乡村秩序
        4.2.3 开展民众运动
    4.3 乡村文化、教育与卫生建设
        4.3.1 举行文娱活动
        4.3.2 普及基础教育
        4.3.3 培训乡建人才
        4.3.4 建设医疗体系
第5章 王枕心乡村建设思想与实践评析
    5.1 王枕心乡村建设思想与实践的成就
        5.1.1 政学合作的乡村建设模式
        5.1.2 全面覆盖的乡村建设方式
        5.1.3 博采众长的乡村建设思路
        5.1.4 详细完备的乡村建设计划
    5.2 王枕心乡村建设思想与实践的不足
        5.2.1 没有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
        5.2.2 没有因地制宜地采取对策
第6章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 王枕心简谱
附录B 王枕心的着述
附录C 《农村》各期目录一览表

(3)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农工民主党的“行动特质”及其历史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一、农工党“行动特质”的内涵及形成
    (一) “行动特质”的萌芽
    (二) “行动特质”的内化
    (三) “行动特质”的本质
二、农工党“行动特质”的产生背景
    (一) 对国民大革命失败教训的深刻总结
    (二) 对中国社会和中国革命的深刻认识
    (三) 对革命动力和武装斗争的深刻领悟
三、农工党“行动特质”的具体表现
    (一) 思想行动特质
    (二) 军事行动特质
    (三) 组织行动特质
    (四) 宣传行动特质
四、农工党“行动特质”的历史价值
    (一) 塑造农工党的鲜明品格
    (二) 影响农工党的历史进程
    (三) 铸就农工党的传承基因

(4)战后舆论与国民党在大陆失败的研究(1945-194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 二、研究回顾 三、史料概述 四、研究意义 五、研究架构 六、研究方法 第一章
    战后中国的政治与舆论环境 一、抗战胜利与国共受降之争 二、新闻接收与传媒复员 三、中共与民营传媒的发展 四、拒检运动与政治松动 五、民众心理与舆论导向 第二章
    国共“和谈”期间的舆论 一、“重庆谈判”与国共宣传战 二、“政协会议”召开问题上的国共宣传 三、国共关于“内战责任”问题的论争 四、中间势力的活跃与反战呼吁 第三章
    全面内战爆发前后的舆论 一、全面内战爆发前的反战呼声 二、李闻惨案与各方舆论 三、内战中学潮与社会舆论 四、中间势力的反战宣传 第四章
    内战转折时期的舆论 一、“戡乱动员”与舆论反响 二、特刑庭与舆论钳制 三、中间势力的舆论转向 第五章
    国共舆论宣传的特点与成效 一、国共宣传决策与管理 二、国共宣传的特点与成效 结语 一、国民党宣传失利对政权转变的影响 二、中共成功的宣传对革命胜利的影响 三、从舆论宣传角度观察国民党大陆失败的必然性 参考文献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作的项目 致谢

(5)谭平山与中国共产党(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的缘起及意义
    1.2 选题的研究现状
    1.3 论文的基本思路
第二章 谭平山早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确立
    2.1 早年的求学经历
    2.2 初步接触马克思主义
    2.3 积极投身“五四”运动
    2.4 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
第三章 谭平山与中共早期党、团组织的建立
    3.1 创办《广东群报》
    3.2 创建广东党、团组织
    3.3 领导广东早期工人运动
    3.4 “南谭、北李、中间陈”
第四章 谭平山与第一次国共合作
    4.1 致力于推动国共合作
    4.2 帮助孙中山改组国民党
    4.3 出席共产国际会议
    4.4 担任武汉国民政府农政部长
第五章 谭平山与南昌起义
    5.1 主持召开三次九江会议
    5.2 识破张国焘的阴谋
    5.3 在南下征途中介绍贺龙入党
第六章 谭平山在曲折中艰辛探索
    6.1 “大海上失去指南针的小船”
    6.2 主持创建中华革命党
    6.3 在武汉要求恢复党籍
第七章 积极团结爱国民主力量
    7.1 组织民主同志座谈会
    7.2 创建三民主义同志联合会
    7.3 活跃在重庆的政治舞台上
第八章 为建立和巩固新中国而奋斗
    8.1 参与创建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
    8.2 积极响应中共“五一”口号
    8.3 参与筹备新政协建立新中国
    8.4 为新中国的监察事业而奋斗
结语 追求真理九死未悔的革命家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6)萧军和《文化报》(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引言
    一、国内外萧军研究现状
    二、选题依据、价值和意义
    三、研究方法、研究思路和创新点
第一章 萧军与新英雄主义
    第一节 新英雄主义含义、表现及成因
        一、新英雄主义含义
        二、新英雄主义表现
        三、新英雄主义成因
    第二节 新英雄主义构建过程
        一、新英雄主义思想建构
        二、新英雄主义行为构建
    第三节 新英雄主义与萧军的文学创作
        一、新英雄主义与散文
        二、新英雄主义与小说
    第四节 新英雄主义的时代反思
        一、新英雄主义的进步作用
        二、新英雄主义的历史局限
第二章 萧军与新启蒙运动
    第一节 启蒙精神的原始构建与正本清源:五四启蒙和新启蒙
        一、五四启蒙运动
        二、新启蒙运动
        三、延安时期的新启蒙思想
    第二节 启蒙精神的隔代传承:新启蒙运动在东北
        一、东北新启蒙运动的政治、历史文化语境
        二、新启蒙运动在东北
    第三节 东北新文化运动的急先锋:萧军及其新启蒙实践
        一、萧军对东北新启蒙运动的贡献
        二、萧军东北新启蒙实践的得失
    第四节 继承与扬弃:新启蒙实践的文化哲学思辩
        一、萧军新启蒙思想的文化内核——五四启蒙
        二、萧军新启蒙思想的表现形式——双轨启蒙
第三章 《文化报》的新启蒙文学实践
    第一节 《文化报》新启蒙文学的生成与传播
        一、《文化报》的非党文人集团
        二、《文化报》与《文艺月报》、《解放日报》副刊
    第二节 《文化报》的双轨道启蒙实践
        一、文化内核:五四思想启蒙
        二、重要组成:革命思想启蒙
        三、必要补充:社会思想启蒙
    第三节 萧军在《文化报》上的文学创作
        一、散文:萧军的文体选择
        二、论争:萧军杂文创作的巅峰
        三、《我底生涯》和《鲁迅先生书简》
    第四节 《文化报》新启蒙文学的美学思想与贡献
        一、《文化报》美学思想的现代诠释
        二、《文化报》启蒙文学的独特贡献
第四章 《文化报》和《生活报》的论争
    第一节 不和谐的前奏:东北解放区的另类文学论争
        一、关于范政小说《夏秋红》的论争
        二、关于严文井小说《一个农民的真实故事》的论争
        三、对袁犀小说《网和地和鱼》的批判
    第二节 边缘与主流的对话:由"王通"引发的萁荳之争
        一、《文化报》和《生活报》的论争
        二、对萧军"三反问题"的透析
    第三节 隐性霸权的恶果:没有"结局"的结局
        一、退出江湖的游侠
        二、东北作家群的最终解体
        三、昙花一现的新启蒙实践
    第四节 不应再有的续曲:萧军思想再批判
        一、从兄弟争到"萁豆煎"
        二、别样的"朝花夕拾"
第五章 "《文化报》事件"引发的思考
    第一节 延安文学对东北地域文学的改造
        一、东北地域文学
        二、对东北地域文学的改造方法
        三、对《文化报》文学的改造
    第二节 党对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思想改造
        一、"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定义上的模糊
        二、文化精神的找寻与恪守:萧军与五四精神
        三、知识分子的边缘化:不成功的改造
    第三节 关于革命文学中的宗派主义
        一、贯穿政治与文学的宗派主义
        二、两报论争中的宗派主义魅影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文化报》总期数、终刊时间考证
附录二 《文化报》目录索引(部分)
附录三 《文化报》萧军作品目录索引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7)郑太朴科学活动及其科学思想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和水平
    二、选题背景及意义
    三、研究重点、难点、创新点
第一章 郑太朴的生平及贡献
    1.1 生平
        1.1.1 家庭成长背景
        1.1.2 社会时代背景
    1.2 成就与贡献
第二章 郑太朴的科学活动
    2.1 科学翻译活动
        2.1.1 西学中用,翻译报国——翻译家
        2.1.2 英勇抗敌,干洒热血——革命家
    2.2 科技救国实践
        2.2.1 融贯百家,科技救国——思想家
        2.2.2 辗转求学,教育先行——教育家
第三章 郑太朴的科学思想
    3.1 基础和来源
        3.1.1 郑太朴科学思想的奠基、发展、成熟时期
        3.1.2 郑太朴科学思想的主要来源
    3.2 具体的内容
        3.2.1 关于科学的认识
        3.2.2 关于科学与社会关系的认识
第四章 郑太朴的科学译着及贡献
    4.1 科学译着考论
        4.1.1 物理方面
        4.1.2 数学方面
        4.1.3 其他方面
    4.2 译着的作用及贡献
第五章 郑太朴与近代中国科学
    5.1 郑太朴在西学传入近代中国中的作用
    5.2 郑太朴在中国近代科学发展中的地位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致谢

(8)关于农工党党刊发展情况的介绍——在《前进论坛》创刊四十周年纪念会上的发言(论文提纲范文)

一、 农工党党刊发展情况
二、 党刊的历史作用

四、关于农工党党刊发展情况的介绍——在《前进论坛》创刊四十周年纪念会上的发言(论文参考文献)

  • [1]回忆宋金升副主席关于新世纪党刊办刊方针的谈话[J]. 马镇. 前进论坛, 2020(09)
  • [2]王枕心的乡村建设思想与实践研究[D]. 何辰波. 南昌大学, 2019(02)
  • [3]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农工民主党的“行动特质”及其历史价值[J]. 杜黎明,刘焕. 统一战线学研究, 2019(02)
  • [4]战后舆论与国民党在大陆失败的研究(1945-1949)[D]. 孙士庆. 上海大学, 2017(02)
  • [5]谭平山与中国共产党[D]. 田甜. 天津大学, 2012(05)
  • [6]萧军和《文化报》[D]. 宋喜坤. 东北师范大学, 2011(06)
  • [7]郑太朴科学活动及其科学思想探究[D]. 杨瑛. 东华大学, 2011(07)
  • [8]关于农工党党刊发展情况的介绍——在《前进论坛》创刊四十周年纪念会上的发言[J]. 宋金升. 前进论坛, 2001(12)

标签:;  ;  ;  ;  ;  

工农党刊发展概论——在“前进论坛”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