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项技改工程 年增效益百万(论文文献综述)
刘斯颉[1](2019)在《坚持底线思维 创新管理方式 推进协同共享 确保电力生产安全、稳定、高效运行——在2019年全国电力行业设备管理工作会议暨中国电力设备管理协会一届五次会员代表大会上的工作报告(摘要)》文中提出(2019年3月21日)各位领导、各位代表:现在,我谨代表中国电力设备管理协会常务理事会向大会汇报工作,请审议和提出意见。本次大会的主题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贯彻落实国务院李克强总理《政府工作报告》总体决策部署,传达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等职能部委年度工作会议精神,总
谢智敏[2](2013)在《产业集群视角中柳州汽车产业战略研究(1978-2012)》文中指出柳州市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最大的工业城市,也是中国汽车制造的五强城市之一。汽车产业作为柳州市三大支柱产业之首及广西重点发展的千亿产业之一,在柳州、全区经济发展及西南地区汽车产业发展中占重要战略地位。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产业集群作为一种空间经济组织形式,因其带来创新激励及产业成本降低的集聚效应而成为产业保持强劲、持续竞争优势的不二选择,是中西部地区促进区域创新和加速产业结构优化与升级的有效组织形式。柳州汽车产业经半个世纪的发展已具深厚产业集群基础及特色,在全球汽车产业中心东移及全国汽车产业格局加速向中西部转移的战略背景下,在对西部大开发仅以效益和速度为圭臬的经济发展模式的质疑中,以产业集群的视角客观、全面评价柳州汽车产业的发展状况,对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及经济生产方式转型,有重要理论意义和现实指导意义。评价的核心在于构建全方位、多角度的评价系统。通过打破以往以现实状况为主而忽略历史脉络梳理、以企业为主体而忽略政府政策作用的研究框架,关注企业同时关注政府政策作用,关注高层次人才同时也关注普通工人,以向创新型产业集群发展为目标,从社会、政府、企业、职工四个层面构建了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系统。文章分四阶段对柳州汽车产业集群形成过程进行系统梳理,得出其已形成具深厚产业基础和特色的产业集群并快速向成熟产业集群发展的结论,为评价系统更客观地发挥效用打下历史基础;继而通过所构建的评价系统对集群发展质量进行客观、综合评价,分析集群自我发展成功经验与存在问题,实现理论与实证分析相结合;最后依据评价结果有针对性地对各关键要素提出产业集群战略,即社会层面需调整集群内企业和相关机构以建立完整产业链和健全产业间联系,充分发挥激励机制、产业发展载体与人文力量的作用以营造产业良好发展氛围;政府层面以可持续发展观统领产业政策并争取更高层面的政策支持;企业层面应以长远眼光看待自主品牌建设,重视开发新能源汽车,实现服务网络“下移”;职工层面,高层次人才培养应与引进同重,关注普通工人以建立产业未来资源。以求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浪潮中,促进柳州汽车产业集群结构优化升级及实现外推转向内生、粗放型转向集约型的经济生产方式转型,契合自身良性可持续发展需求向成熟的创新型产业集群发展,实现与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共同发展与繁荣,更好地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成为西南地区工业经济强有力的发动机。
孙毅[3](2012)在《资源型区域绿色转型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全球气候变暖、资源生态环境压力,各国政府都在积极探索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方式,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包容性增长、可持续发展等,成为国际共识和国家战略。我国是最早提出并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国家之一,进入21世纪以来,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绿色发展相继进入国家发展战略与规划。以资源开发及其初级加工为主导的资源型区域,存在产业结构单一、科技创新与人力资本挤出、经济增长方式粗放等发展难题,资源损耗与生态环境破坏现象严重。如何破解资源型区域发展难题,跳出资源优势陷阱,实现区域转型发展,是其面临的重大难题,而如何推进低碳经济、绿色发展,也是其重要任务之一。将资源型经济转型和绿色发展结合起来,实行绿色转型,推进传统的、资源依赖的“黑色”发展模式向理想的、创新驱动的“绿色”发展模式转变,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对完善资源型区域可持续发展理论、指导资源型区域科学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研究运用经济学、可持续发展理论,比较分析、实证分析、案例分析以及数量经济分析方法,在对资源型区域绿色转型及其研究进展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初步探讨并尝试构建资源型区域绿色转型的基本理论框架,进而对资源型区域产业绿色转型、经济增长方式绿色转变、科技创新绿色融合、制度创新绿色引领等进行了理论与实证分析。在实证分析中,重点以典型的资源型经济省份——山西省为例,从省域层面或是案例层面进行剖析。主要观点如下:一是尝试构建了资源型区域绿色转型的基本理论框架。以产业转型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为核心内容,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以制度创新为保障,通过数理模型界定了绿色转型的内涵及其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双重目标。绿色转型模式是从传统的“黑色”发展模式向理想的“绿色”发展模式逐步趋近的过程模式,采取“寻优”而非“择优”的演化路径。初步建立了包括产业转型、生态修复与资源利用方式转变、科技创新融合、制度体系建设在内的评价指标体系,划分出绿色转型的起步期、深化期、成熟期等三个发展阶段,揭示了从“黑色”到“深褐色”、“褐绿色”、“浅绿色”,最终再到“深绿色”的资源型区域绿色发展轨迹。二是运用路径依赖理论阐释了资源型产业的锁定与突破机制。基于新制度经济学,引入路径依赖的分析框架,从资源型区域的初始条件、自强机制、锁定效应三个方面揭示了路径依赖的存在,探讨了资源型产业从路径依赖向路径创造转变的模式与路径,提出了产业升级、产业延伸、产业融合、产业配套、产业植入等产业多元化路径。以山西为例,分析了“黑色”产业路径的形成条件、资源依赖的强化效应及其路径锁定表现。同时,指出资源型产业的路径依赖实质上是资源依赖的产物,并通过构建“资源依赖状况指数”度量山西资源型产业路径依赖程度。三是探讨了资源型区域生态环境修复与资源集约利用的难点及其破解思路。运用制度经济学、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理论,从利益驱动与技术挤出效应、价格粘性与产业惯性、外部性与环境累积效应、功能替代与经济发展效应,系统阐释了资源生态环境难题的成因。通过对区域可持续发展数理解析的改造,加入耗竭性资源与环境因素,得出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能力与环境资源再生率、可耗竭资源损耗及转化率、环境资源利用率和环境资源消费水平密切相关的结论。通过构建绿色开采与资源开发的预防性机制、资源集约利用机制、生态环境补偿与生态修复机制,以实现区域资源生态环境可持续。四是基于供、求两个角度,探讨了资源型区域科技创新的挤出效应及融合机制。从供给、需求两方面分析了资源型经济对科技创新的挤出效应,资源产业部门的高收益引发科技创新预期收益下降,进而导致科技创新供给不足,“资源诅咒”、“反工业化”现象造成科技创新需求不足,制约了科技创新的开展。科技创新的绿色融合机制,需要政府、企业等加大科技投入供给,更重要的是在产业转型、资源利用方式转变、生态环境治理中坚持绿色技术创新导向,培育现代企业,扩大对绿色技术创新的需求,促进供、求两方面的相互融合,从而增进资源型区域绿色技术创新能力。最后,分析了推动资源型区域绿色转型的制度与对策,建议重点建设绿色产业制度、环境保护与生态修复制度、绿色技术制度、绿色金融制度、绿色财政制度和绿色考核制度。
王莉娟[4](2010)在《马鞍山钢铁公司发展史研究》文中指出马钢是我国特大型钢铁联合企业和重要的钢材生产基地,自1953年恢复生产以来,经过五十多年的艰苦创业、滚动发展,从当年的一个小铁矿厂发展成为今天粗钢产能具备1200万吨规模的大型企业集团。目前拥有世界一流的冷热轧薄板、镀锌板、彩涂板、大小H型钢、高速线(棒)材、高速车轮等生产线,主体装备实现大型化和现代化,70%的工艺装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板、型、线、轮”产品结构。本文广泛搜集大量的文献资料,并吸收和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采用历史学及其他相关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对马鞍山钢铁公司在不同历史时期发展、壮大的历史过程进行研究。同时,较为深入地探讨马鞍山钢铁公司在不同经济条件下,尤其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建立健全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后,生产经营的发展状况、企业文化建设的深刻内涵,以及马钢对国家和地方经济发展做出的贡献。本文内容分为四个部分,具体包括:第一章,马钢公司发展的历史沿革。介绍了从马钢公司的前身——马鞍山铁矿厂,到公司的正式成立,再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发展历程。第二章,考察了马钢公司炼铁、炼钢、轧钢等生产经营的发展状况、重大的技术革新与发明创造,以及为公司发展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影响。第三章,主要探讨马钢公司的企业文化建设情况,及其在企业经济生产建设中发挥的巨大作用。第四章分析了马钢公司自成立以来,为国家、地方和社会做出的重要贡献,尤其是在推动马鞍山当地经济发展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
蔡洪武[5](2010)在《2010年新增2000吨茅台酒技改工程投资可行性研究分析》文中研究说明投资是企业可持续增长的源泉和动力,但是只有正确的投资决策才能维护和推动企业的成长,错误的投资决策可能使得企业面临破产的灾难。为了确保投资达到预期效果,投资项目需要进行投资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来分析判断项目是否可行。本文以“2010年新增2000吨茅台酒技改工程”为研究对象进行项目投资可行性分析。研究内容包括项目的建设背景和市场前景分析、工程技术方案评价、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评价三个部分。在进行项目建设背景和市场前景分析时,分析了国酒茅台继续建设发展必要性;而国酒茅台的消费市场一直供不应求,市场前景广阔,实施“2010年新建2000吨茅台酒技改工程”是公司发展和满足市场需求的重要措施。在工程技术评方案评价内容中,本项目采用了茅台酒的传统酿造工艺,确定了相应的项目工程技术方案,为后续的效益评价确定了工程基础数据。最后对项目进行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进行评价。在充分考虑茅台酒贮存周期较长,基酒必须充分老熟后才能勾兑上市的生产特征情况下,经测算该项目经济效益较好,并且能够给当地带来税收、就业等社会效益,项目可行。同时,在经济效益评价中也反映出在经营初期,项目的流动资金沉淀很大,投入资金的科学预算与合理使用成为项目顺利实施的关键。
本刊编辑部[6](2007)在《中国华电集团首批十大“企业文化建设示范基地”企业文化风采》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华电国际邹县发电厂——竞和文化背景资料:华电国际邹县发电厂是华电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资企业,是中国华电集团公司的最大电厂。目前拥有4台33.5万千瓦机组、2台60万千瓦机组和1台100万千瓦机组。正在建设中的四期工程8号机组计划2007年下半年投产发电。届时邹县发电厂装机容量将达到454万千瓦,成为同时拥有亚临界、超超临界两个技术等级,30万、60万、100万三个容量等级,装机规模从120万到240万、再到454万三次上台阶的全
杨绚丽[7](2006)在《环境会计信息生成与披露研究》文中指出20世纪50年代以来,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随着人类环保意识的增强,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成为世界各国共同的选择。由此,现代企业不可推卸地承担起环境保护的社会责任,以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从而最终实现全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在这一背景下,环境会计作为会计学的一个新兴分支产生了。环境会计信息披露作为环境会计的切入点,已经成为众多学者的研究焦点。进一步开展对企业环境会计信息生成与披露的研究,尤其是引导强污染企业率先生成和披露环境会计信息,将不断促进环境会计理论与实务的发展和完善,对于实现企业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本文首先从环境问题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入题,分析了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必要性;然后,结合国内外环境会计的研究成果,对环境会计主要内容和披露方式进行系统地叙述;接着,通过分析石油、冶金和化工三个强污染行业中的五家上市公司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现状,尝试构建强污染行业企业的环境会计信息体系;最后探讨了我国环境会计发展面临的障碍和解决办法,并对我国环境会计信息体系的前景进行展望。谨希望通过本文的论述,对我国环境会计核算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尽微薄之力。
张飞涟[8](2004)在《铁路建设项目后评价理论与方法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铁路作为国家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在社会经济活动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铁路投资规模的不断扩大和铁路投融资体制改革步伐的进一步加快,更多的投资者、公众将密切关注铁路建设项目投资决策的科学化水平和效益高低,迫切需要对已建成的铁路建设项目进行后评价,以便发现问题,总结经验教训,提出改进意见,以提高未来铁路投资、建设与运营管理的水平。 本文在大量研究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作者所主持的铁道部两个后评价课题,运用系统分析的思想和多目标决策技术,明确界定了铁路建设项目后评价概念,提出了铁路建设项目后评价理论框架,重点研究了各后评价内容的评价指标体系和综合评价方法,奠定了铁路建设项目后评价理论方法体系,并通过实例验证了所建立的理论方法体系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论文的主要研究成果以及创新点如下: 1.系统地构筑了铁路建设项目后评价理论方法体系。指出铁路建设项目后评价包括铁路建设项目建设过程后评价、融资方案后评价、财务后评价、国民经济后评价、环境影响后评价、社会后评价、可持续发展评价和综合后评价八大内容。这些内容分别从某一角度反映了铁路项目的建设质量、管理水平和效益水平,为铁路建设项目后评价提供了全方位的信息。 2.规范了铁路建设项目建设过程后评价理论与方法。在大量实地调研的基础上,运用改进的Delphi法构筑了铁路建设项目建设过程后评价12大指标体系及详细的评分准则,提出了铁路建设项目建设过程后评价的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评价方法——“主观赋权+逻辑框架法”的综合评价模型。该方法在充分吸收专家评价知识、经验的同时,又对一些模糊、不确定的判断进行了定量化处理,并借助逻辑框架法对项目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为实际项目的建设过程后评价提供一个实用、方便的评价方法。 3.从中国铁路建设项目融资现状出发,比照发达国家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项目及中国其他基础设施项目融资方式的经验,首次提出铁路建设项目融资方案后评价的概念,深入分析了铁路建设项目融资方案后评价的内容,建立了铁路建设项目融资方案后评价因素集,提出了铁路建设项目融资方案后评价的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并成功应用于某铁路建设项目融资方案后评价。在此基础上,针对铁路建设项目铁路建设基金征收和使用存在的问题、社会融资不足的问题以及运价机制僵化的问题,提出了提高铁路建设项目融资效率的五种对策。 4.将随机过程理论与铁路建设项目财务后评价和风险分析相结合,对铁路建设项目财务后评价理论与方法进行了一些创新研究,首次提出运用随机评价方法进行铁路建设项目财务效益后评价的思路。提出了基于运量波动的财务效益后评价的非平稳随机时间序列模型和随机灰色系统模型,基于综合运价率波动的财务效益后评价随机综合模型,基于客、货运价分别波动的财务效益后评价的正态模型和布朗模型,基于运营成本波动的财务效益后评价的随机线性回归模型,并根据不同模型应用的条件,分别应用于不同的铁路建设项目,获得好的效果。在此基础上,针对现有的铁路建设项目经济评价中存在的基础数据预测不准、基准值确定滞后、投资体制不畅等问题提出了可采取的四种对策。 5.在分析项目国民经济评价国内外研究动态的基础上,揭示了铁路建设项目国民经济后评价的基本原理,界定了铁路建设项目国民经济效益与费用的范围,提出了铁路建设项目国民经济效益与费用计算的方法,特别是对目前铁路建设项目间接效益计算这一理论与实践的难点,首次提出消费者需求剩余分析法,比较好的解决了铁路建设项目国民经济后评价中效益的重复计算和理论依据缺乏科学性的问题,也大胆突破了现有的铁路建设项目国民经济评价方法,对铁路建设项目国民经济评价有启示和借鉴作用。最后对铁路建设项目国民经济评价中存在的计算方法和影子价格与参数确定的问题,提出了四条建议。 6.明确了铁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的概念,指出铁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内容包括自然环境影响后评价、生态环境影响后评价、美学环境影响后评价和环保管理水平及治理效果后评价,在此基础上,全面构筑了铁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4大类20个指标体系,研究了铁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综合后评价方法,提出了不转化为货币化指标的环境影响综合后评价方法(一览表法、矩阵法、指数法)和转化为货币化指标的环境影响综合后评价方法(环境质量效用法、环境损失价值分析法)。最后,对铁路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措施进行了较深入地研究,提出了控制与防治环境不利影响的基本措施和具体措施。 7.从明确铁路建设项目社会后评价概念出发,指出铁路建设项目社会后评价内容包括社会影响后评价、社会互适应性后评价和社会风险后评价,并分别构筑了铁路建设项目社会影响后评价4大类20个评价指标体系,社会互适应性2大类6个评价指标体系,社会风险后评价7大类8个评价指标体系,并给出了各指标的计算或定量方法,提出了铁路建设项目社会后评价的基线调查分析法、利益群体分析法、逻辑
曾绍伦[9](2003)在《核工业企业主业改制研究 ——中核集团宜宾核燃料元件厂改制分析》文中指出中国是世界五个核大国之一。随着世界政治、经济、军事格局的转变,"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世界的主题。改革开放以来,核工业战略转移,核电产业迅速崛起。我国核工业必须精干主业,调整和优化结构,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改革的方向。党的十五大指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要按照"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要求,对国有大中型企业实行规范的公司制改革,使企业成为适应市场的法人实体和竞争主体。在国企改革的同时,核工企业的改革也开始起步。核工企业由于其特殊性,目前的改革还在进行之中。如何改革、如何解决面临的重重困难、如何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如何进行建立较为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本文包括前言及5个部分的分析:第1部分是我国核工业发展概况分析。分别介绍了核工业集团公司概况、我国核工业的发展历程,改革开放以来核工业发展基本情况,以及核工业发展与改革的方向。第2部分介绍了现代企业制度与核工业企业改革。首先分析了核工业企业为什么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然后论述了核工业企业围绕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目标进行的改革。第3部分介绍了宜宾核燃料元件厂的概况,分析了宜宾核燃料元件厂主业的优势(S)、劣势(W)、机会(O)和威胁(T)。宜宾核燃料元件厂主业的优势包括资源及原材料优势、安全优势、环保优势和设备优势等。劣势有体制缺陷、技术创新能力弱、缺乏核心竞争能力、生产规模小、产品结构单一以及内部管理混乱等。机会分析从国家能源安全、中国的经济发展第三步战略目标、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能源结构调整、能源资源的布局特点及国家安全和国家政策等方面出发进行分析。威胁包括来自国内竞争对手、国际竞争对手的威胁。<WP=3>SWOT分析的结果表明,宜宾核燃料元件厂必须加大科技投入,进行技术创新,构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必须按照核工业集团公司的要求,建立适应市场竞争的现代企业制度。第4部分是宜宾核燃料元件厂改制分析。首先介绍了调整改革的总体思路和改制的总体方案,然后对改制方案从企业组织结构调整的局限性、产权制度、公司治理结构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并针对改制方案提出对策与建议。第5部分是结语。宜宾核燃料元件厂主业的改革必须建立符合现代企业制度的组织结构,进行产权制度创新,并加快建立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以观念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推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在写作时用了较大篇幅来对主业进行SWOT分析,以期更有力的说明改制的必要性和必然性。当然,这部分分析本身对我厂领导班子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也是他们决策所需要的。这也是本文的特别之处。本文的写作思路是:行业背景介绍→企业现状分析→改制的必要性分析→改制方案→改制方案的局限性分析→对策分析。本题目研究的意义在于:目前,核工业企业的改革正处在十字路口,核工业企业的改革既需要理论的支持,也需要进行对策研究。对核工业这样的特殊行业,可以说其改革的成败关系着整个国有企业改革的成败;其改革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对国有企业的进一步改革均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宜宾核燃料元件厂改制作为国有企业改革的一个典型案例,能够给国有企业尤其是特殊行业的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化提供一个有价值的参考。
刘子富,何天文[10](1999)在《破解国企改革难题——自贵州铝厂的报道》文中研究说明 当前,国有企业改革进入了攻坚阶段,国有企业要走出困境,出路不外乎在“三改一加强”。而企业技术改造钱从何来?减员增效人又往哪里去?这无疑是企业面临最棘手的难题。贵州铝厂在深化改革中,不怨天尤人,不等不靠,而是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依靠科技进步,创立各种管理办法和运行机制,不简单照搬照套邯钢、水钢经验,而是学习领会其精神实质,闯出了一条符合本厂实际和适应市场需求的发展路子,改革发展之路越走越宽。
二、一项技改工程 年增效益百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一项技改工程 年增效益百万(论文提纲范文)
(1)坚持底线思维 创新管理方式 推进协同共享 确保电力生产安全、稳定、高效运行——在2019年全国电力行业设备管理工作会议暨中国电力设备管理协会一届五次会员代表大会上的工作报告(摘要)(论文提纲范文)
一、2018年工作回顾 |
(一) 电力设备工程建设助力能源结构优化 |
(二) 设备运维管理助力电力生产安全提质增效 |
(三) 电力节能减排水平持续稳步提升 |
(四) 电力设备物资管理强质增效保供应 |
(五) 电力装备制造转型升级提质 |
(六) 协会职能和服务能力增强 |
1. 参与宏观政策研究, 促进政策有效供给。 |
2. 反映行业诉求, 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
3. 组织标准规范编制, 促进设备管理标准化建设。 |
4. 组织开展行业交流与专业培训, 促进行业先进经验、成果分享。 |
5. 协同完善电力设备性能, 促进电力装备质量提升。 |
6. 开展信用评价, 促进设备供应商增强信用意识。 |
7. 抓好党建工作, 促进协会服务能力提升。 |
8. 办好协会全媒体, 促进行业设备管理信息交流。 |
二、2019年电力行业设备管理工作意见 |
2019年电力行业设备管理主要绩效指标 |
发电设备运维指标: |
电网设备运维指标: |
设备工程建设指标: |
设备制造指标: |
2019年电力行业设备管理要着力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
(一) 贯彻底线思维, 守住电力生产安全底线 |
1. 守住设备综合管理底线。 |
2. 守住设备检修维护、技改基本费用的底线。 |
3. 守住煤电机组安全运行底线。 |
4. 守住设备检修队伍基本稳定底线。 |
(二) 全面提升电力设备管理综合效率效益 |
1. 设备运维管理。 |
2. 基建工程建设。 |
3. 设备物资管理。 |
(三) 开展“共享+”设备管理行动, 释放提质增效新动能 |
1.“共享+”行动重要意义。 |
2.“共享+”行动内容构成。 |
(1) “共享+”电力设备管理行动内容构成。 |
(2) “共享+”行动平台设置五个方面的共享资源。 |
(3) “共享+”行动运行机制。 |
(4) “共享+”行动平台数据源采集方式。 |
(5) “共享+”行动平台信息安全管控。 |
(四) 协调助推电力装备制造业转型提质 |
(五) 以强党建引领协会服务提升 |
(六) 开展专项专业定制化服务 |
(2)产业集群视角中柳州汽车产业战略研究(1978-2012)(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绪论 |
一 研究背景及意义 |
二 研究综述 |
(一) 核心概念 |
(二) 研究综述 |
三 研究思路和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四 研究创新点 |
第一章 柳州汽车产业的历史脉络 |
一 柳州汽车产业成长期——逐步积累阶段(1978——1995年) |
(一) 成长期发展背景 |
(二) 成长期主要成就 |
二 柳州汽车产业短暂回落期——徘徊过渡阶段(1996——2000年) |
(一) 短暂回落期发展背景 |
(二) 短暂回落期主要成就 |
三 柳州汽车产业快速崛起期——突破跨越阶段(2001——2010年) |
(一) 快速崛起期发展背景 |
(二) 快速崛起期主要成就 |
四 柳州汽车产业的创新期——精益化阶段(2011年以后) |
(一) 创新期发展背景 |
(二) 创新期主要成就 |
五 小结 |
第二章 柳州汽车产业集群综合性评价 |
一 柳州汽车产业集群比较竞争优势 |
(一) 硬环境建设方面的优势 |
(二) 软环境建设方面的机遇与优势 |
(三) 政府较好地转变了职能,抓住机遇为企业“搭台” |
(四) 主导企业在产业内拥有较大影响力,自主品牌建设初显成果 |
二 柳州汽车产业集群存在的问题 |
(一) 硬件环境建设方面零部件产业为产业链“短板” |
(二) 软环境建设方面的挑战与不足 |
(三) 政府层面的挑战与不足 |
(四) 企业对外方技术依赖性强,自主研发能力薄弱 |
(五) 高层次人才培养起步较晚 |
(六) 普通工人的民生问题 |
三 小结 |
第三章 柳州汽车产业集群战略选择 |
一 社会层面 |
(一) 硬环境建设方面需调整集群内企业和相关机构 |
(二) 软环境建设方面需充分发挥激励机制、产业发展载体与人文力量的作用 |
二 政府层面 |
(一) 以可持续发展观统领产业政策 |
(二) 争取更高层面的政策支持 |
三 企业层面 |
(一) 以长远眼光看待自主品牌建设 |
(二) 重视新能源汽车的开发 |
(三) 汽车产品走“亲民”路线,服务网络“下移” |
四 职工层面 |
(一) 高层次人才培养与引进同重 |
(二) 关注普通工人,建立产业未来资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3)资源型区域绿色转型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引言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一、 国际背景 |
二、 国内背景 |
三、 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思路、方法与论文构架 |
一、 总体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三、 论文构架与主要研究内容 |
第三节 创新点与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一、 创新点 |
二、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一章 资源型区域绿色转型研究的进展与动态 |
第一节 区域发展难题与“资源诅咒”研究动态 |
一、 国外“资源诅咒”及其区域发展难题研究进展 |
二、 我国对“资源诅咒”的研究述评 |
第二节 资源型区域/城市转型发展的理论与实践 |
一、 国外资源型区域/城市转型探索及其研究 |
二、 国内资源型城市/区域转型研究 |
第三节 可持续发展与绿色经济的研究进展 |
一、 可持续发展理论与实证研究 |
二、 绿色发展理念与低碳经济研究 |
三、 资源集约利用与循环经济研究 |
四、 绿色转型研究进展 |
第二章 资源型区域绿色转型的理论分析 |
第一节 资源型区域传统发展模式及其特征 |
一、 产业锁定效应——产业结构单一化 |
二、 生产外部效应——增长方式粗放化 |
三、 要素挤出效应——要素结构初级化 |
四、 财富流失效应——发展能力弱化 |
第二节 资源型区域绿色转型的内涵、目标与路径 |
一、 绿色转型内涵 |
二、 绿色转型模式与传统发展模式的比较 |
三、 绿色转型的数理描述与双重目标 |
四、 绿色转型的时机选择与演化路径 |
第三节 资源型区域绿色转型的理论构架 |
一、 绿色转型基本框架构想 |
二、 产业绿色转型 |
三、 增长方式绿色转型 |
四、 科技创新绿色融合 |
五、 制度创新绿色引领 |
第四节 资源型区域绿色转型的指标体系与阶段判定 |
一、 绿色转型指标体系构建 |
二、 绿色转型指标的标准化处理与赋权 |
三、 绿色转型阶段判定 |
第三章 资源型区域的产业锁定效应与绿色转型 |
第一节 资源型区域产业锁定与路径依赖 |
一、 路径依赖与路径创造 |
二、 资源型区域产业演进的路径依赖 |
三、 资源型区域产业转型的路径创造 |
第二节 山西资源型产业“黑色”路径依赖的形成 |
一、 资源型产业的“黑色”路径 |
二、 资源型产业路径依赖的衡量与评价 |
三、 资源型产业路径依赖的形成条件 |
第三节 山西资源型产业绿色转型的探索与实践 |
一、 资源型产业绿色转型方向 |
二、 资源型产业绿色转型策略 |
三、 阳煤集团高碳产业绿色转型的典型案例分析 |
第四章 资源型区域生态修复与资源利用方式转变 |
第一节 资源型区域生态环境难题的数理解析与形成机理 |
一、 资源生态环境约束下的区域可持续发展数理解析 |
二、 资源型区域生态环境难题及其形成机理 |
第二节 资源型区域生态环境难题破解思路 |
一、 绿色开采与资源开发的预防性机制 |
二、 循环经济与资源集约利用 |
三、 生态环境补偿与修复机制 |
四、 破解资源生态环境难题的保障机制 |
第三节 山西生态修复与资源利用方式转变探索 |
一、 矿产开发中资源生态环境问题的表现 |
二、 矿产开发中资源生态环境问题的成因 |
三、 生态修复与资源利用方式转变实践 |
四、 晋煤集团煤—气综合开发与利用的典型案例分析 |
第五章 资源型区域对科技创新的挤出效应与绿色融合 |
第一节 挤出效应与资源型区域科技创新难题的形成机理 |
一、 资源型区域科技创新难题表现 |
二、 资源型区域科技创新难题的成因解释:挤出效应 |
第二节 绿色技术创新融合与资源型区域经济转型 |
一、 资源型区域绿色技术创新融合机制分析 |
二、 绿色技术创新推动资源型区域经济转型的思路 |
第三节 山西科技创新挤出与融合的实证分析 |
一、 资源型经济对科技创新的挤出效应 |
二、 推进绿色技术创新融合的探索 |
三、 绿色技术创新融合评价 |
四、 潞安集团绿色技术创新融合的典型案例分析 |
第六章 资源型区域绿色转型的制度创新和对策措施 |
第一节 资源型区域推动产业转型的绿色制度 |
一、 加快资源型区域绿色政府建设 |
二、 推动资源型企业向绿色企业转变 |
三、 促进资源型产业的绿色发展 |
第二节 资源型区域破解生态环境难题的制度 |
一、 全面实施绿色开采制度 |
二、 加大循环经济发展力度 |
三、 构建资源集约利用机制 |
四、 建立矿山生态修复制度 |
第三节 资源型区域绿色技术创新的制度 |
一、 优化科技创新环境 |
二、 提升绿色创新能力 |
三、 建立绿色导向机制 |
第四节 资源型区域发展绿色经济的制度 |
一、 构建绿色金融制度 |
二、 实施绿色财政制度 |
三、 培育绿色核算制度 |
第五节 山西资源型经济绿色转型的制度优化与政策设计 |
一、 构建综改区政策体系 |
二、 发展绿色产业体系 |
三、 完善绿色财税制度 |
四、 创新绿色金融制度 |
五、 构建绿色价格机制 |
六、 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
七、 健全绿色考核评价体系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4)马鞍山钢铁公司发展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马鞍山钢铁公司发展的历史沿革 |
第一节 马鞍山钢铁公司溯源——马鞍山铁矿厂(1953年——1958年) |
第二节 马鞍山钢铁公司的成立及发展(1958年——1978年) |
第三节 马鞍山钢铁公司的蓬勃发展(1979年——1992年) |
第四节 马鞍山钢铁公司顺利改制(1993年——1997年) |
第五节 马鞍山钢铁公司的再次腾飞(1998年——2000年) |
第二章 马鞍山钢铁公司的生产经营状况 |
第一节 炼铁生产状况 |
第二节 炼钢生产状况 |
第三节 轧钢生产状况 |
第三章 马鞍山钢铁公司的企业文化建设状况 |
第一节 改制前的企业文化建设状况 |
第二节 改制后的企业文化建设状况 |
第四章 马鞍山钢铁公司对国家、地方和社会的贡献 |
第一节 对国家的贡献 |
第二节 对地方的支援 |
第三节 对社会的回报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5)2010年新增2000吨茅台酒技改工程投资可行性研究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论文选题背景 |
1.2 相关理论简述 |
1.2.1 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 |
1.2.2 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的发展概况和作用 |
1.2.3 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的内容 |
1.3 论文主要结构和内容 |
第二章 项目建设背景和市场预测分析 |
2.1 项目建设背景 |
2.1.1 企业生存环境分析 |
2.1.2 市场竞争分析 |
2.1.2.1 市场环境 |
2.1.2.2 市场竞争 |
2.1.3 企业内部状况 |
2.1.4 产品的内涵 |
2.2 项目市场前景分析 |
2.2.1 目标市场与竞争分析 |
2.2.2 市场预测 |
2.2.3 市场风险 |
2.3 小结 |
第三章 工程技术方案评价 |
3.1 建设规模及产品方案 |
3.1.1 建设规模 |
3.1.2 产品方案 |
3.2 工艺技术方案 |
3.2.1 工艺流程概述 |
3.2.2 生产设施 |
3.2.3 主要设备选型 |
3.2.4 主要原辅料及动力消耗指标 |
3.3 工程建设方案 |
3.3.1 项目组成 |
3.3.2 土建工程方案 |
3.3.3 总图、运输及辅助工程 |
3.4 项目组织设计及实施进度安排 |
3.4.1 项目组织设计 |
3.4.2 项目实施进度安排 |
3.5 小结 |
第四章 项目效益评价 |
4.1 经济效益评价 |
4.1.1 资金运用与筹措 |
4.1.2 收益预测 |
4.1.3 财务评价 |
4.2 社会效益评价 |
4.2.1 项目实施对社会的影响分析 |
4.2.2 项目与所在地互适应性分析 |
4.2.3 社会风险分析 |
4.2.4 社会评价结论 |
4.3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及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表 |
(7)环境会计信息生成与披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 |
1.1.2 各行业披露环境会计信息的必要性 |
1.2 环境会计的历史与现状 |
1.2.1 主要发达国家环境会计的研究成果及对我国的启示 |
1.2.2 我国当前环境会计理论研究成果与实践初探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当前环境会计信息的生成与披露 |
2.1 有关环境会计信息生成与披露的基本内容 |
2.1.1 环境会计信息的使用者 |
2.1.2 环境会计信息的披露内容 |
2.1.3 环境会计信息的一般确认流程 |
2.2 环境会计要素信息的生成与披露 |
2.2.1 环境资产 |
2.2.2 环境负债 |
2.2.3 环境成本 |
2.2.4 环境收益 |
2.2.5 企业环境会计要素信息的披露 |
2.3 企业环境绩效信息的披露 |
2.3.1 国际上环境绩效信息的披露模式 |
2.3.2 我国有关环境绩效信息披露模式的研究成果 |
第3章 强污染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分析 |
3.1 五家上市公司的选样理由 |
3.1.1 从强污染行业入手选样 |
3.1.2 石油、冶金、化工行业中五家上市公司的选样理由 |
3.2 五家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的披露状况 |
3.2.1 以文字形式披露的环境会计信息 |
3.2.2 以数据形式披露的环境会计信息 |
3.2.3 对五家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现状的分析 |
3.3 全面披露强污染企业的环境会计信息 |
3.3.1 强污染企业环境会计信息生成与披露步骤 |
3.3.2 强污染企业环境会计信息的定量披露 |
3.3.3 强污染企业环境会计信息的定性披露 |
第4章 我国环境会计信息生成与披露的发展障碍、解决办法及前景展望 |
4.1 我国环境会计信息生成与披露发展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
4.2 消除环境会计信息生成与披露发展障碍的解决办法 |
4.2.1 加强环境会计理论和方法的研究 |
4.2.2 推进环境会计法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制定 |
4.2.3 给出明确的价格信号,形成合理的价格体系 |
4.2.4 加强社会和政府对环境会计的监督 |
4.2.5 选择试点企业,稳步推进实施方法的运用 |
4.3 我国环境会计的发展前景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铁路建设项目后评价理论与方法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2.1 国外研究动态 |
1.2.2 国内研究动态 |
1.3 本文研究基础 |
1.4 本文研究内容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的总原则 |
1.5 本文研究思路与方法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铁路建设项目建设过程后评价理论与方法的研究 |
2.1 概述 |
2.1.1 项目建设过程后评价研究的国内外动态 |
2.1.2 铁路建设项目建设过程后评价的概念 |
2.1.3 铁路建设项目建设过程后评价的内容 |
2.2 铁路建设项目建设过程后评价指标及评分准则 |
2.2.1 前期决策过程后评价指标及评分准则 |
2.2.2 设计过程后评价指标及评分准则 |
2.2.3 施工过程后评价指标及评分准则 |
2.2.4 运营过程后评价指标及评分准则 |
2.3 铁路建设项目建设过程后评价方法 |
2.3.1 铁路建设项目建设过程后评价内容及指标筛选方法 |
2.3.2 铁路建设项目建设过程后评价的综合评价方法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铁路建设项目融资方案后评价理论与方法的研究 |
3.1 概述 |
3.1.1 铁路建设项目融资现状分析 |
3.1.2 铁路建设项目融资方案后评价的概念 |
3.2 铁路建设项目投入总资金的后评价 |
3.2.1 铁路建设项目投入总资金的构成 |
3.2.2 铁路建设项目投入总资金后评价的内容 |
3.3 铁路建设项目融资方案后评价 |
3.3.1 资金结构后评价 |
3.3.2 融资成本后评价 |
3.3.3 融资风险后评价 |
3.3.4 分年资金使用的合理性后评价 |
3.4 铁路建设项目融资方案的模糊综合后评价 |
3.4.1 模糊综合后评价的基本原理 |
3.4.2 铁路建设项目融资方案模糊综合后评价方法 |
3.5 铁路建设项目融资问题的分析与建议 |
3.5.1 铁路建设项目融资存在的问题 |
3.5.2 加快铁路建设项目融资改革的建议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铁路建设项目财务后评价理论与方法的研究 |
4.1 概述 |
4.1.1 铁路建设项目财务后评价的概念 |
4.1.2 铁路建设项目财务后评价的内容 |
4.2 铁路建设项目财务基础数据的后评价 |
4.2.1 运量的后评价 |
4.2.2 运营成本的后评价 |
4.2.3 客货运价的后评价 |
4.3 铁路建设项目财务效益后评价现有做法 |
4.3.1 基础数据的确定与预测 |
4.3.2 财务后评价报表的编制 |
4.3.3 财务后评价的指标计算 |
4.3.4 财务不确定性分析 |
4.4 铁路建设项目财务效益后评价随机评价方法的研究 |
4.4.1 基于运量波动的铁路建设项目财务效益后评价 |
4.4.2 基于价格波动的铁路建设项目财务效益后评价 |
4.4.3 基于运营成本波动的铁路建设项目财务效益后评价 |
4.5 铁路建设项目财务评价问题的分析和建议 |
4.5.1 铁路建设项目财务评价存在的问题 |
4.5.2 铁路建设项目财务评价办法修改建议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铁路建设项目国民经济后评价理论与方法的研究 |
5.1 概述 |
5.1.1 项目国民经济评价的国内外研究动态 |
5.1.2 铁路建设项目国民经济后评价的概念 |
5.1.3 铁路建设项目国民经济后评价的基本原理 |
5.2 铁路建设项目国民经济后评价中效益与费用的计算 |
5.2.1 直接效益与直接费用的计算 |
5.2.2 间接效益与间接费用的计算 |
5.3 铁路建设项目国民经济后评价的影子价格体系 |
5.3.1 影子价格的理论计算 |
5.3.2 影子价格的实际计算 |
5.3.3 铁路建设项目国民经济后评价影子价格的确定 |
5.4 铁路建设项目国民经济后评价报表系统 |
5.5 铁路建设项目国民经济后评价指标 |
5.6 铁路建设项目国民经济评价问题的分析与建议 |
5.6.1 铁路建设项目国民经济评价存在的问题 |
5.6.2 改进铁路建设项目国民经济评价的建议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铁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理论与方法的研究 |
6.1 概述 |
6.1.1 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
6.1.2 铁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的概念 |
6.1.3 铁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管理制度 |
6.1.4铁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的环境保护标准体系 |
6.1.5 铁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报告书的内容 |
6.2 铁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的内容 |
6.2.1 对自然环境影响的后评价 |
6.2.2 对生态环境影响的后评价 |
6.2.3 对美学环境影响的后评价 |
6.2.4 对环保管理水平及治理效果的后评价 |
6.3 铁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 |
6.4 铁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综合后评价方法的研究 |
6.4.1 不转化为货币化指标的环境影响综合后评价方法 |
6.4.2 转化为货币化指标的环境影响综合后评价方法 |
6.5 铁路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措施的研究 |
6.5.1 控制与防治的基本措施 |
6.5.2 控制与防治的具体措施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铁路建设项目社会后评价理论与方法的研究 |
7.1 概述 |
7.1.1 项目社会评价的国内外研究动态 |
7.1.2 铁路建设项目社会后评价的概念 |
7.1.3 铁路建设项目社会后评价的基本原则 |
7.2 铁路建设项目社会后评价的内容 |
7.2.1 铁路建设项目社会影响后评价 |
7.2.2 铁路建设项目社会互适应性后评价 |
7.2.3 铁路建设项目社会风险后评价 |
7.3 铁路建设项目社会后评价指标体系 |
7.3.1 铁路建设项目社会影响后评价指标 |
7.3.2 铁路建设项目社会互适应性后评价指标 |
7.3.3 铁路建设项目社会风险后评价指标 |
7.4 铁路建设项目社会后评价方法的研究 |
7.4.1 基线调查分析 |
7.4.2 利益群体分析 |
7.4.3 逻辑框架分析法 |
7.4.4 综合定性分析评价法 |
7.4.5 综合定量评价法 |
7.5 加强铁路建设项目社会评价与后评价的建议 |
7.6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铁路建设项目可持续发展评价理论与方法的研究 |
8.1 概述 |
8.1.1 可持续发展的国内外研究动态 |
8.1.2 铁路建设项目可持续发展评价的概念 |
8.1.3 铁路建设项目可持续发展评价的目的 |
8.2 铁路建设项目可持续发展评价内容的研究 |
8.2.1 铁路建设项目经济可持续发展评价 |
8.2.2 铁路建设项目环境可持续发展评价 |
8.2.3 铁路建设项目社会可持续发展评价 |
8.2.4 铁路建设项目技术可持续发展评价 |
8.2.5 铁路建设项目经济、环境、社会、技术可持续发展协调性评价 |
8.3 铁路建设项目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 |
8.3.1 铁路建设项目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选定的原则 |
8.3.2 铁路建设项目可持续发展评价的指标体系 |
8.4 铁路建设项目可持续发展评价方法的研究 |
8.4.1 指标综合评价法 |
8.4.2 功能系数法 |
8.4.3 规划法 |
8.4.4 主成分分析法 |
8.5 加强铁路建设项目可持续发展评价的建议 |
8.6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铁路建设项目综合后评价方法的研究 |
9.1 概述 |
9.1.1 铁路建设项目综合后评价的概念 |
9.1.2 铁路建设项目综合后评价方法体系 |
9.2 铁路建设项目不设置单一指标的综合后评价方法 |
9.2.1 不设置单一指标综合后评价框架 |
9.2.2 不设置单一指标综合后评价方法 |
9.3 铁路建设项目设置单一指标的综合后评价方法 |
9.3.1 设置单一指标综合后评价框架 |
9.3.2 设置单一指标综合后评价方法 |
9.4 本章小结 |
第十章 京广线北京至郑州段电气化工程项目后评价 |
10.1 项目概况 |
10.2 项目基础资料 |
10.2.1 项目前期决策阶段基础资料 |
10.2.2 项目设计阶段基础资料 |
10.2.3 项目施工阶段基础资料 |
10.2.4 项目运营阶段基础资料 |
10.3 过程后评价 |
10.4 项目融资方案后评价 |
10.4.1 前评价确定的资金筹措方案 |
10.4.2 项目实际实施的资金筹措方案 |
10.5 项目财务后评价 |
10.5.1 项目财务后评价基础数据 |
10.5.2 项目财务后评价结论 |
10.6 项目国民经济后评价 |
10.6.1 项目国民经济后评价基本方法 |
10.6.2 项目国民经济后评价费用与效益的计算 |
10.6.3 项目国民经济后评价结论 |
10.7 项目社会后评价 |
10.7.1 项目吸引范围 |
10.7.2 项目社会后评价 |
10.7.3 社会后评价结论与对策建议 |
10.8 项目可持续发展评价 |
10.8.1 经济可持续发展评价 |
10.8.2 环境可持续发展评价 |
10.8.3 社会可持续发展评价 |
10.8.4 持续发展评价结论 |
10.9 项目综合后评价 |
10.9.1 成功经验 |
10.9.2 存在问题 |
10.9.3 对策建议 |
第十一章 结论与展望 |
11.1 本文主要研究结论 |
11.2 进一步的研究工作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主要论文和科研工作 |
(9)核工业企业主业改制研究 ——中核集团宜宾核燃料元件厂改制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
第1部分 我国核工业发展概况分析 |
一、 核工业集团公司基本情况介绍 |
二、 改革开放以来,核工业发展基本情况 |
三、 核工业发展与改革的方向 |
第2部分 现代企业制度与核工业企业改革 |
一、 核工业企业为什么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
二、 核工业企业围绕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目标进行的改革 |
第3部分 宜宾核燃料元件厂主业SWOT分析 |
一、 宜宾核燃料元件厂概况 |
二、 宜宾核燃料元件厂主业的优势(Strengths)分析 |
三、 宜宾核燃料元件厂主业的劣势(Weaknesses)分析 |
四、 宜宾核燃料元件厂主业的机会(Opportunities)分析 |
五、 宜宾核燃料元件厂主业的威胁(Threats)分析 |
六、 宜宾核燃料元件厂主业的综合分析 |
第4部分 宜宾核燃料元件厂改制分析 |
一、 调整改革的总体思路和改制的总体方案 |
二、 对改制方案的分析 |
三、 对策与建议 |
第5部分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一项技改工程 年增效益百万(论文参考文献)
- [1]坚持底线思维 创新管理方式 推进协同共享 确保电力生产安全、稳定、高效运行——在2019年全国电力行业设备管理工作会议暨中国电力设备管理协会一届五次会员代表大会上的工作报告(摘要)[J]. 刘斯颉. 电力设备管理, 2019(03)
- [2]产业集群视角中柳州汽车产业战略研究(1978-2012)[D]. 谢智敏. 广西师范大学, 2013(S1)
- [3]资源型区域绿色转型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 孙毅. 东北师范大学, 2012(05)
- [4]马鞍山钢铁公司发展史研究[D]. 王莉娟. 安徽大学, 2010(02)
- [5]2010年新增2000吨茅台酒技改工程投资可行性研究分析[D]. 蔡洪武. 电子科技大学, 2010(02)
- [6]中国华电集团首批十大“企业文化建设示范基地”企业文化风采[J]. 本刊编辑部. 中国电力企业管理, 2007(13)
- [7]环境会计信息生成与披露研究[D]. 杨绚丽. 河北大学, 2006(09)
- [8]铁路建设项目后评价理论与方法的研究[D]. 张飞涟. 中南大学, 2004(02)
- [9]核工业企业主业改制研究 ——中核集团宜宾核燃料元件厂改制分析[D]. 曾绍伦. 西南财经大学, 2003(03)
- [10]破解国企改革难题——自贵州铝厂的报道[J]. 刘子富,何天文. 当代贵州, 199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