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多焦视网膜电图评价视网膜脱离的视网膜功能(论文文献综述)
李紫微[1](2020)在《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多焦视网膜电图(mfERG)的特点分析》文中提出目的:1.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多焦视网膜电图的一阶kennel反应的观察。2.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治疗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疗效及电生理观察。方法:1.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on-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NPDR)多焦视网膜电图(multifocal electroretinogram,mfERG)的一阶 kennel 反应的观察:随机选取前来我院体检的临床检查无任何眼部疾病的健康正常人18例(22眼)为正常组,随机选取于我院门诊就诊的未接受过任何治疗,经散瞳眼底检查、眼底照相、高清光学相干断层成像和眼底血管荧光造影确诊为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26例(45眼)为NPDR组。研究对象均由同一位医生在同一台德国罗兰公司RETscan多焦视网膜电生理仪上进行检查。对正常组和NPDR组的一般资料进行统计分析,观察正常组和NPDR组mfERG结果。第一,观察五个环的所对应的一阶kennel反应结果,对P1波与N1波的振幅密度和潜伏期进行统计分析;第二,以黄斑中心凹为中心,将mfERG结果区域分为鼻上、鼻下、颗上、颞下四个象限,对四个象限P1波与N1波的振幅密度和潜伏期进行统计分析;第三,对比正常组和NPDR组的一般资料,对比正常组和NPDR组mfERG结果N1波与P1波的振幅密度与潜伏期的区别,将两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2.评估玻璃体腔抗VEGF药物注射术对于治疗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疗效及视功能恢复的效果:NPDR组患者中有8人(14眼)出于提高视力,改善病情的目的,要求接受玻璃体腔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药物治疗。这8位患者收为注药组,术后3-7天进行治疗效果评估:术后最佳矫正视力与术前最佳矫正视力的比较;视网膜视锥细胞及神经细胞功能(mfERG)。所有数据统计及分析均利用IBM SPSS.20软件进行。结果:1.正常组患眼22例,平均年龄为56.77±13.71,NPDR组患眼45例,平均年龄为55.36±6.37,两组年龄无统计差异(P=0.61)。正常组BCVA平均值为83.41±3.16,NPDR 组 BCVA 平均值为 72.51±6.78,正常组 BCVA 优于 NPDR 组(P<0.05)。按5环划分mfERG结果,正常组N1振幅密度呈现环1>环2>环3>环4的规律,P1波振幅密度呈现环1>环2>环3>环4>环5的规律,且每相邻两环间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均有统计意义(P<0.05)。正常组P1波的潜伏期在环1比环2-环4明显延长(P<0.05)。NPDR组N1、P1波振幅密度均从环1向环5依次递减,且每相邻两环间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均有统计意义(P<0.05)。正常人的黄斑中心凹振幅密度与年龄之间存在线性相关(R2=0.4035,P=0.0015),年龄越大,振幅密度越小;NPDR组黄斑中心凹振幅密度与年龄不存在相关关系(R2=0.01784,P=0.3818),与 BCVA 存在线性相关(R2=0.4337,P<0.0001),BCVA 越大,振幅密度越大。对比NPDR组与正常组振幅密度,NPDR组环1、环2的P1波振幅密度低于正常组;对比两组mfERG结果的潜伏期,环2-环5的N1波潜伏期、环1-环5的P1波潜伏期NPDR组均较正常组明显延长。按4象限划分mfERG结果,正常组的NI、NS、TS、TI(mfERG机器自动划分)四个象限N1波及P1波振幅密度及潜伏期无区别;与正常组不同,NPDR患者的P1波振幅密度在鼻上方(NS)大于鼻下及颞下方,N1波潜伏期颞上方短于鼻下方,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NPDR组与正常组进行对比,4个象限N1波振幅密度无差异。NPDR组N1波的潜伏期在4个象限均较正常组明显延长(P<0.05),NPDR组P1波的潜伏期在NI、TS、TI三个象限较正常组明显延长(P<0.05)。2.注药组患眼14例,平均年龄为57±6.38,术前BCVA平均值为72.5±6.60,进行抗VEGF药物玻璃体腔注射术后3-7天,患者视力平均值为75.71±7.03,较术前无明显提高(P=0.227)。mfERG结果显示环1的N1、P1波的振幅密度注药后较注药前明显提高(P<0.05),但与正常人相比仍低(P<0.05)。其余各环N1、P1波振幅密度及潜伏期均无明显变化。结论:1.健康人和NPDR患者mfERG从黄斑中心凹向周边视网膜神经功能下降,在NPDR患者的视网膜神经功能损伤过程中,靠近黄斑中心凹的神经细胞受损更早更为严重;不同视网膜区域的受损程度不同,下方比上方更易受损,颞侧较鼻侧更易受损;2.NPDR患者接受抗VEGF药物治疗后短期之内对视力影响不大,但是对于视网膜视锥细胞等神经细胞的功能有改善,具体机制有待进一步基础研究。
吴园园[2](2019)在《青少年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术后视网膜微结构与视功能恢复的相关性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究青少年孔源性视网膜脱离(rhegmatogenous retinal detachment,RRD)患者术后视网膜微结构改变与视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前瞻性临床研究。本研究对象为累及黄斑的青少年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年龄1530岁,共75例75眼。其中男39例(39眼),女36例(36眼)。所有患者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vitreoretinopathy,PVR)等级均为B-C1级。按手术方式分为两组:赤道部后视网膜裂孔采用玻璃体切除术(pars plana vitrectomy,PPV),共35例35眼,男18例(18眼),女17例17(眼);赤道部前裂孔采用巩膜扣带术(scleral buckling,SB),共40例40眼,男21例(21眼),女19例19(眼)。于术前1天、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行最佳矫正视力(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logMAR)、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 coherence tomography,OCT)、多焦视网膜电流图检查(multifocal electroretinogram,mfEGR),记录黄斑中心凹视网膜神经上皮层厚度、外核层厚度、mfEGR1环P1波振幅及潜伏期。分析两组术后不同时间段OCT视网膜微结构及mfERG的变化。结果:1.SB组和PPV组患者年龄(22.25±5.61、23.77±5.05)、性别(男/女21/19、18/17)、屈光状态(是/否21/19、18/17)、发病时间(13.15±8.60、12.23±7.78)天、术前视力(0.69±0.22、0.77±0.26)(logMAR)、神经上皮层厚度(129.12±35.18、137.07±47.08)μm、外核层厚度(91.35±33.73、84.77±26.83)μm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2.BCVA改变:组间:SB组术后视力恢复优于PPV组,有统计学差异(P=0.03)。组内:SB组视力逐渐提高,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的BCVA(logMAR)分别为(0.64±0.24)、(0.58±0.23)、(0.49±0.23),有统计学差异(P<0.05)。PPV组视力较术前均有提高,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的BCVA(logMAR)分别为(0.75±0.27)、(0.71±0.26)、(0.67±0.28),有统计学差异(P<0.05)。3.视网膜厚度改变:组间:两组患者黄斑中心凹神经上皮层厚度逐渐增加至正常值(154.53±8.45)μm,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外核层厚度也逐渐增加至正常值(120.40±8.20)μ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组内:SB组黄斑中心凹神经上皮层、外核层厚度逐渐增加:术后1个月(141.6±34.9)、(88.7±26.4)μm,3个月(154.4±31.8)、(94.93±25.6)μm,6个月(168.5±31.0)、(102.63±24.7)μm,具有统计学意义;PPV组:术后随访黄斑中心凹下神经上皮层、外核层厚度均有增加,术后1个月(127.6±29.4)μm、(76.5±21.8)μm,术后3个月(137.2±31.3)μm、(82.6±23.3)μm,术后6个月(144.9±32.1)μm、6个月(89.2±24.4)μm,具有统计学意义。4.IS/OS及ELM完整性改变:组间:两组患者术后IS/OS及ELM的完整性均逐渐恢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组内:SB组术后发生IS/OS及ELM断裂数,从术后1个月22例22眼、术后3个月18例18眼、下降到术后6个月13例13眼。PPV组术后发生IS/OS断裂数从术后1个月27例27眼、术后3个月25例25眼、下降到术后6个月20例20眼。5.视网膜下积液及层间积液:组间:两组患者术后发生视网膜下积液的发生率下降,SB组较PPV组更易发生视网膜下积液,术后6个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层间积液发生率下降,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SB组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视网膜下积液及层间积液发生率分别为67.5%(27例)/17.5%(7例)、50%(20例)/10%(4例)、25%(10例)/5%(2例)。PPV组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视网膜下积液及层间积液发生率分别为14.3%(5例)/14.2%(5例)、20%(7例)/8.5%(3例)、11.4%(4例)/2.8%(1例)。6.1环P1波振幅及潜伏期改变:组间:SB组术后1环P1波振幅高于PPV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潜伏期较PPV组延长,无统计学差异。组内:SB组术后1环P1波振幅逐渐增加,术后6个月达到最大值(82.52±21.49)nV/deg2,相比术后3个月、1个月振幅增加,有统计学意义。潜伏期延长,无统计学意义。PPV组术后6个月P1波振幅为(66.55±11.85)nV/deg2,达到最大值,相比术后3个月、1个月振幅增加,有统计学意义。潜伏期延长,无统计学意义。结论:1.IS/OS及ELM完整性、视网膜下积液、黄斑中心凹神经上皮层厚度是影响患者术后视力恢复的关键因素;2.半年时间内,巩膜扣带术较玻璃体切除术具有更佳的视力恢复;3.OCT及mfERG可以客观评价视功能恢复。
蔡瑞珍,陈慷[3](2017)在《累及黄斑的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手术前后黄斑区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与多焦视网膜电图的变化》文中认为目的:观察累及黄斑区的孔源性视网膜脱离(RRD)患眼手术前后黄斑区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与多焦视网膜电图(mfERG)表现的变化。方法:回顾性研究。选择2013年9月至2014年7月在河南省眼科研究所确诊为累及黄斑的RRD并行巩膜扣带术的患者52例(52眼),以对侧正常眼作对照。RRD患眼均行巩膜扣带手术治疗。手术前及手术后1周,术后1、3、6个月,进行OCT及mfERG检查,观察RRD患眼黄斑区微结构,以及黄斑区反应振幅密度及潜伏期的变化。采用t检验对术前患眼与正常眼进行比较,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对患眼手术前后黄斑中心凹厚度变化与中央1环的N1、P1波反应密度和潜伏期比较分析;采用Pearson积矩相关分析法分析术后各时间点最佳矫正视力(BCVA)与黄斑中心凹厚度、中央1环的N1、P1波反应密度和潜伏期的相关性。结果:所有患眼术后均成功复位。术前患眼黄斑中心凹厚度较正常眼明显增厚,为(534±44)μ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7.127,P<0.05),术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患者黄斑中心凹厚度,较术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正常眼相比较,术前患者中央1环N1波和P1波振幅密度降低(tN1=17.372、tP1=23.943,P<0.05),潜伏期延长(tN1=5.291、tP1=7.306,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术后1周、术后1、3、6个月中央1环N1波及P1波振幅密度较术前均提高(P<0.01),潜伏期与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患者BCVA在术后1、3、6个月与黄斑中心凹厚度呈负相关(r=-0.801、-0.695、-0.643,P<0.05),与中央1环N1波及P1波振幅密度呈正相关(rN1=0.702、0.695、0.632,rp1=0.811、0.713、0.648;P<0.05),与潜伏期无相关性。结论:OCT与mfERG可以客观综合观察RRD患者术后黄斑区的形态和功能,评估视网膜脱离后的手术疗效。
刘晶,曾祥云,刘艳芳[4](2016)在《不同程度近视眼的多焦视网膜电图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究不同程度近视眼与正常人多焦视网膜电图的区别。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5年12月在我院眼科行多焦视网膜电图检查的135例(255眼)受检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正常组22例(44眼)、轻度近视组39例(78眼)、中度近视组31例(62眼)、高度近视组28例(56眼)、高度近视伴对侧眼视网膜脱离15例(15眼),对5组行多焦视网膜电图检查。记录并比较5组一阶反应各环形视网膜区域反应密度和P1波的潜伏时间、振幅以及3D图显示模式所表现的整个视网膜的反应密度。结果 5组一阶反应各环形视网膜区域反应密度及P1波的振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近视程度的增加,逐渐减小;5组P1波的潜伏时间在第1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26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第1环,随着近视程度的增加,逐渐增长;高度近视伴对侧视网膜脱离组与高度近视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组整个视网膜的反应密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近视程度与整个视网膜的反应密度呈负相关(r=-0.507,P=0.011)。结论采用多焦视网膜电图动态监测近视眼患者视网膜功能,有助于发现、评估其隐匿性眼底改变,帮助判断其预后和转归。
石亚琳[5](2016)在《非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特点研究及当归补血汤加味方干预非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第一部分 非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特点研究目的:分析不同程度非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眼底病变、视功能指标等临床特点,并探讨与眼底出血和硬性渗出相关的因素。方法:本试验为观察性横断面研究,共纳入113位非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PDR)患者,其中轻度NPDR患者21人,中度NPDR患者75人,重度NPDR患者17人。病人签署知情同意书后,对所有患者的一般情况,包括年龄、BMI、糖尿病病程、空腹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等,以及眼科情况,包括眼底彩色照相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最佳矫正视力、眼压、视野和多焦视网膜电图进行检查和记录,并填写CRF表。结果:(1)重度NPDR患者的糖尿病病程显着长于轻度NPDR患者(P<0.05),中位数和四分位数间距表示(下同)分别为5.00(2.25,8.75)年,2.50(1.00,3.50)年;(2)随病情的加重,NPDR患者的眼底出血面积由0.00(0.00,0.01)mm增大到0.74(0.33,1.31)mm,硬性渗出面积由0.00(0.00,0.00)mm增大到0.14(0.04,1.13)m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重线性回归分析证明DR分级是出血面积的独立相关因素(P<0.001),而糖尿病病程(P=0.037)和DR分级(P=0.030)与硬性渗出面积独立相关;(3)随NPDR患者病情的加重,视野检查的平均光敏感度(MS)由27.24±2.28 dB下降到24.79±2.96 dB,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平均缺损(MD)由1.04±1.71dB上升到3.23±3.12dB,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随患者NPDR病情的加重,多焦视网膜电图(MfERG)的N1波、P1波和N2波的振幅密度在大部分分区呈下降趋势(P<0.05),第1环P1波的潜时由48.82±2.14 ms延长到51.13±3.06 m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4环和第5环N2波的潜时也有延长趋势(P<0.05)。结论:随NPDR病情的加重,患者的眼底出血面积和硬性渗出面积逐渐增大,平均光敏感度逐渐下降,平均缺损逐渐增加,多焦视网膜电图反应波的的振幅密度逐渐下降、潜时逐渐延长;DR分级是出血面积的独立相关因素,而糖尿病病程和DR分级是硬性渗出面积的独立相关因素。第二部分 当归补血汤加味方干预非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研究目的:以羟苯磺酸钙胶囊为阳性对照药,评价当归补血汤加味方治疗非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本试验为随机、开放、非劣效阳性药物对照临床试验研究。共113名合格受试者入组,受试者在签署知情同意书后,被随机分到治疗组或对照组,共103名受试者完成试验,其中试验组即当归补血汤加味方组完成56人,对照组即羟苯磺酸钙胶囊组完成47人。试验组受试者给予当归补血汤加味方,每日3次,每次10ml,疗程为6个月;对照组予以羟苯磺酸钙胶囊,每日3次,每次0.5g,疗程6个月。记录受试者治疗前后一般情况和安全性指标,并对受试者进行眼底照相、眼底荧光造影、视野和多焦视网膜电图等相关眼科检查。疗效观察指标包括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临床分级、视网膜出血面积、视网膜硬性渗出面积、最佳矫正视力、眼压、视野、多焦视网膜电图、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结果:试验组受试者经当归补血汤加味方治疗后,视野平均光敏感度由治疗前的25.95±2.41dB提高到26.89±2.46dB(P<0.05),平均缺损由治疗前的1.96±2.16 dB降低到1.07±1.98dB(P<0.05);多焦视网膜电图(MfERG)的N1波、P1波和N2波的振幅密度大部分分区较治疗前有不同程度的升高(P<0.05);其中试验组治疗后的多焦视网膜电图第1环P1波振幅密度93.80±31.61 nV/deg2高于对照组90.40±29.99 nV/deg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后,糖化血红蛋白由治疗前的8.98 ± 1.95%下降到7.92±1.42%(P<0.05),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项疗效观察指标,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过程中,两组CSME和PDR的发生率分别为1.75%和2.0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过程中,试验组有1例出现皮疹,处理后好转,考虑与药物可能相关。多重线性回归分析发现,糖尿病病程是治疗后的出血面积改变量的独立相关因素(P=0.013),而糖尿病病程(P=0.011)和治疗前DR分级(P=0.006)是治疗后的渗出面积改变量的独立相关因素。结论:当归补血汤加味方在改善非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视野指标及多焦视网膜电图指标方面有效且安全,且对非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视功能的保护作用不劣于羟苯磺酸钙胶囊。其保护作用可能是通过改善微循环、降低氧化应激反应及抗炎等机制减轻了糖尿病时视细胞和ON双极细胞等的损伤。
王燕云[6](2016)在《子痫前期患者黄斑区视网膜厚度与多焦视网膜电图变化的关系》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比较轻、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健康孕妇及健康非孕妇黄斑区视网膜、脉络膜厚度的变化,并探讨其与黄斑区视网膜功能变化的关系。方法:选择符合入选条件的确诊子痫前期患者70例(140只眼),按照国际通用的诊断分级标准分为轻度子痫前期34例(68只眼),重度子痫前期36例(72只眼),健康孕妇40例(80只眼),健康非孕妇(对照组)40例(80只眼)。应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技术的增强深度成像(Enhanced depth imaging,EDI)模式对以上病例的黄斑区视网膜、脉络膜厚度进行定量检测,并用多焦视网膜电图(Multifocal electroretinogram,mf ERG)对视网膜功能进行检测,用SPSS软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轻度子痫前期、重度子痫前期、健康孕妇和健康非孕妇四组黄斑区的平均视网膜厚度依次是190.75±28.04μm,239.90±60.27μm,173.41±15.98μm和177.93±19.34μm。黄斑区平均脉络膜厚度依次是328.00±32.56μm,387.48±31.56μm,359.73±40.25μm和296.32±53.11μm。重度子痫前期组的视网膜厚度大于其他组(P<0.05),其他各组间的平均视网膜厚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子痫前期组的脉络膜最厚(P<0.05),轻度子痫前期组的脉络膜厚度大于健康非孕妇组(P<0.05),但小于健康孕妇组(P<0.05)。轻度子痫前期组1-2环、重度子痫前期组1-5环的平均反应密度均较健康孕妇组和健康非孕妇组显着降低(P<0.05),而健康孕妇组与健康非孕妇组1-5环平均反应密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子痫前期组1-2环的反应密度降低较轻度子痫前期组更为明显(P<0.05)。视网膜厚度与多焦视网膜电图改变呈负相关(P<0.05)。结论:子痫前期患者视网膜功能学与形态学改变的程度基本一致,但视网膜功能学改变的时间要早于形态学,与此同时脉络膜厚度已经出现改变。于是我们考虑可以将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技术对脉络膜形态学的观察作为衡量子痫前期疾病程度的新的客观指标。
文青,高玲玲,白兰兰,方学军[7](2015)在《不同多焦视网膜电图系统在评估视网膜功能上的比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VERIS和RETI两种多焦视网膜电图(mf ERG)系统在评估视网膜功能上的差异及相关性。方法收集2012年5月至2014年5月在辽宁省沈阳爱尔眼科医院视功能科就诊的60例(60只眼)受检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VERIS系统使用BA电极,RETI系统使用BA或DTL电极,分别测量36例(36只眼)正常眼的mf ERG,并进行相关性分析;VERIS系统和RETI系统均使用BA电极分别测量24例(24只眼)黄斑水肿眼的mf ERG,并进行分析。VERIS系统和RETI系统测量正常眼N1波和P1波振幅密度及波潜伏期的相关性时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进行比较;测量黄斑水肿眼N1波和P1波振幅密度和波潜伏期的相关性以均数±标准差(x珋±s)的形式表示,并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的方法进行比较。结果正常眼:VERIS系统和RETI系统均使用BA电极时,N1波振幅密度在2、3、4及5环的相关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0.62,0.64,0.69,0.70;P<0.05);VERIS系统使用BA电极而RETI系统使用DTL电极时,N1波振幅密度在2、4及5环的相关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0.61,0.59,0.51;P<0.05);RETI系统分别使用BA和DTL电极时,N1波振幅密度在1环的相关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0.67,P<0.05)。VERIS系统和RETI系统均使用BA电极时,P1波振幅密度在各环的相关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0.61,0.84,0.68,0.77,0.69;P<0.05);VERIS系统使用BA电极而RETI使用DTL电极时,P1波振幅密度在1环及2环的相关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0.64,0.58;P<0.05);RETI系统分别使用BA和DTL电极时,P1波振幅密度在2环的相关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0.60,P<0.05)。VERIS系统和RETI系统均使用BA电极时,N1波潜伏期在2环的相关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0.62,P<0.05);VERIS系统使用BA电极而RETI系统使用DTL电极时,N1波潜伏期在各环的相关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0.03,-0.05,-0.21,-0.08,0.32;P>0.05);RETI系统分别使用BA和DTL电极时,N1波潜伏期在各环的相关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0.03,0.10,0.21,0.30,0.17;P>0.05)。VERIS系统和RETI系统均使用BA电极时,P1波潜伏期在2、3及5环的相关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0.53,0.76,0.65;P<0.05);VERIS使用BA电极而RETI使用DTL电极时,P1波潜伏期在5环的相关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0.58,P<0.05);RETI系统分别使用BA和RETI电极时,P1波潜伏期在各环的相关性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r=0.70,0.64,0.60,0.57,0.65;P<0.05)。黄斑水肿眼:VERIS系统使用BA电极时1环的N1波和P1波振幅密度分别为(27.67±2.31)n V/deg2和(70.32±22.35)n V/deg2;RETI系统使用BA电极时1环的N1波和P1波振幅密度分别为(21.35±2.64)n V/deg2和(62.42±18.54)n V/deg2,两种系统在1环的N1波振幅密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8,P<0.05);P1波振幅密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1,P<0.05)。VERIS系统使用BA电极时2环的N1波和P1波振幅密度分别为(20.47±2.01)n V/deg2和(47.63±12.43)n V/deg2;RETI系统使用BA电极时2环的N1波和P1波振幅密度分别为(18.63±2.41)n V/deg2和(37.47±13.34)n V/deg2,两种系统在2环的N1波振幅密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2,P>0.05);P1波振幅密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2,P<0.05)。VERIS系统使用BA电极时1环的N1波和P1波潜伏期分别为(21.14±4.24)n V/deg2和(40.35±4.55)n V/deg2;RETI系统使用BA电极时1环的N1波和P1波潜伏期分别为(20.35±3.35)n V/deg2和(32.22±5.74)n V/deg2,两种系统在1环的N1波潜伏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3,P>0.05);P1波潜伏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7,P<0.05)。VERIS系统使用BA电极时2环的N1波和P1波潜伏期分别为(17.54±4.54)n V/deg2和(45.54±4.33)n V/deg2;RETI系统使用BA电极时2环的N1波和P1波潜伏期分别为(20.45±3.65)nV/deg2和(42.44±3.64)nV/deg2,两种系统在2环的N1波潜伏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6,P<0.05);P1波潜伏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2,P<0.05)。结论 VERIS系统和RETI系统均能记录患者的mfE RG,反映患眼视网膜的功能异常,在mfE RG上黄斑水肿在中心凹处改变得最明显。
杨建华,廖莉[8](2012)在《多焦视网膜电图的临床应用进展》文中研究表明多焦电生理技术可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记录测试野内许多局部视网膜电图的反应波形,有助于了解视网膜或视路病变的机制,可用于一些眼病的早期诊断及预后,能客观和敏感地观察药物或手术的疗效。现将多焦视网膜电图在眼科临床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张海侠,冯长生,曾光,胡东燕[9](2012)在《多焦视网膜电图及彩色多普勒在视网膜脱离术患者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通过对视网膜脱离患者术前、术后的血流动力学研究及视网膜功能的了解,判断视网膜脱离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并探讨两种检测方法的临床价值。方法:对我院62例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通过彩色多普勒(CDI)检测视网膜中央动脉(CRA)的收缩期峰值流速(Vmax)、舒张末期流速(Vmin)、阻力指数(RI);多焦视网膜电图(mfERG)分别对视网膜脱离患者的术前、术后进行检测,并以对侧正常眼作对照组。结果:CDI术前患眼与对照眼的CRA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2wk视网膜脱离眼CRA的Vmax,Vmin均较术前降低,RI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视网膜脱离术后患者脱离区mfERG的a波、b波振幅密度均明显高于术前,潜伏期比手术前明显缩短,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mfERG,CDI的联合检测能及时了解视网膜脱离术后的视网膜复位情况及硅胶海绵垫压后CRA的血流情况,从而避免视网膜脱离术后视网膜部分复位不良,巩膜因缺血引起局部坏死等情况发生。
侯跃芳[10](2010)在《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10年第28卷主题词索引》文中认为
二、多焦视网膜电图评价视网膜脱离的视网膜功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多焦视网膜电图评价视网膜脱离的视网膜功能(论文提纲范文)
(1)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多焦视网膜电图(mfERG)的特点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前言 |
第一部分 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多焦视网膜电图的一阶kennel反应的观察 |
1.1 研究设计 |
1.2 资料来源 |
1.3 实验材料 |
1.4 mfERG检查 |
1.5 结果 |
第二部分 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治疗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疗效及电生理观察 |
2.1 资料 |
2.2 术前检查 |
2.3 玻璃体腔注射方法 |
2.4 数据统计 |
2.5 结果 |
2.6 术后并发症 |
结论 |
讨论 |
附图表 |
综述 多焦视网膜电图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的应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附录1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2)青少年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术后视网膜微结构与视功能恢复的相关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第1章 引言 |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设计 |
2.2 一般资料 |
2.2.1 研究对象 |
2.2.2 纳入标准 |
2.2.3 排除标准 |
2.2.4 剔除标准 |
2.3 研究方法 |
2.3.1 分组 |
2.3.2 巩膜扣带术手术方法 |
2.3.3 术后处理 |
2.3.4 玻璃体切除术手术方法 |
2.4 数据收集方法 |
2.4.1 主要仪器 |
2.4.2 主要药品 |
2.5 统计学方法 |
第3章 结果分析 |
3.1 一般情况 |
3.2 两组患者术后视网膜厚度改变 |
3.3 两组患者术后发生IS/OS及 ELM完整性及视网膜下积液变化 |
3.4 两组患者术后1环P1 波振幅与潜伏期改变 |
3.5 两组手术视力比较 |
3.6 相关性分析 |
3.6.1 视力与视网膜厚度 |
3.6.2 视力与1 患者P1 波振幅及潜伏期 |
第4章 讨论 |
4.1 青少年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特点 |
4.2 OCT中视网膜微结构的改变 |
4.3 视网膜下积液的改变 |
4.4 BCVA改变 |
4.5 mfERG1环P1 波振幅 |
第5章 结论 |
第6章 不足之处与展望 |
6.1 不足之处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图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综述 |
参考文献 |
(4)不同程度近视眼的多焦视网膜电图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检查方法 |
1.3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5组一阶反应各环形视网膜区域反应密度、P1波振幅以及潜伏时间的比较 |
2.2 5组整个视网膜的反应密度比较及与近视程度相关性分析 |
3 讨论 |
(5)非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特点研究及当归补血汤加味方干预非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非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特点研究 |
第一章 资料和方法 |
1.1 研究性质及目的 |
1.2 研究对象 |
1.3 观察项目 |
1.4 仪器设备与检测方法 |
1.5 统计分析方法 |
第二章 结果 |
2.1 一般情况的比较 |
2.2 出血面积和硬性渗出面积的比较 |
2.3 最佳矫正视力和眼压的比较 |
2.4 视野的比较 |
2.5 多焦视网膜电图的比较 |
2.6 出血面积与其他因素的比较 |
2.7 硬性渗出面积与其他因素的相关性分析 |
第三章 讨论 |
3.1 出血和硬性渗出面积随病情加重的变化 |
3.2 视野指数随病情加重的变化 |
3.3 Mf ERG随病情加重的变化 |
3.4 其他指标随病情加重的变化 |
第二部分 当归补血汤加味方干预非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研究 |
第一章 资料和方法 |
1.1 研究设计 |
1.2 研究人群 |
1.3 样本量 |
1.4 试验用药 |
1.5 干预方法 |
1.6 合并用药规定 |
1.7 试验流程 |
1.8 观察项目 |
1.9 仪器设备与检测方法 |
1.10 疗效评价 |
1.11 安全性评价 |
1.12 不良事件 |
1.13 统计分析方法 |
1.14 临床试验流程 |
1.15 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 |
1.16 伦理标准 |
第二章 结果 |
2.1 受试者入组情况及完成情况 |
2.2 受试者基线情况 |
2.3 疗效分析 |
2.4 安全性分析 |
第三章 讨论 |
参考文献 |
全文总结 |
问题和展望 |
附录 |
致谢 |
(6)子痫前期患者黄斑区视网膜厚度与多焦视网膜电图变化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研究背景 |
1.1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子痫前期)及流行病学特点 |
1.2 子痫前期视网膜病变及脉络膜病变 |
1.3 传统的检查方法 |
1.4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一般资料 |
2.1.1 研究对象 |
2.1.2 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 |
2.1.3 妊高征(子痫前期)视网膜病变诊断分期标准 |
2.1.4 分组 |
2.1.5 知情同意 |
2.2 检测及记录项目 |
2.2.1 一般资料项目 |
2.2.2 眼科检查项目 |
2.3 设备仪器及药品 |
2.3.1 主要设备仪器 |
2.3.2 药品 |
2.4 检查项目及方法 |
2.4.1 常规检查 |
2.4.2 EDI-OCT检测 |
2.4.3 mfERG检查 |
2.5 统计学方法 |
第三章 结果 |
3.1 一般特征 |
3.2 黄斑中心凹下视网膜厚度的结果 |
3.2.1 各组患者及对照组的黄斑中心凹下视网膜厚度 |
3.2.2 各组黄斑中心凹下视网膜厚度比较 |
3.3 黄斑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的结果 |
3.3.1 各组患者及对照组的黄斑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 |
3.3.2 各组黄斑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比较 |
3.4 多焦视网膜电图的结果 |
3.4.1 各组的1环区域mfERG中P1波振幅密度 |
3.4.2 各组的2环区域mfERG中P1波振幅密度 |
3.4.3 各组的3环区域mfERG中P1波振幅密度 |
3.4.4 各组的4环区域mfERG中P1波振幅密度 |
3.4.5 各组的5环区域mfERG中P1波振幅密度 |
3.4.6 各组1环区域mfERG中P1波振幅密度比较 |
3.4.7 各组2环区域mfERG中P1波振幅密度比较 |
3.4.8 各组3环区域mfERG中P1波振幅密度比较 |
3.4.9 各组4环区域mfERG中P1波振幅密度比较 |
3.4.10各组5环区域mfERG中P1波振幅密度比较 |
3.5 黄斑中心凹下视网膜脉络膜厚度与多焦视网膜电图的相关性 |
第四章 讨论 |
4.1 EDI-OCT在视网膜和脉络膜厚度测量中的应用及其影响因素 |
4.1.1 EDI-OCT在视网膜和脉络膜厚度测量中的应用 |
4.1.2 EDI-OCT在视网膜和脉络膜厚度测量中的影响因素 |
4.2 子痫前期视网膜和脉络膜厚度变化 |
4.2.1 子痫前期脉络膜厚度的变化 |
4.2.2 子痫前期视网膜厚度的变化 |
4.3 多焦视网膜电图在黄斑区视网膜功能评估中的应用及影响因素 |
4.3.1 多焦视网膜电图在黄斑区视网膜功能评估中的应用 |
4.3.2 多焦视网膜电图在黄斑区视网膜功能评估中的影响因素 |
4.4 子痫前期多焦视网膜电图改变 |
4.5 黄斑区视网膜脉络膜厚度与多焦视网膜电图的相关性分析 |
第五章 结论 |
5.1 主要结论 |
5.2 研究展望 |
附图 |
参考文献 |
缩略词表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综述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视网膜病变的研究现状 |
参考文献 |
(7)不同多焦视网膜电图系统在评估视网膜功能上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资料与方法 |
一、一般资料 |
二、排除标准 |
三、检查方法 |
三、统计学分析方法 |
结果 |
一、正常眼VERIS系统和RETI系统N1波和P1波振幅密度的比较 |
二、正常眼VERIS系统和RETI系统N1波和P1波潜伏期的比较 |
三、黄斑水肿眼VERIS系统和RETI系统N1波和P1波振幅密度的比较 |
四、黄斑水肿眼VERIS系统和RETI系统N1波和P1波潜伏期的比较 |
讨论 |
(8)多焦视网膜电图的临床应用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0引言 |
1在视网膜病变中的应用 |
1.1视网膜色素变性 |
1.2视网膜脱离 |
1.3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
2在黄斑病变中的应用 |
3在青光眼研究中的应用 |
4在视光疾病及斜弱视中的应用 |
5在其他眼科疾病中的应用 |
6小结 |
四、多焦视网膜电图评价视网膜脱离的视网膜功能(论文参考文献)
- [1]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多焦视网膜电图(mfERG)的特点分析[D]. 李紫微. 山东大学, 2020(02)
- [2]青少年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术后视网膜微结构与视功能恢复的相关性分析[D]. 吴园园. 南昌大学, 2019(01)
- [3]累及黄斑的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手术前后黄斑区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与多焦视网膜电图的变化[J]. 蔡瑞珍,陈慷. 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 2017(09)
- [4]不同程度近视眼的多焦视网膜电图分析[J]. 刘晶,曾祥云,刘艳芳. 中国当代医药, 2016(30)
- [5]非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特点研究及当归补血汤加味方干预非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研究[D]. 石亚琳. 厦门大学, 2016(01)
- [6]子痫前期患者黄斑区视网膜厚度与多焦视网膜电图变化的关系[D]. 王燕云. 兰州大学, 2016(11)
- [7]不同多焦视网膜电图系统在评估视网膜功能上的比较研究[J]. 文青,高玲玲,白兰兰,方学军. 中华眼科医学杂志(电子版), 2015(06)
- [8]多焦视网膜电图的临床应用进展[J]. 杨建华,廖莉. 国际眼科杂志, 2012(10)
- [9]多焦视网膜电图及彩色多普勒在视网膜脱离术患者中的应用[J]. 张海侠,冯长生,曾光,胡东燕. 国际眼科杂志, 2012(06)
- [10]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10年第28卷主题词索引[J]. 侯跃芳.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20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