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制动蹄测功机的研制

新型制动蹄测功机的研制

一、新型闸瓦测力计研制(论文文献综述)

张珂嘉[1](2020)在《纵向力作用下的重载车辆运行平稳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1世纪以来,我国国民经济飞速发展,大宗货物运输量的急剧增加,对铁路货运能力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因此,开展重载铁路运输成为了现今铁路货运发展的必然道路。在开展铁路重载运输的过程中,出现了许多问题,货车运行平稳性就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课题。运行平稳性主要包括横向平稳性、垂向平稳性。本文主要以纵向力作用对重载车辆运行平稳性的影响为研究对象开展相关工作。本论文对某重载线路实测纵向车钩力实验数据进行收集、分析以及处理,得到作用在重载货车车辆上相应的纵向力,并加载到了模型中,分析多种运行工况下的平稳性指标。运用SIMPACK动力学仿真软件,采用多刚体系统动力学理论对C80型重载车辆建立了单车以及两车的动力学模型。建立直线和曲线两种不同线路,以美国五级轨道谱作为外部激励。采用SIMPACK软件后处理对评价方法编制程序,实现对列车在不同工况下运行时平稳性指标的快速计算与结果显示。对单节车辆空车和重车分别在直线以不同速度运行;单节车辆空车和重车分别在曲线匀速运行;两节车辆空车和重车分别在直线上不同速度运行;两节车辆空车和重车分别在曲线上匀速运行等多种运行工况施加纵向力进行仿真计算。对单节空车和重车在直线和曲线上运行时的横向平稳性和垂向平稳性有无纵向力进行对比,分析了纵向力作用下车辆在不同工况下平稳性的差别。结果表明,单节车辆和两节车辆在直线以不同速度运行时,对其施加纵向力,空车平稳性受到影响不大,而重车平稳性指标会显着增大,增长幅度分别为7%和10%。单节车辆和两节车辆在曲线以匀速运行时,对其施加纵向力,空车平稳性同样不会受到明显影响,而重车平稳性指标会变大,并且影响平稳性指标评定等级,平稳性指标增长幅度为15%和11%。对于考虑纵向力作用的空车和重车,平稳性均受到影响,重车受影响更大,本仿真试验中可以看出纵向力对平稳性的影响不可忽视。

袁梓铭[2](2019)在《朔黄重载铁路运行阻力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列车运行阻力直接影响到列车能量消耗,是列车运行图计算的重要基础数据,是确定列车中机车牵引功率需求和决定列车运行时间的重要参数。运行阻力作为列车纵向受力的一部分,能准确反映列车运行阻力变化的表达式对列车纵向动力学的研究至关重要。《列车牵引计算规程》于1998年给出了我国铁路货车的基本运行阻力的通用表达式,随着我国铁路装备技术的快速发展,单一的通用公式已经不能完全适用于所有线路及车型,因此有必要针对特定线路、特定车型给出更准确的基本运行阻力表达式。首先利用列车空气制动与纵向动力学联合仿真系统,仿真表明,原有的基本运行阻力表达式已经不能适用于朔黄铁路重载列车,列车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受到的运行阻力要小于牵规中给出的阻力值,因此本文利用列车在直线惰行时能量守恒的原理,结合由列车运行监控记录装置采集的试验数据,对朔黄线路重载列车的基本运行阻力进行计算。先将计算结果进行二次拟合,与牵规中表达式相比,除常数项值略有增加外,其他两项均有不同程度减小,其中与空气阻力相关的速度二次项减小幅度最大,考虑朔黄线路的最高限速为80km/h,列车所受到的运行阻力中空气阻力只占很小一部分,且速度一次项中也包含部分空气阻力部分,因此再次对计算结果进行—次拟合,利用联合仿真程序将两种拟合结果进行对比,并提出新的基本运行阻力公式。进—步验证新基本运行阻力公式的准确性,利用联合仿真程序在坡道、曲线、隧道路段以及不同列车运行工况下对新阻力公式进行验证,同时验证了牵规中给出的曲线附加阻力、坡道附加阻力、起动阻力取值方法在朔黄线路上的适用性,对于隧道附加阻力,采用设置隧道阻力系数的方法来反映隧道内列车运行阻力。

崔蒙蒙[3](2018)在《矿井提升机盘式制动器制动力矩测量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制动器是提升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制动性能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提升机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制动器必须提供合适的制动力矩以保障提升机的减速运行及安全停车。制动力矩过大,会对设备造成较大的惯性冲击,也会引起跑车断绳事故。制动力矩过小,会发生过卷过放事故。对提升机制动力矩进行准确测量,掌握制动器工作状态,对矿井的安全生产至关重要。本文对矿井提升机盘式制动器现有制动力矩测量方法进行了总结,针对现有测量方法的不足提出了基于支座应变和光纤光栅的制动力矩测量方法。以TP-63型盘式制动器为研究对象,对制动器支座进行三维建模,模型导入ANSYS Workbench中进行有限元分析,设定材料特性参数,选择合适的网格类型,根据提升机制动时支座的受力情况,设置边界条件并施加载荷,进行静力结构分析,根据仿真结果,确定了支座受力应变最大处。通过加载不同大小的制动力矩,建立了应变与制动力矩之间的函数关系。选择适于微小应变测量的光纤布拉格光栅作为敏感元件,将其安装在支座应变最大的位置,通过测量应变的大小实现制动力矩的测量。论文分析了光纤光栅的应变传感特性,在所建立的应变与制动力矩函数的基础上,建立了光纤光栅中心波长变化量与制动力矩的函数关系式。论文通过实验对比的方法,研究分析了贴片式光纤光栅应变计和裸栅在钢结构表面测试时的应变传递特性,确定光纤光栅的结构类型,用环氧树脂粘贴、点焊两种方式安装光纤光栅传感器,通过对比分析选择确定了在制动器支座上以点焊方式安装贴片式光纤光栅应变计测量制动力矩。通过等效替代实验,在受力加载时,对比分析光纤光栅传感器测量值和有限元仿真值以及理论计算值,验证基于支座应变和光纤光栅测量制动力矩方法的可行性。结果表明,提出的测量方法以及所选的光纤光栅传感器可以实现制动力矩的测量。

黄傲[4](2015)在《海洋绞车液压盘式刹车系统参数设计与仿真研究》文中认为液压盘式刹车装置是海洋绞车中非常重要的部件,其运行状态正常与否直接影响到海洋绞车和其拖行设备的安全。随着现代高新技术的飞速发展,现代化工业进程也日趋完善,我们对机械设备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盘式刹车装置存在目标控制波动大、响应滞后、制动力矩不足、闸盘污染等问题,对海洋绞车的正常工作运转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传统液压盘式刹车装置已无法满足在海洋绞车上的应用。因此,本文通过对海洋绞车液压盘式制动装置结构类型选型优化,并对其各组成部分进行参数计算,再用仿真软件对其四种工况进行仿真分析,结合海洋绞车液压盘式刹车系统实验做对比分析,以期验证该优化设计的可行性。其主要内容主要如下:(1)海洋绞车液压盘式刹车装置基本原理及设计要求。根据海洋绞车液压盘式刹车装置基本原理及海洋绞车制动装置应具有制动力矩储备、制动减速度域值、制动装置的安全储备、制动闸动作灵敏性、分级制动系统等设计要求,探讨海洋绞车盘式刹车装置的结构式样及其工作原理。(2)海洋绞车盘式刹车装置参数计算及优化。通过对海洋绞车盘式刹车装置制动力矩、碟形弹簧、液压缸、制动盘等的计算,建立海洋绞车盘式刹车装置数学模型,确定了最佳参数模型。(3)海洋绞车盘式刹车系统仿真研究。通过对海洋绞车盘式刹车系统工作原理的分析,设计海洋绞车盘式刹车装置的液压系统,将盘式制动装置简化为带有弹簧的液压缸力学模型,依据该模型建立盘式制动装置在AMESim中的仿真模型,使用AMESim软件,对各种工况下的制动装置进行模拟,得到各个工况下的液压缸内油压、制动正压力、活塞位移的变化曲线,将已经建立好的海洋绞车盘式制动装置的Solidworks模型导入到ADAMS仿真软件中,得到其角位移与时间以及角速度与时间的变化曲线,分析其制动性能。(4)海洋绞车液压盘式刹车模型的试验分析。通过建立海洋绞车液压盘式刹车实验系统,分别得到液压缸内油压压力变化曲线。对比分析海洋绞车盘式刹车系统实验所得到的油压变化曲线与仿真所得到的油压变化曲线。

王重秋[5](2014)在《摩擦式矿井提升机关键旋转体动态特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关键旋转体(主轴、卷筒、天轮)是摩擦式矿井提升机传递动力和承受载荷的枢纽构件,其动态特性与提升机的健康状态密切相关。当主轴处于弯曲、不平衡、关联组件松动、主轴滚动轴承缺陷等故障状态时,主轴会产生异常振动能量和频率。通过对主轴振动特性进行研究,可以诊断主轴的工作状态。卷筒应力主要包括提升容器载荷通过钢丝绳施加到筒壳上的压力和电动机扭矩通过主轴作用在辐板上的剪切力,通过对卷筒应力特性进行研究,可以有效监测提升机的载荷变化。天轮转动角度与提升钢丝绳过绳量有着良好的线性关系,与卷筒转动角度进行对比分析,可以对摩擦提升机打滑工况进行监测。因此,本文在国家863计划:矿井提升机恶性事故智能诊断技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传感网的超深立井提升系统健康监测方法的资助下,以摩擦提升机关键旋转体(主轴、卷筒、天轮)为研究对象,以提升机的可靠状态监测为研究目标,开展主轴振动、卷筒应力和天轮转动等动态特性研究,并针对主轴轴承座振动加速度、卷筒辐板应力、天轮转动角度等核心动态参数的检测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研究成果将为摩擦提升机主轴故障诊断、异常提升载荷预警、打滑监测等提供理论支持和技术手段,提高矿井提升机状态监测的可靠性。首先,本文分析了主轴弯曲、失衡、关联组件松动、滚动轴承故障等工况下主轴振动频谱的特点,着重讨论了摩擦提升机启动加速过程的振动特性分析,开展了基于能量增长率的主轴振动能量和基于多转速倍频相关分析的主轴振动频率研究,并以主轴滚动轴承故障诊断和混叠频谱解耦验证了能量增长率和多转速倍频相关分析可应用于主轴振动特性分析。其次,分析了摩擦提升机卷筒承受的径向力和切向力的特点;基于卷筒辐板应力参数和提升载荷参数,结合RBF神经网络,建立了卷筒辐板应力与提升载荷的关联模型,并依据关联模型建立了基于卷筒辐板应力的异常提升载荷预警模型。再次,为避免固定轮与游动轮转动不同步的恶性工况发生,基于固定轮和游动轮转动角度单独检测的需要,设计了一种新型的天轮转动角度检测装置;建立了基于天轮转动角度的摩擦提升机打滑状态监测模型,对提升机正常滑动、事故打滑、固定轮与游动轮转动不同步进行监测。最后,对主轴轴承座振动加速度、天轮转动角度的检测进行了分析;针对卷筒辐板应力检测的需求,提出了旋转体多点无线应力采集方法;基于无线传感网络、虚拟仪器和网络共享技术,研制了矿井提升机卷筒辐板应力检测系统,实现了对辐板应力的无线采集、本地监测以及远程共享,并通过试验验证了正确性。

盛震风[6](2013)在《铁路通用货车基础制动装置性能试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介绍了铁路通用货车基础制动装置性能试验情况,对制动缸压力及活塞行程、基础制动装置传动效率和整车制动率的关系和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对通用货车制动装置设计校核提出了建议。

冯明飞[7](2009)在《C70铁路货车轮—轴疲劳可靠性分析》文中指出C70货车是中国的主型铁路货车,其轮—轴失效关系到铁路运输安全。本学位论文以线路测试载荷为基础,研究轮—轴的疲劳可靠性。应用测力轮对获得线路轮轨接触力数据,区分工况,采用二次多项式回归法,获得了相应的轮—轴疲劳应力谱。研究了制动导入的车轮热应力,按服役工况将热应力与机械应力偶合,获得了轮—轴相应的服役疲劳应力谱。应用S-N曲线+Miner损伤法则,完成了轮—轴疲劳当量应力计算以及可靠性寿命预测。该项工作探索了利用轮—轨测试力完成对铁道车辆轮—轴的疲劳可靠性分析的方法。

宋颖,王志臣,杜彦良[8](2008)在《压电传感测试技术的应用研究进展》文中提出压电传感器以其独特的性能在减振降噪、健康监测、形状自适应控制、损伤监测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综述了压电传感测试技术在航空航天、土木、机械、交通工程、铁路行车安全监测等领域的研究进展,并指出了今后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沈观林[9](2004)在《应变电测与传感器技术的发展及其在工程结构中的应用 第十三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特邀报告》文中认为本文综述应变电测与传感器技术的近期发展,并介绍在航空航天、桥梁、铁路、建筑、机械、冶金、 化工各种工程结构和医学、体育、计量、商业等各个领域中的许多应用实例。

沈观林[10](2004)在《应变电测与传感器技术的发展及其在工程结构中的应用——第十三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特邀报告》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综述应变电测与传感器技术的近期发展,并介绍在航空航天、桥梁、铁路、建筑、机械、冶金、化工各种工程结构和医学、体育、计量、商业等各个领域中的许多应用实例。

二、新型闸瓦测力计研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型闸瓦测力计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1)纵向力作用下的重载车辆运行平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车辆运行平稳性评价指标
    1.4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列车纵向动力学研究
    2.1 列车动力学概述
    2.2 列车纵向动力学模型
    2.3 列车纵向冲动
        2.3.1 产生纵向冲动的原因
        2.3.2 影响纵向冲动的重要因素
    2.4 纵向车钩力测试
        2.4.1 实验内容和方案
        2.4.2 实验车辆
        2.4.3 测试系统
        2.4.4 实验结果与分析
    本章小节
第三章 基于SIMPACK软件车辆模型的建立
    3.1 单节车辆模型建立
        3.1.1 重载车辆基本参数
        3.1.2 力学元件及特征参数
        3.1.3 单节车辆仿真模型
    3.2 两节车辆模型的建立
    3.3 轨道随机不平顺激扰模型
        3.3.1 轨道不平顺及轨道谱
        3.3.2 线路的建立以及轨道不平顺仿真过程
    本章小节
第四章 纵向力作用下车辆平稳性分析
    4.1 单车直线运行平稳性分析
        4.1.1 空车有无纵向力平稳性分析
        4.1.2 重车有无纵向力平稳性分析
        4.1.3 空重车有无纵向力平稳性分析
    4.2 单车曲线运行平稳性分析
        4.2.1 空车有无纵向力平稳性分析
        4.2.2 重车有无纵向力平稳性分析
        4.2.3 空重车有无纵向平稳性分析
    4.3 两车直线运行平稳性分析
        4.3.1 空车有无纵向力平稳性分析
        4.3.2 重车有无纵向力平稳性分析
        4.3.3 空车和重车有无纵向力分析
    4.4 两车曲线运行平稳性分析
        4.4.1 空车有无纵向力平稳性分析
        4.4.2 重车有无纵向力平稳性分析
        4.4.3 空车和重车有无纵向力对比
    4.5 单车与两车运行平稳性分析
        4.5.1 单车与两车直线有无纵向力分析
        4.5.2 单车与两车曲线有无纵向力分析
    本章小节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2)朔黄重载铁路运行阻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问题的提出
    1.3 列车运行阻力研究现状
    1.4 重载列车纵向动力学仿真研究现状
        1.4.1 国内研究现状
        1.4.2 国外研究现状
    1.5 研究方法
    1.6 课题研究意义
第二章 列车空气制动与纵向动力学联合仿真系统
    2.1 列车纵向动力学模型
        2.1.1 机车模型
        2.1.2 车辆模型
        2.1.3 缓冲器特性
    2.2 重载列车空气制动与纵向动力学联合仿真系统操作方法简介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运行阻力的构成及表达方式
    3.1 运行阻力的构成
        3.1.1 基本运行阻力
        3.1.2 附加运行阻力
    3.2 基本运行阻力表达方式
    3.3 国内外基本运行阻力模型
        3.3.1 英国铁路基本运行阻力
        3.3.2 法国铁路基本运行阻力
        3.3.3 日本和瑞典基本运行阻力
        3.3.4 美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基本运行阻力
        3.3.5 中国货车基本运行阻力
    3.4 各个国家运行阻力公式比较
    3.5 基本运行阻力的测定方法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朔黄重载铁路基本运行阻力
    4.1 朔黄重载铁路概况
        4.1.1 运营及线路概况
        4.1.2 机车车辆概况
    4.2 朔黄铁路基本运行阻力计算方法
        4.2.1 计算理论公式的推导
        4.2.2 牵规单位基本运行阻力与试验数据的对比
    4.3 朔黄铁路基本运行阻力计算过程
    4.4 速度二次项对基本运行阻力的影响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新运行阻力表达式的验证
    5.1 曲线路段的验证
    5.2 较低速度时的验证
    5.3 隧道路段的验证
    5.4 综合工况下的验证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3)矿井提升机盘式制动器制动力矩测量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及研究的意义
        1.1.1 选题的背景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提升机制动力矩测量方法的研究现状
        1.2.2 光纤光栅传感器应用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 本章小结
2 盘式制动器制动力矩新型测量方法的提出
    2.1 提升机的运行与制动
        2.1.1 提升机的运行与制动过程
        2.1.2 制动力矩检测要求与影响因素分析
    2.2 盘式制动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2.2.1 盘式制动器的概述
        2.2.2 盘式制动器的基本结构
        2.2.3 盘式制动器的工作原理与受力分析
    2.3 制动力矩测量方法的提出
    2.4 本章小结
3 盘式制动器支座的建模与有限元分析
    3.1 制动器支座的三维建模
        3.1.1 建模软件的选择
        3.1.2 支座三维模型的建立
    3.2 制动器支座的有限元仿真
        3.2.1 有限元仿真软件——ANSYS Workbench
        3.2.2 有限元仿真分析的条件假设
        3.2.3 支座三维模型的导入
        3.2.4 有限元模型的边界条件设定和载荷施加
    3.3 有限元仿真结果分析
    3.4 支座最大应变处应变与制动力矩函数关系建立
        3.4.1 单个制动器作用时支座最大应变与制动力矩的函数关系
        3.4.2 一对制动器作用时支座最大应变与制动力矩的函数关系
    3.5 本章小结
4 基于光纤光栅的制动力矩测量
    4.1 电阻应变片及其特点
    4.2 布拉格光栅测量制动力矩的优势
    4.3 光纤布拉格光栅传感原理
        4.3.1 光纤基本结构
        4.3.2 光纤布拉格光栅应变传感特性
        4.3.3 光纤布拉格光栅温度补偿
    4.4 钢结构表面光纤布拉格光栅结构类型与安装方式确定
        4.4.1 实验方案
        4.4.2 两种不同结构FBG应变性能对比实验
        4.4.3 FBG安装方式对比实验
    4.5 基于光纤布拉格光栅的力矩测量
        4.5.1 光纤布拉格光栅传感器的选型
        4.5.2 制动力矩测量模型的建立
    4.6 本章小结
5 制动力矩测量的等效测试实验
    5.1 实验原理
    5.2 实验过程
        5.2.1 等强度梁的应变计算理论
        5.2.2 等强度梁的有限元分析
        5.2.3 实验仪器和设备
        5.2.4 等强度梁的光纤光栅传感器测试
    5.3 结果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4)海洋绞车液压盘式刹车系统参数设计与仿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论文来源
    1.2 研究背景和意义
    1.3 液压盘式刹车的研究现状与进展
    1.4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 海洋绞车液压盘式制动装置选型优化
    2.1 海洋绞车盘式制动装置设计要求
        2.1.1 海洋绞车盘式制动装置的可靠性要求
        2.1.2 海洋绞车盘式制动装置的制动力矩储备要求
        2.1.3 海洋绞车制动减速度域值要求
        2.1.4 海洋绞车盘式制动装置的安全储备要求
        2.1.5 海洋绞车盘式制动装置动作灵敏性要求
        2.1.6 海洋绞车液压盘式制动装置分级制动要求
    2.2 盘式制动系统的结构类型
    2.3 海洋绞车盘式制动装置的选型优化
    2.4 后腔式盘式制动装置的结构型式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海洋绞车盘式刹车装置参数计算及优化
    3.1 海洋绞车盘式刹车装置设计计算
        3.1.1 绞车主要性能参数计算分析
        3.1.2 制动力矩计算
        3.1.3 海洋绞车盘形制动装置额定正压力计算
        3.1.4 碟簧选择
        3.1.5 海洋绞车制动盘厚度的选取
        3.1.6 海洋绞车制动装置制动油缸的计算
    3.2 海洋绞车盘式刹车装置参数优化
        3.2.1 数学模型的建立
        3.2.2 参数优化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海洋绞车盘式刹车系统仿真研究
    4.1 AMESim介绍
    4.2 基于盘式刹车装置的AMESim仿真研究
        4.2.1 液压系统设计
        4.2.2 盘式制动装置模型的建立
        4.2.3 AMESim仿真模型的建立
        4.2.4 仿真过程及结果分析
        4.2.5 正常工作的松闸过程
        4.2.6 正常工作的抱闸过程
        4.2.7 安全制动的二级制动
        4.2.8 安全制动的紧急制动
    4.3 基于盘式刹车装置的ADAMS仿真研究
        4.3.1 盘式刹车装置的模型建立
        4.3.2 基于ADAMS的制动闸制动过程仿真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海洋绞车液压盘式制动系统实验研究
    5.1 液压盘式制动实验系统构成
    5.2 液压盘式制动系统实验
    5.3 液压盘式制动装置正压力实验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参研项目和发表论文

(5)摩擦式矿井提升机关键旋转体动态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Extended Abstract
目录
图清单
表清单
1 绪论
    1.1 课题来源
    1.2 摩擦式矿井提升机关键旋转体概述
    1.3 选题背景及意义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5 研究内容及目标
    1.6 本章小结
2 摩擦提升机主轴振动特性研究
    2.1 摩擦提升机主轴概述
    2.2 主轴不同运行过程振动特性分析
    2.3 基于能量增长率的主轴振动能量分析
    2.4 基于多转速倍频相关分析的主轴振动频率分析
    2.5 本章小结
3 摩擦提升机卷筒应力特性研究
    3.1 摩擦提升机卷筒概述
    3.2 摩擦提升机卷筒受力分析
    3.3 卷筒辐板应力与提升载荷关联性研究
    3.4 基于卷筒辐板应力的异常提升载荷预警模型
    3.5 本章小结
4 摩擦提升机天轮转动特性研究
    4.1 摩擦提升机天轮概述
    4.2 摩擦提升机天轮转动分析
    4.3 摩擦提升机天轮转动角度检测装置
    4.4 基于天轮转动角度的摩擦提升机打滑监测
    4.5 本章小结
5 关键旋转体核心动态参数检测研究
    5.1 摩擦提升机动态参数检测概述
    5.2 主轴轴承座振动加速度和天轮转动角度检测研究
    5.3 卷筒辐板应力检测系统开发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及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主要创新点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6)铁路通用货车基础制动装置性能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试验对象
2试验方法和内容
3 试验设备
4 C70E型敞车基础制动装置试验结果及计算
    4.1 C70E型敞车基础制动装置试验结果
    4.2 C70E型敞车基础制动装置传动效率计算
5 车辆制动率计算
6 结论及建议

(7)C70铁路货车轮—轴疲劳可靠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轮轨载荷谱线路试验
        1.2.2 结构疲劳应力计算
        1.2.3 疲劳可靠性分析
    1.3 本文工作
第2章 线路试验轮轨力测试
    2.1 试验线路
    2.2 轮轨力测试
        2.2.1 有效信号提取
        2.2.2 零线标定
        2.2.3 测力轮对静标定及轮轨力换算
    2.3 轮轨力测试
        2.3.1 线路试验工况
        2.3.2 轮轨力-时间历程
    2.4 车轴轴箱部位载荷-时间历程
        2.4.1 轴箱加载部位载荷
    2.5 小结
第3章 基于实测载荷谱的疲劳应力计算
    3.1 结构疲劳应力计算方法介绍
    3.2 轮轴结构有限元模型
        3.2.1 轮轴力学模型
        3.2.2 有限元模型
        3.2.3 材料参数设置
    3.3 轮轴结构疲劳应力计算
        3.3.1 考核部位以及计算载荷组合
第4章 制动热应力分析
    4.1 温度场边界条件确定
        4.1.1 制动功率和热流密度计算
        4.1.2 对流换热计算
    4.2 热分析有限元模型
        4.2.1 有限元模型
        4.2.2 热分析材料参数
    4.3 常用停车制动
        4.3.1 常用停车制动工况温度场分析
        4.3.2 常用停车制动热应力场分析
    4.4 紧急停车制动
        4.4.1 紧急停车制动温度场分析
        4.4.2 紧急停车制动应力场分析
    4.5 坡道制动
        4.5.1 坡道制动温度场分析
        4.5.2 坡道制动应力场分析
    4.6 制动工况下疲劳应力组合
    4.7 疲劳当量应力计算与寿命预测
总结
    一 本学位论文完成的工作
    二 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加的科研项目

(8)压电传感测试技术的应用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0 引 言
1 压电传感测试技术应用研究现状
    1.1 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
    1.2 在机械工程领域的应用
        1) 灵巧开关
        2) 加速度计
        3) 压电电缆
        4) 测量内部应变的新型压电传感器
        5) 旋转切削测力计在制造加工工艺监测中的应用
        6) 新型声发射传感器与应用
        7) 在碰撞动力学中的应用
    1.3 在土木工程领域的应用
    1.4 在铁路行车安全监测中的应用
        1) 在列车动力学性能监测系统中的应用
        2) 在轨道状态监测中的应用
        3) 在车轮踏面擦伤检测中的应用
        4) 制动装置传感器
        5) 平稳性指标仪
    1.5 在交通领域的应用
    1.6 在医学领域的应用
2 结束语

(9)应变电测与传感器技术的发展及其在工程结构中的应用 第十三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特邀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1 概述
2 应变电测与传感器技术的发展
3 航空、航天工程中应用
4 桥梁工程中的应用
5 铁路工程中的应用
6 建筑结构工程中的应用
7 机械工程中的应用
8 冶金、化工工程中应用
9 在医学和体育领域中应用
1 0 在计量、商业等领域中应用

四、新型闸瓦测力计研制(论文参考文献)

  • [1]纵向力作用下的重载车辆运行平稳性研究[D]. 张珂嘉. 大连交通大学, 2020(06)
  • [2]朔黄重载铁路运行阻力研究[D]. 袁梓铭. 大连交通大学, 2019(08)
  • [3]矿井提升机盘式制动器制动力矩测量方法研究[D]. 崔蒙蒙. 西安科技大学, 2018(12)
  • [4]海洋绞车液压盘式刹车系统参数设计与仿真研究[D]. 黄傲. 湖南科技大学, 2015(03)
  • [5]摩擦式矿井提升机关键旋转体动态特性研究[D]. 王重秋. 中国矿业大学, 2014(12)
  • [6]铁路通用货车基础制动装置性能试验研究[J]. 盛震风. 铁道车辆, 2013(07)
  • [7]C70铁路货车轮—轴疲劳可靠性分析[D]. 冯明飞. 西南交通大学, 2009(03)
  • [8]压电传感测试技术的应用研究进展[J]. 宋颖,王志臣,杜彦良. 传感器与微系统, 2008(05)
  • [9]应变电测与传感器技术的发展及其在工程结构中的应用 第十三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特邀报告[J]. 沈观林. 工程力学, 2004(S1)
  • [10]应变电测与传感器技术的发展及其在工程结构中的应用——第十三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特邀报告[A]. 沈观林. 第十三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Ⅰ册), 2004

标签:;  ;  ;  ;  ;  

新型制动蹄测功机的研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