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信用“光顾”上海(论文文献综述)
宋子昕[1](2021)在《20世纪上半叶北京浴堂研究(1900-1952)》文中认为所谓浴堂是指供人洁身沐浴之场所。浴堂的发展在古时与宗教仪式及庶民文化联系颇深。进入20世纪,北京的公共浴堂发生了重大变革,其社会功能、经营模式、行业组织、使用设备、顾客群体与以往相比截然相异。这一时期,北京代浴堂的发展沿革可以简单划分为五个阶段:1900——1911年,北京浴堂快速发展阶段;1912——1927,北京浴堂繁盛阶段;1927——1937,北京浴堂沉浮阶段;1937——1949,北京浴堂衰落阶段;1949——1952,北京浴堂回暖恢复阶段。20世纪上半叶北京浴堂行业的演变与城市现代化进程推进、社会经济起伏、卫生观念普及、民众生活习惯变迁联系紧密,浴堂在这一时期可以被视为这样一个空间——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因素并存于其中,国家、政府、社会进步人士、浴堂从业者、浴堂消费者皆对其有着基于自身需求的建构。因此研究北京浴堂可以管窥20世纪上半叶北京城市中公共场所及小商业的发展模式及行业依托。对北京浴堂进行自下而上的微观考察能够从另一个维度上理解20世纪上半叶的北京社会,获知近代北京的经济环境、政治环境及文化环境。以浴堂这一社会基层单位为切入点,分析其中不同群体的活动亦能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微观层面的个体经验、实践与宏观社会进程的关系及相互作用。浴堂行业的发展得益于城市的现代化进程,20世纪以来,自来水、电气设备、日化产品等现代产物在北京的浴堂中普及开来,现代技术改变了浴堂的生产方式,与此同时浴堂的资本组织形式、产权结构、经营手段也相应调整。在浴堂广泛使用现代设施的时候,其运营成本也会相应提高,因此各浴堂不得不开源节流,甚至无视政府颁布的诸项规定。浴堂与政府不断地协调互动又常发生冲突,这点在社会经济困难时期体现的尤为明显。二者产生矛盾的根源在于双方对浴堂不同功能的侧重:政府注重浴堂的卫生功能,浴堂则偏重于追求更多的利润。现代化带来了社会结构的调整,雇佣制度的变化、顾客消费核心需求的转移,社会价值观念的变革,这些变化改变了浴堂业的生产体系,亦影响了浴堂伙计的生存实践。具体而言,社会结构的调整改变了浴堂的消费群体与消费需求,这直接导致浴堂经营模式的变化——服务质量成为决定浴堂收益的重要指征。为了保证服务质量,浴堂行业构建了工资制度,以行业内伙计的生存为条件,强迫他们提高服务水准。在此约束之下,伙计为了生存,不得不市侩殷勤以赚取更多小费,形成了浴堂业独有的服务方式、工作态度与营生技巧,他们的生存实践在一定程度上反作用于浴堂的行业体制。浴堂经营者为了逐利,浴堂伙计为了生存,出于维护各自利益,浴堂同业公会与浴堂职业工会便应运而生。不同于传统的行会,北京浴堂同业公会是在行业资本化的趋势之下,以各店家共同的经济利益为基础而设立,其主体是各店铺的经营者,为了保障自身的经济收益,他们尽可能地降低伙计数量,延长其工作时间。因此同业公会的存在使得浴堂内部劳资双方的矛盾更加尖锐。在此情形下,浴堂伙计为了生存,便合力抵抗资方压迫,开始组建浴堂职业工会。职业工会的出现增强了工人店伙群体在浴堂行业中的地位,改善了工人的生活待遇,平衡了资方与工人之间的矛盾。城市公共卫生事业的开展,市民卫生意识的提高使得浴堂成为20世纪上半叶北京市重要的公共场所。与此同时,国家也试图凭借对城市的卫生改良将自己的权力传达到基层,浴堂既是政府施政的对象,又是政策实施的场所。但国家权力通过城市改良、卫生行政来介入城市基层事务的意图并非顺水推舟,政府虽然针对浴堂制定了一系列管理规定,着力建设平民及女性浴所,但效果均不尽如人意,这些政策及规定常受到来自浴堂经营者、从业者及顾客的巨大阻力。浴堂的卫生改良并不单纯是公共健康问题,浴堂并非像政府想象的那样,能够顺利成为既卫生廉价,又能“批量生产”干净整洁、遵纪守法市民的公共场所,其中还包含有浴堂经营状况、民众消费观念、行政机关经费等诸多变量。在推行现代化政策、改良城市面貌的过程中,城市移民人口大量增加,居民成分复杂,这使得城市肮脏、拥挤、贫困,充斥着犯罪、不良行为。暗娼、偷窃、赌博、毒品等问题同样在浴堂中滋生。对这些社会问题的治理力度不可谓不大,甚至还常会有矫枉过正的现象发生,但北京浴堂盗窃、嫖娼等案件依旧频频发生。社会问题屡禁不止的根源在于社会环境而非问题本身。现代社会意识、公共道德、现代劳动薪酬制度与时人传统惯习之间的矛盾是社会问题发生的主要原因,此外殖民者的文化介入等因素对其亦有影响。近代中国社会变革之际,作为社会体制得以存续的介质,日常生活逐渐受到国家、政府及社会进步人士的关注,成为推进现代化进程的主要场域,以及国家权力支配、组织的重要对象。对人们沐浴经验的改造是这一趋势的范例,改造方式是将沐浴行为与现代的社会价值观念关联,将浴堂、浴室及沐浴行为赋予平等、自由、健美、文明等现代意义,并通过重复单调的日常生活内化于人们的意识中,以为世人所接受。其实现途径是制造闲暇时间与构建消费观念,前者意图将沐浴规律化、惯习化、日常生活化,后者旨在通过引导人们对沐浴的需求来传递现代日常生活的价值观。但这种尝试在实施层面中存在一系列的问题和分歧。浴堂中并非自由平等,其中阶级分明,闲暇会带来如“有闲阶级”、“不劳而获”等不被时人称道的世风,消费则培养起人们崇奢心理。中国的现代化过程中存在着很多非政府、社会进步人士本意与预期的情形,这些歧义自然也会体现在浴堂中。浴堂中充斥着政府与浴堂店家、资方与劳方、店伙与顾客、国家权力与个体实践之间的对抗,不过这些对抗并非总是发挥着消极作用,其也会改变执政者们的政策,调节社会资源的分配,形成人们对社会的认知。政府所制定的每一个政策,浴堂店家、伙计、顾客对政策的每一次回应,政府与社会进步人士对这些回应的反思与治理,都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必经环节。中国的现代化并非是单方面受西方经验的影响,其自身亦有腾挪的空间。
王玉颖[2](2020)在《S银行提高个人业务客户忠诚度的实证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继续深化,使外资银行在中国的经营便利度进一步得到提升。然而,随着银行间金融产品、金融服务同质性趋势愈来愈明显,互联网金融给银行业带来的巨大冲击,导致银行业已进入“极度竞争时代”。在激烈的金融市场竞争中,顾客忠诚度成为竞争的焦点,同时也成为了提升竞争力的重要利器。提升客户的忠诚度,不仅可以使银行在愈演愈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还可以帮助银行实现长久稳定的发展。S银行作为最早进驻中国市场的外资银行之一,依托其强大的财务实力、先进的管理模式等优势在中国金融市场上已占有一席之地,拥有自己的客户基础,但是市场份额低、机构网点数量少、信息化设施落后的形象以及服务辐射地域范围小等感知质量问题影响了S银行的顾客忠诚度。因此,我们需要结合S银行的经营状况,寻找提升客户忠诚度的策略。本文运用客户忠诚的相关理论,结合S银行实际,通过文献研究、访谈、问卷和统计分析的方法对S银行个人业务的客户忠诚度进行了调查和分析,剖析了S银行在客户关系、感知质量和品牌形象方面的一些问题,并找出问题的成因。问卷设计借鉴了国外学者研究过的量表,根据S银行的实际进行了优化。本次调查发放问卷200份,回收200份,其中有效157份,无效43份。通过对回收数据信效度的分析和假设性检验,证明关系信任、感知质量和银行形象均对顾客忠诚显着正相关。品牌形象对顾客忠诚的正向影响高于关系信任和感知质量。最后作者在改善银行与客户关系、银行服务质量和形象方面提出改进策略,提出了提升银行品牌形象、改善与客户关系、加强信任、提高服务质量等建议,以期帮助S银行提升在中国市场的顾客忠诚度。
邢郁川[3](2020)在《基于场景理论的新零售服务设计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的普及与应用,人们生活日益方便和多元、消费生活与消费理念不断升级,全球电商与实体零售业走向融合,提出了新零售的时代发展课题。众多商业巨头纷纷改革尝试,通过在零售渠道融合、体验内容构建、营销体系规划、智能运营等层面的创新与完善,发展出了多种新零售物种和新商业业态。但是由于新零售发展时间较短,其发展路径尚不成熟,对于一些尚未尝试又准备发展新零售的企业,在发展和设计新零售服务时还面临着许多问题:比如如何针对日益细分的市场开展深入的用户研究、如何对服务内容进行设计优化以满足消费者多元的消费体验需求、如何构建适应社交媒体的新型营销模式以激活和扩大市场、如何构建数据驱动下的零售运营优化机制以跟随市场发展和变化的脚步。场景理论是互联网进一步普及应用之后的产物,是一种从用户场景出发的服务设计思想与设计经验的集合,将场景理论引入新零售服务设计,不仅可以为企业提出一系列基于用户购物场景的新零售服务设计策略,提高新零售服务的服务效能和运营效率,同时,作为场景理论的应用研究,可以进一步发展和提炼场景理论的服务设计思想。本研究首先通过对新零售、场景理论、场景化服务设计等概念进行相关资料、文献和案例的研究和分析,找到新零售服务设计的难点和问题,分析场景理论在新零售服务设计问题的推动作用和意义。之后运用场景理论中的场景分析方法对新零售服务的中的线上线下零售服务场景、服务场景人——消费者进行了分析,并梳理了目前市场上对相关要素的服务设计趋向。然后,基于对新零售服务的线上线下零售服务场景及服务场景人的分析结果,从消费者的角度设计了用户访谈与调研问卷,设定1835岁的中青年上班族为目标消费者,针对目标消费者群的基本特征、消费态度、线上线下消费习惯、以及他们对新零售服务的线上线下服务场景各要素的态度和期待,开展了用户调研。最后,通过定性定量研究方法,对调研结果进行了分析和解读,进一步明确基于场景理论的新零售服务设计策略的研究和探索方向。在设计策略上,主要从新零售服务的功能框架构建、服务体验优化、品牌价值建立、服务优化迭代四个方面展开,提出了新零售服务需求的场景式洞察与功能转化、基于用户场景需求优化新零售服务体验、塑造新零售服务品牌价值深化社群连接、抓取用户场景数据迭代新零售服务内容四条基于用户购物场景的服务设计策略,并逐条进行了分析和举例。新零售服务的设计研究和探索之路才刚刚开始,要提出更多更扎实有效的新零售服务设计策略,还需要在真实的商业实践进行不断验证和完善。
付雪蔓[4](2020)在《流动摊贩治理困境及对策研究 ——以N市为例》文中指出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和城市低收入的人群纷纷加入到流动摊贩的队伍中,城市流动摊贩的经营活动造成了交通堵塞、环境卫生等问题,城市管理的难度也变得越来越大。作为我国城市治理中的一个棘手难题,流动摊贩治理难有着深层的社会历史和现实原因。本文的研究对象是N市流动摊贩的治理现状,以文献分析法、比较研究法、访谈调查法为依据,分别从城市管理者、流动摊贩、社会公众三种视角对流动摊贩的群体特征、生存现状以及社会影响进行了分析,剖析了N市流动摊贩治理所存在的困境,对其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进行探究,通过学习国内外流动摊贩的治理经验,结合实际情况,提出完善N市流动摊贩的治理模式。研究表明,流动摊贩的存在有一定的合理性。鉴于N市某些城管人员的执法程序不规范,摊贩的生存权与城管的执法权发生冲突,公众对城管的认可度不高,导致整体治理效果不是很理想。同时,可以从内部因素、外部因素两方面去探究流动摊贩治理难的根源。从内部因素来讲:一是城市治理理念的偏颇;二是相关制度的障碍。从外部因素来讲:一是城管执法的体制不完善,法律地位不明确;二是城管执法方式问题;三是执法程序规则缺失;四是城管执法中的违法现象与监督不力。在国外,日本东京有具体的法律法规对流动摊贩进行管理;新加坡不仅设立了摊贩中心,还推行了犯规记分制和摊位分级制度;印度承认摊贩的合法地位,允许在禁摊区以外的地方摆摊。通过国外地区的对比分析,为N市流动摊贩治理提供了有益参考。在国内,武汉的流动摊贩社区“一照式”备案治理;温州的流动摊贩公司运作治理;北京以人为本,从源头治理,对N市的流动摊贩治理同样起到了启示作用。通过学习和借鉴国内外流动摊贩治理的先进经验和方法,在比较和分析中寻找适合中国特色的流动摊贩治理模式,运用善治理论和新公共管理理论,紧密结合N市流动摊贩治理实践,提出相应地对策。转变政府职能和治理理念,提高社公共服务水平,保障民生;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为流动摊贩合法化提供保障;完善城管执法手段和方式;加强摊贩的自身教育;构建多方参与互动治理模式。希望创新流动摊贩的治理思路,构建科学化、法制化、规范化治理N市流动摊贩的长效机制。
郭浩[5](2020)在《鹤壁市淇滨区城管执法困境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城市管理工作是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化进程和建设现代化城市的重要保障,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性工作。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城市的建设和管理已步入新的发展时期,其矛盾性、复杂性、艰巨性日益凸显。本文以鹤壁市淇滨区为研究对象,从城管、商贩、市民三者角度出发,结合博弈论、治理理论、新公共管理理论等,首先对城管执法存在的困境进行了梳理总结,认为城管队伍在执法上面临的困境主要来自三个方面:城管自身执法上遇到的难题、城管与商贩之间的矛盾、城管与市民之间的矛盾等。其次,从法律、管理体制、管理理念、舆论环境等方面对其存在原因进行分析,指出城管体制内的问题、城管服务与管理理念缺位、执法舆论环境不佳等。最后,在借鉴国内部分地区城管执法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如下政策建议:一是健全法律法规,完善执法监督;二是加强人员管理,树立服务理念;三是创新管理方式,提升服务质量;四是营造良好环境,妥善解决舆情。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对淇滨区乃至全国的城市管理和城管执法有所裨益。
刘晓娟[6](2020)在《交通大学管理学院研究(1918-1951)》文中提出管理学作为一门新兴的专业或者教育科目,从西方引入中国,在中国高等学校生根发芽,上海交通大学是最早的,其发展可谓源远流长。交通大学的前身南洋公学在创办之初就设立了政治班、商务学堂和商务专科,成为交大经济与管理学发展的滥觞。又鉴于我国交通事业之管理与商界之运输业为个人占据,交通事业中的一切制度设施、取材、用人与管理原则为唯利主义,长期发展下去势必影响国计民生,所以培育本国管理人才以便代替洋人管理成为当时交通发展的第一要务。1918年,在校长唐文治先生的大力推动下,交通大学成立铁路管理专科,它以“造就国有铁路属于管理方面的人才”为宗旨。在课程设置及课程内容的安排上都超过了当时一般大学的本科教育,尤其是有关铁路管理的相关课程在国内可谓首创。教师学识精深且教学认真,加之对学业上严加把关,故其学生质量也较高。铁路管理科的设置标志着交通大学管理学科的正式建立,同时也在全国高校中开创了工程教育和管理相结合的专业发展道路。20世纪20—30年代,随着美国人泰勒的《科学管理原理》引入中国,管理学在中国的教育领域扎根并且发展了起来。在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和国民政府教育部的倡导下,为了培养高层次的管理人才,一些知名院校纷纷开设商科,“工商管理”、“工厂管理”的课程逐渐增多。而铁路管理科在这一时期由科扩充为院,1928年国立交通大学率先成立了铁道管理学院,两年后发展为管理学院,设有财务管理、铁道管理、公务管理和实业管理系,开展本科层次的管理教育。在办学上,重视基础理论教学和基本技能训练,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对学生严格要求,严格考核。学术研究上,经济学会的发展促进了科学管理知识的传播与普及,推动了科学管理运动的发展。同学们在钻研于学业的同时,也能热忱服务于时代洪流中。当国家面临危亡之时,管理学院的师生毅然站在最前列;面临蓬勃发展的爱国民主运动,他们挺身而出,投入革命的行列。在钟伟成院长的带领下,经历了战火洗礼的交大管理学院迅速发展,一跃成为20世纪上半叶我国乃至亚洲唯一的管理学院,为国家和民族培养出一大批优秀的管理人才。新中国成立后,昔日的“民主堡垒”肩负起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的重任。管理学院的师生在此阶段开始学习前苏联教育经验,改造旧的教育体系、教育制度和教学方法。但是自1951年开始的院系调整使交大管理学院分崩离析,不复存在。管理学院的历史至此也告一段落。从管理学院的形成、发展到消亡的历程中,可以看出社会政治制度、经济发展的变革直接影响着管理学科的兴衰,而建国初期的院系调整则加速了这一过程的发展。
赵佳[7](2018)在《在线购物顾客初始信任形成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线购物环境中,初始信任是信任建立的第一个阶段,也是潜在顾客甄别和选择卖家的关键阶段。如何在初始阶段建立起顾客信任,把店铺浏览者转变成实际购买者已经成为网上卖家最关心的问题之一。在这一阶段,交易双方由于没有以往交易经验可以借鉴,潜在顾客在信息不完全的环境中依靠可以得到的线索建立初始信任。随着互联网技术、多媒体技术和成像技术等逐渐成熟,产品内部线索对顾客信任的影响程度正在加强,顾客认知途径发生了改变,从早期主要凭借价格、信誉等产品外部线索变成了对产品内外部线索的综合评估,由此,初始信任进入新的研究阶段。然而在产品内外部线索共同作用的多线索环境中,有关在线购物初始信任的实证研究数量相对有限,研究者对顾客如何利用多种线索形成在线购物初始信任仍然知之甚少。根据完形心理学、信息加工心理学和认知心理学的观点,顾客运用自身感官对信息进行选择性综合加工,继而形成抽象性概念。然而在线购物环境中,对于顾客面对复杂的产品内外部线索所形成的抽象认知概念,以及这些认知概念如何作用于初始信任,目前学术界并未给予充分揭示。为了弥补理论研究缺失,本文尝试提出“综合线索有用性”和“内外线索一致性”两个构念,围绕这两个构念以及顾客认知能力和认知动机,进一步揭示综合线索有用性与初始信任非线性关系形成的原因。主要工作和研究发现概括如下:(1)遵照Churchill等的测量量表开发程序,对综合线索有用性和内外线索一致性进行构念界定和量表开发。确定综合线索有用性和内外线索一致性的内涵和维度划分;利用文献分析、大数据抓取、ROST文本挖掘与语义网络分析形成两个构念的92条初始题项;通过德尔菲法修订题项,编制正式量表;依托专业网调平台收集问卷;利用两次收集的数据分别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和验证性因子分析,检验两个构念测量模型的维度划分、因子结构和模型稳定性,最终确定综合线索有用性测量模型两个维度(内部线索有用性与评论有用性)9个测量题项,以及内外线索一致性两个维度(产品描述一致性与服务承诺一致性)7个测量题项。数据分析结果表明该综合线索有用性和内外线索一致性量表具有较高的信度与效度,可以为在线购物环境中综合线索有用性和内外线索一致性的相关研究提供测量工具。(2)探索综合线索有用性和内外线索一致性对顾客初始信任的影响,进一步采用加入乘积指标的无均值无约束调节效应分析方法,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对内外线索一致性、顾客专业能力、自我效能和产品卷入度的调节效应进行检验。实证结果表明,综合线索有用性和内外线索一致性对顾客初始信任有正向显着影响;内外线索一致性、顾客专业能力、自我效能和产品卷入度均正向调节综合线索有用性与顾客初始信任的作用关系。(3)运用结构方程多组分析原理进一步改进模型比较策略,对内外线索一致性与认知特征变量(顾客专业能力、自我效能和产品卷入度)的交互调节作用进行了验证,进一步揭示了综合线索有用性与初始信任的非线性关系。研究发现,内外线索一致性对综合线索有用性与初始信任作用关系的调节作用因顾客的认知差异而异,即当顾客专业能力、自我效能和产品卷入度较低时,内外线索一致性不调节综合线索有用性与顾客初始信任的关系;相反,当顾客专业能力、自我效能和产品卷入度较高时,内外线索一致性正向调节综合线索有用性与顾客初始信任的作用关系。本研究基于顾客对产品内外部线索的抽象性认知概念以及顾客认知特征变量,为多线索环境的在线购物初始信任研究提供新的研究视角,延伸和完善了现有线索利用理论和线索一致性理论,避免了以往孤立地检验产品内外部线索所导致的外部效度不足等问题,并对在线卖家和电商平台具有一定理论指导和借鉴意义。
梁悦[8](2018)在《新加坡《叻报》商业广告中敬谦语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叻报》是新加坡创刊时间最早,也是清末民初时期发行时间最久的华文报章,它不仅在海外华人的社会文化以及新闻学史的研究中有很高的史料价值,也为华语研究提供了重要的语料。本文以《叻报》商业广告中的敬谦语为研究对象,将敬谦语分为称谓性敬谦语和表述性敬谦语,在语料的支持下,进一步讨论了敬谦语的使用特点。《叻报》中的敬谦语具有文言色彩、敬谦语的使用已成套语、敬谦语经常连用和借书写形式辅助表敬谦义这四个特点。又通过具体的数据分析了称谓性敬谦语和表述性敬谦语的历时发展情况:敬谦语的使用频率总体呈下降趋势,但1887——1911年期间的敬谦语波动幅度较大,1912年——1932年期间的敬谦语的变化较为平缓。然后文章又继续观察了《叻报》商业广告中的敬谦语在当今新加坡华文报章中的反映,看到《叻报》中部分敬谦语没有在当今新加坡华文报章中出现,有的仍然被继续使用。而且当今新加坡华文报刊在扬弃历史敬谦语的同时也使用了新的敬谦语,可见语言有着极强的自我调整能力。我们还将《叻报》商业广告中的敬谦语与同时期的中国本土报章《申报》进行对比,观察异同,发现《叻报》与《申报》广告中的敬谦语都具有文言色彩,《申报》中的称谓性敬谦语和表述性敬谦语的使用形式都要比《叻报》丰富。从比较中得出两点启示:本土报章对域外华文报章影响较大;域外华文报章有自己的特色。最后我们探讨了影响《叻报》商业广告中敬谦语存废的因素,商业广告中敬谦语的存在和使用频率的降低都有其合理性,存在的合理性在于受到场域与惯习的影响、语言认同的影响、体裁互文性的影响以及《叻报》主笔叶季允的影响。《叻报》商业广告中敬谦语使用频率降低的原因在于语言自身演变的机制、中国本土社会事件的冲击、广告形式的娱乐性增强以及语言接触的影响。
杨艳[9](2016)在《无证照餐饮监管的困境及对策研究》文中认为尽管社会各界都在谴责无证照餐饮的经营存在巨大的食品安全隐患,政府部门一再要求加强监管、严格执法,可是无证照餐饮经营仍然普遍存在,并且占据了整个餐饮行业的不小比重。另一方面,无证照餐饮的存在的确方便了一方居民的生活所需,并解决了一部分群体的就业、生计问题,也得到了一部分消费者的拥护。这导致无证照餐饮监管出现困境。本文通过实证分析、比较分析和文献分析,分析无证照餐饮监管的历史与现状,探索监管困境形成的原因,并针对这些原因提出对策建议和措施,旨在探索无证照餐饮取得合法经营地位的路径,同时克服其在原材料来源、生产安全、操作卫生和环境影响等方面存在的弊端,真正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民生。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四个方面。首先,是国内外研究综述,归纳现有研究成果和存在的不足,并设法弥补这一不足。其次,对无证照餐饮监管进行理论研究。再次,对上海市部分区县无证照餐饮经营的数据和个案进行实证分析,剖析无证餐饮经营产生的原因,归纳无证照餐饮监管存在困境的原因。最后,借鉴国外小餐饮行业监管的经验,提出可行性措施和建议。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得出如下结论:对于无证照餐饮监管,因从“一概取缔”向“综合治理”转变。政府部门应结合地区实际,建立具有地方特色小型餐饮、食品加工作坊管理办法。通过合理鉴定市场经营准入门槛、简化办证办照流程等改革举措进一步优化经营软环境。完善食品监管体系,以食品可追溯体系、信息联网监管技术等科技方式来提高政府对餐饮经营各环节的安全监管;放眼长远利益,科学规划城市布局,从根本上解决容纳小型餐饮的配套设施问题;把餐饮经营纳入社会诚信体系建设的大数据,努力构建社会监督和治理的整体格局。本文的创新点在于跳出了单一的政府监管视角的局限性,重新审视在政府监管部门依法取缔的大环境下无证照餐饮得以延续的原因,以及无证照餐饮除了存在安全隐患、妨碍市场公平竞争等弊端外,在增加就业、满足居民需求、活跃经济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并通过一分为二的辩证分析,以综合治理的全新视角,从纠正无证照餐饮现有弊端、充分发挥现有积极社会价值、早日引导无证照餐饮走向合法化轨道三个方面提出合理化建议。本文可能存在的不足在于在研究对象数据的搜集上仅仅能够搜集到政府部门已经对外公开的部分数据。在现行食品安全法颁布后,无证照餐饮也会出现新的演变趋势,这将是本文未来进一步深入研究的对象。
刘闻[10](2016)在《商业诋毁行为的解析及规制论要》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竞争是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也是促进资源优化配置的关键因素。任何人若想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不外乎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所建树:物美价廉的商品、宾至如归的服务、新奇奥妙的构想、先人一步的策略等。相比其他类型的竞争,经济领域的竞争并不是一劳永逸的,而是一个漫长的永恒循环。在这样的过程中,一个睿智的市场主体会更加注重长远发展而非眼前小利,商业信誉存在的重要性也因而得以展现。作为对市场主体过往经济行为的积极评价,商誉可以呈现给社会公众一种良好的商业印象,这无疑能够带来更多的经济利润。各市场主体通过自身努力经营来培育商誉不仅是自由、公平竞争的直接反映,还是维护商业伦理的应然要求。然而,某些别有用心之人自己不愿意付出辛劳,而是选择通过诋毁他人商誉的方式来获取经济利益。这样的行为显然违背了市场竞争的规则,同时也逾越了法律规定的红线,故应受到禁止与制约。随着近年来商业诋毁相关案件的增多,诋毁行为的构成要件以及法律规制力不足等问题开始受到理论界与实务界的关注。为此,本文将针对上述疑问逐一展开分析。全文共由五章组成:第一章界定了商业诋毁的概念。从字面上看,商业诋毁是由诋毁和商业两个词语共同组成的。论文首先从诋毁的词源解析出发,对于古往今来有关诋毁的含义进行了汇集;其次解释了商业的含义,从而划定了这类诋毁行为的范围。基于以上论证,最后总结出了商业诋毁的定义:在经济活动中通过言辞损害他人商誉的行为。从本质上看,商业诋毁是一种信息行为。由信息经济学的相关知识可知,发生商业诋毁的社会根源在于信息不对称;它虽然是一种难以避免的普遍现象,但应杜绝信息优势者滥用优势地位之情形。为了缓解信息沟通不畅的问题,可尝试发挥商业言论的积极效用:但同时也要坚守言论自由的底线,法律须对非法的商业言论如商业误导、商业诋毁予以规制。第二章针对商业诋毁所侵害之商誉作了较为全面的论述。对于消费者与经营者而言,商誉分别从不同的角度体现出一定的经济价值。会计学的相关理论如三元论、核心商誉论认为,在以经济竞争为主题的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商誉已然演变为一项特殊的无形资产,它对于市场主体的持久盈利有着非凡的意义。就其外在表现和内在特征来说,商誉和其他包含经济利益的范畴如名誉、荣誉、商标、商号、信用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同时也存在着可以辨识的差别。通过这些比较分析,可以明确商誉独立的财产属性,故有必要在未来将其确认为一种新型的财产性权利予以保护。另外,商业信誉是一个内容较广的名词,除了最为常见的商品信誉之外,还应包括服务信誉以及其他与商业活动有关的信誉。第三章探讨了商业诋毁的主体认定问题。根据现行《反不正当竞争法》之规定,实施商业诋毁之人须为经营者,且诋毁行为只能针对竞争对手实施;故在进行行为认定时,务必要遵循经营者与竞争关系这两个硬性要求,若有任一缺失则不能构成商业诋毁。但在实践中,早已出现了有悖于以上要求却产生了诋毁效果的案例。若不将这些不法行为纳入商业诋毁之列予以规制显然有违竞争法的立法本意,也将不利于对市场失灵的纠正。从现有的研究成果和裁判文书来看,越来越多的人倾向于破除经营者资格论与直接竞争关系的束缚,扩大商业诋毁的主体范围已经成为大势所趋;笔者亦支持这一观点,并对其进行了细致分析。第四章围绕着诋毁的行为表现展开了分析。激发人们实施商业诋毁的心理过程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除了最为常见的因争夺竞争机会、经济利益的行为动机之外,还可能由于过度维权、纯粹泄愤、盲目跟风等原因而引起诋毁。此外,根据捏造、散布不实信息的行为方式可知,商业诋毁的主观状态应当包括故意和过失两种;确立行为人的主观状态对于举证责任的分配、责任大小的判定具有重要意义。从现实中的具体案例来看,传播不完整、无法证实的信息亦能达到商业诋毁的负面效果,这其中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滥发知识产权侵权警告和不当同业监督,因而有必要对于这些行为的法律边界进行探讨与分析。另需值得注意的是,商业诋毁并不一定要求造成实际损害后果,只要达到可能损害的效果即可。第五章就当前立法的不足提出了完善商业诋毁规制的建议。从理论上看,对于是否规制商业诋毁的思考可以从禁止搭便车、消费者主权、社会福利最大化等研究成果中寻求理论支撑。与此同时,考虑到商业诋毁是一种不正当竞争行为,如何于实践中运用法律规定对其进行规制应是本文的落脚点所在。由于我国现行的《反不正当竞争法》颁布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其中的诸多内容已不能有效地规制现今发生的诋毁行为;具体问题包括民事救济手段的不足、行政责任的缺失、刑事处罚的局限性等。故本文主张从民事制裁、行政制裁、刑事制裁三个角度对于商业诋毁的规制条款予以革新,从而使之更好地适应当前经济发展的需要。
二、信用“光顾”上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信用“光顾”上海(论文提纲范文)
(1)20世纪上半叶北京浴堂研究(1900-1952)(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和旨趣 |
二、学术回顾 |
三、概念界定与文献来源 |
四、研究方法与文章框架 |
五、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城市空间与浴堂生态 |
第一节 北京浴堂的发展概述 |
一、元明清时期的北京浴堂 |
二、新式浴堂的发展及繁荣(1900——1926) |
三、北京浴堂行业的由盛及衰(1926——1952) |
第二节 20 世纪上半叶北京浴堂行业兴起的社会条件 |
一、沐浴的文明化 |
二、沐浴的知识化 |
第三节 浴堂与北京城区商业格局 |
小结 |
第二章 浴堂的经营与管理 |
第一节 浴堂的资本与流水 |
一、浴堂的资本模式 |
二、浴堂的产权结构 |
三、浴堂的营业流水 |
第二节 浴堂的日常开支 |
一、电力与通讯 |
二、毛巾与肥皂 |
三、燃料 |
四、自来水 |
五、铺底与房租 |
六、纳税与认捐 |
第三节 收费标准与价格起伏 |
一、价格的分化与浮动 |
二、影响价格的因素 |
三、恶性通胀时代的澡价调控 |
第四节 浴堂经营与管理策略 |
一、浴堂的管理体制 |
二、浴堂的营业方式 |
三、浴堂的经营之道 |
小结 |
第三章 浴堂的从业者及社会团体 |
第一节 浴堂从业者的工作与生活 |
一、浴堂从业者的工作职责 |
二、浴堂从业者的身份与社会来源 |
三、北京浴堂伙计的工作日常 |
四、北京浴堂伙计的收入与生活状况 |
第二节 北京浴堂伙计的价值观念及社会形象 |
第三节 北京浴堂同业公会 |
一、北京浴堂同业公会的成立始末及历史沿革 |
二、北京浴堂同业公会的组织情况 |
三、浴堂同业公会的功能 |
四、政府在浴堂同业公会中的权力渗透 |
第四节 北京浴堂职业工会 |
一、浴堂职业工会产生的社会要素 |
二、浴堂职业工会成立风波 |
三、浴堂职业工会成立后的劳资纠纷 |
第五节 浴堂中的地下活动 |
一、浴堂中开展地下工作的优势 |
二、北平市和平解放之际浴堂业的地下工作 |
小结 |
第四章 公共卫生、卫生行政与北京浴堂业 |
第一节 公共卫生与城市改良 |
一、北京的卫生环境与市民沐浴观念 |
二、浴堂卫生规章的历史沿革 |
第二节 国民政府对北平浴堂业的管理 |
一、北平市政府对浴堂卫生的监督与稽查 |
二、北平市政府对违章浴堂的惩处 |
三、政府对浴堂卫生管理不力的原因分析 |
第三节 市政体系中的浴堂 |
一、浴堂与城市沟渠排水系统 |
二、防疫、公共卫生与浴堂 |
第四节 女性及平民浴堂 |
一、女性浴所的设立 |
二、平民浴堂的创办 |
小结 |
第五章 浴堂中的社会问题 |
第一节 浴堂的公共安全 |
一、晕堂 |
二、火灾与触电 |
三、建筑安全 |
第二节 浴堂中的盗窃犯罪 |
一、盗窃案件频发的社会背景 |
二、浴堂中偷窃案件的地缘因素 |
三、浴堂中偷窃案件的犯罪方式与窃贼身份 |
四、浴堂中偷窃犯罪的治理 |
第三节 浴堂中的风化问题 |
一、浴堂中的混浴现象 |
二、女浴堂中的男性工役 |
三、政府对浴堂社会风化问题的治理 |
小结 |
第六章 浴堂与日常生活 |
第一节 沐浴社会价值的重塑 |
一、沐浴内涵的转释 |
二、沐浴的日常生活化过程 |
第二节 沐浴的日常生活化建构 |
一、作为惠工设施的职工浴堂 |
二、作为规训手段的学生浴间 |
三、作为现代日常生活基本单元的家庭浴室 |
四、以消费构建现代生活的公共浴堂 |
第三节 公共浴堂与沐浴之现代释义的争论 |
一、浴堂消费模式与平等观念的矛盾 |
二、日常生活构建过程中的分歧 |
三、闲暇与国家权力之间的抵牾 |
小结 |
结论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S银行提高个人业务客户忠诚度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内容与框架 |
第2章 理论基础和文献综述 |
2.1 相关理论概述 |
2.1.1 品牌资产十要素理论 |
2.1.2 CBBE金字塔模型 |
2.1.3 关系营销理论 |
2.1.4 体验经济与体验式营销 |
2.2 客户忠诚度的概念 |
2.3 国内外有关客户忠诚度的研究成果 |
2.4 客户忠诚的影响因素及模型 |
2.5 有关银行客户忠诚度的研究成果 |
第3章 S银行在中国市场客户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 |
3.1 S银行概述 |
3.2 S银行在中国市场发展状况 |
3.3 S银行在中国市场个人业务的分类 |
3.4 S银行中国市场的营销策略分析 |
3.5 S银行客户及忠诚度管理存在的问题 |
第4章 S银行客户忠诚度的影响因素调查设计 |
4.1 构建S银行客户忠诚度模型的理论框架 |
4.1.1 研究模型的提出 |
4.1.2 研究假设 |
4.2 问卷设计与调查实施 |
4.2.1 问卷设计 |
4.2.2 调查实施 |
4.3 预调研问卷的信效度分析 |
4.3.1 预调研问卷信度分析 |
4.3.2 预调研问卷效度分析 |
4.4 正式问卷的信效度分析 |
4.4.1 数据的描述性统计 |
4.4.2 正式问卷信度分析 |
4.4.3 正式问卷效度分析 |
4.5 结论及数据分析 |
4.5.1 相关度分析结论 |
4.5.2 关系信任对顾客忠诚度的影响 |
4.5.3 品牌形象对顾客忠诚度的影响 |
4.5.4 感知质量对顾客忠诚度的影响 |
第5章 提升S银行客户忠诚度的策略 |
5.1 提升S银行品牌形象的策略 |
5.1.1 加强网点建设 |
5.1.2 善用金融科技加快智能化转型,弥补实体网点不足 |
5.1.3 发力消费新领域,增加客户黏性 |
5.1.4 发挥跨境经营优势,取得更多牌照,彰显品牌实力 |
5.2 改善与客户关系、加强信任的策略 |
5.2.1 增加客户感知价值,提高客户参与度 |
5.2.2 重视内部营销,服务内部顾客 |
5.3 提高S银行服务质量的策略 |
5.3.1 前台后台员工协作,优化业务流程 |
5.3.2 实现更大业务范围的自动化,提高服务效率 |
第6章 总结和展望 |
附录 顾客忠诚度影响因素调查问卷 |
参考文献 |
后记 |
(3)基于场景理论的新零售服务设计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新零售及新商业服务模式发展研究 |
1.1.2 新零售服务的发展趋势及相应设计问题 |
1.1.3 场景理论引入新零售服务设计的研究价值 |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的目的 |
1.2.2 研究的意义 |
1.3 相关领域研究现状 |
1.3.1 新零售及新业态发展研究 |
1.3.2 场景理论及设计应用的相关研究 |
1.3.3 研究现状小结 |
1.4 研究方法与框架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新零售服务及场景理论的相关研究 |
2.1 新零售服务及现状问题 |
2.1.1 新零售的发展与内涵 |
2.1.2 新零售服务的内容与特性 |
2.1.3 新零售服务的现状及问题 |
2.2 场景理论及场景化服务研究的相关概念及发展 |
2.2.1 场景理论及场景化服务内涵 |
2.2.2 场景化服务的构建基础:场景分析 |
2.2.3 场景理论对服务设计的推动 |
2.3 场景理论对新零售服务设计的推动及启示 |
2.3.1 用户消费需求的场景式洞察 |
2.3.2 用户消费体验的多维度提升 |
2.3.3 深度营销与品牌链接建立 |
2.3.4 零售服务的优化迭代 |
第三章 新零售服务的场景分析 |
3.1 新零售服务场景的用户分析 |
3.1.1 消费场景与消费者行为 |
3.1.2 消费者习惯与消费品分类 |
3.1.3 消费者线上线下消费习惯及设计趋向 |
3.2 新零售线上服务场景分析 |
3.2.1 线上服务场景的空间与环境分析 |
3.2.2 线上服务场景的零售服务特点及设计趋向 |
3.2.3 线上服务场景的社交氛围及设计趋向 |
3.3 新零售线下服务场景分析 |
3.3.1 线下服务场景的空间与环境分析 |
3.3.2 线下服务场景的零售服务特点及设计趋向 |
3.3.3 线下服务场景的社交氛围及设计趋向 |
第四章 新零售服务场景的用户调研与分析 |
4.1 调研设计与规划 |
4.1.1 调研的目的与内容 |
4.1.2 调研的方法及计划 |
4.2 定性研究的实施与结果分析 |
4.2.1 用户深度访谈设计 |
4.2.2 用户深度访谈实施 |
4.2.3 调研结果分析 |
4.3 定量研究的实施与结果分析 |
4.3.1 用户调研问卷设计 |
4.3.2 用户调研问卷实施 |
4.3.3 调研结果分析 |
4.4 调研结果汇总及洞察分析 |
4.4.1 新零售服务设计需求分析 |
4.4.2 新零售服务设计策略研究方向归纳 |
第五章 基于场景理论的新零售服务设计策略 |
5.1 新零售服务需求的场景式洞察与功能转化 |
5.1.1 用户购物场景发散与列举 |
5.1.2 选取场景设立新零售服务设计目标 |
5.1.3 新零售服务功能框架构建 |
5.2 基于用户场景需求优化新零售服务体验 |
5.2.1 购前场景服务优化:用户消费需求的感知与刺激 |
5.2.2 购中场景服务优化:用户购物行为的支持与引导 |
5.2.3 购后场景服务优化:购后服务的创新与完善 |
5.3 塑造新零售服务品牌价值深化社群连接 |
5.3.1 服务品牌价值体系构建 |
5.3.2 多维度的客户关系维护策略 |
5.3.3 基于品牌亚文化构建品牌社群场景 |
5.4 抓取用户场景数据迭代新零售服务内容 |
5.4.1 用户场景数据的描摹与抓取 |
5.4.2 依据用户场景建立零食服务效能评估标准 |
5.4.3 基于零食服务效能进行服务内容迭代 |
主要结论与展望 |
主要结论 |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新零售服务模式下消费者行为及消费场景调研 |
附录二 :便利品及选购品线上线下零售情况调研 |
附录三 :图片与表格来源 |
附录四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所获荣誉 |
(4)流动摊贩治理困境及对策研究 ——以N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思路 |
1.4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1.4.1 创新之处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
2.1 主要概念阐释 |
2.1.1 流动摊贩 |
2.1.2 城市管理 |
2.1.3 治理 |
2.2 理论基础 |
2.2.1 善治理论 |
2.2.2 新公共管理理论 |
第3章 N市流动摊贩及其治理现状 |
3.1 N市流动摊贩的概况 |
3.1.1 流动摊贩调研设计与实施 |
3.1.2 流动摊贩调研结果分析 |
3.1.3 流动摊贩经营情况 |
3.2 N市市民的调研结果分析 |
3.2.1 受访市民基本情况 |
3.2.2 受访市民对流动摊贩的态度调查 |
3.3 N市流动摊贩治理现状 |
3.3.1 流动摊贩治理主体 |
3.3.2 流动摊贩治理措施 |
3.3.3 流动摊贩治理成效 |
第4章 N市流动摊贩治理困境及原因分析 |
4.1 流动摊贩治理困境 |
4.1.1 执法权与生存权之间的冲突 |
4.1.2 执法程序不规范 |
4.1.3 暴力冲突时有发生 |
4.1.4 公众认可度不高 |
4.2 流动摊贩治理难的外部原因 |
4.2.1 执法程序规则缺失 |
4.2.2 城管执法方式问题 |
4.2.3 城管执法的体制与法律地位问题 |
4.2.4 城管执法中的违法现象与监督不力 |
4.3 流动摊贩治理难的内部原因 |
4.3.1 相关制度的障碍 |
4.3.2 城市治理理念的偏颇 |
第5章 国内外流动摊贩治理经验及启示 |
5.1 国外流动摊贩治理的相关经验 |
5.1.1 新加坡的流动摊贩治理 |
5.1.2 日本东京的摊贩治理 |
5.1.3 印度的流动摊贩治理 |
5.2 国内流动摊贩治理的相关经验 |
5.2.1 北京:以人为本,源头治理 |
5.2.2 武汉:社区“一照式”备案治理 |
5.2.3 温州:流动摊贩公司运作治理 |
5.3 国内外经验借鉴及启示 |
第6章 完善N市流动摊贩治理的对策 |
6.1 完善行政执法 |
6.1.1 统一立法 |
6.1.2 完善日常执法 |
6.1.3 建立监督和制约机制 |
6.2 转变治理理念,保障民生 |
6.2.1 更新治理理念 |
6.2.2 加强公共服务 |
6.3 创新相关立法和制度 |
6.3.1 构建多方参与互动治理模式 |
6.3.2 降低流动摊贩合法化门槛 |
6.3.3 分类分时分区管理 |
6.3.4 引导城市空间规划 |
6.4 加强流动摊贩自身教育 |
6.5 规范城市管理督查考核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N市流动摊贩调查问卷(摊贩版) |
附录2 N市流动摊贩调查问卷(市民版) |
附录3 N市城管执法人员访谈提纲 |
致谢 |
(5)鹤壁市淇滨区城管执法困境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文献综述 |
1.2.2 国内文献综述 |
1.2.3 文献评述 |
1.3 相关理论基础 |
1.3.1 博弈论 |
1.3.2 治理理论 |
1.3.3 新公共管理理论 |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本文的创新和不足之处 |
1.5.1 本文的创新 |
1.5.2 本文的不足之处 |
第2章 鹤壁市淇滨区城管执法现状 |
2.1 淇滨区城管的历史沿革 |
2.1.1 淇滨区概况 |
2.1.2 淇滨区城管职责 |
2.1.3 淇滨区城管发展史 |
2.2 淇滨区城管组织结构和情况 |
2.2.1 淇滨区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大队 |
2.2.2 淇滨区巡防执法大队 |
2.2.3 淇滨区街道办事处城管中队 |
2.3 淇滨区城管执法体制现行模式 |
第3章 鹤壁市淇滨区城管执法面临的困境 |
3.1 城管执法难题 |
3.1.1 执法体制不健全 |
3.1.2 执法依据混乱 |
3.1.3 执法不够规范 |
3.2 城管与商贩之间的矛盾 |
3.2.1 游击围困形成的矛盾 |
3.2.2 暴力抗法与暴力执法 |
3.2.3 执法失衡引发的矛盾 |
3.2.4 罚款产生的主要矛盾 |
3.3 城管与市民之间的矛盾 |
3.3.1 小区环境 |
3.3.2 占道问题 |
3.3.3 市民保护流动商贩 |
第4章 鹤壁市淇滨区城管执法面临困境的原因 |
4.1 体制的问题 |
4.1.1 法律缺乏 |
4.1.2 管理部门规章缺乏 |
4.1.3 执法程序不严 |
4.1.4 执法对象身份特殊 |
4.2 服务与管理理念缺位 |
4.2.1 服务理念淡薄 |
4.2.2 缺少沟通机制 |
4.2.3 人员素质不齐 |
4.2.4 自由裁量权过宽 |
4.3 执法舆论环境不佳 |
4.3.1 来源商贩舆论的压力 |
4.3.2 来源市民舆论的压力 |
4.3.3 来源媒体网络舆论的压力 |
第5章 国内城管执法的先进经验借鉴 |
5.1 广州市城管执法的先进经验 |
5.1.1 管理模式 |
5.1.2 经验借鉴 |
5.2 开封市城管执法的先进经验 |
5.2.1 管理模式 |
5.2.2 经验借鉴 |
第6章 对策与建议 |
6.1 健全法律法规,完善执法监督 |
6.1.1 完善国家法律制度 |
6.1.2 加强法律法规整合 |
6.1.3 完善执法协调机制 |
6.1.4 完善执法监督机制 |
6.2 加强人员管理,树立服务理念 |
6.2.1 加强队伍建设 |
6.2.2 坚持人性化执法 |
6.2.3 强化服务意识 |
6.2.4 罚款公开透明 |
6.3 创新管理方式,提升服务质量 |
6.3.1 建立多向沟通方式 |
6.3.2 设立临时疏导点 |
6.3.3 强化科技运用 |
6.3.4 探索评价体系 |
6.4 营造良好环境,妥善解决舆情 |
6.4.1 加强执法宣传 |
6.4.2 培育理性共识 |
6.4.3 打造城管文化 |
6.4.4 发挥舆论导向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淇滨区城管队员执法工作情况的调查问卷 |
附录B 淇滨区流动商贩的调查问卷 |
附录C 淇滨区摆摊人员中特殊群体的调查问卷 |
附录D 淇滨区摆摊市民的调查问卷 |
附录E 淇滨区城管执法队员的调查问卷 |
致谢 |
个人简历 |
(6)交通大学管理学院研究(1918-1951)(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缘起与意义 |
二 学术史回顾 |
(一)近代高等教育史的相关研究 |
(二)近代上海交通大学相关研究 |
(三)近代中国管理学发展研究 |
三 史学理论与方法 |
四 创新点和难点 |
第一章 管理学院建立的背景 |
第一节 近代社会环境的推动 |
一、近代资本主义工商业的蓬勃发展 |
二、近代铁道事业发展的需要 |
第二节 科学管理法的传入 |
一、科学管理的定义与特点 |
二、科学管理的宣传者——杨铨 |
三、科学管理的奠基人——穆藕初 |
第三节 经济管理学教育的开展 |
一、传统的经济学教育 |
二、民国初期商学教育的发展 |
三、交通大学历史上的“商学”发展 |
四、唐文治与管理之渊源 |
小结 |
第二章 管理学院的创建与发展 |
第一节 管理学院的前身——铁路管理科的创立 |
一、设置背景 |
二、教学概况 |
三、师资力量 |
四、学生概况 |
第二节 管理学院的“黄金时期” |
一、从铁路管理科到管理学院 |
二、课程设置与教学培养 |
三、师资力量与设备概况 |
四、学生活动与学术研究 |
第三节 钟伟成的教育思想与实践活动 |
一、排除众议,力倡管理科学 |
二、为人师表,心系学生发展 |
三、呕心沥血,保全管理学院 |
小结 |
第三章 管理学院的磨难与挫折 |
第一节 抗战时期的管理学院 |
一、抗战时期管理学院之概况 |
二、师生积极开展爱国救亡运动 |
第二节 抗战胜利结束后的管理学院 |
一、系科的重组与变化 |
二、师生概况与学术研究 |
三、师生的爱国民主运动 |
第三节 新中国成立后的管理学院 |
一、管理学院之新发展 |
二、院系调整的影响——管理学院的衰落 |
小结 |
结语 |
附录 |
附录1 管理学院课程学程说明(1936 年) |
附录2 国立交通大学管理学院运输管理系改革课程草案(1950 年) |
附录3 国立交通大学管理学院财务管理系改革课程草案(1950 年) |
附录4 国立交通大学管理学院电信管理系课程改革草案(1950 年) |
附录5 国立交通大学管理学院航业管理系改革课程草案(1950 年)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在线购物顾客初始信任形成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问题提出 |
1.3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思路 |
1.5 论文结构 |
1.6 研究创新点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线索理论 |
2.1.1 线索内涵 |
2.1.2 线索利用理论 |
2.1.3 线索一致性理论 |
2.2 在线购物初始信任 |
2.2.1 在线信任的内涵与界定 |
2.2.2 在线信任的动态性与初始信任 |
2.2.3 在线购物初始信任的影响因素 |
2.3 顾客专业能力 |
2.3.1 顾客专业能力的内涵 |
2.3.2 顾客专业能力对产品评估与信息处理的影响 |
2.4 自我效能 |
2.4.1 自我效能的界定 |
2.4.2 自我效能对信息处理的影响 |
2.5 卷入度 |
2.5.1 卷入度的界定 |
2.5.2 卷入度的测量 |
2.5.3 卷入度的作用研究 |
2.6 文献评述 |
第3章 研究假设 |
3.1 综合线索有用性与初始信任 |
3.2 内外线索一致性与初始信任 |
3.3 综合线索有用性与初始信任关系的调节因素 |
3.3.1 内外线索一致性的调节作用 |
3.3.2 顾客专业能力的调节作用 |
3.3.3 自我效能的调节作用 |
3.3.4 产品卷入度的调节作用 |
3.3.5 内外线索一致性与顾客专业能力交互的调节作用 |
3.3.6 内外线索一致性与自我效能交互的调节作用 |
3.3.7 内外线索一致性与产品卷入度交互的调节作用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研究设计 |
4.1 研究方法 |
4.2 样本选择 |
4.3 调查过程 |
4.4 变量测量 |
4.5 调节效应分析方法 |
4.5.1 加入乘积指标的无均值无约束调节效应分析方法 |
4.5.2 基于结构方程多组分析的三向调节效应分析方法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综合线索有用性和内外线索一致性量表开发 |
5.1 构念界定 |
5.1.1 综合线索有用性构念界定 |
5.1.2 内外线索一致性构念界定 |
5.2 初始题项形成 |
5.2.1 综合线索有用性初始题项形成 |
5.2.2 内外线索一致性初始题项形成 |
5.2.3 德尔菲法修订题项 |
5.3 数据收集 |
5.4 精炼测量题项 |
5.4.1 项目分析 |
5.4.2 探索性因子分析 |
5.4.3 模型修正 |
5.4.4 验证因子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数据分析与研究结果 |
6.1 共同方法变异检验 |
6.2 正态性检验 |
6.3 样本特征 |
6.3.1 基本人口统计数据 |
6.3.2 样本网络购买行为特征 |
6.4 信效度检验 |
6.4.1 信度检验 |
6.4.2 效度检验 |
6.5 假设检验 |
6.5.1 综合线索有用性和内外线索一致性对初始信任主效应检验 |
6.5.2 内外线索一致性的调节作用检验 |
6.5.3 顾客专业能力的调节作用检验 |
6.5.4 自我效能的调节作用检验 |
6.5.5 产品卷入度的调节作用检验 |
6.5.6 顾客专业能力与内外线索一致性交互的调节作用检验 |
6.5.7 自我效能与内外线索一致性交互的调节作用检验 |
6.5.8 产品卷入度与内外线索一致性交互的调节作用检验 |
6.6 研究结果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管理启示 |
7.3 研究局限与未来研究方向 |
7.3.1 研究局限 |
7.3.2 未来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 内部线索有用性初始题项 |
附录B 评论高频词及频次统计 |
附录C 顾客初始信任形成机理调查问卷 |
附录D 量表开发所用量表(探索性因子分析) |
附录E 测量模型修正指数及修正过程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作者简介 |
(8)新加坡《叻报》商业广告中敬谦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零 引言 |
0.1 选题理由 |
0.2 研究意义 |
0.3 研究现状综述 |
0.3.1 新加坡华语的相关研究 |
0.3.2《叻报》的相关研究 |
0.3.3 敬谦语的相关研究 |
0.4 研究方法及语料来源 |
第一章 《叻报》商业广告中敬谦语的类型 |
1.1 称谓性敬谦语 |
1.1.1 他称类敬谦语 |
1.1.2 自称类敬谦语 |
1.2 表述性敬谦语 |
1.2.1 副词性敬谦语 |
1.2.2 形容词性敬谦语 |
1.2.3 动词性敬谦语 |
第二章 《叻报》商业广告中敬谦语的使用特点及历时变化 |
2.1 《叻报》商业广告中敬谦语的使用特点 |
2.1.1 敬谦语具有文言色彩 |
2.1.2 敬谦语的使用已成套语 |
2.1.3 敬谦语经常连用 |
2.1.4 借书写形式辅助表敬谦义 |
2.2 《叻报》商业广告中敬谦语的历时变化 |
2.2.1 《叻报》商业广告中称谓性敬谦语的历时变化 |
2.2.2 《叻报》商业广告中表述性敬谦语的历时变化 |
2.2.3 《叻报》商业广告中敬谦语的总体变化趋势 |
2.2.4 《叻报》商业广告中的敬谦语在当今新加坡华文报章中的反映 |
第三章 《叻报》与《申报》商业广告中敬谦语的比较 |
3.1 《叻报》与《申报》商业广告中称谓性敬谦语的异同 |
3.1.1 称谓性敬谦语的相同之处 |
3.1.2 称谓性敬谦语的不同之处 |
3.2 《叻报》与《申报》商业广告中表述性敬谦语的异同 |
3.2.1 表述性敬谦语的相同之处 |
3.2.2 表述性敬谦语的不同之处 |
3.3 《叻报》与《申报》商业广告中敬谦语比较的启示 |
第四章 影响《叻报》商业广告中敬谦语存废的因素 |
4.1 《叻报》商业广告中敬谦语存在的合理性 |
4.1.1 《叻报》中敬谦语的使用受到场域与惯习的影响 |
4.1.2 《叻报》商业广告中敬谦语的使用受到语言认同的影响 |
4.1.3 《叻报》商业广告中敬谦语的使用受到体裁互文性影响 |
4.1.4 《叻报》主笔对《叻报》商业广告中敬谦语的影响 |
4.2 影响《叻报》商业广告中敬谦语使用频率降低的因素 |
4.2.1 语言自身演变的机制 |
4.2.2 中国本土社会事件的冲击 |
4.2.3 广告形式的娱乐性增强 |
4.2.4 语言接触对《叻报》商业广告中敬谦语的影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无证照餐饮监管的困境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研究评述 |
第三节 研究内容和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四、可能的创新点和不足 |
第二章 无证照餐饮监管的理论分析 |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
一、无证照餐饮的概念 |
二、监管的概念 |
第二节 理论分析 |
一、新自由主义学派的非正规经济研究 |
二、信息不对称理论 |
第三章 无证照餐饮监管现状及困境分析 |
第一节 无证照餐饮经营现状 |
一、数量分布 |
二、经营业态 |
三、经营场所分布和经营周期 |
四、无证照经营存在的隐患 |
第二节 无证照餐饮占据一定市场份额原因分析 |
第三节 政府对无证照餐饮监管现状 |
一、政府对于无证照餐饮监管措施和法律依据 |
二、现有法律体制下无证照餐饮产生情况分类 |
第四节 无证照餐饮监管困境 |
一、无证照餐饮基数大复发率高 |
二、政府部门监管效率低下 |
三、政府监管资源相对不足 |
第五节 存在困境的原因分析 |
一、法律法规不完善 |
二、执法监管体系不健全 |
三、政府规划存有缺陷 |
四、执法环境不容乐观 |
第四章 国外小型餐饮监管的经验与借鉴 |
第一节 关于市场准入的法律法规 |
一、美国法律设置 |
二、英国等国家的法律设置 |
第二节 关于行政监督管理体系 |
一、英国采用分级监管体制 |
二、澳大利亚赋予监管部门绝对的管理权威 |
第三节 其它经验借鉴 |
一、关于食品信息公开 |
二、关于严格的责任追究制度 |
第四节 国外经验与我国小型餐饮监管的比较分析 |
第五章 无证照餐饮监管对策建议 |
第一节 无证照餐饮监管对策建议 |
一、建立具有地方特色具体管理办法 |
二、完善行政监管体系 |
三、科学规划城市布局 |
四、构建社会监督大格局 |
第二节 基本结论与未来研究展望 |
一、基本结论 |
二、未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访谈提纲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10)商业诋毁行为的解析及规制论要(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问题提出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方法 |
四、研究不足 |
第一章 商业诋毁之界定 |
第一节 商业诋毁溯源 |
一、商业诋毁的概念厘定:经济活动中的言辞损害 |
二、商业诋毁的生发机理:信息不对称 |
第二节 商业诋毁与相关概念之析辨 |
一、商业言论 |
二、商业误导 |
第二章 商业诋毁之客体 |
第一节 商业信誉的内涵与外延 |
一、商业信誉的含义 |
二、商业信誉的本质 |
第二节 商业信誉与相关概念的比较 |
一、名誉、荣誉 |
二、商标、商号 |
三、信用 |
第三节 商业信誉的分类 |
一、商品信誉 |
二、服务信誉 |
三、其他商业信誉 |
第三章 商业诋毁之主体 |
第一节 经营者 |
一、经营者的主体考察 |
二、经营者之困 |
三、资格论向行为论的转变 |
第二节 竞争关系与主体确定 |
一、竞争关系在竞争法主体认定中的作用 |
二、竞争关系的淡化 |
第四章 商业诋毁之主客观方面 |
第一节 商业诋毁的动因分析 |
一、动机 |
二、主观状态 |
第二节 商业诋毁的实施 |
一、捏造、散布虚假信息 |
二、传播不完整、无法证实的信息 |
第三节 商业诋毁的后果 |
一、实际损害 |
二、可能损害 |
第五章 商业诋毁之规制完善 |
第一节 规制商业诋毁的理论依据 |
一、禁止搭便车 |
二、消费者主权 |
三、社会福利最大化 |
第二节 民事救济的健全 |
一、赔偿数额的重新评估及修正 |
二、“赔礼道歉、消除影响、恢复商誉”的适用 |
三、消费者诉权和临时禁令的程序设计 |
第三节 行政责任的创设 |
一、行政制裁的必要性 |
二、具体制裁手段 |
第四节 刑事处罚的改进 |
一、《刑法》对于商业诋毁处罚的局限性 |
二、《反不正当竞争法》与《刑法》的统一性与关联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四、信用“光顾”上海(论文参考文献)
- [1]20世纪上半叶北京浴堂研究(1900-1952)[D]. 宋子昕. 河北师范大学, 2021(09)
- [2]S银行提高个人业务客户忠诚度的实证研究[D]. 王玉颖. 天津财经大学, 2020(06)
- [3]基于场景理论的新零售服务设计策略研究[D]. 邢郁川. 江南大学, 2020(01)
- [4]流动摊贩治理困境及对策研究 ——以N市为例[D]. 付雪蔓. 江西财经大学, 2020(12)
- [5]鹤壁市淇滨区城管执法困境及对策研究[D]. 郭浩. 新疆大学, 2020(07)
- [6]交通大学管理学院研究(1918-1951)[D]. 刘晓娟.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7]在线购物顾客初始信任形成机理研究[D]. 赵佳. 东北大学, 2018(12)
- [8]新加坡《叻报》商业广告中敬谦语研究[D]. 梁悦. 南京师范大学, 2018(05)
- [9]无证照餐饮监管的困境及对策研究[D]. 杨艳. 上海交通大学, 2016(06)
- [10]商业诋毁行为的解析及规制论要[D]. 刘闻. 武汉大学, 201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