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完善业绩评价指标体系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论文文献综述)
刘明[1](2020)在《EPC模式下S电建公司的分包商选择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走出去”国家战略以及“一带一路”倡议的推动下,中国的电建企业与日韩欧美等国际化企业在国际市场同台竞争和博弈日益加剧,电建总承包企业通过与分包商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来不断优化施工(C)与设计(E)、采购(P)环节衔接,提升项目履约、管理协调、资源整合等综合实力,持续打造电建企业在国际电站EPC项目中的核心竞争力。因此,科学的选择优质分包商,已成为电站总承包项目顺利实施的重要环节,也是企业整个生产经营链条的关键一环,是影响项目业绩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首先分析了分包商选择理论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介绍了EPC模式及其特点、分包商等概念,研究并选取价值链、交易成本、资源基础等作为分包商选择的理论依据,总结阐述了传统分包商选择评价体系所存在的不足。其次,采用文献法与专家访谈相结合的方式,针对分包商评价指标体系指标选择及行业、企业的适用和匹配问题,运用ANP网络分析法和灰色关联分析对综合能力评价指标进行了识别,确立新评价指标及其权重,并构建出分包商选择评价指标体系及模型。最后,针对以上分析问题和改进方案,对S电建公司Q项目的分包商选择评价进行体系及模型的适用性验证,总结本次研究的成果,为后续企业的推广使用奠定基础,有效弥补了国内针对电建行业分包商选择领域研究相对较少的不足,为同类电建企业的分包商选择提供借鉴依据和参考。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得出的主要研究结论是:一是将价值链、供应链等管理理论引入研究,为电建企业分包商的选择提供理论支撑。二是构建了适用于EPC模式下的电建企业分包商选择评价指标及模型,通过ANP和灰色关联法的相互配合以及SD超级决策软件的运用,为企业分包商的科学选择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三是充分肯定施工分包策划、资格审查、分包商准入、分包招投标、评标及定标在EPC模式下的推广和实践作用,为分包商选择的依法合规操作提供了具有现实意义的企业经验。四是通过实例验证,充分证明了本文研究的分包商选择指标体系及模型对于电站EPC项目及总承包商的适用性和可行性,为企业范围内的推广、使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丁宁[2](2020)在《高质量发展视角下恒瑞医药经营业绩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前,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了高质量发展阶段,为适应新的发展趋势,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为内涵的新发展理念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各省纷纷出台政策响应,加快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制度体系和配套措施,我国宏观层面的高质量发展进行得如火如荼;而高质量发展若想最终取得成效,作为微观主体的企业的努力同样不可或缺。坚持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成为企业在新的历史节点中把握机遇,占据新发展高度的重中之重。突如其来的新冠病毒疫情,使得承担着病人救治和有效防控重任的医药行业得到了更多的关注。医药行业是国民经济中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作为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医药行业的发展前景广阔。《“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制定了我国医药行业的发展蓝图,提出要通过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促进医药产业的发展。2018年,中国医药产业政策接连出台,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和制度顶层设计发生深刻变化,与此同时,高性能医疗机械也成为了“十三五”重点发展的八大行业之一,医药企业正处在发展变革的关键时期。恒瑞医药作为医药行业上市公司的“龙头”,以打造“中国人的专利制药企业”为企业使命,其发展方向与高质量发展不谋而合。恒瑞医药素来有“A股药王”的美誉,在医药生物行业有较强竞争力,对恒瑞医药高质量发展视角下的企业经营业绩评价进行研究,可以为医药行业中其他企业的发展变革提供一定的参考。本文首先介绍了研究背景和意义,梳理国内外业绩评价和高质量发展的相关文献,明确研究方向;其次,详细阐述了企业经营业绩评价与高质量发展的相关理论;然后以恒瑞药业为研究对象,分析其高质量发展视角下企业经营业绩评价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构建高质量发展视角下经营业绩评价体系,并通过高质量发展视角下经营业绩评价方法对企业业绩进行科学全面评价。研究方法上,首先利用高质量发展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理念将恒瑞医药的企业战略目标进行层次细分,然后根据各细分层次设计业绩评价指标,初步构建评价指标体系;之后利用相关系数法和变异系数法进行指标筛选,采用能够避免人为赋权主观性的熵值法来确定指标权重,并通过改进功效系数法对恒瑞医药的最终业绩结果进行分析评价;最后以评价结果为依据为恒瑞医药的高质量发展路径提出改进建议。本文的意义在于从高质量发展视角出发进行企业经营业绩评价,能够使得企业经营业绩评价与公司发展战略更好地结合,有助于企业发现在实现高质量发展战略目标时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方向,并对同行业其他企业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李楠[3](2020)在《CM纸业财务竞争力评价及提升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造纸行业在我国基础原材料产业中处于重要的地位,它关联着国民经济的进步以及社会事业的发展,国民对于纸的需求量可以衡量这个国家的现代化进程和文明进度。造纸业的资金、资源、能源具有密集性,并且有明显的规模经济效益,造纸产业相关的联系程度很强,市场需求量大,这些特点有助于带动农林业、印刷行业、包装工业和机械制造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因此造纸业对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和市场竞争程度不断提升,各个行业制定各种措施以增强核心竞争力,造纸行业亦是如此,都面临着在全球范围内的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角逐中展露锋芒,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水平,则需要缔造和增强核心竞争力。对企业而言,财务竞争力至关重要,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得到整个纸业行业的重视。论文通过对有关财务竞争力评价的文献与理论的研究和分析,了解财务竞争力的概念、组成因素与评估方式。以“中国造纸产业领头人”山东CM纸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CM纸业”)为研究对象,对其所在行业的现状进行了总结分析,并介绍了CM纸业的基本概况。采用因子分析法和模糊评价法相结合的方法,确定10家纸业企业为研究样本,分别以不同视角为切入点,结合纸业行业的特点选出14个具体可操作的指标,建立财务竞争力评价模型,对CM纸业的财务竞争力在同行业内的现状和综合排名进行了分析和评价研究。分析出CM纸业存在营业成本控制不到位、财务费用偏高、资产质量不高、偿债能力较差等问题。然后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加强成本费用控制、科学举债与优化资本结构、加强投融资风险管理、提高资产质量和企业核心竞争力、树立财务竞争力意识及准确制定财务发展战略等建议。论文对于CM纸业和纸业行业企业分析,改进和提高其自身的财务竞争力具有借鉴指导意义。
何柳[4](2020)在《A互联网医疗企业财务绩效评价研究》文中指出伴随“互联网+”不断发展壮大,其发展范围已延伸至医疗行业,传统的药企争先恐后纷纷“触网”,探求互联网医疗的经济发展红利。2015年3月30日,国务院正式印发《全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纲要(2015—2020年)》,鼓励医疗企业充分利用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以及云计算等资源和技术,带动健康信息服务、智能医疗服务以及健康大数据的实践与应用。本文选择的A互联网医疗企业,旨在不断改善医务人员的医疗实践能力和患者的就医体验,并提高中国的医疗卫生服务水平。企业在整合医疗信息产品和服务的同时,积极运用新兴技术开发创新的医疗健康服务模式,在互联网与医疗健康相结合的领域进行前瞻性布局,全面促进“云医”、“云药”、“云险”、“云康”以及“互联网创新服务平台”的协调发展战略,打造以“互联网+医疗”为核心的“4+1”健康生态格局。本文主要通过定性分析法、定量分析法以及案例分析法进行研究,主要研究内容是:第一、本文对相关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以及国内外研究的现状进行分析;第二、对企业财务绩效评价相关理论进行综述,主要从财务绩效评价理论基础和企业绩效评价方法进行概述;第三、阐述对A互联网医疗企业基本情况,并对其财务绩效评价现状进行介绍和分析,发现其存在反映的企业经营业绩失真、忽视非经常性损益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和缺乏对A互联网医疗企业特征的考量等问题;第四、结合A互联网医疗企业的企业特征,构建财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阐述指标设计原则、目标、思路,最终选取EVA经济附加值财务指标、效益类指标、创新能力与人员管理类指标,并加以测算;第五、根据A互联网医疗企业自身特征以及现行财务绩效评价存在的问题,选择财务绩效评价方法;第六、对A互联网医疗企业财务绩效进行具体评价,介绍本文的数据来源,根据前文所构建的财务绩效评价体系进行数据处理及计算,对A互联网医疗企业实际财务绩效情况进行打分,综合分析评价A互联网医疗企业经营情况;第七、本文根据财务绩效评价的识别出的问题,得出研究结论,并对论文研究进行展望。
顾振中[5](2020)在《基于平衡计分卡的沿海开发集团绩效考核体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集团型国有企业的绩效考核体系大多采用比较简单的评价指标,在评价的深度和广度方面存在缺陷,有待不断完善与改进。科学合理的企业组织绩效考核体系,可以帮助企业建立健全绩效考核体系,提升企业运营效率与核心竞争力,增强战略实施能力。因此,本文基于平衡计分卡对沿海开发集团下属子公司展开绩效考核研究,并针对其现行绩效考核体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综合分析,进而对其组织绩效考核体系进行方案设计,以期弥补传统考核体系的不足,实现集团战略发展目标。本文以沿海开发集团为例,基于平衡计分卡对其绩效考核体系进行研究。首先运用企业战略管理理论、权变理论、核心竞争力理论、系统理论和中国特色现代国企制度理论对沿海开发集团绩效考核体系进行了理论分析;随后对沿海开发集团绩效考核体系现状进行分析,找出绩效考核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其次,运用PEST分析法和SPACE矩阵分析法对沿海开发集团战略目标进行分析,并运用VRIO框架分析其核心竞争力,同时结合现有绩效考核体系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公司特有的绩效考核体系;再次,对沿海开发集团下属企业绩效考核体系进行了设计,以财务维度、客户维度、内部运营维度和学习成长维度作为主要考核指标,通过层次分析法计算出各考核要素的权重,设计各项指标评分标准,形成绩效考核与集团战略目标紧密联系的绩效考核体系;最后,通过对沿海开发集团下属子公司模拟考核,进行实践论证,从企业文化、绩效考核制度、沟通机制、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等四个方面提出有效的绩效考核保障措施。本文基于平衡计分卡探讨沿海开发集团绩效考核体系,对国内具有资源优势的非竞争性国有企业优化绩效考核体系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王悦[6](2020)在《平衡计分卡在D公司绩效评价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越来越多的信息技术企业崛起,使得行业间企业竞争加剧,原有的企业要想在竞争中保持稳定的地位,需要加强自身内部管理。而绩效评价体系在企业内部管理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做好企业的绩效评价工作对于企业的生存至关重要。目前的企业绩效评价体系主要是针对一般企业进行设计,对信息技术企业缺乏适用性。如信息技术企业现行的KPI绩效评价法反映出来的只是企业的实物资本和货币资本所产生的效益,没有反映出企业的发展潜力和储备力量,不能全面地衡量公司取得的经营成果,无法客观地对不同部门和岗位员工的业绩进行评价。而平衡计分卡则是以长期绩效为目标,将财务数据与未来绩效动因相结合,能够为企业实施差别化战略提供绩效评价。由于本文研究的D公司就存在这样的绩效评价问题。所以,将KPI与平衡计分卡相结合,能够有效克服上述缺点,避免单一方法的不足。本文旨在通过对D公司现行绩效评价体系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公司的经营特点和发展战略,分析当前绩效评价体系中存在的问题,以绩效评价的相关理论为依据,为D公司构建KPI与平衡计分卡相结合的绩效评价体系。本文以应用研究为主,采用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对D公司内部情况和外部环境的分析,以企业战略目标为出发点,将企业的战略目标细分到平衡计分卡的四个维度,并选取与之相对应的关键绩效指标,确定公司、各部门、所有员工的关键绩效指标,在指标权重分配方面,运用层次分析法逐层分析各层次内指标的重要程度,接下来对选取的指标值进行标准化处理,有利于绩效评价体系的实施。最后指出企业今后努力的方向和实施新绩效评价体系的条件保障。
谢颖[7](2019)在《江西电信业绩评价体系的问题探讨》文中指出随着5G系统技术的日渐成熟,不仅为移动设备供应商提供了更多的机会,也开启了电信运营商新一轮的发展时机,与3G、4G时代相比,5G技术的运用范围更为广泛。5G正形成一种竞争形式,不仅限于一个地区的经营者之间的竞争,而且还包括各个国家之间的电信运营商的竞争。5G的发展不仅带来人工智能的革新,同时推进物联网的进一步迅猛增长。2018年,大概有36亿台设施在日常工作中连接至互联网。2019年,这一连接很可能因为5G的发展而进一步触发整体增长。如何顺应趋势,抓住机遇,电信运营商转型势在必行。面对企业内外部激烈的生存竞争环境,目前来看,国内三家运营商已逐步开始数字化转型,但转型的结果如何,多方利益相关者如何判断经营成果,如何做出下一步经营决策,则需要通过全面客观的业绩评价结果来做出判断。然而,投资者通常难以获得可靠且准确的业绩评价结果。在我国电信相关行业的企业中,绝大多数投资者往往通过企业公布的年度财务报表及相关股票软件中公布的财务指标来获得该企业的业绩评价信息。但对于电信行业来说,行业特征决定了其投入以及产出都是属于资本和技术密集型的,因此以这些财务信息作为业绩评价的方法及指标往往缺乏全面性。企业的实际业绩情况不能客观准确地显示,不利于投资者及利益相关者作出正确的经营判断及投资决定。对企业绩效进行合理、真实地评价,不仅可以判断企业的运营情况,并且可以将投资者委托的目标传递给企业经营者,从而管控企业的运营方向和战略目标。因此构建健全且合理的系统性的行业性业绩评价体系十分重要且紧迫。在这种环境下,本文选取了江西电信公司的业绩评价体系作为案例分析的样本,依照发现问题,剖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再针对问题的原因进行改善的基本研究思路,本文采用了归纳总结法,文献资料搜集法,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详细论述了江西电信公司绩效评价的现状和问题,并深入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针对每个问题,提出下一步完善举措。首先,本文结合国内外文献,从理论角度分析和阐述了企业业绩评价概念、构成要素、方法、作用和理论基础。业绩评价是指在确定企业战略目标的基础上,构建全面有效的评价指标,并设置每个指标的标准值,通过定性和定量的分析方式,采用数理统计和运行研究的方法,对企业的经营状况的各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价。目前,业绩评价的方法主要有以净利润为核心的传统业绩评价方法,EVA价值管理体系法以及BSC平衡计分卡。其次,本文选取了江西电信业公司的业绩评价为案例研究分析对象,介绍了江西电信公司背景以及江西电信现行的业绩评价体系,具体介绍其业绩评价的目标,业绩评价的指标设置,评价方法的选择以及评价结果的运用情况。进而多角度、多方位的阐述江西电信公司业绩评价体系目前发现的缺陷,通过分析江西电信公司目前实施的业绩评价体系,发现其目标确定,指标设置,指标权重,评价方法,评价客体及评价结果地应用等各方面仍然存在着不足之处。运用分析法,找出其存在问题的原因,再依据问题原因提出下一步改善办法。为了进一步改进现有业绩评价体系的缺陷,让江西电信公司在市场竞争中更加强大富有实力,并能从容面对各项市场竞争挑战和行业环境的各种风险,促使其呈现可持续发展的态势。本文结合电信行业行业特征进行分析,并基于行业未来发展的前景,提出通过引入EVA价值管理体系及平衡计分卡的方式来改善企业业绩评价体系,构建经济、社会、环境三重目标协调发展的绩效评价体系;加大非财务指标权重,合理设置指标权重;设置创新及战略发展相关指标,促使评价指标与评价方式的多样化;增加评价客体,增设供应商评价;建立定量与定性的考核方式;将企业的业绩评价主体扩大至更多社会利益相关者。最后,通过案例分析,总结经验,为电信行业的其他企业构建业绩评价体系、开展业绩评价工作提供案例参考以及理论依据。本文经过对江西电信业绩评价体系的案例剖析,并依据其行业特性提出相对应的改善举措,有助于促使江西电信业绩评价的目标设置和企业现有的战略目标相互呼应,保持统一,完善江西电信业绩评价体系,实现电信公司转型战略目标;有助于完善员工激励机制,促使企业战略目标与员工绩效目标相一致,推动江西电信形成更加合理的考评和激励机制;有助于促进该公司提高竞争实力,激励该公司稳定健康发展。
朱志红[8](2019)在《公司治理视角下油气企业研发投入对财务竞争力的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油气企业作为代表性传统能源企业,在经济全球化以及国际能源危机加剧的背景下,面临着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如何科学评价和提升财务竞争力成为油气企业应对激烈竞争的前提。在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的背景下,油气企业技术创新水平成为提升财务竞争力的关键。而企业技术创新水平与研发投入密切相关。因此剖析研发投入是如何影响财务竞争力,已成为我国油气企业的当务之急。依据国内外众多公司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有效的公司治理有利于公司技术创新水平和财务竞争力的提升。因此完善公司治理和提高研发投入效率,对于油气企业财务竞争力的提升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通过本文研究,力图实现以下研究目的:科学定量评价油气企业财务竞争力、实证研究油气企业研发投入对财务竞争力的影响、实证研究油气企业公司治理对研发投入与财务竞争力关系的调节作用、提出基于公司治理和研发投入的油气企业财务竞争力提升对策。首先,基于文献梳理界定公司治理、研发投入与财务竞争力的概念并对相关理论进行剖析,进而构建公司治理视角下油气企业研发投入对财务竞争力影响的机理框架,为后续的实证研究提供理论指引。其次,基于我国油气企业样本选择和数据来源的界定,从股权特征、董事会特征、监事会特征和高级管理层特征等四个维度剖析油气企业公司治理现状;从研发资金投入和研发人员投入维度剖析油气企业研发投入现状;从偿债能力、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发展能力、现金流量能力、风险管控能力和社会责任履行能力等七方面构建油气企业财务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因子分析方法评价财务竞争力实现对油气企业财务竞争力的现状剖析。再次,从油气企业研发投入对财务竞争力的影响和公司治理对研发投入与财务竞争力关系的调节作用这两个层面提出实证研究假设;并以财务竞争力为被解释变量,研发资金投入强度和研发人员投入强度为解释变量,以股权集中度、股权制衡度、国有股比例、法人股比例、社会公众股比例、董事会规模、董事会召开次数、独立董事比例、监事会规模、监事会召开次数、高管薪酬和高管持股比例为调节变量,以公司规模和资本结构为控制变量,构建实证模型,并利用软件SPSS22.0进行描述性分析、相关性分析、多元回归分析以及稳健性检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油气企业研发资金投入可以正向促进财务竞争力;研发人员投入显着正向促进财务竞争力;股权集中度显着正向调节研发投入与财务竞争力的关系;股权制衡度负向调节研发投入与财务竞争力的关系;国有股比例对研发投入与财务竞争力的关系无调节作用;法人股比例正向调节研发人员投入与财务竞争力的关系,但对研发资金投入与财务竞争力的关系无调节作用;社会公众股比例负向调节研发投入与财务竞争力的关系;董事会规模对研发投入与财务竞争力的关系无调节作用;董事会会议次数对研发投入与财务竞争力的关系无调节作用;独立董事比例正向调节研发投入对财务竞争力的关系;监事会规模正向调节研发资金投入与财务竞争力的关系,但对研发人员投入与财务竞争力的关系无调节作用;监事会会议次数正向调节研发资金投入与财务竞争力的相关性,但对研发人员投入与财务竞争力的关系无调节作用;高管薪酬正向调节研发投入与财务竞争力的关系;高管持股比例正向调节研发投入与财务竞争力的关系。最后,基于油气企业的公司治理、研发投入和财务竞争力现状以及实证研究结果,从研发投入和公司治理视角提出油气企业财务竞争力的提升对策。其中,研发投入视角下油气企业财务竞争力提升对策包括:加大对油气行业研发投入政府扶持力度、完善研发投入相关信息披露制度、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适度加大研发资金投入力度形成更多研发创新成果、完善研发人员的培养机制、建立研发活动动态管理机制。公司治理视角下油气企业财务竞争力提升对策包括:适度提高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适度降低社会公众股比例、适度提高法人股比例、增加独立董事人数并健全独立董事机制、建立以业绩为导向的高管薪酬体系和建立有效的高管持股激励机制。期望为油气企业的公司治理完善、研发投入效率和财务竞争力提升提供方向指引。
李清林[9](2019)在《可立公司基于EVA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文中研究表明“十二五”规划将新能源汽车列为汽车产业发展的重点,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行业列为国家七个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混合动力系统总成的市场规模与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的市场规模具有较大的相关性,随着我国节能与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混动系统总成的市场规模也在逐步扩大。这对混合动力系统生产企业来说有着良好机遇和巨大挑战。然而,混合动力系统生产企业大多是财务的以利润考核为主的传统绩效评价体系。忽视了非财务指标对公司经营绩效的影响,基于此背景,构建一套基于EVA的绩效评价体系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引入EVA为可立公司改进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体系以EVA指标为核心,选取了基本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作为辅助,并针对可立公司的实际经营情况进行了相应的会计调整。在此基础上,对可立公司进行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计算与分析,综合评价其2016-2018的绩效水平,发现新的指标体系可以更加客观的评价企业的经营效益,具有实用性和适应性。针对这个结果,本文对新指标体系在可立公司实际应用中可能面对的问题从信息质量、内部管理、思想转变三个层面提出了相应的保障措施,为可立公司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提出建议。本文通过对可立公司进行基于EVA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构建,以期为EVA绩效考核指标在新能源产业的运用提供参考建议。
霍韵伊[10](2019)在《中石油哈尔滨销售分公司核心竞争力提升研究》文中认为中石油哈尔滨销售分公司是隶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销售板块下的地市级成品油销售公司。中石油作为国内最大的成品油销售企业,有着非常良好的基础和发展前景。然而在激烈的成品油竞争市场中,哈尔滨销售分公司并没有真正认识到公司本身的核心能力,并将这种核心能力作为核心竞争力的主要来源对待。目前成品油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国家将逐步放开成品油市场,允许外资企业进入。在成品油销售市场大发展的今天,其竞争对手也在不断发展,而中石油哈尔滨销售分公司发展却相对缓慢。中石油哈尔滨销售分公司需要尽快识别自身的优势及核心能力,构建并不断加强其核心竞争力,否则公司今后的发展将可能受到影响,公司的生存也将受到威胁,逐步被取代。本文针对中石油哈尔滨销售分公司的核心竞争力问题进行研究。在相关理论基础上,本文首先分析了哈尔滨销售分公司的发展概况、公司的内部资源及公司能力;从政治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成品油行业环境四个方面分析了公司外部营销环境以及公司主要竞争对手。然后,本文提出了评价中石油哈尔滨销售分公司核心竞争力指标的选择原则和选择方法,构建了中石油哈尔滨销售分公司核心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对中石油哈尔滨销售分公司的核心竞争力进行评价。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识别了中石油哈尔滨销售分公司的核心竞争力,识别出核心竞争力要素存在的问题,并且对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最后,根据中石油哈尔滨销售分公司的实际运营情况,针对公司核心竞争力的优势和不足,有针对性的提出了提升其核心竞争力的对策及建议。
二、完善业绩评价指标体系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完善业绩评价指标体系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论文提纲范文)
(1)EPC模式下S电建公司的分包商选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提出 |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的目的 |
1.2.2 研究的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1.3.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外研究评述 |
1.4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图 |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EPC总承包模式概述 |
2.1.1 EPC模式 |
2.1.2 EPC模式特点 |
2.1.3 总承包商与分包商的合作与博弈 |
2.2 分包商选择概述 |
2.2.1 分包商 |
2.2.2 分包商选择 |
2.3 理论基础 |
2.3.1 价值链理论 |
2.3.2 交易成本理论 |
2.3.3 资源基础理论 |
2.3.4 供应链理论 |
3 EPC模式下分包商选择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3.1 指标选取的关键问题 |
3.1.1 价值链问题 |
3.1.2 交易成本问题 |
3.1.3 资源基础问题 |
3.1.4 供应链问题 |
3.2 分包商评价指标的选择 |
3.2.1 传统分包商评价指标体系中存在的不足 |
3.2.2 影响分包商选择的重要因素 |
3.2.3 分包商选择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3.3 指标权重的确定 |
3.3.1 ANP法基本原理 |
3.3.2 ANP法适用性分析 |
3.3.3 ANP法结构模型 |
3.3.4 ANP法赋权计算步骤 |
3.3.5 计算评价体系各指标权重 |
4 EPC模式下分包商选择评价指标模型的构建 |
4.1 常用的基本方法 |
4.1.1 筛选法 |
4.1.2 优选法 |
4.1.3 综合评价法 |
4.2 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的综合评价模型 |
4.2.1 基本方法和原理 |
4.2.2 评价程序 |
5 巴基斯坦Q项目分包商选择的实例分析 |
5.1 项目介绍 |
5.1.1 工程概况 |
5.1.2 分包思路 |
5.2 分包商选择步骤 |
5.2.1 施工分包策划 |
5.2.2 资格审查 |
5.2.3 分包商准入 |
5.2.4 分包招投标、评标与定标 |
5.2.5 项目执行 |
5.3 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的综合评价模型运用 |
5.3.1 分包商评价指标的实际运用 |
5.3.2 分包商评价指标计算 |
5.3.3 模型计算结果 |
6 研究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2)高质量发展视角下恒瑞医药经营业绩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高质量发展研究现状 |
1.2.2 企业经营业绩评价研究现状 |
1.2.3 高质量发展视角下经营业绩评价的研究现状 |
1.2.4 文献述评 |
1.3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图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1.4 创新点 |
第2章 相关概述及理论基础 |
2.1 企业经营业绩评价概述 |
2.1.1 企业经营业绩的概念 |
2.1.2 企业经营业绩评价的概念 |
2.2 高质量发展概述 |
2.2.1 高质量发展的概念 |
2.2.2 企业的高质量发展理念 |
2.3 理论基础 |
2.3.1 战略管理理论 |
2.3.2 利益相关者理论 |
2.3.3 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3章 恒瑞医药业绩评价现状及问题分析 |
3.1 恒瑞医药企业简介 |
3.2 恒瑞医药业绩评价概况 |
3.3 恒瑞医药业绩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 |
3.4 高质量发展视角下恒瑞医药经营业绩评价的适用性分析 |
3.4.1 高质量发展视角下恒瑞医药经营业绩评价的必要性 |
3.4.2 高质量发展视角下恒瑞医药经营业绩评价的可行性 |
第4章 高质量发展视角下恒瑞医药经营业绩评价体系构建 |
4.1 高质量发展视角下经营业绩评价体系的构建原则 |
4.1.1 战略导向性原则 |
4.1.2 高质量发展原则 |
4.1.3 可操作性原则 |
4.2 高质量发展视角下企业战略目标的细化 |
4.2.1 价值创造维度的企业战略目标 |
4.2.2 创新维度的企业战略目标 |
4.2.3 协调维度的企业战略目标 |
4.2.4 绿色维度的企业战略目标 |
4.2.5 开放维度的企业战略目标 |
4.2.6 共享维度的企业战略目标 |
4.2.7 绘制企业战略目标图 |
4.3 高质量发展视角下评价指标的初步设计 |
4.3.1 评价指标设计依据 |
4.3.2 价值创造层面的财务评价指标设计 |
4.3.3 创新层面评价指标设计 |
4.3.4 协调层面评价指标设计 |
4.3.5 绿色层面评价指标设计 |
4.3.6 开放层面评价指标设计 |
4.3.7 共享层面评价指标设计 |
4.4 高质量发展视角下评价指标的修正 |
4.4.1 基于相关系数法修正评价指标 |
4.4.2 基于变异系数法修正评价指标 |
4.4.3 评价指标的汇总 |
4.5 高质量发展视角下评价模型的建立 |
4.5.1 基于熵值法确定评价指标权重 |
4.5.2 基于改进功效系数法的经营业绩评价 |
第5章 高质量发展视角下恒瑞医药经营业绩评价体系应用 |
5.1 原始数据收集 |
5.2 基于熵值法的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
5.3 基于改进功效系数法的恒瑞医药经营业绩评价结果 |
5.4 高质量发展视角下恒瑞医药经营业绩评价的结果分析 |
5.4.1 价值创造层面业绩评价结果分析 |
5.4.2 创新层面业绩评价结果分析 |
5.4.3 协调层面业绩评价结果分析 |
5.4.4 绿色层面业绩评价结果分析 |
5.4.5 开放层面业绩评价结果分析 |
5.4.6 共享层面业绩评价结果分析 |
第6章 高质量发展视角下恒瑞医药的建议和保障措施 |
6.1 高质量发展视角下恒瑞医药的问题总结和改进建议 |
6.1.1 高质量发展视角下恒瑞医药的问题总结 |
6.1.2 高质量发展视角下恒瑞医药的改进建议 |
6.2 高质量发展视角下恒瑞医药经营业绩评价的保障措施 |
6.2.1 培养高质量发展意识 |
6.2.2 完善相关基础准备工作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基于改进功效系数法的经营业绩评价计算表 |
个人简历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3)CM纸业财务竞争力评价及提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文献评述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论文的创新点 |
第2章 财务竞争力的相关理论概述 |
2.1 财务竞争力的相关概念 |
2.1.1 企业财务竞争力 |
2.1.2 企业核心竞争力 |
2.2 财务竞争力的理论基础 |
2.2.1 企业资源理论 |
2.2.2 企业能力理论 |
2.2.3 企业战略理论 |
2.3 财务竞争力评价的方法 |
2.3.1 灰色关联度分析法 |
2.3.2 AHP层次分析法 |
2.3.3 因子分析法 |
2.3.4 模糊综合评价法 |
第3章 CM纸业现状分析 |
3.1 行业现状 |
3.2 公司简介 |
3.2.1 基本概况 |
3.2.2 CM纸业发展现状 |
3.2.3 CM纸业经营业绩 |
3.3 财务资源分析 |
3.3.1 基础资源 |
3.3.2 人力资源 |
3.4 财务能力分析 |
3.4.1 盈利能力比较分析 |
3.4.2 偿债能力比较分析 |
3.4.3 营运能力比较分析 |
3.4.4 成长能力比较分析 |
第4章 基于因子分析模糊评价法的CM纸业财务竞争力评价 |
4.1 CM纸业财务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4.1.1 指标构建原则 |
4.1.2 样本的选取 |
4.1.3 评价指标的选取 |
4.1.4 评价方法的选取 |
4.1.5 数据处理 |
4.2 模型计算 |
4.2.1 指标体系的检验 |
4.2.2 构造因子变量 |
4.2.3 正交旋转后因子得分系数矩阵 |
4.2.4 计算因子得分及排名 |
4.2.5 运用模糊综合评价得到各一级指标的权重 |
4.2.6 计算得出财务竞争力综合得分 |
4.3 研究结果分析 |
4.3.1 总体分析 |
4.3.2 各主因子分析 |
4.3.3 综合得分分析 |
第5章 CM纸业财务竞争力存在的问题及提升对策 |
5.1 CM纸业财务竞争力存在的问题 |
5.1.1 营业成本控制不到位 |
5.1.2 财务费用偏高 |
5.1.3 资产质量不高影响偿债能力 |
5.1.4 财务战略问题 |
5.2 提升CM纸业财务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
5.2.1 加强成本费用控制 |
5.2.2 科学举债与优化资本结构 |
5.2.3 提高资产质量 |
5.2.4 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
5.2.5 准确制定财务发展战略 |
第6章 结论 |
6.1 研究结论 |
6.2 论文不足之处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A互联网医疗企业财务绩效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综述 |
1.3.2 国内研究综述 |
1.3.3 国内外研究简要评述 |
1.4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思路 |
1.5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
1.5.1 研究内容 |
1.5.2 可能的创新点 |
1.6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企业财务绩效评价相关理论 |
2.1 企业财务绩效评价理论基础 |
2.1.1 委托代理理论 |
2.1.2 利益相关者理论 |
2.1.3 投入产出理论 |
2.1.4 权变管理理论 |
2.2 绩效评价方法及模型 |
2.2.1 杜邦分析法 |
2.2.2 平衡计分卡 |
2.2.3 因子分析法 |
2.2.4 经济增加值 |
2.2.5 加权综合评价模型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A互联网医疗企业财务绩效评价现状 |
3.1 A互联网医疗企业基本情况 |
3.1.1 A互联网医疗企业简介 |
3.1.2 A互联网医疗企业财务状况及经营成果 |
3.2 A互联网医疗企业现行财务绩效评价 |
3.2.1 现行财务绩效评价体系 |
3.2.2 现行财务绩效评价分析 |
3.3 A互联网医疗企业现行财务绩效评价存在的主要问题 |
3.3.1 反映的企业经营业绩失真 |
3.3.2 忽视非经常性损益对企业绩效的影响 |
3.3.3 缺乏对A互联网医疗企业特征的考量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A互联网医疗企业财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1 A互联网医疗企业财务绩效评价体系指标设计原则 |
4.2 A互联网医疗企业财务绩效评价体系指标设计目标 |
4.3 A互联网医疗企业财务绩效评价体系指标设计思路 |
4.4 A互联网医疗企业财务绩效评价体系指标选取与测算 |
4.4.1 EVA相关指标 |
4.4.2 效益类指标 |
4.4.3 创新能力指标 |
4.4.4 人员管理指标 |
4.4.5 A互联网医疗企业财务绩效评价指标汇总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A互联网医疗企业财务绩效评价方法 |
5.1 A互联网医疗企业财务绩效评价方法的选择 |
5.2 经济增加值基本原理 |
5.2.1 经济增加值基本思想 |
5.2.2 经济增加值基本模型 |
5.2.3 经济增加值计算步骤 |
5.3 层次分析法基本原理 |
5.3.1 层次分析法基本思想 |
5.3.2 层次分析法基本模型 |
5.3.3 层次分析法计算步骤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A互联网医疗企业财务绩效具体评价及结果分析 |
6.1 数据来源 |
6.2 A互联网医疗企业指标权重的确定 |
6.2.1 构建递进层次结构模型 |
6.2.2 构造判断矩阵及权重确定 |
6.2.3 一致性检验 |
6.2.4 计算各层元素对目标层的总排序权重 |
6.3 指标数据的处理与计算 |
6.3.1 基于EVA的会计科目调整 |
6.3.2 EVA及 EVA相关指标计算 |
6.3.3 指标数据整理及评价值的确定 |
6.4 A互联网医疗企业财务绩效评价结果分析 |
6.4.1 EVA指标与传统指标值对比分析 |
6.4.2 评价结果及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对策与建议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互联网医疗企业财务绩效评价指标权重确定调查问卷 |
(5)基于平衡计分卡的沿海开发集团绩效考核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有企业绩效考核相关研究 |
1.2.2 平衡计分卡绩效考核体系相关研究 |
1.2.3 文献述评 |
1.3 研究方法、研究内容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内容 |
第2章 相关理论分析 |
2.1 基于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的分析 |
2.2 基于权变理论的分析 |
2.3 基于核心竞争力理论的分析 |
2.4 基于系统理论的分析 |
2.5 基于中国特色现代国企制度理论的分析 |
第3章 沿海开发集团绩效考核体系现状及问题分析 |
3.1 沿海开发集团概况 |
3.1.1 集团发展状况 |
3.1.2 集团组织架构 |
3.1.3 集团公司发展战略 |
3.2 沿海开发集团战略目标分析 |
3.2.1 PEST分析 |
3.2.2 SPACE矩阵分析 |
3.2.3 VRIO框架分析 |
3.3 沿海开发集团绩效考核体系现状分析 |
3.3.1 国资委对沿海开发集团年度考核 |
3.3.2 集团对下属企业考核 |
3.4 现行绩效考核体系满意度调查 |
3.4.1 问卷样本分布情况 |
3.4.2 问卷调查设计 |
3.4.3 结果统计分析 |
3.5 绩效考核体系存在的问题 |
3.5.1 绩效管理与战略目标不能紧密结合 |
3.5.2 绩效考核机制不够完善 |
3.5.3 绩效考核指标不能真实反馈公司经营情况 |
3.5.4 绩效考核过程缺乏正确指导 |
第4章 沿海开发集团绩效考核体系的设计 |
4.1 绩效考核体系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
4.1.1 绩效考核体系建设的必要性 |
4.1.2 绩效考核体系建设的可行性 |
4.2 绩效考核体系设计总体思路 |
4.2.1 设计准备 |
4.2.2 设计总体思路 |
4.3 绩效考核体系设计原则与目标 |
4.3.1 设计原则 |
4.3.2 设计目标 |
4.4 平衡计分卡考核指标的选择 |
4.4.1 财务维度考核指标 |
4.4.2 客户维度考核指标 |
4.4.3 内部运营维度绩效考核指标 |
4.4.4 学习成长维度考核指标 |
4.5 考核指标标准和权重 |
4.5.1 考核标准 |
4.5.2 考核指标权重的确定 |
4.5.3 指标评分标准 |
第5章 沿海开发集团绩效考核体系的实施及保障措施 |
5.1 绩效考核体系实施重点 |
5.2 绩效考核体系的实施 |
5.2.1 主要原始数据 |
5.2.2 绩效考核结果 |
5.3 绩效考核体系的保障措施 |
5.3.1 建立以绩效为导向的企业文化 |
5.3.2 健全绩效考核制度 |
5.3.3 加强全方位的沟通机制 |
5.3.4 完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沿海开发集团绩效考核满意度调查问卷 |
(6)平衡计分卡在D公司绩效评价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本论文创新点 |
第二章 企业绩效评价相关理论 |
2.1 绩效评价相关理论 |
2.1.1 绩效评价的概念 |
2.1.2 绩效评价的方法 |
2.1.3 绩效评价的作用 |
2.2 平衡计分卡的相关理论 |
2.2.1 平衡计分卡的概念 |
2.2.2 平衡计分卡的作用 |
2.3 KPI绩效评价理论 |
2.3.1 KPI的概念 |
2.3.2 KPI的作用 |
2.4 KPI与平衡计分卡相结合的重要性 |
第三章 D公司绩效评价体系的现状及缺陷 |
3.1 D公司基本情况 |
3.1.1 公司概况 |
3.1.2 公司组织结构与部门职责 |
3.2 D公司绩效评价体系现状 |
3.2.1 现行绩效评价制度和方法 |
3.2.2 现行绩效评价体系的实施结果 |
3.3 D公司绩效评价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
3.3.1 绩效评价体系没有重视发展性和可持续性 |
3.3.2 侧重财务指标而忽略其他方面绩效指标 |
3.3.3 绩效评价体系不能有效激励员工 |
3.3.4 绩效评价指标的设置针对性较差 |
3.4 D公司发展环境分析 |
3.4.1 外部分析 |
3.4.2 内部分析 |
第四章 KPI与平衡计分卡相结合的绩效评价体系设计 |
4.1 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的原则 |
4.2 D公司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思路 |
4.3 D公司战略目标的明确 |
4.4 D公司战略地图的绘制 |
4.5 D公司绩效评价指标设置 |
4.5.1 公司级关键绩效指标的设置 |
4.5.2 部门级关键绩效指标的设置 |
4.5.3 员工级关键绩效指标的设置 |
4.6 D公司绩效评价指标权重的分配 |
4.6.1 准则层指标权重的分配 |
4.6.2 指标层指标权重的分配 |
第五章 D公司绩效评价体系的应用及保障措施 |
5.1 KPI与平衡计分卡相结合的绩效评价体系在D公司中的应用 |
5.1.1 评价指标的数据采集 |
5.1.2 数据标准化处理 |
5.1.3 确认评价标准 |
5.1.4 综合评价 |
5.2 D公司绩效评价体系实施的保障措施 |
5.2.1 绩效指标评价结果要与激励挂钩 |
5.2.2 完善公司内部经营流程 |
5.2.3 构建绩效评价电子信息系统 |
5.2.4 健全企业的沟通反馈机制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不足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不足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7)江西电信业绩评价体系的问题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业绩评价体系的相关文献 |
1.2.2 业绩评价指标的相关文献 |
1.2.3 电信行业业绩评价的相关文献 |
1.2.4 文献述评 |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本文的基本框架 |
2 企业业绩评价的理论概述 |
2.1 企业业绩评价的概念及构成要素 |
2.1.1 企业业绩评价的含义 |
2.1.2 企业业绩评价的构成要素 |
2.2 企业业绩评价的方法及作用 |
2.2.1 企业业绩评价的方法 |
2.2.2 企业业绩评价的作用 |
2.3 企业业绩评价的理论基础 |
2.3.1 战略管理理论 |
2.3.2 委托代理理论 |
2.3.3 利益相关者理论 |
2.3.4 激励理论 |
3 江西电信业绩评价体系的现状分析 |
3.1 江西电信公司背景介绍 |
3.1.1 电信行业特征 |
3.1.2 江西电信基本情况 |
3.1.3 江西电信经营状况 |
3.2 江西电信现行业绩评价体系简介 |
3.2.1 业绩评价的总体目标 |
3.2.2 业绩评价指标的选取 |
3.2.3 业绩评价方法的设置 |
3.2.4 业绩评价考核结果的应用 |
4 江西电信业绩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4.1 江西电信业绩评价体系存在问题 |
4.1.1 业绩评价目标追求短期经济利益 |
4.1.2 客户满意度指标权重低 |
4.1.3 评价指标单一化,忽略技术创新业绩评价指标 |
4.1.4 缺乏供应商风险评估管理 |
4.1.5 员工绩效评价失去真实性 |
4.1.6 缺乏生态环保及社会责任的意识 |
4.2 江西电信业绩评价指标体系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4.2.1 业绩评价目标以单一财务指标为导向 |
4.2.2 业绩评价指标权重设置不合理 |
4.2.3 非财务评价指标设置不全 |
4.2.4 未涉及供应商绩效评价 |
4.2.5 员工绩效评价方法过于单一 |
4.2.6 业绩评价主体未涉及社会利益相关者 |
5 江西电信业绩评价体系的改进措施 |
5.1 构建经济、社会、环境三重目标协调发展的绩效评价体系 |
5.1.1 完善业绩评价财务指标评价,引入EVA价值管理 |
5.1.2 使用平衡计分卡设置非财务指标 |
5.2 加大非财务指标权重,合理设置指标权重 |
5.2.1 降低收入考核指标权重 |
5.2.2 加大客户满意度指标权重 |
5.2.3 设置客户维系部门 |
5.3 引入可持续发展业绩评价观,评价指标多样化 |
5.3.1 设置创新方面业绩评价指标 |
5.3.2 增加反映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 |
5.4 评价客体多元化,增设供应商评价 |
5.4.1 设定供应商评估指标 |
5.4.2 划小承包,完善倒三角支撑体系 |
5.5 建立基于多指标的综合性评价方法 |
5.5.1 员工考核指标实行定量与定性结合 |
5.5.2 形成长期激励机制,充分调动企业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
5.6 业绩评价主体扩大至社会利益相关者 |
5.6.1 注重经营过程的合法合规性 |
5.6.2 建立绿色管理业绩评价体系,增强社会责任 |
6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公司治理视角下油气企业研发投入对财务竞争力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摘要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3.1 国外研究综述 |
1.3.2 国内研究综述 |
1.3.3 国内外研究评价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1.5 研究方法 |
第2章 相关理论与机理框架 |
2.1 主要概念界定 |
2.1.1 公司治理内涵 |
2.1.2 研发投入内涵 |
2.1.3 财务竞争力内涵 |
2.2 公司治理维度 |
2.2.1 股东 |
2.2.2 董事会 |
2.2.3 监事会 |
2.2.4 高级管理层 |
2.3 研发投入维度 |
2.3.1 研发资金投入 |
2.3.2 研发人员投入 |
2.4 财务竞争力维度 |
2.4.1 财务战略 |
2.4.2 财务资源 |
2.4.3 财务能力 |
2.4.4 社会责任履行能力 |
2.4.5 风险管控能力 |
2.5 相关理论基础 |
2.5.1 公司治理理论 |
2.5.2 研发投入理论 |
2.5.3 财务竞争力理论 |
2.6 公司治理视角下油气企业研发投入对财务竞争力影响的机理框架 |
第3章 油气企业公司治理、研发投入和财务竞争力现状 |
3.1 油气企业样本选择和数据来源 |
3.2 油气企业公司治理现状 |
3.2.1 股权结构现状 |
3.2.2 董事会现状 |
3.2.3 监事会现状 |
3.2.4 高级管理层现状 |
3.3 油气企业研发投入现状 |
3.3.1 研发资金投入现状 |
3.3.2 研发人员投入现状 |
3.4 油气企业财务竞争力现状 |
3.4.1 财务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
3.4.2 财务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3.4.3 财务竞争力评价方法 |
3.4.4 财务竞争力测算 |
3.4.5 财务竞争力得分和状态分布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研究假设与实证设计 |
4.1 油气企业研发投入对财务竞争力影响的研究假设 |
4.2 公司治理对油气企业研发投入与财务竞争力关系调节作用的研究假设 |
4.2.1 股权结构对研发投入与财务竞争力关系调节作用的研究假设 |
4.2.2 董事会特征对研发投入与财务竞争力关系调节作用的研究假设 |
4.2.3 监事会特征对研发投入与财务竞争力关系调节作用的研究假设 |
4.2.4 高级管理层特征对研发投入与财务竞争力关系调节作用的研究假设 |
4.3 变量定义与测度 |
4.3.1 被解释变量 |
4.3.2 解释变量 |
4.3.3 调节变量 |
4.3.4 控制变量 |
4.4 实证模型构建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实证分析 |
5.1 描述性分析 |
5.2 相关性分析 |
5.3 回归分析 |
5.3.1 主效应分析 |
5.3.2 调节效应分析 |
5.4 稳健性检验 |
5.5 实证研究结果汇总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基于公司治理和研发投入的油气企业财务竞争力提升对策 |
6.1 完善公司治理 |
6.1.1 适度提高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 |
6.1.2 适度降低社会公众股比例 |
6.1.3 适度提高法人股比例 |
6.1.4 增加独立董事人数并健全独立董事机制 |
6.1.5 建立以业绩为导向的高管薪酬体系 |
6.1.6 建立有效的高管持股激励机制 |
6.2 提高研发投入效率 |
6.2.1 加大对油气行业研发投入的政府扶持力度 |
6.2.2 完善研发投入相关信息披露制度 |
6.2.3 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 |
6.2.4 适度加大研发资金投入力度 |
6.2.5 完善研发人员的培养机制 |
6.2.6 建立研发活动动态管理机制 |
6.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表1 油气企业样本表 |
附表2 油气企业部分数据简表 |
附表3 油气企业社会责任指数简表 |
附表4 油气企业内部控制指数简表 |
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9)可立公司基于EVA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1.2.1 相关理论基础 |
1.2.2 经济增加值(EVA)的计算 |
1.2.3 相关文献综述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第2章 可立公司现行绩效考核体系分析 |
2.1 可立公司的概况 |
2.2 可立公司绩效考核现状 |
2.2.1 可立公司绩效考核基本评价指标 |
2.2.2 可立公司绩效考核基本流程 |
2.2.3 可立公司绩效考核等级评定方法 |
2.2.4 可立公司现行绩效体系评价结果 |
2.3 可立公司绩效评价存在的问题 |
2.3.1 没有考虑权益资本成本 |
2.3.2 评价指标设计不合理 |
2.3.3 评价指标缺乏客观性 |
2.3.4 集团内部之间缺乏可比性 |
2.4 可立公司现行评价体系问题的成因 |
2.4.1 可立公司所处行业及企业性质限制 |
2.4.2 可立公司企业价值创造意识薄弱 |
2.4.3 可立公司指标体系建立不科学 |
2.4.4 可立公司对EVA体系认识不足 |
第3章 可立公司基于EVA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3.1 可立公司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总体思路 |
3.1.1 可立公司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必要性 |
3.1.2 可立公司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
3.1.3 可立公司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思路 |
3.2 可立公司基于EVA的评价指标选择 |
3.2.1 可立公司基于EVA的 EVA核心评价指标 |
3.2.2 可立公司基于EVA关键财务指标 |
3.2.3 可立公司基于EVA的客户维度指标 |
3.2.4 可立公司基于EVA的内部运营维度指标 |
3.2.5 可立公司基于EVA的学习成长维度指标 |
3.3 可立公司基于EVA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
3.3.1 可立公司层次分析法应用过程 |
3.3.2 可立公司层次分析法权重确认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EVA的绩效评价在可立公司的应用 |
4.1 可立公司EVA指标会计调整 |
4.1.1 可立公司EVA会计指标调整原则 |
4.1.2 可立公司EVA重点调整项目 |
4.2 可立公司EVA计算 |
4.2.1 可立公司税后经营净利润确定 |
4.2.2 可立公司资本总额确定 |
4.2.3 可立公司加权平均资本成本率确定 |
4.2.4 可立公司EVA值及EVA核心指标确认 |
4.3 可立公司基于EVA绩效指标计算分析 |
4.3.1 可立公司EVA核心指标计算分析 |
4.3.2 可立公司关键财务指标计算分析 |
4.3.3 可立公司非财务指标的计算分析 |
4.4 可立公司基于EVA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分析 |
4.4.1 可立公司基于EVA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目标值 |
4.4.2 可立公司基于EVA的绩效评价结果及分析 |
4.4.3 可立公司基于EVA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与现行绩效体系对比 |
第5章 可立公司应用EVA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保障措施 |
5.1 思想理念的转换 |
5.1.1 树立基于EVA的可立公司治理观念 |
5.1.2 树立EVA价值导向 |
5.2 加强财务相关人员管理 |
5.2.1 加强相关知识学习 |
5.2.2 强化内部控制 |
5.3 内部管理支持 |
5.3.1 将EVA绩效体系与可立公司战略有机结合 |
5.3.2 建立与EVA体系匹配的激励机制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中石油哈尔滨销售分公司核心竞争力提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课题的来源与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相关研究评述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案与方法 |
1.5 论文研究框架 |
第2章 中石油哈尔滨分公司发展状况与环境分析 |
2.1 公司发展概况 |
2.2 公司战略资源分析 |
2.2.1 公司运营加油站 |
2.2.2 人力资源 |
2.2.3 品牌资源 |
2.2.4 财务资源 |
2.3 公司能力分析 |
2.3.1 营销能力 |
2.3.2 网络建设能力 |
2.3.3 资源组织能力 |
2.4 公司营销环境分析 |
2.4.1 政治环境分析 |
2.4.2 经济环境分析 |
2.4.3 社会环境分析 |
2.4.4 成品油行业环境分析 |
2.5 公司竞争对手分析 |
2.5.1 中石化分析 |
2.5.2 中化集团分析 |
2.5.3 社会民营企业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中石油哈尔滨分公司核心竞争力评价 |
3.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3.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3.2.1 资源能力 |
3.2.2 管理能力 |
3.2.3 市场能力 |
3.2.4 服务能力 |
3.3 核心竞争力有效要素识别 |
3.3.1 建立评价指标因素集合 |
3.3.2 建立评价的评语集 |
3.3.3 确定权重分配集 |
3.3.4 建立评判隶属矩阵R |
3.4 核心竞争力有效要素识别结果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中石油哈尔滨分公司核心竞争力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分析 |
4.1 服务能力存在问题与分析 |
4.1.1 服务能力存在的问题 |
4.1.2 服务能力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4.2 资源能力存在问题与分析 |
4.2.1 资源能力存在的问题 |
4.2.2 资源能力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4.3 管理能力存在问题与分析 |
4.3.1 管理能力存在的问题 |
4.3.2 管理能力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4.4 市场能力存在问题与分析 |
4.4.1 市场能力存在的问题 |
4.4.2 市场能力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中石油哈尔滨分公司核心竞争力提升对策 |
5.1 提升服务能力 |
5.1.1 规范服务态度 |
5.1.2 提升结算速度和车辆进出站效率 |
5.1.3 优化非油品销售流程 |
5.2 提升资源能力 |
5.2.1 提升资产综合管理能力 |
5.2.2 提升成本费用管控水平 |
5.2.3 提升全面预算管理水平 |
5.3 提升管理能力 |
5.3.1 深度开展企业间合作 |
5.3.2 提升管理能力完善管理体制 |
5.3.3 树立人才强企意识 |
5.4 提升市场能力 |
5.4.1 加强市场分析灵活提升市场份额 |
5.4.2 科学规划加油站网络建设 |
5.4.3 创新服务模式线上线下结合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个人简历 |
四、完善业绩评价指标体系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论文参考文献)
- [1]EPC模式下S电建公司的分包商选择研究[D]. 刘明. 西南大学, 2020(05)
- [2]高质量发展视角下恒瑞医药经营业绩评价研究[D]. 丁宁. 华东交通大学, 2020(01)
- [3]CM纸业财务竞争力评价及提升研究[D]. 李楠. 沈阳工业大学, 2020(01)
- [4]A互联网医疗企业财务绩效评价研究[D]. 何柳.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20(07)
- [5]基于平衡计分卡的沿海开发集团绩效考核体系研究[D]. 顾振中. 兰州理工大学, 2020(01)
- [6]平衡计分卡在D公司绩效评价中的应用研究[D]. 王悦. 西安石油大学, 2020(12)
- [7]江西电信业绩评价体系的问题探讨[D]. 谢颖. 江西财经大学, 2019(04)
- [8]公司治理视角下油气企业研发投入对财务竞争力的影响研究[D]. 朱志红. 东北石油大学, 2019(03)
- [9]可立公司基于EVA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D]. 李清林. 湖南大学, 2019(05)
- [10]中石油哈尔滨销售分公司核心竞争力提升研究[D]. 霍韵伊.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9(02)
标签:业绩评价论文; 绩效评价论文; 绩效考核制度论文; 企业绩效评价体系论文; 绩效考核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