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母亲六十“绣”家书(论文文献综述)
刘兆永[1](2020)在《新世纪以来台湾文学中历史书写的空间叙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台湾新世纪以来的历史书写着重表现历史,历史是过去发生的事情,其定义本就以时间作为参考维度,而历史书写中的空间以及所呈现的变景,又是以空间为对象的书写。任何叙事作品都无法脱离空间而存在,空间承载着人类活动,在历史书写中,空间保留了权力、文化等外力作用的痕迹,具有言说历史的能力。论文的绪论部分主要是对研究背景、概念以及当下研究现状的分析。第二章主要是介绍实体空间,从城市、乡村再在家族聚居空间,从历史变迁中看到空间所保留的痕迹,这其中牵涉到政治、文化等多方面的影响,从庙宇、道路、邮政大楼、学校、祠堂等空间分析关于台湾历史变迁以及台湾人的心理感受。在第三章中分析回忆与想象空间的建构。这部分我们主要分析作家如何建构想象与记忆空间,同时将主观的想象与记忆变得客观,在历史书写中体现出普遍性。在第四章中,论文从叙事的角度讨论空间叙事的叙事策略,从主题并置、分形叙事以及嵌入式三个方面对以上所述的空间进行讨论,发现作家们建构空间的共同特点。第五章主要写空间叙事之于历史书写的意义,首先是空间的时间性,在历史书写中,空间能够表现出时间的流逝,体现出空间的时间化特点;其次在历史书写中,空间既是催发作家书写地方的动力也是书写凭证,这是空间能够在历史书写中体现出的重要意义。
吕露[2](2020)在《清初宣城派诗人高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高咏是清初宣城派的主要代表作家之一,工诗歌、古文,兼工书画,时称“三绝”。高咏在清初诗坛颇有名气,曾得到顾梦游、施闰章、陈祚明、徐乾学等诸多学者的赞赏;他还与施闰章共同主持清初东南(宁国府)诗坛三十余年,对宣城地区诗歌振兴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遗山堂集》《遗山诗校注》和《侯潭高氏族谱》(1)(清乾隆二年刻本)为中心,考述其家世、生平,梳理其交游,论述其诗歌题材内容以及审美风貌,辑录其词与辞赋,以期对高咏其人其作品作整体观照。除绪论、结语外,论文分为四章:第一章介绍高咏的家世渊源、生平经历。在梳理《侯潭高氏族谱》、高咏诗歌及友人赠诗、《清史稿》等原始文献的基础上,论述高氏“耕读传家、清门隐德”“建祠修谱、孝悌为本”的淳朴家风以及“精研理学”“诗书传家”的深厚家学。以康熙十八年(1679)高咏举博学鸿儒为界,大体可将其生平经历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高咏早得俊名,后屡踬名场,四处飘零,滞留京城十余年;后期,高咏举博学鸿儒,被授以翰林院检讨,入明史馆修纂《明史》,后因病致仕,回到宣城。第二章梳理高咏的交游。高咏一生交游广泛,根据交游者身份的不同,大体可将其所交归为五类:宣城派友人、艺苑至交、遗民高士、达官显宦及其他友人。高咏与友人的交游,赋予其艰难困顿的人生以重要意义,友人不仅给他以支持与力量,还对其思想、创作产生影响。通过分析高咏与不同层次友人的交游,可以管窥在改朝换代的社会巨变下,清初士人的生存面貌、心理状况以及他们之间的相互影响。第三章分析高咏诗歌题材内容。写景诗、题画诗、送别诗、祝寿诗、应制恭纪诗是高咏最主要的五类诗歌题材。高咏登临纪游,或融情于景、或借景抒情,在写景诗中寄寓丰富细腻的情思;题画诗除了体现高咏作为画家的审美趣味外,还反映出他对历史的思考,并借此抒情议论;送别诗情谊深厚,感人至深,反映出高咏仕与隐、归与留复杂矛盾的思想;祝寿诗除祝寿称颂等题中应有之义外,还饱含诗人对生命意义的追寻以及对友情亲情的珍惜;应制恭纪诗或为随驾纪行,或为感怀纪恩,无不洋溢着康熙盛世的太平气象。第四章论述高咏诗歌的审美风貌。高咏早年诗歌,大量运用象征凄冷孤苦的意象,表达自己日坐愁城苦海的哀怨悲怆,多穷愁之调,凄怆之音,呈现“沉郁凄怆”的诗歌风貌。高咏晚年所处环境有所不同,心境也随之发生改变,诗中多秾丽华贵、吉祥福瑞的诗歌意象,并且频繁创作体制较大的组诗和工巧妍丽的排律,绮密瑰妍,文辞博赡,诗歌呈现出“雍容繁复”的风貌。
栾鑫[3](2020)在《潘曾沂《小浮山人年谱》整理与研究》文中指出《小浮山人年谱》一卷,按年编次,乾隆五十七年(1792)至道光二年的三十二年为谱主潘曾沂自订,道光三年至咸丰二年为其子潘仪凤续订。年谱记言兼记事,展现了清中期吴中诗人、慈善家潘曾沂的一生。潘曾沂(1792-1852),字功甫,江苏吴县人,“吴中七子”之一,早有诗名,江南艺文家族贵潘群星璀璨时期代表人物,早年家族师长精心培养,青年居官京师,中年回苏闭门。潘曾沂的诗风格几经变化,其诗风由活泼飞动转向禅意的关键时期,曾请人题跋“临顿新居图”,从跋文既可见其交往范围之广亦能窥得其诗风转变机缘。潘曾沂早年诗学晚唐,诗风华美,中年辞官归乡,三次出游,途中写作大量山水诗,因其是诗人亦是享有盛名的慈善家,诗中饱含诗人强烈的生命意识,显示出积极的生命观。这一时期,诗作风格近“诚斋体”,藴含理趣和思辩性,语言自由透脱。因他躬耕劳作亲近农桑,也具平民化特色。对比青年所作,中年诗风由“唐”入“宋”。分析潘曾沂诗风由唐转宋原因,“五应礼部试不第”的才名之劫引发潘曾沂自我反思,他尝试创作学人之诗;在京加入宣南诗社,诗友崇宋影响了他,使他诗风稳定;至交至亲相继过世对他内心造成重创,后耽味禅悦,精研佛理,诗中蕴含理趣。以上三个主因促使他诗风彻底转换成宋风。论文分上下两编,上编对谱主潘曾沂进行研究,介绍其家世、生平、着述、交游、诗歌特点,下编为《小浮山人年谱》补与注,先补后注,对原谱进行补充与注解,爬梳潘氏着作及相关文献,求详求实还原潘曾沂的人生轨迹。
刘秀珍[4](2019)在《多元与新变 ——19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世纪90年代以来,台湾社会多元文化语境的发展赋予了文学创作较为包容的论述空间。在西方文化思潮的深刻影响与全球化时代消费浪潮的冲击下,和社会及个人联系最为紧密的散文创作出现了异于前代的较大变化与革新。散文创作主体性意识日益凸显,主题与题材趋向多元化,在散文艺术的经营上也呈现了鲜明的创新姿态。台湾散文近三十年的发展既展现了作为文学创作最大宗的散文如何被商品化浪潮裹挟并消费化的历程,也在代际更替中反映了创作主体既呼应传统、又努力开辟新的艺术表现路径的尝试。本论文一方面力图概括其近三十年台湾散文在社会及文学思潮变化影响下的主要特征及变迁走向,另一面则选择代表性作品与创作现象展开论述,以点面结合的方式组构全文框架,企望形成具有史论意义的研究结论。本论文分五章展开论述。绪论部分回顾19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研究现状,厘清研究对象的概念及研究内容和思路。第一章“19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的生成场域”从“后解严时代的多元文化语境”“本土化运动下的文化建构”“消费文化机制与散文生产”三方面来分析90年代以来散文的生成语境,着眼于占据主流话语地位的文化与文学思潮影响辨析,梳理散文创作的外部环境特征。第二章“散文主体精神的多维呈现”则力图提炼90年代至今台湾散文创作彰显的主体精神特质与个性风貌,从女性主体性构建、边缘族群主体建构、乡土意识及原乡情怀等方面来探析散文创作主体的文化心理与文化选择,追索贯穿文本的主体精神,缀连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创作的多元文化性格构图。第三章“散文主题的多元取向”梳理90年代以来散文创作主题与题材的多样化特征,选取有代表性的散文创作现象加以解读,凸显散文创作进程中的继承与革新,并以“都市散文”“家族散文”“怀旧散文”为重点展开讨论。第四章主要论述散文的艺术新变。第一节讨论散文文体意识的“出位”与虚构议题,梳理台湾文坛有关散文文体内涵、散文跨界、散文虚构的主要观点,评述散文出位现象及由于散文虚构产生的论争,并就文学奖对散文创作的影响进行辨析;第二节则以作品为例,讨论散文艺术革新的具体表现,包括散文创作的“出位”现象分析、散文意象的刻意经营以及散文情感叙述方式对传统的颠覆。第三节将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的空间书写置于后现代主义视野加以讨论,以凸显后现代文化思潮对散文创作的影响。第五章则撷取了部分作家作品为研究对象以加强前述论证,以个案呈现散文发展进程中的历史脉络与流变轨迹。结语部分总结了台湾散文的发展阶段与创作队伍的代际构成,立足散文创作内外视角评述了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创作的整体特征及文学史价值,肯定其对散文艺术创新的探索,并提出对台湾散文创作未来走向的思考,认为台湾散文未来在注重个体生命意义探究的同时,创作主体需要更深层次的自省与积淀,重建人文关怀及坚守理想主义的立场,应当纳入更广泛的现实社会关怀。
陈月雯[5](2019)在《奕绘诗词研究》文中提出奕绘是清代嘉道时期重要的宗室文人,也是清代满族文坛上重要的诗人、词人,他曾历任散秩大臣、镶红旗总族长、东陵守护大臣、内大臣、正白旗汉军都统,今存诗歌和词作共一千五百零四首,其中,《观古斋妙莲集》、《写春精舍词》及《明善堂文集》收录其诗词一千四百九十九首,《白山词介》补录其词作两首,《石渠宝笈》补录其诗歌一首,《骨董琐记》补录其诗歌一首,《晚晴簃诗汇》补录其诗歌一首。本文将着重探讨奕绘的生平交游情况、文学主张、诗词创作风格的渊源、题材取向和艺术成就等几个方面的内容。奕绘的交游范围很广,对象有他的师友、宗族亲眷和一些方外之人,这为他的诗词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诗论方面,奕绘提倡“缘情说”,强调诗歌抒情言志的功用,着意于描摹现实,推崇“神化”、“明快”,反对拘泥于格律;词论方面,奕绘对《钦定词谱》抱有“用而生疑”的态度,对词律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在创作取向上,奕绘的诗词表现了满族特有的民族情感和民族意识,揭露了统治阶级内部的尖锐矛盾,鞭挞了官吏草菅人命、贪污纳贿等种种社会弊端,赞扬了劳动人民的生活智慧和高尚品质。在艺术风貌上,奕绘学习韩愈以文为诗,务趋写实与想象玄奇并存,崇尚清静素朴之美。究其诗词创作风格的渊源,除了师法韩愈、袁枚等前人大家这一文学传承的因素,奕绘还深受清代崇道之风和宗室文人群体的影响。通过对奕绘诗词的研究,有利于我们了解清代满族文人的文学创作以及宗室文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风貌。
曹多勇[6](2017)在《看老子 短篇小说》文中提出看老子,就是看父亲。妻子去看我父亲之前,要做不少准备工作。比如说,上街买一点吃的喝的带上。父亲八十岁,满嘴牙没剩下几颗,还一颗一颗的都是假摆设,不管用,不能碰,晃里晃荡的连着一丝根,咬东西使不上力气不说,吃东西碰上面还钻心地疼痛。牙齿长嘴里不能当牙齿用,还不能乱遭惹,父亲哪受过这样的窝囊气。父亲去镇医院找医生,说你们把我剩下的牙齿全拔掉,一颗都不要留,我看吃东西还疼不疼?医生不开药方,也
王晓宁[7](2017)在《一个伪满进步军官的婚姻观研究 ——以《辙印深深:一个伪满军官的日记》为中心》文中研究指明伪满洲国是中国近代史上矛盾集中爆发的产物,之后伪满军官这一阶层随之产生。这一阶层一直被看作是日本侵略中国的帮凶,甚至被人用“汉奸”的眼光看待。本文借助一个伪满进步军官施明儒留下的日记——《辙印深深——一个伪满军官的日记》,聚焦其婚姻观,探查这个阶层中进步者的言行、素质与生活状态,以反衬出落后者的腐化堕落,并借此反映出当时伪满社会整体的状况。本文共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包括文章的选题意义,各种概念的界定,研究现状、创新点,还包括对施明儒的个人生平和日记概况等的介绍。第二部分介绍伪满进步军官婚姻观形成的背景,其中背景一为民国时期东北社会婚姻观的变化,包括择偶标准的变化,开始重视内在修养;婚礼新风俗:西式文明婚礼出现;离婚与再婚的增多等;背景二为伪满进步军官婚姻观形成的现实因素,包括伪满军官的总体受教育程度较高,伪满军官的收入与地位较高等。通过背景的介绍,可以看到施明儒的婚姻观既受到当时社会上流行的婚姻观念的影响,又受到伪满军官本身经历的影响,体现那个时代的东北特色。第三部分具体写伪满进步军官的婚姻观,包括择偶观——新时代女性应具备的品行和择偶标准;结婚观,包括对恋爱的看法、对婚姻的看法、以及对家庭的看法等。通过对其婚姻观的分析,得出了施明儒婚姻观中体现了浓厚的爱国思想这一结论。第四部分补充了施明儒婚姻观中日本因素的影响,包括日本使他的婚姻过程波折不断,反殖民思想对于生育下一代的影响,同时又强调了他婚姻观中的反日并不偏激,而是理性的。第五部分为结语,将论文的主要观念进行总结与升华。
葛杰[8](2017)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家族记忆散文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家族记忆散文作为上个世纪90年代以后兴起的一股文学潮流,一直以来没有引起学界足够的重视,缺乏系统性研究。本文旨在较为全面地考察和描述这一文学现象,重点讨论它在重建中国现代史以及拓展散文文体审美方面作出的努力和尝试。论文第一章追溯了家族记忆散文的起源,旨在为家族记忆散文“寻根”,采取文化研究和对比分析的方式,比较两岸不同的政治背景、文化气候以及文脉延续,从个体身份焦虑、家族身份焦虑、散文身份焦虑三方面分析两岸相异和相通之处,寻找家族记忆散文的土壤、养料与精神源头;第二、三、四章采取综合归纳、文献研究、个案分析等方式,旨在为家族记忆散文“画像”,家族记忆散文从内容识别、审美识别和思想识别三个方面,对应打造个人记忆空间、文体想象空间和知识分子话语空间,从而完成对现代史的个性化构建;论文最后一章,尝试为家族记忆散文“定论”,集中探讨家族记忆散文的文体意义。研究发现,家族记忆散文在书写家族记忆的背后,暗含着对五四理性精神与人文精神的重拾,其对集体记忆与个体记忆、纪实与虚构、过去与现在等关系的处理,对散文文体本身的丰富和革新,以及对中国现代史的重省和再思都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启发意义。
魏鹏[9](2015)在《鲁迅的行孝方式》文中研究表明近几年,我看到好几家的书店里都在卖着一本传统的儿童读物《二十四孝图》。我知道这是一本鲁迅看过的书,书里树了二十四个行孝标兵,其中宣扬的"子路负米"、"哭竹生笋"、"老莱娱亲"、"郭巨埋儿"等等孝道,竟然把自然的本能的爱,变得那么复杂可怕。儿时的鲁迅,自从请人讲完了书里的二十四个故事之后,才知道做孝子之难,对自己想做孝子的计划,也完全绝望了。然而纵观鲁迅的一生,他虽然没有去仿效那些所谓的行孝标兵,可谁又
吕婉婷[10](2014)在《董以宁诗文研究》文中指出董以宁是清初“毗陵四家”之一,清初常州一位重要文人。目前学术界对董以宁的研究比较少,本文拟从三个方面对其诗文加以探究。绪论主要介绍董以宁的研究现状和着作情况。第一章立足于相关的文献资料,对董以宁的家世、生平经历和交游情况进行较清晰的勾勒,从而比较真实地还原董以宁的人生轨迹和性格特点,探讨人生经历对他文学创作的影响。第二章从散文理论、散文内容和散文特点三个方面分析董以宁的散文。将董以宁置于明末清初的学术背景和地域文学下,探讨其散文理论的特点和意义。从文本出发进行详细分析,将董以宁的散文分为传记、游记和赠序三大类。概括出他的散文特点为“以欧苏为宗”,笔法委折流畅,感情真挚委婉,语言雅洁醇厚。第三章对董以宁的诗歌进行较详细的论述。董以宁的诗歌理论与其散文理论是相通的,主创新,反模拟,抒性情。诗歌主要包括咏怀诗、时事诗、山水诗、羁旅诗和酬赠诗。董以宁的诗歌追慕汉魏唐宋,不拘一家,诗风雄浑沉郁,间有清雅之风,擅长运典,文字醇雅。
二、母亲六十“绣”家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母亲六十“绣”家书(论文提纲范文)
(1)新世纪以来台湾文学中历史书写的空间叙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概念阐释 |
1.3 研究意义 |
1.4 国内研究现动态与评析 |
1.5 创新点与难点 |
1.6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2 历史书写中的城市、乡村与家族等空间 |
2.1 政治权利表达——城市空间 |
2.2 从城市到家族的过渡空间——乡村空间 |
2.3 生存与生产——家族聚居空间 |
2.4 历史书写中实体空间的建构方式 |
3 历史书写中的想象与回忆空间 |
3.1 回忆空间——历史书写中的空间还原 |
3.2 想象空间——历史书写中的合理构想 |
3.3 历史书写中想象、回忆空间的建构 |
3.4 想象、回忆与真实——历史书写中非虚构的辩证 |
4 历史书写中的空间叙事策略 |
4.1 主题与空间的并置 |
4.2 表现原因与结果的分形叙事 |
4.3 表现主题的内置式空间 |
5 空间叙事在台湾历史书写中的重要意义 |
5.1 空间的时间化 |
5.2 特定空间是书写地方历史的创作刺点 |
5.3 空间场景呈现历史叙事的真实性 |
5.4 空间于历史书写独特的审美感受 |
6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2)清初宣城派诗人高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高咏的家世及生平 |
第一节 高咏家世渊源——以《侯潭高氏族谱》为中心 |
一、家风淳朴 |
二、家学深厚 |
第二节 高咏生平经历 |
一、屡踬名场,飘零离散 |
二、承恩玉墀,博鸿晚遇 |
第二章 高咏交游考 |
第一节 宣城派友人 |
第二节 艺苑至交 |
第三节 遗民高士 |
第四节 达官显宦 |
第五节 其他友人 |
第三章 高咏诗歌的题材内容 |
第一节 写景诗 |
第二节 题画诗 |
第三节 送别诗 |
第四节 祝寿诗 |
第五节 应制恭纪诗 |
第四章 高咏诗歌的审美风貌 |
第一节 早年诗歌:沉郁凄怆 |
一、凄冷孤苦的意象选择 |
二、直抒胸臆的情感表达 |
第二节 晚年诗歌:雍容繁复 |
一、秾丽华贵、吉祥福瑞的意象 |
二、联章兴怀、体制宏大的组诗 |
三、铺排联缀、工巧妍丽的排律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高咏词与辞赋辑录 |
致谢 |
(3)潘曾沂《小浮山人年谱》整理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意义与价值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与基本思路 |
上编:潘曾沂研究 |
第一章 潘曾沂的家世与生平 |
第一节 家世 |
一、先世 |
二、家族世系 |
第二节 生平 |
一、经历 |
二、着述纂辑情况 |
第二章 潘曾沂的交游网络——以“临顿新居图”题跋为中心 |
第一节 “临顿新居图”的绘制缘由与题跋情况 |
一、绘图缘由 |
二、题跋内容选录 |
第二节 “临顿新居图”题跋所见潘曾沂交游网络 |
一、师长前辈 |
二、宣南诗友 |
三、同乡世交 |
四、同官同道 |
五、吴地僧人 |
第三节 “临顿新居图”的社会文化内涵 |
第三章 潘曾沂山水诗的特征及诗风转变 |
第一节 潘曾沂山水诗的创作实践 |
一、潘曾沂山水诗中的生命意识和生命观 |
二、潘曾沂山水诗的艺术特徵 |
第二节 潘曾沂诗风由唐入宋原因探析 |
一、科场受挫 |
二、宣南诗社诗友影响 |
三、亲友离世 |
下编:《小浮山人年谱》 |
一、凡例 |
二、谱前 |
三、正谱·潘曾沂自订 |
乾隆五十七年壬子 一嵗(1792 年) |
五十八年癸丑 二嵗(1793 年) |
五十九年甲寅 三嵗(1794 年) |
六十年乙卯 四嵗(1795 年) |
嘉庆元年丙辰 五岁(1796 年) |
二年丁巳 六岁(1797 年) |
三年戊午 七岁(1798 年) |
四年己未 八岁(1799 年) |
五年庚申 九岁(1800 年) |
六年辛酉 十岁(1801 年) |
七年壬戌 十一岁(1802 年) |
八年癸亥 十二岁(1803 年) |
九年甲子 十三岁(1804 年) |
十年乙丑 十四岁(1805 年) |
十一年丙寅 十五岁(1806 年) |
十二年丁卯 十六岁(1807 年) |
十三年戊辰 十七岁(1808 年) |
十四年己巳 十八岁(1809 年) |
十五年庚午 十九岁(1810 年) |
十六年辛未 二十岁(1811 年) |
十七年壬申 二十一岁(1812 年) |
十八年癸酉 二十二岁(1813 年) |
十九年甲戌 二十三岁(1814 年) |
二十年乙亥 二十四岁(1815 年) |
二十一年丙子 二十五岁(1816 年) |
二十二年丁丑 二十六岁(1817 年) |
二十三年戊寅 二十七岁(1818 年) |
二十四年己卯 二十八岁(1819 年) |
二十五年庚辰 二十九岁(1820 年) |
道光元年辛巳 三十岁(1821 年) |
二年壬午年 三十一岁(1822 年) |
三年癸未 三十二岁(1823 年) |
四、正谱·潘仪凤续订 |
四年甲申 三十三嵗(1824 年) |
五年乙酉 三十四嵗(1825 年) |
六年丙戌 三十五嵗(1826 年) |
七年丁亥 三十六嵗(1827 年) |
八年戊子 三十七嵗(1828 年) |
九年己丑 三十八嵗(1829 年) |
十年庚寅 三十九嵗(1830 年) |
十一年辛卯 四十嵗(1831 年) |
十二年壬辰 四十一嵗(1832 年) |
十三年癸巳 四十二嵗(1833 年) |
十四年甲午 四十三嵗(1834 年) |
十五年乙未 四十四嵗(1835 年) |
十六年丙申 四十五嵗(1836 年) |
十七年丁酉 四十六嵗(1837 年) |
十八年戊戌 四十七嵗(1838 年) |
十九年己亥 四十八嵗(1839 年) |
二十年庚子 四十九嵗(1840 年) |
二十一年辛丑 五十嵗(1841 年) |
二十二年壬寅 五十一嵗(1842 年) |
二十三年癸卯 五十二嵗(1843 年) |
二十四年甲辰 五十三嵗(1844 年) |
二十五年乙巳 五十四嵗(1845 年) |
二十六年丙午 五十五嵗(1846 年) |
二十七年丁未 五十六嵗(1847 年) |
二十八年戊申 五十七嵗(1848 年) |
二十九年己酉 五十八嵗(1849 年) |
三十年庚戌 五十九嵗(1850 年) |
咸丰元年辛亥 六十嵗(1851 年) |
二年壬子 六十一嵗(1852 年) |
参考文献 |
附录 上图藏潘功甫友朋手札 |
後记 |
(4)多元与新变 ——19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与问题提出 |
二、研究现状综述 |
三、研究内容与思路 |
第一章 19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的生成场域 |
第一节 后解严时代的多元文化语境 |
第二节 本土化运动下的乡土文化语境建构 |
第三节 消费文化机制与散文生产 |
第二章 散文主体精神的多维呈现 |
第一节 女性主体性的凸显与建构 |
第二节 边缘族群的主体意识建构 |
第三节 乡土意识与在地情怀的展现 |
第三章 散文主题的多元取向 |
第一节 创作主题的多向拓展与融合 |
第二节 都市散文:后现代语境下的多向书写 |
第三节 家族散文:生命救赎与记忆书写中的反叛传统 |
第四节 怀旧散文:斑驳记忆的多样化呈现 |
第四章 散文的艺术特色及流变 |
第一节 散文的“出位”与虚构思考 |
第二节 散文艺术的创新与变化 |
第三节 后现代视域下的散文空间书写 |
第五章 散文作家个案研究 |
第一节 “晃荡”的生活美学:舒国治散文论 |
第二节 由“纯美”到“怪咖”:周芬伶散文的另类书写 |
第三节 女性主义视野下的微物书写与时尚拆解—张小虹散文论 |
第四节 简媜创作中的中华文化认同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本论文述及主要作家简介 |
附录二 台湾地区关于散文研究博硕士学位论文统计(1990-2016) |
附录三 九歌年度散文选目录(1981-2017) |
读博期间科研成果 |
后记 |
(5)奕绘诗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理由和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现状和分析 |
第三节 研究目的和方法 |
第一章 奕绘生平及交游考略 |
第一节 奕绘生平事迹考略 |
第二节 奕绘交游考略 |
第二章 奕绘的文学主张 |
第一节 奕绘的诗论 |
第二节 奕绘的词论 |
第三章 奕绘的诗词创作 |
第一节 奕绘诗词的创作取向 |
第二节 奕绘的古董收藏与诗词创作 |
第四章 奕绘诗词风格及其创作渊源探析 |
第一节 崇道之风盛行 |
第二节 诗宗韩、袁 |
第三节 文学群体的影响 |
第五章 奕绘年谱 |
第一节 年谱凡例 |
第二节 年谱正文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一个伪满进步军官的婚姻观研究 ——以《辙印深深:一个伪满军官的日记》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1章 伪满进步军官婚姻观形成的时代背景 |
1.1 民国时期东北社会婚姻观的变化 |
1.2 伪满进步军官婚姻观形成的现实因素 |
1.2.1 伪满军官总体受教育程度较高 |
1.2.2 伪满军官有较高的经济收入与社会地位 |
第2章 伪满进步军官的婚姻观 |
2.1 择偶观 |
2.1.1 对伪满女性的看法 |
2.1.2 择偶标准 |
2.2 结婚观 |
2.2.1 对恋爱的看法 |
2.2.2 对结婚的看法 |
2.2.3 家庭观 |
第3章 施明儒婚姻观中的日本因素 |
3.1 日本控制使婚姻过程波折 |
3.2 反日的思想渗透在生育观念中 |
3.3 理性的婚姻观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20世纪90年代以来家族记忆散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家族记忆散文的发生 |
第一节 个体身份的丢失与重拾 |
第二节 家族身份的崩塌与重建 |
第三节 散文身份的失落与变革 |
第二章 现代史的叙事重建:私人回忆空间 |
第一节 宏大历史叙事语境下的个体化叙事和家族性叙事 |
第二节 “硬历史”叙事语境下的心灵化叙事 |
第三章 现代史的真实性重建:文体想象空间 |
第一节 历史的真实与文学的真实 |
第二节 家族记忆散文中的虚构 |
第四章 现代史的现代性重建:知识分子话语空间 |
第一节 “私人治史”传统对官方话语的游离和反拨 |
第二节 民间立场和“自由自在”的民间话语 |
第五章 家族记忆散文的意义 |
第一节 散文文体的丰富和革新 |
第二节 中国现代史的重省和再思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
(10)董以宁诗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目录 |
绪论 |
第一章 董以宁家世、生平及交游 |
第一节 家世 |
第二节 生平 |
第三节 交游 |
第二章 董以宁的散文 |
第一节 散文理论 |
第二节 散文内容 |
第三节 散文特点 |
第四节 对常州文派的启发 |
第三章 董以宁的诗歌 |
第一节 诗学观 |
第二节 诗歌内容 |
第三节 诗歌艺术特点 |
结论 |
附录1 董以宁传记及评论资料辑录 |
附录2 《正谊堂文集》集评 |
附录3 董以宁父母传记及家谱序 |
附录4 年谱简编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四、母亲六十“绣”家书(论文参考文献)
- [1]新世纪以来台湾文学中历史书写的空间叙事研究[D]. 刘兆永. 中国矿业大学, 2020(11)
- [2]清初宣城派诗人高咏研究[D]. 吕露.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3]潘曾沂《小浮山人年谱》整理与研究[D]. 栾鑫. 华东师范大学, 2020(10)
- [4]多元与新变 ——19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研究[D]. 刘秀珍. 山东师范大学, 2019(02)
- [5]奕绘诗词研究[D]. 陈月雯. 南京师范大学, 2019(03)
- [6]看老子 短篇小说[J]. 曹多勇. 滇池, 2017(07)
- [7]一个伪满进步军官的婚姻观研究 ——以《辙印深深:一个伪满军官的日记》为中心[D]. 王晓宁. 吉林大学, 2017(08)
- [8]20世纪90年代以来家族记忆散文研究[D]. 葛杰. 南京师范大学, 2017(02)
- [9]鲁迅的行孝方式[J]. 魏鹏. 钟山风雨, 2015(02)
- [10]董以宁诗文研究[D]. 吕婉婷. 福建师范大学, 201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