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橡胶产业经贸合作现状与发展

中美橡胶产业经贸合作现状与发展

一、中美橡胶工业经贸合作的现状及发展(论文文献综述)

赵洁[1](2020)在《LK公司炭黑业务竞争战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炭黑是一种在橡胶、塑料、油墨、涂料等工业生产中广泛应用的化工原料。我国是当今世界上炭黑产量第一的国家,但在炭黑生产工艺技术水平上距离世界顶尖仍有很大的差距。近年来,随着炭黑产能的不断增加,炭黑市场整体呈现供大于求的状况,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加之政策、环保等因素的影响,炭黑企业经营困难。LK公司是一家在山东省快速崛起的高新技术企业,主要进行用于高性能绿色轮胎与橡胶制品生产的高纯净炭黑、电力电缆和塑料母料用的特种炭黑领域相关产品的研发与生产工作,自2001年成立以来,始终致力于提高工业化工生产技术水平,努力开拓新市场,为企业创造良好的业绩,向客户提供更完善的服务。多年来,始终坚持以信誉为本,以质量为根,以服务为体的经营原则,经过公司不断的科研和技术改革创新,公司生产的炭黑产品以其优良的品质和完善的服务销往全国各地。随着公司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炭黑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公司想要在当下这种瞬息万变的发展浪潮实现稳步发展,必须制定出适合公司发展的明确的竞争战略,从而扬长补短,抓住机遇,规避威胁。在对炭黑行业宏观环境与行业环境进行研究分析中,发现当前炭黑行业发展的机会有国家政策支持;中高端炭黑产品缺口较大,高品质特种炭黑在未来将迎来快速发展时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入;技术革新和自主研发能力不断增强;行业潜在进入者的威胁小;推进节能减排,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等。炭黑行业发展的威胁有产品价格变动风险;需求量下降;替代品发展较好;原料油价格的波动;环境保护投入的负担;现有竞争者的威胁等。LK公司炭黑业务发展的内部优势为技术投入大,研发能力强;质量管理体系健全;生产设备设施先进,产品质量好;库存资金占用少;实现资源循环利用,提高了资源利用率;优质稳定与结构均衡的客户群;贴近原材料产地和市场的区位优势,运输成本低等。内部的劣势为职能部门众多,沟通效率低;低学历人员基数大,高端专业人才不足;品牌知名度还不够高;管理能力还有待提高;企业文化渗透不强。综合上述内外部环境分析,LK公司炭黑业务应该实施差异化竞争战略。围绕差异化战略,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公司将专注技术开发,加强物流管理,严抓生产管理,提升销售服务,从而从而突出自己的特色,扩大品牌的影响力,提高企业核心竞争能力,建立起稳固的竞争优势。为确保公司竞争战略的有效实施,公司将通过加强企业文化建设、调整公司组织结构、加强财务保障、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和强化供应商管理来提供支持和保障。

王益地[2](2020)在《A公司合成橡胶产品营销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A公司是一家合成橡胶流通环节企业,主要销售中石化、中石油等大型石化企业生产的顺丁橡胶和丁苯橡胶。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增速放缓、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国际需求出现萎缩。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增大,下游企业面临转型升级的压力,对合成橡胶需求出现较大幅度的减少,在合成橡胶市场供应过剩的背景下,市场竞争变得异常激烈。面对新的市场形势,A公司产品结构不合理、定价机制及营销政策不灵活、营销渠道有限、营销服务缺失等问题开始显现出来,内忧外患的情况下,销售额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滑,如何调整营销策略,走出困境成为A公司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查阅了国内外关于合成橡胶产品营销方面的研究文献,应用PEST和波特五力模型分析了A公司经营所处的宏观环境、行业环境以及竞争结构,并对A公司合成橡胶产品的营销现状以及存在问题进行梳理。应用STP理论对合成橡胶行业进行市场细分,结合A公司的自身状况,对目标市场进行重新选择和定位,建立新的营销体系。以4P营销理论为基础,结合A公司的营销现状和问题,对营销策略进行优化和完善,提出了集产品、价格、渠道、促销、服务的一体化营销方案。并从组织架构、人员素质、绩效考核和激励制度、财务风险管控制度、营销文化等方面出发,对营销体系进行全面的提升,以保证新的营销策略得以有效实施。本文通过对新形势下A公司合成橡胶产品的营销策略进行研究并提出优化方案,有效提升了A公司的市场竞争力,提高了市场占有率,把A公司打造成合成橡胶原材料一站式采购服务商,实现企业效益的最大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也为化工品供应链企业调整营销策略提供一定的参考。

娄晓草[3](2020)在《智能制造轮胎ZC888项目成本控制管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工业4.0时代的到来,全国掀起了推广智能制造的热潮。2014年12月,“中国制造2025”这一概念首次提出,它是中国政府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智能制造将是将中国从制造大国转向智造强国的一个重要途径。2018年中国和美国之间的贸易摩擦持续加强,发达国家肆意影响正常的国际贸易环境,而中国国内经济增长疲乏,种种因素抑制了中国制造业的正常发展,轮胎行业也遭受了前所未有的考验。尽管中国制造的轮胎产量长期位居世界第一,但在世界轮胎排行榜中,中国轮胎制造企业的名次与利润率不断徘徊在低位。本文选取成立至今已有60余年的中国轮胎制造企业:中策橡胶集团有限公司为代表(以下简称中策橡胶),从其“智能制造轮胎ZC888”项目着手,对其全生命周期内的生产成本进行分析。60年间,中策橡胶经历过一系列行业动荡和市场考验,现已成功进入国际轮胎行业前十强,稳居中国国内轮胎行业第一。2017年中策轮胎销售收入达293亿元。销售收入表面风光,净利润却只有80亿元左右,与世界轮胎制造巨头米其林无法相提并论。本文从产品生命周期的角度出发,通过“智能制造轮胎ZC888”项目,将智能制造轮胎从设计阶段、采购阶段、智能工厂(生产制造存储)阶段、销售及售后反馈阶段的整个生命周期出发,对整个项目成本控制管理的研究,从中策橡胶内部结构进行分析着手,剖析发现弱点,对中策现有的管理、生产、运输等方面进行分析,从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确认中策橡胶智能制造化后能带来良好的收益,使中策橡胶健全企业成本管理思维、改善企业成本的有效办法,提升并加强中策橡胶“智能制造轮胎”品牌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利用好智能制造进行转型升级,重视“量”的扩大的同时,还能重视“质”的提升,同时,在国际市场中,能更好的应对乃至规避“双反”等资本主义贸易保护引起的调查或加征关税等情形的出现,不断提高中国品牌和企业的国际认知度和美誉度,在全球轮胎品牌中,能最终实现打破轮胎制造三巨头三足鼎立的现况,赶超世界一流品牌,得到长远地发展。

秦涛[4](2019)在《NHK公司O型圈密封件营销策略研究》文中提出橡胶是一种高分子材料,对橡胶制品施加较小的力就会产生较大的变形,这种形变会随工件的形状改变,填补工件间隙,从而达到密封的效果。NHK公司是专业生产橡胶制品的中型公司,由于现有的部分橡胶制品产能过剩,公司在探寻市场的过程中发现O型圈密封件的市场较好,发展空间广阔,于是开发了新的橡胶制品——O型圈密封件,公司进而面临了更多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同时,公司新开发的O型圈密封件生产成本高、渠道销售能力弱、品牌知名度不高等,阻碍着公司的发展。因此,NHK公司如何利用自身优势,把握发展机会,克服弱点,制定正确的O型圈密封件营销策略,成为公司当前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综述了国内外研究现状,阐述了本次研究的目的、意义,以及本文的主要内容和框架思路。第二部分是理论部分,主要介绍了市场营销的内涵,洞悉营销观念的演变,回眸现代营销理论的发展。并且着重介绍了波特五力分析模型以及PEST分析模型的内涵和方法,以及建立在波特五力分析模型和PEST分析模型基础上的SWOT分析法对企业内、外部资源环境进行分析的重要性。第三部分介绍了NHK公司的概况,对O型圈密封件国内外市场现状进行了分析,进而对NHK公司O型圈密封件的市场进行了分析,包括外部环境、内部环境和市场需求三个方面。第四部分基于NHK公司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了O型圈市场细分、目标市场选择和市场定位,制定了NHK公司O型圈密封件市场营销策略,并对其产品策略、价格策略、渠道策略、促销策略等进行详细的说明。第五部分提出了NHK公司实施O型圈密封件营销策略的保障措施,有针对性的从加强营销队伍建设、加强市场营销控制、培育优良的企业文化三方面展开。第六部分为结论与展望,对全文进行了总结,对研究成果进行了归纳,指出了研究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并对今后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李丹[5](2019)在《S公司橡胶助剂产品战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15年以来,随着化工行业供给侧改革的持续推进与环保监管力度的不断提升,行业中落后的中小产能由于工艺水平落后,生产成本高、竞争力低等因素,难以负担不断上升的环保成本,被迫陆续退出市场。大型助剂工厂不断加大更新环保设备力度,橡胶助剂原材料价格不断上涨,橡胶助剂产品相关价格随之水涨船高。S公司是以橡胶助剂产品为主营产品的贸易商,面对日益增加的采购成本和不断下滑的产品利润现实,以及供应紧张的局面,怎样合理调整产品结构,扩充产品范围,优先发展竞争力强的产品,逐步淘汰竞争力低的产品,保证S公司稳定成长成为公司目前面对的主要问题。本文总结了目前针对精细化工行业中产品战略的研究,梳理了产品战略的内容和分析方法。从S公司橡胶助剂所处的内外部环境分析入手,在分析宏观行业环境与橡胶助剂行业环境的基础上,运用PEST模型和波特五力模型,分析出S公司目前所面临的外部机遇和威胁、内部自身竞争力及产品本身的竞争优势和劣势,指出公司产品的发展方向,运用波士顿矩阵分析得出各种类别产品的应该如何发展。根据公司产品的特点及内外部环境制定出该公司的低成本战略、产品新应用市场开发战略和产品结构扩展战略。并提出从市场推广、产品供应、质量管理、人才培养和财务支撑等方面的产品战略保障措施,以帮助公司实现长远稳定的发展。本文研究成果以期为S公司的产品战略和未来发展提供有用的参考价值,同时给同行业的贸易商提供制定产品战略的借鉴。

周润[6](2019)在《贸易政策变化对中国-东盟天然橡胶贸易的影响分析》文中研究说明天然橡胶位列世界四大工业原料之一,在制造业尤其是轮胎产业中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其制成品深入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每个方面,其生产贸易问题关乎到现代经济的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自21世纪以来,受汽车制造业迅速发展的影响,天然橡胶消费需求与日俱增,需求的旺盛带动了天然橡胶种植业的兴起。伴随着生产与消费的繁荣,全球天然橡胶产业进入了 一个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为研究当前世界天然橡胶市场情况,本文从天然橡胶供给与需求两个层面入手,对天然橡胶供求关系进行具体探讨。在天然橡胶供给方面,以泰国、印度尼西亚为核心的东盟地区已经成为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天然橡胶生产与出口区域。但是受到近年来世界经济疲软的影响,天然橡胶市场价格普遍低迷,东盟国家在生产方面暴露出了一系列问题,陷入发展困境。在天然橡胶需求方面,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天然橡胶消费国,近年来伴随着工业的快速发展,2017年天然橡胶消费量超过500万吨,而我国年平均产量仅80万吨左右,天然橡胶进口依赖性强。面对日益扩大的天然橡胶供求缺口,我国天然橡胶供给安全面临严峻挑战。如何加强中国与东盟间贸易合作关系,取长补短,实现互利共赢,是突破天然橡胶供求困境的必由之路。针对天然橡胶供求关系的特点与出现的问题,本文基于天然橡胶产品竞争力分析角度,研究东盟国家出口结构调整政策带来的影响。利用显示性对称比较优势指数对东盟各国在天然橡胶初级产品和制成品方面的比较优势进行测算,分析我国与东盟国家天然橡胶贸易合作的可行性。在此基础上结合东盟天然橡胶贸易结构与收益性结构指数,分析东盟国家出口结构变化对中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伴随着东盟国家天然橡胶出口结构的调整,中国与泰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在天然橡胶制成品方面存在互补,具有良好的合作前景。与老挝、柬埔寨等新兴天然橡胶生产国在天然橡胶初级制品方面具有较强的贸易潜力。我国应基于比较优势差异,针对不同国家情况采取不同的合作方式,加强与东盟国家在天然橡胶领域的合作水平。基于以上分析结果,本文采用一般均衡模型分别模拟关税削减政策对于天然橡胶市场的影响。根据研究目的,拟定了3种模拟方案。模拟结果显示,中国-东盟自贸区关税的削减将促进传统天然橡胶生产国专业化不断提升,天然橡胶供给增加,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天然橡胶出口分别增加了 9.31%,5.85%和1.46%,而我国进口量也将增加84.17亿美元,其中天然橡胶初级产品进口量增加约210万吨,国内需求得到满足。而中国取消东盟进口天然橡胶关税的实施则将进一步提升中国与东盟间贸易便利化程度,在促进贸易额增加的同时,推动新兴天然橡胶生产国如老挝、柬埔寨的发展,预计将在中国-东盟自贸区关税削减产生的210万吨进口增量基础上为我国再增加约100万吨的天然橡胶初级产品供给。同时,国内天然橡胶种植业受东盟进口天然橡胶冲击,产量减少了 51%,约合40万吨,由此产生了 8.58亿美元产出损失。但是相比这一损失,下游橡胶工业将获得更过价廉质优的天然橡胶供给,产值预计增长27.05亿美元,并且带动相关产业出口以及GDP的增长,总体而言利大于弊。与之相反,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出口限额政策则会对天然橡胶供求平衡造成负向影响,对于实施国以及各天然橡胶消费国均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其中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出口损失分别为15.11亿美元、9.88亿美元和8.93亿美元,由于供求缺口短时间内难以弥补,中国也将受到约4.6亿美元的进口损失,天然橡胶初级产品进口减少近20万吨。为保障天然橡胶供给安全,中国应在加深与东盟间贸易合作,削减贸易壁垒的同时拓展进口渠道,分散因贸易政策带来的风险。在上述研究分析的基础上,本文就我国如何加强同东盟国家的贸易合作,推动天然橡胶贸易条件便利化,在促进互利共赢的同时维护我国天然橡胶供给安全提出了相关的观点建议:(1)基于关税削减政策模拟结果,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建立后关税的全面减免有利于双方天然橡胶贸易的繁荣。中国应当致力于推动中国-东盟自贸区关税削减方案的全面落实。并在自由贸易区基础上逐步削减并取消天然橡胶进口关税,强化与东盟国家天然橡胶国际分工关系。(2)在削减天然橡胶进口关税的同时,中国应注重通过价格补贴方式对国内天然橡胶生产进行调控,将下游橡胶工业税收增量用于补贴上游天然橡胶种植户,避免胶农利益损失。并且设置天然橡胶自给率红线,保护零关税下剩余41.6万吨本国天然橡胶生产规模,保障我国天然橡胶这一重要的战略资源基本自给率稳定。(3)针对部分东盟国家可能实施的出口限额政策,中国应通过合理布局天然橡胶进口来源,加强与老挝、柬埔寨、缅甸、越南这几个新兴天然橡胶生产国的经济与贸易合作,拓宽天然橡胶进口渠道来避免相应的政策风险。(4)考虑到中国天然橡胶进口依赖性强,为进一步保障本国天然橡胶供给安全,中国必须根据东盟各国具体国情,在坚持“农业走出去”战略的同时采取差异化的合作政策,建立长期天然橡胶经贸关系。(5)中国应积极构建与新兴天然橡胶生产国间的天然橡胶互相贸易机制,在进口天然橡胶原材料的同时保障这些国家对天然橡胶制成品进口的需求,保证双方贸易的稳定性。(6)必须坚持以政府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的天然橡胶合作模式。政府相关部门应当加强与东盟国家的友好交流,为我国橡胶生产加工企业争取优惠政策,提供投资保障。企业应当主动了解东盟国家相关投资环境,构建起天然橡胶经贸交流的桥梁。

刘静[7](2019)在《空间人文学视角下的中国近代工业基本空间特征研究》文中提出在当前人文社会学科“空间转向”的学术背景影响下,以“空间”作为切入点重新思考历史与文化问题,成为介入许多研究问题的重要逻辑起点与研究策略。中国从1880年外国商人在华设立租界并创办工厂开始,近代工业拉开帷幕,此后历经近百年抗争、奋斗,逐渐改变了传统手工业时期的工业空间格局,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近代工业空间格局,同时也改变着国家以及区域的经济、城市等要素的空间结构。然而近代工业空间的现有研究基础却较为薄弱,传统研究多从地理学、城市规划学、建筑学的视角观察,对象多集中在对一些行业及典型区域、案例城市或单体建筑的研究,缺乏涉及多种行业的、全国与区域等宏观尺度的关于近代工业空间的整体性认知,且研究方法多囿于传统文献解读,注重历史描述,缺乏新的可以整合多元数据,进行量化与空间分析,并形成可视化研究成果的跨学科理论与方法的运用。面对既有的研究不足,本文尝试引入空间人文学的视角与方法,针对宏观尺度的中国近代工业空间进行跨学科研究尝试。文中运用空间人文学的视角与方法,结合近代工业史研究中对近代工业空间的理解与表述诉求,融合大数据思维,以及GIS、地理学、城市规划、历史学、统计学等学科的相关理论与方法,关注“近代工业的宏观分布与区位选择”以及“近代工业影响下的区域经济与城市空间变迁”现象,并从这两条线索出发,选取全国至城市尺度的五个典型空间问题进行分析与阐述,尝试从多个角度切入,揭示中国近代工业化进程中的基本空间特征。在空间问题解读的同时也进行研究方法的探索,包括了总系统框架下空间人文学方法体系的运用,以及针对不同章节中所涉及的全国至城市尺度上不同的工业专题数据具体的采集、管理、分析与可视化方法的探索。首先,第一章介绍研究缘起,在进行文献综述的基础上分析既往研究所面临的问题,进而阐述本文的研究目的、研究视角、研究资料以及研究展开的整体性框架。其次,第二章至第六章从“近代工业的宏观分布与区位选择”以及“近代工业影响下的区域经济与城市空间变迁”两条线索出发,选取五个典型空间问题进行实证研究。其中,“中国近代工业的宏观分布与区位选择”是在全国尺度上对近代工业的生产活动空间展开讨论,分三个章节进行阐述:第二章选取近代工业史、资料集等文献资料,创建全国尺度近代工业企业点数据集、铁路线数据集,在此基础上运用核密度估值、平均中心、方向分布、全局空间自相关及热点分析等空间分析方法,展现近代完整时段的工业演化历程与整体分布模式,提取主要的工业集聚区,为后续研究提供基础;第三章深入到工业产业特征层面,结合经济地理学的产业结构分析指数,选取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一系列工业调查,创建全国尺度的工业产业特征点数据集,在此基础上运用可视化分析等方法,解读抗日战争以前中国工业发展的部门结构构成、生产与销售、工人劳动与收支、工会组织等主要产业特征指标的空间分布状况;第四章结合工业区位理论与时空间行为研究理论,利用奏稿集、近代史资料集、企业史等资料,创建全国尺度近代工业布局历程中不同阶段代表性人物的工业布局行为点数据集,在此基础上运用可视化分析并结合文献研究等方法,初步展现在西方外来冲击与中国内因共同作用下,近代工业布局区位选择的时空特征。“近代工业影响下的区域经济、城市空间变迁”是在全国尺度近代工业生产活动空间分析的基础上,在区域尺度层级上选取两个具有代表性、且资料相对丰富的工业集聚区作为典型案例,对近代工业发展与经济、城市空间变迁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第五章选取传统手工业丰富,近代工业起步较早、较为发达,且工业经济数据相对齐全的鲁中、鲁东工业集聚区进行个案研究,利用地方志、实业志等资料,创建省级尺度的工业行业分布点数据集、商路线数据集与贸易联系线数据集,在此基础上,运用可视化分析并结合文献研究等方法,对比从传统手工业到近代工业发展历程中工业经济空间态势的演化;第六章选取近代工业发展迅速、城市工业空间结构典型,且城市工业资料较为丰富的旧直隶工业集聚区进行个案研究,利用人口史、地名志、工业志、规划志及城市历史地图集等资料,创建省级尺度的城市规模点数据集与市级尺度的工业企业点数据集、工业空间规划面数据集、城市历史地图栅格数据集,在此基础上,运用空间叠加分析并结合文献研究等方法,分析近代工业影响下的城市空间结构变迁。最后,第七章从“全国尺度上近代工业的时空演化、整体分布模式、近代工业的产业特征、近代工业布局的区位选择与区域尺度层级上近代工业发展同经济、城市空间变迁之间的关系等方面所展现出的基本特征”和“引入空间人文学方法,构建中国近代工业数据基础平台,形成近代工业化进程的一个数字空间图史,有效支撑了解释观点的形成,对传统文献研究方法进行了补充”两个方面归纳了本文的研究成果,并指出研究本身的局限性及后续可能的研究方向。

袁海涛[8](2018)在《我国天然橡胶安全自给率指标重构与短期预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天然橡胶不仅是重要的战略物资,还与煤炭、钢铁、石油一起并称四大工业原料,对于我国的国防安全和工业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天然橡胶下游工业制品种类已超过十万余种,广泛应用于人类社会生活全产业的方方面面,全方位影响并保障人们的生产活动。我国由于地理位置原因,适宜种植天然橡胶的土地资源较少,虽然通过科学技术克服了传统植胶理论的束缚,在公认的“植胶禁区”种植并发展我国自己的天然橡胶产业,但由于我国人口众多、面积广大,对天然橡胶的消费量远远超过生产量,依赖进口的程度严重。我国目前是全球第三大天然橡胶植胶国,生产量位居世界第四,而进口量和消费量近年来也是稳居第一的水平,因此天然橡胶产业供需安全问题一直受到专家学者们的关注。通常的天然橡胶安全理论认为“我国天然南橡胶产业应维持不少于30%的天然橡胶自给率、最低天然橡胶年库存量为50万吨左右、天然橡胶外贸依存系数低于70%、天然橡胶消耗增长系数为100%左右”。但通过统计发现,近十多年我国天然橡胶自给率均低于30%,处于危险的水平,但近年来我国天然橡胶下游工业制品的发展却并未受其影响,发展迅速,并由此产生疑惑,认为现阶段已经建立的自给率评价指标体系所评价的我国天然橡胶产业安全水平与现实状态差异较大,难以满足产业安全的研究与评价,因此重新构建适合我国现阶段天然橡胶产业发展特点的新型评价指标体系是刻不容缓的。本文基于我国天然橡胶供给安全的基本特征,分析我国天然橡胶的供给结构和需求结构。然后,针对三个不同层次的需求,给出国防需求自给率、国内实际消费自给率和表观消费自给率,以及纳入境外控制胶源后的广义自给率的定义以及测算模型,阐述分三个层次计算自给率的必要性及其意义,对比四类自给率指标与已有的自给率评价指标之间的差异。最后,收集整理2000~2016年共17年的数据,并根据需要对部分不能直接获得的数据进行科学估算,进而计算四个自给率的数值,并对其进行分析。最终利用计量模型,对未来我国天然橡胶的供给和需求变化进行趋势预测。本文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证预测系统阐述了目前我国天然橡胶产业安全体系和经济预警系统已较难准确反应橡胶产业所处的环境和面临的问题,主要原因在于设定的自给率指标不满足我国现阶段橡胶工业制品出口量巨大的现状,提出可以从全球资源战略的视角出发,以国内实际消费自给率为主要评价指标,表观消费自给率、国防需求自给率和广义自给率为辅助指标,重新构建安全评价体系中自给率警戒线,并为我国天然橡胶产业的研究提供一种全新的思路。

唐晶晶[9](2018)在《外商投资准入领域负面清单法律问题研究》文中认为随着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正式挂牌,负面清单开始了在中国外商投资准入领域的正式适用。负面清单准入模式是国际高标准、高开放度的市场准入模式,经过在中国几年的发展,负面清单准入模式为中国的对外经贸和本国经济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但是负面清单在中国的适用仍旧显现出一些不可回避的问题,本文通过对北美自由贸易协定(NAFTA)等国际协定和美国、澳大利亚等不同类型的国家负面清单运用情况的实证分析,总结其经验,并结合中国经济、行政、司法现状,给出负面清单准入模式在中国外商投资准入领域适用的对策。第一章外商投资准入领域负面清单概述。从历史沿革、概念、性质、特点、存在形式和法律定位等多个角度对负面清单进行界定;阐述了负面清单的法理基础,包括“国家主权”、“有限的国民待遇”、“一般例外和特别例外”、“法律保留”等理论;从负面清单的效力来源和应用模式入手,论述了国民待遇是负面清单的效力来源,负面清单在国际投资领域的应用即为负面清单投资准入模式,从多角度对正面清单和负面清单两种准入模式的利弊做了评价;从立法维度、行政管理维度、对外经济交往维度多角度分析了负面清单在我国外商投资准入领域适用的价值。即负面清单的适用有助于我国顺应国际贸易的新格局,掌握国际贸易的话语权,促进我国国内市场经济的深刻发展;从负面清单在自贸区的适用和现有外资三法存在的问题两方面,论述负面清单可以推动外国投资法的出台;从行政审批制度改革遇到的瓶颈出发,论述负面清单契合了改革方向,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转变政府职能。第二章国际条约中的负面清单。对北美自由贸易协定(NAFTA)、美国澳大利亚自由贸易协定(FTA)、美国韩国自由贸易协定(FTA)、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跨大西洋伙伴关系协定(TIPP)、美国乌拉圭双边投资协定(BIT)、美国卢旺达双边投资协定(BIT)等进行实证研究,总结出负面清单在上述国际条约中的表现形式及特点,并分门别类对自由贸易协定、全面伙伴关系协定和双边投资协定中的负面清单进行评析。最后对国际条约中负面清单的适用经验进行分析,总结出我国在适用负面清单中应吸取的经验。第三章不同类型国家负面清单之比较。分别对不同类型国家(美国、澳大利亚、韩国、新加坡、墨西哥、印度尼西亚)的负面清单进行实证研究,将其分为发达国家、中等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结合不同国家经济发展程度分析总结各自负面清单的发展现状、形式内容、突出特点、产业保护原则等内容,就不同发展程度的国家做出评析,比较异同之处,并对照我国的经济发展现状,做出分析,吸取经验,取长补短,提出可借鉴之经验。第四章我国外商投资准入领域负面清单之解析。介绍了负面清单准入模式在我国外商投资准入领域的确立,分析了我国的适用模式为东道国制定的负面清单与国际条约中的负面清单并举。分别基于上海自贸区负面清单(2013版、2014版)、统一负面清单(2015版、2017版)的实证研究,基于中美BIT、中韩FTA、中澳FTA的比较研究,论述了我国在东道国制定的负面清单和在国际条约中负面清单适用的内容、特点、特别管理措施种类和产业保护倾向等,并对负面清单准入模式在实践中的价值进行评析。从《外国投资法(征求意见稿)》的视角,论述了我国在外商投资领域负面清单适用的发展趋势。基于我国外资投资准入领域负面清单适用的现有实践,指出存在的问题。一是比照国际经验,指出我国负面清单适用法律依据不足;二是指出负面清单规定不明确、可操作性不强;三是指出负面清单中的产业保护原则不清晰;四是负面清单准入模式的配套制度不健全;五是负面清单准入模式与现存法律体系正面清单立法思维模式的矛盾;最后指出负面清单准入模式下救济制度的缺失——行政备案行为可诉性的待定。第五章完善我国外商投资准入领域负面清单之路径。通过出台外国投资法,制定负面清单指导规则,赋予地方立法机构对统一负面清单的调整权,制定我国对外BIT范本中的负面清单范本等方式建立起负面清单法律体系;通过对现有负面清单的补充与提升,体现我国产业保护原则,提高负面清单自身的透明度和可操作性;从建立负面清单更新和法律更新的衔接制度、完善商事登记制度和安全审查制度等方面,论述健全负面清单准入模式的配套制度;通过转变立法思维,清理现有法律法规,渐进式地推进正面清单立法思维向负面清单立法思维转变;通过明确行政备案行为在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中的可诉性,完善负面清单准入模式下行政备案行为的救济制度。

王栩[10](2015)在《中美贸易摩擦问题研究》文中认为自1979年以来,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对外贸易呈现快速增长态势,中美双边贸易也蓬勃开展,但两国间贸易摩擦数量日益增多,涉案金额愈发增大,形式也趋于多变。本文首先进行文献综述,从贸易保护思想、宏微观经济理论以及政治经济学理论剖析贸易摩擦成因,发现市场失灵、短期价格刚性以及贸易收支失衡等经济因素和选民利益分散、利益集团游说、占优政策倾向等政治因素均会促使政府实施贸易保护。反倾销和反补贴的影响因素涉及经济和政治层面,且两者的社会效应在学术界有分歧,新古典学派指出反倾销造成社会整体收益下降,而策略学派指出其能保护国内进口竞争行业,另外,反补贴能否显着减少不合理的出口补贴也无定论。其次探讨在不同总统任期,中美贸易沿革趋势。中美政治关系的亲疏以及经济政策的变动均会直接影响贸易摩擦发生的频率,且中美贸易摩擦趋于白炽化,美国贸易保护措施具有歧视和进攻性,并逐渐扩展到制度层面。再次结合中美双方各自的原因,运用数据论证了频繁的贸易摩擦调查对双方贸易均有负面作用。另外,中美制造业进出口贸易数据显示美国未按照经典贸易理论大量出口资本与技术密集型产品,结合戈莫里——鲍莫尔模型和现实数据发现中美实际处在贸易互利区间,进一步引起对中美贸易摩擦不合理性的讨论。实证研究表明两国GDP增长率、美国失业率和汇率对反倾销案件具有显着影响,而总统任期内党派的切换与WTO制度因素影响不显着。最后结合钢铁行业案例探究美国对华“双反”原因。钢铁行业遵循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已经进入衰退期,而我国钢铁行业产能过剩导致竞相压价。接着通过油井管“双反”案件,运用数据横纵向动态对比进一步验证贸易调查效应、贸易抑制效应以及贸易转移效应的存在。结尾针对传统贸易摩擦和尚未出现的新型贸易摩擦碳关税提出一系列政策建议。

二、中美橡胶工业经贸合作的现状及发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美橡胶工业经贸合作的现状及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LK公司炭黑业务竞争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思路与框架
    1.4 研究方法
        1.4.1 文献研究法
        1.4.2 访谈法
        1.4.3 问卷调查法
        1.4.4 比较分析法
    1.5 主要研究工具
    1.6 创新点
第2章 研究综述
    2.1 竞争战略基本理论
    2.2 行业相关的理论研究
第3章 外部环境分析
    3.1 宏观环境分析
        3.1.1 政治环境
        3.1.2 经济环境
        3.1.3 社会文化环境
        3.1.4 技术环境
    3.2 行业环境分析
        3.2.1 我国炭黑行业发展现状及特性
        3.2.2 我国炭黑行业竞争结构分析
    3.3 机会与威胁
        3.3.1 机会
        3.3.2 威胁
    3.4 外部因素评价矩阵
第4章 内部环境分析
    4.1 公司简介
    4.2 企业价值链分析
        4.2.1 基本活动分析
        4.2.2 辅助活动分析
    4.3 优势与劣势
        4.3.1 优势
        4.3.2 劣势
    4.4 内部因素评价矩阵
第5章 竞争战略的分析和选择
    5.1 企业的使命愿景与目标
        5.1.1 企业的使命
        5.1.2 企业的愿景
        5.1.3 企业的目标
    5.2 竞争战略的可行性分析
        5.2.1 聚焦战略的可行性分析
        5.2.2 成本领先战略的可行性分析
        5.2.3 差异化战略的可行性分析
    5.3 基于QSPM分析的竞争战略选择
第6章 竞争战略的实施和保障
    6.1 竞争战略的实施
        6.1.1 专注技术开发
        6.1.2 加强物流管理
        6.1.3 严抓生产管理
        6.1.4 提升销售服务
    6.2 竞争战略的保障
        6.2.1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6.2.2 调整组织结构
        6.2.3 加强财务保障
        6.2.4 加强人力资源管理
        6.2.5 强化供应商管理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2)A公司合成橡胶产品营销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技术路线图
第2章 文献综述及理论基础
    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2.1.1 国外研究现状
        2.1.2 国内研究现状
        2.1.3 国内外研究评述
    2.2 理论基础
        2.2.1 营销组合理论
        2.2.2 目标市场营销理论
    2.3 分析工具
        2.3.1 PEST分析法
        2.3.2 波特五力模型分析法
第3章 A公司合成橡胶产品营销环境分析
    3.1 A公司简介
        3.1.1 公司基本概况
        3.1.2 公司组织机构
        3.1.3 公司经营模式
    3.2 宏观环境分析
        3.2.1 政策与法律环境分析
        3.2.2 经济环境分析
        3.2.3 社会环境分析
        3.2.4 科技环境分析
    3.3 行业环境分析
        3.3.1 合成橡胶行业发展现状
        3.3.2 合成橡胶产能分布情况
        3.3.3 合成橡胶市场流通环节分析
        3.3.4 合成橡胶行业发展趋势
    3.4 竞争结构分析
        3.4.1 供应商
        3.4.2 客户
        3.4.3 潜在进入者
        3.4.4 替代品
        3.4.5 现有竞争者
第4章 A公司合成橡胶产品营销现状及问题
    4.1 A公司合成橡胶产品营销现状
    4.2 A公司合成橡胶产品营销中存在的问题
        4.2.1 产品结构不合理
        4.2.2 定价机制不灵活
        4.2.3 终端客户比例偏低
        4.2.4 过分依赖上游供应商
        4.2.5 营销政策不灵活
        4.2.6 营销服务缺失
        4.2.7 销售人员素质及专业技能不高
        4.2.8 资金对营销的支持不足
第5章 A公司合成橡胶产品营销策略设计
    5.1 营销策略设计原则与步骤
    5.2 STP策略
        5.2.1 市场细分
        5.2.2 目标市场的选择
        5.2.3 市场定位
    5.3 营销组合策略
        5.3.1 产品营销策略
        5.3.2 价格营销策略
        5.3.3 渠道营销策略
        5.3.4 促销营销策略
        5.3.5 服务营销策略
第6章 A公司合成橡胶产品营销策略实施保障
    6.1 完善营销组织架构
    6.2 提高营销人员的素质和专业技能
    6.3 建立科学的营销考核和激励制度
    6.4 建立财务风险管控制度
    6.5 整合营销文化
第7章 结论
    7.1 总结与展望
    7.2 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3)智能制造轮胎ZC888项目成本控制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学术背景
        1.1.2 现实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 研究内容与结构
第二章 相关研究综述
    2.1 产品生命周期成本的概念
    2.2 项目管理的概念
    2.3 国内外研究现状
        2.3.1 国外研究现状
        2.3.2 国内研究现状
第三章 “智能制造轮胎”成本构成的剖析与管理研究
    3.1 “智能制造轮胎”行业的成本分析
        3.1.1 智能制造轮胎的成本分析
        3.1.2 传统橡胶行业在国内外形势下受到的影响
    3.2 中策橡胶集团有限公司概况
    3.3 “智能制造轮胎ZC888”项目简介
    3.4 “智能制造轮胎ZC888”项目成本控制的特点
        3.4.1 “智能制造轮胎”的一般性特征
        3.4.2 中策橡胶“智能制造轮胎”的特征
    3.5 中策橡胶智能制造轮胎项目内部存在的成本管理问题
        3.5.1 调查问卷方案和深度访谈的设计
        3.5.2 调查问卷和深度访谈内容的设计
        3.5.3 调查问卷的发放和访谈对象的确认
        3.5.4 调查问卷的回收
        3.5.5 调查问卷的分析
        3.5.6 访谈实施
        3.5.7 访谈分析
    3.6 中策橡胶现有成本管理体系
        3.6.1 财务部门
        3.6.2 项目工程部
        3.6.3 项目研发部
        3.6.4 人力资源部门
        3.6.5 计算机部
        3.6.6 生产部门
        3.6.7 采购部门
        3.6.8 销售及售后反馈部
第四章 “智能制造轮胎ZC888”项目成本控制的思路
    4.1 规划新组织结构的思路
    4.2 智能制造轮胎设计阶段的成本管理控制
        4.2.1 智能制造轮胎设计阶段的工作
        4.2.3 智能制造轮胎设计阶段的成本控制分析
    4.3 智能制造轮胎采购阶段的成本管理控制
        4.3.1 智能制造轮胎采购阶段的工作内容分析
        4.3.2 智能制造轮胎采购阶段的成本控制
        4.3.3 智能制造轮胎采购阶段的成本动态控制
    4.4 智能工厂阶段(即生产、存储阶段)
        4.4.1 智能工厂阶段的工作内容分解
        4.4.2 智能制造轮胎智造阶段的成本控制
    4.5 销售及售后反馈阶段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智能制造轮胎ZC888”项目成本管理控制的对策研究
    5.1 设计部制定智能制造轮胎的成本目标
    5.2 控制采购成本的措施
    5.3 控制生产阶段成本的措施
        5.3.1 详细剖析生产阶段
        5.3.2 数据分析
        5.3.3 改进措施
    5.4 销售和售后成本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介
学位论文数据集

(4)NHK公司O型圈密封件营销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的目的
        1.2.2 研究的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本文的主要内容与研究思路
        1.4.1 本文的主要内容
        1.4.2 本文的研究思路及框架结构
2 研究的理论基础
    2.1 市场营销的内涵、演变及发展
    2.2 STP理论
        2.2.1 市场细分理论
        2.2.2 目标市场理论
        2.2.3 市场定位理论
    2.3 SWOT分析理论
        2.3.1 外部环境分析
        2.3.2 内部环境分析
        2.3.3 基于内外部环境的态势分析
    2.4 4P理论
        2.4.1 产品策略
        2.4.2 价格策略
        2.4.3 渠道策略
        2.4.4 促销策略
3 NHK公司概况及其O型圈密封件的市场分析
    3.1 公司概况
    3.2 O型圈密封件国内外市场现状
    3.3 公司O型圈密封件市场环境分析
        3.3.1 外部环境
        3.3.2 内部环境
        3.3.3 市场需求
4 O型圈密封件市场营销策略的制定
    4.1 市场细分
        4.1.1 按主机厂类型细分
        4.1.2 按使用地区细分
        4.1.3 按材料种类细分
        4.1.4 按环保性细分
    4.2 目标市场选择
    4.3 市场定位
    4.4 O型圈密封件市场营销策略的制定
        4.4.1 产品策略
        4.4.2 价格策略
        4.4.3 渠道策略
        4.4.4 促销策略
5 NHK公司实施O型圈密封件营销策略的保障措施
    5.1 加强营销队伍建设
        5.1.1 人员选择与培训
        5.1.2 提升团队执行力
    5.2 加强市场营销控制
        5.2.1 销售目标和盈利控制
        5.2.2 效率控制
    5.3 培育优良的企业文化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5)S公司橡胶助剂产品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标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标
        1.1.3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方法
        1.2.3 技术路线
2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2.1 文献综述
        2.1.1 以企业内部控制为导向的战略研究
        2.1.2 以开发产品和市场为导向的战略研究
        2.1.3 以企业转型升级为导向的战略研究
    2.2 理论基础
        2.2.1 产品战略
        2.2.2 产品战略的分析方法
    2.3 本章小结
3 S公司橡胶助剂产品的外部和内部环境分析
    3.1 宏观环境分析
        3.1.1 政治法律环境
        3.1.2 经济环境
        3.1.3 技术环境
        3.1.4 社会文化环境
    3.2 行业环境分析
        3.2.1 市场分析
        3.2.2 竞争因素分析
    3.3 S公司内部环境(条件)分析
        3.3.1 S公司概况
        3.3.2 S公司资源与能力分析
        3.3.3 S公司产品优劣势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S公司橡胶助剂产品战略制定
    4.1 产品战略制定基础
        4.1.1 外部和内部环境基础
        4.1.2 产品基础
    4.2 产品战略目标和战略制定
        4.2.1 产品战略目标
        4.2.2 低成本战略
        4.2.3 产品新应用市场开发战略
        4.2.4 产品结构扩展战略
    4.3 本章小结
5 S公司的橡胶助剂产品战略实施保障
    5.1 市场推广
    5.2 产品供应
    5.3 质量管理
    5.4 人才培养
    5.5 财务支撑
    5.6 本章小结
6 结论和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6)贸易政策变化对中国-东盟天然橡胶贸易的影响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2 研究目标及内容
        1.2.1 研究目标
        1.2.2 研究内容
    1.3 研究方法、数据来源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方法
        1.3.2 数据来源
        1.3.3 技术路线
    1.4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1.4.1 可能的创新
        1.4.2 存在的不足
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 理论基础
        2.1.1 比较优势理论
        2.1.2 关税理论
    2.2 具体研究方式
        2.2.1 显示性对称比较优势指数
        2.2.2 收益性结构指数
        2.2.3 GTAP模型
    2.3 文献综述
        2.3.1 中国-东盟天然橡胶贸易研究
        2.3.2 关于天然橡胶国际竞争力的研究
        2.3.3 关于出口结构变化方面的研究
        2.3.4 关于贸易政策的研究
        2.3.5 研究评述
3 天然橡胶贸易现状研究
    3.1 天然橡胶供给现状研究
        3.1.1 天然橡胶产量供给变化趋势
        3.1.2 天然橡胶主要生产区域研究
        3.1.3 天然橡胶供给中存在问题
    3.2 天然橡胶需求现状研究
        3.2.1 天然橡胶需求变化趋势
        3.2.2 天然橡胶主要需求国家研究
        3.2.3 中国天然橡胶需求情况分析
    3.3 中国-东盟天然橡胶贸易政策概述
        3.3.1 天然橡胶出口结构调整政策
        3.3.2 天然橡胶关税削减政策
        3.3.3 天然橡胶出口限额政策
4 东盟天然橡胶出口结构调整政策研究
    4.1 东盟各国天然橡胶出口结构调整的趋势
        4.1.1 天然橡胶初级产品比较优势分析
        4.1.2 天然橡胶制成品比较优势分析
    4.2 东盟各国天然橡胶出口结构调整的影响
        4.2.1 东盟各国天然橡胶出口结构变化情况
        4.2.2 东盟各国天然橡胶出口结构优化程度
        4.2.3 东盟各国天然橡胶出口结构变动对中国影响
    4.3 本章小结
5 关税削减与出口限额政策的模拟分析
    5.1 模型基本要素设置
    5.2 中国与东盟国家关税削减影响
        5.2.1 模拟方案设置
        5.2.2 中国与东盟国家关税削减效果分析
    5.3 东盟三国天然橡胶出口限额政策影响
        5.3.1 模拟方案设置
        5.3.2 东盟三国天然橡胶出口限额效果分析
        5.3.3 中国应对东盟三国橡胶出口限额的可能思路
    5.4 本章小结
6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6.1 研究结论
    6.2 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7)空间人文学视角下的中国近代工业基本空间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2 研究综述
        1.2.1 中国近代工业史的研究进展
        1.2.2 空间人文学的研究进展
        1.2.3 近代工业空间常规路径下的研究不足以及空间人文学视角与方法的引入
    1.3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对象界定
    1.5 研究视角与方法解析
        1.5.1 空间人文学的定义
        1.5.2 空间人文学的空间研究范式
    1.6 论文的内容与框架
    1.7 研究资料与方法
        1.7.1 研究资料与数据
        1.7.2 研究方法
    1.8 研究创新点
第二章 1840-1949年中国近代工业的时空演化与整体分布模式
    2.1 .研究时段的选取
    2.2 研究理论、数据与方法
        2.2.1 地理学第一定律
        2.2.2 数据来源与处理
        2.2.3 分析方法
    2.3 中国近代工业的时空演化与整体分布模式
        2.3.1 中国近代工业的发展分期
        2.3.2 中国近代工业的时空演变历程
        2.3.3 中国近代工业的整体地理分布特征与模式
    2.4 小结
第三章 中国近代工业产业特征的空间分布——对产品生产、销售、工人劳动、工会等要素的分析
    3.1 研究时段的选取
    3.2 数据的来源与处理
        3.2.1 数据来源
        3.2.2 数据处理
    3.3 1930年代中国工业产业特征的空间分布
        3.3.1 工业部门结构分析
        3.3.2 工业产品生产与销售概况
        3.3.3 工人劳动与收支概况
        3.3.4 工会组织概况
    3.4 小结
第四章 中国近代工业布局区位选择的时空分析——通过典型人物对近代国家工业布局演变的考察
    4.1 研究理论
        4.1.1 工业区位理论
        4.1.2 时空间行为研究
    4.2 中国近代工业布局的主要历程与区位决策群体
    4.3 区位决策代表性人物的选取与工业布局行为数据的来源与处理
        4.3.1 代表性人物的选取
        4.3.2 工业布局行为数据的来源与处理
    4.4 近代工业布局不同阶段的区位选择分析
        4.4.1 政府为投资主体阶段的区位选择分析——以李鸿章为例
        4.4.2 民间资本开始介入阶段的区位选择分析——以张謇为例
        4.4.3 民间资本成为近代工业化重要力量阶段的区位选择分析——以荣氏兄弟为例
    4.5 小结
第五章 近代工业转型与区域工业经济空间重构——鲁中、鲁东工业集聚区个案研究
    5.1 研究区域与研究时段的选取
        5.1.1 研究区域
        5.1.2 研究时段的选取
    5.2 山东工业经济数据的来源与处理
    5.3 从传统手工业到近代工业山东工业经济的发展特征与空间格局
        5.3.1 清时期山东手工业经济的发展特征与空间格局
        5.3.2 民国时期山东工业经济的发展特征与空间格局
    5.4 小结
第六章 近代工业发展与区域城市空间结构变迁——旧直隶工业集聚区个案研究
    6.1 研究区域
    6.2 近代工业发展与旧直隶城市群体空间结构变迁
        6.2.1 数据来源与处理
        6.2.2 清时期直隶城市群的空间格局
        6.2.3 民国时期直隶城市群的空间格局
        6.2.4 近代工业对直隶城市群体空间格局的影响
    6.3 近代工业发展与城市外部、内部空间结构变迁——天津个案研究
        6.3.1 数据来源与处理
        6.3.2 天津近代各时期的工业发展及其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
        6.3.3 天津近代工业对城市空间结构的整体拓展
        6.3.4 天津近代城市规划中的工业空间及其影响
    6.4 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中国近代工业数据基础平台构建的技术方案
    一、建设目的与意义
    二、参考的标准规范
    三、技术架构
    四、建设方案
        (一)中国近代工业历史地理数据库建设
        (二)中国近代工业信息管理系统开发
附录B 本文研究成果运用于中国近代工业遗产历史价值分析的初步尝试
    一、全国国家级、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录中工业遗产历史价值的初步分析
    二、山东近代工业遗产的历史价值的进一步解读
        (一)山东近代工业化进程中各时期留存的工业遗产
        (二)山东近代工业遗产的时间分布分析
        (三)山东近代工业遗产的行业分布与产业链关系分析
        (四)山东近代工业遗产的空间格局分析
        (五)小结
附录C 中国近代重要工业厂、矿名录整理表
附录D 1930年代中国工业产业特征数据
    D-1省级一级工业行业职工人数整理表
    D-2市县级一级行业厂数、资本总数、工人人数、产品总值整理表
    D-3主要城市工会数量及会员人数整理表
附录E 山东省工业贸易联系数据
    E-1方志中出现的部分工业贸易联系数据整理
    E-2《中国实业志·山东省》中出现的主要工业贸易联系数据整理
附录F 天津近代重要工业企业名录整理表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发表的论文
    参与的科研项目
致谢

(8)我国天然橡胶安全自给率指标重构与短期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1.5 可能的创新之处
2 理论基础和文献回顾
    2.1 理论基础
        2.1.1 产业安全理论
        2.1.2 综合评价理论
        2.1.3 经济供需理论
        2.1.4 灰色系统预测理论
        2.1.5 向量自回归理论
    2.2 文献综述
        2.2.1 天然橡胶自给率
        2.2.2 天然橡胶供给安全
        2.2.3 天然橡胶相关预测
        2.2.4 天然橡胶“走出去”发展战略
        2.2.5 文献评价
3 我国天然橡胶产业现状研究
    3.1 我国天然橡胶产业发展现状
        3.1.1 我国天然橡胶生产现状
        3.1.2 我国天然橡胶消费现状
        3.1.3 我国天然橡胶贸易现状
        3.1.4 我国天然橡胶工业制品贸易现状
    3.2 我国天然橡胶供需的影响因素
        3.2.1 天然橡胶供给的影响因素
        3.2.2 天然橡胶需求的影响因素
    3.3 我国天然橡胶产业安全评价现状
4 我国天然橡胶安全自给率指标重构
    4.1 国防需求自给率
        4.1.1 国防需求自给率的定义
        4.1.2 国防需求自给率的测算
        4.1.3 国防需求自给率的评价
    4.2 国内实际消费自给率
        4.2.1 国内实际消费自给率的定义
        4.2.2 国内实际消费自给率的测算
        4.2.3 国内实际消费自给率的评价
    4.3 表观消费自给率
        4.3.1 表观消费自给率的定义
        4.3.2 表观消费自给率的测算
        4.3.3 表观消费自给率的评价
    4.4 广义自给率
        4.4.1 广义自给率的定义
        4.4.2 广义自给率的测算
        4.4.3 广义自给率评价
    4.5 重构安全自给率指标
        4.5.1 重构基本原则
        4.5.2 指标相互关系
        4.5.3 重构自给率指标
5 我国天然橡胶安全自给率指标的短期预测
    5.1 短期预测的时间范围
    5.2 基于灰色GM(1,1)模型下我国天然橡胶生产量预测
        5.2.1 模型选择
        5.2.2 建立模型
        5.2.3 模型精准度的检验
        5.2.4 生产量预测
    5.3 基于向量自回归(VAR)模型下我国天然橡胶消费量预测
        5.3.1 模型选择
        5.3.2 建立VAR模型
        5.3.3 消费量预测
    5.4 自给率预测
6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6.1 研究结论
    6.2 政策建议
        6.2.1 重构安全自给率指标,建立经济预警系统
        6.2.2 多角度对我国天然橡胶产业进行理论研究
        6.2.3 完善产业数据统计
        6.2.4 加大发展天然橡胶走出去战略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9)外商投资准入领域负面清单法律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创新点摘要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外商投资准入领域负面清单概述
    第一节 负面清单的界定
        一、溯源
        二、概念
        三、特点
        四、存在形式
    第二节 负面清单的法律定位
        一、法与非法的争论
        二、二元论基础上的法律定位
    第三节 负面清单的法理基础
        一、国家主权
        二、有限的国民待遇
        三、一般例外与特别例外
        四、法律保留
    第四节 外商投资准入领域负面清单的效力和应用
        一、效力渊源——国民待遇
        二、应用模式——负面清单投资准入模式
    第五节 外商投资准入领域负面清单价值之多维度评析
        一、立法维度——推动外国投资法律体系统一
        二、行政管理维度——为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提供方向
        三、国际投资维度——建设更加开放的投资环境
第二章 国际条约中的负面清单
    第一节 自由贸易协定中的负面清单
        一、北美自由贸易协定
        二、美澳自由贸易协定
        三、美韩自由贸易协定
        四、自由贸易协定中负面清单的评析
    第二节 全面合作伙伴关系协定中的负面清单
        一、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
        二、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关系协定
        三、全面伙伴关系协定中负面清单的评析
    第三节 双边投资协定中的负面清单
        一、美国双边投资协定范本2012版
        二、美国最新签订的BIT协定
        三、双边投资协定中负面清单的评析
    第四节 国际条约中负面清单实践之总结
        一、应借鉴之经验
        二、应避免之不足
第三章 不同类型国家负面清单之比较
    第一节 发达国家负面清单
        一、美国
        二、澳大利亚
        三、发达国家负面清单的评析
    第二节 中等发达国家负面清单
        一、韩国
        二、新加坡
        三、中等发达国家负面清单的评析
    第三节 发展中国家负面清单
        一、墨西哥
        二、印度尼西亚
        三、发展中国家负面清单的评析
    第四节 不同类型国家负面清单实践之总结
        一、异同之比较
        二、经验之辨析
第四章 我国外商投资准入领域负面清单之解析
    第一节 负面清单准入模式的确立
        一、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顶层设计确立
        二、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地方试验开启
    第二节 负面清单准入模式的适用
        一、东道国制定的负面清单
        二、对外签订国际条约中的负面清单
        三、负面清单准入模式实践价值评析
    第三节 负面清单的制度创新与发展趋势
        一、从“逐案审批”到“有限许可”
        二、《外国投资法(征求意见稿)》负面清单的突破与不足
        三、负面清单发展趋势研判
    第四节 负面清单存在的问题
        一、负面清单准入模式法律依据不足
        二、负面清单规定不明确可操作性不强
        三、负面清单中的产业保护原则不清晰
        四、负面清单准入模式的配套制度不健全
        五、正面清单式立法思维模式需调整
        六、负面清单准入模式下救济制度不完善
第五章 完善我国外商投资准入领域负面清单之路径
    第一节 建立负面清单准入模式制度体系
        一、立法上明确负面清单准入制度
        二、制定负面清单指导规则
        三、赋予地方立法机构对统一负面清单的调整权
        四、制定对外BIT中的负面清单范本
    第二节 提升负面清单的明确性和可操作性
        一、提升负面清单的明确性
        二、完善负面清单的可操作性
        三、完善负面清单中的特别管理措施
    第三节 明确产业保护原则
        一、建立外资第二类负面清单
        二、设立金融类产业部门负面清单
        三、设立针对国有企业作出特别保留的负面清单
        四、突出产业保护倾向
    第四节 健全负面清单适用的配套制度
        一、完善负面清单更新和法律更新的衔接制度
        二、进一步深化商事登记制度改革
        三、健全外资安全审查制度
    第五节 在外商投资准入领域确立负面清单立法思维
        一、明确负面清单立法思维
        二、实施法律法规清理
        三、理清负面清单与《指导目录》的关系
    第六节 完善行政备案行为的救济制度
        一、负面清单准入模式下的行政备案
        二、行政备案的事实行为属性
        三、行政备案行为具有可诉性的构成要素
        四、行政备案行为可诉性的实现路径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论文
致谢
作者简介

(10)中美贸易摩擦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研究意义
    第三节 研究思路和内容
第二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关于贸易摩擦成因的理论分析
    第二节 关于贸易摩擦主要表现形式的文献综述
    第三节 关于中美贸易摩擦实证文献综述
第三章 中美贸易摩擦发展及其新趋势
    第一节 中美贸易摩擦沿革
    第二节 中美贸易摩擦新趋势
    第三节 中美贸易摩擦成因再探讨
第四章 中美钢铁贸易摩擦案例分析
    第一节 美对华钢铁“双反”现状
    第二节 “双反”原因分析
    第三节 美国对华油井管“双反”案件效应分析
第五章 本文结论以及政策建议
    第一节 本文结论
    第二节 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四、中美橡胶工业经贸合作的现状及发展(论文参考文献)

  • [1]LK公司炭黑业务竞争战略研究[D]. 赵洁. 山东大学, 2020(05)
  • [2]A公司合成橡胶产品营销策略研究[D]. 王益地. 华侨大学, 2020(01)
  • [3]智能制造轮胎ZC888项目成本控制管理研究[D]. 娄晓草. 浙江工业大学, 2020(08)
  • [4]NHK公司O型圈密封件营销策略研究[D]. 秦涛. 江苏大学, 2019(05)
  • [5]S公司橡胶助剂产品战略研究[D]. 李丹. 北京交通大学, 2019(01)
  • [6]贸易政策变化对中国-东盟天然橡胶贸易的影响分析[D]. 周润. 南京农业大学, 2019(08)
  • [7]空间人文学视角下的中国近代工业基本空间特征研究[D]. 刘静. 天津大学, 2019(06)
  • [8]我国天然橡胶安全自给率指标重构与短期预测[D]. 袁海涛. 海南大学, 2018(08)
  • [9]外商投资准入领域负面清单法律问题研究[D]. 唐晶晶. 大连海事大学, 2018(01)
  • [10]中美贸易摩擦问题研究[D]. 王栩. 南京大学, 2015(03)

标签:;  ;  ;  ;  ;  

中美橡胶产业经贸合作现状与发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