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建设中的汽车尾气处理

生态环境建设中的汽车尾气处理

一、生态环境建设中汽车尾气的治理(论文文献综述)

邸娜娜[1](2021)在《智慧交通背景下机动车尾气污染治理的问题探究 ——以R市为例》文中研究表明空气污染问题成为当今社会备受关切的热点问题,机动车尾气作为空气污染的源头之一,关系着人们的切身利益。推进机动车尾气污染防治的研究,可以较好的深入、全面的了解现阶段机动车尾气污染治理的不足,对推进机动车尾气污染治理,推动绿色交通发展,治理空气污染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发展,智慧交通治理已经逐步深入到现代交通管理中。在智慧交通背景下治理机动车尾气污染问题是值得探究的新课题。传统机动车尾气污染治理主要通过“车-油-路”三个环节来治理,在治理过程中各个系统相对独立运行,不能全面高效的达到治理尾气污染的目的。同时,机动车的尾气污染治理只存在于车辆上牌、年检、路检等各个环节中,而并未贯穿在车辆使用的过程中。当前信息技术在智慧交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居民的出行效率和出行方式都披上了科学技术的外衣,使得公众的出行更加便捷、更加迅速,从而缓解了出行压力,更好的发挥了公共交通的作用。建立一个通过电子信息手段进行交通数据收集并能够对这些交通数据进行实时处理从而提高交通的流畅度以减少车辆使用过程中的碳排放的智慧交通管理系统是未来交通的发展方向。近年来,R市一直积极响应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大力发展“四个交通”的号召,全面加强以“综合交通、智慧交通、绿色交通、平安交通”为主要内容的“四个交通”建设。以“绿色交通”为前提,“平安交通”为基础,紧紧围绕“综合交通”这一核心不断推进“智慧交通”建设。从城市交通管理的服务角度来看,智慧交通在引导居民出行,提高居民出行效率方面也是有着非常巨大的潜力。另一方面,通过智慧交通的顶层设计打破信息壁垒,通过信息资源共享建立更为严谨的机动车排污检测管理监督系统。虽然R市在机动车尾气污染治理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然存在一些不可回避的问题。文中通过对机动车尾气污染的负外部性的探讨,针对R市目前机动车尾气污染治理的具体情况以及R市智慧交通发展的的现状,在协同治理理论的指导下结合智慧交通背景探讨治理机动车尾气污染的新思路。

蔡园园[2](2021)在《政府主导下昆山市大气污染协同治理研究》文中提出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人口密度不断增大,越来越多的工业企业向城市集中,所带来的负面效应就是环境的破坏和污染,其中,空气环境质量的下降尤为显着,“雾霾”天气的出现使呼吸道患者的人数逐渐增加,影响着城市居民的身体健康和生活的幸福指数,因此许多城市居民为求得更好的居住环境又返回农村生活。近年来,我国对大气污染治理逐渐重视起来,一些经济发展较快速的一线城市在不断探索大气污染治理的过程中收获了成效,空气质量有所改善,但从现阶段治理的路径和效果上来看,地方政府在大气污染治理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例如协同治理不足、治理效率低下等。因此,大气污染治理是个持续性的研究,需要结合不同治理阶段的实际情况深入分析治理的困境,提出有针对性的、可推广的、可操作的措施。本文以昆山市为研究对象,以政府主导下大气污染协同治理为研究主题,以清华大学王有强教授协同治理2×2框架为分析模型,从协同治理角度出发,运用文献研究、数据分析、比较分析和系统分析的研究方法,对当前昆山市大气污染治理工作和环境空气质量进行分析。通过研究发现目前昆山市大气污染治理存在生态文明理念树立不够到位、政府发动民间参与治理不足、大气污染执法监管不够到位等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协同治理机制不完善、协同程度不够高、公众引导机制不健全等。最后文章在借鉴国外大气污染治理经验的基础之上,提出了实现治理主体间协同、实现治理机制间协同、实现治理规则间协同的策略建议,以期为昆山市大气污染治理建言献策。

刘迪[3](2021)在《基于生态环境保护的机动车尾气治理方法探讨》文中研究指明随着近几年我国交通事业飞速度发展,全国各地的机动车数量快速增加,从而引起城市中的生态环境问题也变得越来越严重。汽车尾气的大量排放导致城市空气环境受到严重污染,不仅不利于城市生态环境的维护,还会引发一系列的社会问题。针对上述情况,文章就从生态环境保护的角度出发,对机动车尾气的治理方法进行了具体探讨,希望能够有效提升机动车尾气治理的效果,为城市生态环境的维护打下良好的基础。

孔凡秋[4](2020)在《寒地城市空间对空气质量的影响及规划应对研究 ——以哈尔滨市为例》文中研究指明空气质量恶化已经演变为全球性的环境问题,我国空气质量问题的严重程度也呈现出加剧趋势。为此,我国相继推出各项政策举措,有序推进空气质量改善工作的展开。1973年,国务院首次召开全国环境保护会议,会议提出空气质量改善工作要以工业点源治理为主;进入80年代,空气质量改善工作从点源治理进入了综合防治阶段;90年代以来,我国空气质量治理工作开始从污染物浓度控制向污染物总量控制转变,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从单一城市治理转向区域联防联控。在各项政策举措的推动下,我国空气质量改善工作已经取得了较大进展。但与环境治理的预期目标相比,我国空气污染物的排放总量依然常年居高不下,重污染天气、雾霾天气已经成为城市化进程的“新常态”,空气质量改善工作亟待取得突破性进展。鉴于空气质量改善工作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如何提升空气质量成为学者们关注的议题。目前,学术界针对空气质量问题开展了大量研究,就研究地域而言,主要聚焦北京和上海等一线城市;从研究时段而言,较多关注某一特殊事件或某一次重污染天气的空气质量情况;但针对严寒气候区的研究相对较少,且针对严寒气候区城市空间和空气质量两者关系的研究更为匮乏。寒地城市受到地域气候影响程度较大,冬寒夏热、雨热同期、四季分明,空气质量呈现冬季差、夏季优的显着差异,尤其冬季供暖期煤烟型污染极其严重。与此同时,寒地城市分布着大量的重工业型企业,其中哈尔滨、沈阳、长春等老工业基地,工业主导的城市化发展模式导致城市空气污染问题严重。作为中国城市化率较高的严寒地区,人口聚集导致城市用地高密度开发,城市交通量急速增长,交通污染也逐渐成为空气质量的重要影响要素。总体而言,寒地城市空气质量在煤烟型污染、工业型污染和交通型污染的三重压力下呈现不断下降的趋势。本文以寒地城市为研究区域,遵循“发现问题-问题解析-规划应对”的思路展开研究,以期为改善寒地城市生态环境、推动寒地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规划依据。首先,基于国内外相关研究,结合寒地城市特征,选取典型寒地城市哈尔滨市为研究对象,对空气质量和城市空间展开调研。调研内容包括空气质量调研和城市空间调研,其中,空气质量调研包含空气质量变化规律调研、空气质量指数实测和重点污染源实地调研,城市空间调研包含城市发展历程调研、城市用地调研和城市空间形态调研。基于调研结果,总结空气质量视角下哈尔滨城市空间的现状问题。其次,进行哈尔滨市城市空间空气质量影响分区风险识别。识别内容包括空气质量空间分析、空气质量影响分区、不同空气质量分区的城市用地特征和城市风险区类型识别。空气质量空间分析包括现状层面空气质量空间分布和理论层面空气质量空间分布,通过现状空气质量插值分析、空气污染源理论影响范围分析,利用自然断点分析、相交分析和叠加分析等方法确定了哈尔滨四个空气质量影响分区,并针对不同空气质量分区的城市用地特征展开分析。基于空气质量影响分区结果和不同空气质量分区的城市用地特征,将哈尔滨市划分为4个大类风险区、25个中类风险区和41个小类风险区。再次,深入到街区尺度,对哈尔滨市4个大类风险区、25个中类风险区和41个小类风险区展开城市空间对空气质量的影响研究。城市空间对空气质量的影响研究包括城市用地对空气质量的影响和空间形态对空气质量的影响两个方面,城市用地对空气质量的影响分析包括用地比例、用地类型、用地布局和用地集中度的分析,城市空间形态对空气质量的影响分析包括建筑高度和建筑密度的分析,通过对大类风险区、中类风险区和小类风险区进行逐层推进式的分析,总结出哈尔滨市城市空间对空气质量的影响机制。最后,论文基于上述研究提出基于空气质量提升的城市空间规划应对体系。应对体系包括城市空间的管控等级界定、城市用地的规划优化策略、空间形态的规划应对策略和规划保障实施策略四个方面。管控等级界定基于城市空间对空气质量的影响规律,对哈尔滨市进行管控等级划分。城市工业用地的规划优化策略包括城市用地的重点管控范围界定、工业用地、交通用地和绿地的规划优化策略。空间形态的规划应对策略包括空间形态的重点管控范围界定、建筑密度、建筑高度和其它空间形态要素的规划应对策略。规划保障实施策略包括政策保障、实施机制和治理机制三方面内容。寒地城市空间对空气质量的影响及规划应对研究,以严寒气候为背景,致力于明确城市空间与空气质量的影响规律,探求提升寒地城市空气质量的规划路径。寒地城市空间对空气质量的影响及规划应对研究也将为寒地城市人居环境改善提供一定的规划支撑。

唐古拉[5](2020)在《移动源遥感监管平台建设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已连续十年成为世界机动车产销第一大国,机动车等移动源污染已成为我国大气污染的重要来源,移动源污染防治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本研究围绕移动源遥感监管平台构建过程中的关键性问题进行了系统性地阐述,为全国各地响应生态环境部号召,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决打好柴油货车污染治理攻坚战,统筹“油、路、车”,提升移动源环境管理水平,有效降低移动源污染物排放提供技术支撑。本文的主要结论是:1.监管平台总体逻辑架构可分为二个体系、五个层次,确保整个信息平台具有规范化、系统化、整体化特点,增强监管平台功能模块独立性、可扩展性,降低其相互之间的耦合度。2.从逻辑和功能上可将整个平台划分为感知层、基础设施层、数据资源层、服务平台层和业务应用层。3.监管平台和机动车尾气遥感监测、柴油货车OBD监测、排污监控以及黑烟车尾气抓拍等系统的传感器数据接口对接,一体化紧密集成,可实现监管平台对数据的统一存储、管理与交换。4.将云计算资源、存储资源、网络资源等物理资源进行整合,按照云服务模式和云架构建立共享资源池,形成可按需动态扩展的高性能计算环境、大容量存储环境,满足机动车尾气监管业务数据存储、高并发事务处理、信息共享和各相关部门业务系统接入平台的需要。5.通过Web Service接口服务支持外部业务对平台数据资源及功能服务的调用,业务和服务分离技术,所有应用依赖服务,而不直接读取数据,便于后期数据更新、更换和调整等不影响移动源管理具体的业务应用。6.移动源尾气的遥感监测方法利用分析吸收光谱法测量烟羽中的CO2、CO、NO和HC的排放浓度,利用光通过烟羽前后的强度变化测量不透光度,经程序反演后得到污染物排放浓度和烟度,是一种高效动态的尾气污染监控方法。

教育部[6](2020)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文中认为教材[2020]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善中小学课程体系,我部组织对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进行了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以及思想政治、语文、

杨角[7](2020)在《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及实现路径研究》文中指出加快转变城市发展方式,促进城市发展绿色转型,大力推进绿色城镇化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是当前在绿色发展理念和生态文明建设战略下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所要面临的一个重大而又紧迫的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同时也是今后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和必然趋势。本文通过综合借鉴政治经济学、城市经济学、发展经济学以及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等学科相关重要理论和研究范式,基于比较客观而又丰富详实的数据资料,通过运用文献分析法、灰色关联度评价法、案例研究法以及比较研究法等研究方法,对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至今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历史演变历程、当前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与挑战及其可能的原因、我国绿色城镇化的理论机理、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综合评价及其影响因素、国内外绿色城镇化实践经验总结及其对我国的借鉴启示以及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基本原则和现实路径等诸多重要问题进行了比较全面科学、客观深入、细致严谨地分析、论证和研究。本文研究结果表明:第一,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至今,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历程可分为起步发展阶段、稳步发展阶段、深入发展阶段以及蓬勃发展阶段等四个阶段;人口压力问题、资源短缺问题、生态环境污染与破坏问题以及城镇布局不当与规模结构不合理问题是现阶段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与挑战;资源环境承载力薄弱的现实国情、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不合理的产业结构、经济利益驱动、过快的工业化与城镇化发展速度、城镇化建设重心偏离以及部分城镇居民环保意识观念淡薄、我国民间环保公益组织力量薄弱、新闻媒体与舆论监督作用略显不足等均是造成当前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与挑战的客观原因。第二,与传统城镇化不同,绿色城镇化是城镇化发展的高级阶段,是追求更高层次的绿色城市建设,从而推动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良性互动发展。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能够优化环境库兹涅茨曲线。这是通过使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整体向下移动或使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拐点左移两种途径来实现的;城镇化对生态环境系统具有优化或胁迫作用。反过来,生态环境系统对城镇化同样具有促进或约束作用。城镇化系统与生态环境系统两大系统之间这种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交互耦合关系就构成中国绿色城镇化的内在运行机理;中国绿色城镇化的发展演变可划分为绿色治理阶段和绿色文明阶段两个阶段。在不同发展阶段,城镇绿色发展方式不尽相同。第三,从2012—2017年: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虽然有所增加,但增加幅度不大,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整体不高;该阶段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整体呈现波浪式上升趋势,并且可明确划分为三个演变阶段;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基本呈现出东部地区高于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以及东北地区的总体格局,并且这一总体格局尚未出现较大改变,东部地区城市绿色发展实力依然最强,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城市绿色发展实力依然相对较弱,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表现出较大的区域不平衡性和空间分异性,梯度分布特征较为显着;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状况呈现出显着的规模特征,城市规模越大,其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和状况就越好;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状况还呈现出显着的行政级别特征,城市行政自主性权利越大,其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和状况就越好。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技术创新和政府环境规制是影响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经济发展水平因素、技术创新因素和政府环境规制因素对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有着显着的正向影响。第二产业产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对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有着不显着的负向影响。第四,国外绿色城镇化实践起步较早,目前其已积累起极为丰富的成功经验。这些国家既包括美国、日本、德国、瑞典、丹麦、挪威、瑞士、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众多发达国家,同时也包括巴西、南非等部分发展中国家。北京、上海和贵阳是国内践行绿色城镇化理念和实践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典型案例。它们在这方面起步较早,发展水平居于国内领先地位,并且已经积累起了比较丰富的成功经验。总结与分析国内外绿色城镇化实践的共同经验与普遍规律对今后推动我国绿色城镇化实践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与启示意义。第五,要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在绿色城镇化发展中的关系、要高度重视绿色城市规划的重要引领作用、要高度重视并充分发挥政府重要的引导作用、要构建与绿色城镇化发展相适应的绿色产业结构、要全力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要不断改进和创新城市管理与运营、要高度重视信息化在绿色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要以多元主体共同参与来推动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以及要以系统思维全面推进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是推动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所必须要遵循的九大基本原则。第六,绿色城镇化建设与发展是一项极为复杂的系统工程。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路径并不是单一的,而是由多层次目标路径共同组成的有机统一体。促进经济绿色转型升级、大力弘扬绿色生态文化、着力推动社会绿色进步发展以及切实改善与修复生态环境是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终极目标实现的有效路径。本文最主要的创新之处在于:第一,研究视角创新。城镇化问题和绿色发展问题是当前国内外学界研究中的两个重点问题和热点问题。以往绝大多数学者都是单独研究这两个问题,要么是单独研究城镇化相关问题,要么是单独研究绿色发展相关问题,较少有学者将这两者结合起来做一交叉研究。本文试图将城镇化问题和绿色发展问题这二者结合起来,基于现阶段我国绿色发展这一全新的现实背景,站在绿色发展这一全新的研究视角下重新审视和看待我国城镇化问题,着重研究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及其实现路径问题,以期取得与以往研究成果有所不同的新的研究观点和研究结论,进一步指导今后我国绿色城镇化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这就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因此,本文最重要和最突出的创新之处就在于研究视角创新。第二,研究方法创新。以往大多数学者在对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定量测度和综合评价过程中,绝大多数都选择使用主成分分析法、因子分析法、TOPSIS法等综合评价方法,鲜有学者使用灰色关联度评价法。正是基于这一考虑,并且考虑到研究方法的适用性问题,本文选择使用灰色关联度评价法对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定量测度和综合评价。因此,研究方法创新就成为本文的一点创新之处。第三,研究观点创新。本文提出了一些新的研究观点。具体如下:一是,城镇化系统与生态环境系统两大系统之间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交互耦合关系构成中国绿色城镇化的内在运行机理。中国绿色城镇化的发展演变可划分为绿色治理阶段和绿色文明阶段两个阶段。在不同发展阶段,城镇绿色发展方式不尽相同。二是,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呈现出显着的规模特征和行政级别特征:城市规模越大,其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越高;城市行政级别越高,其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也越高。三是,在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过程中,既要充分发挥市场的主导作用,也要重视发挥政府的重要引导作用,要将二者结合起来,形成合力,共同推动中国绿色城镇化向前发展。四是,要以城市管理与运营方面的不断创新持续推动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五是,要促进信息化和绿色城镇化融合发展,以信息化引领和推动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这些新观点也是本文的一点创新之处。第四,评价指标体系创新。本文在对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定量测度与综合评价过程中,是在对绿色城镇化概念内涵重新界定并基于对前人相关研究成果借鉴的基础上,遵循系统性、科学性、实用性、动态性、典型性与可比性等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构建了与其他研究成果有所不同的由经济发展、资源高效、环境友好和社会进步等4个一级指标及其所属20个二级指标所组成的比较全面的、科学合理的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并且在该评价指标体系基础上运用灰色关联度评价法对2012—2017年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了定量测度与综合评价,这就具有一定程度的创新性。

蔡明[8](2020)在《吉林省大气污染治理政策执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1978年改革开放至今已有四十余年,这期间国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许多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模式也暴露了弊端,环境恶化就是其中显着的一项。而吉林省作为传统的农业大省,更是我国的重工业基地,近年来愈演愈烈的大气污染现象引起了民众的普遍关注。面对当下的严峻形势,2016年吉林省政府相继出台了《吉林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等一系列相关政策措施,对本省的工业生产、机动车辆、建筑扬尘等易产生大气污染物的排放源进行了限制和规范,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依然存在可以改善的空间。把吉林省的大气污染治理政策落到实处,不仅是一项重要而又紧迫的任务,更是一项关乎每个人的重大民生工程。对于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保证区域经济的绿色增长以及实现伟大的“中国梦”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行政管理的视角,对吉林省大气污染的治理进行讨论并提出相关意见及建议。首先,本文介绍了国内外对于这个课题的研究现状以及理论依据,主要包括经济外部性理论、公地悲剧理论、生态治理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其次,本文表述了当前吉林省的大气污染现状以及相关治理政策,从时间纵向来看,吉林省对于大气污染的治理呈现逐年向好的趋势,治理政策总体比较完善,但仍然存在诸多问题,比如治理政策执行的重点领域措施执行缺乏力度;同时本文也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国内外地区的治理大气污染的案例进行分析,其中国外的经典案例为美国空气质量管理区执行经验以及欧盟国际环保合作执行经验,国内的经典案例为上海新型能源政策执行经验和兰州法律治理政策执行经验。再结合吉林省的实际情况,对借鉴的可行性进行分析;最后对当前吉林省大气污染的治理提出了政策性建议,针对前文提到存在的问题一一对应,希望能够给予政府完善政策的过程中提供可行性思路。

张昊楠[9](2020)在《机动车排放管控对空气污染物和温室气体的协同治理效应研究 ——以天津市为例》文中指出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机动车保有量始终处于快速增长的态势。截至2018年,中国已连续十年位居世界机动车产销量第一大国,机动车移动排放源已成为空气污染物、温室气体的重要来源。在环境污染和气候变化的双重压力下,中国从2013年开始,先后推行了机动车排放标准升级、加速淘汰高排放车辆、提升燃油经济性、发展新能源与替代能源汽车、优化公共交通规划和布局等一系列管控政策,不断强化机动车排放管控,积极倡导“绿色出行”理念,机动车排放治理工作取得显着成效。相比于外国相关研究,我国针对机动车排放治理政策评价的相关研究起步较晚,缺少结合我国国情的量化分析。同时,天津市作为中国的直辖市之一,机动车保有量超过300万辆,在全国66个城市中名列前十,因此研究和分析天津市机动车排放管控政策的实施路径和减排效果,特别是针对空气污染物和温室气体的协同治理效应,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以天津市机动车排放治理为研究对象,基于当地机动车保有量、活动水平、排放因子、环境指标、道路分布等数据,从市域角度对机动车排放控制政策的单一减排效应和协同减排效应进行了研究和分析。主要研究创新性研究如下:(1)利用基于机器学习的面板数据反事实分析方法,研究了机动车排放标准提升对于机动车污染物的减排效应。通过构建回归合成模型,将天津市作为干预组个体,并引入机器学习LASSO方法从全国城市中选取控制组个体构建反事实结果,从而估计了提升机动车排放标准对空气污染物的减排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国V标准的实施有助于降低大气中一氧化碳(CO)和二氧化氮(NO2)的浓度,但对细颗粒物(PM2.5)和可吸入颗粒物(PM10)等污染物的治理效果不明显。因此,在进一步规制机动车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同时,应配合实施其它管控政策来治理空气质量。(2)构建基于燃油经济性的碳排放模型,探究提升燃油经济性对于降低机动车温室气体排放的效应。本文在IPCC2006碳排放模型的基础上,将原模型的二氧化碳排放因子修正为燃油含碳量系数,使得模型更具一般性。研究结果表明,提升燃油经济性对CO2的减排效果初期并不显着,未来随着老旧汽车的逐步淘汰,提升燃油经济性的CO2减排效果会逐渐增强,到2030年预计可以达到8%。此外,“双限”政策和新能源汽车的推广也是有效降低机动车二氧化碳排放的有效途径。(3)构建了基于多情景模式的机动车排放清单,探究机动车排放管控措施对污染物和温室气体的协同减排效应。本研究以2016年为基准年,估计了 2017年至2030年天津市机动车的排放清单,并利用弹性系数方法,比较了各单一减排措施、结构性措施和综合性措施对空气污染物和温室气体的协同减排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提高机动车排放标准、推广新能源汽车等单一减排措施对温室气体的减排效应要高于空气污染物的减排效应,而控制机动车保有量、实施交通管制等单一减排措施以及结构性措施和综合性措施均对空气污染物的减排效果更佳。因此,综合考虑各项减排措施的减排强度和协同效应,应在构建机动车排放综合治理体系的基础上,优先考虑提升排放标准、推广新能源汽车、提高公共交通分担率等减排措施。

刘阳[10](2020)在《我国在用车排放检验与维护制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国民经济不断发展、经济总量不断提高,机动车保有量也随之上升,机动车排放污染逐渐成为城市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影响人们身体健康,不利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而管控好在用车的排放污染是削减机动车排放污染的关键环节,需要政府、企业及机动车车主等引起重视。通过借鉴国外机动车排污治理的立法经验及在用车排放污染的多种治理手段,其中在用车排放检验与维护制度作为公认的控制在用车辆排放污染的有效手段,经定期检验、抽检,对筛查出的高排放车辆进行维护,规定超标机动车经复检合格才能再上路,形成对在用车排放管控的闭环管理。在用车排放检验与维护制度在我国的机动车污染防治法律中早有体现,并且和国内早期汽车维护制度中的“定期检测、强制维护、视情修理”有很大相似性。在我国机动车排放污染法律法规中,也一直都有规定。排放检验与维护制度也逐渐成为我国在用车排放监管的主要法律手段。但一直以来,我国在用车的排放检验与维护制度在实践中也面临了不少问题,如立法依据不足、监管体制多元等影响了在用车排放检验与维护制度的实施效果。本文以在用车排放检验与维护制度作为治理在用车排放污染的切入点,系统论述了我国在用车排放检验与维护制度的主要内容、法律规定、法律关系,分析我国在用车排放检验与维护制度在实施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法律对策。通过完善我国现有在用车排放检验与维护制度,来更好的削减我国在用车的排气污染,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构建生态文明社会。本文第一章,介绍了我国在用车排放污染的现状,实施在用车排放检验与维护制度的必要性,简要论述了涉及在用车排放检验与维护制度的法律释义及理论依据。第二章,梳理了我国在用车排放检验与维护制度的法律关系、法律规范及制度体系主要内容。第三章,针对我国现有实施情况,借鉴并总结域外立法经验。第四章分析了我国排放检验与维护制度存在的立法、监管、机构建设等问题。第五章,根据我国在用车排放检验与维护制度的实践情况及问题,从完善法律体系、监管体制、检验维护单位管理等方面提出加强我国在用车排放检验与维护制度建设的对策。

二、生态环境建设中汽车尾气的治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生态环境建设中汽车尾气的治理(论文提纲范文)

(1)智慧交通背景下机动车尾气污染治理的问题探究 ——以R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引言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1.研究背景
        2.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1.国外研究综述
        2.国内研究综述
        3.国内外研究评述
    (三)研究目的、方法及创新之处
        1.研究目的
        2.研究方法
        3.创新之处
二、核心概念及理论基础
    (一)核心概念
        1.智慧交通
        2.机动车尾气污染治理
    (二)理论基础
        1.外部性理论
        2.协同治理理论
三、R市机动车尾气污染治理的现状
    (一)R市机动车尾气污染制度治理
        1.机动车排放检测与强制维护制度
        2.机动车环保检测监督管理制度
    (二)R市机动车尾气污染信息治理
        1.交通管理平台的信息化
        2.覆盖市区的道路集尘监测信息化
        3.机动车尾气遥感监测信息化
    (三)R市机动车尾气污染服务治理
        1.智能交通信号服务系统
        2.智慧停车服务系统
        3.优化城市公共交通服务系统
四、R市机动车尾气治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R市机动车尾气治理存在的问题
        1.机动车环保检测作弊现象严重
        2.机动车使用过程中尾气排放监管不利
        3.交通拥堵致使怠速尾气排放污染加剧
        4.机动车尾气污染治理信息共享机制欠缺
    (二)R市机动车尾气治理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各治理主体间的联动能力不能满足尾气污染协同治理的需求
        2.尚未完善机动车环保检测协同监督管理体系
        3.交通路网通行能力与需求不匹配
        4.公共交通吸引力不足
        5.智慧交通系统尚处于起步阶段
        6.机动车尾气的负外部性效应
五、智慧交通背景下R市机动车尾气污染治理的建议
    (一)加强智慧交通背景下机动车尾气污染协同治理能力
        1.构建政府主导下智慧交通体系的框架设计
        2.构建多方协同管理机制
        3.健全尾气治理数据平台建设
    (二)发展智慧化公共交通服务、推广绿色出行模式
        1.城市智慧道路交通管理与规划
        2.推广“绿色”交通,内化负外部效应
        3.建设智慧化公共交通服务系统
    (三)健全智慧化机动车环保监管体系
        1.基于遥感的机动车尾气检测系统
        2.建立机动车环保检测智慧监管平台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2)政府主导下昆山市大气污染协同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一)国外研究现状述评
        (二)国内研究现状述评
    三、研究对象和研究思路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思路
    四、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一)研究方法
        (二)技术路线
    五、相关概念及理论依据
        (一)相关概念
        (二)理论依据
    六、分析模型选取
        (一)协同治理2×2 分析框架
        (二)政府主导、大气污染、协同治理之间的逻辑关系
第一章 昆山市大气污染的现状描述
    第一节 昆山市大气污染的现状
        一、昆山市地理及气候特征
        二、昆山市空气质量变化情况
        三、昆山市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变化情况
    第二节 昆山市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
        一、工业废气排放污染源
        二、机动车尾气排放污染源
        三、其它污染源
第二章 昆山市大气污染治理现状概述
    第一节 昆山市大气污染治理的现状
        一、大气污染治理主体的工作职责
        二、昆山市大气污染治理的政策法规
        三、昆山市大气污染治理的工作方式
    第二节 昆山市大气污染治理取得的成效
        一、空气质量持续改善
        二、污染天数持续减少
        三、工业企业整改初见成效
第三章 昆山市大气污染治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第一节 昆山市大气污染治理存在的问题
        一、生态文明理念树立不到位
        二、政府发动民间参与治理不足
        三、大气污染执法监管不够到位
    第二节 昆山市大气污染治理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协同治理机制不完善
        二、协同程度不够高
        三、公众引导机制不健全
第四章 大气污染治理的国际经验借鉴
    第一节 美国大气污染治理的经验
        一、强化法制体系的保障
        二、区域协同治理模式
        三、大气污染多元治理措施
    第二节 英国大气污染治理的经验
        一、非政府组织积极参与
        二、政府间的合作
        三、政府指导下企业、公众的协同治理
    第三节 日本大气污染治理的经验
        一、大气治理要与企业共存共荣
        二、科学的治理过程
        三、重视国土绿化
    第四节 国外大气污染治理经验的启示
        一、完善大气污染治理的法治体系
        二、建立健全多元协作治理模式
        三、建立区域合作机制
第五章 昆山市大气污染协同治理的策略选择
    第一节 实现治理主体间的协同
        一、构建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关系新格局
        二、搭建多元主体协同治理信息化平台
        三、优化政府部门结构与运作
    第二节 实现治理机制间的协同
        一、建立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机制
        二、建立协同治理的有效衔接运作机制
        三、构建大气污染防治长效机制
    第三节 实现治理规则间的协同
        一、完善大气污染协同治理的法律法规
        二、构建操作性制度和辅助性制度
        三、加强公共精神和诚信文化建设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3)基于生态环境保护的机动车尾气治理方法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1 现阶段我国机动车尾气治理的情况
2 生态环境保护背景下治理机动车尾气的具体策略
    2.1 加大环保型汽车的研发以及设计力度
    2.2 建立完善的机动车尾气治理体系
结语

(4)寒地城市空间对空气质量的影响及规划应对研究 ——以哈尔滨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相关概念界定
        1.3.1 寒地城市
        1.3.2 城市空间
        1.3.3 空气质量
        1.3.4 城市用地
        1.3.5 空间形态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
        1.4.1 国外相关研究
        1.4.2 国内相关研究
        1.4.3 国内外文献综述简析
    1.5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6 技术路线与论文框架
        1.6.1 技术路线
        1.6.2 论文框架
第2章 相关研究基础
    2.1 城市气候与空气质量的关系
        2.1.1 气候与城市气候
        2.1.2 城市气候对空气质量的影响
        2.1.3 空气质量对城市气候的影响
    2.2 城市空间与空气质量的关系
        2.2.1 城市空间的研究要点
        2.2.2 城市化对空气质量的影响
        2.2.3 空气污染源分布对空气质量的影响
        2.2.4 城市空间与空气质量的关联性特征
    2.3 寒地城市空间与空气质量的关系
        2.3.1 严寒气候对空气质量的影响
        2.3.2 严寒气候对城市空间的影响
        2.3.3 寒地城市空间研究的难点及问题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哈尔滨市空气质量及城市空间现状
    3.1 调研方案设计
        3.1.1 调研背景
        3.1.2 调研目标与思路
        3.1.3 调研内容及方法
    3.2 哈尔滨市空气质量调研
        3.2.1 空气质量变化规律
        3.2.2 空气质量指数实测
        3.2.3 重点空气污染源实地调研
    3.3 哈尔滨市城市空间调研
        3.3.1 城市空间演变过程
        3.3.2 城市用地实地调研
        3.3.3 空间形态实地调研
    3.4 哈尔滨市城市空间的现状问题
        3.4.1 城市用地对空气质量的负面影响
        3.4.2 空间形态对空气质量的负面影响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哈尔滨市城市空间空气质量影响分区风险识别
    4.1 城市空间空气质量影响分区识别框架
        4.1.1 空气质量影响分区
        4.1.2 不同分区的城市用地特征
        4.1.3 影响分区风险类别识别
    4.2 哈尔滨市空气质量空间分析
        4.2.1 现状层面空气质量空间分布
        4.2.2 理论层面空气质量空间分布
    4.3 哈尔滨市空气质量影响分区及用地特征
        4.3.1 污染源影响程度
        4.3.2 分区原则
        4.3.3 分区结果
        4.3.4 不同分区的城市用地特征
    4.4 哈尔滨市空气质量影响分区风险类别
        4.4.1 风险区分类标准
        4.4.2 风险区分类结果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哈尔滨市城市空间对空气质量的影响研究
    5.1 风险区分布特点及影响分析原则
        5.1.1 风险区分布特点
        5.1.2 影响关系分析的原则
    5.2 风险区城市用地对空气质量的影响
        5.2.1 大类风险区城市用地对空气质量的影响
        5.2.2 中类风险区城市用地对空气质量的影响
        5.2.3 小类风险区城市用地对空气质量的影响
    5.3 风险区空间形态对空气质量的影响
        5.3.1 大类风险区空间形态对空气质量的影响
        5.3.2 中类风险区空间形态对空气质量的影响
        5.3.3 小类风险区空间形态的空气质量的影响
    5.4 哈尔滨市城市空间对空气质量的影响机制
        5.4.1 影响空气质量的城市空间要素
        5.4.2 城市用地对空气质量的影响机制
        5.4.3 空间形态对空气质量的影响机制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基于空气质量提升的城市空间规划应对体系
    6.1 城市空间的管控等级界定
        6.1.1 城市空间的管控优先区界定
        6.1.2 城市空间的管控强化区界定
        6.1.3 城市空间的管控平衡区界定
        6.1.4 城市空间的管控保护区界定
    6.2 城市用地的规划策略
        6.2.1 城市用地的重点管控范围
        6.2.2 工业用地规划优化策略
        6.2.3 交通用地规划优化策略
        6.2.4 绿地规划优化策略
    6.3 空间形态的规划策略
        6.3.1 空间形态的重点管控范围
        6.3.2 建筑密度的规划应对策略
        6.3.3 建筑高度的规划应对策略
        6.3.4 其它空间形态要素的规划应对策略
    6.4 规划保障实施策略
        6.4.1 政策保障
        6.4.2 实施机制
        6.4.3 治理机制
    6.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5)移动源遥感监管平台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移动源监管的背景
        1.1.1 我国机动车发展基本现状
        1.1.2 机动车尾气排污现状
    1.2 移动源监管信息化现状
    1.3 移动源监管平台建设研究目标与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2 总体功能
    2.1 前言
    2.2 总体逻辑架构设计
        2.2.1 总体逻辑架构设计
        2.2.2 支持体系设计
    2.3 技术路线设计
3 物理感知层
    3.1 前言
    3.2 机动车尾气遥感监测
        3.2.1 机动车尾气检测原理
        3.2.2 机动车尾气常用检测技术及运算方法
        3.2.3 机动车尾气遥感监测系统组成
4 基础设施层
    4.1 前言
    4.2 云计算服务
        4.2.1 云计算基础设施与环境框架
        4.2.2 信息虚拟资源池构建模式
        4.2.3 统一资源池管理体系
        4.2.4 云计算设施服务中心
5 数据资源层
    5.1 数据库设计的主要依据
    5.2 数据库设计原则
    5.3 数据库建设的目标
    5.4 数据库结构
6 服务平台层
    6.1 前言
    6.2 遥感监管平台服务层逻辑架构
    6.3 遥感监管平台服务层标准与设计
        6.3.1 信息服务标准
        6.3.2 服务平台层设计
    6.4 遥感监管平台服务栈
        6.4.1 微服务架构
        6.4.2 OGC网络服务体系结构
        6.4.3 平台层服务栈体系结构设计
    6.5 遥感监管平台服务模式
        6.5.1 业务应用系统开发和部署模式
        6.5.2 服务资源分配与应用激活策略
    6.6 遥感监管平台服务目录管理
        6.6.1 信息服务注册机制
        6.6.2 服务层注册库设计
        6.6.3 服务平台目录组织方式
7 业务应用层
    7.1 机动车尾气遥感监测
        7.1.1 站点信息管理
        7.1.2 实时数据
        7.1.3 历史数据
        7.1.4 通知管理
        7.1.5 白名单管理
        7.1.6 统计分析
    7.2 非道路移动机械信息管理
        7.2.1 非道路移动机械档案信息管理
        7.2.2 检测信息管理
        7.2.3 使用人和所有人管理
        7.2.4 使用情况跟踪
        7.2.5 环保标识管理
        7.2.6 电子标签管理
        7.2.7 老旧移动源淘汰管理
        7.2.8 移动执法管理
        7.2.9 在线监测与电子围栏管理
        7.2.10 进出工地管理
        7.2.11 数据分析
        7.2.12 非道路移动机械申报APP
    7.3 柴油货车在线管理
        7.3.1 车辆分布
        7.3.2 实时监测
        7.3.3 数据查询与统计
        7.3.4 违规查询
        7.3.5 报警管理
        7.3.6 网络连接情况
    7.4 机动车排污监控管理
        7.4.1 检测信息数据管理
        7.4.2 数据查询综合统计分析
        7.4.3 高排放车型统计
        7.4.4 防作弊数据预警管理
        7.4.5 转入车辆管理
        7.4.6 老旧车辆信息管理
        7.4.7 车辆黑名单管理
        7.4.8 路检抽检管理
        7.4.9 辅助管理
    7.5 排放检验与维修(I/N)监管
        7.5.1 I端功能设计
        7.5.2 M端功能设计
    7.6 冒黑烟尾气抓拍
        7.6.1 实时视频分析
        7.6.2 黑烟车抓拍记录
        7.6.3 点位信息管理
        7.6.4 设备管理
        7.6.5 人工审核
        7.6.6 地图展示
    7.7 电子围栏
8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博士生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
博士后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
个人简历
永久通信地址

(7)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及实现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思路与方法
        1.2.1 研究思路
        1.2.2 研究方法
    1.3 研究内容与框架
        1.3.1 研究内容
        1.3.2 论文框架
    1.4 论文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国外文献
    2.2 国内文献
    2.3 文献简要评述
第三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3.1 相关概念界定
        3.1.1 城镇化
        3.1.2 “城镇化”与“城市化”概念辨析
        3.1.3 新型城镇化
        3.1.4 绿色发展
        3.1.5 绿色城镇化
        3.1.6 耦合
    3.2 相关理论介绍
        3.2.1 马克思主义绿色发展思想
        3.2.2 生态马克思主义理论
        3.2.3 可持续城镇化理论
        3.2.4 生命周期理论
        3.2.5 系统理论
        3.2.6 PSR框架模型
第四章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历史、面临问题及原因剖析
    4.1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历程
        4.1.1 起步发展阶段
        4.1.2 稳步发展阶段
        4.1.3 深入发展阶段
        4.1.4 蓬勃发展阶段
    4.2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面临的问题
        4.2.1 人口问题影响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4.2.2 资源问题限制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4.2.3 生态环境问题严重制约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4.2.4 城镇布局不当与规模结构不合理问题严重影响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4.3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所面临问题的原因剖析
        4.3.1 资源环境承载力薄弱的现实国情
        4.3.2 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
        4.3.3 不合理的产业结构
        4.3.4 经济利益驱动
        4.3.5 过快的工业化与城镇化发展速度
        4.3.6 城镇化建设重心偏离
        4.3.7 其他原因
第五章 中国绿色城镇化的理论机理分析
    5.1 绿色城镇化的理论依据
        5.1.1 绿色城镇化的基本内涵
        5.1.2 绿色城镇化的基本特征
    5.2 绿色城镇化的库兹涅茨分析
        5.2.1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5.2.2 绿色城镇化优化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5.3 绿色城镇化的作用机理分析
        5.3.1 城镇化对生态环境系统的作用机理
        5.3.2 生态环境系统对城镇化的作用机理
        5.3.3 绿色城镇化的运行机理
    5.4 绿色城镇化的动态演化分析
        5.4.1 城镇化与环境压力关系的动态分析
        5.4.2 绿色城镇化演变的阶段分析
第六章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及影响因素的计量分析
    6.1 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6.1.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6.1.2 指标体系的构成及其依据
    6.2 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的方法选择
        6.2.1 评价方法选择
        6.2.2 权重的确定
        6.2.3 评价样本选择
        6.2.4 数据来源
    6.3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结果分析
    6.4 中国绿色城镇化影响因素分析
        6.4.1 研究假设与影响因素指标选取
        6.4.2 模型设定与数据来源
        6.4.3 回归结果与分析
第七章 国内外绿色城镇化发展的案例研究
    7.1 国外绿色城镇化实践经验
        7.1.1 德国埃朗根
        7.1.2 瑞典马尔默
        7.1.3 美国伯克利
        7.1.4 日本北九州
        7.1.5 澳大利亚阿德莱德
        7.1.6 巴西库里蒂巴
        7.1.7 南非约翰内斯堡
    7.2 国内绿色城镇化实践经验
        7.2.1 北京
        7.2.2 上海
        7.2.3 贵阳
    7.3 国内外绿色城镇化实践发展共同经验总结
第八章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原则、路径与对策
    8.1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基本原则
        8.1.1 要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在绿色城镇化发展中的关系
        8.1.2 要高度重视绿色城市规划的重要引领作用
        8.1.3 要高度重视并充分发挥政府重要的引导作用
        8.1.4 要构建与绿色城镇化发展相适应的绿色产业结构
        8.1.5 要全力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
        8.1.6 要不断改进和创新城市管理与运营
        8.1.7 要高度重视信息化在绿色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8.1.8 要以多元主体共同参与来推动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8.1.9 要以系统思维全面推进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8.2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实现路径
        8.2.1 促进经济绿色转型升级
        8.2.2 大力弘扬绿色生态文化
        8.2.3 着力推动社会绿色进步发展
        8.2.4 切实改善修复生态环境
    8.3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8.3.1 加快构建绿色产业结构,大力推动城镇经济发展
        8.3.2 着重加强城市绿色发展薄弱环节投入与建设
        8.3.3 因地制宜制定差异化的区域城市绿色发展政策
        8.3.4 不断优化城镇布局,充分发挥大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
        8.3.5 适当减少城市行政层级,适度扩大城市自主权
        8.3.6 高度重视城市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修复工作
第九章 结论及进一步研究方向
    9.1 主要结论
    9.2 研究不足及未来进一步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附录A 2012—2017年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结果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8)吉林省大气污染治理政策执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标
    1.4 研究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
        1.4.1 研究主要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6 研究的创新点
第2章 相关概述和理论基础
    2.1 大气污染相关概述
        2.1.1 大气污染概述
        2.1.2 大气污染治理政策的概述
        2.1.3 大气污染治理政策执行的概述
    2.2 大气污染治理理论基础
        2.2.1 外部性理论
        2.2.2 公地悲剧理论
        2.2.3 生态治理理论
        2.2.4 可持续发展理论
第3章 吉林省大气污染治理政策现状及问题
    3.1 吉林省大气污染现状以及特征
    3.2 吉林省大气污染来源和成因
    3.3 吉林省大气污染治理政策分析
        3.3.1 吉林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
        3.3.2 吉林省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实施意见
        3.3.3 具体方案和通知
    3.4 治理政策执行成效
    3.5 吉林省大气污染治理政策执行中存在的问题
        3.5.1 利益关联现象阻碍执行工作
        3.5.2 重点领域措施执行缺乏力度
        3.5.3 执行过程中多部门协作困难
        3.5.4 难以把握治理与发展的平衡
第4章 国内外大气污染治理政策执行经验借鉴
    4.1 国外经验借鉴
        4.1.1 美国实施区域联动机制的经验
        4.1.2 欧盟国际环保合作政策执行经验
    4.2 我国部分地区的成功经验
        4.2.1 上海新型能源政策执行经验
        4.2.2 兰州法律治理政策执行经验
    4.3 对吉林省大气污染治理政策执行启示
        4.3.1 构建工业格局,促进排放限制政策执行
        4.3.2 调整市政规划,改善公共交通建设发展
        4.3.3 强化科技建设,推动扶持相关科技进步
第5章 吉林省大气污染治理政策执行建议
    5.1 增强政府政策执行透明度
        5.1.1 避免行政部门与企业的利益纠葛
        5.1.2 鼓励行政人员勤勉履职
    5.2 加大重点防控领域的政策执行力度
        5.2.1 加大工业企业领域的治理
        5.2.2 严格对民用散煤的控制
        5.2.3 规范机动车污染的监管
    5.3 健全多部门政策执行联动制度
        5.3.1 转变职能和作风
        5.3.2 部门联动,注重实效
    5.4 寻求经济与环境保护的发展
        5.4.1 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快生态绿化建设
        5.4.2 完善绿色发展机制
        5.4.3 加快转型发展,提高创新力度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9)机动车排放管控对空气污染物和温室气体的协同治理效应研究 ——以天津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关于反事实框架下政策效应评估的相关研究
        1.2.2 关于机动车排放模型及排放清单的相关研究
        1.2.3 机动车污染物与温室气体协同治理效应评价的研究
    1.3 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 研究创新点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研究理论基础
    2.1 机动车排放清单
        2.1.1 排放清单编制原理
        2.1.2 机动车排放清单编制的排放源分级
        2.1.3 机动车排放清单编制的技术流程
    2.2 机动车排放模型
        2.2.1 机动车排放基本模型
        2.2.2 机动车车队信息
        2.2.3 机动车存活曲线
        2.2.4 机动车活动水平
    2.3 机动车排放因子
        2.3.1 机动车排放因子的测定方法
        2.3.2 污染物排放因子
        2.3.3 CO_2排放因子
    2.4 反事实分析理论
        2.4.1 潜在结果框架
        2.4.2 因果效应识别策略
        2.4.3 回归合成方法
    2.5 基于机器学习方法的模型选取
        2.5.1 回归模型的收缩与选取
        2.5.2 机器学习LASSO方法的基本模型
        2.5.3 基于LASSO的反事实分析方法
第3章 中国机动车排放特征与排放治理演进
    3.1 中国机动车保有量与车队构成的现状及趋势分析
        3.1.1 中国机动车保有量现状及变化趋势
        3.1.2 中国机动车车队构成现状
    3.2 中国机动车排放现状及历史趋势特征分析
        3.2.1 排放现状分析
        3.2.2 排放历史趋势分析
    3.3 中国机动车排放治理的演进
        3.3.1 新车准入管理
        3.3.2 在用车辆排放检测及管控
        3.3.3 燃油质量标准管理
        3.3.4 大力推广新能源车辆
        3.3.5 强化交通规划治理和经济政策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机动车排放标准对空气污染物的减排效应研究
    4.1 基于反事实分析的机动车污染物减排效应评价模型
        4.1.1 基于回归合成方法的机动车污染物减排效应评价模型
        4.1.2 预测精度的分析和比较
        4.1.3 政策干预的显着性检验
    4.2 基于机器学习的控制组个体选取
        4.2.1 基于LASSO方法的控制组个体选取
        4.2.2 Monte Carlo模拟对比分析
    4.3 提升机动车排放标准对污染物减排效应分析
        4.3.1 数据来源与说明
        4.3.2 实证分析结果
        4.3.3 稳健性检验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机动车燃油经济性对温室气体的减排效应研究
    5.1 基于燃油经济性的碳排放模型
        5.1.1 碳排放基本模型
        5.1.2 模型参数设定
    5.2 天津市机动车碳排放现状
        5.2.1 天津市机动车流量及碳排放时空分布
        5.2.2 天津市机动车燃油消耗现状
        5.2.3 天津市机动车碳排放量估算
        5.2.4 天津市机动车碳排放变化趋势
    5.3 机动车排放控制对温室气体的治理效应评估
        5.3.1 提升燃油经济性
        5.3.2 限制道路机动车数量
        5.3.3 推广替代燃料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机动车空气污染物与温室气体的协同治理效应研究与策略优化
    6.1 天津市机动车排放模型与排放因子模拟
        6.1.1 保有量及车队构成
        6.1.2 车辆活动水平
        6.1.3 污染物排放因子
        6.1.4 温室气体排放因子
    6.2 天津市机动车排放情景设置
        6.2.1 保有量预测分析
        6.2.2 年均行驶里程预测分析
        6.2.3 排放控制情景设计
    6.3 基于情景分析的协同治理效应分析
        6.3.1 基准年排放估计
        6.3.2 目标年排放预测
        6.3.3 减排情景下机动车减排效应分析
        6.3.4 空气污染物与温室气体协同治理效应分析
    6.4 天津市机动车空气污染物与温室气体协同治理策略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后记

(10)我国在用车排放检验与维护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
第一章 我国在用车排放污染及检验维护制度
    第一节 我国在用车排放检验与维护制度相关概念
        一、机动车
        二、在用车
        三、机动车排放污染
        四、在用车排放检验与维护制度
    第二节 我国在用车排放检验与维护制度实施的必要性
        一、我国在用车排放污染的现状及危害
        二、我国在用车排放污染治理手段
        三、我国在用车排放检验与维护制度实施的必要性及可行性
    第三节 我国在用车排放检验与维护制度的理论基础
        一、我国在用车排放检验与维护制度的法律释义
        二、我国在用车排放检验与维护制度的理论依据
第二章 我国在用车排放检验与维护制度的主要内容
    第一节 我国在用车排放检验与维护制度的法律关系
        一、在用车排放检验与维护制度法律关系的主客体内容
        二、在用车排放检验与维护制度的环境行政法律关系
        三、在用车排放检验与维护制度的环境民事法律关系
    第二节 我国在用车排放检验与维护制度的法律规制内容
        一、我国在用车排放检验与维护制度的法律规定
        二、我国在用车排放检验与维护制度的法规规章
        三、我国在用车排放检验与维护制度的地方性法规
    第三节 我国在用车排放检验与维护制度实施体系的主要内容
        一、车辆维护制度及在用车排放检验与维护制度
        二、我国在用车排放检验与维护制度实施体系
第三章 我国在用车排放检验与维护制度实践情况及域外立法经验借鉴
    第一节 我国在用车排放检验与维护制度的实践情况
        一、我国在用车排放检验与维护制度的实践背景与现状
        二、我国在用车排放检验与维护制度试点城市的情况
    第二节 域外在用车检验与维护制度立法
        一、美国在用车检验与维护制度立法规定
        二、日本在用车检验与维护制度的立法规定
    第三节 域外在用车检验与维护制度的立法启示
        一、美国在用车排放检验与维护制度相关立法启示
        二、日本在用车排放检验与维护制度相关立法启示
第四章 我国在用车排放检验与维护制度存在的问题
    第一节 我国在用车排放检验与维护制度的环境规制问题
        一、在用车排放检验与维护制度的相关行政执法问题
    第二节 我国在用车排放检验与维护制度实施的主要问题
        一、法律依据不足,标准体系不完善
        二、部门职能交叉,协同协作不顺畅
        三、检验机构经营不规范
        四、重检测、轻维修
        五、经济激励尚且不足
        六、公众参与较少
第五章 完善我国在用车排放检验与维护制度的法律对策
    第一节 我国在用车排放检验与维护制度的立法体系完善
        一、细化在用车排放检验与维护制度相关法律法规
        二、制定专门的机动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污染防治法规
        三、加强地方性法规中的排放检验与维护制度法律规范
    第二节 我国在用车排放检验与维护制度的管理体制完善
        一、树立生态环境部门统一监管权威
        二、完善部门分工、健全部门联动机制
    第三节 强化我国在用车排放检验与维护制度规范
        一、加强检验机构监督管理
        二、强化维修单位建设,健全尾气治理体系
    第四节 完善我国在用车排放检验与维护制度的经济激励
        一、提高车辆淘汰补贴,完善机动车污染税费制度
        二、完善公民投诉举报奖励机制
    第五节 完善我国在用车排放检验与维护制度的公众参与
        一、完善环保组织参与机制
        二、强化社会监督员法律规定
        三、加强车主环保法律意识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四、生态环境建设中汽车尾气的治理(论文参考文献)

  • [1]智慧交通背景下机动车尾气污染治理的问题探究 ——以R市为例[D]. 邸娜娜. 曲阜师范大学, 2021(02)
  • [2]政府主导下昆山市大气污染协同治理研究[D]. 蔡园园. 云南财经大学, 2021(09)
  • [3]基于生态环境保护的机动车尾气治理方法探讨[J]. 刘迪. 资源节约与环保, 2021(03)
  • [4]寒地城市空间对空气质量的影响及规划应对研究 ——以哈尔滨市为例[D]. 孔凡秋.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2)
  • [5]移动源遥感监管平台建设研究[D]. 唐古拉.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0(06)
  • [6]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J]. 教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 2020(06)
  • [7]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及实现路径研究[D]. 杨角. 西北大学, 2020(07)
  • [8]吉林省大气污染治理政策执行研究[D]. 蔡明. 吉林财经大学, 2020(07)
  • [9]机动车排放管控对空气污染物和温室气体的协同治理效应研究 ——以天津市为例[D]. 张昊楠. 天津财经大学, 2020(06)
  • [10]我国在用车排放检验与维护制度研究[D]. 刘阳. 武汉大学, 2020(04)

标签:;  ;  ;  ;  ;  

生态环境建设中的汽车尾气处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