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注环境保护为建设西部经济强市献计出力(论文文献综述)
王秀芳[1](2021)在《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从莫尔、圣西门、傅里叶,到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社会主义的发展实现了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巨大飞跃,但是从巴黎公社起义失败到苏东剧变的发生,也充分表征了社会主义建设任务的艰巨性和复杂性。纵观社会主义走过的五百年历程,其中不乏思想家、政治家为此所提出的真知灼见,但是以科学家视角探索社会主义建设和国家管理的理论却少之又少。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是钱学森创立的,关于中国应该如何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推动21世纪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的观点和主张。这一学说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以系统工程和定性到定量的综合集成法为方法支撑,以推动人的全面发展为宗旨,以促进21世纪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协调发展和高效管理为重点所进行的理论探索,是钱学森晚年学术思想的精华。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是一个涉及多学科的重要研究课题,是一个内容极其广泛的理论学说,本论文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方法指导下,以《钱学森书信》及其补编(15卷)以及《钱学森文集》(6卷)等为主要文本依据,综合运用文献研究、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等多种方法,从广泛分散在书信、文集、讲话中提取钱学森关于社会主义建设和国家管理的观点,在全面展现这一宝贵精神财富的真实面貌基础上,对这一理论进行概括总结、演绎分析。钱学森对于中国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的规划主张始终围绕着三个问题进行:如何实现现代科学技术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问题;如何实现社会主义建设为人民服务的问题;如何实现社会主义建设内部各系统互相服务的问题。世界社会形态和三次社会革命观点,不但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学说,深刻揭示了中国与世界发展的不同步问题,并以此为出发点,钱学森对于21世纪中国如何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和国家管理进行了深入探索。四大领域九大建设主张对于新时代五位一体建设、教育发展和国防建设,尤其是对于创建健康中国、绿色中国、科技强国、教育强国等有重要启示与借鉴价值。社会工程和定性到定量综合集成法的倡导,对于推进信息革命背景下国家治理体系从任务能力型到系统效能型转变有重要意义。虽然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不是尽善尽美的理论学说,但至少为当今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一种思路、一种方法、一种路径,而且经过实践的检验,其中的诸多理论学说已经得到了认可并被付诸于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之中,虽说其中的有些观点、理论尚存在争议,但依然不能掩盖这一思想所散发的光芒。
魏克良[2](2021)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厦门市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文中研究表明各位委员:我代表市政协常委会,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2020年工作回顾2020年是“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是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的非常之年。在中共厦门市委的领导下,市政协常委会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
崔伊霞[3](2020)在《中国资源枯竭型城市绿色转型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资源的大规模开采和利用,推进了我国工业化进程,促进了一批煤炭城市、石油城市等不同类别资源型城市的形成,为推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随着资源的高强度开采,一些城市的资源已经枯竭或接近枯竭,大批以资源为生的资源型企业难以为继,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受到桎梏,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资源枯竭型城市面临着严峻的困难与挑战。面对这种情况,转型发展是摆脱资源枯竭型城市“资源诅咒”的关键,探索符合地域特点的绿色发展模式是保证资源枯竭型城市永续发展的根本路径。我国资源型城市的类别多样,发展程度也更不相同,但从城市发展战略来看,绿色转型对于任何资源型城市来说,都是唯一的发展出路,这是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自身特征所决定的。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增速换挡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这既给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带来挑战,也为其绿色转型提供了发展契机。由此,深刻挖掘资源枯竭型城市绿色转型发展的内生动力,探索绿色转型路径,这对于促进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推进国家城市体系建设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论文围绕选题综合运用系统分析法、历史分析法、多学科交叉法以及典型案例分析法,从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相关概念、基本理论以及转型趋势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论述当前我国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基本现状和现实困境,并在分析和借鉴国内外典型资源型城市转型案例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有价值、有针对性的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路径。具体来说,论文由六个章节组成:第一章为绪论部分。本章主要介绍了中国资源枯竭型城市绿色转型发展的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思路与方法、创新之处等,为论文的深入研究做好全方面的准备工作。第二章为资源枯竭型城市绿色转型发展的一般分析。这一章节为基础性理论研究,首先介绍了资源型城市、资源枯竭型城市和绿色发展的内涵,对涉及到资源型城市的相关内容进行系统介绍。接着,论述了城市转型的理论基础,并从衰败消亡、深度开发、转型发展三个方面论述了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的主要趋势,为论文的深入研究构建坚实的理论支撑。第三章为中国资源型城市的形成发展与枯竭没落。首先,以新中国成立为时间起点,重点回顾了我国资源型城市的发展进程,并将这一发展进程划分为三个历史发展阶段;接着,详细论述了我国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分布、类别和特征,概括了当前我国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基本现状,即经济发展缓慢且效益较低、生态环境破坏且修复较难、人口数量减少且素质偏低、地方财力薄弱且引资困难,这一系列问题迫使资源枯竭型城市必须进行绿色转型发展。第四章为中国资源枯竭型城市绿色转型的必要性分析。这一章节首先从资源枯竭型城市存在的对传统资源依赖性强、资源综合利用率较低、绿色转型发展意识不高三个方面提出绿色转型的必要性;接着论述了当前绿色发展要求资源枯竭型城市必须转型,这对于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城市人居生活质量,提升城市整体竞争力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最后,从绿色发展关乎民生福祉和民族未来、绿色发展是对传统工业化的反思与超越、绿色发展是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本质要求这三个方面提出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的唯一出路就是坚持绿色发展。第五章为国内外典型资源枯竭型城市绿色转型的成功案例。通过重点介绍和分析了几个典型资源型城市的转型案例,总结了这些城市探索和实践绿色转型的宝贵经验。其对我国城市绿色转型发展的启示主要体现在:以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绿色转型、提高科技创新水平促进绿色转型、明确政府在城市转型中的职责、将经济发展与社会生态紧密结合,为我国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绿色转型发展提供必要的经验借鉴。第六章为中国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的路径分析。这一章节是论文的重点和难点,主要从三个方面提出了转型发展路径。其一,通过绿色政府建设、科学制定城市绿色转型规划、建立绿色核算与考核制度以及完善相关政策法规的途径,加强资源枯竭型城市的顶层设计,为资源型城市发展探索科学、健康、适宜的绿色转型路径;其二,通过建设绿色多元的产业体系、加强资源型企业的现代治理、以信息化促进城市绿色转型、加强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这四种措施来激发资源枯竭型城市绿色转型的内生动力;其三,从不断强化生态文明教育与社会宣传、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提升资源型地区民生保障水平、培育绿色文化这四个方面,不断优化资源枯竭型城市绿色转型的社会氛围,促进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让绿色转型成果惠及到每个人。
张小梨[4](2020)在《区域职业教育现代化研究 ——基于深圳考察》文中指出现代化,是中华民族百余年来的追求与梦想,也是今天我们汲汲以求的奋斗目标和时代主题。职业教育现代化作为国家整体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地位与作用十分重大。党的十九大提出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2050年把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两步走的重大战略部署。中国现代化走了一条不寻常的具有中国鲜明特色的道路,中国教育现代化裹挟在社会整体现代化浪潮中瞄准“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书写出浓墨重彩的篇章。职业教育因在教育整体系统中与经济社会直接而又紧密的关系,其现代化历程更具丰富、多彩与艰难,职业教育现代化是值得深入研究的重要时代课题。研究职业教育现代化,有多种视角,多种核心议题,但是基于中国幅员广阔、发展模式与发展道路的复杂性,区域职业教育现代化无疑是透视现代化发展的的重要观察点。可以说,没有区域的率先职业教育现代化,就不可能实现全国的职业教育现代化。我国区域职业教育的现代化,深圳因其特殊的历史地位,已然成为我国改革开放40年来辉煌成就的缩影和体现,对深圳这一研究对象的选择无疑最具典型性和可借鉴性。改革开放40多年来,深圳肩负着时代的使命,深圳的教育现代化任重道远,一个原本典型的农村教育在深圳实现现代化伟大历程中走了一条怎样的发展道路?作为教育现代化重要组成部分的职业教育现代化又经历了怎样的一种变迁?本文在分析深圳作为经济特区城市特点,包括发展的动力、发展的速度、模式等发展道路、特色的基础上,以区域发展理论和现代化理论为分析的理论基础框架,综合运用历史的、调查的、比较的等研究方法,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比较全面的研究。首先,“现代化”是一个从传统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历史过程,从传统向现代的社会转型中,职业教育的作用和定位十分特殊。将深圳职业教育现代历程置于中国社会背景下分析,本研究梳理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职业教育政策、发展历程和区域化发展,研究分析职业教育在政策规范治理下的应然状态,分析当前我国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发展阶段水平和我国职业现代化区域化建设路径,从而为区域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实证研究提供支撑和依据。在此基础上,本研究还重点对深圳职业教育现代化发展历程做了比较全面的研究,总结概括出深圳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发展道路,回答了职业教育现代化与深圳经济社会的关系问题。即从与区域经济社会同步发展到适度超前发展、科学发展、自主发展、跨越发展再到国际化、现代化的发展道路。其次,经过40多年的探索,深圳作为经济特区,中国改革开放的试验田,在职业教育现代化的探索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模式,本研究将之概括为:工学结合的“宝安模式”;职普衔接的“中职电大直通车”模式;协同治理的“职教集团”模式;产学研用的“校企合作”模式。第三,论文从人的现代化、现代职业教育制度的建立、服务区域发展的能力以及信息化、国际化等方面描绘了深圳职业教育现代化的目标,尤其重要的是揭示出这些目标实现的路径,如通过深圳城市精神的形成促进人的现代化;通过制度的创新建设现代职业教育制度;通过产教深入融合全面提升职业教育服务区域发展能力;通过学习借鉴促进职业教育师资队伍的现代化、职业教育的信息化和国际化等。最后,论文在结语部分总结概括出深圳职业教育现代化的特征、经验以及所存在的问题。
夏文娟[5](2019)在《神华北电胜利能源有限公司绿色发展战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煤炭作为我国的主要能源资源,其开采过程中存在严重的巨量开采,利用过程资源消耗高、利用率低、资源回收率低等现象,导致矿产储量日益减少,对周边生态环境长期造成污染和破坏,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严重威胁。党的十八大以来,社会的进步、时代的发展、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促成了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同时对环境生态改善的欲望日渐增强。这就要求在经济实现发展的同时,还要保证资源消耗不断降低、不断减轻环境污染和减缓生态退化,通过遵循均衡、节约、清洁、低碳、循环、安全等原则来实现可持续发展。随着能源资源约束趋于强化,煤炭、铁矿石、铝土矿等资源消费规模巨大的能源消费行业的发展模式也正在转变,当务之急便是加快绿色能源企业的高质量发展。由于短期内难以撼动煤炭资源在我国能源结构中的地位,煤炭企业必须通过煤炭清洁高效、可持续开发利用来实现高碳能源的低碳利用,最终实现煤炭绿色发展。因此,煤炭高效清洁绿色发展也是煤炭工业升级的必然途径。神华北电胜利能源有限公司是锡林浩特市境内的一家大型煤炭国有企业,2003年底成立。为内蒙古自治区30家重点煤炭生产企业之一,建设经营的胜利一号露天煤矿,是锡林郭勒盟境内唯一依法合规的千万吨露天煤矿,并列入国家先进产能行列和国家8个特别应急保供煤矿和14个优质先进产能释放煤矿,产能优势明显,它在保障地方民生与经济安全运行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以胜利能源公司为研究对象,紧紧围绕煤炭企业绿色发展这一主题,通过分析胜利能源公司发展现状,并对企业内外部环境进行分析,运用SWOT分析法来分析其所面临的机遇、威胁及优、劣势。通过这些分析结果得出该公司的高效清洁的绿色发展战略,并提出战略的实施落地的保障措施。为该企业及同类型国有煤炭企业在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资源节约、保护环境的发展模式提供理论参考。
秦妍[6](2018)在《我国乡村振兴的目标评价体系构建研究》文中提出古往今来,民富则国安,民强则国盛。乡村振兴是同农民基本权利密切联系在一起的乡村发展愿景,是基于新中国乡村建设历史与现实,以乡村未来发展的制高点为纵横参照的凝心聚力的理想目标,表达了千百年来亿万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夙愿和向往。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农村经历了从土地改革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政策演变过程,每一次时代的主题都给农村带来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土地改革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对农村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影响,彻底改变了农村原有的生产关系和社会结构;农业合作化和人民公社赋予了农村社会主义制度的内涵;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则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奠定了物质基础,乡村振兴战略则是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全面发展和超越,其现实关照的是现代化进程中乡村衰落的现象,出发点和立足点都是为了满足农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乡村振兴目标评价是在对乡村振兴目标指向清晰明确的基础上,主要回答乡村振兴是否实现以及效果实现得怎么样的问题,回答这一问题,就要构建乡村振兴目标评价指标体系,这是科学地评价乡村振兴的基础。通过运用一定的评价方法,将乡村振兴的目标进行量化,进而对乡村实际发展水平与乡村振兴目标之间的差距作出横向和纵向的比较分析,使乡村振兴具有可预见性。由于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不久,关于乡村振兴评价研究的文献还很鲜见,因此尚存在一系列问题需要我们作深入的研究。中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三步走”规划,说明乡村振兴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和动态性特征,且与国家实现现代化的目标在时间上一致。如果以本世纪中叶为节点,可把乡村振兴的实现分为三个阶段,从当下到2020年-2035年-2050年,通过对每个阶段乡村振兴的实现程度进行评价,就能够清晰地描绘乡村振兴实现过程的行动轨迹,并对实现过程中目标方向的偏离进行校正。全文共分为五章。导论对本论文的研究依据、研究目的、研究意义、研究主题、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进行了阐述,对涉及乡村振兴、“三农”问题及农村发展评价的相关文献进行了详细的梳理,对自己的研究提出了预期目标。第一章首先对本文涉及到的几个重要概念进行了界定,对乡村振兴的思想来源进行了梳理,明确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从而构成了本文关于乡村振兴目标评价的逻辑起点。第二章对乡村振兴进行了理论分析,构建了乡村振兴评价的理论模型,分别从目标维度和价值维度对乡村振兴进行评价。认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着明确的价值诉求,要满足农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需要和城乡均衡发展的需要。这样的价值诉求贯穿全文,并构成了乡村振兴目标评价的价值标准。第三章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和生活富裕”五个维度和2020年、2035年、2050年三个历史节点构建了乡村振兴目标评价指标体系。第四章主要是对评价指标体系的检验和案例分析,对国家层面和区域层面的乡村分别进行了乡村振兴水平的评估。通过四个具体案例分析,比较评价了当前我国乡村实际发展水平与乡村振兴目标之间存在的差距,进一步验证了我国乡村发展的不平衡性,分析了案例村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现实问题。第五章则是针对前文中案例村存在的问题,就如何实现乡村振兴的目标提出了对策建议。最后提出了本文的研究结论,以及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是对本文研究的思考和总结。
李文泽[7](2018)在《“嘉陵江三峡乡村建设”时期北碚的城市与建筑(1927-1949) ——重庆乡村就地现代化样本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正值民国工业化经济高速增长的黄金十年,但城乡差距的不断扩大,城乡背离化发展态势加速了乡村社会、经济、文化的全面衰退。此时以梁漱溟、晏阳初、卢作孚等为代表的有识之士,躬行实践,摸索前行,其乡村建设工作内容涉及政治改革、经济改革、教育普及、推广科学、卫生医疗、移风易俗等。当时在社会上引起极大反响,这段历史即为民国时期的“乡村建设运动”。卢作孚先生领导的“嘉陵江三峡乡村建设”是这一时期中国西南地区最为成功的乡村“就地现代化、工业化和城市化”典范,“嘉陵江三峡乡村建设”的乡建成果是探索中国乡村发展道路一笔宝贵的财富,对我国当下的乡村振兴以及小型城镇建设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本文对嘉陵江三峡乡村建设时期北碚的城市、建筑及公园建设进行研究,通过史料收集、田野调查等研究方法梳理了北碚乡村建设时期就地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以及主要成就,并对其进行深入剖析,意在探索“嘉陵江三峡乡村建设”过程中的空间策略以及空间权力的分配方式。首先梳理了民国时期乡村建设运动的兴起背景与几种主要的乡建模式,阐释在特定的历史时期每个人物或团体的不同思想与实践方式,分析了卢作孚领导的嘉陵江三峡乡村建设活动中的核心思想,梳理了卢作孚在其准备期与实践期中乡村建设历程的探索,总结出卢作孚领导的嘉陵江三峡乡村建设在民国时期众多乡村建设活动当中的独特价值。然后从北碚(嘉陵江三峡乡村建设的中心)的城市建设、建筑活动、近代公园建设三大方面进行详细论述:城市建设方面,以卢作孚的东北考察为发展契机,梳理了城镇管理机构的发展与城镇规划的变化,讨论卢作孚如何在维持北碚传统场镇的基础上进行现代城镇功能的导入,赋予空间现代意义;建筑活动方面,阐述了卢作孚任峡防局局长之初的建筑利用情况,分析了乡村建设过程之中各事业所利用的建筑的建造与使用情况,讨论了抗日战争时期内迁北碚的教育、科研机构与政府机关的建筑使用情况与建筑特征,最后分析了建筑法规对北碚建筑的影响;近代公园方面,梳理了近代公园体系的建设思想,分析了北碚建设近代公园的目的与意义,并详细阐述了温泉公园与平民公园的建造历程,最后讨论在此基础上如何对北碚的旅游发展起到促进作用。文章最后,从空间权力角度对卢作孚带领之下的北碚乡村建设运动中就地现代化的相关经验进行了总结,通过对乡村建设过程中的空间策略及空间权力分配问题的分析,为当今国内的乡村振兴战略与小城镇建设提供参考。值得注意的是,“乡村建设运动”是特定历史时期社会活动的特殊称谓,而嘉陵江三峡乡村建设实现了北碚从乡村历经了现代化至小型城镇的演变过程,故题目中的“城市”与“乡村”并不矛盾。
熊瑞丽[8](2018)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昆明市第十三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文中研究表明各位委员:我代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昆明市第十三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一、2017年工作回顾2017年是政协昆明市第十三届委员会履职的第一年。在中共昆明市委的坚强领导和省政协的有力指导下,市政协常委会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
李彦博[9](2017)在《基于新发展理念的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县域经济是以行政县为特定区域,以县级财政的独立为标志,以县级区域内所拥有的各种资源为基础,以市场需要为导向,并以特定县之下的镇、乡、村各层次的经济元素间的互动为基本结构,通过人力资源、资金、物资、信息等生产要素的交流互换,从而具有整体功能的经济系统。县域经济作为基础性的经济,也构成了县域发展的中心环节,在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比较显着的成绩,但是当下的县域经济发展面临着创新力不足、发展不协调、资源能耗大、市场封闭等等一系列迫切的问题,严重阻碍着县域经济的发展。十八届五中全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在继承和发展科学发展观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新发展理念反映了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进一步推进科学发展观在现实中的运用,使其进入一个新的境界,为县域经济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指导。在此背景下,开展基于新发展理念的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研究,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基于新发展理念,从中国县域经济发展这一命题切入,运用理论分析法、实证研究与规范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等,阐明中国县域经济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功能和主要特征,分析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的现状及其突出问题,并立足于现实、把握好理论,针对突出问题提出发展县域经济发展的基本原则和具体对策,以期全面认识当前中国县域经济及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探索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的规律和有效模式,进而为决策者制定我国县域经济发展相关政策提供有益参考。首先,对县域经济的理论进行概述。界定了县域经济的基本概念;从不同角度划分了县域经济的类型;明确了中国县域经济的内涵。在此基础上,展现出了县域经济产业构成多样、经济体系开放、地域特色鲜明、发展不平衡等一系列特征。在阐明基本概念、类型和特征的基础上,探索发现发展县域经济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所在,是实现区域经济合作发展的重要基础,是培育经济新增长极的重要途径,是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重要环节,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途径。认识县域经济的作用、准确把握其特点是我们进一步了解我国县域经济的基础。其次,阐明了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的理论基础。提出了现代西方发展理论,包括主体功能区理论、增长极理论、区域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理论、不平衡发展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等。理清了当代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的进程与脉络,从改革开放伊始,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新发展理念的先后提出,为县域经济的发展在不同历史时期分别指明了方向。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县域经济的发展要把新发展理念作为根本性的指导理论。再次,梳理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县域经济发展的历史进程,大体经历了五个发展阶段,即新开始阶段(1978—1982年)、探究摸索阶段(1983—1991年)、快速发展阶段(1992—2002年)、科学发展阶段(2003—2012年)、新发展阶段(十八大以来至今)。对我国县域经济发展的整体概况进行了介绍,对整体状态、分布状况和基本情况进行了展示。对中国早期县域经济发展模式,即“苏南模式”、“温州模式”、“珠江模式”、“晋江模式”进行了实例分析;挖掘各个模式背后的成功经验与教训,继而得出我早期县域经济发展模式中的经验启示。然后,对我国县域经济发展的整体现状进行分析。自从改革开放以来,不论是东部还是中西部都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局面,要素结构不断完善,县域经济有了明确定位。但也存在诸多问题,比如:创新力不足,体制机制不健全;发展不协调,贫富差距大;资源消耗大,发展难以持续;市场封闭,资金等要素不足;城乡分治,一体化进程缓慢。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在我国先后又出现了“江阴模式”、“神木模式”、“双流模式”、“新晋江模式”等新型县域经济发展模式。这些成功的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的意义其实并不仅仅在于促进了自身县域经济的发展,更重要在于它为中西部落后地区县域经济的发展提供某种借鉴。基于对新型模式进行梳理和总结,丰富了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的理论宝库,为县域经济的下一步发展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最后,文章基于理论、现状和问题的分析,通过对典型模式的总结,为了促进县域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了以新发展理念引领我国县域经济发展的路径选择。分别是:加快制度创新,深化机制体制改革;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优化产业结构,发展民营经济和特色产业;响应国家战略,纳入国家区域发展布局;发展文教事业,提升县域软实力。以期在刚性的原则下做到因地制宜、实事求是,将新发展理念融入到县域经济改革和发展的每一个维度,实现县域经济健康持续发展。
张雅清[10](2016)在《民族地区乡镇政府治理能力研究 ——以内蒙古B镇为例》文中认为在治理理论视角下,政府不再是单中心的服务者,而是多元的治理主体之一,与市场、社会和公民等治理主体协商共治。作为民族地区乡镇治理体系中最重要的治理主体,民族地区乡镇政府的治理能力影响着我国民族地区基层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关系着各族人民共享发展成果的和谐局面。本研究采用文献和实证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对民族地区乡镇政府治理的发展和治理能力现状的评价,探究民族地区乡镇政府治理能力当前的瓶颈,并在分析各个症结原因的基础上,对民族地区乡镇政府治理能力提升的路径选择给出建议,以期能为民族地区乡镇治理的现代化献计献策。民族地区乡镇政府的治理能力包含公共财政能力、公共服务能力、社会管理能力和组织建设能力。当前,民族地区乡镇政府治理能力已经取得了一定成就。公共财政能力方面,财政收入能力稳步提高,良性发展能力有所进步;公共服务能力方面,资源获取能力逐渐增强,城乡统筹能力有所提升,协同服务能力得到发展;社会管理能力方面,基础社会管理逐渐步入正轨,矛盾化解能力不断提升;组织建设能力方面,干部队伍结构逐步优化,组织应变能力得到加强。然而,民族地区乡镇政府治理能力的发挥受到恶劣的自然条件、复杂的宗教文化环境、落后的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和不尽完善的现代化治理理念等多种因素的限制,仍存在一些不足和提升的空间。在其公共财政能力方面,主要表现为财权事权不相匹配和财政增长的内生动力不足,在公共服务能力方面,其需求回应能力、资源整合能力、城乡统筹能力、制度创新能力都有待加强,在社会管理能力方面存在着部分权力被架空、危机预防能力欠缺、协同管理能力不足、依法管理能力薄弱等问题,而组织建设能力较差表现为结构优化能力较弱、培训开发能力较低、绩效考评制度不完善等。为此,民族地区乡镇政府治理能力的提升路径应当首先着眼于培育民族地区乡镇新型治理文化,主要手段包括强化依法治理精神、培养合作共治思想、加强人力资源管理意识等。在此基础上,必须努力完善民族地区乡镇公共财政体制,从明晰乡镇政府事权、加大转移支付力度、健全农村金融体系和规范乡镇财政支出等方面做出改进。为提高民族地区乡镇公共服务效率,必须强化需求回应能力、提升资源利用效果、统筹城乡服务水平、创新协同服务方式。在改进民族地区乡镇社会管理机制方面,应当下放部分社会管理权限,致力于完善公共危机预防机制、构建社会协同管理网络、加强依法治理能力建设。从增强民族地区乡镇组织建设能力的角度出发,还需要不断完善人力资源积累规划、健全干部选拔任用机制、优化干部培训开发机制、建立科学绩效考评体系等。
二、关注环境保护为建设西部经济强市献计出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注环境保护为建设西部经济强市献计出力(论文提纲范文)
(1)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 |
四、研究方法、意义、不足 |
第一章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发展轨迹 |
第一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形成的历史逻辑 |
一、资本主义的入侵催生了近代国家观念和科技救国思潮的产生 |
二、二十世纪以来国际形势复杂多变 |
三、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实践 |
第二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形成的思想渊源与影响因素 |
一、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形成的思想渊源 |
二、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形成的影响因素 |
第三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形成过程 |
一、萌生阶段(1930-1955):在救国思想主导下,初步接触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努力掌握专业知识 |
二、发展阶段(1956-1981):在毛泽东思想指导下,系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系统工程思想逐步成熟 |
三、成熟阶段(1982-1996):在邓小平理论的影响下,开始用社会工程思想思考社会主义建设问题 |
四、完善阶段(1997-2009):在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影响下,以“钱学森之问”为标志继续思考国家重点领域的发展问题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钱学森关于时代发展特征的分析 |
第一节 对时代发展特征的把握分析(一):“科学技术”视角 |
一、现代科学技术体系不断发展 |
二、当今世界科技发展呈现“大科学”发展态势 |
三、把握产业革命才能推动社会不断发展 |
第二节 时代发展特征的把握分析(二):“世界社会形态”视角 |
一、世界社会形态是世界历史发展到信息革命时代的阶段性特征 |
二、信息化、差异化、资本化是时代发展的重要趋势 |
三、钱学森对和平与发展时代主题的解读 |
第三节 对中国发展的历史方位和重大任务的认识 |
一、第一次社会革命奠定了当前中国发展的制度优势、思想优势 |
二、第二次社会革命亟需解决社会主义建设中不协调发展的问题 |
三、主动为第三次社会革命作准备 |
第四节 中国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的战略对策 |
一、 “时代差”决定了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任务是极其艰巨的 |
二、科技立国重要性日益凸显 |
三、用系统视角分析时代问题 |
第五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总体内容 |
一、基本理念与创新主张 |
二、方法支撑和具体运用 |
三、主要框架及基本内容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钱学森关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的理论探索 |
第一节 钱学森对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的创新探索 |
一、瞄准新兴产业革命推动国家产业不断升级 |
二、加强三大经济学研究助推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
三、运用系统工程提高经济管理水平 |
四、创造性地提出人民体质建设主张 |
第二节 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一):大力开展“科技经济建设” |
一、科技是21 世纪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的核心 |
二、发挥社会主义国家优势大力推进科技经济建设 |
三、建设主动型“宏观控、微观放”的科技经济管理体制 |
四、依靠伦理、管理、法理规约科技经济行为 |
第三节 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二):重视发展“人民体质建设” |
一、从整体的角度规划人民体质建设 |
二、深入研究人体科学 |
三、推进医学改革 |
四、关心重视老龄人口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钱学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理论探索 |
第一节 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创新探索 |
一、钱学森论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及必要性 |
二、钱学森论精神文明建设的必要性 |
三、研究社会主义精神财富创造事业的学问 |
第二节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一):思想建设是“主观表现” |
一、思想指导: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作用 |
二、 理论研究:思维科学、系统科学、社会科学加行为科学是关键 |
三、技术手段:思想政治社会工程 |
第三节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客观表现” |
一、 “中国文化是强大的国力” |
二、传统文化的扬弃主张 |
三、建设21 世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文化 |
四、21 世纪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主张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钱学森关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理论探索 |
第一节 钱学森对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创新探索 |
一、较早进行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理论研究 |
二、利用各种机会,积极宣传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主张 |
三、主张建立行政科学理论体系 |
第二节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一):政体建设 |
一、对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看法与主张 |
二、行政机构必须因时因事进行调整 |
三、建立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行政工作体系 |
四、总体设计部:现代国家智库建设的雏形 |
五、中央科学技术委员会:加强科学技术的综合管理 |
第三节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二):法律建设 |
一、法治以实现对社会和国家的最佳治理为目的 |
二、构建完善的社会主义法制系统工程 |
三、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法治系统工程 |
第四节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三):民主制度建设 |
一、为完善基本民主制度献计献策 |
二、探索落实民主集中制的方法路径 |
三、开展人民政协学研究助力协商民主 |
第五节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四):党的建设 |
一、钱学森对加强党员队伍建设的建议和主张 |
二、钱学森关于领导科学及领导干部的培养主张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钱学森关于地理建设的理论探索 |
第一节 钱学森提出地理建设的过程及基本主张 |
一、钱学森提出地理建设的过程 |
二、地理建设的主要内涵 |
三、地理建设的理论依据 |
第二节 基础设施建设:国土工程 |
一、把交通建设作为地理建设之本 |
二、在“尊重”和“创造”基础上开展水利建设 |
三、发展沙产业、林产业、草产业为代表的知识密集型产业 |
四、加快现代城市建设 |
五、推进重点地区发展 |
第三节 地理建设(二):生态环境保护 |
一、国家再生资源委员会:规划资源回收利用 |
二、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开发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
三、灾害学研究:科学防治自然灾害 |
四、城市学研究:山水城市发展主张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钱学森关于教育、科技、外交、国防发展的理论探索 |
第一节 加快教育事业发展 |
一、教育是第一位的大事 |
二、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 |
三、进行全面的教育改革 |
四、开展大成智慧教育 |
第二节 推动科学技术发展 |
一、党要不断提升科技领导力 |
二、社会科学也是第一生产力 |
三、面向群众开展科普宣传 |
第三节 积极践行和平外交政策 |
一、平等是外交的基础 |
二、坚持独立自主原则 |
三、贯彻世界范围内的群众路线 |
四、大力维护国家安全 |
第四节 推进国防与军队现代化建设 |
一、认真研究21世纪国防建设重点问题 |
二、加强战略战术运用确保打赢现代战争 |
三、顺应国际军事变革推进军队现代化建设 |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总体评价与当代价值 |
第一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贡献 |
一、以系统理论创新分析社会主义国家建设和发展问题 |
二、深入阐明了科学技术推动国家进步发展的作用机理 |
三、为解决中国社会主义国家治理中的难点和热点献计献策 |
四、解读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学说中的某些重要论断和观点 |
五、提出并尝试破解21 世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发展问题 |
第二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特点 |
一、科学家的理想性与问题本身的复杂性 |
二、技术方法的科学性与具体场景的适用性 |
三、学理上的逻辑性与实践中的有限性 |
第三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评价 |
一、性质上:它属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
二、阶段性:它是还不成熟、不完善的社会主义建设理论 |
三、实践上: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是宝贵的精神财富 |
第四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教育启示 |
一、树立求真求实态度,认真研究国家发展中的各类问题 |
二、汲取人物思想智慧,助力推动思政教育创新发展 |
三、注重资源开发利用,挖掘展现先进群体精神风貌 |
四、贯彻立德树人方针,实现高等教育道德性与知识性逻辑的统一 |
五、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强化科学家队伍的国家观教育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2)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厦门市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2020年工作回顾 |
一、提高政治站位,夯实共同思想政治基础 |
二、聚焦中心任务,紧扣高质量发展协商议政 |
三、着眼民生福祉,助推民生改善和社会发展 |
四、坚持大团结大联合,广泛凝心聚力 |
五、注重强基固本,不断提升履职能力 |
2021年工作思路 |
一、在加强思想政治引领上实现新提升 |
二、在助力高质量发展上彰显新作为 |
四、在做好团结联谊上构筑新优势 |
五、在强化自身建设上迈出新步伐 |
(3)中国资源枯竭型城市绿色转型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3 研究思路及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之处及不足 |
1.4.1 创新之处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资源枯竭型城市绿色转型发展的一般分析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资源型城市 |
2.1.2 资源枯竭型城市 |
2.1.3 绿色发展 |
2.2 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的一般理论 |
2.2.1 产业结构与转型理论 |
2.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3 生命周期理论 |
2.2.4 城市生态学理论 |
2.3 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的基本趋势 |
2.3.1 衰败消亡 |
2.3.2 深度开发 |
2.3.3 转型发展 |
第3章 中国资源型城市的形成发展与枯竭没落 |
3.1 中国资源型城市的发展历程 |
3.1.1 兴起与形成阶段 |
3.1.2 发展与成熟阶段 |
3.1.3 衰退与转型探索阶段 |
3.2 中国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分布、类别与特征 |
3.2.1 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分布 |
3.2.2 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类别 |
3.2.3 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特征 |
3.3 中国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基本现状 |
3.3.1 经济发展缓慢且效益较低 |
3.3.2 生态环境破坏且修复较难 |
3.3.3 人口数量减少且素质偏低 |
3.3.4 地方财力薄弱且引资困难 |
第4章 中国资源枯竭型城市绿色转型的必要性分析 |
4.1 面对问题必须转型 |
4.1.1 对传统资源依赖性强 |
4.1.2 资源综合利用率较低 |
4.1.3 绿色转型发展意识不高 |
4.2 发展要求必须转型 |
4.2.1 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客观必要 |
4.2.2 提高城市人居生活质量的内在要求 |
4.2.3 提升城市整体竞争力的关键所在 |
4.3 转型必须是绿色发展 |
4.3.1 绿色发展关乎民生福祉和民族未来 |
4.3.2 绿色发展是对传统工业化的反思与超越 |
4.3.3 绿色发展是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本质要求 |
第5章 国内外典型资源枯竭型城市绿色转型的成功案例 |
5.1 国外资源型城市转型案例 |
5.1.1 德国鲁尔地区 |
5.1.2 美国休斯顿地区 |
5.1.3 法国洛林地区 |
5.1.4 日本九州地区 |
5.2 国内资源型城市转型案例 |
5.2.1 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 |
5.2.2 辽宁省阜新 |
5.2.3 河南省焦作 |
5.2.4 安徽省铜陵 |
5.3 国内外资源型城市成功转型的经验启示 |
5.3.1 以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绿色转型 |
5.3.2 提高科技创新水平促进绿色转型 |
5.3.3 明确政府在城市转型中的职责 |
5.3.4 加强生态保护和改善社会民生 |
第6章 中国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的路径分析 |
6.1 加强资源枯竭型城市的顶层设计 |
6.1.1 加快绿色政府建设 |
6.1.2 科学制定城市绿色转型规划 |
6.1.3 建立绿色核算与考核制度 |
6.1.4 完善城市绿色转型的政策法规 |
6.2 激发资源枯竭型城市绿色转型的内生动力 |
6.2.1 建设绿色多元的产业体系 |
6.2.2 加强资源型企业的现代治理 |
6.2.3 以信息化促进城市绿色转型 |
6.2.4 加强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 |
6.3 营造资源枯竭型城市绿色转型的社会氛围 |
6.3.1 强化生态文明教育与社会宣传 |
6.3.2 加强城市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 |
6.3.3 提升资源型地区社会保障水平 |
6.3.4 培育绿色文化助推发展转型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4)区域职业教育现代化研究 ——基于深圳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问题提出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问题提出 |
三、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内相关研究现状梳理 |
二、国外相关研究现状梳理 |
三、国内外研究述评 |
第三节 核心概念解析 |
一、职业教育及其特征 |
二、职业教育现代化及其特性 |
三、深圳 |
第四节 研究思路、方法与实施方案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实施方案 |
第二章 区域职业教育现代化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区域发展理论与职业教育 |
一、区域发展理论及深圳“国际性城市”的探索 |
二、职业教育与区域发展的关系 |
第二节 现代化与教育现代化理论 |
一、现代化的理论与深圳现代化道路的探索 |
二、教育现代化的内涵 |
第三节 区域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分析框架 |
一、宏观层面:体制机制的建设 |
二、中观层面:职教文化的建构 |
三、微观方面:产教融合的深化 |
第三章 国家整体视野中的职业教育现代化历程 |
第一节 我国职业教育现代化发展的主要阶段 |
一、调整结构扩张式发展阶段(1978 年至1990 年) |
二、调整规模稳健式发展阶段(1991 年至1999 年) |
三、转型改革内涵式发展阶段(2000 年至2009 年) |
四、创新驱动质量提升发展阶段(2010 年至今) |
第二节 我国职业教育现代化发展的突出特点 |
一、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基本要素逐步形成 |
二、职业教育规模和结构更加合理 |
三、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的能力显着增强 |
四、职业教育法制机制建设取得长足发展 |
第三节 我国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区域化发展 |
一、职业教育现代化以区域经济社会现代化为基础 |
二、职业教育现代化以区域职业教育信息化为推进手段 |
三、职业教育现代化以区域职业教育本土性为特色亮点 |
第四章 区域视野中的深圳职业教育现代化历程 |
第一节 职业教育现代化的探索 |
一、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同步发展,适度超前 |
二、职业教育与市场需求协同发展 |
三、社会需求催生职业培训、技能培训 |
第二节 职业教育现代化的体系构建 |
一、构建职业教育现代化结构体系 |
二、构建职业教育现代化的质量体系 |
三、职业教育现代化发展历程的特点 |
第三节 职业教育现代化品牌的打造 |
一、打造职业教育的“深圳质量” |
二、打造深圳高等职业教育品牌 |
三、打造面向市场的成人教育品牌 |
第四节 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形成 |
一、职业教育国际化在借鉴、创新、超越中实现 |
二、职业教育法治化建设在特区立法优势中体现 |
三、职业教育区域化发展在开放性发展中凸显 |
第五章 深圳职业教育现代化发展模式分析 |
第一节 多层次推进工学结合的“宝安模式” |
一、产业发展情况 |
二、“宝安模式”内容 |
三、“宝安模式”成效 |
第二节 职普衔接的“中职电大直通车”模式 |
一、职业教育基本情况 |
二、“中职电大直通车”内容 |
三、“中职电大直通车”成效 |
第三节 协同治理的“职教集团”模式 |
一、“职教集团”背景 |
二、“职教集团”特点 |
三、“职教集团”成效 |
第四节 产学研用的“校企合作”模式 |
一、“校企合作”现状 |
二、“校企合作”内容 |
三、“校企合作”成效 |
第六章 深圳职业教育现代化的目标及实现路径 |
第一节 以城市精神促进人的现代化 |
一、深圳城市精神的内涵 |
二、强化思想引领的价值 |
三、强化道德规范的作用 |
四、职业素养人才的培养 |
第二节 以制度创新推动现代职业教育制度的建立 |
一、完善职业教育法律制度 |
二、完善职业教育布局和专业结构 |
三、完善地方职业教育管理体制 |
四、完善校地合作办学机制 |
第三节 以产教深度融合全面提升服务区域发展能力 |
一、强化产教的深度融合力度 |
二、加大产教合作的制度建设 |
三、推动职业教育集群化发展 |
四、促进职教集团全面发展 |
第四节 以学习借鉴促进职业教育现代化、信息化、国际化 |
一、深化职业教育师资队伍现代化建设 |
二、加速推进职业教育的信息化 |
三、全面推进职业教育国际化建设 |
结语:深圳职业教育现代化的特征、经验与问题 |
一、深圳职业教育现代化的特征 |
二、深圳职业教育现代化的经验 |
三、深圳职业教育现代化深入推进存在的问题 |
四、后续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5)神华北电胜利能源有限公司绿色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思路、方法与特色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方法 |
1.2.3 研究的主要特色 |
第二章 相关理论概述 |
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1.1 可持续发展理论概念 |
2.1.2 企业可持续发展理论 |
2.1.3 中国煤炭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 循环经济理论 |
2.2.1 循环经济的概念 |
2.2.2 煤炭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意义 |
2.3 绿色发展理论 |
2.3.1 绿色发展理论的概述 |
2.3.2 绿色发展战略的基本类型 |
2.4 战略分析工具 |
2.4.1 PEST分析 |
2.4.2 波特五力模型 |
2.4.3 SWOT分析 |
第三章 神华北电胜利能源有限公司战略环境分析 |
3.1 胜利能源公司内部环境分析 |
3.1.1 胜利能源公司简介 |
3.1.2 内部资源分析 |
3.1.3 发展能力分析 |
3.2 外部环境分析 |
3.2.1 宏观环境分析(PEST分析) |
3.2.2 产业环境分析(波特的五力模型) |
第四章 神华北电胜利能源有限公司绿色发展战略的选择 |
4.1 神华北电胜利能源有限公司绿色发展战略的SWOT分析 |
4.1.1 优势分析 |
4.1.2 劣势分析 |
4.1.3 潜在机会分析 |
4.1.4 潜在威胁分析 |
4.2 胜利能源公司绿色发展战略的制定 |
4.2.1 胜利能源公司战略定位 |
4.2.2 胜利能源公司战略目标 |
4.2.3 胜利能源公司绿色发展战略的选择 |
第五章 绿色发展战略的保障措施 |
5.1 制度保障 |
5.2 人才保障 |
5.3 资金保障 |
5.4 组织文化保障 |
5.5 安全生产保障 |
5.6 建设运营保障 |
第六章 结论及展望 |
6.1 结论 |
6.2 进一步工作的方向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6)我国乡村振兴的目标评价体系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一) 乡村振兴战略提出的背景 |
(二) 现有乡村评价的局限性 |
(三) 乡村振兴评价的必要性 |
二、文献综述 |
(一) 国内外研究进展 |
(二) 现有研究的不足 |
三、研究主题与研究思路 |
(一) 研究主题与思路 |
(二) 研究创新及不足 |
四、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一) 研究方法 |
(二) 技术路线 |
第一章 乡村振兴战略的思想及目标 |
一、相关概念界定 |
(一) 乡村振兴与新农村建设 |
(二) 乡村振兴评价 |
二、乡村振兴战略的思想来源 |
(一) 十八大以前的乡村建设思想 |
(二)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的乡村振兴思想 |
三、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及阶段划分 |
(一) 乡村振兴战略的总目标 |
(二) 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分解 |
(三) 乡村振兴实现的阶段划分 |
第二章 乡村振兴评价的理论依据 |
一、乡村振兴的相关理论 |
(一) 农业现代化理论 |
(二) 城乡均衡发展理论 |
(三)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 |
二、乡村振兴评价的理论分析 |
(一) 政策评估政治倾向理论 |
(二) 政策评估目的理论 |
(三) 事实和价值相结合的评价思想 |
(四) 目标-价值导向的评价模型 |
三、乡村振兴评价的目标维度 |
(一) 产业兴旺 |
(二) 生态宜居 |
(三) 乡风文明 |
(四) 治理有效 |
(五) 生活富裕 |
四、乡村振兴评价的价值维度 |
(一) 满足农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
(二) 满足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需要 |
(三) 满足城乡均衡发展的需要 |
第三章 乡村振兴目标评价指标体系的建构 |
一、乡村振兴目标评价指标体系的建构思路 |
(一) 乡村振兴目标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理念 |
(二) 乡村振兴目标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思路 |
(三) 乡村振兴目标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 |
二、乡村振兴目标评价指标体系的框架 |
(一) 乡村振兴目标评价指标的选取维度 |
(二) 乡村振兴目标评价指标的筛选参照 |
(三) 乡村振兴目标评价指标的具体构成 |
三、乡村振兴目标评价指标的权重确定 |
(一)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指标权重 |
(二) 基于专家访谈法的二级指标权重 |
四、乡村振兴目标评价的方法 |
(一) 基于综合指数法的乡村振兴评价 |
(二) 基于对比分析法的乡村振兴评价 |
第四章 评价指标体系的实践检验及案例分析 |
一、我国乡村振兴水平评价 |
(一) 乡村总体发展情况测评 |
(二) 我国乡村振兴水平评估 |
(三) 乡村振兴水平与目标差距比较 |
二、具体案例分析—以江苏华西村、河南南街村、贵州秀水村、甘肃祁山村为例 |
(一) 案例村的选择依据 |
(二) 案例村的振兴水平评估 |
(三) 案例村间的横向比较评价 |
三、案例分析结果与讨论 |
(一) 案例村评价的初步结论 |
(二) 评价指标体系的检验结果 |
(三) 案例村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第五章 促进乡村振兴目标实现的对策建议 |
一、实现乡村振兴五大目标的基本思路 |
(一) 实现产业兴旺的基本思路 |
(二) 实现生态宜居的基本思路 |
(三) 实现乡风文明的基本思路 |
(四) 实现治理有效的基本思路 |
(五) 实现生活富裕的基本思路 |
二、完善乡村振兴战略的具体政策制度 |
(一) 完善乡村振兴战略的政策措施 |
(二) 健全乡村振兴战略的配套制度 |
三、强化乡村振兴战略的执行与监督 |
(一) 强化战略的高效执行 |
(二) 强化问责和社会监督 |
四、加强对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的评估 |
(一) 健全乡村振兴的评估制度 |
(二) 选拔多元参与的评估人员 |
(三) 加强战略实施的跟踪评估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 农村发展情况问卷调查表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后记 |
致谢 |
(7)“嘉陵江三峡乡村建设”时期北碚的城市与建筑(1927-1949) ——重庆乡村就地现代化样本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背景 |
1.2.1 中国近代城市史与建筑史相关研究 |
1.2.2 近代公园相关研究 |
1.2.3 现代化相关研究 |
1.2.4 乡村建设相关研究 |
1.2.5 卢作孚与北碚的相关研究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框架 |
2 卢作孚与“嘉陵江三峡乡村建设运动” |
2.1 民国时期乡村建设运动概述 |
2.1.1 民国“乡村建设运动”兴起的背景 |
2.1.2 民国“乡村建设运动”的几种主要模式 |
2.2 卢作孚的“乡村现代化”理想与北碚实验 |
2.2.1 卢作孚“乡村现代化”的核心思想 |
2.2.2 卢作孚“乡村建设”的历程探索 |
2.3 本章小结 |
3 北碚乡村建设时期的城镇建设 |
3.1 乡村建设前的北碚场镇 |
3.2 城镇建设的筹备工作 |
3.2.1 “东北游记”中的城市考察 |
3.2.2 现代化城市管理机构的形成与变化 |
3.3 北碚城镇建设规划 |
3.3.1 西方城市建设理论的影响 |
3.3.2 卢作孚的“乡村现代化”蓝图 |
3.3.3 《嘉陵江三峡乡村建设实验区计划》的颁布 |
3.3.4 《嘉陵江三峡乡村建设实验区划分市区计划纲要》的颁布 |
3.3.5 抗日战争时期市区的规划与改造 |
3.4 城镇交通的建设 |
3.4.1 水路交通建设 |
3.4.2 铁路交通的建设 |
3.4.3 公路交通建设 |
3.4.4 邮电通讯的建设 |
3.5 建立现代城镇功能体系 |
3.5.1 工业 |
3.5.2 农业 |
3.5.3 文化教育事业 |
3.5.4 体育卫生事业 |
3.5.5 公共游览事业 |
3.5.6 其他事业 |
3.5.7 城镇空间的演变 |
3.6 市政公共设施的建设 |
3.6.1 公共卫生运动的借鉴 |
3.6.2 面临的市政问题 |
3.6.3 市政建设的具体措施 |
3.7 本章小结 |
4 北碚乡村建设时期的建筑活动 |
4.1 旧建筑的功能置换 |
4.1.1 赋予庙宇建筑新功能 |
4.1.2 峡防局的驻地—文昌宫 |
4.1.3 民国政府司法机关建筑群 |
4.2 工业类建筑 |
4.2.1 天府煤矿厂 |
4.2.2 北川铁路 |
4.3 文化体育类建筑 |
4.3.1 “兼善”系列 |
4.3.2 成立中国西部科学院 |
4.3.3 创办中国乡村建设学院 |
4.3.4 公共体育场 |
4.3.5 民众会堂 |
4.4 抗战内迁引发的建筑活动 |
4.4.1 抗战内迁热潮 |
4.4.2 复旦大学 |
4.4.3 中国科学社生物研究所 |
4.4.4 国立江苏医学院 |
4.5 建筑法规的颁布 |
4.5.1 重庆那一时期建筑法规颁布概况 |
4.5.2 《三峡实验区北碚市区建筑规则》的内容及特点 |
4.6 本章小结 |
5 北碚乡村建设时期近代公园的建设 |
5.1 北碚近代公园的建设 |
5.1.1 重庆近代公园的发展背景 |
5.1.2 北碚近代公园建设的目的与意义 |
5.2 依山傍水的嘉陵江温泉公园 |
5.2.1 公园修建的缘起 |
5.2.2 《修建嘉陵江温泉峡温泉公园募捐启》 |
5.2.3 公园的建设历程 |
5.2.4 温泉公园内的建筑 |
5.3 真正的“民众园”平民公园 |
5.3.1 北碚平民公园建设背景 |
5.3.2 北碚平民公园的建设历程 |
5.3.3 北碚平民公园内的建筑与景观建设 |
5.4 其他小型公园的修建 |
5.4.1 街心公园的修建 |
5.4.2 黛湖公园的修建 |
5.4.3 运河公园的修建 |
5.5 本章小结 |
6 北碚乡村建设的思考与启示 |
6.1 北碚乡村建设中的空间策略 |
6.1.1 突破乡村地理环境壁垒 |
6.1.2 建立现代城镇功能体系 |
6.1.3 优化现代城镇空间品质 |
6.2 北碚乡村建设中空间权力的再分配 |
6.2.1 空间权力主体的培养 |
6.2.2 空间权力的推动方式 |
6.2.3 空间权力的重新分配 |
6.2.4 空间权力意识的当代价值 |
6.3 本章小结 |
7 结语 |
7.1 研究回顾 |
7.2 研究缺憾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B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及实践项目目录 |
(8)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昆明市第十三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一、2017年工作回顾 |
二、2018年主要任务 |
(9)基于新发展理念的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 |
四、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
第一章 县域经济的理论概述 |
第一节 县域经济的概念和类型 |
一、县域经济的概念 |
二、县域经济的基本类型 |
三、中国县域经济的内涵 |
第二节 中国县域经济的主要特征 |
一、产业构成的多样性 |
二、经济体系的开放性 |
三、鲜明的地域特色性 |
四、发展的不平衡性 |
第三节 发展中国县域经济的作用 |
一、发展县域经济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所在 |
二、发展县域经济是实现区域合作发展的重要基础 |
三、发展县域经济是培育经济新增长极的重要路径 |
四、发展县域经济是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重要环节 |
五、发展县域经济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途径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县域经济发展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现代西方发展理论 |
一、主体功能区理论 |
二、增长极理论 |
三、区域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理论 |
四、不平衡发展理论 |
五、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二节 当代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 |
一、邓小平发展理论 |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邓小平发展理论的新发展 |
三、科学发展观 |
四、新发展理念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的历史考察与早期县域经济发展模式实例分析 |
第一节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县域经济发展的历程 |
一、1978—1982年是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的新开始阶段 |
二、1983—1991年是中国县域经济发展探究摸索阶段 |
三、1992—2002年是中国县域经济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
四、2003—2012年是中国县域经济步入科学发展阶段 |
五、党的十八大以来是中国县域经济迈入新发展阶段 |
第二节 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的整体概况 |
一、中国县域整体状态及分布状况 |
二、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的基本情况 |
第三节 中国早期县域经济发展模式实例分析及其启示 |
一、中国早期县域经济发展模式实例分析 |
二、中国早期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的经验启示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的现状分析 |
第一节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成就 |
一、东部地区发展成效显着,中、西部地区蓬勃发展 |
二、要素结构得到不断完善,部分县域经济发展迅速 |
三、充分利用地区中的资源,县域经济有了明确定位 |
第二节 中国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
一、创新力不足,体制机制不健全 |
二、发展不协调,贫富差距大 |
三、资源消耗大,发展难以持续 |
四、市场封闭,资金等要素不足 |
五、城乡分治,一体化进程缓慢 |
第三节 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的新型模式及经验启示 |
一、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的新型模式实例分析 |
三、中国县域经济发展新型模式的经验启示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以新发展理念引领县域经济发展的路径选择 |
第一节 加快制度创新,深化机制体制改革 |
一、加快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
二、完善土地经营制度 |
三、深化县域金融制度改革 |
四、落实“直管县”体制改革 |
五、深化市县行政体制改革 |
第二节 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 |
一、发展农业机械化 |
二、建设农业科技园区 |
三、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 |
四、农业产业合作化组织建设 |
第三节 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 |
一、树立“新型”理念 |
二、转变政府职能 |
三、推动城乡一体化 |
第四节 优化产业结构,发展民营经济和特色产业 |
一、助推工业化发展 |
二、推动县域服务业 |
三、壮大民营经济 |
四、打造特色品牌 |
第五节 响应国家战略,纳入国家区域发展布局 |
一、国家区域发展战略 |
二、精准扶贫战略 |
三、建设生态宜居城市 |
第六节 发展文教事业,提升县域软实力 |
一、人才强县战略 |
二、提升文化软实力 |
三、注重宣传推广 |
四、营造和谐有序的社会环境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表 |
附表1 全国行政区划(2015年底) |
附表2 2014年全国县域经济竞争力100强排名 |
附表3 2016年中国县域经济百强榜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10)民族地区乡镇政府治理能力研究 ——以内蒙古B镇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
一、问题提出 |
二、选题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一、国外相关研究概况 |
二、国内相关研究概况 |
第三节 研究内容和思路 |
第四节 研究方法 |
一、文献研究 |
二、调查研究 |
第一章 相关理论及核心概念界定 |
第一节 相关理论与制度 |
一、治理理论 |
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
第二节 核心概念界定 |
一、民族地区 |
二、民族地区乡镇政府治理能力 |
三、民族地区乡镇政府治理能力构成 |
第二章 民族地区乡镇政府治理能力现状 |
第一节 民族地区乡镇政府公共财政能力 |
一、财政收入能力稳步提高 |
二、良性发展能力有所进步 |
第二节 民族地区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 |
一、资源获取能力逐渐增强 |
二、城乡统筹能力有所提升 |
三、协同服务能力得到发展 |
第三节 民族地区乡镇政府社会管理能力 |
一、基础社会管理步入正轨 |
二、矛盾化解能力不断提升 |
第四节 民族地区乡镇政府组织建设能力 |
一、干部队伍结构逐步优化 |
二、组织应变能力得到加强 |
第三章 民族地区乡镇政府治理能力存在的问题 |
第一节 民族地区乡镇政府治理能力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公共财政能力低下 |
二、公共服务能力不高 |
三、社会管理能力不强 |
四、组织建设能力较差 |
第二节 影响民族地区乡镇政府治理能力的主要因素 |
一、地理自然环境恶劣 |
二、宗教文化环境复杂 |
三、经济社会发展落后 |
四、法治精神不足 |
五、共治思想缺乏 |
六、人力资源管理意识淡薄 |
第四章 民族地区乡镇政府治理能力提升的路径选择 |
第一节 培育民族地区乡镇新型治理文化 |
一、强化依法治理精神 |
二、培养合作共治思想 |
三、加强人力资源管理意识 |
第二节 完善民族地区乡镇公共财政体制 |
一、明晰乡镇政府事权 |
二、加大转移支付力度 |
三、健全农村金融体系 |
四、规范乡镇财政支出 |
第三节 提高民族地区乡镇公共服务效率 |
一、强化需求回应能力 |
二、提升资源利用效果 |
三、统筹城乡服务水平 |
四、创新协同服务方式 |
第四节 改进民族地区乡镇社会管理机制 |
一、下放部分社会管理权限 |
二、完善公共危机预防机制 |
三、构建社会协同管理网络 |
四、加强依法治理能力建设 |
第五节 增强民族地区乡镇组织建设能力 |
一、完善人力资源积累规划 |
二、健全干部选拔任用机制 |
三、优化干部培训开发机制 |
四、建立科学绩效考评体系 |
参考文献 |
一、中文文献 |
二、外文文献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四、关注环境保护为建设西部经济强市献计出力(论文参考文献)
- [1]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研究[D]. 王秀芳. 兰州大学, 2021(09)
- [2]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厦门市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N]. 魏克良. 厦门日报, 2021
- [3]中国资源枯竭型城市绿色转型发展研究[D]. 崔伊霞. 吉林大学, 2020(08)
- [4]区域职业教育现代化研究 ——基于深圳考察[D]. 张小梨. 天津大学, 2020(01)
- [5]神华北电胜利能源有限公司绿色发展战略研究[D]. 夏文娟. 内蒙古财经大学, 2019(03)
- [6]我国乡村振兴的目标评价体系构建研究[D]. 秦妍. 厦门大学, 2018(06)
- [7]“嘉陵江三峡乡村建设”时期北碚的城市与建筑(1927-1949) ——重庆乡村就地现代化样本研究[D]. 李文泽. 重庆大学, 2018(04)
- [8]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昆明市第十三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N]. 熊瑞丽. 昆明日报, 2018
- [9]基于新发展理念的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研究[D]. 李彦博. 武汉大学, 2017(06)
- [10]民族地区乡镇政府治理能力研究 ——以内蒙古B镇为例[D]. 张雅清. 中央民族大学, 2016(12)
标签: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论文; 经济转型论文; 中国资源论文; 经济建设论文; 深圳经济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