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阿巴嘎旗浑善达克沙地生态建设初步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马永桃,任孝宗,胡慧芳,刘敏,孟琪[1](2021)在《基于地理探测器的浑善达克沙地植被变化定量归因》文中认为开展区域植被覆盖变化及驱动机制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选取浑善达克沙地为研究区,基于地理探测器模型,定量研究了7个驱动因子对区域植被变化的单独影响及交互影响。结果表明:(1)2000—2018年,浑善达克沙地68.83%的区域植被覆盖在增加,其中显着增加的区域集中在研究区的中部和南部,即阿巴嘎旗、锡林浩特市、正蓝旗、正镶白旗和多伦县。(2)相对湿度和降水量是影响区域植被覆盖的主要自然因素,解释力分别达到了56.6%和49.5%。累计造林面积密度和年末牲畜头数密度是影响区域植被覆盖的主要人类因素,解释力分别达到了49.1%和46.4%,表明生态工程的实施对区域植被覆盖变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3)不同因子之间的交互作用决定值q均大于每个单独因子的决定值q,表明驱动因子的两两交互作用均会增加对区域植被变化的解释力。其中,相对湿度和人类活动因子(累计造林面积密度、年末牲畜头数密度和人口密度),降水量和年末牲畜头数密度均以双协同为主,解释力均超过了60%。而平均气温和年末牲畜头数密度以非线性协同为主,解释力也达到了60%以上。
乌尼图[2](2021)在《锡林郭勒草地资源变化信息遥感快速识别与驱动力分析》文中研究指明草地是发展畜牧业经济和维持生物圈稳定不可代替的重要自然资源。开展草地资源调查,及时掌握草地资源的数量、质量和空间分布特征,明晰草地与外界驱动力间的耦合关系对于科学管理草地资源,维持畜牧业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利用锡林郭勒草地近40年的多源遥感数据与地面调查资料,采用地理空间统计方法,实现了大尺度草地类型、草地空间格局、草地生产力时空变化信息的快速提取,并定量分析了导致锡林郭勒草地资源时空变化的外在驱动因子,为锡林郭勒草地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主要结论如下:(1)以中国草地分类系统为基础,根据锡林郭勒草地实际情况和草地遥感分类需求,通过归并相似生境条件、相同建群种的草地型,建立了适用于中等空间分辨率影像的草地遥感分类系统。结果显示,基于此分类系统,采用面向对象和随机森林算法的锡林郭勒草地平均分类精度达84%,满足大尺度草地遥感快速分类的需求。分类特征重要度方面,光谱特征在区分不同草地类型中具有显着作用,其重要度最高,其次为位置特征。(2)1980s~2010s,锡林郭勒主要草地类型的面积、破碎化程度与位置均发生了显着变化。首先,冷蒿(Artemisia frigida)草原面积大幅增加,增加量达1.49万km2,其次糙隐子草(Cleistogenes squarrosa)草原面积增加了0.28万km2。另外,羊草(Leymus chinensis)草原面积大幅减少,减少量达1.08万km2。景观指数变化方面,各草地类型斑块数量和斑块密度显着增加,表明草地琐碎斑块增多,破碎化程度增加。空间偏移方面,贝加尔针茅(Stipa baicalensis)草原、线叶菊(Filifolium sibiricum)草原,羊草草原、冷蒿草原和小针茅(Stipa klemenzii)草原向东偏移,典型草原类针茅草原、糙隐子草草原向西偏移。驱动近40年草地类型变化的因子依次为:年均降水量>牲畜数量变化>农业生产总值变化>人口数量变化,表明水分条件和过度放牧是锡林郭勒草地类型变化的主要驱动力。(3)1988年、1998年、2008年和2018年,锡林郭勒草地面积分别为17.60万、17.66万、17.63万和17.32万km2,约占全盟总面积的86.00%。1988~2018年锡林郭勒草地转出面积1.10万km2,其他类型转入草地面积0.82万km2,草地流失面积0.28万km2。沙地、盐碱地和耕地是草地转出的主要形式,占草地总转出面积的44.57%、20.69%和19.39%,与此同时,来自沙地和盐碱地的转入面积分别占转入草地总面积的44.22%和11.46%,表明沙地、盐碱地治理效果虽显着,但沙地扩张、草地盐碱化现象依然严重。1988~2018年,驱动锡林郭勒草地空间格局变化的因子依次为:人口数量变化>农业生产总值变化>第三产业生产总值变化>年均降水量>年均温度>工业生产总值变化,表明人类活动因素对草地空间格局变化的驱动作用大于自然环境因素。(4)1982~2018年锡林郭勒草地净初级生产力(Net primary productivity,NPP)多年平均值为251.13 g·C·m-2·a-1,并表现为自西向东递增的分布特征。草甸草原、典型草原和荒漠草原年均草地NPP分别为374.15、255.38和153.37 g·C·m-2·a-1,其中线叶菊草原年均NPP最高,达423.35g·C·m-2·a-1,小针茅草原年均NPP最低,仅151.43 g·C·m-2·a-1。变化趋势方面,1982~2018年草地NPP呈略微下降趋势,年际变化率-0.42 g·C·m-2·a-1,其中草甸草原NPP呈上升趋势,年际变化率0.26 g·C·m-2·a-1,典型草原和荒漠草原NPP呈下降趋势,年际变化率分别为-0.59和-0.48 g·C·m-2·a-1。1982~2018年,主导锡林郭勒草地生产力变化的主要因素为降水量年际变化。
王涛[3](2020)在《浑善达克沙区土地沙漠化过程及其生态环境效应》文中认为土地沙漠化是现今人类面临最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之一,严重威胁着人类社会的生存与发展。本文以我国浑善达克沙区为研究区,基于土壤、气象、植被、高程、土地利用、净初级生产力等数据,利用遥感和GIS技术,量化了2000-2015年浑善达克沙区的土地沙漠化时空格局,揭示了土地沙漠化过程中的生态环境效应,并对浑善达克沙区土地沙漠化管理进行了区划,针对不同区域提出差异化的管理对策。研究能够为区域土地沙漠化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研究结果表明:(1)2000-2015年,浑善达克沙区土地沙漠化总体呈逆转趋势。从土地利用/覆盖变化来看,有林地、灌木林面积分别增加1937.24 km2和675.78 km2,沙地面积减少1141.32 km2;约21.46%的沙地转换为低覆盖度和中覆盖度草地。从沙漠化程度来看,中度和重度沙漠化土地面积分别减少了6202.19 km2和4820.58 km2。区域土地沙漠化逆转过程是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共同作用的结果。(2)土地沙漠化过程中,生态环境指标也呈现出空间异质性和显着的变化趋势。区域土壤保持服务呈现东高西低的格局;2000-2015年,区域平均土壤保持服务呈上升趋势,增加了近3倍,其中多伦县增加比例最大。净初级生产力呈现东南高西北低的格局,15年间随时间呈现先减少后增加的变化格局。多伦县单位面积土壤保持量增加最多,克什克腾旗净初级生产力增加最多。2000年以来,区域沙尘天气总日数显着下降。(3)基于浑善达克沙区土地沙漠化和生态环境指标的时空格局,将区域划分为沙地生态区、草原生态区和农田生态区3个类型区和6个亚区。建议浑善达克沙区采用差异化的管理对策,沙地和草地应根据退化程度采用重点治理、平衡利用或轻度利用措施;同时,应注重“双评价”,科学量化土地承载力,确定合理开发利用程度,以实现草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薛頔[4](2020)在《浑善达克沙地植物生长适宜性精准空间分布研究》文中提出浑善达克沙地是内蒙古主要的畜牧业基地之一,也是京津重要的生态屏障,因其生态脆弱、植被退化,政府部门力图快速恢复植被。面对这一需求,针对不同位置的不同生境及其群落演替阶段精准筛选出适宜生长的植物,对该区域人工植被恢复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依据空间信息科学原理和地统计学方法,将样方调查数据和30m生态环境因子空间分布数据相结合,采用TWINSPAN模型划分该区域植物群落类型,利用Spearman相关分析筛选与沙地植物适宜性相关的生态环境因子;通过最大熵模型模拟各类灌草群落生长适宜性分布;采用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结合的加权评价模型得到各乔木生长适宜性分布;通过GIS空间分析刻画出各地块适宜恢复的植物种和顶级演替植物群落空间分布格局。具体结论如下:1.将浑善达克沙地植物划分为8类群落,其中自然群落为分布于流动沙地的沙米、猪毛菜先锋群落,半流动沙地的披碱草、刺蓬等多年生草本群落,半固定沙地的以苔草、沙蒿等为建群种的灌草群落,固定沙地的以糙隐子草、羊草、沙蒿等为优势种的典型草原群落以及河泛地的芨芨草、地榆等群落;人工恢复的半固定沙地杨柴、黄柳等群落,固定沙地的飞播沙柳、柠条等群落,以及主要分布于沙地东部山地的樟子松、杨树人工林等。通过群落划分为不同演替阶段人工恢复植被精准提供适宜植物。2.以包含数据信息最大化且冗余最少为原则,筛选出影响该区域植物生长适宜性的生态环境因子为土壤p H(KCl)、土壤粘土含量、土壤阳离子交换量、年均降水量、积温、无霜期、大气干燥度、日照时数、年蒸发量、风速、大气气压、相对湿度、坡度、坡向、高程此15个因子。通过筛选为模拟植物生长适宜性分布提供生态环境因子。3.依据当前阶段生态环境条件的空间分布状况,苏尼特右旗及苏尼特左旗北部流动沙地海拔890~1305m、坡度15°以下区域适宜扦插黄柳,海拔978~1305m、坡度15°以下区域适宜设立沙米沙障,半流动沙地海拔890~1580m、坡度15°以下区域适宜栽种雾冰藜、猪毛蒿;正镶白旗、正蓝旗及锡林浩特市北部半固定沙地迎风坡适宜栽种小叶锦鸡儿、冷蒿、沙柳等,背风坡海拔1060~1485m、坡度18°以下区域适宜栽植柠条、杨柴、沙打旺等,丘间沟谷洼地汇水地段适宜种植金莲花、地榆;正蓝旗东南部、克什克腾旗以及多伦县山地阴坡、半阴坡海拔1196~1818m、坡度25°以下区域适宜种植新疆杨、河北杨,阳坡、半阳坡海拔1196~1760m、坡度25°以下区域适宜种植樟子松。4.遵循沙地群落演替规律,结合沙地产业建设,筛选各类生境不同演替阶段植被恢复适宜植物种。流动沙地种植黄柳、沙米;演替2a后进入一、二年生草本群落阶段,西部荒漠草原半流动沙地海拔890~1580m、坡度15°以下区域种植雾冰藜、猪毛蒿等,中部典型草原和东部草甸草原半流动沙地种植冰草、披碱草等乡土牧草封育保护;演替4a后到达多年生根基禾草群落阶段,半固定沙地适宜栽种小叶锦鸡儿、柠条、沙柳等灌木固定沙地;演替10a后荒漠草原以针茅属为主的多年生丛生禾草群落为演替顶级群落,典型草原和草甸草原于固定沙地阳坡、半阳坡海拔1100~1980m、坡度40°以下区域栽植小叶锦鸡儿、沙蒿,阴坡、半阴坡栽植柠条、杨柴等,东北部及东南部山地阴坡、半阴坡种植新疆杨、河北杨,阳坡、半阳坡种植樟子松;演替15a后典型草原和草甸草原将以乔灌草混生的沙地榆疏林为演替顶级群落。
池梦雪[5](2020)在《东亚沙尘源区土地利用类型的遥感分析》文中认为沙尘天气是指强风把细小的土壤颗粒物携带到大气中的一种天气现象,是干旱、半干旱地区一种常见的气象灾害。沙尘天气严重危害着生态环境,同时也威胁着人类的健康与文明。东亚是全球沙尘的主要源区。近年来,随着世界各国对环境保护的重视,东亚沙尘排放量有逐年减少的趋势;为了进一步明确沙尘天气的发生规律与起尘地,沙尘源区的空间分布及尘源类型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本研究将东亚分为蒙古国、青藏高原、塔里木盆地、河西走廊、黄土高原、锡林郭勒草原及科尔沁沙地七个研究分区。利用19年(20002018)MODIS(Moderate Resolution Imaging Spectroradiometer)L1B(Level 1B)数据对东亚沙尘天气过程进行遥感监测与分析,以探究东亚沙尘天气发生的时空规律;通过MODIS L1B数据与Landsat数据的叠置分析,明确东亚地区的沙尘源类型。研究表明,20002002年、2004年和2006年为东亚地区沙尘天气发生最频繁的年份。20002018年19年间,蒙古国、青藏高原、塔里木盆地、河西走廊、黄土高原、锡林郭勒草原以及科尔沁沙地七个研究分区分别发生沙尘天气86次、60次、399次、140次、102次、85次和63次,共发生沙尘天气935次;以上研究分区4月份发生沙尘次数分别占沙尘天气总次数的36%、45%、18.3%、27.9%、23.5%、38.8%和34.9%;春季发生沙尘次数分别占沙尘天气总次数的82.6%、86.7%、52.6%、58.6%、49.0%、81.2%和79.4%。由此可见,春季(35月)是东亚地区沙尘频发的季节,4月是沙尘频发的月份。除塔里木盆地外,其余地区冬季沙尘天气发生频次仅次于春季,塔里木盆地则表现为夏季(28.3%)次于春季。近些年来,沙尘频次年际变化呈总体下降趋势与植树造林、退耕还林、“三北防护林”等绿化工程有关,增加地表植被覆盖度可以对沙尘暴的发生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东亚的沙尘源地主要分布在蒙古国与中国西北地区,位于沙漠、戈壁、农牧交错带以及绿洲荒漠交错带等生态环境脆弱地带。包括蒙古南部、青藏高原西北部、塔里木盆地塔克拉玛干沙漠西北边缘、河西走廊西部入口处地区北部及东部、黄土高原西北部、锡林郭勒盟浑善达克沙地、科尔沁沙地西北部,共涉及53个旗县区。东亚地区沙尘源的类型主要有干涸湖泊、盐湖、河道、湖床沉积物、山前冲积物、洪积物、活动沙丘、盐碱化土地以及资源开发、农业开发用地等。其中,干涸湖泊、盐湖、水体、河道及河床是东亚共同、普遍的沙尘源类型。由此可见,沙尘源的形成主要与水文条件有关。沙尘源的研究表明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共同导致沙尘天气频繁发生。影响沙尘源形成的自然因素包括气候特征、地形地貌特点、土质条件以及地表植被覆盖状况等;然而多数沙尘源的形成与人口压力剧增、人类频繁的经济活动以及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和不合理利用导致的生态环境破坏有关。沙尘天气的遥感监测捕捉了东亚地区沙尘活动的时间变化规律和空间分布特征,高效地识别了沙尘源地、解析了尘源类型,对东亚沙尘源地的生态环境整治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侯丽丽,银山,都瓦拉,王艳琦,彭秀清,雅茹[6](2020)在《基于CASA模型的浑善达克沙地植被NPP模拟及时空分析》文中指出为了解生态工程实施下浑善达克沙地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及沙地生境情况,基于CASA模型建模思路,利用气象数据、遥感数据估算了沙地2000—2016年生长季(4—10月)的逐月NPP值,并分析了17年内沙地NPP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变化趋势。结果表明:(1)浑善达克沙地2000—2016年NPP呈波动上升趋势,NPP多年均值为282.42 g/(m2·a)。(2) NPP季节变化明显,春季NPP呈下降趋势,夏季和秋季均呈上升趋势,夏季NPP变化与全年NPP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从月变化来看,NPP值在7月达到峰值,7月、8月份积累的NPP占总量的51.57%。(3)空间上NPP整体由西向东递增,78.2%的面积呈增长趋势,12.17%的区域增长显着或增长极显着,中西部地区增长缓慢。研究结果对指导未来沙地生态系统的保护和恢复具有重要意义。
高健,魏程林,宁小莉[7](2020)在《近15年浑善达克沙地环境变化原因比较分析》文中研究指明浑善达克沙地是内蒙古自治区境内距北京市最近的沙源地,其生态环境的变化严重影响当地及京津地区的发展。通过对比分析2001年与2015年浑善达克沙地所在地区的自然环境概况、社会经济特性和生态环境的变化状况,研究该地区近年来生态状况,分析气候变化趋势、生态系统组分构成、经济产业发展情况以及荒漠化面积变化趋势,探讨引发该地区生态环境变化的原因。结果表明,浑善达克沙地气温和降水量的变化对于该地区生态环境的影响较小;牲畜数量呈下降趋势,荒漠化程度不断降低,生态环境正逐步得到改善;第一产业产出长期维持在同一水平上。近年来,虽然生态环境状况出现好转,但仍不可忽视恶化地区,还应不断加强全民生态意识,继续推进禁牧、造林等治理措施。
冯学武,吴国玺,王铁军,柴志福[8](2020)在《浑善达克沙地沙质荒漠化过程与动态评估》文中研究说明在人类活动相对频繁的干旱、半干旱地区,沙质荒漠化制约当地生产生活的主要环境问题之一。文中以MODIS NDVI数据为基础,以2000年荒漠化现状为初始状态,采用逐时段累计方法分析了2000年以来浑善达克沙地沙质荒漠化时空动态。研究结果表明浑善达克沙地整体变化幅度在2697km2,5个时段统计学变异系数为3.0%。统计学分析解释了不同沙丘类型分布面积以固定沙丘变异系数最高为42.3%,半固定沙丘分布面积变化最小(变异系数为23.8)。从沙质荒漠化逆转区与降水量等值线空间关系来看,年降水量差异不是制约荒漠化逆转的限制因素,浑善达克沙地稳定区+逆转区的面积占主导地位,占总面积的82.8%(±4.7%)。在影响沙质荒漠化动态因素方面,年均气温对半流动沙丘面积分布有较大影响(在0.1水平上),年降水量对半固定沙丘有较大影响(在0.05水平上),而牲畜头数(羊单位)与不同类型沙丘面积分布没有显着关系。总的来看,在研究时段内浑善达克沙地总体相对稳定,尚未发生明显的沙质荒漠化扩展。
武洁[9](2019)在《浑善达克沙地沙漠化时空格局及驱动力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沙漠化是当前国内外十分关注的生态环境问题,是对人类生存产生危机的重大自然灾害之一,浑善达克沙地地处中国北方沙漠化地区中部,是我国沙漠化最严重的地区之一,也是典型的草原沙漠化地区,该沙地沙漠化状况不仅破坏当地生态环境,阻碍经济发展,对首都在内的京津冀地区的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也有很大影响,因此,利用遥感技术在资源环境监测上的应用,在时间和空间上精准研判沙漠化变化过程及主要成因,对促进浑善达克沙地沙漠化的治理,恢复当地生态环境,保障生态脆弱区经济可持续发展,恢复首都生态屏障功能有重要价值。该文以浑善达克沙地为研究区,利用1986、1990、1995、2000、2004、2007、2011、2016年共8期Landsat遥感影像数据,以归一化植被指数为参数指标构建沙漠化指数,通过指数分级、Theil-Sen趋势度分析、Mann-Kendall显着性检验方法分析近30年浑善达克沙地沙漠化的时空分布、演化、趋势特征,并以1986-2016年的年平均气温、年降雨量为主要的气象影响因素指标,通过线性回归克里金插值方法获得沙地历年平均气温和降雨量的空间分布数据,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方法在时空尺度上分析气象因子对于沙漠化演变规律驱动作用的时空差异性,并以1986-2016年浑善达克沙地所在旗县的人口、国民生产总值、耕地面积及牲畜数量为人类活动因素影响指标,探究人类活动对于浑善达克沙漠化演变规律的驱动机制。得到以下主要结论:(1)在空间分布上,浑善达克沙地东西分布差异明显,沙漠化由西向东程度减轻,这种分布格局在时间上较为稳定,各旗县中沙漠化程度最严重的区域位于沙地最西部的苏尼特右旗,最轻的区域位于沙地最东部的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2)近30年浑善达克沙地沙漠化的演化经历了五个时期,1986-1990年重度沙漠化和极重度沙漠化面积减少,沙地整体处于恢复期;1990-2000年沙漠化开始从西向东扩张,重度沙漠化和极重度沙漠化增加,沙地处于沙漠化发展期;2000-2004年整体沙漠化程度减轻,未沙漠化、轻度沙漠化增加,沙地处于沙漠化逆转期;2004-2007年,高等级沙漠化面积快速增加,重度沙漠化和极重度沙漠化增加面积达到了总面积的26.13%和36.29%,沙漠化处于急剧发展期;2007-2016年沙漠化程度减轻,重度沙漠化和极重度沙漠化降低,沙地处于沙漠化逆转期。(3)浑善达克沙地沙漠化变化趋势以非显着趋势为主,其面积达到了沙地整体面积的0.73;显着性水平P<0.05的显着变化趋势中上升趋势类型占沙地面积的0.2,其中中北部边界阿巴嘎旗和苏尼特左旗交界处是上升趋势最明显的区域,下降趋势类型占沙地面积的0.07,主要分布于沙地西部苏尼特右旗(4)从时间上来说,近30年浑善达克沙地沙漠化的演化过程中,人类活动是推动沙漠演化的最主要原因,其中牲畜数量是影响沙漠化最重要的人类活动因素;气象变化与沙漠化演化的相关关系较为微弱,是推动沙漠化的次要原因,且降雨量对于沙漠化的驱动作用强于气温。(5)从空间分布上来说,根据气象对沙漠化的影响作用等级及气象作用与人类活动在浑善达克沙地沙漠化过程中的相对影响,将沙地划分为气象因素一、二、三级影响作用区域,发现近30年浑善达克沙地,19.14%的区域是气象驱动作用的一级影响区,气象和人类活动对于沙漠化的驱动贡献率难以衡量,气象的影响强于其它区域,主要分布在沙地北部的苏尼特左旗和阿巴嘎旗相接的区域;73.85%的区域是气象驱动作用的二级影响区,气象对于沙漠化的影响较弱,人类活动因素是沙漠化的主要驱动因素,在空间分布均匀;7.01%是三级影响区,气象的影响因素是最弱的,人类活动对于沙漠化的影响覆盖了气象的影响作用,是沙漠化的主要驱动因素,主要分布在沙地西部的苏尼特右旗。
高岩[10](2019)在《1990-2015年中国北方四大沙地典型植被覆被格局变化及其影响因子》文中指出呼伦贝尔、科尔沁、浑善达克和毛乌素沙地,是中国北方土地沙化和风沙危害较为严重的地区,是防沙治沙的重点区域和构建国家北方生态屏障的关键区;同时,由于该区域生态环境脆弱,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扰动也非常敏感。了解四大沙地植被覆被变化、典型植被景观格局及其影响因子,能够为沙区植被建设与恢复、固沙植被的选择等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本研究选取利用1990~2015年的Landsat TM和ETM系列数据资源,选取以嵩属(主要为褐沙蒿Artemisia hlodendron和黑沙蒿Artemisiaordosica)、锦鸡儿属(主要为中间锦鸡儿Caragana intermedia和小叶锦鸡儿 Caraganamicrophylla和柠条锦鸡儿Caraganakorshinskii)、榆树(Ulmussp.)和樟子松(Pinus sylvestris var.mongolica)为优势种的典型植被,研究了其覆被变化情况,评价了植被景观格局的稳定性,并应用地理探测器模型,分析了其变化的驱动因素。主要研究结果及结论如下:(1)1990~2015年间,四大沙地植被覆盖度年际间均无显着变化;空间分布上,除科尔沁沙地外,其他三个沙地植被覆盖度增加的区域均大于恶化区域,尤其毛乌素沙地植被改善区域达到80%以上,整体植被覆被呈明显好转趋势。(2)不同沙地典型植被景观格局的变化不同。四大沙地蒿属灌丛、锦鸡儿灌丛整体连通性增强,景观脆弱度下降,景观格局逐渐稳定。东部沙地(科尔沁和浑善达克)榆树疏林景观逐渐破碎化,脆弱度不断上升,格局稳定性下降。樟子松林在不同沙地景观格局及其变化差异较大,天然林为主的呼伦贝尔沙地景观格局较稳定,人工林为主的科尔沁和浑善达克沙地景观脆弱度于2005年后逐渐升高。(3)研究期间,四大沙地的年降水量、年生长季降水量和年均气温均无显着变化。毛乌素沙地生长季气温呈显着下降趋势,降幅为0.061℃/yr;其他三个沙地生长季气温均呈显着上升趋势,其中,升幅最大的是呼伦贝尔沙地,达到0.091℃/yr。(4)蒿属灌丛和锦鸡儿灌丛的植被覆盖度和景观格局主要受年降水量影响(贡献率q值分别为0.31和0.41),两种灌丛的固沙功能在当前气候条件下能够得到稳定发挥;人为干扰是榆树疏林衰退的主要原因(q=0.34),可通过封禁的方式对其进行必要的保育;樟子松林的景观格局对降水量和生长季气温最为敏感(q=0.24),这可能是其在其他引种区域退化的重要原因。研究建议,在中国北方沙区,应针对不同沙地气候条件制定区别化的植被恢复与保护策略。相应地区应以蒿属和锦鸡儿属植物为主,对榆树疏林应进行严格的封育保护;另外,在生长季气温不断升高的气候条件下,樟子松可能并不适合大面积引种到纬度较低的沙地。
二、阿巴嘎旗浑善达克沙地生态建设初步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阿巴嘎旗浑善达克沙地生态建设初步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地理探测器的浑善达克沙地植被变化定量归因(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研究区与研究方法 |
1.1 研究区概况 |
1.2 数据 |
1.2.1 遥感数据 |
1.2.2 自然因素数据 |
1.2.3 人类活动数据 |
1.3 地理探测器模型 |
2 结果与分析 |
2.1 2000—2018年浑善达克沙地植被覆盖时空变化特征 |
2.2 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对区域植被变化的单独影响 |
2.3 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对区域植被变化的交互影响 |
2.4 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因素对植被覆盖的适宜性评价 |
3 结论 |
(2)锡林郭勒草地资源变化信息遥感快速识别与驱动力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草地资源调查 |
1.2.2 草地类型遥感分类研究 |
1.2.3 草地空间格局变化研究 |
1.2.4 草地生产力遥感监测研究 |
1.2.5 草地资源变化驱动力研究 |
1.3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和创新点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3.3 创新点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预处理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地理分布 |
2.1.2 地形条件 |
2.1.3 气候条件 |
2.1.4 水土条件 |
2.1.5 植被条件 |
2.1.6 社会经济条件 |
2.2 数据材料与预处理 |
2.2.1 数据处理平台 |
2.2.2 基础空间数据集 |
2.2.3 地面样点数据集 |
2.2.4 统计资料 |
第三章 基于面向对象和随机森林算法的草地类型识别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数据材料 |
3.1.2 样地设计 |
3.1.3 草地遥感分类系统 |
3.1.4 面向对象分类方法 |
3.1.5 随机森林分类器 |
3.1.6 分类特征选择 |
3.1.7 分类精度评价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基于湿润度指数的草地类识别 |
3.2.2 基于面向对象和随机森林算法的主要草地单元识别 |
3.3 讨论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锡林郭勒草地类型时空变化识别与驱动力分析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数据材料 |
4.1.2 潜在驱动力因子 |
4.1.3 质心偏移 |
4.1.4 景观指数 |
4.1.5 逻辑回归模型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草地类型空间分布 |
4.2.2 草地类型空间变化分析 |
4.2.3 草地类型景观指数分析 |
4.2.4 草地类型变化驱动力分析 |
4.3 讨论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锡林郭勒草地变化空间格局识别与驱动力分析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数据材料 |
5.1.2 土地利用分类系统 |
5.1.3 随机森林分类器 |
5.1.4 分类特征选择 |
5.1.5 面积转移矩阵 |
5.1.6 景观指数 |
5.1.7 潜在驱动力因子 |
5.1.8 逻辑回归模型 |
5.1.9 分类精度评价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土地类型分类精度评价 |
5.2.2 草地空间格局特征 |
5.2.3 草地面积转移分析 |
5.2.4 草地景观结构分析 |
5.2.5 草地空间格局变化驱动力分析 |
5.3 讨论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锡林郭勒草地生产力时空变化识别与驱动力分析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数据材料 |
6.1.2 草地NPP计算 |
6.1.3 Sen's斜率+MK检验 |
6.1.4 主导驱动力 |
6.1.5 偏相关分析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模型验证 |
6.2.2 草地NPP空间分布 |
6.2.3 草地NPP变化分析 |
6.2.4 草地NPP时空演变分析 |
6.2.5 草地NPP变化驱动力分析 |
6.3 讨论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总体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锡林郭勒草原各草地组、型面积统计 |
致谢 |
作者简历 |
(3)浑善达克沙区土地沙漠化过程及其生态环境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沙漠化过程研究进展 |
1.2.2 沙漠化过程的生态环境效应研究进展 |
1.2.3 浑善达克沙地相关研究进展 |
1.2.4 当前研究不足 |
2 研究区概况 |
2.1 自然地理特征 |
2.1.1 地理位置 |
2.1.2 地形地貌 |
2.1.3 气候 |
2.1.4 植被 |
2.1.5 水文 |
2.2 社会经济特征 |
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3.1 研究内容 |
3.2 技术路线 |
3.3 研究方法 |
3.3.1 数据来源 |
3.3.2 土地沙漠化过程的评价 |
3.3.3 沙漠化土地生态环境效应的评估 |
3.3.4 生态系统修复区划分区方法 |
4 浑善达克沙区土地沙漠化过程 |
4.1 区域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特征 |
4.1.1 区域土地利用/覆盖格局 |
4.1.2 2000-2015年土地利用动态 |
4.1.3 土地利用转换关系 |
4.2 区域土地沙漠化过程 |
4.3 区域土地沙漠化主要驱动力 |
4.3.1 气候变化 |
4.3.2 人类活动 |
5 浑善达克沙区土地沙漠化的生态环境效应 |
5.1 净初级生产力时空变化 |
5.2 土壤保持服务时空变化 |
5.3 沙尘天气变化趋势 |
6 浑善达克沙区生态修复区划 |
6.1 生态修复区划 |
6.2 差异化的管理对策 |
6.2.1 沙地生态修复技术措施 |
6.2.2 草原综合治理技术措施 |
6.2.3 农田生态保护技术措施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与建议 |
7.2.1 开展“双评价”基础上的科学规划 |
7.2.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浑善达克沙区降雨侵蚀力空间分布 |
附录B 土壤可蚀性因子与坡长坡度因子空间分布 |
附录C 植被因子空间分布 |
附录D 土壤保持因子空间分布 |
附录E 专家打分表及层次分析结构 |
个人简介 |
第一导师简介 |
第二导师简介 |
致谢 |
(4)浑善达克沙地植物生长适宜性精准空间分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沙地植物适宜性研究进展 |
1.2.1 栽种试验阶段 |
1.2.2 地理区划阶段 |
1.2.3 定量分析阶段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技术路线 |
1.3.4 研究方法 |
2 研究区概况及数据处理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研究数据来源与处理 |
2.2.1 空间数据来源与处理 |
2.2.2 样本数据调查与处理 |
3 浑善达克沙地植物群落分类 |
3.1 植物群落分类方法 |
3.2 植物群落分类结果 |
4 沙地植物生长适宜性生态环境因子筛选 |
4.1 沙地植物影响因子初选 |
4.2 生态环境因子筛选方法 |
4.2.1 植物适宜性影响因子筛选 |
4.2.2 生态环境因子冗余分析 |
4.3 生态环境因子筛选结果 |
5 灌草群落生长适宜性精准空间分析 |
5.1 灌草群落适宜生长空间分布初选 |
5.2 各类植物群落主导生态环境因子提取 |
5.3 各类植物群落生态环境因子适宜范围分析 |
5.4 各类灌草群落生长适宜性地块精准空间分布 |
5.5 浑善达克沙地灌草适宜生长空间分布 |
5.6 各类生境灌草群落适宜生长空间分布 |
5.7 本章小结 |
6 乔木种生长适宜性精准空间分析 |
6.1 乔木种生长适宜性空间分布初选 |
6.2 沙地乔木生态环境因子权重确定 |
6.2.1 层次分析法定权 |
6.2.2 熵权法定权 |
6.3 生长适宜性生态环境因子等级划分 |
6.4 各乔木种生态环境因子等级划分 |
6.5 生长适宜性评价模型的建立与适宜性分级 |
6.6 各乔木种生长适宜性地块精准空间分布 |
6.7 浑善达克沙地乔木适宜生长空间分布 |
6.8 本章小结 |
7 当前阶段适宜生长植物空间选择 |
7.1 当前阶段适宜生长植物空间分布 |
7.2 地块植物种生长适宜性空间查询 |
7.3 地块植物种生长适宜性空间选择 |
8 不同演替阶段适宜植物空间布局 |
8.1 不同群落演替阶段的植物适宜性 |
8.1.1 荒漠草原植物群落演替 |
8.1.2 典型草原植物群落演替 |
8.1.3 草甸草原植物群落演替 |
8.2 沙地演替过程适宜植物种变化 |
8.3 演替过程中地块适宜植物种空间选择 |
8.4 本章小结 |
9 结论与展望 |
9.1 结论 |
9.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清单 |
致谢 |
(5)东亚沙尘源区土地利用类型的遥感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目的及可行性分析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3.1 国外研究进展 |
1.3.2 国内研究进展 |
2 研究内容及研究区概况 |
2.1 研究区域概况 |
2.2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2.2.1 研究内容 |
2.2.2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3 数据与方法 |
3.1 沙尘天气研究方法 |
3.2 沙尘天气遥感 |
3.2.1 沙尘天气遥感原理 |
3.2.2 影像来源与预处理 |
3.3 方法有效性验证 |
3.3.1 沙尘天气对气溶胶光学厚度的影响 |
3.3.2 沙尘天气对能见度的影响 |
3.3.3 沙尘天气对PM_(2.5)、PM_(10) 及空气质量指数的影响 |
4 沙尘天气时空变化特征 |
4.1 2000 ~2018 年沙尘天气统计及时间分布特征 |
4.2 沙尘天气空间分布特征 |
4.3 小结 |
5 沙尘源区下垫面类型解析 |
5.1 蒙古沙尘源区下垫面类型解析 |
5.2 青藏高原沙尘源区下垫面类型解析 |
5.3 塔里木盆地沙尘源区下垫面类型解析 |
5.4 河西走廊沙尘源区下垫面类型解析 |
5.5 黄土高原沙尘源区下垫面类型解析 |
5.6 锡林郭勒草原沙尘源区下垫面类型解析 |
5.7 科尔沁沙地沙尘源区下垫面类型解析 |
5.8 小结 |
6 沙尘源变化及其成因 |
6.1 沙尘源区土地利用类型变化 |
6.2 沙尘源成因分析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与讨论 |
7.2 创新点 |
7.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科研项目情况 |
(6)基于CASA模型的浑善达克沙地植被NPP模拟及时空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研究方法 |
1.1 研究区概况 |
1.2 数据来源与预处理 |
1.3 研究方法 |
1.3.1 CASA模型估算NPP概述 |
1.3.2 一元线性回归分析法 |
1.3.3 皮尔逊相关系数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NPP模拟结果 |
2.2 模型估算结果的验证 |
2.3 NPP年际变化特征 |
2.4 NPP季节与月变化特征 |
2.5 NPP的空间分布特征 |
2.6 NPP的空间变化趋势 |
3 讨论与结论 |
3.1 讨 论 |
3.2 结 论 |
(7)近15年浑善达克沙地环境变化原因比较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区域特征 |
1.1 自然环境特征 |
1.2 社会经济特征 |
1.3 生态环境特征 |
2 浑善达克沙地环境变化原因分析 |
2.1 气候变化对比分析 |
2.2 生态系统组分分析 |
2.3 经济发展对比分析 |
2.4 荒漠化面积对比分析 |
2.5 综合分析 |
3 浑善达克沙地生态环境持续恢复对策与建议 |
4 结论 |
(8)浑善达克沙地沙质荒漠化过程与动态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
1.1 研究区概况 |
1.2 数据源 |
1.3 沙丘类型分类 |
1.4 沙质荒漠化动态评估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沙漠化过程 |
2.2 沙漠化动态评估 |
2.3 沙漠化影响因素分析 |
3 讨论 |
4 结论 |
(9)浑善达克沙地沙漠化时空格局及驱动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沙漠化监测研究 |
1.2.2 沙漠化驱动力研究 |
1.3 技术路线及主要研究内容 |
2. 研究区及数据来源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数据来源及处理 |
2.2.1 遥感数据来源 |
2.2.2 遥感数据预处理 |
2.2.3 气象数据 |
2.2.4 地形数据 |
2.2.5 社会经济数据 |
3. 研究方法 |
3.1 数据获取方法 |
3.1.1 沙漠化表征指数获取 |
3.1.2 气象数据时空分布获取 |
3.2 数据分析方法 |
3.2.1 Theil-Sen趋势度分析 |
3.2.2 Mann-Kendall趋势检验 |
3.2.3 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 |
4. 沙漠化时空格局研究 |
4.1 沙漠化指数时空分布 |
4.2 沙漠化指数演化特征 |
4.3 沙漠化指数时空趋势特征 |
4.4 小结 |
5. 驱动因素分析 |
5.1 气象驱动因素分析 |
5.1.1 气象因子时空分布 |
5.1.2 气象因子驱动作用时空规律研究 |
5.2 人类活动驱动因素分析 |
5.2.1 人口与经济发展对沙漠化驱动分析 |
5.2.2 农牧业对沙漠化驱动分析 |
5.3 小结 |
6. 总结与讨论 |
6.1 总结 |
6.2 讨论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清单 |
致谢 |
(10)1990-2015年中国北方四大沙地典型植被覆被格局变化及其影响因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分析 |
1.2.1 植被覆被格局变化的研究 |
1.2.2 植被覆被格局变化的影响因子 |
1.3 目前存在的问题 |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
2 研究区概况 |
2.1 地理位置 |
2.2 气候 |
2.3 水文 |
2.4 土壤 |
2.5 地质地貌 |
2.6 植被 |
2.7 社会经济状况 |
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3.1 研究内容 |
3.2 研究方法 |
3.2.1 技术路线 |
3.2.2 典型植被的选择 |
3.2.3 数据来源及预处理 |
3.2.4 趋势分析和检验 |
3.2.5 景观格局分析 |
3.2.6 影响因子分析 |
4 植被覆被格局的时空变化特征 |
4.1 研究区植被覆被的空间分布 |
4.2 研究区植被覆被的时间变化特征 |
4.3 研究区植被覆盖度的空间变化特征 |
4.3.1 呼伦贝尔沙地植被覆盖度的时空变化 |
4.3.2 科尔沁沙地植被覆盖度的时空变化 |
4.3.3 浑善达克沙地植被覆盖度的时空变化 |
4.3.4 毛乌素沙地植被覆盖度的时空变化 |
4.4 小结 |
5 典型植被的景观格局变化 |
5.1 典型植被盖度的变化 |
5.2 基于Fragstats的景观指数变化 |
5.3 景观脆弱度变化 |
5.4 小结 |
6 水热要素变化及其他影响因子分布 |
6.1 水热要素的时空变化特征 |
6.1.1 降水的时空变化特征 |
6.1.2 气温的时空变化特征 |
6.1.3 各要素年际变异性 |
6.2 其他环境要素空间分布特征 |
6.3 各典型植被分布区土地覆盖变化 |
6.4 小结 |
7 植被覆被格局变化的影响因子 |
7.1 影响因子的选择和分级结果 |
7.2 植被覆被变化的影响因子分析 |
7.3 植被景观格局与气候要素的灰度相关分析 |
7.4 小结 |
8 讨论 |
8.1 植被覆被格局变化 |
8.2 典型植被覆被格局变化的影响因子 |
9 结论、创新点与展望 |
9.1 结论 |
9.2 创新点 |
9.3 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1 |
导师简介2 |
获得成果目录 |
致谢 |
四、阿巴嘎旗浑善达克沙地生态建设初步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地理探测器的浑善达克沙地植被变化定量归因[J]. 马永桃,任孝宗,胡慧芳,刘敏,孟琪. 中国沙漠, 2021(04)
- [2]锡林郭勒草地资源变化信息遥感快速识别与驱动力分析[D]. 乌尼图.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1(01)
- [3]浑善达克沙区土地沙漠化过程及其生态环境效应[D]. 王涛. 北京林业大学, 2020
- [4]浑善达克沙地植物生长适宜性精准空间分布研究[D]. 薛頔.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5]东亚沙尘源区土地利用类型的遥感分析[D]. 池梦雪.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0(08)
- [6]基于CASA模型的浑善达克沙地植被NPP模拟及时空分析[J]. 侯丽丽,银山,都瓦拉,王艳琦,彭秀清,雅茹. 水土保持研究, 2020(02)
- [7]近15年浑善达克沙地环境变化原因比较分析[J]. 高健,魏程林,宁小莉. 湖北农业科学, 2020(03)
- [8]浑善达克沙地沙质荒漠化过程与动态评估[J]. 冯学武,吴国玺,王铁军,柴志福.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20(05)
- [9]浑善达克沙地沙漠化时空格局及驱动力研究[D]. 武洁. 北京林业大学, 2019(04)
- [10]1990-2015年中国北方四大沙地典型植被覆被格局变化及其影响因子[D]. 高岩. 北京林业大学,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