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纳洛酮的临床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王光亮,刘波,张喆[1](2021)在《不同剂量纳洛酮在急诊内科昏迷患者救治中的应用效果比较》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分析不同剂量纳洛酮在急诊内科昏迷患者救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2018年1月至2021年2月郑州颐和医院急诊内科昏迷患者120例, 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大剂量组(60例)与常规剂量组(60例), 常规剂量组采用常规剂量纳洛酮治疗, 大剂量组采用大剂量纳洛酮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 昏迷清醒时间, 昏迷恢复量表修订版(CRS-R)评分, 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 血气水平包括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血氧分压(PaO2), 炎性因子水平包括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 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大剂量组总有效率为93.33%(56/60), 高于常规剂量组的75.00%(45/60), P<0.05;大剂量组昏迷清醒时间短于常规剂量组, GCS、CRS-R评分高于常规剂量组(P<0.05);治疗后, 大剂量组PaCO2水平低于常规剂量组, PaO2水平高于常规剂量组(P<0.05);治疗后, 大剂量组血清TNF-α、IL-6水平低于常规剂量组(P<0.05);大剂量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5.00%(9/60)与常规剂量组10.00%(6/60)比较, P>0.05。结论与常规剂量纳洛酮比较, 大剂量纳洛酮治疗急诊内科昏迷患者可提高疗效, 调节炎性因子和血气水平, 缩短昏迷清醒时间, 改善昏迷程度和意识障碍, 且未明显增加不良反应, 具有安全性。
王经纬[2](2021)在《纳洛酮联合用药在急性酒精中毒治疗中的现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大家健康意识的提高,急性酒精中毒患者就医率也在不断提高。目前临床上常用纳洛酮等阿片类受体拮抗剂,但是临床中发现纳洛酮联合其他药物用于急性酒精中毒的治疗效果更好。研究对临床上可以和纳洛酮联合使用的药物及其治疗机制进行综述。
张晗[3](2021)在《中医药多维干预吗啡成瘾的作用及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背景与目的吗啡是慢性、中重度疼痛的首选药物。长期使用吗啡治疗后,其镇痛作用逐渐减弱,通常需要增加剂量才能达到原来的作用,但这样使患者更容易成瘾。复方511是导师吕志刚教授借鉴前人宝贵经验,结合中药防治药物成瘾的最新药理学研究成果,专门开发的用于防治阿片类药物成瘾的中药复方制剂。目前,复方51 1对阿片类药物成瘾的影响尚不完全明确,其潜在治疗机制也有待进一步研究。电针也是对抗阿片类药物成瘾的一个有效手段,但机制尚不完全明确。本文观察了复方511、电针及二者联合对小鼠吗啡成瘾相关行为学的影响,然后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筛选可能的作用机制并进行进一步探索,旨在明确复方511、电针干预吗啡成瘾的作用机制。方法一、复方51 1干预吗啡成瘾的作用及机制研究实验一:研究不同剂量复方511对小鼠吗啡成瘾相关行为学的影响。将雄性C57BL/6小鼠分为生理盐水+溶剂(Con)组、吗啡+溶剂(Mod)组、吗啡+复方511低、中、高剂量(511-L、M、H)组、吗啡+济泰片(Jitai)组。(1)条件性位置偏爱(CPP)实验:训练前测定小鼠的天然位置偏好,以非天然偏爱箱为吗啡配对箱、天然偏爱箱为生理盐水配对箱训练小鼠,训练过程中灌胃给予双蒸水或3g/kg、6g/kg、12g/kg复方511或4.3g/kg济泰片进行干预,每天1次,训练结束后检测小鼠的位置偏爱情况。(2)自发运动实验:单次灌胃给予双蒸水或3g/kg、6g/kg、12g/kg复方511后,测定小鼠60min内的运动距离;每天1次灌胃给予双蒸水或3g/kg、6g/kg、12g/kg复方511或4.3g/kg济泰片,30min后腹腔注射吗啡或生理盐水,第7天测定小鼠60min内的运动距离。(3)吗啡急性戒断实验:通过反复皮下注射吗啡构建小鼠吗啡依赖模型,每天2次,间隔4h,连续5天,同时灌胃给予双蒸水或3g/kg、6g/kg、12g/kg复方511或4.3g/kg济泰片进行干预,末次吗啡给药3h后,皮下给予1mg/kg纳洛酮,观察小鼠的戒断症状(跳跃行为、湿狗样抖动、体重减轻)。(4)自身给药(SA)实验:实验前训练小鼠按压主动杆获取食物,训练5天,实验开始后训练小鼠按压主动杆获取吗啡,训练15天,期间给双蒸水或3g/kg、6g/kg、12g/kg复方51 1进行干预,记录训练最后1天的自身给药次数和无效压杆数。实验二:研究复方51 1对吗啡成瘾小鼠腹侧被盖区(VTA)基因表达谱的影响。以吗啡CPP实验中的Con组、Mod组和511-M(511)组小鼠VTA组织作为测序样本,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结合用SeqPrep、Sickle软件进行原始数据质控,用HISAT2和RSEM软件进行序列比对和基因表达定量,用DESeq2软件筛选组间差异表达基因(DEG),并对部分DEG进行GO和KEGG富集分析。实验三:研究复方511对吗啡成瘾小鼠VTA BDNF信号通路及其介导的多巴胺能神经元结构可塑性的影响。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NA检测CPP实验中Con组、Mod组和511-M(511)组小鼠VTA BDNF及其特异性受体TrkB mRNA的水平;采用蛋白质印迹法和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中BDNF和TrkB的蛋白水平;采用蛋白免疫印迹实验检测细胞内BDNF信号级联(ERK通路、PI-3-K/Akt通路、PLCγ通路)中的蛋白表达;采用免疫荧光成像技术检测各组多巴胺能神经元胞体大小的变化。二、电针干预吗啡成瘾的作用及机制研究实验一:研究电针对小鼠吗啡成瘾相关行为学的影响。将雄性C57BL/6小鼠分为生理盐水(Sal)组、吗啡+假电针(Sham)组、吗啡+电针(EA)组。(1)CPP实验:训练前测定小鼠的天然位置偏好,以非天然偏爱箱为吗啡配对箱、天然偏爱箱为生理盐水配对箱训练小鼠,训练期间给予电针足三里和三阴交进行干预,每天1次,训练结束后检测小鼠的位置偏爱情况。(2)吗啡急性戒断实验:通过反复皮下注射吗啡构建小鼠吗啡依赖模型,每天2次,间隔4h,连续5天,同时给予电针足三里和三阴交进行干预,每天1次,末次吗啡给药3h后,皮下给予1mg/kg纳洛酮,观察小鼠的戒断症状(跳跃行为、湿狗样抖动、体重减轻)。实验二:研究电针对吗啡成瘾小鼠伏隔核(NAc)circRNA表达谱的影响。以吗啡CPP实验中的Sham组和EA组小鼠NAc组织作为测序样本,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结合用Cutadapt、FastQC软件进行原始数据质控,用Tophat2、Bowtie2软件进行序列比对,用findcirc软件鉴定circRNA,用DESeq软件筛选组间差异表达的circRNA,并对差异circRNA的来源基因进行功能富集,并用miRanda软件预测差异circRNA的miRNA靶点,最后用荧光定量PCR对测序数据进行验证。三、复方511联合电针干预吗啡成瘾的作用研究研究复方511联合电针对小鼠吗啡成瘾相关行为学的影响。将雄性C57BL/6小鼠分为对照组(Con)、模型组(Mod)、复方511组(511)、电针组(EA)、复方511联合电针组(511+EA)。(1)CPP实验:训练前测定小鼠的天然位置偏好,以非天然偏爱箱为吗啡配对箱、天然偏爱箱为生理盐水配对箱训练小鼠,训练过程中给予双蒸水或6g/kg复方511或电针足三里和三阴交或6g/kg复方511联合电针足三里和三阴交进行干预,每天1次,训练结束后检测小鼠的位置偏爱情况。(2)吗啡急性戒断实验:通过反复皮下注射吗啡构建小鼠吗啡依赖模型,每天2次,间隔4h,连续5天,同时给予双蒸水或6g/kg复方511或电针足三里和三阴交或6g/kg复方511联合电针足三里和三阴交进行干预,每天1次,末次吗啡给药3h后,皮下给予1mg/kg纳洛酮,观察小鼠的戒断症状(跳跃行为、湿狗样抖动、体重减轻)。结果一、复方511干预吗啡成瘾的作用及机制研究实验一:(1)在CPP实验中,3g/kg、6g/kg、12g/kg复方511均能有效抑制小鼠吗啡诱导的CPP形成,其中6g/kg复方511的抑制作用更显着。(2)在自发运动实验中,3g/kg、6g/kg、12g/kg复方511均可有效抑制小鼠吗啡行为敏化的形成,且不影响小鼠的基础活动性,6g/kg复方511的抑制作用更明显。(3)在吗啡急性戒断实验中,3g/kg、6g/kg、12g/kg复方51 1均能明显减轻吗啡急性戒断症状,包括跳跃行为、体重减轻、湿狗样抖动,其中6g/kg复方511对纳洛酮催促的跳跃行为的影响更明显。(4)在SA实验中,3g/kg、6g/kg、12g/kg复方511均能明显抑制小鼠吗啡自身给药行为,其中6g/kg复方511的作用更明显。实验二:采用RNA-seq及生物信息学分析,共筛选出712个DEG,其中,Con组和Mod组之间的DEG458个(上调357个,下调101个),Mod组和511组之间的DEG469个(上调 84 个,下调 385 个)。BDNF、Nts、Penk、Slc18a3、Sfrp2、Tph2、Htr1a、Plin4、Cartpt、Grin3b、Grip2、I131ra、Cdkn1a、Pdk4、Shox2、Trh、Tat 等 DEG 与吗啡作用或成瘾形成的机制有关。接着,对部分DEG进行功能富集。在GO富集中,DEG主要富集于细胞组分(cellular component)、分子功能(molecular function)、结合(binding)、生物学调控(biological regulation)、生物过程调控(regulation of biological process)、细胞过程调控(regulation of cellular process)、蛋白质结合(protein binding)、膜(membrane)等与吗啡成瘾密切相关的条目。在KEGG富集中,DEG主要富集于吗啡成瘾(Morphine addiction)、多巴胺能突触(Dopaminergic synapse)、神经活性配体受体相互作用(Neuroactive ligand-receptor interaction)、MAPK 信号通路(MAPK signaling pathway)、cAMP 信号通路(cAMP signaling pathway)、Ras信号通路(Ras signaling pathway)等在吗啡成瘾中有着重要作用的通路。实验三:结合测序的分析结果和前人的研究报道,发现复方511可能通过调控小鼠VTABDNF发挥抗吗啡成瘾的作用。首先,从基因和蛋白水平验证了 BDNF的变化。与Con组相比,Mod组BDNF mRNA及蛋白水平均明显降低,同时给予复方511干预,能明显减轻BDNF mRNA及蛋白水平的降低。接着,实验观察了 BDNF高亲和力受体TrkB的变化。与Con组相比,Mod组TrkB mRNA及蛋白水平均明显降低,同时给予复方511干预,可有效减少TrkB mRNA及蛋白水平的降低。在下游ERK通路中,与Con组相比,Mod组ERK1/2磷酸化水平明显升高,同时给予复方511干预,可明显抑制ERK1/2蛋白的磷酸化。在下游PI-3-K/Akt通路中,与Con组相比,Mod组p-PI-3-K/PI-3-K、p-Akt/Akt明显下调,p-S6/S6明显上调,同时给予复方511,可有效减少p-PI-3-K/PI-3-K、p-Akt/Akt的下调,抑制p-S6/S6的上调。在下游PLCγ通路中,与Con组相比,Mod组PLCy1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同时给予复方511干预,可明显抑制PLCγ1蛋白水平的升高。此外,小鼠吗啡诱导的CPP形成后,其VTA多巴胺能神经元胞体明显缩小,同时给予复方511,可明显逆转多巴胺能神经元胞体大小的变化。二、电针干预吗啡成瘾的作用及机制研究实验一:在CPP实验中,电针能有效抑制小鼠吗啡诱导的CPP形成,而在吗啡急性戒断实验中,电针能明显减轻急性吗啡戒断症状,包括跳跃行为、体重减轻、湿狗样抖动。实验二:采用RNA-seq及生物信息学分析,共鉴定出112个差异表达的circRNA,上调51个,下调61个。接着对这些差异circRNA的来源基因进行GO和KEGG富集。在GO富集中,这些差异circRNA来源基因的富集条目中有23条显着富集。其中,细胞定位(cellular localization)、胞浆(cytoplasm)、胞内(intracellular)、酶结合(enzyme binding)、GTP 酶结合(GTPase binding)、蛋白结合(protein binding)、高尔基体(Golgi apparatus)等与吗啡作用相关,而蛋白结合(protein binding)、胞外(intracellular part)、胞内(intracellular)、细胞内细胞器(intracellular organelle)、细胞定位(cellular localization)等与电针作用有关。在KEGG富集中,这些差异circRNA来源基因的富集通路中有21条显着富集。其中,谷氨酸能突触(Glutamatergic synapse)、长时程增强(Long-term potentiation)、Wnt信号通路(wnt signaling pathway)、多巴胺能突触(Dopaminergic synapse)、cGMP-PKG 信号通路(cGMP-PKG signaling pathway)、轴突导向(Axon guidance)、催产素信号通路(Oxytocin signaling pathway)等与吗啡成瘾有关,而肾素分泌(renin secretion)、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信号通路(VEGF signaling pathway)、胰岛素分泌(insulin secretion)、谷氨酸能突触(glutamatergic synapse)、Wnt信号通路(Wnt signaling pathway)、多巴胺能突触(dopaminergic synapse)等通路与针刺作用有关。此外,实验还预测了差异circRNA的前五个miRNA靶点,并选择了 44个circRNA和162个相互作用的miRNA构建circRNA-miRNA 网络,发现 mmu-miR-207、mmu-miR-669c-3p、mmu-miR-6946-3p 和 mmu-miR-6984-3p与更多的circRNA相关。三、复方511联合电针干预吗啡成瘾的作用研究在CPP实验中,复方511、电针、复方511联合电针均能有效抑制小鼠吗啡诱导的CPP形成,其中复方511联合电针的抑制作用更显着。在吗啡急性戒断实验中,复方511、电针、复方511联合电针均能明显减轻急性吗啡戒断症状,包括跳跃行为、体重减轻、湿狗样抖动,其中复方511联合电针对纳洛酮催促吗啡急性戒断症状的减轻作用更明显。结论1.复方511干预能有效抑制小鼠吗啡诱导的CPP、行为敏化、SA的形成,这提示复方511能有效抑制吗啡诱导的精神依赖;复方511干预能有效减轻小鼠吗啡依赖模型中纳洛酮催促的急性戒断症状,这提示复方511能有效减轻吗啡诱导的躯体依赖。由此说明复方511对抗吗啡成瘾作用明确。2.复方511干预能有效防止吗啡诱导的BDNF、TrkB mRNA和蛋白水平的下调,抑制吗啡诱导的ERK1/2、S6蛋白磷酸化的增加,减少PI-3-K、Akt蛋白磷酸化的降低,抑制PLCγ1蛋白的增加,同时,逆转吗啡诱导的多巴胺能神经元胞体萎缩,这提示复方511可能通过调控BDNF信号级联及其介导的多巴胺能神经元结构可塑性发挥抗吗啡成瘾的作用。3.电针干预能有效抑制小鼠吗啡诱导的CPP形成,这提示复方511能有效抑制吗啡诱导的精神依赖;电针干预能有效减轻小鼠吗啡依赖模型中纳洛酮催促的急性戒断症状,这提示电针能有效减轻吗啡诱导的躯体依赖。由此说明电针对抗吗啡成瘾作用明确。4.本研究筛选了电针干预吗啡成瘾后小鼠NAc中差异表达的circRNA,并预测了这些circRNA的潜在作用以及与这些circRNA相互作用的miRNA,这为电针干预吗啡成瘾的分子机制提供了新的靶点。5.复方511联合电针干预能更有效地抑制小鼠吗啡诱导的CPP形成,这提示复方511联合电针对吗啡诱导的精神依赖的抑制作用更明显;复方511联合电针干预能更有效地减轻小鼠吗啡依赖模型中纳洛酮催促的急性戒断症状,这提示复方511联合电针对吗啡诱导的躯体依赖的减轻作用更明显。由此说明复方511联合电针对抗吗啡成瘾的作用更佳。
邹清梅[4](2021)在《加入改良Jadad法评价超说明书用药的合理性:以纳洛酮为例》文中提出目的:采用循证医学和加入改良Jadad量表法点评纳洛酮注射超药品说明书的合理性,建立该药超说明书合理用药评价标准。方法:提取2019年所有使用过纳洛酮的540份病历,并收集纳洛酮超说明书使用的循证医学证据和通过改良Jadad量表法对文献进行评分,将≥4分作为高质量文献。以循证医学结合改良Jadad量表法,对540份使用过纳洛酮的病历进行点评。结果:在《颅脑创伤临床救治指南》中,明确提出纳洛酮注射液在颅脑损伤的适应症及用法用量和疗程。而通过改良Jadad量表对2013年后的文献进行筛选评分,确定脑梗死所致的昏迷也为合理的超说明书适应症。结合循证医学和改良Jadad量表法,本院纳洛酮注射液使用适应证有87.3%在合理用药范围内,并建立纳洛酮超说明书合理用药评价标准。结论:通过上述两种办法评价超说明书用药,提供了循证依据的一种新的尝试,所建立药物合理使用的评价标准切实可行。
张虎[5](2020)在《纤维支气管镜联合纳洛酮治疗老年重症呼吸衰竭患者的疗效观察》文中指出目的:研究分析老年重症呼吸衰竭治疗中联合应用纤维支气管镜、纳洛酮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病例样本为2019年9月至2020年9月于我院就诊治疗的76例老年重症呼吸衰竭患者,以治疗方案差异为依据,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基础治疗;研究组患者联合应用纤维支气管镜、纳洛酮治疗。对比两组各项指标。结果:较对照组治疗后血气指标、肺功能指标和并发症发生率,研究组优势显着(P<0.05)。结论:老年重症呼吸衰竭治疗中联合应用纤维支气管镜、纳洛酮疗效显着,可在各级医疗机构中全面推广应用。
景晓[6](2020)在《不同剂量纳洛酮在院前急救意识障碍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纳洛酮在院前急救意识障碍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01—2019-10期间在我院院前急救的意识障碍患者102例,根据救治方案分为观察组54例和对照组48例。观察组给予4 mg纳洛酮静脉滴注,对照组给予2 mg纳洛酮静脉滴注,观察两组治疗24 h内清醒率、格拉斯哥昏迷(GCS)评分、不良反应等,检测治疗前后胱抑素C(CysC)、S100β、N末端前脑钠肽(NT-proBNP)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24 h内清醒率为79.63%,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治疗至清醒的时间为(220.54±89.94) min,明显快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GCS评分为(15.51±1.12)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CysC、S100β、NT-proBNP分别为(0.80±0.24) mg/L、(0.75±0.23) g/L和(105.67±34.22) pg/mL,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4 mg纳洛酮静脉滴注在院前急救意识障碍治疗中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值得临床使用。
王群辉[7](2020)在《TLR4在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早期脑损伤中的机制作用研究及纳洛酮的抗炎及神经保护作用》文中研究说明研究背景: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是一种具有高死亡率和高致残率的脑血管疾病,也是神经外科常见的危急重症,发病后往往具有毁灭性后果。尽管SAH仅占所有卒中的5%-10%,但由于其高死亡率,高致残率和临床预后差的特点给社会带来了沉重负担。尽管研究者们对SAH进行了数十年的研究,但它仍是一个全球性的严重威胁生命健康的问题。迄今为止,SAH造成脑损伤的潜在机制仍不清楚。目前对SAH机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早期脑损伤(early brain injury,EBI)和延迟性脑损伤(delayed brain injury,DBI)。但随着针对DBI临床研究的失败,研究人员已开始将研究重点转向EBI。EBI是指颅内血管破裂出血后,72小时以内脑组织所出现的一系列病理生理性事件,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病理生理过程,所涉及的分子机制也是多种多样,其中神经炎症被认为是造成早期脑损伤的一个重要分子机制。研究证明TLR4介导的神经炎症在SAH后早期脑损伤阶段发挥着重要作用。TLR4可通过与两个调节促炎因子基因表达的不同衔接蛋白(My D88和TRIF)相互作用,从而激活两条平行的信号通路来启动转录因子的应答,引起炎症因子的释放。纳洛酮((+)-naloxone)是吗啡的结构类似物,近年来研究发现他除了可以解救麻醉性镇痛药急性中毒和急性乙醇中毒、拮抗麻醉药物中毒导致的呼吸抑制及催醒作用外,还可作为TLR4的抑制剂,起到抗炎作用。然而对于纳洛酮是否可用于SAH后的早期脑损伤治疗却未有人报道。因此,本研究拟通过构建SAH大鼠模型用以探究纳洛酮对于SAH后早期脑损伤过程中的抗炎及神经保护作用。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结合基础实验的方式探究TLR4在蛛网膜下腔出血早期脑损伤中的作用机制,以及纳洛酮的抗炎和神经保护作用。研究方法:本研究首先采用生物信息学分析对SAH大鼠基因表达数据集进行分析,鉴定出了与SAH早期脑损伤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DEGs)和分子通路,并构建SAH大鼠模型,采用RT-q PCR、Western blot、免疫组化/荧光等实验对生信分析结果进行验证。然后,在SAH细胞模型中,通过si RNA技术干扰My D88及TRIF的表达,采用RT-q PCR、Western blot、流式等实验方法探究TLR4激活NF-κB的具体分子通路。最后,构建SAH大鼠模型,采用Western blot、免疫荧光、TUNEL染色等实验方法检测TLR4通路相关蛋白,探究纳洛酮的抗神经炎症及神经保护作用机制。研究结果:1.采用生信分析SAH大鼠基因表达数据集,在SAH组中共筛选出173个DEGs,包括153个上调基因和20个下调基因。对筛选出的DEGs做富集分析,鉴定出TLR通路在SAH中发挥重要作用。采用q PCR、Western blot验证了生信分析结果,并发现SAH后TLR4和NF-κB表达显着升高,并在48 h达到峰值。免疫荧光结果表明SAH后TLR4主要在小胶质细胞和神经元中被激活并强烈表达,而在星形胶质细胞中很少表达。2.我们采用BV2、N9、原代神经元/小胶质细胞构建体外SAH模型,并采用si RNA干扰My D88及TRIF的表达,结果发现与SAH组相比,My D88的敲减降低了NF-κB的表达,减少了IL-1β、IL-6、TNF-α等炎症因子的释放,同时也抑制了神经元的凋亡。TRIF在SAH后虽有增多,但敲低TRIF后并不能影响NF-κB及炎症因子的表达。实验结果证明了在SAH后的早期脑损伤中IL-1β、IL-6、TNF-α炎症因子的释放是由TLR4-My D88-NF-κB通路介导的,而非TRIF通路。3.与SAH组相比,纳洛酮治疗可明显改善SAH大鼠神经功能障碍,减轻脑组织水肿。同时,给予纳洛酮治疗可显着降低TLR4、My D88以及NF-κBp65的表达,抑制IL-1β、IL-6和TNF-α炎症因子的释放,减少了SAH后脑组织神经元的凋亡。以上结果证实了纳洛酮在SAH后早期脑损伤中具有神经保护作用。研究结论:1.SAH后TLR4主要在小胶质细胞中被激活并强烈表达。2.TLR4/NF-κB信号通路在SAH后的早期脑损伤中发挥着重要作用。3.在蛛网膜下腔出血早期脑损伤过程中TLR4以My D88依赖的信号通路激活NF-κB,促进炎症因子的释放。4.纳洛酮可抑制蛛网膜下腔出血后早期脑损伤过程中TLR4/My D88/NF-κB通路介导的神经炎症,从而起到神经保护作用。
邓青[8](2020)在《Ghrelin活性片段的中枢镇痛作用以及血脑屏障透过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Ghrelin是近年发现的具有镇痛作用的内源性脑肠肽,独特的N端Ser3辛酰基化结构使其能顺利通过血-脑屏障,但其合成困难、价格昂贵和半衰期短等特性极大地限制了ghrelin的临床应用。Ghrelin的活性片段具有N端Ser3辛酰基化结构,与其受体GHS-R1α良好的结合能力,结构简单并易合成。本课题将研究其活性片段G(1-5)-NH2,G(1-7)-Lys-NH2,G(1-9)和G(1-11)的中枢镇痛活性及其受体作用机制,并进一步测定其血-脑屏障透过性。通过以上实验为临床研发镇痛效果好,结构简单,血-脑屏障透过性好的高效镇痛剂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水浴甩尾实验来探究G(1-5)-NH2,G(1-7)-Lys-NH2,G(1-9)和G(1-11)的中枢镇痛活性;采用侧脑室共注射方法,探究以上4种ghrelin活性片段的中枢镇痛活性与GHS-R1α和各种阿片受体的关系;采用尾静脉注射4种ghrelin活性片段,并通过外周给予不通过血脑屏障的甲碘化纳洛酮,以及中枢给予纳洛酮来探究ghrelin活性片段的血脑屏障透过性。结果:1、将4个ghrelin活性片段分别经侧脑室单独注射,均可在小鼠水浴甩尾实验中产生时间-浓度依赖性的镇痛作用。2、将4个ghrelin活性片段与GHS-R1α拮抗剂[D-Lys3]-GHRP-6(DLS)经侧脑室共注射,发现G(1-5)-NH2,G(1-7)-Lys-NH2和G(1-11)产生的镇痛作用可被DLS所拮抗,说明G(1-5)-NH2,G(1-7)-Lys-NH2和G(1-11)可通过GHS-R1α发挥中枢镇痛作用。3、将4个ghrelin活性片段分别与各种阿片受体拮抗剂经侧脑室共注射,结果表明G(1-5)-NH2通过μ-阿片受体和κ-阿片受体产生中枢镇痛作用;G(1-7)-Lys-NH2通过μ-阿片受体和δ-阿片受体产生中枢镇痛作用,通过κ-阿片受体产生部分中枢镇痛作用;G(1-9)通过μ-阿片受体产生中枢镇痛作用;G(1-11)通过μ-阿片受体和δ-阿片受体产生中枢镇痛作用。4、将ghrelin及其4个活性片段分别经尾静脉注射后,发现ghrelin及其活性片段G(1-5)-NH2,G(1-9)可在小鼠水浴甩尾实验中产生时间-浓度依赖性的镇痛作用。5、通过腹腔注射不易透过血脑屏障的甲碘化纳洛酮,发现不能拮抗尾静脉注射G(1-5)-NH2和G(1-9)产生的镇痛作用;此外,侧脑室注射纳洛酮可以拮抗尾静脉注射G(1-5)-NH2和G(1-9)产生的镇痛作用。由此结果表明G(1-5)-NH2和G(1-9)经尾静脉给药后,通过血脑屏障到达中枢产生了镇痛作用。结论:侧脑室注射ghrelin活性片段G(1-5)-NH2,G(1-7)-Lys-NH2,G(1-9)和G(1-11)能产生良好的时间-浓度依赖性的中枢镇痛作用,其中G(1-9)的镇痛效果最好。活性片段G(1-5)-NH2,G(1-7)-Lys-NH2和G(1-11)中枢镇痛作用通过ghrelin受体GHS-R1α起作用;G(1-5)-NH2,G(1-7)-Lys-NH2,G(1-9)和G(1-11)中枢镇痛作用均通过不同的阿片受体起作用。活性片段G(1-5)-NH2和G(1-9)经尾静脉注射后可通过血脑屏障在中枢产生镇痛作用。
张艺馨[9](2020)在《ABIN-1及Hsp90对吗啡药理学作用的影响及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吗啡是目前常用于治疗疼痛的阿片类药物,具有镇痛、镇静的作用,但长期使用会使人产生药物耐受、药物依赖等副作用,造成阿片类药物成瘾及滥用的现象,不仅制约了其在临床上的应用,更对社会公共安全造成严重的危害。因此,如何趋利避害地使用吗啡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研究发现阿片类药物发挥作用的主要靶点为μ阿片受体(μopioid receptor,MOR)。经典的理论认为,阿片类药物作用于MOR主要激活下游两条信号通路,包括:G蛋白依赖信号通路和β-arrestin依赖信号通路。当阿片类药物作用于MOR时,使得受体构象发生变化,G蛋白被招募上膜进而激活G蛋白依赖的信号通路,继而抑制下游AC-c AMP信号通路发挥镇痛作用;与此同时,β-arrestin信号通路亦被激活,受体被激酶磷酸化,招募β-arrestins上膜触发受体内吞,该信号通路被认为与阿片类药物耐受及呼吸抑制等副反应相关。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许多MOR相互作用蛋白可通过调节MOR信号通路进而影响阿片类药物的耐受与依赖,这提示我们可通过寻找MOR相互作用蛋白的方式,研究MOR的功能调节蛋白,为寻求调节阿片类药物镇痛耐受的药物靶标提供理论依据。基于此,实验室前期建立了吗啡依赖的大鼠脑c DNA文库,通过细菌双杂交技术筛选到19个可能与MOR相互作用的蛋白,这些蛋白与MOR的相互作用可能会影响MOR功能,具有成为有效药物靶标的潜能。其中ABIN-1(A20 binding inhibitors of NF-κB activation)和Hsp90β(Heat shock protein 90β)引起我们的密切关注。ABIN-1是炎症反应的调控分子,而炎症与疼痛关系密切。实验室前期发现ABIN-1可与MOR相互作用,并在吗啡依赖的相关脑区中表达增加,这说明ABIN-1可能调节吗啡耐受及依赖;而Hsp90β是Hsp90亚型之一,参与和调控许多生理学功能,有文献报道Hsp90抑制剂17-AAG对吗啡镇痛具有调节作用,这提示Hsp90β可能参与17-AAG对吗啡功能的调节作用。因此,本论文选取ABIN-1和Hsp90β作为目标蛋白,研究ABIN-1和Hsp90β对吗啡耐受及依赖功能的影响及机制,旨在寻找具有调节阿片类药物耐受及依赖作用的药物新靶点。研究目的 明确ABIN-1和Hsp90β对吗啡耐受及依赖功能的影响及相关机制,为寻找具有调节阿片类药物耐受及依赖功能的药物新靶点提供理论基础。研究思路与方法 1.ABIN-1对吗啡耐受依赖功能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1.1.ABIN-1对吗啡耐受及依赖功能的影响:小鼠脑室或相关脑区注射AAV-ABIN-1/AAV-ABIN-1-sh RNA过表达或敲减ABIN-1。采用热板(55℃)模型研究ABIN-1对吗啡耐受的影响;纳洛酮催促戒断模型研究ABIN-1对吗啡躯体依赖戒断的影响;条件位置偏爱模型研究ABIN-1对吗啡精神依赖的影响。1.2.ABIN-1调节吗啡耐受的机制研究1.2.1.ABIN-1对MOR的β-arrestin信号通路的影响:在MOR-CHO及MOR-ABIN-1-CHO细胞中,观察阿片受体激动剂对MOR磷酸化及内吞、ERK磷酸化的影响;在MOR-β-arrestin2-GFP-CHO细胞中瞬转ABIN-1,共聚焦高内涵实验观察ABIN-1对β-arrestin2招募的影响;1.2.2.ABIN-1对β-arrestin2蛋白表达的影响:HEK293细胞中过表达ABIN-1和β-arrestin2,采用免疫荧光及免疫共沉淀确证两者相互作用及ABIN-1对β-arrestin2泛素化的影响;小鼠脑组织或Neuro-2a(N2A)细胞中过表达ABIN-1,通过免疫组化或免疫印迹法观察其对β-arrestin2蛋白表达的影响;1.2.3.ABIN-1在β-arrestin2敲除小鼠中对吗啡耐受的影响:在β-arrestin2敲除小鼠脑内注射AAV-ABIN-1/AAV-ABIN-1-sh RNA,采用热板(55℃)模型研究ABIN-1对吗啡耐受的影响。1.3.ABIN-1与MOR相互作用结构功能域的研究1.3.1.ABIN-1突变体的构建:构建ABIN-1突变体ABIN-1-AHD1-DEL、ABIN-1-AHD2-DEL、ABIN-1-AHD3-DEL、ABIN-1-AHD4-DEL、AHD2-EGFP,并将质粒瞬转至HEK293细胞检测其蛋白表达;1.3.2.ABIN-1与MOR相互作用的结构功能域:采用免疫共沉淀方法研究ABIN-1与MOR相互作用的结构功能域;采用同源模建和分子动力学模拟,进一步验证及模拟ABIN-1关键区域与MOR相互作用的氨基酸位点;MOR-CHO细胞中过表达ABIN-1突变体,观察在阿片受体激动剂作用下其对MOR磷酸化的影响;1.3.3.ABIN-1关键结构功能域对吗啡耐受功能的影响:将关键结构功能域合成透膜小肽,采用脑室给药在热板(55℃)模型观察其对吗啡耐受的影响。2.Hsp90对吗啡耐受依赖功能的影响及其机制的研究2.1.Hsp90抑制剂17-AAG对吗啡耐受及依赖功能的影响:小鼠侧脑室注射Hsp90抑制剂17-AAG、geldanamycin(格尔德霉素),采用热板法(55℃)检测其对吗啡耐受的影响;首次吗啡给药30 min后取半脑组织检测MOR下游信号分子的变化;纳洛酮催促戒断模型研究其对吗啡躯体依赖戒断的影响;条件位置偏爱模型中研究其对吗啡精神依赖的影响。2.2.Hsp90β对MOR功能的调节2.2.1.Hsp90β与MOR相互作用的验证:在SH-SY5Y细胞及瞬时转染Hsp90与MOR的HEK293细胞中,采用免疫荧光及免疫共沉淀确证两者相互作用;2.2.2.Hsp90β对MOR信号通路的影响:HEK293细胞中过表达Hsp90β和MOR,观察其对激动剂作用后胞内c AMP含量的影响;PKAcat-EGFP-MOR-CHO细胞中过表达Hsp90β,采用共聚焦高内涵成像检测激动剂作用后其对PKA活性的影响;MOR-CHO细胞中过表达Hsp90β,观察DAMGO作用后对MOR磷酸化及内吞、PKA磷酸化、ERK磷酸化、JNK磷酸化、CREB磷酸化的影响;研究结果:1.ABIN-1对吗啡耐受依赖功能的影响及其机制的研究1.1 ABIN-1对吗啡耐受及依赖功能的影响吗啡(10 mg/kg,s.c.)耐受的热板结果显示,脑内过表达ABIN-1对小鼠基础痛阈无影响,但与对照组相比,ABIN-1过表达在第一、三、五天显着增加吗啡镇痛百分率,降低吗啡耐受(Day 1:P=0.0194,Day 3:P=0.0051,Day 5:P=0.0325,F(1,7)=71.75,P<0.0001);吗啡耐受小鼠皮下注射纳洛酮(10 mg/kg,i.p.)催促戒断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ABIN-1过表达使小鼠跳跃次数显着降低,即缓解吗啡躯体依赖症状(P=0.0081);条件位置偏爱实验结果显示ABIN-1过表达显着减少小鼠在伴药箱中停留时间,抑制吗啡诱导的条件偏爱行为(P=0.0092);吗啡耐受的热板结果显示,脑内下调ABIN-1降低吗啡镇痛百分率(Day 1:P=0.0032,Day 3:P=0.0004,Day 5:P=0.0156,F(1,8)=15.39,P<0.0044),增加小鼠戒断反应跳跃次数(P=0.0022),并延长小鼠在伴药箱停留时间(P=0.0323),与过表达ABIN-1影响一致。海马脑区过表达ABIN-1对小鼠基础痛阈无影响,但与对照相比显着增加吗啡镇痛百分率,降低吗啡耐受(Day 1:P=0.0253,Day 3:P=0.0050,F(1,7)=75.95,P=0.0142),并减少纳洛酮诱导的跳跃反应,缓解躯体依赖症状(P=0.0437);海马脑区中敲减ABIN-1显着降低吗啡镇痛百分率(Day1:P=0.0057,Day 3:P=0.0010,F(1,6)=12.27,P=0.0128),增加纳洛酮诱导的跳跃反应(P=0.0056)。伏隔核脑区过表达ABIN-1显着增加小鼠基础痛阈(Day 3:P=0.0350,Day 7:P=0.0145,F(1,7)=10.98,P=0.0129),增加吗啡镇痛百分率从而降低吗啡耐受(Day 3:P=0.0170,Day 5:P=0.0195,Day 7:P=0.0443)并减少纳洛酮诱导的跳跃反应,减弱躯体依赖症状(P=0.0415);伏隔核脑区中敲减ABIN-1显着降低小鼠基础痛阈(Day 1:P=0.0002,Day 3:P=0.0076,Day 5:P=0.0008,Day 7:P=0.0053,F(1,6)=201.7,P<0.0001),降低吗啡镇痛百分率(Day 3:P=0.0262,Day 5:P=0.0099,Day 7:P=0.0041),增加纳洛酮诱导的跳跃反应(P=0.0454),使躯体依赖症状加重。前扣带回皮层脑区敲减ABIN-1,对小鼠基础痛阈及吗啡镇痛百分率、纳洛酮诱导的跳跃反应无明显影响(P>0.05)。1.2 ABIN-1调节吗啡耐受的机制研究1.2.1 ABIN-1对MOR的β-arrestin信号通路的影响:MOR-CHO细胞中过表达ABIN-1显着降低DAMGO(10μM)或吗啡(10μM)诱导的MOR磷酸化及ERK磷酸化水平;共聚焦高内涵结果显示在MOR-β-arrestin2-GFP-CHO过表达ABIN-1,无论在有无DAMGO或吗啡处理后,均显着促进β-arrestin2由细胞质向细胞膜转位(P<0.05);MOR膜蛋白提取结果显示,MOR-CHO细胞或吗啡依赖的小鼠海马脑组织中过表达ABIN-1显着增加膜上MOR蛋白表达量(P<0.05);1.2.2 ABIN-1对β-arrestin2蛋白表达的影响:免疫荧光及免疫共沉淀结果提示,ABIN-1与β-arresin2存在相互作用,DAMGO(10μM)作用30 min加强两者相互作用,且过表达ABIN-1增加β-arresin2泛素化水平(P<0.05);免疫印迹及免疫组化结果表明,N2A细胞或吗啡依赖的小鼠海马脑组织中过表达ABIN-1显着降低β-arresin2蛋白表达量(P<0.05);1.2.3 ABIN-1在β-arrestin2敲除小鼠中对吗啡耐受功能的影响:β-arrestin2敲除小鼠脑内过表达或敲减ABIN-1对小鼠基础痛阈、吗啡镇痛百分率无影响。1.3 ABIN-1与MOR结构功能域的探究1.3.1 ABIN-1突变体的构建:测序比对及免疫印迹结果表明,ABIN-1-AHD1-DEL、ABIN-1-AHD2-DEL、ABIN-1-AHD3-DEL、ABIN-1-AHD4-DEL突变体构建成功,可用于实验;1.3.2 ABIN-1与MOR相互作用的结构功能域:免疫共沉淀实验结果显示,ABIN-1-AHD2-DEL与MOR无相互作用,而ABIN-1-AHD1-DEL、ABIN-1-AHD3-DEL、ABIN-1-AHD4-DEL与MOR仍存在相互作用;MOR蛋白与AHD2多肽复合物分子动力学模拟结果提示,AHD2的Leu462-Asp472段残基结合在MOR蛋白口袋中,Phe473-Arg482段则贴在口袋外侧的蛋白表面,AHD2多肽通过氢键、盐桥、π-阳离子和疏水作用等相互作用与MOR蛋白紧密结合;免疫共沉淀结果表明AHD2与MOR存在相互作用,且AHD2可与β-arrestin2相互作用;AHD2抑制激动剂作用后MOR磷酸化(P<0.05),但强度弱于ABIN-1全长;1.3.3 ABIN-1关键区域对吗啡耐受功能的影响:合成TAT-AHD2-FITC穿模肽,以TAT-AHD3-FITC做阴性对照。在吗啡热板模型中发现,与TAT-AHD3-FITC(5 nmol)相比,TAT-AHD2-FITC(5 nmol)对小鼠基础痛阈无影响,但明显增加吗啡镇痛百分率,抑制吗啡耐受(Day 1:P=0.0058,Day 5:P=0.0039,Day 7:P=0.1747,F(1,9)=46.58,P<0.0001),该作用与侧脑室AAV-ABIN-1过表达结果一致。2.Hsp90对吗啡耐受依赖功能的影响及机制研究2.1 Hsp90抑制剂17-AAG对吗啡耐受及依赖功能的影响侧脑室注射17-AAG、geldanamycin各10 nmol/5μl,吗啡(10 mg/kg,s.c.)给药30 min后热板结果显示17-AAG、geldanamycin明显抑制吗啡急性镇痛作用(P<0.05);小鼠半脑组织取材后发现,17-AAG降低ERK、CREB磷酸化水平,增加PKA、JNK磷酸化水平;吗啡(100 mg/kg,s.c.)连续给药7天后热板结果显示,与溶媒组相比,17-AAG在第一天显着降低吗啡的镇痛百分率(P<0.05),在第三、五、七天吗啡镇痛百分率下降减缓,减弱吗啡耐受;纳洛酮(10 mg/kg,i.p.)催促戒断结果显示17-AAG显着降低戒断症状,减弱吗啡诱导的躯体依赖程度(P<0.05);条件位置偏爱结果显示17-AAG(10 nmol/5μl)显着减弱小鼠在伴药箱中停留的时间,减弱吗啡诱导的精神依赖程度(P<0.05)。2.2 Hsp90β对MOR功能的调节2.2.1 Hsp90β与MOR相互作用的验证:免疫荧光及免疫共沉淀实验表明,Hsp90β与MOR存在相互作用,吗啡(10μM)作用30 min后两者相互作用增强17-AAG(1μM)预处理6 h,阻断Hsp90β与MOR相互作用,而Hsp90α与MOR无相互作用;2.2.2 Hsp90β对MOR信号通路的影响:HEK293细胞中过表达Hsp90β,增强DAMGO(10μM)或吗啡(10μM)对AC-c AMP通路的抑制作用,使Forskolin(FSK,10μM)增加的c AMP含量明显下降(P<0.05);17AAG(1μM)预处理6 h后,c AMP含量明显回升(P<0.05);共聚焦高内涵成像结果显示,Hsp90β抑制PKA活性,表现为PKAcat-EGFP聚集颗粒面积较对照明显增强(P<0.01);MOR-CHO细胞中过表达Hsp90β显着增加DAMGO(10μM)诱导的MOR磷酸化,在5、15 min有显着的统计差异(P<0.05),17-AAG(1μM)预处理6 h能逆转这种现象,抑制phos Ser375水平;免疫荧光及细胞膜蛋白提取结果提示,过表达Hsp90β显着增加DAMGO(10μM)诱导的受体内吞,减少膜上受体含量(P<0.05);MOR-CHO细胞中过表达Hsp90β显着增加DAMGO(10μM)诱导的ERK磷酸化、CREB磷酸化水平而降低JNK磷酸化、PKA磷酸化水平(P<0.05)。结论:1.中枢过表达ABIN-1缓解吗啡耐受及依赖,其机制可能是ABIN-1与β-arrestin2形成复合物通过促进β-arrestin2泛素化降低其蛋白表达量,同时也增加其招募上膜,从而影响MOR的β-arrestin信号通路,降低受体磷酸化及内吞,减弱吗啡耐受。此外,ABIN-1通过AHD2发挥对吗啡耐受功能的调节作用。2.Hsp90具有增加吗啡急性镇痛的作用,且可加重吗啡耐受及依赖,其机制可能不同。Hsp90影响镇痛的机制可能是通过Hsp90β与MOR相互作用,调节MOR的G蛋白信号通路,抑制胞内c AMP的产生而增强吗啡镇痛作用;Hsp90影响吗啡耐受及依赖的机制可能是通过Hsp90β与MOR相互作用,调节MOR的β-arrestin依赖的信号通路,促进受体磷酸化及内吞,加重吗啡耐受和依赖。
王兆民[10](2020)在《“双葛解酒方”治疗非昏迷期急性酒精中毒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本课题观察双葛解酒方在治疗急性酒精中毒非昏迷期的疗效及安全性,探讨本病的中医病因病机,为急性酒精中毒的中医救治提供思路和方法。方法依据纳入标准选取2018年12月-2019年12月就诊于我院急诊门诊60例急性酒精中毒非昏迷期病人,采用SPSS随机数字分组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所有患者均进行生命监测情况下治疗,治疗组口服配制的双葛解酒方(开水250ml冲调,温服),对照组予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250ml+维生素注射液C 10ml+注射用维生素B6 0.2g静脉滴注。分别记录二组患者治疗60min、120min、150min时间点的中医证候评分和呼气酒精浓度,根据评分值及呼气酒精浓度变化情况进行疗效、时效评价及统计学分析,并观察二组患者的生命体征及不良反应。结果1.中医症候积分比较:两组在60min治疗前后比较具有差异性(p<0.01),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在120min治疗前后比较有显着差异(p<0.01),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在150min治疗前后比较有显着差异(p<0.01),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2.中医时效比较:两组在60min治疗前后比较无明显差异性(p>0.05);两组在治疗120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治疗150min相比较,具有差异性(p<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3.呼气酒精浓度比较:两组在60min治疗前后比较无明显差异性(p>0.05);两组在120min治疗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显着,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150min治疗前后比较具有差异性(p<0.01),治疗组显着高于对照组(p<0.01)。4.安全性评价:两组血生化、血糖、心电图在治疗前后未见明显异常。结论1.双葛解酒方组和对照组在治疗非昏迷期急性酒精中毒皆能取得有效疗效,且双葛解酒方组在改善临床症状及体征优于对照组。2.双葛解酒方组在治疗时效和降低呼气酒精浓度上较对照组更为显着。3.经研究后发现,双葛解酒方在临床安全性高,解酒效果良好,可在临床上进一步应用。
二、纳洛酮的临床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纳洛酮的临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2)纳洛酮联合用药在急性酒精中毒治疗中的现状(论文提纲范文)
1 纳洛酮与西药联合使用 |
1.1 纳美芬 |
1.2 门冬氨酸鸟氨酸 |
1.3 甲氯芬酯 |
1.4 山莨菪碱 |
1.5 还原型谷胱甘肽 |
1.6 复方甘草酸苷 |
1.7 质子泵抑制剂 |
2 纳洛酮与中药联合使用 |
2.1 醒脑静 |
2.2 银杏叶提取物 |
2.3 丹参多酚酸盐 |
2.4 参麦注射液 |
2.5 方药 |
3 小结 |
(3)中医药多维干预吗啡成瘾的作用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缩略词中英文对照 |
前言 |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
一、现代医学对阿片类药物成瘾的认识及治疗 |
1.现代医学对阿片类药物成瘾的认识 |
1.1 阿片类药物 |
1.2 吗啡作用的分子机制 |
1.3 吗啡成瘾 |
2.现代医学对阿片类药物成瘾的治疗 |
二、中医对阿片类药物成瘾的认识及治疗 |
1.中医对阿片类药物成瘾的认识 |
2.中医药对阿片类药物成瘾的治疗 |
2.1 中药及其单体对阿片类药物成瘾的治疗 |
2.2 中药复方对阿片类药物成瘾的治疗 |
2.3 针刺对阿片类药物成瘾的治疗 |
三、BDNF信号通路及多巴胺能神经元结构可塑性与阿片类药物成瘾的关系 |
1.中脑多巴胺能神经元的结构可塑性 |
2.神经营养因子及其信号通路 |
3.BDNF通路在阿片类药物成瘾的多巴胺能神经元结构可塑性中的关键作用 |
第二部分 复方511干预吗啡成瘾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
实验一 复方511对小鼠吗啡成瘾相关行为学的影响 |
1.实验材料 |
1.1 实验动物 |
1.2 主要仪器设备 |
1.3 实验试剂及耗材 |
2.实验方法 |
2.1 复方511的制备 |
2.2 条件性位置偏爱实验 |
2.3 自发运动实验 |
2.4 吗啡急性戒断实验 |
2.5 自身给药实验 |
2.6 统计分析 |
3.结果 |
3.1 复方511对吗啡诱导的条件性位置偏爱的影响 |
3.2 复方511对吗啡诱导的行为敏化的影响 |
3.3 复方511对吗啡急性戒断症状的影响 |
3.4 复方511对吗啡自身给药行为的影响 |
4.小结 |
实验二 复方511对吗啡成瘾小鼠VTA基因表达谱的影响 |
1.实验材料 |
1.1 实验动物组织 |
1.2 主要仪器设备 |
1.3 实验试剂及耗材 |
2.实验方法 |
2.1 总RNA提取与质控 |
2.2 测序 |
3.结果 |
3.1 测序数据的质控情况 |
3.2 序列比对分析 |
3.3 表达量分析 |
3.4 表达差异分析 |
3.5 功能富集分析 |
4.小结 |
实验三 复方511对吗啡成瘾小鼠VTA BDNF信号通路和多巴胺能神经元结构可塑性的影响 |
1.实验材料 |
1.1 实验动物组织 |
1.2 主要仪器设备 |
1.3 实验试剂及耗材 |
2.实验方法 |
2.1 实时荧光定量PCR |
2.2 蛋白免疫印迹 |
2.3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
2.4 免疫荧光染色 |
2.5 统计分析 |
3.结果 |
3.1 复方511对吗啡成瘾小鼠VTA BDNF mRNA和蛋白的影响 |
3.2 复方511对吗啡成瘾小鼠VTA BDNF特异性受体TrkB mRNA和蛋白的影响 |
3.3 复方511对吗啡成瘾小鼠VTA BDNF下游ERK通路的影响 |
3.4 复方511对吗啡成瘾小鼠VTA BDNF下游PI3K-Akt通路的影响 |
3.5 复方511对吗啡成瘾小鼠VTA BDNF下游PLCγ1通路的影响 |
3.6 复方511对吗啡成瘾小鼠VTA多巴胺能神经元结构可塑性的影响 |
4.小结 |
第三部分 电针干预吗啡成瘾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
实验一 电针对小鼠吗啡成瘾相关行为学的影响 |
1.实验材料 |
1.1 实验动物 |
1.2 主要仪器设备 |
1.3 实验试剂及耗材 |
2.实验方法 |
2.1 条件性位置偏爱实验 |
2.2 吗啡急性戒断实验 |
3.结果 |
3.1 电针对吗啡诱导的条件性位置偏爱的影响 |
3.2 电针对吗啡急性戒断症状的影响 |
4.小结 |
实验二 电针对吗啡成瘾小鼠NAc circRNA表达谱的影响 |
1.实验材料 |
1.1 实验动物组织 |
1.2 主要仪器设 |
1.3 实验试剂及耗材 |
2.实验方法 |
3.结果 |
3.1 测序数据的质控情况 |
3.2 序列比对分析 |
3.3 CircRNA获取 |
3.4 CircRNA注释 |
3.5 CircRNA表达量分析 |
3.6 CircRNA差异分析 |
3.7 CircRNA来源基因富集分析 |
3.8 CircRNA和miRNA互作分析 |
3.9验证数据 |
4.小结 |
第四部分 复方511联合电针干预吗啡成瘾的作用研究 |
实验一 复方511联合电针对小鼠吗啡成瘾相关行为学的影响 |
1.实验材料 |
1.1 实验动物 |
1.2 主要仪器设备 |
1.3 实验试剂及耗材 |
2.实验方法 |
2.1 条件性位置偏爱实验 |
2.2 吗啡急性戒断实验 |
3.结果 |
3.1 复方511联合电针对吗啡诱导的条件性位置偏爱的影响 |
3.2 复方511联合电针对吗啡急性戒断症状的影响 |
4.小结 |
第五部分 讨论 |
一、动物模型及行为学评价方法的选择 |
1.条件性位置偏爱 |
2.行为敏化 |
3.戒断反应 |
4.自身给药行为 |
二、复方511干预吗啡成瘾的机制探讨 |
1.复方511干预阿片类药物成瘾的机理探讨 |
2.关于复方511对吗啡成瘾小鼠VTA基因表达谱影响的探讨 |
3.关于复方511对吗啡成瘾小鼠VTA BDNF信号通路影响的探讨 |
三、电针干预吗啡成瘾的机制探讨 |
1.电针干预阿片类药物成瘾的机理探讨 |
2.关于电针对吗啡成瘾小鼠NAc circRNA表达谱影响的探讨 |
四、复方511联合电针干预吗啡成瘾作用机制的探讨 |
第六部分 总结 |
一、本论文结论 |
二、本论文的创新性 |
三、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1、软件信息 |
2、差异表达基因 |
3、差异表达基因的GO富集 |
4、差异表达基因的KEGG富集 |
5、差异CircRNA信息 |
6、差异CircRNA来源基因的GO富集 |
7、差异CircRNA来源基因的KEGG富集 |
8、差异CircRNA的miRNA靶点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4)加入改良Jadad法评价超说明书用药的合理性:以纳洛酮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纳洛酮临床用药现状 |
1.2 超说明书用药证据的检索与收集 |
1.2.1 国内外权威医药学专着收载的超说明书用药情况 |
1.2.2 数据库检索 |
2 结果 |
2.1 纳洛酮临床用药现状 |
2.2 循证医学结果 |
2.2.1 国内外权威医药学专着收载的纳洛酮注射剂超说明书用药情况 |
2.2.2 数据库检索结果 |
2.3 纳洛酮合理用药评价标准 |
3 讨论 |
(5)纤维支气管镜联合纳洛酮治疗老年重症呼吸衰竭患者的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3 评价标准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对比两组治疗后血气指标 |
2.2 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 |
2.3 对比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及住院时间 |
3 讨论 |
(6)不同剂量纳洛酮在院前急救意识障碍治疗中的应用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治疗方法 |
1.3 检测方法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两组治疗24 h内清醒率等比较 |
2.2 两组治疗前后GCS评分比较 |
2.3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CysC、S100β、NT-proBNP比较 |
2.4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 |
3 讨论 |
(7)TLR4在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早期脑损伤中的机制作用研究及纳洛酮的抗炎及神经保护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第1章 绪论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蛛网膜下腔出血 |
2.1.1 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简介 |
2.1.2 SAH研究机制进展 |
2.2 TLR4简介 |
2.2.1 TLR4的分子特征 |
2.2.2 TLR4在神经系统的分布及SAH后释放的DAMPs |
2.2.3 TLR4信号通路 |
2.3 TLR4在SAH后早期脑损伤中的研究进展 |
2.3.1 检索策略 |
2.3.2 动物模型的建立 |
2.3.3 EBI中的TLR4信号通路 |
2.3.4 DBI中的TLR4信号通路 |
2.4 纳洛酮在SAH中的应用 |
2.5 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2.6 结论与展望 |
第3章 生物信息学分析鉴定了SAH后早期脑损伤中的TLR4/NF-κB信号通路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 |
3.2.1 实验动物 |
3.2.2 实验试剂 |
3.2.3 实验器材 |
3.3 实验方法 |
3.3.1 SAH大鼠模型数据集 |
3.3.2 数据预处理及筛选差异表达基因 |
3.3.3 差异表达基因的功能富集分析 |
3.3.4 蛋白相互作用(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 PPI)网络构建 |
3.3.5 实验动物准备和分组 |
3.3.6 SAH大鼠模型的建立 |
3.3.7 RT-qPCR |
3.3.8 Western blot法检测相关蛋白 |
3.3.9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TLR4表达水平 |
3.3.10 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脑组织中TLR4的表达 |
3.3.11 统计学分析 |
3.4 实验结果 |
3.4.1 数据预处理和差异表达基因(DEGs)筛选 |
3.4.2 功能和通路富集分析 |
3.4.3 蛋白-蛋白相互作用(PPI)网络分析 |
3.4.4 SAH大鼠模型造模结果 |
3.4.5 TLR4和NF-κB蛋白表达水平验证 |
3.4.6 SAH后TLR4在脑组织中的细胞分布 |
3.5 讨论 |
第4章 TLR4以MyD88依赖性的通路介导的神经炎症在EBI中的机制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材料 |
4.2.1 实验所用细胞系及动物 |
4.2.2 实验试剂 |
4.2.3 实验器材 |
4.3 实验方法 |
4.3.1 主要试剂配制 |
4.3.2 细胞培养 |
4.3.3 原代细胞培养 |
4.3.4 SAH细胞模型的建立及实验分组 |
4.3.5 siRNA转染 |
4.3.6 RT-qPCR |
4.3.7 Western blot检测相关蛋白 |
4.3.8 流式细胞检测凋亡 |
4.3.9 Elisa测炎症因子 |
4.3.10 统计学分析 |
4.4 实验结果 |
4.4.1 SAH细胞模型中氧化血红蛋白(OxyHb)的浓度选择 |
4.4.2 在SAH早期脑损伤中TLR4通过MyD88通路引起NF-κB上调 |
4.4.3 在SAH早期脑损伤中TLR4通过MyD88通路介导炎症因子的释放 |
4.4.4 TLR4-MyD88通路介导的神经炎症引起神经元凋亡 |
4.5 讨论 |
第5章 纳络酮对SAH后早期脑损伤的神经保护作用机制 |
5.1 引言 |
5.2 实验材料 |
5.2.1 实验动物 |
5.2.2 实验试剂 |
5.2.3 实验器材 |
5.3 实验方法 |
5.3.1 动物分组及给药 |
5.3.2 SAH大鼠模型建立 |
5.3.3 大鼠死亡率及神经功能评分 |
5.3.4 脑组织含水量检测 |
5.3.5 Western blot检测相关蛋白表达 |
5.3.6 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蛋白 |
5.3.7 TUNEL染色检测凋亡 |
5.3.8 统计学分析 |
5.4 实验结果 |
5.4.1 各组大鼠一般生理情况及死亡率 |
5.4.2 纳洛酮减轻大鼠SAH后脑水肿及改善神经功能障碍 |
5.4.3 纳洛酮降低大鼠SAH后脑皮质TLR4及NF-κB的表达 |
5.4.4 纳洛酮减少大鼠SAH后脑组织炎症因子的释放 |
5.4.5 纳洛酮减少大鼠SAH后脑组织神经元的凋亡 |
5.5 讨论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8)Ghrelin活性片段的中枢镇痛作用以及血脑屏障透过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第1章 引言 |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 |
2.1.1 动物 |
2.1.2 实验药品试剂与设备 |
2.2 方法 |
2.2.1 侧脑室注射 |
2.2.2 水浴甩尾实验 |
2.2.3 侧脑室共注射 GHS-R1α拮抗剂[D-Lys~3]-GHRP-6 对 ghrelin 活性片段中枢镇痛活性的影响 |
2.2.4 侧脑室共注射阿片受体拮抗剂对 ghrelin 活性片段中枢镇痛活性的影响 |
2.2.5 尾静脉注射 ghrelin 及 ghrelin 活性片段镇痛活性实验 |
2.2.6 Ghrelin 及 ghrelin 活性片段血脑屏障透过性实验 |
2.3 数据统计和分析 |
第3章 结果 |
3.1 Ghrelin, G(1-5)-NH_2 , G(1-7)-Lys-NH_2 , G(1-9)和 G(1-11)的中枢镇痛作用及其作用途径 |
3.1.1 G(1-5)-NH_2 , G(1-7)-Lys-NH_2 , G(1-9)和 G(1-11)的中枢镇痛作用 |
3.1.2 Ghrelin 受体拮抗剂[D-Lys~3]-GHRP-6 对 G(1-5)-NH_2, G(1-7)-Lys-NH_2,G(1-9)和 G(1-11)镇痛作用的影响 |
3.1.3 各种阿片受体拮抗剂对ghrelin活性片段镇痛作用的影响 |
3.2 尾静脉注射ghrelin及 ghrelin活性片段镇痛活性实验 |
3.3 Ghrelin及 ghrelin活性片段血脑屏障透过性实验 |
第4章 讨论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附录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综述 |
参考文献 |
(9)ABIN-1及Hsp90对吗啡药理学作用的影响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ABIN-1对吗啡耐受依赖功能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 |
第一节 ABIN-1对吗啡耐受及依赖功能的影响 |
1.实验材料 |
1.1 .实验动物 |
1.2 .腺相关病毒 |
1.3 .实验药品与试剂 |
1.4 .实验仪器 |
1.5 .溶液配制 |
2.实验方法 |
2.1 .ABIN-1腺相关病毒的构建及筛选验证 |
2.2 .ABIN-1腺相关病毒注射 |
2.3 .热板实验 |
2.4 .纳洛酮催促戒断实验 |
2.5 .条件位置偏爱实验 |
2.6 .自发活动 |
2.7 .脑片切片验证 |
2.8 .RNA的提取及实时定量PCR |
3.数据处理 |
4.实验结果 |
4.1 .ABIN-1重组腺相关病毒筛选 |
4.2 .ABIN-1重组腺相关病毒注射位置及干扰效率的验证 |
4.3 .ABIN-1过表达对吗啡耐受及依赖的影响 |
4.4 .ABIN-1敲减对吗啡耐受及依赖的影响 |
4.5 .ABIN-1在不同脑区上调或下调对吗啡耐受的影响 |
5.小结 |
第二节 ABIN-1调节吗啡耐受的机制研究 |
1.实验材料 |
1.1 .实验动物 |
1.2 .实验细胞株 |
1.3 .细菌菌株和质粒 |
1.4 .实验试剂 |
1.4.1. 细胞培养试剂 |
1.4.2. 细胞转染试剂 |
1.4.3. 分子生物学试剂 |
1.4.4. 蛋白检测所需试剂 |
1.4.5. 实验药品 |
1.4.6 .主要抗体 |
1.5 .实验仪器 |
1.6 .溶液配制 |
2.实验方法 |
2.1 .细胞培养相关实验 |
2.2 .免疫印迹 |
2.3 .免疫共沉淀 |
2.4 .磷酸化实验 |
2.5 . β-arrestin2 招募实验 |
2.6 .泛素化实验 |
2.7 .免疫荧光 |
2.8 .热板实验 |
2.9 .组织/细胞膜蛋白及全蛋白提取 |
2.10 .免疫组化 |
3.数据处理 |
4.实验结果 |
4.1 .ABIN-1对MOR磷酸化的影响 |
4.2 .ABIN-1对β-arrestin2 招募的影响 |
4.3 .ABIN-1对MOR内吞的影响 |
4.4 .ABIN-1对ERK磷酸化的影响 |
4.5 .ABIN-1与β-arrestin2 相互作用 |
4.6 .ABIN-1对β-arrestin2 泛素化的影响 |
4.7 .ABIN-1对β-arrestin2 蛋白表达的影响 |
4.8 .ABIN-1在β-arrestin2 敲除鼠上对吗啡耐受的影响 |
5.小结 |
第三节 ABIN-1与MOR相互作用的结构功能域 |
1.实验材料 |
1.1 .细胞株 |
1.2 .细菌菌株和质粒 |
1.3 .实验试剂 |
1.4 .实验仪器 |
1.5 .溶液配制 |
2.实验方法 |
2.1 .ABIN-1突变体真核过表达质粒的构建 |
2.2 .细胞培养相关实验 |
2.3 .免疫印迹 |
2.4 .免疫共沉淀 |
2.5 .磷酸化实验 |
2.6 .分子模建 |
3.数据处理 |
4.实验结果 |
4.1 .ABIN-1及MOR瞬转细胞后蛋白表达验证 |
4.2 .ABIN-1突变体真核过表达质粒构建及验证 |
4.3 .ABIN-1 突变体与MOR相互作用的验证 |
4.4 .AHD2对MOR磷酸化的影响 |
4.5 .AHD2对吗啡耐受的影响 |
5.小结 |
讨论与展望 |
第二章 Hsp90对吗啡耐受依赖功能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 |
第一节 Hsp90抑制剂对吗啡耐受及依赖的影响 |
第二节 Hsp90调节吗啡镇痛耐受的机制研究 |
1.实验材料 |
1.1 .细胞株 |
1.2 .细菌菌株和质粒 |
1.3 .实验试剂 |
1.4 .实验仪器 |
1.5 .溶液配制 |
2.实验方法 |
2.1 .细胞培养相关实验 |
2.2 .免疫印迹 |
2.3 .免疫共沉淀 |
2.4 .磷酸化实验 |
2.5 .免疫荧光 |
2.6 .受体内吞实验 |
2.7 .PKA重分布实验 |
2.8 .cAMP含量测定 |
3.数据处理 |
4.实验结果 |
4.1 .Hsp90β与 MOR相互作用 |
4.2 .Hsp90β对激动剂作用MOR后 G蛋白依赖信号通路的影响 |
4.3 .Hsp90β对激动剂作用MOR后 β-arrestin依赖的信号通路的影响 |
4.4 .Hsp90β对 MOR激活受体后信号分子的影响 |
5.小结 |
讨论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主要简历 |
致谢 |
附件 |
(10)“双葛解酒方”治疗非昏迷期急性酒精中毒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例词中英文对照表 |
前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
1.古代中医文献对急性酒精中毒的认识 |
2.现代医学对急性酒精中毒的认识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1 临床资料 |
2.研究方法 |
3.研究结果 |
第三部分 讨论 |
1.立项依据 |
2.双葛解酒方理法方药分析 |
3.临床研究结果分析 |
结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综述 急性酒精中毒的临床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致谢 |
附录 |
四、纳洛酮的临床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不同剂量纳洛酮在急诊内科昏迷患者救治中的应用效果比较[J]. 王光亮,刘波,张喆. 中国实用医刊, 2021(20)
- [2]纳洛酮联合用药在急性酒精中毒治疗中的现状[J]. 王经纬. 现代养生, 2021(16)
- [3]中医药多维干预吗啡成瘾的作用及机制研究[D]. 张晗.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4]加入改良Jadad法评价超说明书用药的合理性:以纳洛酮为例[J]. 邹清梅. 药学与临床研究, 2021(01)
- [5]纤维支气管镜联合纳洛酮治疗老年重症呼吸衰竭患者的疗效观察[J]. 张虎. 名医, 2020(18)
- [6]不同剂量纳洛酮在院前急救意识障碍治疗中的应用价值[J]. 景晓. 临床急诊杂志, 2020(11)
- [7]TLR4在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早期脑损伤中的机制作用研究及纳洛酮的抗炎及神经保护作用[D]. 王群辉. 吉林大学, 2020(01)
- [8]Ghrelin活性片段的中枢镇痛作用以及血脑屏障透过性研究[D]. 邓青. 南昌大学, 2020(08)
- [9]ABIN-1及Hsp90对吗啡药理学作用的影响及机制研究[D]. 张艺馨. 军事科学院, 2020(02)
- [10]“双葛解酒方”治疗非昏迷期急性酒精中毒的临床研究[D]. 王兆民. 安徽中医药大学, 20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