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京珠国道粤境段40mT型组合梁侧弯技术问题(论文文献综述)
徐进[1](2010)在《道路几何设计对车辆行驶特性的影响机理研究》文中提出虽然在过去几十年里手工计算、纸上画图的设计手段已经被CAD技术所取代,但平、纵、横分开考虑的设计习惯依旧没有改变,融于自然环境带来的唯一性,又使设计者不能像对待工业产品那样,用“设计-样品-试验-修改设计”手段实物测试出公路路线的使用性能,而是全凭以往的先验经验来把握线形质量,因此很难有针对性的修改设计方案。大量的设计缺陷和疏漏被带到运营中后,导致公路几何特性与车辆行驶特性、驾驶人特性三者之间的不匹配,最终形成众多的事故多发路段(多发位置)。所以,时至今日,在很多情况下保证行驶安全和驾乘舒适这两个基本性质仍得不到满足。但如果能够进行类似于机械产品那样的虚拟行驶试验,让车辆动力学模型在建好的三维路面模型上行驶,记录车辆各种响应随行驶里程或者时间的变化,进而评估道路几何设计的质量,显然是一种比较理想的路线质量检验和测试手段,这也正是我们的目的。为此,本文建立了“公路-驾驶人-车辆-环境”仿真系统(RDVES),根据输入的线形要素RDVES能快速得到路面的3维模型,导入整车动力学模型,再设置驾驶行为参数和环境影响后,即可实现三维空间路面上的车辆自动行驶,并且行驶过程可见。通过虚拟行驶试验,设计者能够依据车辆在未来道路的运动状态和驾驶操纵输入直接得到行驶不稳定位置和操纵困难路段,能够有针对性的修改设计参数,并观察改进效果,直至得到让人满意的设计。还可以像对待机械产品那样来对公路路线进行变参数试验研究,找出公路几何特性、车辆特性、驾驶人行为特性三者之间相互作用规律,比如公路线形参数变化对车辆运动学行为和驾驶行为的影响规律,车辆性能和尺寸参数改变、驾驶行为改变时公路线形参数应该如何作出调整,等等,最终使公路设计能够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现代车辆设计和驾驶人行为。论文首先研究了“公路-驾驶人-车辆-环境”仿真系统(RDVES)的子系统建模、耦合技术,然后以验证后的RDVES为虚拟试验手段结合道路实测,进行了线形的设计质量分析和设计控制、不利环境行车模拟、单车事故的力学机理分析、平曲线上的车辆运动规律和驾驶行为分析等研究工作,主要的创新性成果如下:1.空间3维路面的快速建模算法论文第二章设计了型元解析算法和型值点插值重构算法,分别用于生成设计阶段和老旧道路的3维路面模型。在型元法中,路线被看作是逐个型元的首尾顺次衔接,由“直线+回旋线1+圆曲线+回旋线2”4个线元构成平面型元,由“直坡+竖曲线”构成纵面型元。通过线元的缺省和型元间的组合,可以构造出任意复杂的线形组合。在设计重构算法时,本文用Multi-Quadric径向基函数作为基本计算单元,提出了“局部、交叠”、“对调值域与自变量域”的插值重构算法,避免了大规模、带状分布、非单射的道路型值点数据引起的系数矩阵病态,试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得到平滑柔顺的空间路面形状。2.整车动力学建模、轮胎-路面作用模型、以及环境影响设置论文第3章给出了作为多体动力学建模基础的悬架、转向、横向稳定杆、制动、驱动、车架等子系统多种结构形式的拓扑构型,结合基于MF公式的Pacejke’89和Pacejke’94轮胎模型,完成了ADAMS环境下的小客车、面包车和卡车的整车动力学模型创建。本文设计了左、右半幅路面和不同区段路面分别设定附着系数的算法,以此来模拟积水、湿滑、结冰的作用(比如将位于试验区段的路面附着系数调低)。在车身上侧向施力,能得到侧风作用下的行驶过程,比如模拟车辆行驶在桥面上。3.车辆行驶方向和速度控制模型我们在此方面的工作(论文第3章)是建立了能够反映公路线形变化、车辆动力性能、和驾驶人特性三者影响的期望速度计算模型。其计算策略是,由容许侧向加速度ay,tol确定曲线范围内的速度幅值,由减速度ab和加速度ax控制曲线间的速度变化,由环境速度Vx,max控制路段的最大速度。根据公路实测数据,获得了以道路参数为自变量的Vx,max、ay,tol、ax、ab函数模型,使得线形变化能够反映在驾驶人的期望速度选择上。同时,提出了针对不同设计速度分别标定模型参量的方法,解决了现有模型不管如何修改参数,都无法适应不同设计车速的公路的问题。4.基于速度特性的路线质量分析论文第5章分析了行驶速度波动特性与道路几何设计之间关系,我们发现:车辆以指定速度行驶时,驾驶人的车速调整频度与小半径曲线的使用次数正相关,所以可通过设计手段来控制路线的驾驶负荷;车辆即将失控时,侧向速度曲线会发生突变,并导致纵向速度不连续,因此可用速度连续性来辨识出对行车构成威胁的位置,进而修改设计自由可变速行驶(运行车速)时,车辆的进弯减速度要明显大于出弯加速度,减速起点和加速终点通常在回旋线之外,所以先前在缓和段上调整速度的假设是不符合实际的,对于高速公路,目前假定的0.5m/s2的加速度也明显过大;有效控制速度波动的最好办法是使相邻的曲线半径和直线长度相互接近、并且直线不宜过长;除线形因素之外,汽车自身旋转动能和平动动能之间的转化也是导致速度在琐碎山区路线上频繁波动的重要原因,在一致性评价时应加以考虑;四级公路绝大部分路段的行驶速度远高于设计速度,因此目前的速差标准可能需要重新考虑。5.基于行驶稳定性和操纵负荷特性的路线质量分析在第6章中,以轮胎垂向力为介质分析了路线的侧翻可能性,以轮胎侧偏角、操舵力、方向盘转角为指标分析了超高/反超高对车辆方向控制的影响,以方向盘转角、转速为参量分析了路线的操纵负荷特性,我们发现:同样是在设计速度附近行驶,道路等级越低,曲线上行驶车辆的侧翻可能性越大;坡向改变了载质量在各轴间的分配,增加了下坡的侧翻可能性。超高会显着减小曲线行驶时的轮胎侧偏角,从而改善行驶稳定性(高速时尤为明显),超高还会减小方向盘角输入和操舵力,让驾驶变得容易,反超高的作用则正好相反;设置超高的不利影响是增加曲线行驶时的车身侧倾摆动,特别是低速车辆。符合规范要求的山岭区各等级公路的ay能够满足可耐受的要求,但还达不到舒适性要求;操纵负荷与路线的设计速度负相关,即高速公路负荷最小而四级路最大,并且,四级公路如省略回旋线,还会使车辆在进弯和出弯时的day/dt会超过1.0m/s3,导致行车不舒适;当半径增大到一定程度时,曲线行驶和直线行驶已经不存在差别,但都需要一定的方向干预;卵形线是比较有利于车辆操纵的,方向盘转角可以在中插回旋线上平滑过渡,而凸型线则要求一直调整方向盘角输入,平曲线的YZ和ZH共点时,YZ/ZH点处的曲率跳跃会导致操纵困难,建议处理成卵形线形式。6.不利条件下的行驶稳定性分析论文第7章分析了侧风、直道积水、和隧道洞口等3种典型环境力对行驶稳定性的力学影响,结果表明:侧风行驶时,驾驶者最好把乘客和货物安排在车辆后端,使车辆重心位于风压中心之后,以增强车辆的路线保持能力;车辆重心升高会降低侧风条件下的抗干扰能力,所以应控制装载后的重心高度;降低车速能够减少侧风作用下的车辆侧向位移和偏转。直道积水事故的发生机理为:装载、路拱、左右弹簧刚度不一致→重心偏离纵轴线→偏载→轮载较大的一侧轮胎摩擦力大→轮周接地线速度大→轮心位移大→偏驶或者侧滑;两侧轮胎都和积水接触时,车辆会向轮载较轻的一侧滑转;如仅有一侧轮胎驶过积水,汽车将向积水一侧偏转,驾驶者应朝着无水侧转动方向盘。速度越高,车辆在路面过渡位置的横向摆动越大,因此可以把进洞端的过渡布置在大多数车辆制动结束之后,出洞端把过渡安排在加速起点之前;曲线隧道过渡位置的附着系数突变会引起进洞车辆的额外偏转,附着系数差异越大偏转越明显,随后的低附着路面还会造成制动不稳定;为了减小附着系数波动,洞内路面的附着系数应维持在0.35之上。7.平曲线事故的力学机理分析论文第8章分析S型曲线缓和段事故和弯道避让事故的力学机理,主要的结论有:车辆以某个速度行驶在S型曲线时,迟滞效应将导致轮胎侧弯变形在回旋线上无法充分释放,残余变形将被带到拐点后的另一反向回旋线上,在反向侧向力作用下残余变形的突然释放会导致胎面与路面之间的相对滑动,从而使车辆失去侧向稳定性,所以S型曲线缓和段上的车辆事故并不一定是侧向力超过路面附着极限所致;由于小圆上的侧弯变形较大并且不易释放,事故更容易发生在S型曲线的小圆→大圆行驶方向上;降低缓和段事故的办法是使轮胎侧弯变形得到释放,拉长小圆回旋线、在拐点处插入短直线都可以起到这个作用。弯道避让过程中轨迹曲率的额外增加改变了对向行驶车辆安全性,为了减小驶回阶段的附加曲率,曲线外侧车辆在交会之后应尽量延长驶回轨迹;曲线内侧车辆避让轨迹的附加曲率主要出现在开始阶段和驶回阶段,提早避让、平缓驶回是增加车辆稳定性的有效措施。8.弯道几何特性对车辆运动学行为和驾驶行为的影响规律。论文第9章分析弯道几何特性与切弯效用——弯道速度增量△VC和轨迹半径增量△R之间的关系,从而解释了什么样的弯道容易发生切弯(切内线)行驶这一问题。现行的公路设计方法假定车辆轨迹与道路中线一致,但实际上切弯时的车辆轨迹半径远大于弯道设计半径,这时,该如何实现我们的设计控制理念?在本章的研究结论能够帮助设计者知道在什么样的参数组合情况下,弯道才会对轨迹起控制作用,又是在什么样的参数组合下,驾驶入会选择切弯行驶,切弯后的轨迹半径是多大,过弯速度又是多少等一系列关键问题。同时,分析了车辆在单曲线上的转向行为,得到了切弯和跟随两种行使方式下车辆驶进/驶离曲线时的转向长度、转向时间、和转向特征点,从而实现了对驾驶人转向行为的清晰刻画。转向长度.半径关系曲线可以为回旋线长度设计提供依据,因为目前国际上认为理想的回旋线长度应该等于车辆的转向长度。转向时间.半径关系曲线还可以提供另外一种回旋线控制,因为一些国家的设计政策中规定回旋线长度应等于转向时间乘以设计车速。转向提前距离.半径关系曲线可以提高弯道诱导标设置合理性,因为我们能够知道驾驶人是在什么位置开始转向的。
李伟[2](2007)在《先压法拉压双作用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桥施工控制研究》文中指出先压法拉压双作用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桥国内目前仍处在试制推行阶段。本文以花辰公路油墩港桥工程为研究对象,采用统计分析法对30CrMnSi钢管材质和预压管系统平衡稳定性进行验证;实测分析了梁体反拱度和侧向挠曲变形的发展趋势;运用现代测试技术实施监测,梁体的主要控制截面应力和桥梁实测刚度满足设计要求;通过“双船抬吊配合锚缆平衡牵移体系”的水上吊装方案确定与施工控制,为水上吊装施工提供一些经验数据。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验证了桥梁用30CrMnSi热处理高强度合金钢管的建议设计指标的适用性,进一步验证了预压管系统平衡稳定性。2.分析了预应力混凝土梁反拱度产生的原因,实测分析并绘制了“瞬时拱、徐变拱”的发展曲线,使反拱度发展与有效预应力的建立相互印证。分析了梁体施加预应力时侧向挠曲变形的成因并提出相应防治措施,修正了设计张拉程序,为类似工程提供了可借鉴的施工方法。3.采用应变片法和钢弦式应变传感器法相结合的施工监测方法,主梁主要控制截面应力(包括有效预应力和主要恒载应力)与设计计算值基本一致,实际梁体有效预应力满足设计要求。4.采用超低频高精度拾振器和相应的配套二次仪表间接评价了桥梁的实际刚度。通过实测值与设计值对比,桥梁实际刚度满足设计要求。5.“双船抬吊配合锚缆平衡牵移体系”的水上吊装施工,利用试吊模具探寻出合理的航行轨迹,增设简便实用的梁体横向抗扭措施,以策安全。研究成果对加深先压法拉压双作用预应力混凝土梁的认识,提高施工组织管理水平和预防不利工况的出现具有重要意义。
刘振平[3](2007)在《基于ANSYS的预应力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梁的非线性数值模拟》文中认为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在土木工程中应用最为广泛,ANSYS是功能最为齐全,应用非常广泛的大型通用有限元软件。经济快捷的利用ANSYS对混凝土结构进行数值模拟计算,对提高整个土木工程行业的设计水平和质量,增加工程的综合经济效益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利用ANSYS的强大功能,对广泛应用的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梁进行非线性数值模拟,并与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完善了用ANSYS分析此类结构的方法,得到了最佳的分析方案。本文完成的主要工作内容如下:1总结了钢筋混凝土基本理论以及在ANSYS中的实现方法。2应用ANSYS对预应力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矩形梁、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和预应力混凝土T形梁做了数值模拟,并与试验结果对比分析,得出了用ANSYS分析此类结构的最佳计算方案,并总结了在分析过程中应该注意的事项。3探讨了影响预应力混凝土工形梁侧弯过大的因素,提出了相应控制侧弯的工程措施,并用ANSYS分析得出了架梁施工中梁体发生“S”振动的原因和张拉顺序对侧向弯曲的影响。
施建,杨宏波,周礼文,欧阳汉[4](2002)在《京珠国道粤境段40mT型组合梁侧弯技术问题》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京珠国道主干线粤境高速公路小塘至甘塘段桥梁工程预应力混凝土T型组合梁分 3 0、40m两种 ,针对有代表性的公路 40mT型组合梁在预应力张拉时出现侧向弯曲变形的原因进行分析 ,并提出技术处理方案 ,有效的保证了现场预制梁工程质量 ,对于今后其它跨径的T梁施工及设计工作具有参考价值。
施建,杨宏波[5](2002)在《40mT形梁预制张拉中出现的侧弯问题的分析与处理》文中研究说明针对 40mT形组合梁在预应力张拉时出现的侧弯变形进行原因分析 ,找出症结所在 ,提出相应的技术处理方案 ,有效地保证了现场预制梁的质量。
二、京珠国道粤境段40mT型组合梁侧弯技术问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京珠国道粤境段40mT型组合梁侧弯技术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道路几何设计对车辆行驶特性的影响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s |
第1章 绪论 |
1.1 论文的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2 现有的路线安全性设计/评价理论与方法 |
1.2.1 道路几何设计要素的事故影响分析 |
1.2.2 线形指数方法 |
1.2.3 基于纵向速度的评价方法 |
1.2.4 基于视觉的评价方法 |
1.2.5 基于驾驶人生理/心理负担的道路安全性设计 |
1.2.6 驾驶仿真技术 |
1.3 本文的"路线-驾驶人-车辆-环境"仿真系统(RDVES)及应用 |
1.3.1 RDVES的系统结构 |
1.3.2 RDVES系统在公路路线设计和行车安全中的运用 |
1.4 本论文的架构 |
第2章 空间连续路面的快速建模技术 |
2.1 基于MQ径向插值函数的空间路面三维重构算法 |
2.1.1 MQ径向基函数 |
2.1.2 MQ函数用于小段路面重构时的算法设计 |
2.1.3 较长路面三维重构的算法设计 |
2.1.4 复杂路线的三维重构算法 |
2.2 基于平、竖曲线要素解析的三维路面建模 |
2.2.1 简单线形的中桩平面坐标解析算法 |
2.2.2 空间立体线形的生成算法 |
2.2.3 空间三维路面的生成算法 |
2.2.4 复杂线形的路面重建算法 |
2.3 三维路面模型的精度分析-路面算法的有效性验证 |
2.3.1 插值重构算法的精度验证 |
2.3.2 线元要素解析算法的精度验证 |
2.4 路面激励型减速/警示装置的几何模拟 |
2.4.1 路面减速带建模 |
2.4.2 路肩震荡带建模 |
第3章 车辆动力学模型、轮胎路面模型以及方向和速度模型 |
3.1 车辆动力学建模 |
3.1.1 计算多体动力学以及ADAMS软件* |
3.1.2 建立整车动力学模型 |
3.2 轮胎路面模型 |
3.2.1 MF轮胎模型 |
3.2.2 路面力学模型 |
3.3 方向和速度控制模型 |
3.3.1 IPG方向控制模型 |
3.3.2 IPG速度控制模型 |
3.4 对IPG速度模型的改进 |
3.4.1 模型验证 |
3.4.2 偏差分析 |
3.4.3 确定环境速度V_(x,max) |
3.4.4 建立R和a_(y,tol)之间的关系模型 |
3.4.5 建立R和a_x、a_b之间的关系模型 |
3.4.6 车道宽度对驾驶人速度选择行为的影响 |
3.4.7 期望速度算法试验 |
3.4.8 驾驶人类型对期望速度选择行为的模拟 |
3.4.9 连续下坡时制动器性能衰退的模拟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RDVES系统的有效性验证 |
4.1 车辆-轮胎-路面作用系统的验证 |
4.1.1 制动性能试验验证 |
4.1.2 转向回正性能试验 |
4.1.3 减速带通过试验(平顺性试验) |
4.2 方向控制算法的有效性试验 |
4.3 修改后的速度控制算法验证 |
本章小结 |
第5章 公路路线的行驶速度特性分析 |
5.1 指定速度行驶时的速度特性分析 |
5.1.1 仿真试验设计 |
5.1.2 路线速度特性分析 |
5.2 指定行驶速度时的路线潜在危险位置识别方法 |
5.2.1 速度均衡性特征和连续性特征的描述 |
5.2.2 连续性和均衡性的量度 |
5.2.3 速度连续性、均衡性与路线行车安全性的关系——判断方法 |
5.3 变速行驶时的路线设计质量分析 |
5.3.1 变速行车的试验设计 |
5.3.2 仿真结果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6章 路线的行驶稳定性、驾乘舒适性与操纵负荷分析 |
6.1 路线各位置的车辆侧翻可能性分析 |
6.1.1 仿真试验设计 |
6.1.2 仿真结果分析 |
6.2 平曲线超高、反超高对车辆方向控制的影响 |
6.2.1 试验设计 |
6.2.2 超高率对轮胎侧偏角的影响 |
6.2.3 超高率对操舵力的影响 |
6.2.4 超高对车身倾斜角的影响 |
6.3 路线的使用舒适性分析 |
6.3.1 仿真试验设计 |
6.3.2 路线的a_y分析 |
6.3.3 路线的a_y增长率分析 |
6.4 路线的操纵负荷特性分析 |
6.4.1 仿真试验设计 |
6.4.2 评价指标的选取和构造 |
6.4.3 高速公路上的操纵负荷评价 |
6.4.4 大转角大半径曲线上的操纵负荷评价 |
6.4.5 二级公路上的操纵负荷评价 |
6.4.6 三级公路上的操纵负荷评价 |
6.4.7 四级公路上的操纵负荷评价 |
本章小结 |
第7章 环境力作用下的行车稳定性分析以及路线设计、安全驾驶对策 |
7.1 侧向阵风作用下的行车稳定性分析 |
7.1.1 侧风行驶试验设计 |
7.1.2 重心纵向位置对侧风稳定性的影响 |
7.1.3 重心垂向位置变化对侧风稳定性的影响 |
7.1.4 行车速度对侧风稳定性的影响 |
7.2 直线段积水路面事故的机理分析及驾驶对策 |
7.2.1 试验方案设计 |
7.2.2 两侧轮胎都通过积水区域 |
7.2.3 仅一侧轮胎驶过积水区域 |
7.2.4 两侧轮胎交替与积水接触 |
7.3 隧道洞口环境改变对行车的影响以及路面过渡设计 |
7.3.1 试验设计 |
7.3.2 直隧道上的车辆行驶动力学分析 |
7.3.3 曲线隧道的车辆行驶动力学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8章 几类平曲线事故的机理分析以及路线设计和安全驾驶对策 |
8.1 S型路段回旋线事故的机理分析以及设计对策 |
8.1.1 先前的研究 |
8.1.2 研究方法 |
8.1.3 S型曲线上的行驶仿真试验 |
8.1.4 S型曲线上轮胎的侧弯变形及迟滞特性 |
8.1.5 轮胎侧弯变形的迟滞特性与轮胎侧滑之间的关系 |
8.1.6 考虑轮胎侧弯变形迟滞特性的反向曲线设计控制 |
8.2 平曲线上避让事故的机理以及驾驶对策分析 |
8.2.1 避让试验设计 |
8.2.2 曲线外侧车辆的行驶动力学响应 |
8.2.3 内侧车辆的行驶动力学响应 |
本章小结 |
第9章 弯道上的车辆运动特性与驾驶行为特性分析 |
9.1 什么样的弯道容易发生切弯(切内线)行驶? |
9.1.1 切弯试验设计 |
9.1.2 曲线转角对切弯效用的影响 |
9.1.3 道宽度对切弯效用的影响 |
9.1.4 回旋线长度对切弯效用的影响 |
9.1.5 径R对切弯效用的影响 |
9.1.6 平曲线长度对切弯效用的影响 |
9.1.7 小结 |
9.2 小客车在单曲线上的转向行为分析 |
9.2.1 研究方法 |
9.2.2 转向行为的三阶段划分 |
9.2.3 弯道转角对转向时间和转向长度的影响 |
9.2.4 进弯阶段/出弯阶段的转向长度 |
9.2.5 进弯阶段/出弯阶段的转向时间 |
9.2.6 转向开始/结束位置与弯道的拓扑关系 |
9.2.7 车辆尺寸变化对转向行为的影响 |
9.2.8 小结 |
全文总结 |
一 论文的工作总结和研究结论 |
二 本论文的创新点 |
三 下一步的研究工作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工作以及发表论文 |
发表论文 |
科研项目 |
(2)先压法拉压双作用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桥施工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概述 |
1.1 绪论 |
1.2 相关研究概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发展动态 |
1.2.2 国内研究现状、发展动态 |
1.2.3 “先压法”和“后压法”的区别 |
1.3 工程背景 |
1.3.1 工程概况 |
1.3.2 工程地质条件 |
1.3.3 工程周边地貌及场外交通运输情况 |
1.4 研究目的 |
1.5 研究意义 |
1.6 研究内容 |
1.6.1 分析预制阶段梁体的各项质量控制 |
1.6.2 梁体平面滑移、水上吊装过程中的施工控制 |
1.6.3 主梁简支状态、二期恒载加载成桥后施工监控分析 |
第2章 先压法拉压双作用预应力基本工作原理 |
2.1 先压法拉压双作用预应力混凝土梁特点 |
2.1.1 截面的几何和力学性能指标 |
2.1.2 拉压双作用预应力混凝土梁工作原理 |
2.1.3 先压法施工工艺 |
2.2 预应力混凝土梁预制场地设计 |
2.2.1 预制梁场地平面设计要点 |
2.2.2 预制梁场地平面设计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主梁预制阶段施工控制与应力应变监测分析 |
3.1 施工工艺及施工监测方法简介 |
3.2 预压钢管原材料质量控制 |
3.2.1 预压钢管市场调研与采购 |
3.2.2 预压应力钢管制造、验收 |
3.2.3 预压应力钢管系统配件制作 |
3.3 预压钢管预压应力施工控制 |
3.3.1 先压法张拉应力、应力理论计算分析 |
3.3.2 预压钢管预压实测数据分析 |
3.4 梁体反拱度和侧向挠曲变形控制 |
3.4.1 梁体反拱度、侧向挠曲变形控制必要性 |
3.4.2 主梁预制阶段竖向挠度分析 |
3.4.3 预拉钢束张拉、预压钢管放张实测数据分析 |
3.4.4 预应力张拉时梁体侧向挠曲变形控制 |
3.5 预应力混凝土梁施工监测分析 |
3.5.1 施工监测简介 |
3.5.2 主要控制截面累计施工应力监测 |
3.5.3 预拱度和侧向挠曲变形监测分析 |
3.5.4 裸梁及成桥状态自振频率检测(刚度评价) |
3.5.5 主要应力监测结果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预应力混凝土梁架设吊装阶段施工控制 |
4.1 混凝土梁顶升、平面滑移施工控制 |
4.1.1 滑道准备 |
4.1.2 梁体上、下滑道构造及牵引设备选用 |
4.1.3 顶梁托架的构造设置和承载验算 |
4.1.4 梁体顶升、平面滑移的施工控制 |
4.2 主梁水上吊装方案设备组合方式 |
4.2.1 驳船载梁过河双机主墩原位抬吊 |
4.2.2 驳运架设一体化大型工程船 |
4.2.3 单船加吊梁扁担架设 |
4.2.4 双船抬吊配合锚缆平衡牵移体系架设 |
4.2.5 四种吊装方案设备组合对比 |
4.3 双船抬吊过程中的施工控制 |
4.3.1 专用吊具设计 |
4.3.2 梁体横向抗扭加固措施设计 |
4.3.3 空载试吊 |
4.3.4 锚缆平衡牵移体系的施工控制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预应力混凝土桥梁刚度评价分析 |
5.1 裸梁刚度评价 |
5.2 部分二期恒载状态下桥梁整体刚度评价 |
5.2.1 实测值与理论计算的比较 |
5.2.2 “频域谱线”以及表中理论计算对比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 |
6.1 本文所完成的主要工作 |
6.2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致谢 |
(3)基于ANSYS的预应力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梁的非线性数值模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二章 钢筋混凝土有限元基本理论 |
2.1 混凝土的本构模型 |
2.2 钢筋的本构模型 |
2.3 钢筋混凝土有限元模型 |
2.4 钢筋混凝土有限元分析中的裂缝处理方法 |
2.5 非线性方程组的解法、收敛准则及负刚度的解决方法 |
2.6 小结 |
第三章 钢筋混凝土有限元在 ANSYS 中的实现 |
3.1 混凝土SOLID65 单元 |
3.2 ANSYS 中提供的钢筋混凝土材料模型 |
3.3 小结 |
第四章 基于 ANSYS 的预应力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矩形梁的数值模拟 |
4.1 预应力在ANSYS 中的建模方式 |
4.2 预应力混凝土矩形梁的数值模拟 |
4.3 普通钢筋混凝土矩形梁的数值模拟 |
4.4 用ANSYS 模拟混凝土的求解控制问题 |
4.5 小结 |
第五章 基于 ANSYS 的先张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的数值模拟 |
5.1 试验板的几何尺寸及配筋情况 |
5.2 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的制作和试验情况 |
5.3 数值模拟所采用的材料参数 |
5.4 数值模拟的结果及与试验结果的对比分析 |
5.5 小结 |
第六章 基于 ANSYS 的预应力混凝土 T 形梁的数值模拟 |
6.1 试验梁的几何尺寸、配筋及使用情况 |
6.2 25 米预应力混凝土T 形梁的试验情况 |
6.3 数值模拟所采用的模型及材料参数 |
6.4 数值模拟的结果及与试验结果的对比分析 |
6.5 预应力筋张拉过程的数值模拟 |
6.6 小结 |
第七章 预应力混凝土工形梁和 T 形梁施工过程中的侧弯研究 |
7.1 问题的提出 |
7.2 影响预应力混凝土工形梁和T 形梁侧弯过大的因素和控制侧弯的措施 |
7.3 预应力筋的张拉顺序对工形梁侧向弯曲的影响 |
第八章 结论及展望 |
8.1 本文研究的主要结论 |
8.2 研究前景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基本情况 |
学习和工作情况 |
学术论文发表情况 |
(4)京珠国道粤境段40mT型组合梁侧弯技术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 问题的提出 |
2 原因分析 |
2.1 40mT型组合梁的设计 |
2.2 原因分析 |
3 处理方案 |
3.1 重新设计40mT型组合梁 |
3.2 同步进行张拉 |
3.3 通过改进现场施工方法和施工工艺减小平弯钢束的影响 |
3.4 现场辅助措施 |
3.5 已发生侧弯的梁体安装与纠偏 |
4 几点体会 |
(5)40mT形梁预制张拉中出现的侧弯问题的分析与处理(论文提纲范文)
1 问题的提出 |
2 T形组合梁的设计和侧弯变形的原因分析 |
2.1 40 m T形组合梁的设计 |
2.2 梁体出现侧弯的原因分析 |
3 处理方案 |
3.1 重新设计40 m T形组合梁 |
3.2 同步进行张拉 |
3.3 改进施工方法和施工工艺减小平弯钢束的影响 |
3.4 现场辅助措施 |
3.5 已发生侧弯的梁体的安装与纠偏 |
4 几点体会 |
四、京珠国道粤境段40mT型组合梁侧弯技术问题(论文参考文献)
- [1]道路几何设计对车辆行驶特性的影响机理研究[D]. 徐进. 西南交通大学, 2010(10)
- [2]先压法拉压双作用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桥施工控制研究[D]. 李伟. 同济大学, 2007(08)
- [3]基于ANSYS的预应力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梁的非线性数值模拟[D]. 刘振平. 新疆农业大学, 2007(02)
- [4]京珠国道粤境段40mT型组合梁侧弯技术问题[J]. 施建,杨宏波,周礼文,欧阳汉. 西部探矿工程, 2002(S1)
- [5]40mT形梁预制张拉中出现的侧弯问题的分析与处理[J]. 施建,杨宏波. 铁道建筑, 20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