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向国内外知名研究型大学迈进(论文文献综述)
吴婷[1](2019)在《“双一流”背景下一流理工科大学文科发展路径与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的实施,对我国一流理工科大学的文科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亦对建设一流文科寄予了更高的期望。因此,本论文综合采用文献分析、案例分析、SWOT分析等研究方法,结合学界对一流理工科大学和文科的界定,对我国理工科大学文科发展进行综合分析,包括历史回顾、诉求和现状、问题与原因以及环境分析(即分析其优势、劣势、机遇、威胁,并利用SWOT矩阵进行剖析)。同时对具有典型意义的一流理工科高校文科发展路径进行综合分析,总结归纳出“小而精、交叉型”模式、“依托式、应用型”模式、“灵活式、精品化”模式、“大而全、突重点”模式等文科建设路径,立足于“双一流”建设背景,提出一流理工科大学文科发展的优化路径为“小而精、交叉型”模式和“依托式、应用型”模式,并对两种模式进行全面分析,以期能总结出能为其他院校文科发展提供借鉴的模式。最后,根据“双一流”背景下一流理工科大学文科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建设路径,结合SWOT分析方法,提出了实施SO、ST、WO、WT四大策略。SO策略即利用“品牌效应”和“后发优势”,建设“精、准、特色”型文科;依托理工学科优势,发展运用型文科;利用多学科交叉平台,有机融合文、理、工融合。ST策略即加强跨学科合作,实行学科帮扶;利用后发优势,扶优扶强;发挥“品牌效应”,加强就业创业指导。WO策略即优化资源配置,培育学科增长点;引育并举,提升师资队伍整体水平;建立完善机制,实现文、理、工协调发展。WT策略即优化顶层设计,精准定位文科;建立优势特色,改变“木桶结构”;突出多学科交叉平台优势,拓展文、理、工交叉领域。
林依婷[2](2018)在《研究型大学基于科研的本科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1世纪是一个以知识为核心、以创新为动力的时代,我们面对的是更加不确定的环境和未来,越来越多的职业要求从业人员具有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而科研活动强调让学生从已知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未知知识的发现者、探索者和创造者,这与知识时代的人才要求高度重叠。世界一流大学的发展史表明,一流的本科教育是一流大学的底色,没有一流的本科教育就很难培养出一流的人才,我国大学也就很难达到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因此,从科研的视角探讨如何在研究型大学中培养出既能立足于现实又能真正引领未来发展、具有创造性地分析和解决多领域复杂问题能力的本科创新型人才,已经成为新一轮本科教育改革的焦点。本文旨在探索研究型大学基于科研的本科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首先,在对科研与人才培养之间关系的休眠、萌芽、确立、发展、漂移与回归的演变过程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引出人才培养是科研与生俱来的功能以及研究型大学科研肩负培养本科创新型人才的重任。其次,援引国内外知名学者的观点,从三个角度论证科研有利于培养本科创新型人才:科研与教学的本质都是发现与创造;高水平科研是高质量教学的重要支撑;科研之于本科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独特作用。再次,比较了国内外研究型大学基于科研的本科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三种模式:新生研讨课,注重将科研精神和创新意识引入本科人才培养过程;本科生科研,强调将本科人才培养活动引入科学研究过程;荣誉教育,目的在于培养一支本科阶段拔尖创新人才队伍。最后,分析我国研究型大学科研在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如何建构和改进研究型大学基于科研的本科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提出建议。
王平祥[3](2018)在《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研究》文中认为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是现代大学的基本职能。其中,人才培养是根本任务,是大学的基本价值和存在的最重要理由。教育的本质是促进人的全面可持续发展。本科人才培养目标是大学人才培养的灵魂和核心,围绕立德树人,关键问题是“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尽管我国研究型大学正在向建设世界一流大学这一宏伟目标深入发展推进而备受关注,但本科人才培养仍存在很多不足,首当其冲的就是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因此,本研究紧紧围绕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深入探讨研究型大学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的价值取向,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才?人才培养目标的现状、问题和原因是什么?建设世界一流大学进程中本科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如何调整和改革?通过系统研究,有利于促进研究型大学进一步明确办学指导思想和方向,改革创新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努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建设,肩负起为社会发展与民族进步培育社会精英的历史重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奠定坚实基础,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本文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比较研究、案例研究、调研访谈等相结合的方法,在充分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深入探讨了本科人才培养目标个体本位和社会本位,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的辩证统一的价值取向及引导、激励、调控和评价作用与功能。在此基础上,对50所我国研究型大学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的现状与问题进行了分析,显示“宽厚扎实的知识基础、较强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宽广的国际视野、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的创新性人才和高级专门人才”等表述趋向一致,但存在着培养目标高远宽泛、表述杂乱、缺乏引领、价值失衡及趋同性强的问题,并从管理体制、教育理念、精英教育和通识教育等方面分析了具体原因。同时,比较研究了50所世界知名一流大学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及其人才培养改革实践,发现其立意高远、富有个性,凸显了基础宽厚、追求创新、全球视野和人类情怀的特点,具有鲜明的学术取向、个体取向、社会取向、人类取向和向善取向特征。结合世界高等教育发展趋势和“双一流”建设宏观背景,本文认为我国研究型大学在迈向世界一流大学过程中,必须基于基本国情和研究型大学自身特点,坚守研究型大学使命和办学理念,构建新时代具有“中国特色、世界一流”本科教育,推进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向素质教育本科教育培养目标转变、向主体性本科教育培养目标转变、向培养具有全球视野的社会公民和世界公民目标转变等三个战略性转变。并创新性地提出了改革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加强教师教学能力建设,深入推进本科人才培养改革,建立人才培养目标实现机制等策略和建议。
闫二涛[4](2017)在《改革开放后中国高等体育教育发展历程研究 ——以14所体育院校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探寻高等体育教育发展规律,促进高等体育院校的合理发展,本文以高等体育教育发展历程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数理统计法、对比分析法、个案分析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对其发展历程、特征、成效与问题、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并结合高等体育教育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提出发展思路。具体结论如下:(1)发展历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高等体育教育发展经历了恢复与调整、规范与改革、规模扩张以及优化与提升四个阶段。特征:办学目标由注重外延式发展向注重内涵式发展方向转变,办学方向由重点服务教育事业向社会服务、科研与教学并重的方向发展;管理形式由政府主导的计划管理模式向学校自主的市场化管理模式转变;学科专业设置以单一体育学类专业为主向多学科门类交叉专业方向发展;人才培养目标由单一培养师资向培养“四员”方向发展。(2)成效:确立了“教学、训练、科研”三结合的办学指导思想和“双一流”的办学目标定位;逐步推行依法自主办学管理模式;构建了多学科门类的体育专业体系;构建了多目标、多层次、多形式的人才培养体系。问题:办学方向摇摆不定,办学目标定位结构性失调,办学性质单一、社会化程度不高,学科专业调整与社会需求契合度不高,学科专业布局不合理,人才培养目标未能全面实现,人才培养途径发展不合理。(3)政治因素、高等教育、体育事业和自身发展需求是推动高等体育教育发展的主要动因。(4)机遇:高等教育大众化、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社会体育和竞技体育的发展、体育专业院校实力的增强为高等体育教育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挑战:国家统一政策引领与学校定位差异化的矛盾,专业建设“全”与“专”的抉择,“办学主体多元化”,人才需求多样化,综合性高校和师范学校体育专业的发展等成为高等体育教育发展主要挑战。(5)发展策略:第一,目标定位差异化,建设教育、训练、科研“三结合”的多层面、多类型、特色化的“双一流”体育专业院校。第二,学校管理自主化,政府与学校之间实行放权与宏观调控同步。第三,专业建设特色化。巩固体育教育训练学本色专业,开拓体育健康与康复学新特色专业。第四,人才培养方式多样化。完善“体教结合”办学模式培养优秀运动员和教练员;完善“体医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新兴体育特色人才。第五,办学过程开放化。加强与国内外高校、科研部门的交流合作,提升社会服务能力。
欧玉芳[5](2017)在《我国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政策效应评价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高等教育正处于内涵式发展、精英教育与大众教育同时推进阶段,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也进入了攻坚期。本文积极响应《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和《关于深入推进教育管办评分离促进政府职能转变的若干意见》等文件的号召,以跨学科的研究视角,综合运用公共政策评价学的影响评价理论、管理学的多任务委托代理理论、计量经济学的倾向得分匹配模型和双重差分模型,结合教育评价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围绕我国第一层次和第二层次的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政策——“211工程”和“985工程”政策,展开探索性研究。本文的内容除了“引言”和“研究总结与展望”外,主要包括五个部分,每个部分各为一章:第一部分(第2章)政策效应评价的理论基础。本章首先界定了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政策效应评价所涉及的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政策和政策效应等核心概念,探讨了适用于本研究的影响评价理论和多任务委托代理理论,分析了世界一流大学政策效应评价的内涵、意义、原则和步骤等基本理论问题。第二部分(第3章)政策效应评价模型选择。本章探析了“211工程”和“985工程”系列政策的理论架构、发展过程、内在联系和固有差异,结合前沿的倾向得分匹配模型、双重差分模型、随机评价、工具变量和断点回归等政策评价模型的适用性,分别为“211工程”和“985工程”政策效应的评价选择了倾向得分匹配模型和双重差分模型。第三部分(第4章)“211工程”政策效应评价。本章选取71所非“985工程”的“211工程”高校作为实验组样本,171所非“211工程”高校作为对照组样本,以校舍建筑面积、图书馆藏书、固定资产、专任教师和科技收入等作为协变量,以高校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职能中与世界一流大学密切相关的变量作为结果变量,构建倾向得分匹配模型评价“211工程”对结果变量产生的数量效应。结果发现:①相比直接将“211工程”高校与非“211工程”高校比较的传统做法,倾向得分匹配法的估计结果相对较低;②“211工程”政策对建设高校科学研究职能下的学术论文和研发课题,人才培养职能的硕士生和博士生产生了积极效应,但对科学研究职能的学术专着产生的效应不显着,甚至对社会服务职能的技术转让合同和技术转让收入产生了消极效应;③“211工程”政策对理工类建设高校的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职能相关变量产生的效应均要高于综合类建设高校相应变量产生的效应。第四部分(第5章)“985工程”政策效应评价。本章将38所“985工程”高校作为实验组,71所非“985工程”的“211工程”高校作为对照组,选择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职能中与世界一流大学密切相关的变量作为结果变量,构建双重差分模型评价结果变量的数量效应。研究发现:①“985工程”政策对建设高校的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相关变量产生了积极效应,但对社会服务相关变量产生的效应不显着。②“985工程”政策的阶段效应,不管是科学研究相关变量的积极效应,还是社会服务相关变量的消极效应都具有明显的延续性。③“985工程”政策对综合类建设高校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职能中相关变量产生的效应大于理工类建设高校相应变量产生的效应,但对社会服务职能相关变量产生的效应要低于理工类相应变量产生的效应。第五部分(第6章)我国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政策效应评价的经验和启示。本章在第4章和第5章的研究结果基础上得到了我国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政策的经验和启示。本章在总结两大工程政策效应的积极经验和消极经验后,得到新一轮世界一流大学政策的建设目标、建设策略和评价机制三方面的启示。建设目标的启示其一为构建“三阶一流”建设目标,分步建成世界一流大学;其二为建立均衡的目标激励制度,力争同时改善高校三大职能。建设策略的启示其一为权衡合并式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策略的利弊,促进院校合并的潜在优势向现实优势转化;其二为联系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建设多元世界一流大学;其三为探索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压力和动力,避免夸大世界一流大学的价值和重要性。评价机制的启示其一为构建多元主体协同的政策评价机制,共评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其二为采用科学的政策效应评价方法,保障评价的客观性。本文对“211工程”和“985工程”系列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政策效应进行评价,从理论、方法和实证应用三个层面系统、深入地对建设高校的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相关变量产生的效应进行评价,弥补了我国世界一流大学政策效应评价研究的不足。本研究成果既可以为国家相关部门在世界一流大学政策的制定、实施和评价等方面提供基础理论指导和方法指导,又可进一步拓宽教育政策评价和院校评价的研究范围和应用服务能力。不管是在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实践层面,还是在教育政策评价或院校评价领域,本研究取得的研究成果都是有价值的。
徐吉洪[6](2017)在《我国地方高校“省部共建”政策运行研究 ——以G大学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地方高校“省部共建”是21世纪以来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探索,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创新的产物,其目的是统筹利用中央和地方两方面的资源,重点支持共建高校提升办学水平和质量,引领、辐射并带动地方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在中央政府“将省部共建工作不断引向深入”精神的指引下,“省部共建”已充分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色和与时俱进的政策品质:从中西部的区域性政策到覆盖全部省级行政区划单位的全国性政策,从“单一”的政策成为一项“政策群”,“省部共建”政策的重心直接指向地方高等教育的协调发展。近年来,中央政府加快了“省部共建”的步伐,加大了“省部共建”的力度,取得了一定的政策成效,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因此,继续推进“省部共建”,需要促进政策的有效运行,并不失时机地对政策进行完善与创新。论文以G大学为案例,运用文献分析与政策文本分析的方法,对地方高校“省部共建”的办学基础、申报过程、运行成效及执行差距进行全面审视与考察,从而提炼和总结“省部共建”的政策内涵,提出进一步完善地方高校“省部共建”的对策建议。论文共六章,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即第一章、第二章。绪论部分主要是对文献的收集与整理,廓清地方高校“省部共建”政策运行现有研究的现状、进展及不足,在总结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确立本研究的视角、方法及内容框架。在“我国地方高校‘省部共建’政策的确立与发展”部分,主要从历史纵切面考察了“省部共建”制定的背景,研究了“省部共建”政策渐进变迁的过程;从现实横切面厘清了“省部共建”政策的主体,提炼了“省部共建”政策的特点。论文研究者认为: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地方高校“省部共建”已成为一项日趋成熟的制度。第二部分,即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第二部分是案例研究,即以G大学为个案,紧紧围绕教育部与省级地方政府签订的“省部共建”协议书,对地方高校“省部共建”政策运行的成效与执行差距进行深入研究。“G大学‘省部共建’的基础与过程”部分,主要从G大学自身组织转型的“内部因素”与G大学所处的政策环境等“外部变量”两个维度,阐述了 G大学是如何成为“省部共建”高校的。“G大学‘省部共建’政策的成效分析”部分,论文从G大学“省部共建”以来在“学校身份”、“办学理念”、“学术水平”等三个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与显着变化,印证了“这些成绩的取得,同G大学进入省部共建是紧密相关的”这一观点。“G大学‘省部共建’政策的执行差距”部分,论文从政府-高校、教育部直属高校-共建高校、共建高校内部治理等三个视角,从G大学“办学经费”、“对口支持与合作”、“机构设置”等三个方面入手对“省部共建”政策执行者的行为实践进行了审视,深入剖析了其中的执行差距。第三部分,即第六章。“完善我国地方高校‘省部共建’政策的思考”部分对论文的研究内容作了回顾与总结,从地方高校“省部共建”政策的渐进演进、政策成效与执行差距等三个方面提炼了“省部共建”学理内涵。为完善地方高校“省部共建”政策,论文提出以下政策建议:中央政府要加强“省部共建”的顶层设计,省级政府要强化“省部共建”的主体责任,地方高校要增强“省部共建”的办学自觉。
王春梅[7](2016)在《2011协同创新中心建设的案例研究 ——基于知识生产模式Ⅱ的视角》文中认为英国学者吉本斯等人研究发现,在传统的学科导向的知识生产模式Ⅰ外,一种面向应用情境中的知识生产新模式正在出现。它从传统的知识生产模式Ⅰ中演化发展而来,与传统的知识生产模式相互补充、相互影响,称之为知识生产模式Ⅱ。因此,根据研究需要和研究条件,本研究以首批入选国家“2011计划”的两个协同创新中心:南京大学牵头的“中国南海研究协同创新中心”(简称“南海中心”)和南京工业大学牵头的“江苏先进生物与化学制造协同创新中心”(简称“生化中心”)为案例,从知识生产模式Ⅱ的视角展开对这两个协同创新中心建设的研究。案例研究通过文献资料收集和半结构性访谈等方式进行。笔者先后对27名相关对象进行了访谈,其中包括南海中心的管理层、平台长、专家学者等14人;生化中心13人,其中包括大学副校长、教授学者和企业经理、政府官员等等。随后对获得的40多小时的原始访谈录音进行初步的整理和编号,按照知识生产模式Ⅱ的理论框架从“应用的情境”、“跨学科研究”、“异质性协作”、“质量控制”、“社会问责与反思”等5个维度将16万字的文字资料进行分类,在此基础上进行研究分析并提出政策建议。案例研究的发现主要有:1.知识生产的新模式初具雏形。南海中心构建了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战略决策研究“三位一体”的知识生产新模式。生化中心建立了“地方引导、大学运营、企业参与”的区域协同创新的知识生产新模式。2011协同创新中心的知识生产新模式在动力、组织和质量控制等方面与吉本斯等人提出的知识生产模式Ⅱ呈现出明显的差异。2.异质性协作成功的三要素是信任、互利和需求牵引。其中信任是基础、互利是关键、需求是动力。3.学术发展空间和学术利益的再分配是影响跨学科研究的主要因素。学术发展空间的多少、学术转型的成本与收益、学术地位的变迁等因素影响研究人员的行为选择。4.大学校长的视界和担当是中心质量控制的关键。大学校长是国家高等教育体系的中层,只有“中层担纲”,才能丰富和落实2011计划的“顶层设计”,才能发现和集聚2011中心的“基层创新”,才能完成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和质量提升的历史使命。5.在面向应用情境的知识生产活动中,大学的三大职能在悄然变迁。表现为人才培养的方式、内容和评价标准的改变,科学研究的方向、组织、场所、团队和评价的改革,社会服务职能中经济功能的重要性的提升。案例研究的对策建议主要是:1.面向应用的知识生产需要中心、大学和社会三重体制的协同创新。一方面需要赋予中心更多的话语权和自主权,推动中心的实体化运作;另一方面,需要国家层面更多的配套改革和支持。第三,中心可在借鉴胡佛研究所、北卡三角科技园等国外创新平台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建立中心与大学、中心-大学-政府之间的良性互动机制和协同创新模式。2.通过“上下协同、综合推进”的路径增进异质性协作。特别要重视教育主管部门和国家部委、地方政府之间的协作,教育主管部门不仅是2011计划的领导者、推动者、管理者,更应是协同者和创新者。3.建立学术伙伴计划,明晰跨学科研究的学术利益来调动科研人员进行跨学科研究的积极性。4.兼容的激励制度和变革型领导不可或缺。一方面改变中心现行制度与学术共同体不兼容的问题;另一方面,通过完善中心的社会声誉激励制度,形成完整的激励体系;第三,要选拔变革型领导充实到中心的建设中。5.契约合作构建新型政府与大学的关系。一方面通过契约合作,明确各方的利益和需求并细化落实;另一方面,需要强化合作组织的建设;第三,政府的角色要从主导者向合作者转变。6.扩展大学的社会服务职能,推动大学成为名副其实的社会轴心机构。尤其是重视扩展大学社会服务中的经济功能。
陈达云[8](2014)在《民族院校学科建设战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方针的提出,高等教育的使命备受国家和社会的关注,学科建设在高校发展中的战略地位更加凸显。近十年来,在教育主管部门的有效领导和大力支持下,高等学校普遍重视和加强学科建设。学科建设作为民族院校一项带有全局性的基本建设,对于实现民族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确保民族院校发展方向,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从战略高度研究民族院校的学科建设,对于科学定位民族院校学科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民族院校创立于20世纪50年代,是党和国家执行民族政策,解决民族问题的产物。到目前为止,我国先后建立了16所民族院校。民族院校根据不同时期民族地区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的需要,不断制定和调整办学方针、培养目标和专业建设方案,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现代化建设培养了大批干部和专业技术人才。民族院校的学科发展从无到有、从少到多,经历了准备、起步、曲折、稳步前进与改革发展的历程,学科建设积累了一定的基础,学科数量增加,学科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学科结构趋向合理;学科特色更加鲜明,已初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学科体系。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国家经济结构的逐步调整以及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也得到不断发展,民族地区对各类专门人才的需求结构发生了变化。目前民族院校面向国家经济建设主战场的学科数量偏少,学科水平偏低,所培养的人才社会竞争力不强,反映出民族院校学科建设还存在诸多问题,如学科建设缺乏总体规划,学科发展目标定位不明确,学科结构失衡,学科建设忽视整体优化,学科建设水平偏低,学科团队建设乏力,学科环境建设未引起足够重视,学科建设资金不足。民族院校学科建设需要把握影响学科发展的主要因素,分析各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与冲突,并根据民族院校自身发展的目标定位,寻求协调关系、解决矛盾的对策。民族院校学科发展主要受到科学发展的内在逻辑、社会需求与政府干预以及科学组织等因素的影响,从而面临满足市场需求与满足政府规划之间、满足人才培养需要与满足科学发展需要之间、满足科学内在逻辑的发展要求与满足社会发展需求之间等基本矛盾,具体表现为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的矛盾;优势先行与整体优化的矛盾;跟踪学科主流与确定学科主导方向的矛盾;学科带头人与学科创新团队的矛盾;硬件建设与软件建设的矛盾。民族院校学科建设的首要任务是科学定位。民族院校学科建设要考虑作为大学应具有的职能、办学宗旨、实际现状及未来发展目标等因素的影响,针对当前学科建设定位存在的问题,确立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服务的学科建设功能定位,加强民族类特色学科建设,大力发展应用学科,注重发展基础较好、积淀深厚的学科,并建立相应的保障措施。跨越式发展是民族院校学科建设的战略选择。民族院校学科建设实施跨越式发展战略是办高水平民族大学的必然选择。民族院校学科建设应走跨越式发展道路,在特定阶段,通过制度和技术创新,实现快速发展。民族院校学科建设在学科发展理念、政策、技术、制度、发展动力等方面具有后发优势,结合民族院校学科建设面临的机遇,民族院校学科建设在实施跨越式发展战略时,要注意采取非均衡发展战略、集群化发展战略、开放战略和创新战略。民族院校学科建设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应采取相应的战略措施。要调整学科布局与结构,塑造学科特色,加强重点学科建设,建立健全管理机构,加强学科队伍建设,加强学科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合作与交流。
刘伟,齐晓梅,陈春生[9](2012)在《研究型学院建设的路径研究》文中提出研究型学院的运行机制,对加快我国研究型大学向高水平大学迈进有着重要意义。研究型学院是一个学术形态的组织,其建设需要学校提供不同于一般的政策保障、平台建设和发展空间,给学院办学实体更多的空间,从而更好的激发学院的活力和创造性。
王娟娟[10](2011)在《大学愿景管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当今的大学组织日益呈现出复杂性特征,大学需求、筹资渠道和职责呈现出多元化转变,大学学科倾向综合化、大学组织向扁平化和网络化发展、全球化大学模式凸显。传统线性简单管理之下的大学组织逐渐出现认同危机、日益庸俗化、大学创新活动乏力又浮躁。大学出现的新特征和管理困境需要对大学校长的角色和功能进行重新审视。新时期呼唤教育家办学,而校长最有可能成为教育家,教育家型校长需要进行愿景领导能力的修炼,并进行大学愿景管理。大学愿景管理指的是大学领导共同体构建的一套学校成员共享的未来蓝图、使命及核心价值,融个人的愿景与大学共同愿景与于一体,引导、激励大学成员在其驱动下自觉付诸行动,进而提高大学声誉及学生学习质量的活动过程。与传统管理相比,大学强调大学的内在逻辑、强调内生的组织秩序、强调校长的核心作用、重视成员的自我成长、强调理性和感性的结合、以未来为导向、重视质性成果的获得、强调整体和综合视野。因而,大学愿景管理研究的价值在于:以学校本体为基点来探讨大学管理问题,摈弃工程管理思维,强调智慧和创新型大学管理,重视主导大学变革的内在逻辑和观念的力量,将大学集体性价值资本视为管理资源,注重大学管理中的情感、价值观等深层元素。围绕什么是大学愿景管理以及如何利用大学愿景来管理大学等问题,论文将采取文献综述法、横向比较法、问卷调查法和案例分析法等方法展开研究。在什么是大学愿景管理问题上,论文从内涵释义、基本特征、管理过程、价值分析影响因素、理论基础等方面进行了论证。愿景是针对组织外部变迁及组织成员的渴望,在组织高层管理者领导之下,基于组织使命和核心价值取向考察由内部成员所制订,藉由团队讨论,获得组织一致的共识,形成得大家愿意全力以赴的未来发展图景。大学本质上是学术共同体。大学愿景是指依据大学的使命、价值取向、未来蓝图,大学师生员工发自内心认同的、期望的大学未来发展景象。从本质上看,大学愿景管理是价值观领导的过程,是创新扩散的过程,是混沌管理的过程,是期望管理的过程,是动态生成的过程。大学愿景具有清晰、持久、独特、共享等特征;大学愿景管理具有参与性、前摄性、内生性、生命性、主动性等特征。大学愿景管理的过程包括大学愿景推进和大学愿景变革。大学愿景具有导向作用、凝聚作用、激励作用和规范作用。大学愿景管理的价值在于:促使大学组织更加积极主动应对不确定性;促进大学组织结构向扁平化和网络化转变;促使大学领导从单纯控制者向促进者转变;提升大学成员的自主权和职业责任感。大学愿景管理的影响因素包括:大学使命、大学价值观、大学培养目标、校长个人品质、愿景推动者的作用、大学战略资源。大学愿景管理的理论基础是学习型组织论、混沌管理理论、组织创生理论、复杂科学理论。对于如何进行大学愿景管理问题,论文从大学愿景推进和大学愿景变革两方面展开了论述。大学愿景的推进包括大学愿景表达、大学愿景传播、大学愿景转化、大学愿景实施四个阶段。大学愿景的形成过程通常是从大学最高管理团队开始,一般是从校长个人愿景出发,包容大学成员的个人愿景,形成大学共同愿景,并用确定无疑、明白清晰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为了说明大学愿景表达的两种方式:使命宣言和隐喻表达,论文选择中外着名大学的愿景表述进行了对比分析。大学愿景确立之后,不能只停留在少数高层管理者头脑之中,需要进行愿景传播。大学校长可以通过了解大学成员的需要、注重教授群体的作用、进行高质量的沟通交流和创造愿景传播文化等途径来实现大学愿景的传播。大学愿景传播的过程中,也可以同时进行愿景转化,即由个人愿景转化为共同愿景以及由共同愿景转化为个人愿景。大学愿景的实施需要大学校长进行魅力领导、文化导引、组织架构和冲突缓解。从一所大学的纵向发展历程来看,当一个阶段的大学愿景实现后,随着内外环境的变化以及大学组织惯性的要求会出现新的大学愿景,即要求大学愿景变革。大学愿景变革要求对大学的原初愿景进行检视,并对内外环境及大学现状的关系进行分析,找出其优势与劣势以及机会与威胁,从而形成未来决策与新愿景。大学愿景变革以大学的组织学习能力为前提条件;大学愿景变革的历史效应是主导逻辑与大学组织惯性;大学愿景变革的活动场域是混沌边缘与边缘管理;大学愿景变革的内部动力是合作式竞争;大学愿景变革的外部动力是大学与环境共同演化;大学愿景变革的组织机制是复杂性自组织;大学愿景变革的演化模式是连续性间断突跃;大学愿景变革在时机把握上应伺机而动、耐心等待;大学愿景变革的结果以宏观涌现方式呈现,其结果状态是以生活图景的样式呈现。
二、向国内外知名研究型大学迈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向国内外知名研究型大学迈进(论文提纲范文)
(1)“双一流”背景下一流理工科大学文科发展路径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目的、方法与思路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方法 |
1.2.3 研究思路 |
1.3 拟解决的主要问题、创新之处和可行性论证 |
1.3.1 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
1.3.2 创新之处 |
1.3.3 可行性论证 |
2 文献综述、概念诠释与理论基础 |
2.1 文献综述 |
2.1.1 文献综述 |
2.1.2 文献评述 |
2.2 概念诠释 |
2.2.1 一流理工科大学 |
2.2.2 文科 |
2.3 理论基础 |
2.3.1 自组织理论 |
2.3.2 自然淘汰理论 |
2.3.3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
3 “双一流”背景下我国理工科大学文科发展的综合分析 |
3.1 我国理工科大学文科建设与发展的历史回顾 |
3.2 “双一流”背景下一流理工科大学文科发展的诉求 |
3.2.1 国际政治经济发展的战略需要 |
3.2.2 国内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 |
3.2.3 建设“双一流”大学的必然途径 |
3.2.4 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要求 |
3.3 “双一流”背景下一流理工科大学文科发展的现状 |
3.3.1 文科专业及学院设置情况 |
3.3.2 学生及师资情况 |
3.3.3 科学研究情况 |
3.4 “双一流”背景下一流理工科大学文科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3.4.1 文科的定位和功能认识不足 |
3.4.2 文科教师面临新的困境 |
3.4.3 文科发展机制不健全 |
3.4.4 文科生存危机加剧 |
4 “双一流”背景下一流理工科大学文科发展的环境分析 |
4.1 内部环境分析(SW) |
4.1.1 优势分析 |
4.1.2 劣势分析 |
4.2 外部环境分析(OT) |
4.2.1 机会分析 |
4.2.2 威胁分析 |
4.3 “双一流”背景下一流理工大学文科建设SWOT相关矩阵分析 |
4.3.1 “双一流”背景下一流理工大学文科建设SWOT分析 |
4.3.2 “双一流”背景下一流理工大学文科建设的IFE矩阵 |
4.3.3 “双一流”背景下一流理工大学文科建设的EFE矩阵 |
4.4 本章小结 |
5 “双一流”背景下一流理工科大学文科发展的路径分析 |
5.1 一流理工科大学文科发展路径的综合分析 |
5.2 “小而精、交叉型”模式 |
5.2.1 “小而精、交叉型”模式的内涵 |
5.2.2 “小而精、交叉型”模式的优势 |
5.2.3 “小而精、交叉型”模式的案例分析 |
5.2.4 “小而精、交叉型”模式的成效 |
5.3 “依托式、应用型”模式 |
5.3.1 “依托式、应用型”模式的内涵 |
5.3.2 “依托式、应用型”模式的优势 |
5.3.3 “依托式、应用型”模式的案例分析 |
5.3.4 “依托式、应用型”模式的成效 |
5.4 结论 |
6 “双一流”背景下一流理工科大学文科发展的对策建议 |
6.1 实施SO策略 |
6.1.1 利用“品牌效应”和“后发优势”,建设“精、准、特色”型文科 |
6.1.2 依托理工学科优势,发展运用型文科 |
6.1.3 利用多学科交叉平台,有机融合文、理、工 |
6.2 实施ST策略 |
6.2.1 加强跨学科合作,实行学科帮扶 |
6.2.2 利用后发优势,扶优扶强 |
6.2.3 发挥“品牌效应”,加强就业创业指导 |
6.3 实施WO策略 |
6.3.1 优化资源配置,培育学科增长点 |
6.3.2 引育并举,提升师资队伍整体水平 |
6.3.3 建立完善机制,实现文、理、工协调发展 |
6.4 实施WT策略 |
6.4.1 优化顶层设计,精准定位 |
6.4.2 建立优势特色,改变“木桶结构” |
6.4.3 利用多学科背景优势,拓展交叉学科,培植应用新文科 |
7 结语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B.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目录 |
C.学位论文数据集 |
致谢 |
(2)研究型大学基于科研的本科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 研究背景 |
(二) 研究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一) 国外研究现状 |
(二) 国内研究现状 |
三、核心概念界定 |
(一) 研究型大学 |
(二) 创新型人才 |
(三) 人才培养模式 |
(四) 基于科研的人才培养模式 |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高校科研与人才培养关系的历史演变 |
第一节 休眠与萌芽:人才培养是高校科研与生俱来的功能 |
一、休眠期(19世纪以前) |
二、萌芽期(19世纪至19世纪70年代) |
第二节 确立与发展:通过科研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成为广泛共识 |
一、确立期(19世纪70年代至20世纪初) |
二、发展期(20世纪初至20世纪40年代) |
第三节 漂移与回归:研究型大学科研肩负培养本科创新型人才的重任 |
一、漂移期(20世纪40年代至20世纪90年代) |
二、回归期(20世纪90年代至今) |
第二章 研究型大学基于科研的本科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依据 |
第一节 发现与创造是科研与教学共有的本质 |
一、科研的本质是发现与创造 |
二、教学的本质是发现与创造 |
第二节 高水平科研是高质量教学的重要支撑 |
一、高水平科研促进教学内容的丰富与革新 |
二、高水平科研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 |
三、高水平科研推动学科建设 |
第三节 科研之于本科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独特作用 |
一、科研有助于培养本科生的创新意识和思维 |
二、科研有助于提高本科生的创新能力 |
第三章 基于科研的本科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探索 |
第一节 新生研讨课:旨在将科研精神和创新意识引入本科人才培养过程 |
一、国外实践分析 |
二、国内实践分析 |
三、总结与评价 |
第二节 本能生科研:旨在将本科人才培养活动引入科学研究过程 |
一、国外实践分析 |
二、国内实践分析 |
三、总结与评价 |
第三节 荣誉教育:旨在培养一支本科阶段拔尖创新人才队伍 |
一、国外实践分析 |
二、国内实践分析 |
三、总结与评价 |
第四章 我国研究型大学基于科研的本科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建构与改进 |
第一节 理念导航 |
一、不忘育人功能,坚持求真本质 |
二、尊重科研活动的过程性 |
三、将科研活动与教学过程紧密融合 |
第二节 行动方案 |
一、把新生研讨课设置为本科必修课程 |
二、建立本科生科研制度 |
三、推行荣誉教育 |
第三节 制度保障 |
一、政府层面:发展多元的大学排名体系 |
二、学校层面:完善配套政策 |
第四节 文化熏陶 |
一、鼓励学生大胆说出“你错了” |
二、寓创新教育于形式多样的活动中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3)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选题意义 |
1.3 相关概念界定 |
1.4 文献综述 |
1.5 研究思路与内容 |
1.6 研究方法 |
2 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人才培养目标若干理论问题 |
2.1 研究型大学应当发展一流本科教育 |
2.2 本科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价值取向与功能 |
3 我国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现状 |
3.1 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概况 |
3.2 研究型大学本科人才培养改革的特征 |
3.3 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存在的主要问题 |
3.4 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4 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及案例研究 |
4.1 本科人才培养目标案例描述 |
4.2 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形成背景与依据 |
4.3 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形成过程 |
4.4 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实现路径 |
4.5 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的有效性辨析 |
5 世界一流大学本科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及其启示 |
5.1 世界一流大学本科教育的特征 |
5.2 世界一流大学本科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分析 |
5.3 世界一流大学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康奈尔大学案例研究 |
5.4 对我国研究型大学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的借鉴与启示 |
6 我国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突破与超越 |
6.1 世界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新趋势 |
6.2 构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本科教育人才培养目标 |
6.3 我国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改革调整 |
6.4 研究型大学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策略 |
7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创新与不足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1: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参加相关学术会议 |
附录2:50所我国研究型大学校训与本科人才培养目标 |
附录3:50所世界一流大学使命与本科人才培养目标核心内容 |
附录4: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人才培养目标调查访谈提纲 |
(4)改革开放后中国高等体育教育发展历程研究 ——以14所体育院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1.1 社会发展的需求,呼唤高等体育教育的变革 |
1.1.2 中国高等体育教育发展困境,倒逼我们反思高等体育教育的历史经验和教训 |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历程研究 |
2.1.1 新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历史研究 |
2.1.2 高等教育结构研究 |
2.1.3 高等教育发展的影响因素研究 |
2.2 高等体育教育发展历史研究 |
2.2.1 高等体育教育发展阶段划分及特征研究 |
2.2.2 高等体育教育体系结构研究 |
2.2.3 文献综述小结 |
3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访谈法 |
3.2.3 数理统计法 |
3.2.4 比较研究法 |
3.2.5 个案分析法 |
3.3 研究思路 |
3.4 本研究的创新点、难点 |
3.4.1 创新点 |
3.4.2 重点 |
3.4.3 难点 |
4 分析与讨论 |
4.1 高等体育教育的研究时限、概念、要素 |
4.1.1 研究时限界定 |
4.1.2 高等教育与高等体育教育的概念 |
4.1.3 高等体育教育的构成因素 |
4.2 恢复与调整阶段高等体育教育发展(1978-1985) |
4.2.1 社会背景 |
4.2.2 改革与发展 |
4.2.3 主要特征 |
4.2.4 小结 |
4.3 规范与改革阶段高等体育教育的发展(1985-1999) |
4.3.1 社会背景 |
4.3.2 改革与发展 |
4.3.3 主要特征 |
4.3.4 小结 |
4.4 规模扩张阶段高等体育教育的发展(1999-2010) |
4.4.1 社会背景 |
4.4.2 改革与发展 |
4.4.3 主要特征 |
4.4.4 小结 |
4.5 优化与提升阶段高等体育教育的发展(2010-今) |
4.5.1 社会背景 |
4.5.2 改革与发展 |
4.5.3 主要特征 |
4.5.4 小结 |
4.6 高等体育教育改革与发展取得成效与存在问题 |
4.6.1 成效 |
4.6.2 问题 |
4.7 高等体育教育发展的动因 |
4.7.1 政治因素对高等体育教育发展的影响 |
4.7.2 高等教育对高等体育教育发展的影响 |
4.7.3 体育事业发展对高等体育教育发展的影响 |
4.7.4 经济因素对高等体育教育发展的影响 |
4.7.5 体育专业院校自身发展对高等体育教育发展的影响 |
4.8 高等体育教育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
4.8.1 机遇 |
4.8.2 挑战 |
4.9 高等体育教育的改革策略 |
4.9.1 办学目标定位差异化 |
4.9.2 管理自主化 |
4.9.3 专业建设特色化 |
4.9.4 人才培养方式多样化 |
4.9.5 办学过程开放化:办学社会化与交流国际化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5)我国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政策效应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及述评 |
1.2.1 国内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政策评价研究现状 |
1.2.2 国外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政策评价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政策评价研究述评 |
1.3 研究思路、方法和难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难点 |
1.4 研究创新点 |
2 政策效应评价的理论基础 |
2.1 核心概念界定 |
2.1.1 世界一流大学 |
2.1.2 建设政策 |
2.1.3 政策效应 |
2.2 政策效应评价的核心理论 |
2.2.1 影响评价理论 |
2.2.2 多任务委托代理理论 |
2.3 政策效应评价基本问题 |
2.3.1 政策效应评价的内涵 |
2.3.2 政策效应评价的意义 |
2.3.3 政策效应评价的原则 |
2.3.4 政策效应评价的步骤 |
2.4 本章小结 |
3 政策效应评价模型选择 |
3.1 我国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政策的理论架构和发展过程 |
3.1.1 “211工程”政策的理论架构和发展过程 |
3.1.2 “985工程”政策的理论架构和发展过程 |
3.2 “211工程”和“985工程”政策的内在联系 |
3.2.1 建设周期和对象的交叉性 |
3.2.2 建设目标的递进性 |
3.2.3 建设策略的趋同性 |
3.3 “211工程”和“985工程”政策的固有差异 |
3.3.1 遴选条件的有无 |
3.3.2 建设目标的高低 |
3.3.3 资助资金的多寡 |
3.4 “211工程”和“985工程”效应评价模型选择 |
3.4.1 PSM模型概述及适用性分析 |
3.4.2 DID模型概述及适用性分析 |
3.4.3 其他模型概述及适用性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211工程”政策效应评价 |
4.1 “211工程”政策效应评价研究假设及PSM模型构建 |
4.1.1 H1和H2研究假设 |
4.1.2 PSM模型构建 |
4.1.3 样本及变量的选取 |
4.2 PSM模型研究结果及分析 |
4.2.1 倾向得分计算结果 |
4.2.2 样本匹配结果 |
4.2.3 PSM模型结果分析 |
4.3 “211工程”政策效应评价结论 |
4.4 本章小结 |
5 “985工程”政策效应评价 |
5.1 “985工程”政策效应评价研究假设及DID模型构建 |
5.1.1 H3和H4研究假设 |
5.1.2 DID模型构建 |
5.1.3 样本及变量的选取 |
5.2 DID模型研究结果及分析 |
5.2.1 DID模型H3假设研究结果及分析 |
5.2.2 DID模型H4假设研究结果及分析 |
5.3 “985工程”政策效应评价研究结论 |
5.4 本章小结 |
6 我国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政策效应评价的经验和启示 |
6.1 建设政策效应评价的经验 |
6.1.1 积极政策效应的经验 |
6.1.2 消极政策效应的经验 |
6.2 建设政策的目标启示 |
6.2.1 构建“三阶一流”建设目标,分步建成世界一流大学 |
6.2.2 建立均衡的目标激励制度,力争同时改善高校三大职能 |
6.3 建设政策的策略启示 |
6.3.1 权衡合并式建设策略的利弊,促进合并优势转化 |
6.3.2 联系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建设多元世界一流大学 |
6.3.3 探索建设压力和动力,避免夸大价值和重要性 |
6.4 建设政策的评价机制启示 |
6.4.1 构建多元主体协同的政策评价机制,共评世界一流大学建设 |
6.4.2 采用科学的政策效应评价方法,保障评价的客观性 |
6.5 本章小结 |
7 研究总结与展望 |
7.1 研究总结 |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的科研成果及奖励 |
附录 |
附录1“211工程”政策效应评价研究171所对照组高校 |
附录2“211工程”政策效应评价研究71所实验组高校 |
附录3“985工程”政策效应评价研究38所实验组高校 |
附录4 PSM模型DO文档 |
附录5 DID模型Do文档 |
附录6“211工程”高校合并情况 |
附录7“985工程”高校合并情况 |
致谢 |
(6)我国地方高校“省部共建”政策运行研究 ——以G大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一、基于对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关注 |
二、基于“省部共建”政策对我国高校发展的影响 |
三、基于论文研究者的工作经历与研究旨趣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一、理论价值 |
二、实践意义 |
第三节 文献综述 |
一、公共政策过程 |
二、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研究 |
三、地方高校“省部共建”研究 |
四、教育政策运行研究 |
五、文献述评 |
第四节 核心概念 |
一、教育政策 |
二、高等教育管理体制 |
三、省部共建 |
四、政策运行 |
第五节 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内容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我国地方高校“省部共建”政策的确立与发展 |
第一节 我国地方高校“省部共建”政策确立的背景 |
一、政治背景:政府机构改革 |
二、经济背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 |
三、教育背景: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 |
第二节 我国地方高校“省部共建”政策的演进 |
一、地方高校“省部共建”的萌生与兴起(2004-2007) |
二、地方高校“省部共建”的发展与探索(2008-2011) |
三、地方高校“省部共建”的调整与深化(2012-至今) |
第三节 我国地方高校“省部共建”政策的主体 |
第四节 我国地方高校“省部共建”政策的特点 |
一、“省部共建”主体的多元化 |
二、“省部共建”布局的区域性 |
三、“省部共建”内容的全面性 |
四、“省部共建”府际关系的协同性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G大学“省部共建”的基础与过程 |
第一节 G大学“省部共建”的办学基础 |
一、G大学经历的四次组织转型 |
二、G大学组织转型发生的变化 |
第二节 G大学“省部共建”的政策环境 |
一、国家的宏观政策:科教兴国与高等教育强国 |
二、浙江的区域政策:科教兴省与高等教育强省 |
第三节 G大学“省部共建”战略的确立 |
一、“四校合并”:G大学“省部共建”的外生变量 |
二、“抓质量,建名校”:G大学“省部共建”的内生变量 |
第四节 G大学“省部共建”确立的过程 |
一、G大学-浙江省政府的良性互动:G大学“省部共建”的前提 |
二、教育部-浙江省的互动协商:G大学“省部共建”的关键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G大学“省部共建”政策的成效分析 |
第一节 “省部共建”提升了G大学的“身份” |
一、大学身份:内涵与意义 |
二、“省部共建”:进一步巩固了G大学省属高校“排头兵”的地位 |
三、“省部共建”:G大学由“地方军”走向“国家队” |
第二节 “省部共建”更新了G大学的办学理念 |
一、“省部共建”进一步明确了G大学的办学定位 |
二、“省部共建”实现了G大学发展主线的转移 |
三、“省部共建”使G大学确立了“以服务为宗旨,在贡献中发展”的方向 |
第三节 “省部共建”提高了G大学的学术水平 |
一、“省部共建”丰富了G大学的学术资源 |
二、“省部共建”提升了G大学的学术序位 |
三、“省部共建”促进了G大学核心指标的跨越发展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G大学“省部共建”政策的执行差距 |
第一节 G大学“省部共建”办学经费政策的执行差距 |
一、中央政府模棱两可的“省部共建”经费支持政策 |
二、浙江省政府模棱两可的“省部共建”经费支持政策 |
第二节 G大学“省部共建”对口支持与合作的执行差距 |
一、“完整”的“省部共建”对口支持与合作形式 |
二、“权宜”的“省部共建”对口支持与合作内容 |
三、“打折”的“省部共建”对口支持与合作过程 |
第三节 G大学“省部共建”机构设置的执行差距 |
一、“省部共建”工作机构的设置:非独立性与附属性 |
二、“省部共建”工作机构的职能:象征性与符号性 |
三、“省部共建”工作机构的人员:非专业性与兼职性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完善我国地方高校“省部共建”政策的思考 |
第一节 “省部共建”:我国地方高等教育治理的重要探索 |
一、地方高校“省部共建”政策的渐进演进:均衡配置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制度安排 |
二、地方高校“省部共建”政策的成效: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探索 |
三、地方高校“省部共建”政策的执行差距:结果的差距与行动的偏离 |
第二节 完善我国地方高校“省部共建”政策的思考 |
一、中央政府:加强“省部共建”的顶层设计 |
二、省级政府:强化“省部共建”的主体责任 |
三、地方高校:增强“省部共建”的办学自觉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浙江省人民政府教育部共建G大学协议书 |
附录B: 受访对象一览表 |
附录C: G大学“省部共建”政策运行访谈提纲 |
在读期间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
有志有力有物相之——一位山里放牛娃的博士学位论文后记 |
(7)2011协同创新中心建设的案例研究 ——基于知识生产模式Ⅱ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的背景 |
一、新变化: 对大学知识创新的社会需求持续增长 |
二、新趋势: 新的知识生产模式方兴未艾 |
三、新挑战: 高校知识生产模式亟待转型 |
四、“2011计划”的推出 |
第二节 研究目的、方法与路径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问题 |
三、研究目的和意义 |
四、研究方法 |
五、研究的总体框架和技术路线 |
第三节 核心概念界定 |
一、协同创新 |
二、知识生产 |
三、知识生产模式 |
四、知识生产模式Ⅰ与知识生产模式Ⅱ的关系 |
第四节 文献综述 |
一、知识生产的研究 |
二、企业的知识生产研究 |
三、大学的知识生产研究 |
四、社会弥散的知识生产研究 |
五、知识生产模式Ⅱ的相关研究 |
六、小结 |
第二章 国外协同创新平台建设的成功探索 |
第一节 美国智库的“胡佛模式” |
一、人员的配置与分类管理 |
二、协作研究 |
三、“旋转门”机制 |
第二节 北卡三角科技园的协同创新网络 |
一、嵌入式协同创新网络 |
二、大学—企业—政府的协同模式 |
三、建立合作与竞争并存的协同体制 |
第三节 德国生物技术联盟 |
一、网络化协作 |
二、科技园区服务平台 |
三、政府—大学—行业的协同 |
第四节 小结 |
第三章 中国南海研究协同创新中心的建设 |
第一节 申报成功: 何以名列前茅 |
一、综合竞争力 |
二、围绕国家重大需求进行协同 |
三、探索中国高校新型智库建设 |
第二节 凝炼任务: 对接国家需求 |
一、任务的来源 |
二、知识生产模式的转变 |
第三节 组织支撑: 理事会与平台长制 |
一、理事会主导的治理结构 |
二、平台及平台长制 |
第四节 机制创新: 跨界协同研究 |
一、跨学科协同: 文理协同 |
二、跨部门跨机构协同 |
三、南海学: 跨界协同的纽带 |
第五节 知识传播: 影响力建设 |
一、影响力建设的内容 |
二、影响力的形成机制 |
三、影响力建设的障碍: 内敛的文化 |
第六节 绩效评价: 导向与激励 |
一、绩效点评价 |
二、评价的冲突 |
三、冲突的实质 |
第七节 小结 |
第四章 江苏先进生物与化学制造中心的建设 |
第一节 申报成功: 何以脱颖而出 |
一、硬实力、软实力与巧实力 |
二、“顶天立地”的“南工大现象” |
三、构建面向区域发展的协同创新中心 |
第二节 方向凝炼: 满足区域发展需求 |
一、满足区域发展中的重大技术需求 |
二、满足工业园区的技术升级需求 |
三、满足特定区域的发展需求 |
第三节 组织创新: 理事会与分部制 |
一、理事会领导下的协同创新体 |
二、生化中心的运行模式 |
第四节 跨界协同: 创新网络 |
一、纵向: 跨学科协同 |
二、纵向: 校所协同 |
三、横向: 校企协同 |
四、横向: 校地协同 |
第五节 综合评价: 强调实质性贡献 |
一、综合评价机制 |
二、评价面临的冲突 |
第六节 小结 |
第五章 协同创新中心建设与大学知识生产模式转型 |
第一节 构建面对重大需求的知识生产模式 |
一、理念的认同 |
二、构建新型的知识生产模式满足国家和社会的需求 |
第二节 扁平化的组织与协作 |
一、扁平化的组织结构 |
二、南海中心: 形式协作多于实质协作 |
三、生化中心跨机构协作步履蹒跚 |
第三节 跨学科研究的困境 |
一、南海中心: 研究人员的疑虑 |
二、生化中心: 双重角色面临的困惑 |
三、中心的身份与地位 |
四、学术团队的再造 |
第四节 质量控制的影响因素 |
一、体制创新与机制创新的失调 |
二、大学校长的影响 |
第五节 社会问责与反思: 政府的角色有待明晰 |
一、大学与政府的关系 |
二、教育部的角色与作用 |
三、教育部与其他政府机构的协作与冲突 |
第六节 小结 |
第六章 研究发现与对策建议 |
第一节 研究发现 |
一、知识生产新模式初具雏形 |
二、异质性协作的三要素: 信任、互利和需求牵引 |
三、跨学科研究的影响因素: 学术发展空间和学术利益的再分配 |
四、质量控制的关键: 大学校长的视界和担当 |
五、面向应用的情境: 大学职能的变迁 |
六、社会问责与反思: 亟需建设大学与政府的新型合作关系 |
第二节 “2011”计划协同创新中心建设的对策建议 |
一、面向应用的知识生产需要三重体制的协同创新 |
二、通过“上下协同、综合推进”的路径增进异质性协作 |
三、建立学术伙伴计划,明晰跨学科研究的学术利益 |
四、兼容的制度安排与变革型领导不可或缺 |
五、契约合作构建新型政府与大学的关系 |
六、扩展大学的社会服务职能,建设名副其实的社会轴心机构 |
第三节 本研究的创新、局限与展望 |
一、创新之处 |
二、研究局限 |
三、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1 中国南海研究协同创新中心访谈人员信息 |
附录A-2 中国南海研究协同创新中心访谈提纲 |
附录B-1 江苏先进生物与化学制造协同创新中心访谈人员信息 |
附录B-2 江苏先进生物与化学制造协同创新中心访谈提纲 |
附录C: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一、发表的论文 |
二、在研和结项的课题 |
三、获奖情况 |
(8)民族院校学科建设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4 研究思路与内容 |
1.5 研究视角与方法 |
2 民族院校学科建设的历程与现状 |
2.1 民族院校的发展历程 |
2.2 民族院校的学科建设与发展历程 |
2.3 民族院校学科建设取得的成就 |
2.4 民族院校学科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
3 民族院校学科建设面临的矛盾 |
3.1 民族院校学科发展的基本动力 |
3.2 民族院校学科建设面临的基本矛盾 |
3.3 民族院校学科建设面临的具体矛盾 |
4 民族院校学科建设的定位 |
4.1 学科建设定位的内涵 |
4.2 影响民族院校学科建设定位的因素 |
4.3 民族院校学科建设定位存在的问题及其影响 |
4.4 民族院校学科建设的科学定位 |
4.5 促进民族院校学科建设科学定位的具体措施 |
5 民族院校学科建设的战略选择 |
5.1 民族院校学科建设的机遇与后发优势 |
5.2 民族院校学科建设跨越式发展的战略选择 |
5.3 民族工作学的建构:民族院校实施学科创新战略的探索 |
6 民族院校学科建设的战略措施 |
6.1 调整学科布局与结构,增强办学活力 |
6.2 塑造学科特色,发挥比较优势 |
6.3 加强重点学科建设,提升学科水平 |
6.4 建立健全管理机构,做好组织保障 |
6.5 加强学科队伍建设,凝聚学科人才 |
6.6 加强学科基础设施建设,构筑高水准学科平台 |
6.7 加强合作与交流,扩大学科开放与影响 |
7 结语 |
7.1 本研究的主要结论 |
7.2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
7.3 本研究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情况目录 |
(9)研究型学院建设的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研究型学院 |
(一) 研究型学院的基本概念 |
(二) 研究型学院的基本特征 |
二、研究型学院建设的基本路径 |
(一) 研究型学院的学科建设途径 |
(二) 研究型学院的科学研究途径 |
(三) 研究型学院的队伍建设途径 |
(10)大学愿景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言 |
1.1 选题缘由与研究价值 |
1.1.1 选题缘由 |
1.1.2 研究价值 |
1.2 有相关研究成果述评 |
1.2.1 关于愿景管理研究 |
1.2.2 关于学校本质研究 |
1.2.3 关于大学组织变革研究 |
1.3 研究内容与论文结构 |
1.4 研究方法 |
1.5 论文创新点 |
2 大学愿景管理内涵辨析 |
2.1 大学愿景管理内涵释义 |
2.1.1 概念界定 |
2.1.2 本质解读 |
2.2 大学愿景管理基本特征 |
2.2.1 大学愿景特征 |
2.2.2 大学愿景管理特征 |
2.3 大学愿景管理过程 |
2.4 大学愿景管理价值分析 |
2.4.1 大学愿景的价值 |
2.4.2 大学愿景管理的价值 |
2.5 大学愿景管理影响因素 |
2.5.1 大学使命 |
2.5.2 大学价值观 |
2.5.3 大学培养目标 |
2.5.4 校长个人品质 |
2.5.5 愿景推动者的作用 |
2.5.6 大学战略资源 |
3 大学愿景管理理论基础 |
3.1 学习型组织论 |
3.2 混沌管理理论 |
3.3 组织创生理论 |
3.4 复杂科学理论 |
4 大学愿景推进 |
4.1 大学愿景表达 |
4.1.1 两种大学愿景表达方式 |
4.1.2 中外大学愿景表达方式异同 |
4.2 大学愿景传播 |
4.2.1 了解大学成员需要 |
4.2.2 注重教授群体作用 |
4.2.3 培养高质量交流 |
4.2.4 创建愿景传播氛围 |
4.3 大学愿景转化 |
4.3.1 个人愿景向大学愿景的转化 |
4.3.2 大学愿景向个人愿景的转化 |
4.4 大学愿景实施 |
4.4.1 通过魅力领导实施 |
4.4.2 通过文化引领实施 |
4.4.3 通过组织变革实施 |
4.4.4 通过方法调适实施 |
5 大学愿景变革 |
5.1 前提条件 |
5.2 历史效应 |
5.3 活动场域 |
5.4 内部动力 |
5.5 外部动力 |
5.6 组织机制 |
5.7 演化模式 |
5.8 时机把握 |
5.9 结果呈现 |
结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后记 |
四、向国内外知名研究型大学迈进(论文参考文献)
- [1]“双一流”背景下一流理工科大学文科发展路径与对策研究[D]. 吴婷. 重庆大学, 2019(09)
- [2]研究型大学基于科研的本科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 林依婷. 福建师范大学, 2018(09)
- [3]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研究[D]. 王平祥. 华中科技大学, 2018(05)
- [4]改革开放后中国高等体育教育发展历程研究 ——以14所体育院校为例[D]. 闫二涛. 北京体育大学, 2017(06)
- [5]我国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政策效应评价研究[D]. 欧玉芳. 武汉大学, 2017(06)
- [6]我国地方高校“省部共建”政策运行研究 ——以G大学为例[D]. 徐吉洪. 南京师范大学, 2017(05)
- [7]2011协同创新中心建设的案例研究 ——基于知识生产模式Ⅱ的视角[D]. 王春梅. 南京大学, 2016(06)
- [8]民族院校学科建设战略研究[D]. 陈达云. 华中科技大学, 2014(07)
- [9]研究型学院建设的路径研究[J]. 刘伟,齐晓梅,陈春生. 世纪桥, 2012(01)
- [10]大学愿景管理研究[D]. 王娟娟. 武汉大学, 20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