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实用新型专利介绍(论文文献综述)
李世斌[1](2021)在《中国信息披露型环境规制对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实现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长期粗放发展导致的生态环境问题近年来也开始集中出现,严重制约了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为缓解生态环境恶化带来的诸多问题,近年来我国不断提高生态文明建设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战略地位。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可以预见的是,未来我国将采取更为严厉的环境保护措施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在日益强化的环境规制约束下如何破解发展难题将是实现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目标的重点任务。而在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发展阶段背景下,依靠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经济转型升级是解决现有资源与环境约束的必要选择。因此,完善的环境规制体系将能够实现生态文明建设和创新驱动发展的良性互动。但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环境规制方面的研究和实践仍处于初期阶段,尚未形成完整科学的环境规制体系。具体表现为目前我国在环境规制政策的选择上缺乏科学合理的依据,长期依靠单一的环境规制政策工具,难以适应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要求,并且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企业以及经济的发展。这一问题的长期存在导致我国环境规制在实现短期环境治理目标的同时并没有产生足够的技术创新激励。而近年来以信息公开和披露为主要特征的信息披露型环境规制开始被世界各国广泛引用,在促进技术创新和生态环境保护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为弥补传统环境规制政策工具的技术创新激励不足问题,有必要对我国信息披露型环境规制的技术创新效应进行分析,从而通过完善我国环境治理体系实现生态文明建设和创新驱动发展的双赢目标。本文的主要目的是对信息披露型环境规制在中国的实践进行考察,分析在技术创新现实基础上信息披露型环境规制在创新驱动发展中可能发挥的作用,并在理论和实证分析层面验证信息披露型环境规制对区域和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本文综合采用文献分析与实践分析相结合、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比较分析与案例分析相结合、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信息披露型环境规制对技术创新的影响进行研究。首先,通过对我国信息披露型环境规制和技术创新现实基础进行分析,探讨信息披露型环境规制在技术创新激励中可能发挥的作用。其次,分析信息披露型环境规制对技术创新影响的机理,并针对城市和企业两个层面的数据构建计量模型,实证检验我国信息披露型环境规制对技术创新的实际影响。最后,针对我国技术创新导向信息披露型环境规制中存在的问题,在借鉴各国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本文主要得出以下结论:第一,在信息披露型环境规制对技术创新影响的机理上,本文认为以命令控制为主要特征的传统环境规制政策工具中仅包含政府和企业两个参与主体,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容易导致地方政府与污染企业的共谋行为,即使在较为严格的环境规制体系下,企业仍然缺乏技术创新激励。而当社会公众以第三方监管主体的形式参与到生态环境治理中时,能够起到弱化政府与企业的利益共谋行为的作用,从而产生源自于企业外部的技术创新激励,而社会公众参与环境行动的基础在于有效的信息供给制度。信息披露型环境规制进一步通过消费者选择和声誉机制加强了外部约束,推动落后产能的淘汰以及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实现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同时信息披露型环境规制能够在缓解环境信息不对称的条件下对传统环境规制的技术创新激励产生有效的调节作用。此外,良好的环境信息披露条件能够帮助金融机构有效识别企业环境风险,从而做出有效的投资决策,缓解企业在技术创新活动中面临的融资约束。第二,在信息披露型环境规制对区域技术创新影响的实证检验上,本文利用在2008年开始实施的《环境信息公开办法(试行)》构造准自然实验,针对2003-2018年中国264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构建双重差分模型及空间双重差分模型检验城市环境信息公开对技术创新水平的影响及其空间溢出效应,并采用平行趋势检验、PSM-DID方法、安慰剂检验等方法验证其稳健性,主要得出以下结论:环境信息公开政策确实显着地提高了城市整体技术创新水平,同时能够通过提高发明专利和绿色专利比重改善城市技术创新结构;环境信息公开对城市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是通过推动城市产业结构调整及公众参与的中介作用机制实现的;异质性分析表明城市区位对环境信息公开政策的技术创新效应影响不大,而重污染城市中该效应的显着程度要低于中轻度以及低污染地区;城市间技术创新水平存在正向的空间相关性;环境信息公开对城市间技术创新的影响存在显着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环境信息公开对城市技术创新影响的空间溢出效应会随着地理距离的增加,呈现出先增强后衰退的特征,省界对于环境信息公开的技术创新外溢效应具有较大影响。第三,在信息披露型环境规制对企业技术创新影响的实证检验上,本文针对2008-2019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面板数据构建回归模型,检验信息披露型环境规制对微观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并进一步分析影响机制、影响异质性。主要得出以下结论:环境信息披露和环境管理体系认证这两类信息披露型环境规制对于企业技术创新具有正向的促进作用,但具有一定自愿性的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的技术创新激励效应要弱于具有一定强制性的环境信息披露;在对技术创新结构的影响上,环境信息披露能够促进企业发明专利以及绿色专利占比的提高,而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则对实用新型专利占比的提升具有促进作用,并且不利于企业发明专利占比的提高;分位数回归结果表明,各分位点处环境信息披露质量以及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均为正,同时随着分位点的提高,环境信息披露质量和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对技术创新的影响呈现出先增强后减弱的特征;信息披露型环境规制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会随企业所处区域的不同而呈现出一定的异质性,东部地区环境信息披露的技术创新激励效应要优于其他地区,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对各区域企业技术创新均不存在显着影响;信息披露型环境规制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会随着企业所处行业的不同而呈现出一定的异质性,环境信息披露和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对重污染行业中企业技术创新不存在显着影响,对于非重污染行业中企业的技术创新的影响显着为正,环境信息披露对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并不显着,但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对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显着为正;信息披露型环境规制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会随着企业性质的不同而呈现出一定的异质性,环境信息披露质量对中央国有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显着为正,对于地方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的影响并不显着,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对于非国有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显着为正,但对于国有企业的影响并不显着;环境信息披露和环境管理体系认证这两类信息披露型环境规制均能够有效缓解企业融资约束,并通过这一中介机制对技术创新产生影响;环境信息披露和环境管理体系认证这两类信息披露型环境规制均能够有效调节传统环境规制政策工具对企业产生的技术创新激励效应。基于上述分析,本文在以下四个方面实现了创新:第一,完善了“波特假说”中关于合适的环境规制工具选择的研究框架。本文通过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梳理对信息披露型环境规制这一新兴理论概念进行系统地阐释,并通过实践分析、理论探讨和实证检验考察其对技术创新的影响,为该领域的后续研究提供了一个可能的方向。第二,丰富了信息披露型环境规制对技术创新影响的理论分析框架。本文从公众参与、产业结构调整的角度分析了信息披露型环境规制对区域技术创新的影响机理,从调节传统环境规制、缓解企业融资约束的角度分析了信息披露型环境规制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机理,这为采用多样化的环境规制政策工具实现生态文明建设和创新驱动发展的双赢目标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和研究视角。第三,拓展了信息披露型环境规制对区域和企业技术创新影响的实证研究。本文创新性地利用城市和企业两个层面的样本数据,对城市环境信息公开、企业环境信息披露以及环境管理体系认证这三类信息披露型环境规制政策工具对技术创新影响的实际效果进行系统和深入的检验,进一步拓展了“波特假说”在中国的实证经验。
赖晓敏[2](2021)在《中国农业专利的数量、质量与经济效果研究》文中认为科技兴农战略下,中国农业专利事业发展迅速,但发展过程中的研发不平衡与转化不充分问题愈发突显。得益于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发展,中国农业专利规模持续扩大,新增专利数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一,且增速不断加快,后发优势明显,在特定技术领域实现由“跟跑”向“并跑”甚至是“领跑”的跨越。与此同时,专利发展过程中显现出研发不平衡、转化不充分问题,前者主要表现为农业专利在数量布局、质量层次和研发主体结构上存在失衡现象,后者主要表现为农业专利的加速扩张与农业经济的增速放缓不相适应,二者的脱钩反映出农业专利的质量不高与应用转化不足。对此,围绕如何量化并解释中国农业专利不平衡不充分发展问题,研究依次从专利数量、专利质量和专利经济效果三方面入手,综合利用专利文献计量、空间计量经济学、二元选择模型和机器学习等方法,在量化把握农业专利数量与质量水平现状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中国农业专利产出数量水平的均衡收敛机制,农业专利质量水平的长期优化机制,以及农业专利推动产业经济发展的转化扩散机制,并据此提出推动中国农业高质量专利研发与转化的政策建议。研究主要内容和结论包括:(1)中国来源和受理的农业专利规模整体不断扩大,1985-2019年中国来源和受理的累计农业发明申请、发明授权和实用新型数分别居世界第一、第二和第一;中国农业专利多布局在以植物栽培、农药、饲料、养殖管理和肥料等小类为主的农业生产领域和以食品饮料加工处理小类为主的食品加工领域;首要应用行业是以农业生产专用设备制造、农业中间品制造和农产品加工等为主的制造业,其次是以各种农作物种植栽培为主的农林牧渔业;企业和科研机构是研发主力,个体占比趋于下降。整体上,专利数量和申请人规模在1985-1995年技术引进期较小,此后进入技术发展期,并在2008-2019年技术发展期第二阶段加速增长;不同技术领域和研发主体的技术生命周期演进存在一定差异。(2)中国农业专利呈现自东向西递减分布,数量水平由高到低分别为华东区、华北区、东北区、中南区、西北区和西南区,且各区域研发主体结构不同;数量水平的省域分布高度失衡,失衡主要由区域间差异引起,区域内相对均衡;数量水平分布具有负空间自相关性,省域分布以低高聚类为主,其次是高低聚类。发明申请和实用新型水平的省域分布呈绝对β收敛,且在技术相似和产业相似两种关联矩阵下的收敛速度快于反距离和邻接关系两种地理矩阵,而科研机构和企业三类专利水平均呈绝对β收敛,个人则仅发明授权和实用新型水平收敛;引入控制变量后,全样本和各主体的三类专利水平仍呈现条件β收敛,其中技术市场发育对各专利水平增速均有促进效果。(3)中国农业专利质量水平符合技术生命周期演化特点,在1996年进入技术发展期之后质量水平被稀释下降,质量综合指数由期初的0.70降至期末的0.40,质量的子维度技术通用性、技术创新性、法律价值和经济价值也在发展期有所下降;空间分布上,技术创新性、法律价值和经济价值呈现东高西低特点,三者分布在前期呈现一定的空间失衡,而技术通用性和综合质量水平始终较为均衡。专利规模扩张也带来泡沫专利规模的上升,累计泡沫23,135件,整体泡沫化程度为11.70%,泡沫规模在2008-2019年呈加速上升趋势,但泡沫化程度略有下降;泡沫专利空间格局与农业专利总量格局一致,即东多西少,省域分布由失衡转为均衡,但本土专利的泡沫化程度远高于境外来源专利。无论是Logit、Probit和异方差Probit模型,还是随机森林和BP神经网络算法,各方法对非泡沫专利的预测精度均趋于100.00%,但在泡沫专利的预测上,仅随机森林算法在训练样本内有99.24%的预测精度,其余方法均有明显第一类错误。(4)静态空间杜宾模型表明,中国农业专利质量及其构成受本地和相关地区农业研发要素投入、研发主体发育和创新外部环境三方面因素影响,其中研发人员投入在关联矩阵下对专利技术创新性和法律经济的间接效应为负,经费投入对技术通用性和法律价值的直接效应为正,对技术价值、法律价值和整体质量的间接效应均为负;科研机构发育对技术创新性具有正向间接效应,企业发育在地理矩阵下对法律价值和整体质量的间接效应为正,在关联矩阵下对法律价值的间接效应为负;基础研究在地理矩阵下对技术通用性、法律价值和综合质量的各效应均为负,技术市场对技术通用性、法律价值和综合质量的各效应均为正,科技转化服务对法律价值和综合质量的直接效应为负,对临近地区技术创新性的间接效应为正,信息化在地理矩阵下对技术通用性和法律价值的间接效应为负,但对经济价值为正。动态空间杜宾模型表明专利的技术通用性和法律价值具有累积性,受经济价值影响,综合质量在地理矩阵下具有累积效应,在关联矩阵下具有收敛性;动态模型中上述长期边际效应依旧成立,并进一步证实长期与短期效应的作用方向多相反。(5)以种植业为例,各空间模型中农业有效专利对农业经济产出的回归系数均显着为正,并大于普通面板模型结果,表明农业专利同时存在地理临近和技术供需联系两种扩散渠道;反距离矩阵、邻接关系矩阵、技术相似矩阵和产业相似矩阵四种空间权重下,专利对农业经济产出的总贡献分别为12.30%、12.72%、13.41%和13.16%,贡献率仅次于化肥(50.00%左右)和劳动(20.00%左右)投入,与机械投入(10.00%左右)相近;专利对农业经济的总贡献效应以本地直接效应为主,四种矩阵下的直接效应分别为11.97%、16.07%、18.29%和14.36%,而间接效应分别为0.33%、-3.35%、-4.88%和-1.21%,这种差异化的间接效应表明专利的空间溢出包含由技术扩散产生的正向辐射增益效应和农业物候相似凸显的专利权负向排他效应两部分。研究可能的创新之处有三个方面:(1)拓展并验证了农业科技创新活动的空间关联。在探讨农业科技研发绩效和经济贡献过程中,不仅考虑了反距离矩阵和邻接关系矩阵刻画的常见地理溢出效应,还基于夹角余弦定理拓展并检验了技术和产业结构相似地区间的技术供需关联溢出效应。(2)基于专利视角测度农业技术创新的经济效果。相比以往研究采用的政府科技经费投入变量,专利作为应用研究的直接成果,避免了兼顾基础研究的政府经费投入会夸大实际技术研发支出,并能全面涵盖科研机构、企业和个人等各类技术研发主体。(3)探索了农业专利质量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综合技术价值、法律价值和经济价值三个维度构建质量评价体系,系统量化了中国农业专利质量现状格局,并讨论了研发要素投入、科研主体发育和创新外部环境三方面因素对综合质量及其子维度构成的影响。
刘三英[3](2021)在《风投机构声誉高低对企业创新能力影响的案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历来重视创新发展,强调要以创新驱动作为发展引擎,增强经济活力,推动经济发展,国务院2018年下发的《关于推动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打造“双创”升级版的意见》便体现了我国对创新的重视。创业企业一直以来都被看作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的主力军,但创新创业存在缺乏足够的资金和专业管理团队等风险和困难,因此创业成功率不高。风险投资机构能为其提供资金,还能运用自己的管理经验帮助企业快速成长。风险资本作为一种长期投资,追求的是高收益,帮助企业提高创新能力,促进企业发展,推动上市也有利于获得高额回报。但风险投资行业是一个竞争者众多的行业,创业企业和投资者之间的信息存在不对称性,而风投机构声誉可以降低这种不对称性,使投资者与创业企业能够更好地对接,因此声誉的作用十分重要。许多学者也围绕风投机构声誉作了相关研究,但尚未形成统一结论。基于此,本文将风投机构分为高声誉和低声誉,并选取对比企业研究声誉不同的风投机构是否均能够提升被投资企业创新能力,以及提升程度的差异。本文先介绍了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梳理了相关的资料及文献。其次,从资源基础、信息不对称等理论出发分析了风投机构声誉对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机理,并介绍了风投机构声誉的衡量指标。然后,介绍了对比风投机构、对比企业创新能力指标的选取,并对筛选出的对比风投机构和企业进行了简要介绍。最后,对不同声誉的风投机构对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进行案例分析,得出结论、建议以及本文的不足之处。研究发现:(1)高声誉风投机构能够提升企业创新能力。(2)低声誉风投机构能够提升企业创新能力。(3)高声誉与低声誉风投机构对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没有显着差异。这可能是因为风投市场上还存在逐名效应,风投机构希望建立或维持声誉以展现自己的投资能力以便进行再融资,因而忽略了对企业长期发展的重视。尤其对高声誉风投来说,往往投资项目众多、投资额很大,因而在竞争激烈的风投行业面临很大的再融资压力,而维持长期以来积累的高声誉对其再融资又至关重要,因此可能未对企业长期的创新发展给予足够的重视。
郑鹏鑫[4](2021)在《基于专利分析的H冷链物流公司技术研发机会识别》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消费理念不断升级,社会对冷链物流的需求也不断加大,各企业、组织和高校持续提高对冷链物流技术的研发投入。H冷链物流公司是一家大型农业民营企业的全资子公司,有较强的技术研发和资金实力,目前已经有覆盖全国的冷链物流网络。H公司为了贯彻公司技术发展战略,确定在冷链物流技术领域的布局和研发投资,需要了解和参考当前冷链物流技术的发展演变趋势以及各项技术的成熟度,并寻找有潜力的技术机会,以巩固自身在冷链物流领域的技术优势。专利文献中包含了世界上超过90%的技术信息,是进行技术分析非常合适的数据源。本文以incopat专利数据库中我国冷链物流技术相关专利为数据来源,引入LDA主题模型来对冷链物流技术专利文本集中隐含的技术主题进行挖掘,得到了各个时间段内从专利文献中挖掘出的技术主题,例如从2020年得到了疫苗转运装置、保鲜箱结构、信息监测系统等8个技术主题,从总文本集中得到了信息监测系统、减震支撑机构、制冷系统等14个技术主题。并基于LDA模型输出的结果,分三类演变趋势进行了冷链物流技术的技术主题强度的演变分析。在进一步对H冷链物流公司相关的冷链物流技术的成熟度进行分析前,本文根据2020年已公开的专利量,预测了2020年申请的专利量。然后提出并构造了专利成果指数的概念,将主题强度和不同类型专利的技术权重考虑进来,可以使用专利成果指数更有针对性地进行Logistic曲线拟合,进而更合理地分析技术成熟度。然后针对已经处于成熟度中期的两项冷链物流技术,使用文献术语密度地图,划分技术潜力组群,进一步地对技术潜力机会进行发掘,最终得出H冷链物流公司可以参考的技术研发方向。
周浩[5](2020)在《我国实用新型专利的审查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由于我国实用新型专利仅需通过初步审查即可授权,不需要对创造性等实质性缺陷进行审理,因此不具有专利性的实用新型申请也很容易获得授权。这些专利的稳定性不高,市场运用情况不佳,不仅浪费社会资源,还阻碍技术创新。所以,改革实用新型专利的审查模式势在必行。本文首先分析我国实用新型专利初步审查模式的设立背景、发展现状和引发的问题,然后对比分析德国、日本、韩国、巴西、澳大利亚以及美国等国家关于实用新型专利的审查模式和相应的配套制度,最后根据我国当下国情需要提出先在过渡阶段实施自愿实质审查模式,等国家的经济科技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再全面实施实质审查模式。基于对我国社会的发展规律、创新实践以及政府政策等因素的考虑,在自愿实质审查模式的过渡阶段和全面实质审查模式的最终阶段,都需要配套制定相应的制度。本文就实质审查模式中请求实质审查的时机、专利局受理专利申请和答复文件的期限以及申请人答复审查意见通知书的期限等相关期限,以及新颖性与创造性的实质性判断标准都给出了初步的建议,并且对专利权评价报告制度的保留或者废除提出建议,从而在实用新型专利从初步审查模式逐渐过渡至自愿实质审查模式,直至最终的全面实质审查模式的过程中,仍保持实用新型专利审查周期较发明短的特性。同时,在过渡阶段建议将实用新型的保护客体扩大为一切产品,最终阶段建议将实用新型的保护客体扩大为与发明专利一样,对于经过实质审查的实用新型专利,适应性延长其保护期限。这些措施能够提高实用新型专利的稳定性,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垃圾专利的生产,节约行政、司法和社会资源,进一步促进创新主体的创新热情,从而推动社会科技和经济的发展。
单来[6](2020)在《ZB知识产权服务公司淮海经济区市场营销策略研究》文中认为在我国经济发展放缓,经济结构在快速、深入的调整,知识产权尤其是专利对当下各类社会主体生存、竞争、发展等阶段均产生重要影响甚至是决定性影响。国内专利申请数量逐年上升,市场体量不断扩大。专利代理服务机构数量随着市场的增长,而大幅快速增加。服务机构的增加加快了行业的发展也加剧了行业竞争。市场在快速的变化,各类申请专利的主体的需求出现了分化和分级,同时不同地区的市场环境也有非常大的区别。徐州作为新二线城市,具备一线以及三四线城市的一些特性,同时徐州所在淮海经济区知识产权行业发展迅速。研究淮海经济区市场环境,并针对初创型专利代理服务机构的发展提出市场营销策略,对行业内不同类型的代理服务机构均具有参考意义。有利于专利代理服务行业快速发展和升级。本文运用PEST对淮海经济区市场宏观环进行了分析,之后利用SWOT分析法挖掘ZB知识产权服务有限公司的优势劣势以及机遇和威胁,明确公司的自身处境。而后本文运用STP理论先后开展专利代理服务市场细分,寻找目标市场和市场定位等工作,并在分析总结经验以及市场调研结果的基础上制定了ZB知识产权服务有限公司新的营销策略,通过7P营销进行详尽的阐述。本文的结论有:1、根据市场分类公司选择集中性目标市场策略,针对本地市场主要推出适合本地技术产出单位的个性化或是定制化代理服务。对于外围市场主要推出标准化高授权率的代理服务。2、产品以发明专利风险代理为主要产品,渠道根据本地和外围的不同本地以线下的地推为主,外围市场以电话和小平台(小程序、公众号、微信)结合为主。对于价格则以低于市场平局或是客户预期为定价策略。促销上,则依靠精准的广告投放渠道投放广告。有形展示则主要将授权率这一信息做有形化的展示。人才建设是公司根本,将复杂工作分化成多个环节,快速培养人员,同时与国内顶尖水平的事务所公用相同的培训课程,提升整体实力。最后对各类与客户对接的程序以尽可能降低客户时间成本为原则,提高整体效率。该论文有图14幅,表7个,参考文献51篇。
曹子傲[7](2020)在《科技创新视角下欧洲专利制度演变规律及其启示》文中认为欧洲是专利制度的摇篮和发源地。自从具有现代意义上的第一部专利法——1624英国《垄断法案》颁布以来,欧洲专利制度走过了近400年的历程。如果将封建王室授予的垄断特权看作是萌芽状态的专利权,那么欧洲专利制度则经历了600年的沧桑巨变。纵观整个欧洲专利制度的演变史,我们可以发现,它不仅是一部科技创新史,而且是一部社会进步史。一方面,科技创新催生了专利制度,并推动专利制度随时代变迁而不断改革发展,另一方面,专利制度又反过来促进科技创新不断取得新的成果。在科技创新和专利制度互动互促中,经济得以发展,社会得以进步,文明得以延续。欧洲专利制度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呈现出专利制度与科技创新互动互促、私人利益与公共利益统筹兼顾、专利申请程序由繁琐走向简化、专利保护的客体范围逐渐扩大、保护强度与技术需要相互协调等演变规律。相对于发达国家而言中国专利制度起步较晚,为了保证专利制度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促进作用,我们应积极学习欧洲专利制度的成功经验,建立一个真正与我国现实语境相符合的专利制度体系。欧洲专利制度的发展规律启示我们: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利制度建设中,必须深入推进“两大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知识产权强国战略),必须保持利益动态平衡,必须优化专利申请程序,必须扩大专利客体范围,必须适时调整保护强度。
舒欣[8](2020)在《中国制造业企业专利行为研究》文中指出中共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的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面向高质量发展的中国,持续的技术创新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石,而专利作为重要的创新战略资源,其增长也必然要由“快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增长”。中国的专利申请量自2000年后开始“爆炸式”增长,在2011年中国已然成为专利申请量第一大国,然而对于中国专利的增长和质量的研究多基于宏观层面,鲜有从微观层面剖析企业专利行为的研究。本文基于江苏省制造业企业跨期微观创新调查,首次在国际可比框架下,对中国制造业企业专利行为的微观机制、专利申请的动机以及专利行为对企业绩效的影响进行深入研究。首先,本文立足于国际比较的视角,从专利制度、宏观专利行为和微观企业专利行为的特征事实进行全方位比较。主要的结论有:中国的专利制度经历了从主动借鉴到外部驱动,再到内部驱动不断创新的过程,现行的专利体制仍需在专利保护强度、审查力度和效率以及专利实施和运用方面做出改进;中国与美国企业相似,都最重视采取商标或保密来保护创新产出而不是申请专利,而日本企业则最偏好采用专利保护创新成果;中国专利申请的实质性动机低于发达国家,而防止专利诉讼的策略性动机高于欧洲与美国。其次,本文采取了混合截面的定序logit回归实证分析企业专利的选择机制,回答制造业企业是否更偏好选择专利来保护创新成果的问题,并且对这一选择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中国企业最偏好商标机制来来保护创新;我国企业对创新保护机制的选择在这十多年间由偏好保密等非正式机制转向了专利等正式保护机制,尤其对专利机制的使用意愿大幅增加,这一意愿的转变从微观角度部分解释了中国专利激增的事实,即企业自身申请专利的意愿增强;企业对不同机制的偏好与企业规模、创新类型及行业有关。进一步,通过分样本回归,我们指出引进工艺创新企业和中小企业在2002年不存在策略性专利行为,而在2014年出现明显的策略性专利行为。进一步地,本文依旧采用混合截面的定序logit回归实证分析企业的专利申请动机,然后进一步将企业专利申请动机划分为策略性动机和实质性动机,并对影响企业选择这两类动机而申请专利的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发现:(1)中国制造业企业出于多元动机申请专利,以实质性动机为主,辅以策略性动机;(2)企业出于不同动机申请专利受到企业规模、企业年龄、企业家教育程度、政府扶持政策与专利有效性的影响;(3)专利有效性会显着降低企业的策略性创新行为;(4)政府补贴显着降低企业策略性产品创新行为,但对工艺创新的专利申请动机影响不明显。再者,本文还对企业专利行为带来的结果进行分析,关注企业专利行为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主要分为两个部分:一是通过构建三阶段CDM模型,对企业选择专利等正式机制和选择保密等非正式机制带来的对企业绩效的影响进行分析;二是探讨申请专利的动机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采取保密等非正式保护机制会显着降低企业短期内的绩效,而采取专利等正式保护机制对企业绩效没有显着影响;企业专利申请动机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因创新类型而有所差异,在2002年两类创新的专利申请动机对企业绩效没有明显影响,2014年策略性工艺创新动机会显着降低企业短期内的绩效,而策略性产品创新动机会显着提升企业短期利润。最后,对本文研究进行总结,并提出政策建议与未来研究方向。专利的数量型增长到质量型增长的转变不是一蹴而就的,在政策上可以通过构建专利数量与质量协调发展的体制机制、精准助推“实质性创新”的企业发展、健全创新补贴机制;在知识产权法律体系上,可以效仿日本、韩国主动弱化实用新型专利制度,明确实用新型专利与发明专利之间的相互转化机制,提高专利审查质量和审查效率,加强政府相关部门的效率和服务意识。通过一系列措施,激发我国企业高质量、实质性专利的内在研发动力,促使企业专利申请实现由“高增速”转向“高质量”的转变。本文的研究和结论为制定有效全面的保障企业创新产出的政策拓宽了思路,对推进知识产权强国建设有重要意义。
彭壮壮[9](2020)在《房地产价格对区域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自房地产市场化改革以来,房地产一直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房地产市场的是经济发展的强劲动力。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技术创新成为发展的核心动力。而房地产市场价格过度上涨,影响地区金融市场资金流向,创新人才流出和企业家冒险精神等,对区域创新形成挤出效应,不利于地区创新水平的提高。过度的房地产市场已经形成巨大的泡沫风险,而适度的房地产价格上涨,将会为地方政府带来更多财政收入,用于财政科技研发投入促进地区创新水平提升,土地财政收入仍然是主要财政收入来源。因此,本文从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两个角度,来分析房地产价格对区域技术创新的影响。首先在梳理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理论上分析房地产价格对区域创新的影响机制和途径。然后收集和整理中国除西藏外,2007-2018年的30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面板数据,利用工具变量的两阶段最小二乘法(2SLS)和工具变量广义矩估计(IV-GMM),进行实证检验。并按照专利分类,分别研究房价对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的影响,并分析在东部发达地区和中西部欠发达地区,房地产价格对区域创新影响的差异。利用门槛模型检验在不同商品房空置率区间下,房地产价格对区域技术创新的影响。通过上述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本文发现:(1)总体上来说,房地产价格对区域技术创新都存在显着抑制作用,即房地产对区域创新总体上表现出负面抑制作用;(2)但是在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存在区域性差异;(3)从三种分类型专利结果来看,房地产价格主要对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存在影响,而对外观设计型专利影响效果不显着;(4)房地产价格对区域技术创新在不同商品房空置率水平下存在异质性影响,在地区商品房空置率低于0.1406时,房地产价格每提高1个百分点,区域创新水平将减少0.311个百分点;地区商品房空置率在0.1406和0.2280之间的中度区域时,房地产价格每上升1个百分点,人均专利授权量将降低0.51个百分点;在房地产空置率高于0.2280的高区间时,房价每上升1个百分点,人均专利授权数将降低0.67个百分点。根据研究结果,本文从控制房地产价格过快上涨,降低房地产空置率水平,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等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张翰雄[10](2020)在《专利、实用新型、外观设计三法分立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专利法》体系结构的特点之一,是将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三种专利权客体同时规定在一部法律文本之中,并将三种发明创造均称为"专利"。这一特点正在遭到质疑和诟病,由此产生了主张将《专利法》进行"三法分立"的主张。《专利法》的体系结构调整,应建立在尊重立法历史和法律稳定性的基础上,通过研究法律体系"分"与"合"的内在规律,结合我国民法典编纂和知识产权法体系化的整体趋势,从内生性动因和外生性动因两方面分析《专利法》"三法分立"的必要性与合理性,不应简单地将"分"与"合"的关系割裂开来,片面追求"三法分立"。《专利法》"三法分立"作为解决专利制度弊病的可能手段,也并不具备充足的合理性与可行性。应当以专利法的体系化为目标,综合运用"分"与"合"的技术,在"统分结合"的路线指导之下,实现《专利法》体系结构和内容的优化。
二、实用新型专利介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实用新型专利介绍(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信息披露型环境规制对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与述评 |
1.2.1 环境规制政策工具选择相关研究 |
1.2.2 环境规制对技术创新行为及绩效影响相关研究 |
1.2.3 信息披露型环境规制对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 |
1.2.4 现有研究述评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5 主要创新与不足之处 |
1.5.1 主要创新 |
1.5.2 不足之处 |
第2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环境规制 |
2.1.2 信息披露型环境规制 |
2.1.3 技术创新 |
2.2 信息披露型环境规制理论基础 |
2.2.1 外部性与环境规制相关理论 |
2.2.2 信息不对称下环境规制相关理论 |
2.2.3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 |
2.3 信息披露型环境规制影响技术创新的理论基础 |
2.3.1 技术创新理论 |
2.3.2 波特假说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中国信息披露型环境规制对技术创新影响的现实基础 |
3.1 中国信息披露型环境规制的现实基础 |
3.1.1 中国信息披露型环境规制的演进历程 |
3.1.2 中国信息披露型环境规制的现状特征 |
3.1.3 中国信息披露型环境规制的成效及存在的问题 |
3.2 中国技术创新的现实基础 |
3.2.1 中国技术创新政策支持背景 |
3.2.2 中国技术创新现状 |
3.3 中国技术创新现实问题及信息披露型环境规制可能发挥的作用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信息披露型环境规制对技术创新的影响机理分析 |
4.1 信息披露型环境规制对区域技术创新的影响机理 |
4.1.1 基于公众参与的分析 |
4.1.2 基于产业结构调整的分析 |
4.2 信息披露型环境规制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机理 |
4.2.1 基于对传统环境规制调节作用的分析 |
4.2.2 基于缓解企业融资约束的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信息披露型环境规制对区域技术创新影响的实证研究 |
5.1 信息披露型环境规制对区域技术创新影响的本地效应 |
5.1.1 研究设计与数据介绍 |
5.1.2 实证结果与分析 |
5.1.3 进一步分析 |
5.2 信息披露型环境规制对区域技术创新影响的邻地效应 |
5.2.1 城市技术创新空间相关性检验 |
5.2.2 空间面板模型设定 |
5.2.3 空间计量模型的估计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信息披露型环境规制对企业技术创新影响的实证研究 |
6.1 模型构建与数据介绍 |
6.1.1 模型构建 |
6.1.2 数据介绍 |
6.2 实证结果与分析 |
6.2.1 基准回归结果 |
6.2.2 基准回归结果的稳健性检验 |
6.2.3 基于技术创新结构的分析 |
6.2.4 分位数回归结果 |
6.2.5 异质性分析 |
6.2.6 中介效应分析 |
6.2.7 调节效应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主要结论与对策建议 |
7.1 主要结论 |
7.2 对策建议 |
7.2.1 构建完善的信息披露型环境规制管理体系 |
7.2.2 充分发挥各类信息披露型环境规制对技术创新的激励作用 |
7.2.3 发挥公众参与在提高信息披露型环境规制技术创新激励中的作用 |
7.2.4 发挥产业结构调整在提高信息披露型环境规制技术创新激励中的作用 |
7.2.5 发挥市场机制在提高信息披露型环境规制技术创新激励中的作用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2)中国农业专利的数量、质量与经济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专利研发 |
1.3.2 专利评价 |
1.3.3 专利转化 |
1.3.4 研究述评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3 研究方法 |
1.5 可能的创新 |
第2章 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
2.1 理论基础 |
2.1.1 技术创新理论 |
2.1.2 TRIZ创新方法理论 |
2.1.3 内生经济增长理论 |
2.2 概念界定 |
2.2.1 农业专利 |
2.2.2 农业专利技术生命周期 |
2.2.3 农业专利质量 |
2.3 理论分析框架 |
2.3.1 农业专利的数量增长与趋同 |
2.3.2 农业专利的质量评价与甄别 |
2.3.3 农业专利的有效应用与转化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中国农业专利的数量格局与技术生命周期 |
3.1 数据来源与研发方法 |
3.1.1 数据来源 |
3.1.2 研究方法 |
3.2 中国农业专利的数量分布 |
3.2.1 中国农业专利的全球地位 |
3.2.2 中国农业专利的IPC分布 |
3.2.3 中国农业专利的行业分布 |
3.2.4 中国农业专利的主体分布 |
3.3 中国农业专利的技术生命周期 |
3.3.1 中国农业专利技术整体发展阶段 |
3.3.2 主要农业技术领域的生命周期比较 |
3.3.3 三大主体的农业专利技术生命周期比较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中国农业专利的空间分布与收敛性 |
4.1 研究设计 |
4.1.1 研究方法 |
4.1.2 数据来源 |
4.2 中国农业专利的空间分布 |
4.2.1 中国农业专利的省域分布 |
4.2.2 中国农业专利水平的空间均衡性 |
4.2.3 中国农业专利水平的空间自相关性 |
4.3 中国农业专利的收敛性 |
4.3.1 中国农业专利水平的绝对β收敛 |
4.3.2 中国农业专利水平的条件β收敛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中国农业专利的质量分布与泡沫甄别——以授权发明为例 |
5.1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
5.1.1 研究方法 |
5.1.2 数据来源 |
5.2 中国农业专利质量分布 |
5.2.1 基于综合评价指数的专利质量比较 |
5.2.2 基于专利宽度的技术通用性分析 |
5.2.3 基于专利被引的技术创新性分析 |
5.2.4 基于专利权利要求的法律价值分析 |
5.2.5 基于专利存续期的经济价值分析 |
5.3 中国农业泡沫专利分布 |
5.3.1 中国农业泡沫专利规模 |
5.3.2 中国农业泡沫专利分布 |
5.3.3 中国农业泡沫专利空间均衡性 |
5.4 中国农业泡沫专利识别 |
5.4.1 基于二元选择模型的泡沫专利识别 |
5.4.2 基于机器学习分类的泡沫专利识别 |
5.4.3 两类泡沫专利识别方法结果比较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中国农业专利质量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路径 |
6.1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
6.1.1 研究方法 |
6.1.2 数据来源 |
6.1.3 空间自相关检验 |
6.2 中国农业专利综合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 |
6.2.1 中国农业专利综合质量影响因素 |
6.2.2 中国农业专利综合质量边际影响 |
6.3 中国农业专利质量影响因素的作用路径 |
6.3.1 中国农业专利技术通用性路径 |
6.3.2 中国农业专利技术创新性路径 |
6.3.3 中国农业专利法律价值路径 |
6.3.4 中国农业专利经济价值路径 |
6.4 考虑创新累积效应的稳健性检验 |
6.4.1 综合质量影响因素稳健性 |
6.4.2 技术通用性影响因素稳健性 |
6.4.3 技术创新性影响因素稳健性 |
6.4.4 法律价值影响因素稳健性 |
6.4.5 经济价值影响因素稳健性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中国农业专利的经济效果评价——以种植业为例 |
7.1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
7.1.1 空间计量模型 |
7.1.2 数据来源 |
7.2 中国农业专利的经济贡献分析 |
7.2.1 模型适配度检验 |
7.2.2 地理视角下经济贡献分析 |
7.2.3 供需视角下经济贡献分析 |
7.3 中国农业专利的边际经济贡献 |
7.3.1 地理视角下边际经济贡献 |
7.3.2 供需视角下边际经济贡献 |
7.4 中国农业专利经济效果的稳健性检验 |
7.4.1 模型互为因果的内生性讨论 |
7.4.2 异方差空间面板杜宾模型 |
7.4.3 含固定效应的空间杜宾模型 |
7.4.4 广义空间两阶段最小二乘法 |
7.5 本章小结 |
第8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8.1 主要结论 |
8.1.1 中国农业专利数量加速增长,省域间数量水平呈现β收敛 |
8.1.2 中国农业专利质量阶段性下降,质量受多方面因素影响 |
8.1.3 中国农业专利具有显着经济贡献,贡献以本地直接效应为主 |
8.2 政策建议 |
8.2.1 优化农业技术研发资源配置,推动农业专利产出合理收敛 |
8.2.2 壮大市场化农业技术研发主体,加快农业技术诱致性创新 |
8.2.3 构建农业技术创新生态系统,促进农业高质量专利应用转化 |
8.3 讨论 |
8.3.1 研究不足 |
8.3.2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风投机构声誉高低对企业创新能力影响的案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关于风投机构声誉的文献综述 |
1.3.2 关于企业创新能力的文献综述 |
1.3.3 关于风投机构声誉对企业创新能力影响的文献综述 |
1.3.4 文献述评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创新点 |
2 理论基础 |
2.1 风险投资声誉理论基础 |
2.1.1 资源基础理论 |
2.1.2 信息不对称理论 |
2.1.3 信号传递理论 |
2.2 风投机构声誉及其对企业创新能力影响的机理分析 |
2.2.1 风投机构声誉的衡量 |
2.2.2 风险投资声誉对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机理 |
3 风险投资机构和被投资企业的选取与简介 |
3.1 风险投资机构的选取 |
3.1.1 风险投资机构的选取原则 |
3.1.2 风险投资机构的选取过程 |
3.2 被投资企业的选取 |
3.2.1 选取原则 |
3.2.2 选取过程 |
3.2.3 风险投资机构及对比企业选取结果 |
3.2.4 风险投资机构及对比企业简介 |
3.3 创新能力指标的选取 |
3.3.1 选取方法 |
3.3.2 选取结果 |
4 风险投资声誉对企业创新能力影响的案例分析 |
4.1 高声誉风投机构投资前后企业创新能力对比分析 |
4.1.1 中国风投与同创伟业对企业创新产出数量的影响 |
4.1.2 中国风投与同创伟业对企业创新产出质量的影响 |
4.2 低声誉风投机构投资前后企业创新能力对比分析 |
4.2.1 领汇创投管理与沅渡创投对企业创新产出数量的影响 |
4.2.2 领汇创投管理与沅渡创投对企业创新产出质量的影响 |
4.3 高声誉与低声誉风投机构对企业创新能力影响对比分析 |
4.3.1 中国风投与领汇创投管理对企业创新产出数量影响的对比分析 |
4.3.2 中国风投与领汇创投管理对企业创新产出质量影响的对比分析 |
4.3.3 同创伟业与沅渡创投对企业创新产出数量影响的对比分析 |
4.3.4 同创伟业与沅渡创投对企业创新产出质量影响的对比分析 |
5 研究结论、建议及不足之处 |
5.1 研究结论 |
5.1.1 高声誉风投机构能够提升企业创新能力 |
5.1.2 低声誉风投机构能够提升企业创新能力 |
5.1.3 高、低声誉风投机构对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无显着差异 |
5.2 研究建议 |
5.2.1 政府应重视风投机构声誉机制不断完善 |
5.2.2 风投机构应更重视企业创新质量 |
5.3 研究的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致谢 |
(4)基于专利分析的H冷链物流公司技术研发机会识别(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冷链物流技术研究现状 |
1.2.2 LDA模型研究现状 |
1.2.3 专利文本分析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和框架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主要创新点 |
1.5 本章小结 |
2 相关理论基础 |
2.1 LDA主题模型 |
2.1.1 LDA模型基本原理 |
2.1.2 LDA模型底层基础 |
2.2 技术生命周期理论和Logistic模型 |
2.2.1 技术生命周期理论 |
2.2.2 Logistic模型 |
2.3 本章小结 |
3 冷链物流技术主题挖掘与演变分析 |
3.1 数据收集及预处理 |
3.1.1 数据收集 |
3.1.2 数据预处理 |
3.2 LDA主题挖掘 |
3.2.1 LDA主题模型参数设置 |
3.2.2 主题挖掘及可视化 |
3.3 冷链物流技术强度演变分析 |
3.3.1 技术主题强度计算 |
3.3.2 技术强度演变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H冷链物流公司相关技术机会分析 |
4.1 专利量预测及主题分类统计 |
4.1.1 2020 年专利量预测 |
4.1.2 各年份专利主题和类型数量汇总分析 |
4.2 专利成果指数分析 |
4.2.1 专利成果指数的构建 |
4.2.2 专利成果指数的计算 |
4.3 H冷链物流公司相关技术成熟度分析 |
4.3.1 Logistic曲线拟合 |
4.3.2 成熟度预测 |
4.4 基于密度地图的技术潜力区域分析 |
4.4.1 建立密度地图 |
4.4.2 识别技术潜力区域 |
4.5 H公司技术研发方向建议 |
4.6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研究结论 |
5.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我国实用新型专利的审查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现状和评述 |
一、关于我国实用新型专利审查标准的研究 |
二、关于我国实用新型专利转换制度的研究 |
三、关于我国废除实用新型专利制度的研究 |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我国实用新型专利审查模式的设立与问题 |
第一节 全球实用新型专利的现有审查模式 |
一、形式审查模式 |
二、初步审查模式 |
三、自愿实质审查模式 |
四、实质审查模式 |
第二节 我国实用新型初步审查模式的背景与意义 |
一、初步审查模式构建的背景 |
二、初步审查模式的时代发展 |
三、初步审查模式的社会意义 |
第三节 我国实用新型初步审查模式引发的问题 |
一、实用新型专利数量大但质量低 |
二、极大浪费行政司法和社会资源 |
三、影响创新热情和社会科技发展 |
第三章 国外实用新型专利审查模式的借鉴与启示 |
第一节 国外实用新型专利的形式审查模式 |
一、德国实用新型专利的形式审查模式 |
二、日本实用新案专利的形式审查模式 |
第二节 国外实用新型专利的实质审查模式 |
一、韩国实用新型专利的实质审查模式 |
二、巴西实用新型专利的实质审查模式 |
第三节 国外实用新型专利的自愿实质审查模式 |
一、澳大利亚创新专利的自愿实质审查模式 |
二、美国临时专利申请的自愿实质审查模式 |
第四节 国外实用新型专利审查模式的比较与启示 |
一、不同审查模式设立背景的比较分析 |
二、不同审查模式下配套制度的比较分析 |
第四章 我国实用新型专利审查模式的改革 |
第一节 实用新型审查模式改革的理由与方向 |
一、过渡阶段采用自愿实质审查模式的理由 |
二、最终阶段采用全面实质审查模式的理由 |
第二节 过渡阶段自愿实质审查模式的引入 |
一、自愿实质审查模式的程序设置 |
二、新颖性与创造性实质性缺陷审查的规定 |
三、仍然保留实用新型专利权评价报告制度 |
四、延长实质审查授权的实用新型保护期限 |
五、扩大实用新型专利保护客体为一切产品 |
第三节 最终阶段全面实质审查模式的构建 |
一、全面实质审查模式的程序设置 |
二、全面实质审查模式的相关制度 |
三、将实用新型保护客体扩大到与发明相同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表 |
(6)ZB知识产权服务公司淮海经济区市场营销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1 STP营销理论 |
2.2 服务营销理论 |
2.3 服务营销的7P |
2.4 知识产权服务的特点 |
2.5 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思路 |
3 ZB公司淮海经济区市场营销环境分析 |
3.1 ZB公司淮海经济区市场宏观环境分析PEST |
3.2 ZB公司微观环境分析 |
3.3 ZB公司SWOT分析 |
4 ZB公司STP策略制定 |
4.1 市场细分及描述 |
4.2 目标市场选择 |
4.3 产品定位 |
5 ZB公司淮海经济区市场营销策略制定 |
5.1 ZB公司产品策略 |
5.2 ZB公司价格策略 |
5.3 ZB公司渠道策略 |
5.4 ZB公司促销策略 |
5.5 ZB公司人才建设策略 |
5.6 ZB公司有形展示策略 |
5.7 ZB公司过程控制策略 |
5.8 ZB公司服务营销策略保障措施 |
6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1 专利代理服务需求调研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7)科技创新视角下欧洲专利制度演变规律及其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
1.3.1 研究方法 |
1.3.2 创新之处 |
2 欧洲专利制度的历史演变 |
2.1 “专利”溯源及欧洲专利制度史分期 |
2.1.1 “专利”的词源及含义 |
2.1.2 欧洲专利制度史分期 |
2.2 萌芽与孕育时期(中世纪后期—1624年):促进新技术开发与引进 |
2.3 形成与确立时期(1624年—十九世纪末):回应近代科学革命和产业革命的召唤 |
2.3.1 欧洲专利制度形成与确立的语境 |
2.3.2 英国《垄断法》的诞生及其修订 |
2.3.3 其他欧洲国家专利制度的确立 |
2.4 区域一体化、国际化时期(19世纪末至今):适应科技创新成果国际流动的需要 |
2.4.1 欧洲专利制度走向区域一体化、国际化的语境 |
2.4.2 走向区域一体化的专利公约 |
2.4.2.1 《欧洲专利公约》(EPC) |
2.4.2.2 《欧洲共同体专利公约》(CPC) |
2.4.2.3 欧洲专利一揽子计划 |
2.4.3 迈向国际化的专利公约 |
2.4.3.1 《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 |
2.4.3.2 《专利合作公约》(PCT) |
2.4.3.3 《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TRIPS协议) |
3 欧洲专利制度的演变规律 |
3.1 专利制度与科技创新互动互促 |
3.1.1 科技创新推动专利制度发展 |
3.1.2 专利制度促进科技创新进步 |
3.2 私人利益与公共利益统筹兼顾 |
3.2.1 保护专利权人利益是专利制度的首要任务 |
3.2.2 维护社会公共利益是专利制度的应有之义 |
3.2.3 统筹兼顾私人利益和公共利益是专利制度的二元价值目标 |
3.3 专利申请程序由繁琐走向简化 |
3.4 专利保护的客体范围逐渐扩大 |
3.5 保护强度与技术需要相互协调 |
4 欧洲专利制度演变规律对中国的启示 |
4.1 深入推进“两大战略” |
4.1.1 我国科技创新现状和面临的问题 |
4.1.2 欧洲在科技创新与专利制度互动互促方面的成功实践 |
4.1.3 对我国实现科技创新和专利制度互动互促的启示 |
4.2 保持利益动态平衡 |
4.2.1 我国专利制度在利益平衡方面的现状和问题 |
4.2.2 欧洲专利制度在利益平衡方面的有益实践 |
4.2.3 对完善我国专利制度利益平衡方面的启示 |
4.3 优化专利申请程序 |
4.3.1 我国专利申请程序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
4.3.2 欧洲在优化专利申请程序方面的先进经验 |
4.3.3 优化我国专利申请程序的启示 |
4.4 扩大专利客体范围 |
4.4.1 我国的专利客体范围与面临的挑战 |
4.4.2 欧洲关于可专利主题的探索和实践经验 |
4.4.3 欧洲可专利主题的实践探索对我国的启示 |
4.5 适时调整保护强度 |
4.5.1 我国专利保护强度的演变和存在的问题 |
4.5.2 欧洲调整专利保护强度的先进经验 |
4.5.3 对我国调整专利保护强度的启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8)中国制造业企业专利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内容与框架 |
1.4 主要创新点与不足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企业专利行为定义 |
2.2 企业专利行为的选择机制 |
2.3 企业微观创新调查 |
2.4 企业专利选择与动机:基于微观调查的研究 |
2.5 企业专利行为与企业绩效 |
2.6 评述 |
第三章 企业专利行为:国际比较 |
3.1 专利制度比较 |
3.2 企业专利行为的特征事实:宏观比较 |
3.3 企业专利行为的特征事实:微观比较 |
3.4 结论与启示 |
第四章 企业专利的选择行为 |
4.1 引言 |
4.2 理论基础与研究假设 |
4.3 研究设计 |
4.4 实证结果分析 |
4.5 研究结论 |
第五章 企业专利申请的动机 |
5.1 引言 |
5.2 企业专利动机的影响因素:理论基础与研究假设 |
5.3 研究设计 |
5.4 实证分析 |
5.5 研究结论与启示 |
第六章 企业专利行为与企业绩效 |
6.1 引言 |
6.2 理论基础与模型拓展 |
6.3 研究设计 |
6.4 实证分析 |
6.5 研究结论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政策启示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9)房地产价格对区域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的创新之处和不足 |
(一)创新之处 |
(二)不足之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文献评述 |
第三章 房地产价格与区域技术创新的理论分析 |
一、房地产泡沫理论 |
(一)房地产泡沫的内涵 |
(二)房地产泡沫的产生原因 |
(三)房地产泡沫的经济效应 |
二、房地产价格对区域技术创新的影响机制分析 |
(一)房地产价格对区域技术创新的正向促进作用影响机制 |
(二)房地产价格对区域技术创新的负面抑制作用影响机制 |
第四章 房地产价格对区域技术创新影响的实证分析 |
一、研究方法和模型设定 |
(一)面板数据研究方法 |
(二)模型设定 |
二、变量选取和数据处理 |
三、描述性统计 |
四、实证结果分析 |
五、分地区讨论 |
(一)东部地区 |
(二)中西部地区 |
六、稳健性检验 |
七、房地产价格对区域创新影响门槛回归实证分析 |
(一)门槛理论 |
(二)模型设计 |
(三)变量选取 |
(四)实证结果分析 |
(五)分地区实证结果分析 |
第五章 结论和政策建议 |
一、研究主要结论 |
二、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专利、实用新型、外观设计三法分立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次 |
一、中外专利法立法模式比较研究 |
(一)域外专利法变迁史概述 |
1.专利法律制度的孕育和初创 |
1)威尼斯 |
2)英国 |
3)美国 |
2.专利法律制度的发展与创新 |
1)德国 |
2)日本 |
3.小结 |
(二)中国《专利法》立法模式的历史背景 |
1.晚清至民国:初创专利制度 |
1)晚清至民国专利制度发展简史 |
2)继受论对晚清民国专利制度的深刻影响 |
2.新中国:重建专利制度 |
1)新中国专利制度建立的背景 |
2)《专利法》立法草案关于专利种类和法律结构的主要变化40 |
3)专利法保护几种专利的争论 |
4)《专利法》颁布后历次修改的基本脉络 |
3.小结 |
(三)专利法典型立法模式比较分析 |
1.单独立法模式 |
1)单独立法模式的主要特征 |
2)单独立法模式的优势和问题 |
2.部分合并立法模式 |
1)部分合并立法模式的主要特征 |
2)部分合并立法模式的优势和问题 |
3.“合并立法,法内分编”模式 |
1)“合并立法,法内分编”模式的主要特征 |
2)“合并立法,法内分编”模式的优势和问题 |
4.“合并立法,集中规定”模式 |
1)“合并立法,集中规定”模式的主要特征 |
2)“合并立法,集中规定”模式的优势和问题 |
(四)本章小结 |
二、法律体系统合与分解的内在规律 |
(一)从法律体系到民法法典化 |
1.法律体系的概念 |
2.法律体系化的功用 |
3.法律体系化与法律结构 |
4.法律体系化与民法法典化 |
(二)民法的“法典化”、“解法典化”与“再法典化”的启示 |
1.民法“法典化”:从“分”到“合” |
1)民法“法典化”的基本概念和历史脉络 |
2)法典的形成条件 |
3)民法典结构的内生动因的进一步解析 |
2.民法“解法典化”:作为一种“分”的力量 |
1)“解法典化”的背景和特征 |
2)“解法典化”的实质——民法体系结构的分解与重构 |
3.民法“再法典化”:再次从分到合 |
1)“再法典化”的定义和方式 |
2)“再法典化”的部分共性特征 |
3)“再法典化”对专利法体系结构的启示 |
4.小结 |
(三)知识产权法的“法典化” |
1.知识产权法“法典化”的背景 |
1)知识产权法基础理论通说的形成 |
2)“知识产权”概念的成型 |
3)世界知识产权保护由“分”到“合” |
4)知识产权司法和行政由“分”到“合” |
2.知识产权法“法典化”的现实条件和不利因素 |
1)我国知识产权法“法典化”的现实条件 |
2)我国知识产权法“法典化”的不利因素 |
3.知识产权法的分合之辨 |
1)知识产权法的体系化是“入典”的必经之路 |
2)知识产权法的现状迫使我国知识产权法走向体系化 |
3)知识产权法体系化中的“合”与“分” |
(四)本章小结 |
三、《专利法》“三法分立”合理性的再考察 |
(一)《专利法》“三法分立”对专利质量问题的回应能力 |
1.专利质量问题的背景 |
2.专利质量的多维度定义 |
3.专利质量问题的多元诱因和解决路径 |
1)科研层面的技术方案创造 |
2)科研成果转化为专利申请 |
3)行政层面的专利申请审查 |
4)专利权的行使和保护 |
4.小结 |
(二)《专利法》“三法分立”对专利标识混淆问题的回应能力 |
1.专利标识混淆的担忧和质疑 |
2.专利标识混淆的实证研究 |
1)受访者基本情况 |
2)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
3.解决专利标识混淆的合理进路 |
(三)《专利法》“三法分立”与外观设计制度定位问题 |
1.我国外观设计制度保护客体的再厘清 |
2.外观设计的主要法律保护模式 |
3.外观设计法律保护模式与立法模式的关系 |
4.外观设计应保留在《专利法》体系之中 |
(四)《专利法》“三法分立”在立法层面的可行性 |
1.“三法分立”的立法难题 |
2.“三法分立”的高昂成本 |
(五)本章小结 |
四、《专利法》统合之下的“三法分立”路径 |
(一)我国专利法律体系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
1.中国专利法律制度的整体框架 |
2.《专利法》的“法典基因” |
3.《专利法》的“解法典化”趋势 |
1)《专利法》以外的专利法律渊源在具体案件中的较多适用 |
2)《专利法》以外的专利法律渊源确立了大量新的法律规则 |
(二)在统合路径之下实现《专利法》“三法分立” |
1.保持统合的《专利法》体系结构 |
2.沿循“法典化”技术,逐步吸纳具体规则 |
3.提炼共性规则,单独成节整合特殊规则 |
五、结论 |
(一)建立法律体系结构“分”与“合”的综合辩证观 |
1.以辩证统一的眼光看待法律的“分”与“合”,尊重法律自我发展的基本逻辑 |
2.《专利法》体系结构优化调整的“统分结合” |
(二)充分考量多维度现实因素的影响 |
1.应匹配我国民法典编纂和知识产权法体系化的潮流和趋势 |
2.应审慎评价《专利法》“三法分立”对专利制度问题的回应能力 |
3.应谨慎评估《专利法》“三法分立”的社会效应 |
(三)以“体系化”为目标实现专利法体系结构优化 |
附录关于专利标识在消费中的引导和混淆情况的问卷调查 |
四、实用新型专利介绍(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信息披露型环境规制对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D]. 李世斌. 吉林大学, 2021(01)
- [2]中国农业专利的数量、质量与经济效果研究[D]. 赖晓敏. 华中农业大学, 2021
- [3]风投机构声誉高低对企业创新能力影响的案例研究[D]. 刘三英. 河北经贸大学, 2021(12)
- [4]基于专利分析的H冷链物流公司技术研发机会识别[D]. 郑鹏鑫. 东华大学, 2021(01)
- [5]我国实用新型专利的审查模式研究[D]. 周浩.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5)
- [6]ZB知识产权服务公司淮海经济区市场营销策略研究[D]. 单来.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7)
- [7]科技创新视角下欧洲专利制度演变规律及其启示[D]. 曹子傲. 中原工学院, 2020(05)
- [8]中国制造业企业专利行为研究[D]. 舒欣. 南京大学, 2020(12)
- [9]房地产价格对区域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D]. 彭壮壮. 河南大学, 2020(02)
- [10]专利、实用新型、外观设计三法分立问题研究[J]. 张翰雄. 私法,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