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画变革的当代大师——林风眠与他的画(论文文献综述)
陈池瑜[1](2021)在《水墨画的现代变革路径》文中研究表明20世纪初以来,水墨画的发展和变革主要呈现两条途径:一是以吴昌硕、陈师曾、齐白石、黄宾虹、潘天寿为代表,在中国画传统特别是文人水墨画传统中寻找力量;另一条道路是以徐悲鸿、林风眠、刘海粟、高剑父、方人定等人为代表,借鉴西洋画的技法和观念来改造中国画。而在第二条道路中,又表现出两种不同的路径,其一是徐悲鸿、蒋兆和为代表的用西方古典写实方法来改造水墨人物画,另一条道路是以林风眠、吴冠中为代表,借鉴西方现代主义观念与形式来革新中国画。
李蕾[2](2021)在《转型与突破 ——探究云南当代山水画地域性创作及发展》文中研究表明在绘画发展的历程中,任何门类的画种都会面临发展的瓶颈和挑战。究其根本,中国画作为一个依托中国文化发展起来的画种,同样面临类似的问题,尤其与西方绘画的二元对比中,这样的矛盾尤为突出。在这样的学术大背景下,中国画中的山水画如何从程式化的表现体系中,找到一个发展的途径,进而推动自身的发展,满足当下艺术多样性的审美需求,就成为了一个持续的学术问题,在实践环节如此,在理论领域同样如此。经过几代山水画家的努力,中国山水画在笔墨形态中,不断进行地域化绘画语言的探索。近年来,各地域在山水画创作中力图突出本土的地貌特征,形成了地域山水风格。云南自然地貌奇特多样,加之历史上远离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和中原地区文化交流滞后,云南的山水画创作至清末才开始发展。同时,对传统山水画绘画语言因袭过多,缺乏表现特定地域山水风物的内在动力,所以为中原山水画创作马首是瞻。近现代,随着对外交流的增加,更多的本土画家开始关注云南地域题材的山水创作。因其发展历史相对较短,在绘画语言和表现题材以及笔墨方法上,面临各种问题,所以探究其在当代的转型和突破就需要追溯它发展的源流。在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很多当代山水画家在创作方法上有了新的突破,当代主要是指在当世具有时代意义。因此,云南当代山水画是指既具有本土时代特征,又包含传统文化内涵的创作,在画面上反映地域性审美特征和特质,具有鲜明的地域风格的作品。本论题主要针对在云南长时间创作和生活的画家群,通过对他们的山水创作经验梳理归纳,开展对云南当代山水画地域性创作的研究,围绕其在近现代的创作变革路径、发展的源流和画家的创作面貌,对云南山水画发展滞缓的因素和各地域山水风格对它的影响,以及其在当代的创作特征进行细致的分析。以文献资料和作品分析展开研究论述,系统阐述云南当代山水画地域性创作在题材、图式、笔墨以及审美上的创新发展,为其在时代背景下的转型和突破找到了更多可能性。
崔程柘[3](2021)在《林风眠戏曲绘画视觉形式创新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李怡璇[4](2021)在《林风眠绘画作品中的民间艺术视野探究》文中研究说明民间艺术,也可被称作是大众艺术,产生于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之中,是民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本文主要对林风眠绘画作品中的民间艺术视野进行分析,其中包括林风眠艺术思想形成的家庭和社会等因素,重点对其绘画作品中的民间艺术元素进行深层次的剖析。林风眠,中国近现代着名的艺术家,他的艺术成就对现代中国美术有着重要的影响,他为近代中国绘画的发展探索出了新的方向,用西方现代派的视角将中国民间艺术融入中国绘画,进行推陈出新,用新鲜的血液使中国美术界打破曾经的固有思想,将民间艺术、汉唐人物画、敦煌壁画等元素放置于大家眼前,把我们独特的民族性作为重点,探索中西绘画的融合。本文主要分为四个章节来进行论述。第一章介绍了林风眠绘画作品中民间艺术视野探究的研究目的、意义、国内外现状。第二章对民间艺术进行深入的解析,探究国内外民间艺术的发展,说明民间艺术在中国艺术界地位的变化,以艺术界对待民间艺术的态度来体现林风眠将其引入自己作品中的独特性,为后期研究打好坚实的理论基础。第三章将林风眠国内外成长时期、回国创办学校时期、重庆时期、重回杭州时期、上海时期以及香港时期的发展进行梳理,以其各个时期的艺术生活作为出发点,探源式分析他艺术风格变化的原因,深入探究各个时期的作品并进行对比,分析各个时期林风眠绘画作品中所蕴含的民间艺术元素,提取各个阶段独特的艺术语言进行排列,更为清晰的了解其民间艺术视野下理念和技法的变化,加深我们对他绘画风格的认识。第四章分析了林风眠的作品中其民间艺术视野的三个特点,指出其作品的整体性、创新性以及满满的东方意境。阐述了他作品中民间艺术视野对笔者以及后世的影响。本文以图像研究和比较分析等方法对林风眠绘画作品中的民间艺术视野进行了深入的剖析,体现其以西方现代主义视角融合中国传统民间元素的艺术语言,以实验式的方法在二者中探寻出适合自己的道路,也为中国美术提供了新的发展方向,更是为中国传统民间艺术的保护与传承贡献了力量。
赵婷[5](2021)在《林风眠与吴冠中美术教育思想比较研究》文中指出艺术家兼美术教育家林风眠和他的学生吴冠中,在美术教育理论中主张走中西结合之路并将其运用到实践当中,秉承“贯中西”的艺术理念,形成了他们独特的美术教育思想,对中国的美术教育影响很大。林风眠和吴冠中的美术教育思想,既有共通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地方。在美术教育理念上都受西方教育思想的影响,在继承传统的教育理念的基础上,引进了西方先进思想并进行革新,是中西方思想相结合的产物;他们在美术教学模式的选择上和美术教学方法的实施上各有特色又互相补充。本研究课题把林风眠与吴冠中两者的美术教育思想进行比较研究,了解二者美术教育思想的特点,结合当今社会的高等美术教育现状,分析阐述二人的美术教育思想对当今高等美术教育的指导意义。全文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分析林风眠和吴冠中美术教育思想的形成过程,分别从时代背景、国内求学经历、国外留学经历、国内任教经历四个方面展开论述。第二部分是分别对林风眠和吴冠中的美术教育思想进行归纳总结,再将二人的美术教育思想与传统美术教育思想进行比较论述。第三部分是对比研究林风眠和吴冠中对吸收中外艺术观念的差异,分别从二人对传统艺术的继承、对西方艺术的借鉴等方面进行分析阐述。第四部分是比较林风眠和吴冠中的美术教学体系的异同,分别从两人的美术教学方法、美术教学模式、美术教学目的这三个方面进行论述。第五部分是结合当今高等美术教育的现状,分别阐述林风眠与吴冠中的美术教育思想对当今高等美术教育的意义。
王丹丹[6](2021)在《中国山水画色彩的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山水画发轫于隋。唐代,青绿山水画的基本面貌得到确立;两宋,形成了大青绿山水、小青绿山水和金碧山水等三种绘画特征;至元、明、清三个朝代,它们各自发展并不断相互影响。隋代展子虔开辟山水画的先河,使山水画从人物画中独立出来;唐代李思训运用泥金、白粉等材料大青绿着色,富丽工整;北宋王希孟以石青、石绿让画面产生一种金光灿烂的色彩感;南宋赵伯驹糅合文人画的书卷气,一破青绿山水呆板、俗气的僵硬格调;明代仇英融合文人画笔墨树立青绿山水的新风格。然而,自从唐代兴起文人性质的水墨山水画,同时,由于纺织业发达使得水性颜料丰富,绘画着色倾向了浅绛淡彩。五代董源以皴、擦、点、染刻画山丘,用水墨晕染云气,笔墨替代了色彩的作用;元代使用“生纸”,使山水画笔墨效果得到更好体现,黄公望、王蒙、倪瓒、吴镇等把浅绛山水推向更加成熟;明代沈周、文徵明等追求元画神韵,用稳健的笔调构成了明代水墨山水的主调,董其昌用“南北宗论”影响当时及后世画家的审美取向;清代“四王”仿古摹古,“四僧”大胆创造,他们都是在文人水墨山水的范畴的传统梳理及发展。因此,文人画在笔墨上的重大突破,使山水画的色彩被不断弱化。到了20世纪,山水画的色彩表现重新得到重视。清末,康有为推动维新变法,认为“要维新,只有学外国”,陈独秀提出打倒“四王”,输入写实主义。许多受过一定西方教育的文化人士推波助澜,助长了用西方绘画改良中国画的观点,人们开始反思和质疑传统山水画的文人笔墨表现问题。1918年,徐悲鸿应邀在北京大学作《中国画改良之方法》演讲,就中国画的笔墨和色彩改造的具体做法作出了说明,掀起了一股中国画的革新浪潮。高剑父、陈树人、高奇峰、徐悲鸿、林风眠、刘海粟等人带着抱负先后赴海外留学或考察,提出“折中中西,融汇古今”的宗旨,受日本绘画、欧洲绘画及古典主义或后印象主义艺术观念的影响,把西方绘画的透视、结构、色彩、形式等处理手法运用到中国画创作,并用色彩表现等手法对山水画开展从形式到内容的改造。他们开创或推动中国美术教育,引入了西方的教育模式,一些带有现代艺术教育理念的学校先后诞生。50年代,通过对这些学校的整合,形成了我国主要的高等美术教育力量。如:国立美术学院(中央美术学院)、中原大学(湖北美术学院)、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中国美术学院)、华东艺术专科学校(南京艺术学院)。同时,全国各地的艺术院校也相继成立。建国后,高等院校的美术教育主要接受苏联模式,建立了素描、色彩等一系列基础课程,山水画教学也在西方造型基础体系上发展。改革开放后,大批赴日本、欧美的新一代留学生归国从事美术高等教育,油画、水彩、水粉、色彩构成等课程的纳入是色彩体系不断丰富。因此,山水画的形式、笔墨及色彩等表现随之发生新的变化。崭新的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使得艺术创作进入了历史新阶段,党和国家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艺方针,号召广大文艺工作者深入生活,创作人民群众喜爱的作品。至改革开放时期,又提出“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于是,山水画笔墨、色彩和形式发生了深刻变革。以李可染为代表的京华画家、以赵望云、石鲁为代表的长安画派及以傅抱石、钱松喦为代表的新金陵画派等,在传统水墨的基础上,采用矿物质颜料,色墨结合,营造光的效果,在山水画界产生了重大影响。因此,山水画的色彩进一步受到重视。经典的代表画作有《江山如此多娇》《万山红遍》《红岩》《转战陕北》等,被誉为“红色山水”。同时,何海霞的水墨、青绿、金碧交融,刘海粟、林风眠、吴冠中等借鉴西方绘画色彩的创新,把山水画的色彩表现推向一个高峰。由于大批山水画人才受到系统的西方造型训练,又得益于改革开放带来的文化交流便利,东西方艺术相互融合在山水画领域得到充分体现。例如:贾又福对笔墨元素及色彩元素展开的组合;白云乡用色彩强化写意笔墨的装饰感;陈向迅在水墨上叠加石青和石绿进行符号化的形象提炼等。无数画家的探索,使现当代山水画的色彩表现不断发展进步。山水画经过千余年的传承与创造,积累了丰富和独特的创作理论及笔墨技法。山水画的色彩,也从青绿、金碧、水墨、浅绛等各个方面在各个时代呈现出多元的面貌,反映了中华民族的文化智慧。色彩作为山水画视觉感受及视觉表现的重要语言,也在新时代文艺创新发展过程中被不断地深入研究和应用。
黄天凤[7](2021)在《新中国以来广西水墨人物画艺术研究》文中认为由于水墨人物画承载着中国传统绘画的主要表述方式,尤其是写意人物画的创作,传统写意人物画表现为气韵生动、意象传神等特点。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写意人物画也在不断的继承与创新,改革开放以后发展更加迅猛。广西水墨人物画作为广西美术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反映少数民族地区特有的地域性、民族性的魅力,广西少数民族朴实自然的气质、乐观豁达的生活态度构成了独特的民族文化内涵,表现在少数民族的舞蹈、服饰、节日、劳动等各个方面。这些成为广西水墨人物画画家的的创作对象,产生了许多优秀的广西水墨人物画作品,从艺术角度呈现出了广西少数民族的面貌,同时广西水墨人物画的创作也推动了广西美术的发展。本文首先探究了水墨人物画的概念并对新中国以来广西水墨人物画的发展进行分期梳理。其次,对广西水墨人物画的作品中进行艺术语言的分析,分别从民族舞蹈形象、市井生活、重大历史事件与人物,不同的题材体现了不同的美感。从空间、形式、墨与彩、三个方面分析,提炼出广西水墨人物画中的笔墨艺术语言。在情感方面,从广西人物画的女性意识和民族审美两个维度入手尝试探讨了广西水墨人物画的情感表达。再次,以民族美学理论和图像史料分析结合的方法,从广西水墨人物画作品中凝练出广西水墨人物画的民族美学特征,作品彰显了广西少数民族的乐观性格、壮美气质和生命内涵。最后对新中国以来至今的广西水墨人物画发展做了概括,包括从传统到现代形式语言的转变,传统理念的延展等。阐释如何在当今主流文化之下,塑造具有广西特点的水墨人物画,这其中离不开对传统理念的现代阐释,需要把广西的人文精神与艺术语言结合起来,才能创作出与其他地区和而不同的作品。回顾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广西水墨人物画艺术创作,广西水墨人物画主要以少数民族人物为创作对象,绘制了生动的少数民族人物形象,传递出广西少数民族豪迈壮美的性格气质,转换成绘画语言便形成了一种墨彩交映的融合之美,从而以独特的民族美学风格屹立于中国人物画之中。
傅婷[8](2021)在《分析林风眠仕女画的造型语言》文中认为林风眠是二十世纪中国绘画的领军人物之一,是现代艺术之父。他为中西艺术的融合贡献了自己毕生的精力。他尝试着打破中西艺术界限,把西方现代艺术与中国传统绘画,在技法和精神、形式和内涵等多个方面进行融合,并在其绘画中融入了强烈的个人经历,卓有成就。他的成功不仅缘于此,更因他远离利欲,在困境中不断潜心研究,玉壶虽碎,冰心永存。他对艺术的勇敢求索、尝试及偏爱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在整个艺术生涯中,林风眠一直坚持对仕女这一绘画题材进行创作。他的仕女画与中国传统绘画对比,形式感更强烈,也越发抒情。他的仕女作品用西画的形式,传递出中国画独有的意境美。他把在西方学习到的绘画技巧运用到中国画的表现之中,绘制出的仕女既有东方女子的情韵,又有马蒂斯式的轻快典雅,他创造了融古汇今、中西合一的女性美形象。林风眠的仕女画为中国画开拓了一种新的思路和境界,促成了中国传统艺术向现代艺术的改变,为中国绘画找到了一条从传统走向现代的路径。他独特的绘画风格,为后人开阔了思路,将以更开放、广博的态度去研究与学习。本文以林风眠仕女画形象的刻画为线索,展开对林风眠绘画造型语言和艺术精神的探究,以揭示出林风眠仕女画在其艺术中占据至关重要的地位。为了能够更深刻的认识林风眠的仕女画艺术,笔者将从其艺术进程和相关背景来分析其仕女画的风格特点。并从线条、人物形象、意象造型三方面深入研究林风眠仕女画的造型艺术,进而有感而发,得到启示。
路明[9](2021)在《近代学制视野下高等艺术教育演进研究》文中提出中国晚清社会积贫积弱,文化和教育的危机对于中华民族堪为灾难。挽救危亡的根本集中到教育变革之上。学制作为教育变革的对象首当其冲。象征新学的学制系统为教育近代化的建立奠定了制度基础,中国的近代高等艺术教育体系也由此开始逐步建立起来。同时,学制也是在时代背景之下的一个变量的建设过程。作为本文研究高等艺术教育的原点,围绕学制的建立、更迭、废止、重塑、优化等问题展开研究,着重探讨其发生、发展对于高等艺术教育的引导和影响。本文研究以近代由国家主导设计的《壬寅学制》(1902年)、《癸卯学制》(1904年)、《壬子癸丑学制》(1912-1913年)、《壬戌学制》(1922年)四部学制为基本脉络(见附录)。以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作为研究开端,至1949新中国成立作为本文陈述和讨论的基本时间逻辑。可以说,在学制的建立过程中,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在制度化建设上经历了学习泰西、师法日本、借鉴美国的演变历程,复杂多变的时局也是促成每一次抉择和转换的历史背书。本文考察的高等艺术教育指涉三大场域,其一是晚清尚未有学制建立时的实业学堂教育,通过对各类实业学堂相关图绘课程的考察,初步建立起高等艺术教育的最初面貌,其中以福建马尾船政学堂为考察中心;其二,依据晚清陆续推出的两个学制,在学制指导下的相关制度规约中梳理出以两江师范学堂为考察中心的早期图画手工教育;其三是民初学制的建立与高等教育系统中的学校艺术教育的完善,以上海美专、北京美专和杭州艺专为考察中心,兼论国立中央大学教育学院艺术学系的师范艺术教育。四部学制确立了从军工学堂的“图绘”到高等师范学堂的“图画手工”,再到高等学校的“专业教育”,考察在这个视阈中的高等艺术教育的自我生长与不息变动,总结出一些经验与反思,为当代中国的高等艺术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启示和参考。
石磊[10](2021)在《民国时期民众教育馆美育工作研究(1927-1949)》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民国时期的民众教育馆,是在民众教育运动中转型或改组生成的综合性地方社会教育机构,1949年以前承担着尚未建立博物馆的省、市、县文物考古、艺术品征集保护、美术展览、研究教育工作。其博物馆美育事业萌芽于社会式美术教育崛起和博物馆兴建的热潮中,在当时以民众教育馆为中心机关的社会教育体系中,其艺术品展示、收藏、说明以及传授艺术知识提高民众审美觉悟的责任由政府以立法形式赋予,服务国民性改造和社会艺术化事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以往在美术史、博物馆的通史或个案研究中,关于民众教育馆美术教育的研究成果和文献记录较少,且缺乏完整性和系统性。因此,文章选取1927年—1949年的民众教育馆的实物收藏、展览、讲演、出版、培训等美育举措为考察对象,研究其实践过程、理念、特点和历史价值。首先,在社会教育和博物馆史的视域中,分析博物馆美育产生的思想根源,梳理民众教育馆美育工作体系形成的社会背景和过程,阐明民众教育馆跻身社会美育领域的必然性。然后,在美术、博物馆领域的交叉带,全面考察非战时状态下江浙、云南、山东等地建制较完善的民众教育馆在行使美术馆应有的社会美育职能时,运用的手段、奉行的原则、施教的内容,把握民众教育馆开展艺术、博物馆类工作实践的落脚点、总体态势和成果业绩。紧接着,解读以往疏于研究的全面抗战时期后方民众教育馆抓住国难当头之际艺术教育与文化保护工作地位提升的机遇,依托教育政策和文化区位条件优势,协助、承办的民族艺术文化保护、公共美术宣教等工作,肯定其在统一艺术家思想、加快美术大众化进程、平衡社会艺术教育资源分配、扞卫及重塑国家文化等方面的意义。在此基础上,针对美术馆普遍规律与民众教育馆的文化个性、民众教育馆通用规程与各馆艺术教育实际情况两对矛盾,归纳出本质相似的民众教育馆和专业美术馆在公共美术教育工作中表现出的共性,剖析民众教育馆相比专业美术馆更突出的平民性、实利性、多元性、指导性特点及其成因,发掘出民众教育馆地域特色鲜明、协同性强、全民覆盖率高等优势。最后,总结民众教育馆在社会动荡和国民经济困难时期,对中国社会美术教育现代转型以及对博物馆本体发展所起的作用,辩证看待民众教育馆在艺术教育和博物馆事业本土化建设中的前瞻性和存在问题的成因。希望通过整理、研究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的相关史料、案例,客观揭示民众教育馆对中国近现代博物馆美育事业发展的历史贡献,明晰其在博物馆史与美术史中的独特地位,更完整地呈现早期博物馆美育发展的全貌,并弥补社会美术教育历史版图的缺失。
二、中国画变革的当代大师——林风眠与他的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画变革的当代大师——林风眠与他的画(论文提纲范文)
(2)转型与突破 ——探究云南当代山水画地域性创作及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该论题研究背景和选题依据 |
(二)该论题研究现状 |
(三)该论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四)论文的创新点和研究方法 |
一、中国山水画派风格的地域生成与表现 |
(一)中国山水画的地域生成和文化内涵 |
(二)地域山水画创作形成的流派 |
(三)云南山水画创作的历史概况 |
二、近现代山水画创作的变革路径 |
(一)近现代变革:坚持传统与中西融合 |
(二)地域性风格的探索 |
(三)云南山水画审美理念的嬗变 |
三、云南当代山水画发展的源流 |
(一)建国后十七年的起步和发展 |
(二)新时代云南各领域画家的尝试性创作 |
(三)近年来本土山水画家的积极探索 |
四、云南当代山水画家创作的时代呈现 |
(一)地域文化题材在山水画创作中的运用 |
(二)继承传统技法上的进一步创新 |
五、云南当代山水画创作转型与突破 |
(一)延续传统笔墨联系地域人文 |
(二)在时代文化语境下进行绘画创作 |
(三)创作题材与审美思想相结合 |
(四)立足自然环境进行笔墨创新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林风眠绘画作品中的民间艺术视野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1.1 研究的目的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现状 |
1.2.2 国外现状 |
2.国内外民间艺术的发展 |
2.1 “民间艺术”概述 |
2.1.1 “民间艺术”与“院体”“文人画”之关联 |
2.1.2 “民间艺术”与“学院”之关联 |
2.2 国外民间艺术的发展 |
2.3 国内民间艺术的发展 |
3 林风眠绘画作品中不同时期民间视野的分析 |
3.1 国内外成长时期1900-1925 |
3.1.1 民间元素的寻根溯源1900-1919 |
3.1.2 游学中民间概念的输入1919-1925 |
3.2 回国创办学校时期1925-1939 |
3.2.1 向民间去的第一步——谋划北京艺术大会 |
3.2.2 绘画风格的彻底转变 |
3.3 重庆时期1939-1945 |
3.3.1 对民间艺术中线条和设色的实验性探索 |
3.4 重回杭州时期1945-1951 |
3.4.1 汉唐人物画与西方现代主义元素的平面化提取 |
3.5 上海时期1951-1977 |
3.5.1 创作中对敦煌、皮影和剪纸元素的写意性融合 |
3.6 香港时期1977-1991 |
3.6.1 情感浓烈的变异期 |
4.林风眠绘画作品与同时期画家作品中的民间视野对比研究 |
4.1 林风眠绘画艺术特点分析 |
4.1.1 与传统民间艺术融合后的整体性 |
4.1.2 融合后的自我创新 |
4.1.3 创新后所呈现出的东方意境 |
4.2 林风眠绘画艺术中民间视野对后世的影响 |
4.3 林风眠绘画艺术中民间视野对笔者的影响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校期间科研成果 |
(5)林风眠与吴冠中美术教育思想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 |
1.文献研究法 |
2.比较研究法 |
3.逻辑分析法 |
(四)论文的创新点 |
二、林风眠和吴冠中美术教育思想的形成 |
(一)林风眠美术教育思想的形成 |
1.时代背景 |
2.治学经历 |
(二)吴冠中的美术教育思想的形成 |
1.时代背景 |
2.治学经历 |
三、林风眠和吴冠中的美术教育思想 |
(一)林风眠的美术教育思想 |
1.倡导美育和艺术救国 |
2.中西艺术兼容并蓄 |
3.端正态度全面发展 |
(二)吴冠中的美术教育思想 |
1.注重审美素质教育 |
2.注重艺术美、形式美与抽象美 |
3.中西相融、古今相通 |
(三)林风眠与吴冠中美术教育思想对传统美术教育思想的批判与继承 |
1.对传统美术教育中僵化单一教学模式的批判 |
2.对民族精神的弘扬 |
四、林风眠和吴冠中对中外艺术吸收的观念之比较 |
(一)林风眠与吴冠中对继承传统艺术的观念异同 |
1.林风眠与吴冠中对继承传统艺术的观念之同 |
2.林风眠与吴冠中对继承传统艺术的观念之异 |
(二)林风眠与吴冠中对借鉴西方艺术的观念异同 |
1.林风眠与吴冠中对借鉴西方艺术的观念之同 |
2.林风眠与吴冠中对借鉴西方艺术的观念之异 |
五、林风眠和吴冠中有关美术教学实践的比较 |
(一)林风眠与吴冠中的美术教学方法的比较 |
1.林风眠的美术教学方法 |
2.吴冠中的美术教学方法 |
(二)林风眠与吴冠中的美术教学模式的比较 |
1.林风眠的美术教学模式 |
2.吴冠中的美术教学模式 |
(三)林风眠与吴冠中的美术教学目的的比较 |
1.林风眠的美术教学目的 |
2.吴冠中的美术教学目的 |
六、林风眠和吴冠中美术教育思想对当今高等美术教育的启示 |
(一)当今高等美术教育的现状 |
(二)林风眠美术教育思想对当今高等美术教育的启示 |
(三)吴冠中美术教育思想对当今高等美术教育的启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6)中国山水画色彩的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设想及研究方法 |
1.研究设想 |
2.研究方法 |
(四)研究意义 |
一、山水画由青绿到浅绛的色彩发展路径 |
(一)精工细刻的青绿山水 |
1.青绿山水的概念 |
2.作为人物画衬景发育的青绿山水 |
3.开山水画先河的青绿赋彩 |
4.青绿山水的发展 |
(二)勾皴点染的浅绛山水 |
1.浅绛山水的概念 |
2.山水画从“勾斫”向“水墨”的转折 |
3.“略施淡彩”的浅绛山水画成熟 |
4.梳理与革新并存的浅绛山水画发展 |
二、山水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色彩演变 |
(一)文人画兴盛导致山水画色彩观的变化 |
1.青绿山水的主流地位发生改变 |
2.用丰富的笔墨替代色彩的作用 |
3.“墨分五色”提升文人画水墨妙趣 |
(二)艺术和教育的现代观推进山水画色彩 |
1.文人画传统遭受被否定的危机 |
2.以西方色彩观开展“新国画”改造 |
3.高等教育推动色彩学体系的建立 |
(三)运用矿物质颜料拓展写意山水画色彩 |
1.表现社会生活以营造山水画的时代感 |
2.更好地形成与丰富山水画的色彩关系 |
3.与水墨相得益彰凸显山水画的装饰性 |
三、笔者创作中的实践体验 |
(一)以装饰意味的构图确立形式 |
1.《云山雁景图》的画面黄金分割 |
2.《印记·一片河山》的文物残片启发 |
(二)用变化的笔墨经营色彩关系 |
1.《远水天色图》的水墨与青绿融合 |
2.《天远水阔》的水墨与色彩肌理 |
3.《循迹系列之倪瓒》的墨彩光影斑斓 |
(三)将金碧辉煌的色彩升华语境 |
1.《循迹系列之弘仁》的水墨与金箔综合表现 |
2.《秋山积韵图》的青绿敷彩与泥金统一 |
3.《西南大通道》的矿物质材料新应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7)新中国以来广西水墨人物画艺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课题来源 |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新中国以来广西水墨人物画发展概述 |
(一)水墨画概念 |
1.水墨与丹青 |
2.传统水墨与现代水墨 |
3.水墨人物画的表现形式 |
(二)广西水墨人物画发展历程 |
1.建国十七年期间 |
2.文革十年期间 |
3.改革开放四十年 |
二、新中国以来广西水墨人物画艺术风格表现 |
(一)题材选择 |
1.自由活泼的民族舞蹈 |
2.民风朴实的市井生活 |
3.崇高静穆的重大历史事件与人物 |
(二)艺术语言 |
1.计白当黑的“空间美” |
2.有序整体的“形式美” |
3.墨彩交映的“融合美” |
(三)情感表达 |
1.女性审美意识 |
2.民族审美倾向 |
三、新中国以来广西水墨人物画美学特征 |
(一)豪迈壮美的性格气质 |
(二)斑斓繁复的民族服饰 |
(三)乐观豁达的生命内涵 |
四、当代广西水墨人物画的发展趋势 |
(一)意象造型的继承 |
(二)形式语言的转变 |
(三)传统绘画精神的现代阐释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致谢 |
(8)分析林风眠仕女画的造型语言(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研究现状 |
(二)研究的意义 |
(三)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
二、林风眠仕女画发展的三个阶段 |
(一)探索阶段一一仕女画以传统水墨为主,设色淡雅 |
(二)形成阶段一一仕女画引入西方现代艺术元素,面目一新 |
(三)成熟阶段一一传统水墨与西方现代艺术光影技巧的融合 |
三、林风眠仕女画的造型语言 |
(一)流畅简洁的线条 |
(二)单纯程式化的人物形象 |
(三)外化于物内化于心的意象表达 |
四、林风眠仕女画对我的艺术启发 |
(一)艺术创作理念的启示 |
(二)艺术创作的情感体现 |
(三)艺术创作的心灵感悟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9)近代学制视野下高等艺术教育演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缘起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基本思路及意义 |
第一章 学制的前奏:晚清学堂教育勃兴 |
第一节 “中体西用”思想与施策 |
第二节 近代学堂的开蒙与兴起 |
第三节 学堂教育与学校教育之辩 |
第四节 以福建船政学堂为代表的图绘课程考察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学制萌发:晚清图画手工教育发轫 |
第一节 日本艺术教育改革与引介 |
第二节 废旧立新与《壬寅学制》的初创 |
第三节 《癸卯学制》与近代学校艺术教育制度的确立 |
第四节 以两江师范学堂为代表的师范艺术教育考察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学制更迭:民初高等艺术教育拓进 |
第一节 《壬子癸丑学制》的承续 |
第二节 美国学制影响下的《壬戌学制》 |
第三节 近代美育思想对学制的推动 |
第四节 近代艺术教育家的践行与检验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学制推广:高等学校艺术教育探索 |
第一节 不息变动的私立上海美专 |
第二节 首创美术专门教育的国立北平艺专 |
第三节 兼容并包的国立杭州艺专 |
第四节 师资养成的国立中央大学艺术科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学制审视:近代学制对高等艺术教育的影响与作用 |
第一节 近代高等艺术教育的历史使命 |
第二节 学制规约下的高等艺术教育发展路径 |
第三节 近代高等艺术教育的历史回音 |
第四节 近代高等艺术教育的反思与启迪 |
本章小结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民国时期民众教育馆美育工作研究(1927-194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与意义 |
(一)选题的缘起 |
(二)选题的意义 |
二、选题范围、概念界定 |
(一)时空范围 |
(二)概念界定 |
三、研究现状述评 |
(一)民国时期民众教育馆及博物馆美育研究 |
(二)1949年后民众教育馆及博物馆美育研究 |
四、研究方法 |
五、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六、研究价值 |
第一章 民众教育馆美育职能确立的背景 |
第一节 民众教育馆美育职能产生的思想条件 |
一、历史根源:古物遗迹的审美教化功用 |
二、外因刺激:西方博物馆审美思想启发 |
三、引荐媒介:近代学者的博物馆译介 |
第二节 民众教育馆美育职能产生的历史条件 |
一、救亡图存运动决定文化使命 |
二、社会教育环境决定功能选择 |
第三节 民众教育馆美育职能的确立经过 |
一、民众教育运动助推博物馆转型 |
二、民众教育馆美育职能正式确立 |
三、民众教育馆附属博物馆的涌现 |
第二章 民众教育馆社会美育的方法与实践 |
第一节 民众教育馆发挥美育功能的实体依靠 |
一、馆舍建筑的美感化育作用 |
二、艺术收藏的物化资源整合 |
三、展览陈列的直观启发性能 |
第二节 民众教育馆艺术教育规范与实施方法 |
一、技能教授与精神渗透:公共美术宣教与活动 |
二、内质整改与外延交流:艺术团体创立与合作 |
三、人才资源与文化担当:人员素质与人事聘用 |
第三章 后方民众教育馆艺术工作的历史贡献 |
第一节 民众教育馆艺术工作方向的扭转 |
一、艺术教育工作地位提升 |
二、充当特殊艺术抗战力量 |
第二节 后方民众教育馆艺术事业进展及成果 |
一、持续并恢复展览与宣教 |
二、促进大众美术全面推广 |
三、转型成为专业艺术机构 |
四、协助延续博物馆的工作 |
第三节 后方民众教育馆艺术教育工作的意义 |
一、加快美术的大众化步伐 |
二、平衡艺术教育资源配置 |
三、统一思想淡化门户之见 |
四、文化保护提振爱国情绪 |
五、充实艺术的社会性内涵 |
第四章 民众教育馆与专业美术馆的工作异同对比 |
第一节 民众教育馆与专业美术馆美育工作的共性 |
一、功能定位有一致性 |
二、教育模式的相似性 |
第二节 民众教育馆不同于专业美术馆的工作特点 |
一、基层性 |
二、指导性 |
三、实用性 |
四、多样性 |
第三节 民众教育馆美育工作特点的主要成因分析 |
一、坚持下层民众为本的教育方向 |
二、政府制定规章强化制度管理 |
三、定位任务决定艺术事业走向 |
四、迥异地域政治文化基础影响 |
第四节 民众教育馆相较于专业美术馆的优势所在 |
一、突出艺术教育的地域性特色 |
二、提高艺术教育全民化覆盖率 |
三、强化艺术与其他部门协同性 |
第五章 民众教育馆美育工作的历史意义 |
第一节 民众教育馆的本土美术教育现代性探索 |
一、社会美育向现代化转型 |
二、社会美育向正规化迈进 |
第二节 民众教育馆的博物馆本体论意义 |
一、公共收藏积累与国家文化形象树立 |
二、教育功能居首与博物馆美育常态化 |
三、敞开平民参与大门让美育走入基层 |
四、现代公共文化场馆功能与建制铺垫 |
第六章 民众教育馆美育事业的进步性与局限性 |
第一节 民众教育馆美育工作的进步性 |
一、构建地方艺术图景推动本土文化进程 |
二、认清社会历史责任应对阶段冲突挑战 |
三、协同利用内外资源争取最优社教效益 |
第二节 民众教育馆美育工作的局限性 |
一、民众教育馆艺术教育问题的表现 |
二、民众教育馆艺术工作的干扰因素 |
结论 |
附录 民国时期国内各地方民众教育馆相关艺术活动大事年表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四、中国画变革的当代大师——林风眠与他的画(论文参考文献)
- [1]水墨画的现代变革路径[J]. 陈池瑜. 美术大观, 2021(08)
- [2]转型与突破 ——探究云南当代山水画地域性创作及发展[D]. 李蕾. 云南艺术学院, 2021(12)
- [3]林风眠戏曲绘画视觉形式创新研究[D]. 崔程柘. 中国戏曲学院, 2021
- [4]林风眠绘画作品中的民间艺术视野探究[D]. 李怡璇.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5]林风眠与吴冠中美术教育思想比较研究[D]. 赵婷. 辽宁师范大学, 2021(09)
- [6]中国山水画色彩的发展研究[D]. 王丹丹. 广西师范大学, 2021(11)
- [7]新中国以来广西水墨人物画艺术研究[D]. 黄天凤. 广西师范大学, 2021(12)
- [8]分析林风眠仕女画的造型语言[D]. 傅婷. 辽宁师范大学, 2021(09)
- [9]近代学制视野下高等艺术教育演进研究[D]. 路明. 南京艺术学院, 2021(12)
- [10]民国时期民众教育馆美育工作研究(1927-1949)[D]. 石磊. 南京艺术学院, 202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