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论发展湖南观光农业的障碍及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柴青宇[1](2021)在《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评价及其路径选择研究》文中提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领域先后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土地经营权流转和免除农业税等政策,极大地激发了农民的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使农产品产量迅速增长,农产品供给由长期短缺转变为总量平衡、丰年有余。但是,我国依然面对农业生产成本居高不下、农业资源环境持续恶化、农民收益与农业经济增长不同步等问题。为此,2015至2019年中央连续五年下发一号文件部署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问题,在国家层面陆续推出18项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配套支持政策,从人才、资金、土地、税收等多维度支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以促进农村产业融合主体和新业态的多元化,使农民从产业链中分享更多收益。进一步提升农村产业融合水平是我国解决“三农”问题、促进产业兴旺、推动乡村振兴、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中不可忽视的途径和手段。黑龙江省粮食产量连续10年稳居全国第一,年产量已突破750亿公斤,是名副其实的农业大省,但黑龙江省却一直未能成为农业强省。农产品加工增值率偏低、农业产业化水平不高、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等难题一直困扰着黑龙江省农村经济的发展。为此,研究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问题具有针对性和典型性。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的发展模式、路径和历程可为我国其它地区农村产业融合提供有力的借鉴,对于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着重研究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评价及路径选择问题,探析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的理论支撑、融合模式、融合水平、障碍因素、发展路径、制度供给等一系列命题。首先,通过对产业融合核心概念的界定与辨析,以及对产业融合的基础、驱动力等相关理论的综析,构建出本文研究所需的理论参照系,并在理论层面上确定产业融合路径选择所涉及的相关要素。其次,本文从定性及定量两个视角对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程度进行测度与评价。根据对全省13个地市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实践调查的结果,通过实际案例分析,研究黑龙江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现存模式及主要问题。定量研究方面,本文采用层次分析方法,在明确农村产业融合测量指标体系构建原则的基础上,选取了 20个反映产业融合发展水平的度量指标,构建出农村产业融合测量指标体系,对黑龙江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再次,本文结合黑龙江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现状及水平,运用障碍分析模型测量出制约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主要障碍因素,并厘清导致障碍出现的主要矛盾。然后明确黑龙江农村产业融合的发展思路、原则、目标,从理论层面锁定黑龙江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路径选择。为使路径的可操作性更强,本文结合黑龙江省农村一、二、三产业发展的实际,从实际层面对路径进行具体的现实选择。最后,本文从农村产业融合的实现主体之一——政府的角度出发,从扩大农业对外开放合作领域、优化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要素、加强农村产业融合基础设施建设和强化农村产业融合政府服务职能等宏观层面提出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路径优化的制度创新。
孙振杰[2](2020)在《旅游共生体系统协调演化研究 ——以京津冀为例》文中指出旅游业具有广泛关联、综合性强的特点,不仅内部各要素之间联系密切,在区域协同发展中的作用受到重视,与相关产业融合的现象也非常普遍,并且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方面的综合功能正在逐步显现。旅游业发展已进入了“大旅游”时代,功能不断多元化,发展目标不仅包括经济目标,还包括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目标;面向新时代,旅游成为人民美好生活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党十八大及以后提出和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给旅游业转型升级带来了机遇。共生理论主要用于研究生物种群之间物质能量交流关系,为认识旅游业与相关各方面的关联关系提供了新的视角。但目前的旅游共生研究主要集中在区域和城市旅游共生、旅游产业和企业共生、旅游资源和产品共生等方面,还缺乏系统完善的理论框架。长期以来对旅游发展与“五位一体”各方面共生研究的不充分导致旅游业无法发挥应有的效益,面向旅游发展的新时代,迫切需要开创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局面,加强旅游发展与各方面的协调共生,在“五位一体”建设中发挥更突出的作用。本文遵循“协调共生、协同共赢”理念,将旅游发展的定位提高到社会经济整体的高度,把旅游发展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五位一体”的各方面对接,提出旅游共生体系统及其协调演化的理论框架,并以京津冀为例进行实证分析,有利于实现“大旅游”管理。全文共分为研究背景与基础理论、理论构建、实证分析、结论与展望四个部分,包括八章内容,具体如下:研究背景与基础理论部分包括第一、二章,指出本文的研究背景和理论基础。首先说明了研究背景与缘起,论述了旅游共生体系统的提出过程及研究意义、研究框架与主要内容;然后介绍了共生理论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及其生物学、生态学和社会科学含义,回顾共生理论在城市与区域等社会科学领域的应用情况,综述了旅游共生相关研究的国内外进展,然后概括介绍了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等其他基础理论。理论构建部分包括第三、四章,提出旅游共生体系统理论及旅游共生体系统协调演化理论。首先界定了旅游共生、旅游共生单元、旅游共生体系统、旅游共生度与共生系数等概念,在研究旅游共生的现实表现和基础动因、旅游共生关系的主要类型、旅游共生体形成条件的基础上,形成旅游共生体系统理论;然后通过分析旅游共生关系在组织形式和行为方式两个维度上演化的不同特征,提出运用共生度和共生系数判定两个维度上旅游共生关系演化状态的方法,阐释其演化机制,形成旅游共生体系统协调演化理论。实证分析部分包括第五、六、七章,是对京津冀旅游内部共生体系统、外部共生体系统协调演化及评价的研究。首先解释了京津冀旅游共生的基础,研究了京津冀旅游行业共生体和旅游市场共生体的时空演化情况,从京津冀旅游协同过程及进展和构建旅游发展指数角度,整体上认识京津冀旅游内部共生体系统的协调演化;然后把京津冀旅游发展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等“五位一体”各方面分别视为单个共生单元,从共生关系、共生体的时空演化等角度分别对京津冀旅游-经济、旅游-政治、旅游-文化、旅游-社会和旅游-生态共生体展开研究;最后,对京津冀旅游共生体系统的协调演化状态和关联协调程度进行评价,分析旅游共生体系统演化中的主要风险,提出了促进旅游共生体系统协调进化的对策措施。研究结论与展望部分,即第八章。该部分对全文进行总结归纳,指出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和可能的创新之处,并提出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的问题。研究发现:(1)运用共生理论把各种旅游关联现象抽象为旅游共生单元的共生关系,能够整合形成旅游共生体系统,既包括旅游内部的共生体系统,也包括对接“五位一体”各方面形成的旅游外部共生体系统。(2)旅游共生关系在组织形式和行为方式两个维度上都形成了四种基本类型的关系,任何共生关系都是这两个维度上的不同组合。(3)旅游共生体演化是共生单元通过相互适应走向协调关系的过程,实质上是旅游共生关系在两个维度上的协调演化,用共生度和共生系数指标的正负值、大小比较等标准可以判定旅游共生体协调演化所处的不同阶段和状态。(4)京津冀旅游内部共生体系统演化过程顺利,旅游行业共生体形成了一体化的非对称性互惠共生关系,旅游市场共生体正在向高水平的对称性互惠共生关系演化。(5)京津冀旅游外部共生体系统整体处于明显的进化过程,表现为京津冀旅游-经济共生体和旅游-社会共生体进化良好,旅游-政治共生体和旅游-文化共生体进化较好,旅游-生态共生体进化一般;运用灰色关联模型分析京津冀旅游共生体系统的关联协调度,也得出了一致的结论。
戴娆[3](2019)在《湖南亚栖亚农业有限公司商业模式改进研究》文中认为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业生产国家之一,农业发展成效显着,同时也伴随着农业生产矛盾症结,典型的表现就是增产不增收。面对这个状况,一方面要通过科技投入来提高劳动生产率,另一方面,与我们所学管理学知识息息相关的就是进行商业模式的创新。本文以湖南亚栖亚农业有限公司为研究对象,以商业模式理论、内部创业理论、规模经济理论为基础,运用PEST分析法对所有企业的宏观环境进行分析;运用波特五力模型对农业企业的行业环境进行分析;运用SWOT分析法对湖南亚栖亚公司的微观环境进行分析,实现对企业从宏观到中观到微观的全方位分析,但是这些环境是企业无法改变或一时难以改变的。因此,又利用商业模式画布,从产品或服务、资产管理、客户、财务四个界面,再细分为价值主张、核心资源、关键业务、重要伙伴、客户细分、渠道通路、客户关系、成本结构、收入来源九个要素对企业的内部环境进行了更加详细、具体的分析,从分析中发现不足。根据公司现状制定实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三大改进目标,根据改进目标确定改进原则和基本思路。根据公司发展中的不足一一对应四个界面、九个要素制定具体的改进方案。按照优化组织架构、宣讲模式变革、整合现有资源、搭建营销网络四个步骤进行实施,通过宣传保障、人才保障、组织保障、资金保障确保改进方案的顺利实施。本文以湖南亚栖亚农业有限公司为主要立足点,探讨其商业模式改进策略,意图通过公司商业模式改进达到实现企业利润增长、促进“三农”发展、推动生态宜居、提高城镇化率的目标,也为其他农业企业发展壮大提供可供参考借鉴的宝贵经验。
麦瑜翔[4](2018)在《农业生态资源资本化支持政策研究》文中指出农业生态资源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基础。我国农业生态资源历来紧缺,尽管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耕地与水资源的“农转非”现象愈发普遍,然而农业生产却仍然存在着十分严重的农业生态资源浪费,致使优质耕地持续减少、清洁水资源日益短缺;同时,部分低质农产品生产过剩、优质绿色农产品供给不足的结构性矛盾也更加突出。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让市场在农业资源配置中发挥更大作用,而农业生态资源资本化则是彻底消除农业生态资源配置扭曲、实现利益相关者多方共赢的重要途径。当前,农业仍是我国最大的面源污染产业,而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的一个难点,就是如何实现农业经济增长和农业环境保护的协同推进,而农业生态资源资本化无疑为推动农业绿色转型探索了一条新的路径。基于此,本文认为只有转变农业生态资源利用方式,实施农业生态资源资本化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即通过对农业生态资源产权界定,将资源变资产,再对农业生态资产进行价值评估,使农业生态资产转化为农业生态资本,通过市场机制作用使农业生态资源以农业生态资本运营的形式实现增值与高效可持续利用。然而,农业生态资源资本化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只有在要素构成完整、运营条件充足,并辅以相应政策支持的情况下,才会以一定的方式实现。本文依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我国自然资源资本化市场建设的政策体系构建研究》(15AZD062)的支持和前期研究基础,以农业生态资源资本化支持政策为研究主题,以农业生态经济理论、市场交易理论、农业政策理论、演化博弈理论与复杂适应性系统理论为基础,分析探讨农业生态资源资本化支持政策相关问题。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思路,主要内容包括以下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提出问题”的基础部分,主要是导论。阐述了本文的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重点梳理和评述国内外有关农业支持政策、农业生态资源资本化的研究文献,并明确了全文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以及研究内容,分析了本文可能具有的创新点。第二部分为“分析问题”的主体部分,包括第一章、第二章。其中,第一章是核心概念与理论基础,首先界定了生态资本、农业生态资源、农业生态资源资本化、农业支持政策的概念,明确了研究的逻辑起点,其次介绍了农业生态经济理论、市场交易理论、农业政策理论、演化博弈理论与复杂适应性系统理论,由此奠定了农业生态资本运营研究的理论基础。第二章是农业生态资源资本化的支持政策需求分析,首先梳理了农业生态资源资本化的相关政策及其演变,其次选取样本区开展了农业生态资源资本化问卷调查,并开展了受访农户对农业生态资源资本化的认知情况描述性分析,最后从农村基层村委、农业经营主体、绿色农产品消费主体等角度进行了样本区农业生态资源资本化的政策需求调查分析。第三部分为“解决问题”的核心部分,主要包括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其中,第三章是农业生态资源资本化支持政策框架体系设计,首先明确了农业生态资源资本化支持政策框架体系设计的目标和原则,其次从资源产权改革政策、资产管理政策、资本市场建设政策等方面,设计了农业生态资源资本化的市场性支持政策,其次从财政支持政策、税收支持政策、金融支持政策三个方面,设计了农业生态资源资本化的激励性支持政策,最后结合农业生态资源资本化权益补偿标准的动态调整思路,从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设计了农业生态资源资本化的权益补偿政策。第四章是农业生态资源资本化支持政策的作用机理,首先基于复杂适应性系统视角开展了农业生态资源资本化支持政策分析,随后着重阐述了农业生态资源资本化的市场性支持政策、激励性支持政策和补偿性支持政策的作用机理。第五章是农业生态资源资本化支持政策实施的保障措施,首先分析了农业生态资源资本化支持政策执行的阻滞及其防治,其次探讨了农业生态资源资本化支持政策协同驱动与路径选择,最后从产权保障机制、组织保障机制、技术保障机制等方面,给出了农业生态资源资本化支持政策实施的保障机制。第六章是农业生态资源资本化支持政策的地方实践,本研究以浙江省丽水市为研究对象,运用SWOT分析法找出丽水市农业生态资源资本化优势、劣势、机遇与挑战,并进行了丽水市农业生态资源资本化支持政策的审视,最后总结得出丽水市农业生态资源资本化支持政策优化与借鉴作用。结论与展望部分是对全文研究得出结论,并分析本研究今后需要努力的方向。本文可能的创新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本文从“农业生态资源资本化支持政策”的视角展开研究,在选题上具有一定的挑战性与原创性。通过梳理相关文献发现,对生态资源资本化的研究大多以生态资源或某类具体的生态资源作为研究对象,很少将农业生态资源作为研究对象的。本研究突破原有的研究视角,以农业生态资源为对象,在研究视角上具有一定的特色。第二,本文从市场性支持政策、激励性支持政策和补偿性支持政策三个方面构建了农业生态资源资本化支持政策,在研究思维上具有较强的整体性与系统性。本研究尝试将农业生态资本引入资本化理论的研究范畴,通过对农业生态资源资本化问题的研究,将农业生态资源作为农业经济绿色发展的内生变量,从而突破生态资本理论仅仅把生态资源作为外生变量的思维定势,丰富与拓展了生态资源资本化理论研究内容和范围。第三,本文在研究思路上具有较好的理论逻辑性。本文首先阐述了农业生态资源利用双重压力与双重困境,引出了创新资源利用模式,从而提出了农业生态资源资本化及其支持政策的必要性,然后着重剖析了农业生态资源资本化的支持政策需求,进而给出了农业生态资源资本化的支持政策设计,随后进一步理清农业生态资源资本化支持政策的作用机理,并指出了农业生态资源资本化支持政策有效执行的保障措施,最后系统分析农业生态资源资本化支持政策的地方实践。这也就从研究思路上遵从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关系,因此论文研究具有较强的逻辑性。第四,本文明确了农业生态资源资本化的政策导向,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为规范我国农业生态资源资本化提供理论依据和决策参考。农业生态资源资本化作为一种新型的资源利用模式,需要在对应政策支持下才会以某种方式实现。本研究通过对农业生态资源资本化的剖析,从市场性支持政策、激励性支持政策和补偿性支持政策三个方面构建了农业生态资源资本化支持政策,其研究成果能够为我国转变农业生态资源利用模式,进而加快推进农业生态资源资本化提供政策参考。第五,注重农业生态资源资本化理论分析的实际运用。在对农业生态资源资本化理论分析后,本研究以浙江省丽水市为对象进行了案例分析,将理论分析与丽水市农业生态资源资本化支持政策相结合,使研究结论在实践中得到了检验,同时也对完善我国农业生态资源资本化支持政策的理论研究起到了引导作用。然而,本文毕竟只是对农业生态资源资本化支持政策作了初步探索,还有待进一步完善,本研究不足之处体现在:一是研究范围相对较窄。本研究主要侧重于探讨农业生态资源资本化的市场性支持政策、激励性支持政策和补偿性支持政策,为集中精力完成核心研究目标,本研究较少涉及农业生态资源产权改革、农业生态资源资产管理、农业生态资本市场建设等重大理论问题,研究范围有待进一步拓展。二是定量分析略显不足。本研究主要侧重于定性分析,定量分析相对不足,由于目前国内外农业生态资源资本化及其支持政策的实践尚处于探索阶段,缺少可以借鉴的成熟模式,资料收集特别是数据获取难度较大,本研究虽然进行了部分定量分析,但从整体上看对农业生态资源资本化支持政策的定量分析略显不足。三是微观层面应用研究有待深入。本研究主要从宏观层面对农业生态资源资本化支持政策进行了理论分析,从应用研究的角度看,尚需进一步从微观层面深入探讨不同区域不同主体的具体支持政策等实践问题,由于资料和篇幅的原因,加上受个人研究能力和精力的限制,本研究对微观层面难以全面展开和深入分析,这是后续研究的努力方向和重要内容。
曹烁[5](2016)在《贵州省循环农业发展综合评价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自古以来农业就在我国社会发展中占据重要的地位,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重要的基础产业。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我国的农业生产也有了飞速的发展,土地利用效率逐渐提高,农产品产量大幅度增加。但是传统的粗放型农业经济增长方式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农业生产用水浪费严重,化肥、农药、农膜等农业生产要素的投入量较大使耕地受到污染、养分流失,农业资源利用效率较低等。为解决这种依赖增加劳动和扩张土地的粗放经营方式造成的资源浪费及生态环境问题,使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得到保障,我国提出发展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战略。由此传统的农业也逐渐向具有生态文明内涵的循环农业、生态农业、绿色农业等方向转变。循环农业是以资源循环有效利用和保护生态环境为基本出发点,以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为原则来进行农业生产与消费活动,从而实现农业经济、人口、资源、环境和生态协调发展的一种农业生产方式,是循环经济理论在农业生态系统中运用产生的一种新兴的农业发展方式。循环农业的发展不仅能够缓解农村资源紧张的局面,减轻农村生态环境的压力,还能够有效地提高农业生产能力和农民收入水平。而进行循环农业发展的基本前提就是了解目前循环农业发展水平以及存在的问题,这就要对循环农业的发展进行评价。研究循环农业发展综合评价,能够科学客观地了解循环农业发展的水平及变化,发现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对于解决农村农业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生态之间的矛盾具有重要的意义。贵州省作为西南高原山区传统的农业大省,气候温暖湿润,生物资源丰富,具有发展特色产业的优势和潜力。近些年来,在国家以及贵州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贵州省在循环农业领域进行了研究和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循环农业示范工程取得成效,循环农业污染防治能力提高,形成了一批可行的循环农业发展模式,但也面临着人地矛盾突出、农业受灾严重、生态环境脆弱等多重压力,循环农业发展还任重道远。因此本文以贵州省为研究对象,根据贵州省的各项相关数据,对贵州省循环农业发展进行综合评价,得到近些年贵州省循环农业发展水平的变化,找出阻碍贵州省循环农业发展的因素,对实现贵州省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以及农业的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贵州省循环农业发展综合评价为研究内容,根据贵州省实际发展情况和数据的可获性,构建了贵州省循环农业评价指标体系,主要包括经济社会发展、资源减量投入、资源循环利用、资源环境安全四大类指标,运用熵值法对贵州省循环农业发展状况进行综合评价,同时横向选择西南地区的四川、重庆、云南、西藏以及湖南和广西进行比较,考察贵州省在西南地区及周围省份中的循环农业发展水平中的情况。最后根据循环农业发展水平及指标数值,对制约其发展的限制性因素及障碍度进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第一,从总体来看,2005年至2014年贵州省循环农业发展水平总体呈上升的趋势,在2006年和2011年存在小幅下降,其中经济社会发展指标评价指数年均增长速度最快,其次为资源环境安全指标和资源循环利用指标,资源减量投入指标近10年一直在持续波动。第二,在7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横向对比中,贵州省的循环农业发展水平处于中等位置,仅次于湖南省和四川省。相对于其他地区,贵州省经济社会发展方面较为落后,资源减量投入方面较其他地区有明显的优势,资源循环利用和资源环境安全都处于中等偏上的水平。第三,参照2005—2014年的各项指标数据,2014年贵州省循环农业发展最主要的障碍因素是资源减量投入指标,其次为经济社会发展指标。其中化肥施用强度、农药使用水平、农膜使用水平是主要障碍因子,粮食单产、人均粮食产量、人均耕地这三个指标也严重限制了循环农业的发展。第四,参照七个地区2014年18个指标的数据,与其他地区相比,贵州省循环农业发展过程中经济社会发展指标为最大障碍指标,而资源减量投入方面的障碍度最小。贵州省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较其他地区较为落后,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贵州省循环农业的发展,而资源减量投入与其他地区相比有优势。根据以上研究结论,本文提出进一步推进贵州省循环农业发展的六点政策建议:一是要减少物质的投入和节约资源;二是要调整农业内部产业结构;三是要加强耕地资源的保护和自然灾害防御;四是要加大循环农业技术开发力度;五是要政府调控与公众参与相结合;六是借鉴其他地区循环农业发展经验。
于同毅[6](2016)在《休闲观光农业发展中的政府作用研究 ——以威海市环翠区为例》文中指出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城市居民希望寻求良好的休闲方式和休闲场所,休闲观光农业应运而生,发展迅速。其中,作为重要的社会主体,地方政府往往在休闲观光农业的发展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我国一些地方休闲观光农业发展带有明显的政府驱动的特点。政府在休闲观光农业发展中应当发挥何种作用?这些作用是否得以有效发挥?在休闲农业发展中如何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这些都是迫切需要回答的问题。本研究以威海市环翠区为典型案例,对政府在休闲观光农业发展中的作用进行了深入分析,指出政府对休闲观光农业具有产业规划、开发引导、政策扶持和市场监管作用,但是,政府在休闲观光农业发展中也存在政策扶持不到位、发展规划不完善,市场引导不到位、品牌文化重视不足,资源配置不到位、生产要素相对短缺,公共服务不到位、发展环境有待优化等主要问题。结合对国外发达国家政府成熟做法的分析,本研究提出要从产业规划与市场监管、市场引导、投融资渠道构建、人才管理与组织建设、基础条件改善等几个方面采取针对性的完善对策。本研究主要包括四部分:第一部分,包括第一、二章,主要介绍了本研究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与意义、研究内容、研究框架、研究方法、研究重点与创新点,重点对国内外有关本研究的文献进行了综述,并对休闲观光农业的概念和政府作用的理论依据进行了阐述。第二部分,为政府在休闲观光农业发展中作用的典型案例分析,主要分析了威海市环翠区政府在休闲观光农业发展中的作用,并结合典型案例的分析,提出了政府在政策扶持、发展规划、市场引导、资源配置、公共服务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第三部分,为发达国家政府在休闲观光农业发展中的做法与启示,主要对意大利、法国、日本等目前发展比较成熟的几个国外政府的做法进行了介绍,并从中总结了其对我国的借鉴与启示。第四部分,为完善休闲观光农业发展中政府作用发挥的对策,主要从产业规划与市场监管、市场引导、投融资渠道构建、人才管理与组织建设、基础条件改善等几个方面提出了针对性的完善对策。
黄南[7](2015)在《产业结构调整对中国经济转型的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受世界经济不景气以及国内多种瓶颈性因素的制约,2011年以来,中国经济增长速度不断下降,中国经济因此由高速增长步入了中高速增长的新常态时期。面对经济发展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中国经济必须通过转型发展,才能实现稳步可持续发展的可能。要顺利实现此次中国经济的转型发展,需要对其中的影响因素进行深入的分析,明确其作用方式和影响机理,才能有效推动中国经济转型发展的进程。产业结构调整是影响经济转型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但是由于经济转型的目标会随着发展中出现的问题的不同进行调整,因而,在新一轮经济转型的过程中,需要对产业结构调整在经济转型中的影响作用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明确其对经济转型的影响机理和影响程度,这对于推动中国新一轮的经济转型步伐,促进中国经济的成功转型的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全面系统地分析了当今世界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特征,以及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的现状。指出,目前世界产业结构调整中呈现出融合化、服务化、高科技化以及生态化趋势,而基于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发展起来的第三次工业革命,则进一步促进了世界产业在发展范式、空间形态和功能上的变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产业结构发生了明显的调整,第一产业增加值在GDP中的比重迅速下降,第二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正在缓慢下降,而第三产业增加值在GDP中的比重则逐渐上升,产业结构的高度化程度不断提高。同时,以泰尔指数所衡量的产业结构合理化程度也在逐渐上升。这些表明中国的产业结构调整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中国经济进入稳步发展的新常态时期后,产业结构调整的推动方、调整的动力、产业结构的均衡状况以及产业的空间格局等也随之出现了一些新的调整态势。随后,本文研究了产业结构调整对经济转型的影响机理。在研究这一问题之前,本文先从中国当前经济发展面临的国内外背景分析入手,明确了中国新一轮经济转型发展的主要目标,将其概括为“三种能力”的提升,即经济平稳持续增长能力的提升、经济高质量运行能力的提升,以及经济绿色发展能力的提升。并对这三种能力之间的内在关系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文章分别研究了产业结构调整对各种能力提升的影响机理,构建起产业结构调整与中国新一轮经济转型之间关系的理论框架,并通过数理分析的方式较为清晰地阐述了产业结构调整与中国新一轮经济转型的“三种能力”之间的内在关系。接下来,文章构建了综合评价中国经济转型程度的指标体系,运用大量的统计数据,从全国和省际两个层面,对中国经济转型的总体情况进行了全面评价,并以中国经济转型的评价指数为因变量,以产业结构调整的合理化和高度化为自变量,增加适当的控制变量,从而建立了产业结构调整与中国经济转型的计量回归模型。通过该模型,文章从总体性影响和分能力影响两个方面入手,研究了产业结构调整在中国经济转型中的作用。同时本文将1990-2013年划分为不同的历史阶段,进行了分阶段的实证研究;将全国分为东、中、西三大区域,进行了分区域的实证研究。从实证研究的结果看,总体来看,产业结构调整对中国的经济转型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尤其是产业结构的合理化程度,是推动中国经济转型的重要因素。但在分能力的影响上,产业结构合理化对经济平稳持续增长和高质量运行的促进较为明显,而在经济绿色发展方面的促进作用不如产业结构高度化。同时,研究结果还显示,在经济发展程度相对较低的地区,产业结构合理化的作用不太显着,但在经济发展程度较高的地区,产业结构合理化对经济转型总指标以及三种能力的促进作用则较为明显。相反,产业结构高度化在经济较发达的东部地区,对经济转型的促进作用相对较弱,但在经济发展程度相对较低的西部地区,其促进作用则明显高于产业结构合理化。最后,文章根据实证研究所得出的研究结果,结合中国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以此推动中国经济转型的几点建议,认为,在中国经济转型发展的过程中,要将产业结构调整作为推动中国经济转型的重要手段,尤其要重视产业结构合理化在促进中国经济转型中的作用,不过也不能忽视产业结构高度化的作用,要将加快服务业的发展作为中国产业结构高度化的主要内容,要通过互补性资产的培育提升中国产业的创新能力,还要重视中国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提高等。对于不同的地区而言,则要根据自身的发展阶段,选择适合地区自身条件的经济转型之路。
郭立新[8](2014)在《陇南山区观光农业规划研究》文中认为观光农业是我国进入21世纪以后发展方兴未艾的新事物,是在传统农业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与现代旅游业相结合的一种交叉的边缘型产业。陇南山区多山地、丘陵,地貌特征丰富,利用山区优美的自然环境,丰富的农业资源以及根植于本土的浓厚的乡村文化特色和农村人文景观,观光农业的兴起,为陇南山区农业的实现跨越式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发展方向和模式。本文综合了已有的观光农业的研究成果,对观光农业的概念、特点、功能、类型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并结合国内外观光农业的发展和研究现状,提出了山区观光农业规划发展原则和方法。在此基础上,通过对陇南的观光农业资源进行广泛而细致的调查,获取了现实的第一手资料,对陇南山区各类观光农业资源进行分析和评价,找出观光农业旅游开发中所存在的问题、优势和潜力:其地理环境条件优越,自然资源丰富,生物物种多样,种植业基础较好,林茶果生产历史悠久,畜牧业发展迅猛,产业结构趋于合理,经济快速增长,社会诸条件得天独厚,为建设观光农业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同时存在着耕地资源紧缺,生产力低下,农村经济发展不平衡,农业旅游资源需进一步挖掘。根据农业生态学和旅游学的原理,结合当前观光农业现状和发展方向,最终摸索出以陇南山区观光农业规划开发应以特色主导产业为切入点,充分利用当地较好气候条件,多样地貌特征,丰富的资源,围绕主导产业进行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实现山区农业观光跨越式发展的策略。同时为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相结合,进一步研究了陇南山区观光农业规划的原则、理念和方法,并依此为指导,进行了初步的实证规划。本文中对陇南山区观光农业资源进行分析和评价,对今后陇南观光农业的规划设计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和指导意义。
唐琼[9](2014)在《湖南深化县域生态农业消费体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县域生态农业消费的发展,可以将其定位于经济全球化和国内外市场一体化的大背景下,以生态农业资源优势为发展依据,选准突破口。本研究对湖南县域生态农业消费的发展情况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总结和分析,提出了发展湖南县域生态农业消费的主要对策,对准确把握湖南县域生态农业消费市场发展态势和各级政府在制定县域生态农业消费发展规划时提供参考。
张璐,姜卫兵,魏家星,翁忙玲,韩键[10](2014)在《基于中国知网的我国休闲观光农业发展区域差异研究》文中指出分析了休闲观光农业在我国的发展情况,并运用统计学方法对1986-2010年中国知网中休闲观光农业类的3 369篇论文进行了文献来源地域统计与分析。依据有关文献,对不同地区休闲观光农业发展的优劣势、政策支持情况、类型特征进行了归纳与对比,并指出了影响其发展的问题与解决措施。
二、论发展湖南观光农业的障碍及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发展湖南观光农业的障碍及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评价及其路径选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农村产业融合的起源与发展 |
1.2.2 农村产业融合的驱动机制研究 |
1.2.3 农村产业融合的类型模式研究 |
1.2.4 农村产业融合的测度方法研究 |
1.2.5 农村产业融合的发展路径研究 |
1.2.6 研究述评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1.4 研究创新与不足 |
1.4.1 研究创新 |
1.4.2 研究不足 |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农村产业融合相关概念辨析 |
2.1.1 农村产业融合与农业现代化 |
2.1.2 农村产业融合与农业产业化 |
2.1.3 农村产业融合与农业产业融合 |
2.2 农村产业融合的内涵与特征 |
2.2.1 农村产业融合 |
2.2.2 农村产业融合模式 |
2.2.3 农村产业融合主体 |
2.2.4 农村产业融合水平 |
2.3 农村产业融合相关理论分析 |
2.3.1 分工理论 |
2.3.2 产业集群理论 |
2.3.3 交易成本理论 |
2.3.4 创新理论 |
2.3.5 农业多功能性理论 |
2.4 本章小结 |
3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现状分析 |
3.1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支撑条件 |
3.1.1 自然资源条件 |
3.1.2 社会环境条件 |
3.2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基础概况 |
3.2.1 整体发展概况 |
3.2.2 第一产业发展概况 |
3.2.3 第二产业发展概况 |
3.2.4 第三产业发展概况 |
3.3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模式 |
3.3.1 农业产业链延伸型融合模式 |
3.3.2 农业多功能拓展型融合模式 |
3.3.3 产业集聚型融合模式 |
3.3.4 科技渗透型融合模式 |
3.3.5 产业循环型融合模式 |
3.4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主体发展现状 |
3.5 本章小结 |
4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测度 |
4.1 测度方法的选取与原则 |
4.1.1 测度方法的研判和选取 |
4.1.2 测度指标设置原则 |
4.2 测度指标体系的构建 |
4.2.1 测度指标的选择 |
4.2.2 测度指标的解释 |
4.2.3 测度模型的建立 |
4.3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实证分析与评价 |
4.3.1 指标权重的确定 |
4.3.2 数据来源 |
4.3.3 测度结果及评价 |
4.4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耦合协调度分析 |
4.4.1 耦合关系模型 |
4.4.2 耦合度及耦合协调度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路径的实践障碍与战略选择 |
5.1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路径的障碍分析 |
5.1.1 障碍分析模型 |
5.1.2 障碍度分析 |
5.1.3 障碍因子分析 |
5.1.4 障碍因素现状分析 |
5.2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面临的矛盾 |
5.2.1 产业布局与农村产业融合之间的矛盾 |
5.2.2 土地利用模式与农村产业融合之间的矛盾 |
5.2.3 融资渠道与农村产业融合之间的矛盾 |
5.2.4 农村公共服务与农村产业融合之间的矛盾 |
5.3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路径的战略选择 |
5.3.1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思路、原则与目标 |
5.3.2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宏观路径选择 |
5.3.3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具体路径选择 |
5.4 本章小结 |
6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实现路径 |
6.1 农林牧渔业布局调整的路径选择 |
6.1.1 特色种植业产业带调整 |
6.1.2 畜牧养殖业布局调整 |
6.1.3 渔业产业布局调整 |
6.1.4 山特产品产业布局调整 |
6.2 农产品精深加工的路径选择 |
6.2.1 玉米精深加工 |
6.2.2 水稻精深加工 |
6.2.3 大豆精深加工 |
6.2.4 乳业精深加工 |
6.2.5 蔬菜精深加工 |
6.2.6 渔业精深加工 |
6.3 农林牧渔服务业的路径选择 |
6.3.1 培育多元化主体 |
6.3.2 加强生产主体市场信息服务 |
6.3.3 完善农业生产资料流通服务体系 |
6.3.4 构建农业生产技术综合服务体系 |
6.3.5 推进农业资源化利用服务体系 |
6.3.6 拓展农业机械社会化服务体系 |
6.4 休闲农业布局调整的路径选择 |
6.4.1 打造自然生态康养观光产业带 |
6.4.2 构建冰雪特色旅游产业体系 |
6.4.3 传承关东民俗和弘扬四大精神游 |
6.4.4 发挥沿边优势开展边境风情游 |
6.5 以信息技术渗透产业融合的路径选择 |
6.5.1 完善智慧农业信息监管系统 |
6.5.2 精准管理农业全产业链 |
6.5.3 创新农业金融保险服务 |
6.5.4 保护产业质量安全和知识产权 |
6.5.5 构建完整农业产业体系 |
6.6 以国家级试验区创新驱动产业融合的路径选择 |
6.6.1 以农产品加工贸易带动产业融合 |
6.6.2 扩大农业产业负面清单外贸易 |
6.6.3 创新涉农金融国际化服务产业 |
6.6.4 发展开放试验区农业总部经济 |
6.7 本章小结 |
7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路径优化的制度创新 |
7.1 继续扩大农业对外开放合作领域 |
7.1.1 探索设立农业自由贸易试验区 |
7.1.2 构建畅通便捷的农产品贸易通道 |
7.1.3 引导国际资本进入农产品加工贸易 |
7.2 优化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资源要素 |
7.2.1 确保农村产业融合用地保障 |
7.2.2 加强财政税收政策支持 |
7.2.3 完善金融保险政策支持 |
7.2.4 强化科技与人才政策支持 |
7.3 完善农村产业融合基础设施建设 |
7.3.1 优化改造农田基础设施 |
7.3.2 搭建公共交通和信息网络 |
7.3.3 配套产业融合基本设施 |
7.3.4 综合改造提升乡村人居环境 |
7.4 强化农村产业融合政府服务职能 |
7.4.1 完善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顶层设计 |
7.4.2 推动产业融合政策有效落实 |
7.4.3 加强农村产业融合示范园区建设 |
7.4.4 建立完善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体系 |
7.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东北林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修改情况确认表 |
(2)旅游共生体系统协调演化研究 ——以京津冀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缘起 |
一、旅游业的功能不断多元化 |
二、旅游发展的目的是助力人民美好生活 |
三、人地关系协调发展 |
四、京津冀旅游协同持续推进 |
第二节 旅游共生体系统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一、旅游共生体系统的思考过程 |
二、旅游共生体系统研究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
三、旅游共生体系统研究的意义 |
四、旅游共生体系统的相关说明 |
第三节 研究框架与研究内容 |
一、研究框架 |
二、主要研究内容 |
三、主要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基础理论与研究综述 |
第一节 共生理论的内涵 |
一、共生理论的提出——生物学内涵 |
二、共生理论的发展——生态学内涵 |
三、共生理论的发扬——社会科学内涵 |
四、共生理论的前景 |
第二节 共生理论在城市与区域等研究中的综述 |
一、概述 |
二、微观经济领域 |
三、城市与区域协调 |
四、区域产业经济 |
五、管理学领域 |
六、共生哲学 |
第三节 旅游共生研究综述 |
一、旅游共生研究的总体进展 |
二、旅游共生理论的探索 |
三、区域和城市旅游共生研究 |
四、旅游利益相关主体共生研究 |
五、旅游与生态环境共生研究 |
六、旅游产业和旅游企业共生研究 |
七、旅游资源整合和旅游产品共生研究 |
第四节 其他基础理论 |
一、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 |
二、协同论 |
三、产业生态学理论 |
四、利益相关者理论 |
五、博弈论 |
第三章 旅游共生体系统构建 |
第一节 旅游共生的基础解释 |
一、旅游共生 |
二、旅游共生单元 |
三、旅游共生的现实表现 |
四、旅游共生的基础动因 |
第二节 旅游共生关系分析 |
一、旅游共生关系及其类型 |
二、旅游共生度与共生系数 |
三、旅游共生界面与共生环境 |
四、旅游共生成本与共生效益 |
第三节 旅游共生体系统理论模型构建 |
一、旅游共生体形成的条件 |
二、旅游共生体与旅游共生体系统 |
三、旅游共生体系统的结构 |
四、旅游共生体系统理论模型 |
第四章 旅游共生体系统的协调演化 |
第一节 旅游共生体系统协调演化概述 |
一、旅游共生体系统协调演化的含义 |
二、旅游共生体系统协调演化的实质 |
三、旅游共生体系统协调演化的研究视角 |
第二节 组织形式维度上旅游共生体系统的协调演化 |
一、组织形式维度上不同旅游共生关系的特征 |
二、组织形式维度上不同旅游共生关系的对比 |
三、组织形式维度上不同旅游共生关系的判定 |
第三节 行为方式维度上旅游共生体系统的协调演化 |
一、行为方式维度上不同旅游共生关系的特征 |
二、行为方式维度上不同旅游共生关系的对比 |
三、行为方式维度上不同旅游共生关系的判定 |
第四节 旅游共生体系统协调演化的机制 |
一、旅游共生对象选择的机制 |
二、内生动力机制 |
三、外生动力机制 |
第五章 京津冀旅游内部共生体系统协调演化 |
第一节 京津冀旅游共生关系的基础 |
一、京津冀地区概况 |
二、京津冀旅游共生关系的条件 |
三、京津冀旅游共生关系的基础 |
第二节 京津冀旅游行业共生体的协调演化分析 ——对旅行社和旅游饭店行业共生关系的研究 |
一、旅游行业间的共生关系 |
二、共生单元的主质参量 |
三、旅游行业共生体协调演化的过程 |
四、旅游行业共生体协调演化的空间格局 |
第三节 京津冀旅游市场共生体的协调演化分析 ——对国内旅游市场共生关系的研究 |
一、京津冀旅游市场共生体 |
二、主质参量的选择 |
三、旅游市场共生体的协调演化 |
四、旅游市场共生体协调演化的规律与建议 |
第四节 京津冀旅游内部共生体系统的协调演化 |
一、京津冀旅游共生关系的形成 |
二、京津冀旅游共生关系的新阶段 |
三、京津冀旅游内部共生体系统的协调演化 |
第六章 京津冀旅游外部共生体系统协调演化 |
第一节 京津冀旅游外部共生关系的形成与表现 |
一、京津冀旅游外部共生关系概述 |
二、京津冀旅游-经济共生关系 |
三、京津冀旅游-政治共生关系 |
四、京津冀旅游-文化共生关系 |
五、京津冀旅游-社会共生关系 |
六、京津冀旅游-生态共生关系 |
第二节 京津冀旅游外部共生体系统的质参量 |
一、各共生单元的主质参量 |
二、各共生单元的指标选择和数据来源 |
三、各共生单元主质参量的计算 |
第三节 京津冀旅游外部共生体系统的协调演化 |
一、京津冀旅游-经济共生体的协调演化 |
二、京津冀旅游-政治共生体的协调演化 |
三、京津冀旅游-文化共生体的协调演化 |
四、京津冀旅游-社会共生体的协调演化 |
五、京津冀旅游-生态共生体的协调演化 |
第七章 京津冀旅游共生体系统协调演化的评价与对策 |
第一节 京津冀旅游共生体系统协调演化的评价 |
一、京津冀旅游共生体系统协调演化概况 |
二、京津冀旅游共生体系统的关联协调度分析 |
三、京津冀旅游共生体系统协调演化的主要特征 |
四、京津冀旅游共生体系统协调演化的主要风险 |
第二节 京津冀旅游共生体系统协调进化的对策 |
一、形成旅游共生观念 |
二、完善旅游共生界面 |
三、优化旅游共生环境 |
四、推进全域旅游共生 |
五、大力实施“旅游+”和“+旅游”战略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主要研究结论 |
一、旅游共生体系统及其协调演化理论 |
二、京津冀旅游共生体系统的协调演化 |
第二节 可能的研究创新 |
一、整合形成统一的旅游共生研究框架 |
二、提出旅游共生体系统理论模型 |
三、形成旅游共生体系统协调演化理论 |
四、京津冀旅游共生体系统的协调演化及评价 |
第三节 研究不足与展望 |
一、旅游共生体系统理论模型仍需完善 |
二、旅游共生体系统协调演化的指标和方法还要充实 |
三、旅游共生关系的形成机制有待深入 |
四、旅游共生体系统协调进化对策措施的针对性还应强化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3)湖南亚栖亚农业有限公司商业模式改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1.2.1 理论基础 |
1.2.2 文献综述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第2章 湖南亚栖亚农业有限公司的商业模式现状分析 |
2.1 公司概况 |
2.2 公司环境分析 |
2.2.1 宏观环境分析 |
2.2.2 行业环境分析 |
2.2.3 微观环境分析 |
2.3 公司商业模式现状分析 |
2.3.1 产品或服务界面 |
2.3.2 资产管理界面 |
2.3.3 客户界面 |
2.3.4 财务界面 |
2.4 公司商业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3章 湖南亚栖亚农业有限公司商业模式改进设计 |
3.1 商业模式改进目标与改进原则 |
3.1.1 商业模式改进目标 |
3.1.2 商业模式改进原则 |
3.1.3 商业模式改进思路 |
3.2 商业模式改进方案设计 |
3.2.1 产品或服务界面 |
3.2.2 资产管理界面 |
3.2.3 客户界面 |
3.2.4 财务界面 |
3.3 商业模式方案的全局设计 |
第4章 湖南亚栖亚农业有限公司商业模式改进的实施与保障 |
4.1 商业模式改进的实施步骤 |
4.1.1 优化组织架构 |
4.1.2 宣讲模式变革 |
4.1.3 整合现有资源 |
4.1.4 搭建营销网络 |
4.2 商业模式改进的实施保障 |
4.2.1 宣传保障 |
4.2.2 人才保障 |
4.2.3 组织保障 |
4.2.4 资金保障 |
4.3 商业模式改进的预期效果 |
4.3.1 实现利润增长 |
4.3.2 促进“三农”发展 |
4.3.3 推动生态宜居 |
4.3.4 提高城镇化率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农业生态资源资本化支持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相关研究文献述评 |
一、农业支持的相关研究 |
二、农业生态资源资本化的相关研究 |
三、、相关研究评析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技术线路 |
一、研究方法 |
二、技术路线 |
第四节 研究内容与可能的创新点 |
一、研究内容 |
二、可能的创新点 |
第一章 核心概念与理论基础 |
第一节 核心概念界定 |
一、生态资本 |
二、农业生态资源 |
三、农业生态资源资本化 |
四、农业支持政策 |
第二节 相关理论基础 |
一、农业生态经济理论 |
二、市场交易理论 |
三、农业政策理论 |
四、演化博弈理论 |
五、复杂适应性系统理论 |
第二章 农业生态资源资本化的支持政策需求分析 |
第一节 农业支持政策演变的历程 |
一、1949-1978年的农业支持政策 |
二、1979-2003年的农业支持政策 |
三、2004年—至今的农业支持政策 |
四、农业绿色发展视角下农业生态资源资本化支持政策的不足 |
第二节 农户对农业生态资源资本化的认知调查分析 |
一、调查方法与数据来源 |
二、受访农户对农业生态资源资本化的认知情况描述性分析 |
第三节 样本区农业生态资源资本化的政策需求调查分析 |
一、农村基层村委的政策需求调查分析 |
二、农业经营主体的政策需求调查分析 |
三、绿色农产品消费主体的政策需求调查分析 |
第三章 农业生态资源资本化支持政策体系的框架设计 |
第一节 农业生态资源资本化支持政策体系设计的目标和原则 |
一、农业生态资源资本化支持政策设计目标 |
二、农业生态资源资本化支持政策设计原则 |
三、农业生态资源资本化支持政策体系框架设计的主要内容 |
第二节 农业生态资源资本化的市场性支持政策 |
一、农业生态资源资本化的资源产权改革政策 |
二、农业生态资源资本化的资产管理政策 |
三、农业生态资源资本化的资本市场建设政策 |
第三节 农业生态资源资本化的激励性支持政策 |
一、农业生态资源资本化财政支持政策 |
二、农业生态资源资本化税收支持政策 |
三、农业生态资源资本化金融支持政策 |
第四节 农业生态资源资本化的补偿性支持政策 |
一、农业生态资源资本化纵向权益补偿支持政策 |
二、农业生态资源资本化横向权益补偿支持政策 |
三、农业生态资源资本化权益补偿政策的动态调整 |
第四章 农业生态资源资本化支持政策的作用机理 |
第一节 复杂适应性系统视角下农业生态资源资本化支持政策分析 |
一、农业生态资源资本化支持政策的要素分析 |
二、农业生态资源资本化支持政策的自组织过程分析 |
三、农业生态资源资本化支持政策的利益关系分析 |
第二节 农业生态资源资本化的市场性支持政策作用机理 |
一、农业生态资源稀缺性及其市场价格表征 |
二、农业生态资源资本化的市场过程及市场性支持政策分析 |
三、农业生态资源的市场响应及其资本化市场性支持政策作用机理 |
第三节 农业生态资源资本化的激励性支持政策作用机理 |
一、财政政策支持农业生态资源资本化的作用机理 |
二、税收政策支持农业生态资源资本化的作用机理 |
三、金融政策支持农业生态资源资本化的作用机理 |
第四节 农业生态资源资本化的补偿性支持政策作用机理 |
一、农业生态资源资本化权益补偿的利益博弈分析 |
二、农业生态资源资本化权益补偿政策的利益再分配机理 |
三、农业生态资源资本化的利益相关者成本收益分析 |
第五章 农业生态资源资本化支持政策实施的保障措施 |
第一节 农业生态资源资本化支持政策执行的阻滞及其防治 |
一、农业生态资源资本化支持政策执行阻滞的表现 |
二、农业生态资源资本化支持政策执行阻滞的成因分析 |
三、防治农业生态资源资本化支持政策执行阻滞的对策 |
第二节 农业生态资源资本化支持政策协同驱动与路径选择 |
一、农业生态资源资本化的“三元”协同驱动 |
二、农业生态资源资本化支持政策协同的条件和路径 |
第三节 农业生态资源资本化支持政策实施的保障机制 |
一、农业生态资源资本化支持政策实施的产权保障机制 |
二、农业生态资源资本化支持政策实施的组织保障机制 |
三、农业生态资源资本化支持政策实施的技术保障机制 |
第六章 农业生态资源资本化支持政策的地方实践——以浙江省丽水市为例 |
第一节 丽水市农业生态资源资本化的SWOT分析 |
一、丽水市农业生态资源资本化的优势分析 |
二、丽水市农业生态资源资本化的劣势分析 |
三、丽水市农业生态资源资本化的机遇分析 |
四、丽水农业生态资源资本化面临的挑战分析 |
第二节 丽水市农业生态资源资本化的支持政策审视 |
一、丽水市农业生态资源资本化的市场性支持政策 |
二、丽水市农业生态资源资本化的激励性支持政策 |
三、丽水市农业生态资源资本化的补偿性支持政策 |
第三节 丽水市农业生态资源资本化支持政策优化与借鉴作用 |
一、丽水市农业生态资源资本化支持政策的优化思路 |
二、丽水市农业生态资源资本化支持政策的借鉴作用 |
结论与研究展望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一、农业生态资源资本化是农业绿色转型的重要抓手 |
二、农业生态资源资本化需要政府与市场的良性配合 |
三、农业生态资源的资本化支持政策是一个政策体系 |
四、农业生态资源资本化支持政策实施需要保障机制 |
第二节 后续研究展望 |
一、农业生态资源资本化绩效评价与管理 |
二、农业生态资源资本化风险识别与防范管理政策 |
三、农业生态资源资本化组织体系与管理模式 |
四、农业生态资源资本化的实证研究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附录B |
附录C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5)贵州省循环农业发展综合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综述 |
1.3.2 国内研究综述 |
1.4 研究思路和内容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与数据资料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数据资料 |
第2章 理论借鉴和相关概念界定 |
2.1 理论借鉴 |
2.1.1 循环经济理论 |
2.1.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1.3 生态经济理论 |
2.1.4 综合评价理论 |
2.2 相关概念界定 |
2.2.1 循环农业 |
2.2.2 生态农业 |
2.2.3 有机农业 |
第3章 贵州省循环农业发展现状分析 |
3.1 贵州省农业发展概况 |
3.1.1 自然及生物资源状况 |
3.1.2 农业生产情况 |
3.1.3 农业科技投入 |
3.2 贵州省循环农业发展概况 |
3.2.1 循环农业示范工程取得成效 |
3.2.2 循环农业提高污染防控和治理能力 |
3.2.3 形成众多的循环农业发展模式 |
3.3 贵州省循环农业发展必要性分析 |
3.3.1 耕地数量减少致人地矛盾突出 |
3.3.2 自然灾害频发导致农业受灾严重 |
3.3.3 农业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严重 |
第4章 贵州省循环农业发展水平综合评价分析 |
4.1 循环农业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4.1.1 指标选取的原则 |
4.1.2 指标内容的设计 |
4.2 循环农业发展综合评价指标处理 |
4.2.1 数据来源 |
4.2.2 指标的标准化处理 |
4.2.3 指标权重的确定 |
4.3 评价结果分析 |
4.3.1 综合评价结果 |
4.3.2 横向对比分析 |
4.4 循环农业发展障碍因素分析 |
4.4.1 循环农业发展障碍因素诊断 |
4.4.2 贵州省循环农业发展障碍因素分析 |
4.4.3 地区障碍因素比较分析 |
第5章 结论及政策建议 |
5.1 研究结论 |
5.2 政策建议 |
5.2.1 减少物质投入和节约资源 |
5.2.2 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
5.2.3 加强耕地资源保护和自然灾害防御 |
5.2.4 加大循环农业技术开发力度 |
5.2.5 政府调控与公众参与相结合 |
5.2.6 借鉴其他地区循环农业发展经验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与的课题项目 |
(6)休闲观光农业发展中的政府作用研究 ——以威海市环翠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综述 |
1.3.2 国内研究综述 |
1.3.3 简要评论 |
1.4 研究内容与框架 |
1.5 研究方法 |
1.6 研究重点与创新点 |
1.6.1 研究重点 |
1.6.2 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核心概念与理论依据 |
2.1 休闲观光农业的概念及相关理论 |
2.1.1 休闲观光农业的内涵 |
2.1.2 休闲观光农业的特征 |
2.1.3 休闲观光农业的功能 |
2.1.4 休闲观光农业的类型 |
2.1.5 休闲观光农业的相关理论 |
2.2 政府作用的相关理论 |
2.2.1 政府职能理论 |
2.2.2 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理论 |
第三章 政府在休闲观光农业发展中作用的典型案例分析 |
3.1 威海市环翠区概况与基础条件 |
3.2 威海市环翠区政府在休闲观光农业发展中作用的发挥 |
3.2.1 政府对休闲观光农业的产业规划作用 |
3.2.2 政府对休闲观光农业的开发引导作用 |
3.2.3 政府对休闲观光农业的政策扶持作用 |
3.2.4 政府对休闲观光农业的市场监管作用 |
3.3 威海市环翠区政府在休闲观光农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3.3.1 政策扶持不到位,发展规划不完善 |
3.3.2 市场引导不到位,品牌文化重视不足 |
3.3.3 资源配置不到位,生产要素相对短缺 |
3.3.4 公共服务不到位,发展环境有待优化 |
第四章 发达国家政府在休闲观光农业发展中的做法与启示 |
4.1 意大利政府在休闲观光农业发展中的做法 |
4.2 法国政府在休闲观光农业发展中的做法 |
4.3 日本政府在休闲观光农业发展中的做法 |
4.4 其他国家政府在休闲观光农业中的做法 |
4.5 发达国家政府在休闲观光农业发展中的做法对我国的启示 |
4.5.1 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
4.5.2 注重农业地域特色的开发 |
4.5.3 重视市场需求分析与品牌建设 |
4.5.4 加强相关法律法规建设 |
4.5.5 培育行业自律性组织 |
第五章 休闲观光农业发展中政府作用发挥的对策建议 |
5.1 完善政府对休闲观光农业的规划与监管 |
5.1.1 科学制定产业发展规划 |
5.1.2 加强相关法律法规建设 |
5.1.3 重视市场监管执法 |
5.2 优化政府对休闲观光农业的开发引导 |
5.2.1 重视市场需求与市场定位 |
5.2.2 深挖特色文化的品牌价值 |
5.3 建立以政府主导、多方参与的投融资渠道 |
5.3.1 优化政府投入力度与扶持方式 |
5.3.2 完善农村金融体制与信贷体系 |
5.4 加大休闲观光农业的人才管理与组织建设 |
5.4.1 专业人才引进与培育相结合 |
5.4.2 大力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组织 |
5.5 改善休闲观光农业发展的基础条件 |
5.5.1 加快配套基础设施建设 |
5.5.2 切实提高农民素质与积极性 |
第六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7)产业结构调整对中国经济转型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思路及研究内容 |
第三节 研究的重点、难点与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
第一节 经济转型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二节 产业结构调整的相关研究 |
第三节 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转型的相关研究 |
第三章 中国产业结构的演进及经济转型期的新要求 |
第一节 世界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特征及未来趋势 |
第二节 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历史进程及总体状况 |
第三节 新一轮经济转型期对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新要求 |
第四章 产业结构调整对经济转型的影响机理分析 |
第一节 基于机理分析的中国经济转型目标界定 |
第二节 产业结构调整对经济平稳持续增长的影响机理 |
第三节 产业结构调整对经济运行质量的影响机理 |
第四节 产业结构调整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影响机理 |
第五章 产业结构调整对中国经济转型影响的实证研究 |
第一节 中国经济转型的总体评价 |
第二节 产业结构调整对中国经济转型影响程度的计量检验 |
第三节 研究结果及发现 |
第六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一节 主要结论 |
第二节 政策建议 |
第三节 研究不足和进一步改进的方向 |
主要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科研成果及获奖情况 |
后记 |
(8)陇南山区观光农业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观光农业产生的背景及发展现状 |
1.1.1 观光农业产生的背景 |
1.1.2 国内外观光农业的发展现状 |
1.2 观光农业概念的界定及特点 |
1.2.1 观光农业概念的界定 |
1.2.2 观光农业的特点 |
1.3 观光农业的功能和类型 |
1.3.1 观光农业的功能 |
1.3.2 观光农业的类型 |
1.4 国内外观光农业研究现状 |
1.4.1 国外观光农业研究现状 |
1.4.2 国内观光农业研究现状 |
1.5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
1.6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6.1 研究内容 |
1.6.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陇南山区农业观光资源条件分析 |
2.1 现状分析 |
2.1.1 自然条件分析 |
2.1.2 区位条件分析 |
2.1.3 农业资源分析 |
2.1.4 陇南市旅游业发展基础分析 |
2.1.5 社会条件分析 |
2.2 综合评价 |
2.2.1 观光农业资源评价 |
2.2.2 观光农业资源缺陷 |
2.2.3 观光农业资源潜力 |
2.3 陇南市观光农业资源开发现状 |
2.3.1 观光农业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 |
2.3.2 观光农业资源开发的优势和潜力 |
2.3.3 观光农业资源开发总体评析 |
第三章 陇南观光农业规划策略 |
3.1 陇南观光农业规划的原则 |
3.1.1 生态优先,明确分区 |
3.1.2 因地制宜,强调创意 |
3.1.3 市场主导,突出重点 |
3.1.4 持续发展,合理承载 |
3.2 陇南观光农业的区域布局 |
3.3 陇南观光农业规划的模式 |
3.3.1 观赏型规划开发模式 |
3.3.2 科技型规划开发模式 |
3.3.3 休闲度假型规划开发模式 |
3.3.4 综合型规划开发模式 |
3.4 陇南观光农业园规划功能分区 |
3.4.1 农业生产区 |
3.4.2 展示区 |
3.4.3 农业文化区 |
3.4.4 服务区 |
3.5 强调CI策划,加强组织管理 |
3.5.1 CI策划 |
3.5.2 组织管理 |
第四章 陇南皇村农业科技示范园规划设计 |
4.1 园区区位及农业旅游资源分析 |
4.1.1 园区区位 |
4.1.2 农业旅游资源分析 |
4.1.3 市场需求 |
4.1.4 开发条件评析 |
4.2 规划指导思想及目标 |
4.2.1 规划指导思想 |
4.2.2 规划目标 |
4.3 园区功能定位与项目选择 |
4.4 规划原则 |
4.5 总体布局 |
4.5.1 园林苗木花卉区 |
4.5.2 高科技农业生产示范区 |
4.5.3 休闲娱乐综合功能区 |
4.5.4 采摘园区 |
4.5.5 亲水平台区 |
4.6 道路规划 |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 |
5.1 结论 |
5.2 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附图 |
附录B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主要学术成果 |
致谢 |
(10)基于中国知网的我国休闲观光农业发展区域差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方法 |
2 发展概述 |
2.1 休闲观光农业起源及发展历程 |
2.2 休闲观光农业区域发展状况 |
2.3 休闲观光农业的区域科研状况 |
3 区域发展状况的对比分析 |
3.1 休闲观光农业区域发展的优劣势分析 |
3.1.1 东北地区(黑、吉、辽) |
3.1.2 华北地区(京、津、冀、晋、蒙) |
3.1.3 西北地区(陕、甘、宁、青、新) |
3.1.4 华东地区(沪、苏、浙、皖、鲁、闽) |
3.1.5 华南地区(粤、桂、琼) |
3.1.6 华中地区(鄂、湘、豫、赣) |
3.1.7 西南地区(渝、川、滇、黔、藏) |
3.2 休闲观光农业区域发展的政策比较 |
3.3 休闲观光农业区域发展的类型比较 |
4 结论与对策 |
4.1 文献研究小结 |
4.2 休闲观光农业发展的问题与建议 |
四、论发展湖南观光农业的障碍及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评价及其路径选择研究[D]. 柴青宇. 东北林业大学, 2021(09)
- [2]旅游共生体系统协调演化研究 ——以京津冀为例[D]. 孙振杰.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7)
- [3]湖南亚栖亚农业有限公司商业模式改进研究[D]. 戴娆. 湖南大学, 2019(05)
- [4]农业生态资源资本化支持政策研究[D]. 麦瑜翔.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8(04)
- [5]贵州省循环农业发展综合评价研究[D]. 曹烁. 西南大学, 2016(02)
- [6]休闲观光农业发展中的政府作用研究 ——以威海市环翠区为例[D]. 于同毅. 山东大学, 2016(12)
- [7]产业结构调整对中国经济转型的影响研究[D]. 黄南. 南京大学, 2015(05)
- [8]陇南山区观光农业规划研究[D]. 郭立新.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4(07)
- [9]湖南深化县域生态农业消费体系研究[A]. 唐琼. “深化农村改革”理论研讨会论文集, 2014
- [10]基于中国知网的我国休闲观光农业发展区域差异研究[J]. 张璐,姜卫兵,魏家星,翁忙玲,韩键. 上海农业学报, 201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