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艺术与中国现代文学的自然美

道家艺术与中国现代文学的自然美

一、道家艺术与中国现代文学的自然之美(论文文献综述)

赵晶晶[1](2021)在《“十七年”时期小说诗化书写现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纵观中国小说发展历程,叙事表达始终与诗化现象相伴而行。无论史传文学、唐传奇,还是宋元话本、明清小说,诗化现象或隐或现存在。小说诗化书写现象并非简单的表现为文本结构的散文化、语言的诗意化、意象的抒情化等特征。而是指小说叙事表达之外存在诗性气质的诸多层面,具体表现在文本空间、小说世界、作家及个体追求的精神气质等维度。因此,笔者将诗化书写现象定位为三个层面:1.作为一种诗性的文本追求,主要体现在小说诗意话语的呈现、风景书写等。2.作为一种诗性的生存状态,主要体现于个体日常生活世界的诗化存在。3.作为一种诗性的个体精神气质,主要体现在作家及人物个体的生命态度与精神气质层面。本文以此贯穿十七年时期小说文本的研究,意在打破人们对十七年时期相关小说的认知惯性,从文学的当代性与历史性视域来理解新时期以来的小说诗化书写现象。本文将“十七年”时期小说作为研究对象,在细读文本的基础上,从多个维度探析其中的诗化书写现象。论文将研究的关注点转向人情、人性的角度上,试图在坚硬的叙事话语中找寻柔软的诗意追求,通过诗化书写探知此时作家的艺术人生如何体现在主流的文学导向中。或者从宏大的革命历史叙事中,挖掘诗性日常生活场景及细节,让大众从作品表现中体会到独属“十七年”时期的诗意生活状态。研究“十七年”时期小说诗化书写现象,并非将此时一些小说定位为诗化小说,而是将其置于中国文学的诗化传统之中,分析当代文学的诗化品格之走向。新时期初小说的诗化之风,正是作家直接承续十七年文学中或隐或显的诗化追求之体现。如铁凝、贾平凹在新时期初创作中,深受孙犁的影响。铁凝结合自己的特性形成诗化较强的创作风格,将笔下的女性塑造为如从“荷花淀”中走出的淳朴善良女性。贾平凹继承孙犁“简洁、清新”的语言魅力,以及孙犁的艺术人生般的精神世界,并以此作为自己创作作品的精神支撑。这些作家的创作既体现了新时期以来诗化书写的传承,也呈现了当代文学诗化追求的路径与走向。论文主体部分共六章:第一章对“十七年”时期小说诗化书写现象源流做大致梳理。此部分主要探讨“十七年”时期小说诗化书写现象的文化来源与流变发展。诗化书写现象源自国内儒释道的传统文化,以及国外诗学文化的传承。对诗化书写现象发展脉络展开研究,厘清古代文学到近、现代文学、“十七年”文学诗化书写现象这条发展主线。第二章主要论述“十七年”时期小说诗化的民俗风景。该部分分别从现实原则、快乐原则、道德原则对“十七年”时期小说中民俗风景的诗化表现展开分析。坚持以现实原则的“自我”表现,描绘“十七年”主流政治下的本真的民俗及生态环境。以快乐原则的“本我”突破“自我”,在民间传统中突出民俗的魅力。以道德原则的“超我”实现诗意的栖居,从而构建“十七年”时期的理想世界。第三章主要探讨“十七年”时期小说诗化的日常生活。此部分分别从革命战争题材、乡村变革题材、城市生活题材等方面研究“十七年”时期小说日常生活的诗化表现。本文以诗化书写的叙述风格展现革命环境中英雄的另一面,探知乡村“生活化民间”的日常空间。通过挖掘“异质性”写作方式,表达在城市知识分子特定的历史氛围中寻找家国情怀之外的感情归属。第四章主要论述“十七年”时期小说诗化的情感结构。该部分从情感结构的角度表现“十七年”时期小说诗化的体征。本文试图从不同的情感角度构建十七年小说的情感模式,排除仅就一种静态的情感论述的可能性。该部分将主流叙事中的“异质类”作品,通过个体情感来呈现独特的情感结构。“十七年”小说中城乡之间情感的流动,成为时代情感的体现。第五章主要分析“十七年”时期小说诗化的女性形象。此部分主要挖掘“十七年”时期小说中的成长中知识女性、农村传统妇女、“落后”女性等形象并研究其诗化表现。“十七年”时期小说中女性的存在作用如诗化书写那般淡化或缓解激烈的矛盾,或者中和宏大叙事及男性象征的阳刚之气。知识女性自带独特的诗性话语,以及农村妇女常态化的表现,“落后”女性形象独特的存在,不但是源自现实生活的创作,同时也丰富了“十七年”文学的诗意空间。第六章主要探讨“十七年”时期小说诗化的叙事伦理。该部分从个体伦理、民间伦理、情爱伦理等方面突出“十七年”时期小说叙事的诗化伦理。文学复杂性生成的个体伦理,与人民伦理形成共存的张力现象。“十七年”时期国家伦理的主导下渗离而出的民间伦理,将传统文化的厚重性从主流文化中分离而出。“十七年”小说中的情爱伦理带着时代话语的重负,又潜在地表现出情爱追求的个人气质。论文通过对“十七年”时期小说诗化书写现象的研究,把握其中一些文本的诗化风格,探究主流话语规约下的诗性生活状态,并深入理解文本中传达出来的作家及人物个体身上的诗性精神与气质。研究的根本就在于将其置于百年现代文学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把握新时期以来文学诗化追求的美学走向。

李小刚[2](2020)在《尤金·奥尼尔戏剧在现当代中国的接受和影响》文中研究指明尤金·奥尼尔(Eugene O’Neill,1888-1953)是20世纪美国首屈一指的表现主义戏剧巨匠、民族戏剧的奠基人和世界文学史上里程碑式的人物。作为一名多产的剧作家,他在近40年的戏剧创作生涯中,撰写了50余部剧作、大量的戏剧理论和诗歌作品,一生荣获四次普利策戏剧奖,并于1936年荣膺诺贝尔文学奖,成为第一位也是迄今为止唯一获此殊荣的美国剧作家。他与阿瑟·米勒(Arthur Miller,1915-2005)、田纳西·威廉斯(Tennessee Williams,1911-1983)一起被誉为20世纪美国最优秀的三大剧作家;评论界称他们三人“共同将美国戏剧的重要性扩展到本国以外的天地,同时也为世界各地的当代剧作家提供了戏剧成就的标准。”[1]奥尼尔对于中国戏剧的影响也是毋庸置疑的,他直接推动了中国戏剧的现代性转型;20世纪30年代他对中国戏剧的影响集中体现为对洪深和曹禺两位大师戏剧创作的影响,80年代则主要表现为对中国“探索派”剧作家和导演的影响。因此,在当前中西跨文化戏剧交流语境下,对奥尼尔戏剧在中国的接受、影响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是极为必要的。本文试图从比较文学接受理论视角出发,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上,采用比较文学“影响研究”的方法,对奥尼尔戏剧在中国的译介、研究、演出和影响的状况进行系统梳理和概括,重点探讨奥尼尔的《早餐之前》《天边外》《安娜·克里斯蒂》《榆树下的欲望》《进入黑夜的漫长旅程》以及《琼斯皇》《毛猿》《奇异的插曲》《上帝的儿女都有翅膀》等表现主义剧作在中国的接受和影响,以完整勾勒奥尼尔及其戏剧在中国升降起伏的接受轨迹曲线,展现奥尼尔及其戏剧在中国接受、影响的全景式图景。全文分为五章,分别阐述奥尼尔其人其作、奥尼尔戏剧在中国的译介、研究、演出等接受情况,以及奥尼尔戏剧对当代中国戏剧产生的巨大影响。第一章从比较文学流传学的角度研究“放送者”奥尼尔及其戏剧创作历程。奥尼尔作为表现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由于其爱尔兰裔美国人的身份,无法真正融入美国社会文化当中,永远是一个游走于美国社会边缘的“他者”、忧郁的悲剧作家;他的戏剧创作经历了三个不同阶段;在创作中他充分吸收古代先贤哲思的营养,继承前辈的文学遗产和戏剧传统,在戏剧创作实践中充分运用表现主义戏剧手段来挖掘、表现人物心灵深处的思想、情绪和意念,凸显出人物内心世界表现上的巨大张力。第二章从译介学角度出发,对奥尼尔戏剧在中国的译介进行研究。奥尼尔戏剧的中国译介主要划分为四个阶段:20年代译介的序幕、30年代的第一次译介热潮及蓬勃发展阶段、40至70年代译介的低谷期、新时期以来奥剧译介第二次高潮及多元发展阶段。同时,本文对奥尼尔同一源语剧作、风格迥异的中译版本进行比照,以考察译者们所采用的殊异的翻译策略;阐明两次“奥尼尔热”期间,翻译界对于奥剧的翻译是以戏剧文学而非舞台演出为导向,其宗旨是仅将翻译的戏剧文本当作文学作品来赏读,而非当作剧场文本进行舞台演出。第三章主要阐述奥尼尔及其戏剧在中国的研究情况,主要对奥剧研究形式的接受状况进行梳理总结。从历时角度考察,相似的是在30年代和80年代的两次“奥尼尔热”期间,掀起了两次奥尼尔研究热潮;从共时角度考察,1980年代以来,随着“二度西潮”的兴起和国内、国际尤金·奥尼尔学界的交流与融合日趋频仍,奥尼尔戏剧研究逐步趋于精细化、纵深化、专题化和数据化;研究视角更加宽广,研究方法日趋丰富多元,并且呈现出向跨学科、跨文化视角转变的态势。学界从多角度、运用多方法对奥尼尔及其剧作进行深度开掘和现代阐发,标志着中国的奥尼尔戏剧研究进入一个更为宽广的领域。第四章集中阐释奥剧在中国的搬演情况,主要从演出概况、导演构思及舞台呈现三个维度出发,重点考察新时期以来奥剧如《榆树下的欲望》和《安娜·克里斯蒂》的话剧改编演出和戏曲移植性改编演出概况;同时观照奥尼尔其它经典剧作《早餐之前》《天边外》近年来在中国的演出情况,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展现奥尼尔及其剧作在中国的受欢迎程度和舞台接受状况。第五章深入探讨奥尼尔戏剧对当代中国戏剧的影响。奥剧的译介、研究和舞台搬演呈现出的是奥尼尔戏剧在中国的整体接受状况,那么在此接受的基础上,奥尼尔戏剧必然会对中国戏剧尤其是对中国戏剧的现代性转型产生深远的影响。80年代是中国戏剧现代性转型再度勃兴的关键期,这一时期奥尼尔戏剧对当代中国戏剧的影响具体体现为对“探索派”剧作家李龙云和李杰戏剧创作的影响,尤为集中地体现在李龙云的《荒原与人》和李杰的《古塔街》对奥尼尔表现主义戏剧手段的创造性援用和创新性发展之上。

张天馨[3](2020)在《《京华烟云》接受史研究》文中认为林语堂的英文小说处女作Moment in Peking自1939年出版至今已有八十余年的时间。在这段时间里,人们对《京华烟云》的评价伴随着时代主题和社会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变化。Moment in Peking于1939年12月由美国约翰·黛公司出版,短短半年之内就行销五万册,位居当年畅销书排行榜之首,后被译为日、韩、西、葡等外语引发海外广泛好评。但中国读者对这部小说的评价却不甚高,1940年6月,上海春秋出版社出版了由郑陀、应元杰合译的《京华烟云》,这是Moment in Peking的第一部中文全译本,也是“京华烟云”这个名字与中国读者的首次见面。然而这部书从出版伊始就受到了包括林语堂本人在内的纷至沓来的批评与质疑,虽然偶有褒奖,但总体上终未引起较大的波澜,形成了一种“外热内冷”的局面。1944年林语堂赴台湾之后,大陆对林语堂的研究几乎停滞,林语堂的名字被文学史有意识的忽略,即使偶有提及也被冠以“反动文人”的称号,他的作品也不再被刊行,《京华烟云》便被“冷藏”起来,但这部小说在海外及台港地区热议不断,甚至出现了新的译本流传至今,“外热”与“内冷”的对比更加强烈。改革开放后,林语堂研究逐渐由海外波及国内,走向学术界的话语中心,但当时的研究者只是较多谈及林语堂的思想,较少有人关注林语堂的小说创作,直到1987年张振玉翻译的《京华烟云》由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在中国大陆出版以及1988年台湾电视剧《京华烟云》在海峡两岸的播出,这部小说才重新回到了人们(包括学者在内)的视野。90年代后,林语堂作为文学家的身份得到进一步确认,《京华烟云》作为林语堂小说处女作也被学者重视起来,不仅将其作为一部英文小说进行研究,还将其汉译本《京华烟云》视为中国现代文学经典作品与其他中外文学经典进行比较研究。《京华烟云》的研究呈现出一种欣欣向荣的景象。值得注意的是,无论研究者是将《京华烟云》作为研究林语堂思想的辅助工具,还是从翻译学的角度对其汉译本进行剖析探索,还是将其视为中国现代文学经典与其他中外经典文学作品进行比较,从而发掘它自身的独特性,都是紧密依附于林语堂声名和文学地位的逐渐提高而评论态度有所不同,后来甚至由于爱屋及乌的心态有意忽视作品中存在的缺点,批评争论的声音越来越少。影视化改编作为《京华烟云》接受的重要一环,为促进了小说《京华烟云》在大众社会的传播产生了重要影响。1988年台湾版《京华烟云》以原着为基础进行了适合影视表达方式的增删,赢得了普通观众和专家学者的双重肯定。2005年央视版《京华烟云》采用了取材式手法对小说进行影视化改编,对原着的人物和情节进行大规模腾挪删减,虽然这样的改编手法受到了艺术评论家的广泛批判,但这部电视剧以华丽的画面和精湛的表演获得了极高的收视率,大大提高了张译本《京华烟云》的知名度。2015年云视版《新京华烟云》则完全抛开原着,进行了几乎是“重写”的改编,成了青春爱情剧、家庭伦理剧、爱国抗日剧的大杂烩,虽因明星的粉丝效应收获了较高的收视率,但也被学者诟病最深。

周咏鑫[4](2020)在《夏目漱石文学理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夏目漱石是日本近代文学奠基人,被称为“日本近代文学之母”。作为作家的夏目漱石名声斐然,作为文学理论家的夏目漱石则备受冷落。他的文学理论偏重于对东西方文学观念冲突的认识,体现出跨文化、跨学科的特点。他的文学理论体系庞大,本文拟从文学创作、文学鉴赏、文学批评、文学发展四个方面对其文学理论进行论述。本文分为引言、正文、结语三部分,正文共有四章。引言部分首先介绍了夏目漱石的家庭背景、成长历程和求学生涯;其次概述了夏目漱石文学理论的研究现状、研究意义以及研究方法。第一章主要论述夏目漱石的文学创作理论。夏目漱石建构起一套自己的文学观念,以“(F+f)”公式为模本,夏目漱石认为文学内容需要有认识性的F与情绪性的f两部分构成。夏目漱石指出人的感觉因素以及心理因素都可以成为文学创作的素材。具体而论,夏目漱石将可以进入到文学内容的文学素材划分为感觉F、人事F、超自然F与知识F四种,并以引发人的情绪多少为标准,对四种文学素材进行了等级的划分。此外,夏目漱石晚年主张“则天去私”的创作原则。第二章主要阐述夏目漱石的文学鉴赏理论。夏目漱石的文学鉴赏论脱胎于文学创作论,夏目漱石认为文学作品存在着内容的空白,需要读者在鉴赏时借助想象对其进行填充。与此同时,读者对作品的填充受到作者的主导作用,作者会创造出一种“读者的幻惑”引导读者的鉴赏活动。此外,读者在进行文学鉴赏时需要保持一种审美的心境,将利害观念、善恶观念、知识排除在审美的鉴赏之外。第三章主要概述夏目漱石的文学批评理论。夏目漱石认识到明治时期日本文学批评界的两种不良倾向,一是对西方文学的盲目崇拜,二是自然主义文学批评家的泛科学主义文学批评。夏目漱石提出在鉴赏文学作品时应当以自我的趣味为主,奉行“自我本位”,同时采用科学的方法开展文学批评活动。第四章总结了夏目漱石关于文学发展的理论。夏目漱石借助西方心理学中意识流的方法,将人的意识焦点分为“模仿的F”“能才的F”“天才的F”。在论述三大意识的基础上,夏目漱石指出文学的发展受到暗示原则的支配,在预期原则、厌倦原则、竞争原则的共同推动下,文学的发展显示出螺旋上升、循环往复的特征。结语认为夏目漱石在全盘西化时代大潮中时刻保持着理性的思考,立足于日本文学的审美经验,同时借助西方现代科学的理论方法,针对日本文学现代化道路上产生的时代困境表明了自己的主张,对中国传统文论的现代化转换问题有着借鉴作用。

何换生[5](2020)在《批评中的批评 ——华东师范大学批评学派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选择当代中国文学批评与学术流派的重要力量——华东师范大学批评学派为研究对象。华东师范大学批评学派存续时间横跨20世纪80年代与90年代,长达20余年,它的诞生、出现和形成是中国当代文学批评史上独一无二的现象。华东师范大学批评学派中涌现出前后承继的优秀批评家,以自觉的批评意识、先锋的批评观念和卓越的批评实践在中国文学研究和批评领域形成了“群聚效应”和“领袖风范”,堪称“批评中的批评”。本文由“绪论”、“上编”、“下编”与“结语”构成。“绪论”主要介绍选题的缘起与内涵,阐释批评与学派概念的流变,标示研究的方法与旨趣。“上编”“群体的崛起”对华东师范大学批评学派生成的人文背景、历史境遇、代际划分、流派特征等进行考察。时代精神、社会心理、思想氛围、学术风尚、地理条件、出版传播等“合力”以及现代大学制度与导师制度的共同作用促成了华东师范大学批评学派的发生与兴起。批评意识的自觉、人学维度的贯穿、批评艺术的掘进、公共关怀的介入、魏晋风度的赓续等成为华东师范大学批评学派的主要特征。“下编”“内部的风景”以许子东、王晓明、李劼、胡河清四位代表华东师范大学批评学派的批评方法、批评风格和批评建树的批评家为个案展开论述,系统研究他们的批评观念、批评对象、批评模式与批评文体。许子东从“作家印象”到“小说结构”,王晓明从“文化心理”到“人文精神”,李劼从“人学谱系”到“历史描述”,胡河清从“传统符码”到“全息现实”,成为各自的主要批评方式与批评实绩。“结语”在“上编”、“下编”的基础上,评估华东师范大学批评学派的批评成就和学术地位,揭示华东师范大学批评学派的文化价值和当下启示。华东师范大学批评学派的批评活动构成了华东师范大学学术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当代文学批评的独立性、合法性进行了证明;体现了当代文学批评的个性化与艺术化特征的统一;为当代文学批评的“经典化”做出了独特贡献;对后来的批评形成了召唤效应。同时,辨析华东师范大学批评学派的理论误区与批评缺陷;指认华东师范大学批评学派的流散和终结;拓展批评家及其时代关联、文学批评前景等话题;反思当下批评流派匮乏和群体断层的原因,将华东师范大学批评学派的研究推向纵深之境。本文肯定华东师范大学批评学派在中国当代文学批评史上的影响和地位,期待新的批评学派的出现和文学批评的复兴。

吴畏[6](2019)在《抒情的主体:红柯小说艺术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抒情小说是中国现当代文学领域内一个丰富而复杂的文学现象,其概念的提出与界定缘起于20世纪80年代出现的“沈从文研究热”,在文学历史重评的背景下,一批现代抒情小说家的创作得以被重新挖掘。在抒情性作品的研究中,鲁迅、郁达夫、废名、萧红、沈从文、孙犁等作家作品的抒情性受到重视,抒情小说的发展轨迹也经由这些作家得到清晰的呈现。抒情性特征不仅是现代文学领域的一道风景,而且在文学向当代转型的过程中这种抒情性特征作为一种独特的美学内涵也得到了承接与创新。现代文学在向当代文学转型的过程中,抒情性作为一种文学经验与美学特质保留在文学创作中,当代作家的一些创作不仅讲述故事,而且在文中贯注了写作情怀,小说因为有了个人主观情感的融入、心灵世界的展现而具有浓厚的人情味与精神意蕴。在这一点上,当代陕西作家红柯展现了自己的笔力,作为诗人、小说家,红柯善于以诗性的思维建构自己的文学世界,同时他也十分重视古典的文学传统,有意将古典文学的诗性元素融入到创作中,展现壮美、富有理想色彩的西部世界,小说所充斥的强烈情感成为了其创作的独特风格。红柯作为当代文坛上独特的存在,因其小说浓郁的抒情氛围而受到评论界、学界的持久关注。现当代抒情小说的产生与作家所处的时代、作家的个人经历、文化熏陶等都有着直接的联系,具体就红柯而言,他由陕西到新疆最后又回到陕西,在这段迁徙的经历中他感受到西部别样的风土人情和浪漫野性的西域文化,回到陕西后他怀着对西域纯粹的热爱创作了一系列关于新疆的小说。选取红柯这位陕西作家,目的在于通过小说研究对其文学贡献作合理的评价;另一方面,透过红柯可以探讨抒情文学在80、90年代出现回潮的趋势有着怎样的社会语境?抒情文学在当下文坛有着怎样的表征与意义?这些问题都是探究红柯小说以及抒情文学不可缺少的思考向度。本论文从红柯小说的抒情性特征出发,以其90年代以来的小说创作为文本,分析其创作与抒情传统之间的联系、对抒情性文学的创新再造以及抒情性创作所表征的文学生产意义,从而由红柯来反观90年代的文学生态面貌与社会文化语境,试着探析抒情文学如何在当下文学环境中成为可能。

路早艳[7](2019)在《新时期以来废名小说的接受研究》文中认为废名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声名卓着的文体家,也是现代文学作家群中“读者缘”颇为特殊的一位奇才。在读者接受层面,废名的小说呈现出两极分化的趋势:批评家的盛赞与大众读者的冷落。废名的写作是一种典型的知识分子写作,符合五四时期审美感悟力较强的知识分子的审美期待,但跳脱简约的语言风格超出了普通读者的接受范围,脱离了时代范围内大部分读者的“期待视野”,因而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只能收获“光荣的寂寞”!新时期以来的“发现热”和“重评热”,使得废名重新进入学术研究的视野,在专业批评者中呈现升温甚至热门的态势,在大众读者中也逐渐呈现出小众化的聚合现象。论文分为五部分,绪论部分交代选择废名进行研究的缘由与意义、研究的历史现状以及本论文的研究思路和方法,进一步提出从接受角度进行废名研究的创新之处。论文第一章“废名小说的接受流变”主要探讨新时期之后废名小说在专业读者群体中的接受嬗变,从现代文学学术史的角度勾勒出废名在新时期以来文学场域中的历史图景,探寻废名重新进入批评者视野的来龙去脉,分析各个阶段的文学史叙述规律及其背后的演变逻辑,还原出废名由冷寂到升温再到热门,并最终确立相应的文学史地位的发展历程。第二章“废名小说接受的焦点问题”主要对废名接受中的突出现象进行追本溯源式的探究,从诗化乡土小说的命名、禅宗意识与儒家思想研究、文学创作的影响探源、特殊的语体实验四个层面展开,从第一代读者印象式的点评到后续研究者的重新阐释,深化了废名小说在民族审美精神中的意义,凝固的文本形态也正是在意义的挖掘中焕发生机。第三章“大众传播时代的‘废名热’”以90年代以来文学的市场化转型和大众传播的兴起为背景,探讨废名小说迈入民间大众的状况,以及作品向中小阶层读者范围辐射的可能性,主要是从回归市场的图书出版、中学语文教育的促动、以互联网为媒介的圈子式阅读三个层面展开论述,揭示出高雅的纯文学作品是如何由知识高层走向普通大众的整合历程。结语部分指出学院派读者的接受如何影响并推动了大众读者的接受体验。

周师师[8](2018)在《作为叙事的家庭—1980年代小说研究》文中认为本文关注的是“家庭与1980年代现代化叙事”这一问题式。具体而言,本文旨在研究“家庭”在1980年代的现代化叙事中的具体表征,它可以是“人性”的象征,可以是“私领域”的场域,也可以是“封建”的载体等。家庭在文本中的比喻意是“新时期”政治和现代化意识形态下的产物,理解家庭以何种方式参与到不同流派及作家的现代化叙事可以帮助我们还原1980年代现代化的构筑过程,发现被现代化叙事遗漏与遮蔽的历史面相,进而思考中国现代化转型中的诸多难题。本论文共分六章:第一章在对“伤痕-反思”小说中“无人性的问题孩子”和“无人性的’文革’干部”两类叙事的考察中,尝试阐释“伤痕-反思”小说在“家庭(人性)/革命(非人性)”的二元对立修辞批判中遗忘与屏蔽的历史内容。第二章论述了“改革文学”中三种不同群体与象征“私领域”家庭的差异关系暗含着政治意识形态的转变与文化规范的更迭;而在农村题材的改革文学中,改革作家肯定了以发展家庭副业为主导方向的“新家庭”/“新人”的历史合法性,但通过剖析“改革新人”理解公/私的内在思维结构,会发现此“新人”身上沉积着“私权结合”的封建色素。第三章通过对“寻根小说”的解读,发现“寻根”中存在着两种不同的思想脉络。阿城与莫言等作家在民间/官方的二元对立中寻找非制度化的儒家“父子”认同,它们是“伤痕-反思”小说“家庭(人性)/革命(非人性)”叙事模式的延展;而韩少功和王安忆对“传统家族”两副面孔的描写则折射出第三世界知识分子主体表述的深层困境。第四章勾勒先锋文学中存在的矛盾的“父权制”家庭形象,指出其与“伤痕-反思”小说中革命/家庭二元对立的一致图景,并重点考察从“暴力型家庭”(历史)中走出来的“去历史化”个人的精神结构及其局限性。第五章以1980年代极具典型性的路遥为研究个案,剖析作家建构“理想现代化家庭”的话语实践方式,而其“理想型家庭”与“现实性家庭”之间的冲突则蕴含了城-乡二元体制下现代化发展中的难题。第六章重点辨析海外新移民女作家张翎小说中的“家庭”与“1980年代”之间的关系,论述其小说中的“新家梦”与“家庭创伤”深深根植于1980年代的历史和文化土壤中。

侯令琳[9](2018)在《论梁实秋“尚雅”的思想与散文创作》文中研究表明梁实秋的思想受中国传统雅文化的影响而显示出了鲜明的“尚雅”倾向,这种“尚雅”的倾向主要体现在他的生活观与文艺观之中。并且在这种“尚雅”的生活观与文艺观的影响下,其散文创作也呈现出了一种“雅”的特质。本文以“雅”为切入点,探究梁实秋的生活观与文艺观中“尚雅”的倾向及散文创作中“雅”的特质的具体表现,并对其价值意义及局限性予以评析。绪论部分主要说明本文的研究目的与意义、研究现状、核心概念。此部分在核心概念一节中对“雅”概念的内涵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从儒家与道家两个面向探究“雅”的丰富含义。第一章主要研究雅思想在梁实秋生活观中的具体表现。本章分为两节,第一节探究梁实秋崇尚“礼雅”的思想,并具体分析该思想的表现,即坚持克已修身的崇礼原则;第二节分析梁实秋崇尚“闲雅”的思想,并具体分析该思想的表现,即拥有闲适淡泊的心态。第二章主要研究雅思想在梁实秋文艺观中的具体表现。本章分为三节,分别从“和雅”“文雅”“古雅”三方面具体探究梁实秋“尚雅”的文艺观。第一节,具体分析“和雅”思想在其文艺观中的表现,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他强调文学美的形式与道德的内容和谐统一;二是他主张理性节制情感。第二节,具体分析“文雅”思想在其文艺观中的表现,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他关于白话文的主张以及注重白话文的避俗与修饰的艺术理想的内容与意义;二是他关于文艺大众化的态度所形成的具有精英化倾向的文艺观。第三节,具体分析“古雅”思想在其文艺观中的表现,重点分析其崇古尚古的艺术倾向。第三章主要研究在梁实秋“尚雅”的生活观与文艺观影响下其散文创作呈现出的“雅”特质的具体表现。第一节,在题材的处理上,受其“和雅”与“闲雅”思想的影响,他的散文具有引人向善的精神和闲情偶寄的雅趣。第二节,在语言的风格上,受其“文雅”与“古雅”思想的影响,他的散文语言具有文白杂糅、简洁精炼、丰富的知识性等特点。第三节,在意境的营造上,受其“和雅”思想的影响,他的散文营造出了温雅平和的意境,主要体现在感伤的节制与温和的批判两方面。结语部分对上述研究进行了总结,并对梁实秋“尚雅”的思想与散文创作的价值意义与局限性进行了评析。

孙思邈[10](2018)在《健全的个人主义 ——新月派对西方文学思想的重构》文中提出新月派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活跃于二十世纪20至30年代的一个重要的文学流派,是中国最早的自由主义文学流派之一。新月派的文学成就主要体现在诗歌方面,这也是学界一直聚集目光之处。但新月文人的贡献不止于诗歌创作,新月派也绝非仅仅是一个浪漫主义文人团体,我们不仅要在文艺思潮史的角度来研究新月派,更要将新月派思想置于中国现代思想史中进行深入的研究。新月派曾在特定的历史时期被简单定性,在特殊的年代,中国学者对于新月派的思想存在一些误解。与当时的历史语境拉开距离,重新认识评价新月派的文学思想是十分必要的,在去除由误读造成的偏见后,其思想中被遮蔽的价值可以为中国文化现代性的建设提供借鉴意义。本文以中国文化现代性为立论基础,将新月派文学思想的核心归纳为健全的个人主义思想,力图对新月派的文学思想进行全面把握。从这个角度研究新月派的文学思想具有三个意义,第一是将新月派的文学思想与中国现代思想史联系起来,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新月派文学思想的深刻内涵,第二是从新月派文学思想的社会文化价值看,这个角度更贴近新月派文人关心中国现代文化建设的思想状况,健全的个人主义思想是新月派的文学思想与文化理想的结合点,第三是从新月派文学思想形成的背景看,对健全的个人主义思想的深入考察,可以把握住新月派文学思想中中西方思想的融合途径。新月文人对西方个人主义思想进行重构,他们以既有的思维方式来改造舶来的个人主义思想,使之适应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进程与形势。新月文人积极探索如何在学习西方文化的同时保留中国本土文化的特质。他们对于西方思想的重构给现今的文化交流带来跨文化反思,其思想对于文化现代性建设具有启示作用。本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具体阐述新月派健全的个人主义的核心内容。笔者从秩序、责任与人性三个方面来阐释健全个人主义思想,并与同样受到自由主义影响的个人或团体进行比较。西方的个人主义思潮自晚清开始传入中国,直至五四时期大放异彩,个人主义成为五四时期文学的鲜明特质。新月文人没有一味照搬西方的思想模式,而是建构自己的一套个人主义思想体系。个人主义思想是自五四以来中国思想文化界要求个体解放的一种文化思潮,而新月派的不同之处在于对“健全”的重视。第二章从新月派思想的形成背景方面,探究健全个人主义思想的西方思想资源。西方思想为新月派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资源,为自我的发现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新月文人面对启蒙与救亡的双重任务,借助西方的思想资源来解决中国思想界面临的问题。新月文人大多留学英美,在留学期间对于个体自我的认识进一步深化。他们选择西方思想中有益于中国现代文化建设的部分进行接受,结合中国思想建设的实际需要,广泛借鉴不同的理论资源。新月文人的西方理论资源包括英国浪漫主义、白璧德新人文主义、杜威新个人主义、新古典主义以及意象派思想。他们不拘泥于某一种思想的影响,甚至所接受的思想资源中一些观点存在冲突现象,但只要有益于健全个人主义的理论建设,新月文人都选择性接受并加以运用。第三章从新月派思想的形成背景与根源方面,对新月文人思想的中国传统渊源进行梳理。性情与伦理是新月文人健全个人主义的思想根基。新月文人的中国思想底蕴以儒家思想为主,在理性、秩序、健全思想层面上,新月文人接受儒家思想影响。在个人自由与性情层面,新月文人接受道家思想与魏晋名士的影响。中国哲学不同于源于求知欲的西方哲学,中国传统思想以研究人本身为目的,这一观点是新月文人健全个人主义注重人的观念的缘起。在五四彻底反对传统之际,新月文人认为不能同时抛弃中国文化传统的精华与糟粕,表现出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情。中国传统思想是新月文人的思想底色,新月文人借鉴西方思想是为保证中国文化的生机与活力。第四章分析新月文人思想中中西方思想的融合方式,探究新月文人如何对西方个人主义思想进行重构。新月文人对西方思想进行重构,他们在接受西方思想的过程中会产生变异、延伸与误读,新月文人将极端个人观柔和化,并将社会人格伦理化,建设健全个人主义思想。新月文人以既有的思维方式改造舶来的个人主义思想,使之适应中国文化思想发展的进程。他们大多自幼家庭生活殷实,接受过良好的传统文化教育,有着深厚的国学功底,新月文人有着深厚的中国思想底蕴。因此他们对于西方思想的借鉴不可能如白纸上作画,他们有自己的思维定势与思想基础。中西方社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有所不同,所以他们对西方思想的接受也必然受到社会现实的影响,不可能照搬西方思想经验。第五章探讨新月文人思想对于中国文化现代性建构的意义。在新文化建设之初,中国的传统文化面临向现代文化转型的问题。新月文人建设健全的个人主义的理论,致力于建设现代理性秩序,为中国文化的现代性建设寻找出路。他们较早地意识到理性的重要性,将理性建立于个人自由与个人独立的基础之上。尽管新月文人未能提出现代文化建设的宏观构想,但他们对于现代文化的建设作出了有益思考。本文从跨文化的视角对新月派的文学思想进行分析,将新月派的核心思想归纳为健全的个人主义。这一核心思想是新月文人以中国文化思想为底色,吸收借鉴西方文学思想并对其进行重构的结果。新月派的健全个人主义思想可以给现今的跨文化交流带来启示。在中国传统文化进行现代转化的过程中,如何保留传统文化的精髓,完成文化的现代性建设,新月文人对于这一问题作出了有益的思考。

二、道家艺术与中国现代文学的自然之美(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道家艺术与中国现代文学的自然之美(论文提纲范文)

(1)“十七年”时期小说诗化书写现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的依据
        (一)诗性传统的接续及延伸
        (二)个体诗性的呈现及追求
    二、选题的研究综述
        (一)诗化书写现象研究现状
        (二)“十七年”时期小说诗化书写现象研究现状
    三、研究对象的界定
        (一)诗化书写现象作为一种诗性的文本追求
        (二)诗化书写现象作为一种诗性的生存世界
        (三)诗化书写现象作为一种诗性的个体精神气质
    四、选题的意义及创新性
        (一)选题的意义
        (二)选题的创新性
第一章 “十七年”时期小说诗化书写现象源流概述
    一、“十七年”时期小说诗化书写现象探源
        (一)中国传统文化背景下的诗性书写
        (二)西方文艺思潮影响下的诗意表达
    二、“十七年”时期小说诗化书写现象流变
        (一)小说文体的流变
        (二)小说诗化现象的流变
    三、“十七年”时期小说诗化书写现象的可能性构成
        (一)国内政策的支持及国外文学的影响
        (二)对古代及现代诗化传统的传承与创新
        (三)作家个体诗性品格的呈现
第二章 “十七年”时期小说诗化的民俗风景
    一、现实原则下的诗化图景
        (一)现实生活汇聚下的风景描画
        (二)理想世界建构下的风景构图
        (三)内心世界折射下的风景显现
    二、快乐原则下的民间传统
        (一)焕然一新的民俗空间
        (二)明朗欢快的民俗风格
        (三)革命诗性的民俗表达
    三、审美原则下的诗意栖居
        (一)现实关照下诗意的空间
        (二)审美感知下诗意的寄托
        (三)精神追求下诗意的栖居
第三章 “十七年”时期小说诗化的日常生活
    一、革命战争下的日常生活
        (一)革命战争下的“自在存在”
        (二)革命生活中的日常交往
        (三)战争风云中的日常生活诗学
    二、乡村变革下的日常生活
        (一)乡村新空间中的日常观念世界
        (二)乡村变革下的日常生活结构图式
        (三)乡村世界中的日常生活运行
    三、城市环境下的日常生活
        (一)城市体系下的日常生活图式
        (二)城市空间中的日常生活交往
        (三)城市环境下的日常消费世界
第四章 “十七年”时期小说诗化的情感结构
    一、主流规约下的爱情书写
        (一)革命英雄传奇的浪漫追求
        (二)乡村现实空间的罗曼蒂克
        (三)城市建设历程的诗性情爱
    二、“非主流”叙事的夹缝生存
        (一)革命叙事环境下的人性情感表现
        (二)宏大叙事视域下的个体生命追寻
        (三)主流叙事背景下的社会情感构建
    三、主流文学渗透的情感流动
        (一)城乡联结下的相互守望
        (二)一体多元的“异族情调”
        (三)主流情怀中的情感张力
第五章 “十七年”时期小说诗化的女性形象
    一、成长中的知识女性形象
        (一)知识女性笔下的知性女子
        (二)革命战争中绽放的诗性之花
        (三)革命事业中成长的率性巾帼
    二、农村传统妇女形象
        (一)革命战争催生的“乡间芦苇”
        (二)农村变革过程中滋生的“田野玫瑰”
        (三)异族融合发展萌生的“活力女子”
    三、“落后”女性形象
        (一)革命战争走出的“异质”女子
        (二)城市环境培植的“非主流”女性
        (三)乡村空间孕育的“落后”妇女
第六章 “十七年”时期小说诗化的叙事伦理
    一、人民伦理标榜下的个体伦理叙事
        (一)“十七年”时期小说个体伦理叙事的存在
        (二)个体伦理叙事的双重无奈
        (三)个体伦理叙事的诗化精神
    二、国家话语渗透中的民间伦理叙事
        (一)国家话语建构下民间伦理叙事的显现
        (二)民间伦理叙事存在意义
        (三)民间话语情理的“冲突”
    三、革命伦理建构下的情爱伦理叙事
        (一)“十七年”时期情爱伦理的建构
        (二)情爱伦理的张力叙述
        (三)情爱伦理诗意的“碰撞”
结语
    一、“十七年”时期小说诗化书写的文学史意义
    二、新时期以来作家诗化写作的接受与传承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2)尤金·奥尼尔戏剧在现当代中国的接受和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国外研究综述
        (二)国内研究综述
    三、选题意义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 时空的超越者——尤金·奥尼尔及其戏剧创作
    第一节 奥尼尔其人其作
        一、美国戏剧之父的斑斓人生
        (一)不幸的幸运儿
        (二)严肃剧作家奥尼尔
        二、奥尼尔的戏剧创作历程
        (一)早期具有自然主义色彩的现实主义悲剧(1913-1920)
        (二)中期探索性的表现主义悲剧(1920-1933)
        (三)后期直面人生的现实主义悲剧(1939-1943)
    第二节 奥尼尔的传承与创新
        一、对西方传统与现代精神文化成果的汲取与传承
        (一)对西方非理性哲学的接受
        (二)对西方小说、诗歌等文学样式的学习借鉴
        (三)对西方传统与现代戏剧创作经验的传承与吸收
        二、在戏剧思想、艺术方面的创新与开拓
        (一)对现代人精神与心理的表现
        (二)在戏剧艺术上的实验与探索
第二章 尤金·奥尼尔戏剧的中国译介
    第一节 译介及其文学性与舞台性之争
    第二节 奥尼尔戏剧译介的中国之旅
        一、肇始期及第一次译介高潮
        (一)序幕(20年代):春雷乍现、蓄势待发
        (二)第一次译介热潮(30年代):借势而起、蓬勃发展
        二、低谷期(20世纪40–70年代)
        (一)缺席期(40年代):战争年代、译者缺位
        (二)停滞期(“十七年”间及“文革”时期):译源受批、译介空白
        三、第二次译介高潮及回落阶段(新时期至今)
        (一)第二次译介浪潮(80年代):译介集中、硕果迭出
        (二)奥剧译介的回落阶段(90年代至今):文集问世、译介赓续
    第三节 风格迥异、各有千秋的中译版本
        一、“译”随境变:《天边外》四大译本
        (一)四大译本的不同特色
        (二)不同译本译者之情感倾向
        (三)风格迥异的创造性叛逆
        (四)对文化缺省现象的处理
        二、“译”无止境:《进入黑夜的漫长旅程》七大译本
        (一)七大译本的不同特色
        (二)不同译本译者之情感倾向
        (三)异彩纷呈的创造性叛逆
        (四)对文化缺省现象的处理
        三、“译”彩纷呈:《上帝的儿女都有翅膀》三大译本
        (一)三大译本的不同特色
        (二)不同译本译者之情感倾向
        (三)各有千秋的创造性叛逆
        (四)对文化缺省现象的处理
第三章 尤金·奥尼尔戏剧在中国的研究
    第一节 奥尼尔戏剧在中国的历时研究
        一、发轫期及第一次研究热潮
        (一)发轫期(20年代):蹒跚起步、简要评介
        (二)第一次研究热潮(30年代):翻译助力、争锋激烈
        二、低谷期(20世纪40–70年代)
        (一)沉寂期(40年代):偏离主流、遭受冷遇
        (二)空白期(“十七年”间和“文革”时期):无人问津、研究停滞
        三、第二次研究热潮及多元发展阶段(新时期至今)
        (一)1978—1990年:思想解放、研究复兴
        (二)1991—2020年:视角多元、研究深化
        (三)关于奥尼尔戏剧的博士论文研究
    第二节 奥尼尔戏剧在中国的共时研究
        一、近四十年国内研究整体情况
        二、近四十年国内研究热点
        (一)作家作品研究
        (二)创作特点及美学风格研究
        (三)与其他剧作家的比较研究
        (四)社会思想和宗教主张研究
        (五)跨文化、跨学科视角下的研究
        三、近四十年国内研究流变
        (一)永恒的经典、永远的热点
        (二)永不过时的研究话题
        (三)永远在路上的奥剧研究
第四章 尤金·奥尼尔戏剧在中国的搬演
    第一节 永无止境的《榆树下的欲望》
        一、同株异葩、并蒂绚烂:《榆树下的欲望》话剧改编演出
        (一)写实与写意的融合:沈亮版《榆树下的欲望》
        (二)欲望的激情宣誓:任鸣版《榆树下的欲望》
        二、一剧两戏、“戏”说欲望:《榆树下的欲望》戏曲移植搬演
        (一)川剧移植搬演:徐棻的《欲海狂潮》
        (二)曲剧移植搬演:孟华的《榆树孤宅》
    第二节 一胞“两娣”的《安娜·克里斯蒂》
        一、中西合璧的戏剧盛宴:乔治·怀特版《安娣》
        二、甬剧《安娣》遇见奥尼尔:《安娜·克里斯蒂》之甬剧移植搬演
    第三节 其它经典剧作在中国的演出
        一、斯坦尼模式之奥剧呈现:张彤版《早餐之前》
        二、奥尼尔的中国风景:王斑版《天边外》
第五章 尤金·奥尼尔戏剧对当代中国戏剧的影响
    第一节 奥尼尔戏剧对当代中国戏剧的整体性影响
        一、奥尼尔的影响与中国戏剧的现代性转型
        二、奥尼尔戏剧对当代中国戏剧的影响
    第二节 奥尼尔与李龙云
        一、李龙云的奥尼尔接受之因
        二、奥尼尔对李龙云的影响
        (一)表现主义式氛围
        (二)自然象征的运用
        (三)强烈的内心独白
        (四)梦幻化的效应
        (五)爱欲的悲剧性
        三、李龙云戏剧创作对奥尼尔的超越及独创
        (一)悲剧的历史性深度
        (二)对希望的坚持
        (三)抒情性与诗性
    第三节 奥尼尔与李杰
        一、李杰的奥尼尔接受之因
        二、奥尼尔对李杰的影响
        (一)物象的象征性
        (二)梦幻性段落
        (三)内心独白的介入
        (四)生命的悲剧性
        三、李杰戏剧创作对奥尼尔的超越及独创
        (一)悲剧的历史性深度
        (二)多角色命运
        (三)物象的文化象征性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A 奥尼尔生平年表
附录 B 奥尼尔剧作年表
附录 C 奥尼尔戏剧在中国的演出资料汇编(1929—2019)
附录 D 中国奥尼尔学术研讨会资料汇编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3)《京华烟云》接受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的缘起
    二、文学史中的林语堂及其着述
        1.别具一格的散文作家——林语堂形象的最初定位
        2.反动的“帮闲文人”——政治标准下的特殊形象
        3.林语堂散文家身份的重新确认
        4.贯通中西的文化学者——林语堂21世纪的新形象
第1章 外热内冷——Moment in Peking的初期接受状态
    1.1 洛阳纸贵:Moment in Peking的海外发行与传播
    1.2 差强人意的汉译本:《瞬息京华》与《京华烟云》
    1.3 外热内冷的加剧:新中国成立后《京华烟云》的传播
第2章 爱屋及乌——林语堂魅力下《京华烟云》的接受
    2.1 作为文化小说:林语堂研究中的《京华烟云》
    2.2 作为外文小说:Moment in Peking的汉译本研究
    2.3 作为现代文学经典:比较视野中的《京华烟云》
第3章 多重演绎——《京华烟云》的影视化改编
    3.1 回肠荡气的时代悲歌:台湾版的增删式改编
    3.2 繁华尽现的京俗长卷:央视版的取材式改编
    3.3 不伦不类的情感闹剧:云视版的重写式改编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4)夏目漱石文学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夏目漱石论文学创作
    第一节 文学素材的分类和等级
    第二节 “则天去私”——创作主体的创作原则
第二章 夏目漱石论文学鉴赏
    第一节 填充法——鉴赏主体的能动性
    第二节 “除去法”——鉴赏主体的审美心境
第三章 夏目漱石论文学批评
    第一节 “自我本位”——文学批评的立场与态度
    第二节 他山之石——文学批评的方法
第四章 夏目漱石论文学发展
    第一节 意识之波与三大意识——文学发展的心理学基础
    第二节 暗示——文学发展的原因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5)批评中的批评 ——华东师范大学批评学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缘起与内涵
    二、释名与回顾
    三、方法与旨趣
上编 群体的崛起
    第一章 华东师范大学批评学派的发生
        第一节 华东师范大学人文传统的培育
        第二节 20世纪80年代文学风潮的策动
        第三节 华东师范大学作家群的激发
        第四节 批评传统和学科设置的影响
        第五节 出版、媒介与传播的襄助
        第六节 作为文化高地的上海的地域影响
        第七节 作为导师的钱谷融的型塑
    第二章 华东师范大学批评学派的特征
        第一节 批评意识的自觉
        第二节 人学维度的贯穿
        第三节 批评艺术的掘进
        第四节 公共关怀的介入
        第五节 魏晋风度的赓续
下编 内部的风景
    第一章 许子东:从“作家印象”到“小说结构”
        第一节 作家印象批评
        第二节 当代文学并置研究
        第三节 一种小说的结构分析
    第二章 王晓明:从“文化心理”到“人文精神”
        第一节 文化心理批评
        第二节 重写文学史
        第三节 寻找人文精神
    第三章 李劼:从“人学谱系”到“历史描述”
        第一节 文学—人学的谱系
        第二节 双向同构
        第三节 文学史的描述与阐释
    第四章 胡河清:从“传统符码”到“全息现实”
        第一节 传统文化的视角
        第二节 当代文学的证验
        第三节 全息现实主义
结语
    一、成就与限度
    二、流散与嬗变
主要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6)抒情的主体:红柯小说艺术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综述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的创新之处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 红柯与古典抒情文学的关系
    第一节 红柯与古典文学
    第二节 红柯小说的古典韵味
        (一) 意象
        (二) 写意
第二章 抒情主体的再造
    第一节 文化对红柯的塑造
        (一) 伊斯兰文化
        (二) 道家文化
    第二节 东西方文学阅读影响
        (一) 中国文学的内在转化
        (二) 外国文学的有机融入
第三章 红柯小说抒情方式的再造
    第一节 内在空间的扩展
        (一) 意识流动
        (二) 魔幻和超现实
    第二节 空间化的抒情
        (一) 自然空间
        (二) 空间化的艺术技巧
第四章 当下社会语境中的红柯小说表征
    第一节 商业意识形态下的抒情回潮
        (一) 情的复归与精神返乡
        (二) 现代性文明反思
    第二节 抒情创作的美学意义
        (一) 文学的西部景观与精神
        (二) 叙事与抒情的统一
        (三) 红柯抒情创作的突破与贡献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7)新时期以来废名小说的接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目的及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 废名小说的接受流变
    第一节 政治祛魅期的艰难回归
    第二节 审美主义观照下的地位升格
    第三节 方法论启示下的意义建构
第二章 废名小说接受的焦点问题
    第一节 诗化乡土小说阐释
    第二节 禅宗意识与儒家思想探微
    第三节 “文章之美”与“风格之辩”
    第四节 文学场域中的影响渊薮
第三章 大众传播时代的“废名热”
    第一节 市场化出版环境中的读者意识
    第二节 以互联网为媒介的圈子式阅读
    第三节 中学语文教育的促动
结语
参考文献
攻硕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目录
后记

(8)作为叙事的家庭—1980年代小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对象、研究范围与研究方法
    四、研究思路
    五、研究创新
第一章 伤痕-反思小说中的“家庭”与“人性”
    第一节 “救救孩子”
    第二节 干部、家庭与现代化
第二章 改革文学中的“家国”、“长幼”与“公私”
    第一节 改革文学中的家庭、国家与人群
    第二节 改革文学中的“长幼”、“新旧”与“公私”
第三章 寻根小说中的“父子”、“家族”和“革命”
    第一节 寻根小说中的“父子”叙述
    第二节 韩少功与王安忆:“传统家族”(革命)的两副面孔
第四章 先锋小说中的“家庭”与“个人”
    第一节 矛盾的“父权制”家庭形象
    第二节 马原与积极的“去历史化”个人
第五章 路遥的“现代化梦”与“现实性家庭”
    第一节 从“分开的家庭”到“复合的家庭”
    第二节 “自由恋爱”、“奉献型家庭”与“城乡平等”
    第三节 “离家出走”与“家庭幽灵”
第六章 张翎小说中的“家庭”与“1980年代”谱系
    第一节 前期叙事中的“新家梦”及其“1980年代”内涵
    第二节 “新伤痕叙事”:近期作品中的“家庭创伤”书写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科研成果

(9)论梁实秋“尚雅”的思想与散文创作(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目的与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核心概念诠释
        (一) “雅”的儒家含义
        (二) “雅”的道家含义
        (三) 小结
第一章: 梁实秋“尚雅”的生活观
    第一节 礼雅
    第二节 闲雅
第二章: 梁实秋“尚雅”的文艺观
    第一节 和雅
        一、尽善尽美
        二、理性节制情感
    第二节 文雅
        一、白话文的避俗与修饰
        二、文艺的精英化倾向
    第三节 古雅
    第四节 小结
第三章: “尚雅”的生活观和文艺观影响下的散文创作
    第一节 题材的处理
        一、引人向善的精神
        二、闲情偶寄的雅趣
    第二节 语言的风格
        一、文白糅合的语言
        二、简洁精炼的行文
        三、丰富的知识性
    第三节 意境的营造
        一、感伤的节制
        二、温和的批判
    第四节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10)健全的个人主义 ——新月派对西方文学思想的重构(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作为文学群体的新月派
        一、新月派、新月社与新月诗派
        二、新月派的主要刊物
        三、新月派的成员
    第二节 新月派的研究动态
        一、国内研究动态
        二、国外研究动态
    第三节 新月派的研究意义
第一章 健全的个人主义:新月派文学思想的内核
    第一节 与鲁迅个人主义思想的差异
        一、意志与理性
        二、摩罗精神与文化理性
        三、国民性:批判与重塑
    第二节 与前期创造社个人主义思想的差异
        一、情感的反抗力量与中正平和
        二、表现的冲动与自我抑制
        三、艺术偏至与社会责任
    第三节 与京派的个人主义思想的差异
        一、纯美人性与普遍人性
        二、人生趣味与精英趣味
        三、平民文学与健全个人主义
    小结
第二章 自我的发现:健全个人主义的西方资源
    第一节 英国浪漫主义的表现性
        一、华兹华斯的人性自然观
        二、拜伦的个人意识
        三、雪莱与想象的创造功能
    第二节 白璧德新人文主义的人性观
        一、理性对情感的节制
        二、道德自我二元论
        三、人性:人文的标准
    第三节 杜威新个人主义的个人观
        一、尊重个人的差异性
        二、个人的社会性
        三、人性可塑性:社会环境的改进作用
    第四节 新古典主义的理性法度
        一、蒲柏的自然理性法度
        二、约翰逊的普遍人性
        三、布瓦洛的“爱义理”
    第五节 意象派的个性意识
        一、弗莱契的色彩灵感
        二、洛威尔的个人感受元素
        三、庞德的自由精神
    小结
第三章 性情与伦理:健全个人主义的中国渊源
    第一节 儒家思想的理性与中庸
        一、孔子仁学:人的内在价值
        二、孔子礼学:内心的秩序
        三、宋明理学对“理”的认知
        四、以人为贵的思想
    第二节 道家的静逸自由观念
        一、老子之常道:事物发展之通则
        二、庄子“与道为一”的自由境界
        三、个体生命间的会通
    第三节 魏晋名士的任情放达
        一、孤傲狂狷不拘礼法
        二、胸襟宽仁率性真情
        三、品德高尚清谈论理
        四、山水之美孕育艺术心灵
    小结
第四章 以理驭情:个人主义思想的重构
    第一节 浪漫主义极端个人观的柔和化
        一、传统与使命:个性自由基础上对责任的强调
        二、旅行与语境:对社会现实的关怀
        三、对接与互补:以中庸适度节制激进自我
    第二节 混乱现状的秩序化
        一、理性秩序的建设:以胡适的思考为中心
        二、对彻底批判文化传统的反思:梁实秋的追思
        三、文学的纪律与规范:梁实秋与闻一多的探索
    第三节 社会人格的伦理化
        一、文学“载道”观念在人格建设上的投射
        二、伦理标准下的人性观
        三、伦理标准高于审美标准
    小结
第五章 新月派文学思想对中国文化现代性建构的意义
    第一节 要求建立现代文化秩序
        一、“五四”时期“全盘西化”观产生的问题
        二、以现代文化秩序解决现代性混乱危机
        三、以现代文化秩序取代不合时宜的规矩
    第二节 建基于个人自由的现代理性精神
        一、要求自觉运用理性的自由
        二、与自强相伴的现代理性
        三、文化精英对人权的重视
    第三节 健全人格:一种民主的文化理想
        一、建立新的文化道德观
        二、个体超出群体的社会关系
        三、个人精神与日常生活的调和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四、道家艺术与中国现代文学的自然之美(论文参考文献)

  • [1]“十七年”时期小说诗化书写现象研究[D]. 赵晶晶. 江西师范大学, 2021
  • [2]尤金·奥尼尔戏剧在现当代中国的接受和影响[D]. 李小刚. 山西师范大学, 2020(07)
  • [3]《京华烟云》接受史研究[D]. 张天馨. 吉林大学, 2020(08)
  • [4]夏目漱石文学理论研究[D]. 周咏鑫. 扬州大学, 2020(02)
  • [5]批评中的批评 ——华东师范大学批评学派研究[D]. 何换生. 安徽大学, 2020(07)
  • [6]抒情的主体:红柯小说艺术论[D]. 吴畏.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7)
  • [7]新时期以来废名小说的接受研究[D]. 路早艳. 西北师范大学, 2019(07)
  • [8]作为叙事的家庭—1980年代小说研究[D]. 周师师. 厦门大学, 2018(07)
  • [9]论梁实秋“尚雅”的思想与散文创作[D]. 侯令琳. 华中师范大学, 2018(02)
  • [10]健全的个人主义 ——新月派对西方文学思想的重构[D]. 孙思邈. 苏州大学, 2018(01)

标签:;  ;  ;  ;  ;  

道家艺术与中国现代文学的自然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