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墨西哥人的“绿色药方”(论文文献综述)
解超[1](2021)在《西南民族地区农村脱贫人口返贫问题研究 ——基于对广西大化县X村的调研》文中研究指明贫困是人类社会的顽疾。反贫困始终是古今中外治国安邦的一件大事。从屈原“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的感慨,到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憧憬,再到孙中山“家给人足,四海之内无一夫不获其所”的夙愿,都反映了中华民族对摆脱贫困、丰衣足食的深切渴望。在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的重要时刻,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创造了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虽然,贫困户总体上已经脱贫,“两不愁三保障”的问题已经基本解决,但其发展基础,尤其是自我发展能力还不强,产业基础也不牢固,多重返贫因素交织。所以,为有效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从多角度探寻防返贫的路径,十分关键和必要。西南民族地区是我国少数民族集中聚居的地区,也是我国贫困问题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其中西南民族农村地区的贫困问题更为严重。由于其农村本身贫困基数大、贫困程度深,所以,脱贫成果极其脆弱。故在新时期,构筑好西南民族地区农村地区防止返贫的“城墙”,是巩固我国脱贫成果的关键环节。本文通过对具体案例的分析和对学术界已有的学术成果的梳理,较为完备的剖析了当前西南民族地区农村返贫现状及原因,并通过对全国多个省市和地区的返贫经验及现状进行分析,探究有效破除问题、进一步构建防返贫机制的实践路径。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绪论部分首先阐述了西南民族地区农村脱贫人口防返贫问题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方法;其次,梳理了当前学术界对于返贫问题的相关研究成果;最后,阐述了本文的创新点与不足。第二部分:西南民族地区农村脱贫人口防返贫问题概述。本章节作为全文的理论支撑,首先,通过对贫困线及贫困的概念进行界定,引出返贫的概念,即返贫问题的实质就是贫困问题。其次,通过对我国西南民族地区农村贫困人口返贫的概念进行解释,并指出其主要分为两大类,即脱贫户导向的返贫类型与环境导向的返贫类型,同时兼具地域性、突发性以及反复性等特征。第三部分:西南民族地区返贫问题个案分析。本章节作为本文实证研究的基础,以广西大化县X村为具体案例进行分析,通过对X村返贫户、脱贫户、村干部以及贫困户等群体的访谈和发放调查问卷,基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以及生态的角度,从脱贫现状和返贫原因两个维度展开。在内向维度主要包括:家庭状况、收入来源、贫困成因、返贫类型、脱贫原因。外向维度包括:农村经济现状、贫困治理情况、精神文明培育情况,政府帮扶现状等。本文旨在通过问卷调查较为全面的把握X村返贫现状及原因。第四部分:我国民族地区农村脱贫人口返贫治理的探索与经验。本章节作为本文实证研究的对比总结。本文通过选择同样为民族地区的内蒙古科尔沁地区、广东连南县、海南省的民族地区以及重庆酉阳作为典型案例,提出对于返贫问题的治理要坚持有针对性、注重精神扶贫。第五部分:加强西南民族地区农村返贫问题治理的原则及路径。本章节作为全文研究的重点所在,对返贫问题的防止与治理的实践路径进行了详细探析。针对存在的问题以及原因分析,本文指出防止返贫要坚持四个原则:坚持中国之治的制度逻辑,有效确保防返贫工作成效;以党的领导为核心,夯实防返贫组织基础;以人民主体性为根本,激活返贫户的内生动力;以基层党组织为抓手,发挥好战斗堡垒作用。同时,本文提出要做好农村的防返贫工作,有五条主要的路径:第一,加强防返贫与乡村振兴相融合,科学规划防返贫措施,创新防返贫机制,推进防返贫与乡村振兴战略融合发展;第二,促进农村经济健康持续发展,发展多样化产业增加收入,以产业兴旺助推防返贫;第三,增强返贫户的精神文明建设,加强乡风文明建设,注重扶贫与扶智、扶志相结合;第四,“因贫施策”,多方发力治理乡村返贫,加强村级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易地扶贫搬迁后续保障;第五,加强生态文明与环境预警救治机制建设,构建生态文明共同体。
周莹[2](2020)在《网络新闻标题的多角度研究 ——以“今日头条”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新闻标题是人们接触新闻的第一窗口。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网络新闻愈发成为了人们获取新闻信息最便捷快速的渠道。其中,“今日头条”作为当代在线用户数量最多的门户网站,在传播新闻方面的作用尤为突出。本文利用爬虫技术抓取了2019年3月至2019年5月的今日头条客户端新闻标题作为研究语料。分别从词汇、语法、修辞、语用等角度对其进行分析。在词汇方面,统计了今日头条新闻标题中的高频词,分类分析后我们发现标题中名词、动词使用最为广泛。在语法方面,新闻标题主要有单句式、组合式、成分缺省式这三类句型结构,在句类的选择上,以陈述句和疑问句为主。在修辞方面,从标题的词语层面的修辞、辞格层面的修辞这两个部分对新闻标题的修辞策略进行探讨。最后,从语用角度结合关联理论具体分析语料,我们发现标题创作是制作者和读者之间的一种交际,关键在于激发读者结合语境取得最佳关联。
包文斌[3](2018)在《张江科学城人口导入战略研究》文中指出张江是上海乃至全国最着名的高科技园区之一,历经近三十年的发展,生物医药、信息通讯等主导产业优势突出、大批高校和研发机构入驻、产业和科技人才纷纷汇聚。2016年起,张江开始承载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等多项国家战略任务,亟待转变自身的园区身份,以打造世界一流科学城为战略目标。针对如何“变园为城”,本文选取其中的人口因素作为课题,从城市规划角度入手展开研究,运用MBA课程中学到的知识,将园区开发/城市运营看作一个行业、将开发公司/当地政府看作一个企业,详细介绍了张江发展现状,运用PEST、SWOT等战略分析方法解剖张江当前的内外部环境,与国内外的科学城进行类比,并最终提出促进人口发展的战略建议,即张江应尊重客观经济规律,科学预测人口规模,持续均衡的同步导入高技能和低技能劳动人口,利用市场机制配置资源,从增加公共产品和服务供应的方向入手,为高技能劳动者提供高等级公共服务的同时,也为低技能劳动者提供基本保障和发展机会。
安黎[4](2017)在《石头发光的地方(九)——回望耀州》文中指出18唱戏是庙会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庙会的啦啦队。唱戏纯粹是为了给庙会助兴,其意在于让庙会更能吸引人,促使人气足够旺盛。药王山的庙会,比起香山,民间性更强,娱乐性更足。香山吸引的主要是信徒,奔着热闹去的人相对较少。但药王山则不同,它地处州城的附近,又安坐于一州版图的中央,老孺皆可抵达,于是它的人气,犹如森林着火那般熊熊烈燃。而唱戏,形若火上浇油。观戏者以逛庙会者为主,那么唱戏者为何人?答案是,他们皆来源于州内的
王雄(MARTINEZ SAMANO ERICK)[5](2017)在《中国与墨西哥玉文化对比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论文的内容是中国与墨西哥玉文化研究对比。目标是证明在不同、没有互相影响的文明中关于玉有共同点。在本论文中我们分析、研究这两种文明赋予玉的涵义、礼仪应用、玉有关的人性观念等等。本论文所研究的玉,是每种文明所谓“玉”要么是硬玉,要么是软玉或者其它美石。本论文分为四章,在第一章我们简单地说明关于玉文化对比研究的现状和文献。第二章是中国和墨西哥(及中部美洲)的玉文化的概述;我们主要根据《山海经》、《红楼梦》与历史记载来说明中国玉文化;关于墨西哥的玉文化我们根据考古学家、人类学家的文献和十六世纪古抄本如《El códice Florentino》、《Cantares Mexicanos》。第三章的内容是对比、分析玉相同和不同方面。第四章就是结论。
蔡乾[6](2017)在《思想史语境中的17、18世纪英国汉学研究》文中提出本文结合思想史研究的路径、文献学的考证和分析、比较文学形象学和文化研究的视角与方法,对17、18世纪英国汉学研究成果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考察,依靠史料方面的深入发掘,并结合地理、贸易、宗教、文化等方面的相关研究以及同时段欧洲大陆各国汉学成果进行补益和参照,在一个较为宏大的视野中探讨以往被学术界所低估的专业汉学阶段之前的英国汉学所取得的成果。更试图在钱锺书、范存忠、陈受颐等前辈学人研究的基础之上有所补充、修正和推进,来探究英国汉学产生时期的历史语境。在具体人物的思想观念中理解和分析具体的汉学文本或问题,从产生汉学着作的动态社会历史和知识文化背景中把握汉学家思想观念的转折和变化,尽力展示英国汉学学科体系奠基、并协助英国文化从古典走向现代的过程。从而把握本时段英国汉学的知识体系和思想脉络,并更客观和充分地认识其意义和价值。本文的主体部分共分为五章。绪论部分总结学术成果、理清本文研究思路。第一章首先回顾和分析了“中国”(China)一词的确立过程,即“契丹和中国是否为同一个国家”这一英国汉学研究起点问题形成的历史语境、讨论与验证过程以及产生的影响,为后文的研究勾勒了历史的背景。第二章的视线转向“中国风尚”时期英国人对瓷器、茶叶和园林艺术这些同生活密切相关的器物和实体的研究,探索它们蕴含的中国文化因素对英国社会习俗进步的促进。第三章对英国汉学中的汉语研究进行梳理,重点探讨“普遍语言”观念影响下的汉语研究与18世纪欧洲语言观转变后汉语落后观念的形成。第四章讨论英国学者对中国文学的译介和评论,并对译介水平与特点、文学评论“以中证西”的论证模式和比较视野的初步形成等问题进行了探讨。第五章中集中研究英国学者对中国宗教和社会的相关研究,内容涉及宗教、伦理道德、社会制度和发展模式的讨论。本文注重将“中国风尚”、“普遍语言”观念、“中国年代学争论”、“礼仪之争”、“英国自然神论”、“古今之争”、“爱尔兰启蒙运动”等思潮和事件结合进论述之中,以探索同英国汉学发展密切相关的思想和历史动态所起到的不可忽视的作用。纵观本时段的英国汉学研究,我们可以发现其走过了一条由名到实,从语言基础到文学、艺术审美批评,再到深涉文明核心的伦理道德、宗教、社会制度和发展模式讨论的道路。进而可以总结出本时段英国汉学研究的特点:其研究既同欧洲大陆汉学有着紧密的联系,又存在着独立的学术思考和立场诉求,并在强烈实用主义精神的影响下,促进了英国现代观念的形成。
赵倩[7](2017)在《走向可持续的城市空间组织与量化方法研究 ——从起源到嬗变》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十九世纪前后工业革命伴随着加速的城市化进程带来一系列社会剧变,进而引发城市空间危机。乔治-欧仁·奥斯曼男爵和拿破仑三世的巴黎改造标志着现代城市的开端,此后埃比尼泽·霍华德、勒·柯布西耶、弗兰克·劳埃德·赖特各自提出代表折中、集中和分散的城市形态新构想,塑造了自现代以来的城市社会景观。今天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空间呈现出一种前所未有的流动性。大规模人口迁移,经济生产、消费与再生产循环。同时,激进的空间实践正在改写城市历史。四散蔓延的都市区与相继出现的大型城市群,消解的传统城市形态,这些都对社会生活、环境状况以及能源使用产生了深远影响。移民与身份认同、社会分层与排斥、环境资源耗竭……削弱了社会整体凝聚力。面对城市空间新条件,曾经"集中-分散"的形态范式已经失效。是否存在一种可持续的城市空间方案可以超越城市形态分歧并有效解决社会、经济与环境问题?这里实际提出一种假设,基于社会与物理空间连接性,比如人的移动。人的社会(城市)与物理城市(空间)代表主、客体不同视角。社会物理学认为城市从累积的人类行为中出现,而现象学讨论物理城市如何体现在人类经验与行为中,从不同方向架起社会与物理城市之间的桥梁。另外,统一主客体的互动结构从空间角度分析社会行为。凯文·林奇的"认知地图"联系人的认知与其在空间中的行为;弗德里克·詹姆逊"空间组构"探究个人在世界中的位置,后者包括全球与区域及其相互联系;比尔·希利尔的"空间句法"在林奇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空间的社会逻辑;社会物理学的新进展是迈克尔·巴迪的"城市空间网络"。城市空间网络模型提出了一种理解复杂系统自组织行为的新框架。米歇尔·福柯将人的城市定义为一种网络关系,暗示这种关系是由空间而非时间生成。他同时强调场所空间的重要性,以及空间的"历时性"与"共时性"。亨利·列斐伏尔指出空间不再只是一种中性背景,而是社会存在形式。自此,"空间转向"影响了几乎所有城市研究领域。空间不再是平坦、均质、静止和抽象的几何地形,而是等级化、差异化、多样性和动态变化的时空坐标中的网络现象,后者既是一种符号也是空间自身的语言。空间视角下的时间不是线性的,而是镶嵌在场所地点中。随周期性改变的城市空间,每一个周期阶段中包含一段时间线。托斯坦·哈格斯特朗尝试建立统一时空理论。在他的"时间地理学"中,人的活动是时空坐标轴上一系列点的集合。时空中的行动网络由节点与链接组成被视为一种人类行为的形式化。论文的研究对象是城市空间。首先空间概念包含四个象限,第一象限"绝对空间"是虚空间;第二象限"相对空间"是物质空间"环境",即"第一自然";第三象限"空间社会"通过"空间的再现"介入城市生活,空间反身社会,代表城市社会的空间性;第四象限"社会空间"是政治制度与权力意志下"再现的空间"。相对空间、空间社会与社会空间划定了城市空间的领域。其次,关于城市空间形成的动力因素,按照主客体空间认识论的两条并行轨迹展开。城市空间组织包含生态系统的组织、机械主义的空间组织和空间权力组织,分别对应相对空间、空间社会与社会空间。因此,关键是认识社会与空间这组关系。城市空间概念包含双重内涵,既是人们对空间的认知也通过空间表达社会意图,是制度组成也是空间化的社会形态。社会制度由人的活动建立起来的,空间则是进入社会现象的一种途径。整合的城市空间理论是空间、历史与社会的三方辩证,采用量化分析、历史谱系学和经验主义的研究方法。空间量化不是经验研究以外的另一种选项,而是一种理解空间结构的分析性框架。它强调空间结构及其原型,旨在发现城市空间的无数形态变体与看似随机的现象背后隐藏的空间法则及形成原因。具体测量方法比如拓扑几何涉及空间特征研究连接性与节点中心性,分形几何旨在认识"空间的复杂性",描述空间参与者及其分配。另外,二者都可以跨越尺度边界同时遵循形态无关原则。上述性质允许我们对城市规则与不规则形态进行比较,揭示其相同的内部秩序。针对城市问题建立的空间基本模型与指标体系被置于数理逻辑的检视之下,并通过经验实例分析验证。发现长时段中城市形态变化所包含的普遍性规律,并对城市空间的结构性分裂加以诊断。空间转向的结果是历史谱系学代替进步历史观,前者提供了一种不连续的时间叙事,关注问题起源和社会状况,以及被视为一种回应的转折性思想之间的脉络关系。城市空间研究从认识论角度分为三个部分。绪论提出一种整合的城市空间理论。第一部分动力学第二章依据城市空间演化规律研究城市形成机制包括城市如何形成、组织和演化,以及城市空间组织的三个维度:权力制度、机器理论、生态理论的谱系学研究。第三章关于城市空间累聚过程中的人口与空间问题,通过建立城市空间基本模型分析城市化的空间型,以及城市化的经济收入和社会平等后果、相关规律与趋势。第二部分地形学介绍两种互补性的空间测量工具。第四章分形方法测量城市空间结构的垂直分层,包括空间的深度和空间中等级化要素的分配。第五章城市空间水平连接通过空间网络拓扑性质得到反映。第三部分形态学从第六章微观城市空间肌理到第七章关于宏观城市空间形态模式的研究。第八章可持续性城市空间形态既是针对现有城市空间问题的回应也是一种解决方案。结论部分总结研究存在的问题、工作创新点与研究发展方向。
李英莉[8](2016)在《寻找与救赎 ——消费社会理论语境下的凯鲁亚克“在路上”系列小说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上个世纪50年代,凯鲁亚克的小说《在路上》一经出版,就震动了当时的美国文坛,被《纽约时报》誉为垮掉的那一代最清晰、最重要的表述之作和“垮掉一代”的圣经。从此,《在路上》这部小说成为了通向自由、理想和生命之路的象征。凯鲁亚克在二战以后走上美国文坛,战后的美国尽管面临着冷战、战后重建等重大的政治经济问题,但是获胜的美国,经济飞速发展,人口增长,消费增加,美国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即“消费社会”时代。它强调花销和占有物质,并不断破坏着强调节约、俭朴、自我约束和谴责冲动的传统价值体系。当生产不是为了需要,而仅仅是为了消费时,消费社会带来了公共话语和思维方式的新变化,这些变化无疑会影响文学创作,使文学创作展现出新内容。对凯鲁亚克的研究不能无视美国“消费社会”崛起这一时间点,在消费社会的背景下关注凯鲁亚克的小说,目的就是把凯鲁亚克还原到他所在的社会背景中,考察凯鲁亚克“在路上”系列小说在这一背景下展现出的美国文化中的新意象。消费社会的逻辑在鲍德里亚看来是一个消失了象征的存在。传统的物品具有意义功能和象征功能。在消费社会中,传统的物品变成了纯粹功能性的物品,符合工业化生产的需要,它们可以随意组合和拆卸。消费者消费的物品不是其本身而是符号,符号代表着差异。人们就是在消费符号的意义上消费着一切,包括自己本身。“消费社会”理论为凯鲁亚克小说的研究,尤其是《在路上》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对于《在路上》这部小说的研究大多集中在自由、开放、反叛这样的话语框架中,小说中主人公的行为往往被框进传统与现代,束缚与反抗的二元对立中。在消费社会的理论视角下研究凯鲁亚克的小说会发现,凯鲁亚克并非在写反抗,相反,他迎合了一个新时代的价值观。本文从“建国”和“立人”两个角度分析了凯鲁亚克“在路上”系列小说。首先,从建国的角度上来说,凯鲁亚克希图在二战之后,发现美国的新价值。凯鲁亚克出版的第一部小说《镇与城》可以看成是《在路上》的序幕,美国的小镇价值观不足以应付二战后美国人的精神渴望,凯鲁亚克通过一家两代人的价值冲突,展现了美国小镇道德观的消逝以及城市价值观对小镇价值观的接管。小镇青年开始走出小镇,上路去寻找他们心目中的美国。上路是寻找的开始,路也是开放的视野。在消费社会理论下重读《在路上》会发现,凯鲁亚克通过对城市的叙事,展现了新的美国社会形态,这个美国是小镇价值观消逝以后出现的新空间,在这个空间里,充斥着汽车、毒品和性,这些文化符号较为充分地展现了美国的消费社会景观和美国新的价值观,即流动性、变化性、符号性。凯鲁亚克小说中的主人公经常被评论者视作反抗的急先锋,如果把小说中的主人公放在消费社会的背景下进行研究会发现,以迪安为代表的人物不是主流社会的反叛者,而是凯鲁亚克塑造的一个美国新英雄。20世纪50年代,美国传统意义上的天国道德已经被淘汰,人世间的俗念开始恣意妄为了。美国文化已转向享乐主义,它注重游玩、娱乐、炫耀。这些主人公从生产的主人公变成了消费的主人公,他们身上体现着技术威能的神话。凯鲁亚克试图通过“在路上”去发现美国,漫游带来了不同种族、不同性别、不同生活方式的融合,但是,所谓的融合不过体现了美国意识形态的霸权。霸权很隐蔽,它往往隐藏在反抗的外衣下,展现出霸权,需要建立两个模型,一个模型是分子生物学的模型——双螺旋结构。第一个螺旋是认同符号价值的螺旋,这一螺旋由迪安的主人能指和萨尔对迪安的认同所体现出来的拜物教逻辑共同完成的,第二个螺旋是消费、享乐的螺旋,这一螺旋是以酒精、女人等反抗、反社会规范的行为构成的。这两个螺旋互相缠绕、相互反对,透过双螺旋结构能够发现,凯鲁亚克对美国意识形态的认同是支撑着双螺旋结构的核心。第二个模型是拓扑学的模型——莫比乌斯环。通过分析凯鲁亚克小说中频现的毒品和性的意象揭示它们背后的意义,对毒品的使用,对性的开放证明了新美国的力量,但这只涉及到了毒品和性的一层意义,另一方面,毒品和性带来的迷醉实际上说明的却是缺失,这两个意义将组成一个完整的莫比乌斯环,它意味着,在这个消费社会里,永无止境的不是快感而是创伤,这才是凯鲁亚克写作毒品和性的最终目的。写作《镇与城》和《在路上》这两部小说的时候,凯鲁亚克正值青春,他笔下的美国也是一个青春的美国,但是随着时间的流转,凯鲁亚克“在路上”系列小说也有了变化,后期的小说,例如《荒凉天使》、《孤独旅者》、《大瑟尔》等,已经从对美国民族身份的建构转向了主体自我的认知,如果说民族身份的建构更多是向外的,那么,对主体的认知则是向内的。这涉及到了分析凯鲁亚克小说的另一个层面——“立人”。消费社会的逻辑带来了主体存在的深渊。消费社会理论视域中的“主体”,是一个伪主体,是被符号化了的命名包裹着的一个“空无”,主体不是被语言询唤,就是成为镜像主体,主体向死而生,凯鲁亚克通过不同名字的“我”的行动来寻找“我是谁”的答案——我是空无,这是主体存在的深渊。面对主体存在的深渊,凯鲁亚克设计了救赎之路。他采用的策略有三,一是以怀旧作为直面主体存在的深渊的策略,怀旧最终走向在消费社会中确立意义。第二个策略,凯鲁亚克通过对消费社会中死亡和死亡感的体验,用焦虑反向呼唤可以循环进生命循环中的死亡,凯鲁亚克写死亡,写的是一种奢侈,在生命受实用性支配的系统中,死亡是唯一的替代办法。策略之三,用寻根制止焦虑,这里,凯鲁亚克寻找的根生长在城市中而非在乡村中。城市像鸦片一样吸引着主人公,对城市的思念是城市人优越性的体现,是他们把握世界能力的证明。寻找本身成了现代人的身份证。从对消费社会景观的认同到对消费社会符号化人的质疑,凯鲁亚克一直在用他的小说揭示符号化的魔鬼面具,但是他却被大众文化符号化了。他被封为“垮掉之王”,他的生活方式成为了流行和时尚,他被媒体聚光、展现、售卖,他成了反叛的代名词。作为一种文化符号,凯鲁亚克被美国60的年代文化所改写,在跨文化交流中,也被中国式的接受。
杨其静[9](2016)在《特朗普当选对中国经济的挑战》文中提出本文第一部分重点分析了特朗普的两大竞选口号——"使美国再次强大"和"美国优先"的真实含义。第二部分对特朗普其人进行分析。第三部分主要分析特朗普上台后可能对中国经济形成的挑战。美国对外贸易保护主义、对内新自由主义的政策将对中国经济,尤其是外贸发展经济,形成巨大挑战。应该清醒地意识到,在"美国优先"的执政理念下,特朗普很可能会更有效地利用美国现有的超级大国地位,采取各种非常规手段改变各种游戏规则,促进资本回流美国,从而重塑美国国内和国际的政治经济格局。
范晓婷[10](2016)在《大学生资助管理评估研究 ——基于中央直属120所高校的实证分析》文中研究表明作为国家“惠民工程”的重要举措之一,高校大学生资助政策的落实关系到教育公平水平的提升、人力资本竞争力的提升乃至中华民族复兴之梦的实现。自2007年以来,国家逐步建立健全了覆盖各个教育阶段的资助政策体系,我国大学生资助经费投入量及管理工作量随之急剧攀升,如何提升大学生资助管理的工作水平日渐成为社会各界极为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首先,本论文研究了我国大学生资助的背景、理论基础,并对资助政策演变及相关情况进行了分析,以“投入-活动-产出-成果”的项目成果测评模型为根基,以政策体系概念框架、资助管理工作流程及利益相关主体为支撑,采用专家评议法和层次分析法构建了全国第一套被政府部门采用的大学生资助管理评估指标体系,由3项一级指标、9项二级指标和32项三级指标组成。其次,本论文以中央直属120所高校为评估对象开展评估验证。评估结果显示,2013年中央直属高校大学生资助管理水平良好,其中,“工作实施”成绩落后于“基础建设”和“工作成效”。资助管理工作取得的成效为:基础建设环节在人力、物力、财力及部分制度建设工成绩突出;工作实施环节表现出较强的政策执行力与良好的信息化管理水平;工作成效环节在困难学生就业率、资助覆盖面、贷款满足率及服务特殊领域上成绩优异。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基础建设环节表现为机构独立性欠缺、个别资助制度建设不足及资助网站缺乏应用;工作实施环节表现为勤工助学岗位占比差异悬殊、资助宣传重政策轻成效、育人载体缺乏创新等;工作成效环节集中体现为助学贷款“高审批低还款”问题。这些评估成效、存在问题及所得结论具有创新性。再次,本论文从管理实际需求出发,采用STATA12.0对高校类别与基础建设、工作实施及工作成效进行虚拟自变量的多元线性回归。研究结论显示,“985”高校在资助管理工作中优势显着;基础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并非正比例关系,其管理效果更多地与自身重视程度有密切关系;办学层次对工作实施影响显着,本科高校相对更重视工作实施且更注重工作开展的规范性;高校是否隶属于教育部与其资助管理水平无关;等等。这些结论在同类学术成果中具有独到见解。论文针对落后高校的薄弱环节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二、墨西哥人的“绿色药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墨西哥人的“绿色药方”(论文提纲范文)
(1)西南民族地区农村脱贫人口返贫问题研究 ——基于对广西大化县X村的调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1.研究背景 |
2.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1.国内研究现状 |
2.国外研究现状 |
3.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三)研究方法 |
1.文献研究法 |
2.问卷调查与访谈法 |
3.综合分析法 |
4.个案分析法 |
(四)研究的基本思路与结构框架 |
1.基本思路 |
2.结构框架 |
(五)拟创新之处 |
1.研究角度的创新 |
2.研究内容的创新 |
二、西南民族地区农村脱贫人口返贫问题概述 |
(一)概念解析 |
1.贫困线标准及贫困 |
2.返贫 |
3.西南民族地区农村贫困人口 |
4.反贫困 |
(二)理论基础 |
1.贫困成因理论 |
2.贫困治理理论 |
3.马克思与恩格斯关于反贫困的相关论述 |
4.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的中国化研究 |
(三)加强少数民族地区农村防返贫治理的必要性 |
1.巩固脱贫成果的必然要求 |
2.振兴民族地区的必然选择 |
3.构筑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现实选择 |
三、广西大化县X村返贫问题个案分析 |
(一)个案的选择与调查设计 |
1.案例选择及原因 |
2.研究方法与问卷设计 |
(二)大化县X村的返贫现状及成因分析 |
1.政策方面的原因 |
2.经济方面的原因 |
3.精神文化方面的原因 |
4.社会方面的原因 |
5.生态环境方面的原因 |
四、民族地区农村脱贫人口返贫治理的探索与经验 |
(一)内蒙古科尔沁经验:激发脱贫内生动力,多元途径防返贫 |
(二)广东连南经验:易地搬迁、培训就业 |
(三)海南经验:移风易俗,精神扶贫 |
(四)重庆酉阳经验:建立防止返贫监控体系,关注贫困边缘户 |
五、加强西南民族地区农村返贫问题治理的原则及路径 |
(一)加强西南民族地区农村返贫问题治理的原则 |
1.坚持“中国之治”的制度逻辑,有效确保防返贫工作成效 |
2.以党的领导为核心,夯实防返贫组织基础 |
3.以人民主体性为根本,激活返贫户的内生动力 |
4.以基层党组织为抓手,发挥好战斗堡垒作用 |
(二)加强西南民族地区农村返贫问题治理的路径 |
1.加强防返贫与乡村振兴相融合 |
2.促进农村经济健康持续发展 |
3.加强返贫户的精神文明建设 |
4.“因贫施策”多方发力治理乡村返贫 |
5.加强生态文明与环境预警救治机制建设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农村精准扶贫脱贫户返贫问题调查问卷 |
附录2:X村驻村干部访谈提纲 |
硕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2)网络新闻标题的多角度研究 ——以“今日头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缘由 |
1.2 研究对象 |
1.3 研究现状与意义 |
1.3.1 研究现状 |
1.3.2 研究意义 |
1.4 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 |
1.4.1 理论基础 |
1.4.2 研究方法 |
1.5 语料来源 |
1.5.1 建立小型语料库 |
1.5.2 依据爬虫程序,滚动抓取标题 |
1.5.3 标题信息处理 |
第二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词汇语法特点 |
2.1 网络新闻标题的词频特点 |
2.1.1 词频统计 |
2.1.2 词频分布分析 |
2.2 标题词汇的语义特点 |
第三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语法特点 |
3.1 句法结构形式 |
3.1.1 单句式结构 |
3.1.2 组合式结构 |
3.1.3 成分缺省结构 |
3.2 句类特点 |
3.2.1 陈述句标题 |
3.2.2 疑问句标题 |
3.2.3 感叹句标题 |
3.2.4 祈使句标题 |
第四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修辞 |
4.1 引言 |
4.2 网络新闻标题的修辞策略 |
4.2.1 词语修辞 |
4.2.2 辞格修辞 |
第五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语用特点 |
5.1 关联理论与网络新闻标题 |
5.2 网络新闻标题的“明示—推理”交际 |
5.2.1 明示行为 |
5.2.2 推理过程 |
5.3 网络新闻标题的语境效应 |
5.3.1 认知语境假设 |
5.3.2 语境效果 |
5.4 网络新闻标题的最佳关联 |
第六章 结语 |
6.1 主要研究过程和结论 |
6.2 创新之处与不足 |
6.3 后续研究的设想 |
参考文献 |
附录 |
(3)张江科学城人口导入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意义及内容 |
1.2.1 研究意义 |
1.2.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与思路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主要特点与不足之处 |
1.4.1 主要特点 |
1.4.2 不足之处 |
1.5 本章小结 |
第2章 理论基础 |
2.1 城市发展相关理论 |
2.2 人口迁移及劳动力流动相关理论 |
2.3 产业集聚与新城发展相关研究 |
2.3.1 产业集聚 |
2.3.2 产城融合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简介及现状概述 |
3.1 张江简介 |
3.2 现状概述 |
3.2.1 经济与产业发展 |
3.2.2 就业与人口 |
3.2.3 居住及公共服务 |
3.2.4 交通设施 |
3.2.5 生态环境 |
3.3 规划情况概述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外部分析 |
4.1 宏观分析 |
4.1.1 政策环境 |
4.1.2 经济环境 |
4.1.3 社会文化环境 |
4.1.4 技术环境 |
4.2 对标分析 |
4.2.1 国际类比 |
4.2.1.1 美国硅谷 |
4.2.1.2 日本筑波 |
4.2.2 国内类比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内部分析 |
5.1 主要资源与核心能力 |
5.1.1 主要资源 |
5.1.2 核心能力 |
5.2 内外部SWOT分析 |
5.2.1 优势 |
5.2.2 劣势 |
5.2.3 机遇 |
5.2.4 威胁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战略建议 |
6.1 基本原则 |
6.2 战略思路 |
6.3 战略目标 |
6.4 战略举措 |
6.4.1 宏观方向 |
6.4.2 详细措施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总结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5)中国与墨西哥玉文化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3 研究现状及文献综述 |
1.3.1 中文关于中国玉文化的研究现状 |
1.3.2 中文关于中国与中部美洲及墨西哥玉文化对比的研究 |
1.3.3 西语、英语关于中国与中部美洲及墨西哥玉文化的对比研究 |
第二章 中国与中部美洲及墨西哥玉文化研究概述 |
2.1 中国玉文化 |
2.1.1 玉文化的起源与发展 |
2.1.2 吃玉的观念 |
2.1.3 玉器 |
2.1.4 关于崇敬白玉 |
2.1.5 权力、财富的象征 |
2.1.6 品德和人文思想的观念 |
2.1.7“玉”用于美好事物的代名词、其比喻和寓意 |
2.2 中部美洲及墨西哥玉文化 |
2.2.1 玉文化的起源与发展 |
2.2.2 奥尔梅克玉文化 |
2.2.3 玛雅玉文化 |
2.2.4 阿兹特克玉文化 |
2.2.4.1 玉在纳瓦特尔文学里的意象 |
2.2.4.2 玉在阿兹特克的宗教中的涵义 |
2.2.4.3 玉的功能 |
2.2.5 玉文化的衰败 |
2.2.6“Jade”这个词在西班牙语中的起源 |
第三章 中国与墨西哥及中部美洲玉文化对比分析 |
3.1 中国与墨西哥及中部美洲玉文化相同点 |
3.1.1 玉用于比喻美好、珍贵的 |
3.1.2 玉的特质 |
3.1.3 权力、社会地位高的象征 |
3.1.4 玉的神奇特质 |
3.1.5 玉文化里的人文思想的观念 |
3.2 中国与墨西哥及中部美洲玉文化不同点 |
3.2.1 玉的不同涵义 |
3.2.2 葬玉的文化有很大不同 |
3.2.3 中国的玉文化长盛不衰 |
3.2.4 长生不死:中国玉文化独有的观念 |
第四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6)思想史语境中的17、18世纪英国汉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绪论 |
第一节 引言 |
第二节 选题意义 |
一、题目解析 |
二、研究意义 |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内研究综述 |
二、国外研究综述 |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思路 |
第一章 从契丹到中国——英国汉学的缘起 |
第一节 “契丹传说”的产生与发展 |
一、“契丹传说”的产生和柏朗嘉宾的证实 |
二、鲁布鲁克和罗杰·培根的契丹认识 |
第二节 “契丹传说”的兴盛和英国的接受 |
一、《马可·波罗游记》中的“契丹传说”和在英国的接受 |
二、《曼德维尔游记》何以比《马可·波罗游记》更为畅销? |
三、《曼德维尔游记》中的“契丹传说” |
第三节 从英国到契丹(中国)的征程 |
一、英国人对“东北航道”的探索 |
二、英国人对“西北航道”的探索 |
三、英国人通过东方航路来到中国 |
第四节 英国学者对“契丹/中国”问题的讨论 |
一、英国的契丹与中国知识来源 |
二、门多萨《中华大帝国史》及其他着作的影响 |
三、塞缪尔·帕切斯的“契丹/中国”问题讨论 |
四、“契丹/中国”问题的解决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17、18世纪的英国汉学与“中国风尚” |
第一节 瓷器 |
一、英国的瓷器消费:从收藏到日用 |
二、“ware”、“porcelain”和“china”的词义考察 |
三、热潮和反思:18世纪英国文学中的瓷器描写 |
第二节 茶叶 |
一、中茶西传英国小史 |
二、英语中的茶:从“chaa”到“tea”的演变研究 |
三、从宫廷赞誉到民间争论:17、18世纪的英国文学与中国茶叶 |
第三节 园林艺术 |
一、17世纪中国园林艺术在英国的传播 |
二、英国自然风景园林的形成与中国园林风格的影响 |
三、威廉·钱伯斯与中国园林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17、18世纪英国汉学中的中国语言研究 |
第一节 17世纪的英国汉语研究 |
一、17世纪前欧洲学者对中国语言的初步印象 |
二、普遍语言:白来德、培根、威尔金斯、韦伯等英国学者对汉语的研究 |
三、托兰德和莱布尼茨关于汉语学习难易问题的通信 |
第二节 18世纪语言观念的转变和英国的汉语认知 |
一、18世纪欧洲(英国)学者语言起源问题的探讨和汉语落后观念的形成 |
二、詹姆斯·伯尼特的汉语研究 |
三、18世纪中后期的英国汉语报告:先在观念和实地印象的嬗变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17、18世纪英国汉学中的中国文学研究 |
第一节 中国文学的翻译和影响 |
一、初步的接触:转译而来的中国文学 |
二、《好逑传》的英译与中国文化认识 |
三、威廉·琼斯的中国经典翻译 |
第二节 初步的比较视野:中国文学的评论 |
一、理查德·赫德《贺拉斯致奥古斯都诗简评注》中的戏剧批评 |
二、约翰·布朗对中国诗歌和音乐的讨论 |
三、威廉·琼斯《论中国的第二部经典》中的文学评论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17、18世纪英国汉学中的中国宗教和社会研究 |
第一节 “中英初识时期”的中国宗教和社会认识 |
一、哈克路特编着中的中国宗教和社会认识 |
二、帕切斯的中国宗教和社会制度描述 |
三、其他英译文献中的相关介绍 |
第二节 “礼仪之争”的英国回响 |
一、“礼仪之争”之简述 |
二、“礼仪之争”文献的英译和出版 |
三、“礼仪之争”影响下的英国的中国宗教研究 |
第三节 英国自然神论者的中国奥援 |
一、自然神论的中国“起点” |
二、从赫伯特到伯朗特:英国自然神论者中国论述的转变 |
三、从托兰德到拉姆齐:英国自然神论者与护教者的中国论辩 |
四、博林布鲁克子爵:英国自然神论者中国论述的余晖 |
第四节 英国学者的中国社会认识和研究 |
一、从伯顿到坦普尔:17世纪英国仰慕中国社会的开始 |
二、航海游记文学热潮和18世纪英国中国社会认识的转变 |
三、从报端到案头:18世纪英人对中国社会的臧否和研究 |
本章小结 |
结论 |
附录 |
附录一、19世纪前之英国汉学要事系年 |
附录二、中西译名对照表 |
参考文献 |
一、中文参考文献 |
二、英文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7)走向可持续的城市空间组织与量化方法研究 ——从起源到嬗变(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1.1 可持续城市研究缘起 |
1.1.1 可持续概念及问题由来 |
1.1.2 城市化、能源使用与气候变化 |
1.1.3 中国城市可持续问题 |
1.2 可持续城市研究对象 |
1.2.1 城市概念界定 |
1.2.2 城市构成要素 |
1.2.3 从城市到"城市生活" |
1.2.4 城市理论的空间转向 |
1.3 城市空间理论研究框架 |
1.3.1 空间概念 |
1.3.2 空间领域 |
1.3.3 空间与社会 |
1.3.4 时间概念 |
1.3.5 空间与时间 |
1.3.6 社会、空间与时间 |
1.4 城市空间研究范围 |
1.5 城市空间研究现状 |
1.5.1 城市空间动力学 |
1.5.2 城市形态学 |
1.6 城市空间研究方法 |
1.6.1 建立城市空间数理模型 |
1.6.2 阐释性的城市空间理论 |
1.6.3 历史谱系学研究 |
1.7 研究目标与意义 |
1.7.1 三个目标 |
1.7.2 研究的意义 |
1.8 结构编排与研究内容 |
1.8.1 结构编排 |
1.8.2 研究内容 |
1.9 研究创新点 |
1.9.1 可持续城市空间组织理论 |
1.9.2 城市空间组织结构与量化 |
1.9.3 可持续城市空间指标体系 |
第一部分 动力Dynamics |
第二章 城市形成与空间组织 |
2.1 城市形成 |
2.1.1 主体视角下城市的起源 |
2.1.2 客体视角下环境的选择 |
2.1.3 主客体统一的有机城市 |
2.2 城市空间组织 |
2.2.1 权力组织 |
2.2.2 功能组织 |
2.2.3 自组织 |
2.3 城市空间组织的可持续性 |
2.4 小结 |
第三章 城市累聚:人口增长、空间扩张与城市化 |
3.1 城市化的社会条件 |
3.1.1 城市、城市化与城市化进程 |
3.1.2 社会转型与城市化 |
3.2 城市化的回应 |
3.2.1 现代计划:乔治-欧仁·奥斯曼与"巴黎美化" |
3.2.2 折衷主义:埃比尼泽·霍华德与"花园城市" |
3.2.3 激进集中派:勒·柯布西耶与"光辉城市" |
3.2.4 激进分散派:弗兰克·劳埃德·赖特与"广亩城市" |
3.2.5 现代城市规划的理论谱系 |
3.3 城市化的空间模式 |
3.3.1 城市空间性 |
3.3.2 城市节律 |
3.4 城市化的后果 |
3.4.1 城市化、居民收入与城市人口增长 |
3.4.2 城市化、居民收入与分配平等问题 |
3.4.3 中国城市化与社会可持续 |
3.5 小结 |
第二部分 地形Topography |
第四章 城市空间:分层与分形 |
4.1 分形: 一种普遍性法则 |
4.1.1 分形维数与标度维数 |
4.1.2 尺度与自相似 |
4.1.3 有限与无限 |
4.2 城市形态与分形几何学 |
4.2.1 城市分形问题 |
4.2.2 两种城市分形 |
4.2.3 分形城市模型 |
4.2.4 分形城市计算 |
4.2.5 城市实例研究 |
4.3 分形规划与可持续城市 |
4.3.1 城市网络与分形规划 |
4.3.2 道路设计与分形规划 |
4.3.3 项目投资与分形规划 |
4.4 小结 |
4.4.1 分形理论的局限性 |
4.4.2 系统的结构稳定性 |
4.4.3 量化指标与信息反馈 |
4.4.4 如何界定系统范围? |
4.4.5 局部与整体系统 |
第五章 城市空间网络:移动、图与指标 |
5.1 城市空间网络研究 |
5.2 空间网络的形成 |
5.2.1 网络是什么? |
5.2.2 随机现象还是逻辑选择? |
5.2.3 点、路径与物理空间描述 |
5.3 空间网络的结构 |
5.3.1 功能节点 |
5.3.2 连接逻辑 |
5.3.3 递归逻辑 |
5.4 空间网络方法研究 |
5.4.1 图论与拓扑几何 |
5.4.2 "城市不是一棵树" |
5.4.3 空间句法 |
5.4.4 路径结构 |
5.5 空间网络方法整合 |
5.5.1 初始地图的空间分析 |
5.5.2 网络连接:连接性与连接度 |
5.5.3 网络层级:深度与中心性 |
5.6 小结 |
第三部分 形态Morphology |
第六章 城市空间肌理 |
6.1 理论研究框架 |
6.1.1 何谓"肌理"? |
6.1.2 城市肌理 |
6.1.3 认知地图 |
6.1.4 街道句法 |
6.2 城市肌理组成 |
6.2.1 地块 |
6.2.2 街道 |
6.2.3 街区 |
6.3 城市肌理演化 |
6.3.1 理想格网城市 |
6.3.2 从X型到T型街区 |
6.3.3 放射型街区的起源 |
6.3.4 比较正交与放射型街区 |
6.4 城市肌理分析 |
6.4.1 量化指标总结 |
6.4.2 量化指标与实例分析 |
6.4.3 网络效应:连接性、连接度与圈 |
6.5 城市肌理可持续 |
6.5.1 中国城市的两个实例 |
6.5.2 国家计划与城市肌理 |
6.5.3 城市肌理的时间延性 |
6.6 小结 |
第七章 城市空间形态:模式、类型与拓扑网络 |
7.1 城市形态模式语言 |
7.1.1 一种"设计模式" |
7.1.2 "模式语言"的问题 |
7.1.3 从模式到模式语言 |
7.1.4 模式语言的基本模块 |
7.1.5 模式研究的现状 |
7.2 城市形态类型学 |
7.2.1 类型学的困难 |
7.2.2 分类的完备性 |
7.2.3 混合与叠加 |
7.2.4 形态还是结构? |
7.2.5 实体与虚体 |
7.2.6 形态连续体 |
7.3 城市形态网络拓扑 |
7.3.1 "树"与"叶" |
7.3.2 网络拓扑系统 |
7.3.3 网络拓扑类型 |
7.3.4 量化网络拓扑 |
7.4 形态综合与网络拓扑 |
7.4.1 形态的基本模块 |
7.4.2 模块生长与模式转换 |
7.4.3 城市形态的组合模式 |
7.5 小结 |
第八章 城市形态的可持续性 |
8.1 走向可持续城市 |
8.1.1 各国政府的回应 |
8.1.2 可持续发展状况 |
8.1.3 可持续发展框架 |
8.1.4 可持续城市模型 |
8.2 可持续城市空间方案 |
8.2.1 紧缩城市的出现 |
8.2.2 紧缩城市概念 |
8.2.3 紧缩城市规划 |
8.2.4 适宜的紧缩城市形态? |
8.2.5 紧缩规划策略 |
8.3 可持续城市交通组织 |
8.3.1 现代主义城市规划 |
8.3.2 交通能耗与城市密集化 |
8.3.3 城市形态的交通组织 |
8.3.4 城市空间的交通组织 |
8.3.5 交通组织与可持续目标 |
8.4 可持续城市空间量化 |
8.4.1 紧缩城市与城市蔓延 |
8.4.2 空间量化:集中或分散? |
8.4.3 可持续的区域城市 |
8.5 可持续城市空间容量 |
8.5.1 城市容量阈限 |
8.5.2 城市能耗问题 |
8.6 可持续发展:一个共同目标 |
8.6.1 生态环境 |
8.6.2 社会公平 |
8.7 小结 |
第九章 结论 |
9.1 城市空间组织与量化研究总结 |
9.1.1 研究对象问题:城市形式与空间结构 |
9.1.2 研究范围问题:局部组织与整体系统 |
9.1.3 研究方法与理论问题 |
9.2 成果及意义 |
9.2.1 从空间到社会 |
9.2.2 量化"不可量化之事物" |
9.2.3 "万变"中的"不变" |
9.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 |
(8)寻找与救赎 ——消费社会理论语境下的凯鲁亚克“在路上”系列小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 凯鲁亚克研究综述 |
1.1 国外的研究情况 |
1.2 国内的研究情况 |
2. 本论文研究的内容、方法和意义 |
3. 鲍德里亚的消费社会理论简述 |
第1章 上路的梦想:寻找一个“新美国” |
1.1 美国小镇道德观的困境 |
1.1.1 城市风尚对小镇价值观的侵袭 |
1.1.2 战争对小镇道德观的摧毁 |
1.2 小镇人物对建设一个“新美国”的实践与思考 |
1.2.1 小镇老辈人对传统的坚持 |
1.2.2 小镇青年的建国使命 |
第2章 路上的发现(Ⅰ):美国消费社会的新意象 |
2.1 在路上的新意象:美国消费社会价值观的确立 |
2.1.1 汽车:消费美国的文化符号 |
2.1.2 视觉化城市:新空间的晕眩 |
2.2 迪安,一个美国新英雄的诞生 |
2.2.1 消费时代的新英雄 |
2.2.2 被消费的迪安 |
2.3 西部,美国精神的变形 |
2.3.1 凯鲁亚克小说中西部的死与生 |
2.3.2 符号化的西部 |
第3章 路上的发现(Ⅱ):美国消费社会的真相 |
3.1 萨尔的追随:意识形态双螺旋的建立 |
3.1.1 追随迪安:对意识形态的积极回应 |
3.1.2 酒精、毒品和女人:对意识形态的反向认同 |
3.2 快感幻象:关于美国式创伤的莫比乌斯环 |
3.2.1 致幻剂下的男性主人公:美国式的孤独 |
3.2.2 女性身体的丰盛:一个展现出来的社会脆弱 |
第4章 路上的觉知:消费社会的主体认知 |
4.1 消费社会的主体真相 |
4.1.1 被语言询唤的空无主体 |
4.1.2 拒绝认知主体真相的原因 |
4.2 你到底想要什么 |
4.2.1 是主体的欲望还是他者的欲望 |
4.2.2 欲望幻象的防御机制 |
第5章 路的可能性:寻找主体的救赎之路 |
5.1 怀旧:避免主体深渊的策略 |
5.1.1 贫民窟的浪漫 |
5.1.2 童年的情感 |
5.1.3 寻根的矛盾性 |
5.2 死亡:以神圣跨越主体的深渊 |
5.2.1 被驱逐的死亡 |
5.2.2 神圣的献祭 |
5.3 不彻底的救赎 |
5.3.1 主体异化的宿命 |
5.3.2 他者之死 |
第6章 消费社会中的凯鲁亚克和他的小说 |
6.1 消费社会下被符号化的凯鲁亚克 |
6.1.1 媒体对凯鲁亚克的再塑造 |
6.1.2 中国对凯鲁亚克的跨文化阅读 |
6.2 《在路上》的影像化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后记 |
(9)特朗普当选对中国经济的挑战(论文提纲范文)
一、“使美国再次强大”与“美国优先”的真实含义 |
(一)“使美国再次强大”——矛头直指中国 |
(二)“美国优先”——特朗普执政的最基本哲学 |
二、特朗普:一个超级挑战者 |
三、特朗普可能对中国经济形成巨大挑战 |
(一)“对外贸易保护主义+对内新自由主义”对中国经济的挑战 |
(二)地缘政治的巨大挑战 |
1. 美国很可能与俄罗斯迅速和好。 |
2.“重返亚洲”只会加强而不会弱化。 |
四、总结 |
(10)大学生资助管理评估研究 ——基于中央直属120所高校的实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和问题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提出 |
1.1.3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方法 |
1.3 概念界定 |
1.3.1 大学生资助 |
1.3.2 大学生资助管理 |
1.3.3 大学生资助管理评估 |
2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
2.1 文献综述 |
2.1.1 国内研究现状 |
2.1.2 国外研究现状 |
2.1.3 对现有研究成果的评价 |
2.2 理论基础 |
2.2.1 教育公平理论 |
2.2.2 教育评估理论 |
2.2.3 利益相关者理论 |
2.3 价值理念与原则 |
2.3.1 大学生资助的本质、价值与理念 |
2.3.2 大学生资助管理评估的基本原则 |
2.4 本章小结 |
3 我国大学生资助政策演变及相关情况分析 |
3.1 大学生资助政策的演变历程 |
3.1.1 免费上学阶段(1949-1982年):实行人民助学金制度 |
3.1.2 奖助并存阶段(1982-1986年):奖学金与人民助学金并存 |
3.1.3 奖贷共行阶段(1986-1993年):奖学金和贷款制度相配合 |
3.1.4 多元混合阶段(1993年至今):多种资助方式有机结合 |
3.2 大学生资助的相关情况分析 |
3.2.1 大学生资助管理体制 |
3.2.2 大学生资助经费投入 |
3.2.3 大学生资助对象规模 |
3.3 本章小结 |
4 大学生资助管理评估指标体系的设计 |
4.1 指标体系构建的相关要素分析 |
4.1.1 模型支撑——投入—活动—产出—成果 |
4.1.2 理论思考——政策框架、管理流程及利益主体 |
4.2 基于德尔菲法的专家评议指标筛选 |
4.3 三级指标的设计及其定义 |
4.3.1 投入要素——基础建设指标分析 |
4.3.2 执行要素——工作实施指标分析 |
4.3.3 产出要素——工作成效指标分析 |
4.4 指标体系的建立及权重赋值 |
4.4.1 层次分析法的基本原理 |
4.4.2 层次分析法的计算操作 |
4.5 本章小结 |
5 基于中央直属高校的大学生资助管理评估验证 |
5.1 评估过程 |
5.1.1 评估表的研制与发放 |
5.1.2 评估标准的制定及打分 |
5.2 评估结果描述性分析 |
5.2.1 总分及一级指标得分分析 |
5.2.2 二级指标得分分析 |
5.2.3 三级指标得分分析 |
5.3 大学生资助管理的成效、问题与对策 |
5.3.1 资助管理工作的基本成效 |
5.3.2 评估结果反映的主要问题 |
5.3.3 改进管理工作的对策建议 |
5.4 本章小结 |
6 高校类别与大学生资助管理水平的建模与分析 |
6.1 描述性分析与显着性检验 |
6.2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构建 |
6.2.1 方法选取与研究假设 |
6.2.2 回归模型的构建 |
6.2.3 模型质量检验 |
6.3 回归分析的主要结论 |
6.4 本章小结 |
7 研究结论、创新点及展望 |
7.0 研究结论 |
7.1 主要创新点 |
7.2 研究不足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大学生资助管理评估指标体系研制专家调查问卷 |
附录B 大学生资助管理评估指标权重赋值专家调查表 |
附录C 大学生资助管理评估三级指标判断矩阵 |
附录D 大学生资助管理评估三级指标权重 |
附录E 120所中央直属高校名单 |
附录F 大学生资助管理评估表 |
附录G 大学生资助管理评分标准 |
附录H t检验与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输出 |
附录I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输出 |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四、墨西哥人的“绿色药方”(论文参考文献)
- [1]西南民族地区农村脱贫人口返贫问题研究 ——基于对广西大化县X村的调研[D]. 解超. 广西师范大学, 2021(12)
- [2]网络新闻标题的多角度研究 ——以“今日头条”为例[D]. 周莹.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20(01)
- [3]张江科学城人口导入战略研究[D]. 包文斌. 上海交通大学, 2018(06)
- [4]石头发光的地方(九)——回望耀州[J]. 安黎. 美文(上半月), 2017(09)
- [5]中国与墨西哥玉文化对比研究[D]. 王雄(MARTINEZ SAMANO ERICK). 山东师范大学, 2017(02)
- [6]思想史语境中的17、18世纪英国汉学研究[D]. 蔡乾. 福建师范大学, 2017(08)
- [7]走向可持续的城市空间组织与量化方法研究 ——从起源到嬗变[D]. 赵倩. 东南大学, 2017(12)
- [8]寻找与救赎 ——消费社会理论语境下的凯鲁亚克“在路上”系列小说研究[D]. 李英莉. 吉林大学, 2016(03)
- [9]特朗普当选对中国经济的挑战[J]. 杨其静. 国际商务财会, 2016(11)
- [10]大学生资助管理评估研究 ——基于中央直属120所高校的实证分析[D]. 范晓婷. 北京科技大学, 201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