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进一步强化蚕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论文文献综述)
薛黎萍[1](2020)在《20世纪苏州地区蚕丝离等教育发展历程研究 ——基于行业高校服务于产业的视角》文中提出本论文以行业高校服务于产业的相关理论为分析视角,运用文献研究和历史研究的方法,梳理了 20世纪苏州地区蚕丝高等教育从专科到本科、从蚕桑农科到蚕桑绸多科的发展历程,分析了苏州地区蚕丝高等教育与地方蚕丝产业发展的互动关系,在此基础上总结了行业高校服务于产业的特点及其若干启示。我国近代蚕丝高等教育始于20世纪初。苏州地区作为我国蚕丝业的重镇,蚕丝高等学校的创办和发展,一直处于我国蚕丝高等教育发展的前列。在20世纪,苏州地区蚕丝高等教育的发展,经历了三个主要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是20世纪上半叶蚕丝教育的初步发展及服务于产业的阶段。1911年,上海女子蚕业学堂转变为公立性质,更名为江苏省立女子蚕业学堂,迁往苏州浒墅关继续办学,1912年再一次正式更名为江苏省立女子蚕业学校。抗日战争爆发后,学校迁校上海和四川两地,1941年沪分校停办也转入四川。抗战结束后,学校搬往浒墅关复校。第二阶段,是新中国成立后蚕桑专科教育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发展及服务于产业的阶段。学校经过建国初期的归并与调整,蚕桑专科教育逐步走向正轨。经过调整,江苏省立女子蚕业学校与省立蚕丝专科学校合并,合并后学校改称公立蚕丝专科学校。但此后随着政治运动的起伏,学校所身处的教育领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在艰难处境中曲折前进,学校的名称也经历了若干次改变,1958年学校正式更名为苏州蚕桑专科学校。第三阶段,是20世纪后半叶蚕、丝分家后丝绸本科教育发展及服务于产业的阶段。1956年在江苏省浒墅关蚕丝学校基础上,实行蚕、丝分科建校,建立中专性质的江苏省立丝绸工业学校。1958年江苏省立丝绸工业学校更名为苏州丝绸工业专科学校,学校性质从中专上升为大专。1960年,苏州丝绸工业专科学校升格为本科性质,建立苏州丝绸工学院。在这个阶段,苏州蚕丝高等教育在专科、本科两个层次上有计划地发展并服务于产业,直到20世纪末,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代的到来,苏州蚕丝高等教育获得了新的更大发展,服务于产业的手段。20世纪苏州地区蚕丝高等教育的创办与发展,既是中国近现代高等教育发展历程的一个方面,也是行业高校与实际产业互动发展的一个鲜活案例。从高等教育的视角来看,行业高校服务于产业是高等学校社会服务职能的本质要求,它主要体现在:培养产业所需人才是行业高校社会服务的核心;面向产业开展科学研究是行业高校社会服务的基础;解决产业实际问题是行业高校提供的直接社会服务。
王松[2](2020)在《山东农业近代化专题研究(1860-1937)》文中研究说明农业为立国之本,重农思想深植于中华文化之中。山东自古为农业大省,农业生产关乎华北乃至全国稳定。研究山东农业近代化,对认识中国近现代农业史、经济史、社会史和传统三农的现代化转型,揭示转型历程中的时代性与过渡性质,具有理论意义;对梳理近代化历程起源与节点,廓清近代化体系及其发展规律,给中国近代化以准确历史定位,具有重要学术价值;对凝炼农耕文明精华,探寻“乡村振兴”,推动山东新旧动能转换战略实施,具有鲜明的现实关照作用。本文使用民国时期史料汇编、报纸杂志、人物文集、回忆录和地方史志等原始史料,尤其是发掘征引了各类馆藏官方档案,综合运用历史学、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等学科理论,对山东农业近代化进行了动态考察。并拟定从“新旧动能转换”视角,抓住从“西”到“东”和从“旧”到“新”历史发展趋势,以“变”字为关键,着力研究1860年到1937年山东农业改良的内容及发展过程。运用专题研究等手段,以时间为序,横向上以农业机构、农业科学技术、农作物品种的引进、农业政策等方面为基点,呈现山东农业近代化的重点和特点。随着近代外国入侵与资本主义文明的传入,山东农业在中西文化、制度、观念等方面的互动中发生了近代化转变。主要表现为以下方面:第一,科学化。通过引进西方先进的选种、种植、施肥、采集等技术并逐渐推广以提高产量。落后的生产方式其影响虽未能完全消除,但随着时间发展,使用科学技术已经成为近代山东农业不可动摇的趋势;第二,体系化。近代山东农业开始出现供销一体的现代生产模式,这一特征在乡建运动中尤为突出;第三,机械化。清末新政以来,山东新式农业机械开始逐步取代手工生产工具,西方农业机械的引进逐渐成为一种潮流。纵观整个民国,虽然由于时局、技术等问题,机械化影响还未广遍农村,但其进程从总体上一直持续,为新中国成立后的山东农业机械化打下基础;第四,商品化。随着卷入国际市场,山东农业不可避免地出现区域专门化生产,农作物商品率进一步增加。在此过程中,山东农业近代化进程既对其作用,又受其影响。这一关系同列强侵略、国家主权等因素相糅合,最终构成了山东农业商品化发展的复杂面相;第五,开放化。近代山东农业开始突破省级联系的局限,与外国对接,从而使得山东农业得以面向世界。第六,观念上的开放。由于农业科学宣传和新式农业教育的影响,山东民众从最初敌视、畏惧外国群体与科学,逐步过渡到有保留的接触,最终积极引进、运用并宣传西方农业知识,并努力探寻适合山东发展的农业近代化方式。总体来看,山东农业近代化是从旧到新的过渡性变革。从农业法规、部门设置、教育制度的频繁变动到农业发展路径的激烈争论与主题变化,表现出时代性与不稳定性的辩证统一。此外,由于农业发展规律与外国干涉的影响,山东农业近代化分期较为明显。山东农业近代化始于外国传教士来鲁;清末新政开启了山东农业近代化的自主尝试;20世纪20年代起,山东农业发展路径不再单一借鉴日本发展模式,开始有意识的师法欧美。至韩复榘主鲁,山东农业近代化呈现出多种力量共同作用的局面,显示出山东农业的深入发展。山东农业近代化具有重大意义:其一,它标志着山东农业领域对传统体系与制度的逐步批判,自此山东的小农经济格局得以进行改造;其二,它代表着近代民族主义思潮对山东经济领域的影响。农业利权与农业发展间关系,成为近代山东政府与社会共同探讨和努力完善的对象;其三,从保守到开放,昭示着山东逐渐融入近代世界农业体系;其四,从传统农业走向近代化,显示出山东农业的巨大潜力;其五,山东传统农业精华在近代化过程中能与时俱进,其生命力及潜力,有力地证明了山东农业能够在近代历史巨变中走向新生。农业近代化乃至现代化,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系统性工程。尽管由于国际国内形势、体制、经济等原因限制,山东农业发展不甚彻底,但能克服重重困难不断前行,无疑是近代山东的卓越成绩。山东农业近代化,在中国近代山东史上留下了辉煌的一页!
王小闻[3](2019)在《凤城市柞蚕产业发展路径选择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柞蚕作为中国的特有优势资源,凭借其悠久的文化历史和发展历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凤城作为全国柞蚕生产的主要产区,极具柞蚕产业发展的资源禀赋和历史传承。随着科技的发展,柞蚕在仅是丝绸纺织品的原料,成为了医药、化工、食品、化妆品等产业的重要原料,发展空间广阔,所以发展柞蚕产业对凤城市发展特色农业、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农民收入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采取问卷调查、观察、比较研究等方法,运用规模经营、市场机制、交易费用理论,通过对凤城市柞蚕产业发展优势、柞蚕养殖及综合利用产业现状、柞蚕茧及综合利用产品销售情况、柞蚕茧及综合利用产品经济收益情况、与周边地区柞蚕产业情况的系统分析,归纳出制约凤城柞蚕产业发展的主要问题:一是柞蚕茧生产问题。从柞蚕茧残次蚕场停封和沙化、蚕水、蚕畜、设备老化、硬件设施薄弱等方面进行阐述;二是柞蚕场划归公益林过程过快;三是柞蚕深加工产业技术落后、产业链过短;四是柞蚕深加工业经济效益拉动力不足。本论文认为,凤城市发展柞蚕产业需要选择“多元发展”柞蚕综合利用产业为发展路径,从横向、纵向延伸产业链条和资金链条,拉动凤城经济持续增长。为此,本论文提出如下对策:1.政府方面应该加强管理及扶持,提高技术水平,加大生态保护及招商引资工作力度;2.行业协会方面应该明确制度,在树立品牌和优化产品结构方面下功夫;3.企业方面应从生产、科研、营销三方面入手,强化自身市场竞争优势;4.农户方面需提高自身技能、技术应用能力及参与协会积极性,为实现更高层次的区域间合作奠定坚实基础。
莫云霞[4](2018)在《广西蚕种管理体系建设与创新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蚕种管理是对蚕种生产、销售及蚕种质量有效控制的过程。以广西蚕种管理体系的建立、发展为研究背景,从广西蚕业发展取得的成绩及管理上出现的问题入手,借鉴国内种子管理模式,结合广西蚕种管理的现状和特点,对现代蚕种管理提出试行蚕种质量认证制度、加快信息化和信用体系建设、建立品种推介制度,促进新品种引进和推广的新理念。建议发挥蚕种业协会的作用,加强宣传实施《广西壮族自治区蚕种管理条例》,推动条例的全面实施,认真履行监管职责,进一步规范蚕种生产、经营行为,确保蚕种质量,维护蚕种生产经营者和广大蚕农的合法权益,促进广西蚕桑产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何骥[5](2018)在《现阶段广西蚕业技术推广体系研究》文中认为蚕桑产业是我国的传统优势产业,近些年来广西壮族自治区已经成为我国重要的蚕业大省。广西的蚕业拥有非常悠久的历史,并且在养蚕、栽桑、缫丝等方面同我国其他地方相比拥有巨大的优势。截止到2016年,仅仅广西的蚕农售茧收入就已经达到了将近755亿,蚕农收入倍增。桑蚕生产遍及全区74个县(市),603个乡(镇),5405个村,84.37万农户。但是,我们也看到广西蚕业在快速发展过程中也暴露了很多问题。由于广西目前经济发展相对还比较落后,蚕业生产依然以农村传统小规模的家庭经营为主,蚕农文化水平低且向老龄化发展,使得蚕农对新技术和新品种知识接受能力比较低,蚕桑经营管理方式较为粗放,基础条件和技术装备较为落后,机械化程度低,生产效率低,存在桑业经济利益出现下滑,茧丝质量不强,产业链纵伸发展难以突破、桑蚕资源利用率低等问题。因此,我们需积极探索进一步完善广西蚕业技术推广体系的方式与方法,促进蚕桑产业转型升级,快速提升广西蚕农种桑养蚕的生产经营水平。本文首先从蚕业技术推广理论着手,分析了国内外关于蚕业种植、养殖的相关文献资料,并对广西蚕业发展现状进行了深入的调研,研究广西蚕业发展情况和存在问题,并以现代蚕业理论和创新理论为基础,结合广西实际情况,系统地分析了目前广西蚕业技术推广体系的优势和存在问题,并运用实地调研和调查问卷相结合的方式,对广西蚕农、技术推广人员进行了深入的调查,分析了他们对于蚕业新科技的看法和需求等相关问题,进而提出广西蚕业技术推广体系的改进建议:要完善广西蚕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各级政府要继续加大对广西蚕业的支持力度,理顺蚕业技术推广体系的管理机制;建立多元化的投入机制,加大资金投入;努力扩宽推广服务内容,加强专业技术人才培养;以示范基地建设带动蚕业高新技术推广;努力完善和广西各大茧丝绸企业的合作;提升广西地区蚕业信息化建设进程;鼓励建立有偿服务机构,培育和发展农村经纪人;建立有效的保障体系,为广西蚕业技术推广和广西蚕业产业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赵依琼[6](2017)在《珙县桑枝食用菌产业发展研究》文中认为桑枝食用菌,指的是以优质桑枝条作为食用菌培养原料,经过科学配方栽培而成的各种食用菌,具有其它食用菌不可比拟的食用营养价值和药用保健价值。本文首先介绍了目前国内外对桑枝食用菌产业的相关研究,以系统理论、循环经济理论为基础,从发展规模、发展模式及生产效益、技术保障等方面,对珙县桑枝食用菌产业发展现状进行分析;然后从发展前景、资源基础、经济效益、营销推广、政策支持等方面对珙县发展桑枝食用菌产业的优势和劣势以及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进行客观分析,进而针对性地提出促进珙县桑枝食用菌产业发展的对策和建议。本文主要采用SWOT分析法和对比分析法,同时借鉴相关文献资料以及实地调查走访得到的数据,对珙县桑枝食用菌产业的发展现状进行具体分析。本文的研究内容对于贯彻落实党的五大发展理念、建设绿色家园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可以促进珙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实现蚕业+桑枝食用菌的综合发展,形成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增强县域经济,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探索产业发展模式,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发展农村循环经济,实现农业产业可持续发展,建设绿色珙县。同时,通过这一产业研究,求证珙县桑枝食用菌产业对脱贫攻坚工作的示范带动作用,力争为更多农业山区发展特色农业产业提供有益借鉴。经过采用SWOT分析法对珙县桑枝食用菌产业发展现状的分析可知,珙县桑枝食用菌产业在发展规模、技术水平、产品营销、市场体系建设等方面还存在着不足,但在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资源等方面存在着优势,加上食用菌市场需求量大、政府对桑枝食用菌产业的发展给予大力政策支持,为珙县桑枝食用菌产业的带来了发展机遇。因此,总的来说,珙县发展桑枝食用菌产业优势大于劣势,机遇与挑战并存,应从加强政府主导实现科学布局、多元化发展扩大产业规模、树立品牌意识加强技术创新、健全市场体系等方面着手,为珙县桑枝食用菌产业创造更好的发展条件。
王晨[7](2016)在《中国合众蚕桑改良会研究(1918-1937)》文中研究表明合众蚕桑改良会作为近代中外蚕业改良合作中的代表性组织,其长期致力于蚕种的引进,制造以及推广,因生产原料的好坏是中国蚕业兴旺的源头所在,可以说,合众蚕桑改良会的相关活动,是近代中国蚕业转型的重要推动力之一。在它的身上,集中了一般民众、政府、商界人士及外国人士对于中国近代蚕业发展的认识与构想。而该组织的发展与演进的曲折历程,也是一个传统国家向近代转型过渡中在某个领域、某一具体事物中的微观写照。作为中国蚕业的近代转型与发展历程的参与者与见证者,合众蚕桑会自身也随着这种趋势进行或主动或被动的调整,这无疑赋予了它鲜明的个性及时代特征,也使其成为研究“宏观”与“微观”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绝佳样本。在中国传统社会时期,蚕业是十分重要的副业生产项目,它的出现与发展,完美的契合了封建经济中“男耕女织”的生产分工。在明清时期,中国蚕业一度因国外需求大涨及江南整体经济环境的繁荣,在国际市场上占据优势地位,但中央政府所施行的“禁海”及“闭关锁国”政策,不但压缩了蚕业终端产品扩展其海外贸易的空间,也断绝了中外蚕业技术交流与往来的可能性。因外销不畅,蚕业出现资金缺乏,行业回报降低等现象,并且在内需增长乏力,国内消费者购买欲未有明显变化之时,此类情形进一步加剧,造成蚕业发展后续无力的局面。此时,由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兴起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扩展,世界范围内政治经济大格局发生剧烈变动,由此导致的市场一体化、贸易全球化等现象,无疑与中国蚕业的发展方向构成鲜明矛盾。以日本为首的新型蚕业产品提供者及贸易者的崛起,对中国蚕业的传统优势地位形成巨大挑战,在与外部对手的竞争中,以往尚能以独家生产者身份加以掩饰的缺点,此时被无限放大。中国在蚕业生产技术、行业管理水平、生产者素质及发展理念等多个蚕业生产及发展要素上,全面落后于日本。19世纪末20世纪初,日本完成了对中国蚕业的赶超,其生产规模与外贸水平在跃居世界首位的同时,还在一直蚕食中国仅有的国际市场占有份额。蚕业的近代衰落,并非是个别现象,它也是中国在融入世界经济、政治、社会新体系的过程中,由于自身准备不足及理念滞后,而出现的必然结果。以蚕业、棉业、茶业为代表的传统行业的衰落及以草帽辫、猪鬃业为代表的新兴行业的畸形发展,也成为近代中国的经济“新常态”。为扭转蚕业颓势,早在清末时期,一些有识之士就开始筹议蚕业的改良与转型,但受到政治气候及中外交流渠道闭塞的影响,这种改良尚未脱离“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朴素理论范畴。其具体活动的执行,不是依靠某些力图通过举办类似洋务来积攒政治资本及口碑的地方实力派官僚,就是被托付于任职于海关部门,在个人行动及资金支出方面不受官方监督的外籍职员。即便如此,相对零散与简单的早期蚕种改良活动,为后世该事业的继续发展积攒了可贵的实践经验,也使国人看到了利用外来技术、外来人员服务于中国蚕业改良的可行性。北洋政府成立后,政府对蚕业关注有所增强,但其总体的衰落趋势并未发生实质性好转。欧战爆发后,欧洲蚕业因法国、意大利等蚕业生产国的相继参战,在国际市场上的影响力几近消失,中国蚕业得到了宝贵的喘息与发展时间。但在战事引起的国际蚕业贸易格局动荡中,日本及美国得利最大,前者进一步巩固了其蚕业生产第一强国地位,后者则成为世界生丝的最大进口国,这无疑为中国蚕业改良带来了新的压力。作为蚕业的主要经营者,江浙地区丝商群体为自身生存及经济利益考虑,依靠逐步健全的团体组织,向政府方面提出了改良中国蚕业的倡议,这无疑与官方发展蚕业,增加税收的想法不谋而合。战后,欧洲经济亟待振兴,但其自身生产资料与生产力的缺乏使法、意等国不得不从发展本国蚕业考虑,寻求与中国的合作,中国合众蚕桑改良会即是这种中外双边需求互相协调下的最终产物。美国、日本则各自从扩大原料来源及掌握中国蚕业状况的角度出发,对组织成立也持支持态度。受外交及贸易关系的影响,改良会中的政商势力、中外势力、外国势力,围绕组织成立初期的经费、管理及会员范围问题,发生了激烈的争执与博弈,最终在各方的调和与妥协下,合众蚕桑改良会确立了以官方派驻监理员、丝茧总公所及法国人员三方在名义上共同掌权的初步组织体系。而北洋政府时期外人在华的特殊地位与商人势力的膨胀,使官方代表在会中地位尴尬,长期游离于政府监督管控体系的合众蚕桑改良会虽然进行了长达十年的购种、发种业务,但其并未对中国蚕业的转型产生关键性、实质性的帮助。南京政府成立后,在“革命”意识与理论的指导下,国家公权力逐步渗入社会的各个层面,也使旧有传统产业及社会团体组织发生了巨大变革。在蚕业方面也不例外,政府方面首先对其宏观发展规划进行了重新修订,并且以官方力量为先导,一批隶属于政府管理的蚕业组织与机构相继建立。而作为旧政府时代,江浙地区规模最大的蚕业改良组织,合众蚕桑改良会在人员、组织方面仍具有相当大的利用价值,为此,国民政府通过积极对外交涉,派遣专员办理的方式,完成对合众蚕桑改良会的改组,从而将其纳入以行政权力为保证与基础的整体蚕业改良体系中。此时,受政府推动及西方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的影响,中国蚕业改良体系也在理论研究及活动形式上发生着自主蜕变。以往单纯注重蚕种改良的相关组织,纷纷向育种、试验、销售、推广等方面拓展业务,这种变动在合众蚕桑改良会表现的较为明显,以设立蚕种推广所及镇江蚕种制造场为代表,会中的核心业务开始向盈利化、市场化方向发展,这不仅是政府经济支持力度降低后的现实需要,也是完成改组后,延续组织寿命,增强自身竞争性与生存能力的主动求变之策。南京政府成立后,随着国家公权力对行业深入及民族意识的高涨,合众蚕桑改良会不得不面临被官方接收与改组的命运,而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有所提升,外国政府方面对政府旨在收回主权、削弱外籍人员地位的改组工作也予以积极配合。而随着外部经济形势、安全形势的急转直下,30年代中国政府在政治、经济方面陆续施行了“统制政策”,在这一轮的政治经济格局变动中,合众蚕桑改良会逐步走向式微,这也是该时期无数类似组织的最终命运,这种“官强民弱”的相对失衡现象,也与北洋时期形成了鲜明对比。在国家角色缺失、整体经济社会环境未发生根本转变之际,单纯依靠某个组织来拯救蚕业积贫积弱的整体局面的做法并不现实,但其长达十余年的实践活动并非毫无作用。作为以沈联芳、葛敬中、何尚平等人为代表的各界人士参与近代蚕种改良的心血结晶,合众蚕桑改良会不但为日后中国蚕业的复兴与腾飞积蓄了力量,其发展经验与教训也为中国现代农业的转型与对外合作提供了宝贵借鉴。
祁广军[8](2015)在《蚕桑体系南宁综合试验站2015年度工作总结》文中指出根据"十二五"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聘任人员任务书和2015年度任务书的有关内容,以及体系办公室和首席专家的要求,结合本试验站实际,现将2015年各项工作任务推进完成情况报告如下。1具体任务和工作进展情况本试验站服务横县、宾阳、上林、邕宁、武鸣等5个示范县区,团队成员5人,其中推广研究员4人、高级农艺师1人;另有示范县区技术骨干15人,其中高级农艺师4人、农艺师11人。在体系首席专家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在各功能研究室岗位专家和有关试验站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围绕年度体系重
何松涛[9](2015)在《广西蚕业“集约主导”型技术推广模式研究》文中提出通过分析整理国内外蚕业技术推广的成功经验,结合广西蚕业的主推技术和活动,归纳总结出广西蚕业的推广模式为“集约主导”型技术推广模式。广西蚕业有特有的管理体制、运行方式以及一体化的技术研发推广体系是模式形成的主要原因,主导机构通过模式将主推技术以各种推广活动有针对性地注入生产第一线,具有科学、有效、集中分配资源,促进科研、推广、生产紧密联系,有效地调动各方面积极性等优势。研究发现该模式存在推广机构技术力量逐渐减弱,茧丝企业研发能力不强,合作社缺少专业管理和资金,相关院校对蚕业技术研发力度不大等问题;并认为该模式的运作受到蚕业技术推广人员偏少,蚕农综合素质低,协会、科研院校、企业、合作社的作用没有得到重视发挥,蚕业信息化服务能力不强,运作经费不足等因素的制约和影响。针对问题提出各级政府部门应加大对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推广机构应继续完善自身功能、夯实基础;加强与其他科研院校的合作,加强与茧丝绸企业的联系,通过蚕桑合作社深入服务蚕农,建立完整的、多功能的技术推广模式,加大蚕业信息化的建设,借力智能手机“微时代”,鼓励有偿非政府技术服务机构建立,培育和发展农村经纪人,打造蚕桑产品高端品牌等建议。
徐向宏,陈田飞,朱良均,潘美良[10](2013)在《强化蚕业科技服务 促进蚕桑产业转型升级》文中指出为强化淳安县蚕业科技服务,加快蚕业转型升级,从淳安县蚕业科技服务体系、蚕业科技成果转化成效、科技蚕业龙头企业发展状况等方面介绍了蚕业科技服务的现状,分析了当前淳安县影响蚕业科技服务绩效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搭建蚕业科技创新平台、深化蚕业科技服务自主创新、加快蚕业实用技术创新、促进蚕业转型升级的对策建议。
二、进一步强化蚕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进一步强化蚕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论文提纲范文)
(1)20世纪苏州地区蚕丝离等教育发展历程研究 ——基于行业高校服务于产业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意义 |
(一) 理论价值 |
(二) 实践价值 |
二、研究现状 |
(一) 关于蚕业生产及蚕业教育的研究 |
(二) 关于丝绸教育的研究 |
(三) 关于行业高校的研究 |
(四) 关于高校社会服务职能的研究 |
(五) 关于20世纪高等教育发展的研究 |
三、研究方法 |
(一) 文献研究法 |
(二) 历史研究法 |
四、核心概念界定 |
(一) 时间界定 |
(二) 蚕丝高等教育 |
(三) 行业高校 |
第一章 20世纪上半叶苏州地区蚕丝教育的发展及其服务于产业的过程分析 |
一、蚕丝教育创始背景 |
二、20世纪上半叶苏州地区蚕丝教育发展过程 |
三、20世纪上半叶苏州地区蚕丝教育服务于产业的过程分析 |
(一) 面向产业的蚕业人才和制丝业人才培养 |
(二) 面向产业的蚕种科学研究 |
(三) 蚕种及制丝技术的改进与推广 |
第二章 建国后苏州地区蚕桑专科教育的发展及其服务于产业的过程分析 |
一、蚕桑专科教育发展背景 |
二、苏州地区蚕桑专科教育的发展过程 |
三、苏州地区蚕桑专科教育服务于产业的过程分析 |
(一) 面向产业的蚕桑农业人才培养 |
(二) 面向产业的蚕桑农业科学研究 |
(三) 蚕桑技术的推广和服务 |
第三章 蚕、丝分家后丝绸本科教育的发展及其服务于产业的过程分析 |
一、丝绸高等教育发展背景 |
二、苏州地区丝绸本科教育的发展过程 |
三、苏州地区丝绸本科教育服务于产业的过程分析 |
(一) 面向产业的丝绸专业人才培养 |
(二) 面向产业的丝绸科学研究 |
(三) 丝绸技术的改造和开发 |
第四章 行业高等学校服务于产业发展的特点及启示 |
一、行业高等学校社会服务之核心:培养产业所需人才 |
(一) 适时增设调整专业,满足产业基本的发展需求 |
(二) 重视实践教学,培养产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
(三) 扩大成人教育和研究生教育,满足产业多层次的发展需求 |
二、行业高等学校社会服务之基础:面向产业开展科学研究 |
(一) 应用研究:解决产业技术和工艺问题 |
(二) 基础研究:夯实产业发展的科学基石 |
三、行业高等学校的直接社会服务:解决产业实际问题 |
(一) 参与产业技术改造与推广 |
(二) 参与产业技术开发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出版或公开发表的论着、论文 |
致谢 |
(2)山东农业近代化专题研究(1860-1937)(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农业问题:中国近代化发展的基础 |
二、选题的价值、意义与作用 |
(一)学术价值 |
(二)理论意义 |
(三)现实作用 |
三、学术史综述 |
(一)史料出版 |
(二)馆藏档案 |
(三)学术成果 |
(四)其它方面 |
四、学术要点 |
(一)选题切入点 |
(二)重点 |
(三)难点 |
(四)学术创新点 |
五、相关界定 |
(一)时间界定 |
(二)主体界定 |
第一章 近代山东种植业发展述评 |
第一节 山东农业种植地域的专门化发展 |
一、土地占有状况与作物致诱性变迁 |
二、天灾人祸与农业种植专门化 |
三、专门化生产的成就与局限 |
第二节 山东农业种植的商品化发展 |
一、赋税与农业商品化发展 |
二、交通与农业商品化发展 |
三、农业商品化的局限 |
第三节 农业种植的科学化发展 |
一、化肥与农药的施用 |
二、水利灌溉的发展 |
三、农业机械的使用 |
小结 |
第二章 基督教与山东农业近代化 |
第一节 传教士来源及其见闻 |
一、来鲁传教士的差会来源与发展概况 |
二、传教士眼中的山东农业 |
第二节 传教士的早期农业活动 |
一、优质品种的引进 |
二、推动副业发展 |
三、先进科学技术的宣传 |
第三节 乡建运动与农业现代化——以齐鲁大学为例 |
一、被教会忽视的山东农业 |
二、振兴农业的尝试 |
三、迟滞的进程——齐鲁大学农事活动的局限 |
小结 |
第三章 外国政府和团体与山东农业近代化 |
第一节 外国在山东的农业活动 |
一、山东农业调查 |
二、外国的农业投资与援助 |
三、棉麦借款与山东农业 |
第二节 德日在青岛的农业建设 |
一、德占时期的农业建设 |
二、日占时期的农业建设 |
第三节 外国团体与山东农业:以山东华洋义赈会为例 |
一、组织架构与资金来源 |
二、赈济工作 |
三、农业活动 |
四、成就与局限 |
小结 |
第四章 山东农业近代化历程中的农业机构 |
第一节 农业部门的近代化发展 |
一、中央农业部门的近代化进程 |
二、山东地方农业部门的近代化沿革 |
三、山东农业部门近代化局限 |
第二节 山东基层农业机构建设 |
一、各级农事试验场沿革 |
二、农业部门人员构成 |
三、基层农业机构发展:以青岛为例 |
第三节 政府与农业活动:以青岛防治赤星病运动为视角 |
一、20 世纪30 年代青岛农业状况 |
二、运动发起及筹备 |
三、官民矛盾的形成 |
四、围殴村长事件与政府应对 |
五、官民矛盾的解决 |
小结 |
第五章 山东农业近代化历程中的教育机构 |
第一节 山东各级农业学校沿革 |
一、山东高等农业教育 |
二、山东初、中等农业教育 |
三、成就与局限 |
第二节 高等农业人才培养:以山东公立农业专门学校为中心 |
一、教员情况及管理 |
二、癸卯学制与学校生源 |
三、课程安排与学生管理 |
四、学业、就业、职业:由成绩表引发的审思 |
第三节 山东地方农业教育 |
一、士绅与山东农业学校 |
二、山东地方农校运行及学界反思 |
三、乡建运动与农业教育实践 |
小结 |
总结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读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目录 |
(3)凤城市柞蚕产业发展路径选择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目的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4 研究的技术路线、创新点与不足 |
第二章 相关理论知识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第三章 凤城市柞蚕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
3.1 凤城市柞蚕发展条件分析 |
3.2 凤城市柞蚕养殖业现状分析 |
3.3 凤城柞蚕加工业现状分析 |
3.4 凤城市柞蚕及加工品市场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凤城市柞蚕产业经济效益分析 |
4.1 凤城市柞蚕茧经济效益分析 |
4.2 凤城柞蚕丝被经济效益分析 |
4.3 凤城其他综合利用产品经济收益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凤城市柞蚕产业与周边地区柞蚕产业情况对比分析 |
5.1 柞林面积及产量对比分析 |
5.2 产值对比分析 |
5.3 综合加工企业情况对比分析 |
5.4 科研院所设置情况对比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凤城市柞蚕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6.1 柞蚕茧生产问题 |
6.2 柞蚕场划归公益林过程过快 |
6.3 柞蚕深加工产业技术落后、产业链过短 |
6.4 柞蚕深加工业经济效益拉动力不足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凤城市柞蚕产业发展路径选择及对策 |
7.1 凤城市柞蚕产业发展路径选择 |
7.2 凤城市柞蚕产业发展对策研究 |
参考文献 |
附件 |
作者简介 |
致谢 |
(4)广西蚕种管理体系建设与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广西蚕种管理体系沿革与现状 |
1.1 广西蚕种管理法律法规沿革 |
1.2 品种管理 |
1.3 质量管理 |
1.3.1 完善良繁制度,制定技术标准 |
1.3.2 成立专门机构,开展蚕种质量监督管理 |
1.3.3强化市场监管、开展蚕种质量评比 |
1.4 生产与经营管理 |
1.5 冷藏和浸酸管理 |
2 广西蚕种管理成效 |
2.1 管理取得的成效 |
2.1.1 品种更新进步,蚕种生产能力不断提升 |
2.1.2 蚕种质量稳定,微粒子病防疫可控 |
3 广西蚕种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
3.1 区外蚕种进入量大,监管难度大 |
3.2 种场经营体制改变,社会职能弱化 |
3.3 市场准入门槛放宽,监管难度加大 |
3.4 小蚕共育普及率高,分布广,数量多,蚕种来源难以监管 |
3.5 执法队伍力量不足,监管难以到位 |
3.6 生产风险在逐步加大,微粒子病发生和防控形势依然严峻 |
4 广西蚕种管理体系建设创新与建议 |
4.1 试行蚕种质量认证制度 |
4.2 加快信息化和信用体系建设 |
4.3 建立品种推介制度,促进新品种引进和推广 |
4.4 发挥蚕种业协会的作用 |
4.5 加强宣传实施《广西壮族自治区蚕种管理条例》 |
(5)现阶段广西蚕业技术推广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国内外现状和发展动态 |
1.4.1 国外农业推广模式 |
1.4.2 国内农业推广模式 |
1.4.3 国内外蚕业技术推广情况 |
1.4.3.1 国外蚕业技术推广模式 |
1.4.3.2 国内蚕业技术推广模式 |
1.4.4 对广西蚕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启示 |
第2章 广西蚕业发展情况 |
2.1 整体发展情况 |
2.2 布局情况 |
2.3 蚕桑资源综合利用情况 |
2.4 丝绸加工业发展情况 |
2.5 蚕业经营模式 |
2.6 存在的问题 |
2.6.1 蚕业经济效益出现下滑 |
2.6.2 茧丝质量不强 |
2.6.3 产业链纵伸发展难以突破 |
2.6.4 桑蚕资源利用率低 |
第3章 广西蚕业技术推广体系分析 |
3.1 广西蚕业技术推广体系的构建 |
3.2 蚕业技术推广方式 |
3.2.1 生产管理技术培训 |
3.2.2 生产交流会 |
3.2.3 蚕桑示范点建设 |
3.2.4 蚕桑生产基地建设 |
3.2.5 蚕桑合作组织成立 |
3.2.6 蚕桑科技项目建设 |
3.3 广西蚕业技术推广成效 |
3.3.1 优良杂交桑品种推广 |
3.3.2 优良家茧品种推广 |
3.3.3 先进种养技术推广 |
3.3.4 先进设备推广 |
3.4 存在的问题 |
3.4.1 技术推广工作者思想观念陈旧 |
3.4.2 科研院校的科研技术不够 |
3.4.3 企业的创新能力较弱 |
3.4.4 基层蚕业技术推广人员少 |
3.4.5 蚕桑合作社推广能力不足 |
3.4.6 蚕农对信息化应用低 |
3.4.7 推广部门运作经费不足 |
3.4.8 监督和激励机制不到位 |
第4章 蚕农科技信息接受途径调查 |
4.1 调查方法和内容 |
4.2 调查情况 |
4.2.1 整体情况 |
4.2.2 调查对象的结构 |
4.2.3 蚕农对科技信息的需求现状 |
4.2.4 蚕农获取信息渠道的方式 |
4.2.5 蚕农对信息渠道的信任度调查 |
4.3 调查结果分析 |
4.3.1 总体情况分析 |
4.3.2 电视、手机等媒介信任度偏低原因分析 |
4.3.3 人际沟通信任度较高的原因分析 |
4.3.4 小结 |
第5章 完善广西蚕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几点建议 |
5.1 转变思想观念,适应形势发展 |
5.2 加强对广西蚕业的扶持力度 |
5.2.1 完善基层蚕业推广机构的管理体制 |
5.2.2 加大基础资金投入 |
5.2.3 合理规划,扩宽推广服务内容 |
5.3 构建强有力的推广机构 |
5.3.1 加强技术人才培养,合理利用人才资源 |
5.3.2 建立标准化示范基地,推动技术推广 |
5.3.3 加强企业引导和扶持,助力产业发展 |
5.3.4 创新推广方式,深入服务蚕农 |
5.4 加大蚕业信息化建设 |
5.5 多举并措,为蚕业发展做保障 |
5.5.1 建立有偿技术服务机构 |
5.5.2 培育和发展农村经纪人 |
5.5.3 建立有效的保障体系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6)珙县桑枝食用菌产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目的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手段 |
1.4.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2 研究的主要方法 |
2 桑枝食用菌产业发展的理论基础 |
2.1 系统理论 |
2.2 循环经济理论 |
3 国内外食用菌发展现状 |
3.1 国外发展现状 |
3.2 国内发展现状 |
4 珙县桑枝食用菌产业发展现状 |
4.1 种植规模现状 |
4.1.1 珙县桑枝食用菌的地位 |
4.1.2 珙县桑枝食用菌分布 |
4.1.3 珙县桑枝食用菌的产业效益 |
4.2 发展模式情况 |
4.3 技术保障体系 |
5 珙县桑枝食用菌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 |
5.1 发展优势 |
5.1.1 资源优势 |
5.1.2 劳动力优势 |
5.1.3 产业基础优势 |
5.2 发展劣势 |
5.2.1 技术支撑不足 |
5.2.2 品牌打造不够 |
5.2.3 生产规模小 |
5.3 面临机遇 |
5.3.1 政策有支持 |
5.3.2 市场有需求 |
5.3.3 社会资本回流 |
5.3.4 电子商务的兴起 |
5.4 面临挑战 |
5.4.1 市场竞争激烈,突破难度大 |
5.4.2 地域条件较差,引入企业和资本较难 |
6 珙县桑枝食用菌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
6.1 加强政府主导,科学规划管理 |
6.2 多元化发展模式,扩大产业规模 |
6.3 树立品牌意识,加强技术创新 |
6.4 健全市场体系,解决后顾之忧 |
参考文献 |
(7)中国合众蚕桑改良会研究(1918-1937)(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选题缘起及问题的提出 |
2、学术史回顾 |
3、研究空间及概念界定 |
4、本文主要研究路径及章节 |
第一章 合众蚕桑改良会的初创 |
第一节 清末民初的蚕桑业及其困境 |
1. 整体经济形势的萧条 |
2. 蚕桑业生产技术水平的盛极而衰 |
3. 日本蚕业的崛起及与其对中国相关行业的冲击 |
第二节 晚清民末蚕桑改良事业的初步开展 |
1. 清末民初振兴蚕业的论争与实践 |
2. 清末民初蚕桑改良的进步与局限 |
第三节 合众蚕桑改良会的筹组及其成立 |
1. 外籍人员对于中国蚕丝业的担忧与扶植构想 |
2. 合众蚕桑改良会的正式成立 |
3. 中心组织形式及主要负责人的确立 |
4. 地方性组织网络的建构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合众蚕桑改良会的内部权力纷争 |
第一节 欧战后各国在“华丝振兴”问题上的不同面相 |
1. 美国、法国对华丝的扶植 |
2. 日本独霸中国生丝厚利的企图 |
第二节 国际关系变动下的合众蚕桑改良会 |
1. “有碍主权”问题 |
2. 日本参会问题 |
3. 经费问题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合众蚕桑改良会的改组 |
第一节 新政府对蚕业发展的全面介入 |
1. 制定宏观发展规划 |
2. 建立健全相关组织 |
第二节 中国合众蚕桑改良会的改组 |
1. “费由我出,政则他人”:外人掌控下的合众蚕桑改良会 |
2. 新政府社团改组政策的初步实施 |
3. 围绕“交权”及“改组”的中外博弈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合众蚕桑改良会的核心业务革新 |
第一节 中国蚕桑改良系统与机制的西化倾向 |
1. 对蚕业问题认识的趋新与深化 |
2. 新型蚕业改良活动的开展 |
第二节 合众蚕桑会蚕业改良思路与方式的嬗变 |
1. 由“购买”到“制种” |
2. 由“分发”到“指导”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合众蚕桑改良会的蚕业教育活动 |
第一节 合众蚕桑改良会介入蚕业教育的形式演进 |
1. 合众蚕桑改良会自立教育机构早期设想及探索 |
2. 与高等教育机构的合作 |
第二节 中国合众蚕桑改良会镇江女子蚕业学校的创办与发展 |
1. 中国女子蚕业教育的兴起 |
2. 合众蚕桑改良会镇江女子蚕业学校的筹组与发展 |
3. 职业去向与生源:镇江女子蚕业学校与蚕业近代化的双向互动 |
4. 镇江女子蚕业蚕校的突破与独特性 |
5. 合众蚕桑改良会科研事业的后续进行 |
本章小结 |
结语 蚕桑改良组织的近代命运与传统农、蚕业的转型困境 |
附录(一) 《中国合众蚕桑改良会章程暨监理员规程》 |
附录(二) 《中国合众蚕桑改良会办事细则》 |
资料来源及参考文献 |
后记 |
(8)蚕桑体系南宁综合试验站2015年度工作总结(论文提纲范文)
1 具体任务和工作进展情况 |
1.1 体系重点任务与完成情况 |
1.1.1 省力高效蚕桑生产技术研发与试验示范 |
1.1.3 蚕桑现代生产模式研究与配套技术集成 |
1.2 功能研究室重点任务与完成情况 |
1.2.1 蚕、桑多元化品种选育 |
1.2.2 蚕、桑病虫害综合防控技术 |
1.2.3 蚕、桑生产省力化设施研发、选型与 |
1.2.4 蚕、桑资源评价与新产品研发 |
1.2.5 蚕桑产业经济分析与跟踪调研 |
1.3 自主研发工作与完成情况 |
1.3.1 年度任务及考核指标 |
1.3.2 主要工作及任务完成情况 |
1.4 应急任务与完成情况 |
1.4.1 年度任务及考核指标 |
1.4.2 主要工作及任务完成情况 |
2 科技服务工作情况 |
2.1 面向政府部门的科技服务 |
2.2 面向企业的科技服务 |
2.3 面向基层的科技服务 |
2.4 对外交流活动 |
3 阶段性成果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
3.1 取得的阶段性成果 |
3.1.1 蚕桑新品种引进试验基本获得成功 |
3.1.2 形成了一套适合多批次养蚕的高产优质高效种养集成技术 |
3.1.3 蚕桑资源开发应用成效明显 |
3.2 存在的主要问题 |
4 2016年工作打算 |
4.1 积极推进蚕桑新品种的示范推广 |
4.2 大力推进高效省力化种养集成技术 |
4.3 大力拓展桑树新用途 |
4.4 推进产业扶贫工作 |
(9)广西蚕业“集约主导”型技术推广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的背景 |
1.1.1 广西蚕业发展的现状 |
1.1.2 广西蚕业多元化发展趋势 |
1.1.3 广西蚕业发展趋势对科技推广的要求 |
1.2 研究目的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内推广模式的研究 |
1.3.2 国外农业推广模式的借鉴 |
1.4 研究的思路及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
2 国内外蚕业技术推广模式 |
2.1 蚕业技术推广模式的定义 |
2.2 国内外蚕业技术推广模式 |
2.2.1 广西区外的蚕业推广模式 |
2.2.2 国外 |
2.3 对广西蚕业技术推广模式的启示 |
3 广西蚕业“集约主导”型技术推广模式的形成与运作概况 |
3.1 广西蚕业“集约主导”型技术推广模式的形成 |
3.2 广西蚕业“集约主导”型技术推广模式的运作概况 |
3.2.1 主推技术的制定 |
3.2.2 主要开展的蚕业技术推广活动 |
4 广西蚕业“集约主导”型技术推广模式的优势及存在问题 |
4.1 广西蚕业“集约主导”型推广模式的优势分析 |
4.1.1 科学、有效、集中的分配资源 |
4.1.2 “集约主导”机制促使科研、推广、生产紧密联系 |
4.1.3 构成覆盖广西的研发推广网络 |
4.1.4 提炼出行之有效的主推技术 |
4.1.5 有效地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 |
4.2 制约广西蚕业“集约主导”型技术推广模式发展的问题分析 |
4.2.1 主导机构业务涉及面广,推广力量逐渐被削弱 |
4.2.2 茧丝企业独立技术研发能力不强,创新能力较弱 |
4.2.3 蚕桑合作社专业管理者和资金缺乏,技术推广服务能力不强 |
4.2.4 相关科研院校对技术研究力度不大 |
4.2.5 “集约主导型”推广模式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
4.2.6 县、乡、村级蚕业技术推广人员偏少和蚕农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
4.2.7 协会、科研院校、企业、合作社的推广作用没有得到充分重视和发挥 |
4.2.8 蚕业推广的信息化服务能力不强,蚕农应用度低 |
4.2.9 推广部门运作经费不足 |
5 对广西蚕业“集约主导”型技术推广模式的改进建议 |
5.1 各级政府继续加大对发展广西现代蚕业的支持力度 |
5.1.1 建立多元化的投入机制加大资金投入 |
5.1.2 科学规划产业发展 |
5.1.3 着力夯实产业基础 |
5.2 推广机构加强力量,完善功能夯实基础 |
5.2.1 加强蚕业技术推广部门建设 |
5.2.2 继续大力推进“三高”蚕业示范基地和蚕桑标准园建设 |
5.2.3 加强各专业技术人才培养 |
5.3 结合产业发展优势,建立完整的、多功能的技术推广模式 |
5.3.1 加强与其他科研院校的合作,促进人才资源的合理利用 |
5.3.2 加强与茧丝绸企业的联系,进一步掌握市场需求和动态 |
5.3.3 通过蚕桑合作社,深入服务蚕农 |
5.4 转变思想,创新推广方式 |
5.4.1 加大蚕业信息化的建设,借力智能手机“微时代” |
5.4.2 鼓励有偿非政府技术服务机构建立 |
5.4.3 培育和发展蚕桑经纪人,打造蚕桑产品高端品牌 |
6 结论和讨论 |
6.1 结论 |
6.2 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强化蚕业科技服务 促进蚕桑产业转型升级(论文提纲范文)
1 淳安县蚕业科技服务的现状 |
1.1 蚕业科技服务体系逐步完善 |
1.1.1 建立蚕业科技服务体系 |
1.1.2 健全蚕业科技服务机制 |
1.1.3 构建蚕桑技术服务体系平台 |
1.2 蚕业科技成果转化成效明显 |
1.3 科技蚕业龙头企业逐步壮大 |
2 影响蚕业科技服务绩效的主要问题 |
2.1 蚕业科技投入力度有待加大 |
2.2 蚕业科技服务机制有待完善 |
2.3 蚕业科技创新平台有待拓展 |
2.4 蚕业科技人才队伍有待加强 |
2.5 蚕农整体素质有待提升 |
3 促进转型升级深度融合的对策建议 |
3.1 创新蚕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 搭建转型升级的服务平台 |
3.1.1 加快“两个中心”建设 |
3.1.2 积极领办全县性农民专业合作社 |
3.1.3 建立健全县、乡、村三级蚕业技术服务网络 |
3.2 深化蚕业科技服务自主创新, 增强转型发展内生动力 |
3.2.1 加强“产、学、研”合作, 提高项目实施带动力 |
3.2.2 创新蚕业科技人才培养, 增强发展的驱动力 |
3.2.3 推动自主知识产权的保护与开发, 助推蚕业转型升级 |
3.3 加快蚕业实用技术创新, 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
3.3.1 着力提升优势传统技术 |
3.3.2 优先开发应用智能化新兴技术 |
3.3.3 鼓励蚕业技术攻关, 开发蚕桑循环经济技术 |
4 结语 |
四、进一步强化蚕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论文参考文献)
- [1]20世纪苏州地区蚕丝离等教育发展历程研究 ——基于行业高校服务于产业的视角[D]. 薛黎萍. 苏州大学, 2020(03)
- [2]山东农业近代化专题研究(1860-1937)[D]. 王松.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8)
- [3]凤城市柞蚕产业发展路径选择及对策研究[D]. 王小闻. 吉林农业大学, 2019(03)
- [4]广西蚕种管理体系建设与创新研究[J]. 莫云霞. 广西蚕业, 2018(01)
- [5]现阶段广西蚕业技术推广体系研究[D]. 何骥. 江苏科技大学, 2018(12)
- [6]珙县桑枝食用菌产业发展研究[D]. 赵依琼. 四川农业大学, 2017(01)
- [7]中国合众蚕桑改良会研究(1918-1937)[D]. 王晨. 华中师范大学, 2016(02)
- [8]蚕桑体系南宁综合试验站2015年度工作总结[J]. 祁广军. 蚕学通讯, 2015(04)
- [9]广西蚕业“集约主导”型技术推广模式研究[D]. 何松涛. 广西大学, 2015(03)
- [10]强化蚕业科技服务 促进蚕桑产业转型升级[J]. 徐向宏,陈田飞,朱良均,潘美良. 丝绸, 201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