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沈从文的《湘行散记》(论文文献综述)
张海清,王芬[1](2021)在《论沈从文作品对“乡土中国”的重构》文中认为沈从文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中国文坛无疑是一股清流,其选择用充满温情的笔触创造一个自然美与人情美同在的湘西世界。沈从文的这种"田园牧歌式"的乡土书写是对支离破碎的"乡土中国"的一次整合和重构,为国人创造出一片精神上的"桃花源",使"乡土中国"在西方工业文明的强烈冲击下不至于进退失据。沈从文的乡土小说从中国千年的文化根脉中汲取充足的养分,一方面接续了中国"山水田园诗"的文学传统,另一方面顺应时代要求构建了一块新时期的文化阵地。
张小华[2](2021)在《“文艺学批评”视域下《湘行散记》的局限性——基于“初中生审美教育”意义上的探讨》文中研究表明对于成年读者来说,《湘行散记》内容的丰富性和形式的创新性都足可称道,特别是它表现出的历史观、民俗观、战争观、死亡观等意涵,值得读者反复思索。然而,由于其中包含太多的战争、暴力、死亡、黄色、毒品等元素,而作者对其态度和观点又与传统的教育观乃至当代的教育理念有相当的距离,再加上作者表达时常有所隐晦,所以,它并不适合审美观未形成、鉴赏力有限的七年级学生阅读。就此角度讲,"部编版"语文教材(七年级上册)向学生推荐阅读此书是很不恰当的,也是应该及时予以修订的。
宰予[3](2021)在《重走沈从文的湘西路》文中研究说明这里小河两岸全是如此美丽动人,我画得出它的轮廓,但声音、颜色、光,可永远无本领画出了……山水美得很,我想你一同来坐在舱里,从窗口望那紫色的小山。——沈从文《湘行书简》中国幅员辽阔,有很多地方原本偏僻,却被文学家一支笔带出名气:潮州与韩愈,黄州与苏东坡,白鹿原与陈忠实……湘西——湖南省西部这片青山绿水,因为有了沈从文的小说《边城》,成了国人心目中的遗世桃源。
唐小祥[4](2021)在《从《湘行散记》《湘西》看沈从文的多重面相》文中认为从《湘行散记》和《湘西》这两部返乡散文集中,可以看到沈从文观察和书写湘西时现代文明和乡土文明兼而有之的双重视角和眼光、深切的地方性与"照我思索"的方法论;可以感受到他对文学重造社会、国家、民族和新人的顽强信念,对传统乡土文明与现代都市文明碰撞的思考,以及对启蒙之困境和人类知识、理性之有限性的清醒洞察。由此,能够发现沈从文及其作品的多重面相。1980年代以来的沈从文从纯文学知识谱系中浮出历史地表,逐渐被文学史经典化。这种看似回归文学本位的阅读方法,实际上是对作家丰富性和复杂性的稀释与简化。在文学经典化的背后,往往有着复杂的社会与政治因素,如何对待及进行文学的经典化,值得进行更加深入的思考。
杨兰[5](2021)在《乡土湘西的“常”与“变”——读沈从文的《湘行散记》和《湘西》》文中指出《湘行散记》和《湘西》荟萃了湘西的一切神秘、浪漫和平凡,也荡出了沈从文回归桑梓之地所感到的"忧郁",而这"忧郁"来自作者归旅故乡期间看到的乡土湘西的"常"(不变)与"变",以及由此生发出来的对历史的理性思考。
袁先欣[6](2021)在《沈从文三十年代中后期湘西叙述中的民族与区域》文中研究说明苗人因素是沈从文文学世界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相关研究受制于当代的民族认知框架,对20世纪30年代中后期沈从文写作中的苗人因素不够重视。本文通过将沈从文这一时期写作中的苗人因素与1934年的湘西苗族调查和1936—1938年的苗民革屯运动对读,展现沈从文的族群观念与同时代的知识生产、政治事件、民众运动之间复杂的互动关系。相较于以现代民族学为基础的民族话语,沈从文的族群认知中包含着更多的弹性,但在革屯运动的背景下,沈从文对民族话语的抗拒也意味着他拒绝了真正面对苗民的困境和诉求。
卞永军[7](2021)在《如何消除与经典的隔膜——以《湘行散记》为例》文中认为2017年秋季起,全国所有地区初中起始年级都使用了统编语文教材,新教材的明显变化,就是增设了"名着导读",每册有必读名着2部,选读名着4部。同年出版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也设计了18个学习任务群,把"整本书阅读与研讨"放在首位。"本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整本书,拓展阅读视野,
李双[8](2019)在《无言哀戚长河水——品沈从文《湘行散记》》文中研究表明《湘行散记》是沈从文对自我生命中湘西经验的一次回顾,不仅具有颇高审美价值,也是理解诠释沈从文及其创作的重要资料。《湘行散记》是关于湘西自然与人融合的史诗,"声音"的意象,既延续着历史,又象征了湘西文化品格的"文"与"野"。天人合一、自然与人感应的传统生命哲学观,使沈从文对人的悲剧命运取静观反省而近于宿命的态度;"无言的哀戚",表达的不仅是个体的人对命运的无奈,也是人的存在对语言的无奈。
宋林凤[9](2019)在《《湘行书简》与《湘行散记》创作比较研究》文中认为《湘行书简》和《湘行散记》是沈从文首次返乡的产物,是沈从文向世人展现湘西世界的经典文本,两个文本均详细地向读者介绍了湘西人事。《湘行散记》取材于《湘行书简》,二者构成一种相互关照、相互渗透的互文关系,具有共同性,但通过阅读对比发现,两者并非全盘相同,两者在文本形式、情感变化、写作技巧等方面均存在很大的差异。可见,《湘行书简》和《湘行散记》虽作为同一趟回乡的产物,但在创作上却存有较大差异,而这种变化差异值得探析。《湘行书简》与《湘行散记》两个文本的共同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内容上,两个文本均反复对湘西底层人物、湘西自然风景和人文景观进行了书写;在情感表达上,两个文本共同表达了作家自身孤独、对湘西生命世界的悲悯和性爱追求及“缅怀过去故乡”的情感;在叙事策略上,两个文本采用时空交替运用的叙事艺术和诗性化的叙事话语。但通过细读两个文本发现,两个文本除了共同性外,还存在较大的差异性。首次在内容上,一方面在人物形象塑造上,两者分别为“单调”与“丰富”,另一方面情感态度也发生变化,前者以“颂赞”为主,后者以“反思”为主。其次在文本创作上,从创作动机看,前者为爱情书写,后者为故乡书写;从创作过程看,两者分别为“瞬息万变”动态写作与“渐进缓成”静态书写;从文化审视立场上看,前者以“乡下人”为主,后者则以“都市人”为主。再者,在表达技巧上,两者分别采用的是“私密书信”与“公开散文”、“视觉艺术”与“公开散文”、“纪实书写”与“虚构行文”、“有意留白”与“自主丰富”。通过对《湘行书简》与《湘行散记》比较研究发现,两个文本既有共性又有特性,两个文本比较研究具有重要的价值与意义。一方面两者的共性可启发沈从文第二次返乡作品《湘西》互文创作和为文学创作者如何从文学素材收集到文学再创作提供学习典范,另一方面两者的特性引起读者关注作家书信中隐含的文献价值和认知沈从文书写《湘行散记》背后的含义;就学术价值而言,两者的比较为学者研究沈从文第一次返乡作品的创作思想提供参照和为读者全面认知沈从文笔下湘西世界提供认知平台。
李兴邦[10](2019)在《论沈从文1930年代的叙事散文文体实验 ——以《从文自传》《记丁玲》《湘行散记》为中心》文中提出沈从文在20世纪30年代创作了三部长篇叙事散文:《从文自传》《记丁玲》《湘行散记》。在这三部作品中,他均试图运用以往的小说写作经验,创造出某种介于小说与散文之间的实验性文体。本文从这个角度出发,对这三部实验性作品进行细致的分析,既分析实验的起因、文本中的叙事模式与叙事技巧,也分析这些技巧造成的修辞效果,及其背后隐藏的创作心理,同时将它们与沈从文的早期小说进行系统性的比较,借此观察1930年前后沈从文创作观念、创作能力发生的变化。第一章主要探讨沈从文为何会进行这样的散文文体实验。客观因素是经济状况的改善、写作环境的变化等等。更重要的是,沈从文早期的小说因为不符合一般小说的创作规范而遭到严重批评,这使他对小说的“规则”产生一种强烈敌意。这种敌意隐含着沈从文的小说观念与时代主流观念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因此,尝试进行创作实验时,他便倾向于避开“小说”这一体裁,而选择形式更加自由的散文,或在当时还没有形成文学传统和明确创作成规的现代传记,并在其中使用小说技法,以兼取二者之长。沈从文的文体实验也来自他对于小说反映现实能力的焦虑。在涉及到现实问题时,他总是倾向于将尽可能多的文体、风格杂糅,力图表达得更加充分。但他在40年代的失败作品证明,这种“综合”的写作模式很难实现其最初目的。第二章对《从文自传》展开全面、系统的“叙事诗学”研究。首先,《从文自传》并不是一部非常完善统一的长篇叙事作品,它内部的不同篇章有不同风格,更像是一部作品集;其次,就算将《从文自传》当作一本完整的自传,因为沈从文在创作时的种种顾虑,有些段落闪烁其辞,损害了整体叙事的完整性;最后,《从文自传》大幅度地借鉴了沈从文小说的叙事话语与叙事技巧,并有所发展变化。另外,在40年代和80年代,沈从文对《从文自传》进行了两次主要修改。这两次修改破坏了原有的实验意图,扰乱了原来较为单纯的叙事声音,从叙事美学的角度来看,是失败的。第三章描述和分析沈从文以《记丁玲》为代表的一系列传记的写作模式和叙事特征。《记丁玲》代表着沈从文主动尝试的一种新颖的传记写作模式。在《记丁玲》中,沈从文试图利用小说的创作技巧去记录真实事件。但由于受到作者早期小说创作经验的影响,《记丁玲》不可避免地被染上强烈的主观色彩。这种独特的叙事形式也是造成80年代丁玲、沈从文因《记丁玲》失和的原因之一。《记胡也频》与《记丁玲》遵循着相似的创作模式,是前者的一个蓝本,在形式方面显得比较粗糙。在40年代至60年代,沈从文数次尝试实践《记丁玲》背后的创作思路,但因为种种原因,并非都能成功。第四章主要探究《湘行散记》的叙事技巧与叙事模式。首先从其各篇章初始发表的刊物着手,发现这些篇章的“类”,分析这些篇章与早期小说在技巧上的关联。随后则试图探索这些篇章是如何与沈从文早期的乡土小说互动与交融,以及这种互动怎样体现了沈从文某种内在、隐藏的创作意识。总体而言,从《从文自传》到《湘行散记》《记丁玲》,沈从文的文体实验意识经历了一个从不自觉到自觉的转变,其文体、语言也越来越接近成熟时期的小说。这种变化,从叙事艺术的角度来看,有得也有失。在《从文自传》中表达对乡土的真实情感时,采用质朴自然的叙事文体明显更为恰当。而《记丁玲》虽然体现着沈从文更为自觉的文体实验意识,却因为将意识流小说的创作经验引入传记写作而制造了不小的争议。《湘行散记》则介于两者之间,是沈从文在总结创作经验之后完成一次较为平衡的文体尝试。
二、沈从文的《湘行散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沈从文的《湘行散记》(论文提纲范文)
(1)论沈从文作品对“乡土中国”的重构(论文提纲范文)
一、“五四”新文化对“乡土中国”内涵的冲击 |
(一)“乡土中国”成为落后、愚昧的代名词 |
(二)“五四”一代知识分子批判又眷恋的精神故乡 |
二、沈从文“田园牧歌”式的湘西世界 |
(一)桃花源般的自然风情 |
(二)巫楚文化的神秘、传奇色彩 |
三、沈从文小说对乡土文化的重建 |
(一)《边城》:文学与精神的乌托邦 |
(二)《湘行散记》:顺天应时的自然生存法则 |
(三)《长河》:对于现代文明的隐晦批判 |
(2)“文艺学批评”视域下《湘行散记》的局限性——基于“初中生审美教育”意义上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一、题材的性质不适合未成年人阅读 |
二、价值的取向不适宜未成年人接触 |
(一)对暴力的宽容过度 |
(二)对性话题的态度暧昧 |
(三)对原生态语言的保留过度 |
三、寓意的复杂难以被初中生理解接受 |
(一)写景状物和记人叙事的背后显得迷离 |
(二)“民族品德重造”的希望显得深奥 |
四、结语 |
(3)重走沈从文的湘西路(论文提纲范文)
桃源:湘西门户,俗世人间 |
沅水:溯沅而上,爬滩博浪 |
五溪:真正的“翠翠”故乡 |
箱子岩·浦市:龙舟竞渡旧繁华 |
凤凰:曾是“边城”,却非《边城》 |
(4)从《湘行散记》《湘西》看沈从文的多重面相(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从“沈从文的寂寞”谈起 |
二、观察和书写湘西的两种眼光 |
三、深切的地方性与“照我思索”的方法论 |
四、余论 |
(5)乡土湘西的“常”与“变”——读沈从文的《湘行散记》和《湘西》(论文提纲范文)
一、湘西的“常”:乡土人事 |
二、湘西的“变”:现代化 |
三、乡土湘西与沈从文的历史观 |
四、结语 |
(6)沈从文三十年代中后期湘西叙述中的民族与区域(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一水与山:想象苗族的空间方式 |
二革屯运动:“苗民问题”的内在结构 |
三“民族”如何化为“地方”? |
余论 |
(7)如何消除与经典的隔膜——以《湘行散记》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从认知经典创作背景出发,消除隔膜 |
二、从研磨经典语言表达出发,消除隔膜 |
三、从挖掘经典思想价值出发,消除隔膜 |
四、从创新经典教学方式出发,消除隔膜 |
五、从寻求经典精神传承出发,消除隔膜 |
(8)无言哀戚长河水——品沈从文《湘行散记》(论文提纲范文)
一缘起湘行 |
二橹歌,历史的记忆 |
三“野话”,一种文化 |
四有形的生命,无言的哀戚 |
(9)《湘行书简》与《湘行散记》创作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选题的研究背景 |
二、选题研究意义 |
三、研究的主要问题与创新之处 |
第二节 研究动态和文献综述 |
一、国内研究动态和文献综述 |
二、国外研究动态和文献综述 |
第一章 《湘行书简》与《湘行散记》创作互文性 |
第一节 湘西人事的同现 |
一、独特生命形式的二度描写 |
二、湘西自然、人文景观的频繁再现 |
第二节 一以贯之的思想情感表达 |
一、作家自身孤独寂寞之情的抒发 |
二、悲悯湘西生命世界的情怀传达 |
三、性爱追求的情感倾诉 |
四、“缅怀过去故乡”的同声吟唱 |
第三节 同一叙事策略的呈现 |
一、时空交替运用叙事艺术 |
二、诗性化的叙事话语 |
第二章 《湘行书简》与《湘行散记》创作互异性 |
第一节 内容表达的差异 |
一、人物形象:“单调”与“丰富” |
二、情感变化:以“颂赞”为主与以“反思”为主 |
第二节 文本创作的差别 |
一、创作动机:为爱情书写与为故乡书写 |
二、创作过程:“瞬息万变”动态写作与“渐进缓成”静态书写 |
三、文化立场:以“乡下人”为主与以“都市人”为主 |
第三节 表达技巧的迥异 |
一、私密书信与公开散文 |
二、视觉展示与文字铺排 |
三、纪实书写与虚构行文 |
四、有意留白与自主丰富 |
第三章 《湘行书简》与《湘行散记》创作同异性价值 |
第一节 互文性对文学创作的启迪 |
一、启发沈从文《湘西》互文性创作 |
二、从文学素材收集到再创作提供学习典范 |
第二节 互异性对文本认知的引导价值 |
一、关注《湘行书简》中隐含的文献价值 |
二、认知《湘行散记》背后的意义 |
第三节 两个文本创作比较研究对学术研究的参照 |
一、为研究沈从文首次返乡作品创作思想提供参照 |
二、为全面认知沈从文笔下湘西世界提供观测平台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10)论沈从文1930年代的叙事散文文体实验 ——以《从文自传》《记丁玲》《湘行散记》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章 沈从文的小说观念与文体实验的动因 |
第一节 实验性叙事散文的创作背景 |
第二节 沈从文的小说观念与时代的抵牾 |
第二章 《从文自传》对回忆体小说的深化与总结 |
第一节 《从文自传》叙事的“散”与“杂” |
第二节 《从文自传》的多重话语与叙事技巧 |
第三节 《从文自传》的修订对其叙事艺术的影响 |
第三章 《记丁玲》与沈从文的传记写作模式 |
第一节 《记丁玲》对《记胡也频》的修改与完善 |
第二节 《记丁玲》与沈从文的“传记小说”写作模式 |
第四章 《湘行散记》与乡土小说叙事 |
第一节 《湘行散记》各篇章的文体与风格 |
第二节 《湘行散记》的叙事模式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四、沈从文的《湘行散记》(论文参考文献)
- [1]论沈从文作品对“乡土中国”的重构[J]. 张海清,王芬.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21(12)
- [2]“文艺学批评”视域下《湘行散记》的局限性——基于“初中生审美教育”意义上的探讨[J]. 张小华. 美与时代(下), 2021(07)
- [3]重走沈从文的湘西路[J]. 宰予. 党员文摘, 2021(07)
- [4]从《湘行散记》《湘西》看沈从文的多重面相[J]. 唐小祥.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03)
- [5]乡土湘西的“常”与“变”——读沈从文的《湘行散记》和《湘西》[J]. 杨兰. 今古文创, 2021(12)
- [6]沈从文三十年代中后期湘西叙述中的民族与区域[J]. 袁先欣. 文学评论, 2021(02)
- [7]如何消除与经典的隔膜——以《湘行散记》为例[J]. 卞永军.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21(01)
- [8]无言哀戚长河水——品沈从文《湘行散记》[J]. 李双.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2019(09)
- [9]《湘行书简》与《湘行散记》创作比较研究[D]. 宋林凤. 吉首大学, 2019(02)
- [10]论沈从文1930年代的叙事散文文体实验 ——以《从文自传》《记丁玲》《湘行散记》为中心[D]. 李兴邦. 南京大学, 201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