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走进儿童的生活空间 为儿童的健康成长奠基(论文文献综述)
容女顺[1](2021)在《基于儿童视角的幼儿园建筑交通空间环境优化研究》文中提出幼儿园建筑交通空间不仅仅是交通联系空间,同时具有教育空间与游戏空间的意义。基于教师空间意识淡薄致使幼儿的空间体验被忽略、空间多义性发展趋势下的建筑交通空间功能依然单一固化以及建筑交通空间环境创设中幼儿民主参与缺失的现实冲突,研究试图在现状调查和倾听幼儿的基础上,探索基于儿童视角的幼儿园建筑交通空间环境优化路径,帮助教师明确并践行幼儿园建筑交通空间的课程价值以支持幼儿的学习与发展,并且提出可操作性建议。研究者探讨三个问题:第一,幼儿园建筑交通空间有什么课程价值?第二,幼儿园建筑交通空间教育实践中的游戏环境存在哪些问题?第三,如何基于儿童视角进行幼儿园建筑交通空间环境优化?研究采用行动研究的范式,进行幼儿建筑交通空间环境优化。运用观察法、访谈法和马赛克方法进行资料收集工作,其中运用访谈法和观察法考察幼儿园建筑交通空间环境;运用马赛克方法中自主摄影、自主绘画、投票、图书制作和幻灯片等5种参与式工具,基于目的性抽样选取小班、中班和大班三个年龄阶段的10名幼儿作为研究参与者,通过与幼儿交流讨论收集关于幼儿园建筑交通空间的看法与期待。数据资料经过阅读原始资料、登录与寻找“本土概念”和资料的系统化等三个步骤处理,形成最终的编码结果。研究发现教育实践中幼儿园建筑交通空间的游戏环境创设存在成人意图与幼儿需要相违和、教育与交往价值未充分发挥两个问题,由此进行了两轮环境优化行动:第一轮行动研究中,运用马赛克方法收集并分析得出幼儿喜欢安全宽敞、功能多义和体验良好的幼儿园建筑交通空间,教师与幼儿转变幼儿园建筑交通空间“单一的交通联系功能”为“展示、游戏、收纳和学习等复合功能”,考察幼儿与教师的活动情况;总结反思发现幼儿园建筑交通空间仍然存在作品展示区域缺乏法则、游戏空间材料不足、楼梯造景未充分利用和环境颜色单调四个问题。第二轮行动研究中,再次运用马赛克方法了解幼儿关于改造后的环境的看法,发现幼儿期待满足活动需要、功能完善和体验丰富的幼儿园建筑交通空间;基于此教师与幼儿调整各功能分区,使之从“满足多样化活动要求”到“给幼儿提供丰富的空间体验”,并且考察活动情况;总结反思得出在幼儿园建筑交通空间的设计、管理和使用过程中均需要关注幼儿的空间体验。通过研究得出两点结论:通过改善基础条件、转变单一功能和参与式建构幼儿园建筑交通空间,实现了由“结构空间”向“教育空间与游戏空间的统一体”的意义转变;其二,幼儿园建筑交通空间环境优化促进教师提升了空间意识和践行的能力,同时幼儿深化了对空间的建构与体验。基于研究提出三个建议:第一,通过建筑学与教育学的对话,协同创建具备多义功能的幼儿园建筑交通空间物理场域;第二,通过提升空间意识和关注儿童空间,构建师幼同时“在场”的幼儿园建筑交通空间关系场域;第三,通过倾听与协商,塑造共享与民主的幼儿园建筑交通空间精神场域。
周勇[2](2021)在《乡村儿童在园生活空间体验研究》文中指出幼儿园生活空间是师生开展教学实践活动赖以发生的物质基础,也是儿童在园生活的栖居之所。儿童通过体验不断将自身向空间敞开,在空间之中打上了自己的“印记”,让经验成为自身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从而与生活空间联结奠定基础。研究者围绕“乡村儿童在园生活空间体验”这一选题,扎根到乡村幼儿园进行田野考查,将童年社会学、空间生产学等理论作为指导,运用观察法、访谈法、实物收集法等方法收集研究资料;基于儿童的视角阐述儿童在园生活空间体验的具体状况,剖析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归因分析,立足儿童立场提出幼儿园生活空间改进的路径。故本研究为主要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为本研究的绪论部分。从选题缘由、研究意义、核心概念界定、文献综述、研究设计等方面进行论述,为本研究形成了支撑性框架。第二部分为本研究的准备部分。研究者以“研究人员”与“配班教师”双重身份进田野调查点——N园,从园外地理位置、园内空间布局阐明N园的空间结构。为进一步说明儿童在园活动的空间条件,参照幼儿园的空间定位、实际使用功能、儿童话语描述其分级为19个二级空间点,在二级空间的基础上归为行政空间、公共空间与教室空间3个一级空间点。第三部分为本研究的现状部分。立足3个一级空间点,聚焦到儿童活动的19个二级空间点,对儿童在园生活空间体验的具体状况进行描述、分析,提炼儿童在园体验空间的样态、模型及方式。第四部分为本研究的问题与成因部分,剖析儿童当下、此刻的现实体验状况发现当前幼儿园生活空间中存在如下问题:制度化时空管理下儿童专属空间遭受挤压,自由时间的稀缺阻碍了儿童空间参与、“优秀”儿童展示弱化了“普通”儿童的空间赋值;“选拔性”进入造成空间消极体验产生、规训化教育抑制了儿童的空间建设话语权;既定化空间之中儿童构建创造性受到压制。追溯N园空间建设的“话语转向”与空间管理的“价值取向”发现,作为时代要求与政策红利的交互融合产物,N园展现出优质乡村园引领作用的同时,却在回馈外界与内在空间创新求变中难以兼顾;参照教师对儿童在园生活空间的价值排序,一日生活流程表为主线的空间行动产生时空分割、儿童行为规范的空间立序运用集体转换、安全至上而采取空间管制、特殊位置的空间分级下选择参与均是幼儿园生活空间问题的成因所在。第五部分为本研究的改进路径部分。儿童生活空间的形变与儿童美好生活的异化迫切需要重构幼儿园生活空间,寻求美好生活。为此,须关注儿童的真实体验,理解儿童内在世界。重构一个基于此在的物质空间、基于规范的自由空间、基于正义的平等空间。第六部分为本研究的结语部分。乡村振兴时代背景之下乡村幼儿园建设迎来发展机遇,但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乡村园趋向城市化、“千园一面”同质化空间等问题;因而打造一个具有乡村特色幼儿园生活空间传承乡土文化、培育本土人才、回应时代诉求便显得意义深远,这一课题既是本研究的展望也是后续深入的部分。
付玉琪[3](2021)在《生态批评视阈下的现代中国儿童文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全球性的生态危机日益加剧着人们的生存焦虑,各种现代科学的治理方案却未能立竿见影。因而生态批评与生态文化成为人类在精神领域探索疗救的重要路径。生态批评超越了国家、地区、种族的界限,在当今全球化态势愈加明确的时代背景下,生态批评的东西方对话趋势逐渐突显:秉持人类命运共同利益的价值取向,寻求跨文化的生态文明事业的共赢。现代中国儿童文学始终关注儿童生存的具体文化语境,并以文学的方式参与童年生态问题的救治。尽管中国生态批评理论成果已蔚为大观,但是运用生态批评方法论对整个现代中国儿童文学作出系统化梳理和研究的着作尚未出现。因而本论文将社会性的生态问题与个体精神疗救相结合,探寻现代中国儿童文学的生态审美意识的嬗变规律,概览生态童年的特征,进而试图建构中国式童年精神生态的诗学。生态整体主义赋予了“自然”与“人”同等的独立审美地位,它不再是抒情工具与征服对象,能够以其自身特有的美质吸引读者,并塑造他们独特的童年经历与生命体认。受到社会文化与儿童“野性”思维的双重规约,现代中国儿童文学的生态童年建构由“非自觉”走向“自觉”的过程中,童年精神也经历了由“家园意识”、“荒野意识”到“星球意识”的发展,并且逐渐带有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导向,以及“生命写作”的文学内涵。!生态童年建构始终贴近童年生活现实,同时勾连起传统文明与现代文明、人类历史与宇宙历史,从而将儿童生命的自我实现置于更加广阔的“自然”空间。在此基础上确立的中国式童年精神生态的诗学,或将能够积极推动中国童年研究、儿童文学的批评标准更新,以及社会生态文明事业。
山丹[4](2020)在《新世纪儿童小说中的童年书写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童年书写是儿童文学艺术的核心内容,表现童年的现实生活与想象世界,是儿童文学对童年精神的审美创造与诗意追求。童年书写不只是一种文学的表达策略和创作形式,更是以文学形式构建人类对于自身、他者、社会及历史的一种独特思考方式。本论文以新世纪儿童小说中的童年书写为研究对象,并将儿童小说中的童年书写划分为写实型童年书写、经验型童年书写和理想型童年书写,通过梳理三种童年书写范式在主题表现、创作技巧、文体形式、叙事结构、语言类型等方面所呈现的文学图景,归纳新世纪以来儿童小说中的童年书写所体现的美学价值,及由此带给中国儿童文学的启示。本论文由绪论、正文和结语三个部分组成,其中正文部分包括五章。具体章节内容概括如下:绪论主要对童年理论、童年观和童年书写的基本观点进行梳理,总结了中国当代儿童文学中童年书写的研究现状,阐明了儿童小说中的童年书写的研究价值,并明确了本论文的研究范围和研究思路。第一章“新世纪儿童小说中的童年书写转向”,对现实题材儿童小说的历史发展脉络进行勾勒,通过探讨新世纪以来儿童小说中的童年书写转向,阐释童年书写的艺术表达与审美意蕴。现实题材儿童小说演变轨迹,聚焦于1917至1999年间的儿童小说历史发展脉络,本论文将其归纳为:新生期、生长期、探索期及繁荣期四个阶段,并对每一阶段儿童小说的创作特征加以分析。新世纪以来,随着文化语境的革新和“解放儿童”儿童文学观的确认,儿童小说中的童年书写形成了新的创作格局。通过对儿童小说中童年书写转向的内外成因分析,阐释童年书写的叙事特征和艺术形式。第二章“写实型童年书写中的生命观照”,探讨写实型童年书写对当下童年个体生命的书写维度。本章从个体童年的身份认同、成长书写、性别书写、青春书写和边缘生命书写的不同维度,梳理了童年书写中的写实型童年书写的创作特征。展现成人作家在将现实儿童作为表现对象时,对童年的生活现状、情感真实和生命尊严的理解与尊重。对写实型童年书写创作范式的探究,能够丰富新世纪儿童小说中童年生命书写的内涵和形式,并为儿童文学深入童年精神提供重要的参考。第三章“经验型童年书写中的情感再现”,对童年书写中的经验型童年书写进行了阐释。经验型童年书写,分为成人作家对自我童年生活书写的白描,及以文学书写方式再现自我童年的心理投射。在对儿童小说中经验型童年书写进行解读时,主要从童年回忆的诗意书写,童年乡土的多元书写,童年创伤的投射书写和童年缺失的补偿书写等不同维度加以讨论。在新世纪儿童小说中的经验型童年书写中,成人作家试图通过追寻自我童年生命的书写价值,来呈现儿童小说中的童年经验的艺术形态和审美表征。第四章“理想型童年书写中的童心想象”,探讨了儿童小说中的理想型童年书写所具有的文本特征和审美意蕴。理想型童年书写作为成人作家对于童年精神的追求与寄托,为当下儿童的成长提供了指引,并为人类童年提供了直达心底的精神滋养。本章从历史语境、战争语境、人类乡土语境和理想童年精神四个维度,建构了理想型童年的创作范式。理想型童年书写为成人作家提供走出个人化童年私语,面向集体童年精神的途径,其体现的是儿童文学创作对于人类童年精神的向往。第五章“童年书写的审美意旨与创作反思”,主要讨论了童年书写所呈现的审美意旨,与其在创作中所面临的书写困境。童年书写的审美意旨,既体现为儿童小说中的童年书写在文本层面,以诗性内核把握童年精神品质和以童心力量坚守文学创作之魂,又体现为童年书写对儿童读者在审美体验中的心灵净化与情感共鸣。在探究新世纪儿童小说的童年书写所面临的困顿境遇时,本论文分别从童年书写与现实之间的距离,童年书写中成长体验的错位和童年书写中“生命本位”意识的缺失等方面,指出了当下儿童小说的创作困境。并重审消费文化语境中的“系列化”写作模式,桥梁书阅读模式,及“低龄化”写作现象,为童年文化变革中的童年书写提供突破和发展的新方向。结语部分对新世纪儿童小说中的童年书写进行了简单的回顾。通过肯定童年书写所具有的文学价值和美学意义,指出了随着“童年”元素作为儿童小说书写的日趋繁盛,追求童年审美的文学样式将丰富儿童小说的创作空间。然而,需要警惕的是过度商业化的童年书写样式对儿童小说发展的阻碍。因此,儿童小说中的童年书写既要对抗符号文化的侵蚀性,又要保有文学审美的生命力。特别是,童年书写需要从儿童生活的真实感出发,表达儿童生命的深广度,展现童年精神的力量性和童年文化的审美力,为儿童文学阅读构建一个更为美好的审美空间。童年本身能够带给人类的精神力量,引导着儿童小说在立体而饱满的童年书写中,塑造中国童年的独特审美艺术。新世纪儿童小说正是通过不同维度的童年书写诠释着童年精神的生命、历史和文明之歌。
罗丽[5](2020)在《英国新工党时期学前教育政策演进研究(1997-2010)》文中指出英国作为学前教育起步较早,发展较快的国家,历来重视学前教育,尤其是新工党执政以来,在“第三条道路”的引领下,高度重视学前教育发展,将其提高至国家战略地位的高度,取得了瞩目的成绩。对新工党政府时期学前教育政策的演进发展进行梳理,有助于加深对英国学前教育的了解,也可以借鉴其成功经验,为我国当前学前教育领域的发展提供一些可参考的启示。本研究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历史研究法、比较研究法,通过对相关史料、政策原文的搜集、整理、归纳,系统梳理了英国新工党时期学前教育政策的演进历程。从英国学前教育政策内容入手,深入探究影响学前教育政策演进的各项因素,总结其发展的整体特点。研究具体内容共分为六部分:第一部分为引言,主要介绍了问题的提出,进行相关概念界定及综述现有文献,并阐述研究意义与研究方法。第二部分对新工党时期学前教育政策演进历程进行了梳理。按照布莱尔以及布朗首相两届政府的任期时间顺序,将演进历程划为三个阶段:致力于学前教育机会均等阶段(1997—2003)、重视学前教育质量提升阶段(2004—2006),追求学前教育公平卓越阶段(2007—2010)。第三部分主要分析了新工党时期学前教育政策演进的影响因素,包括政治环境、经济条件、文化因素以及教育因素这四方面。第四部分对新工党政府时期学前教育政策进行分析,这一时期学前教育政策演进主要呈现以下特征:在学前教育政策价值诉求上由追求机会均等到强调质量提升,再到公平卓越并重发展;政策内容规范具体,更加注重政策间的连续性;在政策支持上,逐步加强资金管理,持续增加财政投入;在政策保障上,学前教育管理逐步完善,政府职责逐渐加强。第五部分主要分析了新工党政府时期学前教育政策存在的不足之处,即资金投入使用问题突出、过于强调儿童早期学习。第六部分的内容是基于对新工党时期学前教育政策的整体把握,结合我国学前教育发展的实际情况,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建议,即:关注弱势儿童学前教育需求,推进教育公平;建立质量标准与评价体系,推动全人培养;引领教师专业发展,优化教师队伍建设;重视家庭作用,加强家庭支持;加大政府财政投入,保障学前教育平稳发展;加快学前教育立法,强化政府监管职责。
袁煊赫[6](2020)在《农村儿童闲暇生活方式的变迁研究 ——基于河南省L村的田野调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闲暇生活是儿童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正是从这些生活实践中来获得经验的提升,为未来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为了了解不同年代农村儿童闲暇生活方式的变迁,本文以田野调查为取向,选取河南省L村为田野调查点,采取半开放式访谈,以20世纪40年代以来出生的人为访谈对象,辅之于文献法、观察法和实物分析法,从闲暇时间、闲暇空间、闲暇活动、闲暇伙伴四个方面呈现近70年来儿童闲暇生活的图景,并在此基础上对儿童闲暇生活方式的变迁进行细致的分析。通过对1949年-1978年、1978年-2000年、2000年至今这三个阶段的分析发现:1.从闲暇时间上来说,儿童的闲暇时间总量在减少,闲暇时间的分配逐渐从农业劳动转向学业活动;2.在闲暇空间上,农村儿童的活动场所经历了由以村为中心向外辐射到以村为中心,再到以家为中心的转变过程;3.在闲暇活动上,活动的内容逐渐由乡土性活动转向信息时代下的活动,户外活动减少,依赖信息媒介的活动增多;4.在闲暇伙伴上,游戏群体联系逐渐减弱,闲暇伙伴趋向成人化。儿童闲暇生活方式四个方面的变迁都显示出成人对于儿童闲暇生活的控制越来越多,这实际上是一个去乡土性的过程,此过程的转变离不开社会各场域对于儿童的影响,如家庭变迁、村庄公共生活、市场利益、教育机构和政府政策。从宏观层面上来说,这种流变轨迹也彰显出社会时代精神的演变,民主化进程的推进、信息化时代的来临以及时代碎片化特征的冲击都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着生活在社会之中的儿童。如何应对儿童闲暇生活方式所发生的变迁,引导当代以及未来儿童开展良好的闲暇生活是我们需要不断思考的问题,对于家庭、幼儿园以及社会来说,可以通过开展闲暇教育,转变闲暇观念、鼓励幼儿交往,促进幼儿发展、合理利用资源,丰富闲暇活动等来有效发挥闲暇生活的价值。
陈扬[7](2020)在《小学规则教育实施困境的省思》文中研究指明规则教育是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对儿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与个性品质具有重要的作用,对实现儿童自由全面发展具有积极的价值与意义。小学阶段的规则教育对个体一生的发展具有基础性和导向性作用。但复杂的现实环境使得小学规则教育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偏离了其应然的价值方向,影响了儿童的成长与发展。本研究首先从学理层面阐述了规则教育的价值合理性,并以生活世界理论和主体间性理论为基础,从理论层面构建了小学规则教育的应然取向,并以此作为观照小学规则教育实施状况的理论依据。本研究认为,规则教育应回归儿童的生活世界,回到儿童个体,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价值目标,规则教育应秉持适合的教育理念,坚持理解取向与关怀取向,彰显教育的本真意蕴,同时焕发儿童的生命活力。本研究基于理论构建进入研究现场,通过观察和访谈,掌握并概括小学规则教育实施过程中所面临的主要困境,并从思想观念、客观环境和具体实践三个方面反思困境背后可能存在的原因,进而提出优化的可能路径。研究发现,小学规则教育在实施过程中主要面临以下困境:重“管理”轻“育人”,忽略了儿童的发展需求;突显教师主导,忽视了儿童的主体性与主动性;规则内容具有抽象性与随意性,忽视了儿童的认知结构;以说教和命令为主导,缺乏主体间沟通;教育手段缺乏科学性与适切性,忽视儿童个性特征;重视外部行为表现,缺乏对儿童情意的关注;教育评价往往流于形式,缺乏民主性与公正性等,最终导致儿童知情意行方面的发展受到阻碍。经过对问题的分析和反思,研究发现造成诸种困境的原因纷繁复杂。首先在思想观念层面:片面的儿童观偏离了儿童的精神世界;技术理性主导的功利主义教育观忽视了儿童的内在需求;教育意识淡漠导致规则教育行为缺乏教育性。在客观环境层面,传播媒介过度介入僭越了儿童的生活世界;“随意”的家庭生活环境导致儿童对规则的认知出现偏差。在具体实践层面,平等对话缺失导致师生之间单向度互动;缺乏教学机智与教育热情导致教师实践智慧匮乏。在明确困境及其原因之后,本研究尝试提出优化的可能路径。在思想观念层面:树立发展的儿童观与教育观,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儿童;提升教育反思意识,增强实践的教育意义。在客观环境层面,加强家校合作共育,沟通家校两个生活世界;利用闲暇构建学习型家庭生活氛围,用家长的规则言行感染儿童。在具体实践层面,协调教育权力与儿童权利之间的张力,实现师生平等对话;构建以理解为基础的复调对话,实现师生的双向互动;以价值原则为引导,在实践中形成教师智慧。以此,期待为儿童提供更好的规则教育,让儿童获得美好的教育体验,使儿童的生命获得整全发展。
徐欣蕊[8](2020)在《美国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游戏场运动研究》文中提出19世纪末20世纪初,为解决工业化、城市化、移民潮所带来的问题,美国社会掀起轰轰烈烈的进步运动。在城市改革的过程中,城市空间的问题倍受改革者关注。随着这一时期西方玩耍伦理的转变,改革者发现,美国许多城市缺乏适合玩耍的空间。玩耍空间不足造成的恶果已经显现,比如,城市儿童的身体素质和道德品质呈现出下滑的趋势。于是,改革者提出在城市中建设游戏场的主张,以期改变这一现状。美国的游戏场运动由此发轫。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美国游戏场运动大致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19世纪八十年代至1906年。在这一时期,运动集中在美国东北部和中西部的大城市,波士顿、纽约、芝加哥、费城是领军者。其特点是城市各自为阵,城市之间的交流较少。第二阶段是1906年到20世纪二十年代,游戏场运动全国化。1906年4月,美国游戏场协会在首都华盛顿成立,标志着游戏场运动从区域性向全国性转变。在这一阶段,美国游戏场协会成为运动的主要领导者。协会不仅对已经建成的游戏场展开调研,为筹建中的游戏场提供建议,还从学校游戏场的建设、游戏场指导员的培养和游戏场立法,共三个方面推动游戏场运动的发展。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美国游戏场运动在全美形成蔚为大观之势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第一,游戏场改革者以科学研究成果作为游戏场建设的依据,具有相当的可靠性、科学性,容易获取社会的认同。第二,游戏场改革者所创建的一整套科学、可行的多方位游戏场理论体系,试图将儿童培养为理想的公民,迎合美国进步时代的主流价值观。第三,游戏场改革者所倡议的游戏场,是与工业化、城市化相匹配、相适应的城市生活空间,以满足成年人在工作之余的游憩休闲需求,以及儿童成长过程中的玩耍天性。这三方面原因又分别反映出游戏场改革者的“科学观”“公民观”和“生活观”,是美国进步时代城市改革者思想的三重面貌。虽然,第一次世界大战使得美国游戏场运动趋于平静,但这场运动至少从三个层次上,给美国历史造成的深远影响。首先,游戏场运动为美国有意识地开拓游憩休闲领域揭开序幕。其次,游戏场运动从城市外在的物理面貌和内在的精神生活双重角度,影响美国城市的发展历程。最后,游戏场运动加深了城市儿童生活空间的制度化程度,将城市儿童的生活空间进一步与其他城市空间相分离。
张怡[9](2020)在《3-6岁儿童叙事性绘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当下的幼儿园美术活动存在着对儿童自主表现力的囚禁,充斥着技术化的规训、成人价值为中心的霸权,使得作为自主表达的儿童绘画被异化。绘画过程的高度示范化,割裂了绘画与儿童自主表现之间的天然联系,进而使儿童在绘画活动中先天赋予的叙事天性被遮蔽。因此,关注儿童叙事性绘画问题,正是对当下儿童艺术教育刻板化技能塑造的异化之境的突围,也是对当下儿童艺术教育功利化、成人化取向的批判,更是对作为叙事的儿童绘画本性的解蔽和回归。基于此,本研究以3-6岁儿童叙事性绘画为对象,以叙事学、符号学等相关学科理论为基础,论证了儿童叙事性绘画的内涵特征及价值意义。同时运用访谈法、作品分析法等考察了自发绘画场域及幼儿园集体绘画场域中儿童叙事性绘画的存在状况,揭示了儿童叙事性绘画的重要影响因素。最后从观念层面和实践层面提出使儿童绘画回归叙事性的可能路径。具体而言,本研究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对儿童叙事性绘画内涵特征的理性追述。以文献梳理和理性思辨的方式对儿童绘画中叙事性的意涵特征、价值功能进行分析论证。首先对美术教育史上有关儿童绘画中叙事性话题的讨论进行历史梳理,获取理解儿童绘画中叙事性的理论依据。其次,论证儿童绘画中叙事性的本体意涵,阐明儿童在绘画中的叙事是一种符号叙事和游戏叙事。进而,发现儿童绘画中的叙事性是幼稚心理的反映。最后,探讨儿童叙事性绘画内涵的价值,发现儿童在叙事性绘画的过程中促进了思维、语言的发展,实现了情感的表达,完善了自我意识。第二部分是对3-6岁儿童自发绘画场域中叙事性绘画的现实考证。包括三方面内容:叙事性绘画在3-6岁儿童自发绘画类型中的占比情况、3-6岁儿童叙事性绘画中叙事水平的考察、3-6岁儿童叙事性绘画特点的分析。研究发现3-6岁儿童自发绘画中存在三种绘画类型:无意义涂鸦、罗列式形象表征、叙事性绘画。叙事性绘画是3-6岁儿童自发绘画中最主要的类型。叙事性绘画在3-6岁儿童自发绘画中的比例随年龄增长逐渐提高。同时,发现3-6岁儿童在叙事性绘画中叙事的水平随年龄增长不断提高。发现3-6岁儿童的叙事性绘画作品在叙事主体、叙事对象、叙事文本、叙事内容、叙事过程方面呈现着一些独特之处。第三部分是对幼儿园集体绘画场域中叙事性绘画的现实考证。包括示范教学以及绘画工具材料对儿童叙事性绘画的影响。发现示范教学限制儿童绘画中的叙事,导致儿童在集体绘画中无事可叙、低水平叙事或雷同叙事。示范教学影响儿童叙事性绘画的关键原因在于简笔画的模式化特征使儿童在绘画中追求形象复制的逼真性而失去了自己的表现方式。发现绘画工具材料的不同熟悉程度对叙事性绘画的影响不同。儿童面对熟悉的工具材料时,对材料的选择取决于叙事表达的主观意愿;儿童面对的既有熟悉工具材料,又有陌生工具材料时,对材料的选择取决于对陌生工具材料的好奇心;儿童使用陌生工具材料时,在绘画中无事可叙或进行低水平叙事。陌生工具材料影响儿童叙事性绘画的关键原因在于儿童将陌生工具材料当作玩具,产生探索行为,从而无法叙事。最后从观念层面和实践层面提出了使儿童绘画回归叙事性的建议。包括构建新的儿童绘画理解范式,重建审美感受与表现的美术教学,同时重塑幼儿教师的角色身份,使其成为儿童叙事性绘画的意义接收者。从而使儿童绘画理解的视域由技术规训转向生命叙事,使绘画成为儿童主体解放、生命意义得以彰显的场域。
范楚楚[10](2020)在《社会工作视野下儿童友好型社区建设的研究 ——以南京市N社区为例》文中认为儿童期是人生至关重要的发展时期,这阶段的成长经历对后期的人格塑造有着重要影响。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儿童活动的公共空间减少,儿童的成长环境面临着着重大挑战,公共空间中的安全隐患越来越来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保障儿童在安全健康的环境中成长是家庭、社会和政府的共同责任。友好城市建设是政府和社会责任担当的重要体现。为更好满足儿童生存和发展空间需求,我国正积极推进儿童友好型社区建设。儿童友好型社区建设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系统理论,埃里克森社会心理理论的指导下,笔者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对南京市N社区居民、儿童、工作人员的访谈以及观察,从制度、空间、服务、文化、工作者等五个方面探讨儿童友好型社区建设的内涵。从儿童友好型社区建设的现状来看,在制度层面,儿童友好社区跨部门合作组织架构和儿童议事制度已经形成;在空间层面,儿童斑马线、儿童地图、儿童健身路径、活动室、母婴室等纷纷建立;在服务层面,从儿童和家庭的需求出发,针对性地提供儿童友好性服务;在文化层面,创办社区儿童友好刊物,设计并让儿童投票选出社区儿童友好卡通形象;在工作者层面,建立了儿童友好志愿者团队,领导团队和专家团队。儿童友好社区建设,为儿童健康成长提供了安全保障;儿童友好空间的拓展,促进了儿童快乐成长;儿童参与社区建设,提升了儿童责任意识和发展能力。但是从社会工作者的角度来看,社区仍存在着儿童友好资金来源保障机制缺乏,友好性制度操作性细节模糊;空间建构尚不完善,室内空间存在安全隐患;困境儿童群体服务空白,友好服务供需错位;儿童友好理念普及度不足,社区文化内容单薄;社区工作者的定位模糊,社区专业人才短缺,社区多元主体参与不足等问题。针对儿童友好型社区建设中的问题,未来需要社会工作者发掘社区居民内在能力,促进居民参与,完善制度建设;结合实际情况,链接社区内外资源,打造适宜空间;面向社区不同群体,丰富服务种类,有针对性地开展服务;扩大宣传力度,营造友好氛围,为儿童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吸引一流人才,尤其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加入建设队伍,以社会工作专业的价值观、理论和方法促进儿童友好社区建设。
二、走进儿童的生活空间 为儿童的健康成长奠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走进儿童的生活空间 为儿童的健康成长奠基(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儿童视角的幼儿园建筑交通空间环境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问题提出 |
一、教师空间意识的偏狭导致空间使用过程中忽略了幼儿的空间体验 |
二、幼儿园建筑交通空间的功能单一背离了空间多义性的发展趋势 |
三、幼儿园建筑交通空间环境创设中缺失了幼儿的民主参与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一、研究促进幼儿园建筑交通空间向“教育空间”转变 |
二、研究促进教师的空间意识“觉醒”并向“整全”发展 |
三、研究促进幼儿深化建筑交通空间中的经验建构 |
第三节 研究目的 |
第四节 文献综述 |
一、幼儿园建筑交通空间的功能由基础功能向“动态与复合功能”发展 |
二、幼儿园建筑交通空间的建筑设计由符合规范向“建筑与教育的融合”发展 |
三、幼儿园建筑交通空间的环境布置由“美观与规训”向“适用与民主”发展 |
第五节 研究问题 |
第六节 研究设计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对象 |
三、研究范式 |
四、研究方法 |
五、研究伦理 |
第一章 幼儿园建筑交通空间的课程价值阐释——理论基础 |
第一节 幼儿园建筑交通空间促进幼儿的社会交往和空间方位认知能力发展 |
一、建筑交通空间是幼儿进行师幼互动与同伴交往的公共场所 |
二、建筑交通空间是幼儿空间方位认知的重要对象 |
第二节 幼儿园建筑交通空间促进教师重构自身的空间意识 |
一、建筑交通空间的多义功能以真实体验觉醒教师的空间意识 |
二、建筑交通空间的日常交往以虚实意识转化养成教师整全的空间意识 |
第三节 实现意义转变的幼儿园建筑交通空间支持游戏中的生成课程 |
一、作为游戏空间的建筑交通空间过渡衔接幼儿室内外游戏活动经验 |
二、作为教育空间的建筑交通空间支持教师基于游戏生成课程 |
第二章 幼儿园建筑交通空间教育实践中游戏环境存在的问题——现状研究 |
第一节 幼儿园建筑交通空间中的成人意图与儿童需要相违和 |
一、教师对建筑交通空间环境的价值认同偏差——“楼道环境的价值究竟有多大?” |
二、儿童象征性参与建筑交通空间环境创设——“我们告诉幼儿参与什么和怎么参与” |
三、幼儿与建筑交通空间的互动行为受限——“看一看,不要摸” |
第二节 幼儿园建筑交通空间环境的教育与交往价值彰显不足 |
一、建筑交通空间作为儿童游戏空间的教育价值未得到充分发挥 |
二、建筑交通空间作为交往空间的社会交往价值被弱化 |
第三章 通过赋予幼儿园建筑交通空间多义功能满足幼儿活动需要——第一轮行动研究 |
第一节 行动计划:根据幼儿活动需要赋予幼儿园建筑交通空间多义性 |
一、明确行动研究解决的问题 |
二、确定行动研究的具体步骤 |
第二节 环境优化:分析幼儿关于幼儿园建筑交通空间的看法并转变其单一功能 |
一、运用马赛克方法收集幼儿想法:幼儿喜欢安全宽敞、功能多义和体验良好的建筑交通空间 |
二、依据幼儿想法和实际需要优化环境:从“单一的交通联系功能”到“展示、游戏、收纳、学习等多义功能” |
第三节 总结反思:幼儿园建筑交通空间的多义功能有待优化 |
一、缺乏法则的作品展示区域无法满足幼儿表现与欣赏需要 |
二、材料不足的游戏空间无法满足幼儿的游戏活动需要 |
三、未充分利用的楼梯造景止于欣赏而缺乏幼儿的参与创造 |
四、颜色单调的积木柜和跳房子颜色无法满足幼儿的审美体验 |
第四章 通过优化幼儿园建筑交通空间的多义功能支持幼儿的经验提升——第二轮行动研究 |
第一节 行动计划:依据幼儿的看法与期待调整各功能分区的空间环境 |
一、明确行动研究解决的问题 |
二、确定行动研究的具体步骤 |
第二节 环境优化:基于儿童对改造后的幼儿园建筑交通空间的想法改进其多义功能 |
一、运用马赛克收集幼儿想法:幼儿喜欢满足活动需要、功能完善和体验丰富的建筑交通空间 |
二、依据幼儿想法和实际需要优化环境:从“满足多样化活动需要”到“丰富的空间体验” |
第三节 总结反思:幼儿园建筑交通空间的设计和使用均需要关注幼儿的空间体验 |
一、幼儿园建筑的设计需要融合教育理念并适应幼儿的游戏天性 |
二、建筑交通空间的使用需要以儿童的切身体验为取向 |
第五章 研究结论 |
第一节 幼儿园建筑交通空间环境优化促进幼儿与教师共同发展 |
一、建筑交通空间环境优化深化了幼儿对空间的建构与体验 |
二、建筑交通空间环境优化提升了教师对空间的意识与践行能力 |
第二节 幼儿园建筑交通空间环境优化实现了空间的意义转变 |
一、通过改善建筑交通空间的基础条件满足幼儿的活动需要 |
二、通过转变建筑交通空间的单一功能丰富幼儿的使用体验 |
三、通过参与式建构建筑交通空间提升幼儿的公共生活品质 |
第六章 教育建议 |
第一节 创建具备多义功能的幼儿园建筑交通空间物理场域 |
一、依据幼儿的活动需要进行多义非功能空间设计 |
二、关注建筑交通空间使用中的教育性内容 |
第二节 构建师幼同时“在场”的幼儿园建筑交通空间关系场域 |
一、反思教育空间的本质以建立平等和谐的师幼关系 |
二、提高教师的空间意识以建立整全的空间观念 |
三、关注儿童的空间以建立“儿童在场”的教育空间 |
第三节 塑造共享与民主的幼儿园建筑交通空间精神场域 |
一、尊重幼儿参与生活空间建构的权利 |
二、给予幼儿多种表达想法的机会与方式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硕士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2)乡村儿童在园生活空间体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一)近年来我国重视幼儿园空间的建设与教育价值 |
(二)儿童在园生活空间体验的重要性 |
(三)当下乡村幼儿园生活空间存在的问题 |
二、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际意义 |
三、核心概念界定 |
(一)幼儿园生活 |
(二)幼儿园生活空间 |
(三)乡村儿童在园空间体验 |
四、文献综述 |
(一)空间 |
(二)幼儿园生活空间 |
(三)儿童生活空间体验 |
(四)研究述评 |
五、研究设计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内容 |
(三)研究对象 |
(四)研究思路及方法 |
(五)研究伦理 |
(六)研究效度 |
第一章 N镇N园空间结构与儿童在园活动空间分级 |
一、N镇N园的空间结构 |
(一)N园的园外地理位置 |
(二)N园的园内空间布局 |
二、N园儿童活动空间分级 |
(一)行政空间 |
(二)公共空间 |
(三)教室空间 |
第二章 N镇N园儿童在园生活空间体验状况 |
一、N园儿童在行政空间的体验 |
(一)门卫室:“户外活动时欢快与好奇并存” |
(二)教师办公室:“相对封闭状态下神秘与敬畏所包裹” |
二、N园儿童在公共空间的体验 |
(一)入园道路:“每天必经却不曾留意抑或不太理解两侧墙饰” |
(二)幼儿园大门:“入园时感到焦虑不安或是期待盼望” |
(三)升旗台:“小小升旗手的严肃!骄傲与渴望!” |
(四)主席台:“登场时集体共舞的快乐与重复排练练的枯燥” |
(五)沙水区与美工区: “围栏区隔下的渴望进入却止步不前” |
(六)器械放置区:“取还材料时的混乱狂欢与落单无助” |
(七)赛道:“自由欢快地奔跑与意犹未尽的离场” |
(八)阅读区:“父母晚接时的低落中同师生共处的愉悦交织” |
(九)攀爬区:爬上爬下时“身心投入的快乐与注意安全的拘束” |
(十)建构区:教师放手后的“手脑并用所带来的愉悦满足” |
(十一)种植区:“远观的欣喜与近入的渴望” |
三、N园儿童在教室空间的体验 |
(一)门廊:“本班特定空间不容外来儿童逗留” |
(二)厕所:“小男生去男厕与小女生去女厕” |
(三)讲台:“教师叫到名字便上去” |
(四)座椅:“保护固定的大桌子与保管移动的小椅子” |
(五)区角:“进门前插卡选择喜欢的活动区” |
(六)睡房:“乖乖先睡着的才是好孩子” |
四、小结 |
(一)N园儿童在园生活空间体验样态及模型 |
(二)N园儿童在园生活空间的体验方式 |
第三章 N镇N园生活空间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 |
一、当前N园儿童生活空间存在的问题 |
(一)制度化时空管理下儿童专属空间遭受挤压,自由时间的稀缺阻碍了儿童空间参与 |
(二)“优秀”儿童展示弱化了“普通”儿童的空间赋值,“选拔性”进入造成空间消极体验产生 |
(三)规训化教育抑制了儿童的空间建设话语权,既定化空间之中儿童构建创造性受到压制 |
二、当前N园儿童生活空间问题的成因分析 |
(一)时代使命:办园的必由之路 |
(二)价值排序:幼儿园生活空间的运行参照 |
(三)小结:空间建设的话语转向与空间管理的价值取向 |
第四章 幼儿园生活空间的改进路径 |
一、立足儿童此在,重组物质要素 |
二、基于规范框架,让渡空间自由 |
三、彰显空间正义,平等使用空间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N园教师信息及大E班学生信息 |
附录二:观察记录表及访谈提纲 |
附录三:公开课《画出我心中的幼儿园》部分资料 |
致谢 |
在校期间所发表的学术成果 |
(3)生态批评视阈下的现代中国儿童文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全球性生态危机的研究背景 |
二、生态批评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
三、国内外儿童文学的生态批评研究现状综述 |
四、论文基本思路及创新点 |
第一章 生态批评视阈下现代中国儿童文学宏观考察 |
第一节 现代中国儿童文学生态审美意识的嬗变 |
第二节 生态童年的特征 |
第二章 生态童年的家园意识 |
第一节 怀旧故乡的美好人性 |
第二节 重构城市童年的生存图景 |
第三章 生态童年的荒野精神 |
第一节 吁求生态道德 |
第二节 高扬动物生命权利 |
第三节 塑造荒野精神气质 |
第四章 生态童年与星球意识 |
第一节 全球化视野下的“星球意识” |
第二节 宏阔的星球生命视角 |
第三节 重建未来星球秩序 |
第五章 现代童年诗学的可能性建构 |
第一节 童年叙事与“精神生态”问题 |
第二节 现代童年诗学特征的可能构想 |
第三节 生态美育的可能意义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新世纪儿童小说中的童年书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童年书写研究的理论基础 |
二、童年书写的研究现状概述 |
三、核心概念及研究范围的界定 |
四、童年书写的研究价值与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新世纪儿童小说童年书写的转向 |
第一节 儿童小说童年书写的历史变迁(1917—1999) |
一、儿童小说童年书写的新生期 |
二、儿童小说童年书写的发展期 |
三、儿童小说童年书写的探索期 |
四、儿童小说童年书写的繁荣期 |
第二节 新世纪文化语境下的儿童小说童年书写 |
一、新世纪儿童小说童年书写的文化语境 |
二、分化期儿童小说童年书写的新格局 |
三、儿童小说童年书写的创作范式 |
第三节 新世纪儿童小说童年书写的表现形式 |
一、儿童小说童年书写的文学表达 |
二、儿童小说童年书写的文化内涵 |
三、儿童小说童年书写的艺术呈现 |
第二章 写实型童年书写中的生命观照 |
第一节 学校与儿童:写实型童年的身份认同 |
一、童年的校园:作为学生的儿童身份塑造 |
二、认同的焦虑:儿童身体的压抑与桎梏 |
三、认同的内省:校园童年的觉醒与抗争 |
第二节 主体的真实:写实型童年的成长镜像 |
一、自我镜像:童年主体的成长性审视 |
二、他者镜像:童年主体的成长性迷思 |
三、家庭镜像:童年主体的成长性再认 |
第三节 自觉与超越:写实型童年的性别意识 |
一、性别书写:“永远的”男孩和女孩 |
二、少女小说:童年书写的性别意识自觉 |
三、超越定式:童年书写的性别意识重构 |
第四节 接纳与指引:写实型童年的青春书写 |
一、找寻信念:童年青春书写的姿态与方向 |
二、触碰情丝:童年青春书写的勇气与限度 |
三、走进现实:童年青春书写的理性与节制 |
第五节 观照与隔阂:另类童年的书写边界 |
一、无声的呐喊:书写特殊童年的私语 |
二、他者的边界:从《我是白痴》到《我是天才》 |
三、遥远的银河:“另一种”童年书写 |
第三章 经验型童年书写中的情感再现 |
第一节 记忆碎片:童年回忆书写的追思与重组 |
一、真挚与坦诚:童年回忆书写的诗意表达 |
二、治愈与省思:童年回忆书写的双重指向 |
三、遮蔽与取舍:童年回忆书写的经验治理 |
第二节 个人乡土:童年乡土书写的热切与哀伤 |
一、记忆重启:个人乡土童年的书写特征 |
二、大地之子:个人乡土童年回忆的成长之歌 |
三、重拾美好:新乡土童年书写的碰撞与坚守 |
第三节 投射机制:创伤性童年书写的精神博弈 |
一、悲悯的投射:童年创伤经验的文本再现 |
二、受创的儿童:身体的规训与精神的桎梏 |
三、童心的抚慰:灾难中的群体性创伤 |
第四节 情感补偿:缺失性童年书写的孤独内核 |
一、教育的轮回:缺失性童年书写的亲情之思 |
二、孤独的延续:缺失性童年书写的生存观照 |
三、《金色的手指》:爱的缺失与成长的孤寂 |
第四章 理想型童年书写中的童心想象 |
第一节 想象的儿童:历史与童年的双重建构 |
一、历史童年书写:“唯我”的历史文化想象 |
二、历史的童年:童年生活的想象与再现 |
三、童年的历史:童年视角下的历史叙事 |
第二节 战火中的儿童:战争与童年的书写平衡 |
一、重返生活:战争题材儿童小说的叙事转向 |
二、悲悯情怀:战争童年的书写力量 |
三、非暴力书写:战争童年的人性底色 |
第三节 人类的乡土:童年生命的精神原乡 |
一、人性颂歌:人类童年乡土的诗性咏叹 |
二、文化乡土:重返童年的生命之源 |
三、《寻找鱼王》:童心与初心的“天人合一” |
第四节 理想的儿童:童年精神的文化确认 |
一、童年精神书写的集体性想象 |
二、童年精神书写的多重性建构 |
三、童年精神书写的革新与超越 |
第五章 童年书写的审美意旨与创作反思 |
第一节 向阳而生:童年书写的审美意旨 |
一、诗性哲思:童年书写的美学景象 |
二、守护童心:童年书写的精神内涵 |
三、救赎之力:童年书写的净化作用 |
四、情感共鸣:童年书写的文本价值 |
第二节 走出困顿:童年书写的创作反思 |
一、从“现实”到“真实”的童年书写距离 |
二、童年书写中成长性体验的割裂与缺失 |
三、童年书写中“生命本位”对“儿童本位”的补充 |
四、消费时代下童年书写的改写与重审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5)英国新工党时期学前教育政策演进研究(1997-2010)(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 问题的提出 |
1. 世界各国对学前教育的高度重视 |
2. 英国新工党时期学前教育政策益于研究与借鉴 |
3. 我国现行学前教育政策仍需进一步完善 |
(二) 相关概念界定 |
1. 学前教育 |
2. 教育政策 |
3. 学前教育政策 |
(三) 文献综述 |
1. 关于英国学前教育发展的相关研究 |
2. 关于英国新工党时期教育政策的相关研究 |
3. 关于英国新工党时期学前教育政策的研究 |
(四) 研究意义 |
1. 理论价值 |
2. 现实意义 |
(五) 研究方法 |
1. 文献研究法 |
2. 历史研究法 |
3. 比较研究法 |
一、 英国新工党时期学前教育政策的演进历程 |
(一) 第一阶段:致力于学前教育机会均等(1997—2003) |
1. 《应对儿童保育挑战》 |
2. “确保开端”项目 |
3. 《每个儿童都重要》 |
(二) 第二阶段:重视学前教育质量提升(2004-2006) |
1. 《家长的选择与儿童最好的开端:儿童保育十年战略》 |
2. 《儿童保育法》 |
(二) 第三阶段:追求学前教育卓越公平(2007—2010) |
1. 《儿童计划:构建更加美好的未来》 |
2. 《早期基础阶段法定框架》 |
3. 《英国儿童保护:行动计划》 |
4. 《支持所有人:家庭和关系》 |
二、 英国新工党时期学前教育政策演进影响因素 |
(一) 政治环境:执政党的教育主张和中央权力的下放 |
1. 执政党教育主张 |
2. 中央权力的下放 |
(二) 经济条件:国际人才竞争加剧和福利制度的深化推进 |
1. 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 |
2. 福利制度的深化推进 |
(三) 文化因素:多元文化的推动和文化价值观念的影响 |
(四) 教育因素:教育思潮的推动和学前教育自身追求与积弊 |
1. 世界教育思潮的推动 |
2. 英国学前教育自身追求 |
3. 英国学前教育自身积弊 |
三、 英国新工党时期学前教育政策演进的特征 |
(一) 政策价值诉求:由机会均等转向质量提升再转向公平卓越 |
(二) 政策内容:更加规范具体,政策间连续性加强 |
(三) 政策支持:逐步加强资金管理,持续增加财政投入 |
(四) 政策保障:学前教育管理逐步完善,政府职责逐渐加强 |
四、 英国新工党时期学前教育政策演进中的问题 |
(一) 资金投入使用问题突出 |
(二) 过于强调儿童早期学习 |
五、 英国新工党时期学前教育政策演进的启示 |
(一) 关注弱势儿童学前教育需求,推进教育公平 |
(二) 建立质量标准与评价体系,推动全人培养 |
(三) 引领教师专业发展,优化教师队伍建设 |
(四) 重视家庭作用,加强家庭支持 |
(五) 加大政府财政投入,保障学前教育平稳发展 |
(六) 加快学前教育立法,强化政府监管职责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6)农村儿童闲暇生活方式的变迁研究 ——基于河南省L村的田野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一)闲暇生活方式对于儿童发展的价值 |
(二)对儿童闲暇权利的思考 |
(三)社会变迁对于农村儿童闲暇生活方式的影响 |
二、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一)有关儿童闲暇生活的研究 |
(二)儿童闲暇生活的变迁研究 |
(三)儿童闲暇生活教育的研究 |
(四)相关研究述评 |
四、核心概念界定 |
(一)农村儿童 |
(二)闲暇生活方式 |
(三)闲暇教育 |
第二章 研究设计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内容 |
三、研究取向和研究方法 |
(一)研究取向 |
(二)有关田野点 |
(三)进入研究现场 |
(四)研究方法 |
四、研究思路 |
五、年代划分的依据 |
六、研究对象 |
第三章 农村儿童闲暇生活方式的历史流变 |
一、闲暇时间 |
(一)充足的闲暇时光(1949年-1978年) |
(二)自由的闲暇时光(1978年-2000年) |
(三)被支配的闲暇时光(2000年至今) |
二、闲暇空间 |
(一)以村为中心向外辐射(1949年-1978年) |
(二)以村为中心(1978年-2000年) |
(三)以家为中心(2000年至今) |
三、闲暇活动 |
(一)乡土性的活动(1949年-1978年) |
(二)多元化的活动(1978年-2000年) |
(三)信息时代下的活动(2000年至今) |
四、闲暇伙伴 |
(一)多元伙伴(1949年-1978年) |
(二)平行伙伴(1978年-2000年) |
(三)垂直伙伴(2000年至今) |
第四章 农村儿童闲暇生活方式的历史流变分析 |
一、农村儿童闲暇生活方式历史流变脉络 |
(一)闲暇时间:自然向机械 |
(二)闲暇空间:开放向封闭 |
(三)闲暇活动:乡土向现代 |
(四)闲暇伙伴:同龄向成人 |
二、社会各场域对于农村儿童闲暇生活方式的影响 |
(一)家庭变迁影响 |
(二)村庄公共生活散场 |
(三)市场利益冲击 |
(四)教育机构滋生 |
(五)政府政策辐射 |
三、农村儿童闲暇生活方式历史流变背后的时代精神 |
(一)民主化进程的推进 |
(二)信息化时代的来临 |
(三)碎片化特征的冲击 |
四、儿童闲暇教育的开展 |
(一)开展闲暇教育,转变闲暇观念 |
(二)鼓励幼儿交往,促进幼儿发展 |
(三)合理利用资源,丰富闲暇活动 |
第五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7)小学规则教育实施困境的省思(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1.小学规则教育具有基础性和导向性价值 |
2.小学规则教育实践方向的偏离 |
3.研究者的个人兴趣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1.研究目的 |
2.研究意义 |
(三)概念界定 |
1.规则 |
2.规则教育 |
(四)文献综述 |
1.关于规则的研究概况 |
2.关于规则教育的研究概况 |
3.对已有研究的反思 |
(五)理论基础 |
1.生活世界理论 |
2.主体间性理论 |
(六)研究设计 |
1.研究对象 |
2.研究思路 |
3.研究方法 |
二、规则教育的价值合理性 |
(一)规则教育之于儿童的意义 |
1.规则教育有利于儿童自由的实现 |
2.规则教育有利于儿童幸福的成长 |
(二)规则教育的内在合理性 |
1.规则教育的基础 |
2.规则教育的逻辑 |
3.规则教育的阈限 |
三、小学规则教育的应然取向 |
(一)回归儿童生活世界,彰显教育的本真意蕴 |
(二)回到儿童个体,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
(三)秉持适合的教育理念,焕发儿童的生命活力 |
(四)坚持理解取向与关怀取向,构建主体间关怀关系 |
四、小学规则教育实施困境的实然状态 |
(一)小学规则教育实施过程中面临的主要困境 |
1.重“管理”轻“育人”,忽略了儿童的发展需求 |
2.突显教师主导,忽视了儿童的主体性与主动性 |
3.规则内容具有抽象性与随意性,忽视了儿童的认知结构 |
4.以说教和命令为主导,缺乏主体间沟通 |
5.教育手段缺乏科学性与适切性,忽视儿童个性特征 |
6.重视外部行为表现,缺乏对儿童情意的关注 |
7.教育评价往往流于形式,缺乏民主性与公正性 |
(二)小学规则教育实施困境的结果呈现 |
1.儿童对规则的认知不深刻 |
2.儿童对部分规则的认同度不高 |
3.儿童遵守规则的意志力薄弱 |
4.儿童规则行为缺乏自觉性 |
五、小学规则教育实施困境的原因及反思 |
(一)思想观念层面 |
1.片面的儿童观偏离了儿童的精神世界 |
2.技术理性主导的功利主义教育观忽视了儿童的内在需求 |
3.教育意识淡漠导致教育行为缺乏教育性 |
(二)客观环境层面 |
1.传播媒介过度介入僭越了儿童的生活世界 |
2.“随意”的家庭生活环境导致儿童对规则的认知出现偏差 |
(三)具体实践层面 |
1.平等对话缺失导致师生之间单向度互动 |
2.缺乏教学机智与教育热情导致部分教师实践智慧匮乏 |
六、优化小学规则教育的可能路径 |
(一)思想观念层面 |
1.树立发展的儿童观与教育观,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儿童 |
2.提升教育反思意识,增强实践的教育意义 |
(二)客观环境层面 |
1.加强家校合作共育,沟通家校两个生活世界 |
2.利用闲暇构建学习型家庭生活氛围,用家长的规则言行感染儿童 |
(三)具体实践层面 |
1.协调教育权力与儿童权利之间的张力,实现师生平等对话 |
2.构建以理解为基础的复调对话,实现师生的双向互动 |
3.以价值原则为引导,在实践中形成教师智慧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一 观察提纲 |
附录二 访谈提纲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8)美国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游戏场运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写作缘起 |
二、学术史回顾 |
三、学术价值与现实意义 |
四、研究方法 |
五、结构和内容 |
第一章 美国城市玩耍空间的困境 |
一、世纪之交的美国城市、儿童与改革者 |
二、玩耍伦理的演变 |
三、玩耍空间的缺失 |
小结 |
第二章 美国游戏场运动的兴起与发展 |
一、萌芽阶段的先驱者 |
二、全国性协会的成立及作用 |
三、改革者努力的方向 |
小结 |
第三章 游戏场运动盛行的原因 |
一、改革者的“公民观” |
二、改革者的“生活观” |
三、改革者的“科学观” |
小结 |
第四章 美国游戏场运动的历史意义 |
一、在美国休闲发展史中的作用 |
二、在美国城市历史中的地位 |
三、对美国儿童生活的影响 |
四、反思与启迪 |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
(9)3-6岁儿童叙事性绘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一、“实践的困局”:儿童叙事性绘画的遮蔽 |
二、“叙事的显现”:儿童美术教育理论的转向 |
三、“技术的规训”:儿童美术教育的时代乱象 |
第二节 研究问题 |
第三节 研究意义 |
第四节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关于叙事的概念 |
一、叙事 |
二、儿童叙事 |
三、叙事性绘画 |
第二节 关于叙事的相关研究 |
一、儿童叙事的相关研究 |
二、叙事性绘画的相关研究 |
三、已有研究评析 |
第三章 研究设计 |
第一节 研究思路 |
一、关键概念界定 |
二、研究的整体思路 |
三、研究的方法论 |
第二节 研究设计 |
一、3-6岁儿童叙事性绘画内涵特征理性追述部分的研究思路 |
二、3-6岁儿童叙事性绘画现实考证部分的研究设计 |
第三节 儿童绘画中叙事水平分析工具的制定 |
一、分析框架的初步拟定 |
二、实施预分析 |
三、分析框架的形成 |
第四章 3-6岁儿童叙事性绘画内涵特征的理性追述 |
第一节 儿童绘画中叙事性话题的历史演进 |
一、技能的训练:近代儿童绘画的视野 |
二、自我的表达:20世纪初期以来的关注焦点 |
三、叙事的儿童画:20世纪中后期的理论转向 |
第二节 儿童绘画中叙事性的本体意涵 |
一、作为符号叙事文本的儿童绘画 |
二、作为游戏叙事文本的儿童绘画 |
第三节 儿童时期叙事性绘画的特殊存在 |
一、幼稚心理之反映:与原始绘画的比较 |
二、儿童立场之体现:与成人绘画的比较 |
第四节 儿童叙事性绘画内涵的价值所在 |
一、绘画叙事中的思维呈现 |
二、绘画叙事中的语言沟通 |
三、绘画叙事中的情绪表达 |
四、绘画叙事中的自我意识 |
第五章 3-6岁儿童叙事性绘画的现实考证:自发绘画场域 |
第一节 叙事性绘画在3-6岁儿童自发绘画类型中的占比 |
一、3-6岁儿童自发绘画的三种类型 |
二、叙事性绘画是3-6岁儿童自发绘画最主要的类型 |
三、叙事性绘画的比例随儿童年龄发展逐渐提高 |
第二节 3-6岁儿童叙事性绘画中叙事水平的考察 |
一、叙事性绘画中儿童的叙事水平存在年龄差异 |
二、叙事性绘画中儿童的叙事水平随年龄发展逐渐提高 |
第三节 3-6岁儿童叙事性绘画的特点分析 |
一、叙事性绘画主体的特点 |
二、叙事性绘画对象的特点 |
三、叙事性绘画文本的特点 |
四、叙事性绘画内容的特点 |
五、叙事性绘画过程的特点 |
第六章 3-6岁儿童叙事性绘画的现实考证:幼儿园集体绘画场域 |
第一节 示范教学对叙事性绘画的影响 |
一、长期示范教学对叙事性绘画的影响 |
二、示范教学影响叙事性绘画的原因 |
第二节 工具材料对叙事性绘画的影响 |
一、工具材料使用频率对叙事性绘画的影响 |
二、陌生工具材料影响叙事性绘画的原因 |
第七章 综合讨论 |
第一节 3-6岁儿童叙事性绘画的理性推论与现实考证之间关系的讨论 |
一、证实了儿童绘画具有叙事属性 |
二、证实了儿童绘画叙事与口语叙事之间的对应关系 |
三、证实了儿童绘画中的叙事是符号叙事和游戏叙事 |
第二节 3-6岁儿童叙事性绘画缺失问题的讨论 |
一、叙事性绘画在集体绘画场域缺失的事实是否意味着在幼儿园的整体缺失 |
二、叙事性绘画在幼儿园的缺失是否意味着3-6岁儿童叙事性绘画的整体缺失 |
三、遵循《指南》理念进行改革的幼儿园将会改变叙事性绘画缺失的现状 |
第三节 教学方法对3-6岁儿童叙事性绘画影响的讨论 |
一、示范教学对叙事性绘画的影响及其原因 |
二、工具材料对叙事性绘画的影响及其原因 |
三、示范教学和工具材料之间的交互作用 |
第八章 研究结论、教育建议及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教育建议 |
一、注重观念层面的变革:构建新的儿童绘画理解范式 |
二、重建审美感受与表现的美术教学:机会的提供与方法的改变 |
三、重塑教师的角色身份:成为儿童叙事性绘画的意义接收者 |
第三节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博士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10)社会工作视野下儿童友好型社区建设的研究 ——以南京市N社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儿童友好的历史演进研究 |
1.3.2 儿童友好的政策发展研究 |
1.3.3 儿童友好社区建设的现状研究 |
1.4 研究设计 |
1.4.1 相关概念 |
1.4.2 理论基础 |
1.4.3 研究思路 |
1.4.4 研究内容 |
1.4.5 研究方法 |
1.4.6 创新之处 |
第2章 儿童友好型社区制度建设 |
2.1 儿童友好型社区制度建设背景 |
2.2 儿童友好型社区制度建设的成效 |
2.2.1 建立儿童友好社区跨部门合作组织架构 |
2.2.2 确立儿童议事制度 |
2.3 儿童友好型社区制度建设的问题 |
2.3.1 资金来源保障机制缺乏 |
2.3.2 友好性制度的操作性模糊 |
2.4 社会工作的应对 |
2.4.1 完善领导小组制度 |
2.4.2 丰富儿童议事制度 |
2.4.3 明确工作人员职责 |
2.4.4 增加评估制度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儿童友好型社区空间建构 |
3.1 儿童友好型社区空间建构背景 |
3.2 儿童友好型社区空间建构的成效 |
3.2.1 儿童友好性空间识别 |
3.2.2 儿童友好的运动空间建构 |
3.2.3 儿童友好的安全空间建构 |
3.2.4 儿童友好的游戏空间建构 |
3.2.5 儿童友好的生活空间建构 |
3.3 儿童友好型社区空间建构的问题 |
3.3.1 空间规划忽略儿童成长规律 |
3.3.2 室内公共空间存在安全隐患 |
3.4 社会工作的应对 |
3.4.1 社区整体空间规划适宜 |
3.4.2 社区室内空间强化安全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儿童友好型社区服务递送 |
4.1 儿童友好型社区服务递送背景 |
4.2 儿童友好型社区服务递送的成效 |
4.2.1 服务儿童家庭 |
4.2.2 服务各年龄段儿童 |
4.3 儿童友好型社区服务递送的问题 |
4.3.1 特殊儿童的服务存在空白 |
4.3.2 友好性服务供需存在错位 |
4.4 社会工作的应对 |
4.4.1 为儿童照顾者提供服务 |
4.4.2 为特殊儿童提供服务 |
4.4.3 以儿童需求为出发点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儿童友好型社区文化营造 |
5.1 儿童友好型社区文化营造背景 |
5.2 儿童友好型社区文化营造的成效 |
5.2.1 创办社区儿童友好刊物 |
5.2.2 设计社区儿童友好卡通形象 |
5.2.3 儿童友好文化宣介 |
5.3 儿童友好型社区文化营造的问题 |
5.3.1 儿童友好理念仍未普及 |
5.3.2 社区友好文化内容单薄 |
5.4 社会工作的应对 |
5.4.1 拓宽宣传渠道 |
5.4.2 增加宣传亮点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儿童友好型社区建设队伍打造 |
6.1 儿童友好型社区建设队伍打造背景 |
6.2 儿童友好型社区建设队伍打造的成效 |
6.2.1 成立儿童友好型社区建设领导小组 |
6.2.2 组建家长志愿者团队 |
6.2.3 引进专业社会组织与专家团队 |
6.3 儿童友好型社区建设队伍打造的问题 |
6.3.1 社区工作者间职责不清 |
6.3.2 社区社工专业人才短缺 |
6.3.3 社区多元主体参与不足 |
6.4 社会工作的应对 |
6.4.1 增强志愿者队伍能力 |
6.4.2 建设专业人才团队 |
6.4.3 提升多元主体参与积极性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总结与反思 |
7.1 结论 |
7.2 反思 |
附录 半结构式访谈提纲 |
参考文献 |
1.着作类 |
2.论文类 |
3.文件类 |
致谢 |
四、走进儿童的生活空间 为儿童的健康成长奠基(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儿童视角的幼儿园建筑交通空间环境优化研究[D]. 容女顺. 广西师范大学, 2021(02)
- [2]乡村儿童在园生活空间体验研究[D]. 周勇. 贵州师范大学, 2021(09)
- [3]生态批评视阈下的现代中国儿童文学研究[D]. 付玉琪. 兰州大学, 2021(09)
- [4]新世纪儿童小说中的童年书写研究[D]. 山丹.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5]英国新工党时期学前教育政策演进研究(1997-2010)[D]. 罗丽.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6]农村儿童闲暇生活方式的变迁研究 ——基于河南省L村的田野调查[D]. 袁煊赫. 河南大学, 2020(02)
- [7]小学规则教育实施困境的省思[D]. 陈扬. 西北师范大学, 2020(01)
- [8]美国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游戏场运动研究[D]. 徐欣蕊. 江西师范大学, 2020(11)
- [9]3-6岁儿童叙事性绘画研究[D]. 张怡. 华东师范大学, 2020(08)
- [10]社会工作视野下儿童友好型社区建设的研究 ——以南京市N社区为例[D]. 范楚楚.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