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与你有关的四部法规(论文文献综述)
向光会[1](2020)在《惠洪《石门文字禅》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惠洪被誉为“宋僧之冠”,其诗文集《石门文字禅》完整地诠释了惠洪用来试图改变禅林下衰的“文字禅”思想和“仿史传”的僧史观,系统地展示了其诗文创作情况、文艺理论水平。本文分析了《石门文字禅》的编纂情况、思想、内容及语言,并梳理了其接受情况。第一章介绍惠洪、觉慈以及《石门文字禅》的编纂。惠洪漂泊半生,四度入狱,两次被剥夺僧籍,着述丰富。弟子觉慈在宋代推崇文治、出版业繁荣的时代氛围以及禅师语录编纂之风等的影响下编纂了《石门文字禅》。《石门文字禅》初稿约于宣和六年(1124)完成,定稿约于建炎二年(1128)完成。觉慈以体裁为编纂基本准绳,再以时间、人物等辅助编纂。由于个人才能等原因,其中存在误收、编排混乱的情况。第二章是对《石门文字禅》内容的阐释。惠洪对语言的掌控力极强,擅长各种文体的创作,其诗、文、词、赋极具特色。他将诗歌用于咏史凭吊、参禅悟道、写景咏物和交游唱和,由于使用场合不同,故其诗歌呈现出清新畅快和雄健振踔两种风格。他用文赞美佛、菩萨、高僧,记载佛寺的修建,阐释佛学义理、“文字禅”思想、僧史撰述思想以及品评诗文字画等,呈现出轻秀和浩荡两种风格。惠洪的词用于交游唱和以及颂扬古德高僧,用赋抒情状物,将新的形式、方言等加入偈颂中,增加其趣味性和可读性。第三章是对《石门文字禅》中惠洪思想的阐释。惠洪面对禅林下衰的现状,倡导以文字为禅,其“文字禅”思想包含四个层面:语言文字是精神的载体,语言文字为入法之阶,语言文字是挽救佛法衰微的药石,但是又不可过分依赖语言文字。惠洪认为可以借助古德高僧的生平行事参禅,在《石门文字禅》中阐述了仿照史传重修僧史的初衷,希望给丛林参禅者留下“典刑”,号召禅僧“多识前言往行”。惠洪将禅宗“游戏三昧”的思想运用到文学领域中,形成了丽词绮语、“戏作”“诗成一笑”等“游戏翰墨”。惠洪以“妙观逸想”的“法眼”去鉴赏文学艺术作品,并阐释了“画家”为“非画师”“有声画”与“无声诗”的思想。第四章是对《石门文字禅》语言的分析。惠洪对佛教经典、儒家典籍以及前人诗文都非常熟悉。《石门文字禅》中大量的佛教专业术语、佛教典故、佛教禅宗典籍展示了其作为僧人“本业”的一面,而化用经典文献、前人诗文,大量使用比喻,选用贴切的典故,甚至自创奇语、奇句展现了其作为诗人“不类浮屠语”的一面。第五章是对《石门文字禅》接受的梳理。《石门文字禅》现有6个版本,但各本的祖本均为《径山藏》本。明以前,方回等人对惠洪人品的质疑,肯定其诗文价值的并不多。自释达观再次倡导“文字禅”之后,惠洪诗文得到明代禅林的肯定,僧人多有唱和惠洪作品,选本也开始重视惠洪。随着吴之振等人编选《宋诗钞》称赞惠洪为“宋僧之冠”以及《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对惠洪其人其作品做出公正的评判之后,惠洪《石门文字禅》接受达到高峰。
魏唯一[2](2019)在《陕西传统村落保护研究》文中指出传统村落是指形成年代距今较远、拥有丰富的自然与文化资源,具有一定的历史、文化、艺术、社会、科学、经济等价值,应给予关注与保护的村落。是各民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相对较为稳定的社会单元,是中国广袤大地上一种实际存在、历史悠久、年代跨度最长至今仍在继续使用的物质文化遗产。目前陕西省入选国家级传统村落数量在我国境内排名属于靠后位置,截止2018年12月,共计有五批113处入选国家级传统村落,占总数的1.7%,地域密度0.55/千平方千米,略低于全国的0.71/千平方千米的平均水平。根据笔者选取30处国家传统村落的调研可知,主要问题有传统村落基数小、保护不力、申报不积极等,境内传统村落保护、发展水平参差不齐,保存现状不容乐观。文章通过实地调研总结得出陕西传统村落空间分布局部聚集、整体分散以及黄土高原、秦巴山地多、渭河平原较少的分布特征,传统村落的分布受到自然环境、农业、手工业、商业水平发展、人口分布格局和历史文化等四方面因素影响;并根据村落的突出特征将传统村落分为历史文化、区域政治中心、交通枢纽、军事寨堡、手工业、商业集聚、山水格局生态等六个类型。目前陕西传统村落在保护过程中遇到物质空间衰败、城乡经济不均衡发展、保护技术滞后等问题,究其根源主要由社会转型的时代背景、遗产价值的社会认知以及管冗杂的理体系等三大因素。根据所出现的问题提出对传统村落的保护应该遵循真实性、整体性、活态性以及可持续发展原则;保护内容应从村落选址与山水格局的保护、村落保护与现代文明的发展、村落保护与空间环境的协调发展、村落保护与现代经济的协调发展四个方面展开。最后采用AHP层次分析法,从历史价值、文化价值、艺术价值、科学价值、社会价值五大价值出发,建立陕西传统村落的价值评估体系,展开对传统村落的价值评估,根据价值评估得出的结论,并结合三个地区出现的不同问题,秉持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提出对关中地区加强文化产业的发展、陕北地区“一村一品”的推动和营造山南地区的地缘文化等建议。
杨一男[3](2019)在《清代八旗文人《诗经》接受研究》文中认为《诗经》是中国文学的滥觞,其所倡导的赋、比、兴写作方法以及写实性精神已经成为中国文学优秀的传统精髓。作为自有诗歌体裁以来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作品篇章亦成为研究上古时期历史文化、社会民俗、文字音韵等人文学术范畴的珍贵文献。《诗经》因版本复杂,文辞精深、意义厚重,成为历代文人学者学习钻研的典范文本。据《汉书·艺文志》记载,《诗》有今文齐、鲁、韩三家,又有古文《毛诗》一家。汉代,今文“三家诗”位列学官,享有文化正统地位;《毛诗》起初用先秦古文字撰写,文本长期传流于民间,由于其声称是孔子弟子子夏传承而来,故认为可能是比“三家诗”更早的先秦典籍版本。随着以郑玄为代表的东汉大儒对《毛诗》周密详实的注疏,《毛诗》的经典化逐渐成立,最终取代了“三家诗”的地位,深远影响了后世的文学文化传承。自两汉至清末,学者们对于《毛诗》与“三家诗”佚文的研究屡见不鲜。单就《历代诗经版本丛刊》的收集情况看,保留至今的代表文献就有140余种之多。有关训诂、词章、考据、名物等的研究,无疑是古代文人学者颇具特色又不乏新意的研究内容。需要注意的是,在很大程度上,古代学术史在不同时期的面貌得益于其社会背景,尤其是政治与文化背景之推动。悠悠数千载的中华文化是占主体人口的汉民族与各少数民族共同交流、耕耘累积而成的硕果。魏晋南北朝、五代十国、两宋、元、清等朝代都曾出现过地区性或全国性的少数民族政权。各民族间既有兵戎相见的岁月,又有和睦共处的时日,既有欺凌抢掠之乱世,又有昌盛辉煌的治世。纷繁复杂的民族关系谱不但写下蔚为大观的政治与风俗史,更将中华文化推向了多元而深刻的巅峰。悉数历代少数民族政权所统治的社会,不论在政策、教育、文辞,还是衣食、起居、血缘等方面,均曾为多元的中华文化注入鲜活而颇具特色的文化基因。对比少数民族政权各自的统治结果,民族关系处理最合理、文教成就最显着、国力曾一度最为雄厚的,又当是旗人所统治的清朝。旗人群体依靠着勇猛的精神斗志,高超的骑射技艺,灵活而实用的行政策略,从区域边缘走进家国中心,一跃成为全国性的统治民族,此后又大兴文教,力求在保持内部民族传统的基础上,推崇儒家思想、精习汉字汉文。开科举、办学堂、招收大量翻译人才、器重汉族能臣。该过程中固然有偏见失误之处,但不可否认以满八旗为主体的旗人统治者对汉文化的正确认识与学习是维持其统治体系最合理的文化应用,它较为开放的文化格局又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着尊重、认同多元文化的态度,满汉融合既推动了八旗文坛“和而不同”的风貌,也促使汉籍经典向民族性方向发展。应该说,用“文治武功”形容康雍乾盛世并不为过。清代,以汉人为主体的民人群体着有繁多的诗经学着述,旗人更在传承传播《诗经》经典方面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令人遗憾的是当代的学术界多以清代民人的所注疏的《诗经》文献为研究对象,却很少详细涉及旗人,特别是满八旗群体对相关文献的接受性活动。其实,清代旗人在接受《诗经》及其相关活动上丝毫不亚于当时的民人。这首先表现在其作为统治民族所树立的文化背景,清代十二位皇帝均对“汉文化于民族政权统治”的重要性有着正确的认识,在接受汉文化的过程中固然有保守的一面,但总体上他们鼓励八旗子弟学习汉文化,对满汉等各民族间的交流持认可态度。官方自上而下对文教的大力提倡,为清朝满汉精英再次建构汉文化精髓提供了稳定的制度保障。其次,就《诗经》本身而言,以清帝为首的满八旗皇室成员利用文本实行文化控制的手段也非常多样,引用《诗经》章句并结合经学诸项思想教谕臣民,以理学为根基颁布官方的《诗经》学专书,其根本目的在于传授民众儒家体系之精髓,通过继承历代有益于政权统治的文教传统,不断稳固“道统”意义上的核心地位。值得注意的是,包括《诗经》在内的多部经籍图书,亦被翻译成清语在八旗内部颁行传播,其在语辞、章句和篇章结构上均体现出有别于汉文原典的鲜明特征。《诗经》分别在顺治和乾隆时期发行的两种译本,不但体现出旗人对汉籍经典的认知从了解到熟识的过程,更体现出满语词句不断丰富,书面翻译方式越加讲求文学美的发展过程。再次,清代八旗文人群体也通过对《诗经》文献钻研,成就了一系列“诗经学”学理成就:肫图《诗解正宗》、蒋绍宗《读诗知柄》、多隆阿《毛诗多识》以及张玉纶《毛诗古音学》为其成就中之代表。这些专着拥有各自研究视角的特征:譬如《读诗知柄》侧重于《诗经》各章的文学性分析;《毛诗古音学》侧重于古音韵的整理;《诗解正宗》和《毛诗多识》偏于训诂,但在具体研究思路与文献参照上也各有差异。另一方面,八旗《诗经》学的文人学者之身份既有满八旗也有汉八旗,也说明清中、后期各旗籍间的文教传播不但普遍而深刻,各自文化的交流俨然已畅通无阻;最后,八旗文人的文学创作活动亦明显透露着《诗经》影响之痕迹。这主要体现在八旗文人诗文评理论叙述及文人诗的具体创作两个层面上,换言之,纳兰性德、法式善、岳端、铁保等八旗代表文人在其文论文献和诗集中均或明显或隐晦地接受《诗经》的文学遗产。从审美的角度揭示八旗文人诗创作的《诗经》接受现象,亦应不失为探寻汉文化影响满族的重要环节。至此,笔者结合接受理论从历史文化背景、清皇室对《诗经》文献的运用、八旗文人的《诗经》学成就同历代经学接受之关系、八旗文人因接受《诗经》文学遗产而进行的文学创作实践四个角度,寄希望于对“清代旗人子弟受汉文化影响”这一问题中的《诗经》接受问题进行学理上的研究,其目的在于明确及分析其接受缘由、接受过程、接受具体案例及接受后之影响,以认识清代八旗文人群体在中国多民族文学史中的杰出贡献。
施晓风[4](2018)在《四部譬喻经中同义并列组合研究》文中提出随着中古汉语研究越来越深入,汉译佛经语言越来越受到学者们的重视。本文选取的四部譬喻经包括《旧杂譬喻经》、《撰集百缘经》、《贤愚经》和《杂宝藏经》四部譬喻类经书,时代跨度魏晋南北朝,地域上兼顾南北方,对每部经书中的同义并列组合进行穷尽性列举,由于有的并未固定成词,因此无法统称为同义复词,为了称述方便,暂统称同义并列组合,但有关研究主要还是以双音节的同义复词为主。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佛教的鼎盛时期,选取此期有代表性的译经作为研究对象,进行词汇方面细致深入的研究是中古汉语词汇研究的需要,也是整个汉语词汇史不可缺少的基础性研究工作之一。文章首先从造词法和构词法以及认知语言学理论方面看同义复词的产生,从汉语词汇复音化入手,总结了学者们提出的有关复音化原因和同义复词产生原因的诸多观点,对这种词形有一个总体认识,进而提出本文判定同义复词的标准。由于受到汉语韵律化以及华夏民族尚偶心理和文化的影响,译经中大量使用双音节词与四字句式等,这为同义并列组合的产生创造了条件。再对译经同义复词的概貌在分类的基础上进行静态描写,针对新见于译经中的同义复词的数量进行了统计,发现译经自创新词的比例并不高,且极少沿用,而更多的是采用了在中土文献中既已出现过的同义复词,这就打破了学者们一直所认为的译经语言词汇对汉语形成了巨大冲击,对汉语双音化有很大推动作用以及很重要的影响等言论,让我们重新认识到中土文化对外来文化的强大影响力和汉语自身发展的强劲内动力。之后展开的对同义并列组合现象的多层面研究,主要围绕结构形式和语义特点两方面进行,得到一些具有一定创新性的结论。最后对当代大型辞书《汉语大词典》进行中古词汇研究的语料补正,《汉语大词典》对于四大譬喻经中所用许多词语的收释情况从释义不确、词目失收、义项缺失等三个方面分别举例说明,最后对同义复词释义方法进行了总结归纳。对于《大词典》在同义复词收释方面错误的考证希望对《大词典》的进一步修订提供一个专题参考。有关同义并列组合结构形式和语义特点方面的研究是本文的主体和重点内容,结构方面主要例举了四部譬喻经中的三音节同义连用情况,例举了四字句的构成方式和双音节同素异序词的相关情况。语义方面,与同义复词这一词汇形式紧密相连的是词义感染现象,也叫组合同化、相因生义等,在词义研究领域越来越得到学者们的承认,我们结合“赴救”、“赏募”和“典藏”三个词义感染现象从认知语言学的生成整体论角度出发,分析总结出组合同化产生的原因与汉语双音化有紧密的联系,受到小语境的影响,进而对其与词义引申的联系和区别,与缩略的同异进行分析,得出结论:词义感染是以语义整体性和形式省略为两大前提条件的,是共时语义演变,与引申义的历时性不同,而缩略只有形式上的省略,词义没有变化。基于对词义感染现象的研究,我们还发现“敬”在佛经语言中,其语义发展有内向性的特点,而这一特点很可能对程朱提出的持敬论有一定的影响,在儒家文化的发展进程中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这是文化层面对儒佛关系的一种探讨。最后在对同义复词词汇化的探讨中,与现代汉语中保留下来的同义复词进行对比,提出了语义融合度对同义复词词汇化程度的重要决定性作用,构词语素的常用义突显,以及在特定语用场合的不可替代性也对同义复词是否稳固有很大的影响。
赵翔[5](2018)在《石漠化地区可持续发展法律问题研究 ——基于环境习惯法功能视角》文中研究说明作为西方世界应对环境危机而总结出来的一个充满智慧的概念,可持续发展在时间上强调当代人和后代人的利益和需求,在空间上关注全球、区际、国家及其以下不同尺度的可持续发展,尤其在“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之基础上,把涉及经济、社会和资源三个方面的“可持续”放在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联合国要求每个国家都必须以可持续发展为标准,审视和评价本国的法律,找出差距,并作出调整。就我国而言,我们对可持续发展的认识经历了一个不断引进吸收、创新与本土化的过程,率先发布了《中国21世纪议程》,创造性提出了在基本内涵和价值目标上与可持续发展基本一致的科学发展观、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顺应了可持续发展的时代潮流。可持续发展作为法律概念已被写入我国的多部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之中。环境法有环境实定法与环境习惯法之分。到目前为止,可持续发展的价值目标都是由实定法贯彻实施的。相比之下,在某些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实施过程中,习惯法以其独特的社会功能和规范功能,能够促进当地可持续发展价值目标的实现,进而与实定法的实施相互配合。正因如此,本着与时俱进关注全球可持续发展动态,因地制宜回应中国环境法本土问题的治学态度,本文才以石漠化地区为研究对象,尝试通过寻找环境习惯法与可持续发展功能的契合,进而解决环境实定法在当地的实施问题。除引论和结语之外,全文共分四章,具体内容如下:第一章开展了石漠化地区可持续发展的现状考察及法律问题分析。首先以石漠化地区为研究对象,尝试从该地区独特与恶劣的自然条件、独特与多样的生产生活方式、独特与丰富的地方性知识三个方面,开展对石漠化地区可持续发展的现状考察。石漠化地区独特与恶劣的自然条件,主要表现为崎岖不平的地貌、频繁的自然灾害和贫瘠的农耕环境。正是这种生态脆弱性,极易引发当地以农业生产为主的经济社会发展的脆弱性。石漠化地区独特与多样的生产生活方式,主要包括“山林刀耕火种”“山地耕牧”“丘陵稻作”等方式,它们在生态系统的类型、自然条件的脆弱性、主要涉及的世居民族以及劳动强度等方面存在差异。石漠化地区独特与丰富的地方性知识,具有立足于传统的农耕社会,关注现实的人地和谐,体现特色生计文化的特点。其中作为地方性知识的环境习惯法,承载了当地世居民族的生态智慧与生存技能,扮演着保护该地区脆弱的生态系统,传承生态保护法文化,弥补可持续发展法律实施之不足的重要角色。随后在此基础上,本文开展了石漠化地区可持续发展的法律问题分析。依次界定了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法律问题、习惯法与环境习惯法等核心概念,并从立法、执法、司法和法律文化等方面考察了石漠化地区可持续发展法律问题的现状,进而尝试对石漠化地区可持续发展法律实施过程中存在体制有待完善、机制有待健全和法律制度难以“落地”的问题进行反思,拟追问石漠化地区可持续发展法律问题完善的可能方向。第二章探讨了石漠化地区环境习惯法的场域与惯习。作为一种洞察社会实践问题的理论分析方法,场域与惯习是法国社会学家皮埃尔·布迪厄创设的。从方法论的角度看,场域强调的是特定分析框架中的关系论思维与博弈论视角,惯习突出的是行动者性情倾向系统的历时性和生成性。若要分析一个场域,必须分析与权力场域相对的场域位置,必须勾划出行动者所占据位置之间的客观关系结构,必须分析行动者的惯习。本文以农耕社会为前提,具体分析了石漠化地区“山林刀耕火种”“山地耕牧”“丘陵稻作”三种不同的场域,进而发现石漠化地区农耕社会作为一种乡村自主治理的生存与发展空间,具有相对封闭、因地制宜和管理有序的共同图景。本文以生计文化为前提,具体分析了位于三种不同场域的石漠化地区世居民族的惯习,发现了该地区世居民族具有“从众”“从古”和“从老人”的社会惯习以及“生态禁忌”和“适应性生存”的生态惯习。正是这种源于对生态禁忌和适应性生存的生态惯习,才使石漠化地区农耕民族能够适应生态生存和社会生存的传统习俗得以自发生成和世代相传。环境习惯法应和着农耕社会的场域结构,并输出了生态惯习的意义。在前述场域和惯习的分析方法下,环境习惯法的生成经历了从生态惯习到环境习惯法的过程,环境习惯法的演替包括了权威、沉寂和重生三个阶段;环境习惯权利可分为“基于自然资源的习惯权利”和“基于社会资源的习惯权利”,环境习惯义务往往与环境保护的义务性、禁止性的罚则威慑紧密相连;环境习惯法有制度化、客体化和身体化的三种形式。根据石漠化地区世居民族生态惯习与社会惯习对环境习惯法形塑的侧重点不同,本文将该地区的环境习惯法功能分为基于乡村环境治理的社会功能以及基于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的规范功能两大类。第三章探讨了环境习惯法与石漠化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契合。首先,分析了环境习惯法与可持续发展在价值取向上的关联性,重点探讨了基于人的生存与发展的价值契合以及基于环境、资源和社会可持续的价值契合。其次,将环境习惯法置于可持续发展的时空场域,既探讨了环境习惯法与可持续发展时间的契合,并从环境习惯法涉及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当代人和后代人利益保护以及人的身心体验(惯习)等不同层次的社会时间加以分析;又探讨了环境习惯法与可持续发展微观尺度的契合,并从乡村环境自主治理的角度加以关注。最后,在前述基础上探究了环境习惯法与可持续发展的功能契合。根据惯习系统双向运行的特点,石漠化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回应型价值是环境习惯法价值与可持续发展价值契合后的新形态。从回应型价值到回应型法,是可持续发展价值在石漠化地区得以法律化、制度化和规范化的因地制宜,印证了环境习惯法与可持续发展功能的契合。所以,回应型法与传统环境习惯法相比,具有更强的适应性和对社会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的调整能力。第四章关注了环境习惯法对石漠化地区可持续发展法律实施的补充。本章是对第一章关于“石漠化地区可持续发展法律实施的反思与追问”内容的回应。如果说环境习惯法与实定法解决问题的目标是一致的,那么我们就可以在法律实施层面上寻求两者在体制、机制和法律制度的承接路径,进而对现行实定法在当地的实施提供补充。从乡村环境治理的体制来看,本文难以回避民间自组织与环境多元主体在体制上的冲突,亟待探讨环境自主治理与环境多元共治的体制承接问题。从法律的运行机制来看,本文既探讨了生态破坏民间救济与司法救济的契合,关注了生态破坏案件的民间识别和民间救济的介入方式;又探讨了民间群体利益表达和环境公众参与在理念、依托社会组织和运行方式上的契合,进而关注了它们在环境民主方面的求同存异和互融互补。从法律制度的实施来看,本文在环境可持续方面关注了民间风水禁忌与生态红线制度之间的契合,为生态红线“落地”的民间模式寻求适用范围、参与主体和应用策略;在资源可持续方面,关注了民间耕作习俗与开发者养护制度在持续利用、合理开发、保障生态安全和生态修复方面的契合,明确了“开发与养护”权利义务对等关系的适应性生存方式;在社会可持续方面,关注了民间“江步”“放浪”制度与倾斜保护制度的暗合,明确了“利益均沾”与关注弱者的功能。
郭瑜琛[6](2018)在《元代汉族妇女地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元朝是采用蒙汉二元政治文化制度的王朝,生活在元代的汉族妇女与前朝妇女的生活风貌和社会地位必然有所区别。社会中受到开放自由的蒙古草原习俗和程朱理学的交互影响,汉族妇女的生活氛围和前代相比有所区别。本文从元代汉族妇女的家庭生活、有关妇女的法律规定及妇女的社会参与、妇女身体与医护入手,考察了元代汉族妇女地位。在家庭生活方面,针对女性在不同生命时段具有不同身份角色,在家庭中的主要活动和家庭地位也不同这一情况,文章对此分别进行了探论。在法律地位方面,主要考察了法律中关于妇女的婚姻规定,关于妇女的继产、立户权的规定。在社会地位方面主要考察了社会中女性离婚另嫁及外出谋生的情况。在身体和医护中,本文分别对妇女的缠足和化妆、生病及生育所受医护进行了探讨。男尊女卑仍然是元代男女地位的整体性态势,妇女依旧处于依附男性的状态之下。妇女在家庭中,地位始终都低于同辈中身份对等的男性。但是整体来看,元代汉族妇女的地位相较于前代来说有所提升。
王阳[7](2018)在《《至正条格》词汇研究》文中认为《至正条格》是继《大元通制》之后,元代官修的第二部重要法令文书汇编。该书于元顺帝至正五年(1345年)编成,并于次年颁行天下,主要汇编了元朝历代颁布的单行条令、法规和案例。该书着重展现了元代中后期的政治、法律、经济、文化、军事、农业、民俗等社会状况,是研究元代历史的珍贵史料。该书文体特殊,包含硬译吏牍与汉文吏牍两种文体。反映在语言上,体现为口语色彩浓厚,语言文字特点鲜明。其词汇,汉语词语与蒙古词语并用,普通词语与专业词语、公文特殊词语并见;其语法,在使用汉语语法的基础上,掺入了蒙古语语法成分;其文字,俗字、讹体众多。可见,该书是研究元代汉语不可多得的语料。目前,语言学界对《至正条格》这一文献的关注明显不够,文字、词汇、语法等方面的研究皆比较薄弱。基于此,本文选择《至正条格》中的词汇为研究对象,运用语言学、词汇学、训诂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采用共时描写与历时比较相结合的方法,在校录庆州本《至正条格》的基础上,分析描写其文字、词汇、句式和文体特点,分类研究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普通词语、法律词语和外来词语,仔细辨正《至正条格》(校注本)中的校点失误之处。论文通过对《至正条格》中普通词语的研究,分析总结了新生普通词语的特点,考释了其中称谓、经济、农牧、文化等类的新生普通词语;通过对《至正条格》中法律词语的研究,例举明晰了法律词语的特点,着重考释了其中诉讼、拘禁、审判等类的新生法律词语;通过对《至正条格》中外来词语的研究,分析了其中外来词语的来源,分类研究了其中的蒙古语词语,并着重考察了其中的“赤”类蒙古语词语。同时,论文在对词汇进行系统研究的基础上,运用训诂、校勘等方法,列举了《至正条格》(校注本)中上百条校点失误之处,分析了其致误之因,对其失校、误校、误录、失标、误标的地方进行了辨正。论文的创新之处主要有四点:一,采用新的研究语料。就词汇而言,元代词汇研究的语料由元杂剧、元曲、南戏等类的文献扩展到《至正条格》此类的白话吏牍体文献;就文字而言,元代汉字研究的语料由民间通俗文学刻本文献扩展到《至正条格》此类的法制刻本文献。二,首次对《至正条格》中的词汇进行了全面而系统的研究。分类研究了《至正条格》中约950个具有代表性的普通词语、法律词语和外来词语,既从共时方面详尽描写和探究这些词语的分布及使用情况,又从历时方面仔细考察和分析这些词语的来源及发展演变情况。这些研究成果对于辞书编纂、古籍整理、词汇研究及汉语史研究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三,首次对《至正条格》(校注本)中录校和标点失误之处进行了考辨,辨正了其中上百条校点失误之处。四,首次穷尽性地考察和整理了书中约1613个俗字,并制作了“俗字表”。“俗字表”不仅展现了以《至正条格》为代表的元代刻本文献的用字特点,而且拓宽了近代汉字学的研究范围。
俞灵灵[8](2018)在《移动电商领域不正当竞争案件的司法裁判研究 ——以中国裁判文书网59份判决书为样本》文中研究指明移动电商领域竞争模式的升级、一般条款的抽象性和立法者认识能力的局限性,使得法官在裁判时难以沿用传统电商领域不正当竞争的裁判方式,难以用现有的具体规则去处理这些不正当竞争行为,实践中往往出现同案不同判的情形。因此,站在移动电商的大背景下,从判决书本身出发对上述司法难点进行甄别考量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以中国裁判文书网涉及移动电商领域不正当竞争的59份判决书为样本,从宏观视角对样本进行实证分析,从微观视角对裁判的现状进行探究,发现法官难以厘清知识产权法与反不正当竞争法之间的关系,对竞争关系认定态度模糊,对竞争行为的正当性判定存在疑问。而对竞争行为正当性判定存疑又具体表现为三点,一般条款适用泛道德化、说理论证两级分化及同等情形不同对待。在此基础上,本文探析了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主要在于法官对法律的适用理论存在误读,一般条款本身的抽象性及道德性影响了法官理性审判,司法论证及配套机制的缺乏导致了法官难以寻得正义。经由剖析,本文分别从条文本身、法官本身及配套措施出发提出了针对性建议,即细化一般条款以遏制泛道德化现象;严格法律的适用程序和加强说理论证以约束法官审慎裁判;提升不正当竞争案件的审判级别、优化电子证据机制和建立案例族谱以弥补配套措施的缺失。我国新《反不正当竞争法》于2017年11月4日颁布,而本文的研究是建立在新法颁布前,法官对不正当竞争案件的审判是依托旧法来实现的。新法的颁布完善了旧法在新商业时代所暴露出的弊端。而本文通过判决分析提出针对性建议也与新法部分所修之处契合。
赵晓寰,王倩[9](2017)在《元杂剧中的女道姑:迷失在道庵中的爱情和肉欲》文中认为元杂剧中道教的影响和道教特征的研究多聚焦在男性为主的救赎(度脱)主题,元杂剧中婚恋戏的研究的重点则集中在才子佳人(scholar-beauty)或才子名妓(scholar-courtesan)之间的浪漫关系上,鲜有人关注道姑婚恋的题材。本文旨在通过探讨元杂剧中离经叛道的道姑对世俗生活的向往与对性爱的渴望,以及她们对世俗女子婚姻的干预和撮和,来揭示元杂剧中所刻画的道观里的生活和爱情这一主题。为此,本文选择了四部杂剧作为文本分析与主题研究的对象——《鸳鸯被》《望江亭》《女贞观》和《竹坞听琴》。
毛歆[10](2017)在《药品检验实验室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为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药品检验实验室能力评价工具,深入了解实验室的能力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为加强能力建设从而提出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提供数据支撑,有必要将药品检验实验室的能力进行量性研究,构建一个科学合理的"药品检验实验室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相应的评价标准及评价方式,从而科学、有效、充分地评价药品检验实验室的综合能力。本研究通过文献综述和专家访谈法,总结归纳药品检验实验室能力的核心构成要素,初步构建实验室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框架;采取两轮德尔菲专家咨询对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修改和完善;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级指标权重,构建药品检验实验室能力评价综合模型,并对该模型进行信度和效度检验;利用建立的药品检验实验室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对青海省7个实验室进行实证性研究,并对调查及评价结果进行汇总分析。本研究构建的药品检验实验室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包括资源配置和技术能力2个一级指标,人力资源、仪器设备、基础设施、信息化建设、检验能力、检验工作量、能力验证和科研能力8个二级指标以及23个三级指标;建立的综合评价模型为Y=ΣW·Yi=(0.0800Y1+0.0441Y2+0.0243Y3+0.0655Y4+…+0.0319Y23)*10;选取青海省两级共 7个药品检验机构作为指标体系的实证研究对象,研究结果为:青海省各药品检验机构能力综合评分介于28.13-66.11分之间,省院得分明显高于州(市)级药品检验机构,州(市)级药品检验机构中,实验室B得分最高为39.38分,实验室D得分最低为28.13分;从8个二级指标的原始得分来看,能力验证和检验能力得分较高,信息化建设和检验工作量得分较低,成为导致综合能力较低的短板。本研究首次站在现代管理体系的平台上,构建了具有良好信、效度的药品检验实验室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评价结果可为实验室自身和监管者所用,为公正、客观、全面地评价药品检验实验室的能力提供了工具;通过应用构建的药品检验实验室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可以深入分析当前药品检验实验室能力的现状,并可依据评价的结果,调整资源配置方向,加强能力建设,全面提升综合能力。
二、与你有关的四部法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与你有关的四部法规(论文提纲范文)
(1)惠洪《石门文字禅》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由 |
二、研究现状综述 |
(一)惠洪生平研究 |
(二)惠洪思想研究 |
(三)惠洪《石门文字禅》研究 |
三、研究意义 |
四、研究目的与内容 |
五、研究重难点与创新点 |
六、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惠洪与《石门文字禅》编纂 |
第一节 惠洪其人 |
一、惠洪生平 |
二、惠洪着作 |
第二节 《石门文字禅》编纂 |
一、编撰者觉慈 |
二、《石门文字禅》体例 |
小结 |
第二章 《石门文字禅》分体阐释 |
第一节 《石门文字禅》之诗 |
一、咏史凭吊之作 |
二、参禅悟道之作 |
三、写景咏物之作 |
四、交游唱和之作 |
第二节 《石门文字禅》之文 |
一、赞颂佛、菩萨、高僧之作 |
二、记载佛寺庙宇的修建之作 |
三、阐释佛学义理的见解之作 |
四、阐释“文字禅”思想之作 |
五、阐释僧史观之作 |
六、品评诗文字画之作 |
第三节 《石门文字禅》之词、赋、偈颂 |
一、词 |
二、赋 |
三、偈颂 |
小结 |
第三章 《石门文字禅》思想阐释 |
第一节 《石门文字禅》“文字禅”思想 |
一、惠洪对觉慈命名的认可 |
二、惠洪倡导“文字禅”的原因 |
三、惠洪“文字禅”思想 |
第二节 《石门文字禅》“仿史传”的僧史观 |
一、惠洪修僧史的初衷 |
二、惠洪僧史撰述思想 |
三、惠洪僧史撰述体例 |
第三节 《石门文字禅》“游戏翰墨”的创作思想 |
一、“游戏翰墨”的源头——“游戏三昧” |
二、惠洪“游戏翰墨”的表述 |
三、惠洪“游戏翰墨”的实践 |
第四节 《石门文字禅》“妙观逸想”的艺术思想 |
一、“法眼” |
二、“画家”为“非画师” |
三、“有声画”与“无声诗” |
小结 |
第四章 《石门文字禅》“僧”性与“诗”性语言 |
第一节 “惟带禅和气者不佳,固其本业耳” |
一、佛教术语 |
二、佛教典故 |
三、佛教经典 |
第二节 “其文俊伟,不类浮屠语” |
一、化用典故 |
二、大量运用比喻手法 |
三、自创语句营造奇趣 |
小结 |
第五章 《石门文字禅》的流传及影响 |
第一节 《石门文字禅》版本流传 |
第二节 《石门文字禅》在书目、总目中的着录 |
第三节 《石门文字禅》内容在诗词文选本、笔记中的着录及其接受 |
一、诗 |
二、词 |
三、文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研究生期间的科研情况 |
(2)陕西传统村落保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上编综合研究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选题背景 |
1.2 研究范围与研究对象 |
1.2.1 研究范围 |
1.2.2 研究对象 |
1.3 相关概念界定 |
1.3.1 村落 |
1.3.2 历史文化名村 |
1.3.3 传统村落 |
1.4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4.1 国外传统村落保护研究历程 |
1.4.2 国内传统村落保护研究现状 |
1.4.3 目前存在问题 |
1.5 研究方法 |
1.6 研究思路与研究重点 |
第二章 陕西传统村落保护现状 |
2.1 中国传统村落空间分布概况 |
2.1.1 中国传统村落省级分布情况 |
2.1.2 中国传统村落区际分布 |
2.1.3 中国传统村落族际分布 |
2.2 陕西传统村落空间分布现状 |
2.2.1 市域分布 |
2.2.2 区际分布 |
2.3 陕西传统村落分布特征 |
2.3.1 局部聚集、整体分散 |
2.3.2 黄土高原、秦巴地区多,渭河平原少 |
2.4 陕西传统村落空间分布影响因素 |
2.4.1 自然环境因素 |
2.4.2 农业、手工业、商业发展水平 |
2.4.3 人口分布格局 |
2.4.4 历史文化因素的沉淀 |
2.5 陕西传统村落的分类 |
2.5.1 历史文化型 |
2.5.2 区域政治中心型 |
2.5.3 交通枢纽型 |
2.5.4 军事寨堡型 |
2.5.5 手工业、商业集聚型 |
2.5.6 山水格局生态型 |
2.6 传统村落保护现状评析 |
2.6.1 村落空间的衰败 |
2.6.2 城乡经济的不均衡发展 |
2.6.3 保护技术的滞后 |
2.7 传统村落保护中产生问题的原因 |
2.7.1 社会转型的时代背景 |
2.7.2 遗产价值的社会认知 |
2.7.3 管理体系的冗杂制度 |
第三章 陕西传统村落保护价值评估体系 |
3.1 陕西传统村落保护原则 |
3.1.1 村落保护的真实性原则 |
3.1.2 村落保护的整体性原则 |
3.1.3 村落保护的活态性原则 |
3.1.4 村落保护的可持续发展原则 |
3.2 陕西传统村落保护内容 |
3.2.1 村落保护与空间环境的协调发展 |
3.2.2 村落保护与现代文明的协调发展 |
3.3 陕西传统村落价值评估体系的建立 |
3.3.1 层次分析法 |
3.3.2 传统村落价值评估体系评估 |
3.3.3 传统村落价值综合评估体系参数及释读 |
3.4 基于AHP体系下陕西省传统村落价值评估 |
3.4.1 历史价值评估 |
3.4.2 文化价值评估 |
3.4.3 艺术价值评估 |
3.4.4 科学价值评估 |
3.4.5 社会价值评估 |
3.4.6 陕西省传统村落综合价值评估 |
3.5 小结 |
第四章 陕西省传统村落保护策略探析 |
4.1 关中地区传统村落保护策略 |
4.1.1 关中地区传统村落简况 |
4.1.2 关中地区传统村落现状评述 |
4.1.3 关中地区传统村落保护建议 |
4.2 陕南地区传统村落保护策略 |
4.2.1 陕南地区传统村落简况 |
4.2.2 陕南地区传统村落现状评述 |
4.2.3 陕南地区传统村落保护建议 |
4.3 陕北地区传统村落保护策略 |
4.3.1 陕北地区传统村落简况 |
4.3.2 陕北地区传统村落现状评述 |
4.3.3 陕北地区传统村落保护建议 |
4.4 小结 |
下编田野调查 |
第一章 关中地区传统村落 |
1.1 渭南市 |
1.2 咸阳市 |
1.3 铜川市 |
1.4 宝鸡市 |
第二章 陕北地区传统村落 |
2.1 榆林市 |
2.2 延安市 |
第三章 陕南地区传统村落 |
3.1 安康市 |
3.2 汉中市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3)清代八旗文人《诗经》接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关于清朝文人的《诗经》学研究 |
(一) 《诗经》学的定义 |
(二) 清代《诗经》学发展概况 |
(三) 清代《诗经》学成就举要 |
二、本论文选题意义 |
三、理论阐释与研究现状 |
(一) 中西方“接受”词义辨析 |
(二) “接受美学”含义辨识 |
(三) “接受美学”应用于《诗经》研究的合理性 |
(四) 选题研究现状 |
四、研究思路与章节设置 |
第一章 清代旗人接受汉籍经典的人文背景 |
第一节 文化双核心——旗人统治的根本策略 |
一、满文化——坚守“国语骑射”的民族核心 |
二、汉文化——治理天下的“道统”核心 |
第二节 八旗“儒化”的根本——儒学的崇尚 |
一、祭祀儒家先贤 |
二、编纂汉籍经典 |
三、兴建学校教育 |
四、完善科举体制 |
第三节 满洲本位——汉籍经典与“国语”翻译 |
一、“国语国书”与民族文化政策 |
二、“国语国书”与汉籍翻译文献 |
第二章 清朝皇室对《诗经》的接受与应用 |
第一节 作为教化文本的《诗经》——训谕大清臣民 |
一、康熙圣训与《诗经》传统 |
二、雍正圣训与《诗经》传统 |
三、乾隆圣训与《诗经》传统 |
第二节 作为儒学范本的《诗经》——经典再传承与中华“道统”命脉 |
一、雍正朝《钦定诗经传说汇纂》与清初“文治” |
二、乾隆朝《御纂诗经折中》的“汉学”特征 |
三、两部官方《诗经》学着作的学术思想转变意义 |
第三节 作为民族语译本的《诗经》——满洲核心的体现 |
一、《诗经》满文译本序言与旗人《诗经》学观 |
二、《诗经》满文译本的文学接受与翻译美学 |
第三章 接受视角下的八旗文人《诗经》学专着 |
第一节 肫图与《诗经》学 |
一、从自序看肫图的阐释立场 |
二、训释方法 |
三、《诗解正宗》的学术贡献 |
第二节 蒋绍宗与《诗经》学 |
一、“诗柄”与“知柄” |
二、《诗经》文学研究 |
三、《读诗知柄》的学术贡献 |
第三节 多隆阿与《诗经》学 |
一、“名物”治学观 |
二、考证名物,明辨喻义 |
三、《毛诗多识》的学术贡献 |
第四节 张玉纶与《诗经》学 |
一、古乐与古韵 |
二、注音方法 |
三、《毛诗古音学》的学术贡献 |
第四章 《诗经》与八旗文人的文学活动 |
第一节 八旗文人诗文评论中的《诗经》运用 |
一、学《诗》与学诗 |
二、评《诗》与评诗 |
第二节 八旗文人诗作中的《诗经》运用 |
一、“风”、“雅”的精神遗产 |
二、民族性视角下八旗文人诗的“赋”、“比”、“兴”修辞特征 |
三、《诗经》典故的运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致谢) |
(4)四部譬喻经中同义并列组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 |
一、解题 |
二、选题缘起及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内容 |
一、研究目标及创新点 |
二、研究内容 |
三、总体结构 |
四、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四部譬喻经同义并列组合概况 |
第一节 同义复词的产生与判定 |
一、汉语造词法:从音变造词到结构造词 |
二、汉语词汇复音化的原因 |
三、同义复词的产生原因与发展 |
四、如何判定同义复词 |
第二节 四部譬喻经中同义并列组合情况 |
一、对四部譬喻经中所用同义组合的情况统计 |
二、《旧杂譬喻经》中的新词 |
三、《撰集百缘经》中的新词 |
四、《贤愚经》中的新词 |
五、《杂宝藏经》中的新词 |
六、结论 |
第三节 佛经汉译用词所受中土文化的影响 |
一、魏晋南北朝佛教中国化进程的表现 |
二、译经语言现象所体现的中土文化特色 |
第三章 四部譬喻经中同义并列组合的多音节形式与同素异序词 |
第一节 四部譬喻经中的三音节同义连用 |
第二节 四部譬喻经四字句的构成 |
一、概念梳理 |
二、四部譬喻经四字句的构成 |
第三节 四部譬喻经中的双音节同素异序词 |
一、同素异序词形成的原因 |
二、影响同素异序词词序的因素 |
三、四部譬喻经中的同素异序词 |
四、同素异序词的作用 |
第四章 四部譬喻经中同义并列组合的词义感染及语义融合 |
第一节 四部譬喻经中词义感染现象的认知分析 |
一、词义感染与词义引申的区别 |
二、词义感染与缩略形式的联系与区别 |
三、词义组合同化的判定原则及认知分析 |
四、词义感染的语义归属 |
五、结论 |
第二节 同义组合关系中的类聚同步引申 |
一、瞻视 |
二、瞻养 |
三、庠序 |
第三节 佛教“敬”的内向语义发展与程朱持敬论 |
一、先秦儒家思想中的“敬”与程朱持敬论 |
二、佛教中“敬”之语义的内向性发展 |
三、佛教之“敬”与宋明儒学之“敬” |
第四节 同义并列组合的内部语义融合 |
一、同义复词内部构词语素的语义融合度 |
二、构词语素的常用义突显导致同义复词被替换 |
三、有不少沿用下来的同义复词保留较多古义 |
第五章 四部譬喻经所用同义并列组合在《汉语大词典》中的收释错失情况 |
第一节 《汉语大词典》误释的同义并列组合 |
第二节 《汉语大词典》失收的同义并列组合 |
第三节 《汉语大词典》所释义项缺失的同义并列组合 |
第四节 同义复词的释义方法探析 |
一、探讨释义模式的必要性 |
二、对于同义复词释义方法的两个疑问 |
三、同义复词释义的方法 |
附录: 四部譬喻经中的同义并列组合 |
主要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5)石漠化地区可持续发展法律问题研究 ——基于环境习惯法功能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现状及评述 |
一、研究现状 |
二、研究评述 |
第三节 研究思路及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石漠化地区可持续发展的现状考察及法律问题分析 |
第一节 石漠化地区可持续发展的现状考察 |
一、独特与恶劣的自然条件 |
二、独特与多样的生产生活方式 |
三、独特与丰富的地方性知识 |
第二节 石漠化地区可持续发展的法律问题分析 |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 |
二、石漠化地区可持续发展法律问题的现状描述 |
三、对石漠化地区可持续发展法律实施的反思与追问 |
第二章 石漠化地区环境习惯法的场域和惯习 |
第一节 场域与惯习的分析方法 |
一、场域与惯习 |
二、分析场域和惯习的必要环节 |
第二节 基于农耕社会与生计文化的场域和惯习 |
一、以农耕社会和生计文化为前提 |
二、石漠化地区环境习惯法的场域 |
三、石漠化地区环境习惯法的生态惯习 |
第三节 场域和惯习下的环境习惯法 |
一、石漠化地区环境习惯法 |
二、石漠化地区环境习惯法的功能 |
第三章 环境习惯法与石漠化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契合 |
第一节 价值取向、时空尺度与功能定位 |
一、价值取向与时空尺度 |
二、价值取向与功能定位 |
三、功能定位与时空尺度 |
第二节 环境习惯法与可持续发展的价值契合 |
一、基于人的生存和发展的价值契合 |
二、基于环境、社会和资源可持续的价值契合 |
第三节 环境习惯法与可持续发展的时空契合 |
一、环境习惯法与可持续发展的时间契合 |
二、环境习惯法与可持续发展的空间契合 |
第四节 环境习惯法与可持续发展的功能契合 |
一、功能契合的前提:惯习系统的双向运行与回应型价值 |
二、功能契合的实现:从回应型价值到回应型法 |
第四章 环境习惯法对石漠化地区可持续发展法律实施的补充 |
第一节 环境习惯法与实定法的体制承接 |
一、环境多元主体:乡村治理场域中的客观现实 |
二、环境多元共治:乡村治理场域对多元主体的遴选 |
三、乡村环境自主治理:回应型法让民间自组织发挥作用 |
第二节 环境习惯法与实定法的机制关联 |
一、生态破坏民间救济与司法救济的结合 |
二、民间群体利益表达和环境公众参与的契合 |
第三节 环境习惯法与实定法的制度对接 |
一、民间风水禁忌与生态红线制度的契合 |
二、民间耕作习俗与开发者养护制度的关联 |
三、民间“江步”“放浪”制度与倾斜保护制度的暗合 |
四、兼论环境习惯法与实定法制度的冲突解决 |
结语: 境习惯法与可持续发展价值的实现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后记 |
(6)元代汉族妇女地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言 |
一、研究目的及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重点及创新点 |
四、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元代汉族妇女的家庭生活 |
第一节 家庭日常生活 |
一、在室女 |
二、出嫁妇 |
第二节 家庭地位 |
一、未嫁女 |
二、为妇 |
三、为母、为婆 |
四、为妾 |
第二章 元代汉族妇女的社会法律地位 |
第一节 元代汉族妇女的婚姻 |
一、结婚 |
二、休离 |
三、再嫁 |
第二节 元代汉族妇女的继产权 |
一、奁产析财 |
二、户绝承继 |
三、寡妇继产 |
第三节 谋生权——“抛头露面”的妇女 |
一、从事商业活动的女子 |
二、女性手工业者 |
三、“三姑六婆” |
四、娼、优女子 |
五、妇女地位提升的原因 |
第三章 元代汉族妇女的身体 |
第一节 身体的美化 |
一、缠足 |
二、化妆 |
第二节 接受医护 |
一、生病时接受的医护 |
二、生育保健与护理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至正条格》词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凡例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至正条格》及其语料性质 |
第二节 《至正条格》研究现状 |
第三节 《至正条格》词汇研究意义与方法 |
第二章 《至正条格》普通词语研究 |
第一节 新生普通词语概述 |
第二节 新词 |
第三节 新义 |
第三章 《至正条格》法律词语研究 |
第一节 法律词语概述 |
第二节 诉讼类 |
第三节 拘禁类 |
第四节 审判类 |
第五节 其它类 |
第四章 《至正条格》外来词研究 |
第一节 《至正条格》外来词概述 |
第二节 《至正条格》中的蒙古语词语 |
第三节 “赤”类蒙古语词语 |
第五章 《至正条格》校点辨正 |
第一节 校勘辨正 |
第二节 标点辨正 |
引用文献 |
参考文献 |
电子文献 |
俗字表 |
后记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8)移动电商领域不正当竞争案件的司法裁判研究 ——以中国裁判文书网59份判决书为样本(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问题的缘起 |
2 移动电商领域不正当竞争的异质化探析 |
2.1 异于传统电商之移动电商新特征 |
2.1.1 不再囿于时空 |
2.1.2 集个性化数据 |
2.1.3 具有聚合效应 |
2.2 衍生的竞争行为较传统之不同点 |
2.2.1 表现形式迥异 |
2.2.2 对用户行为选择的更多限制 |
2.2.3 对证据机制的更艰挑战 |
2.2.4 对法官技艺的更高要求 |
3 移动电商领域不正当竞争的司法裁判分析 |
3.1 宏观视角:所采样本的实证分析 |
3.1.1 以时间和地域为参数 |
3.1.2 以案由为参数 |
3.1.3 以被诉行为所涉的模块为参数 |
3.1.4 以判决依据为参数 |
3.1.5 以原告胜诉率为参数 |
3.2 微观考察:判决依据及理由的运用歧义 |
3.2.1 法法之间关系的歧义 |
3.2.2 竞争关系考察之歧义 |
3.2.3 竞争行为正当性判断之歧义 |
4 移动电商领域不正当竞争裁判困境的理论溯源 |
4.1 知识产权法及反不正当竞争法之关系剖析 |
4.1.1 规范层面:法条竞合或想象竞合 |
4.1.2 责任层面:竞合或独立 |
4.2 竞争关系判定之理论廓清 |
4.2.1 是否为前提 |
4.2.2 标准之厘定 |
4.3 不正当性的判断存疑之原因考察 |
4.3.1 一般条款本身具抽象性及伦理性 |
4.3.2 法官陷入适用困境和论证困境 |
4.3.3 司法配套机制不完善 |
5 完善移动电商领域不正当竞争的裁判制度之建议 |
5.1 细化一般条款以遏制泛道德化现象 |
5.1.1 填补一般条款 |
5.1.2 明晰认定标准 |
5.2 审慎法官裁判以走出现实困境 |
5.2.1 严格适用程序 |
5.2.2 加强说理论证 |
5.3 升级配套机制以弥补缺失 |
5.3.1 提升审判级别 |
5.3.2 优化电子证据机制 |
5.3.3 建立案例族谱 |
6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目次 |
作者简介 |
(9)元杂剧中的女道姑:迷失在道庵中的爱情和肉欲(论文提纲范文)
一、媒婆剧 |
二、思凡剧 |
三、道姑的人物角色特征及其戏剧功能 |
结语 |
(10)药品检验实验室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药品检验实验室能力评价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与现有评价体系的关系 |
1.3 研究目的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5 技术路线与研究框架 |
第二章 药品检验实验室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2.1 药品检验实验室能力评价的理论基础——能力理论 |
2.1.1 能力的定义 |
2.1.2 组织能力的定义及其起源发展 |
2.1.3 核心能力 |
2.1.4 动态能力 |
2.1.5 能力与资源的关系 |
2.1.6 能力的要素 |
2.2 指标体系建立的方法学基础 |
2.2.1 指标体系的功能和构建原则 |
2.2.2 文献综述与专家访谈法 |
2.2.3 德尔菲法(Delfi法) |
2.2.4 层次分析法 |
2.3 德尔菲专家咨询调查问卷的形成基础 |
2.4 德尔菲专家咨询结果 |
2.4.1 咨询专家的基本情况 |
2.4.2 专家积极系数、权威系数和协调系数 |
2.5 第一轮专家咨询结果 |
2.6 第二轮专家咨询结果 |
2.7 指标权重的确定 |
2.7.1 层次分析法确定各级指标权重 |
2.7.2 确立各级指标的组合权重 |
2.8 指标体系的测量学属性评价 |
2.8.1 指标体系的信度 |
2.8.2 指标体系的效度 |
第三章 药品检验实验室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实证性研究 |
3.1 研究对象 |
3.2 制定评价工具 |
3.3 设定评分标准 |
3.4 调查实施 |
3.5 赋权得分 |
3.6 整体评价 |
3.7 8方面能力评价 |
3.7.1 人力资源 |
3.7.2 仪器设备 |
3.7.3 基础设施 |
3.7.4 信息化建设 |
3.7.5 检验能力 |
3.7.6 检验工作量 |
3.7.7 能力验证 |
3.7.8 科研能力 |
3.8 基于实证研究结果的实验室能力诊断 |
3.8.1 整体能力水平判定 |
3.8.2 影响整体能力水平的原因诊断 |
3.8.3 药品检验实验室能力建设规划与政策建议 |
第四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附件 |
学位论文自愿预先检测申请表 |
四、与你有关的四部法规(论文参考文献)
- [1]惠洪《石门文字禅》研究[D]. 向光会. 西华师范大学, 2020(01)
- [2]陕西传统村落保护研究[D]. 魏唯一. 西北大学, 2019(01)
- [3]清代八旗文人《诗经》接受研究[D]. 杨一男. 中央民族大学, 2019(10)
- [4]四部譬喻经中同义并列组合研究[D]. 施晓风. 山东大学, 2018(02)
- [5]石漠化地区可持续发展法律问题研究 ——基于环境习惯法功能视角[D]. 赵翔.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8(04)
- [6]元代汉族妇女地位研究[D]. 郭瑜琛. 内蒙古大学, 2018(12)
- [7]《至正条格》词汇研究[D]. 王阳. 华东师范大学, 2018(02)
- [8]移动电商领域不正当竞争案件的司法裁判研究 ——以中国裁判文书网59份判决书为样本[D]. 俞灵灵. 中国计量大学, 2018(02)
- [9]元杂剧中的女道姑:迷失在道庵中的爱情和肉欲[J]. 赵晓寰,王倩.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 2017(06)
- [10]药品检验实验室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D]. 毛歆. 沈阳药科大学, 201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