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血缘地缘文化与华侨华人及其社团(论文文献综述)
林明太[1](2020)在《妈祖文化在越南的传播与交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研究中越妈祖文化的传播交流,对促进中越国家间民心相通,推动双方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合作具有重要意义。妈祖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庇护神,从宋元尤其明清时期起,其信仰文化通过海上贸易往来、中国沿海地区移民等路径传播至越南,经过几百年融合发展,演化发展出华人、越南人、明乡人三个有一定差异又有交叉影响的妈祖信仰文化系统,成为越南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近代受各种因素影响,两国间妈祖文化传播交流基本中断,"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又逐渐恢复交流。今后可以通过广泛与越南各妈祖宫庙及其社团组织建立联系,积极发挥妈祖文化在促进中越两国民心相通方面的重要作用,为推进两国合作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提供服务。
杨鑫[2](2019)在《当代英国华侨华人社团发展研究(1978-2010)》文中研究指明华侨华人社团、华文学校和华文报刊,是华侨华人社会的三大支柱,而华侨华人社团是华侨华人社会的核心和缩影,是华侨华人社会发展的力量源泉。与此同时,华侨华人社团的发展演变是与华侨华人社会的变迁同步的。1978年以前,英国华侨华人社团的发展主要有三个时期:二战前以华侨海员或劳工为主要成员的早期社团组织;二战期间,以抗日救国为主要目标的社团组织;战后至1978年期间,以餐饮从业者为主体的社团组织。不过,在1978年以前,英国华侨华人的人数较少,因而华侨华人社团发展较为缓慢。伴随1948年《英国国籍法》等法案的颁布,加之中国于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中国大陆、港澳台等地的居民以家属团聚、留学生、投资移民等方式移居到英国,加上大量印支难民前往英国,使英国的华侨华人人数急剧增加。截至2010年,英国的华侨华人已达60万,而华侨华人是华侨华人社团建立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因此,英国华侨华人人数的大量增加,促使各类新社团不断涌现,社团的组织形态、功能模式等都发生了显着变化,而社团类别则更加多元化,专业社团也异军突起,并且还出现了新型社团组织——华人社区中心。社团呈现出规模化、本土化、跨国化、专业化等发展趋势。当代英国华侨华人社团的快速发展对协调英国华侨华人族群的内部关系、促进华侨华人更好地融入到英国主流社会、加强中英两国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合作等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上官小红[3](2018)在《民国时期福建侨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民国时期福建省政府陆续出台了一系列华侨政策,分别在侨乡与海外展开了侨务工作。论文以现有档案资料为基础,对此展开较为系统的研究。绪论部分介绍了问题的缘起与研究现状等基本问题,指出民国时期中央政府的研究成果较为丰硕,而侨乡政府的华侨政策与侨务工作是研究的薄弱环节。闽省政府施行的侨政是基于海外华侨的重要性。因此,第一章主要阐述这一时期闽籍华侨在海外的人口规模约占世界华侨华人总数的三分之一,大量集中于东南亚;其经济实力颇为可观;闽籍华侨在海外的华侨教育与华文报纸方面的起步较早,发展迅速,而闽属社团与闽籍侨领亦在华侨社会中有重要的影响。第二章则论述民国时期福建省侨务机构的历史沿革及其职责、机构自主性等,这些机构处理的侨务工作以侨乡事务为主,海外事务相对较少。论文将华侨政策与侨务工作分为侨乡施政与海外侨政两个部分。福建省府的侨乡施政内容较多,为保持章节平衡,故将其分为上下两章,第三章与第四章包括了出入境管理制度的演变与完善,尤其是战时兵役制度对华侨出入境的影响尤大;省府争取侨汇,动员与鼓励华侨汇寄侨款,支持银行与邮局介入侨汇工作,疏导战时侨汇汇寄阻隔,清理积压侨汇等;省府积极传达中央政府对华侨投资的鼓励政策,并因地制宜地制定福建省的鼓励政策,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之下,引导华侨积极参与不同行业的投资,如战时的矿产、垦殖等,并承诺为华侨回国投资之实业提供便利与保护;倡导侨办教育,出台褒奖华侨兴资办学的政策,并对这些私立学校加强监管,要求设立校董会并向政府立案,鼓励华侨配合政府开展五年教育计划;为弥补侨务机构的不足,省府对归侨团体加强管控并使之协助政府处理侨务工作,如处理华侨出入境手续、协助赈济侨胞及引导华侨等工作;太平洋战争后,华侨大量回国,省府积极开展救济困难归侨侨眷的工作,设立了许多临时救济机构,负责救济工作,包括紧急救济与生产救济;为赢取海外闽籍华侨的侨心,保护归侨侨眷无疑是重中之重的工作,保护其免受勒索与压迫,处理侨民诉讼案件,除此之外,采取一些针对归侨侨眷的优惠政策等。第五章是关于民国时期的福建海外侨政。从第一章中民国时期海外闽籍华侨侨情可知,闽籍华侨社会及其社团组织等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中央政府对海外闽属社团加强管理,在此基础上,省府努力争取华侨社团的支持,交由其主导劝募工作,并利用其宣传闽省政,福建省政府的海外侨务工作离不开闽属华侨社团的支持与配合,闽属华侨社团也借此提出省府改善侨乡政治等。海外宣慰、宣传亦是侨乡政府追求经济利益与争取侨心的重要工作;民初,闽省府积极呼吁外交部交涉荷属华侨升旗被虐案,闽省民政厅第四科还发表了保护海外闽侨的声明,战后吁请保护荷属华侨等。论文认为侨乡政府施行华侨政策是为了实现政治目标与经济目标,基于此,第六章对上述华侨政策及施政情形进行效果分析,认为福建的侨政以侨乡政策为主,争取侨汇、鼓励华侨投资、倡导侨资兴学、管理归侨团体等内容有明显的成效。但在管理出入境侨民、保护归侨侨眷等内容中难以落实到位,尤以争取侨心之关键的保护归侨侨眷的政策弊端最为显着。侨乡施政在经济上获得了不错的效果,但在政治上则少有成效。而海外侨政则受制于各种因素,使侨乡政府难以插手,仅能通过对海外侨团的管理与宣慰、各种途径的宣传及少有的保护华侨措施以加强其向心力,获得一定的效果,但保护海外华侨的效果并不显着。
黄文波,苏妙英[4](2017)在《风雨兼程三十载:《八桂侨刊》研究述评(1987—2017)》文中研究表明《八桂侨刊》自1987年创刊以来,截至2017年底,已经走过了30年的风雨路程。30年来,国内学界对华侨华人研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华侨华人学科业已成为一门综合性的显学。《八桂侨刊》在发展的道路上,坚持原办刊宗旨,紧密关注华侨华人历史与现状问题,搭建研究平台,进行学术交流,传递侨情资讯,促进了华侨华人学科的繁荣。
吴莹[5](2013)在《异域与本土:近代英属马来亚华侨教育百年发展研究 ——兼论其对闽省侨乡教育的辐射(1840-1941)》文中研究说明英属马来亚殖民地时代终结之前,大批华人侨居马来亚。早期英国殖民政府对华人的母语教育置之不理,采取顺其自然的态度。十九世纪中叶,马来亚华人自发组织兴办华侨教育,开办家塾、私塾,创设义学、书院等,其办学形式和教育内容基本是对中国本土旧式教育的移植与仿创。伴随国内民族主义的兴起和新式教育的变革,异域英属马来亚华侨教育在其带动下也逐步转型与发展。华侨教育规模不断扩大,学校和学生数量剧增;从学前教育到中等教育,教育级别梯度延伸;新式教育逐步改良完善,女子教育全面展开;师范教育不断发展,职业教育受到重视,教育类型日趋多元化。在马来亚华校突飞猛进之时,英殖民当局对马来亚华侨教育从放任自流转为加强管制,蓄意限制并控制迅猛发展的华校。英属马来亚爱国侨胞团结起来,度掀起声势浩大的反抗运动。为争夺华侨势力,清政府对英属马来亚的华侨教育相当关注,遣派视学,褒奖兴学。民国政府基本沿承清末华侨教育的管理方式,同时又新增海外侨教专门管理机构、侨校调研、立案和立法等新元素,华侨教育管理逐步走向正轨。此外,近代驻外领事、华侨领袖绅商、帮派社群民众、华社知识分子和有识之士等也是马来亚华侨教育不断发展的推动力量。英属马来亚华侨教育是中国本土教育体制在异域的延伸,随国内教育变革而变更,以中国的教育制度为依归。其学制取自国内,教师大多来自内地,在教学内容、课程设置、管理方式上都仿照中国本土的模式。课程设置以祖国历史文化为主体,兼顾侨居地经济发展要求的实际情形,重视英语和自然科学、实用技术课程。教科书与国内基本保持一致,内容上呈现出宣扬中华民族爱国意识与注重对祖国文化认同两大特色。马来亚华校的运作凸显社群化特征,其载体主要是以血缘为纽带的宗亲组织和以地缘为基础的帮派组织,创立并兴办以华校为主的华文教育。社群化运作的基本模式实质为华人社团组织、华校和华商三者间的互动,其对华校的发展张力与合力并存。如同追随国内教育,受国内教育思潮牵引,使马来亚华校具有中华内核一般,英属马来亚华侨教育对闽省侨乡教育的反哺与辐射也清晰可见。近代闽省侨办教育体系的建构与海外华侨的慷慨捐助密不可分。华侨学校的经费主要得益于华侨或侨属的捐助,依赖于个人或团体的捐款、学杂费与学校经营收入、校友捐赠,少量来自国内与侨居地政府的补助。就其来源内容及其筹措形式而言,经费来源的主体和地域广泛,华侨捐资的具体形式多样,社会筹措形式多元化。与经费来源密切相关,华侨学校的管理体制主要依据创办者或资助者与学校的关系,管理模式主要有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和单一的校长负责制两种。宏观而言,英属马来亚华侨在本土侨乡营造了良好的捐资兴学氛围,促进了新式思想的传播,改善了闽省的教育面貌;微观来看,异域华侨教育的实践与经验为闽省侨办学校注入外向型与现代性因子,使其具有侨之特色。英属马来亚华侨身处异邦,备受欺凌,眼界又相对开阔,对教育的认识不断深化,教育功能在此背景下被赋予新的内涵。他们积极捐资兴学实质是作为中华民族一份子爱国意识的体现,也是其主动自觉地维护和传承中华历史传统的文化自觉的具体表达。陈嘉庚、林文庆等华侨在异域与本土倾资兴学、办学数十年,逐步形成富有远见的教育观和颇具特色的办学理念。对此深层探究,故乡情怀的归属感、兴国救国的责任感、文化传承的使命感,及宗亲意识和乡土情结是促使他们在海内外兴办华侨教育的内在动力源泉。
吕涛[6](2013)在《民国时期青田华侨群体研究》文中指出青田县恶劣的自然环境是致使青田人陷入贫困的主要原因,山多地少、土壤贫瘠、自然灾害多样而频繁等都是其重要表现;民国时期战乱频仍的时代特点,又加剧了他们的贫苦程度,在自然与社会的双重压力下,县人苦不堪言,走出去是他们得以生存的唯一出路。丰富而独特的区域文化在青田石雕的媒介下,开始引导县人另谋出路,重商主义、移民传统、不安分的性格等都是他们到海外谋生的深层原因。青田华侨怀揣着梦想踏出国门,走向了一个据说是“天堂”的完全陌生的境地。他们主要分布在全球的44个国家和地区,主要集中在欧洲的法国、俄罗斯、意大利、德国、奥地利等,亚洲的日本、新加坡、越南、马来西亚等,美洲的美国、巴西等。出国谋生不是一个简单的行动,需要具备一定的经济条件,对于贫困的青田人来讲,他们只能集全家之力供一人出国,即使这样很多人也凑不够出国的盘缠,只能铤而走险,采取不合法的途径出国,此种情况在当时是有发生。欧战招募华工为青田人出国谋生提供了绝好的机会,而且绝大多数战后留在法国继续打拼,这为后来青田人的出国谋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亲带亲”、“邻带邻”的出国模式使得青田华侨在海外能够相互照应,相互帮助,老华侨帮助新华侨找工作、住处以及资金支持都是常有之事。随着青田人出国谋生者越来越多,青田华侨群体逐渐形成。从性别结构看,民国时期,青田华侨基本是“清一色”的男性,女性极少,只有7人,这也是由男性自身的特点以及客观社会环境决定的;从年龄结构看,青田华侨以青壮年占据绝大多数,老人与未成年人基本没有,海外谋生的冒险性决定了这一状况;从知识结构看,青田华侨一般文化程度比较低,但诸多人拥有专业技能;从职业结构看,青田华侨一般从事行商、餐馆、洗衣房等服务型行业,这是由青田华侨自身的综合条件决定的。在海外的打拼,青田华侨都是从最底层的低级职业开始,积累资本,等有了一定的经济基础之后,就开始往更高级的职业发展,从行商小贩到坐商的转变就是这种路径。需要强调的是,从低级职业到高级职业的转变,对于不同的人情况是不一样,大部分青田华侨的转变时间都是比较长的,甚至其中很多人自出国到回国也没有具备转变的条件,有的则很快转变,成为青田华侨中的佼佼者。纵观整个民国时期的青田华侨,他们中有相当一部分人未能完成转变,在完成转变的那部分人中,真正做大做强的也寥寥无几,因此可以说青田华侨在民国时期基本都在从事着中低级的职业。由于青田华侨从事职业的原始积累性,使得他们基本处于温饱状态,衣服破旧,不讲卫生,居住环境恶劣,物质生活是相当凄惨的,而且基本没有精神娱乐,即使有也是喝酒、打牌等单一、枯燥的形式,这是一般青田华侨的状态,同时,还有的青田华侨赌博、嫖娼,但只是少数;当然,对于极少数发展较好的青田华侨来讲,他们有着比较优越的物质生活,而且精神娱乐也较丰富,他们融入侨居国的主流社会,接受当地的文化,同时也保持自身的中国文化,呈现出精神娱乐的中西合璧性,但这毕竟是极少数。青田华侨的婚姻生活,可以说是多样性的,从婚姻形式看,有本土婚姻,也有异国婚姻,同时还有不婚人群,而且青田华侨本土婚姻的数量远远多于异国婚姻的数量;从婚姻生活看,本土婚姻生活以凄苦为最显着特征,异国婚姻生活既有家庭的圆满,又有中途的破裂;从本质上讲,本土婚姻生活的状况是陈腐社会的直接产物,异国婚姻生活状况的形成既有个人的因素,也有客观社会造成的无奈,但它把青田与世界联系在一起使青田真正开始走向世界的作用是巨大的。由于大部分青田华侨的形式是本土婚姻,其凄苦性决定了青田华侨群体婚姻生活总体的不如意性。同时,侨居国人民的压迫与歧视,用人单位的不公平待遇,都使他们发展受限,为了改变这种境况,他们组建各式侨团,团结起来共同抵御不公与压迫,在当时侨团确实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无法从根本上改变上述境况。“弱国无外交”的亲身体会,使青田华侨更具爱国意识,在国家危难,民族独立受到威胁的情况下,他们挺身而出,或亲自奔赴前线,助阵杀敌,或捐款捐物支援前线战争,他们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应有的贡献。青田华侨的大量出国也一定程度上带动了侨乡经济的发展,侨汇事业的兴起并逐步发展就是例证,可以说这是青田华侨为家乡作出的不自觉的贡献。
寇海洋[7](2013)在《当代华人社团的变化 ——以美东地区新兴同乡会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海外华人群体结构与华人社会的变化,当代华人社团出现了新的变化。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地缘性社团——同乡会,也出现了显着变化,对海外华人社会和祖籍地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前人的研究成果多局限于对早期地缘社团及个别新兴组织的论述,尚未对这类新兴同乡会以某一区域为例作一整体分析。笔者在前人研究基础上,通过搜集大量资料,试图对这一问题作较为客观全面的探究。本文是以当代华人社团的变化为研究对象,选取社团中较为普遍的地缘性社团——美东地区新兴同乡会为例,分析这类地缘性社团的历史沿革、功能演变及与祖籍地的互动关系,以图加深对华人社会新侨情的了解。本文首先从当代华人社团的变化入手,阐述了新型社团与传统社团的区别与联系,解释选取美东地区新兴同乡会为案例的缘由。其次,观察近几十年来新兴同乡会的成立状况,认识这一组织的宗旨、结构与经济来源,解读其换届信息,阐述当地与祖籍国官方态度。最后,论述这一地区新兴同乡会的主要社会功能,研究其与祖籍地的互动关系,总结同乡会的功能演变趋势,展望这一基础型地缘社团的前景。
熊耘卉[8](2011)在《新时期湖南省侨联组织海外联谊工作研究》文中认为侨务工作是党和国家一项长期的战略性工作。在充满机遇和挑战、经济全球化、高科技日新月异的21世纪,许多管理事务已经超过了传统行政区域的限制,国内、国际区域间的公共问题日益凸显。由于华侨华人遍布全球,侨务工作无疑对提升区域整体竞争力有着不可忽视的意义。因此研究如何开展好海外联谊工作,是湖南省侨联组织要深入探讨的问题。海外联谊工作贯穿于侨务工作的始终。本文结合新时期华侨华人呈现出新特点的社会网络分析,根据目前湖南省开展海外联谊工作的现状,以非政府组织理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理论和社会网络理论为支撑,通过借鉴印度侨务工作经验,学习沿海侨务资源大省福建侨联、广东侨联海外联谊工作的成功经验,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湖南省侨联组织开展海外联谊工作的思考。主要内容有:营造“大侨务”管理格局,形成开展海外联谊工作的整体合力;拓宽海外联谊工作渠道,构建我省海外联谊工作的新机制;重视海外华人社团的驱动作用,充分发挥华侨华人社团跨域性社会网络优势;抓政策法规维权助推海外联谊,借鉴印度侨务政策立法经验,实行华裔卡制度、“海外中国人日”和杰出贡献奖,对海外重点人实行“双重国籍”,为开展海外联谊工作提供便利条件,确保侨务资源的科学可持续发展。本文对于加强海外联谊工作方面的建议有:强化侨务立法;完善国内华侨华人的社会化渠道;重视海外华人社团对于跨国网络构建的驱动作用和争取华裔新生代的文化认同。
徐文永[9](2010)在《青田华侨华人与侨乡社会变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华侨华人与侨乡社会的变迁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已为学界所公认。海内外学者已经从不同角度对此作了相当深入的研究,这些研究无疑构成了本文赖以展开和论述的基石。本文试图对青田籍华侨华人与其祖籍地浙江省青田县的社会变迁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做出梳理,以求进一步深化对浙南乃至浙江侨乡的研究。本论文由绪论、正文、结语三部分组成。绪论部分在进行学术史回顾的基础上简要说明了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研究创新等。正文共分四章,第一章对青田海外移民的历史进程进行了回顾,并对青田侨乡社会的形成和发展过程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第二章阐述了青田侨乡的经济变迁及华侨华人在其中的作用及其互动关系。第三章首先分析了侨乡地域文化、侨乡文化及其相互影响和作用,然后从侨乡社会习俗的嬗变、侨汇和华侨华人捐赠公益事业、侨乡留守儿童教育及其思考等方面分析了青田侨乡在历史长河中所发生的剧烈社会变迁和随之带来的影响。第四章对地方政府、侨联的侨务活动,青田侨团和华侨华人的参政议政进行了分析和探讨。本文结语部分就青田华侨华人与侨乡社会变迁问题进行了归纳总结。本文选题拟将研究范围限定于以青田籍华侨华人与侨乡社会的变迁研究。试图解决以下问题:1)通过对青田海外移民演变的历史轨迹和规律的分析,探讨青田侨乡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及其影响;2)通过对青田华侨华人与侨乡经济社会变迁的互动关系的分析,为地方经济社会未来发展提供思考和建议。
杨宏云[10](2009)在《20世纪80年代以来印尼棉兰的华人社团与社团领袖》文中研究指明本文选择印尼北苏门答腊省棉兰市的华人作为研究对象,重点在于该市的华人社团和社团领袖。本人曾前往棉兰进行田野调查,走访了一些当地华人并整理了访谈录,收集了一些当地华人社团的第一手资料,它们构成了本文论述的重要基础。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苏哈托政府对华人限制政策的逐渐放松,华人社团开始缓慢复兴。1998年苏哈托政府在金融危机和社会动荡冲击下垮台,印尼开始了其民主化进程,华人社团重新获得发展机遇。那些此前即已实际存在的华人团体,为适应社会环境的变化,不仅在名称,甚至在功能上都有了较大的改变和调整。那些此前尚不存在的团体,也以和传统社团全然不同的面目出现。笔者试图探讨的是,在历经长期的文化同化和社团禁锢之后,棉兰华人为什么要重建社团?在经历一系列的反华、排华打击,华人社团的基础遭到严重削弱后,他们建立社团的目的和意义何在?这些重获生命力的社团,其结构与功能有什么变化?其领袖又具有何种特质?作为领袖的个人又有哪些类别?掩盖在纵横交错的社团网络下的领袖个人关系又是怎样的?棉兰华人社会、华人社团、社团领袖三者的关系如何?与印尼其他地方相比,棉兰华人社团及其领袖有什么特点?所有这些问题,都将在本文中得到回答。全文主要围绕社团与社团领袖两个中心,共分六章展开分析论述,然后在此基础上有所总结。第一章绪论,阐明了本文的问题意识、研究思路、采用的理论和方法以及研究的意义,并对本文所使用的概念与术语进行了界定和说明。第二章学术史回顾,对相关领域的学术史与学术动态进行了回顾,并予以简单的评论。第三章概述印尼华人与棉兰华人的历史。第一节主要是对印尼华人历史脉络的分析。第二节是对本文所要研究的棉兰华人历史的概述,指出棉兰华人作为印尼华人的一部分,它的发展演变既有共性又有个性。本节针对其个性亦即独特性进行了分析。第四章论述了棉兰华人社团自20世纪80年代至21世纪最初几年的发展演变历程,探讨了它们的结构与功能,指出了它们在结构、功能上的新特点,以此说明华人社团的与时俱进。第五章着重分析棉兰华人社团领袖的类型、所具有的历史与地域特征,以及领袖间的个人关系。本章采用“内关系”与“外关系”的概念,论述了社团领袖对一系列关系的建构与运用。第六章对棉兰华人社会、华人社团、社团领袖三者的互动进行了阐释,其时间范围涵盖了历史与现实,并对未来作了预测。在全文总结的基础上,本章还对印尼华人研究提出了一些值得深究的问题。学术界尚未对印尼棉兰华人进行系统的研究,本文试图对这一课题有所开拓和贡献。
二、血缘地缘文化与华侨华人及其社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血缘地缘文化与华侨华人及其社团(论文提纲范文)
(1)妈祖文化在越南的传播与交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越南妈祖文化的现状 |
(一)南部地区的妈祖文化 |
(二)中部地区的妈祖文化 |
(三)北部地区的妈祖文化 |
二、妈祖文化在越南传播交流的路径与机制分析 |
(一)宋元明时期的海洋贸易、移民及郑和七下西洋初步将妈祖信仰文化传播至越南 |
(二)明末清初反清人士移民较大规模地将妈祖信仰文化带至越南 |
(三)清代及民国时期华人移民扩大妈祖信仰文化在越南的传播 |
(四)现代“一带一路”倡议推动中越妈祖文化传播交流 |
三、妈祖文化在越南传播发展的特征 |
(一)华人妈祖信仰文化系统 |
1、华人供奉妈祖的方式主要有民间信仰庙宇、佛教寺院、私人家庭等三种 |
2、华人内形成潮州人、广东人、海南人、福建人、客家人五大妈祖信仰文化子系统 |
3、华人妈祖宫庙与各自宗乡会馆常融为一体 |
4、华人妈祖信俗活动在华人传统基础上融汇了越南当地特色 |
(二)越南人妈祖信仰文化系统 |
1、受华人影响接受并形成越南人妈祖信仰文化系统 |
2、越南人供奉妈祖的方式也是私人家庭、佛教寺院、天后庙三种 |
3、越南人妈祖信俗活动具有鲜明的越南式特色 |
(三)明乡人妈祖信仰文化系统 |
1、长期受越南文化影响形成混合型的明乡人妈祖信仰文化系统 |
2、明乡人天后宫建筑风格已呈越南化,但仍具有宗乡会馆族群凝聚功能 |
3、妈祖信俗活动保留有一定华人传统特征,但更具有越南当地特征 |
四、加强中越妈祖文化传播交流的对策与建议 |
(一)广泛与越南各妈祖宫庙及其社团组织建立联系 |
(二)积极发挥妈祖文化在促进中越两国民心相通方面的重要作用 |
(2)当代英国华侨华人社团发展研究(1978-2010)(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综述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与结构 |
1.4 本文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2 当代英国华侨华人社团发展的背景 |
2.1 1978 年以前英国华侨华人社团的发展状况 |
2.2 1978 年至2010年英国华侨华人人数的增加 |
3 当代英国华侨华人社团的发展变化 |
3.1 社团数量的增加 |
3.2 社团成员的多样化 |
3.3 社团类别的多元化 |
3.4 新型社团组织的出现 |
3.5 社团功能的转变 |
4 当代英国华侨华人社团的发展趋势 |
4.1 社团规模化 |
4.2 社团本土化 |
4.3 社团跨国化 |
4.4 社团专业化 |
5 当代英国华侨华人社团发展所产生的影响 |
5.1 华侨华人社团发展对英国的影响 |
5.2 华侨华人社团发展对中国的影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3)民国时期福建侨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三、研究框架与研究方法 |
四、本文创新 |
五、相关概念界定 |
第一章 民国时期海外闽籍华侨概况 |
第一节 民国时期闽籍华侨数量估算与海外分布 |
第二节 闽籍华侨的经济地位与职业结构 |
第三节 闽籍华侨的文教社团及其影响力 |
第二章 民国时期福建侨务机构设置与侨务理念的演变 |
第一节 福建暨南局的兴废 |
第二节 国民政府时期闽省的侨务机构 |
第三章 民国时期福建侨乡施政(上) |
第一节 出入境管理与移民 |
第二节 争取与疏通侨汇 |
第三节 鼓励华侨回省投资政策 |
第四节 倡导侨办教育 |
第四章 民国时期福建侨乡施政(下) |
第一节 侨政与福建归侨团体的兴起 |
第二节 福建归侨侨眷之战时救济 |
第三节 保护归侨侨眷 |
第五章 民国时期福建海外侨政 |
第一节 管理与密切联络海外闽侨社团 |
第二节 海外宣慰与宣传 |
第三节 保护海外华侨 |
第六章 侨政效果 |
第一节 侨乡施政效果 |
第二节 海外侨政效果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4)风雨兼程三十载:《八桂侨刊》研究述评(1987—2017)(论文提纲范文)
综述 |
盘点:30年来之发展历程 |
(一) 创刊和试行阶段 (1987—1990) |
(二) 《八桂侨史》平稳发展阶段 (1991—1999) |
(三) 《八桂侨刊》宏扬学术精神、打造品牌阶段 (2000—至今) |
讴歌:30年来之贡献 |
(一) 对广西华侨华人研究的贡献 |
(二) 华侨华人学科的全面贡献 |
(三) 期刊数据库的贡献 |
渐进:经验、现状及展望 |
(5)异域与本土:近代英属马来亚华侨教育百年发展研究 ——兼论其对闽省侨乡教育的辐射(1840-1941)(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缘由与意义 |
(一) 选题缘由 |
(二) 选题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一) 近代华侨教育研究概述 |
(二) 近代英属马来亚华侨教育的相关研究 |
(三) 对已有研究的整体评价 |
三、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一) 主要研究内容 |
(二) 主要研究方法 |
四、相关的概念厘定与研究背景 |
(一) 华侨与华侨教育 |
(二) 侨乡 |
(三) 英属马来亚的地域和研究时间界定 |
(四) 英属马来亚早期华人移民与华人社会的建构 |
第一章 英属马来亚华侨教育百年发展历程 |
第一节 英属马来亚华侨教育在仿创国内旧教育模式中发展(1840-1904) |
一、英属马来亚旧式华侨教育的发展 |
二、国内旧式教育在英属马来亚的仿创 |
第二节 英属马来亚新式华侨教育的序幕(1904-1911) |
一、清政府对华侨教育态度的转向及其参与 |
二、保皇派与革命派对华侨教育的推波助浪 |
第三节 英属马来亚华侨教育在外压下的不断前行(1911-1941) |
一、民国政府和殖民政府对侨校的介入 |
二、英属马来亚华侨教育的全面发展 |
第二章 英属马来亚华侨教育发展的推动力量 |
第一节 中国驻外领事对英属马来亚华侨教育的推动 |
一、劝学兴教,鼓励倡导 |
二、视学巡查,反馈引导 |
三、介入管理,兼管指导 |
第二节 英属马来亚华社侨领绅商的带动 |
一、华社侨领身先士卒,促进华侨教育发展 |
二、华社富商慷慨解囊,推动华侨学校建设 |
第三节 英属马来亚华校知识分子的驱动 |
一、王佐邦:毕生从事华侨教育事业 |
二、刘韵仙:四十年南洋女子中学校长 |
第四节 英属马来亚华社帮派社群与民众的参与 |
第三章 英属马来亚华侨教育之课程、教科书与国语教学 |
第一节 英属马来亚华校的学制与课程 |
一、英属马来亚华校的学制 |
二、英属马来亚华校的课程 |
三、英属马来亚华校课程的特色与不足 |
第二节 英属马来亚华校教科书之发展 |
一、清末英属马来亚华校新式教科书的勃兴 |
二、民国时期英属马来亚华校教科书的改革 |
三、英属马来亚华校教科书与殖民政府的查禁 |
四、英属马来亚华校教科书的主要内容及其特色 |
第三节 英属马来亚华校的国语教育与教科书 |
一、英属马来亚华社开展国语运动的前奏 |
二、英属马来亚华社国语教学的全面发展 |
三、华校国语教科书科学化的积极探索 |
第四章 英属马来亚华侨教育之办学特色 |
第一节 马来亚华校的社群化运作及其管理机制 |
一、英属马来亚华校的社群化运作 |
二、英属马来亚华校的自主化管理 |
第二节 会馆办学与华校办学之个案研究 |
一、会馆兴学:以新加坡福建会馆为例 |
二、侨校办学:以马来亚槟城钟灵中学为例 |
第三节 “华”之特质:马来亚华校的中华内核 |
一、对国内教育追随与认同 |
二、受国内教育思潮的牵引 |
第五章 英属马来亚华侨教育对闽省侨乡教育的辐射 |
第一节 迁移与交往:近代华侨对闽省侨乡教育的反哺 |
一、闽省传统人文地理生态及其近代侨乡的形成 |
二、闽省侨教体系的建构与英属马来亚华侨的推动 |
第二节 经费与行政:闽省与英属马来亚华侨学校的运作机制 |
一、华侨学校的经费筹措与使用管理 |
二、华侨学校的组织行政与校务管理 |
第三节 “侨”之特色:闽省侨办学校的外向型与现代性因子 |
一、办学基础的外向型与开放性 |
二、办学理念与教育取向现代性 |
三、办学手段的灵活性与务实性 |
第六章 英属马来亚华侨办学的爱国意识和文化自觉 |
第一节 英属马来亚华侨的教育功能观 |
一、社会价值:从文化传承到强国兴邦 |
二、育人功能:从单一到复合 |
第二节 近代华侨教育家陈嘉庚和林文庆的行与思 |
一、“华侨旗帜”陈嘉庚的兴学活动与理念 |
二、峇峇学者林文庆的华教实践与思想 |
第三节 英属马来亚华侨办学之内在动因 |
一、故乡情怀的归属感 |
二、宗亲意识乡土情结 |
三、兴国救国的责任感 |
四、文化传承的使命感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6)民国时期青田华侨群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青田的自然与人文社会环境 |
第一节 青田自然环境的区域特征 |
一、 平原面积狭小,低山丘陵广布,呈“九山半水半分田”之貌 |
二、 耕地面积小而土质贫,物产种类多而产量少,环境承载力弱 |
三、 灾荒频仍,自救能力差,人类生存困难 |
第二节 青田的人文社会环境 |
一、 特有物产引导下的精湛石雕工艺 |
二、 山地、海洋因素影响下的重商文化 |
三、 悠久的迁移传统和便利航运交通作用下的移民意识 |
四、 浓厚地域文化熏陶下的县人性格 |
小结 |
第二章 出国谋生的基本状况 |
第一节 青田人出国谋生的基本方式 |
一、 华工应招出国 |
二、 自由出国 |
第二节 青田人出国谋生的基本路径和途径 |
一、 青田人出国谋生的基本路径 |
二、 青田人出国谋生的基本途径 |
第三节 青田人在海外的分布及特点 |
一、 青田人在海外的分布 |
二、 青田华侨在海外分布的特点 |
小结 |
第三章 出国谋生的群体结构状况 |
第一节 青田华侨的性别与年龄结构 |
一、 青田华侨的性别结构 |
二、 青田华侨的年龄结构 |
第二节 青田华侨的知识结构 |
一、 青田华侨的文化程度 |
二、 青田华侨以专业技能为代表的综合素质 |
第三节 青田华侨的职业结构 |
一、 民国时期全国华侨的整体职业状况 |
二、 民国时期青田华侨出国前的职业状况 |
三、 民国时期青田华侨的海外职业状况 |
小结 |
第四章 青田华侨的经济活动 |
第一节 青田石雕与赛会经济 |
一、 青田石雕与其国内的商品化 |
二、 青田石雕商品化的国外初步延伸 |
三、 赛会经济—青田石雕在国外的进一步商品化 |
第二节 拎卖与做工的苦力型经济 |
一、 独具特色的青田“拎卖业” |
二、 艰苦的苦力型务工 |
第三节 华侨经济的多元化 |
一、 青田华侨商业贸易的多元化 |
二、 青田华侨服务业形式的多元化 |
三、 青田华侨中餐馆的异军突起 |
四、 工厂加工行业的崭露头角 |
小结 |
第五章 青田华侨的物质生活 |
第一节 青田华侨的收入与衣食消费 |
一、 青田华侨的收入情况 |
二、 青田华侨的支出、消费情况 |
第二节 艰苦的居住环境 |
一、 行商小贩的居住条件 |
二、 青田华工的居住条件 |
三、 青田海员的居住条件 |
小结 |
第六章 青田华侨的精神及婚姻生活 |
第一节 青田华侨的精神生活 |
一、 以侨团为平台的精神娱乐活动 |
二、 侨团以外青田华侨的精神娱乐生活 |
三、 青田华侨精神生活的特点 |
第二节 青田华侨的婚姻生活 |
一、 青田华侨的本土婚姻生活 |
二、 青田华侨的异国婚姻生活 |
三、 青田华侨婚姻生活的评述 |
小结 |
第七章 青田华侨的社会存在 |
第一节 青田华侨的群体存在 |
一、 青田华侨的单身流浪生活 |
二、 青田华侨的群体聚居生活 |
第二节 边缘化的侨居国社会存在 |
一、 侨居国政治、经济因素制约着青田华侨的生存空间 |
二、 历史文化传统和社会风俗的巨大反差阻碍着青田人融入欧洲社会 |
三、 青田华侨自身素质也限制了对欧洲社会的融入 |
四、 良性互动的萌芽 |
第三节 侨乡情结与国家意识 |
一、 连锁出国与侨乡的形成 |
二、 衣锦还乡与侨乡消费 |
三、 特殊时代下国家意识的升华 |
小结 |
第八章 青田华侨参加的海外社团组织 |
第一节 海外社团组织产生的原因及类型 |
一、 海外社团组织产生的原因 |
二、 海外社团组织的类型 |
第二节 青田华侨的海外社团组织概况 |
一、 九一八事变前青田华侨的社团组织 |
二、 抗日战争时期青田华侨的社团组织 |
三、 抗日战争结束后青田华侨的社团组织 |
四、 海外社团组织的社会功用与价值 |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7)当代华人社团的变化 ——以美东地区新兴同乡会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绪论 |
第一章 当代华人社团的变化与发展 |
第一节 海外华人社团的历史与现状 |
第二节 新型社团与传统社团的区别与联系 |
第三节 地缘性社团的新变化——以美东地区新兴同乡会为例 |
第二章 美东地区新兴同乡会的涌现与变化 |
第一节 新兴同乡会的成立状况 |
第二节 同乡会的组织形态与经济来源 |
第三节 同乡会选举及换届就职信息解读 |
第四节 居住国及祖籍国官方对同乡会活动的表态 |
第三章 新兴同乡会的主要社会功能 |
第一节 同乡会是加强联系增进乡情的平台 |
第二节 同乡会是参加活动融入主流社会的重要平台 |
第四章 新兴同乡会与祖籍地的互动关系 |
第一节 同乡会与祖籍地的文化交流 |
第二节 同乡会组织推介家乡和经贸投资活动 |
第三节 同乡会对家乡及祖籍国的捐赠活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 |
后记 |
(8)新时期湖南省侨联组织海外联谊工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附表索引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2.1 国外文献综述 |
1.2.2 国内文献综述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4 研究的重点、难点及创新点 |
1.4.1 工作重点 |
1.4.2 工作难点 |
1.4.3 工作创新点 |
第2章 侨联组织海外联谊工作相关理论与实践 |
2.1 侨联组织海外联谊工作作用原理 |
2.1.1 非政府公共组织管理理论 |
2.1.2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理论 |
2.1.3 社会资本理论 |
2.2 侨联组织海外联谊工作的基本内涵 |
2.2.1 侨联组织的基本内涵 |
2.2.2 海外联谊工作的内容 |
2.2.3 海外联谊工作的特点、原则和途径 |
2.3 开展海外联谊工作的重要性 |
2.3.1 推进我国改革开放 |
2.3.2 促进我国经济建设 |
2.3.3 开展公共外交的桥梁 |
2.3.4 推进祖国和平统一事业 |
第3章 新时期湖南省侨联组织海外联谊工作现状 |
3.1 湖南省侨联、侨情概况 |
3.1.1 湖南省侨联组织发展历史沿革 |
3.1.2 湖南省侨情概况 |
3.1.3 湖南省侨联组织海外联谊工作成效 |
3.2 新时期海外联谊工作的新特点 |
3.2.1 华侨华人社会结构发生了新变化 |
3.2.2 华侨华人与祖(籍)国的关系发生了新的重大变化 |
3.2.3 华侨华人分布和在所在国的地位发生了新变化 |
3.2.4 华侨华人的群体意识不断增强 |
3.3 新时期湖南省海外联谊工作面临的困境 |
3.3.1 涉侨组织协作意识淡化 |
3.3.2 侨社团组织角色错位 |
3.3.3 工作不深入导致资源流失 |
3.3.4 缺乏可持续发展战略 |
第4章 国内外涉侨组织海外联谊工作经验借鉴 |
4.1 国内涉侨组织海外联谊工作经验 |
4.1.1 广东省涉侨组织海外联谊工作经验 |
4.1.2 福建省涉侨组织海外联谊工作经验 |
4.2 国外涉侨组织经验借鉴 |
4.3 国内外海外联谊对湖南省侨联的启发 |
第5章 加强新时期湖南省海外联谊工作对策建议 |
5.1 营造“大侨务”管理格局 |
5.1.1 树立大侨务观 |
5.1.2 树立侨务资源共享观念 |
5.1.3 协调好省内涉侨部门和单位 |
5.2 拓宽海外联谊工作渠道 |
5.2.1 发挥侨联社团组织的优势 |
5.2.2 搭建服务平台 |
5.2.3 构建我省海外联谊工作新机制 |
5.2.4 开辟网络联谊大平台 |
5.3 重视海外华人社团的驱动作用 |
5.3.1 海外华人社团的发展趋势 |
5.3.2 新时期海外华人社团网络优势 |
5.3.3 为海外华人社团发展注入活力 |
5.4 涵养侨务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 |
5.4.1 发挥文化旅游资源的桥梁纽带作用 |
5.4.2 增进新生代文化认同 |
5.4.3 构建权益保护的良好氛围和科学机制 |
5.4.4 加强侨联组织建设 |
5.4.5 做好侨务对台工作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青田华侨华人与侨乡社会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目录 |
绪论 |
第一章 青田华侨华人与侨乡社会的形成 |
第一节 青田海外移民的发轫与沉浮 |
第二节 新时期青田海外移民 |
第三节 青田侨乡社会的形成与发展 |
第四节 青田华侨华人之特点分析 |
第二章 青田华侨华人与侨乡经济变迁 |
第一节 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嬗变 |
第二节 工业化与城市化的互动与并进 |
第三节 青田新华商群体的崛起及影响分析 |
第三章 青田华侨华人与侨乡社会变迁 |
第一节 青田地域文化与侨乡文化 |
第二节 华侨华人与侨乡社会习俗的变迁 |
第三节 侨汇与华侨华人之捐赠公益 |
第四节 侨乡留守儿童教育现状及其思考 |
第四章 地方政府、侨联与华侨华人的参政议政 |
第一节 地方政府、侨联之侨务活动 |
第二节 青田侨团与华侨华人的参政议政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
后记 |
(10)20世纪80年代以来印尼棉兰的华人社团与社团领袖(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题解与思路 |
二、研究的意义 |
三、研究的理论与方法 |
四、研究概念的界定与说明 |
第二章 学术史回顾 |
一、东南亚华人社会研究述评 |
二、印度尼西亚的华人社会研究述评 |
三、东南亚华人社团与印尼华人社团研究述评 |
第三章 印尼华人与棉兰华人概述 |
一、华侨华人在印尼 |
二、棉兰与棉兰的华人 |
第四章 20世纪80年代以来棉兰的华人社团 |
一、华人社团的发展原因与历程 |
二、华人社团的组织结构与财务管理 |
三、华人社团的主要功能 |
第五章 20世纪80年代以来棉兰的华人社团领袖 |
一、华人社团领袖的类型 |
二、华人社团领袖的特质 |
三、华人社团领袖的个人关系 |
第六章 棉兰的华人社团、社团领袖与华人社会 |
一、历史进程中的华人社团、社团领袖与华人社会 |
二、华社发展新趋势中的华人社团与社团领袖 |
总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四、血缘地缘文化与华侨华人及其社团(论文参考文献)
- [1]妈祖文化在越南的传播与交流研究[J]. 林明太.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3)
- [2]当代英国华侨华人社团发展研究(1978-2010)[D]. 杨鑫. 四川师范大学, 2019(02)
- [3]民国时期福建侨务研究[D]. 上官小红. 厦门大学, 2018(12)
- [4]风雨兼程三十载:《八桂侨刊》研究述评(1987—2017)[J]. 黄文波,苏妙英. 八桂侨刊, 2017(04)
- [5]异域与本土:近代英属马来亚华侨教育百年发展研究 ——兼论其对闽省侨乡教育的辐射(1840-1941)[D]. 吴莹. 华东师范大学, 2013(05)
- [6]民国时期青田华侨群体研究[D]. 吕涛. 吉林大学, 2013(08)
- [7]当代华人社团的变化 ——以美东地区新兴同乡会为例[D]. 寇海洋. 暨南大学, 2013(01)
- [8]新时期湖南省侨联组织海外联谊工作研究[D]. 熊耘卉. 湖南大学, 2011(03)
- [9]青田华侨华人与侨乡社会变迁研究[D]. 徐文永. 暨南大学, 2010(09)
- [10]20世纪80年代以来印尼棉兰的华人社团与社团领袖[D]. 杨宏云. 厦门大学, 20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