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用原子吸收法间接测定电厂水中的痕量氯离子(论文文献综述)
李萌,张曼,王仁杰[1](2019)在《气相色谱法测定赤峰地区自来水中氯含量》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赤峰地区自来水中含量较多的氯代烃(三氯甲烷和四氯化碳)的含量.首先测试出了三氯甲烷与四氯化碳的保留时间和最优的色谱条件,最优色谱条件为:进样量1μL、进样口温度300℃、柱箱温度总用时10min(80℃保持2min、以20℃/min升温到200℃保持2min)、检测器温度250℃.然后用标准曲线法测定出自来水中三氯甲烷与四氯化碳的浓度.
马双忱,徐昉,徐东升,李德峰,范紫瑄,樊帅军,庞蔚莹[2](2018)在《燃煤电厂脱硫废水氯离子检测现状与应用进展》文中指出近年来脱硫废水零排放作为燃煤电厂中控制污染物排放的重要措施而备受关注,特别是脱硫废水中氯离子含量的检测手段和方法已经成为研究热点。本文简述了适用于脱硫废水中氯离子检测的类别和方法,在阐述容量分析、色谱分析、光学分析和电化学分析4类氯离子分析方法原理的基础上,进一步介绍了硝酸银滴定法、离子色谱法、原子吸收光谱法、分光光度法、长周期光纤光栅法、电位滴定法和离子选择电极法7种氯离子检测方法及实际应用,并针对脱硫废水特殊条件对7种检测方法进行了比较,最后对燃煤电厂脱硫废水氯离子检测方法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离子选择电极法具有响应快速、易微型化、在线监测等优点,是最适合发展成为脱硫废水氯离子检测标准方法的技术。
高莹[3](2018)在《g-C3N4基纳米材料的发光特性及其在氯离子检测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社会进步与经济的发展,水资源短缺、水污染等问题日益凸显,对于水环境中污染物的监测与治理是我国面临的最为重要难题之一。氯离子(Cl-)作为水环境中较为常见的阴离子,极易发生极化反应,如若浓度过高会与水中存在的多种化合物结合形成致癌物质,如三氯甲烷、三氯乙烯、卤乙酸等。目前对于Cl-的检测方法主要有原子吸收法、离子选择电极法、离子色谱法、荧光分析法等。其中荧光分析法具有高灵敏度的优点,在分析复杂的具有多组分荧光体混合物方面具有非常大的优势。但荧光分析法常用的荧光试剂多为有机芳族化合物、有机染料等,其不仅制备方法复杂、而且还容易受外界环境因素的干扰。因此,发展一种高效的荧光试剂来针对水中Cl-的检测是非常必要的。石墨相氮化碳(g-C3N4)是一种新型聚合物半导体纳米材料,带隙约为2.7 eV且易调控,其制备方法简单、无毒无污染、吸收光谱范围宽、具有较强的荧光响应。这些优点使其在荧光检测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论文利用湿化学法合成了具有多孔结构的g-C3N4纳米材料,并对其荧光特性进行了研究。首先,通过测试样品在不同PH值条件下的荧光激发光谱和发射光谱,对其最佳激发波长和PH值进行了探究。基于此构建了检测水溶液中Cl-浓度的荧光分析体系。加入不同浓度的Cl-后,引起多孔g-C3N4的荧光信号极大的降低,而此时的荧光猝灭效率与Cl-的浓度呈一定的线性关系,根据Stern-Volmer方程拟合就可以实现对Cl-的分析检测。同时通过表征、光电压及荧光寿命的测试,对Cl-与多孔g-C3N4的作用机制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为了进一步调控多孔g-C3N4的荧光特性以及检测Cl-的能力,合成了Ag修饰的多孔g-C3N4样品(Ag/g-C3N4),并确定了Ag修饰的最佳量。在检测Cl-的实验中,Ag/g-C3N4样品表现出了较高的灵敏度,与原多孔g-C3N4相比,其可检测到的Cl-浓度范围提高了一个数量级。同样对Cl-与Ag/g-C3N4的作用机制进行了分析。本论文将深入揭示多孔g-C3N4和Ag/g-C3N4纳米材料的发光机理,进而为设计合成高性能的g-C3N4基荧光探针及其在离子检测方面的应用提供坚实的实验基础和理论支持。
刘新妹[4](2018)在《电厂废水中高含量氯离子自动检测技术研究及应用》文中研究表明水资源在我国并不丰富,所以水资源合理循环利用十分受重视。电厂用水属于工业用水用水量较大,不合理利用容易造成水资源浪费,所以电厂废水零排放的用水模式是势在必行的。在电厂废水零排放的迫切要求下,氯离子含量作为电厂废水回收利用的重要指标,而且废水中高含量氯离子对设备和生产都有一定地危害,所以电厂废水高含量氯离子检测十分必要。结合电厂废水的组成、浊度、颜色等比较复杂的情况考虑,本文主要内容是在摩尔法、电位滴定法、离子色谱法、汞盐滴定法、分光光度计法、原子吸收法及自动流动注射法等氯离子检测的方法中,选择最适合电厂废水高含量氯离子自动检测的实验方法。经过方案比选择,最终选择了最适合的FIA比浊法即(流动注射与比浊法联用)进行电厂废水中高含量氯离子的自动检测。首先通过比浊法检测氯离子浓度实验,的线性关系数高达0.999,确定FIA比浊法的可行性。并且通过比浊法实验药品硝酸、硝酸银、OP(聚乙二醇辛基苯基醚)浓度优选,确定FIA比浊法的实验药品优选的范围。然后通过实验设备条件蠕动泵转动速度、不同实验药品流路内径、采样环体积、反应管长度等,每个因素进行多次优选实验,确定了实验效果最优的实验设备条件,然后设计了最佳的实验流路图。通过对实验药品硝酸、硝酸银、OP(聚乙二醇辛基苯基醚)进行不同药品浓度多次优选实验,确定了实验药品的最佳浓度,和实验设备的最佳条件。实验发现氯离子浓度在2-8 mg/L时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相关系数为0.998。稳定性测试实验发现,溶液吸光度稳定性较高相对偏差为0.00095。进行电厂废水样品检测发现,通过行业标准滴定法样品检测和FIA比浊法的样品检测结果对比,相对误差低于3%,证明FIA比浊法对于电厂废水高含量氯离子自动检测的精确度较高。
刘新妹,星成霞,王应高,吕建燚[5](2017)在《复杂背景废水中高含量氯离子检测技术探讨》文中研究说明氯离子含量是电厂循环冷却水、脱硫废水的一项重要监控指标。电厂废水的组成比较复杂。针对滴定法、电位滴定法、比浊法、原子吸收法,分光光度法、离子选择性电极法等水中氯离子检测方法,探讨了复杂背景水质条件下高含量氯离子检测的干扰因素及其解决方案,确定了可行的检测方法。
王璐媛,星成霞,王应高,张胜寒[6](2016)在《水中痕量氯离子自动快速测定法在电厂中的应用》文中提出采用流动注射-离子交换预富集-分光光度法的实验方法,对电厂水汽样品中的痕量氯离子进行了测定。与标准的离子色谱法相比,相对误差小于20%,回收率在90%110%。对电厂水汽样品中可能的干扰因素进行了实验考察,当硫酸根离子、磷酸根离子小于500μg/L、pH小于10时,对本方法没有干扰。
陈吉勇[7](2016)在《氯离子浓度检测的研究与实现》文中研究指明氯离子是水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离子,氯离子含量是衡量水质好坏的一个重要指标,它对水中的桥梁建筑,工业中的金属热力设备,包括对人体的生命健康,都有极其重要的影响。对水中的氯离子含量的精确检测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本文基于离子选择电极法,开展了对水中氯离子浓度的测量研究。介绍了关于氯离子浓度检测的研究背景,并对其国内外研究现状作了简要的概述。对离子选择电极法检测氯离子浓度的基本原理进行了介绍,并将电化学分析方法中的计时电流法引入到氯离子浓度检测过程中,以达到控制检测系统测量时间的作用。为提高系统检测精度,减小由于被测溶液温度变化造成的偏差,采用了温度补偿的方法,并推导出了带温度补偿的氯离子浓度计算公式。为实现对水中氯离子浓度的检测,以STM32F103为核心处理芯片,提出并设计了一套具有两电极测量模式和三电极测量模式的氯离子浓度检测系统,包括信号放大滤波电路、恒电位电路等外围硬件电路,并根据测量原理与温度补偿计算公式编写了相应的软件应用程序。对检测系统中的全固态氯离子选择电极的制备方法与制备流程进行了详细介绍,并对所制备的氯离子选择电极进行了参数优化实验,获得了电极在实际应用中的最佳参数。最后对该检测系统进行了氯离子浓度检测的标定实验与实验测试,通过对氯离子浓度检测系统的实验,验证了所采用的温度补偿方法可以提高系统的测量精度,并且该系统工作稳定、可靠。实验结果表明所推导氯离子浓度检测的温度补偿计算公式能有效补偿系统的偏差,提高系统的测量精度,设计的系统可满足水中氯离子浓度检测的需求。
王洪亮,胡宏杰,金梅,康瑞琴[8](2015)在《原子吸收光谱法间接测定分子筛粉体干基中的氯含量》文中指出分子筛粉体中存在微量氯离子,其经过焙烧后,氯残留在分子筛活化粉中。活化粉应用在中空玻璃中作为干燥剂,当氯含量过高时,中空玻璃中的铝格条会被很快腐蚀,这严重影响中空玻璃的产品质量。目前,国外厂家一般要求分子筛活化粉干基中氯离子质量分数不大于0.03%。利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间接测定各种材料和水中的氯含量[1-6],已有报道。分子筛粉体作为一种人工合成的无机硅铝酸盐粉体,在强酸下加热很容易溶解,变为澄清溶液。快
张彦翠,王同敏,王红燕[9](2014)在《含锌浸液中氯离子测定的方法探讨》文中提出利用锌粒除去干扰元素铜离子的硝酸介质的锌浸液中,加入已知量且过量的AgNO3标准溶液,根据硫氰根离子与过量银离子生成硫氰酸银沉淀,以铁铵矾为指示剂,间接测定样品中的氯离子的含量。按此试验方法测定了七个浸液样品,并进行了加标回收试验,同时与汞量法进行了试验比较,测定结果基本一致。佛尔哈德法的处理简单、快速、选择性高,准确度和重现性均较好,可满足浸液中氯离子测定的要求。
张彦翠,王同敏,王红燕[10](2013)在《含锌浸液中氯离子测定的方法探讨》文中认为利用锌粒除去干扰元素铜离子的硝酸介质的锌浸液中,加入已知量且过量的AgNO3标准溶液,根据硫氰根离子与过量银离子生成硫氰酸银沉淀,以铁铵矾为指示剂,间接测定样品中的氯离子的含量。按此试验方法测定了七个浸液样品,并进行了加标回收试验,同时与汞量法进行了试验比较,测定结果基本一致。佛尔哈德法的处理简单、快速、选择性高,准确度和重现性均较好,可满足浸液中氯离子测定的要求。
二、用原子吸收法间接测定电厂水中的痕量氯离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用原子吸收法间接测定电厂水中的痕量氯离子(论文提纲范文)
(1)气相色谱法测定赤峰地区自来水中氯含量(论文提纲范文)
1 前言 |
2 实验部分 |
2.1 材料与方法 |
2.2 检测条件的测定 |
2.2.1 最优进样口温度的测定 |
2.2.2 最优进样量的测定 |
2.2.3 最优检测器温度的测定 |
2.2.4 最优柱箱温度的测定 |
2.2.5 确定最佳检测条件 |
2.3 标准溶液的配制 |
2.4 标准曲线的绘制 |
2.5 自来水中三氯甲烷和四氯化碳含量的测定 |
3 结论 |
(2)燃煤电厂脱硫废水氯离子检测现状与应用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氯离子检测的类别和方法 |
2 氯离子检测方法原理及实际应用 |
2.1 硝酸银滴定法 |
2.2 离子色谱法 |
2.3 原子吸收光谱法 |
2.4 分光光度法 |
2.5 长周期光纤光栅法 |
2.6 电位滴定法 |
2.7 离子选择电极法 |
3 检测方法比较与分析 |
4结语 |
(3)g-C3N4基纳米材料的发光特性及其在氯离子检测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氯离子浓度检测方法及现状 |
1.2.1 原子吸收法 |
1.2.2 离子色谱法 |
1.2.3 离子选择电极法 |
1.2.4 荧光分析法 |
1.3 g-C_3N_4纳米材料简介 |
1.3.1 g-C_3N_4的合成方法 |
1.3.2 g-C_3N_4的荧光性质 |
1.3.3 g-C_3N_4在分析化学方面的应用 |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g-C_3N_4基纳米材料的合成及表征 |
2.1 实验试剂及仪器 |
2.2 多孔g-C_3N_4、Ag/g-C_3N_4样品的合成 |
2.2.1 多孔g-C_3N_4样品的合成 |
2.2.2 Ag/g-C_3N_4样品的合成 |
2.3 多孔g-C_3N_4、Ag/g-C_3N_4样品的表征 |
2.3.1 多孔g-C_3N_4样品的表征 |
2.3.2 Ag/g-C_3N_4样品的表征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荧光分析技术和表面光伏技术 |
3.1 稳态荧光分析技术 |
3.1.1 稳态荧光分析技术实验装置 |
3.1.2 稳态荧光分析原理 |
3.2 瞬态荧光分析技术及原理 |
3.2.1 瞬态荧光分析技术装置 |
3.2.2 瞬态荧光分析原理 |
3.3 表面光伏技术装置及原理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多孔g-C_3N_4的荧光特性及其在检测氯离子中的应用 |
4.1 多孔g-C_3N_4的荧光特性 |
4.1.1 样品的荧光光谱 |
4.1.2 浓度对样品荧光特性的影响 |
4.1.3 PH值对样品荧光特性的影响 |
4.2 多孔g-C_3N_4检测水中的氯离子 |
4.2.1 PH值对检测氯离子的影响 |
4.2.2 氯离子对样品的荧光猝灭效应 |
4.2.3 机制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Ag修饰调控多孔g-C_3N_4的荧光特性及其在检测氯离子中的应用 |
5.1 Ag/g-C_3N_4的荧光特性 |
5.2 Ag/g-C_3N_4检测水中的氯离子 |
5.3 Ag/g-C_3N_4检测氯离子机制分析 |
5.4 常见阴离子的干扰作用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获得的科研成果 |
(4)电厂废水中高含量氯离子自动检测技术研究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氯离子检测的必要性 |
1.2 课题的研究背景 |
1.2.1 电厂废水零排放 |
1.2.2 电厂废水高含量氯离子的危害 |
1.3 氯离子检测方法的概述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5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和目的 |
第2章 实验准备 |
2.1 引言 |
2.2 方案比选 |
2.2.1 电厂废水的组成和其特点 |
2.2.2 适合电厂废水高含量氯离子的检测方法比选 |
2.3 实验原理 |
2.3.2 比耳定律 |
2.3.3 硝酸银比浊法的实验原理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硝酸银比浊法实验过程 |
3.1 引言 |
3.2 比浊法的试剂及配置与仪器 |
3.2.1 主要试剂 |
3.2.2 标准溶液的配制 |
3.2.3 实验药品配制 |
3.2.4 实验仪器 |
3.3 实验过程 |
3.4 实验结果讨论 |
3.4.1 吸光谱 |
3.4.2 硝酸用量的影响 |
3.4.3 硝酸银的用量的影响 |
3.4.4 OP(聚乙二醇辛基苯基醚)的影响 |
3.4.5 OP(聚乙二醇辛基苯基醚)浓度(体积分数)对体系稳定性的影响 |
3.4.6 标准曲线 |
3.4.7 时间对浊度的影响 |
3.4.8 检测下线 |
3.4.9 稳定性检测 |
3.5 本章总结 |
第4章 比浊法与流动注射联用 |
4.1 引言 |
4.2 比浊法的试剂及配置与仪器 |
4.2.1 实验仪器 |
4.2.2 反应试剂与配置 |
4.2.3 标准溶液的配制 |
4.3 流路设计过程 |
4.3.1 设计思路 |
4.3.2 蠕动泵转速优选 |
4.3.3 采样环体积优选 |
4.3.4 反应管长度优选 |
4.3.5 硝酸流路内径的优选 |
4.3.6 OP(聚乙二醇辛基苯基醚)管内径优选 |
4.3.7 反应时间 |
4.4 实验流路最终设计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实验结果讨论 |
5.1 引言 |
5.2 实验过程 |
5.2.1 硝酸银浓度优选 |
5.2.2 OP(聚乙二醇辛基苯基醚)浓度优选 |
5.2.3 硝酸浓度优选 |
5.3 溶液稳定性检测 |
5.4 线性关系 |
5.5 样品检测 |
5.6 比浊法与流动注射联用测试氯离子的实验过程 |
5.7 本章总结 |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5)复杂背景废水中高含量氯离子检测技术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0前言 |
1 电厂废水的组成及其特点 |
2 氯离子的测定方法及干扰因素 |
2.1 滴定法 |
2.2 电位滴定法 |
2.3 比浊法 |
2.4 原子吸收法 |
2.5 分光光度法 |
2.6 离子选择性电极法 |
2.7 流动注射分析法 |
3 结论 |
(6)水中痕量氯离子自动快速测定法在电厂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0前言 |
1 实验部分 |
1.1 实验仪器 |
1.2 实验药品 |
1.2.1 氯离子标准溶液的配置 |
1.2.2 反应试剂的配制 |
1.2.3 干扰离子溶液的配制 |
2 实验结果与讨论 |
2.1 电厂中实际水样的测定 |
2.1.1 标准曲线的绘制 |
2.1.2 检测方法的应用 |
2.1.3 回收率的测定 |
2.2 干扰因素的测定 |
2.2.1 硫酸根离子对测定的影响 |
2.2.2 磷酸根离子对测定的影响 |
2.2.3 p H对测定的影响 |
3 结论 |
(7)氯离子浓度检测的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氯离子浓度检测方法 |
1.2.2 氯离子浓度检测仪现状 |
1.3 本文的主要内容及创新点 |
第二章 离子选择电极法检测原理 |
2.1 传统两电极检测原理 |
2.2 新型三电极检测原理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氯离子检测温度补偿方法 |
3.1 传统两电极检测温度补偿方法 |
3.2 新型三电极检测的温度补偿方法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氯离子检测系统设计与实现 |
4.1 检测系统电极 |
4.1.1 氯离子选择电极 |
4.1.2 参比电极 |
4.1.3 辅助电极 |
4.2 硬件电路设计与实现 |
4.2.1 电源模块 |
4.2.2 信号放大滤波电路 |
4.2.3 恒电位电路 |
4.2.4 模数与数模转换电路 |
4.2.5 温度信号测量电路 |
4.2.6 液晶显示电路 |
4.2.7 单片机电路 |
4.3 软件程序设计与实现 |
4.3.1 程序主函数 |
4.3.2 模数转换部分 |
4.3.3 数模转换部分 |
4.3.4 液晶触摸与显示部分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实验测试与分析 |
5.1 试剂与仪器 |
5.2 氯离子选择电极制备实验 |
5.2.1 玻碳电极预处理 |
5.2.2 膜溶液配置 |
5.2.3 电极制备 |
5.3 电极参数优化实验 |
5.3.1 信号幅值优化 |
5.3.2 信号周期优化 |
5.4 温度实验 |
5.5 检测系统标定实验 |
5.5.1 两电极测量模式标定 |
5.5.2 三电极测量模式标定 |
5.6 检测系统的测试实验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作者及导师简介 |
附件 |
(8)原子吸收光谱法间接测定分子筛粉体干基中的氯含量(论文提纲范文)
1试验部分 |
1.1仪器与试剂 |
1.2仪器工作条件 |
1.3试验方法 |
1.3.1定性分析 |
1.3.2定量分析 |
1.3.3分子筛粉体干基中氯含量的计算 |
2结果与讨论 |
2.1浊度对照 |
2.2银离子加入量的选择 |
2.3标准曲线与检出限 |
2.4样品分析 |
(10)含锌浸液中氯离子测定的方法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试验部分 |
1.1 主要试剂 |
1.2 试验方法 |
2 结果与讨论 |
2.1 还原剂的用量 |
2.2 酸度的选择 |
2.3 指示剂用量的选择 |
2.4 共存离子及吸附干扰 |
2.5 方法的精密度及回收率试验 |
3 结论 |
四、用原子吸收法间接测定电厂水中的痕量氯离子(论文参考文献)
- [1]气相色谱法测定赤峰地区自来水中氯含量[J]. 李萌,张曼,王仁杰.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01)
- [2]燃煤电厂脱硫废水氯离子检测现状与应用进展[J]. 马双忱,徐昉,徐东升,李德峰,范紫瑄,樊帅军,庞蔚莹. 化工进展, 2018(10)
- [3]g-C3N4基纳米材料的发光特性及其在氯离子检测中的应用研究[D]. 高莹. 黑龙江大学, 2018(10)
- [4]电厂废水中高含量氯离子自动检测技术研究及应用[D]. 刘新妹. 华北电力大学, 2018(01)
- [5]复杂背景废水中高含量氯离子检测技术探讨[J]. 刘新妹,星成霞,王应高,吕建燚. 华北电力技术, 2017(06)
- [6]水中痕量氯离子自动快速测定法在电厂中的应用[J]. 王璐媛,星成霞,王应高,张胜寒. 华北电力技术, 2016(08)
- [7]氯离子浓度检测的研究与实现[D]. 陈吉勇. 北京化工大学, 2016(03)
- [8]原子吸收光谱法间接测定分子筛粉体干基中的氯含量[J]. 王洪亮,胡宏杰,金梅,康瑞琴.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2015(08)
- [9]含锌浸液中氯离子测定的方法探讨[J]. 张彦翠,王同敏,王红燕. 化学工程与装备, 2014(01)
- [10]含锌浸液中氯离子测定的方法探讨[J]. 张彦翠,王同敏,王红燕. 化学工程与装备, 201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