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黄汤治疗小儿遗尿56例

麻黄汤治疗小儿遗尿56例

一、麻黄汤治疗小儿遗尿症56例(论文文献综述)

潘宇琛,柳静,张淼,刘慧丽[1](2021)在《经方治疗小儿遗尿症拾萃》文中提出小儿遗尿症是儿科常见疾病,《中医儿科临床诊疗指南·遗尿症》指出遗尿以虚证居多,根据遗尿特点主要分为4种类型:下元虚寒型、肺脾气虚型、脾肾两虚型、心肾不交型,并分型治疗。此外,针刺、艾灸、推拿、穴位贴敷疗法也可用来治疗遗尿。西医主要包括基础疗法、报警器疗法、药物疗法治疗。但是一些患儿应用常见的治疗方法或效果不好,或停药后即复发。所以为了开拓思路,更好地继承发扬经方,将文献中应用经方治疗遗尿症的经验进行总结。

邓雅匀[2](2021)在《固肾止遗汤治疗肾气不足型儿童夜遗尿症的临床观察》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观察固肾止遗汤治疗肾气不足型小儿遗尿症的临床疗效,通过对患儿治疗前后症候总积分、主要及次要症状评分变化,评价固肾止遗汤治疗小儿遗尿症的有效性,安全性。方法:本试验采取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64例肾气不足型遗尿症患儿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为治疗组32例,对照组32例。治疗组给予自拟方固肾止遗汤免煎颗粒剂冲服,对照组予以醋酸去氨加压素口服。两组均按2周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8周即4个疗程,停药后4周随访观察复发情况。观察记录两组患儿在治疗前、治疗4周及治疗8周后症状体征,比较分析两组治疗方案之间的差异情况,探讨固肾止遗汤在治疗肾气不足型小儿遗尿症的临床疗效。结果:1.治疗前对两组患儿性别、年龄、病程、便秘情况、家族史进行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2.治疗后治疗组愈显率90.9%,对照组愈显率57.6%,两组总体疗效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疗程结束4周后随访,治疗组复发率6.67%。对照组复发率21.05%,经卡方检验,P>0.05,两组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主次症状积分及总积分比较(1)主要症状积分比较:经秩和检验,治疗4周及8周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次要症状积分比较:经秩和检验,治疗4周及8周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总积分比较:经秩和检验,治疗4周及8周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方案治疗小儿遗尿症均有疗效,均可减少患儿遗尿次数,提高唤醒阈,且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然而口服固肾止遗汤治疗能更有效的改善患儿面色、神疲、畏寒及腰膝酸软等肾气不足的症状,总体疗效优于去氨加压素。口服固肾止遗汤治疗小儿遗尿症疗效肯定,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邓雅匀,吴丽萍,黄娟,王方超[3](2021)在《中医药治疗小儿遗尿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小儿遗尿症是儿科系统的常见病、多发病,其患病率非常高,可严重影响患儿的生活质量与自尊自信,引发注意力不集中、焦躁孤僻、自卑等心理异常。现代医学认为儿童遗尿症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且病因尚未完全明确,可能与家族遗传史、精神心理问题、睡眠觉醒功能障碍、膀胱功能异常和抗利尿激素分泌失常等因素有关,通常以行为训练联合去氨加压素为代表药物进行治疗,疗效值得肯定,但存在较多不良反应。我国传统中医早在两千多年前就对小儿遗尿有所认识,至现代中医药已经积累了丰富理论与实践经验,对本病治疗有独特优势。本文系统整理了近五年来中医药治疗小儿遗尿的相关临床文献,主要从该病的病因病机辨证论治,中医药物治疗与外治方法等方面展开论述,进一步梳理小儿遗尿症的发病机制与诊治概况,为临床治疗该病提供思路和参考,以提高该病的临床治愈率,改善患儿的生活质量,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

牛明月[4](2020)在《基于文献的麻黄现代临床应用的回顾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本文以麻黄作为研究对象,系统收集现代临床应用麻黄治疗病症的医案,统计总结分析医案中麻黄的所治病症与病证、配伍、炮制、剂量与煎煮方法,对麻黄现代临床应用进行回顾性研究,以展现麻黄的现代临床应用规律,拓展麻黄临床应用范围,系统地总结现代应用麻黄的成果,为临床更加安全、灵活、有效应用麻黄提供可靠的数据与理论支撑。方法:本研究通过对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和万方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维普网)检索,以“麻黄”为主题词,检索建库至2020年1月公开发表的所有应用含有麻黄处方治疗病症的期刊类文献,将所有含有麻黄处方纳入初步统计范围,并根据纳入与剔除标准进行筛选。将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病症类别、辨证类型、处方组成与剂量、所用麻黄炮制品以及特殊煎煮方法分别录入Excel 2010软件。通过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软件建立数据库,录入Excel 2010中数据,利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中“统计报表系统”及“数据分析系统”对病症、病证、配伍、炮制、剂量与煎煮方法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包括频次统计、组方规律。其中频率的计算方式为:频率=(频次/医案数)×100%。结果:共收集含有麻黄治疗病症的2819则医案,病症种数共计103。其中出现次数大于5次的病症共计37种,2489则医案。超过100则医案的病症共计8种,按从多到少的顺序分别为咳嗽、哮喘、痹证、水肿、荨麻疹、鼻鼽、小儿遗尿、感冒;50-100则之间的病症共10种,按从多到少的顺序分别为胸痹、发热、头痛、哮喘、心悸、喑哑、咳嗽、腰痛、瘙痒、发热;少于50则的病症共19种,分别为眩晕、咽痛、湿疹、嗜睡、症瘕积聚、黄疸、耳聋、肺胀、面瘫、痤疮、银屑病、水肿、癃闭、血证、无汗、精病、悬饮、腹泻、便秘。在脏腑辨证中,明确记录证型的医案共1678则,统计的21种病症的26个证型按照频次从大到小的顺序分别为:风寒袭/束肺(窍)、寒痰阻/伏肺、心肾阳虚、风寒湿痹/阻、肺热郁结、风水相搏、痰热郁/蕴肺、肾阳不足、心脉痹阻、阳虚寒凝、肺气郁闭、风湿热痹/阻、表寒肺热、脾肾阳虚、肺脾气虚、瘀血阻络、血虚风燥、肺气虚寒、风湿热浸、痰瘀痹阻、风热犯表、湿热郁表、肺经风热、肺气不足、心肾不交、寒湿内盛。在八纲辨证中,有表证556则,里证733则,表里同病446则;寒证949则,热证765则,寒热夹杂265则;实证789则,虚证579则,虚实夹杂318则。麻黄配伍药物以温性药物最多,寒性药物与平性药物次之,再次为热性与凉性药物;甘味药最多,辛味与苦味药次之,酸、咸、涩药味使用较少。麻黄在肺系5种病症多配伍杏仁、生甘草、细辛和桂枝;在心系4种病症多配伍细辛、制附子、桂枝、炙甘草和生黄芪;在经络类4种病症多配伍细辛、制附子和桂枝;在皮外科5种病症多配伍生甘草。麻黄炮制品主要为生麻黄、炙麻黄两种,在统计的2489则医案中,生麻黄使用频次更高,占79.07%。在所有科别中,皮外科使用生麻黄频率最高,儿科使用生麻黄频率最低。内科病症中,脾胃、肾和经络类病症生麻黄使用频率较高,肺系病症中生麻黄使用频率最低。在具体病症中,腹泻、癃闭与面瘫生麻黄使用频率最高,内科的哮喘与肺胀以及儿科的哮喘与咳嗽生麻黄使用频率较低。麻黄的总使用平均剂量为8.56g,在各科病症中,儿科使用麻黄平均剂量最低,为6.15g,内科使用麻黄平均剂量最高,为9.52g;寒证的平均使用剂量高于热证,实证的平均使用剂量高于虚证;生麻黄用量主要集中在6-10g,其次为3-5g,再次为11-15g,剂量范围为0.5-50g。炙麻黄用量主要集中在6-10g,其次为3-5g,剂量范围为1.5-40g。结论:麻黄“轻可去实”用以治疗肺系病症,“通阳散郁”用以治疗胸痹、心悸与皮肤病,“兴阳升阳”用以治疗小儿遗尿、眩晕、嗜睡与泄泻,“提壶揭盖”用以治疗水肿、癃闭、悬饮、便秘与黄疸,“通九窍”用以治疗鼻鼽、暗哑与耳聋,“散寒通络”用以治疗经络病,“散表邪、逐里邪”通治表、里证,“透邪发郁”通治寒、热证,麻黄“兴阳助阳”用于虚证,麻黄对气机的主要作用为“解气郁、兴阳气”,对水液代谢的主要影响为“发汗、利水、化气”。麻黄的主要配伍分别为①配伍茯苓治疗各型水肿,麻黄配伍茯苓可通过利小便与发汗的作用给积聚的水液以出路;②配伍石菖蒲用于各型小儿遗尿,一主攻兴阳化气,一主攻醒神开窍,共奏兴阳化气开窍之功;石菖蒲根部入药,主要入里,麻黄茎部入药,主要走表,二者相配,互引药效至己所不达之处;③寒证多配伍桂枝,其中桂枝既可相须助麻黄解表发汗,又可佐制麻黄过汗,又可凭自身入心经,善走四肢的特性引麻黄达其药力不至之处;④配伍甘草既可调和麻黄峻烈之药性又可辛甘化阳,助其阳性;⑤寒证热证皆可配伍杏仁,杏仁既可平衡麻黄宣发之肺气,调和肺气的宣降,又可凭其润肠通便的特性给邪气以出路,尤善助麻黄除湿热邪气;⑥表里同治配伍附子、细辛,既可作用于肺,又可作用于阳,还可通彻表里,作用于经络。麻黄的炮制、应用剂量与煎煮方法皆取决于临床使用的目的,相同剂量下,生麻黄发汗解表、升阳通阳功效更强,炙麻黄平喘功效更强;使用剂量与煎煮方法则要根据患者的体重、年龄、身体强度、病情严重程度等因素综合进行判断。一般情况下,寒证的使用剂量大于热证,实证的使用剂量大于虚证。减轻麻黄毒副作用的5个途径,分别为:①麻黄配伍酸味、甘味药如五味子、白芍、甘草,寒凉药如生石膏,补气药如人参、熟地黄等药皆可减轻麻黄的峻烈之性,从而达到减轻其毒副作用的效果;②在炮制上,炙麻黄与麻黄绒的发汗作用皆较生麻黄有所减轻,可酌情使用;③在剂量上,可根据患者病情与体质临证取决,没有把握时不轻易使用大剂量;④在煎煮方法上可临证选取去节、先煎去沫的煎煮方法;⑤在服药方法上,可少量多次服药,得汗即止,不汗再服,防止出汗过多而有亡阳之忧。

王冬梅[5](2020)在《麻黄汤治疗小儿遗尿症的临床效果》文中指出目的分析麻黄汤治疗小儿遗尿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将我院儿科收治的68例遗尿症患儿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甲氯芬酯治疗,观察组给予麻黄汤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的遗尿次数、睡眠觉醒障碍评分及中医证候积分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麻黄汤治疗小儿遗尿症的临床效果显着,能明显减少患儿遗尿次数,提高治愈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吕颖[6](2020)在《麻黄菟丝子方治疗肾气不足型小儿遗尿症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提出目的:本课题通过对麻黄菟丝子方治疗肾气不足型小儿遗尿症的临床疗效进行研究,以探讨麻黄菟丝子方治疗肾气不足型小儿遗尿症的有效性,为中医药治疗小儿遗尿症提供临床方法及研究依据。方法:本实验采用平行设计方法,严格遵循随机对照原则,将72例符合西医诊断和中医诊断标准的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对照组36例。治疗组给予麻黄菟丝子方治疗,对照组选用缩泉胶囊治疗,治疗2周为一个疗程,共3个疗程。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后的总有效率、每周遗尿次数、中医证候总积分、主要症候积分、次要症候积分、复发率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在该试验进行的过程中,治疗组脱落3例,对照组脱落1例,各组脱落病例均没有计入统计分析。治疗前,比较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每周遗尿次数、中医证候总积分、主要症候积分、次要症候积分,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3个疗程的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达到90.91%;对照组总有效率达到68.57%。两组总体疗效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每周遗尿次数方面,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治疗后的遗尿次数明显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的每周遗尿次数差值比较,结果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在中医证候总积分方面,经治疗后,治疗组的证候总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着性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患儿的中医证候总积分差值,结果具有显着性统计学意义(P<0.05)。在主要症候积分方面,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后的主要症候积分,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两组的主要症候积分差值进行比较,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次要症候积分方面,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的次要症候积分和次要症候积分差值,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疗程结束后随访1个月,治疗组有1例复发,复发率3.03%;而对照组有8例复发,复发率22.86%,两组差异具有显着性统计学意义(P<0.05)。在该研究进行期间,两组患儿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麻黄菟丝子方可以有效治疗小儿遗尿症,不仅能够显着提高临床疗效,减少患儿每周的遗尿次数,而且可以有效改善遗尿患儿的中医证候,降低遗尿症的复发率,临床作用安全。这为中医药治疗小儿遗尿症的治疗提供新的方法和思路,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张翎[7](2020)在《黄芩滑石汤加减治疗下焦湿热型小儿遗尿临床疗效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黄芩滑石汤加减治疗儿童NE下焦湿热证型的临床效果,并对其进行客观评价,为中医药治疗儿童NE提供新的借鉴。方法:本临床疗效观察共收集2019年01月至2020年01月就诊于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儿科门诊的下焦湿热型患儿,共计64例。以上患儿被随机分至两组各32例,其中治疗组剔除1例,脱落1例,对照组剔除1例,有效统计61例。治疗组予黄芩滑石汤加减免煎颗粒剂兑水冲服,对照组予以口服弥凝片,同时两组都进行行为疗法,包括调整生活作息、饮食习惯,限制夜间摄水量,夜间唤醒患儿鼓励自主排尿,膀胱功能锻炼等。治疗期为1月,分别在治疗前、治疗1周后,治疗4周后进行证候积分计算,观察期间仔细记录所发生的不良反应,停药4周后随访观察复发情况。运用统计学方法对比组内治疗前后、组间治疗1周、4周后的积分改善情况,及疾病的有效率及复发率。结果:(1)治疗组和对照组受试儿童治疗前在年龄、性别、主症积分、次症积分上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具有均衡可比性。(2)治疗1周后,两组在改善遗尿次数上P<0.05,对照组在短期内改善遗尿次数情况优于治疗组。(3)治疗4周后,治疗组中有6(20.00%)例受试儿童治愈,11(36.67%)例受试儿童显效,10(33.33%)例受试儿童有效,3(10.00%)例受试儿童无效,总有效率90.00%;对照组有5(16.13%)例受试儿童治愈,11(35.48%)例受试儿童显效,11(35.48%)例受试儿童有效,4(12.91%)例受试儿童无效,总有效率87.10%。两组综合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有良好疗效。(4)次要症状改善方面:次要症状中小便频数、小便短黄、小便臊臭、舌象及脉象的P值均<0.05,两组在改善以上次要症状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中大便不畅P值>0.05,说明两组在改善受试儿童大便不畅上无明显差异。(5)复发率:治疗组有2(8.33%)例受试儿童复发。对照组有12(52.17%)例受试儿童复发。两组复发率具有非常显着的差异(P<0.01);(6)不良反应及安全性:观察期间治疗组无明显不良反应,对照组出现1例一过性头晕、血压升高,1例鼻腔出血,两组间安全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芩滑石汤加减与醋酸去氨加压素治疗下焦湿热型儿童遗尿综合疗效相当,两组药物均可有效改善遗尿症状。弥凝在短期内可改善遗尿情况,具有起效快的优点。黄芩滑石汤在改善次症方面优于醋酸去氨加压素,复发率较对照组为低。因此,黄芩滑石汤在治疗下焦湿热型遗尿患儿疗效肯定,降低复发率,安全性高,有深入学习借鉴价值。

徐呈超[8](2019)在《铺灸八髎穴区治疗肾气不足型小儿遗尿的临床研究》文中指出目的:观察铺灸八髎穴对治疗肾气不足型小儿遗尿的临床疗效,探讨其在改善中医证候方面的独特优势,为其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本课题共收入患儿60例,随机分为铺灸组和西药组,每组30例。铺灸组在八髎穴处施以铺灸疗法,西药组则采用口服弥凝片(醋酸去氨加压素)治疗。共治疗8周,3个月后随访。于治疗前、后分别评价两组患儿的中医证候积分、临床疗效,分析铺灸八髎穴对本病的疗效及中医证候的调节,治疗结束3月后进行随访,观察患儿的复发情况。结果:(1)主要症状方面:在改善主要症状遗尿程度及睡眠深度方面,治疗后两组均明显优于治疗前(P(27)0.05),表明两种治疗方法均能缓解患儿遗尿程度和睡眠深度;但组间比较发现,两种疗法并无统计学差异,(P(29)0.05)。(2)次要症状方面:在改善患儿面色、神疲乏力、畏寒肢冷、腰膝酸软等次要症状方面,两组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改善,有统计学差异(P(27)0.05);此外,组间比较发现,铺灸组优于西药组(P(27)0.05),表明铺灸八髎穴能够有效改善患儿的面色、神疲乏力、畏寒肢冷、腰膝酸软等症状,且作用明显优于西药组。(3)证候总积分方面:组内比较两组均有统计学意义(P(27)0.05),表明两种疗法均能改善遗尿患儿的证候总积分;组间比较发现两种治疗方法在改善遗尿患儿证候总积分方面没有统计学差异(P(29)0.05)。(4)临床疗效方面:铺灸组共纳入30例患儿,治疗期间脱落1例,痊愈3例(10.34%),显效14例(48.28%),有效8例(27.59%),无效4例(13.79%),总有效率86.21%;西药组共纳入30例,治疗期间脱落2例,痊愈3例(10.71%),显效15例(53.57%),有效5例(17.86%),无效5例(17.86%),总有效率82.14%。分析两种疗法的临床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29)0.05),表明铺灸八髎穴治疗小儿遗尿有效,与口服弥凝片相比,临床疗效无差异。(5)遗尿复发情况:治疗结束3月后随访,铺灸组复发3例(10.34%),西药组复发10例(35.71%),分析两组患儿复发情况,铺灸组复发情况低于西药组(P(27)0.05),说明铺灸八髎穴具有较好的长期疗效。(6)不良反应: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铺灸八髎穴与口服弥凝片在治疗小儿遗尿方面的临床疗效相当,均能改善遗尿患儿的主要症状;然而铺灸八髎穴在改善遗尿患儿次要症状方面明显优于口服弥凝片;此外,铺灸组复发率低于西药组,铺灸疗法在改善小儿遗尿方面的长期疗效更持久;且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表明铺灸疗法安全有效。因此铺灸八髎穴可有效治疗肾气不足型遗尿症患儿,可明显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及精神状态,不易复发且安全无不良反应。

秦怡文[9](2019)在《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麻黄汤方证研究》文中提出目的麻黄汤出自《伤寒论》,为治疗太阳伤寒证的经典方剂,药虽四味,却精当巧妙,诸药相配,开腠畅营,宣降相因,共奏解表宣肺之效,临床应用广泛。本文主要通过文献研究方法和数据挖掘技术,探讨和研究麻黄汤的方证理论,分析并总结历代医家及现代临床对于本方的应用及发挥,以期进一步发掘麻黄汤的方证辨治规律,为现代临床合理并规范使用麻黄汤治疗疾病提供参考。方法全文共分为四个章节:第一章为文献综述,主要是对麻黄汤临床运用的相关文献及现代药理研究的有关报道进行整理、归纳、总结。掌握近年来麻黄汤的研究进展。第二章为麻黄汤方证理论研究,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对《伤寒论》中所记载的相关条文进行分析阐释;第二,结合原文和历代医家注解,对麻黄汤证的病因病机、主症、方药配伍及煎服方法等进行分析整理研究;第三,通过分析相关条文,对《伤寒杂病论》中麻黄剂进行研究,以明晰仲景制方之思路;第四,对《伤寒论》及《金匮要略》中治喘诸方进行分析,以期明辨各方证在病因病机、主要症状、主治功效等方面的异同点,指导临床合理用药。第三章为麻黄汤现代医案研究,结合现代医案研究麻黄汤的方证特点及其在现代临床中的应用规律。收集CNKI、VIP、WanFang data、CBM中从建库至2018年8月麻黄汤的个案报道,建立数据库,并使用SPSS22.0软件对其进行统计分析。第四章为麻黄汤加味联合西医常规治疗急性喘息型支气管炎随机对照试验的系统综述与Meta分析,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字化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中文期刊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Cochrane Library,检索时间为从建库至2018年7月10日。采用Cochrane系统偏倚风险评估工具和GRADE系统推荐分级方法,对纳入研究的质量进行评估,并用RevMan5.3软件对治疗总有效率及喘鸣音、湿啰音、喘憋、咳嗽的消失时间进行Meta分析。结果(1)麻黄汤在现代中医临床中被广泛用于治疗内外妇儿等各科疾病,且疗效显着;药理作用方面,具有解热、发汗、抗病毒、抗炎、止咳平喘、抗过敏及免疫调节等作用;(2)通过方证理论研究,认为麻黄汤证主要病机为寒邪外束、卫阳郁遏、营阴凝滞、肺气不宣;辨证要点为身痛、恶寒发热、无汗而喘;(3)纳入99篇文献,共计152例医案,常见疾病有感冒、咳嗽、遗尿、鼻衄、呃逆;应用指征为无汗、咳喘、恶寒发热、头身痛,舌淡苔薄白、脉浮紧;常用加味药有细辛、防风、生姜、半夏、附子;(4)共纳入15项随机对照试验,1342例患者,试验组均为麻黄汤加味联合西医常规治疗,对照组均为西医常规治疗。其中7项为中等风险偏倚,其余为高风险偏倚。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单纯西医治疗相比,麻黄汤加味联合西医治疗能够明显提高治疗总有效率[RR=1.23,95%CI(1.18,1.28)],缩短喘鸣音消失时间[MD=-1.72,95%CI(-1.94,-1.50)]、湿啰音消失时间[MD=-1.61,95%CI(-1.76,-1.45)]、喘憋消失时间[MD=-1.83,95%CI(-2.06,-1.60)]、咳嗽消失时间[MD=-2.53,95%CI(-2.96,-2.11)]。GRADE评价结果显示:总有效率、喘鸣音消失时间、湿啰音消失时间、喘憋消失时间指标为中等质量证据,咳嗽消失时间指标为极低质量证据。结论通过文献综述、方证理论探讨、医案统计以及循证医学四个方面的研究,对麻黄汤的方证理论和辨治规律有了深入的了解。以期在总结归纳前人经验的基础之上,更好地对其进行继承和发展,为麻黄汤的现代临床应用提供指导和参考。

余光青,冷伟[10](2018)在《浅谈麻黄在小儿遗尿症中的应用》文中研究指明小儿遗尿,是儿科临床中的常见病。临床中发现,中药麻黄在治疗小儿遗尿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通过中药归经理论、临床实验研究及药理学研究等进行分析,结果证实以麻黄为主药的方剂以及在辨证选方基础上配伍麻黄治疗小儿遗尿有确切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二、麻黄汤治疗小儿遗尿症56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麻黄汤治疗小儿遗尿症56例(论文提纲范文)

(1)经方治疗小儿遗尿症拾萃(论文提纲范文)

1 从肺论治
    1.1 肺脏虚寒甘草干姜汤加减
    1.2 肺气闭郁麻黄汤类方主之
    1.3 肺经蕴热越婢汤加减
    1.4 肺胃蕴热白虎汤加减
2 从心论治
3 从肾论治
4 从太阳经证论治
    4.1 营卫不和
5 小结

(2)固肾止遗汤治疗肾气不足型儿童夜遗尿症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Abbreviation)
前言
临床研究
    1 临床资料
    2 研究方法
    3 观察指标
    4 统计学方法
研究结果
    1 病例概况
    2 一般资料比较
    3 治疗前病情比较
    4 疗效评价
    5 安全性评价
讨论
    1 立题依据
    2 组方讨论
    3 现代药理学研究
    4 去氨加压素疗法介绍
    5 结果分析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文献综述
    1 西医对儿童遗尿症的研究
    2 中医对儿童遗尿症的研究
    综述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

(3)中医药治疗小儿遗尿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病因病机
2 辨证施治
    2.1 五脏论治
        2.1.1 脾与肾
        2.1.2 肺与脾
        2.1.3 心与肾
        2.1.4 肝与肾
    2.2 中药内服疗法
        2.2.1 中成药
        2.2.2 古方化裁
        2.2.3 自拟验方
    2.3 中医外治疗法
        2.3.1 针灸治疗
        2.3.2 推拿治疗
        2.3.3 其他疗法
3 预防调护
4 结语
临床经验:

(4)基于文献的麻黄现代临床应用的回顾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文献综述 麻黄的现代研究进展
    1 化学成分
    2 药理作用
    3 毒副作用
    4 配伍研究
    5 炮制与煎煮方法研究
    6 剂量研究
    7 应用规律研究
    8 医家经验研究
    9 植物特性、质量评价与鉴别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一章 资料与方法
    第一节 资料来源与处理
        1 资料来源
        2 纳入标准
        3 剔除标准
    第二节 研究方法
        1 数据收集与一般处理
        2 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软件应用
第二章 麻黄现代临床应用的回顾性研究
    第一节 所治病症统计
    第二节 所治病(症)证统计
        1 病症与证型统计
        2 表里、寒热、虚实证统计
    第三节 配伍药物统计
        1 性味统计
        2 在病症中的分布情况统计
        3 病症下各证型分布统计
    第四节 炮制品使用统计
    第五节 应用剂量统计
第三章 总结与讨论
    第一节 所治病(症)证
        1 麻黄“轻可去实”治疗肺系病症
        2 麻黄“通阳散郁”治疗胸痹、心悸与皮肤病
        3 麻黄“兴阳升阳”治疗小儿遗尿、眩晕、嗜睡与泄泻
        4 麻黄“提壶揭盖”治疗水肿、癃闭、悬饮、便秘与黄疸
        5 麻黄“通九窍”治疗鼻鼽、喑哑、耳聋
        6 麻黄“散寒通络”治疗经络病
        7 麻黄“散表邪、逐里邪”通治表、里证
        8 麻黄“透邪发郁”通治寒、热证
        9 麻黄“兴阳助阳”用于虚证
    第二节 药性与应用探讨
        1 药性发微
        2 药性的临床应用探讨
        3 对麻黄特殊功效的理解与探讨
        4 小结
    第三节 核心配伍
        1 配伍茯苓用于各型水肿——发汗、利小便
        2 配伍石菖蒲用于各型小儿遗尿——兴阳开窍
        3 配伍桂枝多应用于寒证——相须、佐制、引经
        4 配伍甘草——调和、辛甘化阳
        5 配伍杏仁——调节肺气宣降、通便泻热
        6 配伍附子、细辛——表里同治、解表助阳散寒
    第四节 炮制与煎煮方法
        1 炮制
        2 关于麻黄“去节、先煎去沫”的探讨
    第五节 剂量与安全性
        1 剂量
        2 关于安全使用麻黄的探讨
结语
    1 成果
    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5)麻黄汤治疗小儿遗尿症的临床效果(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评价标准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遗尿次数、睡眠觉醒障碍评分及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2.2 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比较
3 讨论

(6)麻黄菟丝子方治疗肾气不足型小儿遗尿症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研究
    第一节 现代医学对小儿遗尿症的研究概况
        一、现代医学对小儿遗尿症的认识
        二、病因与病理机制
        三、诊断与相关检查
        四、治疗
    第二节 中医学对小儿遗尿症的研究概况
        一、中医学对小儿遗尿的认识
        二、病因病机
        三、辨证论治
        四、各家经验
        五、中成药治疗
        六、外治疗法
第二章 临床研究
    第一节 研究目的与方法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方法
    第二节 研究内容与方案
        一、病例来源
        二、诊断标准
        三、纳入标准
        四、排除标准
        五、剔除标准
        六、脱落标准
        七、中止标准
        八、临床分组
        九、治疗与干预措施
        十、疗程与随访
        十一、观察指标与方法
        十二、疗效判定标准
        十三、统计学分析方法
    第三节 研究结果
        一、一般资料
        二、每周遗尿次数比较
        三、中医证候总积分比较
        四、主要症候积分比较
        五、次要症候积分比较
        六、临床总体疗效比较
        七、复发率比较
        八、不良反应情况比较
第三章 讨论
    第一节 麻黄菟丝子方治疗肾气不足型小儿遗尿症的临床疗效
    第二节 理论探讨
        一、中医对肾气不足型小儿遗尿症的认识
        二、导师经验
    第三节 方药解析
    第四节 麻黄菟丝子方的现代药理研究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及获奖情况
致谢
统计学审核证明

(7)黄芩滑石汤加减治疗下焦湿热型小儿遗尿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
第一部分 临床研究
    1. 病例选择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2.1 西医诊断标准
        1.2.2 中医诊断标准
        1.2.3 中医证候类型诊断标准
        1.3 病例标准
        1.3.1 纳入标准
        1.3.2 排除标准
        1.3.3 剔除标准
        1.3.4 脱落标准
        1.3.5 剔除与脱落病例的处理
        1.4 中止试验标准
        1.5 合并用药
    2. 研究方法
        2.1 样本含量的计算
        2.2 分组及对照方法
        2.3 治疗方法
        2.3.1 试验药物
        2.3.2 给药方法
        2.3.3 用药疗程
        2.4 安全性评价
        2.4.1 安全性指标及观察时点
        2.4.2 安全性评价标准
        2.4.3 不良事件的处理
        2.5 依从性评价
        2.6 有效性评价
        2.6.1 基线指标采集
        2.6.2 有效性观察指标与观察时点
        2.6.3 基于证候的症状体征分级量化和积分标准
        2.6.4 疗效评价标准
        2.6.5 中医证候疗效判定标准
        2.7 统计学方法
    3. 研究结果
        3.1 试验完成情况
        3.2 基线分析
        3.2.1 年龄比较
        3.2.2 性别比较
        3.2.3 治疗前两组主症积分比较
        3.2.4 治疗前两组次症积分比较
        3.3 治疗1周后结果分析
        3.3.1 治疗1周后两组组间主要症状积分比较
        3.3.2 治疗1周后两组组间次要症状积分比较
        3.4 治疗4周后结果分析
        3.4.1 两组组内治疗前后比较
        3.4.2 两组组间治疗4周后比较
        3.5 随访复发率
        3.6 不良反应及安全性分析
    4. 讨论
        4.1 研究背景
        4.1.1 中医学对于小儿遗尿的认识
        4.1.2 现代医学对于小儿遗尿的认识
        4.2 导师治疗小儿遗尿经验
        4.2.1 病名解析
        4.2.2 病因病机
        4.2.3 辨证治疗
        4.3 研究意义
        4.4 立法思想
        4.5 方药分析及现代药理研究
        4.6 阳性对照药物选择
        4.7 行为疗法的意义
        4.8 试验结果分析
        4.8.1 两组治疗1周后比较
        4.8.2 两组组内治疗前后比较
        4.8.3 两组组间治疗4周后比较
        4.8.4 两组组间复发率、安全性比较
        4.9 存在的问题和展望
        4.9.1 不足
        4.9.2 展望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文献研究小儿遗尿的中西医治疗研究进展
    1.中医治疗
        1.1 古代医家治疗
        1.2 近现代代医家治疗
        2.1.1 内治法
        2.1.2 外治法
        2.1.3 综合治疗
    2.西医治疗
        2.1 行为疗法
        2.1.1 调整生活习惯
        2.1.2 膀胱功能训练
        2.1.3 记录遗尿日记
        2.1.4 心理支持及必要的奖励措施
        2.1.5 唤醒疗法
        2.2 遗尿报警器
        2.3 醋酸去氨加压素
        2.4 抗胆碱药物
        2.5 三环类抗抑郁药物
        2.6 中枢神经兴奋剂
    3.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附录1 知情同意书
    附录2 病史采集表
    附录3 中医证候分级量化表
    附录4 不良事件记录表
    附录5 合并用药情况
    附录6 安全性指标
    附录7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8)铺灸八髎穴区治疗肾气不足型小儿遗尿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abstract
引言
临床研究
    1.临床资料
        1.1 病例来源及分组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剔除与脱落标准
    2.研究方法
        2.1 分组方法
        2.2 治疗方法
        2.3 观察指标
        2.4 疗效判定
        2.5 治疗过程异常情况及处理
        2.6 统计学处理方法
    3.研究结果
        3.1 一般资料比较
        3.2 观察指标的比较
        3.3 两组疗效分析比较
        3.4 两组复发率比较
        3.5 两组不良反应
    4.结论
讨论
    1.中医学对小儿遗尿的认识
        1.1 中医学对本病病因的认识
        1.2 中医学对小儿遗尿病机的认识
        1.3 中医学治疗小儿遗尿的原则
    2.现代医学对小儿遗尿的认识
        2.1 病因与发病机制
        2.2 遗尿症的治疗
    3.探析铺灸八髎穴的作用机制
        3.1 八髎穴的作用
        3.2 艾灸的作用
        3.3 生姜泥的作用
        3.4 铺灸药粉作用
    4.结果分析
结语
参考文献
综述 中医外治法治疗小儿遗尿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发表论文

(9)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麻黄汤方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麻黄汤现代临床应用
        1.1 内科疾病
        1.2 外科疾病
        1.3 妇科疾病
        1.4 儿科疾病
        1.5 五官科疾病
    2 麻黄汤现代实验研究
        2.1 解热
        2.2 发汗
        2.3 抗病毒
        2.4 抗炎
        2.5 止咳平喘
        2.6 抗过敏
        2.7 免疫调节
    参考文献
第二章 麻黄汤的方证理论研究
    1 麻黄汤出处及相关条文分析
        1.1 太阳病篇
        1.2 阳明病篇
    2 麻黄汤方证分析
        2.1 病因病机分析
        2.2 主症分析
        2.3 方药配伍分析
        2.4 煎服方法
    3 《伤寒杂病论》麻黄剂研究
        3.1 大青龙汤
        3.2 小青龙汤、小青龙加石膏汤
        3.3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3.4 麻黄细辛附子汤
        3.5 麻黄附子甘草汤
        3.6 麻黄连招赤小豆汤
        3.7 麻黄加术汤
        3.8 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
        3.9 越婢汤、越婢加术汤、甘草麻黄汤、越婢加半夏汤
    4 《伤寒论》与《金匮要略》中喘证的治疗
        4.1 《伤寒论》中喘证的治疗
        4.2 《金匮要略》中喘证的治疗
        4.3 小结
第三章 基于现代医案的麻黄汤证治规律研究
    1 研究目的
    2 资料与方法
        2.1 资料来源
        2.2 资料收集标准
        2.3 资料录入
        2.4 资料规范
        2.5 数据统计方法
    3 统计结果
        3.1 一般资料统计分析
        3.2 病名统计分析
        3.3 症状统计分析
        3.4 舌象与脉象统计分析
        3.5 原方药物剂量统计分析
        3.6 加味药物统计分析
    4 研究结论及分析
        4.1 麻黄汤方证特点及现代应用范围
        4.2 麻黄汤的临床应用指征
        4.3 麻黄汤药物化裁特点
    5 小结
第四章 麻黄汤加味联合西医常规治疗急性喘息型支气管炎随机对照试验的系统综述与Meta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纳入标准
        1.2 文献检索
        1.3 文献筛选
        1.4 数据提取
        1.5 纳入文献的质量评价
        1.6 统计学分析
        1.7 证据质量评级
    2 结果
        2.1 文献检索及筛选结果
        2.2 纳入文献的基本特征
        2.3 纳入文献的偏倚风险评价
        2.4 疗效指标Meta分析结果
        2.5 不良反应
        2.6 异质性分析
        2.7 发表偏倚
        2.8 GRADE系统推荐分级
    3 讨论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10)浅谈麻黄在小儿遗尿症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中药归经学说理论依据
2 临床实践研究
3 药理学研究
4 结语

四、麻黄汤治疗小儿遗尿症56例(论文参考文献)

  • [1]经方治疗小儿遗尿症拾萃[J]. 潘宇琛,柳静,张淼,刘慧丽. 吉林中医药, 2021(06)
  • [2]固肾止遗汤治疗肾气不足型儿童夜遗尿症的临床观察[D]. 邓雅匀. 甘肃中医药大学, 2021(01)
  • [3]中医药治疗小儿遗尿的研究进展[J]. 邓雅匀,吴丽萍,黄娟,王方超. 中医临床研究, 2021(06)
  • [4]基于文献的麻黄现代临床应用的回顾性研究[D]. 牛明月.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5]麻黄汤治疗小儿遗尿症的临床效果[J]. 王冬梅.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0(13)
  • [6]麻黄菟丝子方治疗肾气不足型小儿遗尿症的临床疗效观察[D]. 吕颖.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0(06)
  • [7]黄芩滑石汤加减治疗下焦湿热型小儿遗尿临床疗效观察[D]. 张翎.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20(02)
  • [8]铺灸八髎穴区治疗肾气不足型小儿遗尿的临床研究[D]. 徐呈超.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9(06)
  • [9]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麻黄汤方证研究[D]. 秦怡文.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9(07)
  • [10]浅谈麻黄在小儿遗尿症中的应用[J]. 余光青,冷伟. 现代中医药, 2018(05)

标签:;  ;  ;  ;  ;  

麻黄汤治疗小儿遗尿56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