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邓子恢与邓小平农业思想的对比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孙雪[1](2020)在《回望“天堂”:“徐水经验”研究》文中提出1958年,河北省徐水县因集体化的农田水利建设创造出“徐水经验”,得到毛泽东的青睐,所进行的“共产主义试点”,更一度成为全国乃至世界的焦点,在环境史、革命史领域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值得进一步关注和考察。安肃(徐水)县由于西部群山环抱、山土薄瘠,东南临近淀泊、地洼土碱,境内漕、瀑、萍三条河流河身狭小、源短流急,气候寒暑皆烈,降水不均等自然条件的影响,使农业生产处于一种较低的水平。自然条件的有限性,水、旱、风、雹、虫等灾害的频繁发生,都影响着农业生产的进一步发展。近代以来,在灾害与战争的消耗中,徐水陷入了深刻而持续的自然与社会危机之中。全面抗战以来,徐水军民更面临着严重的生存危机。中共积极介入徐水后,处于游击区的徐水党政军民互助合作坚持生产,使张瑞合作社发展成晋察冀合作社的一面旗帜。解放战争期间,以集体化为导向的生产革命运动进一步发展。新中国成立后,面对贫困与灾荒的历史包袱,“组织起来”成为人民的选择。围绕农业生产,徐水的党政军民开展起生产救灾、互助合作,走上了“大家发财、共同富裕”的集体化道路,使大规模的群众性集体化劳作成为可能。1957年冬—1958年春,徐水县通过全县统一规划领导,实现了水利化。经过陈正人的总结,“徐水经验”初步形成。1958年3月成都会议上毛泽东批示“徐水的经验普遍推广”,徐水成为领导大跃进的先进典型而受到全国瞩目。中共八大二次会议后,徐水开展起全县范围的“劳动大协作”和“全民食堂化”,呈现出“组织军事化,行动战斗化,生活集体化”的特征,被盛赞为共产主义性质的萌芽。伴随着毛泽东视察徐水,“徐水经验”得到质的提升与固化,其核心“三化”在北戴河会议上作为“人民公社”的特征而内化、泛化到全国;暴得大名的徐水则在中共中央的指示下开展起“共产主义试点”的实践,出现许多过火行为,遭到“冷处理”而黯淡收场。当然,“共产主义试点”的失败不足以否定徐水人民的浩大实践,对“徐水经验”的考察则有助于理解中共前三十年的集体化理想传承与变迁。
吴强[2](2020)在《“三个过程、两个阶段”:邓子恢主政中南初期的农村工作指针评析》文中研究表明作为中共党内杰出的农民运动和农村工作专家,邓子恢一生心系农民,始终从尊重农民利益,遵循农村客观实际出发提出指导农村工作的方针,在此基础上制定、颁布合理的农村政策,最大限度满足农民需求,激发革命激情和生产热情,并将他们紧密团结在中共周围,使之成为推动中共革命取得胜利的重要有生力量。其在主政中南时期(1949—1952),一方面为了落实党的新民主主义政策,另一方面也是根据中南区新老解放区杂陈并举的现实难题,创造性的提出在推动农村工作过程中必须依照剿匪反霸、双减、土改三步骤依序而行的"三个过程,两个阶段"论,有效做到了满足农民利益、激发农民热情、打击匪霸势力、发展农业生产、稳定农村秩序等几方面的综合平衡,为中共在农村由革命向执政转型打下坚实基础,其所领导下的中南农村工作也成为新中国成立前后全国五个大区的典型和样板,受到中央的高度肯定。
陈莹俊[3](2019)在《邓子恢的群众观研究》文中认为邓子恢同志是一位斗志昂扬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历经沧桑的政治活动家和农民运动的卓越领导者。在艰难的战争年代,他从闽西革命根据地到祖国的大江南北,在根据地建设、武装斗争、军队政治工作、党的建设方面,尤其是发动农民运动方面有独到的建树。在新中国时期他主持农村工作,坚持社会主义方向,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做出了重要的贡献。邓子恢作为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他的群众观为我们党的群众路线的形成夯实了基础,为我们不断推进研究党的群众路线留下了一笔宝贵的财富。邓子恢个人成长的时代背景和自身的性格特点,形成了与时代特点相符合、与现实需要相联系的群众观,主要内容包括:第一,紧紧依靠群众开展各项工作。开展群众工作首先要深入群众,了解群众,善于整合群众力量,将党的先进性与不断扩大群众基础密切联系。第二,将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就是不断发展的人民群众的利益,要不断统筹各方利益诉求,惩治贪腐,保护群众的利益。第三,注重调查研究,站稳群众立场。培养教育干部,树立服务群众的理念,扩大宣传工作,宣传革命信仰,要不断发展生产,提高群众的经济水平。了解和学习邓子恢的群众观的内容,需要我们理清其思想萌芽、形成、成熟和发展的四个阶段,以其各个阶段的工作实务为切入点,结合实际民生背景、政策方针,把握其群众运动开展的实用性与开创性,以及取得的成效。所以说,邓子恢的群众观,不仅是他从我国不同时期的实际国情出发所得的丰富经验,也是他对不同阶段的党群关系的深入思考。一方面其促进了国计民生问题的解决,另一方面也促使了群众观念深入人心。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党面临的执政环境愈加严峻,更需要加强群众观教育。学习和发展邓子恢的群众观思想,辩证认识其群众观的价值性和局限性,不仅是对当前现实的深刻认识,也是为党的群众路线的不断深化提供理论支撑,更重要的是其对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深入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探究并解决群众强烈关注的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
姜裕富[4](2018)在《浙江农业合作化运动与乡村社会变革》文中指出农业合作化运动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继土地改革运动之后又一场政治运动。这场运动从改变农村社会产权制度和组织形式出发,把农村个体经济改造成为社会主义集体经济,又引发了农村政治、文化和社会的根本性变革。从这一点意义上讲,农业合作化运动是一场伟大的社会变革。土地改革以后,分散的小农经济并没有能改变农民贫困的窘境,反而造成新的社会分化。浙江于1951年春开始互助合作运动,到1956年底,历经6年时间,完成了农业社会主义改造。但浙江农业社会主义改造中忽视了特有的农商文化传统和农业耕作习惯,对许多问题发生分歧,爆发了多起退社、闹社事件,也改变了不同人物的命运,使得浙江农业合作化运动非常曲折,彰显出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地方性特征。浙江农业合作化运动是在中央统一领导之下进行的,但在实践中,各地发生的1953年反冒进、1955年“砍社”事件、1957年仙居退社风波、1957年的包产到户等事件,反映了农民与国家的互动,维持着农民与国家关系的微弱平衡,引起中央合作化政策的调整,使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回到正常轨道,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农业社会主义改造中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可能带来的各种风险。农业社会主义改造,不仅改造了农村产权制度和农业生产组织形式,也改造了农村社会和农民。通过农业合作化运动,农业生产合作社替代了传统家庭的许多功能,传统家庭中家长权威削弱了,农村社会结构发生了变化,年轻人的婚姻观也发生了变化,更多年轻人走出家庭,走向合作社。农业合作社也从一个经济性组织演变为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服务一体化的行政性组织,在国家基层政权建设和农村社会管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农业生产合作社的普遍建立,尤其合作社在农民生产生活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农民的收入水平、消费结构、精神文化生活,乃至整个农村社会心态的变化,都深受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影响。农业生产合作化运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社会主义改造的重要组成部分,消灭了个体私有制,组织农民走上了集体化道路。浙江的农业合作化运动的艰难曲折历程,在农业生产合作社经营管理方面进行成功的探索,也在农村经济体制管理和国家治理等方面留下了深刻的教训。
金子求[5](2017)在《1953-1954年江苏省普选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中国首次全国普选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的一个重要前提。以往的相关研究,大多集中于对普选过程及其政治动员的探讨,而较少从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三反”等历次政治运动和中共在过渡时期一系列政策对普选的影响这一角度,考察中央的普选政策在地方落实的具体情形。本文的研究主要运用第一手档案材料,考察建国初期复杂政治情况下,中央关于选举权判定、选举代表的标准及普选中的基层干部政策在江苏普选中的落实情况,探讨普选在当代中国政治建设中的地位。实行普选,召开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政府是中共既定的建政目标。中央的最初设想是在1953年春夏之间召开人民政协的第二次全体会议,而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推迟到三年以后召开。中央最终决定在1953年实行普选,一方面与第一届全国政协即将期满,中央考虑对党和国家领导制度进行新调整有关,另一方面,斯大林的建议进一步促成了中央关于1953年实行普选的决定。普选的核心是人民民主。中央要求全国基层选举必须在深入动员的基础上,吸引选民自觉地热烈地参加选举,但各阶层民众对普选的态度与中央的预期存在很大差距:农民、工人、科学界不关心普选;资产阶级、民主人士怀疑普选是假民主;基层干部欲趁普选“换班”;相反,地主、反革命分子反而关心自己有无选举权,一部分人民对于选举却采取漠不关心的态度。为此,各地通过广泛深入的普选动员,使参加选举的选民达到了选民总数很高的比例。地方的普选是对中央关于普选原则的落实。中央在公布选举法之初即宣称:新政权的普选不同于清末以来的历次选举,也要与欧美资产阶级的选举有别,普选是一场人民内部的民主运动。但建国初期政治情况复杂,民主选举的政策在地方执行时发生了偏差。就选举权而言,中央的本意是既要依法剥夺地主、反革命的选举权,又要使选举权的剥夺面不致过大,这样才与普选的民主运动性质相符,但是各地“土改”中错划漏划地主成分和“镇反”中错管漏管反革命的遗留问题使选民资格的审查复杂化,地方干部在选民资格审查时,将注意力放在查找漏划地主,追逼反革命材料,客观上形成“二次土改”、“二次镇反”的紧张和波动,江苏多地因普选引发自杀事件。为弥合中央政策和地方选举之间的张力,避免引起社会波动和混乱,江苏省委提出:确定选民资格,应在过去历次政治运动已掌握材料的基础上进行,坚决防止在选民登记中企图重新划分阶级成分和重新进行镇反判定的倾向。普选中处理错划漏划地主成分和错管漏管反革命等遗留问题的目的是为了正确判定选举权利,而非基层普选发动群众的重点。普选中,“一律不重新划分阶级成份(分)”,禁止找反革命或政治上有嫌疑者谈话和追逼材料,也不准带口信。江苏普选中新区和老区处理地主选举权利的政策有所不同。新区土改未满五年,一般不涉及地主改变成分给予选举权利的问题。新区普选中将明显错划的地主政治上摘掉其地主帽子,给予其选举权利,但地权不再变动。个别漏划地主在普选中只剥夺其选举权利,其土地和财产待普选后处理。凡一时弄不清或可划可不划者,已划者不改,未划者不动;富农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老区旧富农选举权依1950年《政务院关于划分农村阶级成分的决定》予以甄别;老区土改漏划地主一般没有,错划地主情形普遍,但老区土改已满五年,故不必大量地处理错划漏划地主成分问题,而应以改变成分问题来处理地主选举权。普选中,无论新区处理土改错划漏划成分,还是老区改变地主成分,都只能当做普选中有关选举权利的个别问题来处理,不能当做基层选举发动群众工作的重点。老区如有明显为劳动人民被划为地主,应坚决予以纠正。选举什么人当代表与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性质及党和国家在过渡时期一系列政策有关。分批展开的基层普选呈现出阶段性的特征:统购、总路线宣传后,代表标准有所提高,各地提出选举“拥护总路线,带领人民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人”当代表。互助合作、统购中的积极分子被提为代表,抵制统购的私商和富农代表被撤换。中央提出农村普选应防止走“富农路线”,而应“坚固地巩固中农,防止农村资本主义自发势力和地主反革命的阴谋结合。”农村中当选代表以贫农和中农为主,富农代表仅属个别。选举大会呈现出一幅人民当家作主的生动历史场景,普通百姓步入基层权力机构,不失为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底层民众的政治“翻身”,但中国是一个缺乏民主传统的国家,民主选举在另一些地方又为干部包办代替,或为民众的宗派势力所左右,甚至发生普选干部以选举权为诱饵,敲诈勒索地主、反革命的现象。普选并非干部的整体“换班”。中央、华东局和江苏省委均提出保证80%以上的基层干部得到改造提高,争取当选。普选中处理了一批违法乱纪干部和混入基层政权的阶级异己分子,解除了乡村社会的“新恶霸统治”,进一步纯洁了基层政权组织。普选后的政权加快推进农业合作化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就中央而言,普选和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期间,党和国家领导制度进行了新调整,按民主集中制原则加强了党对政府和中央对地方的集中统一领导,基本形成了中国共产党在国家生活中的一元化党政领导体制,奠定了当代中国党政关系的基本格局。普选基础上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但普选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经历了曲折发展的历程。1955年夏季以后,在不断升温的反“右倾”的政治氛围下,农业合作化运动形成迅猛发展的浪潮,与此同时,党的政治路线上“左”的倾向日益凸显,损害了党内民主讨论和实事求是的作风。随着“左”倾错误逐步蔓延,普选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被破坏。直至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拨乱反正后,我国选举制度得到恢复并历经改革和逐步完善。
葛旭[6](2017)在《邓子恢农业思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邓子恢,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和杰出的马克思主义者,我国着名的农民运动、农村工作专家。邓子恢为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他深入基层,不顾顽疾缠身,忍辱负重,倾注毕生精力对我国农业进行了艰辛的探索,提出了很多合理化的建议和意见,并形成了独特的邓子恢农业思想。邓子恢为中国农业发展和农村建设付出了巨大的心力,他丰富的农业思想是我党宝贵的财富,同时为毛泽东农业思想的形成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学术界对这位卓越的农业先驱者和开拓者农业思想的研究是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开始的,但对其农业思想还缺乏整体性的研究。因此,我们有责任对邓子恢农业思想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和探索。邓子恢农业思想对我国农业发展起着积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全面了解其农业思想的丰富内容,积极探索其农业思想的特点及启示。对当今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借鉴和启迪作用。本文拟对邓子恢的农业思想进行全面的梳理和阐释,在对其农业思想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探寻其特点以及对当代我国农业体制改革的启示作用。全文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引言。在这一部分阐述了论文的选题目的和研究意义,并且对邓子恢农业思想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全面的梳理,提出了当前研究存在的不足之处,总结了本文的创新点。第二部分论述了邓子恢农业思想的主要内容及作用。这一部分是全文的核心部分。翻阅了大量的文献资料,本文对邓子恢土地改革思想的内容,邓子恢农业是国民经济基础的思想,邓子恢农业合作化思想,邓子恢农业生产责任制思想的内容进行了系统而全面的论述,从中可见他对我国农业发展做出的巨大贡献。第三部分是邓子恢农业思想的特点与启示。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是邓子恢农业思想的特点。邓子恢对农业的探索,对今天进一步深化我国农业体制改革,增强农业的基础地位等方面以深刻启示。
李杏,高其荣[7](2015)在《当代中国粮食工作历史研究述评》文中认为30多年来,学术界出版了一批有关当代中国粮食工作的历史资料集、出版了一批粮食工作领导人的文集、年谱和传记,出版了一批相关学术着作和地方粮食志,公开发表了大批关于粮食工作历史研究的论文,在粮食生产、粮食购销与流通、国内外粮食贸易、粮食调运、领导人关于粮食工作的思想和贡献以及综合性研究等方面,取得了比较突出的成果。但当代中国粮食工作历史这一重要研究领域还没有引起学术界足够的重视,研究成果也还相对薄弱。研究当代中国粮食工作历史意义重大,需要将历史与现实有机结合起来,拓宽研究视角,加大公布和出版粮食工作历史档案资料的力度,在研究方法上以个案研究和阶段性研究为基础,重视和加强宏观研究与系统性研究。
韩哲[8](2015)在《中国农村集体经济思想研究》文中认为二十世纪以来,围绕中国农村经济发展路径问题,形成了多种思想和派别,其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我国农村集体经济思想。它在汲取我国古代传统经济思想和马列社会主义思想精华的基础上,结合现实国情,在不断的实践中实现了从萌芽到完善的发展过程,其中有智慧的结晶,也有发展方向上的偏差。农村集体经济思想在我国得到了大规模推广和实践,研究我国农村集体经济思想的演化与发展,有助于我们加深对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历程的认识和提高我们的农村集体经济理论水平。同时,集体经济作为我农村经济的基础和主要形式,在组织农民、发展生产、维护稳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方面有着重要作用。对我国农村集体经济思想进行深入研究,总结发展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并从中得到启示,对于指导我国农村经济健康发展,进而推动整个社会的发展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收集和整理,本文先对农村集体经济的相关概念进行了的概述与分析。在此基础上,本文探索了我国农村集体经济思想的起源,重点研究了建国以来我国农村集体经济思想发展历史,整理了农村合作社、人民公社、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三个主要阶段出现的农村集体经济研究成果,从社会背景、代表人物、主要思想内容等方面进行了分析,通过对我国农村集体经济思想历史发展演化的脉络的较为系统和全面的分析,认为我国农村集体经济思想的研究重点在于如何改造小农经济向更高层次的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并实现了研究角度、研究理论和研究出发点等突破与发展,体现了认识的无限性和上升性规律。最后,本文结合现阶段我国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要求以及我国农村集体经济思想和实践发展的经验教训,总结出我国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应该注意的问题及启示。认为今后我国农村集体经济思想发展需要遵循的原则一是要注意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协调;二是尊重群众意愿;三是要与时俱进。
张立方[9](2013)在《邓子恢农业思想研究综述》文中认为邓子恢农业思想是党和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对邓子恢农业思想的研究,取得了比较丰厚的研究成果。文章虽多,但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如土地改革思想、农业合作化思想、农业生产责任制思想等等。这些方面都是邓子恢农业思想的精髓所在。
黄俊[10](2012)在《新中国成立初期邓子恢农业思想论析》文中提出邓子恢是一位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卓越的马克思主义者,着名的政治活动家,同时他也是一名优秀的农民运动和农村工作者。新中国成立后他主要负责我国农村及农业建设的工作,为此他对我国农业进行了艰辛的探索,并且形成了独特的农业思想。邓子恢的农业思想是我国农业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不仅为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农业经济恢复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而且在新的历史时期,它对我国农业的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主要有五部分组成:绪论部分主要阐述了论文课题研究的意义,学术界相关研究综述,主要从研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两个方面来阐述。并且指出了文章所采用的研究方法以及创新之处。第二部分论述了邓子恢农业思想的探源。主要从两方面进行论述,指出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农业经济实际状况是农业思想产生的现实土壤,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农业的论述及对中国传统重农思想精华部分的汲取是邓子恢农业思想形成的理论渊源。旨在对邓子恢的农业思想来源有更清楚、更深层次的理解。第三部分论述了邓子恢农业思想的科学内涵。根据大量文献资料,本文从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合作化是必经之路,农业生产责任制的探索,科技兴农、培养科技人才及因地制宜的发展多种经营等方面对邓子恢的农业思想进行了全面科学系统的论述,增强了对邓子恢农业思想的整体认识。第四部分论述了邓子恢农业思想的特点。这一部分是本文的创新部分,结合我国当今农业经济发展状况以及农业发展的特点,概括了邓子恢农业思想的特点即立足农业发展现实的实践性、着眼农业发展未来的前瞻性、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以及强调党对农村的政治领导。体现了邓子恢农业思想的实践价值,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第五部分关于邓子恢农业思想的再认识。本文通过对邓子恢农业思想的历史地位的评价,总结了邓子恢农业思想对现阶段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启示。
二、邓子恢与邓小平农业思想的对比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邓子恢与邓小平农业思想的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回望“天堂”:“徐水经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意义 |
(二) 学术史回顾 |
(三) 研究方法 |
(四) 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山河为患:徐水的自然环境与居民的生计选择 |
(一) 自然环境与农业生产结构 |
(二) 连年被灾之下的生计选择与社会关系 |
第二章 “大家发财”:集体化导向在徐水的初步形成和发展 |
(一) 抗战与灾荒中的党政军民互助合作 |
(二) 解放战争时期徐水的土改、救灾与生产 |
第三章 “铁打的江山金饭碗”:新中国成立后徐水的集体化实践 |
(一) 救荒、治贫、共富:上下互动中的集体化理想与实践 |
(二) 改土、造田、治水:1957年徐水农田水利建设的浩大实践 |
(三) 生活、劳动、战斗:1958年徐水生产生活方式的急剧调整 |
第四章 从沸腾到冷却:“徐水经验”的幕后与台前 |
(一) 陈正人与“徐水经验”的初步总结 |
(二) “沸腾的徐水”:毛泽东的徐水之行 |
(三) 北戴河会议与“徐水经验”的泛化和异化 |
(四) “徐水经验”的冷处理及时人的反思 |
结论: 中共集体化理想的传承与变迁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2)“三个过程、两个阶段”:邓子恢主政中南初期的农村工作指针评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问题的提出 |
二、首次阐述及其历史背景 |
三、再次重申及其异同分歧 |
四、系统论述及其地位界定 |
五、整体概括及其含义深化 |
(3)邓子恢的群众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一、问题提出与研究意义 |
(一) 问题提出 |
(二) 研究意义 |
二、研究现状分析 |
(一) 关于邓子恢的研究 |
(二) 关于邓子恢群众思想的研究 |
(三) 研究现状述评 |
三、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一) 研究方法 |
(二) 创新之处 |
四、核心概念解析 |
(一) 群众 |
(二) 群众观 |
(三) 群众路线 |
第二章 邓子恢群众观形成的背景 |
一、邓子恢群众观形成的时代背景 |
(一) 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
(二) 早期探索国家出路失败的影响 |
(三) 学习马克思主义救亡图存 |
二、邓子恢的个人成长经历 |
(一) 深深的爱国主义情怀是邓子恢群众观形成的情感契机 |
(二) 中日结合的学习背景是邓子恢群众观形成的文化支撑 |
(三) 长期的群众工作是邓子恢群众观形成的实践基础 |
三、邓子恢群众观的思想来源 |
(一) 朴素民本思想的熏陶 |
(二)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
(三) 经典马克思主义的群众思想 |
(四) 毛泽东的群众观思想 |
第三章 邓子恢群众观的形成发展 |
一、闽西革命时期是邓子恢群众观的萌芽阶段 |
(一) 领导后田农民运动时期 |
(二) 初次尝试土地革命时期 |
(三) 创建闽西革命根据地时期 |
二、领导皖南民众运动和开创革命根据地时期是邓子恢群众观的形成阶段 |
(一) 领导皖南抗日民众运动时期 |
(二) 开辟淮南抗日革命根据地时期 |
(三) 建立淮北抗日根据地时期 |
三、中南工作时期是邓子恢的群众观成熟的阶段 |
(一) 完成土地改革 |
(二) 镇压反革命时期 |
(三) 工会工作时期 |
(四) 恢复和发展经济时期 |
四、农业合作化道路的发展时期是邓子恢群众观继续深化阶段 |
(一) 农业合作化时期 |
(二) 改革人民公社体制时期 |
第四章 邓子恢群众观的主要内容 |
一、紧紧依靠群众开展各项工作 |
(一) 深入群众、了解群众 |
(二) 整合群众力量是巩固党的群众基础的首要问题 |
(三) 党的先进性是巩固党的群众基础的前提 |
二、将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
(一) 广泛调动、加强群众教育 |
(二) 维护群众利益,统筹利益诉求 |
(三) 惩治贪腐,保护群众地位 |
三、注重调查研究,站稳群众立场 |
(一) 培养教育干部,服务于群众 |
(二) 扩大宣传工作,宣传革命信仰 |
(三) 发展经济生产,提高群众生活水平 |
第五章 邓子恢群众观的基本特征 |
一、实践性——适应中国社会不同时期的需要 |
(一) 强调与马克思主义一脉相承 |
(二) 实践是马克思主义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方法 |
二、人民性——把人民群众摆在首位 |
(一) 邓子恢时刻以群众的利益作为根本的目标 |
(二) 邓子恢坚持真理,心系广大农民 |
三、务实性——一切以人民群众的利益为出发点 |
(一) 在办理任何事情时都注意调查研究 |
(二) 召开各种规模的调查会,群策群力,制定方针 |
第六章 邓子恢群众观的时代价值 |
一、邓子恢群众观历史价值 |
(一) 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民主革命的胜利 |
(二) 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群众思想 |
(三) 为党的群众路线的形成提供了理论基础 |
二、现实意义 |
(一) 为改革开放后农业改革积累了经验 |
(二) 为党的反腐倡廉提供有益借鉴 |
(三) 提高和改进了党的执政能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浙江农业合作化运动与乡村社会变革(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一、关于农业合作化运动的研究 |
二、关于农业合作化时期国家与农民关系的研究 |
三、关于小农经济社会主义改造的研究 |
四、关于农业合作化运动中乡村社会变革的研究 |
第三节 研究方法、研究资料与个案选择 |
一、关于研究方法 |
二、关于研究资料 |
三、关于研究个案选择 |
第四节 核心概念、论文框架与章节内容 |
一、核心概念 |
二、论文框架与主要内容 |
第五节 创新与不足 |
第二章 浙江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展开 |
第一节 浙江农业合作化运动的背景 |
一、以土地改革为中心的政治建构 |
二、土地改革后的经济变革 |
三、亦商亦农的文化传统 |
四、被改造的农村社会结构 |
第二节 浙江农业合作化运动的过程 |
一、农业生产互助合作运动的开始 |
二、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发展 |
三、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
第三节 浙江农业合作化运动的特点 |
一、合作社的发展过程非常曲折 |
二、重视对建社干部培养 |
三、组织变革、管理创新与技术革新相结合 |
四、吸引中央领导特别关注 |
小结 |
第三章 浙江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历史镜像:理论、事件与人物 |
第一节 重大问题的争论 |
一、推广双轮铧犁是“好得很”还是“糟得很” |
二、整顿合作社要“上马”还是“下马” |
三、包产到户是“生产管理的高级形式”还是“开倒车” |
第二节 重大事件的始末 |
一、1955年“砍社”事件 |
二、1957年仙居退社风波 |
三、永嘉包产到户 |
第三节 重要人物的命运 |
一、合作化运动中的“委屈者”——邓子恢 |
二、永嘉的包产到户的实践者——戴洁天 |
三、边缘化的“小人物”:合作社中的会计群体 |
小结 |
第四章 浙江农业合作化运动与中央合作化政策的调整 |
第一节 浙江的“反冒进”与互助合作运动的整顿 |
一、全国合作化运动发展的基本情况 |
二、浙江互助合作运动中的冒进现象 |
三、互助合作中冒进的根源 |
四、中央互助合作政策调整与浙江合作化的进一步发展 |
第二节 浙江“砍社”事件与毛泽东“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的报告 |
一、毛泽东对“砍社”事件态度的变化 |
二、“砍社”之后的全面发展 |
三、“全面规划”中的问题辨析 |
第三节 永嘉包产到户与合作社经营管理制度改革 |
一、农村“反右”斗争中对包产到户的批判 |
二、从包产到户到高级社生产管理中的“有限承包制” |
三、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的“明纠暗包” |
小结 |
第五章 浙江农业合作化运动中国家与农民关系的变化 |
第一节 从和谐到稳固:互助组中国家与农民关系的发展 |
一、国家的战略:组织起来 |
二、组织化的原则: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国家帮助 |
三、农民的心态:纠结于拒绝与接受中 |
第二节 从合作到抵制:初级社中国家与农民关系的新变化 |
一、国家的策略:从诱致到强制的转变 |
二、农民的行动:从自愿到抵制的转化 |
三、利益为先:国家与农民关系调整的核心 |
第三节 从紧张到僵化:高级社中国家与农民关系的趋势 |
一、从初级社到高级社转化的条件 |
二、国家推动高级化的行动 |
三、高级社时期国家与农民关系:从独立到依赖 |
四、高级社中国家与农民关系的再调整 |
小结 |
第六章 浙江农业合作化运动与农村社会的重建 |
第一节 农村社会结构的分化 |
一、新型家庭结构的形成 |
二、社会阶层结构逐步定型化 |
三、收入分配结构渐趋单一化 |
第二节 农村社会管理的变革 |
一、初步形成了新的社会管理体系 |
二、人口流动逐渐停滞 |
三、社会秩序日益稳定 |
第三节 农村社会事业的发展 |
一、全面举办文化教育 |
二、着手推进社会保障建设 |
三、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 |
第四节 农村社会生活的变化 |
一、收入水平缓慢提升 |
二、消费结构变化不大 |
三、文化生活有了新气象 |
第五节 农村社会心态的变迁 |
一、社会心理的嬗变 |
二、民主建社意识的形成 |
三、勤俭办社思想的深化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读期间所取得的主要科研成果 |
后记 |
(5)1953-1954年江苏省普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选题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本文的研究 |
第一章 中央关于普选决策动因及目标 |
一、中共的普选设想 |
二、向社会主义过渡问题的提出与普选 |
三、斯大林的建议 |
四、中央关于普选的基本精神 |
1. 选举权 |
2. 被选举权 |
3. 普选中的基层干部政策 |
4. 关于资产阶级的选举权 |
小结 |
第二章 江苏普选的宣传动员 |
一、江苏普选的概况 |
二、民众对普选的态度 |
1. 普通民众不关心普选 |
2. 地主、富农、反革命分子恐慌 |
3. 基层干部“换班”思想严重 |
4. 资产阶级心态复杂,民主人士留恋政治协商 |
三、宣传动员 |
1. 新旧政权对比 |
2. 宣传选举政策,消除谣言 |
3. 安抚基层干部 |
4. 宣传“联合提名”的民主性 |
5. 纠正科技界“不问政治”的倾向和“纯技术观点” |
小结 |
第三章 选举权的确定 |
一、中央关于选举权的规定 |
二、普选试点中的选举权审查 |
1. “地主分子”与“地主出身” |
2. 地主改变成分后获得选举权 |
3. 地主兼其他成分与其他成分兼地主 |
4. 富农选举权 |
5. 管制分子选举权 |
三、江苏普选中选举权审查的偏向 |
1. 剥夺面过大 |
2. “二次土改” |
3. “二次镇反” |
4. 自杀事件 |
四、纠“左” |
1. 一律不重新划分阶级 |
2. 禁止追逼反革命材料 |
五、选举权审查结果 |
小结 |
第四章 选举代表 |
一、选举“社会主义的带路人” |
1. 农业合作化运动中的积极分子被选为代表 |
2. 抵制统购的农民干部被撤换 |
3. 余粮户抵制统购中的积极分子当选代表 |
4. 富农当选代表仅属个别 |
5. 工商界、资产阶级的选举权 |
二、江苏普选中的若干问题与偏向 |
1. 干部包办选举 |
2. 民主选举与强制投票 |
3. 普选中的群众“倒干 |
4. 关于选举结果 |
5. 选举中的乱象 |
小结 |
第五章 普选后的政权 |
一、普选前后的基层干部状况 |
1. 普选前乡村基层组织不纯 |
2. 普选中处理“坏干部” |
3. 普选后干群关系的新变化 |
二、普选后政权向社会主义过渡 |
1. 加快实现农业合作化 |
2. 党和国家领导体制调整 |
小结 |
结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
(6)邓子恢农业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邓子恢土地改革思想 |
一、土地改革思想基本内容 |
(一)农民的根本利益是获得土地 |
(二)土地问题是决定农民向背的基础 |
(三)土改是消灭封建势力的阶级斗争 |
二、土地改革思想的作用 |
(一)土地改革摧毁了封建土地制度 |
(二)土地改革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
(三)土地改革为人民战争提供了人力物力资源 |
第二章 农业是国民经济基础的思想 |
一、农业是国民经济基础理论的基本内容 |
(一)农业生产是人民生活的物质保证 |
(二)农业生产是工业发展的基础 |
(三)农业生产是出口换汇的重要途径 |
(四)农业是巩固工农联盟的经济基础 |
二、发展农业生产的作用 |
(一)稳定了社会秩序 巩固了新政权 |
(二)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奠定了物质基础 |
第三章 邓子恢农业合作化思想 |
一、农业合作化思想的基本内容 |
(一)集体化道路是中国农业发展的方向 |
(二)合作化要循序渐进 |
(三)合作化过程中要教育引导农民 |
(四)合作社的生产经营采取“大的集中 小的分散”的方针 |
二、农业合作化思想的作用 |
(一)为毛泽东的合作化思想提供调查资料和理论基础 |
(二)补充丰富了毛泽东的合作化思想 |
(三)实事求是 敢于坚持自己正确的观点 |
第四章 邓子恢农业生产责任制思想 |
一、农业生产责任制思想的基本内容 |
(一)“定质 定时定工定产”农民享有自主经营权 |
(二)“按件计酬 包工包产包财务超产提成” |
(三)“三包一奖” |
(四)包产到户 责任到人 |
二、农业生产责任制思想的作用 |
(一)切实维护了农民的根本利益 |
(二)充分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和创造性 |
(三)丰富了社会主义承包经营责任制的一般理论 |
第五章 邓子恢农业思想的特点及启示 |
一、邓子恢农业思想的特点 |
(一)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农民的利益放在首位 |
(二)坚持实事求是 一切从实际出发 |
(三)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的农业思想 |
二、邓子恢农业思想给我们的启示 |
(一)生产关系一定要和生产力相适应 |
(二)农业发展关系国民经济发展全局 |
(三)坚持实事求是 勇于探索创新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7)当代中国粮食工作历史研究述评(论文提纲范文)
一 |
(一) 出版了一批粮食工作或与粮食工作相关的历史资料集 |
(二) 出版了一批领导人的文集 (含选集、文稿) 、年谱、传记 |
(三) 出版了一批专门研究当代中国粮食工作历史或与之相关的学术着作 |
(四) 出版了一批地方粮食志 |
(五) 公开发表了一批关于粮食工作历史的论文 |
二 |
(一) 综合性研究方面 |
(二) 粮食生产方面 |
(三) 粮食购销与流通方面 |
(四) 国内外粮食贸易方面 |
(五) 粮食调运方面 |
(六) 领导人关于粮食工作的思想和贡献方面 |
(七) 局部问题或个案研究 |
三 |
(8)中国农村集体经济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中国农村集体经济思想研究状况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4 创新点及不足 |
1.5 论文的基本结构 |
第2章 中国农村集体经济相关概念 |
2.1 集体经济及相关概念 |
2.2 集体经济与合作经济的关系 |
2.2.1 合作经济概念 |
2.2.2 合作经济与集体经济的关系 |
小结 |
第3章 建国前的农村集体经济思想 |
3.1 我国古代的集体经济意识——农村集体经济思想探源 |
3.1.1 我国古代的分工思想 |
3.1.2 我国古代的集体合作思想 |
3.2 建国前农村集体经济思想——农村集体经济思想的发端 |
3.2.1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农村集体经济思想 |
3.2.2 康有为的大同经济思想 |
3.2.3 蔡和森农村集体经济思想 |
3.2.4 毛泽东农村集体经济思想 |
小结 |
第4章 建国初期我国农村集体经济思想 |
4.1 毛泽东农村集体经济思想 |
4.2 刘少奇农村集体经济思想 |
4.3 邓子恢农村集体经济思想 |
小结 |
第5章 人民公社时期我国农村集体经济思想 |
5.1 建立人民公社的目的 |
5.2 人民公社的功能 |
5.3 对人民公社的后续调整 |
小结 |
第6章 改革开放时期我国农村集体经济思想 |
6.1 邓小平农村集体经济思想 |
6.2 薛暮桥农村集体经济思想 |
6.3 林毅夫农村集体经济思想 |
小结 |
第7章 毛泽东与邓小平农村集体经济思想之比较 |
7.1 关于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目的的比较 |
7.2 关于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动力的比较 |
7.3 关于发展农村集体经济路径的比较 |
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1、结论 |
2、启示 |
3、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其他科研情况 |
(9)邓子恢农业思想研究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一、研究概况 |
二、研究的若干问题 |
(一) 关于邓子恢土地改革思想的研究 |
1. 关于邓子恢土地改革思想内涵的研究。 |
2. 关于“四个自由”政策的研究。 |
(二) 关于邓子恢农业合作化思想的研究 |
1. 关于邓子恢农业合作化思想形成原因的研究。关于邓子恢农业合作化思想产生背景的研究, 学者们没有太大的分歧, 基本上形成了以下共识: |
2. 关于邓子恢在农业合作化过程中坚持原则的研究。 |
(三) 关于邓子恢农业生产责任制思想的研究 |
1. 关于邓子恢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形式与内容的研究。 |
2. 关于邓子恢生产责任制历史地位的研究。 |
三、问题与展望 |
(10)新中国成立初期邓子恢农业思想论析(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意义 |
1.2 相关研究综述 |
1.2.1 研究现状 |
1.2.2 存在的问题 |
1.3 研究的方法 |
1.4 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2章 邓子恢农业思想的产生条件 |
2.1 近代中国农业经济现实状况 |
2.1.1 土地兼并加剧,土地荒芜面积扩大,人地矛盾突出 |
2.1.2 农民大量流失,社会秩序混乱 |
2.1.3 农产品价格和农民购买力“两低” |
2.1.4 农村资金缺乏和生产工具落后 |
2.2 邓子恢农业思想形成的理论条件 |
2.2.1 借鉴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农业发展的基本观点 |
2.2.2 汲取了中国传统的重农思想的精华 |
第3章 邓子恢农业思想的主要内容 |
3.1 农业是国民经济基础 |
3.1.1 发展农业生产是人民生活的物质保证 |
3.1.2 发展农业生产是实现工业化的根本 |
3.1.3 发展农业是巩固工农联盟的经济基础 |
3.2 农业合作化是必经之路 |
3.2.1 农业走合作化道路的原因 |
3.2.2 农业合作化的指导原则 |
3.3 农业生产责任制的探索 |
3.4 科技兴农、培养科技人才 |
3.4.1 大力推广农业新技术 |
3.4.2 建立农业生产技术配套设施 |
3.4.3 培养与扩大农业科技队伍 |
3.4.4 促进农业科学技术推广 |
3.4.5 坚持群众路线 |
3.5 因地制宜的发展多种经营 |
3.5.1 以粮食为主 |
3.5.2 发展多种经营 |
3.5.3 兴办乡社工业 |
第四章 邓子恢农业思想的特点 |
4.1 立足农业发展现实的实践性 |
4.1.1 立足于农村生产力发展水平 |
4.1.2 重视调查研究 |
4.2 着眼农业发展未来的前瞻性 |
4.3 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 |
4.3.1 把农民的利益放在首位 |
4.3.2 尊重农民的创造精神 |
4.3.3 提高干部的“以人为本”的意识 |
4.4 强调党对农业的政治领导 |
第五章 邓子恢农业思想的当代价值 |
5.1 邓子恢农业思想的历史地位 |
5.1.1 理论意义 |
5.1.2 实践意义 |
5.2 邓子恢农业思想对现阶段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启示 |
5.2.1 农业发展关系国民经济发展全局 |
5.2.2 调动农民积极性关系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败 |
5.2.3 提高农村科教水平关系农业社会稳定与发展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邓子恢与邓小平农业思想的对比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回望“天堂”:“徐水经验”研究[D]. 孙雪. 山东大学, 2020(01)
- [2]“三个过程、两个阶段”:邓子恢主政中南初期的农村工作指针评析[J]. 吴强.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20(03)
- [3]邓子恢的群众观研究[D]. 陈莹俊. 华中师范大学, 2019(11)
- [4]浙江农业合作化运动与乡村社会变革[D]. 姜裕富. 华东师范大学, 2018(12)
- [5]1953-1954年江苏省普选研究[D]. 金子求. 南京师范大学, 2017(06)
- [6]邓子恢农业思想研究[D]. 葛旭. 长春理工大学, 2017(02)
- [7]当代中国粮食工作历史研究述评[J]. 李杏,高其荣. 云梦学刊, 2015(04)
- [8]中国农村集体经济思想研究[D]. 韩哲. 山西财经大学, 2015(09)
- [9]邓子恢农业思想研究综述[J]. 张立方. 福建党史月刊, 2013(22)
- [10]新中国成立初期邓子恢农业思想论析[D]. 黄俊. 吉林大学, 2012(09)
标签:徐水论文;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论文; 土地改革运动论文; 农村集体经济论文; 邓子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