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护士英语简易会话(论文文献综述)
王璐[1](2021)在《国家建设视阈下的简易日语规划》文中提出国家建设关注政府权力与社会民众权利间的利益关系和互动模式,强调对社会发展管控的同时,积极提供公众服务,保障民众基本权利。日本在谋求对外发展、对内繁荣时,辅以简易日语这一重要语言要素助力国家建设。简易日语的每一阶段规划特征,彰显出日本国家建设的重要考量,即从"政治考量"到"减灾考量""共生考量"的社会现实推进。本文立足于三种考量下的日本国家建设发展,分析不同时期简易日语规划情况,为深刻认识国家建设与语言规划间的联动关系提供有利参考,为我国语言生活建设提供客观参照。
耿芳[2](2021)在《汉日语气系统之功能视角对比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前学界对语气的研究存在概念界定模糊、功能取向不明显、研究不系统等问题,从而语气对比领域也缺乏较为完善的研究。有鉴于此,本研究基于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以功能为出发点,明确语气概念,在此基础上,对汉日语气系统进行对比,旨在达到以下三个研究目的:揭示汉日语气类别及其体现形式的异同;揭示汉日语气语势及其体现形式的异同;探讨汉日语气系统的异同。本研究的语气系统包含语气类别系统与语气语势系统,关注人际社会沟通与个人意志、情感在语言层面的体现,人际社会沟通由语气类别系统体现,个人意志与情感由语气语势系统体现。研究依托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对汉日语气类别一致式、语气类别隐喻式、语气语势的精密度,句法、词汇等语言体现形式,语场、语旨、语式等语境特点进行描述、例证、对比,且由语言、思维、社会文化维度出发探讨汉日语气系统的异同。研究发现如下:汉日语气一致式精密度基本一致,功能类别均包含陈述语气、疑问语气、祈使语气。陈述语气中内含五类感叹语气,分别是对事物的感叹、对事物性质的感叹、对事物数量的感叹、对情形性质的感叹、对情形数量的感叹。汉日疑问语气均包含寻求正反及寻求新信息两类;日语中寻求正反选择类语气仅在级阶小句中出现。汉日祈使语气均包含命令、要求、支配、希愿、建议、提供、祝愿七类。语言体现形式方面,汉日语气一致式呈现出在语序调整、程式化表达、疑问词、语气词使用等方面的共性;包含基本语序、成分重叠、结构顺序、疑问词提示特征、语气词性别特征、词法变化等方面的差异性。汉日语气类别隐喻式的精密度较为一致,均有陈述语气疑问型隐喻、陈述语气反义型隐喻、疑问语气陈述型隐喻、疑问语气祈使型隐喻、祈使语气陈述型隐喻、祈使语气疑问型隐喻六类。语言体现形式方面,汉日语气类别隐喻式具有程式化表达、“否定”成分非常规使用、语气词高频使用、句法与词汇共现关联等共性;呈现出句式结构、程式化表达适用性、语气副词、词法变位、句法与词汇共现特点等差异。语境特点方面,汉日语气类别隐喻式在话轮潜势、口语特征、隐喻义与上下文依赖关联、体现形式与上下文依赖关联、权势关系与句法特征互动等方面表现出共性;具备会话双方权势关系多样性、权势关系与体现形式关联、上下文依赖程度、语体倾向性、隐喻义与语式关联、隐喻义多功能性等差异。汉日语气语势在功能系统精密度上程度一致,内在语势均包含确实、料悟、能力、必然、或然、允许、意愿、义务八类;外在语势均含程度、速度两类,其中程度语势包括高、中、低三个水平,速度语势包含急、平、缓三个水平。体现形式手段方面,汉日语气语势呈现出对成分重复、隐喻式表达、不完整表达、投射结构、骂詈语、填充词等手段使用的共性。此外,由于外在语势关注语言的物理特征,本文对其语音手段进行简要分析并发现,汉日外在语势语音手段在音量与情绪对应、元音发声变化等方面存在共性;日语还可使用卷舌、促音、非常规浊化等手段体现外在语势,其中促音、非常规浊化也可在文字书写系统中体现。从语序类型与形态类型探讨汉日语气系统的共性及差异,发现汉日语气系统的语气构成均不依赖语序,呈现出相似的问答模式;在前置语语言典型性、词汇性与词法性、句法成分与形式对应关系、句法顺序与规则侧重等方面展现出差异。从思维维度关注汉日语气系统的共性及差异,发现汉日民族对人际关系呈现出相似的理解模式,展现出务实性与情感性、整体性与群体性、直觉性与规约性三组对照思维差异。从社会文化观察汉日语气系统的共性及差异,发现中日社会在社会交往中均强调互动协商,中日社会宗族性架构与集团性架构的差异影响汉日民族思维,从而使其在语言类型、语气系统上呈现出差异。总的来说,本研究基于系统功能语言学对汉日语气系统进行描述、例证,基于理论框架对语气的语言体现形式及语境特点进行较为全面的对比分析,通过语言体现形式对比发掘汉日语言在语气表达上的异同,通过语境特点描写明确语气的互动属性,并最终从语言、思维、社会文化维度探讨汉日语气系统的共性与差异,丰富了系统功能语言学对语气的研究,回应了学界语气研究存在的问题。
张红军[3](2019)在《语言规划视角下英语在我国的使用情况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源于对当下社会现象的观察和思考。提及外语,我们首先想到的是英语,人们普遍重视英语学习,热衷于听说、词汇记忆等学习方法。我们常说学以致用,然而,人们却很少关注英语的使用,不清楚英语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语言使用情况研究和语言本体研究构成了语言研究。长期以来,我国语言学界重视语言本体研究,忽视语言使用研究,导致了人们语言意识的淡薄,不利于语言研究的健康发展。英语在世界的广泛传播已经引起各国的关注,并成为各国语言规划研究面临的主要问题。如果我们国家制定了科学的外语规划,英语在我国的使用有据可循,我们国家的语言生活一定是十分和谐的。然而,英语尚未纳入我国语言规划研究的范畴,引发了社会上关于“英语威胁论”、“汉语危机论”等争论,不利于我国语言和谐和社会进步。针对这一社会问题,本文结合语言学、地理学、统计学等的理论和方法,从“两横两纵”维度对英语在我国不同社会领域的使用情况展开详细的调查研究。“两横”是指语言的两个社会职能:工具职能和文化职能;“两纵”是指本文的两个主要研究对象:汉语母语者(在职人员)和语言景观。语言具有工具职能和文化职能,语言的使用也应当包括交际和文化两个方面。本文以性别、年龄、地区、受教育程度、职业、行业等社会特征为背景,对汉语母语者(在职人员)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英语能力、英语使用和语言态度三个方面,取得有效问卷3485份。通过使用SPSS统计软件和结构方程模型AMOS对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方差分析、因子分析等,得出全面、科学的数据结果,构建了英语使用影响因素和英语损耗影响因素结构方程模型。同时,选取15个不同规模的城市和县城,以商业街的语言景观为研究对象,调查英语在我国公共空间的使用情况,从中管窥英语对我国的影响以及我国语言政策法规的落实情况。在清楚了解目前英语在我国使用情况的基础上,助推我国语言规划研究前进一小步,为外语规划的制定提供前期调查数据,同时也为国家语言文字法规的重新修订提供科学依据。全文共分为八章,内容框架如下:第1章绪论。本章概述了语言及语言使用研究的重要性及不足之处,从语言接触的角度回顾了汉语和英语接触之初,人们使用英语的情况、对待英语的态度以及当时中国政府的外语政策。研究表明英语学习始于民间,中国人最初接触英语是出于贸易往来需求和实用目的。英语在我国的发展既有自下而上的传播,同时也离不开自上而下的政策导向。第2章语言规划研究概述。本章对语言规划的概念进行了界定,简述了我国语言规划研究取得的成绩,分析了我国外语规划研究的缺失带来的社会问题。在此基础上,构建了语言规划研究的理论基础:费什曼(Fishman)的语言域理论、斯波斯基(Spolsky)的语言管理理论。第3章文献综述。本章对国外语言使用情况普查、外语使用情况抽样调查,我国大陆和港澳台地区语言使用情况普查、外语使用情况抽样调查进行了综述。研究发现我国大陆缺少人口普查中的语言普查,仅进行过一次全国范围的语言文字使用情况调查,没有定期、持续地进行语言普查。我国大陆外语使用情况的调查非常有限,尤其缺少对于使用人群占绝大多数的英语使用情况专项调查。语言学界对外语使用情况的研究相对匮乏,有的分析和研究构不成体系。我们无从知晓新世纪以来我国语言状况、外语使用情况、人们对语言的态度。第4章实证研究过程。本章阐述了本文的研究目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研究内容,定量和定性研究方法,信效度分析、卡方检验、方差分析、因子分析法以及结构方程模型等统计分析方法。第5章在职人员英语使用情况结果分析。本章首先分析了被调查者的基本背景信息。其次,分析了人们的英语能力:包括英语学习年限,在校学习时英语听力、会话、阅读、写作水平,现在的英语听力、会话、阅读、写作能力,取得的英语证书。再次,分析了人们的英语使用情况:包括英语总体使用频率、使用程度和使用效果,在不同交际场合的使用,与不同交际对象的使用,在特定情境的使用,使用英语的原因,汉英夹杂使用情况,副语言使用情况以及使用英语遇到的困难。同时分析了具有不同社会特征的人英语使用的差异性。最后,分析了人们的语言态度:包括个人对待英语及其他外语的需求,单位对英语的需求,家庭对待子女英语学习态度,公共领域外语使用的态度,对待英语文化的态度,对待汉语的印象,对待英语的印象和对待语言规划的态度。研究发现人们的英语能力普遍不高;英语总体使用率很低;超过半数的人都处于勉强说几句的程度;在虚拟域使用英语的频率高于公共域,单位和家中很少使用英语;朋友之间使用英语的频率最高;生活情境中的英语使用频率高于工作情境,常见于看电视、电影,听广播、歌曲等;经常汉英语码混用的人很少。人们认为能用英语进行一般交际即可;对会话能力的需求最多;单位提供英语培训的机会非常少;人们倾向于子女在幼儿园开始学习英语;人们对英语文化缺乏了解等。第6章英语在我国的使用情况影响因素结构方程模型研究。本章使用SPSS20.0和AMOS20.0,探索性地构建了英语能力、英语使用和语言态度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模型。研究发现在校英语水平对英语总体使用情况的影响最大;英语文化对英语总体使用情况有中度影响,汉语态度对在校英语水平和英语态度有中度影响,进而影响英语总体使用;汉语态度通过影响英语态度进而影响英语文化,最终影响英语总体使用等。第7章英语损耗情况分析。本章使用统计分析软件SPSS20.0和AMOS20.0,分析了在职人员的英语损耗情况及影响因素,同时进行了英语损耗群组分析。研究发现我国在职人员英语损耗程度较大。随着英语交际的增多,对英语文化了解的加深,英语损耗程度会减弱;相反,英语交际越少,对英语文化知之甚少,英语损耗程度会越强。损耗前英语水平、英语态度、英语文化都通过影响英语交际,进而对英语损耗程度产生影响等。第8章语言景观英语使用情况。本章首先对语言景观研究进行了概述。运用斯波斯基(Spolsky)的语言管理理论、Scollon&Scollon的场所符号学理论,实地调查了十五个不同规模的城市商业街的语言景观状况、外语的使用情况,分析了语言景观体现的英语和汉语的权势关系,以及语言规划的落实情况。研究发现不同地区的官方政府对待语言的态度有所不同;英语在语言标牌中大量使用。官方标牌的优势语言全部为汉语;非官方标牌中出现了将英语作为优势语言的现象;英语在商业标牌中的象征功能大于信息功能等。结语。本部分从重视语言调查、加强语言规划研究、制定外语规划、加强语言及其文化学习四个方面给出了建议,同时指出本研究的创新点,分析了研究的不足与展望,最后对本研究进行总结。我们期待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使更多的人关注语言使用情况、参与语言调查研究,科学地规划语言,正确处理汉语和英语的关系,各司其职,构建和谐的语言社会。
郑美良[4](2019)在《台湾原住民族语言教育研究 ——基于政策执行的分析》文中提出我国台湾地区是一个拥有包括原住民族在内的多民族地区,长期以来形成了多元民族文化和语言。但是由于受政治环境、语言政策等的影响,台湾原住民族语言遭遇发展危机,多种原住民族语言濒临消失。20世纪七十年代以来,受多元文化思潮和国际政治环境的影响,台湾地区开始调整原住民族语言政策,强调保护和弘扬多元化语言文明。基于这样的背景,本研究尝试通过政策研究,考察和分析台湾地区在保护和恢复原住民族语言上所采取的实践行动及其效果。首先通过政策文本分析,梳理和回顾不同历史时期台湾地区原住民族语言政策的历史脉络,整合和分析原住民族语言政策的基本过程和基本内容。其次,通过田野调查,实地考察三所不同类型学校的族语教育政策执行和效果。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第一,台湾的原住民族群约有55万人,占全台湾总人口数约2%,大多居住在山地地区。原住民学生数已达到136371人,占了全体总学生数的3.05%。虽然自2013年以来原住民学生族语交谈频率略有提升,但频率仍然较低;约半数原住民学生认为使用族语不便于与人沟通且缺乏族语学习兴趣;在族语使用能力方面,学生在听力、口语和歌谣歌颂能力均较弱;中学阶段通过族语认证的原住民学生人数也呈逐年递减态势。第二,为切实保护濒临消失的原住民族语言,台湾地区形成了不同层次、相对完整的政策体系。一是形成了以台湾“教育部”和“原住民族委员会”为主体的政策制定主体,全面规划和制定原住民族语言政策;二是建构了以《原住民族教育法》和《原住民族语言发展法》为标志性文件的语言政策体系,包括相关课程规划、师资培训规划、教材编辑制度、语言认证制度等政策;三是优化了原住民族语言政策的行动路径,更加强调通过学校系统层面推动和深化。第三,台湾各地方、各学校依据政策规划,制定了相应的政策执行方案,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课程编排上,台湾在《九年一贯制课程纲要》和《十二年国民基本教育课程纲要》都规定了一定时数的族语课程;在师资选拔和培育上,建立原住民族语能力认证考试制度,实施族语师资培训规划;在教材编写上,制定族语《九阶教材》等学习材料。此外,在学校教育教学过程中,还通过“母语日”、开展族语活动等方式营造语言学习环境,借助族语评价与认证机制诊断和促进学生族语学习,针对不同学段的学生调整教学方式,采取族语教师协同示范、深入部落体验文化与生活等方式提升教学效果。第四,台湾原住民族语言教育政策的执行在学校行政上面临着资源整合的难题;师资方面存在师资老化、年龄断层的问题;在课程实施上面临教材难以统一的局面;家校社合作难以唤起家长的认同与主动意识,也难以营造良好的社区支持氛围。在后续的政策修正与发展中,还应该在尊重语言存续发展的基本逻辑之上,增强相关主体的能动性和自决性,进一步完善课程体系建设、注重师资建设。此外,需要着力解决政策执行所需的配套措施,争取社会文化支持,加大相关投入,构建家庭-学校-社区合作的语言教育共同体关系。
李雪[5](2018)在《会话含意理论指导下的小说对话翻译 ——以《平凡而伟大的事》的汉译为例》文中提出20世纪60年代末,语言学家格莱斯(H.P.Grice)提出了对话的合作原则,进而提出会话含意理论。他认为,对话双方遵循合作原则而产生的会话含意为一般会话含意。而违反合作原则时,对话中就可能产生特殊会话含意。在小说中,作者往往通过故意设置违反合作原则的对话,传达出人物的“言外之意”,继而塑造鲜明的人物个性,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由此可见,会话含意理论对理解小说人物对话至关重要。在翻译的过程中,译者一方面需要准确解读原文的会话含意,另一方面需要在译文输出过程中传达这种会话含意,实现语用对等。本论文重点讨论了基于格莱斯合作原则和会话含意理论之上的小说对话翻译策略,强调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应当针对原文遵守或违反合作原则的不同情况,分析小说对话中的会话含意是如何产生以及如何传达言外之意的,进而确定具体的翻译策略。笔者认为,当原文本中会话双方遵守合作原则时,译者应该适当隐身,尊重并保留原文的一般会话含意,体现原文风格的“隐晦性”;当原文本中会话双方违背合作原则时,译者应该发挥主体性,根据语境需要,适当再现或凸显原文本隐含的特殊会话含意,通过一系列具体的翻译策略,如增译或减译、适当改写、直译或意译的切换、保留或凸显原文修辞等,将原文的会话含意同步至译文文本中,从而更好地实现译文与原文的语用对等。
黄茗湘[6](2017)在《医学汉语教材课文内容设置研究》文中认为医学汉语教材是特殊用途汉语教材之一。对在华接受学历教育的医学专业留学生而言,医学汉语的学习是其专业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一环。目前,已经出版并使用的医学汉语教材仅有2种,分别是《医学汉语——实习篇》和《实用医学汉语》。这难以满足医学汉语的教学需要。本文运用文献查阅、对比研究及数据统计等方法,对医学汉语教材的课文编写问题进行研究。全文有五章。第一章在介绍论文研究对象和研究意义的基础上,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概述。第二章对现有的两种医学汉语教材的课文体裁、题材、难易度进行统计、对比和分析,并从中概括出两种医学汉语教材课文编写的异同。体裁方面,本文对现有的两套医学汉语教材课文按照体裁类型进行分类,分为对话体与叙述体2种体裁,统计各体裁分布及使用情况。题材方面,本文参考医院场景中的一般诊疗程序,将医学汉语的题材按其功能进行划分,分为诊断治疗、体征检查、专业讨论、知识普及、复合题材等5类题材类型,统计各题材类型的分布及数量。在课文难易度方面,分析医学汉语教材中课文的篇幅、句长、生词量,分析医学汉语课文的难易度变化情况。第三章对比医学汉语课文和通用汉语课文,归纳医学汉语课文的特征。医学汉语的体裁选择体现了医学职业特征,课文题材的选择还原了场景真实性,医学汉语词汇的选择体现了专业汉语特征。第四章立足于前文分析结果,为医学汉语课文的编写提供建议。编写医学汉语课文,需要明确不同体裁课文的编写重点,明确不同题材课文的编写重点,明确医学汉语的难易度标准。第五章总结了文章的研究过程和研究成果,概括文章的创新点、不足之处以及未来可以继续探究的方向。
顾李妍,郝建玲,郭娜菲,孙颖,张玲娟[7](2015)在《护理人员英语综合能力自评问卷的构建及信效度检验》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构建护理人员英语综合能力自评问卷。[方法]采用文献回顾法、质性访谈和专家咨询法,形成初始问卷,对347名护士实施问卷调查,检验问卷的信度和效度。[结果]经过2轮专家咨询所得的护理人员英语综合能力自评问卷由4个维度、32个条目构成,问卷各维度及总体Cronbach’sα系数均大于0.90,分半信度达到0.80以上,问卷的32个条目与相应维度得分均呈中度以上相关(P<0.01),各维度与问卷总体的相关系数为0.8700.969(P<0.01)。[结论]护理人员英语综合能力自评问卷由听力、阅读、写作、口语能力4个维度组成,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
毛小红[8](2014)在《中国德语文教育历史研究(1861-1976)》文中研究表明中国德语文教育是我国外国语文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1861至1976年间的德语文教育历史为研究对象,从教育政策、实施主体及教材编写与出版三个维度来考察我国晚清、民国及新中国成立至“文革”结束三个阶段的德语文教育历史演变过程,梳理并分析各阶段我国外语教育政策中有关德语文教育的规定,探究实施德语文教育的主体特征和办学动因,挖掘历史上与德语文教育相关的人和事,点面结合,还原德语文教育在各历史阶段的原貌,勾勒出该时段我国德语文教育从基础教育阶段为主逐步向高等教育阶段迁移的过程,为我国今后德语文教育的发展提供历史经验借鉴。本文分六个章节,除绪论和结语两个章节外,主体部分包括四个章节。第二章论述晚清时期德语文教育实施主体——我国自主创办的官办方言学堂、洋务军事学堂、技术实业学堂和晚清大学堂以及德国在华创办的教会学校、技术学校、德华学校和高等学堂,分析其办学背景、办学动机、师资力量、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法及办学特色,追溯德语文教育在中国的起源,并从教材编写与出版方面来进一步推测当时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第三章在梳理民国时期我国德语文教育政策的基础上,论述已延伸至基础教育、高等教育和社会教育三个层面的德语文教育实施主体多样化的办学模式,分析其办学背景、办学目的、师资力量、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及方法等,探讨民国时期开展德语文教育所希冀满足的各类需求,重点考察德文系作为独立系科在高校的确立和发展过程以及德语作为一门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语言所处地位的演变。此外,通过对民国时期的德语文教材出版物的统计与分析来进一步获得对该时期德语文教育更为深刻的认识。第四章将焦点放在新中国成立至“文革”结束期间的德语文教育,结合我国外语教育政策分析我国中学外国语学校开展德语文教育的社会背景、办学动机及办学特色等,再现德语文教育在综合性大学、外语院校、外贸院校及师范院校所经历的跌宕起伏的曲折发展过程,分析政治环境及苏联模式给德语文教育所带来的制度、内容、方法和手段上的变化,梳理该时期我国在德语师资队伍建设、德语教学大纲制定、教材编写、词典编纂等方面所取得的成果,阐释教材中所折射的“外语学习为政治服务”的宗旨,归纳出这一时期德语文教育的特色、成绩与不足。第五章再一次从教育政策、实施主体和教材编写与出版三个维度对晚清、民国及新中国成立至“文革”结束三个历史阶段的德语文教育进行纵向对比与分析,阐明各历史阶段德语文教育的时代特征及其局限,勾勒出我国德语文教育从晚清至“文革”结束的百余年间的发展脉络。本文最后指出,德语文教育历史研究对我国今后德语文教育发展有着丰富的启示,从教育政策的整体规划、中等教育阶段的德语文教育和高等教育阶段的德语文教育三个方面予以展开,建议从国家战略和人才需求出发对我国德语文教育进行整体规划和顶层设计,在规范中学德语文教育的基础上,处理好中学德语文教育和高校德语文教育之间的衔接问题,探索高校德语文教育分类别、分层次、多元化的培养模式,促进我国德语文教育事业良性健康发展。
吴驰[9](2012)在《由“文”到“语” ——清末民国中小学英语教科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英语教科书作为一种特殊的文本,既是重要的语言教学工具,也是英语语言知识的重要载体。我国的中小学英语教科书是伴随着近代西方文化的传入而出现的,它产生于特定历史条件下,反映了当时的社会背景,具有极强的时代性。从1904年《奏定学堂章程》正式颁布标志着现代学制的开始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在这近半个世纪的时间中,中小学英语教科书从无到有;从清末注重“文”逐渐发展为到民国中后期强调“语”。“文”指“英文”;而“语”则指“英语”。“英文”侧重的是文字,即语言学习四项基本技能中的“读"和“写”;而“英语”侧重的是其中的“听”和“说”。在清末到民国中小学英语教科书演变的这个历史过程中,这一变化尤其明显。本文坚持教科书研究必须以文本实物为基础的研究原则,采取系统分析结合重点深入的研究思路,采用横向比较结合纵向分析的研究方法,以清末民国时期中小学英语教科书由“文”到“语”的发展特征作为研究主线。全文分为五章展开,每章主要研究内容如下:第一章为导言部分。本文从论文选题的缘起与意义、关键词的界定、相关文献综述和研究方法等四个方面对整篇论文进行了初步的介绍。第二章以清末中小学英语教科书发展体现出“文”的特点为主线,从两个阶段进行深入阐述,分别是:“英语教科书的雏形(1840—1901)”和“以读写为主:自编英语教科书的兴起(1902—1911)”。二十世纪初期,腐朽的清王朝在西方的枪炮下不堪一击,紧锁的国门被殖民者打开。由此,中国近代英语教育和英语课程逐渐走入历史的舞台,从而拉开我国近代英语教科书的序幕。清末中小学英语教科书突出“文”的特点,即强调培养学生的“读"和“写”的能力,忽略学生“听”、“说”技能的培养,英语教科书注重“致用”的目的,突出外语学习的精确性,这种视英语为工具的观点,直接体现在英语教科书的编排与内容上。该时期的中小学英语教科书以语法翻译法为指导;侧重翻译,在编排形式上倾向于一一对应的英语互译形式;在内容上强调语法知识的学习,并且突出母语在英语学习中的重要性。因此,该时期出现了大量的语法类英语教科书;而纯英语读本的出现也是该时期英语教科书的一个重要特点。第三章着重探讨了民国时期中小学英语教科书的发展。该章分别从三个阶段进行研究:“从读写转向听说:英语教科书的转型(1912—1921)”、“听说优先:英语教科书的定型(1922—1936)”以及“听说为主、读写为辅的全面发展:英语教科书的成型(1937-1949)”。辛亥革命胜利后,中华民国成立。随着实用主义的传播,以及国外英语教学改革对中国的影响,民初时期中小学英语教科书逐渐从清末以“文”为主转向以“语”为主,即从着重突出“读”、“写”能力培养开始转向强调“听”、“说”技能培养。这个时期小学英语教科书的大量出现、从小学到中学的系列英语教科书出版、英语教科书之间的连贯性是该时期英语教科书的突出特点。1922至1936年是英语教科书突出培养学生“听"、“说”技能的时期。随着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在中国的盛行,直接法被大家认同并付诸于英语教学实际之中,该时期的中小学英语教科书以培养学生的“听”、“说”技能为首要目的,而语法知识和母语的使用从清末的倚重转为忽视,甚至排斥。直接法的大量体现、读本与语法的综合、教学辅助书籍的出现、逐渐完备的教科书审定制度都是该时期英语教科书的重要特点。而抗战胜利之后至1949年解放之前的中小学英语教科书则突出以听说为主、读写为辅的全面发展原则。该时期英语教科书的特点基本成型,既没有一味突出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也没有完全摒弃对其“读”、“写”能力的关注,而是按照“听”、“说”为主,“读”、“写”为辅的顺序进行编排。这个时期的英语教科书基本上都是以此原则来进行编写,并逐渐成型。国际音标越来越受到重视、教科书配套的教师指导用书出版以及英语教学方法多样化是该时期英语教科书的明显特点。第四章对从清末至民国时期中小学英语教科书中体现“教"与“学”的变化进行了研究。该章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从清末的“致用”教学目的到民国时期的“实用”教学目的;从清末民初教科书以语法翻译法为指导逐渐过渡到民国中后期的以直接法为指导;而教学内容的变化则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得到体现:从翻译制到单元制、从倚靠语法到忽略语法、从重视母语到忽视母语、从单词出发到以句型为始以及教材教授法提示由简单到详细。第五章作为本文的最后一个部分则主要反思清末民国中小学英语教科书发展的经验和教训。在半个世纪的发展过程中,清末民国中小学英语教科书对社会发展的影响体现在:传播了外国文化,开拓了国人视野;突出了教科书的教诲性,塑造了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传播了英语语言知识,内容注重生活化与实用化;完善了英语教材教法知识,丰富了现代英语教学法内容;同时对当今中小学英语教科书发展的启示为:悉心研读英语课程标准;英语教科书需要避免单一的教学方法指导;建立优秀的中小学英语教科书编写和研究团队;建立科学的中小学英语教科书评价机制。
陈敬玺[10](2012)在《国际汉语语言交际能力论 ——以韩国和泰国的学习者为例》文中指出本论文以发生在海外的“国际”汉语教学为研究对象,以韩国和泰国的部分汉语学习者为具体的案例,对“国际汉语语言交际能力”的结构模式与培养现状做三个方面的论述和探讨。首先,从理论层面上对“国际汉语语言交际能力”的结构模式进行操作性的建构。然后,通过对韩国学习者汉语作文语料的具体分析和对泰国学习者实施的汉语文化语用和汉语学习者策略两项实地问卷调查,对其汉语语言交际能力状况进行探讨和分析。最后,从“教材编选”到“课堂教学”再到“测试评估”,对国际汉语教学流程之中汉语语言交际能力培养的具体操作和实施进行分析和探讨。国际汉语语言交际能力主要由四种要素结构而成:汉语语言知识、汉语言语技能、汉语文化语用能力和汉语策略能力。一个生理、心理相对健全的外国成年人在一定的环境中,带着一定的情感和态度,运用一定的学习策略,学习汉语语言文化,掌握用作口头和书面的理解与表达的汉语言语技能,调动已有的世界知识,便可能逐步获得汉语的基本语言能力;这一能力在学习者所习得的汉语文化语用规则的指引下,在其所能够掌控的汉语交际策略的调节下,通过大量模拟的和真实的汉语交际活动,逐渐转化为汉语的综合交际能力。对韩国59位大学汉语专业学生近200份汉语作文语料所做的分析发现,他们虽然在汉字、词语、句法和语篇层面上还存在着诸多的问题,但通过三、四年的汉语学习已经具备了汉语的基本语言能力。如果还想将这一能力提升到一种更高层次的综合交际能力,他们就应在汉语书面表达能力上面得到进一步的强化训练。训练可以通过汉语综合语言课和写作专项技能课两个途径来实施。对泰国22位大学中文专业学生进行的“文化语用能力问卷”调查发现:他们经过三年的专业学习似乎已经在汉语文化词语的理解和日常情景中的汉语使用上具备了一定的能力,但校际间的差异较为明显。这与学校的办学水平和学生自身因素相关,也与汉语课堂教学内容的安排相连。所以应该设法提高学生汉语学习的积极性并加强汉语课堂中相关文化语用因素的渗透教学。对泰国37位学生进行的“汉语学习者策略问卷”调查发现:他们在不同程度上都有意无意地使用着各种学习、运用和管理的策略方法,其中既表现出共性,又存在着差异。这既与他们所处的学习阶段和已掌控的策略方法相关,也与其所处的本土文化背景相联系。有一些已被证明行之有效的策略却并没有为其所用。因此,有必要在课堂教学之中渗入一些策略培训和实践的内容。两项调查结果表明,学习者在经过大学三、四年的专业学习后完全可能具备一定的汉语综合交际能力,但他们在汉语文化语用规约和汉语学习、交际策略运用方面都还存在着缺陷和不足。这有可能在国际汉语教学的实施过程中通过显性的教学和隐形的熏陶而逐步得以消除。汉语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必须贯穿于国际汉语教学的全过程,尤其是在教材编选、课堂教学和测试评估之中。对十四部对外汉语教材进行的分析发现,业界在能力培养上已经积累了一些值得肯定的教材编写经验与技巧,但没有一种现有的教材可以直接用于国际汉语教学之中,所以必须选用或者编写出“适合于特定教学环境”的国际汉语教材。这种教材在内容和形式可以各不相同,但都应成为“学习者中心”、“交际性语言教学”和“汉语文化语用”理念的生动体现。课堂教学只有在内容和手段上与学习者主体心理状态相吻合,才会对第二语言习得发生促进的功效,所以在国际汉语课堂上,应该综合地利用历史上出现过的各种教学方法,但所有的方法都必须体现“学习者中心”和“交际性语言教学”的理念。围绕这两条主线,一个真实的国际汉语课堂教学案例(即在泰国UDRU大学使用的“交际汉语”之启蒙单元),对“针对性”、“交际性”和“规范性”的教学原则进行了现身说法。对新、旧汉语水平考试(包括HSK和YCT)的对比分析发现,汉语能力水平测试已经发展到“基于运用(表现)”的新阶段。以此切入,对国际汉语日常教学中如何进行诊断性测试、在阶段教学后如何实施学业成就测试等问题进行了实践性的探索。给出的所有实际案例都试图将汉语言文化知识、汉语言语技能、汉语文化语用规约和汉语学习与交际策略等能力要素渗透在国际汉语教学的收尾验收环节之中。汉语语言交际能力的形成和获得必须经过两次转化:从“语言文化知识”到“言语技能”;从“语言基本能力”到“综合交际能力”。促成转化的媒介是大量生动有效、富含意义的语言练习和交际实践活动。为了生动有效地开展国际汉语教学活动,实现国际汉语教育(学)的培养目标,即“国际汉语语言交际能力”,论文最后提出了两点主张和四条建议,并对今后的国际汉语教学做了一些思考。
二、护士英语简易会话(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护士英语简易会话(论文提纲范文)
(1)国家建设视阈下的简易日语规划(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一政治考量下的简易日语 |
(一)经济大国向政治大国的转移 |
(二)国际通用语理念下的简易日语 |
二减灾考量下的简易日语 |
(一)灾害信息传递中的语言选择 |
(二)减灾用语理念下的简易日语 |
三多元共生考量下的简易日语 |
(一)多元共生社会的形成发展 |
(二)共生用语理念下的简易日语 |
1.佐藤和之团队与简易日语 |
2.庵功雄团队与简易日语 |
四结语 |
(2)汉日语气系统之功能视角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致谢 |
缩略语表 |
第一章 引言 |
1.1 选题缘起 |
1.2 研究视角 |
1.3 研究目的与研究问题 |
1.4 研究对象与语料选取 |
1.5 研究方法及研究意义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意义 |
1.6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引言 |
2.2 汉语语气研究 |
2.2.1 汉语语气研究历史溯源 |
2.2.2 汉语语气类别一致式研究回顾 |
2.2.3 汉语语气类别隐喻式研究回顾 |
2.3 日语语气研究 |
2.3.1 日语语气研究历史溯源 |
2.3.2 日语语气类别一致式研究回顾 |
2.3.3 日语语气类别隐喻式研究回顾 |
2.4 汉日语气对比研究 |
2.5 系统功能视角下的语气研究 |
2.5.1 人际功能研究 |
2.5.2 人际隐喻研究 |
2.5.3 汉语语气研究 |
2.5.4 日语语气研究 |
2.5.5 语气对比研究 |
2.6 小结 |
第三章 理论框架 |
3.1 引言 |
3.2 系统功能语言学核心概念 |
3.2.1 系统 |
3.2.2 功能 |
3.2.3 精密度 |
3.2.4 盖然率 |
3.2.5 体现 |
3.2.6 例示 |
3.2.7 语境 |
3.3 语气系统 |
3.3.1 语气类别系统 |
3.3.2 语气语势系统 |
3.4 小结 |
第四章 汉日语气类别一致式及体现形式对比 |
4.1 引言 |
4.2 陈述语气一致式及体现形式对比 |
4.2.1 精密度对比 |
4.2.2 句法手段对比 |
4.2.3 词汇手段对比 |
4.3 感叹语气一致式及体现形式对比 |
4.3.1 精密度对比 |
4.3.2 句法手段对比 |
4.3.3 词汇手段对比 |
4.4 疑问语气一致式及体现形式对比 |
4.4.1 精密度对比 |
4.4.2 句法手段对比 |
4.4.3 词汇手段对比 |
4.5 祈使语气一致式及体现形式对比 |
4.5.1 精密度对比 |
4.5.2 句法手段对比 |
4.5.3 词汇手段对比 |
4.6 小结 |
第五章 汉日语气类别隐喻式及体现形式与语境特点对比 |
5.1 引言 |
5.2 陈述语气隐喻式及体现形式与语境特点对比 |
5.2.1 精密度对比 |
5.2.2 句法手段对比 |
5.2.3 词汇手段对比 |
5.2.4 语言形式共现手段对比 |
5.2.5 语场特点对比 |
5.2.6 语旨特点对比 |
5.2.7 语式特点对比 |
5.2.8 语境共现特点对比 |
5.2.9 语言-语境共现特点对比 |
5.3 疑问语气隐喻式及体现形式与语境特点对比 |
5.3.1 精密度对比 |
5.3.2 句法手段对比 |
5.3.3 词汇手段对比 |
5.3.4 语场特点对比 |
5.3.5 语旨特点对比 |
5.3.6 语式特点对比 |
5.3.7 语言-语境共现特点对比 |
5.4 祈使语气隐喻式及体现形式与语境特点对比 |
5.4.1 精密度对比 |
5.4.2 句法手段对比 |
5.4.3 词汇手段对比 |
5.4.4 语言形式共现手段对比 |
5.4.5 语场特点对比 |
5.4.6 语旨特点对比 |
5.4.7 语式特点对比 |
5.4.8 语言-语境共现特点对比 |
5.5 小结 |
第六章 汉日语气语势及体现形式对比 |
6.1 引言 |
6.2 内在语势及体现形式对比 |
6.2.1 精密度对比 |
6.2.2 句法手段对比 |
6.2.3 词汇手段对比 |
6.3 外在语势及体现形式对比 |
6.3.1 精密度对比 |
6.3.2 句法手段对比 |
6.3.3 词汇手段对比 |
6.3.4 语音手段对比 |
6.4 结语 |
第七章 从语言、思维、社会文化看汉日语气系统的共性和差异 |
7.1 引言 |
7.2 汉日语气系统共性与差异总结 |
7.2.1 汉日语气系统共性 |
7.2.2 汉日语气系统差异 |
7.3 从语言类型看汉日语气系统的共性与差异 |
7.3.1 从语序类型看共性 |
7.3.2 从语序类型看差异 |
7.3.3 从形态类型看差异 |
7.4 从思维维度看汉日语气系统的共性与差异 |
7.4.1 从思维维度看共性 |
7.4.2 从思维维度看差异 |
7.5 从社会文化看汉日语气系统的共性与差异 |
7.5.1 从社会文化看共性 |
7.5.2 从社会文化看差异 |
7.6 小结 |
第八章 总结 |
8.1 研究发现及创新 |
8.2 研究局限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英汉、日汉对照人名术语表 |
附录2 莱比锡标注符号说明 |
附录3 文中语料 |
(3)语言规划视角下英语在我国的使用情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语言及语言使用研究 |
1.2 汉语和英语语言接触研究 |
第2章 语言规划研究概述 |
2.1 语言规划概念界定 |
2.2 我国语言规划研究 |
2.3 我国外语规划研究 |
2.4 语言规划理论基础 |
2.4.1 费什曼的语言域理论 |
2.4.2 斯波斯基的语言管理理论 |
第3章 文献综述 |
3.1 国外语言使用情况普查研究 |
3.2 国外外语使用情况抽样调查研究 |
3.2.1 移民外语使用情况 |
3.2.2 从业人员外语使用情况 |
3.2.3 外语社会需求 |
3.3 我国语言使用情况普查研究 |
3.3.1 大陆语言使用情况普查研究 |
3.3.2 港澳台地区语言使用情况普查研究 |
3.4 我国外语使用情况抽样调查研究 |
3.4.1 大陆外语使用情况抽样调查研究 |
3.4.2 港台地区外语使用情况抽样调查研究 |
第4章 实证研究过程 |
4.1 研究目的 |
4.2 研究意义 |
4.2.1 理论意义 |
4.2.2 现实意义 |
4.3 研究内容 |
4.3.1 在职人员英语使用情况 |
4.3.2 语言景观英语使用情况 |
4.4 研究方法 |
4.4.1 定量研究 |
4.4.2 定性研究 |
4.4.3 统计分析方法 |
第5章 在职人员英语使用情况结果分析 |
5.1 在职人员基本背景信息 |
5.2 在职人员英语能力 |
5.2.1 英语学习年限 |
5.2.2 在校英语水平 |
5.2.3 现在英语能力 |
5.2.4 取得英语证书情况 |
5.3 在职人员英语使用情况 |
5.3.1 英语总体使用 |
5.3.2 在不同交际场合的使用 |
5.3.3 与不同交际对象的使用 |
5.3.4 在特定情境的使用 |
5.3.5 使用英语的原因 |
5.3.6 汉英语码混用 |
5.3.7 副语言的使用 |
5.3.8 使用英语遇到的问题 |
5.4 在职人员语言态度 |
5.4.1 个人域外语态度 |
5.4.2 单位域英语态度 |
5.4.3 家庭域英语态度 |
5.4.4 公共域英语态度 |
5.4.5 英语文化态度 |
5.4.6 汉语和英语印象对比 |
5.4.7 语言规划态度 |
第6章 英语使用情况影响因素结构方程模型研究 |
6.1 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
6.1.1 信效度分析 |
6.1.2 因子分析 |
6.1.3 模型假设 |
6.1.4 构建模型 |
6.1.5 模型拟合 |
6.2 结果分析 |
6.2.1 影响测评 |
6.2.2 英语总体使用情况测评 |
第7章 英语损耗分析 |
7.1 英语损耗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
7.1.1 因子分析 |
7.1.2 模型假设 |
7.1.3 构建模型 |
7.1.4 模型拟合 |
7.1.5 模型结果分析 |
7.1.6 英语损耗情况测评 |
7.2 英语损耗群组分析 |
7.2.1 性别 |
7.2.2 年龄 |
7.2.3 损耗时间 |
第8章 语言景观英语使用情况研究 |
8.1 语言景观研究概述 |
8.2 理论基础 |
8.2.1 斯波斯基的语言管理理论 |
8.2.2 Scollon R和Scollon S的地理符号学理论 |
8.3 研究设计 |
8.3.1 研究对象 |
8.3.2 数据收集 |
8.3.3 分类方法 |
8.4 研究结果分析 |
8.4.1 不同规模城市语言景观概况 |
8.4.2 官方标牌和非官方标牌的语言类型 |
8.4.3 优势语言 |
8.4.4 英语在我国不同地域的传播及影响情况 |
8.5 对语言景观研究的建议 |
8.5.1 语言景观的研究范式要清晰 |
8.5.2 适时进行共时和历时研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4)台湾原住民族语言教育研究 ——基于政策执行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一、台湾原住民族语言濒临消失 |
二、语言保护政策措施成效低下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多元文化与教育 |
二、台湾原住民族语言教育相关研究 |
三、台湾原住民族语言教育政策相关研究 |
第三节 研究问题与核心概念界定 |
一、研究问题 |
二、核心概念界定 |
第四节 研究设计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资料搜集整理与分析 |
四、研究信效度与研究伦理 |
五、研究范围与限制 |
第二章 台湾原住民族及其语言教育 |
第一节 台湾原住民族概述 |
第二节 台湾原住民族学生背景分析 |
一、学生人数构成 |
二、原住民学生就学人数 |
三、各县市原住民学生分布情况 |
四、各级学校原住民学生族籍分布情况 |
第三节 台湾原住民族学生族语使用情形分析 |
一、使用族语状况 |
二、族语能力自评 |
三、参加族语认证情况 |
第三章 台湾原住民族语言教育政策历史演进 |
第一节 “二战”前族语教育政策发展 |
一、“荷西”时期(1624-1662 年) |
二、“明郑”时期(1662-1683 年) |
三、“清领”时期(1683-1895 年) |
四、“日据”时期(1895-1945 年) |
第二节 “二战”后到解严前的族语教育政策 |
一、社会环境变迁推动政策修订 |
二、实施国语政策削弱原住民族语言 |
第三节 解严后到《原住民族教育法》的族语教育政策 |
一、族群意识兴起促使政策转变 |
二、多元文化下的原住民族语言教育 |
第四节 《原住民族教育法》后的族语教育政策发展 |
一、正视本土文化完善政策制定 |
二、振兴原住民族语言教育 |
第四章 台湾当前原住民族语言教育政策分析 |
第一节 台湾原住民族语言教育政策法律基础 |
一、原住民族教育法 |
二、原住民族语言发展法 |
三、对现行原住民族语言保护规范的分析 |
第二节 台湾原住民族教育管理体系 |
一、台湾“教育部” |
二、台湾“原住民族委员会” |
第三节 台湾当前原住民族语言教育政策价值分析 |
一、法源基础 |
二、信念价值 |
三、现有问题分析 |
四、计划目标 |
五、执行策略 |
六、预期效果 |
第四节 台湾原住民族语言教育规划 |
一、台湾原住民族语言课程规划 |
二、台湾原住民族语言师资培育规划 |
三、台湾原住民族语言教材编辑 |
四、台湾原住民族语言认证制度 |
第五章 台湾原住民族语言教育政策实施现状分析 |
第一节 台湾国民中小学族语教育基本状况分析 |
一、台湾国民中小学族语师资结构 |
二、台湾国民中小学族语课程编排方式 |
三、台湾国民中小学族语教材使用情况 |
第二节 学校执行族语教育政策行政管理分析 |
一、学校执行相关配套措施 |
二、学校政策执行成效评鉴 |
第三节 学校族语教学分析 |
一、族语教师教学信念引导教学实践 |
二、族语教学策略分析 |
第四节 学校执行族语教育政策的效果检视 |
一、学校行政的困境 |
二、教师面临的困境 |
三、执行族语教育政策的成效与困境分析 |
第六章 台湾原住民族语言教育政策执行的归因分析 |
第一节 社会文化因素分析 |
一、跨族群通婚带来的语言困境 |
二、部落的文化经营的变化 |
第二节 教育政策因素分析 |
一、语言同化政策的影响遗留 |
二、菁英族人族语危机意识淡薄 |
第三节 学校教育因素分析 |
一、学校氛围的营造 |
二、族语师资老化与断层问题 |
三、族语教师信念影响教学实践 |
四、族语认证引导族语教学策略 |
五、教学策略影响教学成效 |
第四节 家庭教育因素分析 |
一、部分家庭对族语教育的重视 |
二、遭受家长漠视的族语教育 |
第七章 台湾原住民族语言传承的文化意蕴 |
第一节 多元文化与教育 |
一、坚持平等尊重的教育理念 |
二、坚持理解共荣的发展路径 |
第二节 语言与语言教育 |
一、多元文化中语言的地位 |
二、语言教育的政策规划 |
三、多元文化中的语言教育 |
第三节 语言教育问题 |
一、语言教育的功利性强 |
二、有语无言的教育生态 |
三、原住民族语言教育的资源匮乏 |
四、原住语言教育的受重视程度有待进一步提升 |
第四节 语言教育政策的修正 |
一、遵循语言存续发展的基本逻辑 |
二、完善课程体系建设 |
第五节 语言教育政策执行的支持与保障 |
一、培育社会文化 |
二、增加资源投入 |
三、建构社区-家庭-学校的语言共同体 |
第八章 结论与建议 |
第一节 主要结论 |
一、族语师资是落实政策的关键主体 |
二、族语教材是实施政策的重要载体 |
三、家庭是实践政策的核心力量 |
四、族语认证分级制度是激发学生学习动力的重要政策工具 |
五、使用族语的场域与机会是保障政策效果的必要条件 |
第二节 保护和发展原住民族语言的政策建议 |
一、增加成年人学习族语的途径 |
二、提高族人对族语的重视 |
三、创新族群语言文化教育 |
四、保障族语教师职业发展 |
五、优化族语教师团队结构和专业发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九年一贯课程纲要(原住民族语) |
附录二:十二年国教课程纲要原住民族语文 |
附录三:台湾《原住民族教育法》 |
附录四:台湾《原住民族语言发展法》 |
附录五:访谈邀请函 |
附录六:访谈同意书 |
附录七:访谈大纲 |
后记 |
(5)会话含意理论指导下的小说对话翻译 ——以《平凡而伟大的事》的汉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项目说明 |
源语/译语对照语篇 |
翻译评注(浅析会话含意理论下的小说对话翻译——以《平凡而伟大的事》的汉译为例) |
一 引论 |
1.1 会话含意理论 |
1.1.1 合作原则与会话含意理论 |
1.1.2 合作原则的遵循背离与会话含意的产生 |
1.2 小说对话翻译 |
二 会话含意理论指导下的翻译实例分析 |
2.1 遵守合作原则的翻译实例分析 |
2.2 违反合作原则的翻译实例分析 |
2.2.1 违反“数量准则” |
2.2.2 违反“质量准则” |
2.2.3 违反“关系准则” |
2.2.4 违反“方式准则” |
2.3 基于会话含意理论的翻译策略小结 |
三 结论 |
3.1 总结与收获 |
3.2 缺点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6)医学汉语教材课文内容设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3 研究对象 |
1.4 研究方法 |
2. 现有医学汉语教材课文的对比分析 |
2.1 课文体裁对比分析 |
2.2 课文题材对比分析 |
2.3 课文难易度对比分析 |
2.4 小结 |
3. 医学汉语教材课文特殊性分析 |
3.1 课文体裁选择体现医学职业特征 |
3.2 课文题材选择还原场景真实 |
3.3 医学专业词汇体现专业特征 |
3.4 小结 |
4. 医学汉语教材课文编写建议 |
4.1 明确各体裁课文编写重点 |
4.2 明确各题材课文编写重点 |
4.3 明确课文难易度标准 |
4.4 小结 |
5.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医学汉语教材课文统计数据 |
致谢 |
(7)护理人员英语综合能力自评问卷的构建及信效度检验(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问卷的构建 |
1.1.1 建立问卷条目池 |
1.1.2 应用专家咨询法确立护理人员英语综合能力自评问卷 |
1.1.3 问卷的效度评估 |
1.1.4 问卷的信度评价 |
1.2 预试验 |
1.3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形成护理人员英语综合能力自评问卷 |
2.2 问卷的信度检验 |
2.3 问卷的效度评价 |
2.4 预调查结果 |
3 讨论 |
3.1 专家咨询的权威性和可靠性 |
3.2 护理人员英语综合能力自评问卷的效度 |
3.3 护理人员英语综合能力自评问卷的信度 |
3.4 护理人员英语综合能力自评问卷的应用及意义 |
3.4.1联合英语应试测评方法评估护理人员英语能力 |
3.4.2 意义 |
(8)中国德语文教育历史研究(1861-1976)(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动机 |
1.2 研究对象 |
1.3 研究现状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框架 |
2 晚清时期的德语文教育(1861-1911) |
2.1 德文教育在中国的起源 |
2.1.1 外文教育的起源 |
2.1.2 德文教育的起源 |
2.2 教育政策 |
2.3 实施主体 |
2.3.1 我国自主创办的学校 |
2.3.1.1 以培养外交及翻译人才为主要目的的官办方言学堂 |
2.3.1.2 为学习德国军事而创办的洋务军事学堂 |
2.3.1.3 实业教育的先行者——技术实业学堂 |
2.3.1.4 晚清大学堂设立德语语言文字科 |
2.3.2 德国在华创办的学校 |
2.3.2.1 教会组织的办学活动 |
2.3.2.2 为殖民地服务的技术学校 |
2.3.2.3 殖民地之外的德华学校 |
2.3.2.4 谋求完备的在华办学体系——高等学堂 |
2.4 教材编写与出版 |
2.4.1 总体概述 |
2.4.2 个案分析 |
2.4.2.1 教科书 |
2.4.2.2 工具书 |
本章小结 |
3 民国时期的德语文教育(1912-1949) |
3.1 教育政策 |
3.1.1 中等教育阶段的德语文教育政策 |
3.1.2 高等教育阶段的德语文教育政策 |
3.2 实施主体 |
3.2.1 中等教育 |
3.2.1.1 中学德文教育的重镇——同济大学中学部 |
3.2.1.2 具有影响力的教会学校 |
3.2.2 高等教育 |
3.2.2.1 语言文学教学 |
3.2.2.2 第一外国语教学 |
3.2.2.3 专用语教学 |
3.2.2.4 第二外国语教学 |
3.2.2.5 “德语语言文学+自然科学专业”教学 |
3.2.3 社会教育 |
3.3 教材编写与出版 |
3.3.1 总体概述 |
3.3.2 个案分析 |
3.3.2.1 工具书 |
3.3.2.2 教科书及教辅 |
3.3.2.3 学习期刊 |
本章小结 |
4 新中国成立至“文革”结束的德语文教育(1949-1976) |
4.1 教育政策 |
4.1.1 中学德语教育政策 |
4.1.2 高校公共德语教育政策 |
4.1.3 高校德语专业教育政策 |
4.1.3.1 宏观政策 |
4.1.3.2 教学大纲 |
4.2 实施主体 |
4.2.1 中等教育 |
4.2.2 高等教育 |
4.2.2.1 综合性大学 |
4.2.2.2 外语院校 |
4.2.2.3 外贸院校 |
4.3 教材编写与出版 |
4.3.1 总体概述 |
4.3.2 个案分析 |
4.3.2.1 教科书及教辅 |
4.3.2.2 工具书 |
本章小结 |
5 三个历史阶段:德语文教育的对比考察 |
5.1 教育政策的历史沿革 |
5.2 实施主体的变迁 |
5.2.1 办学主体与模式 |
5.2.2 办学动因 |
5.2.3 师资力量 |
5.2.4 教学内容及方法 |
5.3 教材编写与出版成果对比 |
5.4 对今后德语文教育的启示 |
6 结语 |
附录 |
晚清至“文革”结束德文出版物总表(1861-1976) |
参考文献 |
(9)由“文”到“语” ——清末民国中小学英语教科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的缘起和意义 |
一、研究的缘起 |
二、研究的意义 |
第二节 关键词的界定 |
一、中小学 |
二、“文”和“语” |
三、教科书 |
四、英语教科书 |
五、研究范围 |
第三节 相关研究综述 |
一、与清末民国教科书相关的研究 |
二、与英语教科书相关的研究 |
第四节 研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
一、研究的基本思路 |
二、研究的基本方法 |
第二章 以“文”为主的清末中小学英语教科书(1902-1911) |
第一节 英语教科书的雏形(1840-1901) |
一、教会学校的英语教材 |
二、商贸英语会话读本的大量涌现 |
三、京师同文馆的英语教学 |
四、《华英初阶》与《华英进阶》——国人自编近代英语教科书之开端 |
第二节 以读写为主:自编英语教科书的兴起(1902-1911) |
一、清末新式教育与英语教科书 |
二、1902-1911年间英语教科书出版概况 |
三、该时期的代表着作——《帝国英文读本》 |
四、1902-1911年间英语教科书的特点 |
第三章 以“语”为主的民国中小学英语教科书(1912-1949) |
第一节 从读写转向听说:英语教科书的转型(1912-1921) |
一、新教育宗旨的确立 |
二、民国初期新教育与英语教科书 |
三、1912-1921年间英语教科书出版概况 |
四、该时期的代表着作——《英语模范读本》 |
五、1912-1921年间英语教科书的特点 |
第二节 听说优先:英语教科书的定型(1922-1936) |
一、新学制与英语课程 |
二、新学制与英语教科书 |
三、1922-1936年间英语教科书出版概况 |
四、该时期的代表着作——《开明英文读本》(修正本) |
五、1922-1936年间英语教科书的特点 |
第三节 听说为主、读写为辅的全面发展:英语教科书的成型(1937-1949) |
一、战时教育方针与英语教科书 |
二、1937-1949年间英语教科书出版概况 |
三、该时期的代表着作——《英语标准读本》 |
四、1937-1949年间英语教科书的特点 |
第四章 清末民国中小学英语教科书从“文”到“语”之教学 |
第一节 教学目的的转变 |
一、清末民初以“致用”为目的 |
二、1922年新学制后以“实用”为目的 |
第二节 教学内容编排的差异 |
一、从翻译制到单元制 |
二、从倚靠语法到忽略语法 |
三、从重视母语到忽视母语 |
四、从单词出发到以句型为始 |
五、教材教授法提示由简单到详细 |
第三节 教学方法的改变 |
一、清末至民初以语法翻译法为主 |
二、1922年新学制后以直接法为主 |
第五章 清末民国中小学英语教科书发展的意义及其启示 |
第一节 清末民国英语教科书的意义 |
一、传播外国文化,开拓国人视野 |
二、突出教科书教诲性,塑造社会合格人才 |
三、传播英语语言知识,注重生活化与实用化 |
四、传播英语教材教法知识,丰富现代英语教学法内容 |
第二节 清末民国英语教科书的启示 |
一、悉心研读英语课程标准 |
二、优秀的英语教科书离不开优秀的编写和研究团队 |
三、教科书避免单一的教学方法指导 |
四、建立科学的中小学英语教科书评价机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10)国际汉语语言交际能力论 ——以韩国和泰国的学习者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论文中使用的图、表 |
第一章 引言 |
1.1 本文的研究背景 |
1.1.1 第二语言教学与对外(国际)汉语教学 |
1.1.2 国际汉语语言交际能力的研究 |
1.2 本文的研究目标、内容和意义 |
第二章 国际汉语语言交际能力 |
2.1 能力、语言能力与第二语言交际能力 |
2.1.1 能力 |
2.1.2 语言能力 |
2.1.3 第二语言交际能力 |
2.2 国际(对外)汉语语言交际能力 |
2.2.1 前五十年的认识 |
2.2.2 新世纪的认识 |
2.2.3 国际汉语语言交际能力结构模式 |
第三章 国际汉语语言交际能力现状调查(一) |
3.1 对194份韩国学生作文语料的分析 |
3.1.1 汉字掌握情况 |
3.1.2 词语使用情况 |
3.1.3 句法掌握情况 |
3.1.4 语篇掌握情况 |
3.2 对韩国学生书面表达能力的评估和分析 |
3.2.1 对汉语书面表达能力的评定 |
3.2.2 韩国学生汉语作文例举 |
3.2.3 对书面表达偏误的总体分析 |
3.3 对培养与提高学习者汉语书面表达能力的思考 |
3.3.1 书面表达与汉语书面表达的特点 |
3.3.2 海外汉语学习者书面表达能力的培养 |
3.3.3 一套汉语书面表达专项技能训练教材 |
第四章 国际汉语语言交际能力现状调查(二) |
4.1 汉语语用能力调查 |
4.1.1 研究理据 |
4.1.2 调查问卷 |
4.1.3 调查对象 |
4.1.4 调查分析 |
4.2 汉语策略能力调查 |
4.2.1 研究理据 |
4.2.2 调查问卷 |
4.2.3 调查对象 |
4.2.4 调查分析 |
4.3 综合评估与分析 |
4.3.1 汉语文化语用能力状况 |
4.3.2 汉语学习策略能力状况 |
4.3.3 对两种能力要素培养的思考 |
第五章 国际汉语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一) |
5.1 国际(对外)汉语教材综述 |
5.2 回顾:对十四部对外汉语教材的分析 |
5.2.1 四部“纯结构”式的对外汉语教材 |
5.2.2 六部“结构+功能”式的对外汉语教材 |
5.2.3 新世纪的四部“探索”型对外汉语教材 |
5.3 展望:“适合于特定教学语境”的国际汉语教材 |
5.3.1 衡量语言教材的尺度和标准 |
5.3.2 “交际法”与“学习者中心” |
5.3.3 “适合于特定教学环境” |
第六章 国际汉语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二) |
6.1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与课堂教学 |
6.2 关于国际汉语课堂教学的思考 |
6.3 一个国际汉语课堂教学的实例 |
6.3.1 教学语境分析 |
6.3.2 教学课程计划 |
6.3.3 课堂教学实例:启蒙单元“我和你” |
第七章 国际汉语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三) |
7.1 新、旧汉语水平考试(HSK)的对比分析 |
7.2 诊断性测试与汉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
7.3 成绩测试与汉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
7.3.1 案例一 听力测试 |
7.3.2 案例二 口语测试 |
7.3.3 案例三 阅读测试 |
7.3.4 案例四 写作测试 |
第八章 结语 |
8.1 对论文主要观点的总结 |
8.2 对国际汉语教学的反思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四、护士英语简易会话(论文参考文献)
- [1]国家建设视阈下的简易日语规划[J]. 王璐. 中国语言战略, 2021(01)
- [2]汉日语气系统之功能视角对比研究[D]. 耿芳.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21(09)
- [3]语言规划视角下英语在我国的使用情况研究[D]. 张红军. 吉林大学, 2019(10)
- [4]台湾原住民族语言教育研究 ——基于政策执行的分析[D]. 郑美良. 华东师范大学, 2019(09)
- [5]会话含意理论指导下的小说对话翻译 ——以《平凡而伟大的事》的汉译为例[D]. 李雪. 南京大学, 2018(10)
- [6]医学汉语教材课文内容设置研究[D]. 黄茗湘. 湖南师范大学, 2017(07)
- [7]护理人员英语综合能力自评问卷的构建及信效度检验[J]. 顾李妍,郝建玲,郭娜菲,孙颖,张玲娟. 护理研究, 2015(19)
- [8]中国德语文教育历史研究(1861-1976)[D]. 毛小红.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4(09)
- [9]由“文”到“语” ——清末民国中小学英语教科书研究[D]. 吴驰. 湖南师范大学, 2012(11)
- [10]国际汉语语言交际能力论 ——以韩国和泰国的学习者为例[D]. 陈敬玺. 陕西师范大学, 2012(10)